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30 11:16: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档案管理机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档案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定要予以重视。一直以来,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与外界干扰,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相应的规章制度也不完善,在进行具体管理的时候,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针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加强对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保证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1 更新观念,树立档案管理全员参与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办公室人员的工作,也需要各部门人员的参与,共同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首先,一定要提高领导意识与领导责任。档案管理水平和领导重视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加强领导的检查与监督,积极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当中,不仅要提供一些自身工作档案,还要加强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其次,档案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负起责任,加强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积极配合领导工作,加强各类档案的整理与记录,并且进行及时记录与归档,并且进行相应的编号。最后,一定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组织全员进行积极的参与。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不仅是档案管理一个部门的责任,也需要其它部门的协助,这样才可以收集更多的资料信息,并且在进行整理的时候,也可以借助其它部门的力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合理。
2 建设以人为本激励机制
激励实质就是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积极的开展相关工作。在制定激励机制的时候,一定要使其符合工作需求,才可以诱发人的行为动机,实现调动积极性的目标。大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从事的工作都是一些很少让人知道的幕后工作,相关领导与管理人员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关心与关注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思想等,真正为工作人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尽可能维护工作人员的亲身利益,在档案部门的内部,一定要加强“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尊重人才”理念的宣传,树立良好的工作风气,尽可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除此之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可以适当的引入情感激励、竞争激励、强化激励等方式,以此来促进与调动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促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建立规章制度,全面开展档案管理
在对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制定档案保管机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建立档案保密机制,不可以随意扩大档案的应用范围,保证档案管理人员不会泄漏档案信息;严格档案借阅机制,只有在领导批示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档案借阅手续的办理;明确档案鉴定机制,设立鉴定小组,对档案保管年限与等级等展开相应的鉴定,同时对鉴定后需要进行销毁的档案,一定要办理相应的批准手续;设立档案移交机制,不断健全档案的移交手续与程序;设立档案立卷归档机制,保证有价值文件与相关材料的有效保存,不会出现遗失、破损的情况。在进行立卷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书面材料的规范,正确排序,明确目录与页码,同时对保管期限进行明确的划分,保证案卷装订的整齐、美观。在进行档案移交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移交目录的准确,并且进行相应的核对,签字确认。
4 强化档案部门文化建设
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档案部门凝聚力的提高,这样才可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在提高档案部门凝聚力的时候,不仅和物质条件有关,与文化条件、精神条件等均有一定的关系。在档案部门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内容:其一,加强档案部门特色文化、价值观、精神的培育;其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积极、向上、健康的部门形象;其三,制定具有部门特性的目标与发展战略;其四,构建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其五,构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决策的机制;其六,创建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让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进而增进彼此的关系;其七,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业务技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构建档案管理长效机制,促进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5 规范操作,开展标准化运行
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档案分类,严格按照档案类型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并且规范每一个环节的操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之前,一定要对档案进行鉴别与分类,保证档案资料信息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剔除一些没有价值、重复的信息,进而为档案的后续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进行规范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以下内容的注意:其一,必须保证外形统一。在建立档案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其外形的统一,进行统一的装订,采用统一的纸张等,保证档案形式符合相应规范标准的要求;其二,保证检索符号的统一。在分析档案内容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其检索符号的统一、规范;其三,保证名称的统一。在进行档案装订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且进行相应的命名,规范每类档案的收集范围与命名原则;其四,保证编制统一。也就是根据案卷排列的顺序进行统一的编排,比如,根据年度、项目、月份等进行案卷的编排。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只有加强对操作的规范,才可以保证相关工作的标准化完成,进而实现档案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档案工作在社会各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一定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并且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档案管理机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完善和创新,进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促进社会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艺.提升企业档案管理机制――为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服务[J].经营管理者,2011(09).
一、医院实行人事档案管理机制的优势
(一)促进医院职位结构的合理化
众所周知,每个事业单位的编制名额都是有限的。但是有时候有限的名额不能满足医院对人才的需要。而医院实行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就打破了编制对医院人才纳入的限制,不仅促进医院职位结构的合理化,同时也让医院纳入了大批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平的同时,也使医院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简化招聘流程,促进医院用人机制的良性发展
正如上文所述,医院实行人事档案管理机制,打破了编制对医院人才招聘的限制,这样医院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行招聘人才。我们都知道,正式编制人员的调动,过程非常复杂,手续相当烦琐。而医院在进行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双方的平等协商鉴定劳动合同,这样就简化了招聘流程,在办理手续的过程中非常便捷,医院要严格对招聘人员进行考核,施行优胜劣汰的政策,从而促进医院用人机制的良性发展。
(三)可以有效解决医院工作人员不在其岗位却占其编制的问题
随着各国的频繁交往,使得各个单位出国学习的人数逐渐增多,在这些人中不乏编制的人员。医院实行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就会对出国学习不归的人员进行清理,通过主管部门的审批,就可以空出编位,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二、现阶段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档分离”的情况导致无法快速开展工作
我们知道,当职工遇到晋升职称、函调政审、党团关系等问题时,是需要查阅该职工的档案的。而由于人员的人事档案都是存放在人事机构的,所以,当职工需要对档案进行查阅时,先要和人事机构联系,要不就是认识机构去查档案,要不就是将档案接回来在进行查阅,这样不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导致工作无法快速地展开。
(二)人事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医院和人事机构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目前来看,人事机构对医院人员的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保管的层面,致使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并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所以,完善人事制度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三)加大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知道,医院把人员的人事档案都是放在人事机构的。所以,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办理人员在人事机构的档案移送、查档等工作。这样就加大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四)人事机构的人事档案信息更新不及时
人档分离,直接导致人事档案信息更新不及时,因为人事机构保存的所有档案都是最初的原始资料档案,但是我们知道职工的职位、职称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这种情况下,人事档案的内容就显得非常的滞后。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路径
对人事档案进行有效管理是时展的必然需求,加速推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不仅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更为医院的高校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探索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可以说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顺利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只有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才能促进他们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工作速度,更使在资料的收集和传递的方式上,实现和人事机构的快速连接。
(二)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众所周知,制度是约束行为的准绳,要想对人事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人事管理的规章制度,这也是能够顺利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这样就可以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速推进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向着良性的轨道发展。
(三)加快推进人事档案的电子化进程
医院应紧跟形势,加快推进人事档案的电子化进程。首先,积极开发人事档案管理的系统软件。其次,建立人事档案基本信息数据库以及档案材料传递、接收的数据库。再次,建立政审证明材料数据库。最后,就是加强人事档案工作法制化监督力度。这样就加速了医院人事档案的电子化进程。
(四)对人员的业绩记录在案
医院想要获得长久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在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对这些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对这个群体的情况要有一个全局的把握。比如,医院可以对人员的业绩记录在案,具体内容就是他们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研究成果等。我们知道,人事机构的档案信息是否完整取决于医院对这些资料的收集是否到位和及时。因此,医院应加大人力以及财力的投入,以保证对人事人员的资料收集、传递的及时。
四、结束语
完善医院人事档案袋里管理机制,对医院的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院想要实现对人事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推进人事档案的电子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从而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
1.不断加强档案人才资源建设
人才是档案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要实现档案事业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档案人才资源建设放在首位。
1.1促进人才流动,盘活人才资源
引进有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的人才充实档案队伍。
1.2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促进人才健康成长,使其发挥作用
环境好,则人才聚。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事业的环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3保持档案干部队伍的稳定性
档案是知识性、专业性、连续性很强的工作,档案干部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因此必须做好档案干部的稳定工作,从维护档案工作的长远利益出发,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创新本职工作,促进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2.加大档案管理人员培养力度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档案工作发生了显著变化,档案工作的领域拓宽了,档案服务的范围扩大了,档案工作的手段更现代化了,这就对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2.1政治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档案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遵守档案利用工作纪律,按照党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档案的开发、开放、公布与利用。
2.2业务素质
随着档案工作科技含量的提升,需要有综合协调能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档案人员应具有较高相应的专业知识,不仅掌握档案理论知识(如归档程序、编目、检索、利用等),还要熟悉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文化、理论与科学技术(如:文史知识、社会学、情报学、统计学等学科),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3现代管理的素质
第一,要有开拓创新精神。档案人员不但具有继续传统档案工作理论的观念,还要有研究探讨档案工作理论的观念,研究探索档案工作发展中出现新情况的意识,善于发现档案工作的新规律、新方法,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创新档案机制,促进档案发展。
第二,要有市场意识。首先要有质量意识、效益意识。根据信息市场的需求,优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开发利用价值高的档案信息,及时推向市场,发挥其积极作用。
第三,要有现代化意识。当前市场经济追求信息的快速传递,发挥时效是信息价值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挡案人员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设备的实践技术。
3.促进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的保证。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
3.1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要根据档案工作的实际,制定文件形成、收集、整理、运转、编目、立卷、检索、安全保管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的规章制度,统一标准规范整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严格执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实现档案管理各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实践中还要逐步完善,使档案管理更具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3.2严格立卷归档标准,提高案卷质量
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严格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实效性,对完成现行文件任务的文件材料,才能立卷或归档,未完成的则不可以;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明确归档的重点,首先要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要注意区分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把住卷宗的入口关,不该归档的不混入,应归档的不散失,在立卷过程中,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同一卷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使其反映同一问题全过程,这样,即提高了档案利用价值,又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同时还要做好案卷的装订工作,以有利于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第一,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由于企业特性、管理规章等原因会有所差异化,但是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主要是以下几点:将企业接收和使用的相关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妥善保存,及时记录企业工作实施进程并进行总结以便推进企业管理,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技能培训并建立人员考核激励制度,档案分类保存后建立高效率的档案检索系统,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推动档案管理工作进步。以上就是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大致内容,这种工作方式容易受到国企内部管理情况约束,在当前我国进入经济中高速发展的经济新常态后,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也应该及时转变管理观念进行机制创新。第二,目前国企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进步、信息量剧增以及经济形势变化等情况的出现,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模式中的弊病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只有深入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才能寻找问题解决途径。首先,部分国企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员工队伍不专业。传统国有企业在公司管理方面侧重于经济效益,对档案管理工作往往敷衍了事,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外聘人员或者退休人员,这些人缺乏专业档案管理知识与技能,进行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与进取心,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停滞不前,国有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忽视又进一步加重了这种现象。其次,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制度规范与硬性约束。档案管理工作往往没有强制、科学的工作规范进行工作指导,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对工作质量影响严重,导致一些重要档案资料没有记录下来甚至遗失。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没有统一档案管理、保存标准,档案检索是内容与目录不符、检索效率低下等问题频频出现,国企档案管理缺乏强制性规范与连续性规划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最后,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技术水平落后。很多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往往采用简单计算机软件辅助工作,这种信息管理手段虽然操作简单但管理效率低下,随着国有企业资料信息量逐渐加大已经不能适应国有企业发展,当出现较为复杂的档案信息时往往不能及时记录在档,导致新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开始落伍。综合以上分析,目前国企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简陋、操作简单,出现经济形势新变化时工作弊端会阻碍国有企业创新改革,需要加快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性改革步伐。
二、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措施研究
进行国企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性改革要求国企各个部门积极配合,档案管理的工作宗旨、工作技术、工作队伍三个方面都要跟随时展进行创新。第一,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与管理。国企领导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帮助改善目前档案管理人员简陋的工作环境,投入更多专项资金与先进技术支持档案管理工作进步与创新。国有企业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首先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知识全面的复合型并且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其次要对工作人员实行考核制度与奖惩激励制度,对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惩罚措施,并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参观先进企业档案管理流程,学习目前流行的档案管理工作经验并积极推广,让公司员工能够在学习中养成档案管理规范意识。第二,提升国企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国有企业倡导建立合理、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约束管理行为,在档案收录、检索等工作方面进行创新性变革,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实行“三位一体”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要求管理方法与管理流程进行对应,信息收集严格符合档案管理流程要求,各个环节相互牵制、相互辅助、相互呼应,能够合理化国企档案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国企档案管理信息实用度,对国企进行企业改革起到推动作用。在进行档案管理时也应该注意收录档案的质量与信息的完整性,在进行档案收集后需要对档案信息进行挑选,将不符合收录要求的档案信息重新修改,将繁杂、冗长的档案信息进行删减后收录。真正能够收入国企档案的应该是能够反映国企人事状况、经济发展状态的真实信息,能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经验与参考信息,有效帮助提高国有企业档案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更新档案信息防止信息遗漏,保证及时、准确将企业信息计入档案,不能贪图数据美观就迫于压力私自修改信息,要保证国有企业档案信息的真实客观性。第三,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国企档案管理工作。普通电脑软件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下的国企档案管理需求,档案管理应该及时进行信息技术革新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国企可以将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进入档案管理系统,让公司报表、文字档案能够高效转化为可视化电脑数据,能够减少人工数据抄录可能出现的纰漏。大型国有企业可以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自身档案管理操作系统,在软件设计时充分考虑本企业档案特点实行个性化设计,保证档案系统能够为企业其他系统提供稳定、高效的档案信息,公司还应该做好档案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工作,防止外部人员钻空子盗取企业内部信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与企业经营决策系统协同互动,提升企业管理经营科学性与正确性,实现国有企业现代化创新管理。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国有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与支持,档案管理队伍水平与技术运用能力都较为低下,为使国有企业在新一轮的改革重组中有效的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国有企业自我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加快国企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改革与队伍建设,让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为国企创新改革更好服务。
作者:宋玉芬 单位:天津渤海轻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聂洁.新时期创新国企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决策论坛,2015(09).
1公共管理思维的档案管理意涵
“公共管理”一词对档案管理的涵义,主要体现它是一种管理实践。管理活动具有一种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与组织发展目标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符合规范的工作流程,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同样地,医院档案管理活动也应遵循这种一般模式。值得重视的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思维,对于应对时代变革给档案管理带来的挑战,积极根据环境变化调整档案管理目标和策略,和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服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公共管理思维下的档案管理意涵还体现在“公共性”这一概念当中。行为目标的公共价值和公共责任问题是“公共性”概念所关注的内容。所谓“公共”,涵盖了最广大的人民和最广泛的社会组织,对于一项与社会大众关系密切的事业来说,它所承担的公共职责即为它的公共产品,也就是这一事业“公共性”的直接体现。对于医院档案管理的公共性,主要是指为公民或社会组织的医疗实践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有利于公民维护其切身利益的医疗档案、医学参考信息和医疗咨询服务等。公共管理的思维体现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就是解决医院档案资源的全面性问题。这就需要以更开放和宽广的视野扩建医院档案资源,“把体现了文明价值变迁、社会结构和功能变化和人民自身各方面建设等成果的档案资源囊括到医院档案管理中来,以满足社会全面发展对储备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1];”转变医疗档案管理理念,从医疗档案管理扩大至医疗档案服务,开通更多医疗档案信息和资源获取的通道和途径,丰富医院档案管理功能的多元性,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另外,应该从“公共性”这一概念出发去设计医院档案管理的理念和机制这些核心内容。这是因为,公共管理思维的模式决定了档案管理活动最基本的特性和使命是追求“公共性”,根据公众的需求决定档案管理的一系列活动,以实现公共组织档案管理应有的价值。作为最典型的一类公共组织,医院档案管理的机制选择也应遵循“公共性”这一出发点。
2公共管理范式下的医院档案管理理念
2.1公共责任理念
医院这类的公共组织是指被赋予了公共责任的组织。而公共责任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政府善治的关键所在。例如,有学者认为,“公共责任”是公共管理者的公共形象和其管理合法性的前提,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对公共责任的承担是一种对公共管理者的保护,如果公共管理者对公共责任置若罔闻,就会陷入自我逐利的危险。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组织,履行公共责任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促进医院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的内生力量,是医院档案管理具有合法性的前提。现代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公共责任,与医院传统上的档案管理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履行责任的范围上,现代医院档案管理履行的是包括社会和人民发展在内的全面的公共责任,主要是为社会和人民服务,而传统档案管理主要履行的是政治责任,主要为政治和行政管理服务[2]。”
2.2全面发展理念
全面发展的理念是指医院的档案管理事业涵盖的方面应该尽可能广泛,应以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摒弃传统上服务于编撰史料、存档研究和行政管理的档案信息建设和档案服务工作,而是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档案资源建设。在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上,除了传统档案管理意义上的行政管理人员或其他档案信息研究者之外,还应面向最大的人民群众。因此,现代医院公共管理范式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应将服务范围延伸至社会全面发展的各项事业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诉求,即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2.3公平服务理念
公平服务理念对应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与正义。这两个词语,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点之一,被认为是衡量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这一理念所代表的价值是公平正义,这一价值的本质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医院在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开放过程中,应遵循严格的时间规定按时开放,并在最大程度上允许各类社会组织和公众按规定利用医疗档案资源。相同的政策、原则和标准是医院在提供档案管理资源时应遵循的规则,切不可差异化对待服务对象,“不允许出现可以优先利用医疗档案信息的特权群体,即便是政府部门也应与普通大众按相同的规则共享资源。档案管理者对各类服务对象的服务标准和限制规定等方面也必须是相同的,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服务均等化的理念[3]。”对于特殊的档案资源且因国家规定暂时不能开放的档案资源,除国家和政府管理等特殊需求外,对其他各类组织包括中外的组织或个人应当同样采取拒绝提供服务的规定,绝不可以差异化对待中外对医疗档案资源有需求的任何组织或个人。
3医院档案管理的机制选择
3.1开放机制
所谓开放,是指医院出于某种公共性的目的对档案管理工作和档案资源的开放,“即档案管理认识与实践的开放[4]。”总之,也就是档案管理思维的开放,实践的开放即档案管理活动的开放。这种机制对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促使医院档案管理理念和实践活动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可以在整个社会发展的框架之中审视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将医院档案管理纳入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之中。这样一来,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就可以贴近社会变迁的线索,向更远的方向和更深的层次开拓医院档案管理的视域和落脚点,摒弃传统医院档案管理的僵化体制和思维理念,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实践开拓更广阔的天地,促进调整档案管理活动的方法和方式,确立医院档案管理合法化基点。医院的档案管理实践长期以来得不到突破发展的限制因素是它的封闭性,因为封闭性的特征,“在档案信息资源集成建设、档案资源信息输送与传播和档案服务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取得的进步甚微,这主要源于医院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自我封锁,直接导致了医院档案管理与社会环境变迁脱节,也无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来解决档案管理实践中的问题[5]。”
3.2互动机制
所谓医院档案管理的互动机制,是指医院档案管理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协作部门和档案资源使用者进行经常性的互动交流,以促进医院形成社会化的档案管理方式。从医院档案管理部门与外部相关者的关系来看,“始终处于传统的档案形成、发送和接收的原始阶段,这不符合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与其他社会实践部门保持良好互动和共同进步的关系才是真正符合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要求[6]。”在对互动机制的研究方面,有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进程中,具有“共同愿景”的社会共同价值促使人类互动协作去实现他们共同的价值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代表的“共同愿景”为我们互动协作提供了共同的价值目标。作为公共组织中的档案管理人员,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观和共同愿景,科学地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与社会愿景相结合,确定医院档案管理的战略目标、价值追求和应当履行的社会义务。同时,建立与其他社会实践主体良性的互动关系,梳理医院档案管理在这些关系中的责任与价值定位,摒弃传统档案管理封闭性的运作模式和封闭思维,立足社会全面发展的共同目标和需要,重新审视医院档案管理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医院依据现实需要履行社会责任。这一机制,可以使医院这一类型的公共服务组织挣脱传统管理机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调整医院档案资源建设的目标和各个环节,补足在档案资源服务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对档案资源管理和服务的重点进行调整,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和提供服务的方式,促进医院档案管理为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3.3公众参与机制
与互动机制相比,公众参与机制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公共管理范式的具体措施。传统的档案管理是没有公众参与的,这一机制之所以应当存在,是因为公众参与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公共性和社会性的本质需要。这主要包括公众对档案管理机制的选择、对档案管理水平的评价和参与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等。公众参与对公共组织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评价,是推动公共服务事业向前发展所必需的手段。医院的公共性,使对其工作的评价必须是开放的且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医院档案管理在建立评价标准时,不仅要包括档案资源的丰富性、服务的及时性和充分性以及管理的系统性,还必须包含和体现公众对医院档案管理实践活动的建设性的意志。另外,医院档案管理活动的评价主体,必须包含具有充分代表性和最充分的社会公众,为医院档案管理实践提供合法性基础和社会动力。“所以,医院档案管理应当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依靠社会力量大力进行全社会医疗档案信息建设和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以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医院档案资源管理体系[7]。”另外,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应与信息建设部门、其他相关机构和组织合作,更广阔地开发资源,实现医疗档案资源信息的网络获得、利用和传播,进一步提高档案资源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茂盛.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探究[J].黑河学刊,2016(5):12-13.
[2]浦晓雯,夏开建,张军朝.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医院档案管理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决策[J].山西档案,2016(5):59-60.
[3]刘国能.档案管理上的一次革命——从档案管理到档案信息管理[J].中国档案,2016(11):58-59.
[4]任璐.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7(32):63-64.
[5]王晓萍.医院综合档案网络化管理的思考[J].现代医院,2011(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