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范文

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8 16:12: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

篇1

东方文明古国中国为欧洲所知,离不开意大利这个文明古国的身影。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马可.波罗,没有利玛窦,就没有欧洲对中国的了解《马可波罗行纪》第一次较全面地向欧洲社会介绍了中国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全民想象。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到意大利后的25年中该书出现了法语、拉丁语、德语、托斯卡纳方言、威尼斯方言版本的手抄本,在中世纪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本书被誊写了2个世纪,从1477年开始继续被印刷成多种语言文字。历史学家评价道:仅一个人就向欧洲提供了如此大量的新的地理信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马可.波罗的书极大地激发了欧洲人对于旅行、对于新鲜事物和遥远的国度,特别是中国的兴趣,直接推动了巧世纪下半叶的地理大发现,大大开拓了欧洲人的视野,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对后世的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从《马可.波罗行纪》的第一部分就可以看出,马可.波罗希望他的旅行是带有传教色彩的。在书中第六章大汗询及基督教徒及罗马教皇中写道:己而大汗详询关于教皇、教会及罗马诸事,并及拉丁人之一切风俗。第七章大汗命波罗弟兄二人使教皇所中写道:己而大汗命人用靴靶语作书,交此弟兄二人及此男爵,命他们贵呈教皇遣送熟知我辈基督教律,通晓七种艺术者百人来。此等人须知辩论,并用推论,对于偶像教徒及其他共语之人,明白证明基督教为最优之教,他教皆为伪教。如能证明此事,他(指大汗)同其所属臣民,将为基督教徒,并为教会之臣仆。因此,这本书也促使欧洲的传教士们想要去征服非凡又神秘的东方人,让他们成为新的信徒。

二、耶稣会的建立和来华意籍耶稣会士

耶稣会于1534年由依纳爵罗耀拉应当时基督新教的宗教改革需求在巴黎成立,1540年教皇保罗三世批准了其组织形式和会宪。耶稣会士誓愿绝对服从教皇,特别致力于教育使命。

耶稣会建立了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并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耶稣会士,这些耶稣会士们的学术成就对他们在海外,包括中国的传教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期历史中,来自于意大利的传教士较之其他国籍的人做出的贡献更为突出。这既包括最早确立和推行适应中国传统文化传教路线的耶稣会士范礼安、罗明坚和利玛窦,也包括利玛窦之后的郭居静、艾儒略、卫匡国、高一志、毕方济、罗雅谷、利类思、潘国光、毕嘉、殷铎泽、龙华民和熊三拔等著名传教士。

这里要着重介绍和评述的是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儒家文学经典有一定推介作用的罗明坚、利玛窦和殷铎泽三人。

(一)罗明坚与《四书》

罗明坚(Michele Ruggeri)是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的耶稣会传教士,也是欧洲第一位汉学家。他1543年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王国,获得了民法和圣教法的博士学位。29岁时加入耶稣会,1578年和利玛窦等人一起离开欧洲前往中国,并于1579年到达澳门。罗明坚刻苦学习中国语文,他创建经言学校,是中国第一所教授外国人汉语的学校。为了帮助自己及来华传教士学习中国语言,罗明坚编写了《葡华字典》,第一栏是葡萄牙语词项,第二栏是拉丁拼音,第三栏是汉字,第四栏是意大利文词项。1588年,由于在工作中的失误和想要敦促教皇派使节来中国,罗明坚被派遣回到罗马。但因后来一系列变故导致计划无法成行,罗明坚便隐居萨莱诺,再没有回到中国。

在萨莱诺,罗明坚完成了将儒家经典《四书》翻译成拉丁文的工作,其中第一部分的《大学》译文刊载于1593年波色威诺的《精选文库》中,这是最早在欧洲出版的介绍中国儒家经典的译著。意大利汉学家、教授、出版总监弗朗西斯科.达莱利以保存在罗马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国立图书馆中的手稿文献为基础,对罗明坚的《四书》译作做了细致的研究。

(二)利玛窦及其对中国文学的了解

1552年10月6日,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中部马尔凯大区马切拉塔城的一个贵族家庭。马切拉塔是教廷国的重要城市,宗教气氛浓厚,经济、社会发展也十分活跃。利玛窦9岁便进入当地由耶稣会士开办的学校,读完了小学和初中。16岁时他的父亲将他送到罗马大学法学院读书,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些耶稣会神父,并最终成为一名饭依天主教的耶稣会修士。

利玛窦在罗马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与教会上层人士建立了良好关系,为后来的传教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耶稣会视察员范礼安和耶稣会总会长阿桂委瓦都曾和利玛窦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

1578年3月,利玛窦和罗明坚等14人乘船绕过好望角向东航行,利玛窦在印度停留4年后于1582年8月抵达中国澳门。利玛窦起初作为罗明坚的助手,在罗明坚大体确定的传教策略基础上进一步调适和发展,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罗明坚离开中国后,利玛窦抛弃传教士原有的僧人打扮,改换中国儒生的服装,进一步适应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

1600年5月利玛窦一行到达北京,在北京虽几经波折,但利玛窦的广泛交往使他跨越险阻,继续推动着传教事业的发展。他先后用中文撰写和出版了《天主实义》《二十五言》和《畸人十篇》。1610年,利玛窦在北京去世。

利玛窦很早就开始了解中国文学,这也要得益于范礼安的指点,在中国当时特殊的环境中,必须要很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经典作品。正如他在文章中写到的那样,他认为:只知道我们的(指西方的)文学而不知道彼国的文学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因此,他开始非常努力地学习《四书》,并翻译成拉丁文,使《四书》配有拉丁文的解述,以便刚来中国的同教会教士阅读,并且希望他的同事能更好地理解《四书》的内容。

利玛窦还十分了解《五经》,有些人认为他熟记《五经》甚至强过许多中国官员,《四书》《五经》都是选拔政府官员的科举考试的规定书目。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建立在两大理由上:1.不了解对话者受教育的典籍就无法恰当地与其交流;2.利玛窦找到了有利于传教游说的极为有利的工具,他在展示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利用中国经典作品的权威性内容,如果没有对中国文学的深厚了解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利玛窦写道:用我们坚持并严肃探讨过的方法,以他们谦恭有礼的举止,他们自会重视圣贤之名。我希望我们可以坚持用此方法直至最后,因为这里有许多优秀的思想,所有人都是神学家,现在没有人不好好致力于中国之文学,因为只知道我们的文学而不了解中国的是没用的。尊敬的神父,您会看到这一点是多么重要。我认为这一方法比一万基督徒的功用还大,以此安排才能实现整个国家的饭依。

利玛窦认真研读《四书》《五经》,因此在1595年开始写作《交友论》时,他也借鉴了孔子关于友谊的一些根本思想。例如孔子在《论语》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俊,损矣。因此,好的朋友能帮助你成就仁德,友谊是仁的结果,而仁是人类的至善至美,在这方面利玛窦认为中国的理论与他熟知的基督教教义惊人地相似。利玛窦在《交友论》中写道:正友不常,顺友亦不常。逆友有理者顺之,无理者逆之,故直言独为友之责矣。平时交好,一旦临小利害,遂为仇敌,由其交之未出于正也。交既正,则利可分,害可共矣。诀馅友,非友,乃偷者,偷其名而僧之耳。永德,永友之美饵矣。凡物无不以时久为人所厌,惟德弥久,弥感人情也。

这种独特的方法在《天主实义》中也有运用。利玛窦为了阐释上帝的真正含义,借用了很多中国古代经典。他写道: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中庸》引孔子曰:郊社之礼,以事上帝也。朱(朱熹注)曰:不言后土者,省文也。窃意仲尼明一之以不可为二,何独省文钾《周颂》曰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又曰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商颂》云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抵。《雅》云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易》曰帝出乎震。夫帝也者,非天之谓。苍天者抱八方,何能出于一钾《礼》云五者备当,上帝其飨,又云天子亲耕,集盛柜兽,以事上帝。《汤誓》曰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又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酞惟后。《金滕》周公曰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上帝有庭,则不以苍天为上帝,可知。历观古书,而知上帝与天主,特异以名也。尽管利玛窦出于传教策略的需要,对中国古经书有一些误读,他也无法完全理解中国哲学的复杂性和文字概念的多义性,但他的力辩却充分反映了他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广泛而细致的研读,并通过翻译《四书》将中国的文化思想介绍和传播给西方的耶稣会士。

(三)殷铎泽中国文学的翻译者和传播者

殷铎泽1625年出生于西西里普拉提亚,16岁起进入卡塔尼亚的耶稣会学校,后来成为一名耶稣会士。1659年他作为传教士到达中国,在江西建昌进行传教活动。

殷铎泽热爱中国哲学,对孔子的作品有深刻的理解。1662年他将自己读《四书》所做的笔记以拉丁文刻印出版,题目叫做《中国之智慧》,包括2页孔子传记、14页状学译文和《论语》的部分译文内容。1667年他在广州又出版了《中国的政治道德学》,对《中庸》进行了部分翻译,1669年在果阿(印度)再版时他又添加了对孔子生平的介绍。尽管这部作品的流传范围很有限,但因为1672年被法国作家、旅行家、东方学家戴夫诺收录在他的《各种猎奇之旅之报告》中,因此在欧洲获得了一定的关注。目前该作品在世界上仅存8本,被保存在最重要的图书馆中。他所译的《中庸》又与耶稣会传教士柏应理、郭纳爵的译作一起合编为《中国哲学家孔子》,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

殷铎泽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和翻译者,他用拉丁文翻译了许多中国文学经典作品。1696年10月,他在杭州去世。

殷铎泽将孔子及其作品介绍到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莱布尼茨和坦普尔在读过《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后都对孔子及其思想大加赞誉,孔子在欧洲因此被称为道德与政治哲学上最伟大的学者与预言家。自由派人士欢呼这位被拉丁化了的孔子是人类最伟大的英雄人物之一,是中国的苏格拉底。

三、法国汉学的后来居上及近代意大利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译介

从17世纪中叶起,欧洲汉学的牛耳从意大利人那里落入到法国人手中,有几方面原因:1. 1658年法国从罗马教廷取得在中国、越南建立主教区的权利,这为在这些教区征招法国传教士提供了方便。法国传教士开始与清朝廷有了深入的接触,在对中国研究的过程中,他们编写出版了一些大型出版物。2.法国学者将对汉学的研究科学化、专门化,特别是在法国本土,改变了之前意大利人零散、非学术化的风格。3.在和一系列中法条约签订以后,法国人对中国的研究更加直接。4.法国几大汉学家、翻译家,如儒莲等人的贡献突出。

到19世纪,除了古文经书和科学著作之外,法国学者更注重对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的翻译,如元杂剧、诗歌、爱情小说等。因此,近代意大利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常常受到法国学者的启发,或从法语译本中转译过来。

皮埃特罗安东尼奥麦塔斯塔西奥(16981782)是意大利诗人、歌剧剧本作家、剧作家、音乐剧改革家,长期为奥地利宫廷创作和演出。他秉性平和,却崇尚英雄壮举。1752年,他将歌颂忠诚正义、舍己为人的中国元杂剧价幽氏孤儿改写成意大利文歌剧,题为《中国英雄》,于1752年春天在维也纳美泉宫皇家花园剧院上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麦塔斯塔西奥对《赵氏孤儿》的翻译和改编参照的就是收录在杜赫德1935年出版的《全志》( Description de la Chine)中由耶稣会神父马若瑟翻译的法语版。

阿尔丰索安德莱奥奇是最早对近代中国进行研究的意大利学者之一。他1821年出生于佛罗伦萨,早年学习法律,他向往民主,同情烧炭党人的革命活动,作为律师他曾为多梅尼科圭拉齐进行辩护,因此屡遭迫害。在他流亡法国巴黎期间,他结识了法国汉学家儒莲并在他的指导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从此一生致力于汉学研究。他在佛罗伦萨的语史学界教授汉语,尤其致力于阅读和翻译中国作品。1883年,他以《佛牙舍利》为题目翻译出版了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的一小部分,并于1885年再版。他对中国的法典有很深的研究,写有《论古中国人的刑法》。他的翻译在字面上忠于原文意思,有时会标注音标,但也不乏缺陷和瑕疵。

图罗马萨拉尼所编写的《E书:远东的回声》收录、翻译了中国古代多个朝代诗人的百余首诗作。全书共176页,1882年由出版社出版,分为25个主题:柳枝、渔父、湖畔,镜中女人、秋沙鸭、秋思、梳放者、七夕等。图罗马萨拉尼1826年出生于曼托瓦,是意大利文学家和政治家,也是意大利王国第一位犹太议员。他精通艺术,文学创作风格灵活优雅,著述颇丰。他让意大利人了解了德国浪漫派诗人海涅,推广了欧洲一些不为人知的作家的作品,特别是他对于意大利文学家卡洛谭卡的研究最为著名。

四、明清时期意大利人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译介的动机及特点

篇2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极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依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一般在留学生本科四年级讲授。“古代文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确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我国现行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技能课程、汉语言理论课程、中国人文知识课程、经济管理课程。汉语言技能课程包括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阅读、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翻译、商务汉语等;汉语言理论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与文化、汉语语法精讲、现代修辞学引论等;中国人文知识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简史、跨文化交流导论等;经济管理课程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通过讲授这些课程力求优化留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在内容安排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歌(词曲)、散文和小说三大类,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力求突出重点,让学生形象而具体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能使外国留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属于提高留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课程,为留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汉语教授的同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古代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向他们展现开来,得到共鸣,非常困难。所以,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外国学生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是切实的选择。 

多媒体技术能拓展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热情。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应注意搜集和整理有关素材,向学生传播。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台》,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词含蓄优美的佳作、香港艺人黄霑创作的许多古韵词曲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影视歌曲,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但是,推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成扩大的“黑板”,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学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滥用、喧宾夺主。在影视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编的问题,教师要以文本为主体,处理好原著和改编的关系,切忌以改编代替原著,混淆视听。 

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古代文学课的定位多是服务于语言的研究,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留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古代文学课是为学习语言而设置的课型,将古代文学课边缘化、弱势化和冷漠化。其实,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非常感兴趣。国外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汉城大学为例,29个课目中与古文相关的课目就有11个。 

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将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真正应用于当代留学生的生活。如何用当代意识去激活古代文学,将“死”的文本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问题。 

四、切实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比重问题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文学发展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衔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内容,如何具体分配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怎样更合理地采用与各自的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讲作品,不讲文学史,也不能只侧重文学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笔者建议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主持编写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系列”教材。该教材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清的文学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说、诗歌、赋等多种体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详尽的注释,以便于留学生理解。书中还对每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该书适合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或自读,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具有很大难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现代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外古代文学课传授好。 

 

参考文献: 

[1]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杨冬梅,訾希坤.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篇3

当今学界,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年轻学者已露头角,学术刊物不断增多,人文社会科学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就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而言,老一辈学者渐次凋零殆尽,而以新时期培养的博士为主体的学者全面占据了学术舞台。整体而言,学术的传承完成了顺利的交接。然而,正如一些学者所担心的:“我们对古典文学的命运却有一丝隐忧,担心在当今学术体制的制约下古典文学的内在精神逐渐消亡,担心未来古典文学界的话语霸权被毫无古典情结的学科带头人所占据,担心未来的新进博士最终以现代学科建设的名义‘革’掉古典文学的‘命’”[1],这种忧虑绝非空穴来风,当前学界的古代文学研究确有沦为其他现代学科附庸的倾向。笔者认为:要想在当今多元化的语境下保持古代文学内在精神的纯一性,要想让古代文学不至于消失在其他学科的侵袭之中,根本环节还在于对从事该门学科研究事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性和紧迫性的课题,也是古代文学学科能否发扬光大的命门所在。

一、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内在品格

外在行动发生于内在品格,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内在品格。

首先必须具备崭新的文学观念,摒弃将古代文学作为历史附庸、技巧渊擞的狭隘理念,树立将古代文学视为一部与当代相通、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民族心灵史的文学观,具有宏观的大文学意识。古代文学学界倡导宏观研究已有数十年,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似乎存在一种误解,以为题目大才是宏观,于是有了许多大而无当的东西。其实,倡导者的本意并非如此。着名学者陈伯海说:“于是我联系唐诗的发展,晚唐诗坛的分派,乃至由唐诗向宋诗、宋词转变的轨迹,来探讨李商隐诗歌的历史地位,写出《宏观世界话玉溪》的文章……此后,由作家研究进入唐诗总体研究,由唐诗进人中国文学史总体研究,甚而涉足于文化史研究。”[2]陈先生阐释了他本人治学的轨迹,即由宏观步入微观,再由微观回归宏观。由此可见,没有宏观意识的宏观研究实为微观研究的大杂烩,却失了微观研究的严谨扎实,正是一种空疏无用的学风。形成大文学意识观的客观依据是: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以审美心理为主的整个心灵世界感受客观现实作用而外化形成的特殊物质形态;作家的心灵也就是民族心灵的浓缩和积淀,他寄寓在作品中的心灵也就是民族的心灵,体现了民族心灵发展的历史。因此,就本质而言,文学是人类心灵的科学,古代文学本质上也就是人类心灵史的科学。此外,不能满足于从丰富的文学作品中寻绎出古代民族心理的特征及其拓展脉络,还要探明那些消极民族心理的形成原因,用以指导现实,人为消除某些心理环境,从而避免消极民族心理的不良影响。这里的大文学意识并不意味着取消学科界限和专业分工,而是强调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从事人文科学研究必须具有尽可能宽广的理论视野和尽可能渊博的知识储备。就古代文学专业而言具体体现为四方面,一是打通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二是打通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三是打通古代文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联系;四是打通研究与创作的关联。

其次,应该具备将方法、主体、客体三者加以最佳整合的能力。

方法是从实践和理论上把握客观世界,为解决具体课题而采取的途径和手段的总和,也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古往今来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总是与其完善的研究方法紧密相关。任何科学的方法都具有实用性,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方法有其适用的对象,但它没有事先设定用它进行的研究所能达到的层次,出神入化地运用某种方法,自可取得成功。方法、研究主体、研究客体都有自身规定性,要入化境,除首先要把握三者各自的规定性外,还要寻求三者的最佳整合。李泽厚认为:“人们的性格、气质、背景、基础、兴趣、潜力才能因人而异。。。例如有人适合于搞精确考证;有人更长于提出理论问题;有的长于分析;有的喜欢概括;有的更偏于冷静的客观描述;有的则不免主观情感倾向的注入。”[3]他主张在多样的方法中,寻求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研究客体的规定性只有靠苦读积累才能把握,在这一基础上,我们似可采取“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用什么方法”的策略[4],以方法为手段,舍筏登岸,决不可为方法而方法。因此,三者的有机整合是不易的,既有客观的限制,又需主观的努力和识力。也许正因如此,当前古代文学学界我们看到的运用“新方法”的典范性成果还不多。

再次,应该具有大胆可贵的开放式创新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能够拥有今日之辉煌,靠的就是历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有识之士所组成的这支中间力量的开创性探索,假使没有魏晋以来大胆主张文学脱离史、哲而另立门户的有识之士,我国漫长封建社会的文学研究或许长期只是游离于文、史、哲研究之间的“四不像”,假使没有进行纵横贯穿、探索规律的开放式研究的有识之士,古代文学研究也只会停留在诗话、词话式的小本经营;假使没有建国以来大胆主张古代文学研究应不拘于单一社会学模式的有识之士,今日的古代文学研究又岂能呈现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局面?然而,相当部分学者认为:古代文学并非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前沿学科,在当今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已难以像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

时髦学科一样,有着施展创新才能的广阔天地。这种偏见促使一些古代文学研究者在业务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更遑论去进行创新和开拓了。殊不知古代文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创新与开拓的余地将永远是难有穷期的,正如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前进而难有穷期一样。从问题的多端性,可以产生大量新的假设;从问题的伸缩性,可以改变思维;从问题的新颖性,可以去探索不同于传统方式的解决方法。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古代文学研究生人才而言至关重要。

上述三种品格,即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必备的人文素养。与该素养相适应,研究生人才还应该具备扎实的美学、心理学、语言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和学说史知识,对伦理学、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学说史知识也应有基本了解。总之,应最大程度地掌握关于人的学说,尤其是有关汉民族学说的知识。

二、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措施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经的各种转变,以及这一转变对于学术的推进,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与学术界其它领域一样,上世纪80年代初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拨乱反正仅仅是一场序幕。本世纪初,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掀起的“新方法”热及“宏观研究”热,其意并不是某种方法或研究模式的单纯倡导,实质上是借助当时思想界和文艺理论界的新的话语方式,旨在清理长期盘踞于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旧的政治一元论霸权,扬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使古典文学研究由单一的政治批评转变为多元的文化、美学、文学批评,同时又不致于影响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要想实现这一目的的话,新型研究人才的培养对古代文学研究系统的更新转变具有战略性的价值意义。而哪些人更有可能成为新型研究人才呢?我们认为:老年学者和大部分中年学者的知识结构以及研究方法基本已经定型,能够使文学观和研究方法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只能是青年古代文学研究者,其范围主要包括在高校从事古代文学教研任务的人员,在社会科学研究部门从事古代文学科研的人员,在校学习深造的研究生,大学生以及部分青年业余文学研究者。他们中的部分人有可能通过广泛接触各门人文学科及其前沿动态,并广泛接触新科学方法论知识而转变成新型人才。而在这些人员中,研究生群体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才能实现研究生向新型研究人才的转变?首要条件是研究生本人基于当前学术界发展状况而对古代文学现状产生的不满情绪和改革需求,这是转变的内在动因。此外,必要条件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有关制度和观念的相应改革,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改革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建构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创造力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这种新型模式可以避免将古代文学研究塑造成泥古不化,矜夸多识而盲于现实,无益新知的“掉书袋”,而有利于使其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开动智力去鉴别,评价所学知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并由此出发去发掘创造新知识。导师可以要求研究生独立查阅文献,要求他们针对相关问题写综论或述评,并争取在有关的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是对研究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与分析能力、汉语的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还应从多个角度了解研究生的情况,从入学直至论文撰写阶段,要不断发现学生在科研基本功训练上、知识面上的薄弱环节,并及时指出,使之加以充实改进。也要了解学生的为人,并与其及时交流。同时,导师也要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捕捉研究生思维活动的闪光点,才能有利于开发研究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塑造其创新人格。

其次,与教育模式的改革相适应,要调整古代文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并改变教学方式。除了教育部规定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外,要适当根据学科的相关性以及研究的兴趣和要求,广泛开设人文科学各学科的选修课,对于一些相关性密切且研究生兴趣浓厚而本院校却不能开设的课程,应允许并积极支持研究生跨校选修。所有选修课程都应该采用多提示、低课时的(包括提示学科重点、主要书籍文献和解疑)的教学方式,而不必进行规定性考试,研究生在学习中确有所得者,可作自选题论文呈教师批阅。只有做到广泛开设选修课与讲授方法的改变相统一,才能使古代文学研究生既不致因课程繁多、考试频仍而被动听讲、死记硬背,从而泯灭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够多、快、好、省地获得形成创造力所必须的广厚知识基础,这一知识基础也是形成全新文学观和宏观研究气魄所必需的。

再次,要改变古代文学研究生信息相对闭塞的现状,充分保障其信息来源。不仅保障其一般信息来源,如各类古籍文献和前人研究着作以及本学科的各种刊物杂志,而且要重点保障那些传达相关学科前沿动态以及新技术革命和新科学方法论最新成果的信息来源。不仅要保障其静态信息来源,积极主动地提供各类书刊和网络资源,而且也不能忽视动态信息来源的摄取,允许、支持并积极组织古代文学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指导教师不要以自己习惯的传统治学方法限制研究生的学习和思维,不要将研究生所具有的新文学观念及其所运用的新方法视为旁门左道,也不要以研究生在科研中的失误和偏差来否定其研究,而应该在责任中加入对其勇于创新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各有关方面都能对古代文学研究生采取宽容谅解乃至支持的态度,那就必然会促使大批研究生迅速转变为新型研究人才。

注释:

[1]周裕锴:《原文阅读与经典模拟》,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12期。

[2]陈伯海:《中途小识—谈谈我对文学史模式的探求》,文史知识,1993年,第4期。

[3]李泽厚 :《在多样的方法中找到最适和自己的方法》,《文史专家谈治学》,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22页。

[4]董乃斌:《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性和新方法》,《文史专家谈治学》,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44页。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深化文科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1996,(9).

[2]王前新.创新教育全书[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7.

[3]王小盾.在文学研究的边缘[J].文史知识,2003,(5).

[4]宁稼雨. 古代文学研究生教学要培养精英素质[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

[5]李素娟.大学文科教学改革之我见[J].江苏高教,2004,(6).

篇4

作为广义的概念,诗歌在中国古代涵盖了古诗、词、曲、民歌等内容。从认知、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来说,古诗、词、曲的实现途径和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设计了三个实践教学目标:识记、背诵名篇;理解、鉴赏古诗;对古诗进行文本解读、设计教学方案并付诸实践。下面依次谈谈具体操作。

1.识记与背诵。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本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初就按学号顺序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最多10人,安排一名指导老师,按照系部制定的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在两年理论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也依赖于这一前提,二者紧密配合,互为体系的组成部分。一定阶段的内容结束后,老师给出必背篇目,每个小组的成员到本组小组长那里背诵过关,小组长做出详细记录并评分;小组长集中到学习委员那里过关并评分;学习委员的背诵情况则由任课教师直接负责。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会进行不定时不定人数的随机抽查背诵,抽查到的同学的背诵情况若与小组长记录情况不符,本组同学需抽时间接受学习委员的检查过关。这种方法比之期末试卷中的填空默写更能落到实处。此外,职业技能训练中每学期都有古诗背诵的任务。

2.理解与鉴赏。这一目标和实践任务安排在第二学期专业技能训练中的“文学作品欣赏”中,学生对给出的古诗篇目进行鉴赏,写出书面的小文章,同组成员间互相交流,老师评改。

3.古诗解读、讲好一首古诗。古诗解读安排在第三学期专业技能训练的“文本解读”中,学生从分析文本的角度写出书面的文章,小组交流教师评改。诗歌部分结束后,安排时间由各组准备教案,选派一人在课堂上讲一首古代诗词。

4.在识记、理解、鉴赏、深入认识之后,分班组织古诗词朗诵会,使学生对古代诗词有一个感情上的升华。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期间参赛选手可以请老师指导。班委做好会务工作。朗诵完毕,由学习委员、普通同学、老师组成的评委评分并确定名次,给出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扎实的过关,到综合性活动朗诵古诗词、讲一首古诗词的时候,学生基本上可以表现的游刃有余,也为他们今后在中小学课堂上讲授古诗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散文部分

古代散文一个是语言的隔阂,一个是与政治、道德的紧密联系,都使得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而要集中在课堂上去疏通文意,再去理解、分析文章,是很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去自主学习,搞清楚文中的字词、特殊用法、句式等,大体上搞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课堂上,大家先互相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写法、结构等。

1.课前预习。在每次课前一周布置预习内容,包括文学常识、文言字词读法意义、文章大意结构以及相关的问题。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网络等自主学习,并分组整理学习成果。

2.汇报学习成果。用一堂课时间让学生分组解决上述基本问题,采用面对全班讲解的方式,过后老师不再重复,只对缺漏的部分做出补充。

3.提高与升华。解决基本问题之后,针对选文中涉及的观点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论辩,如王安石在《读孟尝君传》中认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得一士”就可以称霸天下,让学生结合战国历史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树立自己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学生口头讨论之后,形成文字,在此过程中学习古人立论的构思和写作技巧。散文部分的实践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点燃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课堂气氛也从之前老师一言堂时的沉闷而变得比较活跃。

三、小说与戏剧部分

小说和戏剧都属于叙事性文体,很多古代的小说和戏剧也都搬上了现代荧屏。但总体来说,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具体操作方面,有细微的差别。

1.小说

唐传奇、明清小说的故事是学生之前都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很大一部分内容基本上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大家互相讲一讲小说所写的故事、对人物的看法以及对主题的讨论,自由发表观点。老师只对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和主题趋向进行总结和点拨。这样就有效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也避免了在课堂上占用过多的时间去叙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学生感觉到自己参与其中了,会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2.戏剧

戏剧部分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比较难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虽然它与现代影视在性质、作用上有一致之处,但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缺失,学生很难直观地去把握古代戏剧的真正面貌。所以在进入这一部分之前,先放映电影《霸王别姬》,里面有许多古代戏剧唱段、扮相等,虽然主要是京剧,但已经足以让学生对古代戏剧有所认识了。看完之后,就结合影片内容讲解古代戏剧的一些常识,并让学生写观后感。

3.综合性实践活动

小说、戏剧部分结束以后,布置学生按照分组,每组同学选取古代小说或戏剧中的某个片段或场景,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小的舞台剧。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然后在班上表演并上交剧本。学生通过选题、改编、分派角色到具体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乃至心理活动,不止对戏剧和小说的文体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古老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亲近感。

篇5

[关键词]高师院校 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19-02

诸多同行专家们针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已经提出了许多建议,有教材方面的,有教法方面的,有教学模式方面的,其中不少建议付诸实践后,广大师生受益良多。笔者深感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探讨的必要性,并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某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比如,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其中一个弊端就是使用统一的教材,高校普遍使用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就是那么几种。从统一的教材出发,科目考试又会有标准答案,这么一来,很明显,学生的思维会受到限制。而老师呢,既然有了合适的教材,上课更加省事,就照着教材上好了,何乐而不为呢?老师的思维也受到了限制。这么做,是用理科的思维来套文学了,理科公式是固定的,但是对文学现象的讨论却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教材的出现是有原因的,学生需要教材,需要参考书,通过对指定书籍的学习他们才有可能考上他们理想的高等学府去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说到底,是功利化的思想驱使的。这种现象是普遍的,也是有它的必然性的,这里不再多谈,只是说出一点浅见而已。

古代文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而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本文从培养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师资的目的出发,谈谈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师修养、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问题,认为课程设置应该进行改革,从教的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并且不断改进和丰富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让学生试教的办法。

一、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都是相似的,古代文学是必修课程,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是结合起来上的,一般会按照文学史发展的顺序分成四段或者三段来讲授,时间分配上相应分为四个学期或者三个学期。这些院校当中也包含高师院校。换句话说,高师院校并没有多大的不同。我们应该突出师范院校古代文学课程的特点,应立足于文学本位,重视文学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和它的审美价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首先,要注重文学作品的讲授。虽然我们强调文学史的讲授应该与作家作品分析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为主线,以作品来贯穿,将宏观的审视角度与微观的例子结合起来。但是,在课时量被压缩的情况下,老师们往往是梳理一遍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就占去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作家作品只能是稍稍提及,学生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记忆还仅仅停留在名家名篇上。因此,笔者认为一定要注重作品,从作品出发,注重作品的解读,让学生掌握鉴赏作品的能力,这一点很重要。那么,教师们要做的是转变教学观念,牢记作品的重要性。

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际的课程设置来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先作品后文史。广西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班的古代文学教学就是在三段式的文学史讲授课程之前安排为期两个学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教学效果是比较显著的,学生们在有一定文学作品知识的积累之后再来把握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就比较容易和轻松了,掌握的知识也更加牢固。

其次,开设选修课程。在古代文学必修课开展正常规范的教学基础之上,开设相关选修课,使必修课与选修课互补融合,形成完整课程体系。当然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启发性,又要具有培养学生能力和兴趣爱好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依然用广西师范大学来做例子。广西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尤其是文学院的古代文学专业,教学成果显著而在全国享有良好声誉。

广西师大的古代文学课程一直是以综合性系列选修课来夯实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的,其选修课分为五个系列: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欣赏系列(开设课程有:古诗欣赏、戏曲欣赏、书画欣赏、乐舞欣赏)、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系列(开设课程有:儒释道三教与文学、岁时节令与文学、礼俗与文学、民俗与文学)、分体文学研究系列(开设课程有:诗歌研究、宋词研究、散文研究、戏曲研究、小说研究)、作家作品系列(开设课程有:屈原研究、庄子研究、诗经研究、先秦诸子研究、三曹研究、《文选》、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冯梦龙、《红楼梦》)、其他系列(开设课程有:诗词格律与写作、古代文学文献学基础知识、中学文言文课程教学)。

这五个系列的选修课,有的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写作水平,有的着重培养学生坚实的国学基础、厚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和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有的为将来学生走上讲台后引导中学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莫道才教授主讲的《中学文言文课程教学》。这一成功的实践经验表明,高师院校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也是培养优秀中学语文师资的有力措施。

二、加强教师修养

首先,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言教和身教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弘扬长期以来在师德建设中形成的好传统。在这个方面,我特别强调教师要有爱心。缺乏爱的教育是违背了教育的意义的,教师要爱学生、爱教育事业,这是最基本的一条,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牢记的。尤其是古代文学教师,如果自身不能汲取古代文学家、教育家诸如孔子、孟子、韩愈等的优秀品质,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

其次,加强专业素养。比如有的老师在讲解诗词的时候,不能告诉学生这首诗好在哪里,不能让学生去理解感受,仅仅是说这首诗好,要么是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要么就是专业修养差。这个现象,也正如戴建业教授在《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中所讲,现在学生对古代文学“读不进去”,其根源在于教师“讲不进去”。因此,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学识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加强教学能力。加强我们的教学基本功,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为学生起到好的示范作用,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如当前应用广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结合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材料,更好地服务教学。

另外,还需加强教育理论素养。作为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要有一定的教育学理念。要接受和贯彻新的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重点。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注重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做好了上述诸条,我们各方面的修养加强了,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得更好。

三、以学生为本的参与式教学

我们不仅要讲授文学作品和文学史,还应该贯彻引导、传授方法,启发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尽量做到以学生为本。美国教育学家帕克・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至技术层面。”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应该是引导者和管理者。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实践,从而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途径,做到“授人以渔”。

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由学生来试教的环节。教学相长是原则,角色互换可作为实践方案。教师讲授作品的解读知识之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走上讲台去分析和讲解一首诗词。笔者任教的基地班同学在学期初会领到这样的任务,轮流上讲台讲五到十分钟不等。万事开头难,但是只要开了头,后面就容易了,到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每个人都胜利完成了任务,他们也觉得收获不少,不仅仅是古代文学知识方面的,还有角色调换之后带来的感受。这样的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与了学生的教学,可以说是教师带领学生超越自我的过程。同时,由于文学作品的解读隐藏着巨大的可能性,一位同学讲解分析的时候,其他同学可以参与讨论,这样在交流中获得理解和进步。

当然也要注意节奏和频率,学生试教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些闪光点,并不是教学的主体内容。而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试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借此清闲一点儿,恰恰相反,教师事先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在知识储备、学科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传授方法,可以通过学生试教等方法来突出高师院校培养高中语文师资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注重解读能力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戴建业.买椟还珠――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4).

篇6

关于经典的内部构造因素,《论经典》所谈多为前人片面强调或并未引起重视的问题,并有系统、深入的剖析。前文所提童庆炳先生确认文学经典的内在要素涉及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作品内部可阐释的空间两方面,《论经典》认为作为文学应具有艺术上的审美性和思想内涵的深刻丰富性才能成为经典,但詹先生又将讨论对象扩大到与文学相近的人文经典,同时将所涉构成因素延伸和拓展。詹先生认为,经典一经诞生就作为一个客体自然存在,须经过较长时间的检验,才能确认其价值,这一“时间”,既指作为自然度量的时间,亦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文化阶段变迁的历史时间。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的永恒价值是相对的,文化的阶段性、流动性造成文化会有断裂的现象产生,世人不能夸大这种断裂性而否定经典具有相对长久的价值。詹先生认为,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历经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等变化,人类精神产品中总会有一些东西作为人类基本价值和情感载体的精神文化持续发挥其作用,而这就是经典。同理,文化既具有差异性亦有共通性,世人不应为精神产品的个别性所遮蔽进而去否定经典的普遍性价值,即应当承认经典具有传世性、普适性的特点。《论经典》还讨论了经典的权威性:“权威虽然不是衡量经典的唯一标准,然而却是经典之所以传世、并且受到历代读者重视的原因之一”[3](詹福瑞:《论经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83页,下文出自此书引文均仅注页码),基于“权威”与“威权”“真理”等问题的辨析,《论经典》做出令人信服的论断,即经典的权威性其本质不是服从,亦非完全决定于经典是否承载了某种真理,而在于读者经对作品的阅读后,对经典作品的信服和认可。关于经典的累积性特点《论经典》做了极有新意的阐发:“我们所接受的经典,并不是经典文本的个体――经典文本本身,而是一个历史的整体”,这个整体由经典的原生文本层、经典的次生层,也即“历代读者阅读经典的当下理解和解释经过时间沉淀而形成的阅读前见”(133页)共同组成。经典的累积性既有益处,亦会影响读者对经典文本的阅读与接受,因此,詹先生提出实际的阅读操作方法,“如无阅读的文字障碍,应尽量剥离前见,直接进入文本;而后为了获取更多的关于正在阅读的某一经典文化信息,再复合上有关经典的次生层,以作为个人直接阅读文本所获得的感受的参照,形成经典阅读的二次感受与判断”,(164页)此则为对累积性特点把握后生发的经典解读之法了。詹先生将关于经典内部构造的因素延展为传世性、普适性、耐读性、权威性、累积性等诸多方面,既坚持自己的观点,亦不回避有争议性的问题,辅以中西经典作品传播与构建的诸多典范例证,对诸多有失偏颇的观点予以了修正,做出了对经典充分而完备的解读。若不能全面审视经典内部的诸多要素,就无法客观解释经典的诸多重要问题,《论经典》对经典的本质分析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

在讨论经典与政治、教育、媒体等诸方面外部因素的关系时,《论经典》亦有深刻的见解,然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显现的客观、包容的态度。关于经典与政治、权力等关系问题学界已有论述,但部分学者往往过于强调这些因素对经典形成的构建作用,而忽视经典本身的精神内核。詹先生则认为权力对经典确实会产生影响,诸如禁毁经典、对经典进行重新阐释或篡改、制造并神圣化经典,但经典并非总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种紧密的同流关系,亦存在与主流意识相对抗的关系,很多经典正是基于“抨击现实中的权力统治,批评权力的不合理,批评已经合法化的制度及其精神形态”(190页)而确立了其当代价值,此为经典的异质性。同流与异质性的兼有,也是经典与政治、权力之间的调整、交互作用的反映。詹先生反对政治对经典的粗预,但并不因这一历史上曾存在的情况而夸大权力干涉的作用进而呼号呐喊,而是回到经典内部因素中,看到经典内在的精神价值使其具有了对抗性,这种客观冷静的分析是弥足珍贵的。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媒之于经典的影响日益见著,学者们对此可谓众说纷纭,一些学者并不看好:“科学技术主义霸权的建立,是带着它的意识形态一起走进现代社会的。……它在通过‘开放、平等、自有、匿名’的写作空间的同时,也在无意中结束了经典文学的观念和历史。”[4]这种担忧显然基于信息技术对经典接受的冲击。詹先生与此不同,他甚至乐观、大胆地预测:“流传于未来的当代经典,有的很有可能就产生于当代的网络作品;而经典作家,有的可能就来自网络的无名。”(212页)作为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对信息时代产生的网络文化的这种包容态度是难能可贵的,究其本源,实在于对传媒与经典关系的理性判断。詹先生非常看重传媒的重要作用:“从经典流传的历程考察,经典无论多么优秀,都必须依赖于传媒才会传播久远,产生广泛的影响,从而确立它的经典地位”(199页),“经典自然是文化产品中的少数精品,但是作者之众,传播之广,乃是建构经典的雄厚物质基础”(212页),在这一认识基础上,他认为,伴随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网络文化与经典虽有冲突,却也并非完全对立。当然,詹先生也看到了传媒对经典的生产、传播、确定等过程发生的不确定性,认识到媒体的传播情况与精神产品质量的不对称性、媒体评价信息的多元与虚假性等问题,因此他主张面对现代传媒掣肘下媒体快速推出的精神产品时,应该将其还原到时间的场域中去慢慢确定是否为经典。影响经典生产与传播的政治、教育、媒体等诸多外部因素之间亦非毫无关联,能将这些问题一一厘清且言之有据、论之成理、推之可信,非有阅读的广博、理论的累积、学养的深厚不可为之。

事实上,对“经典”相关问题的思考,詹福瑞先生关注甚早。2008年詹先生曾有一本《不求甚解》之书,专取民国时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18篇文章,以随笔的方式总结诸位名家的研究经验,同时兼顾作品解读。“不求甚解”语出陶渊明,虽涉读书,却也是陶渊明的一种生活态度,以“不求甚解”名书,詹先生自言“自然不是再回到陶渊明的本意讨论人生问题,而是借用这句成语,谈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有利于经典阅读的问题”(《不求甚解》前言)。可以看出,詹先生以“不求甚解”方式切入研究,实亦旨在反思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经典阅读的关系。这种思考持续至《论经典》,显现为建立在“不求甚解”基础之上的“深解”,亦属必然。作为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詹先生并没有囿于自身研究方向的既有视角进行研究,而是广取博采,既结合作者较为熟悉的大量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又广泛吸收了西方各学科、研究方向的理论成果以完善、确立观点(诸如对经典权威性解读时吸收了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关于“权威”的分析;对经典的解读借鉴了哈洛・卜伦的《西方正典》等),在这一过程中又对西方后现代及当下中国学界关于经典研究中的偏颇之处进行了批驳。整部《论经典》综合了中西文学、历史、语言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各个学科的理论,内容可谓宏且博矣。王锺陵先生曾说:“只有汇通中西、融贯古今,我们才能够对某种文体、某个理论问题,甚至是对整个文学具有根本性的一些问题有透彻的理解。无论是局限于西方观念,还是局限于中国固有的观念,或是局限于中国现当代所流行的文艺观念,都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5]这一论断极有见地,无论做何研究,汇通中西、融贯古今都应是学者不懈努力的方向,而詹先生显然在这个方向已经有所作为了。

《论经典》的成书,一方面源于詹先生的理论思考,另一方面实根本于詹先生所说的“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感”。詹先生认为学术研究“应该有对社会人生的终极关怀,……求真、向善、出美,激浊扬清,给人以借鉴和警示”[6],此处虽谈古代文学研究,却对所有的学术研究有着适用性。詹先生曾长期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数十年不辍学术研究,又兼图书馆管理,长期从事推动阅读的活动,这些使得他对大众阅读问题、经典传播与接受等问题的认识与体悟较其他学者更为深刻,《论经典》恰是詹先生对这些社会现实问题思考的结果。

詹先生提出,“我们不但是要推动阅读,使这个世界多几个读书人;而且还要提倡读经典,这个社会不仅有轻飘飘的阅读,更应该多些有深度、有厚重感的读书”(366页),但愿这世界因这些依然有理想的学者而多些读经典、尊经典之人。

注释

[1]即文学经典建构起码要有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变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现人(又可成为“赞助人”)等六个要素,见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2]刘向愚言“经典性”是经典的本质性的特征,有内涵的丰富性、实质上的创造性、时空的跨越性、无限的可读性,外在因素则为“具有经典或者大师地位的学者或批评家的肯定”、教育、读者阅读与判断等,见刘向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2期。

[3]詹福瑞:《论经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4]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结构和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

[5]王锺陵、方铭:《我们该不该回去?――“文学史研究是否应该回归文学本位立场”对话实录》,《光明日报》2015年6月25日,第7版。

篇7

受这门课课程性质、教学课时、教师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门课程教学存在三大问题:第一,教学方式单调。一些教师只是单一地展示、讲解幻灯片,没有精心寻找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切入点,只是抽象、概括式地对各朝代思想家、文学理论家、文学家的文学观念、思想进行总结,面面俱到,“单向”式教学成了这门课程的常态。第二,课堂教学的贯通性不够。教师在讲授某一知识点时,由于受课时或知识能力所限,不能把前后、中西、学科之间联系起来,不能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第三,重理论而轻文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的难度很大,讲起来费时费力,因此,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笼统地让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论著作,而教师课堂教学时基本忽略文献,只是进行单一的理论总结,没有让学生从中国古代文论中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上述三大问题足以严重影响《中国古代文论》的教学效果,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积累了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这三大主要问题,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谈谈认识,抛砖引玉,以期广大教师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一、《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宏观意识和教学改革

笔者初从事这门课教学时,常常为找不到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的切入点而发愁。后来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以宏观视角为切入点解剖某一时期或某一文论家的文学观念、思想、范畴、概念、术语,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如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所讲:“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发展及演变以儒、道、释文化为思想背景和精神资源,在思维方式、范畴术语、理论形态等方面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笔者在讲授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理论时,都紧紧扣住古代文论与儒、道、释的关系,在中国文化思想背景和精神源流中,把握并阐释古代文论的演进脉络和理论精粹。”[1]《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宏观意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政治、经济、社会风俗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找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切入点。

2.紧紧扣住儒、道、佛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深刻影响,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和形式,使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利器。

4.前后贯通中国古代文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中国古代文论知识体系非常庞杂,阅读理解的难度很大,而《中国古代文论》课程的教学课时非常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有些老师只挑选两、三位重要文学理论家进行重点教学,其余只花两三个课时进行简要介绍,有些老师则相反,以史代论,全部拉通,面面俱到,让学生浅尝辄止。这两种课程安排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前者是零碎的,后者是粗糙的。因此,教师要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用宏观意识帮助、引导学生搭建知识体系,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内在精神,用微观填补、夯实宏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微观意识,从细处着手,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所谓微观意识,就是教师高度重视古代文论文献,从字、词、句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献的细读,领悟中国古代文论的内在精神。

二、《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比较意识与教学改革

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比较意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他们从多侧面、多角度理解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中国和西方文论比较

中国和西方文论关于文学本质、文学功能、文学创作规律、文学表现手法及范畴、概念、术语等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适时、适度、合理的比较。第一,关于文学本质,中国和西方都有“反映论”和“情感说”,二者的异同;第二,关于文学功能,中、西都认识到了文学的审美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二者的异同;第三,关于文学创作规律,如“灵感”、“直觉”,中、西文论家都有很细致、很深刻的描述、论述,二者的异同;第四,关于文学表现手法,如中、西小说理论,都有人物形象论、情节论、结构论,二者的异同;第五,关于范畴、概念、术语,如中、西都有审美意象相关理论,二者的异同。在比较中西文论时,一定要结合中、西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如关于对文学功能的认识,古希腊思想家主要从讨论悲剧功能开始的,而中国则主要从论述《诗经》的作用开始,主要因为观看戏剧演出是古希腊人生活的一部分,《诗经》对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有很大影响,诸侯国家都很重视“诗”,外交使节往往通过“观诗”了解出使国的政治状况和社会风俗。

教师如果善于把中、西文论联系起来教学,那么不仅会增强课堂的学术氛围,而且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国同时期文论家关于某一文学观念、范畴的比较

唐代王昌龄、皎然、刘禹锡等文论家都讨论过“境”这一重要范畴,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找出这几人关于“境”的相关论述,重点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其中的相似和不同。通过比较学习,学生了解了意境范畴的演进史,进一步理解了现代意境范畴的本质内涵。

3.对中国不同时期相似文论的比较

上文已经提及,中国古代文论有很强的承继性。何以让学生深刻理解这种承继性?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比较分析。司马迁提出“发愤著书”说后,有不少古代文论家继承发展了这一重要的文学创作动机理论,比较而言,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影响更大。因此,讲到韩愈文学思想时,笔者从历史文化背景、内涵、影响等方面对此进行了重点比较分析。

韩愈提出“文以明道”说,宋学家提出“文以载道”说,如果不进行比较,学生就很容易把这两种文学观念完全混淆。笔者首先重点分析了“明”与“载”的不同含义:“明”并没有把文学当成“道”的工具,而“载”则完全否定文学的独立性,宋学家只是把文学看成“道”的工具,其次分析了韩愈所说“道”和宋学家所说“道”的内涵并不完全一样,韩愈的道就是儒家之“道”,而宋学家的“道”虽然以儒家之道为根本,但吸收了道家和佛教思想。通过比较,学生对中国古代这一重要文学观念有了更明晰的理解。

教师教学中运用比较法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不可随意,选择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比较;第二,课堂时机要选好,有时需要用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需要通过比较画龙点睛,有时需要用比较进行总结,有时需要通过比较引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第三,找准同和异的焦点问题,不可面面俱到;第四,点到为止,更多问题需要学生自己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比较。

三、《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现代意识和教学改革

《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的现代性指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树立用现代文学理论、研究方法阐释古代文论的思想意识;二是教师有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意识。关于第一个方面,各种《中国古代文论》教材编写者都注意到了,教师只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对现代文学理论的学习就能做到。关于第二方面,教师必须能熟练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图书资源查找资料。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学古代文论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实践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等哲学观念都对中国古代文论教学和研究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实践观”,中国古代文论都是对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联系观”,上文也有论述,中国古代文论与政治、经济、哲学、宗教都有很紧密的关系;“发展观”,中国古代文论的承继性很强;“矛盾观”,中国古代文论的很多观念具有矛盾、辩证统一的特点,如“文”与“质”、“实”与“虚”、“阴”与“阳”、“和”与“同”、“近”与“远”等,正是这些充满辩证性的观念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论思想、范畴。

2.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文学理论、美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20世纪产生了不少新的文学理论,如形式主义文论、结构主义文论、接受学文论、符号论美学等,这些新理论都对中国古代文论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如皎然《诗式》中有“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2],可以用形式主义文论的“陌生化”理论分析“至难至险”、“奇句”,揭示这句话的深层次内涵。再如“意境”的审美特征,完全可以用“格式塔”、“移情”、“符号论”等现代美学理论进行阐释。

篇8

虚假博学元典精读高校中文系从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开设的课程情况来看,元典精读课程已经进入了高校课堂。但无论从开设的时间还是从课程开设的具体情况看,该课程都处在未成熟阶段,因此对其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和考察十分必要。本文将从学生视角研究元典精读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这是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课程探索的第一步。只有明确为什么要开设元典精读课程,才能清楚学生欠缺哪些知识或素质培养,从而更好地制定教学方案,以促进新一代的大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从学生的学习现状看,学术研究存在很多问题。根据所做的一项《高校中文专业元典精读课程现状调查报告》结果表明,本科生论文的原创程度占30%~50%的有近一半的学生,其中有约4%的学生论文的原创度不超过10%。我们所调查的是重点大学,其学术现况尚且如此,全国范围普查的话可能结果更不能乐观。据统计,部分重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平时阅读中元典阅读只占很少一部分,超过一半的本科生阅读元典占阅读总量比重小于30%,其中30%的学生阅读比例不足10%。平时阅读元典比例在70%以上的占17%左右。由此可见,对于元典,大多数学生只是远而观之,真正涉入其中的只在少数,但在开设元典精读课程的学校,学生阅读元典的比重明显较其他学校多。由此观之,元典精读课程的开设,可以督促学生阅读元典,利于深入学术研究。我们所调查的学生约93%认为,元典阅读有利于专业学习。可以说,当代大学生都很清楚阅读元典的益处,但是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真正深入接触的却占少数。所以,在高校的课堂上进行元典精读的训练很有必要。在所调查的学生中,为了完成作业而进行元典阅读的只占17%,其他有30%的人是为了进一步的自主学习和学术研究,但为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仍是占了一半的比例。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学生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想通过元典来提高自己的素养,而不是仅限于考试。所以,在元典精读课程的考核中不应该将成绩视为评判标准,吉大元典精读课程的考试模式深受学生欢迎,采用面试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会使学生更有兴趣真正阅读自己喜欢的元典,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强迫自己。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阅读元典时,通篇精读的占27%;而选取段落阅读的占多数,即45%;通篇泛读的占20%,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只是随意翻阅。本科生在阅读元典时,曾经尝试过对作品进行归纳总结,独立思考问题的占72%,经常自行归纳的占17%,而从未尝试过的也存在,占了十分之一的比重。在阅读元典时,有27%的学生有自己的系统安排,而大多数学生没有系统规划。从此两组数据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但没有形成一种习惯,也没有任何科学规划,这便需要学校老师的指导和引领。北大陈平原教授曾说过“倘若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讲课,以现在的学时安排,教师只能蜻蜓点水,学生也只好以阅读教材为主。结果怎么样?学生们记下了一大堆关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以及作家风格的论述,至于具体作品,对不起,没时间翻阅,更不要说仔细品味。这么一来,系统修过中国文学史(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课程)的文学专业毕业生,极有可能对于‘中国文学’听说过的很多,但真正沉潜把玩的很少,故常识丰富,趣味欠佳。”可以说,这是目前很多教育者意识到的问题。

对于这门课程的研究与关注,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课程本身的改革,而是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元典精读课程的设置不同于其他课程的设置,它不仅仅在于新知识的传播,更在于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建立。元典精读课程的宗旨在于让学生接触元典,摆脱从教师及教科书上习得对元典的理解的教育模式,从元典中提取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学术原创力。“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治学门径,力扬厚重务实的学风,提高学生的原创性能力。元典精读课程的设立有助于形成求真务实的学风,并改善当前泡沫学术的现状。元典命题成为人文素质教育推行中的重要依赖路径,具有“今典”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扩展性,这类特性正好适于“人文教化”。

元典精读课程探索对于校园学术氛围建设,提升学生自我修养、学术能力、创新思维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倡导元典精读教学已让我们认识到,当前的高等教育究竟在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虽然说从理想走向实践是一个艰难和长期的过程,但是一些重点高校对于这门课程的成功尝试,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参考文献:

[1]宋德发.“元典教学”仅仅是理想吗——从《中外打通,培养高素质学生》一文谈起.中国大学教学,2010,(11).

[2]邵炳军.从自身经历谈谈先秦文学元典教学问题.中国大学教学,2011,(5).

[3]江雪情.国内高校元典文化教育研究评述.教育教学评论,2011,(7).

[4]李梅英.谈谈中外文化课中的元典文化教学.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5]邵炳军,张静,路艳艳.文学“元典”教学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应给予更有力的关注.中国大学教学,2007,(2).

[6]宋德发.元典教学的价值与困境.现代大学教育,2010,(2).

篇9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网络课程建设 信息素养 教学效率

大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观念陈旧、重视不够、课时量少、手段单一、效率低下等通病。大力加强教学改革,已成为解决这些通病的共识。但目前连篇累牍的教改论文,都聚焦在课堂上,对于课外辅助和延伸的探讨文章则是寥寥无几。笔者本学期参与了基于现代技术的网络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将基于计算机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现在的课堂教学,不用PPT,而单纯使用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情况已十分鲜见。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运用是大势所趋,笔者深感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但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客观存在。技术只有辩证运用,因势利导,才会发挥它应有的最佳效应。

一方面,我在课堂上加强以ppt的制作为核心的技术研究,尽量让多媒体带来的冲击效果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另一方面,我也在教学中深感技术双刃剑的犀利,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果听任技术手段炫人耳目,这必将使文学本身的品味空间挤压到无形,将教师本身的魅力展示消解,喧宾夺主,事实上给教学带来严重的损伤。甚至我有点固执地认为,这些年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单一化、平面化、程序化等毛病,与PPT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泛滥运用是互为因果的。如何让技术在教学中维持平衡,让它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我思考的结果是课堂教学尽量回到原位,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激情讲授的感染力、师生互动的亲和力、现场机智的思考力,多媒体技术仅成为这生动锦绣上添加的一朵小花而已;而现代技术最佳辅助效果呈现的最佳时机,就是学生自主学习阶段,网络课堂的建设正是体现这一特征的生动实践。

浙江农林大学重视网络课堂建设,专门设有课程模板和系统,这给我建设大学语文网络课堂带来了极大方便。首先,我针对教学实际,利用平台,按照简单易操作的原则,设置好课堂项目。开设的节点有“公告”、“作业”、“答疑”、“讨论”、“图书资源”、“网络资源”、“课件与教案”、“习题库”、“创作园地”、“授课录像”、“教学大纲”、“师生交流”等。分别从教学管理、自主学习、交流探讨三方面体现逻辑和层次,涵盖教学内容。

其次,按照围绕课堂教学核心、网络课堂辅助的定位,有针对性地补充各节点的材料。我们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代文学作品占了绝大多数。这就牵涉到大量的古代文学和文化知识,但在短短的32个课时内能介绍的毕竟极其有限。因此,我就在“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中将“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等适合的电子教材上传,将“国学网”、“大语在线”、“中国文学网”等介绍给学生。在课堂讲解的时候,要求学生专心听讲,聚精会神思考,因此做笔记这环节相对削弱。为弥补此不足,我课后都会将主要内容做成相对生动的课件,连同教案一并上传,使学生借此补充课堂笔记,并收到温故知新的功效。为使学习目的明确,考试能早做准备,一开学我便将教学大纲和往年的试题和相关习题上传,使学生胸中有数,做到未雨绸缪了。为弥补教材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不足,我还在相关栏目中上传了一些经典的作品和鉴赏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师生交流”中还设有“读现代名家作品,品现实社会人生”的专栏,共同交流阅读心得和看法。

最后,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平等性、民主性、包容性的功用,让群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在交流和讨论中取长补短,会通众说,增益其所不能,提高自学效率。同时也通过师生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反馈机制,践行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以往布置作业都是用练习本,现在都布置在网上完成,生态、环保又有趣味。“讨论题”和“师生交流”栏目,师生均平等参与,相互诘难,认识自然在思考和辩论中提升了境界。无论是作业、讨论还是交流,题目设置都要符合网络开放的特点,有选择的余地。回答起来均能有话可说,弹性和张力很大。在布置题目时,我至少做到二选一,学生挑选自己最顺手的那道做。完成时间尽可能设置长些,两个月内能完成就行,给学生以充分支配时间和提高答题质量的机会。出题要有协商探讨的性质,如“你认为项羽该不该渡乌江”、“秦晋殽之战中秦军为何失败”、“结合杨玉环和陈圆圆的人生遭遇,请你批驳红颜祸水论的荒谬”等。“师生交流”中我设置的题目为“你认为大学语文该怎样教”、“结合本专业,谈谈你对学学语文功用的认识”等。这些具有话题性质的题目,最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因此回答起来异常活跃,时有耳目一新的观点令人振奋。

总之,网络课堂建设的主动权在老师,出发点和归结点在学生。把握这一不可动摇的法则,建设的过程就都能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从而不失时机地将技术规范好、引导好、设计好,使之符合教学的整体需要。

篇10

学生接受;三、杜诗教学的现实意义是让学生获得什么。

[关键词]杜诗、小学、教学、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古诗文就像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杜诗也不例外。如何改变这一现实状况是任何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做为昭阳区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针对“杜诗教学”我谈谈自己的观点、看法:一、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何还要进行杜诗教学;二、杜诗的教学应该怎样进行或实施才更便于学生接受;三、杜诗教学的现实意义是让学生获得什么。我认为只有明确上述三点,才算得上是客观地看待昭阳区小学语文杜诗教学这一教学现象。

一、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何还要进行杜诗教学:

杜甫是一位唐代诗坛中的奇才,也是一位现实主义极强的诗人,被称为一代“诗圣”。他一生同情人民,坚定而真诚地为苍生社稷忧虑,用诗歌抒发能够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思想情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诗人。从昭阳区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杜诗来看,大致分为两类:(一)以乐景写乐情诗人以其洒脱不羁的性格用廖廖几语就勾画出一幅幅清新、生动的自然图画,借以达其欣喜之情。《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廖廖几语就把春天的好雨写得如此有形、有声、更有情。(二)以哀景写哀情杜甫亲眼目睹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并以一个传统士人的良知和敏感,把那个“万方多事”的时代摹画下来,他的大部分诗作都是抒发胸中情怀,反映社会现实,这一部分的诗作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学语文教材中《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久别重逢是可喜之事,然而作者却用了令人感伤的“落花”一词,诗人用它表达了不愿诉说的对唐王朝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伤感情怀,只需一读,酸涩滋味自会油然而生,正如前人所说:“此诗抚今追昔,世境之乱,人情之聚散,皆寓其中。”通过对杜甫诗作的分析,我们会明白很多东西。

杜诗是我国文学史中辉煌的文学遗产,展现了杜甫的人格操守和志趣追求,其诗作中流露出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疾苦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小学阶段所选杜诗篇幅短小、语言精练,读来朗朗上口,情感真挚,因此,值得学习,值得选入课本进行教学。

二、杜诗的教学应该怎样进行或实施才更便于学习接受:

杜诗同其他古诗词一样,既蕴涵着他丰富的人生经验,也浓缩着他深邃的人生体悟。然而其中的经验与体悟及所表现的价值观,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难以把握的,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也必须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应当深刻认识到:教师已不再是应试教育思想下的纯粹传授者、灌输者(教给学生诗意、思想感情强迫学生背诵),而应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潜能的开发者。给他们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乐于去学习,勇于去探寻,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只有做到这最起码的要求,才能轻松自如地驾驭杜诗教学!昭阳区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杜诗都是安排在高年级教学的,因此,在高年级中杜诗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环节进行:

(一)教学杜诗语言

杜甫在炼字炼句方面的功力是非常深厚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诗人对其诗作的起码要求,可见其诗作句法变化和炼字的精当,已到了惊人的地步!杜甫的诗歌语言精练、凝缩、言简意赅。

(二)教学杜诗形象

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素。无论任何一首诗,总是围绕着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而展开的,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雷、电、雨等物。把握了诗中描写的具体形象,我们才能理解诗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杜诗的思想感情

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杜诗更是如此,梁启超曾称杜甫为“情圣”,诗人将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道出。在进行其思想感情的教学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借助诗作的语言和形象来进行分析、理解。

(四)教学杜诗朗读技巧

诗的朗读并不仅指会读诗,读正确每个字音,而是要求学生要读出抑扬顿挫,要读得有感情。杜诗的朗读在学生理解诗意、明白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之后,就并不困难了。只要让学生怀着诗人当时的心情吟诵诗作,便会读出其感情,体现出抑扬顿挫。

三、杜诗教学的现实意义是让学生获得什么:

通过对其诗作的教学,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杜甫是一位伟大的人民诗人,同时了解了当时的环境,感受到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迫使老百姓四处飘泊、居无定所的现实,给一个人思想上带来的沉重打击和心灵上的无限伤害。诗人的遭遇使自己的心已悲悯,然而他还要用这悲悯的心去感受那个满目疮痍的世界。通过杜诗教学,可以跨越时空的距离,引领学生与唐代诗人杜甫一起分享清新、恬静的大自然,体会国破家亡之痛,学习杜甫的意志和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古典文化素养。

总之,杜诗在小学语文古诗中占有很大份量,抒发了杜甫真切的思想感情。作为昭阳区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真负责对待杜诗教学,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通过对杜诗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杜甫的遭遇和情感,了解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为古人与今人之间搭起一条情感沟通的桥梁,拉进了与千余年前的杜甫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和启发,教育学生热爱身边的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

[参考文献]

[l]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2]罗中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篇11

【论文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波及面积广、涉及范围多的人文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习惯将重点放在文学理论知识上,因而很少对学生进行实践培训。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欠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就需要其专业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对学科间融会贯通的能力的培养。在此,本文针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做以下论述。

一.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人文学科,不仅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同时还是我国传统精神文明的根本体现。而作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各科知识的过程中,除了体会其中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习其中的精神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健全自己的人格体系,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

随着当前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用人单位的“刁难”。面对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也逐渐趋向于复合型人才。而这些则使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改革,将学习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首要难题。此外,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我们应正确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价值,即所谓的社会效益,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国思想、社会公德等。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及应用价值。

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新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汉语言文学作为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教学已无法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使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在其创新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

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汉语源远流长,承载着整个国家的辉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然而现实生活中对汉语语言文字的应用总有偏差,由于历史、文化、区域差异,错字别字、不规范用语的现象屡见不鲜。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二)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

强化汉语言文学的实践应用能力,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优势。而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其核心在于“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强化。而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在于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信息分析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模拟招聘情境,锻炼学生口才:自我介绍、面试问答……。因为口才并非单纯的能说会道,它是一个人德、才、学、识的综合体现,是用人单位在较短时间内最快获取对应聘者的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手段。教师在模拟招聘或面试结束后对学生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完善。 “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单纯的诗词鉴赏等理论教学就与学生的才思泉涌、妙语连连的实际运用能力结合起来了。

(三)理论与德育实践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若一味的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则违背了我国“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倡导。由此就需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力争“实践、创新、应用”还要遵从我国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将汉语言文学推向更广的社会层面,尤其是发挥“文以载道”的传统思想。例如:2011年4月1日,上海浦东机场一名留学生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就拿出行李中水果刀刺伤母亲。这虽是个案,但也要引起重视。教师教授先秦诸子散文孔子的《大学》:“为人子,止于孝”时可将“孝”作为一个专题。让学生认识到符合孝道,是为人子女的最基本的要求。不爱父母焉能爱他人?不爱家庭焉能爱祖国?以此类推,将“爱国”、“礼仪”等美德也作为专题,既学前人文才,又品思想,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本科院校以及大专院校中不可缺少的专业,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承载的核心专业,同时也是国家或民族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主流专业。汉语文文学专业教育,不仅关系着我国人民人文素质的提升,同时还关系着我国民族道德素养以及思想品质的形成。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能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将汉语言文学中的理论教师与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才能为其今后的就业奠定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春. 关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的建议——以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学实践为例. 民族教育研究, 2010, (5): 43-46.

[2]苏晓芳. 汉语言文学专业双语教学初探.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 (1): 144-147.

篇12

笔者所在地区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一标多本框架下的教材,入选教材的篇目既是名家大师的精品力作,也是编者智慧的结晶。这样的文本本来应是学生阅读的好材料,但阅读教学的现实却是,不少学生根本就不愿去细读文本,更谈不上去欣赏文本。原因何在?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极度贫乏,还不能去自主感悟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要想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必须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古代政论文的典范,诸葛亮也是初中生耳熟能详的古代人物,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只是让学生去分析文字、背诵经典语句,究其原因,是学生的相关感悟资源比较贫乏,缺少能够佐证和触类旁通的东西。如果学生有足够开阔的阅读视野,就自然能在阅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甚至有所创新。为此,笔者教学前让学生先来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课文,并让学生简单交流,谈谈课文中表现出来的诸葛亮的忠诚精神和聪明才智。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正是因为先有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心,诸葛亮才愿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效忠刘备。有一位学生说诸葛亮之所以效忠刘备,是因为刘备生前对诸葛亮的信任和尊重就像是唐僧给孙悟空戴上紧箍咒一样。虽然这个比喻不那么贴切,但也说明学生理解了诸葛亮忠心的原因。教学前,笔者还让学生去查找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诸葛亮和《出师表》的评价,如杜甫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安子顺的“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等。学生的脑海里储存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后,在阅读中自主感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更有意义的是,学生通过讨论和搜集资料形成了这样的认识,阅读教材文本前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是无法产生阅读感悟的,更不可能有所创新。

二、让学生可持续学习必须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我们这个时代提倡全民创业、全民创新。全民创新要求人才具备可持续学习的习惯、意志和能力。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决定国家的发展程度,因此关注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深远。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从培养其可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中来。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习惯和能力,功在当下,利在未来。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要让学生去逐步感知广阔的文学世界;在平时则必须注意渗透,让学生广泛涉猎文学作品,在接触中产生自己的感悟。当学生接触过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后,他们会初步意识到教材文本仅是文学世界的沧海一粟,教材文本以外的文学世界更为精彩。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也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教材文本上,而要同步重视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要求。譬如让学生按照词牌名阅读各类词作,他们会发现相同词牌的词,因出自不同的作家,写作背景不同,词的意境就完全不一样,学生也因此产生了更为浓厚的阅读兴趣。又如词人因生活环境、年龄、经历发生变化,不同时期所写的词也会有所差别。李清照前后期的词作就变化明显,她早期生活优裕、幸福,词作多写其悠闲生活,格调明快;后半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学生阅读的视界越大,就越能感知文学世界的丰富,越能对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从而养成可持续学习的习惯。

三、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必须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篇13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方法

文言文是祖国文化遗产之一,许多优秀作品被选入中学课本。众所周知,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领域。教育部指出:让学生认识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认识古代生活之多姿、欣赏古代文学之精美,积累沉淀古文化知识,强化人文主义教育,提高文化品位。中学生要有效地吸取这些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与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是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所在。下面谈谈解决文言文课堂教学中高耗低效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尽快熟悉课文

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的生活比较遥远,学生对文中的内容比较陌生,字、词、句读起来比较拗口,意思也比较难懂,假如想在分析课文时比较顺利,就必须先让学生尽快地熟悉课文,让他们多读多写。若能达到背诵的程度就更好。想学生尽快熟悉课文,应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大意。为此,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通、读懂、读活、读透文章,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读出文章的喜怒哀乐,读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并引导学生在读中使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进而深悟其中蕴意,领悟艺术魅力。

二、联系古今意义来分析

虽说提倡素质教育,但从现在考试入学来看应试教育仍然不可忽视。文言文考题中,古今异义考题出现主要错误是:关键字词含义记不清。由于平时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脑海中的古义、今义混淆,加之古今使用频率较低,因而遗忘得较快。对于古今异义词的积累,必须回归课本,抓紧抓实。我看应该教会学生方法是关键,同是一个字词在古汉语里却是这种意思,在现代汉语里却是另外一种意思。古今异义词的差别在初中教材常出现的大致有:

1、词义扩大。词的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如《愚公移山》中的“本在翼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河”在古代是专用名词,指“黄河”,现在用于泛指江河的通名。

2、感彩变化。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如《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 ”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3、形同义异。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在是一个双音节词,其意义不完全一样,如《公输》“虽然,公输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中的“虽然”古代是两个单音节的词,译为“虽然这样”;现在是一个双音节的词,一般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承认前边的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4、词义的缩小。词的应用范围比原来小,如《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 是个合成词“妻子儿子”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妻子”是个单纯词,意思在于“妻”,而“子”只是词缀,意思是“男人的配偶”。

针对这些古今义差别比较大的词,教师若能把两种说法对照起来讲授,学生要掌握就容易多了。

三、边授新课边复习旧内容

学习中的“温故而知新”是一条规律,所以教学时,不要讲过的课文内容就不再提起,要在讲授新课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讲,因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授《唐雎不辱使命》时,其中有一句“以十倍之地易安陵”可以问学生:“这里的‘易’是什么意思?”学生的意见不统一,于是提示到:“以前文言文中有没有出现过这个词?”学生答:“有,在《愚公移山》有‘易’。”又问:“‘寒暑易节’的‘易’指什么?”学生回答:“交换。”又问:“这里的‘易’与那个‘易’是否一样?”学生通过对比,揣摩上下含义,终于一致认为是一样。若单写出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那教学效果肯定没那么令人满意。

四、教学不能面面俱到,须抓住重点、难点

语文教学不能面面俱到,但要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若每篇课文教师都逐一串讲,面面俱到的话,学生听课会味同嚼蜡。学生自学能解决的问题,要放手让学生他们自己去解决,教师只是在旁边加以点拔就行了。而对课文重点、难点,教师一定要讲通、讲透。如在讲授《卖炭翁》一文时,大部分内容我只是指导学生自学,稍为详细地讲了一词多音、一词多义的情形。接着我紧紧围绕中心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必忧炭贱愿天寒”为主体来分析本文如何采用对比手法来表现当时统治者的骄横、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虽然教师对课文的内容讲得不多,但学生可透彻掌握重点、难点,做到事半功倍。此外,语文教学还要体现它的厚重感,应注重启迪悟性,依据课文所阐述的道理,联系生活现象、自然现状、社会现实,拓展学习、研讨性学习,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启迪,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

上述是我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积累的肤浅见解。其实教无定法,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无论哪种方法,最终目的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光华.窦春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诵读――文言文教学体会[J].继续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篇14

一、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因

当前高职高专文学理论课程之所以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首先是由于目前存在着各方面的原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文学理论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减弱了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面就来谈谈造成这一后果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课程教学的目标对象是广大学生。因此,要想了解文学理论课程对于高职高专学生们的吸引力为什么会下降的原因,首先也应该从学生本身入手。我们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文学理论这门课,印象最深的是枯燥无味,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没有通俗易懂的知识内容,整本书上没有插图内容,密密麻麻全是文字,学不进去,读不下去。还有学生反映在书中出现的文言文的知识内容,看不懂,更理解不了。更有学生反映教师在课堂上举的例子自己不太熟悉,听起来感觉很模糊。其实教师在课堂上举的例子大多都是古今中外比较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例子,可见学生们的课外阅读量太少,知识面也比较狭窄,尤其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缺乏了解,有文学兴趣者也大多沉迷于网络文学之中。这些因素也不利于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顺利展开。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有不少学生反映:能不能学好这门课程,除了自身努力外,老师的授课也有很大关系。比如,老师应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建立与同学之间互动合作的关系,鼓励同学积极发言,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教师应该在讲课时把重点难点侧重讲析,并联系生活实际或具体作品的例子,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课堂效果就会变好。学生们的反映非常诚恳。的确,目前在教学的过程中,尽管教师运用了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方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却改变不大,“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把学习仅仅看作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过程,学习者的任务就是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有的课程虽然表面上有‘注重学生课堂参与性’这一条,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建构性学习,但往往会演变成‘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方案,执行教师规划的步骤,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生成教师想要的结论’。”[1]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加强对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够适应新时代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新要求。

(三)课程考核方面的因素当前,高职高专在课程考核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陈旧的课程考核方式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不相适应是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过程性考核还是期末终结性考核,整个考核过程均强调精确性评价和模糊性评价的结合。[2]的确,文学理论课的考核方式还比较传统,学生的成绩分为两部分内容:平时成绩和期考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主要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情况及其他方面得出,主观性较强。而期考题类型过于复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论述题及材料分析题等七大类型,考的知识点繁多,学生要记的内容很多,但取得的效果并不好,学生往往在考前大量背诵,考完把知识全部忘掉,可见这种考核的方式对于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是不利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课程考核方面加以改革。

(四)网络时代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影响目前我们正处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普及给生活带来的好处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查找资料、在线学习、观看影片等等,可见网络的普及对大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的泛滥带来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在上文学理论课时,就有不少学生在课堂拿着手机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听歌等,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学习。同时,网络时代的文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传统的文学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新的文学现象,需要反思和发展。例如,网络文学虽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网络文学,在商业化的不断腐蚀下,成了、网站、投资商合谋的掘金场……其商业价值被榨取到最大化……在文学网站的运作下,网络文学变得如同娱乐圈一般。”[3]网络文学主要以赚钱为目的,造成了文学创作的功利化。而传统的文学理论在讲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时,指出其表现在于文学不带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即是无功利的,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活动中,仅仅是为了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陶冶。显然,网络文学创作的直接功利性目的与传统文学理论中文学创作的直接无功利性是相矛盾的。网络文学的这种新现象,也要求我们在文学理论的课程教学中做出合理的解释。

二、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针对造成当前高职高专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以上困境,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的办法和突破的途径,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达到重新把广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这门课程上来的目的。下面谈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所取得的一些主要经验。

(一)运用新颖活泼的方法教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4]对于如何上这门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逐步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在讲到具体的文学理论时,可以结合一些影视作品、视频短片或是某些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片段。例如:结合影视作品介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关系,用来彰显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以《红楼梦》为例,林黛玉给人的印象是“多愁善感”、敏感多疑、但又是一个才思敏捷,非常聪慧的一个女性形象。她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博览群书,再加上幼年丧母,父亲视她如珍宝,对她的管束相对较少,所以她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就很少,养成了个性自由的一面。除此之外,林黛玉还是一个很细心的人,初到贾府时,她的表现就是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不多说一句话。当贾母问她读过什么书时,她起初还是很小心地说了一些,然后就问姐妹们都读过什么书,贾母很冷淡地说,她们没读什么书,只认识一些字,不做睁眼瞎就可以了。在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由此可以看出林黛玉的性格特征与贾府的环境是格格不入的,这也为她的人生悲剧埋下了隐患,才有了后面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的结局所在。在这一段的讲解中,可以用启发引导的方式进行讲解,由教师提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当然,这种方式的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对于《红楼梦》原著的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举这个例子的时候,可以播放影视剧《红楼梦》中有关林黛玉的精彩典型片段。比如可播她初进贾府时的表现、入住大观园的情景和姐妹们组建诗社写诗论诗的场面、葬花时的具体意境、焚稿时的具体表现及临终时凄惨的情景等。结束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思考题:以自己为例来谈谈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鼓励每个同学都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当然在仅有的时间里,不可能做到让每个同学都能谈到。可以把一个班的同学分成小组,5人或10人一组,或是同学们自由组合成组,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加以讨论,讨论结束后,由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来阐述这个小组的观点。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种启发引导、视频教学与实际讲解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文学理论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多门学科的有机融合为了在文学理论课程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理论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在内容选择上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沟通,课程内容讲解能为学生解决疑惑和困难,让学生觉得有用、适用。[5]例如,在讲解“移情说”时,可以举一些和学生关系较密切的例子,或是能引起他们共鸣的例子。比如:有一位大学生在一本日记中写道:黄昏的时候最想家,这个时候家里阳台的灯肯定亮着,爸爸妈妈肯定在做饭。那灯是世界上最温馨的灯,那饭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饭。可以让学生来谈谈听完这则日记的感受。很多学生都表示,黄昏的时候特别想家,此外还有过节的时候、很伤心的时候或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为什么黄昏时最想家,很多学生表示说不上来。这种感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其实说灯是世界上最温馨的灯和饭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饭,并不是特指,而只是自己思家感情的一种投射、一种转移。当然学生还可以以此为例理解文学接受中“共鸣”“净化”“领悟”“余味”等基本的原理。同时,也可以用一幅绘画作品《我在想妈妈》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有一个小女孩画了一副夕阳西下的作品,并给这幅作品命名为“我在想妈妈”。在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问她给这幅作品这样命名的原因。小姑娘回答说,你们大人不也是在黄昏时最想家吗?故事虽然很简单,却很耐人寻味。可以以这个例子来讲述文学具有话语蕴藉的属性这个理论内容,也可以用来说明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文学言语层、文学形象层、文学意蕴层,让学生据此分析这些理论知识内容。学生只有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文学理论课堂教学的效果才真正体现出来。当然,文学理论课程在具体的讲解时,还可以与古代文学这个学科相融合,以古代文学为例来阐发具体的文学理论知识。比如,在讲第十章第一节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的时候(文学言语层、文学形象层、文学意蕴层),我们就可以举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首先,可以让学生先把这首小曲背诵下来,目的是考查一下学生背诵古诗方面的能力;其次,再找一些学生来分析这首小曲,言语层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它的形象层是什么,以及它的意蕴层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提问的时候也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自愿举手的方式回答。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观察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反应。如果没有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较有趣味性的方式来提问,比如用“接力游戏”的方式:先点一名同学起来回答,然后以这个同学为中心点开始这个游戏。这个同学回答完后,教师接着点(不点学生的名字),刚才那个同学左边第二个同学、右边第三个同学,后边的同学,以此类推继续下去。灵活运用做游戏的方法,关键还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文学理论课堂的气氛,并让学生的注意力从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听歌等方面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引导学生克服网络时代的不利影响、提升对文学理论课程的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也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大致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经验:首先,学习观念的转变。文学理论课程在性质上与其他课程不同,它的理论性、学术性较强,专业概念和术语也较多,以致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学习,课堂上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了。那么就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学习模式,要让学生将过去被动学习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应该由过去的教和学的关系转变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文学理论的内容,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次,大量、广泛地阅读。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必须在其他课程的学习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大量阅读。阅读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阅读的内容也应当全面广泛。比如,在当今网络普遍使用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充分地借助网络这个平台,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学习当今网络上较时尚的潮流内容,或是时事新闻方面的内容等等。当然学生们也可以借助图书馆里的丰富资源,进行大量的阅读。同时,教师还尤其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阅读,比如学生可以选取一些历史方面的优秀书籍进行阅读,也可以读一些逻辑方面的书,或是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对于文学理论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最后,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进行文学理论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挑选一些章节让学生自己做多媒体课件,并让学生把做好的课件自行讲解出来。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让每个同学都上台进行完整的讲解,教师可以挑选几个学生上台讲解,讲完之后让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当然,教师也可以把班里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的同学之间互相展示自己的课件,互相之间进行评课,学生们可以把讲课和评课的过程完整地录制下来,制成视频短片。教师可以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视频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和学生一起谈论,总结归纳。学生通过做课件、讲课件、评课、录视频、汇总等参与过程,一方面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文学理论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做课件,在讲课过程中对文学理论的内容也有了充分的理解;最后,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的参与活动,锻炼了他们动手制作课件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们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并学会了如何充分运用网络的丰富资源。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文学理论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利的。

三、文学理论教学需要结合高职高专的特点

(一)偏重于应用型的教学形式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不是培养学术型的人才,而是以教学和应用为主,而现行的文学理论教材的主要目标多是以培养学术型的人才为主,这就造成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一方面难以理解高深理论,另一方面感到实用性不高,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不强。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我们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需要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在文学理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侧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具体的文学理论内容,教师应该让学生结合文学作品和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论分析就更容易明白:学习文学理论这门课程,并不是简单地背诵基本的原理和基础知识,而是要做到真正去理解这些内容,融会贯通,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品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