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颈椎自我保健知识范文

颈椎自我保健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4 10:36: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颈椎自我保健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颈椎自我保健知识

篇1

【关键词】 颈椎病;健康教育;自我保健;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0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05-02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白领、办公室及电脑工作人员常常觉得脖子发僵、肩背部沉重,甚至头痛、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等颈椎病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通过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可知:注意生活和劳动保护,避免颈部受伤和疲劳,强化颈部和肩背肌肉的功能锻炼,是预防颈椎病的根本措施。为减少其发病率,指导患者预防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 对颈椎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方式

1.1 即时教育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医生要对患者的疑问,即时进行解答,讲解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1.2 个性化教育 针对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方法,将颈椎保健知识正确传授给每位患者。

1.3 集中教育 针对大部分颈椎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共性健康问题,我们集中进行群体性教育,让大家接受健康知识时互相促进。

1.4 视听教育 由医生现场演示组织颈椎保健操的正确动作、要领,带领患者共同演练,并逐一给予指点。在治疗室的影音系统中播放颈椎健康知识,让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轻松获取健康知识。

1.5 书面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及折页,使颈椎病患者对各种相关知识了解得更全面,认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提升自我保健意识。

2 颈椎自我保健指导

2.1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严防颈部“挥鞭伤” 颈椎在人体中所处的位置,恰是“鞭子的末梢”,在无防备情况下的突然跌倒或猛然的大幅度转体,尤其是乘车中急刹车时的反冲力,容易使颈部发生“挥鞭性损伤”。有些病人不明白,突然跌倒时的臀部着地,为什么会造成颈部组织的挫伤呢?其道理就是如此。因此,在日常生活或劳动中,尤其在高处作业或乘车中,要有保护意识,预防颈部受伤。如发生外伤,应积极治疗软组织损伤及颈椎小关节错位;因此,坐车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侧面向前;抱孩子姿势不合适,容易造成过伸性颈椎损伤。以上情况均应积极预防。

2.2 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

2.2.1 保证良好的坐姿,定时活动 从事会计、打字、编织等工作人员,由于工作需要,颈部处在不协调受力状态,颈后肌肉和韧带长时间受到牵拉,易于发生劳损,颈椎前倾造成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导致增生,颈椎间盘老化,从而继发一系列症状。电脑前工作、伏案阅读或书写的正确姿势,对减轻颈椎间盘挤压力和颈部组织的载荷力有极大的帮助。应采取自然端坐位,颈部、胸部挺直,桌椅的高度适中,如桌子高或椅子过低,就会使人头部过度后仰和双肩上抬,易造成颈肩部肌肉劳损。工作半小时左右应做颈部运动,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站立或坐位工作中的正确姿势,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2.2 保证良好睡姿 人每天大约1/3时间是在睡眠,睡眠姿势不当会造成颈椎间盘内压力增加,使颈椎周围韧带、肌肉疲劳,诱发颈椎病。睡眠应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均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

2.2.3 合理用枕 为使颈椎在睡眠中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应注意枕头的软硬、高度应适中,不宜过高过软,能自然塑形的材料为最佳。枕头的形状应为中间低,两端高,这样可以对颈部起到相对制动的作用。侧卧睡眠时,枕头的高度应相当于一边肩宽,让颈椎至脊柱保持直线,使颈部肌肉相对放松;仰卧位睡眠时,枕头高度一般用15cm左右,放置于颈下,保持头部轻度后仰的姿势,使颈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

2.3 预防慢性劳损 由于某些工作需要特殊姿势或在强迫中工作较长时间,如果不予重视,极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发展为脊柱病。如电脑工作人员、收银员、会计师、打字员等,应利用工间或业余时间作平衡运动松弛紧张的肌肉、韧带及肌腱,以加强肌肉及肌腱等组织的韧性及抗疲劳能力。

2.4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4.1 全身锻炼 我国古代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成语,唐太仆王冰在其《内经·素问》注释中将它解释为:“摇筋骨,动肢节抑按皮肉,捷举手足……”。因此,平时尽可能少坐多动,多走路,多骑自行车。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如慢跑、太极拳等。

2.4.2 颈部锻炼 前屈、左旋、右旋、后仰,既可缓解疲劳,增强肌肉韧度,还可滑利颈椎关节,加强颈椎的稳定性。

2.5 注意颈部保暖 颈部受风寒常导致肌肉痉挛、僵硬,造成落枕,加重颈部板滞疼痛。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防止颈肩部受凉;夏季空调温度不宜太低,而且不要直接吹。

2.6 防治咽喉部炎症 咽喉部的急、慢性炎症也是颈椎病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饮水,不吸烟,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若一旦出现急慢性咽喉炎症状,应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轻炎症,防止诱发颈椎病。

2.7 防止酗酒 酒精会影响钙质在骨上沉积,易患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加速颈椎退行性变。

2.8 心胸开阔,避免压抑感情 长期压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好心情。

3 总结

3.1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颈椎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由于颈椎病患者的病程往往较长,而且症状容易反复,特别是有眩晕、活动障碍症状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异常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颈椎的自我保健十分重要,药物治疗只能暂时减轻疼痛,而日常自我保健则是保护颈椎、防止颈椎关节退化的重要措施。有些患者还意识不到颈椎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平时不注意颈椎保健锻炼,只有当颈部出现症状才进行治疗,而且错误认为疼痛减轻就可以,结果可能导致加重病情。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通过信息交流,促进患者自愿接受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影响健康危险因素,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1]。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希望患者能了解颈椎病的发病机理;掌握并能正确采用自我保健措施,进行适宜的锻炼。这些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很好,可以帮助患者了解颈椎病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使患者能主动进行颈椎锻炼,延长颈椎病复发周期,提高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3.2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促进健康教育技能的提高 医务人员由于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健康教育只是在简单的知识传授上,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使患者没有得到真正的指导。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人们进医院不再是为了诊断和治疗,更多是为了得到健康服务[2]。因此要求医务人员要从患者或健康人群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角度整体考虑人类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促进质量[3]。医院应重视医务人员知识的培训,通过开展健康知识的培训,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扩宽知识面,提高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9.

篇2

“三纲”是:

以动为纲,动以炼形,要活就要动;以静为纲,静以养神,以静制动;以衡为纲,做到心理平衡,膳食平衡,动静平衡。三纲合一,动静结合,健康为本。“纲”是养生保健的指导思想,“目”是养生保健的措施和方法,有纲有目,才能纲举目张。

“五常”是:

常按摩拍打。人体有两套循环管道,一套是运行血液的脉管,一套是环流淋巴液的淋巴管,还有像网状一样的经络布满全身。我每天清晨苏醒后,就在床上重点按摩5个穴位(百会、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等穴)和5个淋巴结(颌下、锁骨、腋下、腹股沟、膝窝等处淋巴结);接着做10个小动作(十指梳头、揉耳通耳、转眼眨眼、叩牙卷舌、擦胸摩脐、收腹提肛、活动颈椎、伸屈四肢、蹬摩脚心、左右翻身等);然后下床拍打全身,从头到脚调动各器官功能,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血流通畅,毒素排除,精神焕发,百病自消。

常骑车散步。我骑了大半辈子自行车,如今仍每天坚持骑车锻炼;每天晚饭后坚持散步锻炼30分钟到1个小时。我体会这两项运动是最有效的有氧代谢运动,也是提高免疫功能、抗病防衰的治病良方,还是享受生活、激励情怀的理想休闲方式。但要注意安全,避开雷雨天和浓雾天,否则对健康不利。

常闭目养神。我坚持静坐养生已成习惯,白天闲暇时间,工作、学习累了就闭目养神15至30分钟;夜间睡觉时或睡醒后,也盘腿而坐,全身放松,舌抵上腭,闭目静心养神30分钟到1个小时。坚持静坐养生法,日久天长就能产生静心安神、养精聚能、防病抗衰和增智开慧效应。

常勤动脑子。脑子用进废退,脑不老,全靠勤用脑。我用脑的办法是:三看(看书、看报、看电视)、三写(写字、写稿、写日记)、三欣赏(欣赏书画作品、欣赏音乐歌曲、欣赏花鸟虫鱼)。这样,常用积极的信息传给生物钟,产生内啡呔,活跃脑细胞,延缓脑衰老,使脑子越用越灵。尤其要注意开发右脑,不让右脑半球闲置不用。

篇3

郭振东(浙江)

有些人虽注意保养,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自我保健过程中存在许多误解。

一是累了才歇。许多人误以为累了是应该休息的信号,其实是身体相当疲劳的“自我感觉”,这时才休息已为时过晚。过度疲劳容易积劳成疾,降低人体免疫力,导致疾病乘虚而入。不论是脑力还是体力劳动者,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都要适当地休息或调整。

二是困了才睡。困倦是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该等到这时才去睡觉。按时就寝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睡眠是新陈代谢活动中重要的生理过程。只有养成定时睡觉的习惯,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才能维持睡眠中枢生物钟的正常运转。

三是饿了才吃。生活中许多人不是按时就餐,且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吃早餐,其理由之一就是“不饿”。其实,食物在胃内仅停留4~5小时,感到饥饿时胃早已排空,胃黏膜这时会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溃疡。

四是渴了才喝。平时不喝水,口渴时才喝水的人相当多,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忙人”。他们不了解渴了是体内缺水的反应,这时再补充水分为时已晚。水对人体代谢比食物还重要,生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个成年人每天需饮水1500毫升左右。晨间或餐前一小时喝一杯水大有益处,既可洗涤胃肠,又有助于消化,促进食欲。

五是急了才排。很多人只在便意明显时才去厕所,甚至有便不解,宁愿憋着,这样对健康极为不利。大小便在体内停留过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过度充盈,粪便和尿液内的有毒物质被人体重吸收,可导致“自身中毒”。因此,应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大便尤以晨间排出为好,以减少痔疮、便秘、大肠癌的发病机会。

六是胖了才减。导致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进食过量,营养过剩,缺乏运动。而这几种诱因完全可以在体重超标之前加以预防,如控制饮食,防止暴饮暴食,调整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理想的减肥药,因此,减肥不如防止肥胖。

我的保健方法

郭文邦

我离休后,由于没有工作压力,家庭负担减轻,才开始注意体育锻炼,自我保健,使自己的身体得到增强,疾病得到好转。特别是担任局机关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局老年体协主席后,为了不辜负老同志的期望,更加注意了心身锻炼,自我保健。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保健知识讲座,认真阅读医疗保健报刊,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选择锻炼项目和保健方法,坚持锻炼和自我保健;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各分会体协会员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并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向他们讲解,调动大家锻炼身体的积极性。经过多年坚持锻炼和科学保健,我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防治了疾病。原来的疾病除了颈椎有时仍有酸胀外,高血压、高血脂得到控制。左心室肥大、前列腺增生基本消失,脚跟增生也已痊愈。因而精力充沛,轻松愉快。

我体育锻炼和保健的方法是根据人体疗养的心疗、体疗、食疗和医疗的要求,结合自己的身体条件和爱好选择以心疗和体疗为主,结合食疗和医疗在如下十六个方面进行锻炼和保养。即:闭目静坐,四肢伸缩,推压三穴、全身按摩,快步行走,甩手踢脚,双手玩球,家务常做,一听二看,适当写作,深呼吸扩胸,学唱山歌、谈心交流,牌钓取乐,合理用膳,对症用药。这些措施和活动有的一天几次,有的一周多次,经常坚持,没有间断。通过这样的锻炼和保养,我体强健,两耳不聋,双眼不花,嘴巴不笨,脑子不傻,体形正常,四肢听话,能动能走,能睡能吃,心情舒畅。

当然,要把体育锻炼真正坚持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简单的事,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必须做到思想上要重视不能随意,行动上要经常不要间断,方法上要多样不要单一,量度上要适当不能勉强。同时,调整心态,忘记过去的身份,忘记过去的功劳,忘记过去的挫折,忘记个人的怨恨。注重脑要经常用,耳要经常听,眼要经常看,口要经常说,脚要经常走,手要经常动,饮食合理,睡眠充足,衣着得体,防治疾病。这些,就是我在自我保健中的一些体会。

篇4

【关键词】公职人员;健康体检;异常情况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1039-01

1 资料与方法

1.1按照昌吉市市委市政府及卫生部门的要求,为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掌握全市在职在编职工队伍的整体健康状况,我院体检中心对全市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现将2012年的健康体检结果及对策分析如下,2012年参加健康体检的公职人员有 7216人次,年龄在22-60岁之间,其中男2836例,女4380 例;年龄在22-35岁者2179例,35-45岁者 3115 例,年龄在46-60岁者 1922 例.

1.2一般情况:体检对象是全市在职公职人员,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等一般体格检查及内、外、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的物理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乙肝两对半、肝功、肾功能全套、血脂全套、肿瘤标志物、;功能检查:腹部彩超、肝、胆、脾、胰、肾、甲状腺、女性附加乳腺、子宫附件彩超;心电图;胸片(CR)、颈椎、腰椎(CR)片。

1.3按照性别疾病结果检出率比较方法:肥胖/超重、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颈椎病、胆囊炎胆结石、腰椎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心电图异常前十位疾病检出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1.4 2012年公职体检按照疾病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肥胖/超重3657例 (50.68 % )、高脂血症3107例 ( 43.06% )、脂肪肝2456例 (34.04% )、高血压1727例 (23.93 % )、颈椎病1642例 (22.75% )、胆囊炎胆结石1615例 ( 22.38% )、腰椎疾病1590例 (22.03% )、甲状腺疾病858例 (11.89 % )、糖尿病665例 (9.22 % )、心电图异常348例 (4.82 % ).

2 结果与讨论

2.1通过2012年健康体检结果统计,居前十位的疾病依次是肥胖/超重、高脂血症 、脂肪肝、高血压、颈椎病、胆囊炎胆结石、腰椎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心电图异常。以上体检异常者为 17665人次,检出率为24.48%,结果是参检男性体检异常率明显高于参见女性体检异常率。

2.2健康体检的目的:一是对昌吉市在职职工的健康状况及疾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为制定疾病预防措施和卫生政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二是了解全市在职职工的健康状况,合理地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保持一个良好的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通过对生活方式和饮食模式的管理得以控制和逆转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但是人们的饮食模式和疾病谱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食物,人们的饮食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脂肪肝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普遍,营养不均衡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卫生问题之一。

3 对策及建议

3.1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进行个体化干预。为了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的疾病和职工的特点,尽早做好预防工作,针对患者可变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综合干预措施,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升职工的自我保健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自觉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进行自我调整,防止身心疾病的发生,提高一级预防水平。

3.2对在职职工定期组织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讲座、印制、分发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同时体检中心工作人员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提供个性化咨询、检中即时答疑、检后定期随访、定期健康宣教等为主的强化式健康教育,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使职工了解体检异常结果的危害性,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其掌握这些异常结果的易患因素,及时提供住院治疗引导工作。通过提高对自身疾病的知晓率,使其形成自觉的健康行为,更好的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3.3坚持合适的体育锻炼,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根据年龄性别病情以及工作和生活环境,因地制宜,采取量化改良和适合的体育锻炼方法,缓解其工作压力,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饮食与日常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适量运动、均衡膳食、戒烟、限酒、改变暴饮暴食等不良嗜好,这对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一级预防有着重要作用。

3.4自我减压,降低工作生活压力。长期紧张的工作压力能导致机体功能持续性偏移,组织损伤和发生器质性疾病,因此要学会缓解压力,释放压力、培养各种爱好,修身养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3.5加强健康管理,结合本次体检,我们将对体检人群的个体化的体重变化定期检查评估,积极做好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3.6积极预防,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定期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主动维护健康的有效方法。

4 讨论

篇5

【关键词】 干部; 体检; 分析

2006年9月,我部对316名干部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体格检查,现将体检结果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保健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体检对象 本次参加体检的人员均为在职干部,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60岁;其中男281人,女35人。

1.2 体检方法 体检统一采用联勤部卫生部设制的体检表,由各专科医生按表列项目结合询问病史依次逐项进行。表内应查各项无遗漏。

1.3 体检项目 内科、外科、五官科、腹部B超、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血脂、生化、血糖、三大常规。另外,部分人员还根据病情需要进行了肠胃镜、X线摄片等检查。

1.4 体检结果 本次316人受检,体检合格202人,占63.92%,查出疾病223例次,其中以内科疾病最多,占各类疾病的40.36%,其次是外科疾病占35.87% 其余依次为代谢性疾病,耳鼻喉科,口腔科和眼科。详见表1。表1 体检患病情况

2 讨论

2.1 心血管系统发病率高 发现心血管方面有异常者52例,占16.46%。原因主要是这部分干部年龄偏大和脑力劳动时间长,工作任务重,社会应酬多,精神紧张,焦虑或压抑以致交感神经反复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诱发血管疾病。其次是体育活动少,饮食不合理。

2.2 消化系统疾病 这类疾病以基层军官为多,占8.23%。可能与部队教学训练任务重,工作压力大,过度劳累加上饮食、休息不规律,以及少数干部有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2.3 代谢性疾病 发现血脂增高21人,脂肪肝14人,糖尿病5人,共40人,占12.43%。原因主要是过多饮食高糖、高脂等高热量食物,再加上体育活动少,消耗能量低,故储存能量多,而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是脂肪。

2.4 颈椎病 患者多数以上是40岁以上教官,这主要是长期低头伏案备课、电脑操作、写作劳动等屈颈位工作引起颈椎积累性劳损有关。

2.5 结石病患者 体检发现肾及输尿管结石15人,胆结石5人,膀胱结石3人,前列腺结石2人,共25人,占7.88%。原因是当地为尿石症高发区,饮用水含钙量较高,从而引起血钙浓度偏高,再加上训练强度大,出汗多,尿液浓缩排尿少等因素所致。

2.6 痔疮发病率较高 可能与训练方法、训练强度、工作习惯以及长期进食过多辣椒有关。

2.7 慢性咽炎 该病以教官发病为主,提示慢性咽炎与教师职业,长时间授课,易产生局部干燥,受损有关。

2.8 一人患多种疾病 此次受检者共查出31人患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其中1人患有7种疾病,分别是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痔疮、糖尿病、单项谷丙转氨酶增高、前列腺结石。

3 预防保健

3.1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保持乐观愉快情绪,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3.2 讲究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倡不吸烟,不酗酒,不暴饮暴食。

3.3 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运动要做到循序渐进和长期性,规律性。要注意因人而异,对心血管异常和代谢性疾病者以步行、慢跑、上楼梯、骑自行车为最适宜;糖尿病患者忌空腹运动,对出血性疾病、外伤、急性病患者禁止运动,应卧床休息。

3.4 合理膳食 特别是对超重和年龄超过40岁者,无论目前健康状况如何(营养不良除外)都提倡清淡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为益,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以保证必需氨基酸供应。每日三餐分配合理,改变暴饮暴食,不吃早餐的习惯。

篇6

【关键词】 中老年人群;瑜伽功;改进措施;专病治疗;效果观察

现代人口出现老龄化趋势,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进入中老年后,机体各项功能逐步衰退,活动能力下降,心态、情绪失衡,加上受各种慢性病和一些相关性疾病的困扰,直接影响家庭、社会和个人的生活质量。中老年疗养员在疗养期间有如何进行自我保健、如何纠正不良心理因素、如何采用非药物性保健治疗手段来缓解和矫治病症、如何掌握康复保健技能等等疗养需求。近几年来,针对疗养员这些保健需求,我们结合中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医学保健知识和护理专业技能,在动静结合、刚柔有度、以穴疗病、以调健体的瑜伽功基本功法的基础上,从训练治疗方法、姿势、时间、动作的幅度、频率、强度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形成了一套适合中老年人专病治疗的特色专病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自2006年5月~2008年10月,对我院486名中老年疗养员开展了瑜伽功专病专治,其中女性310人,男性176人;年龄为54~73岁。患有高血压病者196人,骨质增生者188人,糖尿病者27人,颈椎、腰椎不适者173人,经常性便秘者53人,胃肠功能紊乱者182人,关节不适者181人,睡眠不佳者190人。

2方法

2.1心理测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量表》、《抑郁症状量表》、《应对量表》进行心理测试。

2.2瑜伽功基本方法及功效采用瑜伽功呼吸法(breathing)、冥想法(meditation)、法三项基本方法。

2.2.1呼吸法包括腹式呼吸、自然呼吸和完全呼吸。主要强调用鼻腔平和缓慢地深呼、深吸,辅以冥想,也就是将身体与精神联系起来,进行有节奏的呼吸,一静一动,供给头部足够的血液和氧分,控制意识和情绪。其功效:可提高大脑镇静效果,放松身心,增强精力,缓解压力,平和心态,排浊纳清,疏通经络,提高肺泡通气量和气体更新率,还能按摩胸腹腔,促进心血管功能和消化吸收功能。

2.2.2冥想法冥想法是思维的特殊训练,是一种通过思维导引,将健康的意念活动替代繁杂的思虑,调节心理平衡的套路练习。它可降低大脑的耗能,静化心态,调理身心,通过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使机体心血管系统及内脏机能活动,获得良性调整,对多种身心疾病起到防治作用。

2.2.3法此法是以自然界中各种动物活动、体息时姿态、姿势而提炼出的功法,如鸟、猫、孔雀、蛇、鳄鱼等动作,以达到运用自然方法疗伤祛病的目的,是躯体和精神融合的重要部分。姿势中的弯、扭、推、挤等动作,使五脏六腑沐浴在精、气、血之中,对脊柱、肌肉、内脏器官、腺体起到了自我按摩和牵引的作用,并可调理和释放荷尔蒙的内分泌系统,同时还可促进消化与排泄,提高有效呼吸功能。

法有7种训练姿势。①敲头式:可放松精神,缓解头痛与疲劳。②猫伸展式:可柔软脊椎,消除脊椎僵硬感,使其更加富有弹性,并能放松颈部与肩膀。③仰卧婴儿式:此法可按摩腹部器官,刺激胃肠消化。对长期便秘者效果明显。④英雄式:可降低血糖,对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效果良好。⑤战士二式:可降低血压,对高血压疾病有良好的效果。⑥侧卧式:可增强肾脏功能。⑦半蹲式:对老年骨质疏松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瑜伽功专病治疗方法的改进措施

依据疗养员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疾病症状、不同的心理状态以及不同的身体特点,我们结合医学保健知识技能和疗养护理专业理论技巧,在瑜伽功法的基础上,从训练治疗的方法、姿势、时间、动作的幅度、频率、强度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设计了7项(治疗高血压、强化肾脏、治疗糖尿病、治疗便秘、防治老年骨质疏松、脊柱保健、治疗失眠)适合中老年人训练的瑜伽专病专治、康复保健功法。对在我院疗养的486名疗养员进行了分组。A组为中年组,60岁以下,体质较好,心理应激较好,疾病程度轻者;B组为老年组,60岁以上,体质较弱,心理应激偏低,疾病程度稍重者。A 组训练方法以光盘教学、自学自练、示教指导为主。姿势标准,一节训练时间为45 min,频率每3 min 1个动作,幅度分别在30°~ 60°间,强度以中度(个体能够忍受为准)。B组训练方法以光盘教学和专人指导为主。姿势缓冲,一节时间为30 min,频率每2 min 1个动作,幅度分别在15°~45°间,强度以轻度(个体能够接受为准)。

4瑜伽功专病训练治疗效果探讨

普通的瑜伽功练习在时间上一般为1次/d,每节课时为1 h,频率上各疾病间、各动作间没有任何区别要求,强度上标准要求过高,多以柔韧健美、健体保健为目的。普通的瑜伽功练习尽管能对一些疾病具有治疗作用,但对中老年人群来讲,无论是从体力、记忆力、接受力、承受力来讲,都难以遂愿,只能是望尘莫及。因此,我们针对中老年疗养员的特殊性,在疗养康复保健实际工作中,通过对瑜伽功进行改进和创新,力求实用性和科学性。通过实际运用和观察随访,中老年疗养员认为,其自我感觉症状缓解快,体质恢复见效好,不使用药物既可治疗专病,又可通过运动活动筋骨,促进血运锻炼身体,缓解了因年龄增长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多种疾病缠身,长期靠药物治疗又要承受药物副作用的不良反应而造成的心理压力。通过效果跟踪调查,疗养员对此方法接受率,疾病症状缓解率,生理、心理不良状态改善有效率,平均达96%以上。此方法不仅拓宽了疗养辅诊服务范围,同时也丰富了体疗康复保健的内涵;不仅提高了疗养服务效果的内在质量,同时也为中老年人群专病训练治疗拓宽了途径,达到了调整生理心理、专病防治、康复保健、养生健体、平衡心身和美容美体之功效。瑜伽功时间、频率、幅度、强度改进对比表(表1~2)。

5结论

篇7

【关键词】三个教育;疗养工作;作用

1 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是做好疗养工作的前提

1.1 安全教育从疗养员步入疗养区的第一时间抓起利用人院介绍、欢迎会、景观治疗等集体活动反复进行安全教育,做到常抓不懈。首先教会疗养员安全用水、安全用电、安全泡温泉。把温泉泡浴安全须知张贴在醒目位置并纳入疗养服务指南,严防因温泉泡浴水温过热、时间过长而造成不适;严防因卫生间地面潮湿而造成滑跌、碰撞;强化出行安全,外出必须请假,报告去向并留下联系电话。使疗养安全理念更加入脑、人心。

1.2 安全教育从工作人员抓起

面对老龄、多病、病情多变的疗养群体,反复强化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为确保疗养安全,完善了首诊责任制。疗养员入住,首先要做一次全面体检并认真做好第一次体格检查,从测血压、听心肺、摸肝脾开始。熟知疗养员身心状态及病情,熟知用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克服了既往只问病史不查体、“问题不大”的麻痹思想。遇有疗养禁忌证者,尽量劝其返回,劝阻无效者填写疗养禁忌证知情书。

1.3 安全防范要在疗养工作的每个环节中抓落实

为了使每一个疗养员安全正点地到达目的地,安全防范从接听疗养员的接站电话开始,我们自行设计了疗养员来电详情记录表,明确记录疗养员来自哪里、交通方式、具体到站时间、接站地点,同时详细询问疗养员身体状况及联系电话并告之接站人电话,以便接站人随时联系。我们自制了外游胸牌,胸牌上详细标明了通讯地址及联系人电话,方便疗养员走失后及时联系。多年来,我们紧绷疗养安全这根弦,确保疗养工作万无一失。

2 卫生保健教育丰富了疗养文化内涵

2.1 卫生保健教育从营造疗养环境、突出疗养文化抓起我们在疗养楼的走廊内设置了8个保健知识宣传橱窗,编辑了许多通俗易懂的《健康食疗歌》、《保健不宜歌》、《快乐歌》、《百岁老人“不”字歌》及《心理保健歌》等,在疗养员活动室内设有健康教育专栏并定期更换,使疗养员在浓郁的疗养氛围中随时接受健康教育。我们还根据疗养员的身体状况,精心编辑了《饮食与健康》、《生命在于运动》、《心血管常见疾病的防治》及《糖尿病的防治》等健康教育宣传资料。针对不同的人群教授不同的保健操,如教授高血压病人“降压舒心操”,教授颈椎病人“颈椎操”。卫生保健教育多采取个体与整体、大课与小课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使疗养员在疗养期间至少能聆听两次以上的保健课,学会1―2种保健操。

2.2 卫生保健教育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在与疗养员沟通交流中加深对其全方位的了解,根据他们的生活特性,认真做好科学宣教。剖析其饮食习惯,教会他们如何科学膳食;讲解嗜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性的危害,帮助他们培养起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据疗养员各自的体质状况,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对正在治疗中的慢性病患者,适情给予用药指导,并帮助他们化解因健康问题带来的困惑;分析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特点,教会他们相关疾病防治知识并学会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通过疗养,使疗养员的自我保健意识得到加强,并终身受益。

3 心理健康教育推动了疗养工作的发展

3.1 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伴随社会的进步,环境的改变,家庭及自身状况的变迁,疗养首长都会出现相应的心理反应,甚至心理问题。在我们的疗养工作中,在职的疗养员多是来去匆匆,难以捕捉他们的心理状态;离退休时间较长的疗养员心理状态大都趋于稳定;退休不久的疗养人群则表现为多样化,有的轻松、乐观、豁达,有的则抑郁寡欢、沉默,还有的盛气凌人、骄横,这都是疗养员心理的自然流露。因为他们都曾有过众星捧月般的辉煌经历,也曾经历过指挥千军万马的峥嵘岁月,忙忙碌碌、轰轰烈烈了大半辈子,一旦从岗位上退下来,成了一个无事而为日日闲的平民百姓,往往重心失衡不知所措,迷茫彷徨不知所为。这就需要我们工作中注意捕捉疗养员的心理状态,适时给予心理疏导,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疗养工作中的作用。

3.2 心理疏导因人而异对于难以接近的疗养员,要主动贴近,而不是远离,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尽量让他们说出心中的郁闷与不快,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及身体的姿态捕捉其内心世界。适当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如针对某一话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适时提出问题,使他们清晰地知道自己问题的核心,帮助其把问题理顺。耐心细致地向其解释长江后浪推前浪,时代辈有人才出,新陈代谢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规律,在人生的旅途上,退休是人生必然的社会经历,要伴随社会角色的转变去寻找自己全新的定位。在温暖关爱交流的同时给予适当的理解与鼓励,通过面对面的交谈、心对心的沟通,在心理疏导中,慢慢地把他们从郁闷中解脱出来,让失衡心理趋于平衡。

3.3 心理教育帮助疗养员扬起生活的风帆在应用心理疏导化解疗养员心中郁闷的同时,要多多给予鼓励,并帮助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生活目标,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广交朋友,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余热,为社会作贡献。另一方面则通过多种形式的疗养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疗养生活,如卡拉OK、跳舞、游戏、吟诗、作画、游览,不仅陶冶了疗养员的情操,也使其摆脱了焦虑、抑郁、易躁、易怒的心理,振奋了精神,调节了情绪,消除了负面影响。在鼓励疗养员笑对人生的同时,也帮助他们树立起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心理教育提高了疗养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推动了疗养工作的发展。

篇8

医护人员“心理问题”

令人担忧

不久前,卫生部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医护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大,23%的医护人员有消极情绪,50%的医护人员有时有消极情绪,而73%的医护人员在工作时有情绪消极情况出现。

上海最近对一个区的调查显示,70%的医护人员感到自己合法权益难受保护,有相当比例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良心谴责与生存压力”;有相当比例的医护人员患有忧郁症,上海一个区中心医院中层干部中就有10人患轻重不等的忧郁症。由此可见,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精神健康状况已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

医生为了减少如厕次数

不敢喝水

由于大医院门诊量大,医生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厕所(有时医生去厕所会遭到不知情患者的投诉),而这在急诊尤为突出。久而久之,许多医生练就出过硬的“憋尿功”和“耐旱功”。

而肾结石是与饮水量有着密切关系的疾病。

不仅在门诊,在手术室、ICU(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护士都面临同样的难题。在这些需要无菌操作的空间里,医务人员每去一次洗手间都意味着要脱衣、穿衣、消毒等一系列程序,喝水、上厕所都成了奢侈。

急诊医生作息时间不规律

医生是很特殊的职业,几乎所有的医生都会用“忙碌”一词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每个夜晚,当人们在家悠闲地看着电视的时候,医院却总有灯光。协和医院急诊科郑亮亮说,医生的工作量很大,尤其是急诊医生,可以说是医护人员的第一线,加班是经常的,值一晚上的夜班到第二天早上还不能马上休息,还需为晚上接诊的病人查房检查,处理完这一切事情方可休息。虽然在值班空闲的时候可以适当休息,可急诊科所面临的事情是每时每刻,有时还没等坐稳,新患者又来了。

外科医生最易患颈椎病

由于经常做手术,一连几个小时保持低头、弯腰的姿势,外科医生很容易出现肌肉劳损,继而加重颈椎、腰椎疾病。而一台手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常常会让这些医生们一口气干到底再休息,中途不吃饭、不喝水。

“手术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一旦停下来吃饭,反而困乏,还不如一刻不停,反而能保持一种亢奋状态。许多外科医生除了颈椎腰椎病外,普遍还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这与手术中精神高度紧张有密切关系。

过度紧张护士易流产

静脉曲张――小腿的血管突起,像蚯蚓一样爬在腿上,这种常见于重体力劳动者的疾病,也是护士的职业病。在手术室中,一个医生跟一台手术,而一个护士可能要跟几台手术,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在病房里,护士穿梭于各病房,量体温、测血压、打点滴……像上了发条一样不停地走来走去。

在ICU的都是重病人,工作负荷大,尤其还会面对很多的死亡情况(80%的抢救成功率),平均两天就会有一个病人死去,面对恐怖和不安,许多护士都有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如果怀孕的护士很容易出现先兆流产。

最大威胁当属精神压力

医生有很多显性的职业病,而在我们的采访中几乎每个医务人员都反映,对他们健康最大的威胁是精神的困扰。除了工作本身的压力外,医患矛盾紧张这一特殊的社会环境,给医生增加了额外的精神压力。

不少年长的医生都有失眠的困扰。女性的更年期提前,男性下降,而精神方面的问题都是早衰的表现。

抗癌药物危害医护人员健康

有关资料显示,现在已经有60多种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新的抗肿瘤药物也不断推出,但任何一种抗肿瘤药物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急性或慢性毒副作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申文江指出,抗肿瘤药物对医护人员机体细胞的有影响。抗肿瘤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细胞,特别是对增殖旺盛的上皮细胞的损害尤为严重,尤其是烷化剂,代谢产物可引起白血病和淋巴病。

申文江对记者说:“抗癌药物的准备过程、针剂安瓿瓶破碎、稀释时的振荡、稀释瓶内压力太大和排气时的药液喷洒,这些均可能导致药物外溢而造成危害。抗癌药物使用后的处理过程、抗癌药物空瓶或剩余药物处理不当,会污染工作环境和仪器设备。在治疗过程中直接接触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他污染物。如患者的呕吐物、汗液、尿液中含有低浓度的抗癌药物,其污染被服后处理不当,也可能使护士接触到抗癌药物,从而危害医护人员的健康。

医护人员健康状况不乐观

首先是工作环境。医护人员长期工作在细菌病毒密集的环境中,易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国外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如流感、伤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是最常见的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疾病。

其次是医源性损害。医护人员常接触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有害物质。放射医师接触的X线、放射性同位素等有损他们的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消毒师、护师、检验师常接触的各种化学药品,其中有些能经皮肤和呼吸道吸收而危害人体;牙科医生常接触到汞、铜、一氧化碳、二氧化硅、酸、碱等有害物质,其中有些可以导致慢性蓄积性中毒;临床各科医护人员易患药物所致的过敏性疾病,如药物性皮炎,有的可致慢性中毒性损害;外科医生、护理人员长时间站立、长时间的弯腰,易发生腰肌劳损与急性腰扭伤,易患功能性腰背痛、下肢静脉曲张、胼胝等疾病;康复理疗科工作人员常接触超短波、高频电压等,这些都影响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

第三是社会环境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医护人员每天服务于千差万别的人群,每天要面对一张张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脸孔,每天感受沉重、感受压抑,加之少数患者缺乏起码的就医道德,容易对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产生无端的敌视。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影响着医护人员的身心状态。另外,临床工作复杂多变,责任重大,尤其是抢救急危重病人时,常常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紧张压抑及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很容易产生身心疲劳。由于疲劳,医护人员下班回家后不愿活动,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随之减少;加之医院夜班频繁,班次无规律,极易打乱人体的生物节律。

最后是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医护人员中,尤其是中青年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而忽视自我保健。上海市的一次抽样调查表明,中年医护人员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患呼吸道疾病、溃疡病、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甲亢、胃炎、肾炎、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例也很大;30~50岁的医护人员患癌症的人数也在显著增长。

医护人员

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篇9

宝宝健康投资攻略

在中国,与智力、营养、安全和教育问题相比,子女的健康是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82%的中国母亲将孩子的健康视为头等大事。亡羊补牢是不明智的关爱之举。

健康重在预防――接种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疫苗接种是对儿童健康最好的投资,宝宝在小时候接种疫苗,未来很多疾病的隐患就没有了。

在儿科医生眼中的健康投资,最有效的就是接种可以让儿童免于病痛的疫苗。中国84%的妈妈们普遍认可接种疫苗是保障宝宝远离各类严重传染病的必要预防措施,更有69%的妈妈意识到接种疫苗其实是对儿童健康的长期投资。但大多数家长在疫苗的辨别、选择及疫苗接种决策方面缺乏足够的知识。学者专家都已经确认多种疫苗的刺激,并不会造成免疫系统过度负担与伤害。家长应该加强对疫苗可预防疾病种类,副作用评估、接种次数、接种年龄以及接种方式等知识的了解。

生命的备份―一脐带血保存

这是在国内新兴的对宝宝的一种健康保障,现如今,很多家长面对节节攀升的儿童血液发病率诚惶诚恐,据统计白血病的自然发病率约为二万分之一,每年新增约4万名白血病患者,这其中40%是儿童,并以2~7岁儿童居多。面对如此多的儿童白血病,家长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预防。而在非血缘关系中,配型相合的机率不足二十万分之一,同胞配型全相合的机率也只有四分之 。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代替骨髓进行移植来治疗,可以大大省去寻找配型所花费的时间。

健康的安全绳-―健康保险

家长要对孩子未来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充分判断。比如周围孩子中常见易发的疾病都有哪些。这样可以避免投保一些出现概率比较低的病,少花冤枉钱。在此基础上,对孩子可能会患几种重点疾病做一个调查,对生病后的花销进行评估,再决定花多少钱买保险。

儿童意外伤害险。

儿童自制能力差,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据一项调查显示,意外伤害已经超过疾病成为儿童健康的头号杀手。

孩子在婴幼儿阶段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基本完全依赖于爸爸妈妈的照顾和保护孩子在上小学、中学阶段,要负担照顾自己的责任,但作为弱小群体,为了避免车祸等意外,父母可以酌情为孩子购买意外类险种,一旦孩子发生意外后,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现在很多保险公司都有推出这项业务。

儿童的健康医疗险。

目前很多疾病有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而重大疾病的高额医疗费用会成为大部分工薪家庭的沉重负担。按照我国目前的医疗制度现状,宝宝在18岁之前这一年龄段基本上处于无医疗保障状态。如果家庭情况允许,买份保险是对宝宝未来最好的投资,利用保险分担孩子的医疗费支出。现在很多保险公司对于重大疾病险投保有年龄越小保费越便宜的政策。

上班族 花钱为健康买单

中年人是家庭的中流砥柱,承担着更多的压力和责任,有人说健康是1,财富是0,只有拥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才会有意义。健康投资不仅是着眼于现在,也是为今后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石。

健康必备――健身卡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应酬,加班让运动成为生活中的奢侈品,颈椎病、脂肪肝这些所谓的都市病接踵而来。

健康对于个人而言既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想要获得健康,自然离不开运动。而运动本身为人们指明了预防疾病、消除疲劳,获取健康长寿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运动才能有效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

健康必备――保健品

办公室的早晨,很多上班族会习惯性地拉开抽屉,拿起一颗药丸放入口中。因为现代社会工作强度加大,很多人总是用这种方法来关心自己的身体。其实,类似的“维生素族”在各大写字楼里非常普遍。

繁忙的上班族吃快餐和方便面之类的食物是常事,往往会造成油脂有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营养师提出,根据自己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请医师决定每天应该补充什么样的营养剂为妥;同时,还应选择质量符合权威标准,并经过国内外临床医学研究认可的营养补充剂。

健康必备――体检卡

在对4000多名31~60岁的白领职员健康调查中,脂肪肝发病率高达12.9%,肥胖症患病率达31.6%,高脂血症患病率为12.8%,冠心病患病率为3.1%。肩负事业和家庭重任的中年人,千万不要轻视亚健康的状态,很多疾病正在慢慢威胁着的我们健康,每年做一次全身体检是十分必要的,让我们对自己的健康有充分的了解认识,调整生活习惯,对某些疾病还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有效地阻止慢性疾病恶化和蔓延。

老年人 健康投资经

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没有人能停止衰老的步伐。然而,现代科学发现,衰老的过程是可以减缓的,保持健康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减慢衰老的过程。

心理健康也需要投资

心理问题是影响健康的诱因之一,一些老年人离退休前精神饱满,浑身是劲,离退休后,反而老态龙钟,判若两人。交友、旅游,保持愉悦的心情,能调节人的情绪和心境,增强抵抗力,有益于身心健康,是延年益寿的良药。

健身器让老年人得利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升温,目前城镇居民健康投资已从看病、滋补转为健身为主,康复、健身、健美器械如今备受青睐。市场上的按摩器品种也是名目众多,如果选购得当,让很多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运动的老人做适当的被动健身,对中老年高血压、胃溃疡,脑中风后遗症及紧张疲劳等慢性病有理疗作用,利用保健器械达到自我康复或保健的作用。

定期的健康体检是最行之有效的健康投资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会轻度失调,而到了50岁以上,潜在疾病状态的比例会攀高,呈现出亚健康的衰老状态,迈向疾病的步伐迅速加快。已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定时进行疾病的复诊和检查。如糖尿病人每月应进行一次血糖检查,并检查是否有合并症发生。乙肝病人每半年要做一次肝脏B超检查,及早发现肝脏的病变。胃病病人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随时掌握自己的疾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用药,达到治疗的最好效果。如果自觉是一个健康老人的话,半年一次的常规体检是必须的。

找对你的家庭健康投资

知识投资 养生保健,重在预防。要想不得病、少得病或得了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需要懂得基本的医学保健知识,需要懂得养生之道。古往今来,懂得养生,重视自我保健的人多长寿。

时间投资 在有些人看来,要想成就事业,就必须以付出健康为代价,可他们忽视了这样一个道理:事业与健康不是矛盾的统一体。为自己的作息时间做一个合理的分配,不仅可以在工作的时候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让健康得到更多的保障。

篇10

方法: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及取得效果进行总结。

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缓解了患者的焦虑程度,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结论:改变宫颈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获得了保健知识,提高了普查意识,有利于宫颈癌的早发现和治疗。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38-02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1]。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随着宫颈癌筛查技术普及使用,已经有效地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由于检查设备的改进及普查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越来越多。宫颈癌前病变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由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护士针对门诊患者不同心理特点及其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一方面做好宫颈疾病的筛查,另一方面能让宫颈病变的病人得到有效治疗及定期复查,现报道如下。

1心理特点分析

1.1对宫颈疾病筛查意义不了解,很多病人来妇科看病,医生建议做宫颈细胞学筛查时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有些人认为自己宫颈只是糜烂,没有不适,做不做细胞学筛查都是一样,就是遵从了医生做了筛查发现有宫颈病变也认为是没有大问题,对治疗不积极。

1.2对疾病缺乏认识,宫颈癌前病变一般病人是没什么感觉,因为有很多宫颈疾病是单位体检或是病人来看其它疾病时医生建议宫颈筛查时筛查出宫颈病变。其实病人对宫颈病变实际意义不了解。

1.3宫颈癌前病变的心理特点。由于对疾病的未知、对治疗过程及愈后的未知,从而产生极其复杂的恐惧心理,很多人一听到宫颈有病变或是宫颈有病毒感染就想到是宫颈癌。因为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绝大多数患者担心治疗会引起女性特征、、生育能力等丧失,会遭到丈夫、朋友及社会的鄙视和遗弃,害怕因患病而失去职位,减少或失去经济来源[3]。特别是宫颈合并有HPV感染时,就又会想到是性病,会想到配偶不忠,或是觉得对不起配偶,出现多种猜疑心理。绝大多数患者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过多思虑引起失眠、多梦,因此极度痛苦,产生绝望的心理,表现为暴躁、易怒、孤独消沉,丧失信心,甚至怀疑医生的诊断,有些患者不肯进行进一步诊断与治疗,拖延甚至放弃治疗,错过了治疗有最佳时期。

2宫颈病变宫颈门诊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宫颈病变的特点,宫颈门诊应做好以下应对措施。

2.1做好体检的宣传,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凡是有性生活的妇女,每隔1-2年进行一次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对高危或是曾有宫颈病变行宫颈椎切术后的患都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宫颈脱落细胞及宫颈病毒(HPV病毒)的检测。

2.2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因为门诊病人多,看病时间短,病人想对疾病了解多些,可以在候诊厅内放宫颈疾病宣传资料,病人在候诊等待过程中可以对疾病的了解。还有就是宫颈疾病筛查三阶梯,哪些人群需要做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做成宣传画形式上墙,让病人一看就明白,让病人多了解积极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

2.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沟通交流:医护人员的态度,可以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心情[4]。护士对患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责任心,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多关心体贴,耐心倾听,让患者将心中的不快全部倾诉,

及时纠正其不良情绪。要让患者明白:充满希望和信心的良好情绪可以改善肌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获得最佳疗效。同时,良好的治疗效果又可增强患者的抗病信心,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最后控制疾病而达到痊愈。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简单易懂的有关宫颈疾病的知识宣传,让患者了解当前国内外治疗本病的发展情况,以及让同种疾病治疗效果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消极心理变为积极心理,充分调动患者维护自身健康的潜能,激励患者积极参与促进康复的护理过程,鼓励患者参与治疗与护理计划,让她们对宫颈癌前病变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2.4正确的指导性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影响宫颈疾病患者性生活质量主要的因素有认知因素、疾病和治疗相关因素、身体状况、的观念、文化程度及其他因素[5]。因此我们必须对患者加强心理疏导,了解患者健康状况,提醒患者遵医用药,加强锻炼,加强自我防护能力,做好患者性生活指导,消除其焦虑情绪。告知患者有病毒(HPV病毒)感染时性生活应戴预防交叉感染,减少交叉感染机会病毒(HPV病毒)容易清除,宫颈活检术后禁性生活1个月,保持外清洁等。帮助患者勇于面对现实,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3结论

作为护理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护理好每一位患者,尤其是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要给予热情的关怀,做好沟通交流,在生活上给予关心。随时观察者的心理变化,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以消除患者的恐惧自卑心理,在健康宣教方面结合宫颈癌前病变的心理特点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卫生宣教内容。让他们了解自己病情,稳定自己的情绪,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做好自我照顾,同时加倍关心格外尊重他们,同时做好宫颈疾病宣传提高女性妇科普查意识定期进行宫颈防癌涂片检查,可及时发现宫颈异常病变,实现早诊断、早治疗[6],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改善宫颈癌的预后,此作用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7]。为此,提醒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普查。加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前病变认知水平的不足,必然影响宫颈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效果。宫颈疾病的发生、治疗必须争取丈夫的支持与配合,所以加强对宫颈疾病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宫颈疾病患者对其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定期妇科检查、宫颈细胞涂片及阴道镜检查,可以检测到宫颈细胞的早期病变,及早发现问题,早治疗。多种途径获得宫颈疾病知识,在诊疗的活动中,始终贯穿健康教育,并进行妇科常见病防治知识讲座,消除和控制宫颈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5-288

[2]张惠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

[3]刘娅.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2005,7:78-79

[4]顾如燕.试论强化医德教育对和谐护患关系的影响[J].护理杂志,2005,22(1):78-79

[5]刘欣彤,周颖清.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46-948

篇11

跃进里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邯郸市西北部,辖区范围为:中华大街以东,联防路以南,青年路以北,新兴大街以西。辖区内有1个居委会,学校1所,幼儿园1所,医疗机构4所,银行(储蓄所)3个,饭店1个。所属辖区居民男女性别比为1.14:1,人口密度10.2人/平方米。

1、气候与自然环境

本辖区气候属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年平均气温13.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393毫米,年平均日照1190小时,无霜期180天。辖区内没有山地、河流和大的污染源。

2、人口情况

通过向当地派出所了解和查看人口普查数据得知,本辖区有常住总户数1163户,总人数3489人,60岁以上老人453人,妇女663人,0-7岁儿童148人。辖区人口以汉族为主,占99.3%,少数民族占0.7%,主要为回族和满族。

3、人员基本情况

辖区居民多以三棉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为主,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仅占总人数的5.1%,18%为自由职业者,失业率为15.3%。90%以上居民没有医保,辖区内低保人员128人,41户,残疾人20人。我辖区为市老城区,棉纺织厂职工,下岗人员较多,居民年均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辖区内居住条件一般,市政设施较全,集中供暖,绿化情况一般,有居民活动场地,治安环境一般。

我站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现在工作人员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中医师1名,护士3名,档案管理员1名),能开展心电图、血糖检测;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中医、中药特色的应用;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等医疗服务;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得到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专家保健知识讲座。

二、社区居民健康状况

1、根据从卫生防疫部门了解到的信息,从1985年到2005年辖区内传染病发病率下降4.1%,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是现阶段危害本社区居民健康的最主要传染病。目前,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较为明显提高。

2、本辖区2006年死因顺位、出生、死亡状况及卫生学指标。(表略)

3、营养与妇幼健康状况

社区居民以面食为主,成人日均热量为2814.54kcal,脂肪占总能量的36.65%;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近几年均介于30-40%之间,已婚妇女宫颈炎检出率达39.2%。

4、社区人群主要病症患病情况及行为危险因素。(表略)

5、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采用了上门访谈,查阅统计报表,在暗访中了解,找当地派出所、办事处、居委会、物业公司、卫生防疫机构了解,问普调查,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料,降低调查成本。

三、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分析

1、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居死因之首。血压140/90mmhg以上者占25.2%。心血管病高发与辖区老年人员较多,居民食盐摄入量过高,烟酒过度,体育活动不足有一定关系。

2、随着生活节律的加强,多种危险因素,多种心理疾患越来越多。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社区人群中,意外伤害所致死亡率高达80.08/10万;居死因第二位,其中自杀和车祸是意外伤害的两个主要原因。

3、社区人群饮食和营养方式不合理。社区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5克以上(三日盐调查法),高于WHO推荐的食盐日摄量6克以下的标准。居民营养状况欠佳及各营养素的比例搭配不当是造成诸如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原因之一。

4、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广泛存在。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达30%,基中成年男性吸烟率高达70%,女性吸烟率为5.8%。每日饮酒100ml以上老年人占26.8%,青壮年24.8%,基本卫生行为如饭前便后洗手,烫洗生食瓜果,专用毛巾、牙刷,正确合理刷牙等习惯未建立者占52.30%。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导致社区主要慢(性)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5、社区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薄弱,自觉规律参加体育运动者少,中老年人常参加锻炼者只占21%,而体质指数(BMI)大于(超重)者,中老年为15.8%,青壮年为11.2%,儿童为4.4%;由于保健意识差而致50%的高血压患者不知自己已患高血压病。70%的糖尿病患者不知自己患病。

6、社区人群受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双重危害。从调查情况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性传播疾病的危害仍较严重。在传染性疾病还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看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群健康的大敌。

7、社区人群口腔预防保健缺陷导致人群各类口腔疾病患病率高和口腔疾病危害。社区学龄前儿童龋齿率60.58%,龋齿均达2.29个/人。学龄儿童各种口腔疾病查出率达80.75%,中老年人牙齿脱落和功能缺失者占89.41%,口腔疾患严重影响了进食和消化,影响生活质量。

8、由于出生率下降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导致老年人口相对增长,人口老龄化和由此带来的老年人预防保健等问题将越来越严重。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13%,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社区必将面临的主要卫生问题。

四、干预策略和方法

1、加强健康教育,更新健康观念,提高居民健康知识水平。

制作宣传展牌,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讲课、播放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每月开展一次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保健意识和技能。重点对老年人为主的慢性病实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指导和管理,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尽量降低各种医疗费用。加强对年轻的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引导和指导,培养他们科学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和开展有益的娱乐活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以带动和影响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2、确立本社区疾病防治重点:

依照社区发病率状况,其顺序为:一是高血压,发病率最高;二是心血管病;三是糖尿病;四是心理障碍;五是肿瘤病;六是腰椎、颈椎病。

3、针对居民的需求,完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

采取办法解决社区就医报销难问题,充分满足社区居民上门服务、家庭病床、专家指导、降低药价等要求。拓宽诊疗项目,落实双向转诊,提高诊疗技术,完善健康档案。积极贯彻上级卫生机构的相关政策,取得上级的支持和帮助。

五、干预设施

针对以上诊断,制定以下设施:

1、每月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

2、加强五种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规则服药率。

3、进行上门服务,生活行为干预,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危害。

4、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六、中医药的干预设施

注意养神,调节七情,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志胸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邻里关系。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有节,保护脾胃,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忌肥甘油腻,饮食有度,进行生活干预。要重视运动,进行太极拳等体育锻炼。运用中医、按摩、针灸、足疗等方法进行防病保健的治疗。发放中药、单方、验方、偏方,针对不同人群进行防治。

篇12

每年的7月24日是世界自我保健日,寓意每个人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时时刻刻都应该关爱自己,时时刻刻都要注重自我保健。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回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吧。这个保护大家健康的群体,自己可不能倒下哦!

一个外科医生的一天

6月25日早上,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骨科主任弓志国来不及吃早饭,就赶到医院。8点,查房开始。科里原本有固定床位33张,但因为病人常常爆满,所以病床已经增加到了36张,对36个住院病人逐一查询,术后恢复怎么样、最新检查结果如何。

挨个儿巡查完毕,已过9点,这一天弓主任有三台手术要做,所以我们的采访时间只有10分钟。弓主任告诉我们,今天的三台手术都是择期手术(提前预定好的)。

在短暂的采访中,弓主任总是下意识不停地扭动脖子。由于经常做手术,需要一连几个小时保持低头、弯腰的姿势,外科医生很容易出现肌肉劳损,继而加重为颈椎、腰椎疾病。一台手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他常常一口气干到底再休息,中途不吃饭、不喝水。用弓主任的话说手术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一旦停下来吃饭,反而困乏,不如一刻不停,反而能保持一种亢奋状态。

记者问到今天的中午饭怎么办时,弓主任说,只能在两台手术的间歇期随便吃点。

剪指甲、洗手、换衣、戴好消毒帽和口罩,完成一系列规范动作,早上9时30分弓主任踏进手术室。

手术台上是一名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患者,整个手术过程紧张而漫长。下午1时30分手术终于结束。洗手、换衣,弓主任在单位的食堂买了一点儿饭,吃过午饭,第二台手术马上开始,没有时间休息。

下午4时43分,他又步履匆匆赶往下一个手术室。洗手、换衣、戴好消毒帽和口罩,他再次投入“战斗”。

一天的手术全部结束已经是下午6时,弓主任早已累的疲惫不堪,原以为晚上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可随即又接到两个神经血管损伤的手术,于是弓主任晚上的休息时间也被剥夺。

次日早上9时,记者打电话询问,弓主任说,两台手术结束已经是凌晨5点,不过今天还不能休息,这一天还有两台手术,明天还有三台。

晓甜的忧愁

在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记者见到了护理部主任禄尔慧,当记者提到医务工作者对于自身的保健时,她也一脸的无奈,作为一名资深的护理工作者,禄主任也提到一些职业的客观因素无法避免。她讲道,因为长期站立,全院50%的护士都患有静脉曲张的病痛;因为经常接触病菌,导致抵抗力特别弱;因为要接触射线等,护士也很容易流产;因为还要值夜班,护士特别容易精神衰弱,很多护士都有晕倒在手术台上的经历。

晓甜做护士5年,一直在重症监护病房工作。这里的病人情况都比较危重,为保障病人安全,医院不许家属探视,照顾病人的工作全部靠护士完成。

目前,晓甜负责护理3名危重病人,除了换药、打针等日常医疗工作之外,还要定时给患者吸痰叩背。晓甜说:“大约一小时就要吸一次痰,有些病人痰多,半小时就要吸一次,是怕痰液堵塞呼吸道。吸痰的时候痰液可能会喷到衣服上、脸上,我们也得忍着。每两小时我们还要给患者翻身叩背、摆放,防止发生褥疮。赶上体重较重的病人,每次翻身、换床单,我都满头大汗。”

给患者翻身叩背、吸痰换药这些工作都要弯着腰完成,所以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普遍有腰疼的毛病,长期的疼痛让她们养成了带着护腰工作的习惯。晓甜说:“我们科的都带护腰,有时候腰疼得都上不了班。一天工作下来,想直起腰都困难了。你去问问,哪个护士没有腰肌劳损?这是我们的职业病!”

更让晓甜担心的是药物对她身体的影响。癌症病人要使用抗肿瘤的针剂,护士打开药品的安瓿瓶时,会有雾化药液随空气被吸入体内,潜在的危险不容小视。“我老公一直想要孩子,但我在重症病房每天都要接触药品,就怕对孩子不好,所以一直拖到现在都没敢要。” 晓甜难过地说。

重压下的隐忧

一位医学教授曾调侃着说医生这个行业,目前在医生中流行4D的说法,即Diseases(患病)、Drugs(用药)、Drinks(饮酒)、Divorces(离婚)较多。

不少饱受压力的医生染上了抽烟、酗酒的恶习,尽管他们深知这样的危害,却仍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释放自我。2008年,有研究者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发表的关于中国6个城市3552名医生吸烟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41%的男性医生吸烟,70%的吸烟医生不能自觉遵守工作场所不吸烟的规定,37%的医生曾当着病人的面吸烟,而95%的医生知道吸烟可导致肺癌。

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面临心血管事件风险,却不服药预防?为什么工作压力大,却只能靠危害健康的抽烟、酗酒来排解?

弓医生说:“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医务人员不可能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他们平时的工作太忙了,忙到常常忘记了自己。”

他认为,医务人员长期扮演助人的角色,社会和他们自己都忽略了这群人其实也是需要进行健康管理的。那些正值青壮年的医务人员可能已经面临血压、血脂等问题,可由于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他们常常会不重视,认为自己还很年轻,这样的问题还不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由于医疗资源的可及性较强,部分医务人员倾向于有点不舒服,就自己给自己用药,药物滥用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与此相反,一些医务人员由于对于药物的副作用更了解,他们更加不愿意用药,甚至在服药后对副作用的感知比一般人更敏锐。

谈到吸烟和酗酒,弓医生说,他曾经问过身边有这种嗜好的同事。同事告诉他,自己已经被工作挤压得没有任何业余爱好,加上执业环境不好,面对的都是痛苦的病人,甚至是恼人的不信任,只有靠抽烟来“放纵”一下自己。

医生有很多显性的职业病,而在我们的采访中几乎每个医务人员都反映,对他们健康最大的威胁是精神的困扰。除了工作本身的压力外,医患造成的紧张关系也给医生增加了额外的精神压力。在采访中,弓医生这样描述他的八小时之外:“回到家精神仍然处于紧张状态。回想一下自己今天的手术有无失误,术记录时有无疏漏,唯恐一句话不小心就惹上官司。晚上10点后听到电话响,就会非常紧张。无论多辛苦,面对病人和其家属时仍然必须笑脸相迎,怕被投诉。”一些心理压力较大的医生甚至出现了强迫性症状。曾有一名医生常常半夜突然跑到病房询问病人有没有异常情况,每次做完手术后他就担心出现意外,非要亲自到医院查看后才能入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陈福国等著的《医生患抑郁症的国内外研究概略》显示,济宁市急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突出问题包括抑郁和躯体化等。上海中山医院急诊科医师与其他科室医师相比,抑郁倾向明显。1996年,上海调查某老年病房医务人员心理障碍时发现,其中阳性比例达52.8%,其中包括严重抑郁。 北京安贞医院最近的一次本院医务人员体检结果显示,40岁以上的医务人员中,61%的男性和30%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参与体检的医务人员绝大部分有明显的健康问题,健康状况理想的凤毛麟角。2008年,包括4032名中国心内科执业医生的健康调查显示,在10年里心血管事件风险不小于10%的医师中,90%认为应当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但是自己主动服用的比例仅为30.3%。

医生的职业健康更重要

人们只知道医生是为别人治病疗伤,可医生自己也是血肉之躯。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医生的职业病患病率的确高过普通人群!所以医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应预防职业病,注意职业健康。禄护士长也提到,在无法改变工作性质的前提下,适当地做一些个人防护是很重要的:注意配戴防护服装、口罩、手套, 注意工作场所通风换气,配备麻醉、施药装置和X射线防护装置;保证合理的营养饮食和足够的睡眠;坚持工间体操;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便及早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在生活中应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除了上述之外,还要增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意识。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键是提高对相关疾病的知识,掌握正确的卫生保健知识。医务人员常常只对自己专科有较深的认识,而并非熟知所有的疾病,因而强调自身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繁忙的工作同时,多关心自己的身体。同时医院在强调对患者和社区群众做健康教育时勿忘开展对医务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相关链接

有数据显示

近年来,医务人员被污染的针具及其他锐器刺伤;或通过口、眼、鼻黏膜及破损皮肤直接接触患者,如艾滋病、乙肝、丙肝患者而感染;或是因为配液、配药等职业暴露而感染疾病的情况,日益受到关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医务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率为67.9%,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大连市中心医院对临床医生进行的调查显示,86%的医生感到工作压力大。两年后的再次调查发现,感到工作压力大的医生占到了93.3%。

篇13

1 做法

1.1 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医务人员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疗养效果的基础。从事疗养工作的医务人员,除了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外,还要掌握疗养专业知识,掌握自然疗养因子对健康人和各类疾病患者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多年来,我们一直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人才的培养,形成了每周不少于两个下午专业学习和交流的学习制度,提出全科医务人员必须掌握自然疗养因子对健康人和各类疾病患者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了解老年人解剖、生理、心理和疾病的特点,熟练掌握总后卫生部出版的第三版《疗养技术常规》的基本要求。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经验,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颈椎病等是困扰老干部疗养员的主要疾病。针对这些高发病,我们通过专科学习、专题讲座、派遣保健医师有针对性进修学习,使大家能做到熟练掌握这些常见病的预防、诊断和疗养治疗方法,在疗养保健过程中做到专病专治,有的放矢。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老干部存在有用药不规范,甚至有乱用药的问题。我们要求医务人员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树立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思想,结合老年人对药物反应特点和老年人用药的五大原则,能指导疗养员合理用药,真正做到常规治疗用药合理搭配,以增强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1.2 合理安排老干部疗养员的疗养生活。科学合理的疗养生活制度是提高疗养效果的前提。好的疗养生活制度能为疗养员创造一种科学的生活、学习环境,矫正一些有损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和习惯,同时训练和培养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疗养员一入院,我们就及时召开情况介绍会,使每一个疗养员及时了解疗养地特点、社情、疗养院一般疗养生活制度,合理安排入院体检、疾病矫治、景观疗养、文娱活动等的时间,使疗养生活既丰富多彩,又轻松愉快。据我们了解,有相当多的老干部疗养员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缺乏体力活动、吸烟、摄入脂肪过多等不良生活习惯和不重视疗养生活制度的情况。为此耐心向疗养员解释认真遵守疗养生活制度的必要性和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危害,使其主观上从“要我做”变成为“我要做”,从而保证了生活制度的落实。在遵循一般疗养生活制度的同时,注重每个疗养员的个体差异,使个性化服务落到实处。我们针对每一个疗养员的年龄、身体、化验及特殊检查的具体情况,从治疗、体育锻炼、饮食、文娱、景观、睡眠、休息等做出具体规定,使每一名疗养员在疗养期间,既能针对自己的身体,保证能接受各种疗养因子的治疗,参加文化娱乐活动,又能防止紧张疲劳,从而达到疗养保健的目的。为了使疗养生活制度发挥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的作用,我们要求全科医务人员每天对疗养员进行生活指导,密切观察疗养员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是否符合保健准则,注意发现致病因素,不失时机地进行讲解和纠正错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1.3 科学制定疗养方案。科学的疗养方案是提高疗养效果的保证。尽管多年来我们已经总结出了一些老年常见高发病的专病疗养措施,但我们在制定具体疗养方案时,还是要求每名医师要认真做好每一位老干部疗养员的入院体检。结合每名疗养员的具体情况,及时明确诊断, 因人施治,充分利用我院各种丰富的自然疗养因子,结合老年病病程长、病情反复、不易治疗的特点,采用整体性综合治疗的疗养方法,确定疾病矫治的最佳方案,以便在有限的疗养期内收到最大的疗养效果。即根据不同疗养员的具体情况,适当选用自然疗养因子、生活制度、理疗、体疗、营养、心理及文娱活动等等。具体做法如:有计划地指导老年疗养员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组织各种适合老年特点的文娱活动和游览活动;采用集中授课、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对老干部疗养员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以WHO的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主。由于老干部身体不断衰老,记忆力逐渐减退,以及社会地位的改变,家庭状况的变化,病痛的折磨等,有时会产生孤独、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我们针对老干部的这些心理特点,专人一对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收到了较好效果。同时我们针对老干部医学知识匮乏的现状,每期疗养员进行不少于2次医学保健知识讲座,使老干部对自身疾病有了基本的了解,增长了防治知识,学会1~2种健身方法,我们还注意帮助老干部纠正吸烟、喜食肥甘、沉溺麻将、懒于运动等不良习惯,指导老干部疗养员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有效应对老年阶段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及时防止进入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

2 体会

2.1 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做好疗养员的医疗保健工作,首先要紧紧依靠领导。要使上级领导了解疗养院的状况、老干部的所需所想和医务人员的努力,从而在设施保障、经费投入、人员安排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为改善疗养条件和医疗保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2 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做好老干部疗养保健工作的关键,在于医务人员是否拥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疗养学是一门综合学科,面对复杂多变的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复杂的各种疗养因子、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医务人员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疗养医学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疾病诊治水平,才能准确地针对每一名不同的疗养员,科学地制定出合适的疗养方案,以取得最佳疗效。同时由于疗养院的医务人员平时接触病人相对少,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因此,疗养院的医务人员应注重更新知识,注意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还要注重自身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3 把握老干部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做好工作的重要环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各器官及组织细胞的功能出现退行性变化或衰退状态,使各系统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很多老干部疗养员子女因多种原因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不能很好照顾他们,这些均可使老年人对周围环境产生隔阂,引起抑郁、淡漠、孤独等复杂的心理反应,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医务人员要掌握老年疗养员的心理特点,提供优质细致的服务,工作细致耐心,尊重老人,取得他们信任,才能得到老干部疗养员的配合,取得良好的疗养效果。

2.4 思想认识和感情是做好工作的动力。老干部疗养保健工作具有其特殊性,较之医院,缺乏成就感,而且面对的是老年人,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应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思想,认识到老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党和国家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有了这种思想认识和感情,工作起来就有了耐心,有了感情,有了动力,更重要的是有了责任心,才能真正做到“尽心、尽责、尽力”。

参考文献

1曹国英,主编.第3版.疗养技术常规,1999,9:736-737

2陈景藻,主编.疗养学,2004,11:245-255

篇14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亚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家体改委的调查结果发现,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而在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报》公布的数据中,广东省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3岁,比全国平均寿命低17岁,其中中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更是超过老年人的2倍,死亡年龄段多为45~55岁。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职业,如果饱受生活压力、经济压力以及繁重的工作压力,就会对其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影响,使相当一部分的教师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出现教师职业相关疾病,引发“过劳死”。据广东省教育工会的调查,广东高校教师大约1/10的人处于基本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各种疾病状态,剩下约7/1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师亚健康人群中,有约1/3的人处于重度亚健康,即疾病的边缘状态[1]。另外2项调查关于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也表明,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年轻教师也不能幸免,甚至引发各种病症,如慢性咽炎、颈椎病和腰肌劳损等职业相关疾病较为明显[2,3]。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及高等院校正进行着全面而深入的改革,特别是国家进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来,教师所体验到的压力无论是在频率还是强度上都比以往任何时候强烈。教师所感受到的巨大压力不仅威胁到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研究调查教师的生理健康状况,有利于了解教师职业病及亚健康发生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师健康管理计划,预防职业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向惠州市第九小学、中堂小学、小金口中学、惠港中学、市第一中学、惠州学院6所学校的在岗教师发放调查问卷528份。选取50岁以下的教师调查问卷,得到研究意义问卷478份。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1.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设计教师生理健康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衡量人体生理健康的医学分类的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健康问题,共15项(表2)。采用无记名随机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每1项答案赋值分数“1”,问卷得分介于0和15之间。根据健康状况程度不同,我们将其分为:健康、亚健康、前临床状态和疾病状态4种[4]。分值0~2分为健康,3~6分为亚健康,7~11为前临床状态,12~15分为疾病状态。

1.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0软件和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和方差分析。

2结果

2.1教师群体生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情况调查结果发现,478名有效被试者中,处于亚健康及前临床状态的占69.0%,处于疾病状态的占4.3%,而处于健康状态的只占26.6%(表3,图1)。与广东省教育工会的调查相比较,惠州市教师群体的总体生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1],但与其他调查结果相比,处于亚健康状况的人数依然较多[2,3]。图1中,从问卷调查的得分分布情况来分析,总体得分情况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以5分的频率最高,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健康和前临床状态,疾病状态的最少,这完全符合生物学统计分析的一般规律。

进一步对调查问卷中各选项的选择频率进行分析后发现,在15个选项中,选择记忆力减退、失眠、咽炎、腰酸背痛、脾气急躁、抵抗力差等几项的频率都明显高于其他选项,而这些症状和疾病都是教师群体中最容易出现的职业相关疾病,表明惠州市教师群体的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有向职业相关疾病发展的趋势。这与他们经常需要加班加点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无法正常合理安排饮食、长期过度用嗓、发音不当以及粉尘刺激、长期伏案工作有重要关系[5]。

2.2不同教师群体间生理健康水平的比较以性别、年龄、学历和教师类型为分类依据,对不同教师群体的生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2.2.1不同性别教师群体的生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478份调查问卷中,男教师177人,平均得分4.05分;女教师301人,平均得分5.52分,平均得分均处于亚健康状态。方差分析表明,男女教师的生理健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这说明女教师的生理健康问题比男教师更加突出,相关的调查结果也表明,教师中有63.5%的人缺少锻炼,而其中女教师就占了85.6%[6]。心理学专家指出,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家庭角色定位等都会使其拥有沉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负担。对于女教师来说,不仅要完成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回到家还要挤出时间来写论文和做家务,与男教师相比,她们的工作压力更大,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更少。许多原因加起来就导致女教师较男教师更容易产生生理疾病[6]。

2.2.2不同年龄教师群体的生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对478份调查问卷按10岁为梯度进行分类,总体划分为三个年龄段,即20~(岁),30~(岁),≥40岁。调查结果中有413名身体处于亚健康状况的教师,其中20~(岁)的青年教师占24.32%;30~(岁)的中年教师占38.16%;≥40岁的老年教师占37.52%。各年龄段平均得分情况见表4。方差分析表明,各年龄段教师群体的生理健康水平差异并不显著。按照人体代谢和衰老的生理规律,年龄较大的教师群体在生理健康机能方面应该比年轻的要差些,但在调查结果中,中青年教师的生理健康水平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可能与中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的行政、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繁重、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义务有关[2.

2.2.3不同学历教师群体生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将478份调查问卷按学历层次分为大专及其以下、本科和研究生及其以上三个教师群体。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历教师群体生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学历是影响惠州教师群体生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与学历高的教师比较注重自身生活习惯的培养,而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促进身体健康,减少生理疾病的发生[7]。另外,高学历的教师比较注重饮食和养生,膳食结构较为合理,善于自我保护,也是发生亚健康较少的重要原因。

2.2.4不同从教类型教师群体的生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6中,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大学教师的平均得分分别为6.5分,5.2分,5.0分和4.1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教师的生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教师的健康水平最差,可能与其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低、较少注重自身的护理和养生,以及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学生管理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关系。大学教师整体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强,再者大学生的管理也相对比较容易。初中和高中的教学模式、学生管理状况以及教师水平基本相似,因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惠州市教师群体的总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478名有效被试者中,处于亚健康及前临床状态的占69.0%,处于疾病状态的占4.3%,而处于健康状态的只占26.6%。在调查选项中,诸如记忆力减退,失眠,咽炎,腰酸背痛,脾气急躁,抵抗力差等几项都明显高于其他症状,而这些都是教师群体中最容易出现职业相关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是指“身体、精神对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对于大多数敬业的教师来说,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这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工作时间很长而且繁忙,几乎无上下班之分。不仅如此,教师还必须应对各种考试和竞赛的压力,面对自身的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问题,导致精神压力过大,思想负担很重。再加上现代人膳食高糖高盐、饮食过量、烟酒过度、缺少锻炼的不良生活习惯,长此以往,必将引起机体平衡失调,内分泌紊乱,最终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产生生理疾病[8]。所有这些都可能是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的重要原因[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