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4 11:05: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篇1

Abstract: The enterprise through the way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o make staff career planning, and make it combine with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goals, achieve the goal of enterprise and the employees' win-win. In this paper, through looking for employees' personal development needs to make it consistent with the enterprise concept, the enterprise takes measures to help employees to improve self, and then establishes and perfects the system of personnel training, broadens the staff's professional channel,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关键词: 职业生涯;人才培养;创新

Key words: career;talent training;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189-02

0 引言

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对于员工和企业来说职业生涯规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员工来说,它能促使员工充分认识自己,通过学习,克服弱项,挖掘个人潜力。作为企业可以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人力资本增值的角度达成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因此构建员工全职业生涯人才培养体系将是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1 了解员工个人自我发展需要,寻找企业理念、目标的切入点

每个员工在企业中,都会寻找个人在组织中的位置,迫切的需要建立心理认同,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文化使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宗旨;使员工明确与企业是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寻求双方发展的共同点;明确员工发展必须与企业的发展相一致,企业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满足其自我发展的需要。只有这种认知深入人心,切实达到真切笃实的程度,员工就会自觉的将这种认知转化为行动,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2 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提高

员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合理的职业管理。企业中不同层次的员工从事的工作及其性质不同,职业成长阶段不同,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行为方式也不同,因而企业在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时的重点和发展目标就不同。因此构建一个结构合理,互相支持、互为促进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对企业发展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3 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拓宽员工成才的职业通道

3.1 健全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成立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健全人才工作层级管理运行机制,构成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管理运转机制。完善人才工作闭环管理系统,构建人才工作规划、计划、实施、评估、改善等全过程管理体系。改进人才管理方式,树立人才观,建立统一人才规划、统一目标管理、统一优化配置、统一培养选拔的人才集约化管理机制。准确把握人才资源结构现状,科学预测未来人才资源供求关系,根据企业发展和重大攻关项目需要,着手未来人才的储备,并通过组织调配、项目锻炼、组成攻关团队等形式,实现现有人才的优化配置,形成整体优势。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内部人才市场,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盘活企业人才资源。完善人才选用机制,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关键核心岗位,促进各类人才根据岗位需要和自身发展在企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增强人才发展活力,发挥人才资源最佳效益。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引领和组织作用,带动和促进团队成员迅速成长,制定激励政策,完善人才测评体系,引导和鼓励人才向基层单位和艰苦岗位流动,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共同发展。

3.2 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完善培训管理体系。规范培训组织体系,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起上下分级的培训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各相关方的作用,将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关系企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工作,积极构建纵横贯通、上下联动、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教育培训体系。

优化培训资源体系。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建立起具有企业工作特色的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远程培训教育,为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还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培训资源,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课程、课件和培养企业自己的内部培训教师。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联合办学、合作培训等形式与各大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研究所等高端学习机构进行深层次的联系和合作,充分利用高端的知识优势和培训优势,提升企业经营人才、紧缺人才、高端人才等的知识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建立覆盖全岗的标准培训体系。企业应基于岗位工作分析,开发并完善各类人才的能力培训标准,将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企业文化作为培训主要内容,以标准化的培训教材、题库、课件,统一培训标准和培训内容,实现覆盖公司全部岗位的标准培训体系。二是建立覆盖全员的差异化培训模式。针对不同的员工采用差异化的培养开发模式,通过职业导师指导、成果应用、承担项目、轮岗锻炼、工作交流、挂岗学习等模式,加强岗位技术技能的培养,注重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各类人才的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三是创新培训方式。采用实践锻炼、研讨交流、参观学习、调查研究、课题攻关、交流深造等多种方法,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效果。

3.3 创新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优化企业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建立竞争性选拔常态机制,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竞争性人才选拔常态机制。引入“定性(考试)+定量(素质评定)”相结合的人才评价模式,对人才发展跟踪培养,开展人才全职业生涯培养,进一步完善人才的评价机制;可以将绩效考核管理手段引入企业人才管理中来,建立人才考核体系;在政策研究、课题承担、项目开发、经费使用等方面予以倾斜,创新人才的管理使用机制,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人才机制。用活用好优秀人才。企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坚持以用为本,合理使用人才,根据人才的专业、特长、能力、水平来安排工作岗位,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在实践中尽快成长。建立优秀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定期开展企业管理、技术、技能专家遴选工作,拓展各类人才的成长空间。充分发挥优秀专家人才作用,组织优秀人才参与承担企业决策咨询、课题研究、项目攻关、技术研发、导师带徒、交流培训活动,为优秀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提高人才使用效能。

3.4 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企业不能将人才培养孤立起来,要在企业范围内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薪酬体系,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企业要承担起建设人才发展通道的任务,通过建立相关制度,辅导各类人才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机融合,给员工搭建起施展才华,推动发展的平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充分利用榜样力量以点带面,通过宣传对各类优秀人才的荣誉激励,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人才的价值和贡献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得到业内认可、社会尊重。

参考文献:

[1]许愿.关于企业培训与职业生涯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09).

篇2

1软件领域工程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们培养的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型人才应该是基础扎实、理工结合、素质全面、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使学生在软件领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软件工程技术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工具和技术,能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工作。另外,培养的学生应具有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是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1]。

本科教育阶段是培养工程型人才的重要阶段,软件领域的人才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为基础的,无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还是软件工程专业,都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一直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之一。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软件领域的工程人才就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下工夫,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在本科教育阶段应该使学生具备以下四种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这四种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对于软件领域工程型人才能力的培养要从本科一年级开始,贯穿于本科教学的始终,为了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我们建立了针对本科教学的实践课程体系,将全部实践课程划分为四个层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能力训练、工程训练和综合训练。层次从低向高逐步过渡,以学生个体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能力训练,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好基础;以团队合作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小组项目开发和工程训练,使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背景下建立软件的工程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交流和沟通能力;以工程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开发实习、毕业设计等综合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意识;实现了从个体能力培养、团队合作与工程意识培养到职业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实践课程的层次和培养目标的关系见图1。

2实践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与设置

在传统的计算机类和软件工程类的主要课程中均有相应的课程实验,这些实验可以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使用开发工具、验证基本理论或成熟算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协作能力,但距离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工程型人才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探索新的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实验教学体系的关键,对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将成为实验教学体系的有利支撑。根据当前技术发展对于软件类工程型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紧密结合软件学院自身条件和特点,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逐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综合技能训练为辅助的实践课程体系。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将软件的工程化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逐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以实践能力培养引领理论教学,建立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的系列实践课程;将培养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渗透到每一门实践课程之中。

新建立的实践类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图中用粗线框起来的课程为新开设的实践性课程。

整个实践类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2.1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实现“以实践能力培养引领理论教学”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使我们认识到,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先使学生通过实践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实践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然后再通过实践验证理论、丰富理论,使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在新的高度进行再一次的感性积累。因此,“以实践能力培养引领理论教学”是新的教学计划中坚持的基本原则,在理论性课程之前增设必要的实践性课程。例如,“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先于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从应用的角度提出理论问题;“操作系统基础实习”从应用的角度为学习操作系统原理积累经验;“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为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提供应用背景。同时,专门设立具有阶段总结和综合性质的“软件基础实习”和“软件开发过程综合实训”,通过实践开阔学生视野,给理论一个发挥的空间,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工程意识。

这样“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学习过程,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相对独立的各门课程通过实践联系在一起。

2.2将软件工程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

培养软件工程意识,使工程化思想成为学生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行动指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软件工程往往是一门独立的理论性课程,学生们认为软件工程就是一些条条框框。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合作开发软件的感性体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于理解软件工程的精髓。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软件工程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从第一门计算机入门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起,就开始灌输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结合在低年级开设“个体软件过程”和“小组软件过程”等任选课,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在系统学习软件工程理论之前就先对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进度控制、软件质量、成本控制、文档管理、团队合作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使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接触并了解软件工程,并具有初步的程序开发经验,进而使学生在系统学习软件工程理论时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完成从经验积累的感性认识、到系统理论提升的过程。之后再通过实训,用软件工程的理论来指导软件开发,最终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需求分析、建模、设计、代码编写、测试、部署全过程的经验、理论和能力。

2.3分层次设立独立的实践课程,逐步提升工程能力

根据实践课程的难度和教学目标,将实践课程划分为四个层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能力训练、工程训练和综合训练[2]。

(1) 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基本的编程能力,进行编程入门。基础理论训练培养学生面对实际应用进行需求分析、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的能力,通过从实际应用中提出的简单工程问题体验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

(2) 专业能力训练是结合各个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完成各项实践。

(3) 工程训练是在软件工程理论的指导下,以典型的实训项目或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背景,进行软件开发过程训练,体验完整的软件开发全过程。

(4) 综合训练是通过实际应用项目使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开发。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逐步完成“个体能力培养-小组项目合作-工程项目开发”的能力训练过程。

2.4强化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新增实践课程采用“1+1”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各门课程在理论上已经相对完整和成熟,在教学方法上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在保持原有理论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调整和充实。

从整体而言,在理论课程中要继续保持原有的理论特色和深度,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开展验证性的实验,充实原有的实验内容,提高实验难度要求。通过研究课程之间的联系,删除重复内容,适当压缩理论课程的教学学时,加大不同课程实验之间的难度差异,使得不同课程在实验上可以相互协调和衔接。

在设置实践系列课程时,坚决避免原有理论课程中验证性实验的简单“搬家”。主要的实践课程要与理论教学课程密切配合,采用“1+1”模式,即“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的模式。与理论课程相配合的实践性课程以设计性、综合性、大型实验为主,一般为2学分32学时,其中教师课上集中指导或讲授仅在8学时左右。实践课程要强调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无论是个体的实践题目还是小组的协同实践,课程中涉及的技术和设计方法均有一部分是学生还没有接触到的,学生需要通过自学来掌握,实践的结果则强调创新性,鼓励学生把各课程和自学的知识融合起来,并结合社会的真实需求(课程中作适当的简化)创造性地从系统结构、数据结构、程序技术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全局架构、时空效率、功能等进行评价,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导”。

2.5对技术课程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学习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如何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不同的技术路线,或者把握不同技术路线的差异,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急迫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上,针对不同的技术路线,对技术课程进行了分类[3],开设了专业基础、JAVA、微软、LINUX、电子商务、嵌入式开发、软件理论、媒体技术、网络与安全、游戏开发等系列课程,引导学生能在不同路线上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同时根据技术的发展,我们也适时对课程大纲进行调整,把软件领域的最新发展反映到课程中。

3新开设的实践系列课程简介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主要开设的实践性课程介绍如下。

3.1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

“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的第一门实践类课程。在学生掌握了C语言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个体的编程能力。通过设置具有实际背景的题目,使学生经历问题抽象、建立数学模型、算法设计和数据结构设计、编程调试等过程,通过具有实际背景的题目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前就从应用的角度开始接触线性表、队列和栈等数据结构,开始接触一些复杂的算法。课程让学生从编写长度为几十行的代码起步,逐步达到能够编写300行以上C语言程序的水平,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和良好的编程习惯,逐步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和问题抽象能力。

3.2用户界面设计基础

“用户界面设计基础”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LINUX或DOS字符方式下开发用户界面的主要技术,以及Windows环境下图形用户界面的开发方法。使学生初步体验用户界面设计的重要性和设计技术,体会用户界面将是用户需求的重要部分,理解“用户的软件才是我的软件”。本课程与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主要侧重于个体能力的培养。

3.3软件基础实习

“软件基础实习”是为具有一定数据结构理论基础的学生开设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是对前期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基础)的一次综合实习,是对软件工程的第一次实践。实习采用开发小组开发方式,通过设计一些超越学生当时已有知识水平的问题,例如具有操作系统背景、人工智能背景、编译背景、数据库背景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内协作开发,完成一个至少2 000行的小型系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简单分工,并进行角色互换,初步体会软件开发过程,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3.4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

“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以低年级学生为对象,以学生已经熟悉的简单的业务系统为背景,采用开发小组的形式,开发网上数据库应用系统(如网上购物系统,图书借阅系统,学生成绩管理,BBS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技术和知识(数据库设计、网络程序开发等),体会应用软件架构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5操作系统基础实习

“操作系统基础实习”以当前流行的操作系统Windows和Linux为背景,选择具有应用性质的课题,从应用系统开发者的角度学习和研究操作系统,通过系统调用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区别于传统的操作系统原理理论性为主的课程。通过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初步掌握软件部署的方法。上述课程也开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6专业能力训练系列课程

“专业能力训练”定位在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与相应的理论教学配合。在实践课程设置上考虑计算机软、硬件的有机结合,开设了“嵌入式系统开发”,在软件与硬件紧密结合的背景下强化学生的系统意识。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接触并了解当前的流行技术,专门开设以.NET技术或JAVA技术为背景的实践课程;通过增加Linux平台实践内容,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今后的自主确立专业方向打好基础。这些课程强调从系统高度来认识计算机,从软、硬件两个角度看待系统架构。

3.7软件开发过程综合实训

“软件开发过程综合实训”是以企业成熟的软件开发模型为基础,选择企业根据实际软件系统精选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学生以开发团队形式,按照步骤在规定的时间点完成规定的任务,体验从需求分析建模(需求由案例给出)、设计、代码编写、测试、部署的软件工程全过程。使学生熟悉企业化软件开发流程,具备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开发的能力。实训模拟企业运作机制,模拟企业中实际存在的项目压力和工作压力,以考勤和项目的进度检查点进行监控,以项目开发结果进行最后考核。学生将体会项目经理、设计人员、编码人员、测试人员等各个角色的工作,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和设计综合能力。

4实践类课程对现有教学的影响

4.1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新建立的实践类课程使得传统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我国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是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构建课程,重视基础理论的抽象和学习,忽视理论的应用背景和实现技术;重视独立课程自身的实验过程,缺乏覆盖不同课程、串联不同知识的综合性实验;更多的是融合在理论课程中的验证性实验,没有针对创新性能力培养的独立课程。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加强了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首先了解应用背景,并尽可能早地接触专业内容,在低年级就完成“计算机科学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方法与实践-用户界面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基础实习”这样相对完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而为后续的理论学习与提高打下良好基础。在这个体系中,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方式,学生通过初步的实践,积累必要的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学习,通过新的实践课程提出新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并总结出理论上的欠缺进入新的理论课程,在这个螺旋式上升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持学生的兴趣并使之能克服较大的自学和思维压力,变学习压力为学习动力,引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2实践类课程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出新的要求,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可能

要保证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防止实践类课程蜕变为理论教学,对于实践类课程必须有新的教学理念、讲授模式和课程管理机制。

教师首先要完成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再是“教师讲授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要树立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观念,以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讲述实验的步骤和细节,不再讲授原理和概念,而是将重点放在讲解题目(项目)的背景(实验需求)上,即向学生明确应用的背景、实验目的、期望看到的结果、实验的具体的参数和指标要求。同时适当点出实验中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然后由学生自己进行理论分析,自己建立问题的模型,自己掌握开发进程。

教师在实践类课程中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课堂讲授者,教师更像一位工程项目的经理,负责提出项目的要求、检查项目(学生)的开发进度、监督开发过程、评定软件质量。在课堂集中教学中,教师又像一位主持人,召开的是项目进度汇报会、技术交流会、软件演示会等。

对技术上或设计架构上有相同的课程,我们鼓励一些学生能以一个较大的项目贯穿始终,能逐渐把小系统完善成大系统,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对题目难度类似的课程,我们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架构和技术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的实践类课程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少学生们在实际课程中完成的算法设计,或者采用的理论指导出乎教师的意料,这对于教师同样是促进和挑战。

4.3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延展课堂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流提供新的途径

通过建立有效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辅助工具。教学支撑平台具有信息、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C/C++/JAVA源程序自动测试、在线答疑和讨论等功能,为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学生和访客提供不同的权限。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支持多门课程,既解决了教学资源共享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模式,有效地达到了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同时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也遵循软件工程的原则,在关键点设置时间节点以考察学生,把软件工程的思想融入教学管理。

5结论

自2002年起,我们从单门课程的改革开始,逐步建立了实践课程体系,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再进行调整和充实,逐步完成了具有可操作性、行之有效的实践课程体系,新设立的实践类课程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的距离,实践课程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并已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4-255,264-265.

篇3

关键词: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应用型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中图分类号: Q94-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1.038

农业院校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现代农业教育,是有着明确岗位群或工作领域的专业教育。现代农业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复杂性,因此,要求从事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才应有较宽的知识面、良好的人文素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必由之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一所新升本的本科院校,正处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阶段,笔者结合该校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些思考。

1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目前开设该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掌握优质、高效现代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预防学、种子繁育与经营管理等植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理论与技能;培养能够运用现代化农业科技知识指导农业科技生产、农产品开发、农业生态园建设与管理、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和生产经营等应用型高级新品种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农资公司、涉农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作物生产、品种选育、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及农业科技开发及推广等工作,能独立创办或经营管理小、中型农资公司、种业、庄家医院等经济实体。

2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见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实践教学才能完成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应用型院校培养的应是技术性、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应侧重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要与技能及技术有机融合,这就要寻找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结合点与平衡点,突破传统教学角度,实现“教、学、做”全方位的融合。实践教学是搭起终身学习的桥梁,学生进入企业,要不断更新技能。只有在大学期间学会学习、注重实践,通过亲身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才能妥善化解矛盾,解决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包括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包括与专业技术能力相关的应用能力,如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实现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全方位结合,以期使被培养者成为融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3 植物科W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与对策

3.1重新修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新提出来的一个教育发展理念,应该在原有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修订过程中要征求省内外相关企业及相关专家的意见,经专业教师反复讨论和修改,最后由学校组织评审通过,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实践性,确定专业主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

3.2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不仅要有完善的体制保证,先进的仪器设备等硬件供应,还要有过硬的“软件”支持,年龄大的教师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但精力和体力欠缺;年轻教师理论知识全面,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指导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老教师传授宝贵经验,帮助新教师快速掌握基本技能;利用假期去实践基地下场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内实训基地;鼓励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以项目开发促进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聘请知名专家,定期进行教师的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等一系列措施。

3.3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保障校内实践教学完成的基本条件是实验室和校内实践基地,实验室在保证实验仪器设备完善的前提下,推行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硬件保障。校内实训基地也要分成不同的功能区:一是实践教学区,主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践行区,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操作;二是科研区,积极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其大胆规划设计提供平台,同时为大学生创新项目、毕业设计等提供保障;三是产业区,为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思路的学生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指导、经验传承,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3.4重视校外实践教学

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因为再丰富的校内实践内容也涵盖不了全部的社会需求,再多种多样的校内实践模式也包括不了社会生产的全部,再高端的技术水平也不一定适合企业的大规模生产要求,因此,必须选择不同企业经营实体,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模式。

3.5建立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是由合理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构成,并具有客观性、导向性、目的性、整体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项目和考核内容必须符合企业岗位的要求,考核可以理论加技能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方法根据课程性质、目的、要求不同,可通过笔试、口试、操作、实践论文、项目实践、分组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并对考核内容应企业、行业需求而不断更新,以满足岗位技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詹先明.“双师型”教师发展论[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135.

篇4

关键词:卓越安全工程师;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06-02

国家安监局公布的《中国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未来10年,是我国安全生产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职业素质优良、专业技术精湛、实际操作技能高强的实用型安全生产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20年,安全生产人才总量将达到860万人,而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始建于1984年,是山东省首批设置该专业的高校。该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依托“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培养以面向矿业安全工程为主要应用领域的高级人才。专业“厚基础”的同时,就业方向也比较分散,因此,充分认识毕业生近年来在实践、创新等方面明显弱化等问题,提出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并在实践中应用及推广,对于提升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安全工程专业涉及的行业较多,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广泛,因此会存在专业方向特色不突出、核心专业课知识体系重叠、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这就造成课程体系设置的“重基础、轻专业”问题,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出现知识结构单一、片面的现象。

2.缺乏完善的卓越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目前的实践教学模式大多是附属于理论课程的,这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量化比例很难合理分配,且部分领导及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知性不够深入,没能充分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实践教学仅仅是验证性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工程实践及应用能力的提升。

3.与学生创新能力相适应的体系及平台尚未建立。由于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缺乏深度校企合作等实践环节的深入开展,使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动性,且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体系及平台没有建立,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素质的训练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4.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对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进行改革,与其配套的评价机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学生在各类实习、实践环节,鲜有不及格或不能毕业的情况出现,且无法对学生的整个培养效果进行审核,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造成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卓越计划实施效果不明显,无法有效衡量人才培养成效。

二、卓越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要求与设计

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依据“卓越计划”的要求,旨在培养集创新与实践能力一体的、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质工程人才。针对目前我校安全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着重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要求校企深度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以通用标准为基础,结合煤矿行业标准培养人才;三是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了达到以上要求,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将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与订单式培养相结合,以专业认证为契机,依托专业已有的学科平台,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之中,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卓越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教学体系是核心,主要包含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创新体系,以目标需求为导向,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

三、卓越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1.优化各个环节,构建素质教育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安全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改革旨在将教育从专业课灌输转变为素质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环节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本专业在保持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架构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突出工程创新和知识应用,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方式相适应的“通识+学科基础+专业+现场实践”的课程体系。该体系首先强调层次性、实践性,其次,增大使用校企合作研发教材、讲义的比例,并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部分核心专业教材。在此基础上对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进行系统化整合,强化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研与工程应用及创新等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通识内容厚实,学科基础宽宏,专业核心精细,实践基础扎实”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2.强化渗透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卓越安全工程师实践培养模式。卓越安全工程师实践模式以学生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较好的沟通、团队协作能力为目标,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及优势,通过深度校企合作等措施将工程技能、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充实到实际教学中,推进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为了更好地强化卓越计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着系统性原则,遵循认知及教育规律,坚持实验、实习、科技创新相结合,构建“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的循序渐进实践模式。首先,注重深度校企合作,外聘企业专家做兼职教师,派教师现场挂职锻炼,我校与山东能源集团签订了人才培养全面合作协议,为教师锻炼提供了良好的基地;其次,强化实践环节,课程设置考虑专业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各种实习、设计环节,结合企业工程实际,搭建各类实践教学平台,提供多种实践硬件条件;再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工程创新能力提供基础。

3.利用学科平台,建立完善的学生创新体系及创新平台。发挥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学科平台及科研优势,扩展传统实践教学体系,把开放实验、创新实验纳入培养计划,实施科研反哺教学,构建以科研为途径,支撑创新能力培养新体系;以学术交流为途径,支撑创新意识教育培养新模式;以综合竞赛为途径,支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立课堂教学平台,实施翻转课堂等方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矿井通风与安全、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主要实践任务的综合实训基地平台;利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科技创新活动平台;通过学校、学院各类社团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平台等一系列开放式、多元化的学生层面创新平台支撑创新体系实施。

4.注重培养结果,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为了探究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确保培养出能够系统全面掌握安全科学理论、技能的专业人才。需要构建评价机制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完善。该机制中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针对改革后的课程体系。课程评价拟包括所有教学环节,并通过对不同环节分别赋权,对课程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由校督导、学生、授课教师参与,以督导组在一个学期内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为依据。教学效果评价主要依据:学生作业、课程实验(实习、设计)、实习报告、课程考试等,以这些内容对授课目标达成度进行综合评价。基于课程评价结果,结合毕业要求的具体指标,在学院教学委员会领导下,由系教学小组,对相关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具体指标进行分类、赋权,根据课程考核结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判断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四、结束语

卓越安全工程师教学体系的建设对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教学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使其与普通教育背景下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更科学、合理,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创新及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5

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根据个体情况因材施教,在全面培养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发展。学分制下学生学习的内容以选择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分制也将竞争机制引入了教学过程。由于各自的选择不同,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学分制下会更大。因此学分制产生的竞争机制使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高,但也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明确管理责任,充分发挥教学管理者的效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学分制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以上理念,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需求,本课题组成员以湖南商学院的教学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将构建学分制下分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作为研究目标。

本课题提出的分级教学管理体系,是基于企业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理论,美籍奥地利管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学理论体系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德鲁克(Drucker)认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是惟一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管理原则。”目标管理一方面强调管理的目标导向,德鲁克认为,“每个职务都要向着整个企业的目标,才能有所成就。特别是每个管理人员必须以整个企业的成功为工作中心。管理人员预期取得的成就必须与企业成就的目标相一致。他们的成果由他们对企业成就所做的贡献来衡量”。另一方面,德鲁克强调目标管理的内部控制,即管理中的员工自我控制。德鲁克指出:“(目标管理)能让追求共同福祉成为每位管理者的目标,以更加严格、精确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取代外部控制。”我们可以将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管理中,对于高校而言,人才培养就是我们的终级目标,我们的一切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因此我们在研究构建学分制下教学管理体系时,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们的工作导向,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而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和相关管理体制的执行则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教学管理评价体制则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的信息反馈。

二、人才培养定位与评价指标体系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贸系为完全学分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研究主要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质量标准、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人才培养教学监控体系与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将有关指标进行分级分解,以保障最终目标的实现。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质量标准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是我们有效开展分级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培养高级应用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是地方性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此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界定,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具备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际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能在企业及其他非盈利组织单位从事国国际贸易业务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按照目标管理理论,我们的一切教育工作都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在教育理念上应树立重视应用型高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传授式的教育理念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特色要求,我们要弃旧立新,开创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运行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在基本环境保障方面应作到以下几点:

1.落实学分制

实施学分制是对我国传统学年制的一种根本性否定。学分制以总学分的获得量作为大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给予了学生自由选课权,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也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建立导师制

导师制是成功实施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保证。导师的责任在于教育学生树立人生发展目标,指导学生制订符合其个性特点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处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等等。导师制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在动态的管理中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3.创立导学观

现代导学观就是在导学过程中,重“导”重“学”、“导”“学”结合的一种观点。其本质特征是导师不直接把构成导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只是创造一种智力和有利于学习的适当环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掌握知识的认知策略,并自然获得进步和发展。同时,促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能力和知识具有可变性,从而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动态的、发展的求知过程。导学观要求,老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要有机结合、和谐统一。导学是一个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导”与“学”之间通过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导学过程。

4.构建体现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特色的培养方案

学分制的实行,为我们的高级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学分制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侧重于对人才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设置上改变了以往的以理论必修课模块为主的结构,而将其分设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等模块,选修课的开设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则让学生在实践的学习中掌握运用知识,在实践的锻炼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协调能力。学分制教学体制下以学生获得学分为学习结果的评定标准,同时学生获得了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在人才的培养实施过程中,我们研究设计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紧密联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基地互动协作的多渠道立体方案,实现了对人才的职业道德观念、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业务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管理方案。

(三)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分类设置与分区管理

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分类设置与分区管理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是培养内容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方面)。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分块设计,包括知识结构的分块和能力培养的分块。其二是培养保障体系(教学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分级管理,通过分层监控来实现。

将管理目标进行分解建立各责任中心,是目标管理理论上保证目标实现的基础手段,同样我们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进行分级分解。我们在人才培养实施中认为开设五个教学园,可从不同角度确保对人才培养质量。

(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为了公正客观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在分级教学管理体系中建立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三维立体评价体系。即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方面的自我评价,教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用人单位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评价。

三维立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从人才培养的受教育者、实施教育者和人才受益单位三方面对人才质量作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

三、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应用效益

1.开展了与人才培养创新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

我们从转变人才培养质量观上入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传统的验证性、演示性教学转变为应用型、模拟型和实地操作型教学,打破理论和实践的分段式教学,我们加大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单位的联系,与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更加详细可行的方案,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本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将开拓创新国际贸易作为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并发表了相关教研论文6篇。

2.不断完善了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更显特色

本课题采用的是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因此许多研究成果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教学制度健全且有特色,教学管理效果好,实现了动态的全过程分级目标管理。

3.对完全学分制体系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好

在对专业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中,我们了解了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评价。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予以充分肯定,以及团队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业务素质给予较高的评价。从问卷和非正式交谈的情况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

四、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篇6

关键词 信息安全 课程体系 解析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18

On Army Information Security Course System Setting

LIU Aizhen, GAO Xiufeng, WANG Shuai, QU Chuanbi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3)

Abstract Based on pointing out the disjointing situation between current demand of the military information security talents and its curriculum training system, the types on talent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urriculum training system were discussed. In the final, the modularization curriculum training system focusing on analytical and solving ability cultivation was proposed, and an instance system on foundation courses was design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security; curriculum training system; analytical and solving ability cultivation

0 引言

我们国家已经把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作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部分,培养体系也初具规模。目前,我军在进行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方向主要有两个:首先是信息安全,其中包含了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其次则是密码学,也就是军队指挥学下面设立的一个二级学科。①最近几年,我军经常出现各种信息安全事件,这也直接说明我国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很难满足部队的实际需要,信息安全人才供与求脱节情况严重,因此明确部队对信息安全人才的类型需求,并针对不同类型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出部队真正需要的各类人才意义重大。

1 军队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分析

一方面,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军队信息在获取、传输、处理、存储、利用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每个军人必备信息安全及保密素质要求已成为必然。另一方面,信息安全领域和其它领域存在明显不同,信息安全领域的动态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信息安全人才存在“三二一”之说,也就是说,若是博士生毕业三年内、硕士生毕业两年内、本科生毕业一年内,没有很好的进行学习,那么便很容易出现本领域恐慌的情况,甚至可能被时代所淘汰。②所以了解部队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是建设科学课程体系培养出合适人才的第一步。

根据现代战争形式的转变及部队各项工作需要,无疑军队建设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人人懂安全,人人懂保密,同时还需要部分人专搞安全和(或)保密,部分人精于安全和(或)保密。为此,将部队所需的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归为如下几类:普通型、应用型、工程型、复合型、研究型和教育型人才③④如下:

(1)普通型信息安全人才:指信息安全意识较强、掌握信息安全技能、具备基本信息安全知识、了解并遵守军队安全和保密的相关法规,知道如何保证所从事工作信息安全的保密型人才。该类人才是做好我军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基础,需求量最大。

(2)应用型信息安全人才:指具有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与管理、可从事维护管理及安全服务工作的服务型人才。

(3)工程型信息安全人才:指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具备熟练地设计开发能力、了解军队信息安全标准、了解安全动态和各种攻击防御手段、能够从事开发设计和产品测评等工程型工作的专业型人才。

(4)复合型信息安全人才:指需要掌握信息安全和保密的方法和理论,具备网络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全面掌握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能够充分通过自己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问题的解决,此外,还要求人才的创新能力、综合业务素质以及实践能力比较出色,能够在军队从事保密与信息安全研究、应用、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5)研究型信息安全人才:指具有深厚的信息安全基础理论、丰富的信息安全知识、综合性地掌握最新安全动态和各种攻击防御手段、实践经验强、创新能力强、能够从事新型信息安全理论、技术、安全产品等研究设计工作的高级人才。

(6)教育型信息安全人才:指熟知教育理论、可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教书育人、信息安全理论实践经验深厚、富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可为部队培养各类信息安全人才的专业教师。

2 军队院校普通信息安全人才信息安全类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军院校有关信息安全类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在普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如下:

(1)军队院校军事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保密素质目标的培养方式有待进一步明确。由于当前信息安全保密的重要性,全军上下非常重视该项工作,一方面保密教育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另一方面每年依然出现一定的失泄密案例。这反映出我军的保密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部队院校作为培养各类军事人才的摇篮,对大学生的信息安全保密素质的培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的各类军事人才的同时,只对保密素质应达到的目标做出明确要求,从而设置课程体系是远远不够的,更应对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是否合理科学,课程衔接是否合适,培养方式方法效果是否满意,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归纳梳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培养出信息安全保密素质强的各类军事人才。

(2)军队院校信息安全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不合理,有待合理调整。目前我军大学院校培养出的各类军事人才信息安全素质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有很多课程课时比较少,并且内容比较杂乱,还有些课程设置时过分重视系统完整性,经常出现内容重复的情况,缺少系统深入的科学思维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我军校也根据普通型安全人才的需要进行了信息类课程建立,而这类课程经常存在学时压缩、学科合并、内容交叉的情况,很难进行深入的讲授,这些军队学员还需要进行训练,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深入地学习相关课程,学过后也经常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具体到信息安全知识模块为例,网络应用基础(20学时)、信息技术基础(30学时)、信息安全保密(20学时)等信息类课程虽均有涉及,但该模块所占学时数均在(2~4学时左右),如此少的课时数,教员只能讲授浅显易懂的安全知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现象)。因此课程群及涉及到的知识模块有待重新整合与调整。

(3)信息技术类课程解析能力培养方式不科学,有待加强。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其发展速度非常快,与之对应的信息安全技术在发展的时候,也应该具备先进性和创新性,并进行经验的累积,并形成核心竞争力出色的产品、技术或者方案,这样才能够很好地满足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信息安全人才也只有在大学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不会进入到“三二一”怪圈中去。现在各个院校虽然都已经进行了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但是还存在将课程知识传授作为教学核心、教学时还是以教师作为主体的情况,而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实验、设计的环节不多,限制了学员解析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些环节亟待加强。

3 构建注重解析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

现在,军院校学生都存在重视本专业课程学习、重视军事训练、轻其它课程学习的现象。信息安全类课程虽然有的是必修课,有的是选修课,和专业课相比,一般课时较少,学生普遍不怎么重视。针对这种情况,为激发学生学习信息安全类课程的积极性,提升军事人才的信息安全素质,建议构建注重解析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该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将各课程的知识点从能解决的问题角度进行深度梳理,总结出能由浅入深反映知识结构的系列问题及脉络,形成模块化知识单元,并从学生感兴趣的简单问题(或日常)入手,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估优缺点,提出新问题,再分析……,依此类推,将遇到的问题背后隐含的知识(包括使用问题、产生原理等)以递推的方式,遵循科学的方法由浅入深地源源不断地归纳出来,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对涉及到的各知识单元以链条链接的方式一环套一环地展现出来,必要的话辅以实验环节验证巩固所学所讲,课终以综合设计实验环节融合贯通所学,以参与新问题研究类课题环节提升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动态性强,为使学校培养的信息安全人才不会陷入“三二一”怪圈,应首先从课程体系下功夫,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当然课程体系只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成功的教育还需要从教学方式、培养机制等多方面一起努力,相信只要围绕培养学生解析能力这个目的,根据军队的特殊性和信息安全领域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不断改善和健全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培养出来的信息安全人才能够很好地满足部队的需要。

注释

① 白洁.解读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信息安全保密与通信保密,2009.12:16-22.

② 赵俊阁,吴晓平.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4(1):27-31.

篇7

相关热搜: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

 本文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指向职业教育文化构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髙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对髙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较深人的认识,笔者认为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须指向职业教育文化的构建。

二、现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06年设立,尽管已开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新局面,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好渠道,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局限,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校企合作呈现为学校积极投人为主、企业帮扶为辅的“一头热”现象,难以实现髙质量的可持续合作;第二,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大多校企合作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关系,学生的技术技能不强、对就业岗位满意度不髙,难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第三,学校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髙,企业技术技能导师的教学能力欠佳,仅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工简单合作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髙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第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存在缺陷,难以获取髙质量的订单培养。

三、对策

1.出发点:加强师资建设,使专业建设大发展。本着专业建设大发展的出发点,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双师型”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提供师资保障;实行校企相互聘用教师,实现学生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制”培养的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理论素质;校企合作合建实训项目,逐步实现校内实训、校外观摩、顶岗实习到上岗的过程。

2.立足点:校企合作,资源整合。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前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培养髙层次技能人才的目标只能是“仰望星空”因此,学校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建立长期有效的订单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形成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企业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使专业和岗位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髙校企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校企资源髙度整合。

3.着力点:提升培养层次,争取突破。髙职旅游管理班是结合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培养一流的服务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充分利用髙层次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开展相应的专家讲座,包括学校专家讲座和企业髙管讲座两个部分。借助企业实力,结合学生实际,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4.突破点:项目教学开发,深化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要从专业建设、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究,实行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二元化”结合,建立项目教学、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元途径的培养模式。项目教学的开发在每个学程中占主导地位,学校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鼓励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在实践中真正地利用专业理论基础指导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企业的特定岗位培养专门人才。

5.闪光点:特色课程编制,完善课程体系。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图中,课程体系以“人门,’“人行”和“人职”的程序进行编排,编制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按旅游服务基础课程、旅游通用能力课程、旅游职业素质课程的分类进行讲授。通过建立健全有层次、有步骤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6.中心点:抓好培养质量体系建设,获得社会支持。专业建设严把培养质量体系建设之关,实行校企双评、专家综合评审的考核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推广意义的成果,充分发掘专业发展各个层次的潜能。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重视由许多学者提出且很多学校正在践行的第三方评价(主要指社会评价)的影响,先取得社会赞同,然后再争取获得社会支持。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建设

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应着眼于时代需要,着眼于高等院校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树立以人才为本的观念,努力开创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建设新局面。

一、完善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训体系

一是改革院校教育,从源头上提高人才质量。院校教育应以提高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起符合高等院校财务保障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改进教学结构,着力培养生长干部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构建全新的知识能力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员的保障能力和身心素质;要优化教学内容,加大新知识和高科技含量,努力培养复合型财务人才;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学科数据库、信息资源库、网络化教学等手段,使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从更广阔的空间获取信息和知识。

二是依托地方高校资源优势,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应充分利用各类院校通用专业学科资源优势,一方面可通过选拔后备役财务干部的方式,为高等院校培养专业财务人才,待毕业后充实到高等院校财务系统;另一方面可从地方高校选拔财经类优秀大学毕业生,直接补充到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另外,还可有计划地选送高等院校在职财务干部到地方院校深造,或聘请地方优秀的教研人员到部队办班讲座,为部队培养人才。

三是强化在职人才继续教育,增强人才发展后劲。根据高等院校在职财务人才学历教育情况,按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制定继续教育规划,确定阶段性培养目标,逐步实现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继续教育经常化、等级培训制度化。也可根据高等院校在职财务人才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服役年限等,制定入校学习培养计划,保证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财务人才储备在院校,形成财务人才培养与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提升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整体素质

一是把好“三个关口”。把好优秀人才选拔关,在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的选拔上,主要应围绕政治理论水平高不高,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思想品德好不好,自我要求严不严等内容进行全面考察,确保人才选得准;把好人才能力培训关,突出高等院校财务保障专业知识与运用高科技手段的结合,注重综合运用能力培养,适应财务保障与管理发展需要,突出适应能力培养。把好人才素质考评关,完善财务人才素质考评指标体系,做到择优选拔――按需培养――专业对口――使用管理“一条龙”,形成优秀人才培养深造、高学历毕业生充实到财务岗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素质明显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是确立“一个观念”。目前,由于受培训体制、办学条件、生源环境、教育内容与手段等限制,决定了在短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院校财务人力资源少、素质偏低、高层次人才匮乏等问题。为了逐步改变高等院校财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尽快适应高科技和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改革发展需要,应牢固树立“资源共享、开放教育”的理念,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相对优势,逐步拓宽高等院校财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渠道,从根本上解决高学历财务干部少、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应加大在职干部培养力度,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抓好高等院校在职财务人才的自学考试,拓宽财务人才队伍的知识面,解决部分财务人才先天不足的问题。

三、优化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配置结构

一是优化编制结构,促进人才的合理配置。针对当前财务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财务部门人少事多矛盾日渐突出的状况,建议总部组织调研组对部队财务工作强度进行调研,科学合理地确定编制级别和员额。

二是优化人才结构,拓宽人才的来源渠道。大力加强高等院校高层次财务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继续拓宽院校招收地方生的生源,并适当加大本科生的招收数量,同时增加地方高学历应届毕业生充实到高等院校财务部门的人才数量,以优化高等院校财务专业人才结构。

三是优化学历结构,扩大人才的所占比例。应积极从地方高等学校接收本科、硕士、博士等专门人才。一方面,要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相关制度,要通过立法形式,统一认识,规范行为,把借助国民教育优势培养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另一方面,要创造吸收地方人才到高等院校工作的环境。在生活待遇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高等院校财务部门,都要积极创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干部部门要为地方大学生提供专业对口、层次对路的岗位,不断吸引地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到高等院校财务部门工作。

四、健全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管理机制

一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要结合形势任务需要,把高等院校年纪轻、素质好、能力强、学历高、创新意识强的财务人才选配到重要岗位,让他们发挥“辐射”效应。注重以强带弱,实行重点帮带,加强岗位锻炼,多给年轻优秀的财务人才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加强战时财务保障培训,参与重大演习演练活动,培养财务人才的战斗精神和战斗意志,提高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筹划和组织作战保障能力的基本途径。

二要健全人才竞争机制。为了便于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才的公平竞争,应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标准,加大法治因素,减少人治因素;按照严密的考核程序,真实评价财务人才的工作业绩,做到奖惩分明;严格落实各类考评结果,赢得广大财务人才的信任和支持。

篇9

一、辽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中的工作重点

(一)抓住培养环节。培养是基础,健全人才培养教育机制,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二)抓住引进环节。引进是重点,完善人才、之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项目、积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

(三)抓住使用环节。使用是关键,健全人才配置和激励机制,围绕营造人才环境,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留住、用好人才,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辽宁科技人才资源现状分析

(一)辽宁人才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人才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

目前,辽宁省已经形成了以中国沈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为龙头,区、县(市)人才市场为依托,专业和行业职业介绍机构为基础的市场体系。

篇10

关键词:贵安新区;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政策建议

1、前言

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贵安新区的构想。文件写道:“建设以贵阳—安顺为核心,以遵义、毕节、都匀、凯里等城市为支撑的黔中经济区。推进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贵安新区”。贵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对发挥黔中经济区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和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加快推进贵安新区规划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举措,是推动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贵州省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探索欠发达地区实现后发赶超的有效途径。

2、贵安新区人才现状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与人才紧密结合的经济。各个国家、地区之间与其说是资本、技术的竞争,其本质上不如说是人才的竞争。贵安新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提升人力资源综合竞争能力,走知识主导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实现新区加快发展的最佳选择。贵安新区人才现状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2.1人才紧缺

人才总量不足,学历层次低,从宏观来看,贵州省科技教育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普通高等院校只有48所(全国2483所),排名位居全国倒数,在校学生344100人,也只占全国的1.49%。R&D人员数和经费支出在全国同样只占很小比例(见表1)。

从微观看,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的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在2010年,全市每万人中研究生在校人数仅为23.6人,每万人本科院校在校学生只有593.2人,而每万人中等职业技术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单位在校学生也只有610.9人。

2.2人才结构失调,高级人才缺乏且分布不合理

根据统计,2010年,贵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R&D人员仅有5150人,占全省R&D人员的59.65%,全国的0.38%,安顺市R&D人员更是寥寥无几可以忽略不计;而按隶属关系分,中央企业R&D人员与地方企业R&D人员比例为60%:40%,地方企业科研人才实力相对较弱,对实现“工业强省”十分不利;此外,人才大部分集中在制造业,缺乏从事信息技术、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的高级人才。

2.3引才困难和人才流失

人才作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资源,被各地区为实现自身发展而争相进行抢夺。贵安新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受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全国其它地区落后,在为人才提供的工资待遇和发展空间上无法同发达地区进行比较。因此,引才困难和人才流失始终是贵安乃至西部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贵安新区必须从改善本身条件和人才政策两方面着手,从而留住本地人力资本和引进外来人力资本。

3、贵安地区人才队伍建设路径

贵安新区人才队伍建设路径应从健全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体系和健全以人才引进政策为主,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以人才激励人才培养政策为辅人才政策体系两方面着手:

3.1健全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体系

贵安新区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当健全政府的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人才人事服务体系,能够对人才队伍构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构建贵安新区人才队伍的前期基础工作。包括完善人才市场体系、环境建设和构建人才需求平台。打造贵安新区成为人才的“用武之地”,完善人才“流入”途径,确保人才能够“走进来”并能“留下来”。

首先,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人才市场机制直接影响人才的流速和流向。因此能够发挥人才市场集聚人才的导向作用关键是要激活市场机制,比如采用政府购买服务,使得人才市场发展走向了市场化服务和公共服务“双轮驱动”的阶段1。人才市场体系完善将能提升高级人才引进的效率,也必须是贵安构建人才队伍的基础。

其次,环境建设。环境建设包括生活环境建设和投资环境建设。而生活环境建设则包括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自然生活条件,提高区域内文化生活质量,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投资环境建设则是进一步加强经济环境方面的建设,增强对人才、资金、企业和资源等要素的吸引和承载能力,能为人才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最后,构建人才需求平台和载体建设。有需求平台和载体才能吸引和容纳相应人才,贵安新区现有需求平台和载体相对低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才尤其高层次人才处于追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阶段,能够吸引人才前往贵安新区发展的动力是实现其事业发展,如果不能提供足够发展的空间,将很难引进优秀人才2。因此要加大对需求平台和载体建设的投入,为人才的聚集准备好“容器”。

3.2以人才引进政策为主,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以人才激励和人才培养政策为辅,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

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 人才政策起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和整合作用3。人才政策按照其目的主要分为引进政策、激励政策和培养政策。贵安新区人才队伍构建的目标应当是建立以引进复合型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性人才等高级人才为主,激励政策和自我培养为辅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体系。

首先,引进为主,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贵安新区是一个拟将建成的新区,人才缺乏,而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在贵安新区建设初始时期人才政策应当以引进为主;由于高层次人才是第一资源中的高智能群体, 被称为“第一经济增长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贵安新区应当制定相关政策体系,创新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吸引高层次人才投身于贵安新区建设之中。

其次,激励、培养为辅,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合理、公平的人才激励政策将有助于满足人才在物质、精神、发展等方面的需要4,能够促使人才进行研究和成果的产出,而人才培养政策的应重针对本地发展需要,主动培养贵安新区建设培养后备军,也是人才队伍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以激励、培养为辅,开发和管理贵安新区人力资源,让贵安新区为人才队伍提供一个公平、前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人才队伍为贵安新区发展提供实力后盾。

4、贵安新区人才政策建议

4.1 完善政府人才人事服务体系工作

政府给予筹建、扶持和完善人才市场,支持多种形式的人才中介机构,扩大人才市场的规模;健全人才市场的服务体系,增加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人才和用人单位对信息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加速推进人才集聚工程,立足贵安新区内产业资源优势,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一定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以扩大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对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等主要人才载体建设的投入,为人才聚集创造条件。

4.2人才引进政策

贵安新区的建设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引进是建设初期最为重要的环节。第一,制订人才引进的政策条例,在物质待遇、户籍安排、子女教学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办法并公布。人才可在网络上申请,由专门人员对这些人才进行筛选,通过者授予贵安新区建设“引进人才”资格,能够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第二、健全柔性引进人才方式,对于经济欠发达贵安地区来说,柔性引进人才是目前冲破人才困境的重要途径。如允许高级“柔性”人才在不改变户籍的前提下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能同时在两个以上单位担任职务等予以最大的流动保障;第三、加大对人才吸引的优惠政策,针对引进的人才在个人发展和收入方面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如创业贷款优惠、个人收入税收优惠,在生活方面,给予购房补贴、安家费等财务上的支持,帮助解决家属就业和子女上学等问题;第四、加大对人才含量高企业的吸引和优惠。某些企业如IT信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本身携带大量人才,对这些企业给予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4.3人才激励政策

在产权保护方面,建立知识产权的形成机制,通过法律使得人才的创新成果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合法地位,完善知识产权的申报;健全产权保护制度,打击非法竞争和惩窃取他人成果的行为;在收入分配政策方面,要鼓励和保护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制定相关的革新激励机制。高新技术企业要率先建立向技术和管理倾斜的分配制度,以鼓励各类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创新实行科技人员持股经营等制度,进而促进其创新能力;充分运用科技奖励制度,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对在技术创新中创造出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人员实行重奖。

4.4人才培养政策

贵安新区建设中人才培养计划应当适应多元人才层次的需要,有效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培养,并积极培养外向型人才。首先,推动各类型高校培养不同层次人才。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贵安新区高校人才培养应建立在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针对新区建设的需求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人才。其次,积极开展社会人才培养。贵安新区城乡就业素质普遍不高,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应当联合企业积极开发这些闲置劳动力资源,政府根据企业需要来有目的的培养劳动者的技能,培养成功后向协定的企业输送所需要的人才。最后,应当加强外向型人才的培养。随着贵安新区的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必然会深入展开,这将越发凸显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性,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外向型人才,以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如与东盟以及更多的国家之间开展专家、学者的互相访问;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加强贵安新区内院校与国际知名学校的教学合作,开展合作培养留学生工作,提高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朱志敏. 健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J].中国人才.2007(1)

[2]赵延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人才.2012(4).

篇11

一、当前应用型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误区

与研究型、综合型大学不同,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需要注重实践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尽管近年应用型高校对通识教育表示出了充分认同,并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识教育改革,但在专业化、应用型教育的现实背景下,其改革极容易流于空洞,产生诸多误区。主要体现如下:(一)将通识课程的开设定位为专业教育的补充手段。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培养模式、评价方式、价值体系等方面所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并未在应用型高校中得到充分理解,通识课程内容未能反映通识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停留在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上,甚至跟着人才培养目标愈加偏向应用型和专业化,难以达到开设通识课程的初衷;更不用说在大多数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政治理论课、高数、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等必修课程共约50个学分,稳稳占据通识课程的80%以上比例,而以选修形式出现的通识选修课在大量必修课的挤压之下,更容易被忽视,沦为专业教育可有可无的装饰点缀。(二)将通识课程的教学倚赖于公共课教师。在高校的知识结构中,没有人是专修通识教育的,而应用型高校的主要师资是专业教育铸就的专才或者是具有企业实战经验的人才,对通识教育的理念、目标更是不甚了解,这使得应用型高校大多将通识课程的教学倚赖于公共课教师,即承担思政、高数、外语、体育、计算机的教师以及部分人文艺术类专业的教师,却很少从引导专业教师理解通识教育内涵、提升通识课程教学能力的角度来深层次解决师资薄弱的问题。(三)将通识教育的实施等同于通识课程的简单增设。通识教育在应用型高校的实践目前主要是通过通识课程来完成的,即除去公共类必修课程外,增设文学、艺术、历史、政治、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修读,在毕业前完成要求的修读学分即可。实际上,这是对通识教育理解偏颇的表现,仅停留在了片面追求课程类别和数量的初级阶段,而忽略了宽领域、深层次的改革举措。

二、从全人教育的视角理解通识教育

全人教育最初在西方兴起,旨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通过知识间关系的构建,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它强调教育不仅是为职业发展锻炼技能、储备知识,也是塑造人格、磨炼思维的过程,是要培养整体的人。通识教育主张以整全的知识锻造健全的人格,充分体现了全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两者表达了共同追求,都坚定地将培养人作为核心,主张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可以说,通识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是全人教育理念得以实践的重要途径。在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一个完整的人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作为一种明德启智的教育,通识教育应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的始终,不仅是对专业教育进行补充,还应对学生在四年教育里的所有方面(包括学术、能力、品德、社会适应性等)进行培养锻造。因此,应用型高校应在全人教育思想指导下实施通识教育,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进而达到学养与人格兼进,最终实现形成睿智、达于至善、成为全人的教育目标。

三、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实施对策

无可置疑,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都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参照综合型、研究型大学一样大刀阔斧地对通识教育进行改革,但面对通识教育在应用型高校中的误区,仍然可以在充分理解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从内涵式发展着眼,从实践路径、课程质量、师资队伍、体制保障等多方面着手,寻求突破。(一)拓宽通识教育实践路径。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还常常指通识教育内容,其核心是强调通过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受教育者成为健全的人。除了课程开设这一重要实施途径外,通识教育还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例如,开展大类招生,在学生入校后进行一至两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实施导师制,进行全过程育人,在学生做人(人格素养)和做事(综合能力)方面给予充分指导;发挥第二课堂及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载体多样、平台广阔的优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挖掘生活世界本身具有的通识教育价值。除此之外,近年来“书院制”教育亦悄然兴起,为通识教育开辟了新的实践出口,成为“全人”教育的主要平台。应用型高校可尝试这一举措,开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两段式培养模式,以此实现学生专业互补、个性拓展、人格养成。(二)提升通识课程开设质量。课程设计是通识教育推行的主要渠道。就课程本身而言,通识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全人教育”为蓝本,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创造全景式框架,从多个知识层面和能力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实施健全平衡的全人教育做好铺垫。全人教育要突出“全”字,通识教育要突出“通”字,首先体现在课程内容中。通识课程的内容应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提倡跨学科的互动与知识整合,同时加大人文素质培养的部分,因为缺少人文关怀、缺少对世界的正确观念、缺少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的大学教育,充其量是一种“制器”的大学教育,而不是“育人”的大学教育。其次,丰富通识课程的开设形式。例如,以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共享课程形式拓展通识教育实施的途径和空间,发挥各类在线课程的灵活性、开放性与完整性;引入以全人教育为理念的超星尔雅通识课,借助其课程体系及通识教育数据库推动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塑造;开设小班教学模式的新生研讨课,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批判性思维。再次,形成科学的通识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与追求应用的专业课不同,大多通识课程是理论、知识的,其学习效果是潜移默化的,不像实用性课程那样立竿见影,因此,要注重通识课程的教学过程和考核反馈,摒弃纯理论化的传统讲授,采用小组讨论、个案分析、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在主动探求的过程中感悟知识;采用课堂辩论、社会话题探讨、前沿问题调研及实践活动等多样化方式多方面考核检验教学效果。(三)加强通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以通识教育理念为引领,聘请校外优秀教师来校开展教师教学培训及通识教育研究讨论,鼓励应用型教师跳出专业桎梏,在其专业学科为核心的基础上放宽视域,学习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方法,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以适应通识教育的需要。制定有利于通识课程师资发展的激励政策,鼓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学识素养的资深教师走上通识课程的讲台,选拔优秀的年轻教师作为后备师资,引导组建通识课程教学团队,其建设目标应当以整合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形成教学的合作与分享机制,构建教学梯队和促进教师成长,保障课程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四)建立通识教育体制保障。通识教育的执行不可心猿意马,亦不可松散随意,这需要建立一系列体制来保障。借鉴一些综合型、研究型高校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通识教育中心的做法,应用型高校也可设立小型的专人负责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对通识教育规划、制度拟定(如课程准入及退出制度、选课制度、考核制度等)、课程体系设计、师资培训、教学评价等进行整体管理。

作者:兰芸 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向明,等.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颜海波.试析“全人教育”关怀下通识教育的价值导向[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篇12

目前,困扰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高级技能型人才资源的短缺,并且严重的制约了河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从河北省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来看,主要问题存在一下三点:

1.健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缺失。河北县域经济中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级技能型人才匮乏,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人才的知识量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静步。河北省县域经济内大部分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基地还为形成健全的培训体系,在培训的社会参与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放眼全国,我国拥有近350所高级技工学校和高职院校。但是部分学校因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办学经费紧张,导致学校的培训能力低下。加上培训设备的老化和毕业生就业后难以获得相对应的待遇等等,使得培训学校无法在短时间内培训出大量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2.县域经济区内未形成科学的技能型人才激励机制。高级技能型人才生成的最佳社会氛围还未形成,一些用人单位开始意识到高级技能型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人才激励机制的缺失使得技能对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失去兴趣。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待“高级技能型人才”与“技术人员”的价值观上仍有较大的悬殊,使得技能型人才的收入偏低且社会地位不高,技能型人才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区的发展。

3.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支持力度不够。河北省政府对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能按时获得培养资金的用人单位数量不多,而划分到一线员工的培养经费就更少,更不用提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用人单位下拨到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相对较少,在双重作用下导致人才培养工程进度严重拖后,教材开发工作与师资力量的聚集也无法按时进行。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人才培养与聚集机制研究对策

1.建立健全河北省区域经济区的人才培养环境。人才环境是展示自身才华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是影响人才成长、蜕变的重要外在因素,并直接关系到人才的流向与效益的高低,影响条件主要包括:经济待遇、社会地位、领导者素质、平台的大小、个人知识面高低等等。政府要健全人才培养环境首先应从完善区域经济区内的基础建设,例如完善的子女教育机构、较好的医疗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其次,河北省政府要建立良好的人才市场环境,提高人才的使用率。最后,政府应引导市民建立包容心,不应多外来人才有所偏见,为河北省建立良好的县域剪辑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2.以优惠政策吸引技能型人才引进。为保障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在集群内创造更多的就业条件,才能增加产业集群的人才吸引力。目前,小型科技企业具有很强的成长性,硅谷就是一个更好的例子,它建立了一个面向全球的人才流动机制,吸引人才聚集。向技能型人才提供创业支持,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创业者。我国中关村为吸引小型高科技企业入驻提供了多重优惠政策,比如:进出口退税、保护知识产权、贷款担保损失补偿、风险投资损失补偿等等措施,有力的帮助了小型企业的发展。

3.建立河北省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体系。在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可发挥企业的人才培养优势。依托各级高级技工学校和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促进技工学校和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将教学重心向专业技能训练转移,同时兼顾理论知识的教育,突出学院教育的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办学,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团结社会各界力量为高级技能型人才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来解决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紧缺性问题。

三、结语

篇13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要素培养

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即知识性要素、实践性要素、创新能力要素、品德要素。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靠“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实施。两者各有侧重,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共同构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源是健全人格

人格是人的社会自我的外在表现,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成熟起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既要提倡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格行为,又应该加强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这是青年学生待人处世、安身立命之本。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发展,与他的整个人格发展是高度相关的,这里包括他所持的世界观、生活方式、伦理推测、思维模式等。人格往往传递一种精神,一种感召,一种力量。人格精神不是表现在惊天伟业之中,而是在非常平和的举动之中,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应做好以下三点:第一,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经常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磨炼和自我提高,具有改造自我的勇气。第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用宽容的眼光看社会,以真诚、包容、信任等正确态度克服虚伪、嫉妒、猜疑等消极态度。第三,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自己充满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学习抱有兴趣,不羡慕人家,不苛求自己。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成人。学会淡泊、宽容、执著、自律。淡泊是一种境界,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困,能任劳更能任怨。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就是心胸豁达,做人厚道,有容人、容言、容事的气度。执著是一种自信,选定目标就要坚定不移,不被困难所击倒,不为失败所沮丧。自律是一种底线,自律使人自知,自知使人自明,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证是创新人格

塑造学生创新人格,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方向保证和重要动力。创新人格强调自信、问责、敬业、诚信等要素的独立人格,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追求真理、追求真知。创新人格主要包括: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严谨诚实的创新道德,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

第一,要确立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积极引导学生从对自己负责做起,养成对自己的信心、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爱心、对祖国的忠心,自信自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心系社会,胸怀祖国。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当前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它是发自心底的感激,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而表现的虚情假意。以感恩之心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是一种境界,也是健全人格的表现。感恩的前提是感动。感动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是内心的崇高精神体验。感动不能仅停留在情感方面,而要更多地体现在报恩家庭、报效祖国、报答社会的责任感上。

第二,要培养创新毅力。一个人事业要成功,特别是要做出比较大的创新贡献,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十年磨一剑的恒心,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精神,甚至还要面对失败的风险。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获得教益,从而踏上了成功的大道。

第三,要培养创新激情。所谓激情,就是要面对机遇,敢于争先;面对艰险,敢于探索;面对落后,敢于奋起;面对竞争,敢于创新。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的灵感和冲动。激情不是一个瞬间的状态,而是一种文化的沉淀。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情感在创新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情感对认识活动的激励作用、情感对认识对象的选择作用、情感对信息知识的加工作用、情感对认识成果的评价作用。只有重视情感作用,人的创新能力才有最基本的保证。

第四,要培养团队精神。现在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很少靠个人单打独斗,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式的创新,没有团队精神,协同攻关,集思广益,就很难产生很大的创新成果。重大科技项目获得者往往是团体冠军。特别是在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知识融合背景下,个人作用越来越小,成就事业的关键在于群体力量。作为创新人才,不仅要有创新的精神和本领,也要有合作共事的意识和水平。懂团结合作是大智慧,会团结合作是大本事,真团结合作是大境界。

第五,要培养诚信品德。诚信是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学校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要引导学生诚信立身,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使诚信成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第六,要培养胆量。中国古代有句名言,“才学胆识胆为先”。实践证明,天下不缺有才华的人,但缺少的是有胆量的人。天下真正做大事的人,不一定都是精明的人、聪明的人,但一定是有胆量的人。天下大事一定要有胆量才能做得到,撑得住。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失去金钱的人损失极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胆量是一种素质、一种精神。胆量是承受生活中一切艰辛,做一切事情的根基。

塑造创新人格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成功。成功不仅是某种结果,更多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其一,成功是一种精神。在成功的道路上,依靠奋斗精神,另辟蹊径,脚踏实地,最终才能体会到成功。其二,成功是一次升华。成功不是失败的简单积累,而是对失败的深刻感悟和不断超越,是智慧和理性的升华。其三,成功是一个过程。今天的成就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有赖于今天的努力。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创造个性

我们教育制度的设计,应该为学生创造个性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呵护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创造天性,通过不断改进学生评价体系和评优激励机制,搭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制度平台。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是前提,体现人才标准;个性是关键,体现不可替代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不能简单从众模仿,不能用一种模式来发展,一种标准来评价。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没有人才。个性是教育的灵魂。何谓个性,简单说是人的天赋,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天赋并不是少数人具有,而是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潜能。只要充分发挥这种潜能,人便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但由于教育问题,人们这种潜能大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今天天才极少的原因所在。

篇14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品格塑造;素质养成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目前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开始由规模建设向内涵建设转变。《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指出:“高职教育必须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沟通、学会生活,激发创造潜能,体现终身教育的现代意识,使每位学生获得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道德水准、健全人格和职业素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指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要求,重点强调德育为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和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培养。

伴随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发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结合学生特点,探索一条适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的新道路,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增强想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由于高职院校的大多数生源考分较低,文化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正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系统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社会对高职存在学历认可度、竞争起点平等性等制度和认识偏见,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往往产生偏差;同时大多数高职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国家和社会,容易冲动、跟随,不能很好的判断是非,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辩证的思考,容易出现种种困惑,产生不满情绪。

鉴于因素,形成了高职学生的以下特点:

一是思想不够成熟、不稳定;二是文化知识基础差,知识缺乏系统性,方法能力有待提高;三是自卑、浮躁心理较严重;四是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比较强;五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不成熟。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以上特点,所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只有充分认识和分析这些特点的根源,不断研究和发现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针对性第开展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才能提高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的社会要求。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的责任和要求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具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不成熟、思想不够成熟和稳定、自卑和浮躁心理严重、专业技能较强等特点,结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肩负着四个方面的重要责任和要求:

(一)价值体系教育的责任

一方面要重视政治理论教育,使高职学生掌握科学的理论武器,确定政治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培养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另一方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中,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理想,确立正确的成才追求。这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实基础。

(二)品质和品格塑造的责任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成员,同时也是社会成员,拥有双重身份。所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在注重政治品格塑造的同时必须注重完整人格的塑造。当前特别要重视品德、意志、气质等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培养、锻炼。要使每位学生获得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道德水准、健全人格和职业素养。

(三)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的责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不仅有先进性和高尚性教育和引导作用,还要有作为社会企业职业的单个人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作用。从集体主义观念、敬业奉献精神、良好社会公德、成就事业的追求等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四)引导学习和生活的责任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和现状,一味对所有人提出先进性的要求,很难达到实效。而要通过大量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和文化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沟通、学会生活,激发创造潜能,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

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法和形式

针对高职学生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肩负的重要责任和要求,针对性开展学生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

总的原则和方法是:结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以教学的形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以文化的环境熏陶进行品质和品格的塑造;以制度约束和规范要求的形式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以社会服务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

(一)以教学的形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

1.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的内容、职责、要求通过课程名称、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加以明确,做到有方案、有目的、有内容、有针对。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融入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的内容中,不走形式,每学期都要有4个课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事实论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意义。

3.通过课程教学和讲座形式对高职生进行科学的,积极的思想教育和法制观教育。

(二)以文化的环境熏陶进行品质和品格的塑造

1.校园人文环境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支撑。在高职院校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先进校园文化,形成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文化组织、队伍、制度、活动、场所等配套的校园文化运行机制,为学生政治思想的培养提供有利的环境。

2.通过开展讲座、人格、道德知识和法制知识宣传等活动帮助高职学生正确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高尚的人格情操和法制意识。

3.以开展团体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自信,消除困惑。

4.将理想教育、生命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意识等贯穿到整个教育的始终。通过类似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品格得到提升。

(三)以制度约束和规范要求的形式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1.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的严格性,采取类似企业的考勤、班组管理、责任意识等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学风建设。组织学生进行早晚自习或专业辅导。在学生进校初期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邀请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成长经历和企业专家成长经历讲座,解决他们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浮躁、眼高手低、急于求成等心态,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3.通过制度建设、感恩诚信活动开展和建立思想帮扶小组,提高学生诚信度。减少学生频繁跳槽现象。

(四)以社会服务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

1.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亲身感受社会基层生活,体验人生百态,从而增加生活阅历,学会交流与沟通,提高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方法。

2.组织和开展相关专业技能竞赛和社会服务活动,使高职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展现自身技能优势,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服务的态度。

3.积极组织开展企业项目服务,让学生了解企业和社会需求,掌握人际交往中的技巧,学会沉着应对学习、工作与就业的压力。

新时期,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格培养和职业道德精神及学习方法尤为重要。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人才培养工作要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针对性地以教学的形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以文化的环境熏陶进行品质和品格的塑造;以制度约束和规范要求来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以社会服务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从而达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职成[2011]12号文件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