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国际商务知识点范文

国际商务知识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9 11:06: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国际商务知识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国际商务知识点

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际商务;课程体系;试点与创新

作者简介:戴婷(1981-),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及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高职外贸类专业‘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来鑫产学研创新试验区为例”(编号:JXJG-14-50-5),主持人:王燕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5-0091-03

传统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对学生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注重学生商务运作基本技能的培养,其目标定位于培养服务于国际市场开拓、国际结算等外贸一线的高技能应用人才。传统的课程体系基于学科体系框架,课程之间相互独立,一门课程即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其不足之处在于重视对陈述性知识即理论知识的系统构建,对于过程性知识即实践技能方面的构建明显欠缺。在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下培养的人才重理论而轻实践,到实际工作岗位中显得无所适从。摸索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创新的新路子势在必行。

一、创新试点的思路

专业与职业应该是密不可分的,专业的划分应该与相关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及态度等职业资格相统一。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与相关职业的功能相统一;专业的教学实施应该与相关职业在工作过程、环境和任务等职业情境相统一;专业的社会认同应该与相关职业的社会价值观相统一。因此,职业教育应该与职业的工作过程相统一,体现出相关职业的典型特征。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上也应该体现出职业性原则,即按照职业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重构课程体系。这里所说的工作过程,是指在遵守职业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工作的主体、内容、方法、组织等应符合目标的工作。遵照企业的工作过程来排布专业课程内容,进而将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互关联。所以,创新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切入点在于抓住与国际商务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和商务工作过程,重点对其职业行动体系进行详细的解读,分解出职业岗位中的“行动领域”(即工作内容),再从职业教育论的角度出发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即课程),继而设计连贯和具体的“学习情境”(即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二、创新试点的做法

(一)成立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课程负责人、国际商务专业骨干教师、外贸公司经理、其他高校教师、外贸行业代表和职教专家。课程开发小组通过收集用人单位的岗位招聘信息、跟踪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轨迹、研究外贸企业的岗位划分标准,最终明确了以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和外贸单证员为核心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就业岗位群。

(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在企业的深度调研和认真分析企业工作岗位群的任务特征,结合职教专家提出的教育适应性的要求,将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改为:培养能满足国际商务公司、生产企业等外贸行业的一线需求,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与技能,从事外贸业务和企业管理等对外商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人才培养目标旨在集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市场推广、网络营销、商务洽谈、报价核算、商务函电等专业能力和责任感、独立、诚实等个人能力,以及时间管理、逻辑思维、创新等方法能力,还有团队合作、容忍、纪律、协调等社会能力。

(三)确定“行动领域”

对国际商务职业岗位(群)所涵盖的职业行动领域的数量和范围进行确定和统计,剔除只是边缘性存在的行动领域,即很少出现或仅仅在个别企业出现的行动领域,筛选出辐射面广、共性多的典型行动领域,从企业的角度对选取出的行动领域进行定义,详细说明其行动内容(即工作内容),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和所需具备的职业资格认证。比如:“贸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履行”和“业务善后”是外贸业务员的典型工作任务,其中“合同履行”工作任务项下,有:“备货”、“托运”、“报检”、“报关”、“投保”和“制单结汇”这六个行动领域。外贸跟单员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合同履行”这一条线上的全部行动领域;而外贸单证员的典型工作任务只对应“合同履行”项下的“制单结汇”行动领域。

(四)序化工作流程,构建学习领域课程框架

构建学习领域课程框架就是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将企业的工作任务与学校的学习任务进行有机整合,但更强调职业能力在学习领域中的开发。例如,将“行动领域”之一的“了解外贸企业”,序化为学习领域课程《企业及其环境》;将“选择商品与了解商品”行动领域序化为《商品生产与采购》学习领域课程;将“国际市场营销”、“寻找客户”、“贸易限制与资信调查”这三个行动领域序化为《国际市场开拓》学习领域课程。

在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排布上,运用教学论和教学组织的观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将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公共基础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职业英语》、《办公软件操作与应用》、《岗位体能与训练》等学习领域课程;第二大类专业能力模块,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为目标,包括了《企业及其环境》、《国际贸易实务》、《综合进出口业务实战》等九门学习领域课程,学时数占所有课程总量的2/3。第三大类专业拓展模块,旨在拓展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以外的能力,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应用文写作》、《国际关系》等。基于工作^程的学习领域如表2所示。

三、创新试点的成效

试点教学已进行三年,通过对试点教学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有一定的成效。

在专业能力方面。90%的试点班学生能够用英文介绍公司和商品,强于30%的参照班学生;试点班学生对于国际商务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达到82%,而参照班学生的掌握程度只有62%;至于企业相关知识点认知程度,试点班学生达到94%,而参照班只有60%,除此之外,试点班学生还具备:能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当地市场进行采购、熟练掌握一笔国际贸易操作的全部步骤、100%的试点班学生能够根据现实条件进行出口价格核算等参照班学生所不具涞淖ㄒ的芰Α

在个人能力方面。试点班也是以100%的优势超过了参照班,比如:100%的学生有非常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100%的学生可以走上讲台做自我陈述,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合作表现突出、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灵活调整工作计划和突发状况、具有员工意识,用企业规则制度严格要求自己等。

在方法能力方面。时间意识明显增强,学会用时间管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制定自己的每日学习计划表。98%的试点班学生能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100%的试点班学生能够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信息而只有10%的试点班学生依赖教师的帮助获取信息;100%的试点班团队在完成任务中考虑创新,并将创新看作前进的动力,90%的团队能够在任务汇报中运用创新,效果突出。

在社会能力方面。与团队合作意识不强,根据学生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团队成员的参照班不同的是,试点班的团队合作意识强烈,能够根据任务需要挑选组员,并发挥各自成员的作用,任务完成的质量高。在面对繁多的任务(学习)压力时表现出较好的容忍力,而参照班学生对此的抱怨偏多。纪律性强,试点班学生全勤率为100%,任务完成率为100%。环保意识强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控制成本,妥善进行任务善后工作。善于进行自我总结,围绕“我到底学会了什么”开展讨论。更为值得欣喜的是,有95%的学生具有自主创业意识,而参照班只有5%。

四、创新试点的经验

在对学生不断观察和评估的同时,也进行自我检测与评估,不断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推广奠定基础,有以下经验值得推广。

第一,掌握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经验源自于实践,而实践离不开深入企业,只有真正了解专业对口就业单位的现状和需求,才能培养出适合于其需要的人才。

第二,开展校企合作,校园和企业无缝对接。要在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上体现出职业特点和典型工作,离不开企业的指导,将培养合格人才的重担与企业共同分担,赋予企业管理者培养人才的主人翁意识,使得课程创新和改革更符合实际需要,而不是空中楼阁。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聘请来自企业的精英进行授课,另一方面,以学生变职员在企业学习,身临其境,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环境。

第三,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设计。为了使得教学活动符合职业岗位的职业性要求,应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运用系统化的行动方法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其学习自主性,在教学中体现出其职业性,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四,构建客观而公平的评价体系。要构建一个更为开放和多元的评价体系,以改变过去以教材和老师为中心的评价方式。可以将企业和学生也纳入评价主体,和教师共同设计评价标准,该标准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而不同,评价方式也多种多样。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20世纪90年代,美国电子信息行业提出了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最初只局限在交易环节,然而经过长期发展,该种商务模式已经将整个商业活动囊括其中。电子商务的基本媒介为计算机和互联网,主要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完成合法的商业活动。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和电子技术来完成采购和销售等传统商务环节,完全打破了商务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展了商务流通的范围。

实施电子商务的前提就是准备一个公共性质的商务平台,电子商务模式将互联网作为平台,集中了大量的商业活动,即在网络中创建了一个集市,商务活动变得更加简便,大幅度减少了成本,节省了商务活动的时间,使商务流通变得更加高效,最大限度地扩展了商务交易的利润空间。而且商务活动在该模式下不再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将各大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世界商业的发展。

二、传统国际贸易概述

国际贸易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商业活动区域进行划定,强调的是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传统国际贸易是在国家特色与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展开商务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际贸易是将不同国家、不同区域联络在一起,是将国家当做背景实施商务活动。

在确定商务合同前,交易双方需要长时间的磋商,主要流程为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确定合同。此外,双方还需要对合同的具体内容和生效时间进行确定。

在该贸易形式中通常不会涉及到现金,一般都是通过相关票据来完成贸易结算,票据就相当于实际金额的有效证?弧9?际贸易发展到现在,仍然将支票作为主要的结算工具。本票和汇票也是贸易常用的结算工具,主要是通过汇付来实现结算。此外,信用证、托收等也是贸易中使用较为频繁的结算工具。

三、两种商务模式的对比

从商务流通环节来看,国际电子商务和传统国际贸易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国际电子商务各环节都是在网络基础上完成的,在该模式下的商务活动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一)在贸易实务方面的比较

贸易实务比较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贸易准备、贸易磋商、合同签订及执行、支付环节。

第一,贸易准备:该环节基本上都是围绕商业信息进行,首先是商品信息,然后查询对方信息,再对信息进行匹配,让交易双方都能够对交易对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下,信息、查询、匹配都是利用纸质材料来实现,手段比较传统。国际电子商务只用借助网络就能让交易双方了解到各方面的资料,不用花费精力去查阅资料,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二,贸易磋商:该环节是建立在双方彼此了解的前提下展开的洽谈。传统国际贸易主要是通过口头磋商或者传递纸面贸易单据来实现双方意见交流的目的,利用传统的方式来达到双方洽谈的效果。该模式下的磋商方式主要包含邮寄、传真、电话等。而国际电子商务则是利用网络来完成磋商,各环节都是借助互联网进行面对面交谈,和传统国际贸易相比,国际电子商务能够让交易双方的商谈更加直接、有效,大幅度提高了磋商效率。

第三,合同签订及执行:在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下,合同签订必须要交易双方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纸质商务合同,交易双方必须要从不同地方相聚到一个地点才能完成合同签订。国际电子商务则省掉了这些繁杂的过程,只需要借助网络就能让交易双方签订电子合同,电子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加上纸质合同在时间作用下会出现泛黄的现象,极易被损坏,电子合同则没有这些顾虑,而且其保管也更加简便。

第四,支付环节:在传统国际贸易中,基本上都是将实物票据当做结算工具完成支付,结算方式是以信用证为主,利用汇付、托收等辅助方式来完成资金计算。国际电子商务则是借助网络来完成支付,以电子化的方式借助第三方交易平台来完成资金结算。

(二) 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比较

首先,电子商务实现了流通环节的精简化。电子商务是利用网络完成交易,在互联网中,客户不需要传统模式中的批发商、专卖店,可以直接在网上订购商家产品,完成交易。

其次,国际电子商务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购物时间。电子商务提供的产品更加丰富,客户拥有更多的选择,而且不用出门就能够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节省了购物时间。然而,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照片、视频等让客户了解商品,很多产品都存在一定的瑕疵,与实物存在较大的出入,不能让客户满意,传统模式下的购物,虽然需要花费客户大量的时间,但是能够让客户买到满意的产品,这也是电子商务交易存在的一大弊端。

篇3

关键词:丝绸之路集团;电子商务模式;C2B模式

丝绸之路集团是我国丝绸制造业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创新能力最强的龙头品牌企业之一。集团研发能力强,拥有制丝、数码织造、时尚家纺多个研发团队,其生丝、绸缎、服装和其它丝绸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中东等国家地区。集团主营生产制造业,目前拥有16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3200多员工,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生丝、1000万米绸缎、50万件套丝绸服装和丝绸家纺。集团连续五年实现销售收入增长30%,利税增长20%,2012年再创历史新高,实现总销售额20多个亿,利税5000万元。近年来,我国茧丝绸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确立了从纺织大国转为纺织强国的发展战略,但由于全球经济影响和内部问题积累,整个行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外贸出口利润薄,反倾销、关税壁垒等压力大;国内原材料,劳动力,物流等上涨快。内外交困,瓶颈突出。这些外部环境的压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空间,如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利润点成为企业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丝绸之路集团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丝绸之路集团最早涉及电商行业是在2006年,首先成立了电子商务部并建立企业电子商务官网,以唯美的形式对公司形象进行展示,主要以宣传企业品牌为主,始终没有完成对产品的展示,后经营业绩不佳,成效不大。2007年开始使用B2B第三方平台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服务,两者都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流量,吸引客户前来联系。“中国供应商”服务主要针对外贸客户,2007-2008投入近二十万,没有产出,直至2009年转给进出口公司后开始有客户询盘,“诚信通”服务针对内贸客户,集团账号管理非常分散,各个子公司拥有独立账号,集团产品对客户报价不一致,产生集团内部有价格竞争,成交极低,企业内部竞争较大;2011年入驻天猫商城,开展B2C业务,为营销推广产品,购买流量、购买 “家纺”、“丝绸”、“真丝”、“ 面料”等一系列关键字,但销售量非常小。

二、丝绸之路集团电子商务应用分析

丝绸之路集团在2006年就已经关注电子商务对集团业务的促进作用,集团官方网络平台、第三方平台上的网络店辅、集团子公司的独立网站和基于阿里巴巴平台的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会员服务等各种电子通路的应用,在增强集团的网络推广和品牌宣传的同时,也促进了销售业务。更快的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为买卖双方信息交流互动提供强大便利。

但如何整合多个平台的资源,如何深化集团电子商务的效用一直困绕着集团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定位,我们团队通过对集团内各个部门的电子商务应用现状进行访谈,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企业已非常关注电子商务的应用,目前企业的电子商务部在淘宝平台上建有直销网络店辅,但因产品定位不清晰,产品的价格优势不明显,网络店辅的推广手段缺乏,网络店辅的销售业绩非常低,企业对该销售平台的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直接影响到集团其它子公司对电子商务部的工作配合。集团下属子公司外贸进出口业务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也曾借助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但平台的收费政策和服务质量很难让他们满意,2013年他们暂停了基于阿里巴巴平台的线上业务,目前仅利用独立网站向客户进行产品展示,实现线上展示,线下洽谈成交的应用模式。集团下属子公司湖商丝绸有限公司是阿里巴巴中国站5年的诚信通会员企业,子公司浙江易纺数码纺织有限公司是阿里巴巴中国站10年的诚信通会员企业,他们都借助阿里巴巴中国站平台进行产品展示,及时供求信息,借助平台搜索和寻找客户,通过平台实现在线采购和销售业务。

在访谈时各个子公司的负责人和家纺分公司的高管们都表示,电子商务是趋势,但集团不能为了赶趋势而盲目上电子商务项目,电子商务项目开展的目的必须要明确,借助平台还是自建平台必须综合考虑,是将现有所有品牌产品导入还是重新打造低端、快速、定制型的品牌,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在资金投入、产品定价等方面如何协调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困扰着企业的电子商务项目开展。

三、丝绸之路集团电子商务应用模式设计

(一)设计原则

1)整合集团的电商资源

集团现有官方网站平台(http://.cn/),同时在第三方平台上也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典型业务有:①利用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的中国供应商服务寻找国际客户,接受国际客户的询盘;②利用阿里巴巴中国站平台的诚信通服务进行产品信息展示,供求信息,接受内贸客户的咨询;③利用淘宝的天猫商城进行真丝末端消费品的在线销售。但企业的官方网站平台和第三方平台上的应用之间完全割裂,没有任何链接,在集团电子商务创新模式设计时必须考虑将集团官方平台和第三方平台进行整合,提升集团电子商务的效用。

2)全程电子商务化

丝绸之路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丝绸制造业企业之一,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自动缫丝、服装加工生产线和世界一流的丝绸织造生产线,集团公司丝绸制造已形成集制丝、织造、服装、家纺完整的产业链。现在国内的电子商务仅仅局限于销售这一块,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电子商务完全可以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全流程当中去,从源头原料的采购以及到末端消费者的售后服务都采用电子化程序来运作。因此集团的电子商务创新模式必须整合完整的产业链和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实现企业全程电子商务化,以此打通企业内外部资源。

(二)模式设计

1)自建平台的电商模式设计

通过对国内家纺行业的典型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调研分析后,我们发现现在国内家纺行业的电子商务侧重于销售环节,即电子商务完成了传统商务的渠道补充功能。结合丝绸之路集团的产业链情况,我们为集团的自建平台设计了B2B +C2B的电子商务创新模式。

集团产业链中的生丝、丝绸面料因其不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而是作为原料产品提供真丝加工厂家进行真丝终端产品的加工,因此对对这些产品应用B2B模式在自建平台上进行产品信息展示。

该模式的核心点在于平台的定位。对集团的自建平台,它的定位不是销售平台,而是一个集团品牌增值平台。结合丝绸之路的集团现状,我们设计以真丝背后的系列故事来打造集团的品牌增值平台。

首先展示集团的整体实力。丝绸之路集团是唯一一家为世博会制作丝绸永久陈列的工艺品的丝绸名企,集团为世博会制作的丝绸国宝有10项。

其次展示真丝制造企业的历史。集团的下属企业有白厂丝生产企业――湖州浙丝二厂它于1946年由当地士绅民族资本家章荣初发起筹建,1948年开工生产。2003年2月企业改制由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收购。目前可年产白厂丝500吨左右,品位均可达到5A级,年可供外销厂丝300吨。

最后展示企业真丝优良品质。集团的生丝、绸缎、服装、家纺等产品无论产量、质量、品位都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为消费者和品牌商所喜爱。爱玛仕选用集团的生丝,普拉达选用集团的绸缎。而集团的高档“欢莎”品牌家纺,在北京燕莎、翠微、上海八佰伴、杭州大厦、南京金鹰、长沙友谊、武汉国广、郑州丹尼斯、成都仁和春天等等全国一线城市的顶尖商场里与国际大牌比高低。

集团产业链中的真丝终端产品及中高端真丝家纺床品因产品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定位和定价,可以考虑将企业的设计环节应用C2B电子商务模式,以网络社区互动的形式,在促进终端产品销售的同时,达到品牌营销的目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的完善,企业可专为高端消费者生产定制的产品,并采取的是24小时全方位跟踪,及时迅速的将跟进情况放置网上,当然只有预订了该项目的高端消费者才能看到。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到发货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更加能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放心程度、以及质量保证和增加过程参与感。

集团的自建平台主要是一个品牌增值平台和小众定制平台,而集团产品的销售业务主要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展,因此在集团的自建平台上还要建立专门的链接,方便有意向的客户可以直接链接到集团的第三方销售平台站点上。

2)基于第三方平台的电商模式设计

集团的丝绸制造产业链很长,产品有生丝、绸缎、面料、真丝床品、蚕丝被、真丝家居服、织锦画、真丝围巾、其它真丝饰品。集团的产品销售业务主要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展,根据产品销售对象的不同,我们基于第三方平台的电商销售模式分为B2B和B2C及C2B模式。

在应用B2B第三方平台时,我们着重考虑整合集团的资源,以统一的形象,统一的接口应对来自潜在客户的询盘,对询盘信息有专人跟踪,集团下属各个子公司有专人和接受网络询盘的人对接,并充分利用集团内部的ERP系统,以统一的报价和一致的商品展示形象给客户反馈,并能利用第三方平台,收集客户消费习惯等资料,为企业的客户管理做好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在应用B2C第三方平台时,我们特别关注在家纺行业中普遍存在的价格战问题。来自中国家纺网的数据显示,2012年双十一淘宝十大家纺品牌销售业绩排名中罗莱以线上成交金额53380999元夺得头魁,而在2011年则是博洋家纺排名第一。通过低价的形式吸引消费者而获得的高销售额,这种模式虽然易学,但对企业的品牌杀伤力极大,因此集团在应用第三方B2C平台时,会根据对产品的明确定位,实现线上和线下一致的促销策略,同时利用集团的研发中心的优势,加快新品研发的投入,以企业ERP系统应用为基础,做好供应链管理。

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先生提到丝绸的出路之一是让丝绸走进百姓家里,即让普通老百姓喜欢用也用得起丝绸。众所周知,丝绸是纤维皇后,最具绿色保健作用,最具舒适性观赏性和安全性,目前的价格昂贵正是由于生产率不高和开发利用不够所致。另外,后整理跟不上,消费者不方便,不可替代性不强,也是消费量不大的原因。

为了让客户喜欢并乐意使用丝绸,我们在应用第三方平台拓展网络销售业务时,还根据客户对真丝类产品在花型、设计等方面的特殊要求而设计了C2B模式,这一模式可以细分为二个层次:

①实现“我设计,你反馈” 大家定夺,集中购买。对中低端品牌和电商品牌产品,如常用的床上四件套,每季推出一个系列,在互动CTOB环节,由大家选择反馈,针对选择最多项,参加促销或聚划算或其它团购活动。

②互动设计。企业出主题、半成品,客户群给出素材,给出要求,由设计部设计,客户反馈,然后可以返回以上第一步。这种增加客户的融入感又有其针对性的方式可为丝绸之路电子商务吸引更多的忠实消费人群。

篇4

【摘 要】开放型经济下电子商务知识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但从电子商务知识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中的整合来看,存在教师教学能力不足、课程教材编写不深入、实践平台缺乏等问题。因此,要增强电子商务知识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中的整合力度,应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改进教材编写模式、重视实践平台建设等。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电子商务知识;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整合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学科发展越来越重要,电子商务知识作为新要素,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开放型经济下,如何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中整合电子商务知识,如何培养国际服务贸易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开放型经济下电子商务知识的特征

1.电子商务知识的应用趋于全球化

据统计,1996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为80亿美元,到2002年达到4260亿美元,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数据显示,014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了1.3160万亿美元。此类数据表明电子商务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直接经济,缩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降低了企业成本,便于企业有针对性的提供不同的产品与服务,这都将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知识应用的全球化。

2.电子商务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为了顺利完成各项电子商务活动,需要一定的技术作为基础和支撑来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技术知识设计的方面非常广,涵盖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Web技术、数据库技术、交易安全技术、电子支付技术等。在开放型经济下,技术的重要性已经深刻反映在国际商务之中,是否具有创新型技术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企业树立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企业对具备电子商务技术知识的人才需求。

3.电子商务知识更新快

在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除了电子商务基础理论知识不断深入外,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管理制度、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信用信息管理体制等知识也越来越全面。电子商务知识爆炸性的增长和更新速度的加快不仅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开放型经济下电子商务知识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整合中的问题

1.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由于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一门新兴的课程,因此教师对此门课程与电子商务知识整合缺乏完善的认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主要采用教授法进行教学,这种方法便于教师有计划的实施教学,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重点内容,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种方式的教学十分被动,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较少。此外,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未紧跟国内外热点、不善于搜集典型材料、无法有效剖析电子商务知识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中的运用,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2.课程教材编写不深入

虽然一些国际服务贸易教材会涉及电子商务知识,但电子商务知识与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之间的整合还不够深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国际服务贸易导论、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和世界服务贸易现状四个板块。课程教材对电子商务知识的体现很少,没有深刻揭示电子商务知识对国际服务贸易的作用及影响机理。

3.实践平台缺乏

尽管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强调运用电子商务知识将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在实际教学中,电子商务中的商业模式、营销方式、营销主要机构等内容与国际服务贸易的实践联系并不强。此外,目前很多高校都缺乏网络贸易服务、网络交易保障服务等实践平台,学生无法掌握电子商务知识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具体操作技能。

三、开放型经济下电子商务知识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整合的建议

1.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课程老师应打破知识“单向传输”的思维定式,广泛借鉴国内外有效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础上,辅之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利用电子商务知识与国际服务贸易的实际案例探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广泛利用网络资源,熟练掌握网络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操作技能。此外,加强高校教师培训,提高课程教师对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以及电子商务知识整合的重视度,促进教师及时掌握电子商务新知识、新理念、新动态,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国际服务贸易教学之中,使教学更具现实意义。

2.改进教材编写模式

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对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开放型经济下在整合电子商务和国际服务贸易学科内容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材的编排设计。根据教学资源整合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改进教材的编排思想,增强教材学习和使用的实用性、创造性及灵活性,推进整合式教材编写出版与市场人才需求实现有效对接。

3.重视实践平台建设

学校加设国际服务贸易实务课程,购买或开发国际服务贸易中电子商务工具的操作软件,在实验室进行电子商务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模拟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鼓励企业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主动参与电子商务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学习过程,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整合电子商务和国际服务贸易知识。

作者简介:

篇5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处理与传递已突破时空与地域的界限,网络化、全球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已成为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2000年以美国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烧钱”运动如瘟疫一般传向世界各地,完全电子商务陷入了困境,在电子商务热潮回落之际,另一支电子商务生力军———传统企业却在悄悄地崛起。对于我国传统企业走电子商务之路,就有必要对电子商务进行重新审视,立足我国实施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传统企业怎么走电子商务之路,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对电子商务的再认识

(一) 电子化是手段,商务才是目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给传统企业的竞争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但是,光有先进的技术、迷人的网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竞争地位,纵观几年来世界各国实施电子商务企业的成败表明,市场竞争的规则没有改变,创造真正价值的能力仍然是评判企业之间竞争胜负的标准。实施电子商务不仅仅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建网站,宣传企业的形象和产品,更要利用互联网的电子化通信技术,进行商务活动和企业的资源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虽然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但它毕竟是通过网络技术对传统商务活动进行改造的产物。其主要作用是在于使商务活动更有效率,开辟新的销售市场,针对不同的销售对象制订不同的销售策略。因此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立足点应该是商务,而不是电子,对传统商务活动进行电子化只是手段,更有效地开展商务活动才是目的。

(二) 电子商务不是万能,没有电子商务万万不能

近十年来,飞速发展的国际互联网,促使了网络技术应用呈指数增长,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通过互联网开展商务的热潮,各行各业、大大小小的公司争先恐后地上网开展电子商务。传统企业被人冷淡了,处于前所未有的寂寞,谈及企业发展,就是e 化,电子商务似乎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希望,困境企业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企业进入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并不意味着企业能成功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拥有一席之地。虽然电子商务有利于企业获得先动优势,但并不能保证企业获得成功。网络的建立仅仅是使企业获得了竞争优势的可能,但并不能弥补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弱势。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显然能在信息的传递、交易的方式、流通的渠道等方面比传统的商务活动更快捷、方便、简捷,可这些方式的改变对于企业间的竞争不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像生产的核心技术、员工的经验、有效的后勤支持系统等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些关键要素并未因网络技术的应用而发生改变。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只是一种相对优势,虽然实施电子商务能获得一些优势,可这不一定成为核心竞争优势,因为竞争对手同样也可能获得同样的优势。此时企业要获得优势的途径在于企业如何将传统的资源有效地与电子商务进行整合。

毕竟电子商务是传统商务活动在计算机时代的一次创新,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是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商务手段,给传统企业的商务活动带来新的活力。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可以超越交易的时空界限,有效地将供应商与消费者连接起来,同时还能降低交易环节的成本,实现各部门之间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共享,通过网络技术和EDI 技术将企业内部的采购、制造、财务、营销等部门及企业之间形成紧密高效的联系。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 及市场全球化,以美国为代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推广与普及,我国传统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实施电子商务也是必不可少。

总之,传统企业对电子商务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既不要被扭曲的市场信号所迷惑,认为实施电子商务可解决企业的一切问题,也不要因为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尝试阶段,而认为实施电子商务是十分遥远的事情、甚至不切实际。毕竟电子商务的优势决定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传统企业走向电子商务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因此,对传统企业来说,关键在于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应用方式,才能取得成功。

三、实施电子商务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实施完全电子商务主要还存在以下障碍:11 社会信用:市场规则欠缺,消费者保护力度不够,市场交易中诚实信用度不高,全社会商业信用的缺乏是最大的障碍;21 支付体系:目前,我国购货人主要采用货到付款的购买方式,信用卡在我国尚未普及,因此实现在线支付还存在较大的困难;31 配送体系:配送系统不健全,物资配送速度低,差错率高,各个配送点之间缺乏紧密联系,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而且大量雇用劳动力,工作效率低下,使得商品的周转时间变长,产品的成本反而变高,商品的流通性受到限制;41 地区差异:我国电子商务目前仅是区域性地集中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所形成的是一个区域性市场,此外,我国地区经济条件相差较大,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基础设施亟待改善;51 观念障碍:在中国,大多数人还停留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购买原则上,对眼见为实的商品尚且存在疑惑,又如何相信网上的“虚拟”商品。此外,在通信设施、法制保障、融资渠道、信息技术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1995 年开始导入电子商务的概念,最早的推动者是IT 企业和媒体,后来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许多企业加入对电子商务的探索与研究。随着电子商务知识的普及,大型企业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加入电子商务行列中,现仍处于尝试与起步阶段。目前大多数企业采取完全电子商务模式,可失败的不少,成功的不多,表明现阶段我国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还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商业模式,因为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现状决定了传统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必须与现有的业务流程相结合的道路。

四、实施电子商务企业内部现状分析

(一) 实施电子商务企业类型划分

由于不同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提品和服务的不同,对信息的反应程度不一样,所以不同企业对实施电子商务的敏感程度就有所差异,这种敏感程度可用企业对实施电子商务的速度和深度来判定。速度就是行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快慢程度,也就是该行业实施电子商务企业的数量状况、交易金额的大小。深度指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改造程度,也就是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质量,可通过企业供应链改造的进程情况进行衡量,决定了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所付出的代价。根据不同企业对实施电子商务的敏感程度,可将他们分成四种类型(如图1 所示) : 适应型企业、摧毁型企业、迟钝型企业和互补型企业。

互补型企业是指能够利用电子商务全面改自己的业务流程,但是改造速度相对较慢,如零售业、出版行业的企业。摧毁型企业是指在目前的网络经济中,企业原有的核心业务可以完全通过网络技术,利用电子商务而进行,并且可以快速地实现电子商务,如金融业中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银行等。迟钝型企业是指虽然可以利用电子商务改善企业的业务流程,但影响业务流程面窄,效果不甚明显,电子商务化进度较缓慢,如建筑行业的企业。一般来说,与信息服务相关的企业对电子商务的敏感度较高,对信息依赖较强的企业往往会成为网络时代摧毁型企业,而那些对信息要求不高、自身改造力不强,而且外界对它冲击也不大的产业,通常可以归为迟钝型企业。

(二) 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层次划分

鉴于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外部环境和内部现状,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企图一步到位,跨越企业发展阶段,则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不同企业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不同,开展电子商务的成熟程度也不一样,通常可分为三个层次: 初级、中级和高级。

初级层次:企业内部部门之间信息是隔离的,不能形成完整的信息流,对信息的整合限于企业各部门之内。对于这一层次的企业,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为电子商务奠定基础,如建立企业内部网———Intranet ,利用网络技术,将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和管理部门连接起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提高企业内部信息传输和交流效率,降低管理费用,通过信息流来有效地配置资源,弥合生产与需求之间的差异。中级层次:企业内部已形成完整的信息流,实现了信息流和物资流的互动,企业的内部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但局限于企业内部,缺乏与外部信息的及时传递及资源的充分利用。处于这一层次的企业,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包含网络联盟企业、供应商、顾客、其它服务提供者的信息网络,实现电子商务在局部环节上的应用,如建立外联网———Extranet ,进行业务伙伴间约定文件或单据的传输,以及市场调研、市场开拓、向供应商订货、开展售后服务等。

高级层次:处于此层次的企业最为成熟,已将整个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能够很好地进行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可以跨越种种业务,和外部网络联盟企业形成互动,这种层次企业电子商务的开展完全通过Internet 进行,具有领先优势,应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与企业的核心能力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内部办公自动化和外部交易电子化连接。

图2  传统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策略框架图

五、实施电子商务的策略

传统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关键要从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企业的类型、实施电子商务的成熟程度及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特色,实施电子商务一定要与企业的业务流程有效结合,围绕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找出一条适合本企业应用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一)B2B 作为首选类型

鉴于我国目前存在社会信用不足、配送体系不完善、对电子商务认识不充分等问题,B2B 形式的电子商务是国内大多数企业的首选。因为B2B 商务活动只是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可在局部超越发展电子商务各种不可控制的障碍,此外,这种半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不可测定因素较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就相对较低。

(二) 先商务电子化,后电子商务化

传统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应立足于如何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实现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的结合,这种结合必须建立在传统经济的业务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发展电子商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存在不同的层次。目前我国传统企业大部分对信息整合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成熟度不够,业务流程活动还不能较好地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因此,从实施电子商务的进程上看,应是先商务电子化,然后实现电子商务化。

(三) 企业实施策略框架

由于各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实施电子商务的策略就存在差异。结合企业类型和成熟度,形成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框架如图2 所示:

1. 摧毁型企业:由于其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较高,因而面临的竞争形势最为严峻,必须尽快实施电子商务,时间非常紧迫,否则只有退出或面临生存的危险。处于初级、中级层次企业应尽快信息与业务的整合,寻求与网络企业建立合作联盟,以加快电子商务的进程。

2. 适应型企业:其所在行业实施电子商务的速度较慢,对企业供应链改造所付出代价较大,这种类型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时间较为从容,但不可无动于衷,转化为摧毁型企业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要努力提高企业的成熟度,抓住时机,积极采取行动,加快网络技术在业务流程中的应用。处于高级、中级层次的中小企业可采取服务外包,大型企业可构建内联网、外联网、独立网站,为业务活动提供服务。

3. 互补型企业:这类企业危机不大,可利用网络技术,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关键要对成本进行控制,发挥互补效应,努力实现在线交易,离线支付。处于高级层次的企业可利用互联网进行B2B、B2C 等形式的商务活动,实施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

4. 迟钝型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对他们似乎很遥远,可其未来命运也最不确定。目前可利用网络技术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如构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简单信息的) ,提高对外、获取信息的能力,适当时候,可尝试性地调整经营策略,为未来发展做出积极准备。

六、结束语

总之,在网络经济时代的全球化竞争中,传统企业走向电子商务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传统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要有正确的心态,此外,在时间的把握和方式的选择上,各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全面规划,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开展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 张 炯. 传统企业如何电子商务〔J 〕. 中外管理,2001 , (2) :24 - 25.

〔2〕 易卫平,宋亦平,李鑫. 网络时代的企业战略思考 〔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 , (10) :17 - 20.

〔3〕 郑友敬,[美]拉塞尔·派普.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决策〔M〕. 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

〔4〕 王学义,张永清,刘 辉.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方案〔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篇6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编号GDJY-2014-B-b075),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高职学生创业模式与孵化推动机制研究”(编号20130301065),广东省高职教育商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课题(编号YSYJZW2013QN04)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探索本科与高职“3+2”分段培养机制。基于国家职业标准设计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明确高职、本科工作能力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高职、本科有效衔接的职业能力和课程体系,联合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文章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设计了“3+2”分段式专本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关键词 :国家职业标准;专本衔接;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电子商务专业

引言

高素质创新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合作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势在必行。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鼓励本科高等学校与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

1.“3+2”分段式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模式,有利于回归人才结构的合理性,但是由于高职与普通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很容易导致高职和普通本科的联合培养较难做到内容上和实质上的对接。专本衔接模式,我国主要有专升本模式、合作培养模式和专本一体化模式3种。研究及实践表明专本一体化分段式培养模式是比较理想的专本衔接模式,目前主要实行的是“3+2”分段式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保证“3+2”分段培养计划的实施,两个不同教育层次的教育应该从岗位分析与工作能力要求出发,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顺利实现衔接,更好的完成人才培养计划。

2、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设计

国家职业标准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制定,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

基于国家职业标准设计专本衔接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避免学习内容的简单重复,避免了教学内容安排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也可以给有特色的学校和有专长的教师提供发挥的空间,有较好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3、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电子商务专业“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设计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颁布《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将电子商务职业分为4个等级:电子商务员(国家职业等级四级)、助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等级三级)、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等级二级)、高级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等级一级)。

目前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电子商务师三个级别采用全国统一鉴定考试方式。3个级别的报考资格如表1所示:

*只列举了与学历相关的报考条件

按照报考条件,中职、高职、本科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分别可以报考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因此我们将高职、本科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分别对应助理电子商务师和电子商务师的职业资格要求。

与高职相对应的助理电子商务师的工作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应用上,如会使用网络工具、能够制作网页、了解基本的安全技术、能够完成网络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会网络信息、能做网络促销、了解电子合同,能完成安全的电子支付。如表2所示。

与本科相对应的电子商务师的工作能力要求高于助理电子商务师,要求在具备助理电子商务师工作能力的基础上,还要能够完成网站功能设计,网站内容实施,会做市场调研,能完成促销策划,会做网络采购,能完成客户服务,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系统,能完成网站的运营管理和安全管理,在职业技能的应用上,提出了管理技能的要求。如表3所示。

根据助理电子商务师和电子商务师的工作技能要求,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突出基层岗位技能(如网络营销能力、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网站维护与管理能力)的培养;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培养高级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突出商务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见表4。

在具体设置分段培养的课程时,把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模块,使学生既要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又要有较宽的知识和能力覆盖面,包括胜任某个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基础、职业能力等,尽可能使前后阶段学习内容合理衔接, 并兼顾学生参与更高学历层次的选拔学习,体现“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分段培养的课程设置、各模块学时及所占比例,见表6。

4、结论

“3+2”分段式专本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专科阶段自成完整体系,符合灵活“出口”原则;本科阶段显现出在专科基础上层次的超越,强化商务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两者均以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以突出职业性和应用型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中岗位适应能力、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由专业知识体系和技能应用实践两个并列并逐步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高职、本科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 刘松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域下的专本科衔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3(3).

[2] 邵世光,王月穆.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J].职教论坛.2012(5).

[3] 徐广舒. 高职与本科土建类专业“3+2”分段培养方案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01).

作者简介:

篇7

一、国际商法教材框架还没有完全定型

在高校,学习国际商法的学生,都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经济类专业学生和管理类专业学生。他们学习国际商法的目的在于认识、理解、掌握主要与国际商务有关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各国涉外民商法、涉外经济法知识,培养国际视野,树立依法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意识。但是,到目前为止,国际商法教材框架并没有完全定型。有些教材把国际商法内容分为7章,有些教材把国际商法内容分为10章,有些教材把国际商法内容分为10章,有些教材把国际商法内容分为11章,有些教材把国际商法内容分为12章。从这些国际商法教材的框架结构来看,目前,国际商法研究内容还没有完全定型。

基于理论于实践相结合,根据国际商务活动整个流程来看,完整的国际商法教材框架宜包括以下内容:国际商法概述、商事组织法、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法、票据法、知识产权法、产品责任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外商投资企业法没有必要作为国际商法教材的一章来编写,鉴于目前国际商务活动中,各国重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为趋势,各国日益把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作为国际商务活动的制高点来看待,国际商务活动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日益增加,有必要把知识产权法列为国际商法的一章。

二、大部分国际商法教材缺乏每章知识点概括、每章知识点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应用非法律专业学生缺乏相关法律基础知识,而国际商法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是一门孤零零的法学课程。国际商法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把非法律专业学生培养为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法律工作者,也不是为了把非法律专业学生培养成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工作的理论工作者,而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与国际商务活动有关的基本法律知识,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识,在将来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时能够从法律的角度考虑问题,依法进行国际商务活动,并运用国际商法相关知识,预防国际商务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国际商法教师缺乏国际商务实务工作经验,对于国际商务实务操作缺乏了解,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教学重点、深度与进行国际商务实务最常用的国际商法知识出入较大。因此,国际商法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每章内容时,加入每章知识点概括、每章知识点应用于国际商务活动哪些方面,对教学和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使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对于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目标、目的都有裨益。如:编写商事组织法时,可以简单地介绍本章主要知识点是公司、企业的设立条件、程序、资本和组织机构,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资信判断、查询、投资、跨境组建经济实体等,会用到本章知识点。

三、有些国际商法教材内容缺乏实际操作性

编写教材应该兼顾理论性与实用性,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专科层次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的办学宗旨决定的。国际商法的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各国涉外民商法、涉外经济法。由于国际商法研究范围广泛,国际商法教材只能是概论式的。有些教材很少直接引用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各国涉外民商法、涉外经济法重要条款,即使在有些章节有引用,也不指出具体条款,使国际商法教材实务操作性大打折扣。非法律专业学生学完这样的国际商法教材后,很难解决国际商务纠纷的实际问题。

因为非法律专业学生法律方面知识有限,教材中插入重要的法律条款,给教师和学生查找相关法律规定带来方便,有利于教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实行案例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非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把教材作为解决国际商务纠纷的指南。为使国际商法教材内容编写更具实际操作性,我觉得,国际商法教材的编写者可以参考美国法学家编写的系列教材,如《产品责任法》全面客观地介绍了不同州的司法实践,《货物买卖与租赁》,几乎每一个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及基本原理都辅以真实的案例或举例说明。美国是判例法国家,美国法学院在19世界70年代起实行案例教学法。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在教材中穿插法律规定是可行的,需要引用判例法国家法律规定时,穿插真实的案例或者成文法规定也是可取的。

四、国际商法教材编写没有适应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篇8

关键词:国际商务环境;360度;分析框架;应用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11-0139-04

[作者简介]景瑞琴(1973-) ,女,汉族,山西襄汾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国际商务;还羽茜(1993-),女,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国外更广阔的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国际化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更需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以及跨文化意识。对具体的企业来说,国际化人才还需要了解甚至熟悉掌握世界前沿的技术。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目标旨在通过构建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框架,使学生了解国际商务环境可能对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产生的影响,并能够运用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框架分析具体国家的商务环境,从而为企业选择是否进入及以何种方式进入某个具体国家市场提供借鉴。

一、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面向中澳合作专业的国际商务和物流专业的学生,开设时间为一年级第二学期。这个学期的学生还不具备专业素养,对国际商务可以说没有任何概念,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学习肩负着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重任。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体系模糊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尽管属于国际商务和物流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但是该课程与国际商务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如国际商务、国际商务问题等)的交叉度很高,甚至和经济学科的国际经济学、管理学科的跨文化管理等课程也有一定的交叉。以往的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体系在设计上基本是按照国际商务课程中“环境”部分的框架进行设计的。对于国际商务环境分析缺乏一个完整的设计思路,国际商务环境究竟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每一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也不是很清晰。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时逻辑发散,课程缺乏系统性。

(二)可选择的教材有限

由于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加之与其他课程的交叉度较高,国内独立开设这门课程的高校非常少。国际商务环境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是在国际商务课程中有所涉及,一般都是前半部分讲国际商务环境,后半部分讲国际商务运作。因此,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教材非常有限,相关内容也是在国际商务或者国际商务管理中略有涉及。即使是单独开设这门课程的院校,也面临教材选择的困境。截至2016年,国内市场上只有三本教材是针对国际商务环境的。其中,一本是英文版本,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窦卫霖主编的《国际商务环境》;另外两本都是2011年出版的,其中一本是齐绍洲、刘威、亢梅玲等主编的《国际商务环境》(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另一本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杨言洪主编的《国际商务环境》。但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而教学参考资料的严重缺乏使预习和复习受到很大的限制。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内容交叉度高、课程体系难以明确等问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反映难以把握课程主线,知识点较为分散,逻辑性不强。这必将导致学习完这门课程之后,学生仍旧不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如何确立国际商务环境的分析框架,并弥补现有教材的不足,是提高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二、 国际商务环境360度分析框架的构建

国际商务活动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各国政治(P)、经济(E)、社会(S)和技术(T)等方面环境的差异会对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产生影响。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框架即通常意义上的“PEST”分析。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跨国合作的加强、各国开放领域的扩大,国际商务环境也被赋予了更广泛的涵义。除了前面提到的“PEST”等环境,文化(C)、自然环境(E)、法律(L)、金融(F)等环境对企业开展商务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具体分析一国的商务环境时,应该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该国的商务环境,为企业的国家评价和进入方式选择提供有力的论证。

尽管现有教材包含了以上各方面的内容,但是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框架,教学必然会存在逻辑性不强、知识点分散的问题。经过教学探索发现,企业要想顺利地开展国际商务活动,就要全方位了解国际商务的各种环境。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360度”评估反馈法给构建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框架提供了思路。构建国际商务环境的360度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可对一个国家的商务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图1是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360度”评估反馈法构建的国际商务环境360度分析框架。从图中可以看出,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需要了解国际商务的各种环境,即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和金融环境。这些环境构成了一个360度的圆形,但各自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它们之间的箭头是双向的。在自然环境和金融环境之间用了省略号,其表示的含义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企业可能还会面临比目前更多的商务环境。

三、国际商务环境360度分析框架的应用――以捷克为例

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约占1/4。捷克有着欧洲“心脏”之称,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节点,是中国和中东欧国家“16+1合作”重要成员。可见,捷克是中国企业开展与中东欧十六国商务往来的重要突破口。因此,以捷克为例,采用360度分析框架分析企业进入捷克市场面临的各种商务环境及影响。

另外,中资企业要在捷克长久、成功地开展国际商务活动,应积极了解并正确对待两国间存在的民族和文化背景差异,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禁忌,认真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四、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提供了重大机遇。了解国际商务环境,熟悉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框架,是企业顺利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基础。在此背景下,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国际商务环境分析框架,完善课程体系,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对于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国际商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360度分析框架的确立有助于学生掌握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课程的核心思想和课程体系。尽管该课程的知识点较为分散,但是只要理解“360”即全方位的含义、每个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还是可以系统地把该门课程的知识串联起来,并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陈广嗣,姜P列国志:捷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驻捷克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捷克)[M]北京:2014

[3]陆志强 捷克十多年来的对外贸易政策和经贸状况[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2):38-40

[4]捷克投资与经贸风险分析报告[J] 国际融资,2012(4): 62-65

篇9

【关键词】教学改革;翻转课堂教学法;国际企业管理

一、引言

踏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为了顺应中国涉外商务的发展和跨国交流活动日渐频繁的需要,为了增强国家竞争力而设立了国际商务这门学科。国际商务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面向国际市场,具有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实务和国际商法基础,基本掌握国际法规、国际惯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国际法规、外语开展商务活动的,法商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针对国际商务专业要求的特点,我校也相应的为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开设国际企业管理这门课程。国际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专业性都较强的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涵盖了企业跨国经营概论与环境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全球金融环境、国际企业的战略选择以及职能管理等领域的知识。由于它的理论性和专业性都很强,使得仅仅依靠单纯的课堂讲解,很难令到这些一无职业基础二无地域优势,直接从相对闭塞的高中校园里走出来的大学生们,对这门课程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从而大大的削弱了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吸收度。为了转变这一局面,提高我校国际商务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提高对国际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吸收度,我在国际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实施翻转课堂式教学法的原因

1.课程教学原因。何谓翻转课堂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根据我校的课程设置,这门国际企业管理,一个学期的总学时是48课时,按45分钟为一个课时换算成小时的话,这门课程一个学期总共上课的时间是36小时。36个小时如果换算成天数的话,只有1.5天的时间。如果学生单凭在这1.5天时间内的付出就奢望能完全掌握392页课本,满满15章的内容的话,无异于痴人说梦。1.5天的时间能把一本厚392页,里面布满文字和专业术语的课本看完已属不易,更不用说要熟练地掌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了。2.学校环境资讯闭塞。一般而言,要想学好跨国企业管理这门课程,除了对书本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熟悉外,还要对本国本地区以及全世界的事情,都要有所涉猎,它要求学生既要有广博的知识,也要有国际的视野和心系天下的胸怀。所以,如何高效合理的利用好这36个小时,就成为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了。因为我校地处三线城市的郊外,整个校园环境是相对闭塞和信息不流畅的,周边也没有什么现代的商业公司可供参观学习,所以,结合跨国企业管理理论多实践性强的课程特点,我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引入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3.学校具备良好的上网设施。之所以要引入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结合我校的特点展开的。虽然我校地处三线城市的郊外,对外交通和交流不算便利,但学校给同学们提供了免费和高速的宽带网络,我从讲授的这个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那了解到,他们每人在宿舍都至少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所以,鉴于可以自由无限量的上网的便利性,我觉得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适合他们的。学生们只要能好好的利用互联网,他们就可以获得海量的学习资源,基本上学生们想要了解的信息,在互联网上都能找到答案。网上的学习资源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的,学生们只要想学,可以随时随地随手学,所以,制造机会让学生们高效地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是一种最适宜的教学方式。在具备这些先决条件后,我开始实施我的教学计划。

三、实施翻转课堂式教学法的过程

1.课前的安排。我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要提前预习每一章的内容,并在看书的过程中,将自己不理解和不了解的知识点,通过互连网和自己上图书馆查找的方式,先把各个知识点搞清楚弄明白,然后上网查看当周在本地、本国和世界范围发生的新闻,利用在本章学到的知识点,结合在网上看到的当周时事,提炼出自己对当周时事的看法,并将这些看法写下来,到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们讨论分享。到了上课时间,我先把本次课的重点知识给同学们理一理,然后让学生们就他们在自习过程遇到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我对学生们的疑问一一做答完毕后,就开始第二论的学习,让学生结合本周的知识点上讲台分享自己对当周时事的看法,学生分享完毕后,就进入问答环节,台下的同学就讲台上同学的观点进行提问和交流想法。2.课中的分享过程。因为时间的关系,做不到每次课都让40几个同学一一上台分享,所以,我要求全部学生一定要在上课的前一天,预先将他们写好的当周时评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我,我将全部学生的当周时评归纳整理成几大类型,再挑选出每个类型的代表上台分享。在挑选学生上台分享时,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公平的得到轮流上台分享观点的机会。因为上台分享观点,既能锻炼学生们的演讲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属于我们培养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跨国企业管理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国际商务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四、实施翻转课堂式教学法的成果

1.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了学习信心。据统计,学生们用在跨国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课前预习时间,至少都在5个小时以上;而且同学们每次都是带着疑问和交流的心态来上课,所以,他们对上课的态度,已由以前的被动消极变成了现在的积极和满心的期待。他们会通过互联网去关注每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时事与新闻,通过对身边时事的点滴关注,逐渐养成了关心天下事的习惯,由于视野的开阔,他们学会了忍耐和等待,学会了积累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渐渐树立起对国际商务这个专业的信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他们也从每天的时事和同龄人的身上,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学会以包容和多元的心态,去理智的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2.增加了学习投入,增进了同学情谊。用这种方式进行授课,不但大大的拓展了学生学习跨国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一种主动学习的方法,让上课变得非但不痛苦,而且是一个开心和收获的过程,还能大大的增进的同学们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家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听课,上完课后就各回各宿舍了,平时基本没有交集,也几乎没有班集体活动,同学的关系大多是淡漠和疏离的。当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的讲理论讲案例,学生坐在下面似懂非懂的听着,因为一没亲身经历过或熟悉这些环境,二没感同身受过这些商务案例。所以,听着这些遥远而又与自己扯不上半点关系的理论和案例,其结果必然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时间一长,就啥痕迹也没留下了。3.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因为每个同学都要结合当周的知识点,轮流上台分享自己对当周时事的看法和观点,所以,同学们都有了更多的机会进行相互了解,在上台分享的同时,也慢慢锻炼了每个同学的演讲和展示能力,使上台演讲变成是一件快乐而且增强自信的事情。我们知道,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多的是从事国际与商务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因为工作的性质,要求他们不但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具备善于与人交往和展示的能力。而这种翻转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是提供给学生这种在做中学的能力,让学生在培养自己主动汲取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提升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国际商务的专业素养。

五、总结

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良好的专业素养,他们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谋生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在任何的困难和挫折面前,迅速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心态,从容面对挑战。这才是接受真正的高等教育后,学生们所习得的一种能力和习惯。而不是坐在教室里,被动消极的接受老师的满堂。现在我们身处在一个快速而多元的社会,如果学生们单凭在课堂上被动接受学到的知识,哪怕你把老师讲的知识都记住了,仍是远远无法满足日后踏入职场,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及适应能力的需求的。因为知识是分秒都在更新迭代的,唯有自学能力的习得和专业素养的养成,才是具备迎接挑战和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也是21世纪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和培养的目标。而翻转课堂教学法,就是助力学生腾飞的利器。

【参考文献】

[1]国际商务专业:百度百科

篇10

关键词:国际商务;国际商务管理;问题;方法

1前言

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中论述了国际分工的重要性,探讨了各国出口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进行交换,能够获取更大利益。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之间的贸易不仅存在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只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根据“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的原则,各国出国劳动生产率更高(即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就可以获得比贸易前更大的产品数量,无论是劳动生产率高还是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都能实现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1,2]。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各国之间商品、信息、技术、资金、服务、咨询等方面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如何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抓住商机,在全球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国际商务管理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经济全球化的现状,结合教学实际经验,就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提出构想,旨在提高国际商务管理活动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国际商务及国际商务管理课程简介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国际商务的定义及国际商务管理课程进行探讨,一般而言国际商务是指为满足个人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交易活动,包括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商品、劳务、技术和资本)的国际转移[1,2]。我国学者马述忠等主编的国际商务包括绪论全球化与国际商务、国际商务环境篇、国际贸易与投资篇、国际金融体系篇、国际企业管理篇[1]。薛求知等主编的国际商务管理教材将国际商务课程分为导论、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国际商务环境、外国经营环境、国际商务经营方式、国际经营战略、国际商务的营销管理、国际商务中的进出口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组织与控制、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共十二章[2]。符正平编著的国际商务教材主要探讨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国际商务环境,跨国公司形成的宏观、微观原因,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国际企业战略等内容[3]。通过诸多学者对国际商务的探讨分析,可以发现国际商务涉及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营销、国际财务、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多课程的理论知识,而国际商务活动经营环境、经营决策的复杂化,使得国际商务管理的理论课程教学方法亟需改变,以适应全球化的经济环境。

3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培养方案,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学习习惯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基础知识薄弱,作为专业课程,多学科的知识系统,需要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往往不能把握专业术语的本质,遗忘基础理论知识。第三,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缺乏探讨,不能将理论知识与案例实践相结合,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第四,学习方法单一,学习课堂缺乏有效讨论。

4课程教学改善方法

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改进方法: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学习为本,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认真学习,积极思考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国际商务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学生在上课前可以针对每一章节的内容与相关学科相结合,并且整理专业名词、学科知识要点,搜索相关案例,采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与课后作业相结合。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努力提出问题,积极研究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素养。第二,丰富理论知识,掌握学习工具。广泛阅读相关书籍,扩大知识视野,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选择部分相关书籍供学生阅读,并提出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如何将不同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提高认知水平。学生要掌握多种语言工具,培养阅读文献的能力,并能应用互联网技术搜索文献资料,掌握多种统计软件,学会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加案例分析的内容,选择具有创意的教学案例,增加案例分析的趣味特征,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也要注意案例的实际应用价值,既要给学生印象深刻,又要结合知识要点,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践分析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参与到案例研究中,情境分析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分析能够提高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第四,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丰富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充分使用PPT、网络等多种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就某一热点研究问题,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应用本学科知识进行分析,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也可以由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然后由教师对每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也可以请学生进行探讨,就具体问题提炼出解决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时灵活安排小组讨论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能加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理解并掌握知识,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5总结

在国际商务管理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PPT,学术论文,网络工具等多种教学工具,以及采用案例讨论,小组讨论,作业分析,考试评价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同学们的知识课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魅力。总之,通过国际商务管理课程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有效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理论知识,掌握国际商务管理的技能,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展开。

作者:肖敏 单位:上海电机学院

参考文献

[1]马述忠,曾华(2011),国际商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篇11

关键词:外贸单证;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任务驱动

外贸单证工作贯穿进出口贸易全过程,单据制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出口企业能否顺利结汇。但是,传统的注重传授单证纯理论知识的教学很明显已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外贸人才的需要。本文主要以“贸易流程”这条时间轴为主线,将流程中不同环节分若干项目进行课程设计,实施项目中设计背景资料和任务,也就是“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1 《国际商务单证》传统教学模式特点及弊端

1.1 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满堂灌、填鸭式教育。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喜欢不喜欢、接受程度如何,虽然老师很负责,但效果不佳,因为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类型,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积极性未被调动起来。很显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却缺乏主体意识、自觉主动性、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探索问题的愿望。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这与高职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是相悖的。

1.2 课堂教学单纯重理论, 不能适应市场对专业技能的需求

一些院校在讲授《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这门课程多采用以概念讲解、作业练习为主,按照课本第几章第几节课本顺序讲授,有点照本宣科,甚至讲解的均来自教材本身,没有企业的真实素材、贸易单据与实际脱轨。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市场对专业技能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不能胜任工作岗位。

1.3 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就是为了期末考试及格、顺利毕业、甚至不关心所学是什么学科、什么知识、也没想过学的知识会在将来的某工作岗位上用得上。学习目标好像很不明确、没什么目标。《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全日制学生,未接触过国际贸易,而且外贸单据多数是全英文,学生学起来又感觉英语基础不够好,没有信心担心自己较一般的外语基础影响这门课的学习,缺乏学习兴趣。

2 《国际商务单证实务》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2.1 依托高职高专国际商务、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

《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要求学生能熟悉外贸单证工作中收证、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业务流程,能根据外贸合同履行过程中各个业务环节独立完成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一系列的外贸单证工作,具备外贸单证员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有能力参加国际商务部组织的“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并取得外贸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实务》的课程目标不仅设置了工作任务目标,使学生明白所学要完成那些具体工作任务。还根据外贸单证员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设置了课程的职业目标。最后提出实现工作任务目标具备职业能力的关键能力。

第一、工作任务目标:能独立从事出口贸易流程中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一系列外贸单证工作、能进行进口贸易流程中开证、报关、报检单据缮制。

第二、职业能力目标:(1)能进行国际贸易磋商,会自拟进出口合同,选择结算方式;(2)能申请开立信用证;能分析理解信用证的基本内容,会依据合同审核信用证;能根据不符点和修改意见撰写改证函并处理信用证修改;(3)能根据合同、信用证和货物的实际情况,正确缮制发票、包装单据、出口托运单、产地证明书、出口报检单、出口报关单、运输单据、保险单据、汇票等出口单证;(4)能按进口流程规范缮制全套进口单证;(5)能快速审核相关单据并找出其不符点;(6)能将各类单证及时归档。

第三、具备较强沟通能力、责任意识、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较好英语能力等关键能力。

2.2 以国际贸易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设计项目

课程内容设计三个项目“制单准备”、“出口单证缮制”、“进口单证缮制”。“制单准备”项目是营造工学结合氛围的基础,同时是单证缮制的依据;“出口单证缮制” 项目按照信用证项下出口合同的履行过程进行设计,强调具体环节中的单证缮制、审核及交单归档的能力;“进口单证缮制” 项目培养学生开立信用证和主要的进口单证的缮制、审核及归档的能力。每个项目下设若干子项目,子项目设计则按照贸易流程的时间轴这条主线展开设计。

2.3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取多种教学方法

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则是执行者,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积极主动性。根据高职学生特点,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启发式、演示法、课堂讨论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考的能力。教师通过导入项目,布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并指导操作,鼓励学生之间讨论、分析任务要求,教师则根据学生讨论过程中的问题,分析知识点、讲解技巧、知识。再让学生对任务进行处理进行和实操,教师总结整个过程中的应注意事项。最后再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相关任务拓展,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

2.4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具有“双师”结构特点的教学团队

教师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去进出口企业进行实地锻炼,积累相关的单证工作经验,这样专任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且具备外贸企业工作或顶岗实习经历。教师要考取具有外贸单证员职业资格,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兼职教师来自企业一线,对学生教学指导,提高学生学习与实际相联系,明确学有所用。

3 结论

总的来说,《国际商务单证实务》的教学改革务必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演示法、课堂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职业岗位相关的专业技能融入《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学中课堂要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渴望。另外,教师要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并利用假期到企业实践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学生单证操作能力提高,才能适应时展需要,培养出高技能型、应用型对外外贸人才。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 教学模式设计 国际商务硕士 国际金融课程 

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复合型和职业型的高级商务专门人才。而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应当首先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精通国际经贸知识并能熟练进行经贸实务操作,擅长国际商务交往。根据全国国际商务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界定,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的导向是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特点,所以其课程教学和学习应采用相对本科或学术硕士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从教师教学角度而言,教学方法包括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其中现代教学方法又大致包括:启发教学法或暗示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或探究法、案例教学法、播放教学法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支架式教学法和抛锚式教学法。而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性和自主性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这三种方式。从上述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目标和特点看,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及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国际商务硕士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可能应用得更为广泛。 

具体到国际金融课程,要想更好地应用上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从而实现知识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就该课程的具体教学模式设计而言,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可能有利于达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职业性人才的目标。所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传统 “以教为主”模式和建构主义“以学为主”模式的综合。以“以教为主”的模式注重教师教法,以教师“教”为中心,易忽视学生的“学”。而“以学为主”模式正好相反,十分强调学生的“学”,在当前教学情况下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则可以根据国际金融课程实际教学内容和国际专业硕士这一特殊的教学对象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因而,以下基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探讨国际商务硕士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模式的教学设计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步:(1)教学设计的公共基础步骤,包括国际金融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起点确定和教学内容分析;(2)根据第一步的分析结果,灵活选择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的模式,并决定其中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3)对国际金融课程进行教学评价。 

一、国际商务硕士国际金融课程概述 

根据全国国际商务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介绍中的相关内容,国际金融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所培养的是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中就职的高级商务人员,主要从事跨国经营管理、国际营销、国际投资和国际商务谈判等管理活动。因而,就教学目标而言,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掌握国际金融相关概念、工具、程序、方法并能熟练应用到国际商务管理中。 

而从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对象特点看,学生的专业背景较为复杂,包括应届毕业生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并且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系统学习过国际金融相关课程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专业跨度较大,未曾接受过基础知识的系统教育。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教师事先应对学生的专业背景有一定了解,实现预估教学对象的专业能力。同时可以在课前或第一次课对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访谈,了解其学习国际金融的动机、需求和学习基础。 

至于国际金融教材的选择,也应与应用型、国际化专门人才的目标相匹配,可以考虑优先选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较强的英文教材,并尽可能采用双语教学。当然,在国际金融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形成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语言能力,而是增强学生在国际金融业务中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自信心,培养双语思维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二、国际商务硕士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选择 

鉴于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是国际商务高级管理人才,与学术硕士和本科生有别,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国际金融的教学可以立足跨国公司,主要掌握管理一家跨国公司所需要的国际金融知识。依据这一视角,其主要教学内容大致包括:(1)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国际金融环境,比如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收支及国际金融市场;(2)国际金融的基本金融工具的投资及其风险管理,包括外汇和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和管理;(3)全球化融资及国际贸易融资特殊方式和途径等。 

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适当地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国际货币体系环境的教学,可以教师为中心,用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方法为主,结合多媒体的播放演示,穿插对学生的提问和引导。当然其中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法作为补充,比如案例教学法,可以利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货币体系核心内容——汇率制度及其选择的理解。再比如对于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外汇风险管理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探究性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负责提供案例和辅助资源、设定相关外汇风险情境及进行指导。这里的案例可以来自教材或其他教学资源,也可以考虑邀请校外实际从业人员以讲座形式向学生分享案例。而学生则以教师提供的资源为基础,自主进行分组协作学习,成立不同的虚拟跨国公司,分析特定情境下其所面临的外汇交易风险、经营风险及转移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然后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成果展示,与其他组进行比较和交流。同时教师对所涉及知识点进行点评,并总结归纳学生的表现。以教为主的模式和以学为主的模式可以融合贯穿于整个国际金融的教学过程中,从而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模式的教学设计思想。 

三、国际商务硕士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评价 

从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评价看,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从评价方式上看,主要以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具体而言,在课前对学生专业背景进行调查即为教师进行的诊断性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国际金融学习准备情况并因材施教。而在整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模式指导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主要是形成性评价,比如教学过程中穿插的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案例讨论、学生小组作业的展示交流等。通过上述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国际金融的兴趣点和兴趣度及对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微调。在进行诊断性评价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访谈的方式,而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则可以设计相关的学生和教师形成性评价用表。比如在对小组学习成果展示进行评价时,除了教师点评之外,还可以让其他小组学生对改组的成果展示进行评价,可以设计评价表让学生就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内容、风险管理技术及语言表达进行评分。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小组作业等设计综合考评表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作为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的国际金融课程,其教学模式设计应体现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更强调实践性和学生对国际金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模式在国际金融不同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选择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既能较为充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吴疆.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二级)[M].第3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70-185.

篇13

随着中国和国际的接轨,企业对具有一定对外谈判技能的人员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应对社会的需要,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开设《国际商务谈判》这门课程,但是由于该门课程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课,光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影片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体验现实的谈判场景,提高自身谈判技能,增强他们将来就业的竞争力,这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当前更凸显其重要性。

关键词:

国际商务谈判;影片教学;引导;点评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2013802

影片教学法1992年始创于美国哈弗大学,当时主要是组织学生系统地观看好莱坞的电影并重点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这个教学方法现在已经成为了哈佛大学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中,影片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电影片断,体会和分析影片当中所表现的谈判理论和技巧,从而更好地在现实谈判中加以运用。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运用效果还是不错的。

1影片教学法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积极意义

1.1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

国际商务谈判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过多的介绍理论知识,学生将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结合案例讲解,对于90后的学生而言,会觉得不够生动,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让学生进行模拟谈判,参与进来的学生可能会认真对待,但是对于旁观的学生来讲,就感觉不关己事。所以在传统的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和模拟谈判的基础上,我又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影片教学法。结合影片中的一些谈判片段,让学生从动态的视频中获得更为直观的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注意各个片段中谈判者运用的谈判技巧策略、不同阶段的态度、语气等等。这样学生就能跟着影片和老师转,不容易走神,更好地融入了教学过程。

1.2解决了很多年轻老师谈判经验不足的问题

目前,在很多高校,从事国际商务谈判的老师基本上都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在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拿别人的案例来进行教学,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来把理论知识融合于其中,自己的底气也不足,导致了学生对整体的教学效果很是不满。但是通过影片教学法可以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场景摆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就能巧妙地弥补了年轻教师谈判经验不足的这一缺陷了。

1.3有助于老师和学生的更好沟通,相互学习,互通有无

通过影片的观看,让学生进行评论,老师能够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90后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从学生的评论中老师能够获得更多地信息,进一步的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点评进行总结,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老师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和老师产生共鸣,这样有利于构建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不自觉地就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了,真正地做到轻松学、快乐学。

2影片教学法在国际商务谈判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1影片教学素材的选择

影片教学法不是简单地给学生看一部电影,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只能理解为老师是在偷懒,影片教学法应该选取有针对性的影片片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观看讲解这对于老师的要求比较高,虽然它可以减少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工作量,但是却增加了教师的课下准备时间和备课量,首先老师要先看完整部影片,然后剪辑下和谈判相关的片段,并且对其进行分析。从目前来看,影片教学法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十分钟以内比较合适,例如李鸿章同八国联军谈判片段用时是八分多钟。如果影片的时间太长了,学生就容易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之中,而影响了本来的教学目的。

2.2影片播放方式的选择

在运用影片教学时,是采取一次性播放还是重复性播放;是连贯性播放还是停顿性播放,这关键得看选取影片中的内容。如果影片片段是很简短的体现某一种谈判技巧的,那就可以一次性播完,没有必要停顿;如果影片片段比较长,有多个知识点,则可以停顿播放,或者避免学生没有注意到其中的情节选择重复播放;有些影片片段可以在看完一遍,进行一轮点评以后,再重复看一遍,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上面所列举的李鸿章同八国联军谈判片段,笔者就是采用先通看一遍,然后进行讲解点评,之后再重新看一遍的播放方式。总之,影片教学法过程中的影片播放方式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2.3影片观看的方法

影片教学法不是简单的影片观看,在观看前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学生要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观看影片,一边看一边把影片中出现的技巧记录下来,影片观看后留些时间给学生思考总结,找到谈判的理论和技巧,最后进行交流。

3如何更好地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应用影片教学法进行教学

3.1选择跟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内容有关联的影片资料

影片教学法并不是说上课从头到尾都在放影片,而是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结合影片教学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更具备直观印象。所以这就要求老师来选取影片资料时要选取有针对性的、跟课程有关联的影片或者是视频材料。例如上谈判开局阶段的气氛营造时,就可以选择《中国合伙人》影片中谈判开场时赠送月饼,烘托开局气氛的片段。

3.2教师自己先领悟影片中的谈判精髓

采用影片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要熟悉影片,并且能够分析其中包含的谈判知识点。一个影片中包含着哪几个知识点,作为教师心中一定要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看完影片以后给予一定的引导,让学生也能够体会影片中的谈判精髓。

3.3学生观看过以后要进行思考总结

不管是长的影片片段还是断的影片片段,看完以后,教师一定要求学生对所看的影片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哪怕学生的总结不够全面、不够完整,这样影片教学法才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学生就像看普通电影一样,看完以后没有任何的思考和总结,没有洞察、体会到一点谈判内涵,那这样的影片教学法将是失败的。

3.4师生观点融合,影片和课本融合

在采用影片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在看完影片以后,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来分析影片资料,同时学生的一些见解和看法也能给教师更完整的信息,这样师生的观点可以进一步融合;同时影片将不是孤立的影片,课本也将不是单独的课本,在影片教学法的应用之下,影片和课本进一步融合,这样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将不会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增强。

4《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影片教学法的实际需求和应用效果

4.1《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影片教学法的实际需求

为了获得一手资料,笔者设计了一份关于《国际商务谈判》影片教学的问卷调查表,在任课的两个班级的112名同学中做了调查,调查显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相比,62%的同学喜欢影片教学法,5%的同学喜欢案例教学法,还有33%的同学喜欢影片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影片教学是有一定的需求的。

4.2《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影片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影片教学之后,笔者又设计了一套关于《国际商务谈判》影片教学应用效果问卷调查表,结果显示,58.2%的非常满意,15.2%的同学表示比较满意,46%的同学表示满意,还有22%的同学表示不太满意。据调查显示,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片段零碎,看影片过程中有负担,害怕看完后被老师提问。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方法改革后,绝大多数同学适应并喜欢上这种教学方法了,希望老师能继续坚持。影片教学法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看到生动、形象的谈判场景,让学生生临其境,更好地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技巧操作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崔佳颖.看电影学沟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黄丽娜.浅淡电影式教学法在《经济法》课堂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09,(11).

[3]林常清,王海平.影视教学法在基本原理教学中的运用[J].南方医学教育,2008,(3).

篇14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协作式,国际市场营销

如何能够真正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一直是高职教育中重点研究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对于高职教育中的国际商务专业,由于其学科所属经纪类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一直是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头痛问题,但是培养出高动手能力的国际商务人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特别当前随着国家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提高商务专业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采用协作式教学方式在商务专业中进行教学,在能够培养出熟练运用营销知识、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国际市场人才,同时也为探讨出一条可行的高职教育之路打下基础。

协作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来源于协作式学习理论,协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最早是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走上了系统化的道路,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协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指出“协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黄荣怀.2003)另外,教育部高教司【2000】2号文件中,明确把“产学研结合”作为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要求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之外,更需要提高学生对社会生产的适应能力,对实践的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好学生,更要让学生学会动手,学会合作,从而能够更加快的适应社会。协作式学习就是针对高职学生在要求较高的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在教的同时,能够不断让学生通过小组式的协作,把所学的东西得到运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根据教育部要求,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贯彻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从“产学研结合”到“任务驱动”,无不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作为职业技术学院外贸分院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国际商务专业的同学在就业方面多从事市场开拓等职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高职教育和该门课程的特点,主要采用协作式教学进行教授。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需要分析课程特点和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特点。

一、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特点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特别是地处浙江的大量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国际,参与国际竞争。这些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了解和掌握开拓国际市场的基本知识的操作性人才,并且要求他们能够不怕吃苦,能够深入一线,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成功开拓市场,而高等职业院校则是培养中小企业所需国际市场营销人才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需要教给学生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让他们能够进行实际运用,因此,高职专业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需要体现理论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

二、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特点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够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基础性人才,学生需具有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业务和管理工作的操作性专门人才。所学习的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礼仪与谈判等,除了能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和开拓能力外,还需要具有很好的沟通的能力。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数量的掌握一门外语,和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业务开拓能力,因此要求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性格活泼、开朗,善于表达和表现自己,能够有很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由于高职专业是作为第三批高考生进行录取,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的能力是稍逊于本科学生,但是高职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相对来说要比本科学生更活跃,因此,在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应该了解他们的特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因此针对于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采用协作式教学更能够适应他们的学习状况。

三、国际市场营销协作式授课方式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主要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九章内容,从国际市场营销基础知识的引入、市场调研、环境分析、营销策略的选择到最后的营销组合的运用,除了第一章偏重于理论知识外,其余各章都侧重于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大部分章节都可以采用协作式教学方式。在采用协作式教学的过程中,一般的授课过程如下:

下面就以品牌策略这节来阐述协作式教学方式的运用。

1、首先通过海尔品牌的国际推广案例,给让大家了解品牌的概念及重要性

2、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知识,了解本节内容的知识,如什么是品牌,品牌有哪些内容构成,品牌的含义,品牌如何设计,在做国际推广的过程中,我们应采用何种策略进行品牌推广,另外在品牌推广的过程中注意些什么方面。

3、接下来让大家针对海尔的品牌进行内容的核对和讨论,了解海尔品牌在整体设计和推广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采用了什么策略,还有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4、在大家讨论过之后,教师进行内容的讲授,同时在讲授的过程中,针对海尔品牌运用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案例分析,贯穿讲授本节知识点,同时让大家反思和改进自己在分析中的不足点。

5、知识点学习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所学习的品牌知识,针对嘉兴某公司的服装,在出口到印尼的过程中进行品牌的设计、推广。同时,教师要求配以漂亮的图片、PPT甚至品牌推广的故事情节,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演绎,只要是本小组同学认为该种形式最能够诠释该品牌的内涵。

6、通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之后,在下节课上课之前,每个小组都在课堂上对自己所设计的品牌进行了演绎,小组通过歌曲、小品、情景剧等的形式对其品牌进行诠释,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每个小组都获得了其他同学的掌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教师进行总结,首先对大家所做的功课表示肯定,漂亮的PPT,新颖的表现形式都是非常值得表扬,但是在整体的表现中,还是有些需要进行改进的,首先,大家资料都准备非常充分,但是表现的还是不够,也就是说营销的能力还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其次,整体的配合,大家在用不同的形式在诠释自己的品牌的时候,配合不是很默契,还是需要改进的;另外,PPT和表演形式的配合不到位,没有根据表演形式来做自己的PPT。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同时,在品牌的设计中,形式相对单一,想象力不够,需要进一步开拓思维,拓展自己的想象力。并且给同学们展示导入案例海尔品牌在国际市场推广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差距,从而在下次能够做的更好。

四、协作式教学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中的优劣势

优势:首先,嘉职院国际商务专业学生作为高考中第三批的录取生,学习成绩相对一般,但同学们活跃度相对很高,乐于参加各种活动,动手能力较强,协作式教学恰好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这一特点;其次,高职院校现在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嘉职院的口号就是“培养应用型的高职人才”,因此,协作式教学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再次,协作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在授课和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角色,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符合了大学教育中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教育理念;最后,作为国际商务专业人才,以后是需要进入商业领域,通过团队的形式进行市场开拓,而协作式教学方法在学校就开始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从而能够使同学们在进入学校之后能够更加顺利的适应社会。

劣势:协作式教学是需要同学们在课堂上热烈讨论,踊跃发言。但是,同学们的能力参差不齐,参加的踊跃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大部分同学通过协作式教学得到锻炼的同时,还有少部分同学没有充分的参与和发挥。因此,协作式教学不能够照顾到所有的同学;同时由于课时所限,同学们一般都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协作式教学作为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促进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协作式教学,能够让同学们主动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使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在该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同学们学会实践和反思,改进自己,并且学会欣赏和学习别人优点。有利于同学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激励同学们积极进取,形成一个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1 张贵芹 张志坤 杨开诚. 协作式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2(4)

2 黄彦. 国际商务专业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践[J]. 教学研究,2007(9)

3 张皓明.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J]. 现代教育技术,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