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6 15:30: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核心素养与传统文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文化传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所流传下来的精华,是民族的宝贵财富与精神所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教师在授课时,要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重视文化传承,让青少年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
二、开发课本素材,渗透传统文化
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也是让学生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1.鉴赏古诗文,发掘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蕴藏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在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展示诗人希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归园田居》时强调诗人宁静淡泊的隐士情怀,代表了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在教《劝学》《师说》时阐释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受到情操陶冶、心灵熏陶,更热爱祖国灿烂文化,对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自主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素质教育要求,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
2.品味现代文,挖掘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材中,现代文是重要的构成部分,间接或直接地阐明了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掘现代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如生活习俗、传统节日、忠孝观念等,并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巧妙渗透文化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三、开展课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开展校外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还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因此,要全面运用课外时间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
1.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
定期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请相关专业老师来进行讲授。
比如举行诗歌朗诵大会,让学生积累知识,并能从中锻炼自己;开展古诗词默写活动,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而古诗词书法比赛中的获奖作品也可以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用来营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一举数得;开展成语故事比赛,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自己所了解的成语背后的故事讲述出来,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故事背后寓意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3.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电视节目
用电视媒体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心向往之。如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观看《朗读者》,享受经典文化视听盛宴。
四、借助节日习俗,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习俗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才能期望他们延续这些传统。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也可以让学生挖掘和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自觉参与传统节日的各种实践,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弘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历史社团;培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2016年国家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正式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进一步强调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基础教育在“学科中心”较为强势的背景下,要更多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强调教育的关键是在学生身上留下的能力与品|,这是核心素养的意义。
中学历史社团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专业历史老师的带领下,由一批对历史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中学生组成的团体。中学历史社团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旨在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并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并进一步形成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中学历史社团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开展历史社团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中学历史社团活动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儒、墨、道、法等学术流派异彩纷呈,四大发明领先世界,汉服、唐装独具民族特色……河南省洛阳市回民中学(以下简称“我校”)鸣鹤考古社成立后,多次组织成员外出参观、考察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活动,大家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回来以后大家在讨论会上都很激动,觉得提高了学习历史和做历史题的兴趣,在历史中找到了幸福感。
通过组织这些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亲身体验来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断深入,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不断升华,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不断增强。
2.中学历史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能够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中华民族要崛起和强大,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这样才能后来居上,这些正是我们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目标之一。我校鸣鹤考古社通过开展历史讲座、参观、考察,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笔者的《洛阳唐三彩》讲座中,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了解到三彩是古代的墓葬用品,通过讲座使部分学生对唐三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同学们纷纷到图书馆借阅相关图书,对唐三彩的起源、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了批判质疑的思维习惯,对于学生的勇于探索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中学历史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素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新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使学生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4.中学历史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和责任担当素养
“立德树人”不仅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要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意识。通过这些活动,造就了一批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的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和责任担当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即将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需要多种教育途径,中学历史社团作为学生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组织,在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源泉
我国存在的社会道德、社会意识,都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包括当代我们一直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体现着华夏民族热烈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品质。从其本质与内涵来看,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则思想,可以说是亘古不变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实践范式
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解如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得出具体的结果。目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行为指导中,一直体现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例如“尊老爱幼”、“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等,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从中我们也可以逐步认识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践行,这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华文明有着延续的赞叹和敬仰,在敬仰的基础之上,以传统美德为践行标准,一一去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属于当代的东西,但从其本质和内涵上来看,它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是升华与创新。它并不是毫无保留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吸取,也不盲目地继承封建社会中的腐朽产物,它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着科学的态度,通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式,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教育良好结合。所以,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时,他们获得的是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部分。它培育和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结论:中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与融汇贯通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沉淀,愈久弥香。要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要的一点就是梳理文化本身,掌握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明确什么方面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滋养内容。无论是何种文化,其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主体需求而产生和创造的,满足不同的主体层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所以,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衡量,从中进一步挖掘涵养的能效。
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做法
1.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感,可以有效地提升民族自信心,逐步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与践行。马克思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也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同时也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一定的历史阶段反应的是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是当时历史的现状意识材料。当下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的正式社会状态不断发展后,呈现出的伴随性的社会意识状态。它既可以有历史线索,同时也是当代优秀文化、精神的产物,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神力。传统中华文化,不仅是为了服务于世界,解释世界,同时也是为了改变世界。所以,我们要以自信的目光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客观的、历史的角度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甚是,从中挖掘具有当代的价值的东西,找到现实价值,用它来滋养和运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文明是改造人类世界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综合。从狭义上来说,文明是精神文明,主要指思想上的进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文明指的是狭义中的文明。这种文明对于一个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说,拥有则可以有良好的秩序。对于个人来说,这是提高自身修养的良好习惯。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素质都有待提升。校园中不乏出现插队、不说敬语、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
自古以来,我们就是包含民族精神的礼仪之地,中华文明的利益享誉海外。《周易》有云,“内文明而外柔顺”,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提升道德水平与行为操守。我们国家,讲究的是知耻、明礼。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我们应从文明、礼仪入手。不能让当下的大学生丧失基本的羞耻感,从而渐渐失去做人、做事的底线。我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大学生的礼仪风范、改善其不文明的举止,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
3.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落实到实际当中。价值观的教育属于思想范畴,重要的是教育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思想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有着内容空乏、形式单一的问题。教育本身讲究实践,但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容易与实践脱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深入人心,借助有效的工作手段来创新形式、丰富手段,不断提升果效。
所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入手,提升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有效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水平。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不断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果效。但是,高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要积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积极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相关工作的设计和规划上,要明确组织分工,提升教育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不断结合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来讲解,以此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陆肖乐,颜筱红.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J].学理论,2014,29:7-8.
曾经在看望一线教育工作者时说过:“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上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德育的核心内容在传统文化中都得以全面的体现。教师在小学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将其与传统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学生的思维模式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将传统文化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
二、丰富多元化趣味化德育方式
范围较之语文数学等学科更为广泛是德育最主要的特点。根据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将德育的价值观融入到体育、音乐等课程中,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二)积极利用相关社会资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走出课堂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其德育素养的提高。比如可以邀请公安或者交警等校外辅导员定期开展法制、安全进校园的活动,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和法制观念。(三)德育与传统节日紧密结合。由于小学阶段的德育主要以课本为主,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枯燥乏味而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在开展德育时可以将其与我国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结合在一起,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德育效果的提升。
三、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
关键词 时尚文化 交融 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Blend of Fashion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WANG Jinglei, ZHU Qinghao
(Tai'an School of Sh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an, Shandong 271019)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far-reaching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by the greater fashion culture shock. In both cultures, to explore new work vehicl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students,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verall quality.
Key words fashion culture; blend; carrier
传统文化有着精深博大、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有着醇厚底蕴和韵致悠远的艺术魅力;而时尚文化却向人们展示了其存在的盎然生机,以万人簇拥、一夜风行的快捷传播着,90后的大学生们正是在这两种文化的冲撞与交融中成长和成熟。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积极开展以文化为主导的德育教育,充分发掘和发挥两种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意义。
1 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谦和、内敛、勤勉、尊敬长辈等优良品质,等都属于对中国民族文化精华的继承。但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等方面,也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例如,在公共场合谈情说爱、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高声谈笑等缺少自我约束的失礼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自私、冷漠、低落,缺少基本的社交礼仪,追求以绝对“自我”为中心的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缺乏与周围环境的融洽相处及协调能力。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时尚文化已逐步占领了高校这一阵地,由于大学生群体感受的敏锐性、思维的活跃性、思想的先锋性、行为的前卫性,时尚则成为他们实践的重要主体。时尚的表现形式较多,但从时尚事物的性质角度可分为物质时尚和精神时尚;从表现形态可分为语言时尚、学习时尚、交往时尚、休闲时尚、消费时尚等。由于受时尚文化影响,大学生在服饰、发型、语言、甚至于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改变。
2 研究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交融背景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工作研究文化交融背景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具有时尚的元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时尚,这样不仅有利于正确判断日益多元、多层、多样的时尚现象中的利害、善恶、美丑,进而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而且有利于人们以时尚的形态传递表现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而达到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高校文化时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重要阵地,尤其德育教育阵地,必须始终坚持以的指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方针,努力使时尚的格调与时代的脉搏相一致,从而体现文化的高品位、高格调,从艺术性、思想性、理论性反映社会现实的时尚内容和形式。高校德育是主导文化的阵地,精英文化的发源地,理应肩负起为大学生中的时尚提供正确价值导向的神圣职责。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对大学校园中的时尚文化保持高度关注和敏感,透过时尚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价值观念、审美倾向等深层次的思想内容,并对其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使大学生从娱乐的心态上升到学习的心态,从感观愉悦的层面上升到精神愉悦的层面。
第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教育工作者研究文化交融背景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素质拓展则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即在学习和活动中学生发扬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发展方向作出科学地判断、准确地的选择,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和张扬,使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为将来的就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交融,更好地提升了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了大学生主动地将人类文化、科技、审美等文明成果转化为自身独特素养的能力。大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必须要求高校德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通过培养他们的文化辨别能力、文化审美情怀、文化思维能力和文化传承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文化导向机制,从根本上抵制低格调的时尚文化或部分腐朽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对高校德育教育的瓦解,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3 德育教育新途径
第一,找准交叉点,发扬传统文化精髓,汲取时尚文化元素。在两种文化的交流下,德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交叉点,研究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既充分发挥时尚文化的传播优势和易接受的特点,又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将传统德育教育资源生活化、具体化,再配以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活动形式,进一步增加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
第二,发觉德育教育新载体,凝时尚和传统之精华。如今的大学生已习惯于从网络获取信息,德育教育则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红网阵地或德育教育网站,在网站中充分加入时尚元素,改善人机界面,提高学生互动参与的积极性。做到政治理论的指导与监管和大学生的时尚前沿结合,做到传承传统文化和引导时尚潮流相结合,进而做到贴合学生生活和需要,吸引广大同学参与文化传承和人类进步,并不断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达到德育教育的育人效果。用流行时尚元素传播先进文化的内容是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工作中既要做到投其所好,又要做到高屋建瓴,如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可以在考研答疑、就业辅导、心理咨询等方面开设专栏,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求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让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总之,德育工作的教育与深化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德育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积极探索新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两种文化优势,发展好深化德育教育。
基金项目:2011年度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研究项目《基于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交融背景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红梅.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文汇,2011(2).
[2] 袁洪群.大学生时尚文化与高校德育融入的新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1(2).
[3] 谭练红.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沧桑,2010(6).
[4] 丁静.时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学海,2010(5).
[5] 王平川.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4).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素养;中华传统文化;融合
1溯医学生职业素养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之源
1.1人本观
“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源起春秋时期名相管仲:“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指出人是江山永固的根本。《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核心。人本思想在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亦显而易见。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之《千金方》说:“人命之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生动地诠释了医者对生命的敬畏、尊重。纵览我国现代医学发展史,不难发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医学人文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可以说达到了深入人心的程度。以病人为中心,患者至上,关爱病患,兼爱平等,尊重隐私等等无不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照。事实上医生不是无所不能的,但人文关怀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医疗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唯有坚持“以人为本”,方能杏林春暖。
1.2和合观
有子在《论语》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大意是人际关系以和谐为贵,和谐的基础离不开彼此尊重,以礼相待。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的位置放在“天时”“地利”之上,可见人和的重要性。“和”有和合、和平、和顺、和谐之意。它“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5]。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宽厚、与人为善、等思想无不体现出“和为贵”的柔性追求。当下,医患关系问题最大的症结在于缺乏有效沟通、相互理解和换位思考,“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作为医生要善于心理换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懂得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以和为贵是化解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和谐的灵丹妙药。
1.3仁德观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生动地阐释了德行的重要性。意为君子需拥有宽容、坚忍、谦和的态度和光明磊落、磅礴大气的胸怀,像厚实沉稳的大地一样品德高尚载育万物。中华传统思想中崇仁尚德的道德理想和境界对医学文化的影响甚为广泛,诸如“医乃仁术,无德不立”“仁者爱人”“仁心仁术”等,并将医者使命和国家责任紧密相连,主张先“医人”而后“医国”,北宋杰出的思想家范仲淹曾说过“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从侧面说明了医生的使命堪比国家重臣,悬壶济世,德高位重。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论,至今仍是医务工作者的行为规范。他认为,对于求医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6]。可见,仁学与医学合为一体,架构起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伦理道德体系。
2悟医学生职业素养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之道
2.1天人合德:自觉与他律相结合
国学大家钱穆先生曾言:“‘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明代思想家张载认为,“天人合一”概括起来有两层含义,一是倡导“天人一致”,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主张“天人合德”,人应该效法天地,涵养身心,完善自我,诚明致知。“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与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不把“人”作为一个超然独立的实体,而是看作复杂的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一员。人的健康受制于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医生在治病时除了关注疾病本身,还应关注自然、社会和心理等多因素的影响[7]。医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人命关天,责任重大,所谓“天”就是他律,“人”就是自觉,“合”就是担当。遵循“天人合一”就是要有医学的整体观、大局观,常怀感恩之心、良善之心,宽厚之心、包容之心。自觉自律、向善向上,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8]。
2.2知行相资:明理与践行相统一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所著《传习录》中有云“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意为“知行合一”。精读明阳心学,可将其深意理解为三段论,一是“知”的“良知论”。良知就是天理,是天赋道德,是与生俱来的潜藏内心深处可激发、可转化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具有内在性,强调人的道德认知。二是“行”的“方法论”。是由致知格物、胜私复礼修炼而成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具有能动性,强调人的道德实践。三是“合一”的功夫论。即坚守本心、“知行相资”、觉知躬行、明辨是非、抑恶扬善,达到明理与践行的统一。当前,我国医疗卫生系统沉疴积弊仍然存在,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正风肃纪的关键所在。“知行合一”以其深刻独到、笃实精察的道德理想成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遵循。唤醒和净化医学生内心的道德良知、道德觉悟和高尚境界,摒弃浮躁倾向和物欲追求,以文化人,成就大智、大诚、大真、大爱的大医、良医、明医、儒医。《国语》认为医生不仅能治病除痛,有“医人”的小作为,还要心怀天下,有使命担当“医国”的大情怀,此乃“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知行合一”立足本心,志向高远,既有知是知非的知识心,有知善知恶的道德心,有知明知暗的责任心,有知取知舍的平常心,有知进知退的行成心,此亦为医者之心。
2.3义利兼顾:重义与轻利相协调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义利”思想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其核心问题集中在“义”与“利”的价值判断和多元导向。法家更加倾向于“贵利轻义”,道家的态度是“既超道义又超功利”,墨子以为“义,利也”,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义以为上”。义利的理性思辨绵延至今,社会进步和人性复苏的推手将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浮出水面,成为大众接受的主流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受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冲击,部分医学生存在着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优秀传统文化是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通过把握与运用传统民族美德有助于正确处理好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9]。义利观在医学生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就是将“重义轻利”的观念扎根心中,并成为其职业精神。《诗经小雅小旻》有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语形象生动,深刻明晰。同源同理,它道出了作为一名医生应当遵循的职业操守:顾全大局,谨言慎行,重义轻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3谋医学生职业素养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耦合之术
3.1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固职业素养与传统文化融合之“本”
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培育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首先需要从认识入手,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价值理念和思想精髓,进而从实践落脚,激发学生的意愿、情感,判断和责任。构建完善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是第一步。以学科融合,资源共享、多校联动的模式建构医学生“人文学科课程群”,实现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的各学科与医学的深度融合。增强医学人文课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第二步。教师需不断创新思维模式,着力深耕和研磨专业内涵,创造性地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高度耦合,推陈出新,不落俗套,让新思想冲击头脑。复旦大学“网红”教授陈果的思修课之所以堂堂爆满,其根源在于她深刻、生动、优雅、有趣的授课形式。开展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三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软肋在于实践,因为只有通过贯穿于医疗实践过程每个细节中的医德教育,医德才能作为一种内化的自觉感知和行为模式[10]。我校开展医学生体验式教育实践活动由来已久。在假期开展“做一周见习医生”的活动长达15年,“校友开讲啦”活动已持续两年,医学文化教育展示基地入驻寝室。床边教学、临床见习、生产实习阶段注重医德医风教育的浸润,学生在实践中体察医者境遇,聆听医者教诲,感悟医者情怀,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3.2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铸职业素养与传统文化融合之“魂”
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精深,理念超然,气度高雅,神韵飞扬,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所谓科学性就是求真,艺术性就是求美。去伪存真,尽善至美,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优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科学发展和艺术传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说,要唤起传统文化生命力,让更多美好的经典在时隔千百年之后流行起来,传承下去;唤起传统文化生长力,让古代先贤的情怀、智慧能在时代语境里观照当下,并能扎根、发芽、开花、结果,赋予今人以积极的思考和正能量[11]。《国家宝藏》《中华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身,为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注入了鲜活的人文思想和强劲的精神力量。我校有着70年发展历史,校园充满浓厚的医学人文气息:“博学洁行、厚德济世”的校训深入人心;“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文化科技艺术节”“红医社”“医学巧绘”等活动异彩纷呈,极具人气;人体科学展览馆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成为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摇篮。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76 ― 02
文化由人类所创造与传承,同样,文化对人也具有教化与塑造的功能。文化属性和品质是有高低之分,先进、向善属性的文化对于培养人才大有裨益,腐朽、消极属性的文化只会把人异化成为社会的畸形。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多远文化并存和互相冲撞的时代,更让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对于文化的选择毫无理性可言,甚至是在好奇心和叛逆心理的驱动下盲从和走向边缘。
一、何谓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释义
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就在繁衍变化,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诸如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这也是文化的广义概念,而狭义的文化只包含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本文所论述的传统文化是广义上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民族文化,它在育人功能上有着外来文化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文化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的许多价值判断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具有指引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教育方法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应用到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例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至理名言就是大教育家孔子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方法。示范教育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做起,成为大学生的榜样。
传统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正视思想道德问题。当前社会出现的道德滑坡案例应该让我们警醒,而传统文化中充分肯定了道德的力量和地位。《礼记・中庸》将“修身”奉为治理国家的“九经”之首。《大学》中也提出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准则,这些准则都是以修身为核心辐射开来的。不难看出,修身在传统文化中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
为摸清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笔者设计制作了调查问卷,共印制162份,向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等6个学院12个专业的同学进行了调查统计,收回有效问卷160份。
(一)潜在的传承危机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样”的调查中,有45.7%的同学认为不太乐观。这不太乐观的背后,其实就是多元文化并行时代背景下的潜在危机。传统文化此前在五四时期就曾受到过激烈地批判,在被彻底否定后又在本世纪初又兴起了国学热,直至今天传统文化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但是,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认同,而无孔不入且又掺杂入侵味道的外来文化已经对传统文化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更为荒唐的事,源于我们国度的传统文化竟被篡改了国籍,在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感受”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一事件对我们的触动很大,有43.2%以上的同学认为韩国,有32.5%的同学为此感到反感与愤怒。这说明了我们的大学生对于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有一种危机感,而且在传统文化被他国认领时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传承愿望。
(二)教育的缺失与乏力
其实,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只是我们在教育上有缺失,造成了文化传承的危机。再看下面一组调查:在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的调查中发现,从网络、电视、传媒了解传统文化的高达77.8%,而让人更感意外的事从书本中了解传统文化,或者与父母交流了解传统文化都高于老师课堂讲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从侧面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在传统文化讲授上的缺失与缺位。
因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更多的是自发性地了解,受自身鉴赏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所以也造成了他们对高雅传统文化接受偏低,对世俗性的传统文化更为青睐。在对“哪一类型的传统文化最感兴趣”的调查中,饮食文化(特色小吃)占了66.7%,而文学与所谓的“经典”则最不受待见,两项合计仅占到了18.5%。在另一项与此相近的调查中,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民俗风情(历史名胜、习俗节日)、民间艺术(琴棋书画、舞蹈)、民间工艺(剪纸、刺绣、陶瓷)、美食。而对传统思想(儒墨道法佛)则最不感兴趣,仅仅占了6.1%。以上的数据对比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接受的世俗性和高雅性的区分。历史名胜在旅游热的催生下更多地成为90后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集中领域,而传统节日更是已然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儒墨道法佛等哲学、宗教思想文化,一方面受唯物主义世界观影响,不会像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普通民众那样盲从和迷信宗教,另一方面对于哲学、宗教达不到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也只是觉得虚无缥缈,不会将兴趣点落在这方面。
(三)渴望了解传统文化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有内在需求的,调查中发现,“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52.8%学生想要了解,但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时间。对于“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侵袭”的态度调查中,有35.8%学生认为应该坚持民族精神文化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是外来文化接受最快的群体,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对象,他们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在“您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调查中,有57.9%的学生选择了愿意。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指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高等院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理应有所行动,且在传统文化教育上愈加走向成熟。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它能够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化、理论化。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这样一门传统文化课程,尤其是在一些非综合性院校,缺少师资以及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漠视造成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空白。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认为传统文化至少也应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中大量引入。
近些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断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这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形式的灵活,这些改变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窠臼。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是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的切入点,也是在政治理论课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学生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都可以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课堂,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魅力,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导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把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的先决条件。目前我们国家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国统一的教学内容,各门课程中都可以从某些内容作为切入点,在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果要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首先就应该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水平开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更加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具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的自觉性,在思政课教学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突破。
(三)第二课堂的延伸与扩展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更加注重知行结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概念也应该放大,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也需要延伸到日常活动中。教学的主体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以辅导员为代表的行政人员也要参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一个大的传统文化课堂格局,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层次。
在此仅以传统节日举例:传统文化与很多传统节日紧密相连,但因为缺少有效的文化引导,传统节日的文化属性被我们忽视了。而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西方节日却赢得了大学生们在形式上的喜爱。在“热衷于西方节日而冷落了传统文化原因分析”调查中,45.1%的同学认为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严肃、内敛,大学生才通过西方节日增加娱乐。而对于“你以前参加过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或比赛”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0.7%的同学都表示没参加过,但想参加。如果我们利用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主题活动,那么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散发出来,传统文化的观念就能深植于大学生的内心,高校文化传承的使命就得以实现。
四、结语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始终无法全面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却在与日俱增,背后的原因正是这个多元文化并行的时代背景。说过,我们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作为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显然需要被传承和发扬下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者应该首先具备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实现其教育目的。
〔参 考 文 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像一场风暴席卷我国。近年来,我国网络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迅速成为网络大国。人们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实现商品交易,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刚接触网络的时候,人们需要懂得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只需手指轻轻一按就可以实现不少生活需求。网民可以利用大量的碎片时间打开手机阅读网络资料,便利的上网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仅是一场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思想的民族精神。现在,这两种文化出现了强烈的碰撞,一方面人们追求时尚、追求效率,对传统文化出现了弱化现象;另一方面人们在忙碌中更关注道德的回归,对网络文化存在的价值和蕴含的精神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对于网络文化的定义,争议很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于网络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人认为只要是和网络有关的文化产品就叫做网络文化,也有人认为网络上首发的作品才是网络文化,不管是怎样的观点,网络文化都摆脱不了网络和文化这两个要素。网络具有方便性、先进性等特点,在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逐渐得到了网民的认同,因此,我国的网络发展速度惊人,网络以不可抵挡的姿态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移动网络的普及,让更多的手机族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都能够感受到网络文化独特的魅力。尽管每个人对于网络文化的理解不同,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存在方式,它有着独特的表达形式。简单来说,网络文化就是以计算机或者手机为载体,以网络为平台,依靠发达的信息传播系统,运用各种语言符号传播思想、发表看法、传递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购物、讨论……可见,网络的功能非常强大,网络文化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二)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植入中国人骨髓中的民族精神,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理念的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内涵弘扬于世,绵延至今。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产生、发展的历史,作为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道德标准等渗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有别样的个性和气质,这来源于受到几千年文化的熏陶。因此,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国人们践行的道德目标和依托的精神家园。
二、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并存的现象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二者的融合也逐渐被人们认同。二者相互依存,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寻找最佳的契合点,分别在我国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以信息高科技为基础,和传统文化相比有其独特的特征。网络文化是在计算机普及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网络的诞生、发展和普及过程中必要的条件是技术的革新。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为网络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各种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为网络文化的传播构建了平台,因此,网络文化首先表现出技术特征。网络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处理,将传统的图片、文字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经过分析后传递到网络上。由此可见,网络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数字形态的表现,由于实现了数字化传输平台,影像、图片、音频等复合而成的多媒体传输让网络文化内容更加丰富,这体现了网络文化的数字化特征。除此之外,网络文化还有虚拟性的特征。网络的普及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络更方便,人们通过QQ、微信平台、淘宝等应用程序可以实现聊天、交友、购物等形形的生活需求。互联网上的资料是可以虚构的,匿名的现象让更多人喜欢上这种隐秘的方式。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在网络上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和其他人进行文化交流,从而获得各种需求的满足。网络文化具有的开放性和平等性等特点也是吸引众多网民的地方,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把自己剥开展示出最真实的一面,心里的烦恼可以在这里倾诉,传统文化中一些羞涩、隐晦的话题可以在网络上放开了聊,人与人之间虚拟的角色中的交流是平等的,彼此可以敞开心扉,互相缓解工作、生活压力。网络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元化,尤其表现在内容的多元性。人们在网络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大多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因为网络中所包含的文化包罗万象,涉及到文学、哲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并且其传播方式是多元的,满足不同形式的互动。由此可见,网络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文化载体,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群体的需求,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
我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其传播方式主要以书本、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传统文化的传递也大多通过教育教学和民间的口头相传,学生在进行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所受到的道德标准、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都是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传统文化正能量的书本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学生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从言谈举止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但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依然有很大的弱点。比如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慢,传统文化的作品要经过编辑出版之后才能够在人们手中传播,传播方式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充满正能量,带有很深的哲理,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学习,目前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群体,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较少。这不是说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传统文化的内涵深邃,要理解传统文化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鉴赏能力,也就是说需要一定的文学底蕴才能够把传统文化的精神理解清楚。因为传统文化作品的作者大多具有很高的创作水平,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历练,如果读者不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就不容易读懂。
三、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并存的现状已经是我国文化主流形式,两种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两种文化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各具优势,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合的研究首先要分析两种文化存在形式上的差异。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相比有很多的不同。从传播速度和方式上网络文化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从思想内涵上来看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远比网络文化大。下文将从两种文化的优势和缺陷进行比较分析,强调突出两种文化在相互影响中的重要性。
(一)网络文化的优势和缺陷
网络文化的优势在于快捷、方便、实惠、开放。网络文化是借助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来进行传播的,传播速度远远高于报纸、书本。报刊杂志从创作到出版需要很长时间,而网络文化从创作到只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可能更短时间。快捷传播是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最大的优势。其次,网络文化容量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络文化作品的读者量没有限制,只要能够上网,满足一定的条件之后就可以阅读相关文字。而传统文化的作品需要人们购买才能阅读,比如报刊杂志,由于印刷数量有限,阅读的对象也相对较少。从经济实惠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化更实惠,网络阅读只需要缴纳上网费,有的网站需要一定的费用而外,没有其他收费项目了。也就是说网民只需要支付少量的费用就可以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比如知网的资料检索下载,每个月只需要些许费用就可以阅读里面的文献资料,而且内容非常全面。传统文化作品不花钱能阅读的只有图书馆,但是不能保存,网络上的资料还可以下载下来,作为永久保存。网络文化更开放体现在创作过程中,广大群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创作,实现自己的文学梦。人们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文章,也可以通过好友进行及时交流沟通。而传统文化的阅读过程在相对封闭性的环境中进行,即便是有感想也不能及时和朋友交流,更别说和作者交流了。在网络文化中,读者还可以给作者留言,作者在方便的时候还可以一起探讨作品中的文学问题。然而,在网络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网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言论,可以上传资料信息,无形中给一些低俗的人提供了传播庸俗信息的平台。网络上不负责任的言论、虚假信息、不文雅的广告等严重地污染了网络文化。网络普及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很多陷阱。近年来网络诈骗和信息犯罪的案例越来越多,这就说明网络这个虚拟空间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尤其是网络舆论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极少数心理变态的人利用网络文化在舆论场所兴风作浪,治理和整顿舆论市场便成为当下全球共同关注并十分头疼的问题。
(二)传统文化的优势和缺陷
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具有了深厚的文学底蕴,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的熏陶方面,对华夏子孙具有引领性的作用。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思想从商周时代延续至今,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中华儿女永远继承和发扬。其次,在对待个人生命和自由的问题上,我国传统文化中追求自由、独立、民主的思想给人们带来深深的感受。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待个人和集体的问题上,中国传统历来尊崇顾全大局、胸怀天下的责任感和全局思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诠释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折射出了我国先哲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对待人与自然的问题上,我国自古以来具有崇尚自然,追求个性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喜爱和赞美的文学作品太多,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环境保护的朴素意识,也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但是,在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博弈中,传统文化有很多地方处于被动地位。比如时效性、开放性等方面明显差于网络文化;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网络文化相比也显得单一,在传播和互动方面也没有优势。
四、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网络文化作为快餐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于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宣传平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便利。传统文化为网络文化内涵的提高提供了保障和条件。因此,作为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网络管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不可回避和否认,网络上现在还有很多低俗和虚假传播的现象玷污着网络文化市场,这需要广大网民自觉维护网络的纯洁性。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需要更多的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精髓作为支撑。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得以传承和发展,网络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形成丰富的内涵。因此,从网络管理的角度来说,要尽量避免低俗的信息进入网络,让互联网上的文化充满正能量。网民在上网过程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不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话不说,未经证实的消息不传播。提高全面素质,让互联网展示中国人的风采,展示中国气派。因此,规范网络管理,引导网络文化健康良性发展是未来网络文化发展的方向。
(二)汲取文化精髓,提高网络文化内涵
网络文化是一种零门槛的,没有限制的沟通和交流。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融入网络文化中,不仅提高了网络文化的内涵,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保障。应着力提高传统文化的质量,增强人们的认同感,让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引导网络文化的传播。其次,要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大优势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广大网民心目中具有权威性,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食粮。网络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可以提高其自身的文化底蕴。
(三)发挥网络优势,宣传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困境。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丰富的民族精神,很多人只能通过电视、电影、报刊杂志、广播等方式获得传统文化的知识。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扩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这就需要各传媒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微博、微信、百度等各网络平台丰富我国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知识,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我国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宣传机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丰富多彩的方式吸引广大的网民自觉加入到学习、宣传和分享传统文化的活动中,让传统文化在网络的推动下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五、结语
1.1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政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完美的品格。纵观世界几千年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有共同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凝聚着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思政教课教学同传统文化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倡导的是一种君子自觉奋发向上,刚健有为的精神境界,这对大学生砥砺品质、陶冶情操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情怀,对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远大理想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可启发大学生认识到只有严于律己,注重自身品德修养,才能以德服人,实现美好梦想。对于思政课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拓展其内容,弥补大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不足,还能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实力,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1.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当代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健康完美人格的塑造。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处于竞争、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提倡和弘扬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以诚求诚”的传统“德教”精神,对缓解人与人之间紧张对立的状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应注意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适时地将传统文化精神精髓引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并对其内涵给予现代诠释。做到因材施教、古为今用,以更好的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经过自己的辩证思考、亲身体验。做到自我悦纳、悦纳他人,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1.3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感叹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这说明,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华文化在世界仍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地位。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乎涉及到每个道德领域和社会层面,对每个社会问题几乎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引证。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和”文化,我国历来主张“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这都是“和”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这些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强,但抗挫折能力差。稍有失意就会心灰意冷、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更有甚者的是,极少数学生之间因一点小事发生摩擦,最终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曾经引起全国震惊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其中一例,至今令人触目惊心。心理问题目前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大因素,教师在日常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应大胆借鉴传统文化中“和谐中庸”的思想”内容,积极传播“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心态。
2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当今世界各国文化正处在相互交融的时期,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见重要,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我们要全面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采取唯物辩证法的态度,使之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保持民族特色和开放共容的气魄,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优势。
2.1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对大学生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也应因时而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它宣传及时,不受时空间的制约,大学生喜闻乐见。将互联网的特长和传统文化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必将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育者还应实现由传统的“灌输型”向“双向互动型”教育方法的转变,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优秀古诗词讲演比赛、书法国画展等活动,做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各高校还可以因地制宜,利用高校所在城市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来丰富对大学生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或运用选修课和社会实践课来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2.2多渠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如今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假日经济的发展使得大学生更能利用节假日时间一览祖国的名胜古迹,亲身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祥和智慧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和传承的责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应用者和受益者,更重要的是自己还应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通过大学生从认识到实践的学习过程,按照知、情、信、意、行的内在程序循环往复,通过接受、内化、外化等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引导他们多层面学习弘扬传统文化。
2.3学校要给予高度重视
思政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意义重大而深远,学校的大力支持是实现思政课与传统文化的“贯通与融合”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日常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和课程建设之中,配备专职教师团队进行研究,并给予专项资金的支持。思政课与传统文化的贯通与融合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要取得真正的实效,不仅需要课堂内的理论教育,也要保持教育与课外实地考察的结合,需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实践活动方式进行。
3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基本特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国人的生活、工作,激励着人们自强不息。但由于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影响,工业化时代的职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面临艰巨的考验。如何让传统文化时代化,成为新的精神力量,见仁见智。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因此,面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技能轻人文之误区,需以传统文化传承为契机,促进其与职业文化融合,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
一、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特质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基本精神的最根本点,是儒、道、法、佛等的出发点与归宿。其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人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儒家侧重于人的精神价值,旨在天人合德,尽其心,知其性,在为仁的实践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道家侧重以人合天,要求人们能以更开阔更豁达的心态面对现实人生,超越物欲,“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因势利导,“循理”、“因资”地举事立功,功成事遂。佛家认为世间万物变化无常,人只有修炼消除欲望才能达真我,天人合一。三者指出了人的精神指向,旨在强调如何做人,无疑,为现代人的生命栖息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为现代职业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
(二)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道效法天道,奋发有为,积极进取。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其要求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目标,积极入世,修己修身,自觉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地学习,靠自己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同时,要有否极泰来之慧力。能预见事物两端,逆境中看到光明,能够变通变革;顺境中能居安思危,主动把握规律,乘时、应时,才能达到亨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自省自修,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张弛有道,才能成功立于天地,有为、有位,实现“内圣外王”。
(三)贵和持中
看重和谐,坚持中道,是深入炎黄子孙骨髓中的精神,也是朴素辩证法在中国人几千年现实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其强调和谐平和,恰到好处,收放恰如,不走极端。儒家提倡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和睦相;道家追求人与自然,人的身心和谐,遵道而行,率理而动,建立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道德与功利的和谐。这些中庸艺术,都是极高的道德境界与政治智慧,为人处世的高明艺术。中庸是要告诫人们做好本分本职工作,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职责,恪守职责,庸要有法,权衡把握利害,平衡各种力量,选择最恰当、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以达更高状态。要时中,合乎时宜,把握契机,行为恰切,依时权变,执两用中,才能在职场中获胜。
二、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融合教育的基本内容
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分属文化下的不同子项,但在现代社会平台下,却能对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的职业文化素养教育进行一个有机融合。那就是从普识角度,进行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等的泛化融合。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职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道德是传统文化强调的核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应如儒家积极入世,通过反躬内省、存心养性、重学与力行等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以求兼济天下或独善其身,安守本分,在利与义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坚守道德底线。如墨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兼相爱,交相利”,德行、言谈、道术全面发展,用科学的实践精神兴利除弊。如道家“依德而行,循道而趋”,如法家“去私心行公义”,以此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升职业形象。
(二)职业规范
职业规范是指从事职业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及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从业者要了解政策,遵守纪律,在利益、信念、目标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形成高度自觉。儒家的“克己复礼”,“名实相符”,法家的“刑名之学”其旨在强调遵守岗位职责与制度,自觉工作。学道家,“道法自然”,以“无为”的手段去“为”,任其自成其功,才能无不为。学儒家“敏于行讷于言”,不逾越职场规矩,中庸而为,把握分寸,做到“威而不猛”、“泰而不骄”、“和而不流”、“矜而不争”、“欲而不贪”、“
转贴于
乐而不”、“哀而不伤”、“劳而不怨”、“惠而不费”,才能成功地在职场立德、立行、立言。
(三)职业心态
职业心态是从业者对职业活动的心理反应。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不熟悉职业环境,往往视个人心态为职业心态,导致不能更好地胜任职场工作。因此,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优势,教育大学生有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乘势待时”,“交相胜,还相用”之心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确认识自己的德性、能力和优缺点,不妄自尊大、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三人行,必有我师”,能谦逊、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一日三省”,学会反省。“外圆内方”,团结合群。“兼相爱交相利”,与人为善,包容合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懂得舍弃,服从大局,在服务、学习、奉献中实现双赢。
三、传统文化与高职生职业文化融合教育的方法
传统文化与高职生职业文化的融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在理念、平台、模式上探索,还需要将传统教育方法推陈出新,才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一)加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培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关键在于教师。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需三重功能:学高、德高、技高。但近年来高职教师队伍德性素质不容乐观。学高为范,师德为上。对学生、同事、工作、社会的态度为教师德性素质基本表现,爱心、责任心、公允心等透视出其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折射出其传统文化积淀,因此,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很重要。如果教师自身传统文化修养不够,其对学生职业素能传习就有莫大的影响。学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教育,让教师积淀传统,熟谙时代,融会贯通,德技双馨,才能在课堂内外有机对学生进行濡染点拨,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二)传承儒家教育理念:“成人”教育
从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难看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蕴含、彼此渗透,相互催生、相互牵引。[3]二者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诉求,在内容上具有契合点,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1.二者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
中医药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核心价值观“仁、和、精、诚”是中华民族深邃哲学思想和卓越文明智慧在中医药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医术与医德的统一,是医学职业精神写照。[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制度价值取向的体现,是基本的、持久的价值,是真正目标性、理念性的价值,主要目的在于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从而培养出正直、诚实、勤奋、进取、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这点来看,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
2.二者具有一致的道德诉求
中医药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休戚相关。从道德层面看,中医药文化具有“上医医国的家国意识,致中尚和的价值取向,医乃仁术的仁爱思想,大医精诚的人格追求,上工治未病的忧患意识,胆大心小、智圆行方的行为心理”[5]。中医药文化特别强调医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修养,其以人为本、济世活人的价值理念,大医精诚、淡泊名利的精神,是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永恒的道德追求。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6]在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对我国传统理想道德人格的现代表达,也在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因此,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的道德诉求。
二、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
1.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传统文化,加强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在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中医药文化传承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范畴,丰厚的中医药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中医药院校弘扬中医药文化是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中医药院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将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精髓与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融合浸润到学生的思想深处,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凝练并弘扬中医药文化;要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医学院校的办学精神和理念,充分利用校园建筑、雕塑、场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宣传中医药文化;要积极开展专业经典诵读、中医药知识竞赛、医技大比拼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中医文化价值观的培养与熏陶;要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与医学实际相结合,穿插医学发展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中医哲学的广博高深,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民热情,增强学生对优秀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2.倡导精益求精的职业技能追求,培养医学生敬业奉献精神
精益求精、救死扶伤、尽心尽责是医生的天职。“精”即医术精湛,从医者需精于医术,唯精唯一,精义入神,方可致用。精湛的医术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熟读中医经典,将中医经典理论诵读、等级考试推广到中医药的各个学科,强化经典理论的学习,夯实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水平;要在中医教学改革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课程的教学,使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互渗透,培养既精通中医学知识和技能,又具备中医药文化修养的应用型中医药人才;要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述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与敬业精神;要坚持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事例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精益求精的职业技能。
3.倡导以诚为美的道德风尚追求,培养医学生诚实守信精神
良心是医生的底线,诚信是医生的天平,高尚的医德是医生的灵魂,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保证。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论及只有“精”“诚”兼备方能成大医。“诚”即高尚的品德修养。医者要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对所有来诊的患者,不管贵贱贫富,老幼美丑,都一视同仁,详察精治。在《纪念白求恩》中用“诚”来概括和诠释白求恩的医德境界。中医药院校要强化教育教学平台设计,发挥网络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通过时事教育、形势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倡导和践行诚实守信准则,丰富医学生思想内涵,增强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多邀请医疗卫生行业劳模、科研带头人及医疗服务明星畅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思想,使学生感受悟到先进的人格魅力,体验到生命所系,生命所托的真谛。
4.倡导济世救人的职业道德追求,培养医学生团结友善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32-0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不断发展积攒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流传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化瑰宝,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也是从古流传自今的,只不过时代在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同的变化,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要继承发展的,这样的继承发展就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
1.传统文化概述
传统文化的定义在学术研究中并没有一个规范的解释,只有一个宽泛的说法,就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有民族就有文化,它不一定要通过文字记载,它的存在方式是多种多拥模从其文化了解一个民族的内涵和精神信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它的历史文化是不可小觑的,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的传承与创新,先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无价的文化瑰宝。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古文、古诗词都只是把最经典的抽出一小部分来进行教学,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不是全部都是积极向上的,自然也会有一些不利于和谐发展的思想与物质,这些我们都是要祛除的,不学但也要正视,不能因为它是相对有害的就完全的忽略它,对其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它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它不局限于某种物质,它是有广阔的生命力的。
2.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价值
为何要把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我们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发展与传承的一条捷径,那么我们就要了解二者相结合的必要性与意义。
2.1 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只靠几篇古诗词就能了解透的,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教学比较单一、枯燥又比较偏见。对于古诗文的讲解在语文课堂上都是老师讲述,学生听,没有新意也没有创造力,根本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当代,我们许多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都没有什么了解,甚至还不如国外的学生了解的多,这种现状让人可悲,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存在了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前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的形式是多样性的,它的内容是丰富的,它的体现也是复杂的,远远不是几篇文章就能概括的。在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对于人的思想精神指导都存在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的宗旨在时代的变化中衍生出不同的含义,只是为了更适应时代的所需,所以它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我们的教育也是要与时俱进的,教书育人是为了培养人才为社会发展所需,同时也代表着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古文的讲解一般都是照本宣科,并不会多加引申,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就是敷衍居多,认为古文生涩难懂,对其兴趣并不大,这是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的,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把其价值发挥出来,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2.2 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意义。语文教学就是对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有效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选取合适的方式来进行传播,让其文化内涵能被更多的人接受理解,并且弘扬光大。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靠单一的对古文、古诗词的讲解是很难理解透整篇文章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体会到了这只是我学习的一种,和其他的现代文学习是没有区别的,这就没有达到我们学习的目的了。
在对语文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形神兼顾的教学目标,把高中语文教学有效的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样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进行改革,在教学目标上要把握好准确的方向,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基础教学中,让学生累积起来词汇量,对于古文的把握能产生自主的主动性,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这样兴趣才能带动学习的动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学习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的质量。
3.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源于流长,博大精深,我们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也只不过是我们从中学习的一点,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这需要我们的教师学者在教学中不断的去摸索去研究,中心就是从学生出发,使学生能在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就算完成了我们教书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中医学的发展,始终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不断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比如适时吸取了天文历法、地理物候、阴阳五行及人文清理等,将这些知识和理论与人体的调控与认知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这套理论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离开了传统文化,中医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当前的中医本科生教育中,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1.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对于中医本科生教育来说,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提高其运用中医理论的能力。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中医理论的形成根植于这种生产方式中产生的文化之中,尤其是深受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经常可见到阴阳五行等理论,比如《黄帝内经》就充分吸收了哲学学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种强调宏观整体、平衡和谐及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如果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则学生无法培养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在西医学理论不断冲击中医学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真正了解并掌握传统中医理论的内涵、思维方式和运用方法。
1.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中医根底
中医本科生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逐步打牢学生的中医学理论功底。由于中医学是从传统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所以中医课程的内容就显得晦涩难懂,尤其是刚刚接触中医学课程的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望而却步。为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根据中医理论的特点,并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两者相互融合,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在这样的中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毫无疑问,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了传统文化,才能对中医的深刻内涵加深了解。
1.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风尚
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仅要重视中医学理论的培养,而且更要重视学生医德风尚的培养,将医技与医德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前,市场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医患关系日渐紧张,加强学生医德教育势在必行。我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主张“仁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而中医理论受其影响,同样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理论,认为“医乃仁术”,对医德的重视,可见一斑。因此,在当前的中医学本科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医德的教育,将“术”与“德”充分结合起来。由于学习中医学的本科生大都是理科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少,所以更加需要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了解古代社会的民族心理、道德观念等,然后更深刻地理解“医乃仁术”的含义,逐步提高自己的医德风尚。
2加强对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在中医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上文中主要介绍了加强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而为了更好在本科生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笔者认为可遵循“激发兴趣打牢基础促进学习”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校园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对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采取的方式有雕塑,并配以文字说明,通过的雕塑和文字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的悬壶济世的名医,可将这些医德高尚名医的经典名句展示出来;打造中医传统文化历史长廊,集中展示我国古代中医学的成就,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建立中医传统文化网站,将有关中医理论的古典书籍、文化常识和视频资料等上传共享,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和途径。通过上述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优化课程设置,逐步打牢学生的文化根基
中医本科生从小接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很少接触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对于本科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优化课程设置,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模式,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读懂深奥晦涩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典籍。当前,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各个中医院校均加大了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开设了经典名著、古代散文等课程,但是从专业课程设置来说,传统文化课程仍然相对较少。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古典文学、哲学、训诂及音律等方面,根据中医学理论的特点,应着重加强中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古典哲学思维的培养,逐步提高文史哲课程比例,使学生了解古代的道德伦理、逻辑及人文素养,充分了解和领会中医学理论的精华和精髓。
2.3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提高专业课的教授效果
加强对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除了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优化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之外,还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就是将专业课程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如在讲解阴阳五行、精气等学说时,教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取象思维”模式,引导学生逐步领悟“远取诸物体,近取诸身”的认识方法,学会从千奇百态和变化莫测的现象、事物中思考事物的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向学生讲述一些名家名医的事迹,主要是他们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的经历,使学生逐步了解自己的一言一行均干系重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热情,而且还能够提高其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3结语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道德都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一种优良品质,如果一个人道德高尚,那么这个人不仅仅是人品高尚而心安理得,还能造福人类。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与道德精神相结合,使学生学习文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孔子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注重以德为先,坚持以德报育人,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思想,从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学习孔子的古文时,能看出孔子注重教育,重视道德的培养。学生学习时不仅要学到知识和良好的品质,并且?要传播出去,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小学数学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德育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明白道德的重要性,养成懂礼貌、遵守纪律的好习惯,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只是一味进行知识学习而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中,领悟知识对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争当优秀、高尚的小人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我国小学以德育作为学校的教育根本,传授给学生优良的品质,学校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彻底改变功利性教育思想,对现有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同时构建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宽松、融洽的教育方式,同时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也达到明显效果。重视传统教育的创新和多元化教学,把德育作为小学教学的重点任务,为国家优秀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1.完善小学数学中德育的教学方法
将小学数学教育中智力与道德训练分离,采用小学心理学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进行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主要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用德育的方法塑造学生的优秀品质。针对教育体制的发展,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同时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数学知识教育中,使其相辅相成,孤立存在的形式是不可取的,必须共进退,共同发展,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积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发扬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2.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