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核心问题范文

经济学核心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1 10:29:15

经济学核心问题

篇1

经济学帮助我们做出选择决策。简言之,经济学(economics)研究人们如何使用稀缺资源。你如何决定花费多少时间学习?亚马逊公司如何决定雇佣人数?克莱斯勒公司如何决定使用其工厂生产运动型汽车还是轿车?――一个国家资源的多大份额应当用于发展电子网络,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或者控制污染?对于每一问题都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以使用稀缺的劳动、土地和建筑资源,当我们选择其中之一时就不得不放弃其他用途。

稀缺性的本质及其迫使我们所做出的多种选择,我们会看到,三个核心问题必须解决:

用有限的资源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我们选择的物品和劳务。

为谁生产产品和劳务,即谁应得到它们。

我们还必须决定谁来回答上述问题,是由市场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还是由政府计划产出选择、控制生产过程和重新分配收入?是由微软决定电脑操作系统应包括什么,还是由政府来决定?利率应由商业银行单独决定,还是政府应试图管制利率? "谁"应回答这些核心问题通常跟问题本身一样引起争议。

稀缺性:核心问题

尽管我们能够改变经济结果,但我们并不能得到想要的一切。假如你口袋里装有20美元去逛商场,你就只能购买价值20美元的商品。你口袋里的货币构成了你购买的极限。

整个经济产出也有极限,构成这一极限的不是货币,而是可供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可用资源。每个人都想要更多的住房、崭新的学校、更好的交通系统和一部新车,但即使像美国这样富裕的国家也难以创造每人想要的一切。因此,与其他国家一样,我们不得不尽力解决稀缺性(scarcity)这一核心问题――即没有足够的可用资源以满足我们所有的欲望。

生产要素

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资源被称为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四种基本生产要素是: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这些要素是生产想要的产出所必需的投人品。例如,生产这本教材,我们需要纸张、印刷机、建筑物和大量的劳动。我们还需要有头脑的人把它组合在一起。生产你们在课堂上获得的教育,我们不仅需要教材,而且需要教室、教师和黑板。没有生产要素,我们将不能生产任何东西。

土地第一种生产要素――土地不仅指土地表面,而且包括所有自然资源。原油、水、空气和矿产都被包括在“土地”这一概念中。

劳动劳动也有多层涵义,它不是简单地指有多少人;当我们把劳动作为生产要素时,我们指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技能。因此,“劳动”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资本第三种生产要素是资本。在经济学中,资本(capital)指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并用于再生产中。例如,泰国南部的渔村居民编织大型鱼网。编织这些鱼网的惟一目的是捕捞更多的鱼。鱼网成为人们想要获取最终产品(鱼)的一种生产要素。因此,它们被认为是资本。同样,用于炼钢的高炉和用于装备办公室的桌子都是资本投入。

企业家才能可用的土地、劳动和资本越多,潜在产出量就越大。一个拥有10000亩土地、12名雇农和6台拖拉机的农场主,可以比一个拥有半数资源的农场主产出更多的收成,但是,他不一定完全能做到这一点。拥有较少资源的农场主对于种植什么、何时灌溉或如何收获作物,可能有更好的想法。这不仅是一个拥有什么资源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的问题。

这正是第四个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的作用所在。企业家被称为是发现新产品或更好产品的机会,并把生产它们所需的资源组织起来的人。假如没有企业家,泰国渔民将仍然使用鱼杆钓鱼。没有企业家才能,农场主将仍然用手工挤牛奶。假如不是有人想出生产数码相机的方法,你就从不会有机会使用它们。

篇2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教学 考核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41

The Reform of Teaching and Testing on Regional Economics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dependent College

――A case study of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 Qing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ZHOU Yingling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 Qing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55)

Abstract By analysis the way of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about regional economics, this article try to explain how to solve existential problem in Rongzhi College of Chong Qing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which including practice of an investigation-oriented regional economic experi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of total teaching process and innovation of the test mode.

Keywords: regional economics; teaching; testing; reform

^域经济学是研究一国范围内区域经济特点、发展变化和区域之间关系的应用型学科,其主要目的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发展战略选择、制定所需的方法和思路提供理论依据。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在这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区域性经济问题不断升级,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对指导我国经济实践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区域经济学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有必要探索出突出学科特色同时又适应于财经类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和建立考试形式与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考核方式。

1 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现状

1.1 教学方式单一,教授内容不注重与实际相结合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尤其突出,然而目前对于本门课程的讲授仍是以课本知识讲授为主、少量案例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较多的是通过课堂提问和少量课堂讨论来实现,[1]这种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没有充分的案例来支撑教学,使得课程枯燥乏味和难以理解,同时让区域经济学这门课程失去了其应用性的学科特点,另一方面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吸收知识较被动,不利于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1.2 教师教学与研究的脱节

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体现在它既包括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包括区域经济问题,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学不仅在对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解释,而且还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法、对策。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充分案例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并没有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相结合起来,一味地单方面输出理论知识,却不结合当前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来教学,因此在教学方面容易显得力不从心,并且无法引导学生开展区域经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

1.3 考核方式单一、评价方法片面

目前,区域经济学考核是采取“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这种考核方式属于比较传统的方式,基本上是教师出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闭卷答题或是开卷答题,教师按照标准答案进行阅卷,给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并结合平时成绩来得出学生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考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平时表现纳入综合成绩,但是也不防有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期末成绩高过50分便不是问题,另一方面,期末成绩实际上是综合成绩的决定因素,学生在期末复习时候也容易存在很大的压力,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妨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1.4 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应用,缺乏在平时上课过程中的反馈机制

目前该课程期末考核内容大都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习题集以及老师期末划定的范围或指定重点,应用测试较少,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同时对知识记忆性的要求较大。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核,对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待验证。而大部分的平时成绩获得是通过学生是否迟到、早退、确定或请假来打分,虽然有部分老师将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标准之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否将专业知识进行无障碍运用,都没有一个及时向老师反馈的通道,整学期教学过程中容易形成一种全程无交流的教学方式,同时,单纯以这种方式来进行平时成绩考试也有可能将学生引向一种僵化、死板的学习轨道。

2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和考试模式改革的措施

2.1 采用课题式与区域经济学案例分析实训指导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首先结合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区域经济学理论授课部分分为十个主题:主要区位理论及区域竞争力分析方法、区域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与结构优化,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总部经济的区域效应、区域差异与产业空间转移、区域规划的系统设计、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政策,主题的划分能够将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模块化,引导学生熟悉区域经济学最前沿的理论动态,这种方式也可以称为“课题式”教学。[2]

其次,在这十个主题单元的理论学习过程中,穿插案例分析,而这些案例分析是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现实情况,例如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中西部经济发展与东部发展的差距问题;结合重庆市的发展实践,学习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和五大功能区战略问题;结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分析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等,这些案例既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这不仅让教师将研究与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同时也结合学校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来学习相关知识,有更强的带入性,也为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2.2 突出过程管理,建立上课过程的反馈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要摆脱缺乏合理有效的过程管理的一个方法是注重学生对课题式内容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考核。将本门课程平时成绩设置为占比40%,期末成绩占比60%,这种比重将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性提高,同时本门课程设定了三个核心任务,第一个核心任务是前文所述的案例分析,学生首先通过四人一组的方式组成一个团队,每个团队根据教师提供了案例主题,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案例分析,每两周上台三组进行PPT展示,打分方式由七人打分,其中一份为老师打分,另外六份由学生打分,这样保证成绩的公正和民主性,打分考核的内容包括选题、内容质量、演讲风格、逻辑思维等方面,最后PPT案例分析的综合得分则为七份打分表的平均分求得。第二个核心任务是学习心得,需要手写并上交电子档以备份。学习心得的打分方式包括题目是否有大标题和小标题,是否有数据,是否有参考文献这三点,如果都满足,分数应该保证在80分以上,本学期总共有5次学习心得,第三个核心任务是期末的课程论文,打分要求和学习心得的要求一样,但课程论文相对于学习心得来说,要求的格式更规范,内容更完整。这三个核心任务能够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相关数据及文献资料查阅检索、分析处理方法的基本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定量工具来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并学会规范写作。另外,平时成绩将是三个核心任务的平均值。

2.3 创新期末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存在的目的不H是要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而且需要要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等。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联系较强的学科,应该充分发挥这门学科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的优势,而本课程平时成绩考核较多,在期末考核方式上适当给学生减轻压力,因此选择开卷考试,并且切合区域经济学的十大课题式主要知识点,拟出十套不同的案例分析题,保证每位学生期末考试拿到试卷的重复率不超过1/10,案例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学对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并根据理论知识分析案例里面的例子及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区域经济学”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师不再以“填鸭式”教学的方式输入知识,而是在吸收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另外平时成绩占比增加,期末考试注重应用性,这让学生明确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和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性,也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并且学以致用。所以“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是适合财经类独立学院教学和考核较好的案例,其核心任务设定、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改革对所有财经类独立学院的区域经济学教学课程均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3 小结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教师和学生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传统的教学过程已为广大师生所习惯接受。要改革这样的教学与考核方式,这就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教师首先要成为创新型教师。平时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开动脑筋,不断研究、创新教学,这势必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劳动强度,对老师、对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另外,对教学管理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项目资助:本文获得2015年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专门项目(20155005)的基金支持和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市级经济学特色专业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篇3

由上述可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尤其是高职类的学生发展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调查研究,当下的许多高职院校内,本应该具备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都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欠缺。所以,在实用经济数学中应用职业核心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如何建立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却成为了一个难度较高的问题。笔者在此对该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能够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而做出一些贡献。

1.数学知识与职业核心能力的结合就笔者看来,要想提高实用经济数学中职业核心能力的运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首先就要将实用经济数学中的知识与职业核心能力有效的结合起来。如在教材中,或者是教学的过程中,添加关于数学的职业方面的实例,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时刻的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思想。

2.职业核心能力中的“数感”的训练“数感”,即对数学的感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具体地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运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作出有用的策略。在职业核心能力不同等级标准的训练中,培养一个人的数感是指能够从数字信息中以数学的思维模式,通过对数字以及数量关系的把握,筛选适当的方法,对数字实施运算,从而得出结论并展示运用于实际工作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

实用经济数学是一门比较奇妙的学科,它能够使得生活中、工作中,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有序,并在经验的积累中形成一定的规律。而数感的培养,能够很好的将职业核心能力运用在实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将职业核心能力很好的应用在实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还涉及到许多方面,如学生、教师、校方等等。以上只是对职业核心能力几个方面且比较浅显的研究。所以,以上所提出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以及相关的改进措施对于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在实用经济数学中的应用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还需要高校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二、结语

篇4

英文名称:Issues of Forestry Economic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福建农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9709

国内刊号:35-1060/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和福建农林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核心期刊磷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确定为来源期刊,被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全文收录。

篇5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现状的

文献综述

传媒经济学者在不断进行探索性研究的同时,十分注重对传媒经济的研究进行总结。近年来,对传媒经济研究进行综述和回顾的文献很多。例如,章平和池见星的《10年来中国传媒经济研究回顾》(2007),戴元光和张海燕的《新世纪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综述》(上,下)(2006),郑亚楠的《国外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陈中原的《传媒经济学史的简要回顾》(2005)等。章平和池见星通过对我国传媒经济研究做整体上的梳理后,较全面地描绘了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全貌,即新闻传播学研究者构成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主体人员,而经济学、管理学研究者则普遍缺席。传媒经济研究具有突出的应用导向和实践特点,媒介组织经营与管理议题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定性研究占主导地位,研究者大多是独自作战,合作研究自2003年起呈急剧增长态势。报纸媒介仍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研究对象。戴元光和张海燕提出,传媒经济研究应该从传媒经济与人、传媒经济与社会、传媒经济与经济、传媒经济与文化、传媒经济与道德、传媒经济与科技等多角度出发,研究传媒经济如何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逐渐形成科学的传媒研究体系。这些综述性研究对我们很有启发。以下本文通过剖析一个典型案例,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传媒经济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模式的思考。

学界争论与传媒经济研究问题

中国传媒经济学在探索和争论中不断发展,通过剖析传媒经济学界的学术争论,更容易认清传媒经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是围绕“传媒经济”与“经济学科”关系展开的讨论。学界代表性的争论是《现代传播》于2006年第1期发表了周鸿铎教授的《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我的传媒经济理论形成过程》一文(以下简称《传经》),又于第5期发表了支庭荣、谭天、吴文虎教授的商榷文章《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的弃儿――与周鸿铎教授商榷》(以下简称《弃儿》)。这场争论既具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它反映了中国学者对传媒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困惑。《弃儿》与《传经》争论的重点议题是:(1)《弃儿》一直试图《传经》的观点“只有从应用传播学的角度去分析传媒现象,才能保证传媒经济的科学性”。(2)关于行政意志与学术研究的争论。政府行为及其影响是转型时期中国传媒经济中非常突出又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国内传媒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是《弃儿》与《传经》争论的一个关键问题。(3)学科归属与研究方法之争。(4)《弃儿》在商榷中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至少目前看来,传媒经济学或许仍然无法成长为主流经济学的宠儿,但无论如何,也不应当看作是主流经济学的弃儿。”这场争论有三处给我们把脉学界理论研究的症结提供了线索和思路。

一、理论研究中的理想主义与传媒实务的生态环境的脱离。从实务层面来看,行政意志与学术研究的争论具有现实意义。政府行为及其影响是转型时期中国传媒经济中非常突出又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国内传媒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是《弃儿》与《传经》争论的一个关键问题。《弃儿》认为:“学界不能轻易地以政治因素为借口,规避对于制度因素及制度背后的明辨与慎思”。令人遗憾的是《弃儿》“政治因素与制度因素”一节中到底想“商榷”的内容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从理论层面来说,新古典经济学很少将政治因素纳入标准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不考虑政治因素是无法解释许多行为和现象的。正因为这样,现代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的新兴领域正在兴起。从实践层面来说,凡是在国内传媒业有实践经验的人都能体会到行政意志的巨大影响力。本人在传媒业工作数年,在地方电视台工作和在中央电视台实习调研中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是行政意志无处不在。这充分说明了传媒经济的行政性垄断的属性特征。其实不仅是监管最严格的传媒业是如此,就是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金融业,也可以说政府“有形之手”无处不在。

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常识是深化传媒经济研究的必要条件。学界对基本理论问题的争论往往对学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学者参与某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争论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约束条件。例如,掌握本领域理论研究的一些常识,对本领域理论研究感兴趣,掌握一定的争论技巧,等等。其中“掌握本领域理论研究的基本常识”是核心资源。没有这种核心资源,那么在争论中就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则很难说服人,也不可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新观点和意见。

纵观《弃儿》一文,主要是借助于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来与《传经》商榷的。但《弃儿》对经济学中一些基本常识掌握得不够准确。其一,《弃儿》运用列举法提出了西方经济学的“几大经济学高峰”,其中包括“马克思经济学”。在中国,“西方经济学”有特定的内涵。不能因为马克思是西方人,就将“马克思经济学”归于“西方经济学”之列。再说,“马克思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不能完全等同。其二,《弃儿》将“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并列为“经济学高峰”之列,也是不妥的。因为经济学界比较认同的看法是:诺斯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有自己的地位,而以凡勃伦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之后,被视为非理论和描述性经济学而为人们所摈弃。旧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之间有很大差别。

三、没有清晰的概念,理论创新缺乏坚实的基础。《弃儿》之所以很难驳倒《传经》的观点,致命的弱点在于《弃儿》作者没有熟练地掌握自己运用于争论的主要工具――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特别是对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的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比较陌生。这印证了《弃儿》本身批评的一种现象:“最大的问题不是拿着方法找不到问题,而是拿着问题找不准方法。”

《弃儿》提出了“核心的经济学领域”这个伪概念,使争论缺乏坚实的基础。“核心的经济学领域”并不等同于“经济学的核心领域”。如果从“经济学的核心领域”的角度来分析,就核心概念和核心理论而言,以新古典理论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假设是理性“经济人”,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主体。西方经济学理论之所以很难用于国内传媒经济的分析,其根源就是西方经济学“数不清的概念和理论”都是以理性“经济人”这个核心假设为基础而推导出来的。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而传媒经济的交易市场是一种二元化产品市场,与普通商品的市场交易结构差别很大,价格机制很难直接发挥作用。

积极探索传媒经济研究的未来发展模式

《弃儿》与《传经》的争论是在短链条和窄视野中无法解决的。如果借用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概念,来描述国内传媒经济理论研究所处的位置和涉及的范围,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传媒经济研究涉及的范围较窄,只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部分环节相关,而且存在很多的断点。受知识能力的局限,只能从窄视野来研究传媒经济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国内传媒经济研究队伍进行资源整合,要从产业链的角度,来完善研究队伍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才能提升传媒经济研究的价值,并在国际传媒经济学界的价值链中处于较高位置。简而言之,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未来发展模式应该是“长链条+大视野”。

首先,传媒经济研究与主流经济学结合的可能性分析。《弃儿》的核心论点是:“至少目前看来,传媒经济学或许仍然无法成长为主流经济学的宠儿,但无论如何,也不应当看作是主流经济的弃儿。”《弃儿》给人留下的悬念是“传媒经济学何时才能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宠儿”。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看点。遗憾的是,《弃儿》没有将它挖掘出来。要回答“传媒经济学何时才能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宠儿”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主流经济学”这个概念。“传媒经济学何时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宠儿”包括许多子问题。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根据国内大多数学者约定俗成的说法将“主流经济学”假设性地细分为“国内主流经济学”和(国外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并提出两个判断:

一是国内传媒经济很难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宠儿。因为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假设“经济人”很难被改造并适合中国传媒经济的特殊国情。在当今经济学界,“主流经济学”有时与“现代经济学”互换使用。更狭义的理解是指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学,它主要还是以理性“经济人”为核心假设而构建的现代经济学大厦。传媒具有公共属性,不能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这个假设出发,来研究传媒经济,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如果国内传媒业不再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放在第二位”,那么西方主流经济学进入中国传媒经济学的门槛就低多了。但中国政府不可能放弃自己在传媒领域的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因为这样做,会使半个多世纪坚守的意识形态领域和不断演化的传媒制度都成为沉淀成本,在未来面临着无法预测的政治风险。

二是如果得到中国政府倾斜性资源的大力资助和政策引导,国内传媒经济学会迅速成为国内主流经济学的宠儿。我们不能简单地推论“传媒经济学无法成为主流经济学的宠儿”。因为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主流经济学”的内涵比较复杂。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主流经济学”的内涵,即“主流经济学”可以粗略地分为“国内主流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在经济全球化和传媒全球化时代,这种划分不一定科学。但是,它确实能反映出我国的现实情况,即我国经济学界尚未被西方主流经济学所支配,国内主流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不完全一样。

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就已有人开始研究《资本论》了,从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队伍就开始出现了,即使在十年浩劫的特殊年代,也没有出现“后无来者”的现象,从而造就了一个庞大的中国式“经济学帝国”,它具备了向任何领域进军的实力。但是,经济学帝国的成员都会理性地判断进入传媒经济领域进行理论研究是否划算。“需求”已经有了,传媒经济学很需要训练有素的经济学者参与国内传媒经济的研究。关键问题是研究传媒经济的可以预计的收益到底有多大。由于传媒业属于行政性垄断行业,政府掌握传媒的核心资源。如果政府对传媒经济的理论研究投入很多的钱,大量设置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各种专项基金的课题,那么,国内主流经济学中的优秀人才会迅速进入传媒经济领域进行理论研究。钱多了,蛋糕大了,人气也就足了,自然也就火爆了。

其次,“软硬结合”的研究模式,才能促进传媒经济日渐繁荣。深入了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现状,有助于拓宽传媒经济研究的视野,有助于学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简而言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端,而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末端。本人近年来对“跨国公司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系列研究,了解到许多以前不曾关注的触目惊心的数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是依靠引进外国技术发展起来的,产业总体技术自给率不足20%,尤其在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5-10年,集成电路等核心元器件、高端电子仪器设备和软件仍没有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的电子专用设备主要是靠进口的,这成为传媒经济中最薄弱的一环。在电子信息技术最核心的领域(集成电路),我国有用的专利技术只占全球的万分之三。在发明专利方面,跨国公司已经占领专利版图的百分之九十七。跨国公司凭借专利和标准优势,从中国获取的专利费是以千亿元来计算的。从传媒经济的产业链来看,上述数据应该是国内传媒经济研究者掌握的“上游”材料,也是基础性资料。

国内的传媒经济研究很少考虑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所处的生态环境,而大多数只限于“软科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即围绕发展战略、管理机制、媒介内容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硬科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软硬结合”的研究比较少。其实任何一家媒介单位,都是“软硬结合”的,都有各种各样的硬件设备。如果我们对技术、设备不了解,传媒经济“软科学”研究的结论是没有说服力的,也很难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例如,我们常常假设,各级政府掌握了强大的行政资源,就能够控制舆论导向、宣传内容,其实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微软的“黑屏”事件,就深刻地反映了跨国公司技术控制力对未来传媒的影响。还有,美国的高新技术出口管理制度,跨国公司的专利遏制战略,等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信息产业(包括传媒经济)未来的发展空间。这要求国内传媒经济研究朝“软硬结合”的方向发展,要培养“长链条”的知识能力,形成“大视野”的研究模式。

(作者系产业经济学博士后、理论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参考文献:

{1}章平,池见星:《10年来中国传媒经济研究回顾》,《新闻大学》,2007(2),第123-129页。

{2}戴元光,张海燕:《新世纪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综述(上)》,《当代传播》,2006(1),第13-17页。

{3}戴元光,张海燕:《新世纪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综述(下)》,《当代传播》,2006(2),第7-11页。

{4}周鸿铎:《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我的传媒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现代传播》,2006(01).第97-98,129页。

{5}支庭荣、谭天、吴文虎:《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的弃儿――与周鸿铎教授商榷》,《现代传播》,2006(05).第126-128页。

篇6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重庆工商大学的学生能意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有学好宏观经济学的热情。但学生学习、老师的教学还存在一些明显问题。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我校宏观经济学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提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现状

1.教考分离对教学效果提高的作用有限自2004年起,为了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质量,学校实施了教考分离的改革。促进了教师了解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但教学质量评判标准还是考试成绩,老师还是以考试为中心;部分教师以“教”取代学生的“学”。学生则很少主动去学习和研究同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2.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老师重点关注学生考试成绩过关,反复讲解,反复讲授练习题;学生也重点关心考试及格问题。老师一般以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为主,尽管重庆工商大学设置了经济学实验室,建立了宏观经济运行模拟分析平台。但由于宏观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多、课时少、实验课少,学生全面了解宏观经济理论精神实质的作用有限。

3.案例教学相对落后学校案例教学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外高校的差距相当大。案例分析混于宏观经济学正文教学课件之中,没有成熟的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课件或讲义。部分教师没有实际社会经验,不能鲜活、形象地描述案例的社会背景,不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考核方式相对单一目前学校宏观经济学的考核重卷面成绩、轻素质培养。考核主要通过闭卷考试,以成绩来衡量优劣。这种相对单一的考核形式使得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依靠考前背一背,作业抄一抄来获得成绩。期末考试实际上只是考察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考前突击能力,谁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强,谁的成绩就好。

二、宏观经济学学习情况

1.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部分学生主动性较差,平时不努力,课前不预习,上课不思考,被动地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基础知识不牢固。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中学时代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不会自我学习。主要表现为学习方法单一,仅限于课堂上听教师讲解。

2.学生容易误解抽象的概念宏观经济学比较抽象,多数学生感觉看不见、摸不着,容易造成误解和困惑。基本概念所包括的口径理不清,基本原理所包含精神实质想不清,对该课程的体系难以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困难造成不及格。

3.学生对庞杂的理论体系比较费解宏观经济学的体系庞杂,争论颇多,由众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尽管我们主要讲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还是会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派,由于学派之间的学术排斥和对立,易造成学生的疑惑与费解。

4.文科学生害怕抽象的数学模型宏观经济学经常采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是文科出身的学生对较深的数学推导觉得晦涩难懂。除了一部分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较差外,课时少没有为学生留下消化模型的时间,造成学生学习中出现数学模型和理论核心思想相脱节,不懂得如何用数学模型来演绎推理经济学规律。

三、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以上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应着力强化学生平时学习的知识沉淀,着力把抽象、难懂的理论变为具体、简单的知识;着力弥补学生数学思维的不足,把晦涩模型变为学生能看懂的模型。

1.注重宏观经济学的平时练了正常的教学之外,辅之以一定的习题,使所学知识能得到沉淀。尤其是数学模型比较多的章节,会涉及到一些模型推导和求解问题,学生课后练习就变得相当重要。可根据历届学生感觉的难点、疑点,编制与教学配套的习题册,作为学生的作业。习题册一定应讲究针对性,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点、重点和难点。

2.强化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宏观经济学理论所描述的内容和中国实际差异很大,学生难以把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强化案例教学是把抽象、难懂理论变为具体、简单知识的较好方法。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应考虑各类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诸方面因素,结合中国当时经济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国外典型经济问题,编制不同的案例讲义。以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现实感觉,加深对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3.增设数学模型基础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有数学模型障碍的问题,教师可采取回顾经济数学,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最基础课程有关内容的形式,对宏观经济学中将会用到的知识做讲解。培养学生用数学模型描述经济规律的思维。解释宏观经济学怎样借助高度抽象和严密的数学逻辑表达经济学思想。

四、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

针对以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应着力拉近师生时空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革考核的指挥棒,开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1.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教师可通过网络资源来拉近师生时空距离,在教师个人主页或公共邮箱向学生公布本人所教课程的内容介绍、教学进度、参考书目以及学习要求。借助电话、QQ群、博客和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最大限度地与学生交流。

2.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采取多媒体教学,易造成数学模型多,难度大的章节因学生的接受节奏滞后于教师的讲解节奏,影响教学效果。可辅之以必要的板书;使教师的板书、学生的笔记和教师的讲解节奏基本一致,学生与教师的思路连贯一致。避免老师站在多媒体展台前,只顾操作机器忽略教学的互动。

篇7

【关键词】山东 黄河 经济发展

一、山东黄河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首先,政务服务环境与优化山东黄河经济发展环境不适应。仍有部分行政管理行为存在着全局与局部利益错位、管理与服务职能错位的现象。一些部门往往以自身利益决定对政策法规的态度,对自己有利的就严格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执行不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责任不明,互相推诿、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次,人文环境与优化山东黄河经济发展环境不适应。一些部门、一些同志还没有突破信心不足、墨守成规、自我满足、封闭保守、消极等待、怕担责任、说多做少、反应迟缓、“不跑不要”的思想;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真心实意搞建设的良好经济发展氛围。敢于争先、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包容合作、抢抓机遇、勇于担当、干字当头、立说立行、积极争取的意识亟待树立和加强。

二、优化山东黄河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措施

如何解决好影响和制约山东黄河经济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广大干部职工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加快山东黄河经济发展上来,关键之一在于创新经济指标考核思路,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促进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并注意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设一支有较高素质的行政人才队伍。结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教育培训,扩大交流范围,提高行政能力,建设较高素质的各级行政干部队伍。同时,尽快建立经济发展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对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一个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决策依据和参考,并作为各级各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创新经济指标考核思路,建立经济发展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突破山东黄河经济发展瓶颈

(1)创新考核思路,科学设置指标。“考核什么”是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的核心。针对山东黄河经济工作的实际,要突出重点指标任务的考核,力促在这些方面取得一些成效。

第一,突出重点指标,有利于抓住发展经济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抓住了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主线,就抓住了黄河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然后确定经济发展指标,并将其确定为经济考核的重点,将有力地推动山东黄河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科学设置经济考核指标,有利于引导各级干部抓好经济工作。综观传统的经济工作考核,明显存在着指标多而全、重点不突出、定性有余而定量不足、指标权重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难以公正、准确地反映一个单位和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工作实绩,没能使考核这一重要的行政调控手段发挥应有的指挥棒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合理设置考核指标体系。首先,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在确定考核指标时要力求少而精。在多个指标的选择上,要首先考虑指标的重要程度,按主次顺序排列。同时,针对各单位之间的地域差异和发展基础的不同,对纳入考核范围的单位进行分类,不同类别设置不同的经济指标;其次,合理确定指标权重。指标权重分配是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考核指标体系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建议按照百分制分值不断加大权重,并从总量和速度两个方面细分不同的权数,尽可能确保考核的合理性;再次,也可实行一票否决考核,即:职工年度收入的增长率,同时考核单位债权债务指标。

第三,认真确定和调度经济指标任务,有利于调动各级干部抓好经济工作的积极性。在确定各单位的经济指标任务时,不要简单地按前几年的平均水平确定,而是要有意识地使每项指标都适当地高于上一年的水平,让各单位只有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达到,并且可以达到。对各项指标任务,严格实行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三级负责制,实行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对指标完成情况不好的,敦促相关单位强化措施,加快推动;到年底完不成指标任务的单位要在全局通报,从而进一步增强各单位抓经济工作、完成指标任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的积极性。

(2)考实经济指标,实施阳光作业。想方设法将纳入考核范围的各项经济指标考实,才能有效解决“假数字、假政绩”问题,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的发生。挤掉考核数据中的水分,真正把好考核数据认定关。切实解决重复记账和盲目加大产值的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的依据。

以广大职工公认为核心,扩大考核主体范围。在对具体经济指标进行考核时,要让被考核单位及相关人员的上级、同级、下级和一线职工尽可能参与考核,采取立体测评方法,扩大考核主体范围。采取上评下,横向评和下评上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让不同层次、不同侧面都有评价发言权,扩大各方面参与考核的范围,提高单位和干部经济指标考核的民主化程度。

(3)科学运用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兑现奖惩是对单位和干部进行经济工作考核的最后环节,只有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评价、奖惩及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坚持有功必奖、有过必罚,才能保证经济工作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第一,坚持将考核结果与行政奖惩相结合。依据经济工作考核结果,每年将综合排序进入前5名的单位以及单项经济工作特别突出的单位确定为“先进集体”。凡年终被评为“先进集体”的,由省局授予荣誉称号,并颁发奖牌;相应单位主要负责人评选为“先进个人”。将考核结果与干部惩戒挂钩。年中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对未完成过半任务的单位给予通报。年底,对没有完成年度任务目标且综合排序倒数后三名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且单位不能评先,个人不能评优;对连续两年被通报批评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将予以诫勉。

篇8

【关键词】能力培养;经济法;课程考核

一、当前我国经济法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的文科教学考核模式忽略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重视的是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考核的要求和客观效果与课程教学目标不相吻合,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脱轨,难以在整个教学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经济法课程考核也不例外,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一)对经济法课程性质认识存在偏差,对考核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当前经济法的课程在非法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只能充当公共选修或专业基础课程的角色,正是由于当前的大学生受到所学专业、课程特点、课时安排等限制。因此,该门课程的性质也就被定为对学生的考查课程,由此,在部分教师和学生心中对此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的定位出现偏差,通常认为这类考查课是属于副课,是无关紧要的课程,在这种认知情况下,教学标准会放低,教师与学生对该门课程重视程度大大降低,因而教师和学生都会存在敷衍了事的心理,考核存在只要通过考核这种应付差事的情况。这对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二)考核形式较为单一缺乏规范性。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经济法》课程考核形式主要是以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主要以出勤、作业、以及课堂发言的综合考评,期末考试有闭卷、开卷、论文等形式。然而这些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弊端。其结果往往有一考定终身的意味,考试试卷成绩决定学生自身的能力。无论是开卷考试还是闭卷考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效果,闭卷考试学生以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属于“临时抱佛脚”类型,平时上课不认真听,到了期末搞突击。而开卷考试学生通常是胡乱的抄写,没有领会到其中考试的真正含义。这都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更不能公正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三)考核理论与实践不平衡。传统的经济法考核内容与经济法教学模式相一致,大致都是从简单的概念以及理论为主,很少会有真正的实践技能考核。经济法考核的内容都是局限于课堂讲授的理论,部分题型往往包括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案例分析等,其中案例分析也是比较简单的法律法规的解释和注释。这样的考核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更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虽然这能使学生在对于经济法的知识以及理论掌握到位,但对如何解决实际生活中涉及到的法律理论问题一窍不通。(四)教育和考核内容缺失,划分成绩规范困难。在教育教学当中,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两个比较关键的部分,教学成绩检验和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考核。但是,当前我国各高校普遍采取教学、考核、评分由同一位教师完成的“教考合一”的考核模式。教考不分离,即课程考核由任课教师出题、主考、评卷,最终确定成绩并进行相应的结论分析。正是由于这种模式的存在,导致了学生自身的成绩的真正的公平性、客观性得到质疑,由于考题是教师所出,成绩也是教师所定,这些与教师的道德水平、业务素质以及教师本人对教学大纲的理解等紧密联系,所以这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很不公平的事情,而同时对于学校来说由于学校缺乏客观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标准,形成教育水平受到影响的一大客观事件。以上都影响了教学考核的科学合理性。(五)考核管理制度松懈,人情分过重。由于经济法课程属于考查课,不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特别是一些过于片面的追求毕业率、学位率和就业率等的学校,过分的关注学生的成绩,甚至直接片面的把学生考核的成绩好坏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相挂钩。当前高校的学风成整体下滑趋势,教师也对考核成绩加大重视,同时学生成绩也往往与入党、奖学金、评优评先等挂钩,这就导致了学生为了得到更好更高的荣誉而在考试过程中冒险舞弊。考核过程中存在交头接耳、资料传递等舞弊行为,即使各高校对于学生考试舞弊现象处理手段都比较严肃。有时甚至为了让学生拿到高分教师不惜降低对考场纪律要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过则过,人情分十分严重。正是因为不正当的教学模式和考试风气导致了学生不良风气的成长,同时也不利于良好的教风,考风的形成。(六)忽视考核评价信息,反馈工作不够。目前高校教师和学生都过分注重于考核成绩,从而忽视了对考题的覆盖面、题目难度以及成绩背后反映出来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特别是考核成绩背后反映的问题关注不够。学生在对于教师评价过程当中不敢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对学生也畏首畏尾,其一是由于学校对于学生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关注度较少,其二是由于学校过分关注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管理水平的发展。

二、经济法课程考核改革措施

传统的经济法课程考核从理念、内容、方式到评价体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影响。这些既不适合市场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不符合人才成长的内在基础规律,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当前的传统考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改进和提高,因此,完善经济法课程考核制度和体系,应做好一下几点:(一)重视考核课程,提高认知程度。学校里的课程考核是检验和考查学生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践问题能力,以及检验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并且通过考核能够及时了解教师在授课当中和学生在学习当中的问题所在,这对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对于经济法课程的考核和管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其重要程度不在于该门课程的性质,而是我们的重视课程标准,只有严格要求考核制度才能准确的了解真实的教育水平。(二)推行教育、考核分离制度,规范考核管理程序。考核工作是一项系统性质的工程,在前期的出题、中间的考试监督、后期考卷审批都是其工程中的一部分,其中最为关键和最为核心的环节为出题和考卷审批。推行教考分离,即任课教师只负责按照教学大纲教授课程,考核试卷和考核方式选择则由教研室决定,统一命题或建立试题库,从试题库中计算机随机抽取题目汇成一套考核试卷,最后由教研室教师统一组织考核,流水评卷。这种模式有利于营造出公平的学习和竞争环境;有利于提高考核质量和水平;有利于直观和客观的评价教师教学成果;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实施教育改革。(三)完善考核方式,建立健全的考核系统。从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的角度出发,考核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对于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及时了解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通过按照课程标准来安排考核模块,主要可以分为课堂考核模块和课外考核模块。课堂考核模块主要包括口头答辩、小组案例讨论、模拟法庭和期末考核四大模块。此模块主要是在课堂内进行,主要考查学生自身已学知识掌握程度和应变能力,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观察等方式进行。(1)口头答辩模块。教师在课堂上随时随机提问学生,这主要了解到学生课外学习情况和利用已学知识解答问题的应变能力。(2)小组案例讨论模块。主要考核学生团队协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该模块主要由老师提供相关知识点案例,要求学生利用本知识点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3)模拟法庭模块。该模块通过选举典型案例,分角色担任辩护人、律师,加深学生对法庭法律的了解。(4)期末考核模块。该模块主要通过试卷方式对本门课程进行综合考核,可采取开卷与闭卷想相结合考核,即对于经济法课程的基本概论、基本理论等内容可以通过闭卷考核,对于经济法理论的理解、法律法规的应用等由于受到考核时间、卷面内容等限制,很难一卷囊括,因此,可以允许学生通过自主选题或开展社会调查等开卷方式完成,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研究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外考核模块主要包括资料查阅、法庭旁听、实践调查三大模块。该模块主要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资料查阅模块。该模块主要结合各章节知识点,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与该知识点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主要检查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对相关的国家政策的熟悉程度,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法庭旁听模块。法庭旁听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理解掌握使用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可以与课内的模拟法庭形式互动。(3)实践调查模块。该模块主要通过学生参加企业实地调查,形成调查的形式进行。如学生在学习公司法的过程中,就可以实地去了解如何注册成立公司。(四)优化考核内容,突出重点。由于经济法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同时教学课时又有限,因此我们要结合不同的专业学生的重点方向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经济法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育模式,既满足市场和专业对经济法教学质量要求,又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对于经济法课程核心理论体系和部门法律法规及应与社会实践紧紧联系进行全面考核,而对于经济法当中所存在的法律常识以及边缘性的内容则可以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学习。考核中要突出经济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特别是学生对经济法的实际运用能力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身整体的综合素质与应对社会的能力。(五)规范考核流程,严肃考核纪律。必须规范考核流程和严肃纪律才能保证经济法课程考核整体的公平公正性。需要加强管理考试题目以及考试过后的卷面审查方面,让漏题事件不再发生,确保考核的公平性、公正性、真实性和客观性。在考核的过程中,严格要求主考教师和监考人员认真负责,郑重其事,通过教育和提醒,告诫一些学生不能侥幸冒险,而对于作弊的学生一定要严肃处理。从根本上杜绝作弊现象,维护考场尊严和考核严肃性。(六)科学评价考核信息,重在整改落实。课程考核结果不仅仅意味着课程教学的结束和课程结业,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通过考核成绩来判断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好坏。要着重关注成绩背后反映出来的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教学评价标准和体系。要重点落实教师或学生反映的问题并积极整改。如下班教学、加强实验建设、开设相关基础课程等问题要尽可能及时解决,既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态度、义务水平和教学过程规范交流教育和管理,又要关注学风建设,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学习理念、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教育、引导和管理,从而提高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总结

篇9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区别;联系

中图分类号:F015;F0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007-02

由凯恩斯开始,西方经济学便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多地涉及到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社会中不同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稳定问题。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问题,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利用问题,因此,如何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这也正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西方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时期。

1.重商主义: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终止于17世纪。马克思称重商主义是“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但由于重商主义者研究的范围仅限于流通领域,其内容也只是一些政策主张,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只能说是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2.古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古典经济学是指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之前的经济学。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古典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是自由放任,让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使人们在追逐自己私利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资源合理而有效的分配。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了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经济科学。

3.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

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结束。奥地利经济学家K.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L.瓦尔拉斯分别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并经由其继承者庞巴维克,发展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1890年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A.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他把边际效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4.当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

当代西方经济学以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标志。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大危机的背景下,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著作把产量与就业水平联系起来,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并用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失业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一整套国家干预经济、进行需求管理的办法。凯恩斯所提出的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以国家干预为基调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形成了当代宏观经济学体系。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展开的,其基本假设有以下三点:(1)完全理性;(2)市场出清;(3)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有两个:(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等,现代微观经济学还包括了产权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时间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居民户(消费者)与厂商(生产者)。居民户与厂商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作为消费者的居民户要实现满足程度(即效用)最大化,作为生产者的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微观经济学就是要研究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以及企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例如,美国经济学家亨德逊强调:“居民与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不研究经济中的个体单位,而研究由个体单位构成的整体。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夏皮罗则强调说:“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资源的最优配置会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研究现有资源为什么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经济如何增长的问题。

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引导和支配居民户与厂商行为的是价格,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内容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所以,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的。

6.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怎样决定,个量分析就是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例如,对某种产品的产量、价格的决定的分析就属于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总量分析就是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经济政策。例如,国民收入是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单位的收入总和,总消费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各单位消费的总和等。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相同

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相互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使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就其内容来说,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只有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经济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假定社会经济制度是既定的,它们不探讨和考察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的原因和后果,而只分析在经济制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这种不涉及制度和价值判断问题,只分析具体问题、只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实证描述的方法就是实证分析法。从这种意义上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围。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整体经济是单个经济单位的总和,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然而,这两个领域曾一度界限分明,对如何把微观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理论。不过,近来这两个学科已逐渐融合起来,因为经济学家们已经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诸如失业和通货膨胀这类属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如凯恩斯主义学派用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来解释宏观经济问题,新古典综合派也接受了这一基本观点,并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在一个经济学框架之内。

总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虽然先后形成,但二者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进行的选择――资源配置。在基本假设、基本内容、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核心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区别,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即辩证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花球.西方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 连锁经营 经济学基础 教学实践

《经济学基础》是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取舍、优化整合,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先行课程为经济数学,经济类各专业的许多后续课程(包括许多核心课程),都与本课程的内容和分析方法存在密切联系,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高职锁经营管理这个专业,如何上好这门课,在实践中,笔者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和践行的。

一、正确认识《经济学基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内容包括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和失业、通胀等,还包括许多相关的图形、公式、推导、模型等内容;它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方面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广,涉及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理论问题和相应经济规律和国家经济政策,另一方面与市场营销、消费心理与行为、工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经济贸易等学科有一定联系;因此高职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觉得理论非常抽象,很难理解,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这就显得很正常了。

它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它的很多原理来源于经济实践,同时与社会生活中许多经济现象密切相联,它的一些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和工具能够对社会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比较全面清楚的认识,并且从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解决正确认识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基于此,如何正确认识本门课程教学目的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经济学基础》的教学实践

(一)整合教材内容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必须够用的原则,既然是学经济基础知识,因此对高职学生要求应该是较浅层次的,所以在内容和结构上可以大胆做相应的调整改革,以满足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对经济基础理论的要求。因为经济学内容体系庞大、深奥,各种流派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政策各有不同,因此应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所以在内容调整上,结合目前多个版本的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教材,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思想,以“市场资源配置和利用”为核心内容贯穿始终,以均衡价格和供求理论为基础理论,把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行为理论和市场理论微观经济理论作为重点内容,而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作为选讲内容,根据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而定,同时把与学生和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失业、通胀和宏观经济政策作为几个专题了解把握。结构上主要突出微观经济部分。这样安排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效果看,高职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有了较全面的把握,同时又不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并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认识分析,具备初步分析能力,基本达到了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目和目的。

(二)创新教学方法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学的具体内容,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懂、有趣,会用,因此教学方法的选用非常重要。除了常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外,笔者还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小组教学法

因为本课程主讲内容主要是微观经济学部分,而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公司企业这样的经济组织。

2、岗位角色情景模拟法

所谓岗位角色模拟,即通过模拟实际工作中岗位角色的不同,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灵活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到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为今后参加工作提前进入角色打下一定的基础。

3、课外实践教学法

教育部有关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应占有较大比重;同时经济学又和社会经济联系非常紧密,再者经济学课时少,基本上周课时两节左右。在这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功夫在课外。在这种情况下,合理设置课外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加强教学考核

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教学考核,教师教学方法运用的最终效果如何也需要对学生加强教学考核。而对学生的教学考核打破传统的对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即常用期末考卷作为唯一的评价尺度,不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况和平时学习参与表现情况的考评。多数教师考前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学生考前突击一下就过了,考试结果难以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指标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还要考虑克服小组教学中能者多劳的现象,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地参与锻炼,教师同时也能密切掌握学生课外实践参与表现情况。因此,教学考核采用“三结合”即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形成性考核重点分组分项目进行,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方法的应用相结合,教师对学生考核和学生之间相互考核相结合,方式可灵活多样选用,实践证明我这样的考核更科学更合理。

三、教学建议

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要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认为首先在课程安排时间上建议应尽量靠后,一方面根据《经济学基础》课程特点,另一方面高职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简单,对社会实践的了解有限,这些都增加了教师教学和学生理解的难度。其次就是建议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对于学习这门课程来讲,数学是必须的,经济学正是使用了数学这个工具才使它更简捷、更易懂也更有力量。使用数学不是把经济学搞复杂了,而恰恰相反,数学提高了经济学的表述效率,使人更少的产生歧义。正是有了数学的方法,我们对经济学的理解更清晰了和更准确了。当然里面的许多数学公式、模型、图形、推理对高职学生来说不能过于强化,有些主要是强调它的经济应用分析。第三,系部教学实践基地的配合使用。如前所述,《经济学基础》内容涉及范围广,又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基础课,因此配合经济相关专业校内外教学基地可取得更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总之,高职《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不应有畏难情绪。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找对了方法用足了劲,积极实践多总结经验,相信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满意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王晶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魅力中国 》2009年第8期

[2]刘志迎 程瑶 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 [J] 当代教育论坛 2007 3

[3]于学军 加强和完善经济学案例教学体系的初步设想 [J] 太原大学学报 2006~06

篇11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1998年7月被教育部定位经管类核心课程之一。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领会如何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去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本科层次的院校,经济类各专业也陆续开设了这门课程,然而当前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教材选择不当,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过多等问题,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的基础不扎实,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差。众多因素结合使得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差强人意。基于这种状况,改善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迫在眉睫。

一、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安排不恰当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集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为一体的经济学课程。学习计量经济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以及经济统计学的知识。因此在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之前,必须开设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课程。但是因为教学体系安排的缘故,有些经济学专业在同一学期安排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时候并没有足够的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做支撑。另外因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数学知识较差,讲授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的老师为了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讲解的知识内容过少以及过于简单。这样使得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时,缺乏足够的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

(二)教材选择不合理

当前国内大部分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强调理论方法和数学推导,课本内容注重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理论介绍,对如何利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说明甚少。另外虽然国外的计量经济学书籍内容体系完整,案例资料丰富,但是考虑到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的课时较少,学生的理论知识相对缺乏,学习起来比较有难度,因此并不适合作为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材。

(三)教学内容设置不恰当

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包括经典计量学知识和现代计量经济学知识,经典的计量经济学知识主要以回归分析为主,现代计量经济学知识包括有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和非参数计量经济学等。独立学院教师上课时选择的教学内容偏少,只包含回归分析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不涉及任何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知识。这种教学内容的选择使得学生对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基本一无所知,不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的讲授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方式简单,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对一些理论进行板书推导。在这个过程中缺乏良性的师生互动,课堂的气氛沉闷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学生开小差,玩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的后果就是教学的效果普遍较差。

(五)考核方式不全面

目前独立学院教师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较为简单,期末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和作业,占总评成绩的30%或者4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或者60%。这样的考核方式单一,不全面。同时期末考试的试题主要是对单一知识点的考察,很难综合考察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最终得出的成绩很难综合评价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整体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独立学院计量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根据当前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几点对应的建议:

(一)合理安排课程体系

根据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的要求,合理安排课程体系。时间上,计量经济学适合在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上学期开设。课程上,提前安排微宏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上,讲授这些课程的教师在讲解这些基础理论课程时,既要强调理论性,也要强调应用性,以帮助学生更快形成对经济学整体内容体系的认识,也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计量计量经济学打下良好的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基础。

(二)合理选择教材

一本优秀的教材是学好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教材选择不恰当,会大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综合情况,一般不适合于选择国外的经典的计量经济学书籍作为教材。一般来说选择一些国内的专家编写,逻辑结构比较完整,应用资料相对丰富的计量经济学书籍作为教材比较合适。比如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庞皓编写的《计量经济学》。该教材逻辑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案例详实,浅显易懂,很适合作为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材。

(三)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计量经济学包含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即包括经典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也包括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知识。教师在选择的教学内容不能过少,结合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的独立自主性较差的情况,可以以经典的回归分析的知识内容为主,辅以时间序列分析。在讲授内容的时候,以基本的思想和方法为主,理论的证明推导为辅。讲授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应用。

(四)创新教学方法

在课程内容讲授中,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课件展示主体的教学内容,板书展示理论的演绎。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多采取案例教学和提问教学。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关心的,并且了解的案例材料;讲解中注重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一套完整的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框架体系。同时可以增加小组课程论文,并要求每组学生上讲台把自己组所做的论文详细的讲解给学生听。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提问,并给与提问的学生适当的考核加分。

(五)创新考核方式

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学校,那么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也应该以这个大方向为基准,在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出勤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其他的考核方式,首先,增加随堂作业,并规定完成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积极性。第二,增加小组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用所学的计量经济学知识分析一个实际的经济问题,考核学生对应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

参考文献

[1]庞浩主编.计量经济学(第三版)[M].科学出版社,2014.

[2]李文洁.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创新教育,2013(30).

篇1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原理》课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发挥理论优势,开拓价值认知的新维度

《原理》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所以为了找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适方法,我们首先要了解马克思研究价值问题的方法。一般的来区分,马克思研究价值问题有两种基本研究路径,一种是经济学的思维路径,另一种是哲学性的思维路径。哲学思维是思考价值问题的一种新维度,就是要从劳动的自由和解放、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发展和完善的维度来考量价值问题。要求我们在评价一种观念、劳动、商品、职业等的价值时,不能单从人类的感性享受和物质需要来评价即在评价,而是应根据当事主体劳动的自由和解放、其自身本质力量的展现、发展和完善的角度来评价。而当我们沿着马克思的这一价值研究维度来思考、评价人生以及人类劳动的时候,会对各种人类社会活动都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种价值认知的新维度,成为人类新型劳动观和职业观建构的理论基础。而这种劳动观和职业观又恰恰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这也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中国不懈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们不会再把劳动单一地视为一种谋生手段,劳动成为人类的第一需要,因为劳动的过程被视为展现、发展及完善自己本质力量的过程,人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享受生命自身。区别于现代经济学所定义的谋生劳动论,这种劳动论就是马克思的自由劳动论。只有在这种劳动理论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摆脱物欲的控制,才能不断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水平,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道德层面不断彰显,最终为自身和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分别表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上讲,价值判断是价值追求的前提,所以每一个价值追求背后都存在着一个或若干个价值判断标准。我们衡量价值追求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其背后的价值判断是否合理。“三个倡导”背后自然都存在着各自的价值判断。“三个倡导”所倡导的 12 个价值追求之所以是合理的,能得到社会各界认同的,就是因为追根溯源到其背后的价值判断都是合理的,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所以在《原理》课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其理论优势,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判断方法,并且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树立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价值追求深入内心并落实到实践。

二、利用对立统一,处理不同价值体系关系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是积极且健康向上的。但是也不难发现,有很多大学生受各种方面的影响而出现了一些思想上的问题。比如追逐权力,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人利用越来越开放的媒体进行价值观入侵,导致还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迷失在西方价值观中。同时,我国封建时期遗留的一些腐朽价值观不断沉渣泛起,成为大学生价值追求上的错误的导向。另外,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等引起的思想的变化,也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出现了偏离。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已然变得迫在眉睫。

《原理》课的教学要宣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处理好其与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关系。而在宣讲中,应该尝试引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不单单讨论不同价值观的对立,不要求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其它价值观,而是辩证地看待其它价值体系,明确是非判断,合理利用宣扬。

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人文的关怀,认为人做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完成别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其本身。所以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所有价值都是外部价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却恰恰相反,尤其重视以人为本。它把尊重人、发展人、提高人作为目标,而其最高的目标则是人类的解放。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商品经济社会的价值观是对立的。我们必须明确区分并且教会学生如何辨明其对立点。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又是统一的,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注定离不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必然包含了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观念。我们要抓住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点,继续毫不动摇地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对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一方面强调义务本位,即臣民对权利的漠视和对君主的义务。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依附人格,由小农经济造成的小农社会,农民必须找人来代表他们的利益,而这些代表则成为他们的主宰,用其权威来保护他们免受其他阶级的侵犯。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等级观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等级制度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一统天下。显然,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强调和体现的这些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背离的,而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腐蚀性。所以我们要明确抛弃。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相通之处。第一,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是相似的,这也让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民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第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一直流传有民本的思想,尤其是儒家文化强调的仁治,这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有共鸣之处,这也有利于以人为本价值观念的传达;第三,中国历史上,从孔子开始便有了均平、富民的思想,这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又是相互印证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的这些部分,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去伪存真,深入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提升教师素质,自觉内化传授价值思维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顺利进大学生头脑的引路人。教师没有渊博丰富的知识、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讲课时便会底气不足而且难以驾驭课堂。这样的老师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尊重,学生更难以有发自内在的动力向其学习知识。所以,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不断加强修炼自己的政治素养并且不断丰富完善专业知识。同时,积极主动地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自己先吃透消化,成为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更好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解答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学习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也才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而不再认为这些理论知识没有用处,从而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思维,真正的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大学生头脑的目标。

另外,《原理》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他们感受到的大都是一味的理论阐述和说教,难以让人提起兴趣,更难以转变成一种主动的学习和探索行为。大学公共课的时间设置一般是11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而根据科学测验,人的注意力平均只能高度集中20至30分钟。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在这100分钟的课堂上只是不停的讲,学生只是听,那么学生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不过半小时而已。并且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失去兴趣,甚至抗拒上公共课。在这样的课堂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也就收效甚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原理》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而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胆走出课本,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价值思维传导的新模式。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一些颇具成效的教学探索,比如专题式教学。我们的课程内容不能太过繁琐,不能片面追求理论讲授的系统性而造成内容量过于庞大。利用专题式教学,合理分割重组课本内容,并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各个专题当中,重点突出,简化繁杂的理论体系。同时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借鉴西方价值观教育方法中的价值澄清法,提出问题,充分发散学生思维,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活跃起来,形成良好互动。把被动式的接受转变成主动学习过程,这也有助于我们提倡的价值思维的传导和内化。

同时,学校应当从更多方面去提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让广大师生可以更便捷的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接受,自觉内化。

篇13

关键词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就业引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39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Nurturing and

Employment Guide Linkage Mechanism

ZHAN Xiaying[1], AI Zhijun[2]

([1] Hu'n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Yueyang, Hu'nan 410015;

[2] Phoenix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 Park of Hu'nan, Shaoyang, Hu'nan 4106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foster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increasingly put on the agenda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foster the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very important. Students establish the core values of nurturing and employment guide linkage mechanism, it is the current popularity of the core values of our country and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a useful explor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career guidance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多元化成为时尚,各种社会思潮碰撞,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①因此,在多元的社会思潮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引导和培育大学生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须面对的一项重大难题。

同时,高校教育模式落后、大学生就业预期过高、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和计划制度依赖下的政府职能错位等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繁荣昌盛的大问题,工作越来越难找、就业成本花费逐渐提高、所找工作不甚理想等等已经成为大学就业问题的普遍现象。

本文探讨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就业引导联动机制,希冀一举数得,既能引导广大大学生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解决广大大学生就业问题。

1 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就业引导联动机制的可行性

1.1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

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需要大学生群体的高度参与。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来说,经济、政治、精神文明以及社会面貌的奋斗目标是其基本内容。国家要富强,政治要民主,社会要文明、和谐,缺不了大学生群体的参与,缺不了他们的贡献,少不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离开大学生群体的参与,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将是空谈。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之一。其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果需要大学生群体共享。核心价值观,从社会层面来说,充分的公民权利、平等的法律地位、正义的社会环境以及清明的法治氛围是其基本内容。改革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目标。在公平正义与法治精神下,公民平等地享有各种权利,尤其是就业权利,这是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基本内容之一。就业是享受各项权利的基础,是地位平等的体现,是公平正义的要求,是法治社会建设的保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题中之义。再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需要大学生的自我完善。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来说,基本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以及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要求是其主要内容。爱岗敬业,得以有岗位为前提。没有岗位,从何谈起。大学生就业问题不解决,大学生自我完善无法实现,个人核心价值观也缺乏实证。

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来说,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中之义。

1.2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首先,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主动担当历史使命。③培育核心价值观,使之坚定信仰,主动净化心灵,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将国家的前途命运系于己身,将社会的责任担当牢记于心,主动将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国家的发展紧紧联系起来,敢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艰苦奋斗。其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主动满足社会需要。培育核心价值观,一是可以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潮泛滥,使之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二是可以引导大学生自觉学好本领、增长才干,使之为职业生涯规划而奋斗,三是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之自觉融入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再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爱岗敬业成为一种自觉。培育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基本道德规范,使之内化于心,外显于形,干一行、爱一行,减少大学生频繁跳槽的陋习,纠正眼高手低的不良现象,提高就业的稳定度。

1.3 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就业引导联动机制,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可以集中力量干大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就业引导联动机制,有着坚实的经济基础。一是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支撑、引导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上发挥关键作用。二是国有经济点多面广,数量大,涉及行业多,整体竞争力强,需要大量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2 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就业引导联动机制的可操作性

2.1 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需要大量信仰坚定的战士

根据财政部国库司编写的《2009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财政供养人口总数接近5400万的。而且每年全国新招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百万。规模庞大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可以接纳大量的大学生就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可以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核考查内容,以考查新进人员忠诚度。因此,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就业引导联动机制具有可操作性。

2.2 数目繁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运行需要大量信念忠诚的工作人员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以国有制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根据财政部企业司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独立核算的国有法人企业15.5万户。数量繁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拥有数量庞大的工作人员。由于国有经济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因此我们要求其工作人员信念忠诚、爱国奉献。同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每年招收大量人员。鉴于此,我们同样可以在招聘过程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核考查内容。因此,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就业引导联动机制具有可操作性。

2.3 作风建设,给联动机制带来了机遇

自十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强力推进反腐败斗争,到处“打虎拍苍蝇”,一方面,一大批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领导人被抓,导致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非正常减员;另一方面,违规进人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大量临聘人员被辞退;另外,因为作风建设的深入,待遇不同往昔,不少人员纷纷“下海”。凡此种种,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就业引导联动机制的建立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一是岗位更多了,非正常减员、临聘人员离职以及下海人员为大学生留下了更多的岗位。二是要求更高了,由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些动机不纯的人不会再往这些部门求职了。

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就业引导联动机制体系的建立

3.1 建立“高校、社会、家庭”的三结合教育网络

首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就业引导联动机制建立的重任首在大学。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灵魂教育。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大学教育体系,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作为核心教材,并将之作为必修课程,反复教育,同时设置考试要求与毕业挂钩。二是突出主题。将增长才干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核心价值观与就业观结合起来,使之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三是弘扬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爱岗敬业为主题的时代精神。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二是打造校园文化。三是利用网络。

其次,社会也是一所大学。社会是检验核心价值观是否大行其道的实践之所。社会要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构建全民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一是掀起全民学习树立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风暴,倡导人人学,个个跟。二是构建以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社会公德体系,巍巍中华,礼仪之邦,社会公德,弘扬四方,人人遵守,学习榜样。三是倡导人员引进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相结合。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更加能够从社会汲取精华,从而树立坚定的核心价值观。

再次,家庭是一本翻不完的书籍。家庭是人的起点,也是人的终点。人的成长与家庭密切相关。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离不开家庭的潜移默化。家庭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上可以发挥以下几个作用:一是模范带头作用。孔子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父母带头树立牢固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子女,肯定会跟着学习。二是监督促进作用。父母作为子女最初的老师,随时可以为子女授业解惑,同时也可以发挥监督、纠正等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与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3.2 知识改变命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就业引导联动机制建立的主体,重在大学生个人。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学生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灵的纯净。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牢固树立核心价值观,将职业生涯与国家命运紧紧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祖国的繁荣昌盛联系起来。二是诱惑的考验。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大学生要把增长才干、学好本领作为第一要务,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做一名四有新青年。三是成就的实证。密切联系社会,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做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

(下转第130页)(上接第81页)

3.3 制度决定未来

一个国家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该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地增长,关系到其社会能否维系自身应有的和谐,而且关系到该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人才安全问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就业引导联动机制建立的关键,当在国家、政府。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自主调节有机结合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就业市场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④

国家、政府应当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来保证联动机制的落实:一是顶层设计。首先,国家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就业政策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纲要,结合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编制国家就业规划。其次,建立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体系,制定出相关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法、大学生失业保障立法、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以及出台鼓励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就业结合的相关政策。再次,加速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借助于政府引导,拓宽就业渠道,同时不断完善就业服务、健全招聘体系、更新就业观念。制定核心价值观考核评估体系,制定一套指标体系齐全的评估体系,并评定相应等级,颁发等级证书,以便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使用。二是具体落实。首先,强调可管控性。机关事业单位招考示范。强调核心价值观在考试、考察中的分量;国有企业招聘联动。规定招聘必须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内容。其次,突出引导主题。在就业过程中,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并给予相关用人单位适当补偿。

注释

① 樊泓池,王贵新,樊磊.多元化社会分层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整合与重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② 王思顺.中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成因和出路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12).

篇14

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长7.1%。各地数据显示,只有5个省份低于全国速度,1个持平,1个未最后核定,24个省份高于全国速度,其中15个省份的增速超过10%,各地数据加总后,高出全国数据接近一成。

根据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中央和地方分级核算GDP。国家统计局根据掌握的基础数据,独立核算全国GDP数据,而不是对地方GDP数据进行加权汇总。对于地方核算的GDP数据国家统计局要进行审核,认为不匹配或者有问题的,会要求地方重新核实。在技术层面上,重复统计、统计资料来源和系数不一致等问题会造成一定的出入。

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统计数据其实也集中反映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矛盾和问题,背后有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原因。

如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一些地方对干部的政绩考核中,GDP一直是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硬杠杠”,而且存在GDP指标层层加码现象,中央提出8%左右的预期目标,到了县里就层层加到了百分之十几。这种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层层加码,必然会影响基层数据质量。

“一些地方观念还没有转过来,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理解为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片面追求GDP增长率,片面追求‘政绩’‘形象’,这是问题的根源。”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指出。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GDP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它是判断经济形势、出台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非常时期,一旦一些地方基础数据受到干扰,就很难对当地的政策效应和经济走势作出准确判断。任其发展积累起来,最终会对全国层面的宏观决策产生干扰和危害,因此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只有3.4%,增长率为全国倒数第三。上半年的增长率虽有所提高,但仍是增速低于全国的少数。他们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值得关注。

从统计制度层面上,浙江省借第一次经济普查之机,从2005年开始对省内各市GDP进行统一核算。统一核算后,改变了以前全省GDP与各市汇总数据不衔接、增速不匹配的状况,保持了基本衔接和匹配,数据质量大大提高。

许多统计工作者建议,客观看待GDP总量和增长率的排序,给GDP核算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在基层干部的考核中,应适当淡化GDP增长率方面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