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8 14:46: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艺术的美学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动漫艺术基于社会存在,并在其基础上创造了属于人类的梦,大胆、美丽、它寄托着人类心灵最值得守护的美好。动漫艺术美学的独特性,让其拥有一定的市场,在市场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同时其影响力越来越大。漫画家用画笔勾勒场景,再利用蒙太奇的剪辑技术,将画面组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叙事主线随着镜头的推拉摇移跟,以及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转换,一步步的将故事推向已至结局。由此,其动漫艺术的美学特征值得进行探讨分析,以求更为深入的了解动漫的艺术美。
关键词:动漫艺术;美学特征;美的享受;宫崎骏
1 动漫市场的现状
动漫在市场上的地位不可替代,相关产业的兴起以及长久不衰就可以直接证明动漫在市场上的重要性。动漫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依据动漫人物,制造相同的玩具投入市场,受到广大动漫迷的喜爱。例如:我国国产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播出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后,许多制造企业抓准时期生产了以玩具为主的产品,以求迎合小朋友们的喜好,从中获得利润。
动漫的表现手法是虚拟的,非现实的,是对现实的方法的完全颠覆,挑战着我们对于画面的界定意义。动漫主要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美国是一个造梦的国度,迪斯尼乐园等更是现实的动漫之城,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带来精神上的美的亲身体验。同时动漫与游戏的结合,让动漫迷们享受了放松的过程还能进行美的欣赏。例如:在日本,动漫艺术已经与游戏产业相联系,形成较为系统的商业链接。
2 动漫艺术独特的美学艺术特征
每一门艺术都有自身的审美艺术特征,动漫艺术由本身的特殊性质决定,使得人物的造型不同于影视类艺术,影视类艺术是以真人为表演对象,动漫艺术的人物造型费真人演出且形象夸张化;同时漫画艺术虽是由静态绘画为基础,但是它结合了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将画面灵活化,利用音箱效果,渲染气氛,对观众的视觉和听觉都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故事的叙述非常的鲜明立体。动漫艺术的美学特征具备了人物造型的夸张性,画面的立体感,音乐的个性化,同时还具备了作者附之于作品的人性美。
2.1 动漫艺术的人物造型
造型在艺术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创作者要借助外在的形式对角色进行美化,以达到观众的喜爱。动漫艺术的人物造型不是真人出演,都是出于绘画者之手,依据人物的性格,各有其特点。以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作品为例,进行一一对比。在动漫《龙猫》中,故事情节简单,龙猫的造型设计令观众大爱,龙猫憨厚老实,乐于助人的形象直入人心。宫崎骏将其设计的很胖,眼睛很小,同样具有魅力。从审美角度来说,艺术形象通过本身的造型设计,向观众展现最为出色的一面以及向观众传递美好理念,很容易获得人们的审美青睐。
注重造型艺术是每一个创作者必须明白的。在不同的故事情节中,人物的造型会有所变化,产生另一番审美的角度。例如:宫崎骏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中,故事假定于主人公阿莉埃蒂的身份是小人,所以画面的构图比例都会发生变化。在翔晒太阳的画面中,镜头的画面上的花是比较小的,阿莉埃蒂入镜后,镜头切换至特写镜头(相对于翔来说)画面中的鲜花变大,阿莉埃蒂的造型依旧是很小,没有花朵的比例大。依照人物的身份,环境的不同,其人物造型都是有变化的。
在宫崎骏电影中,人物造型变化最多的,当属《哈尔的移动城堡》由于哈尔的身份是魔术师,所以他的造型和衣服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从变化中突出人物的性格,心情以及对于女主角的感情变化。例如:哈尔发现自己头发的颜色变化后,从浴室里冲出来,最后身上的出现了液体。这里透露了哈尔喜欢女主角的信息,同时也体现了他在自己喜欢的女孩子面前非常注意形象。
动漫艺术从人物的造型变化,可以传递出人物的情感变化,交代故事情节,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其独特的美学艺术之一。
2.2 动漫艺术的色彩
动漫艺术的色彩不是随意的涂彩,它依照现实的色彩调和再根据视觉效果进行进一步的修饰,获得艺术上的美的享受。动漫作品的好坏,往往从色彩的调和上就能看得出来。同样是宫崎骏的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苏菲回到店中,未点上蜡烛的房间里是以暗色调为主的,点上蜡烛后,房间的颜色瞬时间变成了暖色调,并且在画面上,处于角落的物体颜色比较暗。这一段的色彩调和非常的细腻美妙,从生活的真实性出发,利用色彩的调和再进一步的修饰,使整体效果非常的好。动漫艺术的色彩不是按夸张化的方式来处理的,它是依据现实的色彩基调的
变化规律进行进一步的美化,从而达到美的艺术效果。
2.3 动漫艺术的音乐造诣
音乐是动漫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每一部热播的动漫剧都有自己专属的音乐旋律,由此可见音乐在动漫中的重要性。宫崎骏的动漫电影音乐大多都是让久石让来创作旋律,没有照搬音乐坛上原有的音乐旋律,通过久石让的理解的动漫故事的讲述内容,进行曲子的创作。有动漫《天空之城》的配乐,空旷悠长的旋律,如同天空之城在空中的漂流,带着一个帝国的衰败在游荡,最后留下最为简单的事物。音乐旋律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能唤醒人类潜在的感情,引起共鸣,形成艺术与艺术欣赏的共通性。
2.4 动漫艺术折射的人性美
艺术是给人以美的享受。社会的组成是由一个个人来组成的,人类需要通过劳动来换取生存。当人类的生存不再受到威胁,他们的精神开始需要充实,需要提升自己的精神需要,已达到满足。此时人性的美能带给人心灵上的安慰和享受。人们观看戏剧、影视甚至游戏、不外乎想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动漫艺术的诞生是基于人类的需求而诞生的。艺术从来不是舍弃一切客观的事物,相反它是基于社会存在的,人的意识的再创造。在这里人显得尤为重要。动漫艺术要给人美的享受。人性美是从古至今人类追求的精神上的享受,强调生命的意义,强调人性的光辉。动漫艺术中存在着人性的美,例如:宫崎骏的电影,每一部都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引发人们的思考。动漫《风之谷》告诉人类要爱惜自然,爱惜每一动物的生命,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动漫《哈尔的移动城堡》告诉观众,战争的残酷性,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动漫艺术的创作折射着人性美,用绘画与影视蒙太奇手法相结合,直击人心,给人以美的思考。
3 总结
综上所述,动漫艺术是给人以美的享受,都是从人类的审美角度出发,通过故事的叙述,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人的思考层次。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艺术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也不可能脱离人的艺术而独立创作存在,它是两者的结合,迸发出美丽的“烟花”。其美学特征,不仅是先进技术带给人美的享受,同时贯穿始终的人性美,给人们以美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张步中,关晓辉.对动漫美学的理性省思[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04).
[2]欧阳爱辉.《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的美学表征[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9(04).
[3]陆蓉之.我眼中的“动漫美学”[J].艺术.生活,2010(04).
[4]陆蓉之.动漫艺术,一个新美学时代[J].东方艺术,2006(10).
关键词:戏曲 表演 美学 写意 歌舞 程式
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戏曲,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而以“角儿的艺术”为特征的戏曲,又以其表演艺术为中心。因此,戏曲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既受整个戏曲美学特征的决定与制约,又是整个戏曲美学特征的具体体现与艺术支撑。
研究、探讨戏曲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不仅对于戏曲表演艺术,而且对于整个戏曲艺术,都具有重要的理性思辨价值与实践参照作用。
具体而言,戏曲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写意化
“写意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戏曲表演艺术中主要表现为对时间空间限制的突破,以及动作、布景的虚拟。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一个与实际的生活形态相去甚远,艺术的韵律随着心意流荡的天地――当然,不会是一个逼真的纪境。”
写意化的核心,是直接作用于“意”,不是凭借实物的逼真外形去表现。写意化的美学特征,主要通过虚拟与夸张两大手法予以具体呈现。
虚拟是集中、提炼的结果,是排除了严格而细琐的物质性限定后的产物,为的是为清晰地表现本质特征,即“写”出“意”来。例如以鞭代马、以桨代船、以车旗代车、以水旗代水、以火旗代火、以杯、壶代盛宴,以演员脚步代上下楼等等,都是戏曲表演以虚拟手法达到写意化目的的经典例证。
夸张是夸大事物的本质属性的一种表演方法。例如戏曲表演中的“甩发”、“打出手”、“蹉步”、“倒僵尸”等等,都是夸张的成功例证。
写意化成为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写实化传统美学的主要区别之,正如当代著名美学家彭吉象先生所说:“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美学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
写意化表演是戏曲表演艺术的主要美学特征,例如京剧《秋江》,既无船亦无水,全凭演员靠一只船桨,就营造出上船、下船、行船的意境;又如京剧《三岔口》,全凭演员的虚拟与夸张表演,就营造出黑夜摸打的意境。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二、歌舞化
清代戏曲理论家王国维对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有一句十分准确的概括:“以歌舞演故事。”因此,戏曲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也自然以歌舞化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所谓“歌舞化”,指的是载歌载舞,这是戏曲表演艺术与话剧表演艺术的主要区别之一。
中国戏曲表演的“歌”,即唱腔,它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如音乐体制(板式变化体、曲牌联缀体、综合体)、演唱特点(行当唱腔、流派唱腔、剧种唱腔)、演唱风格、演唱韵味、发声方法等等。
中国戏曲表演的“舞”,即舞蹈,它也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如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的“剑舞”、京剧《天女散花》中天女的“水袖舞”、京剧《徐策跑城》中徐策的“跑城舞”等等,多半都是边舞边唱的,因此它们都是“载歌载舞”歌舞化的成功范例。
三、程式化
程式化也是戏曲表演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
每一门艺术都有自身的审美艺术特征,动漫艺术由本身的特殊性质决定,使得人物的造型不同于影视类艺术,影视类艺术是以真人为表演对象,动漫艺术的人物造型费真人演出且形象夸张化;同时漫画艺术虽是由静态绘画为基础,但是它结合了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将画面灵活化,利用音箱效果,渲染气氛,对观众的视觉和听觉都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故事的叙述非常的鲜明立体。动漫艺术的美学特征具备了人物造型的夸张性,画面的立体感,音乐的个性化,同时还具备了作者附之于作品的人性美。
1.动漫艺术的人物造型造型
在艺术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创作者要借助外在的形式对角色进行美化,以达到观众的喜爱。动漫艺术的人物造型不是真人出演,都是出于绘画者之手,依据人物的性格,各有其特点。以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作品为例,进行一一对比。在动漫《龙猫》中,故事情节简单,龙猫的造型设计令观众大爱,龙猫憨厚老实,乐于助人的形象直入人心。宫崎骏将其设计的很胖,眼睛很小,同样具有魅力。从审美角度来说,艺术形象通过本身的造型设计,向观众展现最为出色的一面以及向观众传递美好理念,很容易获得人们的审美青睐。注重造型艺术是每一个创作者必须明白的。在不同的故事情节中,人物的造型会有所变化,产生另一番审美的角度。例如:宫崎骏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中,故事假定于主人公阿莉埃蒂的身份是小人,所以画面的构图比例都会发生变化。在翔晒太阳的画面中,镜头的画面上的花是比较小的,阿莉埃蒂入镜后,镜头切换至特写镜头(相对于翔来说)画面中的鲜花变大,阿莉埃蒂的造型依旧是很小,没有花朵的比例大。依照人物的身份,环境的不同,其人物造型都是有变化的。
在宫崎骏电影中,人物造型变化最多的,当属《哈尔的移动城堡》由于哈尔的身份是魔术师,所以他的造型和衣服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从变化中突出人物的性格,心情以及对于女主角的感情变化。例如:哈尔发现自己头发的颜色变化后,从浴室里冲出来,最后身上的出现了液体。这里透露了哈尔喜欢女主角的信息,同时也体现了他在自己喜欢的女孩子面前非常注意形象。动漫艺术从人物的造型变化,可以传递出人物的情感变化,交代故事情节,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其独特的美学艺术之一。
2.动漫艺术的色彩
动漫艺术的色彩不是随意的涂彩,它依照现实的色彩调和再根据视觉效果进行进一步的修饰,获得艺术上的美的享受。动漫作品的好坏,往往从色彩的调和上就能看得出来。同样是宫崎骏的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苏菲回到店中,未点上蜡烛的房间里是以暗色调为主的,点上蜡烛后,房间的颜色瞬时间变成了暖色调,并且在画面上,处于角落的物体颜色比较暗。这一段的色彩调和非常的细腻美妙,从生活的真实性出发,利用色彩的调和再进一步的修饰,使整体效果非常的好。动漫艺术的色彩不是按夸张化的方式来处理的,它是依据现实的色彩基调的变化规律进行进一步的美化,从而达到美的艺术效果。
3.动漫艺术的音乐造诣
音乐是动漫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每一部热播的动漫剧都有自己专属的音乐旋律,由此可见音乐在动漫中的重要性。宫崎骏的动漫电影音乐大多都是让久石让来创作旋律,没有照搬音乐坛上原有的音乐旋律,通过久石让的理解的动漫故事的讲述内容,进行曲子的创作。有动漫《天空之城》的配乐,空旷悠长的旋律,如同天空之城在空中的漂流,带着一个帝国的衰败在游荡,最后留下最为简单的事物。音乐旋律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能唤醒人类潜在的感情,引起共鸣,形成艺术与艺术欣赏的共通性。
4.动漫艺术折射的人性美
艺术是给人以美的享受。社会的组成是由一个个人来组成的,人类需要通过劳动来换取生存。当人类的生存不再受到威胁,他们的精神开始需要充实,需要提升自己的精神需要,已达到满足。此时人性的美能带给人心灵上的安慰和享受。人们观看戏剧、影视甚至游戏、不外乎想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动漫艺术的诞生是基于人类的需求而诞生的。艺术从来不是舍弃一切客观的事物,相反它是基于社会存在的,人的意识的再创造。在这里人显得尤为重要。动漫艺术要给人美的享受。人性美是从古至今人类追求的精神上的享受,强调生命的意义,强调人性的光辉。动漫艺术中存在着人性的美,例如:宫崎骏的电影,每一部都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引发人们的思考。动漫《风之谷》告诉人类要爱惜自然,爱惜每一动物的生命,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动漫《哈尔的移动城堡》告诉观众,战争的残酷性,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动漫艺术的创作折射着人性美,用绘画与影视蒙太奇手法相结合,直击人心,给人以美的思考。
总结
关键词:网络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美学特征;艺术风格;交流
0引言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我们的艺术创作形式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化的时代。艺术创作者们的艺术创作理念在向数字化的方向过渡,他们的艺术创作手段也开始渐渐具有了数字化的特征。这样一种新生代的艺术风格样式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审美特征。
1关于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指的是传统艺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新一代的数字媒体技术包括传统的影视、广播、电视媒体向数字视音频、数字电影方向的快速发展,也包括日益普及的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等[1]。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形和图像进行的创作、设计和制作,从而产生能让人们感到无比真实的立体动画和场景。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它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主体涉及到了三维虚拟场景、动态构图、角色形象、运动规律、音效、灯光照明等多个方面,这些审美主体所包含的内容比传统艺术要多很多。具体来说,数字媒体艺术包括着以下的领域:数字图像(数字图形图像艺术创作、数字二维绘画);数字动画(数字影视后期艺术创作、数字三维动画);数字音频艺术(电脑合成音乐、声波艺术、数字音乐创作等);网络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虚拟现实艺术;电影、舞蹈、戏剧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数字媒体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看来,即使是同一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如果不同的艺术家来赋予它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也就迥然不同了[2]。
2数字媒体艺术审美
在来谈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审美的概念。审美,指的是领悟和感受客观事物或者现象本身呈现出来的美,它是人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构建起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审美成为了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理智与情感的具体统一,从而能够追求发展,追求真理。具体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指的是人们通过观赏艺术家们根据数字媒体艺术理念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式创造出来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从而感受到和领悟到数字媒体所带来的一种别样的艺术之美。它的审美对象便是动态的或者静态的二、三维数字化图像作品。在高度的信息化社会里,以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数字媒体艺术,将会对当前的艺术审美产生革命性的、颠覆性的、深远的影响[3]。在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与一般审美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先要看到它们的差异性。由于审美对象的不同,一般审美是对现实美的感受,审美对象为现实的自然物和社会物,它们并不是专门为了审美而存在的。而数字媒体艺术审美对象为艺术作品,它们的存在则以审美价值为体现。不过数字媒体审美艺术和一般审美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它们的审美都归根结底的指向了人类的审美精神,都归根结底的来源于现实。
3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
3.1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技术之美
技术的发展是数字媒体艺术的最大特点,技术与艺术作品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技能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技术环境为审美价值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每一次新技术的采用,都造成了新的视觉上的冲击。因此,与传统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价值更多表现为技术之美。如著名导演卡梅隆创作的热播影片《阿凡达》,从它惊人的票房业绩就可以看出此片高超的艺术与科技价值。在全新的3D数字特效的支撑下,人们在影院中享受到了漂浮在云中的山峦、旋转飞行的蜥蜴、夜间发光的森林、一落千丈的飞流瀑布,这些拍摄手法和特技效果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都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些真实而脱俗的美妙视觉的背后,有着众多数字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他们搭配着全新5.1声道AC―3音响环绕的声音效果,给电影增添了巨大的震撼力。另外,先进的动作捕捉设备、自主研发的数字拍摄系统和强大的CG制作团队都支撑了这一完美艺术作品的出现。
3.2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动态之美
数字媒体艺术体现着视觉元素在空间中的不断变化和运动,与传统艺术的静态画面相比,它不仅包含了光影、构图、色彩等要素,而且还具有空间、时间、运动等数字媒体所特有的艺术特点。它的艺术元素并不是固定某点,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的在移动,时而加速运动,时而减速运动,有着丰富的变速运动,这就构成了一种动态的秩序,表现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动态之美[4]。
3.3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
数字化的艺术作品,在作者和观众之间、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共同参与、沟通互动、角色换位、共同分享的艺术模式。在网络艺术的互动性数字平台上,不管你是任何人,处在何地,只要进入到数字网络系统中,就可以找到你感兴趣的艺术作品惊醒补充、修改和再创造,他们可以对这些“开放式”的作品进行多次的再创造,不断注入新的想法和内容,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原创者和艺术家们扮演者向导的服务角色,每一个参与者都品尝着艺术参与的和艺术家的荣耀,在此,每一个观众都能够找到与自己有着共同点的艺术作品,他们享有更大的修改权和选择权,形成了艺术家与非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使艺术创作得到了换位思考和真诚的对话机会,因此,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人们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陶冶和满足。
3.4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未完成之美
在传统意义上,一件艺术作品,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创作者的目的,作者就会对作品进行收笔,而数字媒体艺术正在改变着这一局限,开放式的作品结构使得作品在共同参与和互动中可以随时删改、剪切和复制,这样就无限延续了它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期盼,在这种大众化的创作链接中,你很难看到终结,只要有人欣赏和接受,作品就会在互联网中无限创作,无限传播,永不会结束和停息,艺术家们永远在期待着意想不到的艺术奇观的产生。
4结语
在数字媒体时代,传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无比广阔的延伸,传统的艺术审美理念也被重新定义和诠释着。只有力图把握住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才能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对现代艺术进行正确和科学的定位。
参考文献:
[1] 邱晓岩.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2022.
[2] 王伟毅.数字媒体艺术的多种可能性[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5.
[3] 马凌燕.论新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异同[J].湖北社会科学,2007.
一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概述
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对审美的追求由来已久。在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形态下便会形成其相对应的美学理念,长久以来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血缘关系和人伦关系是促使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美学理念形成的根本条件。而传统艺术文化中的美学理念对我国声乐艺术的演进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理念的形成产生于西周时期,经过了萌芽阶段、百家争鸣阶段、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发展时期,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这几个发展时期来看,便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美学理念是在著名的儒家与道家音乐思想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环境下发展的,以当时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对音乐的理论,指出音乐必须要受到礼的约束,在审美的过程中注重将主客体、感性与理智等形式的统一,以给人们带来轻松、愉快的审美感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自产生之日其便深受传统声乐审美理念的影响,经由社会历史的千锤百炼,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儒家和道家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天人合一、中正和谐的审美思想。的爆发,标志着近代社会的开始,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开始广泛传进中国,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向具有现代美学特征的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美学理念既充分吸收了我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精髓,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社会音乐美学理念中的积极性元素,兼容共生,完全符合当下的美学思想观念,声乐艺术美学特征尤为显著,形成了典型的中国式民族声乐美学特征。
二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特征
声乐艺术简单的说是指音乐和诗词二者的相互结合,其突出特征是借助艺术的表演形式将高级的社会情感传递给他人,即艺术情感。因此可知,声乐艺术的首要表现方式便是“声”,也就是歌声,演唱者本身具有的并通过一定的学习掌握到的发声技巧和能力;其次便是“情”,是指歌唱者对歌曲情感的把握与表达。古代音乐人士认为歌唱就是对某种事物表达内心情感的过程,情不仅仅只表达内在美,同时也在歌唱中占据重要地位,毫无情感表达的歌唱并不会被定义为艺术。古人认为声乐必须声情并茂,用声音将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其最基本的要求。
从记载先秦之后的文献资料与近现代的歌唱实际表演去分析,把情感作为歌唱表现方式的基本理念具有主导性与一贯性。从如家学说中的孔子、孟子、荀子至《乐记》等在内的诸多历史文献,都将“用歌表达感情”当做审美音乐艺术的核心。在古代,唐朝著名的诗人与音乐艺术评论家,白居易就曾明确指出“唱情”的美学定义,其推崇声情兼具的演唱方式,反对没有任何任何唱情的演唱,这种新颖、独特的音乐理论观点对后世的音乐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还有清朝的李渔,也认为明晰歌曲的感情并充满感情的去演唱,才能全神贯注并将应有的精神贯注到歌曲之中,不仅能够给予演唱生命,而且能够促使演唱变得自然、流畅、迷人。从中可以看出李渔对“情”在歌曲中的重视程度,这是对白居易“唱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发展。近代以来,我国声乐艺术在西方浪漫派情感美学思想的重要影响下,把声情、词情和曲情融合后在歌唱上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进而实现了音乐创作的水准。词情是指作者在进行声乐创作时将内心情感和心理感受借助能够抒发内心情感的词曲进行转化,因此不同的情感便通过不同的声调表达。
曲情是指作者在进行音乐创作时运用特定的调式与和声等艺术形式将音乐所包含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声情是指以词情和曲情为核心,借助歌唱的方式将音乐中的情感幻化成非固定的音符,表面来看向听众传递的只是一种声音,但其中更多的则是对情的传递。必须对声乐具有一定程度的感知并能够较好地把握其中的情感才能将音乐中的声情表现的完美无瑕。
三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创造美学特征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兼容了古今中西的音乐美学思想,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综合艺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日渐形成了其特有的存在方式。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创造性美学特征简单的可以归纳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继承传统艺术精华的同时积极借鉴西方美学思想中的优势,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同时也为其增添了时代性。
“古为今用”主要是指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创作、歌唱、审美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传统与当代的差别。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在传统声乐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的诸多优秀艺术思想和美学理念都是对传统声乐艺术的精华部分的传承与创新。“洋为中用”指的是在音乐表达形式方面,要学会借鉴西方国家美学思想中科学的、合理的、进步的歌唱技巧和审美观念,学会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吸收其所包含的积极性因素。“洋为中用”于声乐艺术方面,表现为中西方的完美结合,一方面科学合理地吸收西方国家声乐艺术中的呼吸、共鸣、声音位置等表演和歌唱方法,赋予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表演形式和歌唱方面西方声乐艺术美学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听觉体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造性美学特征在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创作中也有着完美的呈现。不难发现,当前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创作的旋律、节奏、和声、配乐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现代气息。
我国的声乐艺术是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方声乐艺术思想、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和现代民族声乐艺术、西方没声艺术与戏曲艺术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各种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舞台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与创造性的象征。
四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美学特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文化频繁交流往来,人民的文化视域不断扩大,审美需求和欣赏水准也日渐提高。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这种新时代的背景下,在演唱、创作、审美等方面都紧跟时代潮流,呈现出时尚现代的美学形象,符合新时代的审美趋势,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纵观当下的民族声乐艺术舞台,不管是在表演者的外形包装上,还是在舞台布景方面,无一例外地都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充满了鲜明的时尚气息和强烈的视听感受。在听觉上,多种演唱方式的融合、音响伴奏的标新立异、歌唱风格的时尚多元等,都企图给人民大众带来独特的听觉体验;除此以外,新时代下的民族声乐艺术也伴随着个性的外部造型、璀璨的舞台布置、风格迥异的服装、三维立体的视频影像,都给观众强烈鲜艳的视觉冲撞力。在呈现方式上,演唱者打破常规,试图尝试和探索与众不同的表演形式,给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一定的时代性,顺应了当下求异求新的美学艺术品味。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奏大厅、美国肯尼迪表演大厅、鸟巢和台北小巨蛋音乐厅等都曾举办过独立的音乐演唱会。在诸多音乐会上,宋祖英与和多明戈、朗朗等音乐人士皆有过完美合作,将民族和声乐、民族和通俗、声乐和器乐结合,从多个方面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代性美学特征,不断将其推向全世界人民的眼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