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范文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 途径

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可见,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必须面对的新课题。那么,如何对高中生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和各种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使人的天赋素质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的同时,对先天素质上的某些缺陷或不具备的方面,通过教育和实践获得某种程度的补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人的后天素质获得充分的发展,以达到人的整体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教育、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和社会素质教育七个方面。我们应当完整地把握这七种素质教育,全面地协调发展各种素质,提高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水平。为把青少年培养成跨世纪的人才,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使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相互渗透,互相交织,呈现出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二、对高中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改进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学生在校时间的很大部分在课堂中度过,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能力的提高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过去我们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归纳为“讲、准、讲、清、教、懂、教、会”八个字,今天,随着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变化,为完成教学过程服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也要不断改进。要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生存质量”。

但是,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试”部分还占相当大的比例。主要表现在备课只注重备教材,不突出备学生;注重备知识的讲解过程,不注重备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研究教法,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学法;讲课则一讲到底,平铺直叙,重点难点不突出;练习上搞题海战术,层次不分,多多益善,加重学习负担;课堂中常常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或表面热闹,外动内静,思维不够、不深,学生的素质难以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当今社会知识爆炸,学生学习时间又相对有限,素质教育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教育科研,做到因材施教,推陈出新,努力寻求多种多样的科学方法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2、强化德育工作,构建新的德育模式

德育立校,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首要之举。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才的培养,关键对人的道德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价值。鉴于这一认识,在学校的发展中,要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之首。为此,要认真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形式和新特点,努力实现德育工作的四个转变,即德育目标从抽象的整合型转变为具体的层次性,体现德育目标的针对性;德育内容从单一型转变为综合性,实现内容的规范性;德育途径从封闭型的学校管理,转变为开放型的网络育人,做到德育途径的多样性;德育评价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强化德育评价的导向性。

3、建立“学校、家庭”教育网络。

(1)组建学生家长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家长们协商推荐一些懂得教育,热心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的家长,组成学生家长委员会。该委员会参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计划、方案,帮助学校解决有关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负责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向学生家长普及心理学与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及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等工作。

(2) 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是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家长会通过座谈、答问、交流介绍、讲座等方式,起到双向交流,获取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信息的作用。进而协调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4、评价体系要多元化、多样化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实现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的活动。这就意味着“学生评价不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而足由教师及其群体、学生同伴及其群体、家长、社会评价机构和学生个人等构成的群体实现共同决策”,强调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学生评价中的共同责任。多主体学生评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本人自我认知的积极性,同时测评要素全面,信息来源渠道广泛,也提高了学生评价的效度。

篇2

在实践中,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初始阶段,推进素质教育被等同于开设活动课。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讨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这一认识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课堂也随之凸显出来。素质教育进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了不起的飞跃。课堂教学开始自觉地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突出表现在: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受教育权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是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体现,它要求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基础、不同籍贯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不偏心,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靠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的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出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为此,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灵魂,也是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和教师超越,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是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

课堂是学校中最平常、最常见、最细小的细胞。强调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意味着: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本次课程改革绝不是教科书和课程文本的简单替换,它是一场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变革,实质上是一场既广泛又深入的教育创新。课堂教学是这场变革和创新的根本落脚点,课堂变革和创新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内在组成和必然要求。

课堂教学是课程内容不断生发、课程意义不断生成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课堂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从课程层面上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知识的殿堂,而且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课堂教学要成为学生探究的过程。探究精神是课堂的灵魂,唯有探究才能培养思想者和批判者,没有探究的教学只能是训练。为此,要着力弘扬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课堂过有意义的探究生活,在批判性的阅读、观察、操作和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从不同维度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思想和意义,产生和形成自己的观念。当然,强调探究,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个人人性人格自由、健全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要积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要成为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没有无教育性的教学”,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课堂教学不仅对学生具有生命意义和发展价值,对教师也具有生命意义和发展价值。

篇3

【关键词】地理;素质教育;学科;教育思想

1 地理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

当前中学地理推行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关键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没有根本转变,还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应试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应试教育”使学生课程负担过 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倾向,不利于教育事业 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实施素质教育,正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全面性,而且强调全体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因此,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者――教师,首先必须要从思想上根本转变过来,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师生观。当然,这一转变需要广大教师有胆识、有远见;要勇于实践、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善于承受来自社会各方舆论的压力。学生地理 能考出“高分”,这不是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全面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基本观念和整体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这才是新时期 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

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现代教育迫切需要具有全面素质的教师。一切教育思想、教育计划都要通过人来实现。所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提高文化素质。教师丰厚的文化知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这不仅要教师融会贯通中学地理教材、地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充实地理内容,了解地理信息,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对地理教师的要求。

其次,教师要提高业务水平。过硬的业务水平、灵活的教学机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教研工作,严格教学常规,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多形式、多渠道争取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完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教学任务和教学效果优异的重要保证。

第三,教师要提高师德。高尚的师德情操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块跳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受教育的一面镜子,师德标准要高于社会的一般道德标准,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影响深远。作为地理教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自己,要“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要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 神,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好书的同时更要育好人。

3 适时调整教学要求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一般教学要求,注重知识点的“块状”教学,目的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应试”能力,更重要 的是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观念、地理思想等的教育都应重视,不可偏废。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地理智能,重视发展学生的地理兴趣,善于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的地理思维能力,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广泛提高全体学生的地理水平。

现阶段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不但要传授和培养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 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以 及协调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等。因而,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走出来,及时准确地调整教学目的和要求,使中学地理教育走上更健康、更全面、更合乎时代要求的崭新轨道上来。

4 拓展教学内容

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给不景气的地理学科带来了生机,广大地理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一方面,在搞好当前地理会考教学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争取地理学科的应有地位,开足课时;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地理教材为依据,授给学生完整系统的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拓宽学生的地理空间,发散地理知识,训练地理能力,挖掘德育因素,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5 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地理教育的主要方式。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地理素质,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能完全适应的,中学地理教学方法要相应进行改革。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物理教学;创造性;探究

0 引言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措施,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的教育。物理学作为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落实素质教育更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如何从学科成绩,应试教育目标的思想,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21世纪的全面素质的转变,搞好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赋予物理教学新的教育理念,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1 素质教育的概念、内容及培育目标

1.1 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新型适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种典范模式。

1.2 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

1.3 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学会审美。完善自我,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物理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2.1 结合“教”与“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求知欲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是一种结合“教”与“学”的教育。物理教学中有些内容譬如:关于“音乐”和“噪音”的辩证关系中就能引发学生对“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环境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的同时懂得什么是“噪音”和“社会公德”。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一下生活中的物理小实验,让他们从物理中学会思考,产生兴趣,关心社会,关注科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结合“教”与“学”,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也会应用知识。让学生深知学习的作用,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地热爱上学习,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素质教育也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创作欲望的进取教育;是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争起社会进步,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教育。在实习生活中,物理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都喜欢做实验,都喜欢动手操作。学生们从实验中可以产生兴趣。物理教学中一定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不但检验了理论知识,还训练了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产生相应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上学习,关心社会,热爱科学,作一名负有社会责任感和争起进步的学生。

2.2 深入教材,分析和把握知识的结合点进行适度的扩充练习,是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的手段

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知识及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技的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是物理教学大纲的根本目的。

培养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把“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应用到科学技术和社会中去,使之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学习新知识的基本素质,是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可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深知物理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独立思考,学会运用,将知识贯穿于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关心社会”和“关心未来”的心理。物理课堂中,也可以将知识点进行扩充,讲述一些先进科学技术领域的设备和宇宙天体间信息,让学生们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深知物理知识的博大,增强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深入教材,分析和把握知识的结合点进行适度的扩充练习,课堂教学中举一些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感知物理知识的重要性,物理知识“与我相关,我一定要学好”。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感知物理知识的重要性,争作21世纪科技领域的精英。

2.3 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以及办学条件的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一本教材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笔”也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传统的应试教育以灌溉为主,学生没有主动的学习权利,因而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怎样改变这一弊端呢?就是加强学法指导,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独立思考的空间。改革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电化教学的方法也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沉闷代之新的活泼的面孔。它与传统教学相比,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加大了教学容量,加快了教学进程,促进了教学改革,还给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课堂,能够独立思考的空间,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当今科技人才激剧竞争的条件下,电教化方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它所说的意思是:给别人鱼不如教他去钓鱼的方法。这句话在我们教学中也是非常适用的。现代的教育模式讲的就是要自主的学习,独立的思考,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加强学法指导,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课前有计划的预习,课堂上有目的的自学、讨论、交流,课后针对个别人作相应的辅导等等。在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个性也就有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因此,它既要明显优等生,也有面对差等生。而优等生与差等生的学习能力又不在同一水平上。因此,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做到共同发展。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调节课程进度、难度和广度。也可以针对差等生作单独的辅导,加强差等生的学习。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老师的教学进度自主的调节学习的速度、难度、广度,自觉地进行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为自己搭建一个自我提高的舞台。

教师可以介绍学生很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发现乐趣,从而热爱上学习。比如,向学生介绍一下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习自主的学习,独立的思考,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也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合作学习,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也彻底转变了学生原来那种怕考试的状态,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迎接挑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传授不同的学习方法,为学生进行正确的导航,让学生学得轻松,同样也增强了学习的能力。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教师虚心的教导,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学生便可审时度势,信心百倍的迎接世界的新型挑战了。

2.4 培养能力,优化情感因素,注重个性化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21世纪的竞争是科学和民族的竞争。而归根到底,也就是人才能力的竞争。因此,素质教育中,必须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不具备感知能力的人,就很难获得感性知识;缺乏抽象概念能力的人,就无法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在当前科学飞速发展、知识剧增的情况下,学生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为自己搭建一个自我提升的舞台。当今是一个人才竞争的社会,我们只有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今后才能为国家培养大批的有用人才。

情感因素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具有动力功能、定型功能和补偿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过程、学生成绩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优化情感因素是必不缺少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感交流来感化每一个学生,通过教学使学生在个人品质、价值取向上有正确的定位,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因此,在我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和优化学生的情感因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

3 物理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1 方法

3.1.1 优化教学目标

不同的物理教学内容具有其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大纲、教材和本校教学实际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体现科学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知识目标、德育目标、能力目标要有内在的统一性,与思想品德教育和技能培养在知识的教学中同步进行。认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要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师要紧紧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并努力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3.1.2 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要根据社会需求、教学目标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握好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在认真分析、研究、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精选教学内容,将教师自身的知识和融入教学之中。讲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抓好关键点知识的联系,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

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首先要明确物理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一节课由几个基本环节构成应由实际情况确定。其次是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应明确,教学内容、教师指导活动及学生活动安排要合理,体现启发性和“双主性”。

3.1.3 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在汲取各科教学方法精华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本校物理学科实际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多种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其要求是应用启发式,体现“双主性”和时效性。在教师逼真地创设物理情境的同时,要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教师既要对学生恰当点拨诱导,更要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也要注重非智力的培养;既要教给学生知识,更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3.1.4 优化教学手段

要注意使用现代化手段,把传统的教学媒体同先进的教育技术结合起来。要重视直观教学,充分运用实物、挂图及幻灯、录像等,打破课堂教学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使物理形象、逼真,多形式、多渠道地传输给学生。在选择教学手段时,既要使用传统的教学媒体,以利用学生实际观察、动手实验、记录数据、处理数据等能力的培养,又要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突出重点,突出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2 途径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是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体,优化课堂教学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质量的好坏有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就得从优化课堂教学入手,将课堂教学贯穿于物理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课堂的目的,进而更好更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

4 总结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新型创新的教育。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塑造学生的个性人格,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是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学会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这样在物理教学中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1-148.

[2]何德.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初探[J].物理教学,2001,6:34-36.

篇5

关键词: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途径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等几方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体育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注重开拓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一)培养学习兴趣。教师上课时要着重把握以下环节:一是导人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导人,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上课时,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二是新授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地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三是安排有趣的练习内容。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傲到多样化,趣味化。

(二)授予学生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一要教给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因地制宜组织学习材料,使教材中的图案、文字表达方式能够符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二要教给学生练习的方法,在安排练习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身体的素质情况,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练习方式,教师在教给学生的练习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而定。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一)教学目标科学化。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讲,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适应21世纪的结实、强壮的体魄。其中包括共性的教育目标和个性教育目标。其次,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以及自主地运用知识、技能进行运动的能力和态度,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使其具有稳定的体育动机和行为方式。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不应只是单一的身体锻炼,而应更倾向于意志、个性情感等心理素质训练。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注意灵活多样。体育教学的手段要改变过去一贯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正动作的单一模式。而要把现代的科技引人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

(四)课内外一体化,开创校园体育新文化。体育教学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而且还应包括课堂之外的各种体育教育活动,而这种课外的教育活动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结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牵涉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学校工作者,特别是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正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科学体育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