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问题范文

高中历史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4 11:05:22

高中历史问题

篇1

【关键词】问题;情境;引导式教学法;思维

当前,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课程目标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由于历史课堂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强调的是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并由此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练、记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讲解――练习型”模式。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则得不到尊重和发展,甚至被销蚀的越来越少,最终使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而谈不上理解,更无从提出个人独到的见解。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阐释“过程与方法”目标时,对历史学习知识这样界定:“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知识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要实现这样的学习过程,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为“问题―情境”引导式教学法能够比较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所谓“问题――情境”引导式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设计问题,创设出丰富的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感受历史,进而理解历史。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具体场景中,使问题含而不露,学生通过个人的积极思考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最终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那么如何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呢?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搭建辩论平台,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

辩论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辩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而且其口才和胆识都能得到锻炼。在讲到列强入侵,毁坏绝世园林圆明园时,有个学生提到“为何我们现在不重建圆明园” ;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大家,问“要不要重建圆明园” 。学生争论之激烈,反应之敏捷,思维之缜密都让老师无比叹服。比如有个学生说我们重建圆明园可以再现先人的高超智慧和建筑工艺,马上就有学生反驳说我们现在重建圆明园用的是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当时人们并没有这些先进设备,又如何重现先人的智慧。另有个学生说如果不重建,外国人看到圆明园的断壁产残垣会耻笑中国人;马上又有学生反驳说圆明园被毁坏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懦弱,今天我们的综合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外国人经过对比,只会感叹中国发展之迅速而不会耻笑中国。还有个学生从政治、经济、教育各个方面论述不应该重建圆明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个问题讲的全面而深刻。

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通过辩论,学生对“列强侵略”这一知识印象深刻,情感上也得到升华,历史学习的三维目标真正得到了实现。不仅如此,学生的思维也在辩论中得到启发和扩展。这样的课堂,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获益匪浅。

二、古今联系,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辩地认识历史,关注现实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它也是鲜活的、生动的,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从个人的生活体验中也能够去感受人类过去的生活,能够对过去的生活做出判断和评价。

在讲到如何评价科举制的作用时,我首先让学生谈谈对高考的看法。由于高考和大家的学习关系紧密,这个问题一提出,马上引起所有学生的共鸣,他们从当今的高考制度联系到科举制,从考试内容、人才培养、社会发展、国家政治各个方面谈了对科举制的评价,思维非常开阔。

在讲到中国古代官制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文官制度的认识,向学生提问“在中国古代,许多人穷一生努力读书,甚至不择手段向上爬,在官场上形成了裙带风气和的现象,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你认为这种社会现象,是否中国古代独有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是否仍然存在?试举例说明”。学生立刻联系到政治学科中讲到反腐败问题,待学生讨论发言后,我接着问“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安危,所谓‘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你同意这个论点吗?请制定一套新的规章制度,以限制和约束现代官员的行为操守。”这样开放型问题的一经提出,在学生中掀起不小的波澜,思维活跃的学生说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可以加以改进为现代所用,还有的学生提到我们可以借鉴香港和新加坡高薪养廉政策。

通过课堂上这样的讨论和对话,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老师枯燥的讲解,机械地记下老师给出的结论,而是主动去探究问题。从现实的生活体验出发去探讨问题,历史不再是“过去时” ,而是“现在时” ,学生在情感上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学习中没有了陌生感,学习自然变成了一种乐趣。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能够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设计表演情境,穿越时空,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历史

这里所说的表演情境,要能够使学生和教师都进入到历史的场景当中去。因为只有当学生进入历史场景,感受到了种种历史事件,才有可能有话可说,才有可能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去考虑历史问题。

在上活动课“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名叫《新闻会客厅》的短剧。出场人物有主持人、秦始皇、战国时的客卿、及两位秦国统一前后的普通百姓。主持人分别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比如问秦始皇,你建立了一个这样史无前例的大一统国家,你会颁布什么措施去巩固这个继乱世而兴的朝代?历代史家对你均有不少抨击,你会怎样为自己?问战国时的客卿,你会留在秦国为秦王嬴政效力吗?问生活在秦国的百姓,你支持秦王嬴政发动战争,统一六国吗?问另一个百姓,你愿意生活在秦始皇统治下的秦朝吗?通过这个历史场景的表演,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秦始皇统一前后的历史的理解和感受,而且其对话、想象、思维、分析等能力都得到了开发。与此同时,在这种情境中的多角度分析中,学生打破了对历史人物固有认识,其多元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培养。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生动的历史情境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学生是在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历史学习的!

“问题――情境”引导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教师的主导性引领,其教学模式重在问题的设计与引导。因此在运用引导式教学法时,教师一定要辩证地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

首先,引导式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

第一,问题的提出要能够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即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得法,片刻之间就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相反,如果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就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教学自然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能力水平。比如,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是不同的,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现实也有所差别,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也高低之分。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对这些情况做个盘点,以便能够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只有事先做这样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最终学生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更应该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在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课堂上,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作必要的引导。由于“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开放性的,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各有差异。因此学生的回答也必然五花八门。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既要肯定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给以鼓励,使之愈发闪亮;同时也应该注意答案中所流露出来的不良情绪和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帮助其走出误区。

例如,在谈到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我们该如何爱国时,我提问“抗战期间,中国人因深受日本人的残害,所以抗日情绪高昂,甚至罢买日货。时至今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下,我们应该怎样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待曾经侵略我们的国家?” 大家积极性很高,纷纷发言,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比较理性,但也有个别学生的情绪比较激烈,回答的很极端。针对这种情况,我再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怎样爱我们的祖国”,由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像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参考文献:

[1]【美】布鲁纳.《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96页

篇2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可以溯源至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暗示教学和问答法。苏格拉底所使用的“产婆术”可以视为是问题教学法的雏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所编著的《我们怎样思维》是最早阐述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的书籍。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问题教学法已经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意义

问题教学法具有丰厚的内涵,绝不仅仅是“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模式。高中历史教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历史问题来作为教学材料,以便促使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充分思考。这种教学法从学生的历史视野和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地吸收历史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强烈兴趣。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

1.布置预习任务

为了使高中历史教学顺利开展,教师要为学生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让他们对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这是为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做良好铺垫。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出问题,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解决。

2.合理设置问题

问题设置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核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思考。

第一,问题设计要有导向性。

从某种角度而言,问题源于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又能巩固“双基”,有鉴于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时刻围绕重点,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夯实“双基”,并意识到牢固掌握“双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比如在讲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西周的宗法制”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如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宗法制与什么有关?这种问题具有明确的导向性,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开启智慧思考问题。

第二,问题设计要有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考虑到问题设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能支离破碎,不着边际。教师可以将具有相似性的问题形成问题链,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同时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比如在讲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西周的分封制”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周王,如何在交通不方便的情况下实现有效统治?如何分封土地?实行分封制有何隐患?这一系列问题具有联系性,可以层层推进学生对分封制的认知,使他们高效掌握相关知识。

第三,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学生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强烈需求,就是希望自己的是一个探索者和研究者,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启发性,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比如在讲解《辛亥革命》这节内容时,教师不应该直接向学生介绍中华民国的成立时间、成立地点等知识,这些问题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你同意这个观点嘛?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书中无法找到直接的答案,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教师自己也要意识到,能够由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能包办,还学生以自,让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体,彰显他们的主人翁地位。

3.进行课后小结

篇3

【关键词】初中 高中 历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54-01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现状

笔者所在的地区为小学五年制初中四年制的学制,虽然初中是四年制,但是历史的学习是从七年级开始到九年级结束,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历史教材,因此初中历史教学是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致的。通过笔者在本地区相关学校的走访调查,笔者发现本地区的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经过笔者的分析,大概有以下三种形式的脱节:

1.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是以时间为中轴线,根据时间线罗列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也就是所谓的通识。因此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最基本的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点为主,渗透历史观的相关方面知识。而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则是在通史体系的前提下,以专题的方式呈现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因此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呈现了范围广跨度大思维度高的特点。高中教材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专题来讲,考试时则要从综合角度来答题,这里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对比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差异,笔者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过于简单,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太过抽象,因此造成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2.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

由于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严重脱节,也就造成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的过于简单,知识点少相关练习过易,使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历史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地复述,从来不主动地使用相关的教学技巧,不去考虑学生对讲课是否有兴趣,从而造成了历史课的无聊和乏味,这自然而然就使学生失去了对历史课的兴趣。而高中历史由于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总结思考能力要求过高,使习惯了在初中懒散学习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这么高规格的要求。而且高中历史教师也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加不能适应高中的历史教学。因此产生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

二、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原因

通过上文的分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大概分为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学方式的脱节。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包括: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各成体系、初高中阶段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同、初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差异大。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在这些方面的脱节,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这些脱节问题存在是中学历史教学阶段中的很大的毒瘤,一天得不到解决,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学的脱节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从而严重影响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效果。

三、解决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策略

1.初高中历史课本要紧密连接

要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初中历史教科书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严重脱节,也就是要使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之间存在紧密的链接。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着的。例如:中国近现代史是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中很重要的内容,初中历史第一单元是侵略与反抗,而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虽然讲述的战争大致一致,如果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也改称侵略与反抗将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2.初高中要统筹历史学科地位

要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问题的第二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统筹历史学科在初高中的学科地位。例如:初中历史并没有分所谓的选修和必修,中国古代史分为七年级上下两册在初中历史中分量很重,反观高中历史中古代史是全一册,并且是选修的部分,初高中历史对中国古代史的重视程度不同势必会对一些喜欢古代史的学生产生一些影响。

3.初高中历史教师要互通有无

另外一个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应对策略就是初高中的历史教师要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要学会互通有无。这同样需要相关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学校的配合以及初高中历史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初高中历史教师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状态,才可以使双方的教师在教学中解决教学脱节的问题。

篇4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启发性、概括性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概括。如,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要求理解概括独立战争中的六件大事:爆发——莱克星顿枪声,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建国——《独立宣言》发表;转折——萨拉托加大捷;胜利——约克镇战役;结束——英美和约签订。

二、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运用课本上总结性、概括性的结论或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启发性设问,让学生以史实加以论证,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

如:中国古代史《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一节,最后总结:“各族人民共同为祖国的缔造作出了贡献”。在复习封建社会各阶段的内容时,都可以提出这一观点,让学生以史实论证。再如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上可利用一些总结性的话进行这样的设问:①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以本世纪20年代的史实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③为什么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④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⑤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习惯,对课本上讲的一些历史事件的性质、意义等,不能只是一味地去作逐条的死记硬背,而应自觉地用史实去论证,以锻炼自己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要点。

篇5

关键词:问题;高效;高中历史;开放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历史学习,可以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但是,在以往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课堂一直呈现的是“一讲到底”的模式,再加上历史课程本身就属于文科,每节课都是由汉字堆积而成,致使很多学生根本看不到历史学习的价值,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从问题入手,通过创设多种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进而确保学生在问题探究的高效课堂中获得良好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问题化的高效历史课堂进行论述,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故事问题的创设

历史本身就是由一个个小故事堆积而成,是记载过去人和事的重要学科,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一直在死板硬套地讲故事,并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故事,导致很多学生只是在记故事,严重不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通过故事问题的创设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提高历史课程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太平天国”的相关评书故事。这样,一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二来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太平天国的相关内容。之后,在评书讲完之后,我组织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太平天国会失败?组织学生评书讲完之后进行思考,并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进而在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的同时,也能确保高效历史课堂的顺利实现。

二、探究问题的创设

探究问题的设计是为了打破教师的一言堂,是为了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中了解文本的相关内容,并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中确保高效历史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探究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教材中的重难点,同时,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罗斯福新政”时,我组织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罗斯福新政都体现在哪些方面?(2)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3)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的形成中有什么作用?(4)罗斯福新政中的“新”表现在哪些方面?……组织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了解本节课的相关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对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着很大帮助。

三、开放问题的创设

随着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封闭的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个性的发挥。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要有意识地将封闭式课堂转变为开放式的课堂,要鼓励学生自主对某一问题进行表达,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时,也有助于高效历史课堂的顺利实现。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时,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也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思维,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个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自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为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献身精神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构建问题探究的历史课堂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对高效历史课堂的顺利实现以及历史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展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构建问题式历史课堂中,我们要注意问题选择的有效性,切记不能过难或者是过易,也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否则创设的问题情境将会失去原本的意义,严重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我们要重视问题的设计,要促使学生在自主交流、主动求知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同时,也促使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创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把知识强加给学生。因此,本文就结合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高中历史而言,要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高中历史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低下。下面就针对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

(1)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不高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依照教材教学,学生依照内容学习,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学生在出现问题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接受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其特殊性,需要掌握学习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规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为了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就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高中历史教学难度不断增加

随着高考的改革,在历史考试中,增加了很多历史资料分析题,这就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历史背景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加上历史知识点繁多,需要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整理和分析,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重点阐述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定教学范围,但是对教学高度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导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做好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为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面就如何做好高中历史教学展开论述。

(1)不断丰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

高中学生字学习历史过程中,要始终立足于现在,分析历史与现在之间额联系,做到以史为鉴,这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面。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实际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历史教学目标,做好历史与现在的比较教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高中历史老师课堂教学管理,活跃历史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

(2)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历史教学情境,有效的减轻学生的负担。根据新课标要求,根据实际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作相互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进行,历史教师要针对高考改革的实际情况,创造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况的实效性,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创造合理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高中历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促进学生探索和创新,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问题比较分析能力

篇7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设计;误区

问题教学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所设计的问题往往缺乏针对性及层次性,难易度把握不当,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及能力差异等,结果提问效果不佳。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对问题进行有效设计,把其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的误区及问题进行论述。

一、问题难度把握不当,忽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是学生认知的“已知区”;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即“未知区”,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有时会偏难,超出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如针对高一学生,教师提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这一问题,学生会感觉无所适从,找不到思考的方向,主要是因为高一学生对“近代化”一词还不能够深入理解,对“鸦片战争的影响”还停留在“对中国是一场灾难”这一初中认知水平上。对此,教师不妨将其分成若干小问题,分层次地对学生加以引导,逐个突破。如先向学生讲解“什么是近代化及近代化的表现”,然后结合鸦片战争的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其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设置。

二、问题繁杂,缺乏针对性

有些教师过于追求问题的量多和新颖,而忽略了对每一个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也有些教师不明白哪些环节需要设置问题,哪些问题有必要让学生互动、讨论,即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和关键处,结果提问变成了“满堂问”以及问题的无效性。如在讲述“罗斯福新政”一课时,有教师提问“罗斯福新政分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时间?新政包括哪些内容”等一系列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直接得出答案,问题浅显、冗杂,没有任何挑战性,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对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教材重难点精心设计几个核心问题,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或合作探究,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三、脱离现实,缺乏时代感

我们通常说“以史为鉴”,即学习历史可以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借鉴。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就事论事,所设置问题很少联系现实,造成历史与现实脱节,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历史无用论”的原因之一。如在讲述“百家争鸣”一课时,教师只是针对“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及各家思想主张”设置问题,很少关注各学派思想的现实意义,在很多人心目中,“诸子百家已经死了”,殊不知在某种意义上,“诸子百家还活着”。作为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地设置一些与现实有关的问题,让学生从历史事件对现实的影响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四、不够具体、严谨,缺乏启发性和开放性

如今的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提高他们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像高考(全国卷I)的41题,近年都是开放性论述题,让学生选取一个角度对历史现象进行论述。而教师在问题设计模式上往往过于单一、直接,束缚学生的思考空间,尤其是对一些有争议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问题,教师往往这样提问:“如何评价孝文帝改革?”其实,不如换种方式:“有人说,孝文帝改革成功了;也有人说,孝文帝改革抹杀了本民族特性,导致后来鲜卑族的消亡,因此改革失败了。你如何看待孝文帝改革?请结合有关史实,阐述你的观点。”这样设计问题就比较具体、严谨,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启发他们的思维。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备课环节钻研教材,从针对性、层次性、现实性、启发性等方面有效设计问题,启迪智慧、激发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邹祝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原则及案例分析.成长之路,2013(12).

2.李晓莉.中学历史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研究.教学研究,2013(6).

篇8

关键词:创设 高中历史 问题情境

苏联心理学家马秋斯金的研究表明,思维起始于问题,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活动。他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问题情境中,师生合作进行的探究与发现未知事物的活动。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不应从教师向学生提出已知、现成知识的模式开始,而应从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创设学习活动的内部条件开始,去激发学生对新的未知知识的认知需要,以形成学生真正的、内部的认识动机,以间接方式影响学生能动的学习过程。可见,思维与问题情境是教学的核心问题,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精心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技能,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选择和探索。

一、创设生活式问题情境

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而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历史一去不复返,不可再现、不能更改、不能杜撰,因此,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必须有直观形象的支持。生活化的问题情境适合了学生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易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愉悦学生的情结,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栩栩如生的问题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充分利用一些具体的材料,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提供丰富表象。

我们在对学生讲述新中国的成立的时候,通过播放在开国大典上的报告的录音,使学生感到置身于1949年10月1日,正在北京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听到了的报告,看到了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种历史情境下,让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欢庆这后,又向学生提出"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了哪些严峻局势?"的问题。这样的情境问题,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相沟通。

二、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

传统的历史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记忆、轻探究,导致学生对教材中的历史结论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新课程理念下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进行知识的归类总结,而且注重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态度、方法、策略、评价的整体培养,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对问题进行探究,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去收集整理资料,如何利用有效的历史信息去分析问题,如何在假设的论证中去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与发现,体会和掌握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设计探究问题情境,以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如"为哥伦布领航"的学习探究活动,结合学生已掌握的历史知识,创设探究的问题是:"哥伦布航行美洲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应该怎样评价?哥伦布航行美洲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有哪些?勇气、科学知识、个人梦想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如何?总结现代航海技术在哪些方面比哥伦布时代有进步?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完善?未来世界海上航运业发展的前景如何?"

三、创设体验式问题情境

教师需要设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情境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协调活动起来,以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在教学中,我有时会采用移情换位思考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当事件的主角,让他们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展开历史的想象和思考。如教学《新航路的开辟》时,我就创设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们是当时的西欧各阶层人士,你们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了怎样的条件,你才能够远洋航行呢?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你认为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还是殖民掠夺之路?简要说明理由。学生面临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情境,想要真正地领悟历史,惟有不断地探求。

四、创设影视问题情景

在《新航路的开辟》的教学中,我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先看看世界市场形成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接着播放一段从《大国崛起》中截取的录像,这段录像声音、图像都非常有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学生。通过让学生看录像得出"世界市场形成前各文明基本隔绝的"的结论。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文明一般孕育在大江大河流域,古代有那些文明的摇篮?地图展示:五大文明摇篮: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长江流域和南欧爱琴海沿岸。然后提出第三个问题:世界市场形成后各文明间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展示世界市场形成后的物种交流图片。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丰富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同样,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餐桌也有了巨大变化,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影响和改变了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由学生得出结论:新航路开辟以后,使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加强。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各文明由分散开始走向链接,世界走向回合。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问题的设置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历史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鲍学红.中学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篇9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实行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历史学科、教材的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必须体现以下三个要点:1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比如:把一些考古学史学界新的发现以及科研成果信息告诉学生,培养对历史的兴趣。2、在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历史事件发生的简单场景,模仿历史背景,展开讨论或辩论。以充分展现个体的能力和群体合作水平。3、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史海无边,史料如山引导学生选择相关史书,查找相关史料,阅读人物传记。利用剪报上网查寻收集历史资料。

二、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突出“精”

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给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用最少的时间,最精辟、精炼的语言,给学生最大限度的知识容量和思维空间就显得犹为必要。一是内容要精要。“精讲”应依据教学目的,从内容上做文章,力求使自身的讲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澄清疑点,紧扣热点。二是分析要精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精辟的分析不仅仅使学生掌握课程教材的知识或结论,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的载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老师精辟的分析,了解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三是语言要精练。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迫切要求教师在讲授时做到语言精练。1、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是课堂教学语言精练最基本的条件和前提。2、用词准确,合乎逻辑,表意明确,通俗易懂。只有辞切,才能意明。历史的概念和术语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有半点随意性。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就不能讲成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就不能讲成扫清了障碍等等。3、运用情感的独特作用,让语言发出真情,感人肺腑。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的思想内容,饱含对学生的满腔热情,在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面前,表明自己爱憎分明的态度。只有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是试题要精选。面对多如牛毛的资料和检测题,老师务必精心把关,力求让学生所做的每一道训练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或精心挑选的。一定要坚持启迪思维,举一反三的原则和方法,教师重点讲解的例题,必须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目。

三、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灵活运用历史理论

历史理论主要指科学的历史概念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主要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继承和发展,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以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政党及其领袖的地位和作用,历史规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等。解题中必须灵活运用正确的观点深入分析历史现象。对任何历史问题的分析,都必须以理论为根据,否则就无法保证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必须系统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运用理论分析历史问题。只有坚持运用史学理论分析问题,史学理论水平、分析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平时要选择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试题,进行史论结论合训练。有目的、经常性的练习,必然会促使灵活运 用理论的能力不断提高。

四、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运用提问的技巧

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及对学生回答作出反应的能力技巧和艺术。它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提问技能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提问不仅仅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更在于使学生通过开动脑筋思考,联系已有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提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突出重点,难易适度2.精心安排,选择时机3.频率数量,周密设计4.鼓励学生,教会学生发问。

五、在历史教学中应注意挖掘历史隐性知识

所谓隐性知识,通常是指课本文字没有直接表述而实际上隐藏在其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联系。隐性知识不仅包括“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也包括 “怎么办”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如经验、启示、策略、思维方法、思想情感等。在历史课本与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然而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怎样来挖掘隐性知识?如何通过互动的教与学过程,将其转化为能够用多种媒体表达出来的显性知识?即如何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广大教师和学生均感困难。在教学实践中,发掘隐性知识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认真研究显性知识,努力挖掘其中隐含的知识;二、阅读重要历史图表,注意藏身其中的知识;三、参考相关信息,通过知识横向迁移,由此及彼发掘隐性知识;四、通过知识纵向迁移,触类旁通发现隐性知识;五、启动历史思维,把握隐含的特征和线索;六、加强交流与合作,在互动中共享隐性知识。

篇10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传统课堂教学,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思维僵化,抹杀其学习历史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无法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环境;创设问题情境并不是让教师在课堂上单一的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不能单纯依靠教师无目的性的向学生提问,结合新课改,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充分整理好问题材料,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引进矛盾或冲突点,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触,带动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及时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二、精心设置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对问题设置的处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问题设置的处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设置问题要注意言传身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问题,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并在课堂上作出示范,对此问题,教师从英国和清王朝当时各自的处境入手,学生也开始积极思考对问题进行逐点分析,自觉探寻问题的答案。教师不仅要注意做好提问的示范,也要选择恰当的问题时机,既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问,也可在教学环节的重点处提问,通过伺机提问,激起学生好奇心,使学生积极主动置身思考。问题梯度的设置同样重要,如果问题的设置脱离学生最近发展区,自然无法完成问题意识培养的任务,因此,教师在问题设置时,应该基于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并结合教学目标的需求,综合考虑,从以下方面进行问题的设置:识记方面。即考查学生对以往知识的识记程度,比如历史大事年记表等不需要学生进行理解的知识点,可以直接简洁地提问,如辛亥革命的爆发时间是什么时候?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分别是在什么时期?理解方面。即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说明,应当及时改变以往课堂中学生的交流形式,注重学生概括说明能力的表现,比如,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国共两党合作各自的目的是什么?或者,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三民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吗?分析方面。对学生历史知识基础要求较高,能够体现学生综合的文史逻辑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将问题进行细分,并在细分之后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加以梳理。比如,在学习“二战”之后,让学生分析“一战”和“二战”的爆发背景以及过程、结果,并对此进行比较,挖掘历史现象背后的道理。综合方面。要求学生对所需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并对该部分知识建立自己的看法态度,抑或是将知识灵活运用,使之与问题所给的情景、条件相贴合,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非一般的记忆要求。比如,为什么延安成了当时的红色根据地?或者,假如你是张学良,你会不会发动西安事变?为什么?评价方面。这是对学生历史认知水平的最高要求,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对历史事件、制度或者人物等予以评价。比如,请举出几个史例来说明为什么中国当时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注重问题引导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篇11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衡量一堂历史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广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否被充分、有效地调动起来。根据多年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历史课堂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关键是设计恰当的课堂问题。在设计历史课堂问题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历史课堂问题要有启发性

历史教学的本质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了解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挖掘提供坚实的基础。所以,历史课堂问题一定要有启发性,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多层次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鲁迅先生曾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你认为中国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 请你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加以比较说明。”这样的设问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根据所学知识,通过独立分析、合作探究、查阅资料等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师生民主、平等地对话,达成共识,对言之成理、独到创新的建议或意见给予充分肯定,甚至大加赞赏,使得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焕发出活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会发现,学生在发表自己见解时常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智慧,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这种自信心和成就感是推动学生创新学习的极好动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别有更深刻的体会,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

二、历史课堂问题要有时代性

历史学习的目的就是鉴古知今,它有着非常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在新课改下,教材专题史的编写体例,相比较之前的通史而言,有了较大的取舍。新教材所选择的是对现实社会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并有利于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历史知识,加强教科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所以在历史课堂问题的设置上就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寻找历史与现实地结合点。如在教学《罗斯福新政》时,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危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在历史上,面对30年代的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怎样的经济刺激计划呢?与以前的政策相比,又有什么创新?”这样把历史知识与现实热点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极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积极地看书学习、讨论。

三、历史课堂问题要有层次性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决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复杂问题简单化,用图式表示。可以让学生思想跳脱出来,鸟瞰历史全过程,对抓住知识主线,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来龙出脉及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深化理解教材,很有帮助。在追求升学率的现状下,如何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思想落实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是广大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而层次性问题的设置,则可以为解决这样的问题提供一点思路。具体来说,在设计问题时,应难易得当,有清晰的层次性,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在不同层次中找到位置,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教师先播放反映解放前农奴制度的电视剧《尘埃落定》片段、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及展示解放50周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文字资料,然后设问:“(1)请根据以上资料概括说明民主改革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2)请阅读教材,分析说明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3)对发生的重大变化,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三个连续的问题由易到难,层次分明,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同时在解决问题时,也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学会与同学共同合作探讨、交流心得,学习解决历史的基本方法。历史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历史的本质,进而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例如:在讲“美国霸权政策”一节课内容时,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又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结论。这样,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从而有效发展创新思维。这种层次性的设问必须有意识地贯穿于历史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成为历史教学过程的灵魂。

四、历史课堂问题要有创新性

篇12

一、问题设计要围绕主题,创设问题群

问题式教学中,并非要探究学习中的一切问题,而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核心的问题的探究中,其他非核心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学解决。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把握住探究的主题,围绕主题设计好问题群,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做到“精探”。

例如,在执教人教版必修一《国共十年对峙》一课时,我们可以把这一节的主题定为“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然后围绕着这一主题设计这样的问题群:(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远离城市向偏远的农村发展?(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是什么?三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4)遵义会议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何重大意义?(5)红军长征有何重大意义?(6)中国革命道路有何特色?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紧扣“探索革命道路”这一主题展开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设计要面向深刻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不仅会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会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因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面向深刻的问题,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水准和探究能力。当然,问题的设计要把握适当的难度,不能脱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的设计应让学生通过“想一想”和“再想一想”就可以得到答案。

三、问题设计要面向全体,分层次设计问题

我们在设计问题链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尽量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尤其是对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应将其分解成一组由浅到深的小问题,层层推进直至最终得到圆满解决。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浅易的问题回答上找到“成功感”,从而激发其学习探讨的兴趣,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能照顾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果所设问题深不可测,学生无从下手,摸不着头绪,无法体验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会漠然处之,探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例如在执教人教版必修二《开辟新航路》一课时,教师不妨设计“郑和为什么成不了中国的哥伦布?”这一复杂的问题,并将这一问题分层次设计成以下几个小问题:郑和下西洋的背景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通过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远洋航行的异同的比较,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者对哥伦布这一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进行评价,大胆质疑课本的结论,全面认识哥伦布。例如在讲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时,可设计三个问题: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与以往的革命斗争相比,在参加人员方面有什么特点?由此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何不同?

四、问题设计要有多个角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适当地变换提问的视角,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不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有助于学生全方位掌握历史事件。例如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时,可在教材从世界和人类社会两个角度分析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文明史、全球史、革命史、心理史等方面重新归纳,最终让学生从多方面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五、问题设计要面向生活化问题,感悟历史现实意义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可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去参与探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研究历史就是让过去与现在进行对话。我们在设计生活化问题时,可结合地方史,也可结合身边的生活现象等等。比如在讲授《辛亥革命》的影响时可设问: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总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问题式教学的灵魂,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在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好问题设计的五个策略,精心设计优质问题,引领学生行走在解决问题的路上,从而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篇13

关键词:高中历史 问题意识 培养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直是学科教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目前人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的方向大多集中于问题意识本身的培养,而对于具体某一学科的针对性却不强,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空间。笔者将立足于探讨历史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相关问题,旨在唤醒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的重要性。下面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介绍一些笔者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的成熟经验。

一、从观念入手。让学生想问

(一)从思想观念上让学生克服惰性

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习活动中实现的,“问题意识”只能是学习者通过自身的主动建构才能逐渐形成,其他人都无法代替。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消除学生过度依赖别人帮助的心理。通常情况下,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即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改教育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教师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这样几点观念:“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一个真正的好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应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而不是没有问题走出教室”。只有使自己努力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积极思考和探索,才能实现真正的提高。

(二)使学生破除对创新的神秘感

教师应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介绍一些优秀人物的事迹。例如,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牛顿,他一生中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科学和炼金术等,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那么在同样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别人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成就?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牛顿具有质疑求新的品质,他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献身科学,最终取得了成功。同样烧壶开水的经历大多数人都有,但却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发现问题:壶盖为什么能跳起来?正是瓦特这个问题的提出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使人类文明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阶段,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像这样通过具体事例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明白:一切创新的实现都源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其实创造发明并不神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创造的源泉处处都有,关键在于你能否发现。所以,创新其实就在你身边,何不大胆去质疑?

二、从技巧入手,让学生善问

(一)提问要师生双向

提出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学会学习”的思想意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才能够真正实现提问的功能:促进思维启发、帮助知识巩固、有利于学习反馈。例如,在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时,教师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社会性质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生则提出,为什么说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什么样的变化可称得上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呢?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中又有怎样的具体表现呢?这样就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有益处。

(二)提问要激发兴趣,有兴趣才会积极思考

教师应该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学习者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学习知识的过程其实是学生主动在思维中建构知识框架的过程,而缺乏兴趣的接受只能是被动学习。柏拉图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曾经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我们要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新颖的问题总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对学习目标充满兴趣而进行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不感兴趣而被动学习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记忆也更深刻。比如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很多历史史实更加注重历史事件,而学生们相对来说却更加喜欢在这些事件中起主导作用、叱咤风云的人物。针对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一些历史事件与一些历史或当今的名人相融合,让学生更感兴趣。比如在教授辛亥革命的知识时,可以讲一些孙中山、黄兴的事迹;在介绍美国政体时,可以从介绍美国总统奥巴马参加总统大选入手;在讲《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课时,导课时可以巧妙地使用《水浒传》中历史人物戴宗和当今体坛名将博尔特的图片来吸引学生。这样设疑提问,就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使他们兴趣盎然,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究新知识的境界。由于情感的投入――接受而产生兴趣,这是新课程历史教学成功的重要一步,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由于经过一番努力,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也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起积极作用。

三、从引导入手。让学生多问

(一)引导学生对问题多做假设性回答

第一,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尝试做出回答,可能有时候学生的假设性回答来自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在某些方面带有猜测成分,但是作为对提出问题的鼓励,教师还是应该鼓励其大胆表述。正是在这种过程中,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去伪存真,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第二,要引导学生对所做的假设进行归纳,并将那些明显错误的假设进行删除。如对“辛亥革命结果”的评价问题,有些同学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但是也有学生指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再如,关于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影响问题。有学生认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中国小农经济的解体,因此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也有学生认为,西方列强把中国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使中国处于屈从地位,并从中国掠走无以计数的财富,从而造成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畸形。这些回答虽然多为假设性回答,观点本身并不一定正确。但是,它们反应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对问题作出的回答。教师应该在积极鼓励的前提下,加以引导修正。

(二)实施渐进式提问,引导学生努力求证和学习研究

篇14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教学;课前预习

一、作好课前预习

这是高中历史课课堂教学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准备。了解教材内容是学生完成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提出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处理把握教材,最后完成对教材内容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从中发现可探究的问题,作为探究的准备。

二、创设问题情景

首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意识是学生进行研究、创新的原动力,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起点。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历史课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学习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成就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其次,要积极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问题讨论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核心通过课堂讨论,能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问题讨论,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材料、引导学生讨论的若干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

第三,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应符合探索性、研究性、开放性的特点。这样的问题才能展现答案的多样性,这样的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设计的问题还应具有层次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难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挑战性,从而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目的。

三、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也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归宿

在这个过程中,好的问题情景的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催化剂。良好的问题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利用好语言、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创设符合需要的问题情景。对于教师来说,特别要利用好语言手段,即对于学生的提问或问答,教师都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必须用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或表扬,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以培养或巩固学生的自信心,也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四、问题式教学要实现授人以鱼向授之于鱼的转变

在问题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拥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能通过讨论、交流、反思、理解等方式主动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历史结论是怎样得出的?一个历史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历史经验是如何被汲取的?通过这样的问题形式,使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实施“问题式”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师生观。

五、问题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适当给学生活动的时间,要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对此,老师担心每节课都有很多的知识点,没有讲到或没有详细讲,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这个观念必须改变,“满堂灌”式的教学,让学生没有一点思考的空间,才是教学的失败。

(二)注意问题的开放性。开放式教学,就是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每个历史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会有几种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大胆探索,对不同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各执一词时,教师既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由争论,也可以参与辩论,但绝对不能压制学生的思维。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留下课后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我在讲授《工业革命》的影响时,我依据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以下两个问题:(1)工业革命有何积极影响?(2)有何消极影响?(3)对我们有何影响?得到什么启示?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答案也更丰富多彩,最终学生思维也会更灵活。

(三)问题要有适宜的深度。历史教材的内容都较为纷繁复杂。问题式教学法并不是要将所有的知识点都设计成问题,如果这样,就会主次不分,走马观花,时间紧张结。所以我们提问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以便深化知识,强化思维训练,力戒面面俱到。如讲授《鸦片战争》,我就主抓三个问题,即(1)英国为什么对我们要进行侵略?(2)战争的结果如何?正义在手,为什么失败的是我们?(3)中国的战败给我们什么启示?这样,一堂课就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