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育的基本使命范文

教育的基本使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5 09:38: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教育的基本使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教育的基本使命

篇1

关键词:校本实践;生命教育;内容;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27-0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最早提出了生命教育。从此,生命教育在欧美国家迅速开展起来。我国开始实行生命教育是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先后在我国香港、台湾、香港地区推行开来。近年来,生命教育才在我国广泛推行。北京师范大学还专门成立了生命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华蓥中学校以"德润心田,绿满人生"的办学理念,大力发展生命教育,提出"绿色生命观"。本文基于重庆市华蓥中学校的生命教育校本实践,对生命教育的内容又有了新的见解。基于"绿色生命观",笔者提出"自我绿色生命观","社会绿色生命观"、"自然绿色生命观",拓展了重庆市华蓥中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

1.绿色生命观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是重庆市重点中学,作为一所地处华蓥山麓的大规模农村高完中,经过反复酝酿,结合学校的办学历史、地域特点,结合时代特征并面向未来,确立了"让绿色文化浸润生命精彩"的核心理念和"德润心田,绿满人生"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和德育首位的教育方针,一个"润"字也传神地体现了育人的途径指向。"绿",代表健康,代表健康的生命!所以,重庆市华蓥中学校结合其"德润心田,绿满人生"的办学理念,又提出了"绿色生命观"。"绿色生命观"就是要关注全校师生的生命,关注生命存在的价值,让师生更加理解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进而尊重他人的生命,珍惜人类所共同的生存环境。最终达成"根深叶茂,异彩绽放"的师生共同健康发展的目标,实现和放大师生的生命价值。

2.自我绿色生命观

在"绿色生命观"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自我绿色生命观"。所谓的"自我绿色生命观",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理解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热爱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生命!笔者认为,"自我绿色生命观"是"绿色生命观"的基础,也是我们应该首先要着手做的。要实现"根深叶茂,异彩绽放"的师生共同健康发展的目标,实现和放大师生的生命价值,就必须首先要让师生在心里牢牢树立"自我绿色生命观"。每个人只有先让自己懂得理解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才能够影响他人,进而才能够影响影响社会,最后才能发展到整个人类的高度,去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

在重庆市华蓥中学的生命教育实践中,定期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来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例如,每学期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周,都是一个加强学生"自我绿色生命观"盛宴。生命教育活动周上,学校师生可以获得大量的生命教育资料,还可以观看生命教育节目,也可以通过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竞赛,来树立"自我绿色生命观"。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每次生命教育活动周上,都有心理剧的表演,心理剧的素材都是取自在校师生,让师生感受身边的生命。通过生命心理剧的表演,学生更加理解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热爱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生命!树立了"自我绿色生命观"。

3.社会绿色生命观

继"自我绿色生命观"之后,笔者提出"社会绿色生命观"。所谓"社会绿色生命观",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理解他人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热爱他人的生命,不危害他人的生命;要让学生尊重团队的生命,热爱团队的生命;让学生学会热爱家庭成员的生命,保护家庭成员的生命。人是高级动物,所以不应只停留在自身层面,要想到他人,想到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和谐",以及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绿色生命观"。树立"社会绿色生命观",从学生抓起。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中,也注意培养"社会绿色生命"的意识。例如,学校组织开展的关爱社区老人、儿童的宣传周活动中,学生通过关爱社区老人,理解了老人的孤独,理解了老人需要人陪伴的心情,也体会到了老人需要大家保护;还认识到儿童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到处都存在着风险,所以要保护儿童,爱护儿童。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体会着他人的生命,最终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爱护他人的生命。通过各种班级竞赛活动,学生体会到集体的荣誉感,体会团体的生命。通过"我给家人做一件事"的活动,很多学生都留下了泪水,体会到家人的关爱,以后更要关爱家人。通过这一系列实践活动,重庆市华蓥中学让学生树立了"社会绿色生命观"。

4.自然绿色生命观

"自然绿色生命观"是自"自我绿色生命观"和"社会绿色生命观"之后,笔者提出的又一绿色生命观。"自然绿色生命观"是"绿色生命观"的又一体现。"自然绿色生命观"是要教会学生学会爱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让学生关注并保护人类的共同生活环境,做到与大自然共融,共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的今天,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重要,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平衡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让学生树立"自然绿色生命观",让学生学会爱护生态环境,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重庆市华蓥中学定期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中,在培养学生树立"自我绿色生命观"和"社会绿色生命观"的同时,还注重学生"自然生命教育观"的培养。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对学校周边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学生通过这一活动,体会到生态问题、环境污染等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要让人们学会爱护环境,才能够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人类的生存才不会受到威胁。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自然绿色生命"的意识。

5.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重庆市华蓥中学的生命教育校本实践,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就是围绕"绿色生命观"开展一系列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树立"自我绿色生命观"、"社会绿色生命观"和"自然绿色生命观"。从自我到社会,再到自然;从爱护自己的生命,到关注他人的生命,再到关注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是生命教育内容的宗旨所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名牌群落;衍生过程;基本特征;生态学隐喻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5-0009-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品牌生态视阈下名牌群落效应对区域品牌培育的影响机理研究”(批准号:11YJC630117);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医药产业名牌企业群落培育机制与对策研究”(批准号:20120655)

【作者简介】关晓睿,吉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生态学、品牌管理;

盛亚军,吉林财经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吉林长春130117)

一、名牌群落的概念

(一)品牌、名牌的概念及生态学在品牌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关于品牌的概念,国内外学者的认识早已比较成熟和统一。Philip Kotler将其界定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抑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作用在于使人易于辨认某个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本文所讨论的名牌特指名优品牌,即西方学者一般所指的强势品牌,其全部内容包括质量、品种、效益、市场、产品信誉和企业形象等诸多因素,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E.Haeckel)。大而言之,生态学是研究事物关系的科学,其目的是使关系和谐。生态学自产生以来就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指导人们认识和解决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环境的现象与问题。最早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Schumpeter的经济进化论,是他率先引入产品从创新到消亡的“周期概念”。1950年,Armen Alchian阐述了企业与生物演化的相似性思想。David A.Aaker(1998)提出了基于单个企业品牌系统的“品牌群”概念,首次将生态学中的种群和群落概念引入品牌理论,提供了一个认识品牌问题的全新角度。美国著名品牌专家LynnB.Upshaw将品牌描述成“复杂的生物”,指出品牌生活在经济、社会和竞争形成的生态环境中,并形成具有极复杂市场行为的品牌生态系统。2004年,张焱、张锐出版专著《品牌生态学》,系统论述品牌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奠定了品牌生态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地位,标志着我国品牌生态学研究的日渐成熟。

(二)群落和名牌群落的概念

群落是生态学研究对象的一个层次,它强调了不同生物能在有规律的方式下共处,而不是任意散布在地球上,是生态学重要的概念。生物群落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群落和其他生物单元一样,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而形成的。

借喻生物群落,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名牌群落的概念。虽在名称表述上尚有差异,有名牌群落、名牌群体、名牌簇群等几种不同称谓,但是对于概念内涵的认识基本一致。“群落”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将若干名牌在同一地域出现看作是一个经济社会的生态过程。我们采用“名牌群落”的概念来描述这一经济现象,即某一产业集群空间内相似的名牌产品或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名牌企业所组成的若干名牌群体,它们如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一样,是彼此有序协调地聚集所形成的群落现象。

二、名牌群落衍生过程的生态学隐喻

(一)群聚现象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表现

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在各自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发现群聚现象普遍存在于地球生物环境中,并认识到某一地域内的生物总是相互依存,在一定规律指引下有序地生活在一起。同样,群聚现象也存在于企业生态系统中,即某些从事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有时会集中于同一特定区域内。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很多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名牌产品或名牌企业诞生,并且名牌聚集化成长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也是通常情况下该区域能够平稳渡过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生态学原理,生物群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由多种生物种群有规律地组合而成,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群落的物种对环境要求大致相同,或者一个物种依赖于另一个物种而生存。根据生态隐喻的方法,产业区域内名牌企业的聚集过程与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的聚集十分相似。区域内各产业中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成员就好比散布于生态环境下的各个生命个体,不同的产业就好比不同的生物种群,这些不同产业内的名牌企业种群根据产业链条之间的配给关系在产业区域内生存与延续,并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构成区域名牌群落。

主导企业与专业化配套企业的协作是企业生态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通常在群聚区域内,既有主导企业,又有为主导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其他机构组织。群聚恰恰可以提高企业间分工和交易的便利性,使区域内的企业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特色,获得突出优势。在这样的生态集群中,正如生物种群一样,有竞争,也有协作,竞争使得企业个体保持足够的发展动力,但这种竞争通常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更多的是协作关系。

(二)名牌群落的衍生过程分析

从其产业集群内名牌企业聚集化成长的过程来看,与自然界中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的演替过程十分相似。生物群落的演替是在同一区域内一个群落逐渐代替上一个群落的过程,是朝某一方向连续变化的过程。

名牌群落的衍生,大致经历五个阶段,即无品牌阶段、领导品牌阶段、品牌丛林阶段、品牌种群阶段、名牌群落阶段。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每个阶段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企业群落。在资源丰富、工艺领先的某一地区,当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的企业聚集达到一定数量和程度时,随即形成了一个简易的企业群落。随着群落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数量的增长,少数企业自创品牌,成为群落内的领导品牌。其他伴生企业成为群落内的建群种或优势种,而领导品牌企业则成为其中的稀有种,它们都对企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群落内部的仿效、吸引、优胜劣汰,企业群落表现为丛林式和梯队式。依据企业自身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群落成员不仅有优势种、稀有种,还有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等。市场需求的分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企业群落中的相似个体集合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品牌种群,而品牌种群正是企业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种群组成的不同是区分不同企业群落的主要特征。企业群落中名牌企业的出现为名牌群落的最终衍生奠定了基础,呈金字塔状分布的品牌价值使名优品牌得以凸显。作为企业群落发展的高级阶段,名牌群落标志着某一区域产业集群走向成熟。

名牌群落的衍生就是企业群落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随着结构的变化,企业群落的功能也变化。尤其是名牌群落阶段,群落在不断为内部企业单位提供资源、市场、信息,完善群落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前提下,也为它所在的产业集群或企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名牌群落的基本特征

作为类生态群落,产业集群中的名牌企业群落除了具有品牌理论中所指出的单体名牌的效应以外,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类生物特性,这些类生物特性对于探究如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问题、打造强势区域产业品牌、树立区域整体形象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本研究根据我国典型产业群中名牌群落的发展特点,并结合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分析发现,作为类生物群落的名牌群落同样应该具有生态群落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外貌特征

生物群落中的个体,分别处于不同的高度和密度,决定了群落的外部形态,即外貌。例如,在植物群落中,通常由其生长类型决定高级分类单位的特征,如森林、灌丛或草丛的类型。产业空间聚集体内,由于各企业经营业务的基本类型及范畴决定了其所处行业的基本特征,各产业内部的名牌企业由其发展及经营的基本状况决定其名牌的影响力度和辐射范围。名牌企业群落作为类生态群落,相对于产业集群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既具有产业集群中企业群聚的基本特征,同时更为突出的是其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对外部产生的累积影响力。名牌群落以其业务范畴及名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呈现出一定的类生态外貌特征。

(二)名牌群落由一定的品牌种群组成

每个生物群落都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种类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种类成分的多少及每种个体的数量,是度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名牌群落是由产业价值链相互衔接的若干品牌种群组成的生命有机体,这些品牌个体以其在产业链上的位置相同而构成同一种群。如同生物群落一样,品牌种群的产业经营范畴是区别不同名牌企业群落的首要特征,各个名牌种群经营的范畴及群落内不同名牌企业的数量及质量,是度量名牌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三)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类群落结构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元,具有一系列结构特点,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和营养结构等。名牌群落依靠产业价值链的衔接有机构成其群落成员组成。以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为基础,大、中、小不同等级的名牌企业并存,形成不同类型企业共生互补的名牌企业群体。各种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名牌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互补与竞争关系,共同生活在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环节。

(四)名牌群落是产业区域内各名牌企业之间的有序组合

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地共处,即在有序状态下共存。一个群落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竞争才能形成、维持和发展,而非物种的简单任意组合,名牌企业群落亦如此。群落内产业链上各环节名牌企业种群之间通过内外合作与竞争维持其产业链上的相对位置,产业链衔接不顺畅的环节及不能满足上下游基本供应需要的企业将被群落淘汰,名牌群落最终通过不断地适应产业环境要求而维持有序的生存与发展。

(五)名牌群落影响产业环境

生物群落会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形成群落环境。如森林中的环境与周围裸地就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包括光照、温度、水与土壤等在内的环境因素都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名牌群落内部的名牌企业成员依其在产业链中的相对位置而互补共生,其所在区域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环境、产业制度环境以及群落外部面临的市场环境都具有该名牌群落独自的特色,并为适应其有序发展而适时调整。

(六)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和边界特征

名牌群落往往由于地理或历史的原因,分布在一定的区域内,不同的名牌群落所分布的范围和环境也不相同。但是总的来看,名牌群落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不是任意的随机分布。分布范围的确定使名牌群落有了明显的边界特征,群落内外环境梯度变化的缓快,决定了边界的粗细。在多数情况下,名牌群落之间或名牌群落与其他外部区域都存在过渡带,称为群落交错区。在边界较粗也即过渡带较宽的交错区有着明显的边界效应。

(七)名牌群落具有一定的动态发展特征

任何一个群落包括生物群落和名牌群落在内,都像一个生物个体一样,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都有它们发生、发展、成熟和衰败的生存阶段。所不同的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名牌群落在成熟阶段的后期,面临着死亡和变革的选择,变革的唯一手段就是创新。名牌种群如果能通过创新获得核心竞争力和更广阔的环境承载量,就能在蜕变中得到新生。

(八)名牌群落中不同企业种群有着不同等的群落重要性

在名牌群落中,大多数一般的企业种群对整个名牌群落的结构、功能和稳定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还有一些企业则处于附属和次要的地位。而少数名牌种群则决定着群落的性质,它们的变化有时会主宰名牌群落的进一步演替。因此,名牌群落作为一个整体,不管内部企业种群是否发挥着大小不同的重要性,必须朝着对多数个体有益的方向发展。

四、小结

篇3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又称现场急救,是心肺复苏术的初始急救技术,是指由专业或非专业人员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危重病人进行现场徒手抢救的技术,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笔者在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成效。

一、教学对象

我校2010级护理中专二年级学生60名,年龄16~17周岁,均为女生,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学习。为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小班教学,将学生编成2个教学班,每班30名学生,教学内容及方法一样。

二、教学方法

(一)课前准备。

1.组建团队。笔者采用抽签法将学生进行分组。具体方法是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小木棒,在木棒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然后装进预先准备的袋子里面,混合均匀后,用抽签方式决定分组。由教师抽出第一支小木棒,被抽中的学生作为第一组的第一位成员,再由该学生抽出第二支小木棒作为本组的第二位成员,以此类推,每一次均由被抽中的学生来抽出小木棒,用这种方法来抽出自己的组员,每6人一组,分成5小组,每小组各选一位组长。

2.学生学案设计。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学案,学案主要内容包括临床案例、学习目标、工作任务及思考题、学生自主练习指引、知识拓展五部分。临床案例主要围绕教学内容及临床实际创设心脏骤停情景,根据岗位需求和教学目标提出5项工作任务,分别是:任务1――判断意识、呼救;任务2――开放气道和判断呼吸;任务3――人工呼吸;任务4――胸外心脏按压;任务5――判断抢救效果。思考题主要根据此病例信息提出最可能出现的情况,且涵盖每项工作任务相关理论的知识要点。

3.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每位学生根据学案提出的问题去查阅资料,查阅资料的方法可按自己的学习习惯,如查阅书籍、通过网络搜索资料或观看视频等。两天后,组长召集组员集中讨论,每个学生报告自己准备的内容,组员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意见,然后制定出完成任务的计划和方法。讨论过程中当学生遇到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学生进行互助式课程学习。

4.临床见习。按照授课计划,在第三学期开学初,安排学生带着思考题到本校的附属医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外科临床见习(包括心肺复苏)。

5.学生自主训练。授课前半周,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在夜自修期间开放实验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带领下进行安置复苏、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训练。

(二)课堂教学。

1.角色扮演法引入案例。课前布置学生根据案例分担角色,上课时将案例以小品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兴趣。

2.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排序。笔者在课前将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操作步骤分解为八个步骤,然后将每个步骤分别写在8张小纸条上,以同样的方法将5项工作任务的知识点分解后制作小纸条。在引入案例后,将打乱的小纸条和2张A4纸发给每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把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操作步骤排列顺序后贴在A4纸上面,将5项工作任务的知识点分类后粘贴在另一张A4纸上面,每小组再派一名代表解释分类排序的结果和依据,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3.体验完成5项工作任务。该项活动是本次课的核心部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5项工作任务,条件允许时请1~2名专业教师帮忙带教,教师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以便及时了解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各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可分为四步:第一步,小组讨论,主要内容为完成该项学习任务要掌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第二步,实施操作,小组成员轮流扮演现场救护者,并在心肺复苏模型上实施操作;第三步,评价反馈,包括三个方面,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评价反馈在小组成员实施操作后进行,评价标准由教师课前制定;第四步,小组推选一位成员进行操作,再次评价纠正。

4.成果展示。用投骰子的方法随机抽取1至2个小组展示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全过程,然后进行评价反馈。

三、思考

(一)项目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能力为目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不断提高项目研究能力,包括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同时教师还需具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能根据学生项目活动的进展情况灵活应变及时调整,能合理处理一些偶发事件。

(二)教师要注重积极、多样化的评价形式。

评价是项目教学法中的关键步骤之一。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有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对自己获得的成果进行分析以加深印象,还可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主动弥补。组评价能让学生分享其他同学是如何完成任务,在方法上与自己有什么不同,以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教师评价则应关注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情感和思维方式,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项目教学法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应用项目教学方法,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隐含在5项工作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任务所涉及的知识范畴,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根据任务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教学全过程,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四)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组建学习团队,将单独学习变为合作学习。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让学生合作完成工作任务,使学生体会到在临床工作中协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篇4

为了充分了解“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卫类高职学生职业“初心与使命”意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对某卫类高职院校大一至大三的护理学、临床医学、药学等专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756份。回收率94.5%。

(一)大部分学生有自己的职业追求,但部分学生对专业认识不清

通过问卷调查,“你选择来本校上学的原因”,发现大部分学生有了自己的职业追求,71.43%的学生是想通过来校学习到更多新的知识;76.46%的同学想将来从事医卫行业的工作。这部分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对职业进行了合理的规划。通过对“您学本专业的初心是什么”问卷调查,75.79%的学生认为是在校期间能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练就专业技能;55.29%的学生认为本校专业就业前景不错,以后想找个好点的工作;61.11%的学生想将来从事医卫行业的工作;也有49.74的学生想为“健康中国”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说明这部分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时候,已将自己的专业与今后就业方向、职业目标进行了相融。也有部分学生对专业认识不清,选择专业的时候没有针对自身的优点、职业追求和职业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而“专业认知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对将来从事具体职业的特点、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有较清晰的整体认知”。通过问卷调查“你选择本专业的原因是什么”数据显示,有21.56%的学生是别人推荐的,有23.81%的学生是家人安排的,还有21.43%的学生是随便选择的。这些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欠周详思考,会使其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比较迷茫,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职业方向,更是很难形成其“初心与使命”的意识。

(二)大部分学生明白自己的职业使命,但学生服务社会能力有待加强

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职业使命感是社会导向的,更多源自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倾向于指个体对特定时代背景下国家和社会赋予使命的感知、认同和自觉践行”。医卫类高职学生的职业使命,更多的是将自己的医卫职业与国家的医卫事业相融,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通过问卷调查,“作为医卫类学生您认为要承担哪些使命?”大部分学生认为需要不断钻研专业技能、救死扶伤、服务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力量,其中服务社会占比91.4%,救死扶伤占比86.51%,不断钻研专业技能占比83.33%,通过数据,说明大部分医卫类高职学生具有本专业职业使命的意识,也明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所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是医卫类高职学生的共同愿望,也是实现其“初心与使命”的重要途径。与本科院校相比医卫类高职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将知识转为实践操作的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提高医卫类高职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问卷“作为医卫类学生您认为要承担哪些使命”,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服务社会的本领,将“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积极进行专业实验实践,练就专业技能”,也有大部分学生认为需要先通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考取专业资格证书”为职业打下坚实基础;也有小部分学生对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持无所谓的态度,对社会实践能力、服务社会能力的培养意识不强,这使得工作后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

二、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我认知不准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是培养医卫类高职学生“初心与使命”意识的基础。但是,通过现状调查,我们得知部分学生在专业选择的时候对自己的专业认知不清楚,他们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不清楚,对所学专业的工作的前景更是不明白;部分医卫类高职学生未能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不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在进行学校和专业选择的时候,高估或者低估自己;有些学生甚至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规划与目标,更不会关注所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也未形成“初心与使命”的意识,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医卫类高职学生“初心与使命”的意识的形成与培育。

(二)学校培育不到位

医卫类高职院校在学生“初心与使命”意识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对学生“初心与使命”意识培育的重视程度也影响学生“初心与使命”意识的形成。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医卫类高职院校比较关注于学生的技能教育,忽视学生的人文教育;重视学生专业教育,忽视学生思政教育。而人文教育和思政教育是医卫类高职学生“初心与使命”意识培育的基础性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初心与使命”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三)家庭期望值过高

家庭及家庭成员在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医卫类高职院校中部分学生在进行学校选择和专业的选择上家庭显现出非常大的影响力,他们都是由家长直接进行选择的。而家长往往会将自己的期望和想法考虑进去,有时候甚至会忽视了学生本人的想法,这就造成学生对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并非自己的意愿,因而在专业学习的时候提不起兴趣,进而影响学生个人的职业规划,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初心与使命”意识。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大环境尤其是社会网络环境对医卫类高职学生“初心与使命”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当代医卫类高职学生基本上是“95后”“00后”,他们出生时中国社会正面临生活方式急速变革、互联网技术兴起并快速发展,他们是和互联网技术共同成长的一代,他们从出生就被各种信息裹挟,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来自互联网的影响可谓深远。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塑造阶段,面对海量的信息如果不能正确地进行筛选和辨别,容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这样会影响医卫类高职学生“三观”的塑造与形成,进而影响其“初心与使命”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提高医卫类高职学生“初心与使命”意识的对策

(一)找准认知,提高职业能力

自我认知是学生制定职业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医卫类高职医学“初心与使命”意识培育的前提。医卫类高职学生要找准认知,认清自我,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不断奋斗。一方面,医卫类高职学生要剖析自己,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学生可以利用“SWOT”等常用法则来分析自己的优点、缺点、优势和劣势,充分认清自己,认清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并根据自身现有的优点和优势扬长避短,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与奋斗方向。另一方面,医卫类高职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医卫类高职学生从事医卫工作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医卫类学生从事医卫工作岗位的必要素质。医卫类学生要充分利用好在校学习机会,结合社会用人需求,着力提升个人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能力,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培育,丰富培育手段

良好的培育能够促进医卫类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形式多样的培育手段能够提高学生“初心与使命”意识的培育效果。医卫类高职院校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培养手段,提高培育效果。一是进一步加强传统的培育手段。将传统的课堂教育、会议教育、榜样教育等与现代的PPT教学、视频教学、实践教学、活动教育相结合,增强培育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提升培育的效果。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拓宽培育手段。建立网上QQ群、微信群,让学生交流学习信息与心得,增强培育信息的畅通性;利用“学习通”“钉钉”APP等新媒体,探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拓宽培育的途径,增强培育途径的便捷性;开展线上答题、答题闯关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培育过程的趣味性。将“初心与使命”意识的培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初心与使命”意识。

(三)加强沟通,促进家校交流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而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起了主导作用。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家校交流,能有效地避免单纯依靠家庭或者学校教育片面地了解与教育学生,实现家庭和学校信息的互通有无,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和培育学生,促进医卫类高职学生“初心与使命”意识的培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畅通家校交流渠道。学校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学生信息库,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及父母的联系方式等。同时,要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建立学校与家长交流的QQ、微信群,多方式、多渠道地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另一方面,要定期进行交流。学校教师定期向学生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同时家长定期向学校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信息互通有无,双向配合,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四)努力适应,营造良好环境

篇5

教师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真做到“有教无类”。这是师德中最首要的一条。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教师的使命之一是:热爱学生,一视同仁。

孔子告诉各位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对于学习要永不满足,努力学习,决不厌弃;教育他人要永不疲倦,认真施教,情绪饱满。荀子在《劝学》这一名篇中,第一句就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明确提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上述孔子和荀子的话,其意思,就正是当今全世界都认同的一个教育思想:“终身学习”。

教师的使命之二,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不可以已。”要“终身学习”,并努力促进学生们“终身学习”。这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条。每个人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教师首先要学,然后才能教;学好才能教好,善于学才能善于教。为教之道与为学之道是一致的。为学之道是什么呢?儒家经典名篇《大学》开宗明义就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即:学习的规律,首先要明白做人的美德,亲近民众,回归生活,努力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这正是教师的使命。“明德”“亲民”“至善”,成为师德的标志,成为教师这种职业的要求。

儒家经典名篇《中庸》里将学习的基本程序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广博地学习,认真地请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踏踏实实地实行。“学、问、思、辨、行”五者要统一起来,一以贯之,永不停止。

教师的使命之三,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明德”“亲民”“至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八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师德的更加深入的阐发。

篇6

论文摘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实效,要重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思政”课青年教师在基本功训练中,思想上要明确学科性质与特点,增强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自觉塑造良好教学气质;教学实践中要明确教学宗旨,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也要处理好传统技能与现代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活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是“思政”课教学队伍的新生力量,他们往往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热爱教育事业,但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思想认识模糊,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忽视教学基本功训练、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实效。重视“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根据“思政”课学科特点,探讨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的基本内容,不仅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维护“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地位的必然要求。

基本功指从事某种工作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基本功则应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就教学基本知识而言,教学基本功应当包括对所教课程的学科性质、学科教学宗旨与教学方法的认知;就教学技能而言,教学基本功则应当包括对各种教学环节的处理和对教学手段的应用。正是基于对这些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教师实现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过程。根据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思政”课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首先要明确对自身学科性质的认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明确对课程教学宗旨的认知,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第三,明确对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认知,掌握现代教学技能与手段。

一、明确“思政”课学科性质与特点,增强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自觉塑造良好教学气质

明确“思政”课学科性质与特点,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是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的思想保证,是青年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和水平的内在动力,决定青年教师教学的基本态度和气质。

高校“思政”课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因此,就学科性质与特点而言,“思政”课既具有严谨的理论性、知识性,又具有严肃的思想导向性,是知识性与思想导向性的统一。相应地,“思政”课教师就既是理论体系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担任“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在价值多元和多样化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中,“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青年教师增强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思想上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清并克服当前在教育中存在的实利主义倾向的影响。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影响,当代教育在培养的目标上也有实利趋向,较少关注人自身发展,是背离了教育本质的。当代社会精神道德危机的蔓延,种种社会问题的滋生不能不说与当前教育目标的这种实利性偏向有密切关系。唯经济至上、唯科学至上的教育观正受到社会普遍的反思与批评。马克思说:“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自身”,人自身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宗旨,而其中个体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始终应当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广大的“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中,要自觉克服不良思想的影响,认清自身承载的时代使命与责任,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在国家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增强职业使命感与责任感,青年教师还要在思想上自觉塑造符合学科性质与特征的教学气质。教学气质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经历中逐步形成的,是教师个体人格魅力的表现。实践表明,教师个体的教学气质常常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大学生常常会因为欣赏任课教师的教学气质而喜欢上“思政”课。一位拥有优秀教学气质的“思政”课教师既应当具有丰富广博的专业知识与智慧,擅于应用各种教学技能与手段,也应当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胸怀远大理想,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关爱,擅于与学生沟通,具有亲和力,并能始终保持积极健康、乐观自信的教学情绪。青年教师秉持高度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犷在教学基本功训练中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对塑造自身良好的教学气质形成自觉的认知,并予以实践。

二、明确教学宗旨,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

正确的学科意识和高度的职业使命感将推动青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具体的教学实践是青年教师展示教学基本功的阵地。在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指导思想,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明确教学宗旨,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

1.明确教学宗旨和任务,注重“求真”品质和反思精神的培养

明确教学宗旨和任务才能确定教学的方法以及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丰富,涵盖面广,但始终是以培养学生对理论真理的兴趣和信仰作为最高宗旨的。无论是基本理论本身,还是理论的创立者及其继承发展者,都展现出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求真”精神。在教学中注重把知识本身蕴含的“求真”品质和精神传达给大学生,理论和思想才能真正进人大学生的头脑,令大学生信服。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教导我们:“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求真”也是教育本身的宗旨所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尤其要注重以合理的方式向大学生传授理论所蕴含的真理品质,用理论的知识与方法,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探讨人生真谛。

“求真”的品质总是和反思的精神相伴随。高校“思政”课与一般知识性课程不同,它所具有的突出的思想教育性和行为导向性特征决定了它是一门现实感很强的课程。这要求青年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带着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去教学,增强教学的现实感、生活感,以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感;另一方面要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其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所谓“学而不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知识的学习和品质的培养都要伴随主体自身自觉的反思,才能深化内心,并转化到行为中。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多样性的社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提升其运用理论分析同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反思精神,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健康成长。

2.发挥课堂多极主体性特征,以开放性视域开展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主导的教育理念,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潜能,陶冶个性、形成完满人格的过程”。具体来说,启发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思考。具体到“思政”课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注意向学生讲清“问题产生的背景”、“问题的性质”以及“怎么解决问题”等内容,拓展问题视野。所谓“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调查显示,现代大学生越来越强调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那种孤立的、单向的、单一的注人式教学方式很不满意。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不是孤立个体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而强调个体认知是一个与他人、社会共同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认知主体因而具有“多极性”,而与“孤立”、“单级”的个体相对。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就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等要素共同参与教学对话与沟通的过程,学生与教师共同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积极的参与者,通过多层面的交流、沟通、互动,主动获取知识,得到思想的教育和提升。“思政”课教师只有将大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与培养置于这样一个立体开放、交互式的教学视域下进行,面向生活来设计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多角度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建构一种开放的、互动的教学关系,才能更符合学生主体的认知规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从这个角度来说,青年教师在教学基本功训练中,要从思想上有意识地将启发式教学置于开放性的视域中进行,这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性要求。

三、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技能,熟练应用现代教学基本手段

“教学是教育者机敏处事的能力,是教师的实践经验,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是教学基本功的基本内容。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传统意义上一个好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基本功中教学技能的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革新。除了书写能力、表达能力外,今天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显然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新的技术和手段,如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互动课堂的开展能力,等等。联系到调查中发现的青年教师在教学技能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应当注意处理好传统教学技能与现代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技能与手段。

1.处理好传统讲授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应用的关系,推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的运用

传统讲授法的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往往被理解为“满堂灌”,这是一种片面理解。所谓“满堂灌”是指教师课堂中教学方式单一,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却不注意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学方式。传统讲授法不应当简单地被看作就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师“精彩地讲授”和学生“认真地听讲”仍是教与学中最基本的模式。调查表明,学生对教师“精彩地讲授”是欢迎的,排斥的只是枯燥单一的讲授方式,而不是讲授法本身。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放弃和排斥传统的讲授法。实际上,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法不仅包含传统讲授法,而且应当被理解为对传统讲授法的发展。讲授法有利于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它在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就“思政”课的思想导向性而言,要让的理论与信念扎实地进人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也还必须做到“以理服人”。只有积极应用的理论与方法对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进行深人浅出地分析、讲解,展现理论与方法的先进性与真理性,才能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理论的信仰,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实践。因此,“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自身讲授技能的训练与提升。

2.处理好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关系,重视传统黑板板书的作用

随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直观性和趣味性明显增强。但是,因此忽视甚至否定传统黑板板书的运用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往往是一个流水式的单向过程,不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也难以留下深刻印象。而传统黑板板书可以克服多媒体课件的这些不足。黑板正板书可以展示课堂内容的整体框架和重难点,而副板书往往可以起到提高学生注意力、强调教学内容的作用。而当教师通过板书对学生一些好的想法进行及时地记录和展示时,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与热情也会迅速被激发。概而言之,传统板书和现代多媒体课件展示各有优缺点,青年教师应当扬长避短,结合使用两种教学手段,重视黑板这一传统教学工具的运用。

3.把握好新型课堂师生关系,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篇7

2006年9月颁布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这一规定的一项重要意义就是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如何实现这一历史性使命?在义务教育阶段,首先应该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问题,把“成人”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目标。

从性质和宗旨上看,义务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全民性教育,是最低限度的教育。一方面,它是国民教育序列的基础,是发展高层次教育形式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基础;另一方面,它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基础,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人民,强调的是培养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而不是培养专业和专门人才。

何谓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可见,以成才的观点指导义务教育发展,必然强调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世界观等全面发展要素的培养,进而导致学校为接轨高层次国民教育,过早地将学生发展引向专业化、定向化以及评价方式上的“一把尺子”量人的现象。这种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远离了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宗旨,忽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不仅无法实现义务教育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即使能够培养出所谓的“人才”,也只能是片面发展的应试“人才”。而这正是今天的义务教育为世人所诟病的主要方面。

篇8

基础教育的使命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都必然要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新时期基础教育的使命就是为和谐社会培养充满自信、希望、力量、创造性并具有光明内心、挺拔人格的人,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句话,基础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就是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

何谓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其2011年的新书《持续的幸福》中,提出了幸福生活的五个要素:积极情绪、沉浸其中、人际关系、意义与成就。换言之,快乐的、沉浸其中的、有意义的、有成就的和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生活就是好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显而易见,幸福生活的心理基础便是心态积极,包括积极观念、积极思维、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等,其核心就是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持久的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其最大价值是具有一种在结构上和动力上“牵引”个体向自我实现方向发展的功能。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心理品质,既是个体人生成功的基本保证,更是个体一生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基础教育通过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以形成学生的积极心理,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以此“潜在的积极力量”作为人生的“心理背景”,进而去指引人生的自我建构和人生的价值走向。在这一意义上,积极心理培养既是基础教育的必然使命,也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教育是对人的成全,那么基A教育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无疑就是这一“成全”的基石、核心和载体。基础教育理应致力于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成长过程中的持续的幸福。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素质教育、德育抑或是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有缺陷的,也不符合当代基础教育的积极取向和发展趋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儿童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不是原谅他们的一切缺点和错误,也不是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无休止的说教……真正无微不至的关怀,应该是培养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并不断地使这些品质得到巩固。”这段话对本文论题似乎也是一个很好的注释。也正是基于此,近年来盛行的西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应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篇9

[关键词] 现代大学 图书馆使命 实现方略

图书馆作为现代大学的重要机构,在全面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生成现代大学文化的过程中,担负着极为重要和极其艰巨的新使命。既要立足国情,紧跟现代大学教育创新实践的发展,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大学发展规律和新特点,不断拓展自身职能作用,修正发展定位,为学校的教育创新和全面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同时,又要揭示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整合学校图书资源、凝聚学校科研成果,开创大学图书工作新局面。

一、现代大学图书馆使命渲染

在现代大学全面发展中,图书馆的使命是应多层次、多方位、多目标的,除了具有一般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外,还负有现代大学发展要求所赋予的特殊使命,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大众,在大经济、大教育和大科研的框架内,对原有的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和运行模式进行重新整合,生成与现代大学教育创新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机能。

1.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服务器。图书馆应是现代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的服务器。当前,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标准的多样化人才,是现代大学的基本价值和主体职能。多样化人才培养使现代大学出现了多样化学生群体,在校内,不再是整齐划一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生,还包括成人教育、高职教育、高教自考等等不同类型教育的学生群体。然而,由于不同学生群体不但在综合素质、社会经历、职业年龄等方面存有差异,而且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需求,这些学习目标与学习需求,必然要求图书馆这个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更为重要责任与使命,强烈要求大学图书馆对原有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进行革命性变革,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进行科学定位,建立一个目标明确、资料丰富、信息宽广的引导平台,成为现代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高端服务器。

2.现代大学科研创新的推进器。科研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发展基础和立身之本,而为科研创新提供科研导向和学术导航正成为现代大学图书馆的重要使命。现代大学科研创新实质上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互动过程,以时代的标准和宽阔的视野对学校以往的科研成果进行理性梳理与哲学归纳,去粗取精,提练焦点、集合亮色,巩固和提升已有的科研成果,再用现代思维和世界视角,在“扬弃”的层面上,发扬光大“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格物致知”的求知精神、“求真务实”的实验精神,在跌宕起伏科研发展历程中凝练优势与特色,进而取得原创性成果和实质性进展,生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科研生态。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是大学科研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3.现代大学文化生态的变频器。图书馆作为大学校本文化传承与积淀的特殊平台,通过对学校历史和现有的文献、文物、图片、图书资源的收集、整理、传播,承担起沉淀与光大优良校风、生成与弘扬传统校本精神,对接与延续名师文化、萌芽与涌动文化新思潮的使命与责任,为当代大学文化建设和发展变频加压,提供不竭的物质动力和精神源泉。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养,光靠现有的课堂灌输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外,把图书馆建成所有大学成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精神园地,以卓有成效的图书与信息资源服务,让所有大学成员都可以在这里汲取丰富的科学文化营养,不断丰满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思想道德水准,进而形成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文化知识体系,成为激励他们自觉自律投入大学文化建设的精神力量。

二、影响大学图书馆使命的几个因素

现代大学图书馆有着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并轨的社会背景,要完成时展所赋予的新使命更显得任重而道远,不仅要直面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矛盾,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老问题、新老矛盾的交织对高校图书馆现实使命有着重大的负面影响:

1.科学化管理体制缺失。我国许多大学的图书馆现行的管理体制与实现使命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学图书馆“一体化”管理机构缺位或职能虚化。管理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社会化融投入机制缺失,学校、有关部室、各教学院系对图书馆工作的组织领导出现断裂或阻隔,对学校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出现偏差,一些图书馆工作中的重大实际问题难以协调解决。二是大学图书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滞后或内容陈旧。制度体系建设是大学图书馆馆建设和实现使命的基础与前提,制度建设应是图书馆使命、任务、目标的规范和固化,光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是不能完成使命的,即使取得了某些成效或成果,如果没有长效和科学的制度建设和制度保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不能得到巩固和推广。

2.现代化服务手段缺位。拥有现代化的服务与管理手段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完成使命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不少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迟缓,服务与管理还是以纸质和经验为主,不能把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优良传统、先进经验、成果成就,特别是馆藏的丰富历史文献与自产文献,包括孤本、善本历史文献资料和现代学报、学位论文、教师或科研人员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进行组织、收藏的同时进行数字化,大大限制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层次和水平。二是图书服务与管理手段落后。我国大学图书馆整体上看,只能单一的服务手段和方式去覆盖不同类型读者群体的需求,这必然产生服务与需求间的落差与矛盾。

3.可持续发展资源匮乏。可持续发展是大学图书馆完成使命的主要途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没有必要的经济基础的支撑和市场化的资源调节机制,就意味着发展活力的窒息和原动力枯竭。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所需资源和经费几乎完全依赖政府和学校拨款,在资源融投资、经费管理、资源更新等诸多方面,缺乏主动权和自。另一方面,大学高校图书馆目前的收益分配方式不甚科学合理,有悖于在市场化和社会化条件下服务的基本规律。目前,几乎所有大学图书馆的分配都沿续计划经济的分配方式,全部上交学校,图书馆除了行政办公费用外,可用于发展的基金几乎没有。

三、现代大学图书馆使命的实现方略

现代大学图书馆要实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前期我国大学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的难得机遇,制定符合国情、省情、校情,具有自身优势和自身特色的发展方略,以“三个建设”为重点,对图书馆工作进行高效创新和变革。

1.建立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建立科学化的管理体系是大学图书馆实现使命的组织基础。科学化的管理体制是大学图书馆在把握现代大学教育改革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为强大动力,在“试”中探索前进,在“闯”中开辟新路,突破陈旧落后的管理体制的创新举措。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职能、管理方式上,都有全新的内函和外延。其基本表现形式是:一是建立科学化的管理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有关部室负责人、各教学院系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校图书工作领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学校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协调解决图书馆工作中的重大实际问题,为图书馆工作的和谐、科学、快速发展奠定组织基础。二是建立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体系。要充分体现管理制度的校本特色,对过去自身行之有效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改进与创新,以多层面的制度建设发挥制度建设在图书馆机制创新中的保障作用,真正改变实际工作中制度建设与发展实践相脱节的状况。

篇10

【关键词】办学理念 基础性理念 应用性理念

从20世纪末开始,“理念”一词广泛出现在基础教育领域当中,并成为学校推进教育改革、落实现代教育思想的依据,成为学校促进办学特色、治理方式和发展路径多元化的基础与理由,同时生发出了“办学理念”的提法。随后,陆续有学者基于自身理解对这个概念进行了界定:有的认为办学理念是指随时代进步而变化的、影响和决定学校整体发展的、反映教育本质要求的、来源于办学实践又作用于办学实践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1]有的认为办学理念是校长基于“办怎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2]有的认为办学理念即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其教育价值所追求的集合体,是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教育哲学;[3]有的认为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它回答的是“学校是什么”,“学校具有什么使命”,“学校发挥什么作用”等一些基本问题;[4]还有人将其界定为学校成员创造并共享的核心教育观念,集中反映了学校的价值追求,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5]

以上界定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办学理念的特征,但也存在思考不周密之处。第一种说法失之于笼统,第二种说法过于强调校长个人的作用,第三种说法将办学理念等同于一般的教育观念,第四种说法缺乏对办学理念涉及诸问题的提炼,第五种说法则没有表达出办学理念的丰富性。综合借鉴上述说法,笔者所理解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成员创造并共享的核心价值,以及在核心价值的统帅下对本校一系列教育教学思想和管理观念的校本化、概括性表述,是一整套指引办学方向和方法的概念和观念体系。

如今许多学校在设计办学思想时都把办学理念当做一个单独的条目,与学校发展目标、培养目标、“一训三风”等内容并列使用。其实这是一种误用。如果我们把办学理念独立出来,那么“一训三风”等是什么?它们就不是办学的理念了吗?办学理念不是“单数”而是“复数”,它应该是表达学校价值追求的一个结构清晰、逻辑连贯、层次分明的体系,这个体系大致包含基础性理念和应用性理念两个方面。

一、基础性理念

学校办学的基础性理念,是指具有内核性与稳定性、能够长期统领与支撑办学行为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是学校办学的哲学体系,一般情况下不轻易以学校领导者的主观意志和内外部形势的变化而变更。它的构成要素有核心理念、学校使命、学校精神、学校定位、学校愿景、校训、品牌标志等。其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基础性理念结构

1.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是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的最高指导思想与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是贯穿于所有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和环境建设的逻辑起点和质的规定,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一个理念要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关键是必须具备这些基本属性:哲学性——是对办学思想最抽象、最深刻的概括;适切性——契合学校办学的传统、实态和愿景;差异性——具备有异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之处;统领性——能覆盖学校工作的所有领域;超越性——能够成为脱离时间束缚的“永恒”存在。学校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深刻、丰富且独特的战略个性,而要建立起这种战略个性,首要前提就是必须确立鲜明而校本化的核心理念。只要我们真正确立了科学的核心理念,并将其作为贯穿学校所有办学思想的红线,再辅以执行系统的完全跟进与物质形态的完美展现,使办学的理念、行为和环境建设形成完整的“价值链”,那么学校文化就必定具备鲜明的战略个性,就必然会建立起独具魅力的品牌形象,从而使学校整体文化力大大提升。甚至可以这么说,核心理念的确立,是学校文化战略建设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6]

2.学校使命

学校使命是学校哲学的“价值观”,主要指学校存在的独特理由和意义,即学校为社会的繁荣、教育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所应承担的角色和义务。学校使命可具体划分为育人使命(即回答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办学使命(即回答要办什么样的学校)。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必须要靠使命驱动。学校的使命不仅回答学校是做什么的,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做,是学校终极性的存在。学校使命的厘定可以帮助学校正确寻找自己在国家发展和教育系统内的位置,培育自己的核心发展力;可以帮助学校确定优先发展的方向,有利于对资源的集约配置。崇高、明确、富有感召力的使命不仅能为学校指明方向,而且可使学校的每一位成员明确工作的真正意义,激发内心深处的动机。它是贯穿于学校肌体中的一种基因,优秀学校之所以成功,就在于这种基因的一脉相承。所以我们必须信奉学校的使命,在时间和空间上使学校保持这种生命基因的活力,将学校使命落实于一切工作,融会于所有教师的职业行为当中。

3.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学校哲学的“人性观”,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被学校成员广泛认同和信守的群体风尚、思想境界、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等共同本质及表现出来的活力。学校精神既是整个时代精神在学校中的反映,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时代精神的发展与深化。学校精神是学校办学方针、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因而构成学校文化的基石。它既可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通过潜意识产生行为。“高尚的精神如同山间明月、江上清风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无穷的。”[7]学校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就能对学校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信念化的结果,会大大提高教职员工承担责任和修正个人行为的自觉性,从而主动关注学校前途,维护学校声誉,为学校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4.学校定位

学校定位是学校根据自身条件、环境要求、发展趋势等因素,合理地确定学校发展的基调、特色和策略的过程,是对学校本质特征的框架性勾勒,是在学校现实形态和未来趋势的结合点上对办学领域和宗旨所作的高度概括,是对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做出的方向性选择。其含义是通过分析学校的主要职能,揭示本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本质差别,抓住学校最基本的特征,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从内容角度分析,学校定位大致由定性、定向、定形三个方面组成。“定性”是指确定学校的性质,即在详尽分析学校在区域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职能作用的基础上,筛选出对学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主导性和支配性的职能;“定向”是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包括学校的发展方针、目标走向、战略模式等;“定形”是指学校形象的确定,即确定学校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化的特质。准确的办学定位既能体现学校历史的纵深感,又能表明学校的现实形态,同时对学校发展具有指向性,能够明确回答学校“从哪里来”、“在哪里”、“到哪里去”的问题。在教育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一所学校只有准确进行定位,才能使办学目标更明确、工作精力更集中、团队精神更强,才可能在公众心目中留下鲜明印象,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发展力,赢得社会声誉。

5.学校愿景

学校愿景是学校对未来理想和长远发展所描绘的纲领性蓝图,是着眼于长远战略的全局性工作的标杆,是对“我们代表什么”、“我们希望成为怎样的学校”的恒久性承诺。它与学校定位一起构成学校哲学的“属性观”,分别从现实和未来的角度表达本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根本特性。彼得·圣吉指出:“共同愿景,特别是有内在深度的愿景,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望和抱负。由此,工作就成为追求有更大价值的志向目标的过程,……愿景能够振奋精神,焕发生气,扩张激情,从而能够提升组织,使之超越平庸。”[8]学校愿景的构建意味着学校有了创新与发展的灵魂,使学校充满了创新的活力,进而提升学校的品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不能就现在而发展,应该是为未来而发展。提出和制定清晰的、睿智的、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愿景,是有效进行战略领导的一个前提条件。愿景的制定要求战略性地思考未来,对未来发展提出一个可行的概念,阐明学校在生存环境的“坐标系”中所处位置及前进路线,指导管理决策,勾勒发展的战略轮廓,使各项工作进入所有管理者都做出郑重承诺的道路。惟有如此,才可能成功地走向愿望的将来。

6.校训

校训是学校提出的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策与导向作用的行动口号。正因为校训对师生言行具有很强的劝勉性、规约性,所以笔者将其称为学校哲学的“实践观”。它往往是学校核心理念的具体、生动而形象的写照。校训以优美的语言文字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简洁形象地表达出学校的指导思想、教育目标、学校特色和精神风貌;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培养和造就学子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校训要求依托学校的性质,体现学校的意志,是学校着意建树的“应然之风”,甚至是带有某种“终极”意义的学校指针。校训是对学校抽象的核心理念的具体生动的写照。核心理念作为学校的“精神图腾”,它往往在最深刻最本质的意义上影响着学校中人,但却不一定时时走到前台“抛头露面”;而校训则不同,它作为行动准则,作为师生行为的座右铭,必须经常呈现,《辞海》对“校训”的界定是要“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以期产生“耳提面命”的效果。因此,校训有延展核心理念的内涵,将其具体化、形象化的使命。

7.品牌标志

学校品牌是指学校享有较高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能充分体现综合实力的个性化战略;学校品牌标志则是以特定符号对这种战略的指称。学校品牌是学校主导价值观的体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标志及其差异化的手段,是学校信誉和质量的表征。虽然当今的学校总体上还处在“升学率时代”,但通过研究和借鉴企业发展的历程,可以让我们满怀信心地预见,教育领域“用升学率说话”的时代,必然会升华为“用品牌说话”的时代,品牌终将代替“数字”,成为学校最核心的价值追求和最重要的识别符号。[9]品牌竞争将成为未来教育竞争的最后归宿!拒绝承认这一事实就是拒绝发展,无视品牌建设就是无视我们的未来。谁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谁能迅速行动起来打造和经营自己的学校品牌,谁就能在即将到来的教育品牌时代中赢得先机、占据高端。

二、应用性理念

学校办学的应用性理念,是指由基础性理念生发的,具有阐释性、实践性、灵活性特征的办学指导思想。它可能因学校内外形势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应用性理念主要体现于学校两大职能领域——教育和管理。前者除整体性的教育理念外,还可包括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德育理念、科研理念等;后者除整体性的管理理念外,还可包括办学要略、规划理念、人才理念、行为准则、质量理念、服务理念等。此外应用性理念还包括办学理念的应用文本,如学校宣言、学校格言(或称学校口号)、师生誓词等。其结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应用性理念结构

1.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学校依据自身办学的价值观对教育内在规律认识的提炼,是对教育行为持有的基本态度和主张,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信念,是本校教育理想、培养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略的集中体现。它是在本校语境中思考和回答教育究竟是什么、应当怎样、它有什么价值、如何更好地实现它的价值等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观念,而这种观念具有根本性和坚定性。教育理念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方向和方法,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和前途。

在教育理念确定后,学校还可以设计下位的课程理念(对课程设置与实施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基本策略)、教学理念(在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所应遵循的主要原则的概括)、德育理念(学校对德育工作的理性认识和实践的指导思想)、科研理念(学校及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意义、规律等的基本认识,以及进行教科研所信守的基本主张)等。

2.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对学校所遵循的一系列管理原则与所追求的管理理想的概括性表达,是在管理活动中为达到学校的基本目标而在处理人、财、物、信息等管理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时所遵循和依据的准绳,是一切治校行为的出发点。一方面,管理理念是对管理活动的科学抽象,是对管理规律的总结和概括;另一方面,它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在管理实践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优质学校之“优”固然表现在很多方面,但优质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水平的提高,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必须借助强势的、优质的、高效的学校管理。这其中,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管理行为至关重要,但最为核心的还是建立起科学适用的管理理念。

在管理理念确定后,学校还可以设计下位的办学要略(从学校的实践中高度概括出来的、为提升学校核心发展力而需着重实施的办学领域和策略)、规划理念(学校在谋划发展时所应遵循的核心信念和原则)、人才理念(学校对教师的基本态度和用人的基本出发点)、质量理念(主要表明学校对办学质量的价值追求)、服务理念(确立教育作为一种服务的基本价值观和规则)、行为准则(指本校教职员工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做人处事的“镜子”与“尺子”)等。

3.宣言誓词

严格地说,这一板块不是独立的办学理念,而是依据各自性质和需求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有机融于其中的文本。这些文本包括三类:一是学校宣言,指学校就办学理念与理想而对外的公告。它的功能主要有二:对办学理念的公示,对学校所信奉和追求的教育理想的庄严承诺。它是办学理念的载体,它以文本化的形式全面、直观而生动地展示学校的理性形象,传达学校的价值追求。二是师生誓词,即师生承诺必须信守的规约。它以宣誓的方式,将学校的价值观分别内化为师生的信念与追求,具有引导、激励、规诫师生的效用。三是学校格言,指充分体现学校核心意志与办学特色、用以鞭策全校师生的警句。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基础性理念的稳定性只是相对而言的,“变化是这一时代唯一恒久不变的东西”。文化的延续性特征同时也可能表现为滞后性,当学校在新的历史机遇期所制定的新战略与原有理念发生抵触,必须要求学校文化与之相匹配时,基础性理念就必须为服务于学校发展而调整。但无论是从实然还是应然的角度说,学校新文化的建立一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基础性理念的调整一般情况下不宜用颠覆性手段,尤其是核心理念作为学校的文化基因,在理论上说应该是学校“永续”的存在。另一方面,正因为文化所具有的延续性特征,应用性理念的灵活性也是相对的,不能朝三暮四随性而为。如教师要将学校的课程理念转化为自身的课程实践,是需要经历一个从顺应、认同到内化的过程的,这个过程在有的学校里或许还比较长,若课程理念不断出现“新说法”,则教师的实践就很可能“魂不附体”。所以调整应用性理念,需要对价值澄清、改革阻力、时间精力等变革成本做一些预估和考量。笔者认为对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的灵活性的理解,从理想状态来说不是频繁变更,而是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其内涵,适度扩大其外延,以确保在延续的基础上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燕来.中小学校办学理念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4.(5).

[2]何晓秋.办学理念和理念办学[J].中小学校长,2004.(10).

[3]郭元祥.论学校的办学理念[J].教育科学论坛,2006.(4).

[4]陈如平.如何提出和提炼学校办学理念[J].教育情报参考,2007.(1).

[5]罗欣,郑金洲.办学理念:问题探寻与改进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1.(6).

[6]沈曙虹.学校核心理念策划的若干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3.(6).

[7]陶行知.我之学校观[A].//陶行知教育名篇[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1.

[8]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05.

篇11

历史教育的使命是什么?随着当代中国教育的转型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学者们已基本达成了共识。余伟民先生明确认为,“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2];赵亚夫先生也高度概括地提出“历史教育要给国民自信力”[3],他还指出历史教育的显是公民教育。令人欣喜的是,学者们的这些共识在体现国家意志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已有明确表述:“全面发挥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历史教育的使命既然已明确,高中历史教师的职业使命也就得以确定。由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决定,高中历史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尤为重要。因为正是高中历史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公民们的精神风貌。如果一个民族注定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那么历史教师理应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职业使命感需要涵养,也需要守护。除了“天生的教师”,绝大多数教师的职业使命感来自后天的工作经历,这是一个涵养过程。职业使命感会受到客观社会环境和主观内心世界变化的影响。不少教师正是在“待遇不公、信念被毁、负担过重、孤立无助等消极因素”[4]的纠缠下,职业使命感被逐步挫耗。令人忧虑的是,对如何涵养与守护历史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这一课题,据笔者所见,系统性的实践研究并不多,已形成有效路径的更是有限。

因此,笔者基于自身近三十年的专业发展经历,基于培育本市优秀高中历史教师团队的经验,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学习与借鉴,关注和思考着涵养与守护高中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这一课题,并努力将这种思考与日常的教研、师训工作相结合,以期从实践层面为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的涵养与守护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径。回溯探索之路,笔者概括了以下6条具体路径。

一、组建以“携手登高”为宗旨的高中历史教师团队

笔者一直非常重视教师团队建设。笔者以为,在历史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困难较多的时刻,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推进的过程中,历史教师们普遍需要一股能振奋其精神的力量,需要一个能鼓舞和支持他们思考与行动的集体,需要能提供平等对话与坦诚交流的平台。为了达成涵养与守护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这一重要目标,笔者主持的培训团队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运行机制:

(一)实行“导师制”

具体而言,在组建专业团队时,将全体参训学员按“就近”和“小型”原则分成若干研修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本市的优秀历史教师(一般是核心团队成员)作为指导教师,具体指导该组的研修活动。这些导师都极具人格魅力,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自然能赢得学员们的由衷尊敬,指导效果因此逐步提升。当然,导师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获益匪浅,这将有助于他们继续涵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个人研修、小组研修与集中研修三个层次互相支持

个人研修是最基础的方式。我们要求参训教师按时完成培训团队布置的研修任务,借此逐步养成自主研修的良好习惯。小组研修在三个层次中处于桥梁地位,在导师的指导下定期举行研修活动,给研修成员提供互相学习和切磋的机会,这也是团队形成凝聚力和有方向感地行动的基础。集中研修意在通过交流与展示,提供思想碰撞和发现其他成员长处的机会,这种发现有助于强化参训教师“学习是我生命的内在需要”的意识,而这种意识的确立将对教师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集中研修还有统一安排、及时明确研修重点与方向的作用。

(三)切实保障每位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

我们始终将唤醒教师内在的研修需要作为培训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从配备导师到小组构建,从活动组织到评价,都注意切实地保障每位教师的主体地位,使每位学员在参训过程中成为能互相支持、互相合作的深度参与者,而不只是当啦啦队式的观众。我们明确,导师或研修小组组长,只是活动的协调人而不是领导;小组活动的主持人应当轮流担任;每位学员在小组研修中都应当承担具体的任务。每次集中研修都要安排小组研修情况的交流;集中研修的主要项目要基于小组研修的成果,要尽可能让学员承担具体的任务。

上述安排意在使团队具有凝聚人心、明确前行目标与路径、抱团取暖、共同守护职业使命等功能,使参训教师的心灵与情感形成较强的归属感。在共同体逐步形成的同时,个体与团队能形成良性互动,个体的特色也逐步地更为鲜明。“组员团结协作性比较强,交流热情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只因我们有共同的目标”等类研修体会可以说是参训教师的共同心声。

二、发挥核心团队成员的榜样力量

我市目前有高中历史教师近280人。在各方面的关心与支持下,经十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个职业使命感强、专业水平高、影响力较大的核心团队,其中省特级教师2人,市名教师5人。笔者意识到他们的特殊价值,注意充分地挖掘并运用好这种价值,以引导教师涵养和守护职业使命感。

(一)让核心团队成员担任“导师”

我们将7位核心团队成员配置给培训团队中的各研修小组,让他们在指导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由于导师们对学员的专业成长具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共识,所以在指导过程中,特别重视职业使命感的涵养,加上又是现身说法,参训学员在耳濡目染中不断进步。

(二)让核心团队成员基于自身的教育人生作专题讲座

我们一直重视发挥优秀教师在专业方面的作用,同时更为重视发挥他们在人文素质涵养方面的作用,让他们承担与提升教师职业使命感相关的专题讲座就是方法之一。这类讲座的主要特色是要结合主讲人自身的教育人生来展开,融生活细节、情感故事与教育思考于一体,因而受到参训教师的普遍欢迎。

篇12

关键词:新时期;责任感和使命感;措施;人才培养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对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极力追求的环境中,有的教师逐渐脱离了为人师表的轨道。因此,在新时期,学校要切实有效地加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大责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身正为范,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着力于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概述

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指教师内化国家、社会对自身的外在要求,将其在自己身上积淀,从而形成的一种道德义务,这种道德义务是巩固而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做好了自身的本职工作,就在一定程度上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了出来。我们从教师的义务中引申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师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当前,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总体要求就是:作为教师,负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使命。为了使这一责任和使命顺利完成,我们应该在严格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对党的教育方针进行全面贯彻,对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遵守,对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认真执行,使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得到切实完成。

(2)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和使命。首先,我们应该在国家宪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同时对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维护,对各种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的不良现象进行有效预防和抵制。通过这种途径促进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显著提升,从而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律素质。其次,在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指导下,积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显著提升。再次,将科学文化技术知识详细教给学生,并督促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熟练掌握,使其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最后,主动关心爱护学生,给予他们的人格以充分重视,同时积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有效克服心理障碍,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

二、新时期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阻碍因素

(1)教师地位的尴尬性。国家充分肯定和认可了教师的崇高地位,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普遍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但是,在有些地区,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时常出现。据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排行及就业选择很少倾向于教师及教育行业,一些社会人士有时似乎并不十分青睐教育行业。

(2)教师使命的模糊性。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可以提高综合国力。近年来,教育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支出的比重越来越高,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给予教育充分重视。但是,在经济浪潮的席卷下,一些人心中淡化了责任与使命,越来越看重功利,有的教师也不例外。特别是随着一些公务员收入的逐年增加和地位的不断攀升,有的教师从教育行业转到政府行业,有的教师的心态更加浮躁,不专心于教育事业,影响了优秀人才的培养。

三、新时期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措施

(1)教师方面。①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人格和情操,能够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得到体现和反映。教师要想对教育活动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地处理和协调,就必须培养自身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书育人、促进民族素质的显著提升是教师的职业使命,教师作为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传播者,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使命,是值得人们尊重的。②教师应身正为范。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理所当然地肩负着向学生传授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责任与使命。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以身作则,切实规范自身的言行,身正为范,从而使学生学习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具有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在日复一日的教育生涯中逐渐向前发展。从某种意义来说,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世界观和修养的高低,青少年的心灵受到教师人格的决定性影响。在教育事业中,教育者良好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学校方面。①学校应为教师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创造平台。1)鼓励骨干教师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并加大教研力度。学校应该将自身的条件充分利用起来,同时设法将自身不具备的条件创造出来,以为教师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创造良好的进修平台。一方面,应该鼓励骨干教师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运用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大力培养,要求骨干教师对自己所带的青年教师进行认真帮扶,给予其全方位地关心和帮助,从而使青年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好地成长起来。另一方面,加大教研力度。在对备课组长进行选派的过程中,着重将该职位放在备课组长身上,让其用不同的形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听课、研讨、座谈等,从而使教研的长效性和时效性得到切实保证。2)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并积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创设条件,对教师进行积极鼓励,让其尽可能多地参加有针对性地培训。选派教师赶赴外校培训学习,学习完后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从而实现培训辐射的目的。定期选派教师外出参观考察,从而有效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出台优惠措施,对教师进行积极引导和鼓励,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比如,进修、参加学历教育等。②学校应建立严格的教育责任机制。学校应该从教师的需要出发,对教师进行多层次教育,改变过去假大空的教育工作现象,从教师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实际出发,从学习到生活、从管理到服务等将全方位的教育责任机制建立起来,从而对教师责任感进行有效培养。

总之,教师是振兴教育的希望,而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希望,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师是振兴民族的希望。社会和学校只有努力将具有较高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培养出来,才能极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当今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并在日常工作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加培训、进修学习、认真总结自身工作经验和教训、积极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从而促进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等自身素质的显著提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龚乐进.素质教育下的教师道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丘国中,钟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

代企业教育,2008(4).

[3]戴田,李萍.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湖南

工程学院学报,2009(2).

[4]张斌,蹇兴东.责任心的培育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基点

[J].教育探索,2008(2).

[5]伍栖.高校教师责任心的持续性对教学的影响[J].辽宁教育行

政学院学报,2009(2).

篇13

形考任务1(阶段测验1)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20分)

题目1

1.【选择题】“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19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提出来的。

选择一项:

A.

朱利安

题目2

2.【选择题】朱利安于1817年撰写出版了

,为人类构建起第一个比较教育的发展框架。

选择一项:

C.

《比较教育研究的计划和初步建议》

题目3

3.【选择题】

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

选择一项:

B.

色诺芬

题目4

4.【选择题】西赛罗是古罗马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思想家。他在《演说家》和《共和政体》等著作中,比较研究

两个城邦的教育训练的方法。

选择一项:

C.

古希腊雅典、斯巴达

题目5

5.【选择题】唐朝高僧玄奘旅行取经20余年,完成巨著

,记载了印度的西域国家的民族历史、社会宗教和文化教育,详细介绍了印度等国的教育制度、学校课程和教师教学。

选择一项:

B.

《大唐西域记》

题目6

6.【选择题】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

著作

选择一项:

B.

《比较教育研究》

题目7

7.【选择题】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汉斯认为,“

”是比较研究各国教育中,必须特别重视的教育因素。

选择一项:

C.

名族性

题目8

8.【选择题】由于康德尔、汉斯、施耐德等同辈学者的大力倡导,用

的方法去探寻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成为20世纪上半期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

选择一项:

D.

历史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题目9

1.【简答题】简述比较教育的特点。

答:比较教育的特点:

第一,比较教育以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同时辅以其他方法。

第二,比较教育的研究以当代教育问题为中心。

第三,比较教育的研究具有国际性和跨国性。

第四,比较教育以整个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

题目10

2.【简答题】简述比较教育的使命和任务。

答:

比较教育的三大使命是:

科学的使命、人文的使命和决策的使命。

五大任务是:

(1)了解别国的教育;(2)认识本国的教育;(3)认识教育的规律;(4)推动教育改革;(5)增进国际理解与合作。

题目11

3.【简答题】学习比较教育有什么意义?

答:学习比较教育的意义:

(1)增长教育知识;

(2)学习别国经验;

(3)形成教育观念。

题目12

4.【简答题】比较教育蓬勃发展时期表现出哪些特点?

答:

研究规模迅速扩大,地方和国际性比较教育团体涌现,研究成果影响巨大,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题目13

5.【简答题】“比较教育”至今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答:比较教育的发展大致分为:

(1)比较教育的“史前期”。

(2)比较教育领域的创建时期。

(3)比较教育的学科建制时期。

(4)比较教育的蓬勃发展时期。

(5)教育的泛化发展时期。

三、论述题(30分)

题目14

篇14

关键词:素质;道德;使命;企业业绩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166-01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已经不再仅仅是国内企业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不同国家企业间的竞争。而在所有这些竞争企业中,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最重要法宝莫过于人才。人是根本,是管理企业,创造业绩的智者。但是这里的人才不再局限于拥有出色的管理才能、优秀的专业技能等等,还在于个人的思想,这里的思想,指的是员工包括企业管理者的素质、道德、使命。而这三者中,最基本的是素质。素质教育从我们开始迷迷糊糊明白事理的时候,就受到父母、老师等的教育,而这些教育或多或少对我们保持良好的素质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从现实来看,我们的企业大多数员工并不具备较高的素质,如不爱护企业公共财产、不为公司节省开支、员工之间为了点点利益勾心斗角等等,这些都或多或少与素质缺乏有关。其次,就是道德。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其影响深刻,在完善人的健康思想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企业甚至很多高等教育机构都不能清楚的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忽视道德教育,其理由可能源于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道德教育显得不合时宜。 其实,正是没有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才应该去学习,而不应该受到环境和时间的限制。最后,使命的重要性。使命相比较素质和道德更高一层次,因为它不仅需要具备主观的意识去实践,更需要拥有实践的能力,如果没有,站在使命感上的员工也会主动去学习,所以国内企业应该注重强化员工使命感。知道《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的人,都会被罗文的使命感所深深震撼,因此在日俄战争时期,俄国军队中从长官到士兵,每人身上都揣着一本俄文版《把信送给加西亚》,而日本从俄战俘中得到这本书后随即翻译成日文,天皇诏书“国民人手一册”。可以想象,对于使命感学习的重要性。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是光靠几个成功的管理者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所有员工,需要整个团队都具备“罗文精神”的使命感,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企业这艘巨轮成功驶向彼岸。

现实当中,素质、道德和使命,三者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但是在企业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分别强化,进而促进企业向前发展。

1 强化员工素质

我们的企业在员工招聘时,尤其外部招聘,很难清楚的了解即将参与公司发展的成员是否具备高素质,而这点只能通过完善招聘程序来弥补。另一个就是日后的员工素质教育,这点不能缺乏,员工的素质就彰显了公司的形象,我们不仅要提倡在企业里保持员工高素质的状态,更要求员工在企业外做到这样,这点特别针对那些经常出入公共场所以及需要经常和投资者、债权人、顾客接触的管理层、普通员工等,他们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良好的形象。因此,在强化员工的素质时,应使素质考核融入到绩效考核中,以及员工的升值、加薪、岗位调离等都需要考虑员工素质,彻彻底底使员工重视个人素质。

2 强化员工道德

中国的道德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儒家道德思想,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像日本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其管理文集经常引用孔子的言论,处处体现儒家道德思想,还有在日本被称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同样认为道德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目前也有许多企业和行业都制订有自己的道德准则,但是并不是很规范,也没有按照条例认真执行违反道德准则的惩罚,而且大部分管理者不以身作则,忽视道德的重要性。著名的麦道公司之所以成功,其成功之道离不开它的道德准则。麦道公司的员工道德准则如下:“为了使诚实和道德成为麦道公司的特征,作为公司的成员,我们必须努力做到:在我们的所有交往中都要诚实和守信用; 我们所说的和所写的一切东西都要真实和准确;可靠地执行公司分派的任务和责任;经济地使用公司的一切资源;在我们的一切活动中都要遵守法律。”“正直和道德有时可能会使我们失去某些生意机会,但是我们要坚信,我们做正确的事比做错误的事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可以看到,麦道公司规范的道德准则可以使员工很清楚的明白哪些事情是合乎道德的,也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因此,我国的公司应该重视道德准则的重要性,招聘高道德的员工,同时加强中国传统文化道德思想的学习和教育,制定详细而规范的道德准则,严格要求企业管理者、员工遵守,对违反道德准则的要施以严惩,最后通过组织文化的作用,使道德准则贯穿于整个公司上下,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对道德准则的遵守进行考核,纳入到薪酬体系中,真正达到以德治企、提高公司业绩的目的。 3 强化员工使命

3.1 使命及使命感

使命乃是指所要奉行的命令,所要担当的任务;使命感是促使我们采取行动,实现理想的心理状态。人在现实中的职业和工作,就是一种天职,你要有这样的信念。当你视工作为你生命中必须完成的重要使命时,你就会更容易认同你所从事的职业,并且长久地保持工作热情。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阐述过组织使命的重要性,而现在这种员工使命也是组织使命在个人当中的体现。只有完成了组织赋予的使命,才能说个人的价值得以体现,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组织的使命落到实处就是要靠员工来完成,也就是把组织的使命分化为组织中员工的使命,只有所有员工认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任务,组织才能说完成了组织的使命,可以看出,员工具有了使命感对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组织中的每个人都知道本组织的使命,并把这种使命落到个人身上,去思考怎样去更好的完成任务,不去计较个人利益而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相信拥有这样员工的企业一定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 使员工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建议

(1)使员工明确自己的目标。

企业必须清楚地让员工知道他们的工作是什么,他们的职责是什么,只有他们清楚了自己要做的事,他们才能更好的去完成企业赋予的使命。

(2)使使命感深入员工内心。

企业要将使命感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形成一种文化氛围,要让企业的每个层级,每个组织,每位员工,都明确自己的使命,都在自问自答:我要干什么,我为什么这么干,以及如何干的更好;也要让他们明白出色的完成任务是件多么荣耀的事,并适当的时候对管理者、员工进行使命感教育、宣传,甚至奖励,使使命感真正深入到每一个员工心里。

(3)使使命与组织任务同步。

在企业下达任务到组织时就要将组织的使命切实的落到员工身上,使员工明白自己将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只有这些做到了,员工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实现企业的目标,最终使企业健康的发展,

因此,通过对员工素质、道德、使命的强化,可以使员工逐渐地融入到企业这个大家庭中来,从内心深处为公司的发展着想,并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徐耀强.企业的使命管理[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