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核心问题范文

经济学核心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1 10:29: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学核心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学核心问题

篇1

经济学帮助我们做出选择决策。简言之,经济学(economics)研究人们如何使用稀缺资源。你如何决定花费多少时间学习?亚马逊公司如何决定雇佣人数?克莱斯勒公司如何决定使用其工厂生产运动型汽车还是轿车?――一个国家资源的多大份额应当用于发展电子网络,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或者控制污染?对于每一问题都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以使用稀缺的劳动、土地和建筑资源,当我们选择其中之一时就不得不放弃其他用途。

稀缺性的本质及其迫使我们所做出的多种选择,我们会看到,三个核心问题必须解决:

用有限的资源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我们选择的物品和劳务。

为谁生产产品和劳务,即谁应得到它们。

我们还必须决定谁来回答上述问题,是由市场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还是由政府计划产出选择、控制生产过程和重新分配收入?是由微软决定电脑操作系统应包括什么,还是由政府来决定?利率应由商业银行单独决定,还是政府应试图管制利率? "谁"应回答这些核心问题通常跟问题本身一样引起争议。

稀缺性:核心问题

尽管我们能够改变经济结果,但我们并不能得到想要的一切。假如你口袋里装有20美元去逛商场,你就只能购买价值20美元的商品。你口袋里的货币构成了你购买的极限。

整个经济产出也有极限,构成这一极限的不是货币,而是可供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可用资源。每个人都想要更多的住房、崭新的学校、更好的交通系统和一部新车,但即使像美国这样富裕的国家也难以创造每人想要的一切。因此,与其他国家一样,我们不得不尽力解决稀缺性(scarcity)这一核心问题――即没有足够的可用资源以满足我们所有的欲望。

生产要素

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资源被称为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四种基本生产要素是: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这些要素是生产想要的产出所必需的投人品。例如,生产这本教材,我们需要纸张、印刷机、建筑物和大量的劳动。我们还需要有头脑的人把它组合在一起。生产你们在课堂上获得的教育,我们不仅需要教材,而且需要教室、教师和黑板。没有生产要素,我们将不能生产任何东西。

土地第一种生产要素――土地不仅指土地表面,而且包括所有自然资源。原油、水、空气和矿产都被包括在“土地”这一概念中。

劳动劳动也有多层涵义,它不是简单地指有多少人;当我们把劳动作为生产要素时,我们指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技能。因此,“劳动”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资本第三种生产要素是资本。在经济学中,资本(capital)指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并用于再生产中。例如,泰国南部的渔村居民编织大型鱼网。编织这些鱼网的惟一目的是捕捞更多的鱼。鱼网成为人们想要获取最终产品(鱼)的一种生产要素。因此,它们被认为是资本。同样,用于炼钢的高炉和用于装备办公室的桌子都是资本投入。

企业家才能可用的土地、劳动和资本越多,潜在产出量就越大。一个拥有10000亩土地、12名雇农和6台拖拉机的农场主,可以比一个拥有半数资源的农场主产出更多的收成,但是,他不一定完全能做到这一点。拥有较少资源的农场主对于种植什么、何时灌溉或如何收获作物,可能有更好的想法。这不仅是一个拥有什么资源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的问题。

这正是第四个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的作用所在。企业家被称为是发现新产品或更好产品的机会,并把生产它们所需的资源组织起来的人。假如没有企业家,泰国渔民将仍然使用鱼杆钓鱼。没有企业家才能,农场主将仍然用手工挤牛奶。假如不是有人想出生产数码相机的方法,你就从不会有机会使用它们。

篇2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巴西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Paulo?Freire)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就充分说明了在教学中只有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有效对话、多向交流,学生才能享受到真正的教育。对于教学对话而言,提问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学习提供方向性指引必须具备能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用创新的视角认知和改造世界。由此可见,提问无论是对教师组织教学还是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此放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展个性,当“主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向40分钟要质量,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

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呢?

我认为关键还是“问题”二字。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不像工业化生产那样“以逻辑方式大量制造的手艺”。这就是说,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教学活动的“中心精神就在于教学的乐趣”,“采取不同的方法,尽可能有力而正确的把重要内容传授给不同心智的学生”。加德纳盼望教师能够有“引人入胜的切入点”。“问题教学”也正是利用了一个“有意义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来传授重要内容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下面就数学课堂提问艺术,结合教育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一、问题设计要有艺术性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备课。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做好引导者。教师如何才能做好这个“引导者”,提问设计非常重要。提问设计涉及备课的很多方面,考虑时应注意:

1.提问要有目的性。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会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通过问题的切入,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感知的对象。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清楚、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2.提问要有新颖性。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学生。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吸引。相反,如果教师在设计时多花一点心思,比如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兴趣,就会积极动脑思考。

3.提问要有适度性。教师的提问设计要考虑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些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肤浅,学生只做浅层次的记忆性回答,根本不用动脑筋,更谈不上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会问“好不好?”“对不对?”“高不高兴?”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都会异口同声地给出肯定的答案。其实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避免提这种问题。但教师提的问题也不能过难,如果课堂上一个难题下去,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出现冷场的现象,到头来还是由教师自己来解答,这样教学效果就不明显了。

4.提问要有开放性。教师应突破传统教育中流于形式的提问,不要拘泥于一个问题一个答案。小学生思维活跃,有的时候会出现让人出乎意料的答案。教师应在给学生打好地基的基础上,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变动,让学生探究,从而加强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活动课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如“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件上衣用布1.43米,改进裁剪技术后,每件上衣节省0.13米,原来做100件上衣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多少件?”要求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寻求不同的方法。

二、问题的解决要创新

1.营造愉悦氛围、刺激学生想说的兴奋点。“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人的感情迁移功能,小学生更为强烈。就是说学生如果喜欢你,就会喜欢你教的学科,乐意学习你所教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也是情感交流过程。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对每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在互相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动力,小学生喜欢表扬,我就对学生在课堂中发言尽可能“多表扬,多鼓励”,忠恳地评价;“讲得好,说的不错,讲得真好,太聪明了”。当学生发言精彩时,我会激动地说:“太好了,老师为你喝彩!通过这样一种情感交流,学生得到了鼓励,愉悦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处于兴奋状态,争先恐后想把自己的看法、做法说出来。

2.正确对待意外。小学生天性活泼机灵,有的时候他们对教师所提的问题给出的答案希奇古怪,出人意料。教师对答案正确与否没有把握作出判断时,千万不能妄自下定论。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正确的,极具科学性的,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把模棱两可的结论传授给学生。

三、知识反馈环节中的提问要注意知识的疑点

在强化新旧知识的练习反馈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思维错位,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r机,摸准疑点,巧设问题。这样不仅可以纠错,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开启心智,有利于及时点拔和调控。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讲完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后,我出示三个纸袋,里面装着三角形纸片,并且露出一个角问:“纸袋里面装着各是什么三角形”?同学们顺利地判断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露出的是直角、钝角),适时发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露出第三个纸袋的一个锐角,有的同答锐角三角形,有的同学犹豫不决。教师适时再问:能根据一个角是锐角,这一个条件来判断这个三角形吗?这样在学生的疑问点上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茅塞顿开。

总之,教师要善于提问,精于设问,为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学习创设条件。同时教师还要抓好整个教学活动的调控,不断的启发学生、激励学生,教会学生思考和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更好地实现学科目标和整体培养目标。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话题,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攻方向。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专业人才的重任。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上,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反映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及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程度。当前,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较弱现象客观存在,主要表现在专业技能不够娴熟、创新创业思维不足、良好道德品质尚未形成、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四个方面,这是由于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造成的,深入挖掘这些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

一、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设置不够合理。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需要在充分研究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设置专业结构,这样才能使学生毕业后能有一个良好的就业前景,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所收集的信息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趋势,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跟不上行业变化,待培养的学生投入市场时,市场情况已经发生变化。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学生就业的困难。也有的高职院校受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在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上固步自封,以至于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既不“广博”又不“专业”,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1]。二是课程设置不够全面。课程结构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多按照现有师资的学识能力来开设课程,缺少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方面的考虑,使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但是却难以真正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师资队伍较为薄弱。教师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分为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两部分,校内教师通常有着较好的教学理论基础,但是大多数教师缺少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在教学时难以有效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校外教师大多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少教育教学能力,使得他们难以将自己专家型的知识和经验,有效教授给实习学生。综合看来,二者还难以实现培养具有高核心竞争力学生的目标。

二、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优化策略

一是社会层面。社会在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中的作用主要通过政府和企业体现。政府方面,要加强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宏观指导,积极配合学校进行人才预测和专业设置,以及调控各类人才培养规模,避免高校盲目扩张。同时,要在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安排方面给予高职院校更多的办学自,让高职院校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开设专业和进行自主招生。企业方面,要加强与高职院校的沟通交流,积极给学校人才培养等方面献言献计,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二是学校层面。要从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上着重发力,筑牢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基石。课程设置方面,学校要充分理解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来规范课程体系,在强化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如开设文史类、哲学类、艺术类等方面的课程[2],不断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此外,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切实将实践教学基地作为“教学、科研、管理实习基地”来建设,全面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特色,培养出复合型的高职专业人才。师资队伍方面,要统筹规划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制度保障等一系列的措施,着力培养一支结构合理、道德高尚、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此支撑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三是学生层面。在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中,社会、学校因素属于外因,学生自身的因素属于内因。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其能自觉、自愿去上课、实践、思考,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同时,要帮助学生科学制定职业规划,使其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校内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无论对学生本人或是学校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刻认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应对,方能优化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关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民办大学 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

0 引言

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事业,必须保持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适度超前发展,才能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知识和技术基础。教育体制的改革,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增加了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投入,扩大了教育的规模,培养了大批国家急需的各类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此过程中,民办高等教育也得以恢复和发展。与此同时,民办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民办大学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1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何谓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源于经济学的研究,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发表在1990年的5月到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the havord business review)上) 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2 民办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

通过上述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分析和探讨,为我们理解和定义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所谓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民办高校通过创新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高校相比较所具有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所仿效的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有利于自身良好的持续发展以及创造良好的社会价值的综合能力。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特征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这些特征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反映。

2.1 特色性。一所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创办特色所形成的竞争力。民办高校的特色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精髓,是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轻易模仿的显示其独特竞争优势的特质。

2.2 动态性。民办高校在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及形成核心竞争力之后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动态性特征。这种动态性一方面体现在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各方面不断优化整合的一个过程;一方面体现在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之后,能始终保持不变,而必须根据自身的特色,适时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升级转换。

2.3 创新性。一所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创新所形成的。这种创新既包括民办高校知识的创新,并不断把创造的新知识转化为人才的、科技成果的、为社会服务水平的技能,也包括办学特色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方面。

2.4 整合性。一所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重心是整合,包括吸纳、转化、运用 优质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能力。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以资源为条件的,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从来都是稀缺的各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能否具有并不断发展自身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同样,再从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整合来看,物力和财力资源的能动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物质基础。

2.5 价值性。一所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有较大价值的。这种价值一方面体现在它有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又体现在它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能更好地满足教育消费者的意愿和需求,促使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

3 制约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因素

3.1 经费方面 与国外私立高等学校经费来源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不同,中国民办高校经费来源单一,学校发展因此深受制约。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来源结构势在必行。例如,美国私立学校经费来源中,学费收入、社会捐赠、国家财政资助、智力服务收入分别在40%,6%。23%和23%以上,而民办大学目前的收入来源80%以上依赖学费收入,其它渠道所获收入比重有限,办大学的办学经费总的来说来源渠道比较单一,的是一条艰难曲折的“以学养学”的道路。

3.2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一些现实状况造成民办高校的教师心理感受较差。一是经费来源不稳定,抗缺乏安全感。民办高校生源相对较差风险能力难以与公办大学相抗衡,因此很多教职工担心工作与收入得不到长久保障。二是缺乏荣誉感。社会上仍存在认为民办高校的教职工比公办高校的教职工低一些偏见一个档次,导致民办高校教职工产生自卑心理。三是民办高校缺乏对教师的继续培养机制。由于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人数较少,教学任务繁重,加之学校经费紧张,又担心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教师跳槽,所以,学校很少,阻碍或者根本不为教师提供在职进修、外出培训等机会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技能提高。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建立适合自已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3.3 生源质量方面 当前,部分民办大学的决策者在指导学校发展的思路上陷入了误区:只注重数量,忽视质量,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为了增加生源,不顾学生质量。由于基础差,使许多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特别是在高等数学和英语教学方面,大部分老师反映连上课讲述的基本知识学生都接受不了,使深度教学难以开展下去。

3.4 社会声誉方面 虽然,民办大学的社会声誉近几年有所提高,但百姓心中最为认可的 好大学”仍然几乎都是公办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而且一般情况下,普通地方性大学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绝对要高于那些比较优质的民办高校。通常来说,家长只有在子女上不了正规公办大学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将其送往民办高校就读。民办高校在百姓心中的社会声誉及地位不言而喻。

4 提升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对策

4.1 准确进行目标市场定位,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赖以生存发展和取得社会信任的生命线。民办高校能否生存、发展和壮大,关键在于教学质量。对民办高校而言,没有生源,就没有财源,没有财源,就无法生存。没有高质量的教学和高素质的毕业生,民办高校就会失去声誉、失去市场、失去生存的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大学要想生存、发展必须找准自己的“位子”,进行目标市场定位,提高教学质量,这是高校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进行科学的目标市场定位,才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发展自己的特色。北京大学提出在21世纪初跨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北大已陆续引进一批国际上认可的学术大师和世界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以一流的教师,培养一流人才,并加大管理力度,使管理水平适应改革的发展要求。

4.2 研究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民办大学实行的都是参照公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而这两种学校、教师身份有着本质的区别。公办高校以资历为基础的工资分配方法,无法激起那些资历低的年轻教职工的工作热情。针对年轻教职工和兼职教师居多的民办大学,采取绩效标准报酬分配方法,把报酬看作是对绩效的回报,则能更好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管理的永恒目标是用最少的资源或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管理效率,体现人力资源的价值,改变人力资源的非价值状况;发挥人力资源的创造力,形成和完善创新运作机制;提高人力资源的发展机会, 通过用各种激励手段产生类聚效应、综合效应和联动效应、进而形成人力资源的集聚力;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学校人力资源得到最佳整合,从而达到学校高速运转的目的。

4.3 科研职能强化教育与服务职能 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变革就是从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民办高校必须把握这种变化,找准自身的定位,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高等学校的教育职能、科研职能、服务职能三大职能为全世界所公认,但鉴于育红大学目前的科研实力,笔者认为民办大学应淡化科研研职能,强化教育和服务职能。民办大学的科研实力不强,人文学科和基础学科发展滞后是其现实情况,民办大学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做到知识讲授与精神培养并重,抓紧时间、抓住机会改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往往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

4.4 转变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 应加强与社会就业机构的合作。作为人才市场的供给方,应以市场需求为办学原则,好学校的学生不仅要“招”进来,还要能“送”出去,不能只管“入口”不管“出口”,进一步加强与人才市场的合作,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最重要的途径。民办大学生就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一方面要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志向、兴趣、能力、性格及各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有全面、客观的把握,另一方面客观地分析就业形势和环境,把握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动地把主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提高综合素质。从目前对市场对人才需求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和专业层次等来看,高素质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周国平,胡一波.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2]卞宁,武德昆.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6.

[3]毛建青.关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困境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4.

[4]陈克.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J].学术交流.2004.7.

篇5

关键字:创设问题情境 好奇心 求知欲

爱因斯坦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好奇心的不断摆脱”。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等,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正是这种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进行不懈的追求,终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艺术,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我认为关键在于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所创设的问题应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并且还应注意语言表述,不能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要留有悬念。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使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看到成果,精神上得到满足。

创设问题情境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

一、实验设疑

实验显示的现象明晰、易见,能充分说明问题。利用实验结果“设疑”,增加问题的“悬念”,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进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演示实验:板上有两个不同的电源ε1和ε2,如上图所示,当单刀双掷开关分别扳到位置1和位置2时,小灯泡分别与电源ε1和ε2组成闭合电路。演示时,先用电压表分别测得两个电源的电动势ε1=3v,ε2=9V,相差较大,把开关扳到位置1,让灯泡L与电源ε1相接,观察灯泡的亮度,学生回答“很亮”。现在请大家猜一猜,如果老师把开关扳到位置2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绝大多数学生会认为灯泡会烧毁,另一部分认为不可能烧毁,但亮度会亮得多。可是最终实验演示的结果是灯泡的亮度不如与电源ε1相接时亮。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规律的矛盾来巧设悬念――“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强烈要求知道如何解释。这时马上引入,要圆满解释这一现象就得用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使得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在设疑时,要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面向全体学生,太难和太易均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思维的闸门就不能打开。

二、借助教学媒体展现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已逐步进入课堂教学。有些物理现象抽象,如摩擦力的产生、变化过程,波的形成过程,气体压强的产生过程等,但是通过模拟物理现象,可做成有动感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变抽象为直观,形象,激起学生对新课题的兴趣,从而唤起学生去思考,使学生迅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在物理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播放录像片段来展现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力偶”一节的教学中,只靠教师应用语言直叙,学生的兴趣肯定不高,教师若精心组织一段录像片段:钳工用铰刀铰孔时,用一只手,铰刀能够转动,但是铰刀被折断,用两只手时,铰刀很快把孔铰好,而且铰刀完好无损。学生观看对比录像后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用一只手,铰刀会被折断,而两只手时,铰刀完好无损?此时教师进入新课,学生迫切想知道原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如“力的分解”一节的教学中,如果按照教材平铺直叙讲解,学生毫无兴趣,教师若能精心组织一段录像片段:一辆小汽车陷入道路旁的泥潭中,乘客用尽全力小车仍然拉不出来,这时有个乘客借助一条绳子和路旁的一棵树就单个人把小车拉出泥潭。对比录像片让学生观看,当学生正入迷时,教师提出问题:难道这个乘客是个大力士吗?大部分学生回答“不是”,那么他的力量从何而来?接着开始力的分解教学,从而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创设新情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最密切。在物理教学中,不能脱离实际而只讲一些空洞的理论,那样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置,提出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实际应用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人类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很多涉及到物理知识的现象,这些现象虽然不是都能够转化为中学课堂上的物理问题,但其中确有相当多的现象可转化为中学物理问题。如:在进行“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获胜,是否因为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呢?学生绝大多数会给予肯定的回答。教师则予以否定,从而引发学生认知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产生问题情境。又如:在学完“远距离送电”这一内容后,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变电所,请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变电所的电路结构,变电所的输电功率等。通过这种形式,物理教学的空间得到拓展,学生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实践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提高。再者,可结合教材内容,开设形式多样的讲座。如:在学生学习了圆周运动与人造卫星后,可以开设“我国航空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的讲座。通过这些讲座必定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献身科学的信心和决心。

篇6

《学记》中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强调的正是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学贵有疑,学源于疑,一旦无疑,合作无益。如果合作学习运用得合理,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舞台,课堂就成为学生积极思维,闪现智慧灵感的场所。如果运用得不恰当,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 “实”。纵观合作学习现状与效果,普遍感觉合作学习开展得很艰难,效果不太理想。许多合作学习成为形式主义的走过场,很难看到合作学习的精妙之处。其中很大程度是由于课堂问题形式化、随意化、简单化从而导致“伪合作”。

鉴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实际情况,教师须把功夫下到课外,精心设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知冲突,使其有疑在胸不解不快。同时问题的提出要有合作价值,切忌浅显。小组合作学习不在于“频度”而应注重“精度”。我认为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度目标入手,设计出明确的活动要求,切忌模棱两可;要提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地理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的问题。要精选问题,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情景性、启发性、层次性。下面撷取本人教学实践几例与同仁们交流。

教学实例一:“地球运动”一节抽象性强,难度大,考虑到高一起点低,课时短,在完成新授课进行重难点复习时,做了以下设计:先回顾本部分知识要点,再出示各种典型光照图,让同学们结合图示信息回答以下问题,从而进行规律总结。

(1)如何判断南北半球?晨昏线?

(2)二分二至日的判读关键是什么?

(3)如何计算时间问题?假如你想连续过两个生日,你该如何跨越日界线?

(4)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5)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有什么关系?

(6)黄赤交角如果变化了,地球上五带范围有什么变化?(试举例其它地理事物)

教学实例二:在讲授“锋面系统”时,恰逢一场秋雨,我先卖一小关子,问学生愿不愿意扮演“天气预报员”,然后提出“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谚语,并让学生回忆和描述近几天来天气的变化情况:晴朗温暖―绵绵细雨―晴朗凉爽。提出讨论问题:

(1)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规律?

(2)“一场春雨一场暖”反映哪种锋面系统天气?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规律?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反映哪种锋面系统天气?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规律?

(4)你还能举出其它反映天气的诗句来吗?能否用本节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教学实例三:学习“城市化”一节时,我把“城市化概念、标志、对环境的影响、城市未来模式”这几个知识难度较小但分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首先播放“城市化环境”的有关视频,提示学生结合自己平时所见所遇,然后分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产生城市化现象?

(2)城市化有什么特征?

(3)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又有何不同?城市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4)城市环境有什么问题?如何改善我们生活的城市环境?

(5)我们未来的城市将会是什么模样?

教学实例四:学习“人口迁移” 时,我做了如下设计:先播放电视剧《闯关东》片段,再让学生回顾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结合历史课所学和教材案例提供的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朱开山一家人为什么背井离乡从山东到黑龙江?他们每个人“闯关东”的动机是否完全一样?

(2)朱开山一家人经过一次次辗转,去了齐齐哈尔,再到哈尔滨,最后全家离开哈尔滨回到山东,期间分别涉及到了哪些迁移因素?

(3)美国99%以上为移民及其后裔,试分析其成为移民国家的主要因素。

(4)归纳美国国内四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5)国国内第四次人口迁移与《闯关东》涉及的因素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篇7

一、缺少教师的有效指导,“合作学习”变为“信马由缰”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是组织的领导者和引导者”。可是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自主”,该讲的不讲,该指正的不予指正,没有及时对过程进行调控和点拨,没有及时给学生有效的帮助与指导。组织学生合作时,教师却站在一旁冷眼相看,难道说,合作就是学生自己的事吗?那还要教师干什么?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合作学习的“水分”,没有“水分”,合作学习就会“枯萎”,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没有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学习”变成“个人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应具备以下要求:团队;复杂的任务;责任分工;积极承担责任;成员相互支持;集体反思,等等。诚然,让每一个成员在共同的任务中积极地承担责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是合作成功的保证,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发现这种情况,老师宣布任务,操场上都是学生的声音,小组里每一张嘴都在较劲,可是谁也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我们常发现几个学生自始至终充当“话霸”,具有极强的表现欲;也会发现总有几个学生一声不吭。学生会为一项任务中的某个分工而争个面红耳赤,其他小组准备汇报表演,他们还没有定论下来,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组内成员默契不足,导致合作流于形式;同学们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小组合作的成分,这都是没有明确分工的原因,没有分工,缺少配合,导致合作学习变成个人学习。

三、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变成“盲人摸象”

合作学习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万能钥匙,新课改倡导合作学习。美国合作学习专家尼戴维森提出了合作七要点:首先就是小组完成讨论解决难题。即合作学习所要解决的任务不是一般的问题而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一定吸引力。不是什么问题都需要进行合作学习。有些老师在一堂课中,多次组织合作学习。不管内容多少、问题大小、动作难易只求场合热闹,学生也正好顺手推舟。

四、没有充实的空间与实践合作学习只会流于形式

在体育教学中,设置的问题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相适应。一是组织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太多的探索价值,这样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二是在小组讨论中过于强调热闹场面,而忽视了合作的意义。在一次投掷教学课上,老师提出两个问题:1.投掷时怎样才能投得远?2.投掷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气氛热烈。然而对这些问题,学生无感性认识只凭想象得出结论。你一句我一言看似热闹而最后总是草草收场,总结是说的要和书上的完全一样。这种合作学习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反而会使学生误解合作学习的作用。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去发现的。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发展的水平,同时要能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避免合作学习中只求场面而不求实质的场面,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五、缺少合作的过程评价合作学习会歪曲本意

评价的目的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情况,而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的过程方法。通过评价,师生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往往片面理解评价目的,只重视关注体育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关注过程的形成评价;把学生对合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完成练习的次数及密度作为衡量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的标准。这样评价,忽略了合作学习的本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如某教师在安排学生通过障碍接力跑游戏中,先让小组进行讨论并用规定的器材布置障碍,然后教师发令小组进行比赛,同学们奋力拼搏不怕困难,最后得第一名的小组得到老师表扬。在比赛中我们发现,有几个学生在碰倒了障碍后又返回摆好障碍,结果落在后面,还有的学生主动跑过去帮忙放置障碍。固然,要对力争上游、争取第一的精神给予表扬,然而,如能对在比赛中同学之间表现出来的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品德也进行一番评价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集体的凝聚力将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有了合理的方法与技巧,合作学习便能展现魅力,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1.能教会学生礼貌待人。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说话,了解别人的感受。

2.使学生能够包容别人的内心世界,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同学之间的思维方式尽管不同,但合作一次便有了一致的目标。

3.合作使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别人得到你的帮助,你得到别人的帮助。

4.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5.能增添学生之间相处的趣味性。

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主要有:

1.双人合作学习;

2.3―4人一组合作学习;

3.班级小组合作学习;

4.跨小组合作学习。

此外,还应该了解合作学习的流程:

1.引导阶段: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2.尝试阶段:交流讨论,示范观察;

3.合作阶段:小组学练,合作探究;

4.评价阶段:表演验证,体验成功;

5.归纳阶段:交流体会。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1.要强调合作的原则,如:积极参与,对小组负责。

2.课堂上要尽量给学生足够时间去进行合作学习。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加关注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重视课前预习;指导学习的方法和采取开放式的学习评价。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都可以进行培养。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它在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创设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信息技术不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而是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将对语文教育产生巨大影响。语文教学只靠“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要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会根本改变整个语文教学的面貌,使教学活动鲜活起来、能否运用信息技术改进语文教学,关键在于语文教育者能否掌握新技术,并通过教师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

1 目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问题

1.1 目标定位不准,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相整合,最终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但有的老师为了突出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而不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各类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一股脑地加进去,追求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和界面的精美,一节课下来似乎一直在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

1.2 忽略学科特点,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相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语文学科教学,不能因为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科教学的特点。但有的教师认为不用“信息技术”就不是好课,用了“信息技术”就是全优课,因而导致许多教师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花大力气把工作重点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而放弃了深入研究教材,忽略了学科特点。

1.3 教学设计不当,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

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转换,有经验的教师总会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有的青年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时,大大减少了学生这种“思考――发现”过程,教师变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者,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设计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学生按预先设定的模式,进行学习,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只能顺应教师的思维方式简单作答,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式”教学,因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课件设计的模式,机械地学习。

1.4 课件制作粗糙,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

我们提倡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但并不是说可以无目的的、随意的整合,解决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首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切忌喧宾夺主。

信息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野、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人机交谈的信息环境。但是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应是为了教学服务,即一堂课中学生应永远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是起了辅助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他们之间是互相协作的关系,而不能相互替代,因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应遵循适时、适用、适度的原则,即应在某些需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题中,在恰当的时候,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而不能滥用,绝不能喧宾夺主,取代学科教学。

2)围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目标制作教学课件,优化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该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学科的教学时间里整合,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又借助学科载体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学习问题。因而,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学习主题展开,筛选信息,巧妙安排,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3)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和学生的整合,提高信息素养。

首先,教师自身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比如必须学会用信息数据库来处理各种教育信息、会使用必要的软件制作工具、能用先进的工具软件设计或集成各种教学信息资源等等。此外,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还必须具备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惟有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才能实现教学的优化。其次,要求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学会使用与学习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信息收集、整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2 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2.1 从根本上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的最主要途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把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凭借网络优势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整理有关数学的知识,利用网络跟同学、教师交流,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同时,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充分应用,促使教与学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重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识,给学生创设了许多利用网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获取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师生的交流平等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凸现,课堂变得生动而有活力。

2.2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篇9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设;应用

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中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也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和理解了课堂中的学习内容。采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能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可以培养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掌握课堂知识,同时,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也提高了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促进了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虽然已经开始运用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偏离教学计划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了解一件事,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严重偏离了教学计划,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完全理解教材内容,从根本上掌握教材提出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合适的问题情境。

2.没有广度、深度

有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完全理解教材提出的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过于简单,没有广度和深度。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阻碍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教学,也不利于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更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3.过于注重形式

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运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是为了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实现良好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学习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符合课程实际,不能为了情境创设而创设,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都没有注意到课堂实际,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只是走一个形式上的问题创设,而创设这种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课堂教学中并不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创设和应用

1.围绕教学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使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同时能够发现信息技术知识与问题情境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从信息技术的学习中获得乐趣。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不断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围绕教学内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构建程度的大小。例如,在对“视频信息的加工”这节内容进行教学时,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而且要增加学生对于视频和动力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结合视频信息的本质特点进行学习。因此,运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

2.激发学生兴趣

将创设情境教学方式运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要将学习内容与知识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从中学到新的知识技能。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使信息技术知识与教学问题能够进行有效的结合。

3.重视教学重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包含的内容有统计图表、信息采集、图像数字化、图像加工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软件非常多。如果教师对于这些内容按照教材来演示讲解,教学时间允许的话,学生在听信息技术课时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于信息技术教材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根据总结出的这些知识为学生进行情境创设,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目的进行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把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有效地总结和学习。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347-01

高中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比较重要的实践课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手动操作能力也具有非凡的意义,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基础性课程。随着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量的增多,社会各界也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加深。

一、在问题情境中融入学生的经验与兴趣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问题情境教学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自主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在问题情境中融入学生的实际经验与兴趣,通过将学生自身的兴趣与生活习惯作为课题开展的核心,教师在问题情景创设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注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在接触的时候感到陌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将问题情境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与兴趣相结合,通过开展民俗知识问答的形式,有效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我国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特点,通过将东北、西北地区的春节习俗特点进行问答,结合信息化多媒体技术,以视频播放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现这些地区的风俗文化,真正做到了将问题情境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同时,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将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进行知识拓展,以多媒体投影的方式,为学生展现了不同体育运动的正确要领,将学生的兴趣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将问题情境设置与信息技术知识相联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添加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在发现新问题并且予以解决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只是一种行而有效的教学手段,旨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并且获得知识与乐趣。因此,将问题情境设置与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学校在针对高中信息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全新模式,有效改善了该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帮助该校高中学生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通课堂上的情景问题实现有效的结合,特别是在有关视频信息的教工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制作视频的同时,切实了解到信息技术知识,利用视频制作与动画制作中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有效进行学习,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是他们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充满兴趣,重发自信,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得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处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课程中包括着文本信息加工、图像数字化加工、统计图表、视频音响编辑、程序设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课程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软件工具也多种多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全面化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因时间不足、学习能力有限等因素,而不能有效的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因此,在针对传统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学重点处创设问题情境,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情景教学的模式基础上要善于引导学生如何创新,让他们对待问题从多种方面考虑,多个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突破难点和重点。教师在进行图片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将画笔的特殊设置及图层的使用方法进行重点教学,在这些难点处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图片制作的过程中,对课程中的难点加以掌握与理解,以此帮助自己更好的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问题情境的设置,将图层设置进行详细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教学重点内容的实际含义,让学生在亲身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并且获得专业知识的积累。

四、利用实物道具创设问题情境

实物道具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物道具可以直观的将课程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针对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运用问题情境进行改善与创新的过程中,将实物道具与问题情景设置相结合可以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将问题情境与信息技术实物道具相结合,通过开展数码设备展示,有效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信息技术课程中不同设备的特点,通过将数码相机、打印机、摄像机、话筒等设备进行组装展示,结合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的课程知识,让学生在认识这些实物道具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与组装拆卸,直观的了解这些信息技术设备的特点及使用方法,为今后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问题情境中融入学生的经验与兴趣,能在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将问题情境设置与信息技术知识相联系,极大地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欲望;利用实物道具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为此,教师在采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结合现实,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进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情景设置[J].信息技术教育,2013,12(09):23-24.

篇1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民办高校大学生;提升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考量一切事物或现象存在的意义及能否满足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最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和担当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其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他们个人的成长和事业发展状况。高校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我国的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一样具有培养最高层次人才的职能,而西安作为我国民办高校大省,研究其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助于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趋势与规律,增强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培养大学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理论依据。

一、西安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1.西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部分思政课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授课很抽象,没有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时事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讲解,对有关内容总是一带而过,简单地照本宣科,没有对教学内容认真的梳理和提炼,也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们不感兴趣,以至消极应付,没有真正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直接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实效。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更没有充分地利用好第二课堂进行教学,没有充分鼓励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因此也无法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更无法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的体验和理解,就更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个人的价值观。

2.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纳新生事物,勇于思索,敢想敢做,热心于公益事业,富有正义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等,但是也出现了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逐渐弱化的状况,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的优越使他们缺少艰苦生活的磨炼,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的自我价值,轻个人的社会价值,很少为他人着想;学习目的不明确,无视学校教学秩序,随意放松自己行为,逃避学习责任;感恩意识不强,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对集体和社会的奉献精神。

3.社会转型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不够充分

大学生的价值观极易受到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当前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信念、信仰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诸如价值认同感逐渐丧失、精神生活出现危机等。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许多敌对势力都把互联网作为对我国进行渗透、煽动和破坏的重要工具,通过互联网传播各类不良信息,进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从而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恶劣的影响。但是,目前西安民办高校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少有效的应对方法,针对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大部分民办高校忽视大学生上网的内容和接受的信息,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这种广泛的传播工具增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

二、西安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升路径途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并转化为行为,才达到了真正的教育目的。这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以及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达到教育实效。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作用,引导民办高校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认同

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对的信仰程度呈正相关,对理性认知越完整,的信念就越容易建立。加强思政课载体作用,坚持正面理论灌输,但不能强输硬灌。美国政治学家奥勒姆说过:“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最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然也要讲灌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平等观念和民利,坚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疏通开导、启发诱导,由偏重理论灌输的“灌输型”转变为注重思想疏导的“渗透型”,在灌输中疏导,在疏导中灌输。

2.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坚定的信仰,用正确理论指引和判断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另一方面,要把理论用于实践,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社会调研、勤工助学等。通过这些活动,了解社会实情,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忧患意识,培育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道德情操;增加社会阅历;锻炼动手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3.开展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

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栏目,可以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模范人物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作为网站宣传内容的重点。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对先进事迹模范人物的大力宣传,增强榜样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中的作用。要贴近西安民办高校大学生实际,采用身边的典型案例和个案剖析的方法,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克服宣传上的形式化,不断向感性化、日常生活化转变,以达到入情、入理的教育效果;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网络讲座,利用网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讲座,通过政策解读和理论阐释等教育活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文化建设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帮助大学生系统深入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安姝.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作用,引导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认同[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2).

[2]张琼.网络境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J].2013(4).

[3]刘峥,汤小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4]袁霞,王爱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J].学理论,2013(16).

篇12

    经济社会学的重点是在社会因素上,因此,对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分析立足于对社会因素的分析。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体系从经济社会学产生开始,经济学至少局限于经济领域,因此,踏出经济领域之外,所有的因素都可以称之为社会。目前,学术界对社会的分析虽然有所不同,但以共同点居多。美国学者斯梅尔瑟在其着作《经济社会学》中,将经济社会学分为: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的社会学分析、经济的社会发展三个层次[2]1。徐延辉在《经济社会学百年历程简述》中,结合其它资料进一步说,经济社会学和主流经济学相比有7个不同的标准,具体包括:主题概念、经济行为、行为约束、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分析目标、使用方法和文化传统[1]12。在这些分析中,经济社会学无一不是阐释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当然具体到社会包含哪些领域则有不同的认识。按照学者宋林飞的《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统计,经济社会学关注的领域有:人的发展、人的角色、社会保障、消费、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社区发展、网络、住房等[3]41。在此,我们主要围绕社会因素展开确定大致的体系:社会各要素之间具有什么差别和联系,这是经济社会学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一般而言,社会要素可以归为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制度等层面。在经济社会学中,所谓的社会则是除了经济以外的因素,因此,经济社会学中社会可以分解为政治、文化以及制度等层面。这种大致的划分并没有太多意义,我们注意到,经济社会学不论处于哪一个阶段,都围绕经济与社会的关联而展开,因此,一些具体的个案研究,如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经济与社会关系的经典着作。经济社会学中,社会各个要素不是单纯的与经济相关的单一指向,如在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也往往与政治、制度等因素相关。社会各个要素的复杂关系为经济社会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社会到经济,这是经济社会学的第一个指向。将社会因素与经济因素联系起来,反思两者的关系,这本来就是经济社会学产生的最重要背景。从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不同的落脚点看,他们都是以其中的一个方面为基点。从社会到经济,意味着经济社会学要从社会因素中吸收养料,为经济学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因此,经济社会学最终还是以阐释经济为目的。从经济到社会,这是经济社会学的第二个指向。经济与社会的关联,不仅可以通过从社会透析经济,也可以通过经济透析社会,不过,要围绕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还要突出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在经济社会学中,不外乎重点强调几种方法,相应形成了一些新的分支。应用历史学研究方法,经济社会学强调的是经济史的研究,相应地从历史文献和历史资源中寻找经济社会学要素。因此,应用历史学方法形成的经济史研究是经济社会学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经济社会学成长过程中,一些理论,如数据、分析、模型等构成了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分析层面。特别是一些经济学家更加强调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本来这些数据只是进行经济社会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一味陷入到数字分析中,则经济社会学即失去了社会意义。分析是经济社会学的一个特点,但也只是为经济学服务的。社会学方法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是最广泛的。从现实生活的各个要素到社会学方法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处处展现了社会学的影响。经济社会学不同于一般社会学的地方在于,通过社会各个因素的互动以及与经济的关系,对经济问题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剖析。与社会学方法的应用相应形成的经济社会学成果带有非常明显的社会学特点,在体系上也是具有社会学特征。这一部分内容同样立足于数据分析,同样也有实验,还有相应的社会调查等。社会学方法应用形成的成果是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与核心问题相关的体系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这是公认的事实。在这一问题的延展下,具体是如何展开对经济与社会关系的考察,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视角和方法进行考察,这对于经济社会学的体系会造成什么影响。美国经济社会学的奠基人尼尔?斯梅尔瑟在《经济社会学》中对于经济社会学是这样界定的:“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参考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2]51在这个最为认同的解释中,经济社会学的原初意义就是利用社会学方法处理经济学问题。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冠名以经济社会学的各种着作中,在研究领域上并非是利用社会学方法考察经济问题这么简单。以“新经济社会学”为例,传统的关于社会的分类显然不能适应新的研究,因此,“首先关键的任务,乃是区隔出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差异,并藉此建立自身的理论原则与论述的正当性。”社会的新变化以及理论的不成熟为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带来了新的困扰,无论是旧经济社会学,还是新经济社会学,都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并与社会接轨。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所以难以细分,从其历史发展来看,实际上展现了经济社会学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在面对社会不断变迁以及新经济现象层出不穷、日益复杂的情形,经济社会的理论远远落后现实,这也造成了学科发展的局限。从体系上而言,经济社会学首先是从理论上确定方法,然后才确定学科范围的。目前,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的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仍然是一个非常模糊的问题,因为它仍然处在不断发展中,而不像其它的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方面都已经定型。在经济社会学体系化的构建中我们需要明了几个问题:(1)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是围绕经济与社会关系而展开的,因此,其体系化也必然与这个核心问题相关,所有的落脚点都是为了阐明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至于利用社会学分析的非经济现象,虽然被认为是经济社会学的领域,但并不属于经济社会学的基本体系。(2)对于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进行阐释而衍生出来的一些新知识,包括在应用的方法上,有时存在着矛盾的倾向。我们应注意到,社会学同样可以应用数学解释经济,这是不矛盾的。经济学高深的理论必须要同社会实际相结合才能突出经济社会学的内涵。(3)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乃是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前行的,旧的社会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横向了解体系的方面,同时,我们看到这与现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差别,新经济社会学在某些方面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决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学领域,毕竟经济社会学所谓的社会不是和社会学的社会有所不同。(4)经济社会学中的社会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还可以从组成社会的因素中找寻经济社会学的各个分支,这对于构建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有很大帮助。

篇13

美国对“中国问题”的纠缠如今达到了。从谷歌(Google)到人民币,美国正把各种自己头疼的问题归咎于中国。遗憾的是,这既反映出美国在政治上寻找替罪羊,又反映出其拙劣的经济政策――这两者结合起来可能造成极大的危害。

政治方面的压力来源于美国工人的不安。在经历了十多年来的实际工资增长停滞和近期失业率的急剧上升之后,美国劳动力正面临空前的压力。可以理解,选民们需要解决方案。他们被告知,一切都是因为贸易逆差――它是生产严重流失到外国竞争对手那里的明确证明。在把本国2008-09年度整整39%的贸易逆差归咎于中国及所谓的受到操纵的人民币汇率后,华盛顿方面坚称,只有对北京采取强硬态度,美国工人才会受益。

不管这一论调看上去多么吸引人,它都是以拙劣的经济政策为基础的。2008-09年,美国对90多个国家存在贸易逆差。这意味着,它的贸易逆差是多边的。不过,在美国某些最声名显赫的经济学家的支持与教唆下,华盛顿方面正在鼓吹一项双边解决方案――要么人民币大幅升值,要么大面积地对进口自中国的产品加征关税。

用双边方案来解决多边问题,就像重新摆放泰坦尼克号甲板上的躺椅一样无济于事。除非导致多边贸易逆差的问题得到解决,否则,双边性质的干预只会让其它某个国家来接手中国在美国国际失衡中占据的份额。这个“某个国家”很可能生产成本比中国更高,从而在事实上压缩了手头吃紧的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

如果美国正视出现巨额多边贸易逆差的原因,它将收获多得多的好处。美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储蓄,而不是中国。2009年,衡量美国国内储蓄的最广泛的指标――国民净储蓄率(国民储蓄净额相对国民收入的比率)降到了-2.5%的历史新低。这意味着,美国必须从海外引入过剩的储蓄来为其未来的增长提供资金,必须累积经常账户赤字与贸易逆差来吸引外国资本。其结果是,对一个储蓄不足的经济体而言,大规模多边贸易失衡是逃脱不了的命运。

是的,中国在美国多边贸易逆差中占据最大的一块。但这是因为高成本的美国企业纷纷转向中国,把中国当作一个低成本、高效益的海外解决方案。它还反映了美国消费者对廉价且越来越优质的中国造商品的偏爱。换句话说,储蓄不足的美国事实上相当幸运,因为它拥有中国这样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

当然,中国也不可能是毫无问题的。就像与美国一样,它也与世界其余国家也存在大规模的失衡――即巨额经常账户盈余。作为负责任的全球公民,美国必须解决其储蓄不足问题;与此同时,世界各国有充分理由期待中国担负起责任、减少它过剩的储蓄。

但这些调整必须在多边框架下进行,因为失衡是多边的。正如中国只是美国90多个贸易逆差国之一一样,中美贸易如今仅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2%。围绕中美两国间的双边方案来解决它们的多边失衡,是错误的做法。

但美国某些最知名的经济学家仍在声称,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不仅会在美国创造10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且还将为全球复苏注入新的活力,否则复苏会很无力。经济学家不应该这么糊涂。相对价格的变动本是零和游戏――它们只是重新切分了蛋糕,并没有改变它的大小。

任何两个国家之间汇率(或相对价格)的调整,都非治愈全球经济结构性失衡的万能药。相反,我们需要的是全球储蓄格局的调整。特别是,美国需要减少逆差、提高个人储蓄,中国则需要刺激国内个人消费。

篇14

经过十一年的改革,现在的海尔,没有层级,只有平台主、小微主、创客。平台主从管控者变为服务者,员工从听从上级指挥到为用户创造价值,成为创业者、创客,这些创客组成小微创业企业,与外部资源共同构建面对不同市场的生态圈。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看来:“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这样的一种变革源于张瑞敏对契约论的重新解读。张瑞敏认为组织变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个人的激励,即分配机制的问题。海尔是最早进行分配机制转变的组织之一,从“超利分享”到小微就层层推进。现在海尔只有三种人:平台主、小微主、小微成员。小微成员不是过去指定式的,而是变成一个完全社会化的过程,有一些人流动很大。海尔在实践“官兵互选”:“官”觉得“兵”不行,可以找更好的人进来;“兵”觉得“官”不好,也可以把“官”赶走。“官”和“兵”都必须提升自己的个人知识,否则在海尔就不会有出路。

小微主,可以利用社会化的资源、社会化的资金来进行创业。有关创业的知识不同于在企业里从事固定职位所需的知识,比如创业者不仅要有创业所在领域的专门知识,即创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对创业机遇的把握;还要有相关的商业知识:营销知识、财务会计基本知识、外汇知识、资本知识等;相关的企业管理知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危机管理等;最后还要有社会知识。对他们的考核就如同对企业家的考核一样。

契约论的进化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两位研究契约论的经济学家,这是又一次“现实的胜利”。

契约论从科斯和威廉姆森时代开始,就被认为是在解决“企业”合法性的问题,即在古典经济学中,并没有人能说清楚企业为何而存在。企业问题一直是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经济学需要告诉人们为什么在个体和市场之间需要有企业,管理学则要告诉人们这样的组织形式如何通过各方激励的手段高效运作,社会学则要告诉人们为什么这样的组织中关系是如何形成且影响效率的。这么看,我们还真是要佩服德鲁克,从早年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预言,到奠定“管理学”,再到后来不断敲打职业经理人,他横跨三界,以“社会生态学者”的姿态俯视众生。

企业遇到的问题,逐渐开始取代国家遇到的问题。对于这个现象,也不难理解,毕竟作为经济体的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其资本规模和人力组织形式早就打破了地缘边界和传统组织的边界。如果说一国居民需要护照才能出国旅行的化,一个企业的员工可能只需要一个网络ID便可以在比特的世界里进行无国界漫游。

因此,经济学也好,管理学也好,都在冲破带有金属质感的理论宿命,把研究视角逐渐聚焦在“人”的问题上。人是制度的构成前提,它们彼此之间支撑的关系。是人制定了制度,也是人被制度改变。只是,我们现在都已经明确,第一个“人”是指企业家,第二个人则是组织内成员。

契约论在这个关口因为诺奖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可以认为是理论界对实业界的呼应。在从企业为形态的组织,到国家形态的组织都面临大转型的时候,契约理论也需要进行深层次发展,从对企业合法性的研究延展到对企业转型动力的研究。

正如张维迎在《主流契约理论缺少了什么》一文中写到的,“契约理论的最大缺陷是没有对企业家在企业形成中的作用予以足够的重视,契约理论中的企业仍然是没有企业家的企业。由于这个原因,契约理论虽然能够解释企业为什么存在以及企业所有权为什么重要这样的问题,但不能解释为什么企业决策者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以及应该由谁来选择决策者的问题。”

古典经济学中的三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独独缺少了将其组织起来并能打破静态平衡的人。这样的人被熊彼特发现,并冠之以“企业家”的称号。张维迎将其进一步扩展,并提出了跟科斯不同的企业理论,他认为,企业不是市场的替代物,而是市场的运行方式。正是因为有企业组织生产,管理团队,降低交易成本,才会让市场循环流动。

张维迎将自己的企业理论称之为“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即用企业家替代科斯理论中成本交易的中心地位,企业家是中心,契约关系是本质。如此来看,大企业的问题便会一目了然。所谓种种大企业病归结到一句话,就是企业逐渐被人化,企业的企业家被企业的经理人取代。

因此,我们考察各种企业转型的理论和实践,只要抓住“企业家”这个关键概念即可。组织变革的驱动力来自两大方面:外部环境和企业家的逻辑。当然,两者无法割裂,更多的时候是企业家逻辑占据了主导地位。 看待“企业家逻辑”要从两个层面:一个是作为CEO的企业家逻辑,一个是作为员工的企业家逻辑。这也是变革两重境界。

对于第一个境界,很容易到达,只要掌舵人的逻辑通顺,变革的逻辑就是合理的。而第二重境界,更像是对“企业的企业家”理论在现实中的极致实践,将绝大部分人或者被委托人统统变成“企业家”。也就是说,传统层级体制中的委托―关系不复存在。而这正是海尔目前所做的事情,也正因如此,张瑞敏的此次大变革引起了全球学术领域的关注。

从“人人都是CEO”到“创客化”的逐步演变,其背后是契约关系的转变。每一个人和市场签订对赌契约,要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付连带责任,这就超出了科斯的成本交易为中心的契约理论。

张瑞敏曾经提过,“企业里只有一个核心,就是到底你的战略是什么,你的战略创新是什么。对海尔来讲,现在的战略创新是什么呢?就是要从传统企业变成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而这种改变,意味着从组织结构到流程都得重新进化与再进化,就是要变成一种可以创业的组织。在此刻,你光想产品问题或者技术问题是没有用的,其实如果你整个组织结构和框架以及战略都不改变,你从来不会有什么产品,有什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