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30 11:16: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医药产业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医药产业;产业安全;国际环境;评估体系;对策建议
1背景
2017年2月17日上午,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会议中提到:“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医药产业关乎国民生计,因此更要牢牢掌握医药产业安全的战略主动性。随着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政策的逐步推行,政府越来越重视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并且日益关注自身健康问题的今天,我国医药产业也有许多的机遇。但是,随着全球医药制造业的中心逐渐向我们国家转移,我国医药企业因其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从而不能良好适应现在的发展环境,并且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目前,各领域的部分专家对我国医药产业安全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的国际环境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有必要对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推动相关研究更为全面深入。
2相关研究进展
整体上,国内学者就医药产业安全的定义、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的现状、医药产业安全的评估以及相关对策建议进行了大量的阐述和分析。当前,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定义还没有达成统一、完备的观点,不同学者基于各自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论断。何维达和李冬梅[1]把产业安全的定义分为以下四类:一是产业竞争说,强调本国产业要有较强的竞争力来抵御开放竞争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二是产业控制说,强调相对于外国资本,本国资本要对相关产业有足够控制力;三是产业权益说,强调本国要保证国民的产业权益在开放竞争中不受损伤;四是产业发展说,强调本国要对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的重要产业进行控制,并使这些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较大潜力;乔颖和彭纪生[2]把产业安全内涵界定在、状态论、能力论、层次论、权利论五类。胡颖廉[3]则对医药产业安全及药品安全定义进行了区分。药品安全的概念包括产业安全和质量安全两个层面。前者指本国药品数量和种类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后者则是药品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也就是药品质量安全、有效、可控。药品监管政策的目标包括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和创新,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满足公众用药可及性。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主要的发展特征有:总量规模逐渐扩大,行业进入壁垒较强,生产主体结构多元,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同时,产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产业集中度有待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不明,研发能力亟待加强,“高端不足、低端过剩”,产品结构严重不合理,中小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低,以及融资渠道单一企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等多重问题[4]。胡朝凤[5]认为,中国医药制造产业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国际医药产业,保障其安全的关键在于提升国际竞争力。这一点与我们所要研究的我国医药产业安全国际环境的目的不谋而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中国的医药产业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强烈冲击,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产品进出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外资品牌和技术对外依存度也很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医药市场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我国的医药产业有很大的影响。跨国医药企业全球化引起的两极化结果,致使处于弱势地位的我国医药产业面临着严重的威胁[6]。部分学者构建了医药产业安全评估体系。何维达和李冬梅[1]提出,根据影响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将评价产业安全的指标主要划分为四种。这种指标体系在产业安全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体可以分为产业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周行和冯国忠[7]认为,我国医药产业安全可以从我国医药产业环境、我国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医药产业对外依存度和我国医药产业控制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张金鑫[8]则认为,外资的并购引起了我国医药产业安全形势的恶化,具体体现在医药业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和控制力上,分析了外资企业对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的影响。许铭以产业基础为一级指标,行业规模、行业结构、行业供需、上游行业为二级指标,对医药制造业安全度进行定量评估及实证分析[9]。还有部分学者比较了国内外的产业安全政策和不同国家的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并进行了分析。张福军和刘晔通过对国外不同产业安全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分别以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为代表;以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为代表;以委内瑞拉、阿根廷等国家为代表的三种产业安全政策模式。并总结出了由国外不同类型产业安全政策模式积累的不少经验和教训得出对我国的启示[10]。把美国和日本的制药产业创新体系与我国进行对比,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启示: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模式及其发展状况与产业发展的程度息息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医药产业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企业必须增强创新和经营实力,逐渐成为创新体系中的主体[11]。有学者分析了不同国家的医药创新体系,即美国企业为主体的政企分开医药产业创新体系,日本“官、产、学、研结合”的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德国企业为主体的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印度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和中国大学与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其中,美国、德国、日本、印度医药产业创新体系中大学和科研院所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12]。针对现阶段我国医药产业安全面临来自不同方面的困难和威胁,部分学者专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政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医药板块逐渐向新兴市场转移,我国因其突出的医药市场表现成为各跨国企业竞争的市场之一。赵明月等[6]提到,在全球医药市场变化的情况下,可以从健全立法理念、调整产业政策、支持创新研发、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这五个方面来面对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提出的扶持民族产业、保障医药产业安全的对策:主要是完善相关政策,从定价、招标与采购等方面扶持民族医药企业;建立中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体系;提高民族医药技术进入门槛,创建技术创新联盟,加强民族医药研究及产业技术竞争力[13]。我国医药产业的生存环境在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所以维护医药产业安全需要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加强调整。医药产业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响应、适应政府的相应政策。秦尚彬[14]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情况下,维护我国医药产业安全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法律与政策上的完善;加强研发力度,培养技术开发能力;加快完善医药创新体系;合理利用外资企业,实现我国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强管理,降低风险。胡颖廉总结为更新理念、多管齐下,制定扶持国内药企的产业政策;建章立制、依法行政,完善各类药企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整合协会、加强引导,提升医药产业的整体素质[15]。
3总结
国内学者对医药产业安全已作出较为详实的分析,由于产业安全的必要性及医药产业的特殊性,维护我国医药产业安全、振兴民族药业等一系列问题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梳理近几年国内对于医药产业安全的研究理论,发现国内相关研究多是讨论和平时期(简称常态下)医药产业安全的有关问题,而对国家处于紧急状况(如战争时期等)下医药产业安全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较为空白,且缺少基于历史视角对其他国家医药产业安全进行的比较研究和经验借鉴。对于我国的医药产业安全,应审时度势,在不同时期、不同状态应有不同的应对政策,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短期内,如何使我国医药产业安全趋于稳定;在长期发展中,如何让企业良性发展并在国际大环境中站稳脚跟。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控制力。在特殊时期,企业如何适应不利发展的环境;在平常状态下,又怎样保持并发挥潜力。相关的学术研究有必要抓住新的机遇,争取使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研究能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何维达,李冬梅.中国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6(8):74-76.
[2]乔颖,彭纪生.国内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3):86-89.
[3]胡颖廉.产业安全和质量安全:中国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逻辑[J].社会科学战线,2016(7):207-215.
[4]刘泉红,刘方.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及产业政策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4(32):39-67.
[5]胡朝凤.中国医药制造产业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14(29):92-94.
[6]赵明月,徐涛,孟锐,等.全球医药市场变化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影响探讨[J].中国药业,2011,20(10):6-8.
[7]周行,冯国忠.新时期我国医药产业安全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2):7-8.
[8]张金鑫,徐淼,谢纪刚.外资并购对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的影响[J].财政研究,2010(2):56-59.
[9]许铭.产业基础稳定向好,集中度有上升趋势[N].医药经济报,2010-7.
[10]张福军,刘晔.国外产业安全政策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15(4):82-86.
[11]金泉源,黄泰康.中国、美国、日本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对比研究[J].中国药业,2005,14(10):2-3.
[12]阿丽塔.国内外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对比分析[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13]张伯礼.扶持民族医药产业,保障我国医药安全的建议[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3(3):9-11.
[14]秦尚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维护我国医药产业安全发展[R].产业安全蓝皮书(医疗产业),2014:144-156.
关键词:医药产业;产业集群;生产业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001-02
生产业是面向医药产业集群中制造业的一种现代服务业,是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剂和支撑。从产业结构升级看,相对于生产制造环节,我国医药产业集群中生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成为制约我国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面向产业集群,促进生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医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迫切需要。
1 生产业是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
生产业是从制造业等产业内部分离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Greenfield(1966)认为,生产业就是向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的服务业。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是工业和服务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专指那些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一般包括:金融保险服务、现代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工程技术与装备服务、法律与会计服务、广告服务、管理咨询服务、营销服务、市场调查、人力资源配置、会展、教育培训服务等门类。
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需要生产业的发展来支撑。
1.1 生产业有利于发挥医药产业集群低成本优势
医药产业集群内企业地理聚集在同一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不断挖掘企业内部资源,降低外部交易成本。但随着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企业间交易活动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各种交易成本的上升。发展生产业,企业可以通过共用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降低交易成本。首先,信息、物流、商务等生产业对产业链间的衔接起到作用,有助于降低企业内外不同环节间的交易成本,加深产业链一体化程度;其次,制造业企业通过外购更专业化、更有效率的中间服务,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使自身能集中有限资源于关键领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2 生产业实现产品价值增值
医药产业集群是大量医药相关企业以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一条完整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价值链。嵌入医药产业集群中的生产业,贯穿于企业生产过程的上游(如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设计、市场研究等)、中游(如质量控制、会计、人事管理、法律、保险等)和下游(如广告、物流、销售、人员培训等)的各个环节,其价值凝聚在最终产品之中,是有形产品创造差异化优势和增值的主要源泉,也是医药企业之间非价格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3 生产业有利于医药产业集群创新
医药产业创新具有周期长、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因此对于单个医药企业,自行创新不仅投入高、效率低,还必须承担较大的风险。个别大型的医药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研发或与少数同水平企业的合作实现创新,我国绝大多数医药产业集群则是要在专门的研发机构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机构的把脉诊治下实现创新。近年,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药开发过程的日趋复杂、药政管理的不断完善,伴随全球医药研发服务的转移进程,以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组织)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医药研发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如张江“药谷”组建的新药孵化平台,在国内首次采用IP+CRO+VC(即知识产权、新药研发服务组织、风险投资相结合)的模式,其中CRO就是通过合同的形式向药品开发企业提供新药的临床前试验、临床试验以及新药申报等各项服务的专业公司,以加快新药的初审速度。
发达的生产业可以吸引优质资本加入产业集群,促进技术扩散和推动创新。首先,生产业提供的完善的法律、政策咨询服务,可以缓解新企业的“水土不服”,使其迅速适应、稳定下来。其次,行业协会可以提供完善的市场环境,为企业间的交流搭建平台,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扩散开来。再者,研发、咨询等生产机构往往比企业具有更强的对新知识的吸收消化能力,可通过研究改良后再逐步推广。另外,金融担保、管理咨询等非生产性组织可以通过资金支持、智力支持帮助小企业在创新中长大,改变自身的地位,获得创新的内在动力,进而加快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速度。
2 我国上海张江医药产业集群生产业发展现状
与国外的许多医药生物集群不同,上海张江医药生物产业集群不是围绕大学和科研机构自发产生的,而是在一片田野上通过政府引进知识结构等方式而着力培养起来的。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基地内集聚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企业、科研院所及配套服务机构400多个,形成了完善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涵盖了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成果转化、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等六个群体,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的基地之一。
2.1 上海张江医药生物基地中的生产业
(1)研发创新体系。
形成了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为核心、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基础、以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等30家研究中心和美国礼来、罗氏制药、安利、霍尼韦尔、诺华等10余个跨国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以及210家中小型科技企业所组成的研发创新体系。
(2)专业服务机构。
基地内有亚洲著名的CRO公司、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技术产权交易所、基地医药销售公司、律师、会计、审计事务所、咨询机构、企业注册和报关机构,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便利。
(3)技术支撑平台。
基地内建有生物医药科研设备共享网络信息化服务平台,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更为优越的软环境。
(4)生物医药孵化器。
张江用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孵化基地的建设面积达16万平方米、设有45个生物及化学孵化单元,引进项目单位已超过120家。平台的公共实验室与超过20家园区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服务关系,已有技术测试项目超过500个。
(5)投融资体系。
浦东新区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很强,通过无偿资助、贷款担保等形式为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园区内集聚的投融资服务机构也为企业寻求资金提供了便利。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张江医药产业集群内的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于制造业,存在种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支持不足。
张江医药生物基地虽然有上海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医药工业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为张江的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但它们与医药企业间并不具有“天然”的联系,产学研联系松散,并未真正发挥智力服务作用。并且,跨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弱,他们更偏向于与母公司联系,而很少与张江基地内企业进行技术交流。
(2)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
张江的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过程,但由于以政府为主体的运营模式和管理体制存在着后续建设乏力,资源整合、功能优化不到位的情况,产出效益达不到预期目标。
(3)技术支撑平台作用未充分发挥。
由于政府下设的服务机构门类繁多,不同主体的职能和目标不同,在投资方式、资源建设、资源供给、质量监督、共享协调与评估、后台管理等方面的运行机制都不同,导致技术服务平台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的功能空放、仪器设备闲置。
(4)融资服务体系不健全。
融资困难是大部分中小型服务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为生产业主要以无形资产为主,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较少,在商业银行难以获得贷款,且集群内风险投资不足,很难解决融资难问题。目前,张江医药生物基地内风险投资不足,主要是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政府设立的风险投资公司、民间风险投资极少。
(5)生产业规模层次低,创新能力弱,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的作用不强。
由于生产业的准入门槛和标准化程度低,形成了“小而全”、“大而全”的状况,专业化分工协作发展缓慢,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层次低、服务和业态同质性强,甚至恶性竞争、鱼龙混杂、良莠不分的问题比较突出,服务水平和质量亟待提高,服务品牌难以形成。与此同时,能够引领发展潮流,对行业标准建设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少且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3 我国医药产业集群中生产业发展策略
生产业发展对于医药产业集群提高竞争优势、降低成本、增强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医药产业集群中生产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产学研联合机制。
加强当地高校、科研机构与医药企业的合作,形成政府支持、研究机构的科研开发、企业的推广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并积极构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因为创新是医药产业集群这个特殊行业的永恒话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赋集群予生命力。
(2)构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包括专业的服务机构(CRO公司、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技术产权交易所、基地医药销售公司、律师、会计、审计事务所、咨询机构、企业注册和报关机构)、技术支撑平台和生物医药孵化器等。为新药申报、专利申请、报关、商标注册、信息咨询、技术交易、专业培训、投融资等提供优质服务,承担起连接生物医药技术上下游的纽带作用。
(3)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政府应致力于努力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将面向产业集群的生产业纳入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范畴,竖立发展制造业必须高度重视生产业观。设立生产业专项资金,统筹管理服务业引导资金和新增服务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公共服务平台、行业协会的发展。
(4)构建完善的融资服务体系。
要合理构建多层次的区域性资本市场体系,包括企业上市融资、企业债券融资和产权交易。可通过政府与企业共同筹集资金成立应急互助基金,当中小企业发生资金周转困难时,可申请应急;亦可鼓励发展面向生产企业的专业化、特色化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多更好的引入风险投资,健全各种法规,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拓宽撤出渠道,营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市场环境。
(5)建立健全合理的生产服务业准入门槛和标准体系,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
适度提高某些商务服务领域,如法律、物流、会计、咨询公司等准入门槛,加快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排除那些非专业化人士进入专业化服务体系,导致产品质量差,产业无序
竞争,从而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规范发展。政府应在财政上大力支持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引导其发挥对生产业的体制改革、发展方式和模式转变的示范带动作用。
(6)努力培育鼓励生产业创新创业的税收环境和要素市场环境。
面向鼓励发展的生产业,应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实行低税率政策,对生产服务业内某些新兴服务业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探索对生产企业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可能性,或实行营业税差额纳税;建议出台相关政策为生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生产业与工业在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上实行并轨;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和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面向生产业的领军企业和重大项目提供银团贷款;鼓励发展面向生产企业的专业化、特色化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7)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是同行之间为了避免不正当竞争,维护共同利益,以自愿形式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是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协作政府实施行业管理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行业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行业协调、行业自律、行业资格认定,行业人才培训和对外交往等方面的优势作用,逐步从政府职能部门脱离,确立其独立的地位和职能。
参考文献
[1]Greenfield HI, 1966 [C]. Manpower and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 New York: Columbia, U, press, (2).
[2]夏杰长,吴家淼.我国生产业发展的差距、潜力与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9,(2):3536.
[3]陈利华.国外典型产业集群生产业发展经验[J].浙江经济,2006,(15):1517.
[4]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研究报告(2009年版)[M].2009:116117,127131.
[5] 姜长云.集群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制约与启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7580.
[6] 黄卫国.我国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状和未来建设的若干建议[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9,3(3):6872.
【关键词】生物医药发展对策
一、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1986 年我国正式实施“863 计划”,生物技术被列为包括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7 个高技术领域之首。政府在生物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和扶持;国内各大企业为生物技术产业投入了大量资金;我国金融界也积极参与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许多有实力的公司进行了生物技术开发,并且从金融市场融资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目前全球正处于生物医药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预计2020年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1、产业政策倾力扶持,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我国政府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十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五” 期间医药的发展重点在于生物制药、中药现代化等。国家对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制订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对生物制药企业实行多方面税收优惠、延长产品保护期和提供研发资金支持等。同时, 国家为加强行业管理,对生物医药产品的研制和生产采取严格的审批程序,并针对重复建设严重这一情况,对部分生物医药产品的项目审批采取了限制家数的措施,以确保新药的市场独占权和合理的利润回报,鼓励新药的研制。2007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 规划》,该《规划》在组织领导、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人才队伍、投入、税收优惠政策、市场环境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保障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因而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2、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投资规模与市场规模迅速扩张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以及地方各级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生物医药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国家经贸委的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以前,我国对生物医药技术开发的总投资累计约为40亿元,自1999年开始,国家明显加大了对生物医药的投入力度,平均每年达20亿元左右,2003年这一投入达到60亿元,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在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优惠政策的作用下,国内一些生物医药企业通过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两种渠道获得了大量的资金,用于研发新产品。目前我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和相关产品研发的公司、大学和科研院所达600余家,其中注册的生物医药公司有200余家,具备生产能力的有60余家(其中的48家已取得生产基因工程药物试产或生产批文)。
3、初步形成了以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等为代表的医药产业集群
在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推动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加上政府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我国生物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区域,已逐步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由此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如由罗氏、葛兰素一史克、先锋药业等40多个国内外一流药厂组成的侧重于基因研究,化合物筛选和新药开发的张江药谷产业集群;拥有诺和诺德制药公司和8个生物科技国家863项目的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区;侧重于生物制药、特别是遗传工程药学的深圳生命科学园区等。这些产业集群聚集了包括生物公司、研究、技术转移中心、银行、投资、服务等在内的大量机构,初步形成了产业群体(药厂),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6个模块组成的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对扩大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存在问题
1、投资模式不利于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
国际医药产业巨大的经济效益来源于创新,发达国家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都拥有自己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通常每年投入的经费占全部销售额的10%一20%,而美国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生物药品的投人占总投资额的 60%~70%。每个大型医药公司都有自己“拳头产品”,单个产品的年销售额就可达十亿至几十亿多元。公司拥有这些产品的知识产权,国家给予专利保护,产占可以在10 年或更长时间内独占市场,一个产品就可赢得丰厚的利润,再从利润中拿出巨额资金投入研究开发新的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
从美国生物制药发展模式来看,技术力量雄厚的专家型小生物技术公司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大制药公司通过战略联盟实现生物技术的产业化,风险投资为生物技术开发提供资金支持,这三种力量的有机结合是生物制药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而从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模式来看,主要通过购买技术实现生产,风险投资机制不足且资金太少,另外技术创新力量薄弱。因此,生物技术产业很难形成气候。
我国的医药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大多不具备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生产的产品基本是引起仿制产品,重复开发投资现象也非常严重,恶性性竟争必然带来效益低下的状况。我国药品进口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三资企业产品销售额也在逐年增长,一份国外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政府不干预,中国的医药市场将在5 年内完全被国际医药大公司操纵。”
2、低水平重复研究、重复建设严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生物技术产品的广阔前景和丰厚收益吸引了国内众多企业加人开发,但其中多数是仿制国外的,品种少,厂家多,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建设投资。例如,研制rhuG—CSF 的就有18 家公司。据统计,仅1996-1998年,获卫生部新药批准文号的厂家,重组人白介素一2(l—2)的有10 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有10 多家。如此势必造成资源浪费、竟相压价、市场混乱的局面。更由于一些企业缺少产品市场调查分析,造成大量产品堆积,以致投资价格很高的成套流水线设备利用率很低,有的年使用率低于一个月。价格战反过来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假劣产品充斥市场。消费者对国产生物技术产品信任度低,而宁愿使用昂贵的国外进口制品。
3、科研和产业脱节现象仍较为严重
在我国科研单位研究目的是为跟进国际先进科技的发展,研究方向过多集中于对几个热门品种上游技术的开发,而能够实现产业化的项目很少,在国外,科研成果完成后,落到企业的研发中心进行进一步孵化,形成技术工艺后再规模化生产,在我国两者严重脱节。缺少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和有技术开发能力的企业将研究成果转变为生产,大大阻碍了产业化发展。
4、开拓市场能力低
由于产品生产工艺水平和经营手段落后,国内市场将面临进口药品的冲击。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国外市场开拓不够,许多企业的市场定位不准;二是开发市场的投入量不足;三是生物药品良好的临床效果虽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肯定,但其售价相对偏高,消费能力不足。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制药产业的资金与投术投人,并深化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机制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发挥资本市场和凤险投资公司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 竞争态势 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33-02
一、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医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过多年的发展,吉林省已成为具有比较完备的医药生产体系和商业流通网络的医药大省。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医药产业仍是一个低技术、低效率、低利润的产业,经济总量小、技术水平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全球化的趋势使吉林省面对的不仅是国内企业而且是世界制药巨头的竞争,而原本实力弱小的企业必将受到更大的挤压。无论资本实力、技术开发能力还是市场控制力,吉林省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差距都是悬殊的,这种“快艇对航母”的竞争局面给拥有众多中小医药企业的吉林省医药产业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我们立义于现实,为了加速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吉林省在医药产业技术人才、研发力量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吉林省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为吉林省政府部门和吉林省医药企业提供一些科学的建议。
二、吉林省医药产业存在的不足及挑战
1.医药行业“多、小、散、乱”的问题突出,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任重道远。近几年国际上一些大型制药企业为了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纷纷实行强强联合,力争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吉林省的制药企业仍习惯于分散经营,处于放大了的小生产状态,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的品牌、特色品种和规模效益,整体竞争能力差,难以参与国际竞争。目前中小型企业虽已成为吉林省医药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缺少像黑龙江哈药集团销售收入近百亿元以上的大企业集团。如果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类资源,企业和资源整合仍需做大量的工作。销售收入列第一、二位的大成集团和修正集团近年来发展迅猛,年销售收入均已达30亿元以上,但在全国排名仅为第10、11位。省内排名第三、四位的华润生化(10.6亿元)和敖东药业集团在全国排名仅列第47和59位。
2.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医药工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集约化、国际化程度高、高投入、高收益的产业,作为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研发投入在国际上至少要占上年销售收入的10%~15%,而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不超过3%,吉林省大多数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投入经费上还不到1%。科研与生产脱节,新药创新基础薄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慢;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产品更新慢;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低档次与低附加值产品多,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少;重复生产品种多,独家品牌少;多数老产品技术经济指标不高,工艺落后成本高,造成资源的浪费,缺乏竞争力,特别是原料药制剂研发不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中药资源生产与开发利用效率低,产品质量不能满足需求。中药材生产管理粗放,不能严格执行GAP标准,单产低、质量差的现象较为普遍;中药材病虫害的防治和农药残留的污染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没有建立优良种植的评价体系,缺乏对种植资源的收集整理;在中药饮片加工方面,由于中药材质量不稳定,生产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产品质量不稳定,再加上炮制工艺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因而难以满足国外用户的需求,大大削弱了中药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快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加强大型企业集团的培育,引导和扶持修正药业、敖东药业、东宝药业、亚泰药业等10大企业集团做大做强,扶持和促进重点企业低成本扩张,力争这类企业在兼并重组、核定企业销售成本、评定高新区外中药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鼓励省内医药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合资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2.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开发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深加工产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和工艺改进,进一步挖潜降耗,节约水、电、煤等基础资源,节约医药中间体等化工原料,消化成本上涨因素,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支持通化东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胰岛素达到生产能力,培育国际品牌,参与国际竞争。
3.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设立省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基地建设引导资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通过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向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科技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上注入,重点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加大在技术创新、研发能力、标准规范、知识产权和中药资源保护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采用创业投资机制等市场化手段,拓宽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融资渠道,以吸引社会资金为主,政府资金适当注入,采用股份制等灵活方式,建立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为吉林省医药工业实现跨跃式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4.加强对资源和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力度。从中药资源保护的实际出发,调整保护品种,保护并规范野生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人工种植(养殖)中药材GAP标准的认证工作。制订医药行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应对国际专利竞争,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保护医药知识产权,促进新药创新,倡导在新药创新全过程实行专利保护。加强专利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专利服务水平,运用专利制度加速技术产业化。
5.加大医药行业的改革开放力度。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引进战略合作者,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我国的医药行业还处于向海外拓展的初级阶段,全球非专利药市场的迅速崛起为我国医药行业融入国际医药市场,参与医药全球化分工、合作和竞争提供了大好契机。要树立开放与主动寻求合作的进取意识,进一步发挥地缘优势,对内要加强与黑龙江、辽宁在医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北药”品牌建设。对外重点加强与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等东北亚国家和我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把吉林省建设成为东北亚医药区域发展中心。引导、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开拓海外市场。
6.推动产业集聚,形成合理布局。重点建设“一园一城一个集聚区”的三大发展中心、两条医药产业带和两大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一园”即将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园建成全国最大的生物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生物中药工业园区。“一城”即将“通化医药城”建设为生产、科研、经贸发达的中国“药谷”和国际化医药名城。“一个集聚区”即重点发展以敦化市为中心的“延边敖东医药发展区”,重点以中药企业敖东、华康、力源3大药业集团为核心,建立3大现代中药制药工业园区,突出新产品和系列品牌的开发。两条医药产业带是围绕三大发展中心,以长春、吉林、延边和以长春、通化、白山两条中药产业带为两翼,进一步加速产业集聚,提升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同时,建设好吉林市和辽源市两大化学原料和合成药生产基地。
近期重点选择一批具有自主创新的中药传统品种深度开发、道地中药材种养殖及开发、疫苗类生物制品、基因工程药品等医药重大产业化项目,给予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方面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重点支持总投资达10亿元的修正药业集团高新医药园项目;总投资达7亿元的通化东宝药业集团东宝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二期扩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通过重点扶持一批重大产业化工程和项目,促进医药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加强对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政府要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医药人才培养。积极吸引国外医药产业高端人才来吉林省创业,对医药研究和产业发展贡献较大的高层次人才,应给予特殊津贴和奖励。要组建医药产业发展科技专家顾问组,负责对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
[本文获得四平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资助(编号:201030);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资助(编号:10YJC790181)及吉师博启动项目资助(编号:2010005)]
参考文献:
1.多纳德・海,德理克・莫瑞斯.产业经济学与组织[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2003
3.窦尔翔,吴航.构建我国新的医疗价格运行机制[J].中国物价,2003(6)
4.明杰,陶志刚.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周建.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力[J].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吴蓬,张志坚.医药产业历史发展的探讨[J].华西药学杂志,2004(14)
7.刘平洋.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8.蒋孙明.战略并购:医药行业的主流模式[J].医药经济信息,2004(2)
9.邱钧.产业经济学[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10.仲萍.关于加快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考[J].经济纵横,2010(3)
[关键词]医药产业集群;欧美;印度;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7-0087-02
医药产业集群即是为共享专业化的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同时共同面对机遇,挑战和危机,从而建立积极的商业交流和对话的渠道,在地理上有界定又集中的一些相似、相关、互为补充的医药企业[1]。欧美地区的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时间长、成果丰厚,现已形成一些颇具代表性的明星产业集群。如,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生技河”、波士顿的“基因城”[2]。成功的医药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上有一定共性,因而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产业集群有一定借鉴意义。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与中国在人口、经济等方面情况类似,所以其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对近期中国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3]。本文将以欧美及印度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例,对医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原因及该地区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经验的启示作一综述。
1明星医药产业集群的共性
1.1一流的研究机构
虽然实力雄厚的化学工业为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化学工业的实力并不是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该集群形成与发展首要因素之一是代表软实力的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因为快速而批量的供应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对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顺利发展至关重要[4],所以各医药产业集群选址都将人才池的大小作为主要考虑因素[5]。如,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生技河”,波士顿“基因城”。“生技河”拥有德国最密集的人才技术网络,包括53所大学、11家马克斯―普兰克学院研究所、13家夫琅久费学院研究所等研究机构[6]。波士顿“基因城”中更是包括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所美国顶级高校[2]。可见人才在医药产业集群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一流的研究机构更是知识外溢的基础及医药产业集群利润的保证。所谓知识外溢是指包括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在内的各种知识通过交易或非交易的方式流出原先拥有知识的主体,包括租金外溢和纯知识外溢两部分。知识外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综上可见一流的研究机构在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风险投资的支持
技术若想转换成产业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风险投资不仅为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也为其规避了风险[4]。许多生物医药企业的创始人曾聘请相关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操作,但由于相关人员无法承担日益增大的风险,因而这种模式不适合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他们将部分风险转移至企业外部以便更好工作,就此与日益发展的风险投资机构一拍即合。可以说勇于冒险的风险资本家是生物医药企业起步的关键。所以英国剑桥大学虽然是DNA研究的先驱,但是全球第一家生物技术企业却创建于拥有世界上最佳风险投资环境的硅谷,而美国新创生物技术企业也正逐渐从以纽约为代表的传统制药中心向风险资本集聚的旧金山地区转移[5]。上述现象充分说明了风险投资的重要作用。
1.3领军企业与新创企业
领军企业在将一流研究机构周围的新创企业向医药产业集群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4],其可于所处地区产生强大的规模效应,以吸引大量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速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稳定发展。作为明星医药产业集群之一的丹麦―瑞典“生物谷”便拥有大量的龙头企业,如,Novo Nordisk、H.Lundbeck及AstraZeneca。上述企业均拥有很长的历史,也为“生物谷”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7]。与领军企业不同,新创生物技术企业的数目代表了一个医药产业集群活力。且与领军企业相比,新创生物技术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兴起时间短,所以拥有更强的创造力和可塑性,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更为敏感。创造力可以转化为规模,但规模却局限了创造力的提升。因此,近年来许多领军企业不再追求扩大规模,反而于不断削减规模的过程中加强与新创企业的合作,以求在学术领域始终保持着创造力和敏捷性[4]。综上,可见领军企业和新创企业虽各有特点但在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对中国医药产业集群的借鉴意义
2.1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
欧美等地政府极少干预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其虽然提供相当的优惠政策,但很少再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因此,欧美医药产业集群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市场,并受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8]。而中国医药产业集群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政府,但目前政府在医药领域总投入不足,所以用于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资金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而且生物医药的研发风险高、投入大、周期长,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不能支持政府承担如此大的风险和长时间资金的投入。所以,中国的医药产业集群要想迅速崛起就必须加大与市场的联系,以利用其充裕的资金,并接受市场需求的调节。此外,中国财政部门也应注重风险投资机构的建设。从欧美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可知,风险投资机构帮助医药产业集群获得大量资金并规避风险以便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专注于工作。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保守有余、冒险不足,因此现阶段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需要政府大力扶植以达到支持医药产业发展尽快形成集群的目的。
2.2加强研究机构与企业的联系
欧美地区成功的医药产业集群比比皆是,但依然存在少数的失败案例。意大利伦巴迪地区医药产业集群的教训值得我们在发展具有本国特色医药产业集群过程中吸取。意大利以米兰为中心的伦巴迪地区是意大利生命科学研发最为集中的地区。1979―1996年该地区获得的欧洲专利办公室的专利授权达到整个意大利的43.9%。但该地区最终并未发展成类似美国波士顿“基因城”的明星医药产业集群。除了其研发水平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外,落后的校企关系是其发展的极大阻力。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该地区各高校并没有做好准备与企业相联合,60%以上的高校甚至没有标准的成果转化合同,造成两者间联系多在个人之间而不是机构之间[7]。知识无法转化成产品成为该地区未发展成医药产业集群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国的医药产业集群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研究机构与企业的联系,以便将知识现实化、具体化成相应产品投入市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2.3依据国情量体裁衣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与中国在人口、经济等方面情况相似。印度政府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在技术不如欧美的情况下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印度医药产业集群以仿制药品,接受外包和委托加工为主。据其海关统计显示,印度每年出口的药品大部分为非专利药,2000年其非专利药出口额已达16亿美元,而大批即将到期的专利更为印度医药产业集群此种发展方式提供了新契机[3]。接受委托加工可于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先进的制药技术,在仿制的基础上求创新,求突破,有利于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印度在吸引外资过程中并不盲目,其更注重来自于与自己国家文化联系紧密地区的投资。此举大大减轻了文化差异带来的不便,并加强了国家和国家的联系,可谓一举多得。由此可见,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依据国情量体裁衣依然可以找到适合本国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
3结论
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给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很多国家和地区深受其益。如,欧美,印度。但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等不利因素,因而要想做成真正明星医药产业集群获得相应经济利益需要的不仅是一流的研究机构、相关企业及强大的资金支持,更需要依据国情量体裁衣做好相应的规划。现今,如何合理借鉴别国发展经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同时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晋之,徐怀伏.中国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策略初探[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2008,6(10):151-152.
[2]连桂玉,杨莉,陈玉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8).
[3]王少礼.印度医药产业发展经验可资借鉴[J].中国药业,2006,15(5):40-41.
[4]吴晓隽,高汝熹,杨舟.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1(1):132-135.
[5]王芳,曹阳,张文杰.美国加州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及借鉴意义[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9,3(10):53-59.
[6]马超,王金辉.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医药产业集群经验及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7(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