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旅游的定义范文

文化旅游的定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9 11:06: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旅游的定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旅游的定义

篇1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英语;定位;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入境游、出境游的不断增加,旅游英语人才更为紧缺,而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于现代化涉外旅游第一线的旅游英语人才,将填补旅游市场的需求空缺,因此,旅游英语专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也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随着旅游的国际化发展,国家极需具有高素质的旅游人才,而职业教育是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开设的,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大批的人才。 

        二、 旅游文化在旅游英语专业中的定位

旅游文化是旅游英语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但是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不像四年制本科学生在校时间长,所以建议对于职业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将旅游文化定位于旅游知识拓宽课的范畴,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实用为目标讲解旅游文化知识。其原因如下: 

(一)旅游文化的本质性

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结合,是旅游活动中创造的全新专门的文化,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新生长点。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揭示了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从文化方面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科。而世界各地各国文化包罗万千,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文化完全相同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文化知识最好以传授与展现的形式来介绍,以拓宽课的形式来定位。

(二)旅游文化的社会性

旅游促进了科学考察、学术交流和文化来往。科学考察、学术交流、文化来往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融。一方面,现代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与科技的交流,推动了文化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另一方面,它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我国古代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格言。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有作为的诗人、作家、学者,都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旅游文化的时代性

旅游活动是人类历史渊源久远的一项文化活动,因此旅游文化的积淀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创造与生长的。在不同的历史社会发展阶段,文化的内容和功能是不同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 可以说,人类时代进化的不同层次,是构成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同时,文化的时代性也是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也会打破旧的文化传统,形成新的文化类型。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将旅游文化以拓宽课的方式,既灵活的与时代结合,又可以充分体现文化的变化。 

        三、 旅游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职业教育课程是培养人具有特定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种总体方案。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必定具有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即在性质、功能及总体框架方面,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课程具有共同之处。同时,因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诸多特殊因素,职业教育课程又会表现出一些独立的个性。相对于本科制四年教育来讲,职业教育时间短,实用性强,积极推进教育与市场的结合,而旅游英语专业是一门以市场为主导,以英语为基础的跨学科专业,非常符合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掌握丰富的旅游知识而且还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职业院校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而且结合语言的应用性将英语应用于实践。然而,经过实践和考察,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几年学习后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旅游人才的基本素质,能顺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在实际顶岗实习中却困难重重,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对旅游文化缺乏认识,甚至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开设旅游文化课程,并对旅游文化课程进行恰当定位,以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知识。目前,旅游文化不仅成为一种新兴的国际旅游时尚,而且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它把旅游活动的综合效益功能和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促进了旅游活动向更高品位发展,带动旅游产业向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化。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英语;定位;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入境游、出境游的不断增加,旅游英语人才更为紧缺,而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于现代化涉外旅游第一线的旅游英语人才,将填补旅游市场的需求空缺,因此,旅游英语专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也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随着旅游的国际化发展,国家极需具有高素质的旅游人才,而职业教育是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开设的,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大批的人才。

二、 旅游文化在旅游英语专业中的定位

旅游文化是旅游英语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但是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不像四年制本科学生在校时间长,所以建议对于职业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将旅游文化定位于旅游知识拓宽课的范畴,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实用为目标讲解旅游文化知识。其原因如下:

(一)旅游文化的本质性

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结合,是旅游活动中创造的全新专门的文化,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新生长点。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揭示了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从文化方面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科。而世界各地各国文化包罗万千,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文化完全相同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文化知识最好以传授与展现的形式来介绍,以拓宽课的形式来定位。

(二)旅游文化的社会性

旅游促进了科学考察、学术交流和文化来往。科学考察、学术交流、文化来往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融。一方面,现代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与科技的交流,推动了文化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另一方面,它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我国古代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格言。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有作为的诗人、作家、学者,都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旅游文化的时代性

旅游活动是人类历史渊源久远的一项文化活动,因此旅游文化的积淀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创造与生长的。在不同的历史社会发展阶段,文化的内容和功能是不同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 可以说,人类时代进化的不同层次,是构成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同时,文化的时代性也是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也会打破旧的文化传统,形成新的文化类型。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将旅游文化以拓宽课的方式,既灵活的与时代结合,又可以充分体现文化的变化。

三、 旅游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职业教育课程是培养人具有特定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种总体方案。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必定具有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即在性质、功能及总体框架方面,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课程具有共同之处。同时,因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诸多特殊因素,职业教育课程又会表现出一些独立的个性。相对于本科制四年教育来讲,职业教育时间短,实用性强,积极推进教育与市场的结合,而旅游英语专业是一门以市场为主导,以英语为基础的跨学科专业,非常符合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掌握丰富的旅游知识而且还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职业院校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而且结合语言的应用性将英语应用于实践。然而,经过实践和考察,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几年学习后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旅游人才的基本素质,能顺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在实际顶岗实习中却困难重重,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对旅游文化缺乏认识,甚至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开设旅游文化课程,并对旅游文化课程进行恰当定位,以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知识。目前,旅游文化不仅成为一种新兴的国际旅游时尚,而且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它把旅游活动的综合效益功能和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促进了旅游活动向更高品位发展,带动旅游产业向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化。

参考文献

篇3

作为当前旅游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特征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在遵循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对其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旅游文化的本质,指出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并对旅游文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括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旅游文化;本质;特征;定义原则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当前的旅游经济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我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步伐,必须将发展旅游文化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去完成,将旅游文化的发展作为保障旅游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为了促进旅游文化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应该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内涵、本质和特征等重要内容进行深入探索,从而保证其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一、旅游文化的定义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定义旅游文化的首要原则就是整体性原则,它指的是我们在定义旅游文化时,必须立足于旅游文化的整体性,无论在探究、研讨的过程中经过了怎样的分析讨论,在最后进行定义时都不能将其分成若干个部分去进行分别定义,而是要回归、总结到旅游文化的整体上来。[1]此外,如果我们要对旅游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探讨时有必要将其分割成主体部分、客体部分和中介部分,仍要遵循整体性的前提,这是保证对旅游文化定义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前提。我们在对旅游文化进行定义时之所以要强调整体性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是因为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它所包含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为了避免定义过程中忽视了对这种内在联系的描述,就必须时刻注意遵循整体性原则。在旅游文化的定义过程中,一定要十分重视对整体性地把握,从而保证定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逻辑性原则

定义旅游文化时要遵循逻辑性原则,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以偏概全和以点带面等现象应该避免,定义时的每一步推理、每一次判断都应该时刻注意对逻辑规范的遵循。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旅游文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中介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绝不能简单地用“部分+部分=整体”的逻辑去对其进行定义,更不能将其中单独的一部分或单独的两部分等同于旅游文化。其次,在实际的定义过程中,要注意用基本的逻辑规范去约束所使用的语言表述,类似于“旅游文化就是……各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总和”之类的存在一定逻辑错误的表述是一定不能出现在最重的定义中的,这要求我们在定义旅游文化时要首先搞清楚基本的逻辑方法和逻辑思维,并在定义过程中严格遵守。

(三)对象性原则

在定义旅游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对象性原则,这也就是说,研究视角应该是由所研究的对象来决定的,而绝不能是由研究视角来决定研究对象。我们要下的定义是旅游文化,在这里定义对象已经十分明确,就是旅游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几种完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定义旅游文化,但是无论视角如何变化,方法如何不同,定义的对象都始终是旅游文化。在定义旅游文化时之所以要遵循对象性原则,是为了更好地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并对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旅游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作为旅游文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旅游文化的内涵是研究旅游文化的基础所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相关学者对旅游文化内涵的认识还存在许多纷争和不同的看法。但是当前学术界对于旅游文化内涵的共同认识是:旅游文化是一种文化,它是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并在旅游活动中进行整合。[2]

(二)旅游文化的本质

旅游文化本质是一种人类文化,是伴随着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融合和发展的一种文化活动,从这一角度来说旅游文化的本质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因为是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所以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原生性旅游文化,也就是说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伴随着我们人类的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如果没有人类的旅游活动,也就不会产生所谓的旅游文化,人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是旅游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基础;第二,作为旅游文化过程中被整合的一种文化,旅游文化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非原生性旅游文化,在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旅游者和旅游业者逐渐将其整合到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活动中去,从而形成;第三,旅游文化中既有静态的文化现象,也有动态的文化活动,它是一种将二者进行统一的文化,也就是说,旅游文化既可以指旅游文化活动,也可以指旅游文化现象;第四,文化本身就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产物,而旅游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它也是物质外显和精神内涵的统一,在物质方面旅游文化主要包括服饰、饮食、园林、建筑等客观有形的存在,在精神方面则包括审美追求、思维方式等无形的事物;第五,创新是文化的本质,因此旅游文化绝不是将旅游和文化简单相加后得出的产物,更不是种种不同文化的杂糅,实际上它是旅游活动和文化相互交融后产生的一种过渡性文化,是全新的文化形态。

三、旅游文化的特征

(一)双向扩散性

旅游文化的第一个特征是双向扩散性。作为一种移动的传播文化,旅游主体的运动往往会带动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不断的扩散和飘移,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主体身上所带的客源地文化、民族文化和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等都会被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扩散和传播到目的地,从而对目的地文化形成冲击和影响。而与此同时,旅游主体也会受到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吸引和反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甚至接受目的地文化,从而反叛和背离自己原有的客源地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主体在从旅游目的地返回自己的客源地之后,目的地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带入到了客源地之中,并对客源地的旅游文化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旅游文化的双向扩散性。这种看似平等的双向扩散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平等,因为从较长一段时间来看,目的地文化所受到的旅游主体文化的冲击往往较为严重,甚至其传统文化会被彻底瓦解,而旅游主体和客源地文化所受到的影响则远远没有这么严重。

(二)民族性

民族性也是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旅游文化的表象和内涵往往会因为民族的不同而存在比较明显的民族差异,以旅游性格(指旅游主体的旅游性格)为例,内敛稳健是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性格特征,而西方旅游者则多表现为热爱冒险、开朗外向;对于中国人来说,内心体现在旅游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而西方游客多重视外在观察;道德塑造功能在中国人眼里是旅游的重要目的,而西方人多重视旅游的求知价值。这种明显存在的旅游文化的民族差异使得旅游目的地的美景和风土人情对旅游主体具有十分强烈的吸引力,感受异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成为广大旅游客的精神向往。并且在旅游过程中旅游文化的民族差异让不同民族各具风格和特色的民族风情得以被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魅力所在。

(三)地域性

地域性是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作为旅游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成为旅游文化存在地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旅游文化的地域性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首先,我们可以从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的差异看到,无论是东北还是华北、西北,无论是华东还是华中、华南,地域上的特征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地域上的差异往往具有十分显著的文化韵味和文化魅力,吸引着广大游客纷至沓来;其次,旅游动机的差异也是印证旅游文化存在地域性的有力证据,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大游客出于对原始风貌和原始生存状态的向往,往往会选择去欠发达地区旅游,而欠发达地区的广大游客则始终憧憬着大都市的繁华,从而希望去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旅游;最后,我们还可以从不同地域在文化传统上存在的差异中看到旅游文化存在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文化在其旅游文化中都会有不同的体现和表达,为了和其他文化形成显著区别,不同地区会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形成吸引游客法宝。

(四)阶层性

从旅游主体的角度出发,旅游文化实际上是带有一定的阶级性的,这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3]通常来说,相对上层的旅游者往往矜持、端庄、大方、优雅,中层社会的广大游客大多情况下是自信、敢于冒险的,而下层社会的游客则多是怯懦保守的。这也就说明,在实际的旅游活动中,随着旅游者的身份越靠近下层社会,他们对于旅游实用价值的重视程度便会越来越强,反之则越来越重视观赏价值。

(五)大众性

大众性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生活需求之一,现代旅游已经越来越向大众旅游靠拢,旅游文化也更加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这并不是说旅游文化越来越好曾宪底层次和低俗化,也不是说原本为少数社会精英和上层社会人们所拥有的雅文化已经被旅游文化所摒弃,而是说旅游文化已经逐渐成为雅俗共赏的大众性文化,这是旅游文化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旅游文化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结语

在当前旅游经济发展遭遇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旅游文化的重要作用已经开始凸显,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对旅游文化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国的旅游业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使得文化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桑翠红 单位: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何丽芳.试论乡村旅游原生态文化的本质特征[J].商业时代,2012(12):87-88.

篇4

[关键词]旅游;定义;本质;现象学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1―0086―0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研究的领域也大为拓展,与旅游相关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层出不穷,但随着旅游学科大厦的不断增高和加宽,旅游学科的基础日益显得脆弱和不堪重负。目前我们使用的旅游定义和概念基本上来源于20世纪中后期,而进入21世纪后,旅游实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目前许多教科书在采用的旅游定义中大多有“不以赚钱或工作为目的”的内容,但在旅游分类中,又将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作为新的旅游形式列在其中;此外,一方面我们在定义中将旅游的出行时间(通常是24小时以上)和活动半径(各国对此标准不一)做出适当的规定,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却很少受此限制,在许多旅游的教材、论文和专著中充斥着这类无法自圆其说、自相矛盾的说法。旅游是旅游学科中最基础的概念,是研究的起点,也是最直接的研究对象,连这些最基础的问题都充满着悖论,大大制约着旅游学科的深化研究和多学科研究。要将旅游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使之成为一门科学,必须从其基础抓起,根深才能叶茂。

德国哲学家康德将科学定义为陈述系统,他对什么是科学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

1.科学是陈述系统

2.科学是正确的陈述系统

3.科学中真实的陈述必须得到证明

旅游学科研究要走向成熟,必须建立起一整套陈述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有基本假定、概念、术语、特定现象、命题、解释、理论、检验方法、方法论和价值观念等。旅游学的研究视角可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前者主要研究“应然问题”,也就是应当该如何的问题,这类研究主要是属于应用旅游学的范畴;而后者主要是研究“实然问题”,也就是在现实生活实际是如何的问题,即描述、解释和揭示一些旅游现象的成因和演变规律。

旅游学能否独立存在,还取决于能否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该体系的基础是定义和术语,核心就是定律。定义和术语是表明这一学科对于特定研究对象的概念所作的科学的界定。而对人文科学研究而言,定律(Law)是指仅限于经验世界的规律,它允许“反例”存在,反例出现通常不会让我们放弃现有的定律,除非这反例足够强烈以致我们开始怀疑定律的可信度和有用性,这就导致了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1962)说过的“范式转移”或“科学革命”。本文着重讨论旅游学科中最为基础的定义和概念,这就是――什么是旅游?

在日常语境下,旅行与旅游经常是被作为同义词混用的。但在旅游学科研究中,一般还是将旅行和旅游区分开的,旅行只是简单地指人的空间位置的暂时移动,而旅游的含义要复杂得多。正如法国社会学家E.迪尔凯姆(E.Durkheim,旧译涂尔干1858―1917)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所说的“由于通俗概念的形成是很粗糙的,所以,它们自然不可能与由于必要而创造的科学概念完全一致”。英国学者约翰・特赖布(John Tribe,1997)认为,“旅游一词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是在日常话语中被普遍使用的,正因为如此,这一名词是经常被随意地和不准确使用,也因此包含了诸多的含义”。习惯上,我们将古代的帝王巡游、骑士冒险、信徒朝圣、居民迁徙、航海贸易、文人游学等都称为旅行,而旅游的出现则在19世纪以后,旅行接待业已渐成气候,开始出现近代旅游的萌芽。这也可以从旅行与旅游两个英语单词的词源上得到印证,旅行的英文是travel,一般认为,travel一词来源于古法语词travallier,这个词的词根(travail)的意思是“辛苦的劳动”,这反映出中世纪旅行的艰辛。尽管朝觐旅游以宗教目的为主,但也带有社会和娱乐内涵。17世纪英国出现了“大旅游”(grand tour),tour一词是从古法语tourner转化而来,字面意思已不仅仅指旅行(“空间位置的移动”)了,而是包含了整个游程和线路。而今天使用的旅游一词,英文是tourist和tourism,法国学者罗贝尔・朗加尔(Robea Lanquar,)认为,tourist一词大约是1800年在英国出现的,专指英国去欧洲大陆的旅行者。1811年,tourism一词首先出现在《牛津词典》中,释义为以消遣为动机的旅游理论与实践。这也就是说tourism一词不仅指旅游业,也有旅游学的意思;旅游一词在德语中是fremdenverkehr,是由fremden(外来者)与verkehr(交往)两个词汇组合而成。可以看出早期的德国学者将旅游看作是一种人际交往;旅游在日文中使用的是“观光”一词,关于该词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取自中国古代《易经》中“观国之光”以及《左传》中“观光上国”;另一种说法是从英语sight-seeing一词直译而来的,但目前我国习惯将sight-seeing译成游览。我国的台湾地区至今沿用观光一词。说明日本学者将旅游看成是游客个人的游览观赏活动。仅从这些词义上看,就可发现旅游一词在国际上是多义性的,它之所以难以界定,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它用“旅游”一个词概括了涉及地理、经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和心理学等学科和众多概念,而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概念结构体系,不同概念体系的研究视角和强调重点都各不相同,因此出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旅游的诸多“官方”定义(如世界旅游组织、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的国际论坛所用的定义)之间也存在矛盾之处,而公众对旅游者和旅游活动的构成的看法也存在很大差异。旅游、旅游者和旅游业虽然从字面上来讲,较容易区分,但在实际使用时,经常被混淆。因此,旅游一词是多义的和模糊的。

二、国际上流行的对于旅游的定义

据美国旅行资料中心(U.S.Travel Data Center)20世纪70年代初对收集到的80种研究报告统计,对于旅游及旅游者的相关定义就达43种之多(Cook,1975)。目前国际旅游学界对于旅游仍无统一的定义,较为流行和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

1.奥地利学者施拉德(H.V.Schllard,1910)认为,旅游是外国或外地人口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逗留和移动所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2.德国学者莫根罗特(W.Morgenmth,1927)的旅游定义是,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需求,或个人的各种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 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3.德国学者鲍尔曼(A.Bormann,1931)认为,不管是基于休养、游览、商务、职业的目的,还是特殊活动或其他目的,只要是暂时离开居住地的旅行活动,都称作旅游。

4.英国经济学家奥格尔维(F.W.Ogilvie,1933)的旅游定义是,离家外出不超过一年,在外逗留期间进行的消费,且所用的支出并非是从旅游地赚取的。

5.德国学者格吕克斯曼(R.Glüeksmann,1935)认为,旅游是在旅居地短时间旅居的外来者与当地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旅游是一种与人际关系和人类交流相联系的社会现象。

6.瑞士学者亨齐克和克拉普夫(W.Hunziker & K.Krapf,1942)认为,旅游是非定居的旅行和短暂停留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种旅行和逗留不会导致长期居住或从事任何赚钱活动。1970年代这一定义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IASET)采纳,故又称为“艾斯特”定义。

7.设在摩纳哥蒙特卡罗的国际旅游学会(IAT,1951)对于旅游的定义是,人们为实现某种旅行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是为满足游客某些需要而予以实现的途径……在此意义上,旅游与旅行的区别事实上在于,旅游者一方面可以自由选择旅游目标,另一方面,他的消遣愿望可以得到满足。

8.日本学者田中喜一(1950)对于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基于自由的动机而离开原居住地作旅行活动,并于逗留期间,获得愉快的消费生活。

9.195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VUEBA)旅游研究所对旅游下的定义是,旅游可以理解成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闲暇时间活动,主要是出于修身养性;其次是获取教益、增长知识和扩大交际;再次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有组织的活动,以及改变与此相关利益方的关系和作用。

10.1963年在罗马举行的联合国旅行和旅游会议首次通过国际旅游者的定义,即旅游者是到一个国家逗留至少24小时的游客,其目的是为了休闲或商务。从中也可窥见隐含的旅游概念。

11.美国旅行商协会(ASTA,1964)对于旅游的定义非常简短和实用,即旅游就是个人或公司在国内或国外从事旅行和游览的活动。

12.法国文化学者让・梅特森(1966)认为,旅游是一种消遣活动,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定居地点较远的地方逗留。其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养。

13.英国旅游学会(ITB,1976)给旅游下的定义是,人们前往他们惯常居住和工作之外的地方的暂时而短期的活动,包括各种目的不同的活动,以及一日游或参观游览活动。

14.美国文化人类学者贾法利(J.Jafari,1977)认为,旅游是离开常住地的游人、满足游人需要的产业,以及游人、产业和旅游地三者的社会交换给旅游地带来综合影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15.美国参议院“国家政策研究会”(1978)对于旅游的定义是,人们出于日常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其居家所在的社区,到某个或某些地方旅行的行动和活动。该定义中的旅游也包括商务旅游。

16.英国旅游局(BTA)前执行局长里考瑞什(L.J.Lickorish,1980)将旅游定义为,是人的运动,是市场的运动而非一项产业的运动,总之,是流动人口对接待地区及其居民的影响。

17.英国学者伯卡特和梅特利克(A.J.Burkart & S.Medlik,1981)将旅游定义为,除为了进行有偿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而离开正常居住地作短期外出访问(或离开家短期逗留别处)的现象。

18.澳大利亚地理学者利珀(N.Leiper,1981)将旅游定义为,是一个与五种因素互相作用的开放系统,这五种因素为环境、人文、旅游者、地理(客源区、交通路线和目的地)以及产业。这五种因素又与自然、技术、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基于休闲和离家暂居至少一晚以上旅游者是系统中的动力因素。

19.1981年“艾斯特”(AISET)和旅游社团(Tourism Society)在英国加的夫召开的国际休闲一康乐一旅游大会上将旅游定义为,在家庭环境之外偶尔选择和从事的特定活动,可以包括或不包括离家不过夜的逗留。

20.美国学者马西森和沃尔(A.Mathieson & G.Wall,1982)认为,旅游包括人们离开惯常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去往其他目的地的移动、人们在目的地所进行的所有活动以及能满足他们这些需求的设施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1.日本学者铃木忠义(1984)对旅游下的定义是,旅游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定义是:(1)人们离开日常生活圈;(2)预定再次回来;(3)并非以营利为目的;欣赏自然风物。广义的定义是:由这种行为而产生的社会现象的总和。

22.美国旅游学者伦德伯格(D.E.Lundlberg,1985)的旅游定义是,人们除上下班工作通勤以外的任何目的,离开他们常住地社区前往异地所进行的行动和活动。

23.世界旅游组织(WTO,1991)的旅游定义是,一个人旅行到一个其惯常居住环境以外的地方并逗留不超过一定限度的时间的活动,这种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在到访地从事某种不获得报酬的活动。

24.英国旅游文化学者(现在新西兰怀卡托大学任教)克里斯・瑞安(C.Ryan,1991)将旅游(toufism)定义为一门学问,即关于为那些离开家逗留而引起的接待及支持的需求和供给以及相关的消费组合模式、收入创造、就业方面的研究。

25.英国学者克里斯・库珀(C.Cooper,1993)将旅游分为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别予以定义。从需求的角度来定义的话,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自己惯常居住的环境、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从供给的角度来定义的话,旅游即为旅游业,也就是为满足旅游者需求和愿望的所有的企业、组织机构和设施构成的行业。

26.美国学者查德威克(R.Chadwick,1994)认为,旅游包含以下三个主要的概念:人的移动、某个经济或产业部门,以及一个由人际关系、人的需求和满足人的需求而提供的服务这三个方面互相影响因素组成的巨大系统。

27.英国学者约翰・特赖布(John Tribe,1997)认为,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参与的活动,这一活动存在的最低必要特征包括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旅行,从事这一旅行活动的一个特定的动机集合(排除上下班通勤)以及从事在目的地的活动。

28.英国地理学者斯蒂芬・威廉斯(Stephen W.Williams,1998)认为,旅游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仅是离开惯常居住地,在目的地做短暂停留的行为本身还包括这类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以及满足旅 游需求的设施和服务。

29.加拿大生态旅游学者芬内尔(D.A.Fennel,1999)对于旅游所做的定义是,旅游是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旅游者和为旅游者提供的相关服务(设施、景点、交通和住宿)。

30.美国旅游学者戈尔德耐和里奇(C.R.Goeldner & J.R.Brent Ritchie,2005)将旅游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和访客过程中,由游客、旅游企业、当地政府、当地居民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

上述30种定义分别选自目前西方各国最流行的旅游教科书、政府智囊机构的专业报告、世界旅游组织官方文件、行业协会、国际性旅游学术团体的研究成果等,这些定义较全面地反映出国际旅游学术界对于旅游内涵认识的概貌和演化过程。第1种定义是目前所能收集到的最早的旅游定义,这一定义对于旅游的认识仅限于它的经济属性。在旅游研究方面,“二战”前德国(或更确切地说是德语国家)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上面引用的诸定义中,1940年前6个定义中5个是讲德语的学者给出的,尤其是亨齐克和克拉普夫的定义,被“艾斯特”采纳。“二战”以后,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英语成为全球通用性语言,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成为国际旅游研究的中心。在后24个定义中,除3个无法区分国别的国际性组织机构的定义外,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英语国家的定义占到17个之多。由于战后世界经济的复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改进,大众旅游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旅游的经济效益受到世人关注。但随之而来的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在文化观念上的冲突,旅游开发与资源和环境保护上的利益冲突等负面的社会和环境影响也随着旅游者的大批到来而日益加剧。甚至,有的目的地视旅游为“文化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入侵(C.Wackerman,1998),由此,近代许多学者在旅游研究中将客源地和目的地视作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单纯研究经济现象拓展到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

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国际上关于旅游的定义分成学术定义和工作定义两大类:即概念性或学术性定义和技术性或操作性定义(主要是出于统计工作的需要);还可以分为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两大类:即宏观地将旅游看成是一种因人际交往而产生的社会现象(由此引发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和微观地将旅游看成是一种纯个人的一种休闲方式或一项经济产业。事实上,旅游本身就具有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等多种属性。正如斯蒂芬・史密斯(S.Smith,2000)所说,旅游一词的概念是多义的,如何对旅游下定义,取决于学者研究的需要和研究的角度。这就是说,旅游定义还取决于下定义学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目的,这也是一种研究者的“路径依赖”。由于这些学者的路径依赖不同,对于旅游的定义见仁见智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相比之下,对于旅游定义中的核心概念――游客(过夜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容易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

从上述30种定义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旅游概念的几个本质特征:

1.旅游是人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与一般货物贸易物的移动有很大不同),这种移动是暂时的,这是旅游消费区别于其他消费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

2.旅游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动机,但我们一般认为旅游的动机与游憩(或康乐)有关,当然也可能包括了商务、教育、健康或宗教等因素,这一切构成了旅游的基础;

3.旅游活动需要一定的交通基础设施、住宿、营销系统、游憩(或康乐)和景区服务的支持,这一切构成了旅游产业的基础;

4.旅游不仅仅是游客个人的一种休闲和游憩(或康乐)的消费方式。从空间上看,旅游不仅仅是客源地向目的地单向的人员流动,而是由客源地、通道和目的地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5.旅游整体的空间系统,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更是一个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这是旅游目的地系统存在的理论基础。

三、结论:对于旅游本质的认识

由于旅游一词所含的多义性,因此对其研究应属于逻辑结构、语义分析、事实验证等实证范畴。对于旅游本质的认识,从本体论上看,旅游现象应该是具有因果规律性,即具有因果一致性的内在联系。我们对旅游现象进行实证研究是建立在对现象的观察基础之上的,如果被研究的对象本身不具有因果规律性,则研究本身也就无法通过观察与描述找到符合因果规律的结论。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看,关于旅游是什么和什么是旅游这两个问题不是等价的,前者揭示的是旅游的本质,后者只是对某一属性的判定,前者是运用演绎法,即从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可以推导到其存在的思维过程,而后者是采用归纳法,即从个别事例出发,从一系列特定事实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和规律的过程。现在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旅游定义(更确切地说是概念)往往是后者,因此,存在着不完全归纳的问题,利用枚举和罗列现象来说明什么是旅游,例如从动机和目的上来解释,无论旅游“主要是出于修身养性;其次是获取教益、增长知识和扩大交际”(见上述引用定义9),还是“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养”(见上述引用定义12),都是无法穷尽所有旅游类型的,从而其概念的外延是不周延的。因此,这无助于对旅游本质的认识。

如果我们借鉴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方法,“现象学悬置(也有译为悬搁)”(也就是“现象学还原”或“先验还原”)将旅游现象中那些无关紧要的要素“悬置”起来,以上所列举的有些要素如“休息、获取教益、扩大交际”等都不是旅游定义所必需的,并不是旅游的本质,如有些探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并不是一种休息;有些人孤独地在无人区跋涉,并不是为了扩大人际交往,而是为了挑战自我等。总之,所有列举的这些单项动机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些“反例”(定义与定律不同,定义出现“反例”说明并未找出旅游现象中最本质的、规定性的特征)。因此,要认清旅游的本质,就必须从哲学的角度阐述。

篇5

宗教旅游与宗教文化体验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宗教旅游对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宗教圣地被赋予旅游功能时,它不仅是宗教、文化的殿堂,而且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经济单位’。

一、宗教旅游的内涵

费尔巴哈在其《宗教之本质》一书中,开篇名义地指出:“依赖感乃是宗教的根源。”宗教给予人们希望,并丰富其精神生活。按照更为强调宗教活动还是更为强调旅游活动标准,将现有宗教旅游的定义划分为宗教性、旅游性、综合性三大类型。

(一)宗教性定义

宗教性定义认为宗教旅游主要是以宗教信徒为主,因其宗教目的或动机而从事的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旅游活动。

(二)旅游性定义

旅游性定义强调以非宗教信徒为主体,注重经济效益,同时认为宗教旅游主要表现为由非宗教信徒围绕宗教旅游资源开展的修学、观等活动,虽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以文化性、娱乐性为主导。

(三)综合性定义

综合性定义则兼顾宗教信徒和非信徒为主体,无论是出于宗教目的或是个人兴趣,以观赏宗教艺术、圣迹或体验宗教及其文化内涵等的旅游活动都属于宗教旅游范畴。综合性定义是对宗教性定义和旅游性定义的调和与融适,笔者文中的“宗教旅游”则以综合性定义解释。

二、发展澳门宗教旅游的缘由

(一)澳门汇聚中西宗教文化

澳门是最早的天主教东亚传教中心, 被誉为“上帝圣名之城”。如今,圣堡罗教堂遗迹仍被誉为澳门的象征。西方传教士来到澳门, 影响着整个澳门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不断到澳门做礼拜或洗礼。中西方文化汇聚有其深厚的宗教渊源。

(二)宗教是澳门风俗文化的主要部分

宗教与人文发展紧密相关, 澳门的宗教已然成为孕育传统、保存文化的依托, 同时也成为其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澳门汇集中西宗教文化,其宗教名胜是澳门旅游资源的主要部分,寺观园林建筑、绘画书法、神像雕塑等文化景观成为澳门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支撑。

(三)澳门具有丰富的宗教人文景观

澳门的宗教人文景观, 见证了当地历史沧桑,成为澳门文化旅游的主要资源。作为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产品的宗教旅游, 澳门的寺观庙堂,具有丰富的观赏性,成为当时建筑的典范,同时也为现代澳门旅游市场带来经济效应及社会效应。

三、澳门宗教旅游的发展路径

(一)出家+宗教旅游

近年来,有偿体验寺庙生活成为一种潮流。旅游者为寻求心灵宁静、剔除内心杂念、缓解生活压力而选择寺院出家度假。宗教旅游是一种源于心理深处的推动力而促成的,旅游者可以通过宗教旅游获得心灵上的释放和满足,整个过程中的体验色彩非常鲜明。澳门可以借鉴宗教出家旅行的做法,在坐落路环岛的迭石塘山上,占地近7000平方米,澳门迄今规模最大的庙宇天后宫来运作这个“出家项目”,缘于澳门丰富的宗教资源和出境游的异常体验,相信会有许多人纷至沓来的报名。

(二)义工+宗教旅游

借鉴“常青义教”项目,以调动退休教师资源下乡的社会创新方法使贫困地区的学校与城市共享优秀教育资源,实现提高农村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为根本目标。澳门可以借鉴这个项目运作的模式,以宗教或者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非盈利组织的名义开发一些项目,这些项目是澳门急需人才的,通过招聘一些澳门急需岗位上的义工来帮助澳门弥补人力资源紧张的问题,当然其中也要给这些义工或志愿者适当的生活补助。

(三)婚庆+宗教旅游

在教堂举行与众不同的婚礼是年轻人所期盼的,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结婚只有一次,都想办得隆重、高端和令人难以忘怀,澳门有那么多相对来说比较有名的教堂,比如主教座堂、圣老楞佐教堂、圣母玫瑰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圣安多尼教堂,还有一些其它教堂也可以做适合那些婚礼举办规模不大的基督教宣讲教堂等。在教堂举办婚礼也可以成为游客来澳门旅游时的观赏点,让游客带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去感知到澳门人是怎么样在教堂举行婚礼的,成为一个不错的吸引物。

(四)心理+宗教旅游

心理旅游指的是暂时离开快节奏的生活,和一个亦师亦友的心理医生一同出发,在大自然中敞开心扉,面对山水说心事,并在旅途中接受心理医生的疏导。其心理学内核其实就是展开社交训练,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教人学会休息,学会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寻找自由呼吸的天地,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脑力疲惫和心理烦累的问题。澳门可以借助其独特的宗教优势,把宗教和心理旅游结合起来,可以设计“禅宗心理旅游”,让一些心理亚健康的人通过宗教旅游给予其心理按摩从而矫正自己的心理,回归到正常。

篇6

关于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1981年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在《旅游与文化》中曾指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林洪贷(1990)也指出,仅对旅游业作经济上的定性和表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经济分析无法衡量旅游业在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影响,也无法阐明这些影响对于经济的反作用,因此需要以经济分析为基础,逐步采用经济分析与文化分析相联系的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但是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对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的分析阐述往往是从文化旅游或旅游文化的视角,缺少对旅游者需求和对旅游产品方面的讨论,而且经常混淆使用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的概念。本文认为如何理解文化是旅游产业之魂,不能简单地从文化旅游或是旅游文化来说,而是应该在清楚地界定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再来探讨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学术界很多学者和组织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定义已达二百多种。本文采用的是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给文化下的定义:文化在今天应被视为一个社会和社会集团的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所有与众不同显著特色的集合总体,除了艺术和文学,它还包括生活方式、人权、价值体系、传统以及信仰。可以看出,文化是人类历史的积淀、活动的记录、生活的反映,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理想,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

另一方面,关于文化的最新研究显示,文化不是一个有明确界限、一成不变的实体,它是联系其他事物的纽带和桥梁,并与它们密不可分。当然,这种趋势也会对旅游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不管文化如何定义,我们都可以说文化包括了已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

明确了文化的定义,我们还要对“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做一个简要说明。“旅游文化”,中心词是“文化”,“旅游”是定语,是把“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体现在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文化旅游”:中心词是“旅游”,定语是“文化”,是把“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体系。

Jarmison(1994)认为文化旅游应该包括:手工艺、语言、艺术和音乐、建筑、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悟、古迹、节庆活动、遗产资源、技术、宗教、教育等。因此,从旅游产品角度看,文化旅游内容非常丰富。

三、文化是旅游产业之魂

在对“文化”、“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有了清楚的界定后,可以看出我们要探讨的既不是旅游文化、也不是文化旅游,而是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中的文化对旅游重要性的认识。《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文化与旅游的关系,认为文化实际上涵盖了旅游的各个方面。对于如何准确认识文化对旅游的意义,2011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

接下来,本文将通过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需求、旅游活动客体――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两个角度来探讨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

(一)旅游者需求的角度

随着生活水平和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当代旅游者开始从传统的物质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而正是那些富有文化性的旅游产品才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动机。文化以多样的形式、深刻的内涵在旅游中展示出无限的魅力与强大的生命力,不论是观光、休闲、度假、探亲或是商务等方式的现代旅游消费,旅游者出游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

放松消遣的需要:投身到大自然中欣赏美景获得美的熏陶、洗涤心灵;参与各地民俗文化活动来放松身心、获得愉悦。社交探索的需要:旅途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结交新朋友;探索未知的事物,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满足人们的好奇之心。养生健身的需要:跋山涉水,强健体魄;回归自然,消除疲劳、缓解压力。求知启智的需要:零距离接触未知,学习知识,启迪灵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是对旅游知识价值的高度概括。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些需求都属于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实践表明,对文化的追寻是旅游者出游的最初动机和最终归宿。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间的竞争不是资源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无论是原始景观、还是人造景观,只有充分利用文化特色,赋予旅游产品以更多的文化价值,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旅游发展才具有持续性。因此,如何开发、提升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角度

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决定作用。历史遗迹、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都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是很难有吸引力的。由于旅游资源多是大自然赋予或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保留下来的,我们把旅游资源分为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

一方面,人文旅游资源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大量的文化产物,规划师、旅游商要开发利用,旅游者要欣赏感悟,这些过程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宋城以“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通过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的演艺还原了宋代都城的风貌。墨西哥政府借助地域优势、通过对当地“玛雅文化”的挖掘,开辟“玛雅之路”旅游项目,让游客沿着玛雅文化遗址比较集中的地区观光,领略古代玛雅人的生活习俗和灿烂文化。

另一方面,自然旅游资源本身虽然不具有文化属性,但自然风光的美无疑需要从文化层面来鉴赏、用科学知识来解读,而自然山水转化为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也必须借助文化手段来实现。“烟花三月下扬州”、“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些诗词影响着旅游者对旅游资源认知;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向世人展现了桂林山水的万种风情,这是无形自然美与有形艺术美的完美融合,是渗透于山水景观中一种全新的文化景观。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赖以发展的基础,是遗产资源世代传承、永续利用的关键。文化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旅游者日益增强的环保价值观和追求高品质旅游体验的强烈愿望促成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过程;另一方面,政府行为可以对旅游资源的经营使用者形成一定的约束规范和激励机制。西班牙政府为了保护城堡,以国有方式购买古城堡改建为饭店,还专门成立古建筑饭店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这样既保护了文化古迹,又得到了经济收益。

不论是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保护,旅游资源与文化密不可分、交相辉映,文化性是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文化通过辐射效应与渗透效应,提升了旅游资源的品味和内涵,赋予旅游产品差异性,使旅游变得丰富多彩。

四、结论

篇7

1旅游过境地的涵义及特征

1.1旅游过境地的涵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旅游过境地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杨振之认为旅游过境地的概念是相对于旅游目的地提出来的。一般说来,旅游目的地含有直接吸引旅游者前往游览的吸引物;而旅游过境地是在长线旅游产品中,旅游者在达到或离开主要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地方。在旅游过境地,旅游者或单纯过境,或作短暂停留并参与消费,或顺访某些景点并参与消费[1]。笔者认为,旅游过境地意为着旅游者在到达最终目的地之前,乘坐交通工具所经过的具有一定旅游资源和一定旅游产业基础的非完整性旅游供给地。

1.2旅游过境地的特征

1.2.1非完整性旅游供给

1991年孙尚清主持出版的《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第一次提出了“行、住、食、游、购、娱”旅游业六要素概念[2] 。“六要素”的提出为构架旅游产业链提供了基本范式,对旅游产业的实践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旅游六要素已经成为代表旅游产业基本构架的固有术语,具有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3]。旅游过境地的非完整性旅游供给是指过境地只是能够提供“六要素”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要素,并不能提供完整的“六要素”,旅游产业中只有餐饮业、住宿业或娱乐业等,旅游产业不完整,旅游供给服务不完整。

1.2.2旅游消费的不确定性

由于旅游过境地属于非完整性旅游供给中心,所以其只能提供旅游者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部分旅游产品。旅游过境地的非完整性旅游供给的特性加之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的约束,使得旅游者在旅游过境地进行的旅游活动都是匆忙的,表现出极大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旅游者在旅游过境地消费的不确定性,影响旅游过境地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很多种,如高速路堵车、旅游大巴车出现故障、极其恶劣的天气等,都可能导致旅游者原本计划在旅游过境地的部分旅游消费被迫取消。此外,由于旅游者在旅游过境地的停留时间一般较为短暂,旅游者受限于自身的时间、精力等因素影响,也决定了旅游过境地的娱乐及购物业的消费同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2.3对终极旅游目的地的过度依赖

从旅游空间结构上看,旅游过境地是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终极目的地之间的连接[4],终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的大小、强弱,旅游消费的性质等都会对旅游过境地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终极旅游目的的旅游吸引物与旅游过境地的旅游吸引物具有互补性,则会产生“旅游形象叠加”效应,反之则会产生“旅游形象遮蔽”效应[5]。旅游者在旅游过境地的停留动机、停留时间及消费水平等也深受终极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旅游过境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旅游过境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都会对终极旅游目的地产生过度的依赖。

2旅游地产定义及特征

2.1旅游地产的定义

目前国内对于旅游地产的概念或者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不过国内对于旅游地产的定义主要分为宽泛的定义和严格的定义两种主流定义模式[6]。宽泛的定义模式中,被引用最多的是宋丁对旅游地产的定义,他认为“旅游地产是在特定的土地上开发的、与某一类旅游区域在内外空间方面和主题内涵方面具有明确关联性的地产项目[7]”。严格定义模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沈飞对旅游地产的定义。他认为“旅游地产是依托周边丰富旅游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借助旅游度假为目的的开发营销模式,以求全部或者部分实现度假休闲旅游功能而开发建设及经营运作的房地产项目[8]”。林峰认为旅游地产主要是作为第二居所或第三居所的住宅、产权酒店和分时度假酒店[9]。基于旅游研究的现实需要,分析对比两种模式,笔者倾向于严格意义上或者狭义上的旅游地产的定义。所以将旅游地产概括为:依托现有旅游资源或者再造人文旅游资源,并对旅游地进行一定程度的有利于旅游地旅游业发展的旅游开发建设,能够实现部分或者全部的旅游功能的房地产项目。

2.2旅游地产的类型

国内对于旅游地产的类型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由于研究者的背景、研究的区域、研究方法的不同,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类型分类观点。

吴悦芳等人根据国内已有的旅游房地产的研究理论以及国外相关的时权酒店(Timeshare)、第二居所(Second Home)的研究,将旅游地产分为4类,包括旅游景点地产、旅游商业地产、旅游度假地产和旅游住宅地产(主要指度假型第二居所)[10]。胡浩认为旅游地产分类系统由类、亚类和基本类型3个层次组成。把旅游地产分为景区(点)类旅游房地产和城市休闲游憩类旅游房地产两大类和八个亚类[11]。 仲小谨等人将旅游房地产分为4类:景区住宅和风景名胜度假村、时权酒店、产权酒店、养老型酒店[12]。

综合分析以上学者的分类观点,主要是从旅游地产的概念和功能的角度进行的分类,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旅游地产的产权和使用权的角度进行了分类研究[13]。孙正茂从产权角度对旅游地产进行了分类,主要划分为统一产权型和分散产权型[14]。 绉益民和孔庆庆等人根据旅游房地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同,将其分为4种类型:产权酒店、分时度假、主题社区或景区住宅、房地产大盘或新城项目[15]。

综合分析以上学者的观点,国内旅游地产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旅游地产的概念和功能进行分类,一种是根据产权和所有权进行分类。由于国内学者对于旅游地产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概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旅游地产的分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对旅游地产的分类还存在很大的分歧。

3实证研究:旅游过境地青城山镇

(1)交通区位:青城山镇是成灌高速和成灌快铁两条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城镇,同时省道106贯穿整个城镇。在交通区位上,都江堰青城山只是起到了交通通道的作用,而不是交通的最终停靠地。

(2)旅游区位:青城山镇处于“九环线”的西半环上,是西半环的重要旅游节点。拥有世界级的遗产地青城山风景区。在旅游区位上,都江堰青城山受九寨沟―黄龙景区的旅游“形象遮蔽效应”[5]或“屏蔽理论”[16]的影响,都江堰青城山只能像汶川、茂县、江油、平武等旅游地一样,成为旅游过境地。

青城山的旅游者具有旅游花费少、停留时间短、旅游参与性不强等旅游过境地的非常典型的特点。青城山旅游者的旅游逗留时间仅为2h,旅游花费多为100~200元/人,直上直下的观光游,难以留住游客。总之,无论是从交通区位、旅游区位还是旅游者的消费特点来说,青城山还处于旅游过境地的阶段。

4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研究

4.1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的现状

青城山镇旅游地产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附加值逐年增加。据实地调研发现:目前青城山镇在建及待建旅游地产项目约14个,旅游地产主要产业业态是以度假酒店、度假山庄、休闲度假社区等为主的居住性型旅游地产和休闲型旅游地产。

根据对青城山镇已建地产的调查,青城山镇以住宅型地产和投资型地产占比较大,养生度假型地产所占比例较小,同时地产空置率较高,限制青城山镇产业的发展。从《青城山镇社区房产入住率统计表》可知:目前入住率最高的清芳苑也只达到50.00%,清溪映墅的入住率仅1.41%。青城山镇旅游地产建成后入住率偏低,对旅游地产提档升级发展不利。

4.2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的问题

4.2.1旅游地产出现空置、闲置及运营难等问题

首先,青城山镇旅游地产入住率低,空置率和闲置率高,购买者购买旅游地产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度假及投资,作为“第一居住场所”进行长期居住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小,主要用作周末或者短期旅游休闲度假和投资升值,其次旅游地产多为异地购买和交付,因此经常会出现房屋长期空置的情况。空置和闲置的旅游地产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景、桃花、和乐、青田和沙坪五个社区,其中青田社区的龙湖小院入住率最低,仅为1.38%,其次是和乐社区的清溪映墅入住率仅为1.41%。

4.2.2旅游地产与其他产业融合不深,未形成高端

产业链 目前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的经营业态与旅游业、文化产业、康体养生产业、娱乐业和购物业等产业的相互结合不够紧密。单纯的盖房子建别墅,未能充分发挥其旅游带动功能;经营业态缺少文化项目,使其文化内涵不够深入;缺乏必要的社区医院、医疗体检中心等康体养生产业业态;娱乐和体验性项目较少,难以带动旅游者娱乐购物消费。简单的房屋出售出租方式,还未形成高端产业链条。

4.2.3旅游地产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产业支撑

首先,旅游地产开发与配套软硬件脱节,更注重地产本身发展,忽略相应配套设施。人口和社区密集区域,社区购物超市、农贸市场、医疗、教育等配套普遍较为缺乏,导致旅游休闲度假者日常生活不便利,为居家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难以聚集社区人气。其次,旅游地城山镇的产与康体养生产业结合不紧密,缺乏文化支撑、产业支撑,社区内部缺少基本的医疗检测和治病就医的专科医院。

4.3提升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的措施

4.3.1转型升级定位

转变以住宅地产和投资地产为主的地产业态,促进地产业与康体养生产业的融合,打造以原生道文化为核心,道文化与生活的融合、道文化与商业的融合、道文化展示体验以及道文化养生为主题的康体养生旅游地产产业。

4.3.2总体提升思路

(1) 旅游过境地转化为旅游目的地是根本。都江堰青城山作为常年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招牌,对成都、重庆等周边的一级市场和基础市场失去了原有的旅游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重新的形象定位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成为成都等周边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地,为此笔者在做《青城山镇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时提出了“中国青城山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名镇”的目标定位和形象定位。旅游过境地转化为旅游目的地,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旅游产业的完善,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旅游消费的提高及旅游逗留时间的增加,从而使得青城山的旅游地产空置率降低,利用率得到提高。

(2)将道教文化与康体养生文化相融和。将道教文化与康体养生文化融入青城山镇旅游地产产业是青城山镇旅游地产转型升级的关键。挖掘道教文化价值,以康体养生文化塑造品牌。

(3)青城山镇旅游地产建筑风景化。青城山镇旅游地产产品打造的关键是建筑布局依山而建,亲水排布;产品类型丰富,既有迷你别墅,又有大面积豪宅;户型设计酒店化,精装交付为主。

(4)完善旅游地产的配套设施。结合项目本身资源,完善旅游地产的配套设施如会所、商业街、高尔夫、游泳池、攀岩、SPA、咖啡厅、多功能会议室、商务中心、大型购物超市,综合农贸市场等。

篇8

一、生态旅游概念

自生态旅游一词诞生以来,虽然人们对其理解越来越深化,但仍有大量文章在不断讨论这一概念,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统一定义。(见表1)

二、生态旅游概念的共性特征

以上各种概念尽管雷同(表1),但也有理解上的侧重,共性的特征主要涉及到以下11个。

(1)环境友好。生态旅游能照顾到环境安全,能使旅游活动对大自然和野生动植物的影响最小化,从而有助于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责任感。生态旅游能让游人尊重当地的文化、社会和生态自然环境,也能让旅游企业关心环境,以环保为出发点来开展经营管理。

(3)教育性。生态旅游能使旅游企业、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受到与大自然和文化有关的教育,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

(4)低影响。生态旅游不会给大自然带来太多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是零影响。如:人们常说的轻度踩踏,没有采摘,只带走照片,留下脚印等。

(5)休闲浪漫。生态旅游能让人们走出家门,欣赏风景秀丽的大自然。

(6)给当地带来福利。生态旅游不仅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还能创造社会效益。

(7)文化体验。生态旅游能让游人体验到当地的文化和自然历史。

(8)生态体验。生态旅游让游人体验到诸如原生态住宿或生态导游等经历。

(9)可持续性。生态旅游能通过适度利用和有效的保护管理,为下一代留下文化传统和自然资源。

(10)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能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各种旅游活动及管理。

(11)游人参与。生态旅游能让游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互动。

以上这些特征是人们通过实践中的观察而总结的,它们更强调旅游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存,却较少涉及旅游经营者的收益及商业环境,原因主要来自于为生态旅游下定义的群体。例如:生态旅游协会等专业性组织,它们的成员大多是自然保护主义者,因此定义中必然会反映出这些成员的观点。但另一方面,按传统的效益最大化理论,不管企业的唯一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还是兼顾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最终目标都是使利益最大化,这显然与生态旅游当前的定义不相符,也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负面影响。有的生态旅游看上去与大众旅游没有太大的区别,令人担忧。还有的企业把“生态旅游”当成市场营销的时髦用语,打着生态旅游旗号对原始偏远的自然文化景观进行无节制开发。因此,可以说,现存生态旅游定义中最大的不足是缺少对旅游企业责任的更多说明。

三、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通过以上介绍和分析,本文认为,生态旅游绝不仅是对大自然和历史文化的体验,而是通过游人、当地居民、旅游企业及政府主管部门的互动,科学开展对社会负有责任的旅游活动。这不仅要求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还要求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来安排各项工作,并尽量使用当地管理者和社会资源,让居民能够充分参与,从中获得经济收益。组织和策划生态旅游的企业更应该提高专业素质,真正关注游人的生态需求,为其提供自然的、历史的、动植物的、考古的旅行,从而避免对大自然造成干扰破坏。企业如果关心环境问题,树立生态意识,用生态方针来指导经营管理,就一定能促进生态旅游向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篇9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发展

1 引言

“博物”作为一个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意义为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王传赞》中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之意。到了19世纪的后半叶,我国模仿口本,把“博物”一词开始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博物”的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知识。

国际博协(C工OM)于1995年第18届全体大会上对博物馆给出了如下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永久性机构,并为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

我国对于博物馆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其定义也经历了多次的演变和修改。20世纪30年代中期,强调博物馆实物的论证和作教育工作及探讨学问的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两次大的讨论和修改,最后确定博物馆的内涵是: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C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博物馆与旅游的相互作用机制

由于对象都是指向人的活动,博物馆与旅游存在着诸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得两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二者的结合能够使双方得以更好的发展。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博物馆与旅游都是通过游客的参观游览给游客带来心理感受的过程。旅游是人们乐于接受的一种心理感受过程,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有文化的支撑,否则,整个旅游活动就因空洞乏味而失去吸引力;而博物馆由于展览方式的陈旧,因吸引力丧失而失去了参观者,其功能不能得到发挥,旅游可以使博物馆与人们的接触方式活跃起来,使人们愿意接触博物馆。

从利益的角度看,目前博物馆往往缺乏收入来源,以致出现依靠财政拨款维持运转,难以进一步发展的困境。而博物馆旅游的运作能克服这些困难,反哺博物馆。旅游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因为文化内涵不足而缺乏发展后劲的问题,与博物馆的结合,可以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获得更大的收益。

从经营的角度看,旅游企业的运作可以为博物馆提供市场信息和新的消费导向,而博物馆能为旅游企业提供消费所依托的产品形式。通过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博物馆可以达到市场拓展的目的,从而弥补开发手段落后所导致的机会缺失;对于旅游业,通过这种结合可以丰富旅游产品形式,提升产品品位,提高竞争力。

3 博物馆旅游的开发

博物馆旅游是指以博物馆文化及其文化衍生物为对象,利用一定的资金、技术将博物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吸引游客以参观游览、假口体闲、修学、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为目的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博物馆旅游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博物馆文化的外延,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博物馆旅游的开发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开发,从博物馆的不同分类可以有不同的开发形式。本文所探讨的博物馆旅游开发更倾向于博物馆文化的开发,也即通过旅游的形式,拓宽博物馆文化的外延和辐射强度,以业已相对成熟的旅游产品为载体,突破博物馆实体建筑的限制,开发蕴含博物馆文化的旅游产品形式,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注重文化传播的旅游开发。

4 博物馆旅游产品定义

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来分析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定义。

狭义的博物馆旅游产品,是指博物馆经营者依靠博物馆藏品、设施、服务等,为博物馆参观者提供的满足其参观活动的服务的总和。这里的参观活动是涵盖在博物馆这个建筑实体之内的参观活动,是博物馆运营体通过其经营和布展方式,把其收藏的藏品展示给参观者,并通过其设施和服务满足参观者需求的过程。从这个层面上理解博物馆旅游产品,更多的是强调博物馆经营者向参观者提供的各种服务。虽然,作为博物馆吸引物的藏品依然是满足参观的核心利益的部分,但是博物馆的服务和理念往往能提升参观者感知体验,能够使参观者获得更大的满足。

广义的博物馆旅游产品,是指博物馆通过各种展示方式和手段,使旅游者参观或接触博物馆藏品或其复制品,从而获得的博物馆文化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博物馆旅游产品是博物馆文化的传播载体。关于本定义,应强调以下几点:

博物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推广博物馆文化,并不仅仅局限于博物馆建筑实体之内的参观游览。

博物馆藏品复制品可以同样体现博物馆文化,博物馆旅游产品不仅包括博物馆藏品,也包括其复制品。

博物馆旅游产品即文化体验和享受。博物馆提供给旅游者的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体验,博物馆不可能把藏品提供给旅游者,旅游者可以购买具有象征意义的复制品或纪念品,但是,这更多的是一种欣赏文化的举动。

5 结语

目前博物馆发展状况并不能满足当前旅游消费需求,博物馆业与旅游业并没有通过二者的融合获得各自的巨大发展,这与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是不相称的。博物馆旅游的开发模式问题,影响着博物馆与旅游业结合的形式和效果,对丰富旅游产品形式、增加博物馆经营收入、发展和传承博物馆文化、提升城市休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永文.旅游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58.

[2]朱路平.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80-100.

[3]涂荣德.科学博物馆家庭观众参与互动式展示研究[D].台湾:中原大学,2003:20-31.

篇10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出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呈现迅速壮大的态势,而旅游者对购买旅游产品对象的价值判断也日益由重视外在的功能价值向内在的精神满足逐渐过渡。传统层面理解的旅游产品是从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着眼的,主要包括沿线的旅游景点、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设施和服务。而茶禅文化旅游产品作为新兴的一种旅游产品,更重视内心精神世界满足的。茶禅文化旅游产品在茶禅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与发展,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不是简单的表层开发,或是文化形式的粗糙堆砌,必须具有更深层次的涵义。然而学术界对于茶禅文化及旅游产品的概念、内容界定模糊不清,已经严重阻碍了茶禅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只有对其概念有正确与全面的理解,才能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因此,对茶禅文化及旅游产品概念的界定与明确,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茶禅文化概念辨析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美德、法律、习俗和习惯的综合整体。茶禅文化,是以茶参禅、以茶悟禅的一种人文境界,是茶与禅在精神层面上的相互契合,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既道出了茶与禅宗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包含了中国士大夫对于茶文化内在精神的深刻把控。

但是目前学术界在“茶禅文化”及其代表理念 “茶禅一味”的研究中,对其概念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和混乱性,对茶禅文化存在诸多误解,在茶与禅宗历史关系、茶禅与禅茶等名称区别问题的阐述上的混乱。一些学者把“茶禅文化”片面地归结为“坐禅”之需,有的学者研究内涵则往往只讲茶符合佛教之德、禅茶的不解之缘,再举上一些佛教兴茶事迹;还有的学者甚至将佛、禅简单地混同,变“茶禅文化”为“佛茶文化”。更鲜少有学者对茶禅文化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

目前来看,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一些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中国茶学辞典》列入“茶禅”条:佛教提倡饮茶坐禅,过午不食,称为茶禅。日本茶道宗师千宗旦的著作《茶禅同一味》的第一卷标题即为“茶事以禅道为宗”,并在内文说:“一切茶事所用,皆不异于禅道。”潘林荣详细的考证了茶禅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和文化流变,认为是禅宗与茶在内在精神本质上存在类同构的现象,所以禅境是茶饮之道的最高理想所在,最终形成“茶禅一味”。蔡镇楚认为,茶禅就是以茶参禅的一种人文境界,一种艺术境界,茶禅的联姻,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文化现象。释泽道认为,禅茶是指通过对茶的体认与感悟而进行禅修的一种法门,同时也是依照禅理佛法来演绎的一种茶道。杨惠南提出茶与禅的融合,最终归结到“平常心是道”的修行理念上。韩金科等认为茶文化和佛教结合的内在原因在于共同承认个人的“修养”“克己”“俭约”“精勤”是成佛为圣的必由之路。赖功欧认为,茶成为禅文化的物质载体的原因在是茶有天生的亲和力,其静、定、清、淡、雅的茶性与人性有着相通之处。梁子认为“茶禅一味”的根源在于茶道与佛教在文化性格上属于同一色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追求清雅,向往和谐。空谷道人认为禅茶就是僧人在斋戒沐浴、虔心颂佛后,通过一整套严谨而神圣的茶道仪式来泡制茶的全过程,即禅茶属于宗教茶艺。而茶禅文化更多是品味茶与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丁以寿认为茶禅文化概念内涵是关于如何饮茶而习禅,通过茶艺、茶礼而修禅道。

然而,学术界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茶禅”的叫法本来就不太准确。葛兆光认为茶禅不过古时大德嗜茶者多,说公案,斗机锋,在“茶”与“禅”两边各拈一些花絮,凑合成几则茶不茶、禅不禅的话头,再在题内说几句题外的闲言语。在第二届禅茶文化论坛的会议记录中,诸多学者也质疑了禅茶的概念。但这种观点存在较少,一般学者还是认同“茶禅/禅茶”及“茶禅文化”的表达方法和其中内涵。

本文综合上述学者们的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认为“茶禅文化”是以禅文化和茶文化作为基础,以“茶禅一味”作为核心理念,以茶来传达禅的内涵和境界的一种修行方式,修行途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参考文化的定义,创造性的认为:

茶禅文化在狭义上是指以禅院茶礼为代表的精神产品,广义上是指通过茶艺、茶礼修禅道的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其中,“茶禅”与“禅茶”意同。

三、茶禅文化旅游产品概念辨析

由于不同学科或学者对旅游产品考察角度不同,学术界对旅游产品概念存在着不同理解和认识。从需求角度来看,林南枝从旅游者出发,认为旅游产品指旅游者花费一定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旅游经历。杨森林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原处的全部经历。英国学者密德尔顿认为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从离家到回家这段时间的完整经历。另一位英国学者霍洛韦在其著作中认为旅游产品是任何一种能满足市场欲望或需要的东西。这类定义的主要观点即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者的一次旅游经历。这个概念强调了旅游产品的整体性,将旅游者在此过程中的旅游活动以经历或体验的形式展开,而这种经历或体验正是旅游产品的消费形式、消费过程和具体用途,不能等同于产品本身。

从供给角度来看,林南枝、陶汉军认为,从目的地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这是由多种成分组合而成的混合体,是以服务形式表现的无形产品。魏小安认为,旅游产品是提供给旅游者消费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其典型和传统的市场形象表现为旅游线路。谢彦君认为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性休闲体验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和劳务的总和。申葆嘉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产品是旅游服务诸行业为旅游者满足游程中生活和旅游目的需要所提供各类服务的总称。这类旅游产品的定义更强调了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旅游经营者的重要性,这样就有了进一步的分类,即总体旅游产品和单项旅游产品。

综上所述,不同角度的定义都有其利弊,很难为旅游产品界定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概念。基于旅游需求角度出发的旅游产品定义忽视了旅游经营者在其中的贡献,更强调一种经历或体验,因此本文更倾向于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来定义旅游产品,结合上文定义的茶禅文化,即认为:

茶禅文化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茶禅文化吸引物及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文化、休闲需求的各种实物与劳务的总和。

四、茶禅文化旅游产品的内容与特征

(一)产品内容

由于旅游产品本身内容广博,广义上,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要,旅游经营者需要向旅游市场提供的产品类型十分多样,而狭义的旅游产品主要包括旅游企业的某项旅游产品、旅游项目。

考虑茶禅文化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以狭义的旅游产品内容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认为,茶禅文化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一种组合型产品,他包括以下几种:

1、环境要素:茶禅文化旅游产品的“禅”之一词,属于宗教范畴,是最先发端于寺庙的,这样一种环境正是孕育茶禅文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佛寺的实体建筑是茶禅文化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此外,光有佛寺不可,还须茶田,两者共同组成茶禅文化旅游的环境要素,是茶禅文化旅游产品的有机组成。

2、服务要素:通过物化劳动来为茶禅文化旅游者服务,提供效用或产生新的效用。这一类产品有茶艺表演,茶禅演出、茶禅歌谣、炒茶、制茶等体验性、文化性产品。这类旅游产品通过具体的服务展示了茶禅文化在旅游中的应用,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体验。

3、商品要素:提供非茶禅旅游部门生产的旅游商品,这一类产品有自营或外包的成品茶叶,各类茶具、茶宴所用到的用具及其他展示茶禅文化的旅游商品。这类产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能帮助游客回味在旅游产品中所获得的体验与经历,同时也是可带走的茶禅文化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欣赏性。

4、知识要素:提供茶禅文化的专业知识,通过翻译与导游对茶禅文化进行系统而清晰的介绍,还包括茶禅文化讲坛,茶禅文化展示馆等方式,为游客还原茶禅文化的真实风貌。

(二)产品特征

茶禅文化旅游产品具有有别于一般旅游产品的特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

1、文化创造、传承与赋予。通过游游业的开发,使传统文化以另一种崭新的方式保存起来,满足现代人对传统的认识和审美的需要,丰富现代人的文化生活。茶禅文化旅游产品中所表现与蕴含的茶禅文化具有独特性,历史悠久韵味悠长。这一类旅游产品正是表现了一种文化的创造、传承与赋予。

2、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茶禅文化旅游产品较之其他的旅游产品,可表现的方式十分多样。不仅可以欣赏茶禅的演出,体验茶园与禅堂,更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去领悟其内在的涵义。

3、境界的追求。茶禅文化旅游产品中通常传达了其内涵和境界,这类产品在参与或体验前,首先需要游客先脱离原本存在的社会,心定下来,再去品味茶禅的滋味。茶禅的本质是破执,即无念无执,追求内心的领悟,这种感受本身是因人而异的,再通过仪式来形成精神上、心情上的升华和转化。相较其他旅游产品。茶禅文化旅游产品体现为一个境界的追求。

4、庄严性与趣味性并存。茶禅文化本身与宗教文化紧密相连,因此也具有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特点,即庄严性。寺庙等宗教圣地要求游客在面对此类旅游产品是保持一种敬畏与尊重的态度;而茶禅文化又与茶文化相生相依,茶禅文化旅游产品中可参与、体验的旅游项目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五、小结

茶禅文化旅游产品概念的辨析,对于茶禅文化旅游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学术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概念界定为:茶禅文化在狭义上是指以禅院茶礼为代表的精神产品,广义上是指通过茶艺、茶礼修禅道的过程中产生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茶禅文化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茶禅文化吸引物及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文化、休闲需求的各种实物与劳务的总和。并探讨了茶禅文化旅游产品的内容和特征。

篇11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旅游规划;主题策划;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题公园始于1955年,诞生在美国。在我国经历了“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主题公园”等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诞生伊始,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舆论界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直试图给出准确、统一的定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为旅游主体公园rI01urismPark),他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规划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发现、认识区域的特色,而且要在开发实践中将其突出出来,形成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场.众多旅游景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这些问题都和景区的规划主题息息相关。

    在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是成功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因为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题策划方法

    2.1主题选择原则

    2.1.1与时俱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并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相关联的旅游产品。

    2.1.2注重地方文脉:任何一个成功的旅游规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本土山川灵气和地方历史文化为根基,才能找到正确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山川灵气与人文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是主题思想确立的根本。

    2.1.3差异性:主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在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与周围相类似的旅游景区形成区别,差异性竞争.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2.2构建主题框架

    董观志探讨了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框架,时问、空间和文明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轴线,三个轴线有机组合构成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框架。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策略:

    2.2.1沿单一轴线方向的选择策略:

    2.2.2沿两个轴线构成的平面型选择策略:

篇12

关键词:湿地公园;湿地文化;生态旅游;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ecotourism is significant for wetland par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wetland park and ecotourism, and expatiat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and summarizes five features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which are protection, participation, profession, edu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besid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n general principle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wetland park.

key words:wetland park; wetland culture; ecotourism; longterm benefi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非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把生态保护置于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强调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保护和利用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

(一)湿地与湿地公园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1]这是一个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收的湿地定义。目前对于湿地公园的定义还没有定论。在我国,有众多学者及相关行业部门对湿地公园的概念加以了界定。笔者综观各类湿地公园定义,认为湿地公园概念的界定应满足如下三个标准:

(1)湿地景观在公园中发挥主体性生态作用。湿地公园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它的湿地特征,不论这种湿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湿地公园首先是自然的公园,其中的湿地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其湿地特征典型、自然风景优美、美学价值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益良好。

(2)以湿地保护为前提。湿地资源的保存与保护是湿地公园设立的首要宗旨,其内容主要为通过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旅游观光是湿地公园作为公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湿地公园的旅游更强调其生态旅游的特色。湿地公园也是作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科普教育内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过对湿地的了解,加深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另外,湿地公园也是科研人员研究湿地自然过程、探索湿地奥秘的重要场所。

(二)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内涵界定依然模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2]卢小丽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笔者认为这8个标准规则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描述较为全面,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3]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是以湿地为资源基础,对湿地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观察、欣赏和学习的旅游活动,是具有强烈湿地生态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类型,这种旅游活动不改变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且还可以促进湿地公园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民众受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在保护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给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并带动湿地公园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体现的是人类与湿地自然环境的伙伴关系,两者应协调发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既要寻求适宜的经济效益,更要在保护湿地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其生态、社会和美学价值。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的,其目标是既要使当代生态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又要对湿地资源环境进行保护,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机会和权利。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特别关注的是旅游活动的生态合理性。旅游经济收入并不是衡量其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从而能够较好地把生态旅游业的当前效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沿着可持续性的轨道上发展。

三、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特点

(1)保护性。以保护为前提是湿地公园建立的基本标准之一,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包括自然与文化两个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湿地为主体的自然环境,这里指的自然环境有时并非一定指纯自然环境。实际上,完全未被侵扰的湿地纯自然环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数的湿地自然环境多多少少总会留有人工的痕迹,从而形成独特的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强调对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要求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保护文化。

(2)参与性。参与性可以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从工业化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亲自参与到湿地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中,在实际中享受和体验湿地自然美与文化美;另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4]

(3)专业性。和一般旅游相比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首先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比如要求湿地公园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生态保护技术策略,以保护湿地旅游资源和环境;同时,专业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者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和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的较高层次的游客,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4)教育性。环境教育既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态旅游概念的标准规则之一。生态旅游者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能获得对自然界生态和谐、万物相依相生的深刻体验,并进而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让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提高湿地环境保护意识,将丰富的湿地自然科学知识、环境保护知识与生动的观赏娱乐活动相结合,增强旅游者的环保道德责任感。

(5)负责任性。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在对生态旅游定义时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是一种对湿地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5]

四、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一般性原则

(1)规模控制。湿地公园的游客数量不宜太大,旅行团队也应是小规模、较分散的。当游客数量过大而超过公园生态系统的忍耐程度,其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复时,就会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因此,要解决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正确评估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并以此来严格控制游客数量。确定旅游容量是阐述旅游者数量与环境之间适度的量的关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确保湿地公园的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或降低破坏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开放。湿地公园应做到局部开放与管制。根据湿地公园不同地段生态保护状况的要求,结合人为活动的需求一般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地带三个区,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圆形态居多。人类的活动强度和频率依外围地带、缓冲区、核心区而递减。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开发活动都在生态较不敏感的外围地带开展;缓冲区作为外围地带和核心区的过渡,其人为活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区一般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禁止游人进入。

(3)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相当重要,应在湿地公园各个水域结点处建立水质监测点并派专业人员定时监测公园水文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定期报告水质情况,以随时根据新发生的情况调整湿地的保护措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4)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早期的定义将生态旅游的对象界定为相对未被侵扰的自然区域,随着在实践中认识的深入,生态旅游的定义当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湿地公园一般蕴涵了较高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活动既是一种湿地自然旅游,同时又是一种湿地文化旅游。当地的民俗风情及文化对旅游者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要注重对这些人文资源进行维护,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文化活动。

(5)旅游行为及管理准则的制定。要特别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管理规则,明确对游客的活动行为进行规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动是禁止的,哪些活动是准许的,让公园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都能了解公园生态环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双赢”策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应同当地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管)的原则。如果得不到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并脱离当地社区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生态旅游,其持续发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同社区利益需求联系起来,其旅游产品的开发项目必须和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要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服务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务。生态旅游要顾及社区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从旅游中受益。通过生态旅游来增加社区就业机会,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从而使其成为开展生态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终实现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双赢。[6]

(7)利益的长期性。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应为旅游资源、公园所在社区提供长期利益,短视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过于强调商业性,其结果也和传统旅游没有什么两样了。[7]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手段,生态旅游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还能促进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自然旅游导向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结语

相对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是巨大的进步,是当前人类重视环境、保护自然的观念在旅游行业上的反映。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的湿地景观,符合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对象标准。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首要目标,这个目标与生态旅游强调“对保护的贡献”这一标准是一致的。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符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湿地公园建设宗旨。[7]因此,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公园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确的旅游开发方式。在湿地公园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握两者的平衡的关系,才能真正建设好湿地公园,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与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禄康. 湿地与湿地公约[j]. 世界林业研究,2001(1):1-7.

[2] 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学刊,2007(1):67-71.

[3] 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 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学刊,2006(2):56-61.

[4]汪辉.需求:设计的原动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园为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95-99.

[5] 卢云亭,王建军. 生态旅游学[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 方躬勇. 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

[7] 张建萍.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篇13

一、关于文化、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

根据李思屈先生的分法,文化有五种理解:文化就是知识;文化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文化是风俗、习惯、观念和规范形成的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文化是精神力量对人的教化过程。综合五种文化的定义,从笔者认为,文化可以从生活方式和精神内容两方面来把握: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

文化旅游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文化加旅游,其界定也有多种理解。根据徐菊凤先生的研究,国内对于文化旅游的理解至少有五种,论述基本都停留在文化类资源的开发,很少有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且这些文化旅游的概念经常和旅游文化混淆。笔者认为,应该引用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关于文化旅游的定义概念性定义和技术性定义。概念性定义:人们离开其日常居住地,为获得新的信息与体验,满足他们文化需求而趋向于文化景观的移动;技术性定义:人们离开其常住地,到文化吸引物所在地,如遗产遗迹、艺术与文化表演、艺术与歌剧等的一切活动。综合起来,文化旅游就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领略独特文化的所有活动。

本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理解基于旅游资源。但是,对旅游资源的理解也存在众多分歧。陈传康认为,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合。孙文昌认为,旅游资源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保继刚则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笔者认为,吸引力是旅游资源最大的特点。所以,综合上述关于旅游资源的表述,将旅游资源定义为: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和人文创造物。基于此定义,这里将文化旅游资源定义为存在于一定空间中,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文化创造物。

文化旅游资源是开展文化旅游的物质基础。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游客对旅游过程中的文化需求逐渐增加。在旅游的经济功能之外,旅游的文化功能、更深层次的社会功能正在逐步显现。因此,保护并合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成为现阶段旅游的一大主题。

二、章丘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

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城市,章丘市涌现出了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战国哲学家邹衍、汉代皇帝王莽、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一代丞相房玄龄、东方商人孟洛川、戏曲学家李开先等。这些历史名人赋予章丘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章丘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西河遗址、城子崖遗址、东平陵故城、洛庄汉墓、齐长城、朱家峪古村落等文化遗产众多,以龙山文化、济南之根、清照故里、明水泉城而著名,“南部大山水、中部大奇观、北部大文化”构成了大旅游格局。

然而,旅游资源并不代表旅游产品。就当前来看,章丘市的旅游资源多分散、规模较小。如何将章丘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产品,是章丘市必须急需解决的问题。济南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章丘旅游在济南整体框架中的地位。作为济南的东部旅游区,章丘主要是指济南市区东部、章丘市济青高速公路以南的地区,包括了章丘市绝大多数景区(点)。根据章丘市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积淀和区位交通条件,章丘市应积极发展以泉水为核心品牌的生态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会展商务旅游等多元化产品体系。但是,目前章丘市在历史文化休闲度假、会展商务等方面做的还不够,未能充分发挥章丘旅游资源的优势。

(二)缺乏自身特色

章丘市受济南市阴影效应和替代效应影响,缺乏自身特色。所谓阴影效应,即有两个旅游景点,地理位置接近,旅游资源相近,但其中一个名气比较大,那么大多数旅游者第一选择肯定是名气大的那个,另一个几乎被无视,如活在阴影之中。章丘市旅游资源丰富,但相对于济南市而言则相对贫乏。章丘以外的地区,特别是省外游客基本都是以济南市为依托城市,在章丘进行一日观光旅游后返回济南。章丘以泉水闻名,而这也正是济南的招牌强项。此外,济南市内拥有风景湖泊大明湖、历史文化名山千佛山等,更使章丘市身处济南市的阴影之中。

从产业角度看,“替代效应”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替代效应,但是此种替代效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产品升级换代的替代效应,主要体现在一种产品面临更经济、更高级的产品挑战,从而产生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最具有想象力。章丘号虽为小泉城,其百脉泉等名泉也在近几年名声大噪。但济南市的趵突泉,早在清乾隆年间即被皇帝封为“天下第一泉”。游客来到济南游览趵突泉后,往往就没有游览章丘百脉泉的必要了,导致章丘虽一直大力进行省外旅游市场开拓,但成绩一直不甚理想的原因。

(三)作为旅游资源非优区,对地区旅游存在不利因素

旅游资源非优区指特定地域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风景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风度不够,难于形成致命旅游产品的现象。章丘市虽然有百脉泉的泉水旅游和朱家峪的古村落旅游,但是由于紧邻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使百脉泉一直处于阴影效应之下;而朱家峪古村落旅游一直以来也是没有太大起色。基于此,笔者认为,章丘市属于旅游资源非优区。

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受市场约束和能力约束的影响。市场约束方面,区域旅游发展以市场为基础,没有发达的客源市场,即便再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也不能发展旅游。章丘毗邻济南和淄博,区位条件优越,但是在两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阴影遮蔽下,其文化资源优势难以显现,客观上形成了济南、淄博两地旅游的附属,区外客源只能靠分流济南、淄博市场,难以形成规模。能力约束方面,区域旅游发展与中心城市的实力密切相关。城市实力不仅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资金支持,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也形成了不同层次和级别的旅游客源市场。章丘市虽然是一个较强的县域经济体,但其整体实力无法与青岛等大城市相比,即便是济南也是如此。这就极大地束缚了章丘市的旅游业发展。

三、章丘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及建议

章丘市有相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其旅游发展的弊端也无法忽略。文化旅游资源的规模小而且分散、非优区的不利地位等都为章丘市旅游发展设置了诸多障碍。面对困难,停步不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章丘市的文化旅游非优区的不利地位也只能在不断的发展中改善。根据唐文跃、欧阳军的观点,非优区旅游开发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开发休闲娱乐场所,培育旅游吸引因素阶段;二是适度开发,启动中短途旅游市场阶段;三是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和区域内旅游合作阶段;四是参与区域外部竞争与合作阶段。笔者认为,严格按照这个发展过程发展章丘文化旅游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打破阶段观念,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促进该区旅游的健康发展。

(一)立足于非优区的名泉、名人旅游

泉水旺,全盘活。泉水游一直是章丘的旅游重头戏。为了不让泉水白白流掉,章丘市有关部门应采取堵、蓄、引等措施,充分利用泉水优势。其中,堵是指封堵泉水补给区内的水井,蓄是指在泉水补给区建蓄水池保存降水,引是指引黄河等水量大的河流水灌溉补给区。上述是为了保持泉水的地下水高度采取的措施,实行起来简单高效。

在强化泉水保护的同时,更要开发利用好泉水,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打响泉水旅游特色品牌。整合、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把泉水景观、自然景观与龙山文化、汉文化、清照文化等融为一体,打造章丘旅游特色品牌。同时,要加快眼明泉二期工程建设,完善百脉泉公园建设,扩大水面,凸显“小泉城”特色。第二,扩大泉水旅游项目的内容,增加与其他旅游景点(区)的联合,吸引游客增加停留在章丘游玩的时间长度。第三,实施泉水综合利用。加大百脉泉品牌酒水开发力度和百脉泉矿泉水公司建设进度,实现泉水先观后用。围绕泉水的特色和品牌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泉水开发利用方法,依托更多媒价,全力提高百脉泉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响泉水品牌。

当前,历史资料上对于李清照的章丘籍贯尚没有完全认同。这就需要章丘旅游主管部门利用附近丰富的高校资源,聘请专家为李清照的章丘籍贯正名,进而扩大现有的李清照纪念馆,使之成为一处独立的、有一定规模的纪念馆。同时,将目前所能收集到的李清照诗词重新整理编排,聘请知名书法家书写李清照作品,并雕刻于李清照纪念馆及章丘的广场等公共场所,进一步增大清照文化的影响力。此外,要大力发展章丘清照品牌产品,使之突破香烟、酒水的限制,成为真正代表章丘的品牌。在章丘市区的清照路口,修建李清照塑像;建议章丘市举办类似于临沂书圣文化节的李清照文化节,使李清照的章丘形象通过专门的文化节得到更充分地展现。笔者认为,考虑到章丘属于非优区,还要对章丘市的泉水和李清照旅游有正确的定位,不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在这两项开发上。

(二)在社区参与基础上,开发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古村落旅游

旅游者长期居住的环境与旅游目的地环境之间的异质性构成了旅游的基本动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显著差异,导致了现代人对访古探幽的偏好。古村落旅游对地理环境相近、文化背景趋同的乡村和准乡村旅游者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对于长期生活在喧嚣都市的旅游者来说,古村落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景观、古韵乡风对他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出于寻觅故旧的心理和好奇心,古村落旅游成为城市人选择的旅游目地之一。

对整个济南市的文化旅游资源来看,朱家峪古村具有唯一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章丘市独有的古村落旅游成为明智的选择。朱家峪明清古村落既保留了明清时期古村落建筑的原貌,又能使游客真正体会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民俗,使游客亲身参与到当地的农村生活。朱家峪离章丘市区5km,大约半小时车程;离济南市区40km,大约一小时车程。这一距离对于章丘和济南本地游客来说,极具吸引力。对于外地游客来说,也完全可以在济南与章丘之间任选一地作为自己的依托城市,完成这一个简单、便捷却极富吸引力的旅游活动。

同时,利用古村落发展旅游,可以为保护文化遗存筹集资金,改变为保护而保护的传统保护观念。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很有可能竭泽而渔。古村落,一是古,二是村落。如果古韵、古朴、古貌不存,商贾遍地,古村落就变成了新集镇。因此,要坚决取缔杂乱无章的摊贩,保持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风韵。要树立“保护第一”“保护就是资源”的观念,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必须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结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手段,加大保护力度,制订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和保护性、抢救性维修方案。要整合当地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之间的关系,注意维护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注意合作的重要性。而合作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利益相关者追求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若能一致,就会增加合作的可能性;相反,就会带来冲突。因此,旅游企业和当地政府管理部门的任务就是找出利益相关者共同的目标,在共同受益的原则下进行协调与合作,组成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和谐联合体。

(三)以政府为主导,借济南市经济发展的东风,确保客源稳定

篇14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维度;旅游态度;旅游行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4―0082―06

随着全球国际旅游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亚太地区国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开始将文化因素作为影响旅游者偏好和行为的关键变量纳入旅游行为研究之中。有的学者呼吁:无论学术界还是业界都必须理解和容纳国际旅游者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金(Kim,1998)总结了跨文化研究得到重视的几个原因:国际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文化和种族多样性得到认同;社会科学领域内出现更广泛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趋向,如后现代主义、现象学。但他同时指出了旅游领域中的跨文化研究仍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关于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的文献散布于多种国际性旅游和接待业管理期刊中,本文搜索的相关文献来自12种主要的国际性旅游、接待业管理和消费者研究期刊,其中最主要的期刊是《Tourism Management》、《Journal 0f Trav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Hospitality Management》和《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收集到的相关文献共50多篇,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能反映目前国际范围内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的总体状况。通过对这些文章内容的分析,本文希望能较全面地展示目前国际上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的主要领域、依据的理论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存在的主要争议等,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1 跨文化旅游态度和行为研究中文化含义的界定

对文化下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克鲁伯和克拉克洪(Kroeber&Kluckhohn,1985)曾总结有160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一些学者尝试对文化的定义进行归纳分类,如瑞卡德森等(Richardson et al,1988)将文化的定义分为两类:行为模式和知识、信念系统。他们认为这两种类型的定义对旅游研究都是有意义的。马斯特和普瑞迪克斯(Master&Prideaux,2000)认为可以从两个视角看待文化,一个是将文化仅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中潜在的、支配行为的信念、规范、价值观和习俗;另一个视角是将文化看作是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综合体。苏斯曼和拉西克斯科(Sussmann&Rashcovsky,1997)认为文化包括可观察的因素,如行为特征、物化的艺术和不可观察的因素,如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文化一般被认为有三层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中,物质文化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大多文化的定义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强调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被一个社会成员所共享,不同文化的人群有不同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赫夫斯蒂德(Hofstede)形象地把文化比喻为人的心理程序,决定着特定群体的感知、态度和行为。可见文化的定义更多地是从心理学角度论及文化的。

2 跨文化旅游态度和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

被跨文化研究者引用最多的文化理论是赫夫斯蒂德(Hofstede)的国家文化理论,该理论将国家文化分为4个维度:权力距离、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男性气质一女性气质、不确定性规避。后来又加了一个维度:长期导向一短期导向。权力距离(powerdistance)被定义为处于低权力地位的个体期望和接受权力不公平分配的程度。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被定义为社会中个体间联系的松散程度,个体只需照顾自己及小家庭成员。男性气质(masculinity)被定义为社会中性别角色差异的程度,男性被认为是果断、粗犷、关注物质上的成功,女性被认为是谦虚、温柔和关心生活质量。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avoidance)被定义为某一文化的成员对不确定和未知情境的恐惧程度。长期导向(long-term orientation)指一个社会体现实用的、未来导向的观点的程度。赫夫斯蒂德(Hofstede)计算了66个国家在以上5个维度上的得分,成为比较国家文化差异的重要依据。

1983年,霍尔提出了区分文化差异的4个维度:语境(高语境一低语境)、空间、时间、信息流。低语境文化中,个体间的交流更多使用直接的言语,而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更多使用非直接的、含蓄的交流方式。大多亚洲国家属于高语境文化,西方社会大多属于低语境文化。克拉克洪和斯特罗贝克(Kluchhohn&Strodtbeck)在1961年根据对5种关系的价值观取向提出5个文化维度:人的取向、自然取向、活动取向、时间取向和人际关系取向。1969年,印克勒斯和利维森(Inkeles&Levinson)在回顾了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文献后,总结了国家性格的3个维度:和权威的关系、自我概念(特别是个体和社会的关系、个体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概念)和处理冲突的方式。和赫夫斯蒂德(Hofstede)文化理论相比,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较少以这几个文化维度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3 旅游态度和行为跨文化研究的主要领域

通过对旅游跨文化研究内容的分析,本文将旅游跨文化研究分为旅游动机、旅游信息搜集、旅游形象、旅游决策、旅游活动和行为、满意度及旅游服务等几个领域。

3.1 文化与旅游动机

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但大多数旅游动机研究基于西方个体主义文化背景,很少考虑文化的差异。金(Kim,1998)分析了北美流行的几个动机理论(期望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和需要层次论),认为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美国文化基础上,很难解释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行为。但旅游动机的测量量表却被证明可以进行跨文化使用。姜和帕克(Jeong&Park,1997)在检验李和克伦普顿(Lee&Crompton)提出的猎奇动机量表时,发现基于美国居民和长期假日情境下提出的猎奇量表被用于韩国的一个主题公园的研究情境时,结果和原作者的结果非常相似,从而证明原量表在韩国文化背景下同样可信和有效。施奈德和巴克曼(Schneider&Backman,1996)的研究也说明在北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节事动机量表可以用于阿拉伯国家。

李(Lee,2000)比较韩国Kyongju世界文化博览 会参观者的动机,发现亚洲客人(日本和韩国)与高加索客人(欧、美)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金和李(Kim&Lee,2000)分析了美国和日本游客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文化态度、旅游动机及两者的关系,发现两组游客在文化态度和旅游动机上均存在差异。尤(You,2000)等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了英国游客与日本游客的推拉动机的差异,金和普瑞迪克斯(Kim&Prideaux,2005)研究了来自5个国家或地区(美、澳、日、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韩国入境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克扎克(Kozak,2002)研究了英国和德国旅游者去摩洛哥和土耳其的“推”和“拉”旅游动机,方克和柏润(Funk&Bruun,2007)比较了体育旅游动机的跨文化差异。以上这些跨文化研究提供了较充分的证据说明旅游动机存在文化差异,来自不同国家的旅游者有着不同的旅游动机,同一国家的旅游者在不同的目的地旅游时的动机也不同。

3.2文化与旅游信息搜集

文化是影响旅游者信息搜集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相关的研究却不多,只有少数学者致力于此方面研究,且主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尤斯尔等(Uysal et al,1990)研究了去美国旅游的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旅游者的信息搜集行为,发现各个市场最主要的信息源分别是旅行社、家庭和朋友及书籍和图书馆资料。古斯奥依和陈(Gursoy&Chen,2000)考察了美国的德、法、英入境旅游者的信息搜集行为,根据旅行目的和信息搜集行为将旅游者划为4个细分市场,每个细分市场依赖的主要信息渠道存在差异。陈(Chen,2000)研究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去美国旅游的旅游者信息搜集行为,得到了同样的结论。陈和古斯奥依(Chen&Gursoy,2000)比较了美国的英、法、德首次和重复入境旅游者的外部信息搜集行为,发现旅行社是使用最多的信息源,并指出国家文化和旅游经历都会影响信息搜集行为。马里和克罗特斯(Money&Crotts,2003)考察了不确定性规避对美国的日、德入境旅游者的信息搜集行为的影响,发现高不确定性规避的消费者较多使用旅游中介,较少使用个人的、目的地营销导向的和大众媒体等信息源。古斯奥依和乌马伯瑞(Gursoy&Umbrei,2004)研究了欧盟15国居民的外部信息搜集行为,发现国家文化影响旅游者的信息搜集行为。

3.3 文化与旅游目的地形象

较早考察文化对目的地形象影响的学者是瑞查德森和克伦普顿(Richardson&Crompton,1988),他们选择说英语和说法语的加拿大人作为两个文化组,并确定了10个旅游目的地属性,结果发现10个属性中的6个存在显著差异。柯(Kau,1993)对新加坡一个新建的主题公园唐城(Tang Dynasty Village)的吸引力进行了跨文化研究,发现欧美游客与亚洲游客在心理特性的8个项目上有4个存在显著差异,在主题公园提供的9个吸引物和活动项目上有6个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

陈和克斯泰特(Chen&Kerstetter,1999)研究了美国国际学生对宾州乡村地区的感知形象,发现来自东南亚的学生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评价高于来自东亚和欧洲的学生,中南亚留学生对乡村氛围的评价高于加拿大、东亚和欧洲留学生;东亚留学生对舒适宜人的自然评价低于拉美、中南亚和东南亚留学生。马克埃和费森马依尔(Mackay&Fesenmaier,2000)使用加拿大亚伯达的9张风景图片和多维尺度分析技术考察了美国和台湾研究生的目的地形象评估。结果发现两个文化群体在形象评估的维度和对维度的解释上均存在差异。台湾学生出现3个形象维度(水、适度风险、山),美国学生出现2个形象维度(复杂、粗犷、与自己国家不相似;自然、无名、有水)。

3.4旅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

在旅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领域的跨文化研究相对缺乏,只有少数几个研究涉及决策时间差异和影响目的地选择的政治不稳定因素的感知差异。爱弗森(Iverson,1997)对日本和韩国旅游者的决策时间进行了比较,卡方检验发现两国旅游者的决策时间存在显著差异,韩国旅游者的决策时间比日本旅游者短,这可能因为两国在赫夫斯蒂德(Hofstede)的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上存在差异。作者还同时考察了性别、婚否、旅行经历、年龄和收入对决策时间的影响,发现年龄和婚否对决策时间存在显著影响。但和国籍相比,这些变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政治不稳定很显然会对目的地旅游业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不同的客源国对目的地政治不稳定水平的感知及对这种不稳定的敏感度是否存在差异呢?斯第吉等(seddighi et al,2001)考察了6个欧洲客源国的旅行对各种类型政治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性的感知及对8个地中海目的地国家政治稳定性的感知。研究发现:各种类型的政治不稳定对旅游业影响的感知是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决定以上感知的差异;文化背景对地中海目的地政治稳定性水平的感知差异也产生重要影响。

3.5 文化与旅行行为、旅游活动

旅行行为和旅游活动的跨文化研究得到相对较多的关注,研究方法包括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定量和定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入境旅游者、一国内部的不同人群以及移民。皮扎姆和苏斯曼(Pizam&Sussmann,1995)用间接的方法考察了伦敦市导游对日本、法国、意大利和美国游客的感知,发现导游感知的不同国家旅游者的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皮扎姆和姜(Pizam&Jeong,1996)用同样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考察了韩国导游对日本、美国和韩国人旅游行为的感知,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米克莱顿(Mykletun,2001)等在研究波罗的海旅游非优区岛屿目的地的市场定位时,用多元对数回归方法考察了国籍作为市场细分变量的有效性,罗森鲍姆和斯皮尔(Rosenbaum&Spears,1999)考察了夏威夷国际游客的消费行为差异,发现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韩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6组游客计划在购物和其他各种活动上的消费存在差异。

跨文化研究中,国际学生市场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菲尔德(Field,2004)比较了美国克莱姆森(clemson)大学国际学生和本国学生的旅行态度和行为差异,金等(Kim et al,2003)比较了美国大湖区3所大学中来自亚洲的国际大学生和美国本国大学生的旅游活动偏好,施奥汉姆等(Shoham et al,2004)比较了美国、南非和以色列3国学生的旅游偏好,皮扎姆等(Pizam,2004)通过对11个国家接待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分析了冒险和追求感觉的个性倾向特征对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选择的影响,这些研究证明不同国家的大学生在旅行特征和旅游活动上存在文化差异。跨文化研究中建构理论 模型的研究较少,赖辛格和马夫昂多(Reisinger&Mavondo,2004)对美国和澳大利亚学生心理特征的模型建构和比较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跨文化研究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但也有一些研究使用定性方法。马奇(March,1997)使用定性方法(访谈)对5个亚洲国家的出境旅游产业及旅游者行为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如“说英语的能力和欲望”、“饮食习惯”、“独立冒险精神”、“海外旅行的期望和需求”等项目上存在国家间的差异。另外一个使用定性方法的跨文化研究是桑普森和卡特勒(Thompson&Cutler,1997)对西非冈比亚旅游工艺品的考察。研究发现斯堪的纳维亚旅游者喜欢真实性的、高质量的工艺品,德国旅游者喜欢代表非洲的、抽象的、小型化的工艺品,英国旅游者喜欢实用的、小型的、便宜的工艺品。

3.6文化与服务质量感知、满意度

1988年,帕拉苏拉曼等(Parasuraman,PZB)设计了服务质量测量量表(servqual),认为服务质量可通过对服务质量的期望与对服务质量的感知的差值来测量,即0=P―E。但有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如克罗宁和泰勒(Cronin&Taylor,1992)提出仅“服务质量感知”这一个测量就可以解释整体服务质量绝大多数的方差。PZB的量表被接待业研究者用于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研究,产生了Lodgserv(住宿业服务质量量表)、Dineserv(餐饮业服务质量量表)等。和在一般的服务质量研究领域存在的争议相似,在接待业服务质量研究中也存在关于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是否可以用于所有情境的争议。阿姆斯壮等(Armstrong et al,1997)考察了文化价值观对服务质量期望的影响,以及跨文化情境中服务质量的测量是否与服务期望有关,金和普瑞迪克斯(Kim&Prideaux,2003)考察了韩国航空服务员对4个国家(日本、韩国、中国和美国)乘客的服务期望感知差异,马斯特和普瑞迪克斯(Master&Prideaux,2000)根据旅游研究中缺乏对物质文化和旅游关系的研究这一情况,考察了物质文化与度假满意度的关系,克扎克(Kozak,2001)比较了到土耳其和马约卡岛旅游的英国和德国游客的满意度,余和古尔顿(Yu&Goulden,2006)比较了蒙古国的入境国际旅游者的满意度,以上研究都证明了服务质量感知和满意度存在文化差异。雷特文等(Litvin,2003)以新加坡的国际游客为例,研究发现自我形象和目的地形象有较高同一性的游客对目的地的满意度较高。

跨文化研究面临一些方法论的挑战,常等(Cheung,et al,2004)以美国和中国香港学生对提供全套服务的餐馆的服务期望为例,探讨了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结构无差异和因子无差异,认为跨文化差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被比较文化群体在题项得分上的差异,二是被比较文化群体赋予“题项一结构”联系强度上的差异。研究表明在服务适应性、职业技能、卫生和产品知识4个维度上,美国人的期望值均高于中国香港人。

3.7主客文化差异和主客交往

在国际旅游情境中,旅游者和东道主之间往往存在文化差异。魏等(Wei et al,1989)分析了300名1985年一1987年在中国参加科技交流项目的美国访问者的总结报告。内容分析的结果发现了4种类型的文化冲突:文化中心主义、交流问题、服务质量差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赖辛格和特纳(Reisinger&Tuner,2002)分析了印度尼西亚旅游者和澳大利亚东道主之间在8个方面的文化差异,他们随后将澳大利亚的亚洲市场按所使用的语言分为5个部分(印尼语、日语、韩语、汉语普通话和泰国语),考察了亚洲市场旅游者和澳大利亚东道主在文化价值观、社交准则、服务感知、主客交往方式和主客交往满意度几个维度上的差异。皮扎姆等(Pizam et al,2000)以在以色列境内的工作型旅游者为例,以社会心理学的“交往模型”为依据,考察了主客社会交往的强度及其对满意度和态度改变的影响。泰伊尼等(Thyneet al,2006)用结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西兰居民对不同类别旅游者的偏好。早在1976年,人类学家伊万斯(Evans)就从人类学视角考察了旅游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他以墨西哥西部的一个港口城市为例,从时间、空间、交流和文化因素几个方面分析了旅游者的类型(大众旅游者、探索者、漂泊者和居民型旅游者)和文化经纪人对主客交往的影响。艾默(Amir,1969、1976)和库克(Cook,1970)曾提出种族间交往要产生积极效果,参与双方必须满足一些条件:地位平等;互相合作,达到共同目标;有较亲密的交往;有支持交往的社会气氛等。但在旅游者和东道主的交往中,这些条件却很难被满足,以致这种交往对旅游者对东道国文化态度的改变的影响也是较小的。

4 总结与讨论

旅游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快速发展促进了世界上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但大量游客来到不同于自己国家文化的目的地,可能会引起各种文化冲突和摩擦,给游客和东道主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近10多年来,主客文化差异及文化背景对旅游者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涉及旅游动机、旅游信息搜集、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旅行行为和旅游活动、旅游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及主客交往等。其中,文化对旅行行为和旅游活动的影响研究较多,文化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研究较少。尽管存在一些争议,绝大多数研究都证明了文化是影响旅游态度和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和旅游行为的其他解释变量相比,文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学者们也指出,文化只是影响旅游行为的一个因素,要全面理解旅游行为,必须将影响旅游行为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大多数跨文化研究用国籍来代表文化变量,并未深入到文化的内核来探讨文化对旅游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但有部分研究借用赫夫斯德(Hofstede)的文化理论解释旅游态度和行为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