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交流的方式范文

文化交流的方式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30 10:21: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文化交流的方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交流的方式

篇1

衡水市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方式和方法。依据现状主要是通过现已经存在和可以挖掘创新的文化艺术形式以及环境人文资源作为基础载体,增加内容和形式,通过合适的宣传渠道和方式,达到对外辐射和交流的目的。促进衡水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关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龙头产业入手。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必然要抓住特色鲜明的龙头产业。以中尼文化交流为例,在1971―1985年的初创阶段,中国运用的就是“乒乓外交”策略,来带动对外交流,衡水可以抓住基础教育这个品牌,开展短期访学交流,或者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会议等项目,可以让每位校长遴选两名本校的学生,一道来访问。学生回去后,可以现身说法,更有助于文化的交流。

二、初创阶段,可以试着从文艺、学术、体育等多角度,打开文化交流的局面。文艺、学术和体育是文化交流的普遍载体,范围广,辐射面大。衡水市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已经举办了四届,初具品牌规模,下一步应加强特色品牌建设和舆论宣传建设。文艺和学术方面可以广开渠道,以衡水湖的休闲特色承接各种文艺和学术交流活动,或联合衡水学院与文化局主动策划和创立几项艺术交流项目,如:衡水湖湿地画家写生节,湿地摄影界等等。旨在进一步推动衡水市的艺术文化交流与繁荣。

三、进一步拓宽渠道。拓宽交流渠道,丰富交流内容。使文化交流的规模、形式、数量都有新的突破。加强与京津地区文化艺术公司的合作,搭建与京津地区合作的新平台,将交流拓展到卫生、科技文化、经济等多方领域。

四、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建议京津冀一体化,最重要的是将京津冀户口统一划归北京,这将从教育、经济、房地产等根本方面促进津冀的发展。

五、 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在文化交流的发展阶段,媒体意识一定要加强,要想在特色、品牌上取得突破。首先要加强传媒方面的力度。

六、文化交流是一个系统问题。文化交流落实在行动上可以零打碎敲、各个击破,但在理论指导上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相互统筹的战略纲领,谋求全局效应。可以组建一个专门执行委员会,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一整套文化交流战略。

七、文化交流是双向行为,无论是送出去的,还是请进来的,都要重视质量。

八、文化活动承办单位,要积极探索市场运作之路,把文化、社会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积极主动地持续地举办各种文化交流项目。借鉴和利用国内通行的商业模式和渠道,发挥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扩大衡水文化产品服务的国内市场的份额。

九、要持续不断的改善文化市场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投资衡水文化交流产业和项目,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衡水市的对外文化交流的繁荣与发展能否上水平,上台阶,需要政府部门的主导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参与与关注。十三五规划中,对于文化建设与交流提出了新的建设方向,也指出了目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如文艺出精品、出人才的机制亟待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需要填空白、补短板,服务效能有待提高;文化产业还需要一批新的增长点做有效支撑;对外文化传播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对高新科技应用不充分;一些文化单位活力不足、运行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等等。

衡水的文化建设和交流要抓住十三五的大好发展时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视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效益,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创新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式、着力推动衡水传统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信息媒介 非语言交流方式 跨文化交际

一、非语言交流的定义

非语言交流所传递的信息占交流总信息的比重大致为75%,研究表明,非语言“渠道”所传递的信息时常比语言本身更为丰富,那么,何谓非语言交流呢?

Samovar 指出,“非语言交流涉及交流过程中对话双方所构建的一切非语言环境,该环境对双方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由此看来,非语言交流方式即指未使用任何语言方式情况下的信息的传递或交换方式,信息的传递或交换不借助口头语言,服饰、表情、动作、嗓音、音调、眼神都属于非语言交流方式,它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意无意的成为了信息传递的一种媒介。

二、非语言交流方式的重要性

Miller 曾指出,“交流过程中,语言(话语)所传递的信息只占7%,剩余的93%的信息通过面部表情(55%)和语调(38%)来完成传递的。”由此看来,非语言交流行为在人际交流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在信息交流中构成了一种重要的信息媒介并影响着交流效果,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非语言交流的具体方式

1.肢体语言。根据朗文现代英语词典的解释,肢体语言是非语言交流的主要方式,它通过肢体的动作来表达情感或意图;肢体语言包括手势,姿势,表情,眼神和距离。

肢体语言可能是非语言交流的最普遍方式,它在非语言交流中传达最多的信息,我们的坐姿,站姿,走路的方式,在群体中的位置,都有助于他人对我们的思想,情感,意图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一个人的举止,如牙关紧要,眯起眼睛或瘫坐的姿势可以传达愤怒,怀疑或不感兴趣的信息;反之,长久的眼神接触,侧耳倾听,面露微笑则传达认同,关心或同情的信息。肢体接触,比如握手,触摸,拥抱,推攘,拍背等都传达一定的信息。

2.位置与距离。位置也可以传递相应的信息,人际交往中位置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面对面,肩并肩,背对背等。合作关系的人们更倾向于肩并肩并排的坐姿,而竞争关系中的人们更多的是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因此,相对位置关系传达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们之间的距离远近也时常传达出相应的非语言信息。每一种文化对于空间的应用都有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即便是不成文的规定也深刻地影响着该文化背景下的人际交往;某种文化中的被解释为相互吸引与爱慕的行为,在其它文化中可能被理解为基本的礼仪客套,不同文化环境中,不同的空间规则使得误解时有发生。个人空间划定了人际交往中的隐形界限,这一看不见的界限却能敏感地被感知,尤其当他人进入了他人的“领地”,一些人需要更大的私人“领地”,因而与他人交流时会保持更远的空间距离,打破这一无形界限会使他们产生不适感甚至愤怒心理。

3.服装与饰品。服饰是通过物品来进行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方式,服装、饰品,甚至化妆都影响着人际交流中信息的传达,它们可以传递出诸如场合(正式或非正式)、地位、品味、个性等信息。

不同的制服体现出不同的职业类别,如校服、警服、职员套装等,再如非洲部落首领独特的服饰来象征权力和地位。Seal指出,“穿什么衣服(或不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饰品(或不戴什么饰品),一定会传达出一些关于你的信息。”如果你喜欢运动,你更倾向于购买运动套装或运动鞋,甚至会购买最喜欢的体育队的队服。通过服饰,人们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他人的兴趣、品味和性格。

4.副语言。研究人员发现,排除或无视语言本身的信息影响,一个人的语调、音高、音质、语速等都会传达一定的信息。作为信息的载体的声音,其本身的质量也成了信息的传达者,虽然副语言的传达有时非常微妙,但它们就伴随着我们的声音一同传达着信息。温柔、同情、悲伤、爱慕凭借音高的变化来传达,严厉、敌意、愤怒、鄙视借助声音的响度来传达。副语言成为副语言交流中最有力的渠道之一。

四、非语言交流的应用

1.商务活动中的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在面对面的商务场合中大量存在,包括商务会议、商讨、协商以及其他社交场合。由于国际商务活动与跨文化交流紧密相关,加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成为国际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教学活动中的非语言交流。教学场合中非语言交流的大量使用可以帮助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比如,学生举起手来就传达有疑问或有表达观点需求的信息,教师的微笑或皱眉传达出友好与和善或不满意的信息,教师在倾听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点头或摇头来传达认同满意或不认同不满意的信息。

在教学环境中,非语言交流的使用使得师生双方获益良多,它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提高了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在非语言交流的帮助下,即便有词汇量的限制,学生也可以更好的理解教师。

五、结论

“你用发音器官说话,但你用整个身体交谈。”由此看来,对非语言交流进行探索是必要的,它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他人思想、看法、态度和情感的了解。

文化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非语言交流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特别是在跨文化传播如此频繁广泛的今天。因而,为了更进一步促进跨文化交流,我们应该多接触、了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文化。

篇3

从这件古董家具的前世今生,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和欧洲数百年前的贸易文化交往。路易十四的曾孙继任了法兰西王位,法国进入路易十五时代,艺术家具的发展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当时欧洲探险家们早已经来到了清代的中国,发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艺术。整个欧洲上流社会在法国王室的带动下,对富有中国元素的艺术品和工艺品趋之若鹜。法国商人从中国大量进口了各类用品:丝绸、瓷器、纸扇、家具、茶叶等等,其中家具里面有很多带有漆画,这些家具上面精美的漆画很快引起了法国木匠工艺师的兴趣。几位敢于创新的家具大师把从大清国进口来的漆器家具拆成散件,想方设法再运用到法式家具的制作当中,这种中西搭配的工艺手法在当时产生的艺术效果是独一无二的。法国王室和贵族都以拥有这种东方漆画的法式高档家具为风尚。

在欧洲人眼中,东方元素不仅仅限于中国,还包括日本、印度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再回过头来观察这件法国抽屉柜,我们可以看到,正面漆画狩猎图的四周均以典型的路易十五风格的纯铜雕花围绕装饰,铜雕的线条像波浪和花瓣一样流畅跃动;整个家具正面呈波浪形,两边侧板是正面狩猎图的延伸,也呈波浪状,与铜雕的线条形成统一的动感;桌面为原配大理石,整体造型优美、大气,东方古典的漆画与法国路易十五风格家具的华丽合二为一。这一件令人惊艳的艺术品在法国经历了多少繁华旧事,今天又来到了中国,回到了漆画诞生的地方。这件让人赏心悦目的古董家具代表了我们做企业的一种追求和理念:古董艺术家具始终和文化艺术紧密联系,我们期望通过艺术家具的流动来制造一种中西艺术的碰撞和借鉴。

作为一名欧洲古董艺术品领域的从业者,不敢说对欧洲古董艺术有多深的研究,但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点我感触颇深。中式家具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体现了国人的智慧、文化及审美。但很少听说有制作匠师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作品上的。这一点在欧洲古董家具中却非常普遍,18世纪的家具工艺大师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在自己制作的家具上留下签名:或刻在木料的隐蔽处、或刻在铜雕上、或烙在木料的背面等。到了19世纪中后期,许多艺术家具作坊都把自己的企业铜质名牌钉在家具上。这种在艺术家具上落款的做法大概可以追溯到法国路易十四时期。这位人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对于建筑、雕塑、绘画、戏剧、音乐、舞蹈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野心”,他在位期间曾屡次将爵位授予被上流社会轻视的“匠人”,有些贵族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但路易十四郑重地说:“我可以在20分钟内颁发15个爵位,但法国要出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也就从那时起,法国涌现出了为数众多的艺术家具制作大师,其他邻邦的能工巧匠们也纷纷涌入巴黎,希望能在欧洲最强盛的法兰西王国开创出一番事业。这些外国能工巧匠中就有后来路易十四国王钦点的皇家御用工匠——布尔及其家族,路易十五的御用工匠——奥本、瑞斯奈尔等人。他们多来自今天的荷兰、德国和意大利等地,这些地区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木工雕刻艺术和精巧机械制造传统,同时他们也带来了中欧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法国艺术家具之所以推陈出新、硕果累累,正是这种百川聚海的历史潮流造就了艺术风格的交流与碰撞,无数颗艺术的灵感与火花也在碰撞中诞生了。当艺术家具的制作大师们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落款的时候,他们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家具工匠了,他们其实已经成为一个艺术家,艺术家具是他们对绘画、雕刻、建筑、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理解和表现,是一个真正的艺术载体。这就是为什么古董艺术家具大多数是在博物馆里或者欧洲旧时的王宫城堡里。

但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家具都有大师的落款,因为这种做法是逐渐形成的,并最终变成艺术家具行业的惯例。

篇4

关键词: 亚非留学生 学习方式 文化差异 教学方法

目前国内院校的汉语教学,多数按留学生的汉语水平编班,分初中高级,很少考虑学生的母语类型和文化差异。我校医学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同样采取混合班制,笔者所教的初级班共36人,其中非洲学生24人,南亚学生12人。比较不同来源国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学习方式的文化差异,对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方式的文化差异

学习方式也称认知方式,是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具体方式。对学生本人而言,学习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可否认的是,学习方式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因为母语文化始终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影响着人的认知方式。非洲和南亚地理位置相距较远,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两地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在:

1.自我意识观念

亚洲文化被认为是集体主义取向的,集体的概念按层次划分,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集体观念将个人连接在一起,交织成社会网,而且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追求集体的整体和谐。亚洲文化,作为传统的集体化社会是场依存的,任何导致不和谐的言行都意味着个人或“大家”丢脸,所以个体往往顾全大局,对身处的社会场更为敏感和依赖。

相反,非洲文化虽然强调个人与家庭、社会紧密相连,但个人利益没有完全被集体抹杀。非洲作为个性化社会是以场独立为主导的,同时注重集体与个人之间有意义的相互作用。群体虽优于个体,但并不压制个体,而是鼓励其自主发展,达到个人潜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

场独立性是从整体中发现个别的认知方式,善于剖析事物和问题,把部分与整体区别开来。场依存性是易于感知事物整体的认知方式,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汉语学习中,场独立型学生分析力强,自信心强,富有竞争性,善于考试。而场依存型学生关心别人,善于与别人交往,容易在交际过程中潜意识地习得语言。

场依存型的南亚学生喜欢共同学习,寻求老师的指导,以小组形式获得荣誉。他们不喜欢表现自我,不在同学之间直接竞争,即使有竞争也是私底下进行,所以表现为课堂讨论不够积极。场独立型的非洲学生更喜欢独立学习,常以个体竞赛形式得到嘉奖。认为老师应把他们看成是独立的个体,公开的争论值得称赞。有问题随时就问,不会考虑自己所问的问题是否合理,提问的时机是否恰当。

2.社会关系方面

亚洲和非洲人都与本国人使用间接的、有模糊性的交流,不过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别。亚洲人的直接交流仅传递信息量的冰山一角,更丰富的信息要由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表现在习惯用中间人来传递信息,婚姻和商业市场中常需要第三方来沟通。而非洲人一般在低语境下交流,表情达意更直截了当,沟通不会使用中间人,因此非洲人的歧义容忍度比亚洲人低。

对模糊不清或有歧义的问题的容忍程度叫歧义容忍度。歧义容忍度高的人接受不同的观点,能处理复杂、模糊的事物。歧义容忍度低的人则拒绝不同的观点,不能忍受有歧义的事物。汉语学习中常遇到歧义现象,如语义不明、指代不清、发音含糊等。歧义容忍度高的学生会较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但歧义容忍度过高也导致对歧义研究不够。而歧义容忍度低的学生,任何问题都要弄个清楚,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结果会导致回避甚至拒绝歧义现象。

南亚学生歧义容忍度高,一般不会向老师提出疑问,喜欢在知道答案的时候才回答问题,或者在自己不确定时按照书本回答,以求达到准确。而非洲学生歧义容忍度相对低,爱问老师“为什么”。他们在回答时不照本宣科,喜欢用个人观点回答问题。他们可以随时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考虑是否被老师接受。

3.时间观念

亚洲人认为时间是周而复始的圆周形态,尤其重视过去的时间。他们倾向于与过去建立和谐的关系,并加强与未来的联系。非洲人则认为时间是径向形态,现在连接着过去和未来,是最重要的时间点。时间是从现在向未来而不是向过去流逝,过去是一切的终结,未来还没有被经历,只是潜在的时间,“现在”在非洲文化中极其重要。由此在学习方式上亚洲人表现为审慎型,非洲人属于冲动型。

审慎型的人在学习中周密思考,反复考虑才做决定;冲动型的人反应快捷,甚至不假思索,没有答案时就靠猜测。课堂上审慎者不轻易开口,表现得冷静稳重,而冲动者非常活跃,经常一听到问题,回答就脱口而出。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长短。冲动者易犯错误,听说能力强;审慎者知识扎实,适合归纳法的教学,读写能力强,但过慢的速度不利于参与语言交际。

审慎型的南亚学生课堂上常保持安静,不习惯当众发表言论,更不用说打断别人的言论。有的担心说错话,有的不想出风头。相反,冲动型的非洲学生愿意迅速作出回答,讨论争议问题,并坚持自认为正确的意见,对“面子”问题并不在意。

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比较突出。非洲学生的学习方式表现为场独立型、冲动型和歧义容忍度低。亚洲学生则属于场依存型、审慎型和歧义容忍度高。爱表现自我、擅长口语表达的非洲学生和比较拘谨、喜好个人读写的南亚学生,课堂活动中的表现不同,有时甚至难以协调。课下也相互缺少来往,很难形成和谐的互动局面。教师需要鼓励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同时又要一视同仁,将学生凝聚成一个学习的整体。

二、相应的教学方法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只有适合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法才能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根据非洲和南亚学生学习方式的文化差异,以下分别从国别和整体教学的角度,谈谈相应的教学方法。

篇5

【关键词】 东西方 物流思想 比较

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实现物流合理化,对物流活动全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现代物流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内外贸易的广泛开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企业在不同程度上从生产导向、销售导向转为市场导向,而物流也随之从传统的单独管理进入系统统一管理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物流的需要也从最初的旨在扩大生产能力与规模变为提高系统效率、稳定市场与销售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一个高效、合理、通畅的物流系统,可以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之目的。目前,业内还缺乏对现代物流内涵的深入理解,加之现阶段国内对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的研究还不尽完善,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物流思想体系,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和掌握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及其内在含义,从而将我国现行的物流管理理论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思想体系,以及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国家的物流理论体系进行比较研究。

一、中外物流管理思想的演变

“物流”一词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之后,随着营销管理学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实践中的应用,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将物流问题作为专题进行研究,并把它理解为物资的供应、装卸搬运和储存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各个环节的综合体。然而,从物流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二战”期间曾被认为是现代物流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阶段,当时以美国营销学派阿奇・萧提出的“physical distribution”物流概念和军事后勤学派美国少校琼西・贝克提出的“logistics”物流概念最有代表性。应该说,这两个概念的实质内容是不同的。阿奇・萧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定义物流的,“physical distribution”准确地翻译,应该是“实体分配”,实际上就是把企业生产的产品怎样更省钱、更及时地分送到客户手中的活动,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物流”;而琼西・贝克则是从军事后勤角度定义物流的,将“logistics”译成中文,确实是后勤的意思。“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快速发展,供、产、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物流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同时在工商界,许多企业开始广泛应用美军“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后勤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此后,宏观经济的衰退,市场萧条,尤其是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使企业意识到顾客服务是经营管理的核心要素。20世纪中期,由于原材料的多样性、季节周期性的需求、库存持有成本的上升、多项目的生产线以及在客户需求与物流成本之间建立平衡的需要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美国的管理学家提出了物流管理的概念,并把物流过程视为一个整体,包括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用户服务等的思想观点为众多厂商所接纳,但此时人们对物流管理的认识仍局限在生产领域以外的流通及服务环节上,而对于企业内部运作产生的物流需求问题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Ⅱ)、配送需求计划(DRP)、配送资源计划(DRPⅡ)和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及准时制(JIT)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开发以及在物流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推动了物流顾客服务战略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对物流管理的认识也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物流理论和实践开始向纵深发展,一方面,EDI和专家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POS系统、条形码技术在物流上的广泛使用,进一步保证了物流信息采集的标准化和准确性。在此背景下,单凭技术发明、改建工厂、提高劳动生产率已难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相比之下,改善物流管理、改进工艺流程则更容易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因此,无论是在对物流概念的理解上,还是在现实的物流管理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并提出了“整体化物流管理”的思想,即物流管理不仅包括前述的产品流通过程和服务环节,也包括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采购、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

日本物流概念形成的历史比美国要晚得多,但是其发展却十分迅速,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在日本,物流概念的导入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日本政府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派出“流通技术考察团”在美国实地考察时初步接触到“物流”这个概念,在详细了解了物流这一新事物后,于1958年第一次提到Physical Distribution(PD)。由于当时的日本尚处于经济发展的黎明期,所以物流(PD)概念马上被产业界所普遍接受,并把它译成“物的流通”。1973年,日本经历了石油经济危机,经济陷入萎缩状态,日本的企业重新关注物流对企业盈利的价值,谋求物流带来的利润空间和竞争优势。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消费者需求上的差异化日益凸显,商品倾向于轻、薄、短、小的商品开发,多品种、小批量成为当时生产经营的主流,这使得市场需求的不透明度增加,要求制定合理的库存的观念越来越强烈,物流管理也相应地从集货物流向多频度、小批量、配送短距化方向发展,由于市场销售竞争的不断加剧,物流服务作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日本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因此得到纵深化发展。

虽然物流理论和实践在国外得到了蓬勃发展,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物流的战略地位尚未显露,物流实践的发展相对缓慢,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尚未形成,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大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对物流产生了需求,我国政府和企业才逐渐认识到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的价值和战略地位,由此开展了物流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但时至今日,我国的物流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

二、中西方物流概念内涵解析

1、欧美物流概念解析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1963年对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是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及制成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1985年对物流的定义改为: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从以上两个定义来看,前者定义了具体的物流活动,强调物流的目的是“有效率”的流动,而后者则采取了更为灵活的表述,强调物流的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

欧洲物流协会在1994年对物流所做的定义: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或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欧洲物流协会的定义已成为欧洲标准委员会的物流定义,寄希望于能够成为欧盟的物流规范。

从物流在西方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特定过程以及各种物流概念的分析来看,欧美等西方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对物流概念的定性与定位的实质性内容基本一致,都是从工商管理学的角度进行定义和分析的,并且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物流的经济技术特征,提出了物流活动的管理实质上是对可控制的社会经济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优化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即通过市场机制使得整个社会物流网络实现系统的总成本最小,这些思想理念构成了欧美国家现代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核心内容。

2、日本物流概念解析

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1981年在《物流手册》上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向消费地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如果不经过这些过程,物就不能移动。

在日本,最初的物流概念,并不仅仅是指市场营销中的商品的分送和销售,还包括从生产到消费领域的供需服务。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保管、搬运、储存、流通加工及其伴随信息传输处理等活动来满足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这些概念的内涵,虽然已经拓宽了物流(PD)理念从美国导入时的初始内涵,与美国和西方物流(logistics)的意义有所接近,但是其仍然没有将物流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商品所有权的转换纳入物流系统的研究范畴,仍侧重于强调实体的流动过程。

3、中国物流概念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相对于欧美和日本的物流概念,我国的物流概念既简练又确切,既深刻又易懂,既规范又通用。根据国家标准的物流定义,物流属于物品实体的流动,“物流”中的“物”泛指经济活动中各种物品,“物流”概念中的“流”泛指物品空间位置、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我国的物流概念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具有广泛的涵盖性和普遍通用性,而欧美国家和日本将物流理解为分销领域或“物的流通”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中外物流管理思想比较研究

由于东西方物流管理思想内涵的形成和发展所经历的过程有所不同,势必会造成在以后的发展中,东西方物流在概念和内涵上产生重大分歧。东方的物流思想突出强调的是产品或服务的物理性移动,强调政府在物流活动中的调控作用。东方的这种物流理念,是日本在从美国引入的PD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意是指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活动的核心和实质是“物”的流通。日本统计审计会发表的《关于改进物资流通消费统计工作的咨询回复报告》中将日本的流通体系分为物的流通和商业活动两大类,从而第一次确立了初始的商流与物流相分离的概念,将物的流通解释为物资流通活动和信息活动,并指出物流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物资实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而将商业活动称之为商流,它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商品所有权从卖方到买方的转移。在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物流思想的发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物流专著是日本菊池康也教授撰写的《物流管理》,他将物流描述为“为了消除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场所间隔和时间间隔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应该说,对物流的管理理念提出更进一步解释的是日本学者林周二在《现代物的流通》中对物流的论述。他认为“物流是克服时间和空间间隔,联结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包括废弃和还原在内的一切资材的物理性移动的经济活动。具体说有运输、保管、包装、搬运等物资流通活动及与之相关的信息活动”。

由于我国的物流概念是从日本引入的,所以“物流”定义的主要内容和日本的物流定义基本类似,概念中将“物理性”流动作为其核心内容,仍然强调物流是货物或物资的物理性移动,克服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阻断,创造了时间和空间的价值,所有这些都体现和构成了东方物流发展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体系的形成源于他们所共同拥有的东方民族文化。

不难看出,中日所代表的东方物流思想理念的实质内涵是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物理性转移,突出了在物流活动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强化了物流系统的功能和效率性,如具有代表性的“第三利润源”的观点则是出自日本物流成本学说的权威学者西泽修。

欧美现代物流思想的核心内容,则是通过控制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充分整合并利用各种资源,即通过对现有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业务流程、销售计划等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在构筑综合性物流体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方法去管理整个供应链,这种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相比更加合理和高效,因为它实现了企业内部物流的一体化,把分散的物流各项功能整合起来,并把它当作一个系统进行管理,防止各环节、各物流节点仅仅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而忽略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以防止和减少内部利益冲突,保证整个物流系统运行的有效运作。可见,在西方的物流管理中,比较侧重的是供应链管理,其管理的目标并不是要达到哪一个环节的成本最低,而是要通过所有功能之间的平衡,来降低企业整个物流系统的总成本,或者在较优的服务水平上使物流成本更加合理化。由于西方物流理念强调的是对整个供应链的组织管理,所以在组织实施中,对运输、仓储等基本的物流服务功能则是按照市场化运作规律来择优选定社会资源,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资源优化和配置的,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保障。因此,西方物流管理活动体现的是现代管理学的思想内涵,是一种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自然社会等各种资源的手段,它将成为企业管理经济活动的一种优化运作模式。

东西方在物流理念内涵定位上的差异,使得中外物流实践活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物流,其着眼点是企业,注重物流成本的测算和企业利益的得失,比较强调物流是“第三利润源”。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物流,其着眼点是消费者,物流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满足消费者而不是满足企业自己的基础上,所以欧美物流不谈“第三利润源”而特别强调物流的后勤保障服务,这使得欧美的物流管理思想更加具有战略性。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细致地了解东西方发达国家物流产生的背景以及在物流理念定位上的差异,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的真正内涵,借鉴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物流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 汝宜红:现代物流理论及其实践[J].中国物资流通,2001(7).

[3] 牟旭东、陈建:物流第三利润与源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4] 吴清一: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