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血压营养防治原则范文

高血压营养防治原则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30 11:16: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血压营养防治原则,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血压营养防治原则

篇1

[关键词] 高血压营养治疗;体重;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

[中图分类号] R54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c)-032-02

Comparative study of nutrition therapyand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lass one primary hypertension

XIE Guoxin

Central Hospital of Xiangtan City, Hunan Province, Xiangtan 411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nutritional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in a blood pressure. Methods: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found no significan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1,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n a voluntary basis, to the antihypertensive drug group therapy, nutrition group received nutritional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without any treatment. One year later, a medical examination,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twice. Results: Nutritional treatment group blood pressure, body weigh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lood pressure medication group also ha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ut not significantly lower body weight, control blood pressure, body weight increased slightly. Conclusion: Nutritional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1, to have overweight and obese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weight,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in the community.

[Key words] Hypertension; Nutrition therapy; Weigh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BMI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之一,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1]。膳食不合理是高血压的三大行为因素之一[2-4]。因此本次研究是通过改变高血压患者不合理膳食而产生对血压影响与单纯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进行一次比较,为社区营养宣教提供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体检中发现无重大疾病有原发性1 级高血压的患者75例,根据自愿原则分成3组,对照组24例,药物治疗组26例,营养治疗组25例。

1.2 研究方法

研究前对所有患者进行体检,所测的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作为第一次数据。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药物组由临床医师根据个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而不进行营养治疗;营养组由营养医师根据平衡膳食原则给予个性化的营养治疗:限制总热能,调整膳食结构,严格控制食盐用量(3 g/d),限制烹调用油(小于30 g/d),戒烟戒酒,增加蔬菜水果量。每季度进行一次营养教育,调整营养治疗方案。1年后,再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体检,测量体重、收缩压、舒张压作为第二次数据。

1.3 标准采用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依据2005年公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1]。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等级为:BMI<18.5为消瘦,18.5≤BMI≤24.0为正常,24.0<BMI≤26.0为超重,BMI>26为肥胖。

1.4 数据统计和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二次体重、收缩压、舒张压之差为数值变量,采用单向因方差分析方法(One-WayANOVA)。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3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等级变化情况见表1。收缩压、舒张压在对照组有所升高,而药物治疗组和营养治疗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较大的下降,营养治疗组的体重正常率增加了48%,体重下降了4.88 kg,收缩压下降了12.9mmHg,舒张压下降了11.6mmHg,体重正常率在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下降了16.7%和3.8%。

2.2 方差齐性检验和方差分析

见表2、3。3组间收缩压差、舒张压差、体重差均进行方差齐性(P=0.469、P=0.460、P=0.07),整体比较收缩压差、舒张压差、体重差在3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需进一步作多重比较。

2.3 多重比较

见表4。 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在对照组与药物治疗组、营养治疗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在药物治疗组、营养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差在药物治疗组、营养治疗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体重差在对照组与药物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10组人群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危险会增加46%,冠心病和肾病的危险也相应增加,高血压治疗费用高,2004年因高血住院的人次数达153.11万人次,平均每次住院费用达4 338.3元,给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规范的营养治疗能有效的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收缩压下降了12.9mmHg,舒张压下降了11.6mmHg,降低患其他疾病的危险,对于体重超重和肥胖者能减轻体重,并且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应在高血压高危人群和患者中大力加强宣传和推广应用[5-6]。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7.

[2]葛可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精编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56.

[3]于康.临床营养治疗[M].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80-83.

[4]蔡东联.实用营养师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21.

[5]陈裕旭.湖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变迁报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36.

[6]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报告[S].2006,5.

篇2

唐新华:首先,高血压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很高,由其导致的心血管病急性事件的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也因此始终居高不下,高血压及其相关不良事件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2年的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患病人数达1.6亿,较1991年增长了31%。200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如下:新发脑卒中病例为每年200万例,现有脑卒中患者为700万例;新发心肌梗死病例为每年50万例,现有心肌梗死患者为200万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还将持续攀升!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中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也有专家预测,至2025年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将达到27.4%,患病人数将多达3亿。然而,当前我国高血压的防治依然呈现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低”的态势,情况令人担忧。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亿患病人群,以及面对成千上万参与高血压防治的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我国必须建立标准化的高血压防治技术、流程及对防治效果的评估。因为只有在标准化的指导下实施各项防治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防治效果,也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死亡。

其次,高血压防治亟待标准化管理我国在卫生部直接指导下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最权威的高血压防治技术的标准化指导文件,是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参考其他国家指南,结合我国国情,经全国著名专家反复讨论论证后达成的共识。《指南》规范了血压测量、高血压的分级诊断和危险评估标准,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标准,降压药物应用强适应证及血压达标标准,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置原则和标准,以及双向转诊、健康教育、患者随访指导内容和标准等。《指南》对高血压的防治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并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可操作性。因此从这一角度看,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技术是相当成熟的。在实施高血压防治时应尽可能按《指南》中要求的标准和指标进行。

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和循证医学的进展情况,相关机构和专家将对《指南》进行不断的修订。任何一名医生在为患者制定诊疗措施时,都必须遵照《指南》进行。正如《指南》指出的:“治疗目的是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如果只注意开出一张降压处方,而不关注血压是否达标,或者只注意降低血压,却并不关注降低心血管病的总体危险,都属于非标准化的管理范畴。有些基层医师甚至不知道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更不知道伴有糖尿病、肾病时的血压控制目标,以至于某些社区在高血压防治工作开展4年后,依然有20%的3级高血压患病率,说明在防治工作中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和执行《指南》中的标准。再如《指南》指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方可达到目标血压”。并提出要“根据基线血压水平以及有无并发症,采用小剂量单一药物治疗或两种药物的小剂量联合治疗”,“大多数慢性高血压患者应在几周内逐渐降低血压水平”,《指南》还制定了高血压诊治的标准流程。这些都是高血压治疗的标准和原则。然而,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单一降压药治疗率仍达80%以上,联合用药率不足20%。医师在治疗高血压时仍存在不留意病人的血压水平、不关注有无其他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不考虑是否需要联合用药、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即开降压处方等诸多问题,凡此种种显然是违背了标准化的管理原则。

当然,要实现高血压防治的标准化,就必须一切按《指南》的要求进行。虽然推广和实践《指南》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但为了使全国高血压防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指南》,使《指南》原则变成标准化的实际行动,实现从《指南》到实践的转换。

《心脑血管病防治》:那为什么又强调高血压的防治必须个体化呢?

唐新华:从总体要求看,高血压防治策略必须要标准化,这是指原则上的统一。但对每一例具体患者而言,高血压防治则必须个体化。《指南》所提出的防治原则是专家们达成的共识,其中包涵了高血压防治中的共性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针对具体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则取决于每位医师对每例患者的具体判断和对指南的理解。

由于高血压是由多种复杂的尚不清楚的病因引起的,所以在不同病因的作用下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每例高血压患者对不同降压药治疗有不同的疗效反应。而且不同的高血压患者所伴有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疾病也不相同,用同一种药或同一类药物治疗所有的高血压患者显然是不科学的。

《心脑血管病防治》:您认为高血压个体化诊治包含那几层含义?

唐新华:高血压个体化诊治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

1.对患者进行诊断时

在诊断时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除总体血压水平及危险分层不同外,还要考虑到每例患者伴有不同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的心脏、肾脏及血管疾病,是否有继发性高血压或白大衣高血压的可能。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治疗或继续观察,若需治疗应选择适当的起始治疗时间。

2.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时

在决定患者治疗时,应考虑到不同患者对各类降压药的治疗反应(效果、不良反应及耐受性)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伴有与某种降压药作用相对抗的疾病(例如哮喘、心律失常、代谢异常等),因此临床医师应根据每例患者不同的降压目标,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计划。例如《指南》指出:“五类降压药都可以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用药和维持用药”,而且一些循证医学研究也证实钙通道阻滞剂(ccB)能有效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是高血压患者最常用的降压药物,其使用比例占我国降压药物的4l%。但CCB有可能加重伴有快速心律失常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尤其是短效CCB还有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因此对这类患者应慎用。

3.制定个体化降压目标时

在制定患者降压目标时,更应注重个体化的效果。《指南》要求降压治疗数周后的高血压控制目标是:一般人群<140/90mmHg,伴糖尿病、肾病者应<130/80mmHg,蛋白尿>1g/d患者的血压目标值为<125/75mmHg,65岁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目标值为<150mmHg。上述目标是针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定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因素。

例如,老年患者如果在降压治疗时舒张压已<60mmHg,而收缩压依然>160mmHg(并未达到《指南》要求的降压目标),此时若再继续降压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心血管风险。

再如,在对高血压急症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降压时,不能短期内降压达标,降压幅度应控制在用药前基础血压的20%,迅速降压可能骤然降低脑灌注量,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或加重梗死区域的缺血,从而引起再灌注损伤。针对这类患者,应先度过急性危险期,待病情稳定后再缓慢降压,逐渐达标。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降压治疗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作用,需要在区分患者的同时慎重选择降压药、控制降压速度和幅度。

对那些没有并发症、合并症及靶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相对较少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低。但那些已出现严重并发症,有糖尿病、肾病、卒中等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其心血管危险显著增加,尤其是老年患者,必须制定个体化的降压速度和降压幅度,同时更应注意选择具有心血管保护效应的降压药物,这样降压治疗才能获得更大益处。

《心脑血管病防治》:请您谈一下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应掌握的要点?

唐新华:临床医师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个体化治疗:

1.合并不同阶段的冠心病

降压药物的选择应有所不同,须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例如ACEI被主要用于合并冠心病高风险、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因为对EUROPA、HOPE、PEACE等大型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ACEI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所以ACEI应做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首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剂,来进行初始和持续治疗,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仅作为ACEI不耐受时的替代药物。β受体阻滞剂更多用于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

2.合并脑卒中

在脑卒中一级预防中,各类降压药物治疗均可显著减少脑卒中的发生,但是不同类的降压药物对于脑卒中二级预防存在差异,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PATS、MOSES、PROGESS)证实了利尿剂类和ARB类降压药物及ACEI联合利尿剂对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作用。冠心病往往是卒中患者的隐匿性并存疾病,需引起关注,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ACEI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卒中复发,还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无论是脑卒中急性期还是稳定期都不宜采用短效CCB来降压治疗,因为这会增加再出血和梗死的风险。

3.合并糖代谢紊乱

200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将ACEI、ARB作为首选的降压药,以对抗RAS系统的过度激活,缓解胰岛素抵抗,延缓肾脏受损。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对于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选ACEI、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4.合并微量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

在没有禁忌症时,应首选ACEI或ARB,以减少蛋白尿和延缓肾病进展。由于肾脏受损的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极高,通常需考虑给予综合干预,而AECI类药物因其确切的心血管保护和非血压依赖的肾保护机制应优先考虑。

65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通常首选CCB和噻嗪类利尿剂。既往的研究表明,6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以上降压药的联合治疗才能达到目标血压,如果合并脂代谢或糖耐量异常,则应同时联合调脂降糖治疗。因此在联合用药时更应考虑患者并存的上述各种情况,采取降压作用相加,副作用相抵的合理联合方案,从而使患者除降压外获得更多的益处。

《心脑血管病防治》:最后,请您谈谈在高血压防治中怎样做到标准化与个体化有机结合?

篇3

【关键词】 乡村医;高血压防治;对策

current status on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rural doctors in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related improving strategies

li yong,li wan-rong,zhang zhi-chao,et al.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haotian people’s hospital, guangyuan 6280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rural doctors in our local district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consequently to explore the related improving strategies.methods a closed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pecialty, advanced study, method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hypertension, blood pressure target, principle for medical treatment, basic facilities and medicine supply, was introduced to all the rural doctors registered in the local health bureau. results of total 365 registered rural doctors, 316 doctors had received this questionnaire and 316 answered questionnaires were available. the mean age of the investigated doctors was (45±8)years old. of all the subjects, 75 percents just learned the clinical practice from a senior doctor, 72.78 percents had not yet been trained in the formal medical therapy unit, 56.96 percents owned a sphygmomanometer that used for more than 3 years, 83.86 percents didn’t know the correct position of the cuff, 68.03 percents didn’t know how to position the stethoscope, 85.13 percents didn’t know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hypertension, 92.09 percents didn’t know the principle for medical treatment, and 96.20 percents didn’t know the blood pressure target.conclusio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rural doctors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is still unsatisfied. thus, the uniform, standard management system for hypertens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immediately.

[key words] rural doctors;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strategies

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高血压病人有1.6亿多,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1]。WwW.lw881.com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加的趋势。防控高血压疾病已经不再是高血压专科医生的事了,而必须采取全人群、高危人群和病人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从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和病人的规范化治疗三环节入手,构筑高血压疾病全面防治的战线。为了有效控制本地区高血压疾病,降低卒中发生率,我们对乡村医生对高血压的防治水平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对象均是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注册乡村医生,其中男309人,女7人;年龄最大70岁,最小34岁,平均(45±8)岁;师承学艺237人;具备中专学历37人;专业结构显示296人为纯中医,20人为纯西医;230人未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1.2 研究方法 对在区卫生局注册的所有乡村医生进行一次封闭式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进修情况,测量血压方法,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降压目标、用药原则以及基本设备和药物储备。

2 结果

2.1 全区注册村医365人,参与调查问卷的有316人,交回调查问卷是316份。

2.2 平均年龄(45±8)岁,237人是师承中医学艺;230人未到过正规医院包括镇医院学习进修, 298人有血压计,但是从没有校正过自己的血压计是否测量准确,180人的血压计已经使用了3年以上。测量血压时有265人不知道袖带放置的准确位置,215人不知听诊器放置的准确位置;有269人不能正确表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38人主张第一次测量血压高患者需立即给药,291人不能明确高血压病人用药原则,304人不能明确降压治疗的目标,75.80%以上的人知道高血压病人的常见表现以及知道吸烟、肥胖、遗传、不良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病人有影响。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一百多年前riva-rocci发明了袖带血压计后医学界才对高血压的生理和病理意义有了认识。据2002年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比1991年增加了31%,估计目前全国患病人数达到1.6亿多。随着1999年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出台,我们对高血压的防治进入了新的时代,但是因为农村人口众多,大部分生活在山区贫穷地区,卫生健康意识差,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处于特别低的水平。我们调查显示乡村医生普遍年龄较大,学历层次低,专业单一,进修学习机会少,诊断设备简陋,对高血压疾病防治的基本技能即正确测量血压方法掌握差,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基本理论掌握差,对高血压病规范治疗的原则掌握差。我们对我院脑卒中病人回顾分析中发现114例病人中,有50例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初始却没有在当地村镇得到较规范的治疗。辽宁省农村医生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知晓和掌握情况调查显示两县院医生对《指南》知晓率为45.8%,培训率为31.7%。对高血压防治策略制定的主要依据及危险因素险评估分层原则等知识掌握<60%[2]。这证实了广大农村卫生资源贫乏,基层防控一线太过于脆弱。所以农村高血压防治显得任重而道远。农村卫生资源的贫乏,乡村医师作用的弱化是前阶段医疗体制改革带来的负面效应。城市医院的高度发展和急剧膨胀,医疗资源也随之在城市出现高度集中,乡村医院和乡村医师则逐渐走向不想管和无人管的地步。当地约214个行政村在近20年中没有经费投入和行政参与,大部分乡村医师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加上外出务工的兴起,乡村医师流失增加,更可怕的是个别地方兽医开始给人治病,所以尽快改变乡村医生的生存现状已经迫在眉睫。提高乡村医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是农村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疾病的需要。为了提高乡村医生的防治能力,笔者建议:(1)政府重视,开展农村高血压防治工作需要县、乡镇、村委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多部门合作,共同参与,把提高村医水平与防治三级网络建设作为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标[3]。(2)建立卫生主管部门对乡村医生评价制度,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创造支持性环境,满足其设备设施的增置与更新。以两年为一周期进行评估,对不能达到标准的村医取消其资格,新聘优秀的人员,形成竞争机制。(3)轮训制度,利用县区医院的技术和智力优势对乡村医生进行轮训,使其掌握血压的正确测量方法,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基本药物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高血压的降压标准及主要并发症的干预,提高对高血压病防治的“三基”水平。(4)建卡报告制度,设计高血压病人基本信息卡,对明确的高血压病人实行建卡报告制度,区人民医院相关人员将高血压病人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并指导治疗。对及时建卡并上报的医生给予适当的鼓励政策。(5)基本用药制度,卫生站必须储备卡托普利、心痛定、双氢克尿噻和阿司匹林四种基本药物,初步用药方案是:1级高血压选一种降压药加用阿司匹林,2级高血压选两种药加用阿司匹林,3级高血压选3种药物加用阿司匹林。(6)专科医生随访制度, 对建卡医生实行电话沟通随访,主要了解是用药情况、病人反应以及建议相关辅助检查,提高病人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7)宣传资料进家门制度,对在村站接受治疗的人员宣传高血压防治基础知识,内容主要涉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调节饮食改变生活方式的必要性,提高农村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从而为有效防控高血压疾病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已广泛流行,成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且为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全身性的多脏器病变的重要病因之一。

1 饮食营养对高血压的重要性

预防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饮食营养则是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易于推广的好办法。因此应从婴幼儿期与青少年期就开始注重科学饮食及合理的膳食结构,不食用高钠、高盐、高脂肪膳食,减少酒精的摄入,多吃富含钙、钾、纤维素类的食品。学龄初儿童就开始进行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同时要调节生活方式,多进行有氧代谢运动,从而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

2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原则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血压本身,另一方面是脑卒中。重要的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2.1 与高血压脑卒中有关的饮食因素

2.1.1 总热能 饮食提供的热能主要来自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如果摄入量与消耗量达到平衡就能维持正常的体重,体重过重的人,应控制饮食,胖人降体重后,血压可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2.1.2 脂肪 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多,可升高血胆固醇,与血栓形成有关,易导至脑卒中。植物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高,可降血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凝集时间,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可预防脑卒中。

2.1.3 蛋白质 蛋白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膳食中的蛋白质含硫氨基酸的成分越高,则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病率越低。鱼类蛋白质含有丰富的蛋氨酸和硫磺酸,都是含硫氨基酸,能影响血压的调节机制,使尿钠排出量增高,抑制钠盐对血压的影响,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植物性大豆蛋白质对心血管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降低胆固醇,虽对血压无明显的影响,但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2.1.4 食盐 凡是有轻度高血压的病人和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均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量,一般主张控制在5克以下,即食物含有轻度咸味,用盐量约为正常饮食中食盐量的三分之一。对有耳鸣、眩晕、心衰、浮肿、急进性高血压的病人,食盐量均应严格控制。

2.1.5 钾 钾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富含钾的食物可以缓和一部分钠太多的影响,钾摄入量高,可使钠的排出量增加,而使血压下降。

3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治疗措施

3.1 控制热能 降低体重 体重超标准者,尽量少吃或不吃糖果糕点、甜饮料、油炸或油酥点心及含脂肪量高的食品,多吃含碳水化合物较少的蔬菜水果,增加饱腹感。

3.2 限制总脂肪量 避免牛油、羊油、猪油和肥肉,不吃含胆固醇过高的鱼子、脑等。另外多吃猪心可降低胆固醇。

3.3 蛋白质 蛋白质在治疗高血压和脑卒中起重要作用,故每日膳食组成中应有一定数量的动物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一定要多吃鱼类蛋白质。

3.4 限制食盐摄入量 食盐摄入量每日在5克以下,其血压可明显降低。

3.5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无机盐和食物纤维的很好来源。深色叶菜含大量维生素A、B、C、钙、镁,而根茎类蔬菜如土豆、慈菇、菜花、白薯等则含钾丰富,水果是维生素C和钾的很好来源。另外,蔬菜水果供热能低,粗纤维多,具有饱腹感,尤其是黄瓜、西红柿还可以生吃,适合于降体重的膳食。因此,在日膳食中叶菜和根茎菜要适当搭配,多吃蔬菜水果。

3.6 海产食品 海产食品含碘量高,能降血压,破坏钙盐在血管壁中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藻类对通便和饱腹有很好的作用,它们几乎不含脂肪,和蔬菜有同样的利用价值。

3.7 饮食制度 饮食应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一日四餐最佳,晚餐饮食要清淡易于消化,病人情绪要轻松、愉快,夜间要休息好。总而言之,饮食营养是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的关键,并且应从婴幼儿期开始,注重科学的饮食及合理的膳食结构,学龄初儿童开始进行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对高血压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应是低盐、低热能、低脂肪、低胆固醇,有丰富纤维素的红、黄、绿、白、黑蔬菜,烹调时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一日四餐,七八分饱,戒烟限酒;控制情绪波动,切忌暴怒激动;加强体育锻炼,从而降低血压、血脂、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以达到保护血管,保持血压稳定,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及降低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使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篇5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银杏叶胶囊 效果对比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我国其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 有效的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及社会价值。笔者自2009年以来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胶囊治疗高血压病患者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均为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初诊为高血压病者,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有关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50~75岁,平均(57.10±5.20)岁。对照组50例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8~78岁,平均(55.40±4.90)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调查时两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排除病例标准:白大衣高血压、严重内脏功能障碍、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病及继发性高血压。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10mg,2/d,或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30mg,1次/d。治疗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加用银杏叶胶囊口服,每次一粒,3次/d。两组均设2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按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降低20mmHg以上。②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10~20mmHg而未达到正常范围;如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mmHg。③无效:未达到以上两项指标。

2结果

两组高血压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结果示治疗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两组高血压病疗效比较

组别 总病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数(%)

治疗组 50 20 23 7 43(86.00)

对照组 50 15 19 16 34(68.00)

3讨论

银杏叶,是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味微苦,性平。具有益心、活血止痛、敛肺平喘、化湿止泻的功效[3] 。据《食疗本草》记载,银杏叶可用于心悸怔忡、肺虚咳喘等病症。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银杏叶含有200多种药用成分,其中黄酮类活性物质46种,微量元素25种,氨基酸8种。其中以黄酮为主的有效成分,具有保护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恢复动脉血管弹性、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脑血管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松弛支气管和抑菌、营养脑细胞及其它器官的作用,对于高血脂的调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辅防治等有良好的功效,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理想药物成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目的是使降压效果增强,西药使用剂量减少,使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还能迅速改善症状,平稳降压至目标值,协同逆转靶器官损害及治疗相关疾病。通过本观察表明,西药加银杏叶胶囊治疗高血压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纯西药治疗。中西医联合用药,取长补短,可取得比纯西药治疗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试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