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血压营养防治原则范文

高血压营养防治原则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30 11:16: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血压营养防治原则,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血压营养防治原则

篇1

[关键词] 高血压营养治疗;体重;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

[中图分类号] R54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c)-032-02

Comparative study of nutrition therapyand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lass one primary hypertension

XIE Guoxin

Central Hospital of Xiangtan City, Hunan Province, Xiangtan 411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nutritional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in a blood pressure. Methods: I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found no significan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1,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n a voluntary basis, to the antihypertensive drug group therapy, nutrition group received nutritional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without any treatment. One year later, a medical examination,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twice. Results: Nutritional treatment group blood pressure, body weigh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lood pressure medication group also ha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ut not significantly lower body weight, control blood pressure, body weight increased slightly. Conclusion: Nutritional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1, to have overweight and obese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weight,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in the community.

[Key words] Hypertension; Nutrition therapy; Weigh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BMI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之一,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1]。膳食不合理是高血压的三大行为因素之一[2-4]。因此本次研究是通过改变高血压患者不合理膳食而产生对血压影响与单纯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进行一次比较,为社区营养宣教提供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体检中发现无重大疾病有原发性1 级高血压的患者75例,根据自愿原则分成3组,对照组24例,药物治疗组26例,营养治疗组25例。

1.2 研究方法

研究前对所有患者进行体检,所测的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作为第一次数据。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药物组由临床医师根据个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而不进行营养治疗;营养组由营养医师根据平衡膳食原则给予个性化的营养治疗:限制总热能,调整膳食结构,严格控制食盐用量(3 g/d),限制烹调用油(小于30 g/d),戒烟戒酒,增加蔬菜水果量。每季度进行一次营养教育,调整营养治疗方案。1年后,再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体检,测量体重、收缩压、舒张压作为第二次数据。

1.3 标准采用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依据2005年公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1]。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等级为:BMI<18.5为消瘦,18.5≤BMI≤24.0为正常,24.0<BMI≤26.0为超重,BMI>26为肥胖。

1.4 数据统计和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二次体重、收缩压、舒张压之差为数值变量,采用单向因方差分析方法(One-WayANOVA)。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3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等级变化情况见表1。收缩压、舒张压在对照组有所升高,而药物治疗组和营养治疗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较大的下降,营养治疗组的体重正常率增加了48%,体重下降了4.88 kg,收缩压下降了12.9mmHg,舒张压下降了11.6mmHg,体重正常率在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下降了16.7%和3.8%。

2.2 方差齐性检验和方差分析

见表2、3。3组间收缩压差、舒张压差、体重差均进行方差齐性(P=0.469、P=0.460、P=0.07),整体比较收缩压差、舒张压差、体重差在3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需进一步作多重比较。

2.3 多重比较

见表4。 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在对照组与药物治疗组、营养治疗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在药物治疗组、营养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差在药物治疗组、营养治疗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体重差在对照组与药物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10组人群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危险会增加46%,冠心病和肾病的危险也相应增加,高血压治疗费用高,2004年因高血住院的人次数达153.11万人次,平均每次住院费用达4 338.3元,给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规范的营养治疗能有效的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收缩压下降了12.9mmHg,舒张压下降了11.6mmHg,降低患其他疾病的危险,对于体重超重和肥胖者能减轻体重,并且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应在高血压高危人群和患者中大力加强宣传和推广应用[5-6]。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7.

[2]葛可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精编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56.

[3]于康.临床营养治疗[M].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80-83.

[4]蔡东联.实用营养师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21.

[5]陈裕旭.湖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变迁报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36.

[6]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慢性病报告[S].2006,5.

篇2

唐新华:首先,高血压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很高,由其导致的心血管病急性事件的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也因此始终居高不下,高血压及其相关不良事件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2年的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患病人数达1.6亿,较1991年增长了31%。200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如下:新发脑卒中病例为每年200万例,现有脑卒中患者为700万例;新发心肌梗死病例为每年50万例,现有心肌梗死患者为200万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还将持续攀升!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中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也有专家预测,至2025年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将达到27.4%,患病人数将多达3亿。然而,当前我国高血压的防治依然呈现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低”的态势,情况令人担忧。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亿患病人群,以及面对成千上万参与高血压防治的各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我国必须建立标准化的高血压防治技术、流程及对防治效果的评估。因为只有在标准化的指导下实施各项防治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防治效果,也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死亡。

其次,高血压防治亟待标准化管理我国在卫生部直接指导下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最权威的高血压防治技术的标准化指导文件,是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参考其他国家指南,结合我国国情,经全国著名专家反复讨论论证后达成的共识。《指南》规范了血压测量、高血压的分级诊断和危险评估标准,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标准,降压药物应用强适应证及血压达标标准,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置原则和标准,以及双向转诊、健康教育、患者随访指导内容和标准等。《指南》对高血压的防治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并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可操作性。因此从这一角度看,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技术是相当成熟的。在实施高血压防治时应尽可能按《指南》中要求的标准和指标进行。

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和循证医学的进展情况,相关机构和专家将对《指南》进行不断的修订。任何一名医生在为患者制定诊疗措施时,都必须遵照《指南》进行。正如《指南》指出的:“治疗目的是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如果只注意开出一张降压处方,而不关注血压是否达标,或者只注意降低血压,却并不关注降低心血管病的总体危险,都属于非标准化的管理范畴。有些基层医师甚至不知道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更不知道伴有糖尿病、肾病时的血压控制目标,以至于某些社区在高血压防治工作开展4年后,依然有20%的3级高血压患病率,说明在防治工作中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和执行《指南》中的标准。再如《指南》指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方可达到目标血压”。并提出要“根据基线血压水平以及有无并发症,采用小剂量单一药物治疗或两种药物的小剂量联合治疗”,“大多数慢性高血压患者应在几周内逐渐降低血压水平”,《指南》还制定了高血压诊治的标准流程。这些都是高血压治疗的标准和原则。然而,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单一降压药治疗率仍达80%以上,联合用药率不足20%。医师在治疗高血压时仍存在不留意病人的血压水平、不关注有无其他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不考虑是否需要联合用药、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即开降压处方等诸多问题,凡此种种显然是违背了标准化的管理原则。

当然,要实现高血压防治的标准化,就必须一切按《指南》的要求进行。虽然推广和实践《指南》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但为了使全国高血压防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指南》,使《指南》原则变成标准化的实际行动,实现从《指南》到实践的转换。

《心脑血管病防治》:那为什么又强调高血压的防治必须个体化呢?

唐新华:从总体要求看,高血压防治策略必须要标准化,这是指原则上的统一。但对每一例具体患者而言,高血压防治则必须个体化。《指南》所提出的防治原则是专家们达成的共识,其中包涵了高血压防治中的共性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针对具体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则取决于每位医师对每例患者的具体判断和对指南的理解。

由于高血压是由多种复杂的尚不清楚的病因引起的,所以在不同病因的作用下产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每例高血压患者对不同降压药治疗有不同的疗效反应。而且不同的高血压患者所伴有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疾病也不相同,用同一种药或同一类药物治疗所有的高血压患者显然是不科学的。

《心脑血管病防治》:您认为高血压个体化诊治包含那几层含义?

唐新华:高血压个体化诊治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

1.对患者进行诊断时

在诊断时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除总体血压水平及危险分层不同外,还要考虑到每例患者伴有不同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的心脏、肾脏及血管疾病,是否有继发性高血压或白大衣高血压的可能。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治疗或继续观察,若需治疗应选择适当的起始治疗时间。

2.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时

在决定患者治疗时,应考虑到不同患者对各类降压药的治疗反应(效果、不良反应及耐受性)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伴有与某种降压药作用相对抗的疾病(例如哮喘、心律失常、代谢异常等),因此临床医师应根据每例患者不同的降压目标,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计划。例如《指南》指出:“五类降压药都可以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用药和维持用药”,而且一些循证医学研究也证实钙通道阻滞剂(ccB)能有效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是高血压患者最常用的降压药物,其使用比例占我国降压药物的4l%。但CCB有可能加重伴有快速心律失常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尤其是短效CCB还有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因此对这类患者应慎用。

3.制定个体化降压目标时

在制定患者降压目标时,更应注重个体化的效果。《指南》要求降压治疗数周后的高血压控制目标是:一般人群<140/90mmHg,伴糖尿病、肾病者应<130/80mmHg,蛋白尿>1g/d患者的血压目标值为<125/75mmHg,65岁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目标值为<150mmHg。上述目标是针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定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因素。

例如,老年患者如果在降压治疗时舒张压已<60mmHg,而收缩压依然>160mmHg(并未达到《指南》要求的降压目标),此时若再继续降压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心血管风险。

再如,在对高血压急症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降压时,不能短期内降压达标,降压幅度应控制在用药前基础血压的20%,迅速降压可能骤然降低脑灌注量,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或加重梗死区域的缺血,从而引起再灌注损伤。针对这类患者,应先度过急性危险期,待病情稳定后再缓慢降压,逐渐达标。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降压治疗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作用,需要在区分患者的同时慎重选择降压药、控制降压速度和幅度。

对那些没有并发症、合并症及靶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相对较少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低。但那些已出现严重并发症,有糖尿病、肾病、卒中等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其心血管危险显著增加,尤其是老年患者,必须制定个体化的降压速度和降压幅度,同时更应注意选择具有心血管保护效应的降压药物,这样降压治疗才能获得更大益处。

《心脑血管病防治》:请您谈一下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应掌握的要点?

唐新华:临床医师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个体化治疗:

1.合并不同阶段的冠心病

降压药物的选择应有所不同,须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例如ACEI被主要用于合并冠心病高风险、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因为对EUROPA、HOPE、PEACE等大型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ACEI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所以ACEI应做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首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剂,来进行初始和持续治疗,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仅作为ACEI不耐受时的替代药物。β受体阻滞剂更多用于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

2.合并脑卒中

在脑卒中一级预防中,各类降压药物治疗均可显著减少脑卒中的发生,但是不同类的降压药物对于脑卒中二级预防存在差异,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PATS、MOSES、PROGESS)证实了利尿剂类和ARB类降压药物及ACEI联合利尿剂对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作用。冠心病往往是卒中患者的隐匿性并存疾病,需引起关注,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ACEI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卒中复发,还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无论是脑卒中急性期还是稳定期都不宜采用短效CCB来降压治疗,因为这会增加再出血和梗死的风险。

3.合并糖代谢紊乱

200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将ACEI、ARB作为首选的降压药,以对抗RAS系统的过度激活,缓解胰岛素抵抗,延缓肾脏受损。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对于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选ACEI、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4.合并微量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

在没有禁忌症时,应首选ACEI或ARB,以减少蛋白尿和延缓肾病进展。由于肾脏受损的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极高,通常需考虑给予综合干预,而AECI类药物因其确切的心血管保护和非血压依赖的肾保护机制应优先考虑。

65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通常首选CCB和噻嗪类利尿剂。既往的研究表明,6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以上降压药的联合治疗才能达到目标血压,如果合并脂代谢或糖耐量异常,则应同时联合调脂降糖治疗。因此在联合用药时更应考虑患者并存的上述各种情况,采取降压作用相加,副作用相抵的合理联合方案,从而使患者除降压外获得更多的益处。

《心脑血管病防治》:最后,请您谈谈在高血压防治中怎样做到标准化与个体化有机结合?

篇3

【关键词】 乡村医;高血压防治;对策

current status on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rural doctors in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related improving strategies

li yong,li wan-rong,zhang zhi-chao,et al.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haotian people’s hospital, guangyuan 6280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rural doctors in our local district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consequently to explore the related improving strategies.methods a closed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pecialty, advanced study, method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hypertension, blood pressure target, principle for medical treatment, basic facilities and medicine supply, was introduced to all the rural doctors registered in the local health bureau. results of total 365 registered rural doctors, 316 doctors had received this questionnaire and 316 answered questionnaires were available. the mean age of the investigated doctors was (45±8)years old. of all the subjects, 75 percents just learned the clinical practice from a senior doctor, 72.78 percents had not yet been trained in the formal medical therapy unit, 56.96 percents owned a sphygmomanometer that used for more than 3 years, 83.86 percents didn’t know the correct position of the cuff, 68.03 percents didn’t know how to position the stethoscope, 85.13 percents didn’t know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hypertension, 92.09 percents didn’t know the principle for medical treatment, and 96.20 percents didn’t know the blood pressure target.conclusio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rural doctors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is still unsatisfied. thus, the uniform, standard management system for hypertens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immediately.

[key words] rural doctors;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strategies

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高血压病人有1.6亿多,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1]。WwW.lw881.com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加的趋势。防控高血压疾病已经不再是高血压专科医生的事了,而必须采取全人群、高危人群和病人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从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和病人的规范化治疗三环节入手,构筑高血压疾病全面防治的战线。为了有效控制本地区高血压疾病,降低卒中发生率,我们对乡村医生对高血压的防治水平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对象均是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注册乡村医生,其中男309人,女7人;年龄最大70岁,最小34岁,平均(45±8)岁;师承学艺237人;具备中专学历37人;专业结构显示296人为纯中医,20人为纯西医;230人未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1.2 研究方法 对在区卫生局注册的所有乡村医生进行一次封闭式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进修情况,测量血压方法,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降压目标、用药原则以及基本设备和药物储备。

2 结果

2.1 全区注册村医365人,参与调查问卷的有316人,交回调查问卷是316份。

2.2 平均年龄(45±8)岁,237人是师承中医学艺;230人未到过正规医院包括镇医院学习进修, 298人有血压计,但是从没有校正过自己的血压计是否测量准确,180人的血压计已经使用了3年以上。测量血压时有265人不知道袖带放置的准确位置,215人不知听诊器放置的准确位置;有269人不能正确表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38人主张第一次测量血压高患者需立即给药,291人不能明确高血压病人用药原则,304人不能明确降压治疗的目标,75.80%以上的人知道高血压病人的常见表现以及知道吸烟、肥胖、遗传、不良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病人有影响。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一百多年前riva-rocci发明了袖带血压计后医学界才对高血压的生理和病理意义有了认识。据2002年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比1991年增加了31%,估计目前全国患病人数达到1.6亿多。随着1999年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出台,我们对高血压的防治进入了新的时代,但是因为农村人口众多,大部分生活在山区贫穷地区,卫生健康意识差,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处于特别低的水平。我们调查显示乡村医生普遍年龄较大,学历层次低,专业单一,进修学习机会少,诊断设备简陋,对高血压疾病防治的基本技能即正确测量血压方法掌握差,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基本理论掌握差,对高血压病规范治疗的原则掌握差。我们对我院脑卒中病人回顾分析中发现114例病人中,有50例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初始却没有在当地村镇得到较规范的治疗。辽宁省农村医生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知晓和掌握情况调查显示两县院医生对《指南》知晓率为45.8%,培训率为31.7%。对高血压防治策略制定的主要依据及危险因素险评估分层原则等知识掌握<60%[2]。这证实了广大农村卫生资源贫乏,基层防控一线太过于脆弱。所以农村高血压防治显得任重而道远。农村卫生资源的贫乏,乡村医师作用的弱化是前阶段医疗体制改革带来的负面效应。城市医院的高度发展和急剧膨胀,医疗资源也随之在城市出现高度集中,乡村医院和乡村医师则逐渐走向不想管和无人管的地步。当地约214个行政村在近20年中没有经费投入和行政参与,大部分乡村医师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加上外出务工的兴起,乡村医师流失增加,更可怕的是个别地方兽医开始给人治病,所以尽快改变乡村医生的生存现状已经迫在眉睫。提高乡村医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是农村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疾病的需要。为了提高乡村医生的防治能力,笔者建议:(1)政府重视,开展农村高血压防治工作需要县、乡镇、村委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多部门合作,共同参与,把提高村医水平与防治三级网络建设作为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标[3]。(2)建立卫生主管部门对乡村医生评价制度,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创造支持性环境,满足其设备设施的增置与更新。以两年为一周期进行评估,对不能达到标准的村医取消其资格,新聘优秀的人员,形成竞争机制。(3)轮训制度,利用县区医院的技术和智力优势对乡村医生进行轮训,使其掌握血压的正确测量方法,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基本药物的作用及使用方法,高血压的降压标准及主要并发症的干预,提高对高血压病防治的“三基”水平。(4)建卡报告制度,设计高血压病人基本信息卡,对明确的高血压病人实行建卡报告制度,区人民医院相关人员将高血压病人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并指导治疗。对及时建卡并上报的医生给予适当的鼓励政策。(5)基本用药制度,卫生站必须储备卡托普利、心痛定、双氢克尿噻和阿司匹林四种基本药物,初步用药方案是:1级高血压选一种降压药加用阿司匹林,2级高血压选两种药加用阿司匹林,3级高血压选3种药物加用阿司匹林。(6)专科医生随访制度, 对建卡医生实行电话沟通随访,主要了解是用药情况、病人反应以及建议相关辅助检查,提高病人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7)宣传资料进家门制度,对在村站接受治疗的人员宣传高血压防治基础知识,内容主要涉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调节饮食改变生活方式的必要性,提高农村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从而为有效防控高血压疾病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已广泛流行,成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且为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全身性的多脏器病变的重要病因之一。

1 饮食营养对高血压的重要性

预防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饮食营养则是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易于推广的好办法。因此应从婴幼儿期与青少年期就开始注重科学饮食及合理的膳食结构,不食用高钠、高盐、高脂肪膳食,减少酒精的摄入,多吃富含钙、钾、纤维素类的食品。学龄初儿童就开始进行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同时要调节生活方式,多进行有氧代谢运动,从而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

2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原则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血压本身,另一方面是脑卒中。重要的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2.1 与高血压脑卒中有关的饮食因素

2.1.1 总热能 饮食提供的热能主要来自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如果摄入量与消耗量达到平衡就能维持正常的体重,体重过重的人,应控制饮食,胖人降体重后,血压可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2.1.2 脂肪 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多,可升高血胆固醇,与血栓形成有关,易导至脑卒中。植物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高,可降血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凝集时间,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可预防脑卒中。

2.1.3 蛋白质 蛋白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膳食中的蛋白质含硫氨基酸的成分越高,则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病率越低。鱼类蛋白质含有丰富的蛋氨酸和硫磺酸,都是含硫氨基酸,能影响血压的调节机制,使尿钠排出量增高,抑制钠盐对血压的影响,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植物性大豆蛋白质对心血管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降低胆固醇,虽对血压无明显的影响,但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2.1.4 食盐 凡是有轻度高血压的病人和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均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量,一般主张控制在5克以下,即食物含有轻度咸味,用盐量约为正常饮食中食盐量的三分之一。对有耳鸣、眩晕、心衰、浮肿、急进性高血压的病人,食盐量均应严格控制。

2.1.5 钾 钾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富含钾的食物可以缓和一部分钠太多的影响,钾摄入量高,可使钠的排出量增加,而使血压下降。

3 高血压的饮食营养治疗措施

3.1 控制热能 降低体重 体重超标准者,尽量少吃或不吃糖果糕点、甜饮料、油炸或油酥点心及含脂肪量高的食品,多吃含碳水化合物较少的蔬菜水果,增加饱腹感。

3.2 限制总脂肪量 避免牛油、羊油、猪油和肥肉,不吃含胆固醇过高的鱼子、脑等。另外多吃猪心可降低胆固醇。

3.3 蛋白质 蛋白质在治疗高血压和脑卒中起重要作用,故每日膳食组成中应有一定数量的动物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一定要多吃鱼类蛋白质。

3.4 限制食盐摄入量 食盐摄入量每日在5克以下,其血压可明显降低。

3.5 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无机盐和食物纤维的很好来源。深色叶菜含大量维生素A、B、C、钙、镁,而根茎类蔬菜如土豆、慈菇、菜花、白薯等则含钾丰富,水果是维生素C和钾的很好来源。另外,蔬菜水果供热能低,粗纤维多,具有饱腹感,尤其是黄瓜、西红柿还可以生吃,适合于降体重的膳食。因此,在日膳食中叶菜和根茎菜要适当搭配,多吃蔬菜水果。

3.6 海产食品 海产食品含碘量高,能降血压,破坏钙盐在血管壁中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藻类对通便和饱腹有很好的作用,它们几乎不含脂肪,和蔬菜有同样的利用价值。

3.7 饮食制度 饮食应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一日四餐最佳,晚餐饮食要清淡易于消化,病人情绪要轻松、愉快,夜间要休息好。总而言之,饮食营养是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的关键,并且应从婴幼儿期开始,注重科学的饮食及合理的膳食结构,学龄初儿童开始进行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对高血压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应是低盐、低热能、低脂肪、低胆固醇,有丰富纤维素的红、黄、绿、白、黑蔬菜,烹调时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一日四餐,七八分饱,戒烟限酒;控制情绪波动,切忌暴怒激动;加强体育锻炼,从而降低血压、血脂、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以达到保护血管,保持血压稳定,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及降低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使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篇5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银杏叶胶囊 效果对比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我国其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 有效的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及社会价值。笔者自2009年以来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胶囊治疗高血压病患者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均为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初诊为高血压病者,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有关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50~75岁,平均(57.10±5.20)岁。对照组50例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8~78岁,平均(55.40±4.90)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调查时两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排除病例标准:白大衣高血压、严重内脏功能障碍、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病及继发性高血压。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10mg,2/d,或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30mg,1次/d。治疗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加用银杏叶胶囊口服,每次一粒,3次/d。两组均设2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按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降低20mmHg以上。②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10~20mmHg而未达到正常范围;如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mmHg。③无效:未达到以上两项指标。

2结果

两组高血压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结果示治疗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两组高血压病疗效比较

组别 总病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数(%)

治疗组 50 20 23 7 43(86.00)

对照组 50 15 19 16 34(68.00)

3讨论

银杏叶,是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味微苦,性平。具有益心、活血止痛、敛肺平喘、化湿止泻的功效[3] 。据《食疗本草》记载,银杏叶可用于心悸怔忡、肺虚咳喘等病症。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银杏叶含有200多种药用成分,其中黄酮类活性物质46种,微量元素25种,氨基酸8种。其中以黄酮为主的有效成分,具有保护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恢复动脉血管弹性、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脑血管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松弛支气管和抑菌、营养脑细胞及其它器官的作用,对于高血脂的调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辅防治等有良好的功效,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理想药物成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目的是使降压效果增强,西药使用剂量减少,使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还能迅速改善症状,平稳降压至目标值,协同逆转靶器官损害及治疗相关疾病。通过本观察表明,西药加银杏叶胶囊治疗高血压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纯西药治疗。中西医联合用药,取长补短,可取得比纯西药治疗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试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

篇6

关键词:老年;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358-01

老年患者由于大动脉硬化和顺应性下降,大动脉储存血液的能力也减弱,心脏收缩期射出的血液大部分流向外周动脉,因此外周动脉波反射加速,使得收缩压升高[1],所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多见于60岁以上患者。如何控制老年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依从性,减低临床心脑血管病风险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我院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ISH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诊断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的诊断标准[2]:年龄≥65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

1.2 方法:将60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每日一次治疗;治疗组(30例),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50mg每日一次,联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脂(TC、TG),血压测量为相同时间连续测量3日,每日3次,取平均值。并查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作为安全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

2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及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P

3 讨论

据201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占高血压的60%。对于年龄>60岁的老年人而言,收缩压增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老年高血压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如何控制ISH,提高治愈率,降低发病率并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是临床及预防医学的重点。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对比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老年患者高血压以容量性高血压更多见,应用利尿剂为首选,由于利尿剂电解质紊乱的副作用,故应用小剂量利尿剂为佳。厄贝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具有明显的降压、肾脏保护及改善心室重塑的作用,而且其高血钾副作用可以弥补噻嗪类药物的不足。他汀类药物可明显减少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作为心脑血管病的一级或二级预防治疗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4]。 本组研究通过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起到了良好的降压作用并通过降脂、稳定斑块减少了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治疗应遵循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便、依从性好的原则,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既符合老年患者降压原则又能使患者从他汀类药物治疗中获益,临床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叶健烽.脉压差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2006,12(4):333-335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篇7

【摘要】高血压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没有理想的特效药。为指导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生活,本文探讨了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调养、心理护理和生活方式指导,以控制和降低高血压的危险性。

【关键词】高血压 饮食调养 心理护理 生活方式指导

WHO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非一日内连续测三次,每次测三次取平均)。年龄、职业与环境、遗传和生活方式、有家庭史、吸烟史、喜高盐饮食、肥胖等都是影响高血压的因素。高血压早期无明显症状,如头昏,眼花,心悸,胸闷,黑蒙,精力下降等,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患病,如不积极采取任何措施,可导致心、脑、肾、眼等并发症、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注意调养。

1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调养

1.1 饮食调养原则:饮食调养要适量控制热能及食盐量,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水平,控制体重,防止或纠正肥胖,利尿排钠,调节血容量,保护心、脑、肾血管功能。采用低脂低胆固醇、低钠、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热能饮食。

1.2 饮食调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调养的重要性在于控制和不断的减少危险性,对于预防高血压也具有指导意义。

(一)限制总热能:控制体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肥胖者应节食减肥。体重每增加12.5kg,收缩压可上升1.3kPa(10mmHg),舒张压升高0.9kPa(7mmHg);说明体重增加,对高血压病治疗大为不利。肥胖者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显著增高,临床上多数高血压病人合并有超重或肥胖。而限制热能摄取,减轻体重后,血压就会有一定程度降低。

(二)适量蛋白质: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应限制动物蛋白。调配饮食时应考虑蛋白质生理作用,应选高生物价优质蛋白,按lg/kg补给,其中植物蛋白质可占50%。不同来源蛋白质对血压的影响不同,某些蛋白可使高血压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酪氨酸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大豆蛋白虽无降压功能,但也有预防脑卒中发生的作用。

(三)减少脂肪,限制胆固醇:脂肪供给40~50g/d,除椰子油外,豆油、菜油等植物油均含维生素E和较多亚油酸,对预防血管破裂有一定作用。同时患高脂血症及冠心病者,更应限制动物脂肪摄入。如长期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肥肉、贝类、乌贼鱼、动物脂肪等,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促使脂质沉积,加重高血压病,故饮食胆固醇应在300~400mg/d。脂肪摄入过多,可引起肥胖症和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冠心病的主要患病因素之一。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致动脉粥样硬化,故减少脂肪,限制胆固醇摄入。

(四)进食多糖类碳水化物:进食多糖类碳水化物,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淀粉、糙米、标准粉、玉米、小米等均可促进肠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对防治高血压病有利;而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均有升高血脂之忧,故应少用。

(五)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1 限制钠摄入:食盐摄入与高血压病显著相关,食盐摄入量高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也高,限制食盐摄入可改善高血压症状。WHO建议每人每日食量不超过6g。低钠饮食时,全天钠应保持500mg,维持机体代谢,防止低钠血症,供给食盐以2~5g/d为宜。

2 补钾:限钠应注意钾,钾钠比至少1.5:1;有些利尿药可使钾大量从尿中排出,故应供给含钾丰富食物或钾制剂。含钾高食物有龙须菜,豌豆苗、等。

3 钙:钙治疗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1000mg/d,连用8周可使血压下降;部分人不给降压药,亦可使血压恢复正常。含钙丰富食物有黄豆及其制品,葵花子、核桃、等。

(六)补充足量维生素C: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排出体外,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桔子、番茄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高血压病的防治。其他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B1、维生素B:和维生素B12,均应及时补充,以防止缺乏。

(七)节制饮食:宜少量多餐,每天4~5餐为宜,避免过饱。定时定量进食,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食物种类齐全,营养素比例合理,不挑食偏食。清淡饮食有利于高血压防治,油腻食物过量,易消化不良,且可发生猝死。

(八)烟酒和茶:卷烟中尼古丁刺激心脏,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促使钙盐、胆固醇等在血管壁上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传统医药认为少量饮酒可扩张血管,活血通脉,助药力,增食欲,消疲劳。长期饮酒危害大,可诱发酒精性肝硬变,并加速动脉硬化。茶叶含有多种对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成分,其中以绿茶为好。总之,应饮茶戒烟,最好忌酒。高血压病合并肥胖、高脂血症及心功不全者应禁酒。茶叶中的茶碱和黄嘌呤等,有利尿降压作用。

(九)食物选择:多吃降压降脂食物:多选用能保护血管和降血压及降脂的食物。有降压作用的食物有芹菜、胡萝卜、等。降脂食物有山楂、香菇、等蕈类食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对防治高血压病、脑出血、脑血栓均有较好效果。而所有过咸食物及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含钠高的绿叶蔬菜等,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均在禁忌食物之列。

(十)营养素与药物相互作用:治疗高血压病时,常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优降宁等治疗,用药期间病人不宜食用含酪胺高的食物,如扁豆、蘑菇、等食物。酪胺可促使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使血压急剧升高而发生高血压危象。另外降压治疗时,病人不宜服用天然甘草或含甘草的药物,如甘链片;因甘草酸可引起低钾血症和钠潴留。用利尿药时易起电解紊乱,应注意调整食物中钠、钾、镁含量。茶叶易和药物结合沉淀,降低药物效果,故服降压药时忌用茶水送服

2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指导

2.1 心理护理:首先,建立病患的良好的第一印象,尽快解除恐惧心理,解决心理障碍,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限度减少心理紧张的刺激,安静舒适的心理效应胜过药物的作用。

2.2 生活方式指导

(一)、体重超标者减肥:按体重指数(BMZ)=体重(公斤)/身高2(Kg/m2)计算,超过亚洲成人痴肥标准27.5就需要减轻体重,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高血压患者的运动须根据年龄、高血压程度和身体状况以决定自己的运动种类、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具体项目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健美操、门球、气功、骑车等。

(二)充份的睡眠及休息:经常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焦燥激动,免疫力降低,从而不利于高血压患者。

(三) 娱乐有节:娱乐活动要有节制,如下棋、打麻将、打扑克要限制时间,一般以1小时至2小时为宜,看电视也应控制好时间,不宜长时间坐在电视屏幕前,也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

篇8

一袋牛奶:指高血压患者天天要喝一袋消毒牛奶。

我国成年人每日需要摄钙800毫克,但我国膳食普遍缺钙,一般每日摄人量为500毫克左右,每袋牛奶按237毫升(m1)计算,约含钙280毫克,这样就能基本满足高血压患者的需钙量。而且牛奶富含优质蛋白又易吸收,并能轻度降低血中胆固醇,有利于防治动脉硬化,有利于病情好转。

二低最好:指患者要长期坚持低盐、低脂的摄食原则。

研究证实,钠盐摄入量长期限制在每日2-4克以内,约一半高血压患者血压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WHO建议摄盐量每天应低于5so另外,要改善食谱结构,养成低脂饮食习惯,少吃甚至不吃动物脂肪与内脏,这对于防治高血压病也十分重要。

三高三份:三高是指高钙、高钾、高蛋白饮食。高钙、高钾食物如黄豆、虾皮、香蕉、橘子、土豆等;高蛋白食物即优质蛋白如牛肉及各种水产晶,三份是指每日进食三份高蛋白食品,这是维持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相当于以下任意一种:50克瘦肉、100克豆腐、一个大鸡蛋、25克黄豆、100克鱼虾鸡鸭。

四句记牢:是指牢记四句话,即饮食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七八成饱、少吃多餐。

单吃粗粮或细粮,营养素都不够全面,粗细粮搭配,蛋白质才能互补,才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另外,粗粮中的纤维素还有助于降血脂,预防糖尿病、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等。甜食过多,易促成肥胖症、高脂血症;过多摄盐,易造成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血压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烹调中可用醋或糖代盐。少量多餐是指一天可吃四、五顿饭,但每次饭量不宜多,且不要过饱,吃个七、八成就行了,还要清淡可口,以控制总热量,这样才有利于减肥,防治糖尿病,防治高血压。

五百菜果:是指每日500克蔬菜与水果,其中每日进食蔬菜400克、水果100克。新鲜蔬菜与水果除可以补充维生素、纤维素与微量元素外,还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

六两主食:是指通过调控主食进而达到调控血糖、血脂与体重的目的,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六两,折合300克醣。

七种颜色:七色是指红、橙、黄、绿、黑、蓝、紫。

篇9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6-0685-02中图分类号:R 743.3061文献标识码:B

随着外科手术方法的改进,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明显提高,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我科2001年7月~2006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125例,在其围手术期进行了积极的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73例,女性52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9.2岁。其中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82例,既往有脑血管意外史6例。入院时按高血压性脑出血意识状况分级标准分级:I级7例,Ⅱ级22例,Ⅲ级78例,Ⅳ级18例。临床表现:右侧偏瘫50例,左侧偏瘫45例,失语16例,恶心、呕吐85例,脑疝21例。发病至住院的时间为3 h~3 d。头颅CT检查:血肿位于壳核82例,皮质及皮质下13例, 丘脑30例,其中破入脑室系统27例;血肿量:15~30 ml 16例,31~60 ml 48例,大于60 ml 61例。125例中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21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9例,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清除术75例;脑室出血伴有脑积水、脑室铸型行脑室外引流术22例。

2.治疗方案 ①降低颅内压:入院后即予20%甘露醇125 ml快速静滴,速尿20 mg静注,颅内压增高明显或有脑疝形成时,剂量加倍,立即手术。术后视颅内压增高情况,交替使用速尿与甘露醇,每6~8小时1次,白蛋白10 g,每日1次,用5~7天。

②调控血压:入院时血压≥200/110 mmHg(1 mmHg=0.133 kPa)时,在降颅压的同时,采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持续微量泵注入,并根据血压,调整泵入剂量,将血压控制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或150~160/90~100 mmHg左右。

③控制高血糖:首次血糖大于10 mmol/L,使用微量泵持续输注胰岛素,用量为1 U/h;当血糖大于12 mmol/L,用量为2 U/h。此后,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输入速度,将血糖维持在6.4~8.0 mmol/L之间。

④防治感染:对昏迷病人尽早行气管切开术,加强呼吸道管的护理。对疑有或可能发生严重感染者,尽早选用足量广谱抗生素,然后连续3日提取气道分泌物送细菌培养,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将广谱抗生素换为有针对性的窄谱抗生素。

⑤防治消化道出血:入院后即予甲氰咪胍0.2~0.4 g或雷尼替丁15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预防出血;已经发生出血者,用云南白药、凝血酶等经鼻饲管注入,并静脉注射洛赛克40 mg,每日2次。

⑥控制高热:有高热的病人,使用亚低温治疗仪予降温。

⑦营养支持治疗:术后行深静脉置管,行胃肠外营养,发病48 h后在胃肠外营养的基础上插胃管鼻饲加用胃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用量/天=全天所需营养量-肠外营养用量。

结果

全组术后出现再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32例,肺部感染24例。存活103例,存活者出院3个月后随访,按ADL评分I级17例,Ⅱ级30例,Ⅲ级33例,Ⅳ级18例,V级5例。死亡22例,病死率为17.6%。死亡原因:大量脑出血致脑损伤9例,严重肺部感染7例,消化道大出血4例,脑室铸型脑积水2例。

讨论

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对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我们认为控制颅内压、高血压、高血糖、高热、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感染和消化道出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是围手术期治疗的关键,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1.调控血压降低颅内压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升高是机体的一种应激代偿反应,能维持一定的脑灌注压,但持续性过高的血压可造成或促发脑继续出血[1],是临床症状加重和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血压控制不满意,波动频繁,容易引起再出血,因此,控制血压一定要平稳,防止忽高忽低。收缩压在170~200 mmHg或舒张压100~110 mmHg者,先脱水降颅压,严密观察血压情况,必要时再用降压药。收缩压<165 mmHg或舒张压<95 mmHg,不需降血压治疗。本组病人术后采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持续微量泵泵入降压,将收缩压控制在150~160 mmHg,舒张压控制在90~100 mmHg,效果良好,术后出现再出血仅2例。采用利尿剂与高渗性脱水剂联合应用降低颅内压 ,尤其针对高龄、合并有心、肾疾病患者,应遵循先利尿后脱水及使用小剂量脱水剂的原则。大量使用甘露醇易致心肾功能衰竭,速尿易致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因此,用速尿与甘露醇交替使用,以减轻二者的不良反应。白蛋白既可增强胶体渗透压,达到脱水作用,又可补充机体蛋白质,可酌情使用。

2.控制高血糖和防治消化道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血糖增高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利于身体对危重病变的对抗。但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大量葡萄糖经无氧酵解,使组织细胞能量生成减少及能量代谢障碍,影响细胞功能,乳酸生成增多,直接损伤脑组织,增加CO2的生成,致高碳酸血症,使颅内压升高,还可伴发高渗综合征,加重昏迷,影响中枢神经的功能恢复。将血糖维持在6.14 mmol/L的水平,可显著降低危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2]。本组对血糖高于8 mmol/L患者,采取积极地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6.4~8 mmol/L范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急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达14.6%~61.8%[3],上消化道出血对脑出血病人死亡率有很大影响,死亡率可达83.3%[4]。本组胃液及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32例(发生率为25.6%),其中消化道大出血15例,4例经积极治疗无效死亡(病死率12.5%), 低于文献报道。显然,积极防治消化道出血对改善病人预后极为重要。

3. 防治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 脑出血,特别是丘脑出血的病人,常出现高热。高热可导致机体代谢增高,增加脑的耗氧量,造成乳酸堆积,加重脑水肿。本组对高热病人,使用亚低温治疗仪予降温,效果明显。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89%,并发肺部感染者预后明显差于非感染患者[5]。及时气管切开,保持气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是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组病人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对预防肺部感染起了重要的作用,肺部感染发病率为19.2%,低于文献报道。一旦疑有或可能发生严重感染,即采用降阶梯方案尽早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待获得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立即将广谱抗生素换为有针对性的窄谱抗生素。此方案的优点是:①早期使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可迅速控制感染;②不会增加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且可减少总的抗生素用量,降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可能;③可有效避免初始选择抗生素不当,或延迟恰当的治疗带来的感染加重[6,7]。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由于发病前机体本身的代谢功能及循环系统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代偿能力差;发病后机体应激而产生各种全身代谢反应,如高能量代谢和高分解代谢、高血糖、免疫系统变化;术后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不能自主进食[8]。因此,早期合理的营养支持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各脏器功能支持及促醒的一个重要环节,早期补充热量和蛋白质,减少负氮平衡,有助于改变代谢反应,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Kubota S,Miyoshi A,Tatara N,et a1.Recurrent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hage:characteristics an drisk factors[J].No Shinkei Geka,1997,25(11):993-999.

[2]Bradley C.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02,18(2):128-129.

[3]梅海云,常建军,周秀丽,等.泮托拉唑防治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7):107-109.

[4]郭敏军,梁子敬,张作鹏.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探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2):130-131.

[5]童 鹰, 詹仁雅, 苏 群.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院内肺部感染的特征及防治[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9):540-543.

[6]Kollef MH. Optimizing antibiotic therap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setting[J].Crit Care,2001,5(4):189-195.

[7]Antonelli M,Mercurio G,Di Nunno S,et a1.Deescalation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in critical HI patients:pros and cons[J].J Chemother,2001,13(1):218-223.

篇10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高血压病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的危害极大,在人群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其发病急骤,变化迅速,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了中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我们于2008年10月~2010年9月对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患者,年龄39~82岁,平均64.5岁。男37例,女19例;均经头颅C或MRI证实。入院时按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评分,GCS 3~4分12例,5~6分9例,7~8分7例;出血量 0.05) 。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①迅速降颅压:20%甘露醇250 ml静滴,每日4~6次。甘油果糖250ml静滴,每12小时一次。凡收缩压大于26.7kPa者予静注速尿20mg,视血压下降具体情况每6-12h重复使用,无效时予肌注利血平1mg或舌下含服心痛定10mg,视血压下降情况每6-12h重复使用。对顽固性高血压,予硝普钠50mg加入5%葡萄糖酸钠500ml中,以0.5~1ml/min速度静滴。②防治并发症:纠正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等处理。昏迷者不能自主咳嗽排痰,要积极防治肺感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给予冰盐水洗胃及其他药物治疗,如洛塞克等。③营养支持:上消化道出血者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无消化道出血者可给予肠内营养。④防治再出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和治疗脑疝。

2.1.2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改善脑功能及催醒药物: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2次。用药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

2.2疗效评定标准 按《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制定的疗效判断标准。① 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为1~3级;③进步: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3结果

3.1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疗效比较:

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P

3.2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室上性心动过速、烦躁、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未做特殊处理,均很快恢复正常。差异无显著。

4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约占20%~30%, 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随着CT的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脑出血的诊断越来越准确、快捷;随着显微外科和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脑出血越来越倾向于外科治疗,但是资料显示,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仍达到3%~51%。高血压作为脑出血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高低与脑出血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密切相关,尤其脑出血后24小时内由于正常的脑循环自动调节机制受损,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其他应激性激素如皮质醇等分泌也增多,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很容易导致脑出血的发生[1]。

对出血量

总之,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应该把握好各种治疗的适应症,对于具有手术指征特别是合并脑疝形成的患者要及时请神经外科会诊,并且结合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有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缺氧,减轻神经细胞损害等作用,从而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预防; 社区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8-0108-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隐匿,患者早期常无任何临床表现,经历日积月累的慢性过程,逐渐出现对血管的损害,引起心脏、脑、肾脏等靶器官病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造成危害[1]。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健康。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应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2-3]。对此,笔者对本社区1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健康干预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社区登记确诊的18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41例,女39例;年龄32~81岁,平均(58.6±10.4)岁;高血压1级116例,2级50例,3级14例。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进行诊断、分级[4]。

1.2 方法

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及个体化治疗,并进行跟踪随访。

1.2.1 健康知识教育 通过定期举办关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及其预防保健知识的健康讲座,免费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定制橱窗、广播、宣传板报等形式,提高了广大社区居民特别是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知识[5]。

1.2.2 非药物治疗 按照WHO的建议,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方案,指导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尽量做到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多摄入水果蔬菜。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控制好体重。针对患者常因需要终身治疗而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的情况,积极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以建立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

1.2.3 药物治疗 实行“个体化”用药方案,采取“分级治疗”的原则[6](具体见表1),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及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给予不同的药物或药物组合进行降压治疗。给予联合降压方案时以长效降压药物为主,并注意考虑不同降压药物的相互影响。通常从最小剂量开始用药,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逐渐对药物种类和剂量进行调整,以达到目标血压。

1.2.4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血压测量,其中1、2级患者每2~3周随访1次,3级患者保证每周至少1次,针对血压控制效果和患者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

1.3 统计学处理

对资料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检验水准设为0.05,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脂水平比较

经过治疗,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干预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干预,各项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明显降低,参加运动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课题[7],我国高血压的流行存在明显的“三高三低”特征:即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8]。根据国内外学者共同研究的结论,高血压治疗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和病残的总危险”,其中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最重要的环节[9]。

高血压的社区防治措施有:(1)大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宣讲。定期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社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分发疾病防治宣传手册,将大量的医疗知识、健康理念传输给社区患者,提高其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增强依从性[10]。(2)合理膳食。WHO建议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

综上所述,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干预,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生;通过个体化方案进行社区治疗,显著降低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娇,欧爱华.我国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7):1354.

[2] dela Sierra A,Segura J,Banegas J R,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8295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 classified on the basis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J].Hypertension,2011,57(5):898-902.

[3]王宣淇,李宁秀.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及老年高血压防治[J].医学综述,2011,17(11):1674-1677.

[4]刘力生,王文,姚崇华.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摘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1):60-73.

[5]叶小梅.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相关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45-46.

[6] Podymow T,August P.妊娠期降压药物应用(2011年最新美国权威文章)[J].Seminars in Nephrology,2011,31(1):486-496.

[7]赵宁.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7):770-771.

[8]种冠峰,相有章.中国高血压病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301-302.

[9]郭大英,张娟,邓凤君.城镇社区居民高血压现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0):97-98.

[10] Barengo N C,Kastarinen M,Antikainen R,et al.The effects of awareness,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on cardiovascular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a community-based population[J].Journal of human hypertension,2009,23(12):808-816.

[11]张国力.关于高血压社区防治的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4):566-567.

[12]廖艳,林殷,张聪.社区老年人高血压中西医营养KAP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82-83.

[13]杨树军.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0-12.

篇12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602-02

1 开展社区宣传教育

1.1社区宣传:宣传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人群的有效手段,社区医生开展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健康专栏、专题讲课培训,播放录音录像,社区黑板报等形式,定期更换高血压病的防治教育材料。教育病人提高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心胸开阔,避免紧张、急躁、焦虑状态,要劳逸结合、心情放松。

1.2社区巡诊:社区医生有计划地到高血压患者家中进行巡诊,掌握患者的基础血压值,面对面的咨询指导,使患者能够控制食盐、糖的摄入,戒除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建议患者遵循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的饮食原则,并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值等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用药、运动等综合治疗方案。

2 健康饮食

2.1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切勿暴饮暴食。减轻体重是控制血压高的原因之一。

2.2 限制食盐的摄入:食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每人每天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1]。过多食盐,可使水钠储溜,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另一方面,使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增高,引起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高,使血压增高。因此,限制食盐的摄入能够降低血压。

2.3 低脂肪饮食:血液中的脂质过多特别是胆固醇过多,可引起动脉硬化,使血压升高[2]。每人每天食用食物含胆固醇的力量应在300mg以下,尽量使用植物油,少量使用动物油、内脏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2.4 适量蛋白质饮食:高血压患者每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1g为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类、奶类和豆制品等。补充足量的粗纤维,维生素和水,高血压病患者应多吃蔬菜、水果,提高食物中的膳食纤维;摄入适量的钾、镁、钙等;维生素能促进脂质代谢,尤其是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心血管动能,预防高血压的进展。每天饮水七杯,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净化血液,有助于血压下降。

3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3.1正确长期的和有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针对患者年龄、性别、体质以及生活习惯和血压值高低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2让患者认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及重要靶器官的生理、生化指标和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对心身造成的影响。

4 戒烟、限制饮酒

4.1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相关,酒精能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输出量,间接增加肾素释放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长期饮酒导致心肌细胞损害,是心脏扩大导致心肌病。所以,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限酒,每日饮用的酒精含量应少于20克。

4.2烟中的尼古丁能使心率加快导致血压升高。

5 适量运动

5.1运动可以使心率减慢,增加心脏泵血的效率,扩张血管,从而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正常血压。运动可以愉悦心情、增强体质,也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措施。根据年龄、身体状况以及爱好选择适宜的活动项目,如慢跑、快步走、游泳、太极拳等。

5.2以适合自运动形式每日坚持半小时以上。

6体会

高血压病存在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的“三低”,以及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服药和不爱服药的“三不”的三大特点,这是高血压病防治不能真正起到明显控制效果的主要原因[3]。根据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以上,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农村随着重体力劳动减少,生活条件的提高,高血压病患者也在快速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病多与超重、肥胖、精神紧张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通过社区医务人员的综合干预,充分发挥社区医疗优势,通过健康宣传、教育、指导等方式,达到社区医生与高血压病患者的互动,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高血压杂志,2005,13(增刊):3-6.

篇13

【关键词】中医食疗,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高血压病的防治与饮食密切相关,本文从中医对食物的性能与属性的看法、中医食疗特色、辨证施食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列举了一些中医食疗饮疗方与粥疗方,使食疗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疗效。

1 中医食疗重视食物的性能与属性

中医营养学十分重视食物的属性,将食物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三大类。认为谷属及中性食物,阴阳比例大致平衡,是人类最主要的较好的食物,而蔬菜水果及豆类等食物则属阴性食物;动物类食物以及海产品等则属阳性食物。

2 中医食疗应用

2.1饮食治疗原则:低脂低胆固醇、低钠、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热能饮食。

2.1.1限制能量摄入:控制体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肥胖者应节食减肥。

2.1.2 限制脂类总热量宜控制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150-250克,适当进降脂食物如山楂、香菇、木耳、大蒜、洋葱、海鱼、绿豆、柴菜等。

2.1.3适量蛋白质:应选高生物价优质蛋白,按lg/kg补给,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动物蛋白选用鱼肉、鸡肉、牛肉、鸡蛋白、牛奶、猪瘦肉等。

2.1.4少食盐摄入:每人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即约一小匙。食盐量还应减去烹调用酱油中所含的钠,3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盐。盐腌食物尽量不吃,味精、小苏打以及饮料中的防腐剂因含有钠盐,也应少用。

2.1.5增加含钾、镁、钙等食物:有些利尿药可使钾大量从尿中排出,故应供给含钾丰富食物或钾制剂如龙须菜,豌豆苗、莴笋、芹菜、丝瓜、茄子、香蕉、杏、梅等。含钙丰富食物有黄豆及其制品,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韭菜、柿子、芹菜、蒜苗等。

2.2辨证施食

2.2.1肝阳上亢型: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淡菜、柴菜、莲子、藕、海蜇、芹菜等以养肝阴,清肝热,苹果、梨、李子生津除烦,广柑、金桔、萝卜理气化滞解郁,粗粮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生梨、香蕉、蜂蜜等。

2.2.2肾精亏损型: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有补益作用的食物,阳虚甚者多食胡桃韭菜、黑芝麻、肉桂、龙眼、红枣、荔枝、羊肉等补肾助阳之品,阴虚甚者多食百合、茄子、扁豆、莲子、银耳、甲鱼、鸭肉、鹅肉、李子等补肾滋阴之品。

2.2.3气血两虚型:饮食以少食多餐、细软滋补为主,可食黑木耳、香茹、芝麻、黄花菜、莲子、山药、牛肉、海参、桂圆、荔枝、葡萄干、山楂、蜂蜜等。

2.2.4痰浊中阻型: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为主,可食苡米、红小豆、广柑、白萝卜、洋葱、橘子等理气化痰。

3.3食疗方

3.3.1饮疗方

3.3.1.1 胡萝卜汁。每天约需1000毫升,分次饮服。

3.3.1.2乌龙茶。杭10克,乌龙茶3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清肝明目。

3.3.1.3菊楂决明饮。lO克,生山楂15克,草决明15克,冰糖适量,三药 同煎,去渣取汁,调入冰糖,代茶饮 。

3.3.1.4罗布麻五味子茶。罗布麻叶6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常饮此茶可降压,改善高血压症状,并可防治冠心病。

3.3.2 粥疗方

3.3.2.1 荷叶粥。鲜荷叶一张,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先将荷叶洗净煎汤,将汤与粳米同煮成粥,调入白糖,每日1次,可清热生津止渴。有降压、调脂、减肥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患者。

3.3.2.2荠菜粥。荠菜250克,粳米100克。将荠菜洗净切碎与粳米同煮粥,每日1次,有清热解毒,养肝明日,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高血压病属肝火上炎者。

3.3.2.3车前子粥。车前子20克,粳米100克。将车前子装入布袋,加水浓煎取汁,入粳米同煮成粥,可利水消肿,养肝明日。适用于高血压病、肥胖患者。

篇14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病社区防治工作的方式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年从社区管辖范围内抽取1000例年龄在35岁以上的居民作为研究和观察对象,并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各类干预方法。结果:随着社区防治工作的不断开展,居民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以及对于高血压病有关情况的认识程度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效果显著。结论: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做到综合防治,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治疗;预控

高血压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高血压病患者多达6亿,其中有2亿患者在我国。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对于所患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0.6%、24.8%和6.2%,尚属较低的水平。为了对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工作的需求和效果进行了解,我社区自2007年起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并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的有关情况和特点进行了解,以便对其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社区健康教育、疾病控制和卫生资源分配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年从社区管辖范围内抽取1000例年龄在35岁以上的居民作为研究和观察对象,在对其进行血压测量的同时对其家族病史、现病史以及治疗情况进行询问。

1.2 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各服务站设置血压监测点,根据被选中居民的住址将其划分成不同的片区,由各服务站负责被划分区域居民的血压测量工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在第一次测压后开始,测压方法为在患者定座位休息5分钟后测量右臂血压,共计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的最终结果。对于血压异常的患者则进行非同日反复测量,以判断其是否属于高血压。社区干预的具体措施如下:

(1)健康教育:每季度对社区居民和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医护人员进行一次高血压知识的培训;保证社区服务站的宣传板内容每月更换一次。其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病的诊断方法,高血压病的危害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每户居民发放有关高血压病的宣传资料,1个体重指数计算器、1只限盐勺和一个油壶。

(2)非药物干预:首先,帮助居民制定合理的饮食及各类营养的摄入计划,确保热量来源及食物种类的多样性。同时,要求高血压病患者多吃蔬菜,少食盐、油,避免饮用烈性酒,禁止吸烟,以便将血脂和体重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其次是开展各类活动,帮助高血压病患者缓和精神压力,使其能够更好的完成自我调节,从而达到放松精神的目标。

最后就是成立高血压患者俱乐部,每周开展一次内部活动,以便病人之间进行沟通的联系,共同探讨高血压病防治的有关措施,使其逐步转变为社区高血压病的义务宣传员,同时,这样也有利于对患者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观察。

(3)药物干预:进行药物干预的原则是进行治疗必须是必要且对患者有益的。治疗时,患者先从小剂量开始服药,并逐渐增大用药量以便获得最佳剂量。当单一药物治疗无效时,再使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应该尽量使用一些长效药剂,确保患者全天候的平稳降压。另外,就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个体化治疗,并根据用药效果进行更换,避免产生耐药性。

1.3 疗效判断: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有关标准,如果患者符合下列要求,则判定为降压有效:青年患者的血压值降到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通过SPSS12.0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社区居民高血压“三率”变化情况:在开展社区防治工作后,居民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变化情况详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区防治工作的不断开展,居民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效果显著。

2.2 社区居民对于高血压病的认知情况:在开展社区防治工作后,居民对于高血压病的认知情况详见表2。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在实行社区干预之后,社区居民对于高血压病有关情况的认识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 讨论

医学界的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采取了合理的防治措施,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病是可以被控制和预防的,所以,对于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控制就成为了降低我国高血压患者总数和高血压发病率的基础工作。在本次研究中,除了注意加强宣传教育,还对患者进行了积极的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以便在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病认识程度的同时改善他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缓解并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状况,从而达到预期的干预效果。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开展综合防治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说明在以后的社区干预工作中,应该注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实行上门测量和定点测量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将干预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健康教育工作在社区干预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作用是增强社区居民对于高血压疾病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改变自身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也反映出了良好的健康教育将会极大的提升居民对于高血压病的认知度,促使他们健康习惯的形成,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应注意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

对于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社区居民患病率的下降并非是评价工作成果的唯一标准,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才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加强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居民认识到该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其发病率的降低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居民对于治疗和预防的重视程度,确保各项措施都能够顺利的执行。

总的来说,除了积极控制血压水平外,完善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预控方法也是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措施,只有对其进行合理规划,才能得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振球.社区高血压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

[2] 冯淑琴.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0(30),156-157

[3] 陈新.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9),27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