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想象力的含义范文

想象力的含义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2-01 10:06: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想象力的含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想象力的含义

篇1

关键词:乞力马扎罗的雪;海明威;象征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世界公认的短篇经典之作,小说简约精巧、含蓄凝练,主人公哈利现实与虚幻的意识流转换,使得小说充斥着大量的意象,蕴含着深刻的内涵。本文从分析作品中意象的象征含义入手,旨在探讨当人类在面临死亡时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一、海明威与《乞力马扎罗的雪》

海明威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乞力马扎罗的雪》完成于1936年海明威在非洲狩猎之后。在与妻子赴非洲狩猎之时,海明威染上严重的痢疾,后因一架飞机的到来而得救。痊愈后的海明威故地重游,在非洲遇到了一位美艳、富有的妇女。

这两段经历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与框架。《乞力马扎罗的雪》讲述的就是作家哈利为寻找创作的激情以继续文学写作,与妻子海伦来到非洲狩猎,却不幸感染坏疽。在等待飞机救援的过程中,哈利面临着生之迷茫和死之恐惧的双重拷问,最终在清醒与幻想的交织中死去。

二、小说中意象的象征含义

(一)坏疽:肉体与精神的双重腐败

小说中男主人公哈利因左腿被荆棘刺破后未能及时医治而感染了坏疽,最终导致了死亡。哈利左腿的坏疽开始于非洲之行,但其精神上的“坏疽”早就已经蔓延。哈利本是一位作家,在经历了诸多挫折与磨难之后放弃了对爱以及写作的追求,“坏疽”的长期存在导致了哈利精神的腐败。他的懒惰、势利与傲慢毁灭了自己的创作才能。他与妻子海伦来到非洲狩猎就是为了重拾创作的激情,医治精神上的“坏疽”。在哈利纵情酒色之中的时候,精神的“坏疽”就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哈利废弃了自己的写作才华和对写作的追寻,沉醉在纸醉金迷之中,而富有的妻子海伦也成为了哈利精神上“坏疽”蔓延的催化剂。实际哈利腿上的坏疽是其精神“坏疽”的象征性显现,而二者结合最终夺去了哈利的肉体和灵魂。

(二)鬣狗和秃鹰:死亡的迫近与物质的寄生

哈利左腿的坏疽散发出腐肉的气息,吸引着只食腐肉的鬣狗和秃鹰。鬣狗和秃鹰的这种习性使得二者成为了象征死亡的重要意象,它们始终与死亡和黑暗相联系。鬣狗和秃鹰出现“在天色渐暗之时,它们寻着哈利坐腿上腐肉所散发的腐败气味徘徊在哈利的周遭,使人感觉到仿佛死亡也在一点一点逼近”(魏威, 吕明:2001)。而鬣狗和秃鹰的生活习性又是哈利生活的写照:哈利就像终日食腐肉的鬣狗和秃鹰一样,在寄生中生存,空有写作的才华却完全放弃了自我对写作的追寻。海伦是个富有的女人,在与妻子的生活中,哈利是个彻头彻尾的寄生者。他巧言令色、满嘴谎言,出卖自己换取海伦在物质上的无限供应。

(三)雪山猎豹:追寻的精神永生

小说开始是一段景物描写,“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海明威:1936)乍看起来颇令人费解,但细细咀嚼完故事的,即哈里灵魂飞升的过程后,再回过头来品味这一段“题记”,才使人真正步入海明威创造的神奇的意境之中。

猎豹是海明威极为喜爱甚至崇拜的动物。他曾在《非洲的青山》中通过人与豹耐力与智力的较量,对豹做过人格化和描叙。在这段描写中,海明威只是写了雪山与猎豹。以雪山之巅的死豹意象作为开头给出了一个谜:豹子为什么要到这么高的雪山上来?为了追寻什么:为了食物,或是因为某种神秘的冲动?生命虽然终结,但因冻僵,尸体得以风干保存,这意味着什么?小说没有给出答案,设置了悬念。

实际上,从与鬣狗和秃鹰的对比之中,可以知道作者暗示猎豹是死在追寻猎物的途中。猎豹虽最终横尸于雪山之上,但寒冷将其追寻的姿态定格,象征其追寻的精神永生。“它是在拯救灵魂的努力中死去的,冻干在那样的温度和高度下,豹子是永存的。”(Young, Philip:1971)不断追寻的猎豹象征着精神生“坏疽”前的哈利,通过写作不断追寻生存的价值。但值得庆幸的是,最终,哈利最终再次向往如乞力马扎罗雪山的猎豹那样重新开始自己的追寻:他来到这蛮荒却充满活力的非洲大草原,就如同猎豹攀登雪山;他渴望“寻找到一种复苏生命力和创造力、使自己不朽的途径;最后当肉体已近死亡时,精神昂起了头颅,实现灵魂的救赎”(颜艺:2013)。

三、结语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海明威使用了大量意象来表达深刻的象征含义。通过哈利的意识的描述,表达了海明威对于生存和死亡这一永恒命题不断思索以及逐渐臻于理解的过程。濒死之际,哈利看到了自己乘坐飞机跃然腾空,飞向了纯净的雪山之巅,虽然未能完成重拾写作的夙愿,但他的灵魂已经长眠于乞力马扎罗的雪山上,得以不朽。

参考文献:

[1] Young, Philip.The Hero and the Code[C] Lewis Leary. Criticism: Some Major American Writer.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71: 349.

[2] 魏威, 吕明. 试谈《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关于死亡的象征意义[J].外国文学,2001,3: 52-59.

篇2

《易经》关于言、象、意关系的阐述主要集中在《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表述的就是圣人立象的原因和目的。

1、言意的时空限制

庄子提倡“言不尽意”。“言”即语言文字,既包括说出来的言语,又包括书面的言语作品;“意”即思想认识,言在对意的完整表达上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人们对事物或现象的认识不是通过人们口头说说或文字记录就能表达的,即使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出来,听者或者读者也不能完全领会言语原本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文字尚未产生的原始社会,异地异时的交流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往往因为传话者的疏忽或遗忘而使原意不能得到很好的传达。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就出现了用实物和图画来记事和传递信息这两种方式。

2、立文字之象以尽意

实物记事的方法有结绳、结珠、讯木等。图画记事作为另一种辅的交际手段比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这虽然突破了时空限制,但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及经历不同,同样的一幅画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理解,也往往导致“不尽意”。随着人们需要记录和传递的信息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区别和记忆,就要求所记录的内容具体、确定。于是人们在图画记事的基础上,使图形代表固定的意义,并赋予其固定的语音,这就产生了人类最早的文字,即象形字。这就使语言大大突破了不能“流于异地,传于异时”的限制。

二、立象尽意对汉字字形的影响

1、象形性

《说文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象形字来源于图画,是以物象之形记录文字。用象形的方法所造的字一般是有形可象的事物,如日月山水等。除以象形为造字方法外,汉字又有其他造字方法,指事、会意、形声,而这些造字方法也都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或拼合,或减省,或增加象征性符号而成。指事就是在象之“形”上加指事符号,这个指事符号的意义存在是以“形”的整体所指为前提。《说文》释“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就是在“象人形”之“大”上加指事符号而成的。又会意,一般由两个或多个象形符号组合而成。《说文》释“莫”:“日且冥也。从日在?中。”再说形声,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组成。声符虽表音,但声符本身原来也是象形符号或以象形符号为基础的符号。如“茱”,《说文》释为:“茱萸,?属。从艹朱声。”声符“朱”又为指事字。正因为汉字没有脱离象形特点,立汉字之象以尽意,所以汉字始终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2、符号性

字形与它所记录的词义脱离意义上的联系,按规定关系重新组合,从而使字成为词在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其一,象形字与词义的密合度减弱。有的词有形可象,而有的词则无形可象,或即使有形可象也不容易让人辨认,如“气”,《说文》云:“云气也,象形。”甲骨文作“薄”,罗振玉释此字云:“与三有别,彼三划等长,此中划特短。”后金文为与“三”区分,特将上一横变弯。其二,象形字的表音化,主要表现在本义基本不用而假借义通行和作为形声字的声符。如“我”,甲骨文作“捃”,本义为兵器,但西周时就已假借为第一人称使用,《易?观卦》有“观我生”,到东汉时期,“我”的本义已少有人知晓。此外,“我”还作为声符组成形声字,如“饿”“鹅”等。其三,字形本身的发展。汉字按“简易律”和“区别律”的方向发展。“简易律”导至汉字的简化,而“区别律”则常常导至汉字的繁化。汉字遵从简易律对图像进行的改造,既包括汉字字形在历时上的演变,由篆到隶,隶到楷,再到行;又包括汉字字形在共时上的变化,如“集”古作“?”,《说文》释为“群鸟在木上。”汉字的区别律则要求字形的明确,在原来象形字基础上增加区别部件或区别符号。如“溢”乃“益”之后起字,“益”甲骨文作“?”“?”等形,罗振玉释“象皿水溢出之状”,后“益”表“增加”义,则加水旁以“溢”表“水满”义。既然立了汉字之象,那么基于人们求新求简的心理,汉字必然会朝着符号性的方向发展。

三、汉字字形在立象尽意上的局限性

尽管古人在造字之初本着“尽意”的目的,但是总会有不同的原因致使汉字字形在表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下面分别阐述之。

1、造字之初词性界定模糊

汉语缺乏词形的变化,所以一个词有时既有名词的作用,又有动词的作用,这在汉字上,则表现在同一个字形既表示人或事物,又表示动作或事情。如果不放在具体语境中,就不能彻底地达到“尽意”的目的。如“雨”,《说文》释曰:“水从云下也。一象天,冂象云,水?其间也。”许慎认为“雨”为动词。《玉篇》作“云雨也”,释为名词。近人又有释为名词者,如商承祚释曰:“,初体只是画雨点或雨线,多寡任意,后加整齐,再由‘?’‘ ’‘?’甲骨文进而成今体矣。”

2、历史发展字义发生变化

篇3

所谓抽象函数,它没有具体的解析式作为载体,用符号表示,经常只给出某些特征或性质,因此理解与研究起来较为困难,如,抽象函数的轴对称,点对称,周期等性质,在教学中我们常要求学生要记一些常用结论,以便快速解决一些问题.

几个重要定理:

定理1:函数y=f (x)满足

f (x+a)=f (-x+b)的充要条件是y=f (x)的图象关于直线

x=a+b2对称.

定理2:函数

y=f (x)满足

f (x+a)=f (x+b)(a≠b)的充要条件是y=f (x)的周期是

T=|a-b|.

定理3:函数y=f (x)满足

f (x+a)=-f (-x+b)的充要条件是

y=f (x)图象关于(a+b2,0)对称.

定理4:函数

y=f (x)满足

f (x+a)=-f (x+b)的充要条件是半周期是

T2=|a-b|,

则周期是

T=2|a-b|.

以上几个定理证明略.

定理5:函数

y=f (x)关于x=a对称,且又关于x=b对称

(a≠b),以下都不妨设b>a,则函数

y=f (x)的正周期是

T=

2(b-a).

证明:因为函数

y=f (x)关于x=a对称,所以

f (x+a)=

f (-x+a),即

f (x)=f (-x+2a) ①

又函数y=f (x)关于x=b对称,所以

f (x+b)=f (-x+b),即

f (x)=f (-x+2b) ②

所以由①②得f (-x+2a)=f (-x+2b),所以函数

y=f (x)的正周期为

T=2(b-a).

推论1:若函数

y=f (x)关于

x=a对称,且正周期

T=2(b-a),则函数y=f (x)还关于x=b对称.

证明:因为

y=f (x)关于x=a对称,所以

f (x+a)=f (-x+a),即

f (x)=f (-x+2a),

又y=f (x)周期T=2(b-a),所以

f (x+2(b-a))=f (x)=f (-x+2a),

所以

y=f (x)关于

x=2(b-a)+2a2=b对称.

定理6:函数y=f (x)关于点

(a,0)对称,又关于(b,0)对称(a≠b),则函数y=f (x)的周期是T=2(b-a).

证明:因为函数y=f (x)关于点(a,0)对称,所以

f (x+a)=-f (-x+a) ①

即f (x)=-f (-x+2a),同理,函数y=f (x)关于点(b,0)对称,

所以f (x+b)=-f (-x+b) ②

由①②得:

f (x)=-f (-x+2b),

所以f (x+2a)=f (x+2b),所以正周期T=2(b-a).

推论2:函数y=f (x)关于点(a,0)对称,且正周期为

T=2(b-a),则函数

y=f (x)还关于(b,0)对称.

证明:因为函数y=f (x)关于点

(a,0)对称,所以

f (x+a)=-f (-x+a).

即f (x)=-f (-x+2a) ①

又函数y=f (x)的周期是T=2(b-a),

则f (x+2(b-a))=f (x)②

所以由①②得:f (x+2(b-a))=-f (-x+2a),

所以函数y=f (x)关于点

(2(b-a)+2a2,0)即(b,0)对称.

例1

f (x)是定义在

R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且

f (2)=0,在区间(0,6)内解的个数的最小值是( )

(A) 2 (B) 3 (C) 4 (D) 5

解:因为f (x)是奇函数,所以

y=f (x)关于点(0,0)对称,所以

f (0)=0,又因为周期

T=3,

所以根据推论2,知道y=f (x)还关于点

(32,0)对称,所以

f (x)=-f (-x+3)

令x=2,则f (2)=-f (1)=0,所以

f (1)=0.

令x=32,所以

f (32)=-f (32),所以

f (32)=0,根据周期T=3,且f (2)=0.

所以在(0,6)内的解,f (1)=f (4)=0,f (2)=f (5)=0,

f (0)=f (3)=0.

f (32)=f (3+32)=0,所以x=1,2,3,4,5,

32,92,

共有7个,无答案.

例2 已知定义在

R上的奇函数f (x),满足

f (x-2)=-f (x),且在区间

[0,2]上是减函数,则( )

(A) f (40)

(C) f (25)

解:因为

f (x)是定义在

R上的奇函数,所以f (x)关于(0,0)对称,又因为

f (x-2)=-f (x),所以周期

T=4,由推论4得,

y=f (x)还关于点(2,0)对称,且存在对称轴x=1,

y=f (x) 关于x=1对称,这与已知函数在区间[0,2]是减函数矛盾,所以此题错误.

例3 已知函数f (x)是定义在实数集

R上的偶函数,若对任意的

x∈

R,都有

f (x+2)=f (x)

,且当

x∈[0,2)时,

f (x)=log2(x+1),则

f (-2011)+f (2012)的值为( )

(A) -1 (B) -2 (C) 2 (D) 1

解:因为函数

f (x)是在实数集

R

上的偶函数,即关于

x=0对称,又因为

f (x+2)=f (x).

所以周期

T=2,由推论1知,

y=f (x)还关于x=1对称,这与已知当

x∈[0,2)时,

f (x)=log2(x+1)矛盾,因为x∈(1,2)时的函数是

y=log2(3-x),所以此题错误.

例4 已知

f (x)定义在

R上的奇函数,其图象关于点

(-1,0)成中心对称,当

x∈[-1,0]时,有

f (x)=x3,求

f (x)在

[-2,2]上的解析式.

解:因为

f (x)是奇函数,所以

f (x)关于(0,0)对称,又关于(-1,0)对称,所以周期

T=2,

所以f (-1)=(-1)3=-1,又因为

T=2,所以f (-1)=f (-1+2)=f (1),

又因为f (x)是奇函数,所以f (-1)=f (1),所以f (-1)=f (1)=0,

这与f (-1)=-1矛盾.此题错误.

例5 定义在

R上的偶函数y=f (x)满足:(1)对任意

x∈

R都有

f (x+5)=f (-x)+f (3)成立;(2)f (-3)=-1,

f(2013)=?

解:取x=-2.5,则

f (2.5)=f (2.5)+f (3),所以f (3)=0,所以f (x+5)=f (-x),

又因为y=f (x)是偶函数,所以f (x+5)=f (-x)=f (x),所以T=5,

篇4

我说,好,你选一件99的。他在99的玩具前站了一阵子,不喜欢。自己去橱窗里拿了一套499的过来,说:“这个。”我看了看,犹豫了一下,说:“太贵了,还是99的吧!”他如往常一般坚决地说:“不要。”儿子打小就会选择,我几乎很少跟他说不,原因是他很懂事,也不贪婪。

但我这次,还是决定跟他说不,他现在没有经济概念,根本不知99与499的区别。499对我而言,不贵,但对普通家庭来说,不便宜。如果以后他自己当了爹,养家糊口,不知他儿子张口要499的玩具时,他是否会心痛或犹豫?

去年去美国旅行,因为有外公外婆同行,我订了头等舱。今年去新加坡,只有我们仨,路途又不太远,我订了经济舱。从登机起,他就问:“妈妈,我们为什么不坐头等舱啊?”

我跟他说:“宝宝,头等舱很贵,为了照顾老人,我们才会坐。”他当时回我一句:“那你为什么不去挣?”

我想了想答:我挣的钱,足够我去世界各地都飞头等舱。但正因为这钱是我自己辛苦得来的,我不舍得花。偶得,你以后也会工作,你刚工作,不会有能力坐头等舱。如果公司派你出差,你坐经济舱,你会憎恨工作这件事。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享受,会让你忘记得到需要付出辛苦。这次他要玩具,我跟他说,如果你真喜欢这么贵的玩具,工作以后自己买。

网友说,拒绝孩子会造成孩子心灵的伤害,我自己被伤害过,我知道。我青春期时候看上一双方头高跟鞋,想买。我到现在都记得自己穿在脚上的美丽和妈妈为难的表情。是的,我是把母亲当年留给我的遗憾变成今天的收藏癖。但我依旧感谢我的母亲,因为那点遗憾,我渴望经济独立,我有工作的动力,我知道家庭不是我的依靠,我只有靠自己,而且我能凭借双手,得到我想得到的东西。

网友说,为什么不给偶得一点努力的机会?比方说让他干干家务,自己凭劳动挣钱?我不能。干家务是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的责任,我天天也干家务,没人给我一分钱回报。

篇5

关键词:汉画像石;汉代礼仪;饮食文化

汉画像石是艺术匠师们以刀,在坚硬的石头上进行的艺术创作。它是绘画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其艺术特色拙朴自然、真趣盎然,反映了时代的气质和风尚。作为人类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始终受到世人的青睐。

汉画像石、画像砖以及汉墓壁画都是为了让逝者在地下继续享受人间生活的快乐而绘制的,因此比较写实。汉画像石题材广博、内容丰富,它生动形象地刻画和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成为汉代历史的一个缩影。其中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有车马出行、对博比武、舞乐杂技、迎宾待客、庖厨宴饮、建筑人物、男耕女织等,这些绘画以传神之笔留存了汉代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场景。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鲜活、最富活力的一部分。中国绘画很早就开始描绘饮食了,春秋战国的青铜器上就有宴饮图;而且,从秦汉以来,画像石、画像砖,都有对宴饮场面大量而生动的描绘。由此可见,汉代人特别重视饮食以及饮食的礼节文化。

徐州汉画像石中大量的图像表现了当时人们的饮食文化。其中出土的一幅庖厨宴饮图,画面分两格:上格为宴饮。亭内两人正在弹琴宴饮,亭外有侍者、假山、树木等,右上角的亭上有一鸟在哺育小鸟;下格为庖厨。有打水的、烧火的、宰羊的、还有喂马的。这些画像石生动的显现了极富诗意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又如临沂市内五里堡村出土的庖厨图更是有声有色的描绘了当时的民间饮食风俗。画面分上下两格:上格刻四组男女人物十一人,分坐在床几之上;下格为庖厨图。左边吊挂着一条蹄足可见的牛腿,有一人高,右边紧挨的挂着一块肉,再往右是一位戴高冠、长胡子、着花边衣领长袍的男子呈蹲坐状。左手持一把叉状物,上有两串珠状物,正放在三足铁鼎上烤。在他的后面有一圆形案板,上面有五粒圆形物体,似为切好的肉块。案左的一长方形物体上也有许多类似切好的肉块。鼎的右侧站着一位戴小帽、着长袍的年轻人,左手扶鼎。右手持扇煽火。其右,有一头戴纱帽、长胡子、穿长裙的男子。左手执长刀正剖切一块肉。再往右是一位戴高冠、长胡子的男子右手执长刀剖鱼,案边放有从正中剖好的鱼。庖厨宴饮图里描绘大量食用炊具以及各种生活器皿,一应俱全,各种牲畜宰杀加工、蒸煮烤煎,都突出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美食标准就是肉。在河南密县的一座画像石墓里,我们还发现了非常标准的蒸笼的图像和一些酿造的场面。从这些庖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厨夫们忙碌的情景,人物动态生动活泼,具有很浓厚的民间色彩和地方特色。同时也使我们了解当时厨房内的各种设备用具,以及人们的膳食情况。

除此之外,从发掘出的汉画像石上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如在河南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内画像石的饮宴图上。主人席地坐在方形大帐内。其面前设一长方形大案,案上有一大托盘,托盘内放满杯盘。主人席地的两侧各有一排宾客席。从这幅画像石上所刻人物的形象可以清楚地看出:凡身躯高大肥胖、衣冠楚楚的皆为官僚、地主的装束,他们都占据画面的主要部位。而手捧杯盘的劳动人民则头戴小冠。在画幅上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封建统治者的阶级偏见在画面上表现得十分突出,显示着封建社会难以逾越的阶级界限。画面表现的仅是宴会之一角,整个宴会规模之大似可想见。这类宴饮图在各地出土的石刻画中比比皆是。同时在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中还出土了一幅庖厨石刻画。规模也很可观。画上共刻十人,按其操作的程序可分四组:第一组为屠宰:第二组为汲水和洗涤:第三组为,烹饪:第四组是把烹调好的食物送上席面。这幅画与前面的饮宴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庖厨的规模越大、内容越丰富,越显示出墓主人生前的富豪气派。

实际上,我们从庖厨图的画面中还可以看出另外一层意义,就是祭祀供奉。在中国传统的民俗中,作为祭祀的应有人和动物,汉画像石中则多为动物,具体的就能从庖厨图中得到反映。在祭祀中供奉的有烧熟的食物,那么这些烧熟的食物就必须经过庖厨加工制作。因此,庖厨图中的诸多内容皆与祭祀所通神灵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庖厨图中的灶火代表了人们对火的崇尚

古代人认为火是太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可以触及的太阳的化身。火是光明的象征、生的希望。人们在祭祀中以火作为一种手段,祈求万物能够享受太阳的光与热,以求庄稼果实累累、人类繁衍不息、大地经久不衰。

二、汉画像石中描绘井的形象也是具有深刻蕴意

一方面,井是人的地下生活的延伸:另一方面,井又是人向天界的延伸。另外饮用井水可以

长生不老或用井水煮牲,均具有祈求灵魂再生的作用。

三、酒具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至今仍延续着以酒祭奠的习俗。人们往往用酒来表达对天地神灵和祖辈先人的敬意。在汉画像石中酒及酒具不仅仅是实在的、具象的,而且还反映了人们在祭祀中的精神和意识。

四、鱼

早在远古时期就与人类息息相关。在新、旧石器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鱼骨和渔具,由此可知,那个时期的人类已开始了捕鱼活动。分布在今天河南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还出土了绘有人面鱼纹和鱼纹与鹤鸟啄鱼图案的彩陶,直至大量汉画像石中出现有鱼的图案。都可表明鱼不仅仅是古人的主要食品之一,而且还产生了对鱼的崇拜。

由于古人有“鬼犹求食”以及祈求祖灵护佑的观念,因此人们就为先人献上鱼、肉、鸡等祭品,以享鬼神,神喜则会降福后代。山东平阴试验中学发现的十二块汉画像石里,有四块是石祭案,案上有刻盘,盘内放鱼;徐州地区发现的一幅“鱼盘图”中,刻有一长方形的石祭案,案上有三个鱼盘,盘内各盛放一条鱼,是放置于祠堂前的祭祀用具。在众多汉画像石的庖厨场面中。经常出现厨房上面悬挂着鱼或正在剖洗鱼的景象,此时的鱼则是人们所喜爱的美味佳肴的象征,同时又暗示了生活的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