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慧渔业监管范文

智慧渔业监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2-01 10:06: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智慧渔业监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智慧渔业监管

篇1

今年是伊犁州党委提出打造“塞外江南”新伊犁美好愿景的起步之年,也是伊犁州联通公司继续落实聚焦战略,深化推进创新合作发展的关键之年,伊犁联通作为本地通信服务企业,依托混改契机纵向联动集团-省-市三级资源,横向协同社会优质合作伙伴,在我州智慧农业信息化重点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后期发展产业互联网融合新业态,以及全面服务建设“塞外江南”新伊犁的总目标贡献力量。

一.工作概况

伊犁是农业大州,伊犁联通顺应“互联网+农业”发展趋势,依托自身网络优势,满足用户的需求,投资2390万元在全州建立了多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如尼勒克县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特克斯县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是集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实现了对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的智能感知,能够自动化灌溉农作物,并且能通过手机终端、电脑等移动互联设备随时随地的查看与控制,也可以通过参数设定实现智能控制,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实时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和可视化管理的智能化决策。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作为农业大州,我公司下一步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伊犁州构建本地“农业云”,其中包含农业大数据平台、农村电商平台、设施农业管理平台,实现伊犁州农产品从生产、交易、溯源全流程科学化的管理和便捷化的交易。

(1) 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同时集涉农数据监测、分析、、服务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聚集了设施农业管理平台上的信息数据,并结合大数据能力,统一分析、挖掘和建模,为各种农业生产、经营、产品溯源和跨行业者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篇2

    1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要求

    在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才能更好的确保会计核算的进行。具体如下:

    1.1 核算与管理结合

    算管结合指的是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与企业的管理相结合,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利用成本核算的结果与信息,为企业服务,确定企业在进行材料购买、产品的加工、质量的保证等方面,满足企业管理的经营以及决策的需要。

    1.2 正确划分费用界限

    为了更加正确地进行成本会计的核算,进行计算产品的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对费用进行划定界限。其中总共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正确的进行生产费用以及期间费用的划定界限。(二)、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三)、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四)、各种产品生产费用的界限应正确划分。(五)对完工产品和在产产品的生产费用之间的界限正确地划分。以上五个方面的费用划定方式,实际上是对生产成本及各项期间费用计算的归集。在此过程中,应以受益原则为主进行贯彻,即受益者与负担费者分清,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分清;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受益程度成正比。

    1.3 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以及价值结转

    企业财产物资计价以及价值结转的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折旧方法等。为了正确计算成本,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1.4 做好准备的工作

    准备工作即基础工作,做好基础工作就是为以后各种的工作的开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具体工作分类如下: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根据前述的成本核算要求和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分类,可将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归纳如下:

    2.1 审核和控制

    准备工作之一是对企业的各项工作所需开支或者是费用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费用进行分类,划分到生产费用或者是期间费用之中,并且决定是否计入这些费用之中。

    2.2 正确处理支出工作

    在企业已有的资金的基础上,对各项费用的支出以及具体花费,资金的跨期使用或者跨期预支进行具体的划分,总结,归纳。避免以后资金的重复计算。

    2.3 费用的归集

    成本计算时,应该首先确定是否属于本月产生的生产费用。如果是的话,就应将各种费用按照成本的项目分类,进行分配以及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3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选择

    根据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分类以及其各自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

    双轨制也就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单独设立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以及账簿。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彻底分离,从而形成两套各自独立账户系统,分别按不同计算体系进行。这样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

    单轨制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一种物流成本核算模式,是将物流成本核算、企业财务会计及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在现在成本核算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优点是把物流账户与成本账户合一。

    历史成本法,又称为原始成本法,作为实际成本法,它是以企业在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使用全部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支出为依据来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的一种核算方法。历史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具有客观性并易于验证。

    机会成本法计算的是机会成本,应用在人力资源的替代过程中,是一种根据人力资源暂时或者永久地脱离企业组织而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来计算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方法。机会成本法包括遣散前业绩差别损失与遣散后空职损失。

    4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关系

    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问题与企业发展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前一个问题处理的好,就有利于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同样,后一个问题的解决,也将更有利于前一个问题的处理。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数据依据,使得各项的决策以及经营更准确的、符合实际的进行。

    工业企业管理能使得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得到实行,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不足,改进不足,使得企业发展的更高更快更好。

篇3

关键词:行业协会;质量监管;路径优化

1 行业协会在质量监管中的重要地位

企业缺乏自我约束。企业存在的价值虽然不单单是追逐利润,但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细胞其本质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赢得利润毫无疑问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突出的表现为其对利润的追逐能力。利润,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企业作为社会这个活动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必然与整个社会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发生大量互动。在这些互动过程中,由于外部性问题和信息不对称以及垄断等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使企业的逐利活动就会与社会的整体利益产生矛盾,其结果是企业缺乏必要的责任。企业趋利的本性决定了它可能会以损害社会利益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经济目的。企业为了获得利润,过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必然导致产品质量问题。而产品质量是关系到民生的社会问题。对产品质量控制的缺失,是企业自身责任意识淡薄的表现。企业的经济性质影响了其在承担产品质量上的责任,因而保证产品质量的履行不能单方面依靠企业的力量。

政府机构对产品质量责任履行的约束有限。我国的质量监督机构主要负责产品的质量检测,但质量监督机构也存在缺陷,并不是所有的质量问题质检机构都能很好的检测和控制。质检机构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机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一些地方甚至没有用于监督抽查的专项经费,难以及时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专业技术知识不能满足执法要求,这不单是表现在一些执法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同时也是有碍于专业特点,执法人员不可能样样通晓;质量问题信息来源单一,大多数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信息来源于群众投诉,很少一部分是受损企业的举报;对某一行业生产企业的公共需求缺少了解等,都会影响对质量监管的理想切入。

抓好产品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是全国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责任。在小政府大服务的前提下,面对产品质量监管的重任,质监部门通过对行业产品实行绝对全面监控确保不出现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徐小龙认为,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规章制度,规定机构和人员的共同行为准则,惩处和排斥违规的咨询机构,提高咨询机构的行业风险。只有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监管主体与监管相对人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方可有效解决在某些产品质量监管领域出现监管缺位的问题。

行业协会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社会力量。行业协会是具有统一、相近或相似市场地位的特殊部门的经济行为人组织起来的,界定和促进本部门公共利益的集体性组织。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和政府机构之外的第三种参与主体,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有着其他力量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通过行业协会自律在经济部门的治理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行业协会集中了同行业的大多数的企业,其服务职能、协调职能和参政职能的发挥能够代表同行业的大多数企业的心声、维护大多数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树立了行业协会在企业管理中的权威性,使其可以通过制定行业协会自律规则实现真正的行业自治。行业协会自律是介于政府干预和市场自由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由于通过企业之间自愿达成协议,能产生与各行业内竞争状况相适应的竞争制度,行业自律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则达到对协会成员的约束和管理,在拥有潜在共同利益的人们之间,形成有效集体行动。行业自律虽然不具有类似法律的强制执行力,但对公平竞争有很强的有效性,是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保证产品质量不可替代的社会力量。

2 行业协会在质量监管中的优势地位

行政协会制定行业的章程,作为行业中的根本性大纲。能在行业所有成员中起着“宪法”作用。所有行业成员必须遵守协会章程。协会通过将国家有关行业产品质量的规定予以吸收作为行业成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并通过对违规成员进行处罚方式促使成员严格遵守行业章程,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为实现设立本协会的目的,按照协会章程对协会及有关组成人员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协会自治可以充分发挥协会对成员行为规范和制约作用,也有利于降低了公共产品支出成本,解决政府监管缺位问题,提高监管效率,是一举多得之策。

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包括:①代表职能。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②沟通职能。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向政府传达企业的共同要求,同时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政法规和有关法律;③协调职能。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协调同行业之间的经营行为;④监督职能。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监督,维护行业信誉,鼓励公平竞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⑤公正职能。政府委托,进行资格审查、签发证照、如市场准入资格认证,发放产地证、质量检验证、生产许可证和进出口许可证等等;⑥统计职能。对本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结果;⑦研究职能。开展对本国行业国内外发展情况的基础调查,研究本行业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出版刊物,供企业和政府参考;⑧狭义的服务职能。如信息服务、教育与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举办展览、组织会议等等。

行业协会组织在帮助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发挥是由行业协会自身的性质特征和职能决定的。行业协会具有非营利性、经济群益性、自治性的特征。行业协会不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决定了其成立和运作的目的在于为其成员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和促进行业内一定范围整体利益增加;行业协会是同行的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寻求合作共赢的结果,行业协会的组建、运行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协调同行业竞争关系,增进相互间的共同利益或降低个别成本,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行业协会能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则达到对协会成员的约束和管理,实现行业管理的自治性。行业协会的性质也决定了行业协会的职能主要是对成员的服务和利益协调,以及参与有关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和监督执行。

由质量监督部门牵头,按照产品的特点,划分出不同的行业,组建行业协会或小组。这些行业协会或小组的作用突出表现为:一是能有效地实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企业服务的目的,通过行业协会或小组的活动,组织企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向企业传达上级部门对行业的有关要求,企业之间出可通过协会或小组沟通信息,推广经验;二是能借此掌握和监控行业产品质量的总体状况,进入行业协会的企业应是当地生产条件完善,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正规企业,他们的产品质量可以代表这个行业较高水平的一面,通过他们的参与,可以确定执法检查的目标和方向,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三是有利于打假扶优工作,通过行业协会,容易把打假治劣和扶优扶强结合起来,使之有力度;四是能促进企业间的团结交流,通过行业协会的活动,加强企业对自身的约束;同时也可以协调相互问的关系,避免恶性竞争。

3 行业协会保证产品质量的优化路径

(1)加强对企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宣传。根据近年来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由于产品质量差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屡见不鲜,表明部分企业对于产品质量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真正的了解,并没有把产品质量差所带来的恶劣影响看作是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说明在企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宣传推动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行业协会组织正可当此大任。

行业协会组织通过办好行业内管理刊物,宣传企业积极承担产品质量责任,以国为先,以民为先,把产品质量看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同时,规范企业诚实守法,公平、公正、接受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利用协会宣传阵地和各种场所,宣传监督会员依法经营,规范服务,遵守企业职业道德,推动职业道德建设。让产品质量责任意识深入到每个企业和企业管理者,使他们认识到企业以产品质量的存在而存在。

(2)制定行业产品质量标准。由于各行各业产品差异巨大和技术限制,质检机构并不能及时了解不同行业产品的质量检测技术和标准。这就要求行业协会根据行业特点,利用自身优势,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辅助质检机构完成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各个行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自我发展需要,在学习借鉴国际产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各行业的产品质量标准,以此来约束企业的行为。

(3)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凡是在企业质量安全方面走在前面的国内外企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企业社会责任的产品生产和质量监测制度比较完备,有专设的负责产品质量事务的部门机构。作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事务的专门机构,可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及国际普遍作法,制定企业质量安全守则,并协调其他部门的活动,使在企业决策和执行的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体现出对质量安全的关切。同时能够做到定期向社会披露在产品质量方面的相关信息。

(4)致力于诚信环境的建设。产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以及对产品质量安全的隐瞒,更多的体现了企业的不诚信。在诚信环境的建设方面,行业协会组织也可以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发挥相应的作用。比如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向全行业发出“诚信自律,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倡议;起草行业管理者、从业者遵守的执业品德、纪律、操守等行为规范;进行企业诚信的评级等。

现在各地大都已建立了质监协会,可以在协会下面直接设置相应的行业分会或小组,他们既是政府与企业交往的桥梁,也是企业间建立关系的纽带,同时也是规范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徐小龙,邓念国.我国IS09000认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10)

2 余晖,等.行业协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 谢家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共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J].中国物业管理,2007(4)

篇4

一、全面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摸清全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状,掌握全市职业病在行业和地区的分布情况,建立覆盖全市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信息管理系统,为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提供准确、科学依据,在全市冶金、有色、矿山、建材、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化工、制药等行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对作业场所存在可能使劳动者接触到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有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申报职业病危害情况。对未按照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的单位,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20__年年底以前,各区县(自治县)要摸清行政区域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并建立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档案。

二、大力开展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认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展览和论坛、组织知识竞赛、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等,普及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增强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三、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工作。一是加强对安全监管部门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人员的培训。重点加强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职业危害因素类别、危害机理及识别、评价和防治措施,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执法程序,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和应急救援等知识的培训。二是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和有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企业管理层职业安全健康观念和保障劳动者健康意识,使其了解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的政策规定,掌握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的措施和手段,深刻认识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对促进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三是加强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安全健康知识,使其掌握操作规程,并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四是积极推进建立职业健康监督员岗位制度。在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一线设立职业健康监督员岗位,通过开展岗位调研、执业人员能力建设、培训考核,加强企业基层职业健康队伍建设,推进企业职业健康监督员岗位职业化。

篇5

关键词:职业学校词汇教学因材施教赏识激励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重视国际交往,掌握英语这种重要的交际语言也显得日趋重要,这就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目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如学生厌倦英语学习、口语表达能力差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对于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笔者经过多年探索,发现学生词汇量不足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原因。因此,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应该强化词汇教学,在词汇教学这一最基本环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以下就是我这几年在词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因材施教,让学生体会到成功。

首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词汇学习目标。比如对于英语成绩不错的、中等的、以及待提高的学生,分别帮助他们确立不同数量的、不同要求的词汇。比如,成绩不错的学生,要求每天掌握十个单词,达到“五会”要求;对于中等生,要求每天掌握七个单词,达到“四会”要求;然而对于待提高的学生来说,每天能掌握五个单词,达到“三会”, 就已经相当不错了。通过这样分层,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学生一完成,就立即对其表扬,让中下层的学生受到和成绩好的学生同样的待遇,使中等生和后进生从内心感到一步步走向成功了。

二、寓情于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是人的心理机制中心,是认识发展的催化剂。中国有句俗话: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学生如果从心底里佩服,欣赏其老师,他就会从崇拜他到听其教导。在职业学校,都会有这样一个趋势,学生英语基础差,可能在他们初中或高中时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甚至冷落,其实,他们同样有进取心,自尊心,一样想得到老师或社会的肯定。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在微笑中开始,在愉快中学习,让枯燥的词汇学习过程变成一种积极的成功情感体验过程。这样,不仅背单词、记词组变成小菜一碟,而且自卑心理也会离他们而去, 从而变得对英语学习更有有信心,也更加积极。

三、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除了集中学习单词词组增加词汇两外,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给学习者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语言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大量运用信息转换、模拟情景、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将声、色、形相结合,寓教于乐,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比如,布置一个打电话的场景,要求学生分组练习,并且用上以下日常相关词组:on the phone(打电话)、speak to(对某人说话)、This is…speaking(我是……)、Who’s that?(你是哪位)等。学生在这样的自由交际过程中,对单词词组的记忆更牢固,理解更透彻,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同时得到了培养。

四、赏识激励,让学生感受到信任。

篇6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 现状 原因 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会计职业道德也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嬗变。诚然,会计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会计职业道德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标准。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人员强化道德约束,防止和杜绝会计人员出现有违职业操守的不道德的工作行为。财政部1996年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所规定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为: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二、中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阶段,中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令人担忧。红光案、琼民源案、深原野案等等。这些案件反映出会计职业道德存在严重的滑坡。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违反实事求是、公正公平的道德原则;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法律常识;部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达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差。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出现严重滑坡原因众多。从唯物主义来说,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内部原因所引起的,又同一定的外部条件密不可分。

影响会计主体的外部因素有很多,例如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精神环境等等。

(一)经济环境对会计制度的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税收、财政、证券、银行贷款等经济政策的变化调整时时影响着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及职业道德。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经济体制密不可分。

(二)“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的这句话道出了物质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丰富的物质条件是紧密相连的。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房……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生活的基础也就是道德基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自身的物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假若一个会计人员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想让他保持高尚的道德节操则是非常困难的。

(三)会计制度环境分析。一套完整的职业道德规则是每一个行业必备的。虽然我国在1996年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但是仍旧是不完备的。必须进一步加强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等。

(四)精神环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今年来,拜金主义、自私享乐主义等腐朽观念盛行,这些对会计人员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时非常重要的。

影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部因素有会计内部体系、会计主体的性质、会计人员所在单位的性质等等。在此,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

如何解决目前中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措施:

重塑会计职业道德需要坚持几个原则。会计职业道德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会计职业道德要遵循国际惯例,认真学习国外的合理、先进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立现代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建立现代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其一、形成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约束机制。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仍旧处于他律的初级阶段,若想建立现代会计制度,必须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步到自律的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自律并不意味着放弃他律。只有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会计人员很好的坚持道德规范加之社会公众的强有力的监督,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其二、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这里讲的素质不仅包括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还包括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一些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甚至不了解会计准则,对会计制度模糊,专业技术能力非常差(如记账混乱、报表挤数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极力避免的。其三、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约束。“无规矩不成方圆”,执法机关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增强法律的威慑力,真正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格局。另外,要加强宣传、学习,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尤其要加强“道德立法”,即通过代表人民利益、体现国家意志的一整套完善的经济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来给予所有会计主体以相同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模式和能力。”提高会计行业的亲和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其四、完善会计职业道德奖惩机制,形成良好的奖惩激励制度。首先可以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保证职业道德监管组织的权威性。另外可以建立会计人员的诚信档案。会计职业道德监管组织可以与税务、金融、工商、监察、检查机关、证交所等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联合建立会计诚信体系,对全国的会计人员进行注册登记,适时进行考核,实行淘汰制度。

现阶段,建设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趋势是不可逆的,必须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先进的、人性化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以便规范会计行为,充分发挥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当然,这一过程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 会计管理模式

一、现代企业特点要求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资产重组、行业联合、跨行业兼并等扩张行为的实现,企业集团的不断涌现、扩大,由此形成的规模化大生产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需要大量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相关信息作支撑,而要把这样复杂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工作流及时准确地集成起来,是传统的管理手段根本无法做到的。

由于企业集团的管理特点,它对集团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跨企业资源控制与管理的要求

为适应当代瞬息万变的客观经济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以具有整体优势作为基础和条件。处理好统一性与自主性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做到既能灵活地集中财力,保证生产重点需要,使资金得到有效使用,又有利于调动下属分支机构的积极性

2.资金控制的要求

企业集团的经营活动是一个经济系统的活动。它比单体企业更多的是从资金运作的角度来管理和控制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从资金的角度来讲,企业集团由“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组成。管理会计必须根据上述要求,树立整体观念,从整体上去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管理活动。

二、现代企业的财务会计组织机构

《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这一条规定了会计工作由财政部门主管并明确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划分会计工作管理权责的重要原则,也体现了管理的效率原则,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主要是在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适当分工并搞好协调配合,不能事无巨细,一概包揽。

国际上企业财务会计组织机构分为三种类型:

1.超脱型

即在董事长下设财务总监,分管企业财务会计业务。这种机构体现了董事会的授权,又有利于充分体现财务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有效地维护股东或投资者的权益。

2.专家型

即在总经理下设与副总经理平行的总会计师,负责分管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目前我国企业大多采用这种设置。这种机构充分体现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专业性和决策中专家意见的权威性。

3.分权型

即在总经理下设负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副总经理。这在美国的企业中比较常见。在这种机构中,负责业务的高层主管都拥有财务副经理的头衔。直接向总经理报告财务情况。

就我国企业来说,股份制企业可以实行第一种超脱型,而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实行第二种专家型比较适合我国的情况。

三、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的建立

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是一个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系统,作为人类重要实践活动之一的财务管理活动也不例外。根据我国企业的会计实践和现代企业的要求,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应该分为一般会计,责任会计和管理会计三个层次。

1.一般会计

即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及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处理企业各类账目,按时向税务部门与社会保险等部门交纳税费。一般会计是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的基础,它完整地记录企业经营活动的收支情况,并通过分类账、损益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向外报送财务报告,为企业的管理层财务分析与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同时提供投资者(国家)和股东作为投资的参考。

2.责任会计

在西方现代管理会计中,责任会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主要是通过解决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上责任不清的问题,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在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如目标管理、指标层层分解与考核、厂内银行结算等,丰富了我国责任会计的内容。

3.管理会计

它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积累资料,以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为主,面向未来的规划和控制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数据资料。它主要通过对企业价值的预测、计划、控制和决策,包括企业财务目标的制订、利润规划、财务预算的编制、财务控制与成本控制、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新产品开发预测和销售预测等,为加强企业管理,参与决策服务。

管理会计的内容应从哪个方面加以调整与拓展:

3.1成本管理方面。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要求我们转移成本管理重心、拓展成本控制视角。

3.2决策分析与评价方面。管理的重心在决策。

3.3人本管理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人力资本将成为企业管理中首先考虑的问题。

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1.1合规合法原则。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制度规定,把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体现到内部控制制度中去。

1.2全面系统原则。应在综合考虑自身行业背景、经营规模、业务特征、操作流程等基础上,制定出覆盖企业所有部门、涉及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制度。

1.3内部牵制原则。将有关权利进行分解,明确各自的责任,使单独的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对任何一项或多项经济业务活动无法完全自行处理,必须经过其他部门或人员的核查。

2.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方法是怎样的

2.1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重点。要坚持以预防为主、查处为铺;要注重选择关键控制点;要注重相互牵制,以此作为自检系统,使得各项业务活动能够自动被其他作业人员查证核对;

2.2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一般方法。针对容易经常发生错弊的业务环节,分别按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设计。

篇8

关键词:法官 职业伦理 正义

法官职业伦理是一个既富有理论内涵又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命题。法官是行走着的法律理性,作为人类理性的规则投射,正是法律理性而不是别的什么,使得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也使得法律从业者社群区别于其他职业或志业社群。法律理性是法律之所以为法律的内在伦理品质,同时并为法律的内在逻辑力量所在。其为法律的内在伦理品质,以公平正义、仁爱诚信等等作为自己的永恒价值选择,求将安全、自由、平等、人权、民主与宽容等等生活理想,熔铸其间,在为人世生活编织人世规则与人间秩序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德性之维,将自己的生命之源深植于人心本身。此种德性之维,也就是超越之维,若从“中国文化”观察,便是将天理与人情融为一体的生命形态。笔者认为在当前社会现状和法治发展的语境下讨论法官职业伦理有两个维度:其一是在转型时期法官职业伦理是什么;其二是在转型时期怎么样来建构法官职业伦理。前一个维度是个事实问题,而后一个维度是个价值问题。但又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有什么样的理论视角就有什么样的事实。

1 社会转型时期法官职业伦理的表现形态

近年来,法律职业共同体职业化问题又受到普遍重视。法官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核心,“法官职业化”包含了对法官在职业能力、职业伦理、职业自治和职业声望等方面更高的品质要求。法官队伍建设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法官职业化”则是对法官队伍建设方面已有的改革和将有的发展的一种概括、清理和规定。对于我国法官职业化的基本要求,最高法院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概括,即:法官职业化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在法官不同于其他国家公务员的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地位。这四个方面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七条标准”,即职业准入、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形象、职业保障和职业监督。孙笑侠教授认为法律人有四方面标志性的特点:(1)他们的技能以系统的法律学问和专门的思维方式为基础,并不间断地培训学习和进取。(2)法律人内部传承着法律职业伦理,从而维系着这个共同体的成员以及共同体的社会地位和声誉。(3)法律人专职从事法律活动,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性或自治性。(4)加入这个共同体必将受到认真的考查,获得许可证,得到头衔,如律师资格的取得。[1]孙教授提到的第二点实际上就是指法官的职业伦理。法律程序内的伦理并不是要求在法律程序中做合乎伦理道德的事,同时法官职业伦理来源于法官职业的专门逻辑,因而,法官职业伦理与普通的伦理,存在很大的距离。笔者认为,在目前这个社会激烈变革的转型时期,法官应具备的伦理是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的结合。

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来源于马克斯·韦伯的著述。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说法,所谓行为的基本矛盾就是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之间的矛盾。责任伦理是行为者不能不接受的道德,它要求人们安于现状,考虑可能作出的决定会造成什么后果,设法在事件的发生过程中加进能取得某些成果或能决定我们企求的某些结果的行为。责任伦理把行为解释为手段和目的。法律天然具有保守性,守成的态度因而成为法律从业者的职业理性。对于此种价值的确信不移,直至达到以其为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担当的程度,构成了称职的现代法律从业者的世俗信仰。而价值选择问题导致了信念伦理的产生。信念伦理促使我们每个人不左顾右盼,不考虑后果,按照自己的感情行事。霍姆斯大法官在上揭“法律之道”这篇著名演说中,开篇即指法律及其研究之旨乃在预测(prediction),即对公共权力经由法庭而作出何种反应作出预测,而几乎法律思想的每一新的努力的全部意义,均在于力使此种法的预言更为精确,并将其归纳、综合成为一个圆融自恰的体系。[2]而且,韦伯认为“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并不矛盾,它们互为补充共同构成真正的人,即能够自称具有‘政治天职’的人。”[3]

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质量保障;特色质量观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是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主体(主要指政府、社会和高校),通过运用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控制、质量审计、质量认证和质量评估等手段所进行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持续促进活动。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主导者,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政府的质量需求已不能代表社会的质量需求,政府的质量标准也不能代表社会的质量标准。为了有效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必须建立以社会评价制度为主导的质量保障体系。

特色质量观是建立高职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的内在根据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在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系统自身有序运转方面要求的程度,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功效性、人文性和调适性。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既具有行业性和区域性,直接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又具有职业技能性,直接为人的就业服务;还具有市场适应性,与劳动力市场联系密切。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其功效性是为特定的行业、岗位或岗位群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人文性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准备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其调适性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不断提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吻合程度。

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在于它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针对性指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价值为主要追求目标,着重掌握职业应用型知识与技术,努力满足特定社会行业和社会职业的专门人才需求;适应性指高等职业教育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敏锐捕捉市场信息,并根据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这就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源于特色,以特色求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道。

但在实践中,我国高职的发展却存在不可忽视的质量困境,不少高职院校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普通高等教育,把自己变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这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特色不鲜明,人才质量不高;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专业设置模仿本科院校,专业划分过细;教育质量定位不准确,有向学术偏移的倾向。这些状况的彻底改变,必须依赖于社会评价制度的建立。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评价制度,才能使高职院校逐步意识到自身发展的真正依托是社会,绝不仅仅是政府;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政府认可,更需要社会认可;不仅需要政府评价,更需要社会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高职院校真正树立特色质量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

社会评价是建立高职教育

社会评价制度的客观要求

社会评价是高职教育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社会化过程是指通过内部健全的运行机制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获得自我发展,赢得社会承认和支持的过程。高职院校办的是社会化的大教育,其实质就是社会化办学。社会化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这种社会化表现在:一方面,高职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内部运行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满足教育投资者个人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能为社会所接受,在整个高教市场中正常竞争、自主发展。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高职院校内部有效的运营机制尚待激活和完善,社会声誉、品牌形象尚未建立,社会认可度较低。因此,高职院校在面向社会办学过程中,迫切需要了解社会需求,也迫切需要社会的了解。而社会评价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途径:一方面,社会可以通过对高职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评价为市场选择高职教育提供依据,扩大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社会评价为自身发展获取信息和资源,以利于在竞争中形成自律机制,规范办学行为,促进自身发展。在我国,政府评价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与发展把握得不够及时和准确,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对高职教育的引导作用。而高职院校本身发展历程短,经验积累少,其自我规范、自我发展能力也较弱,因而其自评行为往往也不能真实反映其自身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要真正做到面向社会办学,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质量评价就不能局限于自我评价和政府评价,还应该建立有效的社会评价制度,使高职院校能及时了解社会需求,调整发展方向,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走社会化发展之路。

社会评价在高职质量保障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首先,社会评价有利于高职院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贴近社会需求。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处于政府的直接管理和控制之下,以政府为中心,体现政府意志,反映政府需求,为政府服务。而社会作为职业教育成果的最终使用者,消费者的地位长期被忽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需求的状况。而建立高职社会评价制度,可以有效沟通培养单位与社会的联系,促使培养单位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办学的自主权,按照社会需求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其次,社会评价可以加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与社会共生。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也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高职院校的价值目标不是“象牙塔”,而是着眼于建立本地区的知识经济中心、科学文化辐射中心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为推进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以提高高职院校社会参与的积极性。高职院校既可以为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培训各类高级人才,也可以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生产领域的技术难题,开展科学研究,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为本地区社会发展提供各种直接服务,在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再次,社会评价有利于形成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监督,防止教育寻租现象的出现。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个别高职院校出现了一些违规行为,如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学培养不到位以及招生寻租等,致使部分社会公众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低、学生能力弱。这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损害。社会评价则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监督和社会参与提供了保障,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同时,社会评价也能减轻政府负担,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中,政府作为单一的保障主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仅耗费巨大,而且效率低下。而社会评价能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使政府把一部分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务通过委托或让渡等方式转交给其他社会组织,这样既能减轻政府负担,又能提高政府效率。

转贴于

总之,社会评价是我国高职质量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着政府评估与高职院校自评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国外质量保障的经验是建立高职教育社会评价制度的重要参照

美国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由社区学院承担,其质量保障体系隶属于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单位认证和专业认证两部分组成,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单位认证由院校联合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实施。美国的大学和学院按照地区归属组成六个院校联合会,分别简称为NEASC、MSA、SACS、NCA、NWA、WASC。其中NEASC设置2个委员会,分别负责普通高等学校和技术与职业学院的认证;NCA设置2个委员会,分别负责对颁授学位的高等学校和社区及初级学院进行认证;WASC设置3个委员会,分别负责对社区和初级学院、高级学院和大学以及对不颁授学位的成人教育和中学后教育进行认证。专业认证由美国教育部认可的专业认证机构实施。专业认证机构所开展的认证活动绝大多数都是学士学位以下层次和非学位项目。被美国教育部认可并公布的50家认证机构中,仅有5~6家认证机构的认证项目涉及博士或硕士层次,大多数认证机构认证的学位类型主要为职业型学位,如医学护理、家政服务、商业管理等。此外,大众媒体(Yahoo网站、美国商业周刊等)也积极组织大学的排行,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英国英国有着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优良传统,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被纳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由内外两大系统组成:一是由政府主导的内部系统,包括大学校长委员会、学术审计处、商业与技术教育协会、各高校内部自我评价制度等,主要职责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二是由民间机构组成的外部系统,包括大学基金委员会、女王巡视团、高等教育协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和英国工业联盟等,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法律和政府政策对高等学校的质量进行评价和审计,对多科技术学院、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院校的质量进行监督。除此之外,英国还有一个由民间组织和新闻机构构成的独立的民间监督与评价系统,包括《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商业企业、专业团体等,它一方面从民间立场直接组织专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专科教育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大众以及国际社会提供质量评判的依据。

法国法国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质量保障模式,但近年来也开始放松政府管制,社会力量参与质量保障的程度不断提高。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全国教育评价系统中的一部分,具有以下鲜明的法国特色:以整个教育系统为评价对象,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纳入全国教育系统评价中,评价内容包括教育管理、教学、专业学科、课程建设、教师、学生、学校发展目标、改革规划等;1986年成立国家评价委员会,直接对总统负责,政府无权干涉。保证了评价的独立性、公正性、客观性和权威性;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自评、现场访问、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委员会的报告是保密的,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并由评价委员会负责解释。政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评价结果考虑对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专科教育的拨款。

共性分析通过对以上几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其中一些共同点:第一,家长、社区、实业界广泛参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家长可以通过具有审议性质的家长委员会、学校董事会将自己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传达给校方。学校为了取得家长的支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供条件,对家长的意见予以认真考虑,并给予满意的答复。社区成员代表、实业界以及其他社会利益团体代表不仅可以选择学校董事会成员,还可在公众集会发表对于教育的意见,向学校提出要求以维护自己集团的利益。第二,许多学术团体、私人机构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评价活动。如美国的教育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斯坦福评价协会、西密执安大学评价中心等,这些学术团体、研究机构的评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专业规范,不仅对教育评价的模式、方法、内容、效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而且在联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著名的评价观点,发表了许多研究报告和专题论文;二是具体深入,不仅涉及学生的成绩评价、学校的效能评价,而且还深入到每门课程的阅读、写作、科学素养、动手能力等各个方面。第三,高等教育鉴定机构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保障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鉴定机构的特点是:机构独立、权威性强;服务宗旨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行业自律为主。它的主要职责是:服务;指导;监督。它的人员组成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一般为成员学校的校长、教授、各方面专家、研究机构的学者、社区及企事业单位的代表等。它的鉴定标准、方式和结果一般不受政府的干预,以保持客观公正。高等教育鉴定机构以“促进学校的不断改进”为目的,以为各成员学校提供真诚的服务为宗旨,并以其在评价活动中的自愿、合作、公正等基本信条而获得极高的声誉,其鉴定结果被政府各部门、奖学金委员会、基金会、咨询顾问委员会、雇主、学生或家长等广泛认可和运用。一所学校能否成功地筹集经费和获得生源,通过严格的鉴定认可程序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通过鉴定,才能得到同行或社会的认可,才能得到政府或团体的经费资助。

总之,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它的规模与质量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依赖于成熟完善的社会评价制度。因此,我国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这已成为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余小波.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6).

篇10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各类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凸显。城市小区作为城市最小的细胞,如果管理不到位,不仅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会成为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

目前物业管理发展总体呈现出“起步晚、膨胀快、问题多、欠规范”的特点。随着物业管理规模的扩大和业主维权意识的提高,加之农村人口到县城购买商品房的比例不断上升,涉及商品住房开发销售、使用管理和物业服务方面的投诉及诉讼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建立覆盖社区、房管、住建、城管、规划、公安等多个部门的小区综合管理机制和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根据物业管理工作的现状和物业中容易出现的矛盾纠纷的特点,需要建立一个社区联动、齐抓共管、能够及时弥补法律缺陷的新机制。物业管理联席会议主要由分管县长负责召集,由街道办事处、开发区、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或者业主代表、专业经营单位和城管执法、物业管理等部门参加。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为:研究部署全区住宅物业服务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协调部门之间关系,及时处理重大矛盾纠纷,协调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整治。联席会议确定的事项,交由相关单位具体落实:

(一)县文明办:根据文明城市创建标准,会同县房管局、属地政府对全县物业规范化管理进行指导并督促检查,开展创建工作。

(二)县法制办:做好全县物业管理相关政策文件修订完善的合法性审查工作。

(三)县政府督查室:协助县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对联席会议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及联席会议决定事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四)县法院:负责物业费纠纷等物业案件的处理,对判决后仍不履行物业费缴纳义务的业主实施相应惩戒机制。

(五)县物价局:负责物业服务收费监督检查;协助、配合县房管局、开发区、镇(街)建立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收费机制。

(六)县住建局:负责建设单位履行房屋及附属工程质量、燃气等监督检查;处置建设项目未组织竣工验收即交付使用违法违规行为。

(七)县人防办:负责人防工程设施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

(八)县规划局:负责新建物业项目的统一规划,按规定配置各类公建配套设施;负责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住宅加装电梯的备案;协调解决涉及规划的历史遗留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配合城管执法部门查处物业区域内的违法建设行为。

(九)县公安局:负责指导物业服务企业落实治安管理措施;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划分停车位及行车路线;对物业管理区域内严重阻塞交通等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管理;负责依法查处住宅小区内影响公共安全、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对监控、安防、养犬等开展监督检查;对恶意堵塞进出通道的车辆实施强制拖离。

(十)县司法局:负责加强与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指导开发区、各镇(街)设立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物业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选聘、培训调解人员;对物业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及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

(十一)县财政局:配合制定有关物业管理的财政扶持政策,统筹安排资金,扶持县物业服务业发展。

(十二)县环保局:负责依法查处在物业管理区域内违法排放水污染物及因经营行为引发的噪声、油烟污染等违法行为,负责调处物业管理区域及周边建设项目涉及环保的投诉和矛盾纠纷。

(十三)县市场监管局:负责按职责分工依法查处物业管理区域内非法广告行为和规定职责范围内的无照经营等行为;负责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监督检查。

(十四)县综合执法局局:负责违法建设、破墙开店、无照经营、乱设摊点、占用和损坏绿地,擅自伐、移、修剪树木,焚烧树叶、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等监督检查。

(十五)县房管局:负责全县范围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具体包括:负责物业管理项目的区域备案、前期物业承接查验备案和物业服务合同备案;负责前期物业管理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和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监管;定期开展物业服务质量专项检查,做好物业服务企业及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征集、核查和监管工作,并接受查询;组织开展辖区内物业管理项目调查,建立相关物业管理档案;指导、服务和监督辖区内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调处物业管理矛盾纠纷;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的违法决定;负责房屋安全监督检查。

(十六)开发区、各镇(街):设立物业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业主委员会备案;建立物业管理矛盾投诉调解机制,调解物业管理矛盾纠纷;负责协调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落实物业服务企业退出小区时的临时管理;指导、协助和监督辖区内业主组织开展业主大会筹备、业主委员会选举、物业服务企业选聘等自治活动,组织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指导、协助和监督辖区内物业管理项目的移交和接管工作;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违法决定,配合做好辖区范围内物业管理考评等。

(十七)县消防大队:负责指导物业服务企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定期对物业管理区域内消防设施和消防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依法处理占用消防通道、破坏消防设施等行为,对物业企业存在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行为进行查处。

篇11

随着工业科技地不断进步,职工的安全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全球安全生产事故持续增长。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世界范围内每年约发生27亿起职业事故,200万人死于职业事故和与工作相关的疾病,16亿人遭受职业病,职工的安全健康受到严重威胁。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发达国家借鉴ISO9000认证的成功经验开展了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活动,以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1996年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指南》国际标准。以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的一些组织制定了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OHSAS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实施指南》。一项管理活动的诞生,必然需要科学的计量与之对应,因此职业健康安全会计开始走向舞台前沿。

二、职业健康安全会计的目的与历史必然性

企业是社会财富创造者,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但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依靠人的参与完成的,没有人的参与,企业就无法运行。企业创造的价值正是人价值取向的体现,人需要什么样的价值,企业就会去创造这个价值,去实现这个价值。因此企业创造价值实际上是人创造价值的衍生,企业只是人创造价值的媒介与工具。人是企业创造的价值的最终受益者,合理分配这颗价值果实,才能保障人应有的权益并激发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继续创造更大的价值。职业健康安全会计就是用于计量人得到企业价值的回报有多少和企业为保障人的权益投入的成本有多少,监督企业价值的分配,由此提供分析判断的依据,衡量企业对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这也是会计职能的具体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这是会计的使命,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三、如何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会计体系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会计体系最重要的就是从计量人得到企业价值的回报多少和企业为保障人的权益投入的成本多少入手,通过会计核算,最终由职业健康安全会计报表体现相应数据,为企业提供职业健康安全数据,为社会提供衡量人的权益保障程度的依据。

(一)关于计量人得到企业价值的回报

1劳动报酬

可分为工资性支出和奖励性支出。在传统的企业会计中,人付出多少劳动,企业给予多少报酬,是一种商业性的劳务雇佣关系性质的结算。但在职业健康安全会计核算中,考虑报酬是从人的健康回报角度出发的,因为人付出劳动不管是体力的还是脑力的,都是以消耗了人的健康为代价的,得到相应的报酬是对付出劳动的补偿。通过此项可以衡量不同人在相同作业下应享有的报酬是否合理。它是企业道德是否缺失的风向标。

2健康体检

为保障人的身体健康进行的年度例行基本体检和不定期的特种作业体检支出,是体现企业人性关怀的最基本要求。它是企业善意程度是否缺失的风向标。

3企业活动

可分为内部活动支出和外部活动支出。人通过参加企业活动,身心愉悦,能更轻松的加入到企业价值的创造中,该项支出,是体现企业和谐程度的风向标。

4培训支出

可分为业务培训支出和生活培训支出。企业不单要注重人的业务培训,更要注重对人的生活培训,俗话说,在家生活好,才能在公司工作好。

(二)关于计量企业投入成本

1“基本保障成本”是指为保障人的基本职业健康安全所必须投入的资产。

(1)固定设施(如SF6气体在线监测仪【在特种工作条件下,对有害气体泄漏进行报警,从而保障人生安全】等)。

(2)专用工具(为保障操作安全生产的工具仪器)等。

2“预防成本”是指为预防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等所投入的应急资产。如报警设备、防火设备等。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成本

(1)对因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所发生的损失要记入“事故成本”;对如日光灯坠落,等未遂事故造成的损失,应计入“事件成本”。

(2)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绩效,确保长期有效,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所发生的费用,应计入“体系维护成本”。

(3)对于防止因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源所产生的费用,应计入“预计成本”。

(4)对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的相关方发生的费用,如会议费、招待费、联络费等,应计入“相关方成本”。相关方有两个特点:第一,相关方不属于法库县局,第二,相关方对我们的职业健康安全非常关注。法库县局的相关方主要是客户、地方政府及下属的各单位、外来办事人员、公安协勤、合同方、工程承包商和设备供应商等。

篇12

一、加强新经济组织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经济组织企业职工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最大限度地把新经济组织企业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维护其合法权益,是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客观需要。加强新经济组织企业工会组织建设,有利于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提高职工队伍的技能素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促进企业和职工取得“双赢”。

为此,我们以石化社区(街道)党工委、石化街道办事处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意见》文件,将组建工会组织与评选先进相结合。有关部门在开展评选先进企业、先进经营者活动时,应当事先听取街道总工会的意见。将新经济组织企业是否建立工会组织,是否支持工会开展工作,劳动关系是否稳定,作为评选的重要条件之一,促进新经济组织企业工会组织建设不断发展。

二、大力推进新经济组织企业工会组建工作

《石化社区(街道)党工委、石化街道办事处关于加强新经济组织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凡依法注册登记,并已开业投产的新经济组织企业及公益服务等组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都必须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基本做到“企业组建的同时筹备成立工会组织,企业开业的同时工会开展工作,职工入厂的同时加入工会组织”。新经济组织(含公益服务等组织)企业职工在25人以上的,要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25人的,可以建立基层工会,选举主席主持工作。也可按区域、行业建立联合基层工会。企业女职工较多的,要建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暂不具备网成立基层工会委员会的新经济组织企业,应成立工会小组,待条件成熟后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石化街道经济小区联合工会原则上覆盖20人以上的新经济组织工会小组;各居民区联合工会原则上覆盖20人以下的新经济组织工会小组。石化街道公益服务联合工会原则上覆盖20人以上的公益服务组织工会小组。通过建立宽领域、多层次的组织平台,实现新经济组织企业工会组建的全覆盖。

篇13

2.调整课程目标。以前我们比较注重知识目标,着重基本理论和方法步骤的讲述。之后,我们开始重视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收集信息的能力并养成主动规划的态度。 3.改进课程内容。一直以来,由于课上理论的东西过多,比较枯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并不高。看了视野中国8节课的设计后,我们开始试着研究学生的需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形式活泼、注重师生教学互动的教学内容,在课上尝试加进相关的信息点的链接,安排经典的案例,并设计一些主题任务。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全班十个小组先后围绕不同的研究主题拿出了他们的调查研究方案,并在课上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

4.改变教学方式。在上学期最后几节课上,我们尝试“自主合作学习”,在课上进行小组讨论、团体活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我们分别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围绕一个生涯任务(例如某一高校或专业)展开研究,但必须是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最后每个小组要展示他们的成果,其他小组提问,教师再点评。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学生上课偷着上网的现象减少了。 二、收获和改变

1.打开了视野,解除了困惑。视野中国的视角,与我们之前接触到的生涯理论相比,非常新颖独特。通过与他们交流,我们对生涯教育授课形式有了全新的体验,消除了此前的不少误区,可以说,对于教师个人来说,是一个认识上的转变过程。尤其是专家们提到的任务分解式教学方式,虽然一开始接受起来比较吃力,对于完全打破之前的授课模式有一定的顾虑。但经过反思,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做会对学生更好,我们做这件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围绕这样的目的该如何设计具体的任务,如何才能把课堂设计得更加灵活开放,并尝试去改变。此外,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教师,更需要科学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谋划个人发展前景,这是自身成长、成熟并能驾驭教师职业的前提条件。

2.文化引领,润物无声。视野中国的专家到来之后,我们发现生涯教育理念开始成为一种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我们之前也做过问卷调查,当被问及“当前高中生活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生活多是时间无法合理利用和对未来无法把握的茫然,整天过着一种“教室―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而通过课后与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接触和谈话,我们发现经过几堂课,学生对于现状和未来的把握更清晰了。 三、对于今后课程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于这门课今后如何发展,我们进行了如下几点思考:(1)如何更好地保证前后测问卷的信度和效度;(2)教育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后资料;(3)如何组织学生参加生涯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4)如何利用校友资源;(5)如何将生涯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结合起来。

篇14

摘 要 本文从工会自身职能出发,深化工会组织在精益管理定位中的定位,通过讲工会日常工作与精益管理相结合,并主动作为,推动企业精益管理落地。

关键词 工会 精益管理 实践

近年来,工厂企业大力推进精益管理,构建精益文化,作为企业重要组织,工会立足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等四大职能定位,充分发挥贴近职工、代言职工的优势,将工会日常工作主动融入精益管理,积极发动职工参与精益管理、践行精益管理、推动精益管理,有力地促进了精益管理顺利实施。

一、工会作用定位

工会与职工的天然联系,决定了工会在精益管理推进过程中引入者、参与者、推动者和监督者的定位和地位。

1.精益管理理念的引入者。在企业各单位部门中,工会对企业职工的情况最为了解,根据员工情况与企业发展目标,适时对职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使职工尽快了解精益管理、应用精益工具。

2.精益管理落地的参与者。将工会日常安全生产及班组管理同精益管理工具结合,开展班组创建、全员提案、创新改善等活动。

3.精益管理活动的推动者。着眼精益管理推进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劳动竞赛或创建活动,激发职工参与精益管理热情,加快精益管理推进步伐。

4.精益管理推进的监督者。工会参与精益管理,对精益管理考核进行全程监督,维护职工利益。

二、主要做法

1.导入精益管理理念。制定下发《加强精益管理学习宣传推进方案》,通过思想状况调查、全员学习、理念征集、全员培训、文化刷新、改善成果展示等活动,营造浓厚精益管理氛围,导入精益管理理念。以“精益管理”为主题,从职工对精益管理认知程度、对开展精益管理工作的看法、有何建议等方面,开展了问卷调查,准确掌握职工对精益管理的认知和态度。专门购买了《6S精益推行图解手册》等5种150余本的精益管理类书籍发放到基层单位部门。引入OPL单点课程培训,组织职工全员开讲,人人当老师,围绕精益管理工具应用中关键点或难点问题、经验介绍等内容,自己制作课件,进行授课,职工精益素养不断提升。在公司及下属单位分别设立开辟改善成果展示专栏,用图片对比的形式体现现场改善前后情况,对精益管理推进中好的工作方法、工作经验进行宣传,精益管理理念进一步导入。

2.参与精益管理推进。积极参与精益管理,将工会日常工作中的岗位创建、班组管理、合理化建议和群众创新与精益管理工具应用相结合,以深化工会日常活动开展促进精益管理工具的落地。一是参与精益管理团队组建。发动专兼职工会干部、基层车间工会主席、工会小组长,主动向单位部门提出,担当精益专员,组织8处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发挥创新工作培训教育、引领创新作用,参与6S管理、TPM管理培训和提案改善组织管理工作,把精益管理引入基层。二是参与精益管理方案制度制定。以组织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精益管理制度、实施方案、考核办法进行征求意见。三是参与精益管理考核。每月一次,由工会负责组织改善提案评审,并安排1-2名工会干部参与精益管理成果会考评,有力的保证了精益管理考核公平公正。

3.参与精益管理工具应用。一是以岗位创建推进6S管理、TPM管理。结合公司之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洗澡”运动、“四漏”整治、“红牌”作战、“垃圾”寻宝等劳动竞赛、岗位竞赛活动,深化现场6S管理、TPM管理。二是以群众创新推动改善提案。组织职工围绕“七大浪费”和精益推进开展过程中的不足,持续开展提案和改善活动。三是以强化班组自主管理落实精益班组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班组组织建设、目标管理、考核激励、员工培养等工作机制,开展“以精益思想为主导,创建五型班组,争当工人先锋号”的活动,做实班组自主管理。四是以“双标竞赛”实现标准化作业。以减少不增值环节、减少重复动作、降低体力支出、减少疲劳损害、提升工作效率为目标,组织职工大力实施“流程再造”,对现有操作方法进行优化,形成“标准”操作法,开展“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竞赛活动,推动标准化作业。

三、推进精益管理效果

1.精益管理理念深入人心。推进精益管理以来,公司组织了精益管理知识学习培训,开展了精益管理理念征集宣传,开展精益之星评选,组织全员改善提案和授课,利用班前班后会进行精益宣誓等,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公司精益管理,自觉践行精益理念。

2.精益行为初步养成。随着精益管理的逐步深入,广大职工能主动把提升工作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个人能力等个人利益与本单位精益管理推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够自觉运用精益管理工具优化消缺,改善创新,精益行为初步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