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县域经济一体化管理范文

县域经济一体化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4 10:36: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县域经济一体化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县域经济一体化管理

篇1

关键词: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问题;对策

县级医院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科室建设、诊断治疗流程以及治疗效果,还要充分关注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这是因为财务管理关系到医院各项职能的顺利开展,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提高院内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当前在实施医院财务精细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指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当前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中的问题

(一)成熟的预算制度欠缺

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内部的正常运转具有关键性作用,有助于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并对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进行有效调节。针对县级医院的财务精细化管理,财务预算作为全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结合医院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进行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医院的正常运转,才能全面开展挂号、诊断、治疗等内容。但是当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中,并不具有成熟科学的预算制度。这就使得医院内部的预算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最终严重影响到医院各项职能的顺利实现。

(二)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

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由于自身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较低,难以针对医院实际情况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使得财务精细化管理难以顺利执行,进而对医院的整体运作造成不利影响。部分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人员难以对医院财务体制改革的内容进行有效学习和掌握,未能对财务管理中的相关流程、制度等进行了解,进而使得他们在具体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县级医院对财务的精细化管理缺乏高度重视,而是将医院的营收作为工作重点。这就使得针对县级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得不到落实和执行,因此财务精细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难以有效提升,使得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落后于时展需要。

二、加强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医院对财务预算的管理

县级医院的财务精细化管理离不开对财务预算的有效管理,要加强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需要根据本院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对财务的实际需求,结合本院的发展实际和发展目标,进而采用正确的财务管理措施。具体来讲,首先需要对财务预算的流程进行科学规划,转变传统的财务预算管理方法,根据实际发展需要以及相关的医疗改革政策对财务预算实施科学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财务管理的可操作性以及实用性。其次,为了保证财务预算符合各个部门的具体需要,在进行财务预算过程中要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有效提高财务预算的准确度。

(二)提高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县级医院的财务精细化管理需要由具体的管理人员完成,因此为了保证财务精细化管理各项措施的有效执行以及落实效果,就需要针对县级医院的财务精细化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强化。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主要提高工作人员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理论认识和操作水平,同时提高财务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培养,保证财务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各项工作。

(三)提高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程度

要有效提高县级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全面加强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可以在全面考察本院财务管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对应的财务管理系统,同时参照相关的工作需要和医疗改革内容,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本院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放到对应的管理系统内。这样一来,就可以借助计算机完成相关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从而有效减少由于人工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医院的实际发展目标,对财务精细化管理设定对应的目标,同时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保障各项财务管理措施得当有力执行,并发挥出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玲莉.县级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难点及对策[J].山西农经,2016(14):22-23

篇2

县域经济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虽然多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经济环境的保护,但其自身的发展程度仍旧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1.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

第一,资金是否充足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资金的融通对于县域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不同的区域,国内资金的转移对其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县域经济的发展解决一系列问题,但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收效甚微。相反地,国际资金的支持就会对县域经济的管理和技术进步起到决定性作用。在这一点上,是国内资金所不能与之相媲美的。第二,市场环境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眼光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更多地则是把目光放在海外市场当中,寻求对外贸易合作,主张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应对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县域经济也在不断地做出改进,将自身的生产经营与发展规划调整至最佳状态。国家也下发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将贸易条件顺应市场变化做出准确的调整,尽量让县域经济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降低其“走出去、引进来”的门槛。第三,技术的引进与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软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县域经济想要得到迅猛的进步就必须要吸收新技术,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创新。企业想要谋求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拥有市场的话语权,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更是要在技术上加大精力和资金的投入,适时引进新技术,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2.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

第一,自然条件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地域自然条件有着极大的差异,土壤、气候、降水量都影响着县域经济发展的格局和产业结构,对农业和工业生产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要根据其自然条件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面对自然的不可抗力,当地也必须要做好防范措施,以免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失。第二,人口数量和素质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区域,存在着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并且根据当地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也使得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生产率高低的差异。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当地政府必须要对本地的人口数量和素质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根据其水平和质量的不同,安排相应的发展项目,才能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得到质量上的保证。第三,制度的建立和合理性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合理的制度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护作用,在行政管理方面、改革方面、授权方面都要考虑到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在约束人们经济行为的同时,也是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鼓励和推动。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

为了能够让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得到充分的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战略转型,而专业化的市场发展战略就目前来说是对县域经济发展最好的类型。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专业化市场意味着国民经济被笼罩在一个巨大的流通网络之下,并通过集聚效应将各个企业集中到这个大市场之中,进行商品交换,形成一个更大的需求空间,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能够通过庞大的交易市场,聚集充足的客源信息,为县域经济搜寻合作对象提供便利条件,进而对其经济效率做到有效的提升。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不仅能够为县域经济开创新的经营模式,而且还能够吸引其他领域或行业参与其中,为其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像绍兴河桥纺织城、余姚市中国塑料城、浙江义乌都在近几年中快速发展成为举国文明的专业化大市场,它们的相继出现意味着我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三、结论

篇3

【关键词】绩效考核;管理;综合素质

近年来,公司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了“以能力为核心”,导向力量由重文凭、重证书、重指标转为重水平、重能力、重效果;实施模式由一刀切、灌输式转为模块化、差异化,运转环境由自成体系转为融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整体流程,建立起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培训工作新模式。

公司对照“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完善提升要求和争创“两个一流”排头兵的目标愿景,放眼于国际一流企业,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管理创新。将一线员工岗位竞赛结果应用到绩效考核管理中去,就是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创新的新实践。

1 专业管理目标描述

岗位竞赛是江苏公司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创新,是构建“职业鉴定为主体,岗位竞赛和技能竞赛为有效补充”的三位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格局的重要一元,是对技能竞赛的“竞技体育”模式选拔培养拔尖人才的补充,着重在于营造“全民健身”的模式,让所有的一线员工都有机会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素质提升、能力呈现,实现职业发展和岗位成才。

将岗位竞赛与一线员工绩效考核相结合,构建了全面覆盖、上下衔接、统一规范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拓宽技能人才成长的通道,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及公司安全生产、经济运行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证。岗位竞赛的结果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员工的技能鉴定工作中的业绩举证、技能等级快速提升、技能动态考核等。

1.1 专业工作的理念

1.1.1 “让事实说话,用业绩证明”的人才评价理念

一线员工岗位竞赛与绩效考核一体化管理模式,就是将一线员工岗位竞赛结果应用到绩效考核管理中去,要立足于对“岗位工作业绩的客观评价”。通过科学设计工作业绩评价标准,并将积分管理系统与生产PMS、调度OMS和营销管理系统等有机融合,使积分结果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工作业绩。同时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易用化水平,减少维护工作量,使之成为准确掌握一线技能人才技能水平、关键业绩的有效工具。公司不进行横向排名评比,促使基层单位真正去关注员工的实际业绩,客观地维护岗位工作内容。系统自动统计、及时公示、方便查询功能的充分应用,确保员工工作业绩得到准确记录。充分体现“让事实说话,用业绩证明”的人才评价理念。

1.1.2 全员练兵、整体提升的理念

技能竞赛、调考已经成为公司发现人才,营造竞争、进取氛围的重要手段。随着国网公司“三考”活动的不断推进,调考日益成为检验管理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公司按照国网公司全员考试的要求,结合专业队伍建设需要,同步开展专业调考。公司每年组织4-6个工种技能竞赛,每个工种4年轮回一次,虽然经过四级联动、层层培训,但是参加人数仍然相对有限,不能实现全员岗位练兵。另外,竞赛、调考是一种手段,提高员工岗位能力、干出工作业绩才是真正的目的。公司开展岗位竞赛就是为了构建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进一步激发一线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拓展员工岗位成才的通道,同时也为班组绩效考核提供量化的依据,这是公司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岗位竞赛新模式,使所有专业的员工全部投入到立足于岗位的业绩比赛中去,促使各单位深入开展全员培训,员工个人积极钻研业务技能,争做业绩贡献,抢活干,弥补了技能竞赛参与人员少的不足,确保全员练兵,整体提升一线技能人员工作技能。

1.1.3 立足岗位成才的理念

通过一线员工“工作积分制”考核体系与公司岗位竞赛管理办法相结合,可以客观公正地反映一线员工的真实业绩。将岗位竞赛的结果应用于员工的职业技能等级提升和年度绩效评价兑现,省市公司分层次表彰奖励,对省公司优胜选手直接授予相关工种技能等级证书和荣誉称号,定期总结表彰,让优秀员工在全公司展示,并对各级优胜选手进行物质奖励,增强了员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的动力。既调动了技能人员创造卓越的岗位工作业绩,熟练掌握业务技能的积极性,又使一大批技艺精湛的核心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拓展了职业发展的空间。

1.1.4 精细管理、主动提升的理念

一线员工绩效考核与工作业绩、竞赛成绩、创新成果相结合,将多项重复性工作进行了归并,简化、优化了工作流程,明确了工作目标。同时,公司岗位竞赛管理办法与“全员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标准体系相结合,实现了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变。通过科学设置工作业绩评价方法,确定量化的评价标准,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精确的数据支撑,每一点疏漏都能及时地暴露出来,从而影响工作积分,从而促使员工更加关注工作质量,重视工作细节,主动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绩效,最终实现整个工作的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

1.1.5 企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同步推进的理念

公司发展、电网发展以及“三集五大体系建设” 渴求人才,一线员工也渴望迅速成长成才,岗位业绩竞赛与绩效考核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开拓更加高效的人才开发和培养新途径,创造人才成长和成才的环境和通道,引领公司和电网发展与人才培养同步推进。

1.2 专业工作的范围和目标

1.2.1 范围

公司系统各单位、各专业核心班组。主要涉及15个单位和部门,包括:大运行专业(市、县调控中心、调度班)、大检修专业(市、县公司生产工区,县域检修公司,营业部)、大营销专业(市、县公司营销班组,营业部)。

1.2.2 目标

岗位竞赛活动覆盖“大检修”、“大营销”、“大运行”专业各核心班组,业绩积分评价过程内嵌至生产业务流程中,结果真实,积分能够准确反映员工的关键技能业绩,公认度高,可为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核心数据来源;最终建立公平、公正的岗位业绩评价制度和绩效管理体系,有效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幅度提升一线员工业务素质,改善一线员工工作态度,企业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成效显著,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1.3 岗位竞赛工作的指标体系

一线员工中高级技师达到技能人员的6%以上,技师达到20%以上,双师达到8%以上。技师每年提升0.5%以上,双师每年提升0.25%以上。

1.3.1 岗位业绩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评价标准应以“工作要项、工作数量、工作质量” 为纬度,覆盖一线各类工作,积分标准客观公正,优先体现创造性工作的价值,其次体现能力工作价值,最后体现数量型工作价值,全面、客观、真实反映员工工作业绩,员工对标准的认同度应达到100%。

1.3.2 核心班组岗位竞赛参与率

考察核心班组员工参与岗位竞赛活动的人数比例,该指标反映是否实现了岗位竞赛全员覆盖的目标,以及各基层单位在此项工作中宣传是否到位、组织是否得力,员工参与积极性是否得到激发等。由于岗位竞赛积分结果将应用于一线班组技能动态考核、年度绩效考核等一系列工作,一线员工参与率应达到100%。

1.3.3 工作积分准确率

该指标反映岗位竞赛工作积分采集是否准确、及时,能否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积分情况,这体现了岗位竞赛与绩效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性,也体现了也积极分采集系统和评价标准的客观准确性。工作积分准确率应达到100%。

1.3.4 岗位竞赛评价结果应用率

该指标反映岗位竞赛评价结果是否得到了全面利用,也是岗位竞赛是否起到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的表现。结果应用率应达到100%。

1.3.5 一线员工岗位竞赛绩效奖励比例

公司按照一线员工岗位竞赛结果,对占比25% 的优秀员工进行绩效嘉奖和物质奖励。

1.3.6 技能人员队伍素质结构年度提升比例

通过岗位竞赛和绩效考核工作的一体化管理,相互促进和支持,实现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工作积极主动性不断加强,工作业绩不断改善的目标。公司一线员工技能持证水平在实施岗位竞赛工作当年,高级技师达到技能人员的6%以上,技师达到20%以上,双师达到8%以上。以后,技师每年提升0.5%以上,双师每年提升0.25%以上。

2 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岗位竞赛与绩效考核一体化工作流程图

见附图1。

2.2 主要流程说明

2.2.1 开发技能人员绩效考核(岗位竞赛)系统

省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科研力量开发技能人员绩效考核(岗位竞赛)系统,各市公司积极配合,提供系统功能需求、运行模式、使用界面等信息,技能人员绩效考核(岗位竞赛)系统开发的内容包括:评价标准、岗位能力测评程序、系统软件集成等。

2.2.1.1 评价标准开发

省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开展评价标准开发工作,各基层单位按照分配的任务配合实施。按照简化、量化的原则,突出关键业绩和重点。通过建设指标计划库、工分评价库,形成一套完善的评价标准,并努力实现定量指标的自动采集、定性指标评价纬度完善。指标计划库由公司标准评价要项和班组自定义要项组成,标准要项以国网公司、省公司年度重点工作和岗位标准为基础,由公司统一设定,形成以公司战略为导向的指标体系,自定义要项由班组民主协商确定,涵盖班组日常管理、资料台帐等工作。工分评价库包括任务等级、工作角色、技术难度、风险程度、艰苦程度、电压等级等多个评价纬度,可准确界定每件工作的价值大小,消除评价工作的随意性。

2.2.1.2 岗位能力测评程序开发

人力资源部组织科研力量开发岗位能力测评程序。运维检修部、营销部、电力调控中心以及各生产营销工区等单位配合实施。员工可根据能力模型要求,从业绩记录中选取具体的工作实例,证明本人的技能水平,为技能鉴定企业评价环节和技能水平动态考核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评测工具。

2.2.1.3 系统集成

人力资源部组织科研力量开发岗位能力测评程序。依托ERP信息系统,将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各专业信息系统以及技能员工能力评测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实现信息纵向贯通、横向交互。在一线员工层面,开发工作业绩自动采集和积分自动计算程序。系统定时自动提取PMS系统中工作票、操作票数据,实现“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班组员工业绩积分的自动评价,大幅提高了一线员工的业绩评价效率。

2.2.2 班组定期评价,系统实时统计

市公司运维检修部、营销部、电力调控中心监督实施,各生产营销工区所属班组作为工作业绩量化考核的责任主体,负责“定量积分”;班组长安排员工的具体工作,并每天或定期对班组工作进行评价,准确录入班组员工的工作内容,系统实时统计员工的工作积分,并自动排序,提供查询功能。

2.2.3 工区和班组综合评价

年末,各生产营销工区班组长和上级主管对员工进行综合评价,审核员工工作质量、工作成效,对员工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进行综合打分,按照得分排序选拔优秀员工。

2.2.4 公司成立业绩测评小组

年末,公司按照专业成立5人业绩测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分管领导、工区负责人、本专业专家或高级技师、班组长等。确保既有了解员工工作 业绩和能力的领导,也有专业评价能力强的专家。

2.2.5 面试测评、择优推荐。

依据各单位从业人员规模,年底公司人资部结合上级分配名额,对优胜选手候选人推荐指标进行分配,业绩测评小组对本专业各班组工作积分领先的员工进行面试,员工需举证一年来的主要工作业绩,证明其技能水平,测评组通过提问,对其知识、技能水平以及潜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按名额要求推荐至省公司。

2.2.6 省公司考试、考核,提出建议名单。

对于各单位上报的推荐人选,省公司人力资源部按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要求统一开展笔试和技能操作考核,进行技能素质评定,按照1:2的比例提出各专业优胜选手建议名单,供双元制大比武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2.2.7 研究确定优胜选手

省公司双元制大比武领导小组根据各专业岗位能手的建议名单,结合专业需要和专业特点,按照《岗位竞赛管理办法》研究确定优胜人选,市、县公司分别评选市、县公司层面优胜选手。

2.2.8 绩效考核(岗位竞赛)结果应用

年底,公司对岗位业绩竞赛活动进行总结表彰,让脱颖而出的优秀员工在全公司得以展示。

公司制定奖励办法,对优胜选手直接授予相关工种技师资格证书和省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推荐参加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省技术能手、省“五一”创新能手评选,优胜选手技能水平快速提升、职业发展通道得到拓展。

员工工作积分与“岗位竞赛业绩积分”同步。作业项的积分项目、积分规则等与岗位竞赛业绩积分同步,通过提取和量化岗位工作中的关键要项,构建科学规范的评价积分体系。 作业项的工作数量、角色承担等与生产系统中的工作数据同步,通过对数据的直接统计分析,全面、客观地评价员工日常工作行为。 作业项的考核积分结果与岗位竞赛业绩积分结果同步,考核积分排序作为竞赛评选的重要依据。

绩效考核结果与技能水平动态考核工作结合。对于绩效考核中综合评价结果与技能水平动态考核结果对应。绩效考核不合格员工,其技能水平动态考核也不合格,并按照相应技能等级降级享受待遇。

员工在岗位竞赛过程中留下完整的工作业绩记录档案,将可以作为技能鉴定的工作业绩举证材料。

2.3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见附图1。

附图1 岗位竞赛与绩效考核一体化工作流程图

2.3.1 组织保障

省公司公司双元制大比武领导小组:负责提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总体目标,审定岗位竞赛工作标准,负责根据各专业岗位能手的建议名单确定优胜选手。

省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岗位竞赛工作体系的建设及管理标准制度的制定;下达年度实施计划;负责岗位竞赛系统的管理,负责指导各基层单位开展岗位竞赛工作和系统应用;负责分配推荐名额,组织开展理论笔试和技能操作考核,进行技能素质评定,负责按照1:2的比例提出各专业优胜选手建议名单,负责岗位竞赛结果的应用。

市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省公司要求,组织开展本单位岗位竞赛工作,审核与确认员工岗位业绩积分,本单位积分标准,成立业绩测评小组,对本专业各班组工作积分领先的员工进行面试,对员工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及潜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按名额要求推荐至上级公司。

县公司、工区班组:负责安排员工的日常工作,定期对班组工作进行评价,准确录入班组员工的工作内容,年末对员工进行综合评价,审核员工工作质量、工作成效,对员工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进行综合打分,按照得分排序选拔优秀员工。

2.4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和控制

公司加大对“一线员工绩效考核与岗位竞赛一体化管理工作”的指导、督促,及时发现解决系统问题,开辟网站专栏,宣传工作开展情况,通报工作信息,公示积分排名,加强过程管理。并着重从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核心班组岗位竞赛参与率:100%;

岗位竞赛业绩积分准确率:100%;

岗位竞赛评价结果应用率:100%;

一线员工岗位竞赛绩效奖励比例:25%

技能人员队伍素质结构年度提升比例:高级技师达到技能人员的6%以上,技师达到20%以上,双师达到8%以上。技师每年提升0.5%以上,双师每年提升0.25%以上。

3 评估与改进

3.1 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

为了准确把握岗位竞赛与员工绩效考核一体化管理情况、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在实践中优化完善员工考核激励方式,不断丰富岗位竞赛内涵、优化竞赛的组织形式,把岗位竞赛活动打造成代表发展方向、体现苏电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的最佳实践,促使员工不断提升绩效水平,形成公司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公司采取网络大学问卷调研的形式,分“单位和人资部负责人”(简称“负责人”)、“专业部室和工区”(简称“部室工区”)、“生产一线班组长及班组成员”(简称“班组”)等三个层面,开展了全方位调研。并辅助以系统积分管理、参与情况随访、成效调查、阶段性总结汇报座谈、结果应用调查等,加强工作管理。

3.2 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岗位竞赛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是公司的一项创新管理举措,它符合“让事实说话,用业绩证明”的人才评价理念,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改进和完善。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问题,体现在:

3.2.1员工参与主动性不足,全员绩效管理的文化氛围仍不够浓厚。员工参与绩效管理的主动性不够,全员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推行仍需进一步深化。

3.2.2系统有待完善。各基层单位内部竞赛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竞赛管理办法有待继续完善,内部竞赛目标任务书或责任状等考核形式要更加规范。目前仅有生产、营销班组的工作积分制考核功能上线运行,而调度等其他专业班组和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模块功能仍在开发完善中,全员绩效管理实现全面信息化应用目前尚未具备条件,岗位竞赛的工作成果还需要进一步覆盖各专业核心班组,并向集体企业和农电单位推广。

3.2.3一线员工“工作积分制”考核体系应用以及岗位竞赛工作,需要人工定期进行信息维护,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组的工作量。还需要继续加强创新岗位竞赛模式,研究制定更科学的活动方案,按照合理的方法组织员工参加活动,确保真实反映一线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

3.2.4基层单位作为员工岗位业绩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标准和方式需要不断进行统一和规范。统一岗位竞赛评选标准、管理流程,强化监督制度,规范表彰奖励。加快推进岗位竞赛与绩效考核挂钩工作,将其融入日常工作中去,减轻班组员工的负担,促进员工工作主动性和绩效的提升

3.2.5不断加强岗位竞赛结果应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活动过程公正、结果公认。始终面向生产一线,注重解决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等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确保员工队伍技术得到完善、能力得到提高。加大表彰、晋升的数量,扩大奖励的力度和范围,确保取得突出的激励效果。

3.3 今后的改进方向和对策

按照“持续改进”的原则,开展岗位竞赛与绩效考核一体化管理活动情况的调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完善机制、凸显效果,把该项工作打造成代表发展方向、体现苏电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的最佳实践。

3.3.1 改进竞赛组织模式

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考核主体作用,即基层单位作为业绩量化考核的责任主体负责“定量积分”,公司作为技能素质评定的责任主体负责“定额评比”,实现“业绩考试”和“技能考试”双结合,促进岗位绩效、员工能力双提升。

3.3.2 不断加强岗位竞赛与员工绩效考核有机统一

与生产PMS、调度OMS和营销管理系统有机融合,全面优化改进积分管理系统,实现业绩积分与一线员工绩效考核并轨,减轻数据维护工作量,既实现了与专业管理有效结合,又为班组减负。充分运用个人绩效考核的结果,提高业绩积分的真实性,杜绝弄虚作假。继续推进一线员工绩效考核与岗位竞赛一体化管理,加强岗位竞赛管理办法宣贯和班组绩效管理系统推广应用。积累管理经验、提升管理水平,为绩效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稳步推进调度、通信等专业班组绩效考核上线工作,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实现班组绩效管理系统应用常态化。

3.3.3 不断完善考核标准体系

加快完善一线员工“工作积分制”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实现业绩积分评价过程内嵌至生产业务流程中,结果真实,无额外工作量,积分能够准确反映员工的关键技能业绩,公认度高,为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核心数据来源;在对班组员工业绩大小和工作质量高低进行评价的同时,对他们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进行全面考核,使得考评的导向作用更强、考评维度更加全面、考评结果更加公正。按照突出关键业绩的原则,简化省公司统一的考评项目,同时允许各班组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扩充,使得考评体系更加科学。推进定量指标自动采集,完善定性指标评价机制。

3.3.4 扩大应用范围

今年将活动覆盖“大运行”、“大营销”、“大检修”专业所有核心班组,涉及13家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本部和7个分部,专业方向由4个扩展为8个,实现主要生产班组的全覆盖。下一步公司将积极开展信通、农电、物资等专业岗位竞赛方案的研究,力争活动尽快覆盖公司所有生产班组,从事电网工作的农电、集体等各类人员。

3.3.5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将岗位竞赛活动与“三考”工作,与技能水平动态考核工作、技能鉴定企业评价环节和班组评优评先相结合,建立完善省、市、县分层组织活动,逐级竞赛选拔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活动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扩大活动影响,体现活动价值。建立“一线员工绩效考核与岗位竞赛一体化管理”长效运行机制,全面提升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培训宣贯,及时总结绩效管理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促进工作业绩持续提升。

作者简介:

董维辉(1973-),男,江苏睢宁人,武汉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研究方向为电力企业综合管理及人力资源专业管理。

篇4

关键词 市管县 省管县 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1市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下发文件提出合并地委行政公署,推行市管县体制改革试点。首先在江苏省进行试点改革,撤销所有的地区而改建市,原地区所辖的县归地级市领导。随即在全国推行市管县体制。截止2014年底,全国共有地级行政建制333个,其中地级市283个,占地级行政建制总数的85%;地级市所领导县的数量占全国县级单位总数的70%以上,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市管县体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主导性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至此,也形成了我国省、市、县、乡,四级地方行政层级管理体制。

纵观国内外的行政层级的设立,我国是世界上行政层级最多的国家。四级行政层级制度的设立时基于当时的具体国情,我国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四级行政层级制度有利于政府的行政管理①。虽然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等具体国情不同,行政层级的设立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地方行政层级设置的总体状况及其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趋势。

市管县体制在改革之初顺应了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趋势。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同时,对于统筹城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市管县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市县矛盾越来越突出,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这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立的行政体制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成为当前我国推进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障碍。

2市管县体制存在的问题

市管县作为一种行政组织制度,不仅存在管理方面的缺陷,也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2.1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行政效率方面,根据管理扁平化理论,在组织的领导层和执行层之间的过渡层级应当尽量简化,这样可以使决策最快地传递至底层,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中间管理层级的减少,领导层能清晰地掌握组织的运行状况。同样管理扁平化理论适用于行政机构中,层级越少,越有利于命令的准确传达,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首先,市管县降低了中央、省的决策命令向基层的传达速度和效率,影响了上级政府对基层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反馈。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信息的传达越来越快捷方便,通讯的及时有利于上级行政掌握下级的动态,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使上级扩大管理弧度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的及时性,快捷性,更加要求信息的传达要有直达性,中间层级的存在只会降低行政效率,市管县体制已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其次,市管县体制增加行政审批的手续、时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审批手续的繁多,严重制约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县政府缺乏一定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许多的行政权限需要向上级政府请示批准,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发挥。第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县政府需要更多的资金、资源来发展本区域内的经济,需要更多的决策权限来改革政治经济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行政层级由层级化向扁平化过渡,减少中间层级,扩大管理弧度,提高行政效率,成为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

地级市在履行对所在县的管理职能时,制定的行政决策,无法兼顾到各县的具体情况。在市领导县的体制中,市处于中心地位,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医疗文化水平往往处于优先的地位,导致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他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许多领导为在有限的期限内,做出明显的政绩,往往集中力量大力建设市的基础设施,发展市域经济,截留县的有限资源,甚至利用县的经济发展资源资本来建设地级市,出现所谓的“市压县,市刮县”“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2.2引导经济能力不足

地级市作为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是区域内经济文化中心,医疗卫生及第三产业服务中心,物资资料,工农业产品生产加工集散中心。在经济文化上对区域内具有聚集力,向心力和吸引力。而县城也作为一定区域的中心,其经济职能更偏向于对农业的服务,为农业提供工业支持,同时加工农产品,是农业物资的聚散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城作为区域中心的职能逐渐完善,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工业产品,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就全国范围来说,县城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农民的经济文化,医疗卫生等需求。地级市和县的经济辐射范围和关联度本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但市管县体制,在政治制度上将市的经济腹地扩大,削弱了县的经济向心力。

2.3限制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是经济发展,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达到9 亿,人口集中向大城市流动,尤其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人口的集中给大中型城市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的增加给城市基础设施,文化、卫生、医疗、教育、带来压力,过度的城市化也推动了房价的飞快上涨。

为减少城市化的压力,城市化方针国务院出台文件是鼓励中小城市的发展,同时推行就地城镇化。所谓“就地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以中小城镇为依托,加快和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镇,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取消市管县体制,推行省管县,提高县、镇的行政地位,鼓励县域经济发展,引导人口向县城集中,推动就地“城镇化”,是县向市的方向发展,走出另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

3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方向

市管县体制的改革主要是强县扩权,取消市县分等,推行省管县,实现市县平级,在推行改革中不能一刀切,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取消市管县体制,推行省管县,保留现行市县等级。行政层级的减少,会使公务人员职位晋升更加困难。同时,市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生产服务上的功能是县无法替代的,具有重要作用。保留现在的市县等级也是人事干部制度和司法制度改革的需要,若完全实现市县的平等平级,干部管理升迁制度发生改变,干部的升迁空间压缩,打击了干部的积极性。省管县的推行必将影响到现行司法制度,给两审终审制带来困难,在司法制度上是否继续维持 “市管县”体制,还是一起由省司法系统管辖,还需要充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

(2)在市管县体制改革中,要给予市一定的经济腹地,不能所有的县都由省来管辖。根据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理论,其认为后工业化空间区域结构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中心与其地区缩小差距形成功能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地区界限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对于和所在市经济联系密切,关联度较高,地域相邻,交通联系方便,在经济上相互促进,具有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县,应该仍然归由原来市管辖,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其经济发展具有聚集和扩散效应,在经济扩散过程中将会与周围经济联系密切的县形成网络式空间结构,最终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但依然要在市所管辖的县进行扩权,推动县的经济发展。

(3)重新合理划分各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权限。改革市管县,推行省管县,四级行政层级变为了三级地方行政层级,管理幅度扩大。必须重新合理调整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能。对于省政府来说,应该是宏观的经济社会规划,分配各个县的发展资源,将更大的权力下放到市县。

(4)在现阶段,县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趋势。未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聚集,县都会达到建市的标准,县这一行政层级将会消失,将会形成省,市,镇,三级地方行政体制。对于镇的发展,从浙江省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县对周围城镇是经济的聚集与吸引,辐射强度,关联度高,城镇将会利用自身优势朝着经济职能专门化发展,随着就地城镇化的推进,将不会有城镇升级为县,最终将会形成省,市,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这是未来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唐兵.我国市管县体制的反思与改革趋向[J].理论与改革,2008(1).

篇5

浙江扩权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演进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城市化走过了大力发展小城镇、全面实施城市化和率先推进新型城市化等3个阶段。考察浙江城市化进程,既有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省市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也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其中,扩权改革对浙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扩权改革加速县域经济发展进而助推了城市化进程。浙江扩权改革从扩大县级政府的财权起步。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普遍推广“市管县”体制过程中,浙江根据自身实际,除宁波市外仍然坚持“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两保两挂”、“两保一挂”等政策。“省管县”财政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县级党委政府发展经济、培育财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催生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县域经济现象,在全国所有省区中第一个消灭了贫困县,在“百强县”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有力地驱动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产业和人口集聚,推动了中小城镇建设,也锁定了浙江城市化的主要路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相互促进,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城镇发展成为县域资源要素集聚的自然产物。这种发展路径相当有效地提高了浙江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到2008年,浙江城市化水平从14%提高到57.6%,年均提高近1.5个百分点,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提高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3个百分点。目前,浙江城市化已超过世界50%的平均水平,大致介于一般发展中国家平均40%与发达国家平均75%的城市化水平之间。

县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强化了对扩权模式的路径依赖。首先。县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浙江推行以强县为主要目标指向的扩权改革的自信心。第二,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要素资源流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诉求,增强了县级政府对于扩大财权以外更大的行政自的渴望。第三,扩权改革效应所催生的浙江现象,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被视为浙江经验的“真经”,在全国兴起了学习借鉴这一体制创新成果的热潮。第四,中央多次在重大决定中明确,有条件的省份可以率先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这意味着浙江过去一些曾遭非议的自主性探索,已被视作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浙江相关的探索性试验的合法性问题由此得到了彻底解决。这些因素都对浙江坚持和完善以强县为主要目标指向的扩权模式产生了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并对这种扩权模式产生某种依赖。考察浙江的扩权改革历程,走的始终是一条“扩权一强县一再扩权一再强县”的改革路径: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6年,浙江先后进行四轮“强县扩权”改革,在暂不涉及行政区划和行政层级的情况下,将部分原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经济强县(市),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的发展自。2008年,浙江又凭借“强县扩权”积累的经验和自信心,全面实施了“扩权强县”改革。“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尽管在扩权的意图、范围、方式和内容上都有区别,但最终的目标指向同样都是为了“强县”,即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以强县为主要目标的扩权改革影响了中心城市的发展。以强县为主要目标指向的扩权改革,对浙江城市化的推动既有历史性功绩,又有先天性不足。扩大县级政府权限,好处是避免了市刮县、市卡县现象,弊端是削弱了地级市政府的财政管理权限、统筹协调能力和资源汲取能力。抑制了中心城市的培育和极化效应。第一,现有中心城市普遍规模不大,空间不够,能级不高。与沿海省份相比,在地级以上城市中,我省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数量只有5个,明显低于山东(13个)、江苏(10个)和广东(10个)等省。第二,现有中心城市产业层次较低,多数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第三,现有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大而功能不强。产业发展层次与周边中小城市相当,产业结构趋同,集聚辐射功能较弱,无法为产业水平提升提供相应的技术、人才、信息、金融等方面的支撑。中心城市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高端要素的集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剧了浙江经济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这些年。浙江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但效果不好、进展不快,尽管有多种原因,但与扩权改革的制度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需要树立扩权改革新思维

基于扩权改革与城市化的高度关联性,浙江在进入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新阶段,必须对扩权改革思路进行重视审视,一方面,要祛除既有的弊端;另一方面,根据新型城市化的要求作出适应性调整,力争走出新路子,再创体制新优势。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加快建设都市经济圈,这就要求扩权改革更加注重由区域独立发展向区域融合发展的转变。都市经济圈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依托发达的联系通道,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与区域,形成的具有经济一体化发展倾向、并可实施有效管理的城市功能地域。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浙江实际看,加快建设杭甬温三大都市经济圈和浙中城市群,都是浙江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主体形态。但从已有实践看,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还面临着不少体制。第一,扩大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自,使得县域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主要单位,意味着县级政府获得更加丰富的干预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手段和体制空间,市县之间的关系由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逐步演变为相对平等的行政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市与县之间以及县与县之间的行政壁垒更为严重。第二,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割断了核心城市与所辖县(市)的利益纽带,核心城市失去了带动所辖县(市)的积极性,减弱了对所辖县(市)的扶持力度,降低了对所辖县(市)融入大都市热情的回应力度,使得所辖县(市)必须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独立实施发展战略。第三,对于都市经济圈范围的其他周边县(市),核心城市受行政体制制约,缺乏足够权威的统筹协调能力,影响了经济融合与互利共赢。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杭州周边的德清、安吉、桐乡、海宁、绍兴、诸暨6县(市)通过接轨杭州,积极承接杭州产业转移,6县(市)的龙头企业为寻求更高的发展平台,也开始把总部或研发、销售部门迁到杭州。但受现有行政体

制制约,这种合作的层次依然较低,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行政经济区现象比较突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任重道远。深化扩权改革,必须提升核心城市的统筹协调能力,解决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区域独立发展向区域融合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加快发展省域中心城市,这就要求扩权改革更加注重从强县为主向统筹市县发展的转变。省域中心城市是指组织省内一定地域范围或者跨省交界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承接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并能够带动地方发展的城市。国际经验表明,中心城市具有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科研中心和决策中心等多种功能,能够通过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和扩散效应,促进自身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把地级市和部分经济强县(市)培育成为省域中心城市,是浙江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方式的重大举措。从浙江实际看,加快培育省域中心城市,需要对扩权改革思路作出战略性调整,实现从强县为主向市县并重的转变。一方面,要推进扩权强市,重点是加强市一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公共资源等方面的职能:特别要科学编制市域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增强规划的约束力和调控力,提高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以及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实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有序、互动、集约、高效。另一方面,要扩大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浙江在1998年提出加快推进城市化战略之后,先后有9个设区市实施了行政区划调整,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行政体制和发展空间等问题。但时至今日,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明显偏小,城市的规模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受到严重制约。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亟待展开。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发挥中心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节点作用。这就要求扩权改革更加注重从强县向强镇的转变。中心镇是延伸县(市)域中心城市向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中间环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但从浙江情况看,发展县域经济使得县域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基本空间,众多的中小城镇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资源配置效率相对不高,普遍存在小城镇数量过多、规模过小的问题。浙江现有建制镇754个。镇区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下的有596个,占全部建制镇总数的79%;镇区人口小于2万的有623个,占全部建制镇总数的82.6%。小城镇发展存在低、小、弱的问题,既制约了小城镇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的联系。制约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因此,要在科学规划前提下,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中心镇发展的自主性,推动中心镇做大做强。

深化扩权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总体思路

在新的发展阶段,浙江应该通过深化扩权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总体思路是立足“三个坚持”:

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相协调。深化扩权改革,要更加注重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培育。以提升都市经济圈核心城市和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它们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还要注重中小城市发展。要努力发挥县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有重点地培育一批中心镇,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最终促进并形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篇6

关键词:吉林省;县域经济;城镇化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Jilin Province to develop the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service industry, to realiz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 the rapid growth of county economy, makes the provincial level of the county economy has greatly improved, but also contains the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county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and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them, and then expounds the count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Jilin Province, based on the distinct intra-county economy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Jilin Province; county economy; urbanization

1 基本概念

1.1 h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区域内兼顾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构成的开放的、功效完整的,具备地域特点的区域经济。换句话说,第一,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它是一种以广大农村为基础、以县域为核心、以乡镇为纽带的区域经济,且与地域特色、地理位置、历史人文和特定资源相联系。第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活动遍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各企业,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行业亮点[1]。

1.2 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镇化的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居住地点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城镇化进程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化的反映[2]。

1.3 县域经济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县域经济增长可以有效处理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现状,使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可以转移到其他城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变化的同时,也应将发展的重点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使农村剩余的人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找到工作,防止跨区域流动效率降低等问题的出现。此外,这种劳动力的增加将使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共同进步,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合理规划。县域经济结构转变在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的全面发展,不仅导致了经济增长、生态环境问题,收入分配也得到了很大缓解。

城镇化为县域经济成长原动力。第一,城镇化可以带来人们的消费能力,即使只有10%的农业人口进入城镇百姓,那么全县总需求将增长近10%[3]。第二,城镇化应该进一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美丽的生活环境,也美化经济成长的大环境。第三,跟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功用也能大大地提高,科学技术、体育、社会保险等体制更为完美,这一结果给了老百姓们熟悉一个新世界的机会,在人们的思想进步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2 吉林省县域经济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我省为了促成县域经济的成长,巩固县域城镇化的自助成长本领,提高城镇化水准,完竣城镇化体制,尤为注重小城镇的成长。截止2016年底,吉林省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准达到55.31%,与全国同期的县域人口城镇化率的57.35相比,我省的水准低了2.04百分点。同时,按照东北三省城镇化水准来看,我省也处于较高水准。辽宁省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为50.45%,比吉林省少了4.86%[4];虽然黑龙江省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比吉林省高,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显著,黑龙江省仅仅高了吉林省1.1个百分点。

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的影响,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呈现区域差异性。以县域城镇化程度来看,我省东部地区依托资源丰富以及较快的成长速度,东部地区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一直保持在 50%以上,比我省的水平要高得多。吉林省中部地区属于丘陵和平原地区,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和最有质量的因素,经济成长状况相对较好,但水平要比全省低得多。处于平原地带的吉林省西部地区,经济上以农牧业为主,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缓慢,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无法跟上东部地区的步伐,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从县域城镇化速度来看,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比东部地区慢得多。东部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以年均0.2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在提升,而中、西部地区同期的城镇化率每年的增长速度都达不到0.02个百分点。可见,吉林省县域人口城镇化成长水平存在着不均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2 存在问题

2.2.1 县域经济发展迟缓

我省县域经济成长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构造欠佳,饮食业大部分处于服务行业;把家庭当作基础模式,使得管理人才不符合要求的现状越发显著;自己的成长潜能低,大多数公司产物水平不合适,生产数量少、科技水平差、产物层次较低,发展道路狭窄;大部分企业因其规模小,营利能力差,使其难以还债、这让银行贷款风险高,甚至部分企业对贷款的认识不够透彻且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因而企业信誉度极低。

2.2.2 缺乏龙头企业作先导,城镇对劳动力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我省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分布在第一产业,工业和服务业较低,产业的增长还没有达到适度吸纳过剩人口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县域主导产业缺乏带头作用。全省县域规模很小,很难吸引农户,提供的就业岗位还不够,让农民只能发展农业,才能实现生计的目的,从而出现虚假的城镇化水平。县域企业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壮大县域企业,而在于使其具有鲜明的特色。靠大型企业成长带动县域经济成长,给服务业的成长供给大量工作岗位,以提高就业人数。

2.2.3 行政管理政策的限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省的城市和农村政策体系的划分限制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政策差异,有形和无形的门槛,使得农民工难以在城市立足。城镇化的真正意义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在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内流动,要想让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经济范围不停地增大,占比一直增加,我们必须在住房、提供工作岗位、社会保险和儿女培养等方面创设和完竣相关的机制,努力破除政策壁垒的制约。

3 对策建议

3.1 发展县域外向型经济

加强投资,从而增强外向型经济的规模水平。加强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推动金融业发展,支持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并购和投资,弥补地方生产要素的差距和不足,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东部发展速度快的县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中西部发展速度慢的县应该尽量使用优势,加大门径,戮力吸引投资,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缩小差异。在吸引外商投资的时候,要使用好自己的资本,踊跃地开辟外国市场,全力促进加工交易,扩展产物走向国际,在巩固农产品的时候,逐步扩大机械电子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3.2 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

县域经济水平的提高需要着眼于主导产业的成长,鼎力推动农业一体化格局的实现,努力搞好城乡发展长期计划,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环境、资金,要发展一个更好的依靠工业、矿业、贸易、游览观光、农业等特色的小城镇系统,给县域经济迅速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机会。慢慢培植龙头企业并分享农村老百姓的劳动成果,一起承担可能带来的收益不确定性,让农村能从主导产业的成长中吸取经验,渐渐发展水平可以得到提高。

首先,需要_破地区的限制,依靠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的企业的发展,使得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组成规模经济,进而成为龙头企业。其次,大企业应积极吸收各行各业的资金,建立把工商业、加工制造、科学教育融为一体的主导企业。最主要的一方面则为把资金雄厚的企业纳入农业现代化范畴,让其在农村经济的壮大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最后,努力摸索农业产业链管理先进形式。积极响应“互联网+”的政策,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产业管理,提供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3.3 依据城乡结合经济逐步推进人口城镇化

放宽农民工进城找工作政策,取缔制约农民工进城工作的全部不平等原则,让农民工享用城市人口一样的权力和报酬。城镇各级大众工作介绍单位要免费向农民工开放,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大众就业办事范围,无偿供应求职最新信息以及介绍工作,使得进城务工人员就业量增加。

篇7

[摘要] 目的 为了研究天津医药产业集群近年来的发展,为其更好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方法 依据高技术产业集群指数评价模

>>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广域石家庄”城市群发展对策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承德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红色文化发展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下 河北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协作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发展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秦皇岛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产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下衡水全民健身健康产业发展的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市实施转型发展打造产业新支撑的研究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天津港物流竞争力分析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天津旅游发展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天津自贸区推进大宗商品交易的对策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下廊坊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市工业主导产业评价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智慧社区信息化调研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高校合作机制探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承德新型养老模式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9] 赵光华.管理定量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3-85.

[20] 李海鹏.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5):85-87.

[21] 薛薇.SPSS 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266.

篇8

关键词:产业化;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176-02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苏南地区要“围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开放,在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句容应抢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契机,积极打造“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化实验区,“服务南京、接轨南京、融入南京”的宁镇扬同城化先导区和苏南现代化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句容产业化、城镇化的现实基础

1.城乡建设成效明显。打破“县城”思维,定位“南京副城”,通过对接南京外延的沿江、沪宁、宁杭三条城镇发展轴,确立“三轴两楔两带”的空间结构,“五点一线”发展格局和高等级公路骨架基本形成。城区45平方公里框架逐步拉开,“三河一湖”风光带带动环境品质大幅提升;完成拆迁420万平米,建设安置房470万平米,有效拓展和优化了城乡发展空间,集镇综合功能明显增强,面貌显著改善。

2.经济总量迅猛增长。2012年,GDP和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和2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3%,其中总投超亿元的69个大项目完成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47.5%。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增长9.3 个百分点。

3.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2012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20.8%和21.2%。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6家。宁武新材料、华大天益电力等新兴产业项目全面开工,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5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34%。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均列镇江第一。

4.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在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探索“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全面提升村镇经济实力,带动新农村建设进入快车道。如下蜀镇积极打造新型建材、能源等产业,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有力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5.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围绕城镇化发展保障的“四网”体系初步建成。一是构建城乡交通网。2010年以来,共新建成农村公路1 090公里,乡镇柏油路通达率100%,村庄柏油路(水泥路)通达率达90%。二是构建城乡水电网。完成农村自来水入户改造12万户,有效地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三是构建城乡信息网。启动“智慧句容”工程,实现了有线电视、广播和宽带的全覆盖,公交市民卡与南京无缝对接。四是构建城乡垃圾集中处理网。

二、提升句容县域经济的核心环节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建立现代化、多元化、网络化、高效化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降低城市经济发展的扩散成本和资源配置成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在着力提高城镇化率的基础上,从改善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城乡联动发展、优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出发,加快提高句容“以城带乡、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三次产业发展相协调。要坚持发展实体经济这个基本点,特别是要坚定大力发展工业不动摇,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同时,要培育好县域经济产业基础,以培育大项目、大企业,做大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努力培育城市新兴产业和新业态上实现新突破,推动城市经济跨越发展。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要与苏南现代化建设相协调。要以北部新城、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发展城市经济,大力推动两地产业错位发展、互补融合,形成“双核”驱动发展之势,成为苏南地区城市群中新的重要增长极。

三、产业化城镇化助推句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措施

1.统筹兼顾,增强产城联动的执行力。一是做精中心城区。针对老城区建设重点和新城区拓展空间,高标准编制《句容北部新城规划》以及科技新城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二是做强中心集镇。规划建设一批中心集镇,如郭庄镇,要做好空港新区规划的编制,积极打造宁杭经济轴上的新兴增长极。三是做美农村社区。重点选择有文化历史底蕴、经济发达、人口较多的中心村作为集中居住点,以城市社区的配套水平为标准,强化道路、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

2.创新制度,增强改革促动的推动力。一要创新城镇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资本在该领域的投资占比;通过推行特许经营制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准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二要创新土地管理机制。继续大力实施村庄整理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统筹调配使用新增加的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和指标。同时,在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内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转包、互换、出租、转让、入股等市场化实现形式。三要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按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实施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的要求,逐步取消城镇居民的“特殊待遇”,让新落户人员享受与原户籍人口同等的就业权,同等参加医疗、养老、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等制度。

篇9

摘 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件大事,是摆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以县辖行政区域为单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基础,既相对独立,又高度开放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又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汇合点和突破口,也是中心城市发展规模经济的强大支撑,更是加快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主战场,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解决当前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巩固我们党和国家执政基础,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理顺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完善和落实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一、理清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即将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我们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进一步理清和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总的要求是,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加快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大市场运作、民营突破的工作力度,推动区域经济的特色化、外向化和高新化,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制订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努力增强目标和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前瞻性。

理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第一,坚持富民强县。发展县域经济,是为了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达到既富民,又富县;既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又增加县乡可用财力的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各级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是检验县域经济发展成效的直接标志。要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与加强财源建设结合起来,既努力加快发展速度,增加经济总量,又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坚持市场导向。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先导,把市场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车间,努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原则、方法和手段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实现县域经济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要加强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

第三,坚持因地制宜。各地区位、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不同,发展县域经济不能摘一个模式,必须坚持一切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县制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努力发展特色经济。

第四,坚持科技创新。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提高水平,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县战略,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大胆创新,开拓进取,重点抓好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二、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调整和优化结构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县域经济整体素质和水平的关键。必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努力实现快速发展。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1、大力抓好农业产业化。抓好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途径。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充分依托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真正把规模调大,把品种调优,把产业链条接长。要注重抓好种养业的良种选育、引进、繁殖,主攻名特优新产品,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和商品率。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要坚持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基地建设应由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向几乡一品;一县几品或一县一品发展。要突出抓好农副产品加工,立足现有商办工业和乡镇企业,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要着重抓好市场营销,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各类农民流通组织,切实抓好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2、努力实现县域工业化。目前,我省大多数县市仍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的过程,只有加快工业化,才能为县级财政建立稳定可靠的支柱和骨干财源,才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才能为服务业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要强化兴工强县的意识和氛围,大造工业兴县富民的舆论,形成工业立县强县的共识,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坚定搞活搞强工业企业的信心。要配齐配强各级主管工业的领导骨干,各部门形成打好工业总体战的合力。加快农村工业化,必须国有、集体、个体和三资企业一起上,县、乡、村等几个轮子一起转,重点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大搞农副产品加工,大力发展民营工业企业。要积极推广浏阳等地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经验,继续深化县属企业的改制改组,增强企业活力。要引导企业注重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大力引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力提升现有骨干企业水平。切实抓好企业管理,靠强化管理挖潜力、增效益。

篇10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课程体系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6.014

0 引言

教育部2010年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以及2011年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中高职衔接,特别是“课程衔接、培养目标衔接、专业设置衔接、学习制度衔接”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我校在创建省级应用型大学中全力推进职教改革,积极尝试“对口招生”、中高职“3+2” 分段教学等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全面推行中高职一体化教育。

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时间探索我们发现,中高职衔接,归根要落脚到课程的衔接上来。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最终要靠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来落实。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从2013年开始实施“3+2”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2014年开始实施对口招生和自主招生。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同时也为我们连锁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案例和实践对象。本文课程体系的设计主要针对“3+2”五年一贯制连锁专业人才培养。

1 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

1.1 企业调研,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分析

通过对连锁企业职业店长及门店运营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过程分析,总结出连锁经营管理相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从工作岗位出发,提出连锁专业动态岗位概念,即初级岗位、中级岗位、高级岗位。

1.2 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是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前提

目前中高职衔接中普遍从在的问题是课程体系衔接不顺畅的情况,一方面有些课程在中职已经学过,高职再学一遍出现重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些需要前期基础的课程中职又没有涉及,学生知识出现断层,学习起来很吃力。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中高职人才培养中对培养目标界定不清楚所导致,所以课程体系设计前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总结中职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收银、理货、陈列、促销、仓储、统计汇总等的能力;而高职主要培养学生商品规划、商品优化、空间布局、商圈分析等能力。

1.3 以职业能力体系为指导,构建课程体系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拉尔夫・泰勒的观点课程组织需要确定“用来作为组织线索的课程要素”。这个“要素”在当下的职业教育中我们认为是对岗位体系的不同水平能力的要求。所以在开发课程之前我们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企业的典型岗位进行了调研,分析典型岗位的能力要求

1.4 课程体系设计布局

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布局上,中职阶段主要完成对连锁专业基本岗位技能的学习,高职阶段主要完成对连锁专业中级岗位技能的学习。而中级岗位技能的习得需要以基础岗位技能为前提。我校连锁专业“3+2”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模式中,前三年学生在中专学校学习,后两年跟着高职大二学生学习。中职的前两年主要学习文化知识,专业基本概况及专业典型岗位核心技能。高职阶段主要学习有关基础理论,掌握中级技能和拓展技能。中高职衔接主要体现在第三学年到第五学年,因此在课程体系整体的布局上,思路如下:

第五学期:基础技能性课程模块;侧重于连锁经营专业基本知识和操作性课程,初步培养专业素质,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知识;考取典型岗位能力证书。

第六学期:结合学生个性优势,参与连锁经营企业实习,反馈提炼业务操作经验。

第七学期:基础管理型课程模块:知识结构和内容要求拓展到连锁经营管理层面,系统的掌握连锁经营企业基本运行知识和管理原理,对行业发展趋势有全面的认识和思考,争取考取品类管理师等资格证书。

第八学期:拓展探究型课程模块:本阶段尤其要体现差异化教育,突出学生个性发展,课程性质为开发研究性,向连锁经营专业理论深层次拓展,引导优秀学生在管理层面做些思考和探讨。

第期:基础管理知识运用与检验阶段。实行顶岗实习,全面参与连锁经营企业服务与管理过程,强化锻炼操作技能,初步参与基础管理工作,积累和提升管理理念。

第十学期:全面实践阶段。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从业前的练兵期,亦即对五年学习效果的总体检验和提升。

1.5 实现能力阶梯化培养,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为了让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后既不出现课程重复又不出现知识断层的情况,需要对中高职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在深入调研和前期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对中高职衔接课程进行的一体化设计(如表1所示)。

2 结语

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出一般技能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的不同培养规格,形成中高职人才培养的阶梯式配昂扬目标。然后再根据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中高职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尽可能相接,不同岗位工作内容和要求不同,这要求授课教师对岗位技能和内容要求要有深刻的认识。这一点可以通过制定系统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来实现。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下,授课教师通过集中备课或讨论来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与实施路径,促进课程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与整合性,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与交叉。从教学内容和环节上实现中高职衔接。

篇11

1.增长极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增长极空间开发战略的基本路径和作用机制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首先在空间上形成一些增长水平高于一般区域的增长点或增长极,随着增长极规模的不断扩大,呈现出区域经济从初始均衡→空间差异出现→空间差异扩大→空间非均衡的发展演进过程。增长极理论本质上是一种非均衡发展理论,是采用动态非均衡方法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运用增长极理论实施空间非均衡开发战略促进经济起飞,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但要实现经济更高水平发展和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则必须另辟蹊径。

2.增长极由单极战略向多极战略的转换

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匀的制约,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采取集中优势、重点布局的模式,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客观上讲,这种培育单个增长极核的开发模式在早期阶段的确能够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是,由于空间经济运动的惯性和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往往在相当长时期内都会远远强于扩散效应,导致区域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单一增长极突出,区域空间非均衡异常明显。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区域自主意识逐步觉醒,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均衡发展的条件下,“单极”发展、“一枝独秀”的传统发展道路已不合时宜,区域经济社会进步不仅需要单个增长极的强劲支撑,更需要多个增长极的协同推进,实施多点多极空间开发战略,形成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在多点多极发展战略中,“点”就是经济支撑点,通过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做强区域经济梯队,形成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强有力经济支撑点;“极”就是经济增长极,通过加快城市群和经济区发展,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点和极是经济活动与空间载体的有机统一,实施多点多极发展战略,就是引导经济要素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城市和重点区域集中集聚,形成更多更强的支撑点和增长极,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在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的互动中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3.单极战略向多极战略演进的现实实践

多点多极空间开发战略促使区域经济在空间上小集聚大扩散,推动区域发展逐步走向空间均衡,这也是美日等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普遍特征和经验总结。美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由单极向多极的演进过程。美国现代经济增长发韧于新英格兰6州,19世纪推进到以芝加哥为中心的五大湖沿岸各州。到19世纪中叶,东北部和中北部14州以仅占11.5%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美75%的制造业,形成了典型的单极发展格局。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区域经济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城市、产业和人口不断向中西部和南部地区集中,1900年该地区已有47个城市跻身于美国100个最大城市的行列。20世纪50年代后,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太平洋沿岸地区城市密集区逐渐形成。最终形成了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圣地亚哥—旧金山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从而在全美经济空间版图上呈现出多点多极协调发展格局。日本区域经济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同样明显。明治维新前,大阪的工商业远较东京发达,日本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单极发展格局。明治维新后,日本先后实施了以“四全综”为核心的空间开发战略,并大力推行产业政策,东京由于其首都地位,加上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逐渐发展壮大并超过大阪。名古屋地区从19世纪末开始纺织业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也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得到大规模发展,稳定地形成了所谓的“中京圈”。日本经济在空间上逐步形成了以东京、大阪—神户、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为主的多点多极发展格局,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一个由单极开发向多极开发战略演进的过程。在经历改革开放前期东部沿海“一枝独秀”的空间开发阶段之后,通过实施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沿海地区内部积极培育多个全国性的增长极,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增长极;同时积极支持内地条件较好的地区加快发展,通过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培育形成了长江中游地区和中原经济区等新支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培育形成了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培育形成了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增长极以及滇中经济区、黔中经济区、天山北坡经济区、宁夏沿黄经济区等次级增长极。从而在全国层面上形成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板块驱动格局,在区域层面上形成竞相跨越、百花齐放的多点多极发展新格局。由此可见,“多点多极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格局。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未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就是“增长极”领衔、四大区域板块齐头、多个城市群协同并进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态势。因此,在空间上形成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统筹区域发展的现实结果。

二、多点多极发展中县域经济底部支撑功能再审视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经济单元,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的基础支撑。在多点多极发展战略下,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做强区域市州经济梯队、建设区域性城市群或者次级经济区域,都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底部基础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进而影响“点”和“极”的支撑作用的合理发挥,最终影响区域性城市群和次级经济区的崛起。

1.县域经济在经济规模上对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的综合实力形成坚实支撑

在县域范围内,通常形成了县城为经济中心、中心场镇为经济副中心、一般乡镇为经济节点的经济发展体系,通过县域内的乘数作用来实现经济扩散效应,其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整个县域范围的经济发展。这种经济发展体系有利于规模经济和生产协作、生产联合、资源合理利用等外部经济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总量的积累,是形成较为合理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底部基础,进而实现对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的经济体量支撑。县域经济对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四大板块”的发展差距主要就体现在县域经济发展差距上。在东部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增长极中,全国百强县多达2/3以上,其中浙江、山东、江苏三省就占据半壁江山,而广大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由于所拥有的全国百强县经济规模偏低、数量较少,使得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十分明显。

2.县域经济在经济功能上对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的完整职能形成有力配合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单位,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衔接处、更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交汇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职能,是“点”和“极”的重要构成单元。一方面,县域经济是县域内各经济要素和经济主体的集合,通过有效整合本区域的劳动力、资金、财政等要素资源,培育和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及龙头企业,并向县域中心镇、重点镇及广大乡村地区辐射影响,其经济辐射力可以基本覆盖整个县域,有效促进了底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使县域经济充满活力和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由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构成,城市经济主要是以二、三产业为主,县域经济则主要是农业占主体。县域经济接受城市经济的信息、技术辐射和产业转移;同时,县域经济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的格局。因此,城市经济要得到好的配套协作,没有县域经济的支撑则难以均衡;仅有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因缺乏服务对象也发展不牢。县域经济通过与城市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关联发展,进而形成合力来共同支撑“点”和“极”的发展。

3.县域经济在城镇建设上对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的城镇结构形成有效补充

县域不仅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探索“两化”互动的“实验室”和城乡统筹的“平衡杆”。据世界银行专家估计,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至少能带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县城作为县域经济中心,在县域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区位;小城镇作为县域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县域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推进以县城和小城镇为核心的县域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的合理流动和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持续增长的需求,成为城乡融合的枢纽和桥梁,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城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功能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其承载力、扩张力和辐射力逐步增强,在县域内形成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实现区域城市群或经济区在空间上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规模适度、梯次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结构,最终支撑多点多极发展。因此,县域经济从经济规模、经济功能和城镇建设等方面对多点多极发展格局起着最基础、最底部的支撑。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的不断增强,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新的空间增长点和增长极的发展壮大。

三、基于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四川县域经济现实判断

四川是西部经济第一大省,确立了建成全国经济强省的目标。立足于“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单极支撑格局突出”的省情,四川在2013年提出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明确指出要夯实底部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其实质就是加强多点多极发展战略的底部支撑。

1.县域经济是四川多点多极发展格局的底部基础

四川现有135个县(县级市),幅员面积44.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92.4%,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支撑着多点多极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第一,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规模较强,有力巩固次级经济区的综合实力。2013年,四川135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1396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3.2%,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200亿元和300亿元的县(市)分别有56、21和4个。在2013年第十三届西部百强县(市)评选中,四川共有21个县(市)上榜,数量居西部第一位。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撑了所属区域在全省多点多极发展格局中的崛起。以川南经济区为例,2013年川南经济区在四川5大经济区中率先实现各市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过千亿,其中自贡、内江的县域全部进入百亿元行列,泸州和宜宾的县域经济整体水平也较高。川南四市县域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充分体现出了县域经济对“点”和“极”的体量支撑。第二,县域经济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活力明显增强,优化了多点多极发展的底部整体效能。2013年,135个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2.4%,增幅比四川省高0.3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3.7亿元,占四川省的45.1%。同时,四川实行“扩权强县”试点,赋予试点县与市相同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拓展了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其中,59个扩权试点县全年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74.5亿元,增长10.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57元,分别增长10.5%、13.4%。市场化改革和“扩权强县”试点,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全省多点多极支撑的底部基础进一步巩固。第三,县域经济中心的快速城镇化,有力充实着支撑点,助推区域性城市群的崛起。随着县域城镇化战略深入推进,四川县域支撑区域性中心城市快速崛起,城市群发展初具规模。2013年,四川全省主城区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数量达到8个,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提高,县域与中心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日益紧密。城市群在县域经济的支撑下加快发展,例如,成都平原城市群经济总量超过1.4万亿元,是西部地区一体化程度最高、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各市经济规模均超1000亿元,多中心网络化布局初步形成,处于率先次级突破的优势地位。

2.四川县域经济底部支撑作用发挥面临的现实困难

四川县域经济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发展仍不充足,距离真正发挥底部支撑作用还有相当的差距。第一,县域经济规模弱小、综合实力不强、发展差距较大,不足以形成强有力的底部基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县域经济相比整体滞后、差距较大。在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百强县(市)评选中,四川仅双流、郫县2个县入选,而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强省分别有26、20、16个县(市)入选;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中,四川省竞争力指数仅排在全国的中下游水平。以全国百强县首位的江苏江阴市为例,2013江阴市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690亿元、42986元和21882元。四川双流县位居全国百强县第15名,上述三项指标仅为746亿元、31752元和13856元,分别为江阴市的28%、74%和63%。四川县域经济在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上对多点多极的底部支撑还很乏力。第二,县域集聚经济发展要素和经济活动能力低,产业层次偏低,影响着底部支撑功能的发挥。在金融支持上,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同程度地从农村和农业退出而转向城市工业,县域内资金多数呈现净流出状态。在土地供应上,土地利用指标多数用于中心城市建设,县域年均土地利用计划不足500亩,并且农村土地流转不畅、置换困难,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财政体制上,县域财政一直处于忙“吃饭”状态。2013年,县域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人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分别仅占全省的27.0%、40.6%,县域之间地方公共财政收差距较大,收入最大的双流县(64.6亿元)是最小的壤塘县的400多倍。在产业层次上,县域农业规模化经营困难,78个县(市)工业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4个县市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三次产业结构以“二、三、一”型为主,产业结构层次明显偏低。第三,县域城镇化水平低,县城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不能有效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2013年,四川省135个县(市)的城镇化率为34%,比全省44.9%的城镇化率低了近11个百分点,并有119个县(市)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尤其是攀西地区与川东北地区的民族集聚区和盆周山区,由于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薄弱,县域城市建设水平比较低,大多数县城人口不到10万,远远没有达到20万的经济规模人口要求,县城以外建制镇的人口大都不超过5万。县域建制镇总体规模偏小,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差,难以在“两化”互动和促进城乡统筹中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些地区缺乏完整合理的城镇结构以支撑城市群崛起,城市群之间差距较大,四川多点多极发展格局缺乏底部支撑。

四、夯实县域经济底部支撑的基本路径

县域经济作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底部基础,县域强则底部实,底部实则支撑稳。应重点从产业支撑、市场要素和城镇体系建设等方面,夯实县域的基础支撑作用,促进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形成。

1.立足产业支撑,做大县域经济总量,增强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产业强,则县域经济强。

一是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县域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县域特色产业。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从“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转化。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交通、现代物流、金融、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四是推动在有条件的县域设立产业园区,打造对区域经济带动力强、支撑作用大的重点园区,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将产业园区培育壮大作为多点多极发展战略的有力支点。形成“一县一色、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有利于为多点多极提供稳定有力的产业支撑。

2.扩大县域市场开放合作,引导要素合理集聚,提升县域经济功能

在县域市场开放方面,县域政府应转变职能,为市场的发展营造环境、搞好服务,发挥乘数效应,激活县域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和基础产业等领域,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积极开展县域之间的合作,形成县域产业互补,实现错位共融发展,并推动县域与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县域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宽层次吸纳更多的资源,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在要素集聚方面,发挥县域对金融、土地、财税等生产要素的“极化效应”。推进县域金融服务创新,促进县域金融机构将经营重心从大城市转向县域,加大信贷等各种金融资源在县域实体经济的投入,调动金融机构服务县域经济的积极性;探索推进土地流转的合理途径,建立县域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产权流转平台,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深化“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完善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经济欠发达的县域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支出,促进要素合理流动。

3.推进县域城镇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完善城镇梯次结构

城镇化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新动力,县域经济的繁荣又为城镇化提业支撑和经济保障,实现县域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有机融合发展。一是要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县城为枢纽、建制镇为节点干支衔接的县域现代化交通路网,缩短县域城镇与大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增强其承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能力。二是推进县域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建设。提升“人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统筹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是实施县域“层级式城镇化”战略。对人口吸纳能力强、经济发展快的城镇落实“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增强其产业集聚能力、劳动力转移吸纳能力;并积极将县城培育成为中小城市,最终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中心场镇为副中心、一般场镇为节点、农村聚居点为基础的新型县域城镇化体系,进而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镇结构,为多点多极支撑筑牢底部基础。

五、结束语

篇12

郑道溪:首先,我认为这一要求切合实际,定位准确,也非常及时,饱含着福建省委对泉州的鼓舞和期望,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担负起省委赋予的历史重任。至于内涵我觉得“支撑和带动作用”是目标和要求,“经济快速发展”是基础和前提,“创业型城市”是载体和定位。目前,泉州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期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期,城市化进入跃升期,侨乡活力四射;创业环境吸引力较强,2004年泉州市入选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2005年被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列为“值得推荐”的城市,2006年被《中国经济周刊》评为“中国十大和谐城市”之一;创业资金较雄厚,金融系统存款余额超160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1100多亿元,80%的创业资金来自民间。

《中国城市经济》:“创业型城市”的定位将对泉州未来发展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

郑道溪:这个定位高度概括了泉州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泉州城市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充分发挥爱拼会赢和敢为人先的精神,闯出一条“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路子,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连续8年居全省首位,去年财政总收入185亿元,工业总产值3492亿元,港口吞吐量5100万吨。较大规模的产业体系、较为发达的民营经济、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构成了辐射周边的经济基础;企业对外扩张、产业梯度转移的发展态势,形成带动周边发展“墨渍”效应;突出的侨台优势、优越的区位优势、独特的港口优势、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有利于促进区域市场、产业对接,使泉州支撑和带动全省发展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应当说,“创业型城市”是省委对泉州发展的新定位、新期待,既是对泉州发展路径的科学总结,又为泉州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体现了省委决策部署的科学性、务实性。

《中国城市经济》:建设“创业型城市”是个系统工程,请问切入点在哪里?

郑道溪:发挥泉州创业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既是泉州的发展需要,也是泉州的发展责任,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压力重大。我认为,泉州要着力建设“创业型城市”,关键在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增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力,增强区域对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吸引力和聚合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好中求快发展,实现支撑带动作用。

《中国城市经济》:在您看来,泉州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需要同时推进哪些层面的工作?

郑道溪:从服务海西建设大局出发,立足泉州现有发展的基础、条件、优势和潜力,今后,泉州着重在六个方面努力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首先是产业发展的支柱作用。产业发展是建设海西的重要依托,泉州要继续“提质扩量”,大力实施“228”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力争到2010年产业集群总产值达5000亿元,进一步壮大产业发展基础和实力,同时,着力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生产业,促进区域产业对接,实现区域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其次是民营经济的示范作用。泉州素有“民办特区”之称,加快新一轮发展,要继续把这一特色和优势巩固好、发挥好,争取在产权制度、自主创新、资源利用、品牌培育、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环境,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第三是县域经济的引领作用。从某种意义说,泉州能否在海西建设中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关键在于县域经济能否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经济发达的县域,要发挥先行优势,积极融入国际、区际分工协作进程,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中等发展水平县域,要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实力增强;经济欠发达县域,要发挥比较优势,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产业,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第四是对台工作的前沿作用。泉州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福建对台工作的“五缘”优势在泉州得到充分体现,泉州理应在拓展“六求”方面先行先试,力争产业对接有新突破、直接往来有新拓展、文化交流有新成效,促进闽台合作向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方向发展;第五是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泉州现已成为融入世界的开放型城市,至2006年底,有66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泉投资,与1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去年全社会出口商品交货总值近100亿美元。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海西建设向纵深推进,泉州要进一步突出招商选资、突出载体建设、突出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对外开放上新台阶、新水平;第六是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泉州作为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今后,泉州要进一步撑大城市发展空间,着力实施港城联动战略,着力推进城市联盟,加强与福、厦、漳等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密切闽中区域经济合作联系,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共享”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

《中国城市经济》:泉州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是否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

郑道溪:这个目标我们通过充分酝酿、科学论证,已经成为全市上上下下的普遍共识,具体就是在未来五年中,扎实推进富裕民主的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富竞争力的海峡西岸经济强市、先进繁荣的海峡西岸文化名城、和睦安定的海峡西岸和谐泉州四大建设,并且把这一奋斗目标纳入法制化轨道。

篇13

关键词:苏北;县域经济;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145-02

县域经济作为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其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党的十六大明确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是发展苏北地区的主要内容,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但苏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研究苏北县域经济就是要根据其发展现状来扬长避短,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从而实现苏北县域经济跳跃式发展。

一、苏北县域经济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

苏北县域区位优势明显?熏地处黄海之滨,海岸线744公里,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紧靠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处在南下北上、东出西进重要位置,是全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新亚欧大陆桥即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数条高速公路和国道、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机场、盐城机场等骨干通道和基础设施?熏交通十分便利。连云港是江苏省唯一大型海港,也是国家主枢纽港之一和欧亚水陆联运重要结合点,苏北的区域优势十分明显。

2.资源优势

苏北地区拥有矿产、海洋、土地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资源短缺的江苏以及华东地区具有重要地位。在矿产资源方面,有徐州的煤炭、石膏和石灰石,淮安的岩盐、芒硝和凹凸棒土,以及连云港的水晶、金红石和蛇纹石等都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与利用价值。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苏北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提供了重要条件,苏北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土地资源为苏北发展海洋产业及现代农业提供了基本保证。

(二)劣势分析

1.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

苏北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主要是初级产品加工缺乏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低,一些地区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不高,思想落后,创新能力弱。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现代农业思想推广困难,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充分,经济发展缓慢,地方财政收入较低,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2.工业发展缓慢

苏北县域总体上仍为农业社会,工业规模和比重过小,普遍缺少骨干企业、优势企业,工业的主体以县属中小企业居多,传统工业比重大,工业化进程明显落后,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二产增加值比重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工业结构尚未进入高加工阶段,附加值较低,没有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条,这加大了企业生产配套的成本。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苏北县域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由于县域工业不发达,服务业不兴旺,造成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可能性下降,导致农民增收速度减慢,这就给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3.服务业根基薄弱

苏北服务业基础十分薄弱,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层次和水平都不高。无法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标准来发展。苏北县域城镇布局分散,中心城镇规模偏小的格局严重制约了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服务业功能缺失,研发、金融、中介等服务业基础薄弱;餐饮、购物、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服务业消费也严重外流;苏北的房地产业和商贸业,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功能性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信息服务、科技教育、内容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培育乏力,功能性产业发展严重软化等,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苏北县域功能的提升。

(三)机遇分析

1.国内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中国经济已实现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宏观经济政策也日趋稳定,权威机构和专家普遍预计,在2007年,中国经济将延续2006年的高位增长态势,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对于2007年宏观经济运行,国家发改委综合司预测处、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均认为,总体上将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预计,增长率为10%左右,同时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将为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国内供给因素能够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2.省内政策大力倾斜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苏北地区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苏北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增加苏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扶持苏北产业发展、促进对内对外开放、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推动苏南苏北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政策的大力倾斜、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支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使苏北的经济迅猛的发展。

(四)挑战分析

从苏北县域周边省份的邻近地区来看,苏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山东省为了促进山东南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了许多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这极大地刺激了发展资金向此类地区流动。对苏北而言,已形成超前和领先的态势,京九铁路开通以后,一些附近区域如安徽、河南等原来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条件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再加上中央政府的中部崛起战略和地方政府的配合,必将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从而对苏北的发展形成了巨大挑战。从省内来说,如果苏北地区没有抓住全省发展的机遇及政策,苏北地区的经济不但不能和苏南的差距缩小,反而会越拉越大,这些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农业产业化战略

苏北县域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普遍较低。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从而联合分散的小农户进入市场,克服了盲目进入市场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和风险;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的弱质状况,推动农业走现代化之路,促进了商品生产基地的建立,使得先进技术及时推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农民收入得以增加。因此,应加快推进苏北县域农业产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二)产业集群战略

理论和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苏北应把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到发展产业集群上来,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集群整体对外相当于一个具有市场垄断能力的大企业,而集群内企业则是平等互助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外部的垄断性与内部的有效竞争并存,使产业集群产生了1+1>2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对苏北发展县域工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招商引资战略

苏北县域有很好的资源、地缘优势,但资金、技术、人才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仅靠自己的财政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是发展苏北县域的一条重要途径。要把招商引资放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招商引资的力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苏北地区近几年在招商引资上成果显著,在当前招商引资的机遇很多,竞争也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四)民营企业战略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活力的标志。苏北县域经济是在很低的工业化基础上发展的?熏存在着散、小、弱、重的特点?熏企业集聚度差。苏北要充分利用民间力量把民营经济打造成工业经济的新生力量,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课题。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就缺乏主要动力;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通过大力营造鼓励全民创业的外部环境?熏充分释放民间张力?熏激发县域经济的内生活力?熏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的民营化进程?熏是苏北县域发展的现实选择。

(五)科教兴县战略

苏北县域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把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加大人才培养使用力度,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通过中心城市进一步统筹整合科技教育资源,加大改革的力度,创新体制,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教育的发展要深入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办好高质量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各级各类人才,科技发展要加强与科研单位、企业、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推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

(六)南北区域合作战略

江苏三大区域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从全省的整体出发,应重点鼓励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合作,以更大的力度推进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从而加快苏北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不仅注重苏南企业、项目的空间移位,更注重苏南先进管理体制的移植。先发优势在苏南,后发优势在苏北,苏北地区要紧紧抓住苏南资本向苏北转移的大好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南北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要主动依托和服务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跨区域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县域经济;泰州;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038-02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区域性、层次性、综合性、集聚性和扩散性,是功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

国家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认真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探索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举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 泰州县域经济现状

泰州市在强化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坚持城乡建设统筹,以县级市区和重点镇为发展重点,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近三年来,累计投入800亿元用于城镇建设。科学编制规划,精心组织施工,城镇市政道路、公共绿地等各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集聚力不断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以特色产业为基础,推动产业集群化,通过扩大园区产业效应,拉动县域经济。现已形成县域经济10大特色产业集群,即中国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姜堰五金产业集群、靖江微特电机产业集群、以靖江为主体的游艇及船用配件产业集群、泰兴溪桥小提琴产业集群、海陵数控机床产业集群、以姜堰为主体的汽摩配件产业集群、泰兴减速机产业集群、以兴化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高港电子新材料产业集群;对园区进行重新定位,建立了以杨湾海螺为主的建材园,以陵光为主的石化园,以梅兰为主的化学园,以扬子江药业为主线的中国医药园区,或通过品牌效应,或通过产品配套,或通过产业链的双向延伸,形成了一个个集群发展的经济板块。2011年8月20日中国百强县名单,泰州所辖四市均迈进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创建了溱潼、黄桥2个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5个全国重点镇和7个江苏省重点中心镇。

江苏省沿江共有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南通、泰州和扬州8个地市,即人们通常所知的苏南和苏中地区。泰州与苏南县域经济的发展相比,差距明显,在8个沿江地市中只比扬州略高。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在2011年8月的中国百强县名单中并列第一,而靖江、泰兴、兴化、姜堰分列第34、56、56、56位。

二、 泰州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

县域经济三大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特色企业少、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松散,没有真正结成紧密的联合体。在工业方面表现为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迅速,但总体上看还是水平低、规模小,龙头企业少,产业集群程度不高。同时各行业之间发展不够协调平衡,第三产业多年来都是以传统的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交通等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行业为主,而为生产服务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如信息、社区服务、教育文艺、科研及综合技术服务等所占三产比重始终很低。三产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使三产总量不足,发挥不充分,一些新兴行业得不到资金、人才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对部分三产的需求不足,这不仅降低了泰州经济的竞争力,也削弱了泰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一些过去的农业大县,近几年出现了“高产不难高效难、增产不难增收难、生产不难销售难”的怪圈。

(二)城镇建设进程缓慢

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的落后,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使县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泰州“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快形成“一大三中两小多片”的市域城镇体系,其目标以“农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为总体要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互动并进,城镇与乡村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尽管泰州市宏图远大,但是泰州市大手笔动作少且慢,比如泰兴、兴化地区的乡镇撤并动作还不是太大,部分乡镇的中心辐射作用不强。

(三)外向化不强

2007年以来,泰州市利用外资总量实现突破,出口结构更加优化,外经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开放型经济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特别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比较明显。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趋缓,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较低,超亿美元特大项目的招引尚未取得突破;外贸出口品牌产品相对较少,农产品出口的促进机制有待建立健全;服务外包工作进展还不快,等等。

(四)人力资源缺乏

泰州县域经济发展快速, 但发展后劲不足,人力资源与经济不相匹配是重要原因。一方面欠发达县(市)人才存量本来就不足,而且不断流失。另一方面又得不到所需的人才增量补充。农技站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由于经费和人才缺乏,无法开展正常工作,严重制约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四市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就是人才总量偏低、 人才布局不合理、农村实用型人才短缺、人才流失、人才投资不足、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局限等。

三、泰州县域经济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多建立“平价菜篮子服务平台”,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以现存优势资源为依托,开展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产业

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竞争优势获得的关键在于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和把握。总体上看,在全县县域经济中,农业资源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各乡镇所处地理环境、自然和资源禀赋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也较大,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确立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

(三)以转移农村劳动力为突破口,加快城乡统筹建设

加快城镇建设,解决“三农”问题,转化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当前,县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方针。“治标”就是要组织好劳务输出,通过加强劳务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搞好劳务服务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通过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使农民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学到技术,积累资金,为人口城镇化建设准备物质条件和思想条件。要做好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提高县域产业聚集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入区。围绕城区环境改善,完成城区道路改造;完成城镇供水厂收尾、污水处理厂生态塘建设和垃圾处理场建设,加快供排水管网建设。围绕老城区改造,重点抓好基本建设项目;加大政府投入,妥善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这是关系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中心问题。

(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平台,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渠道,千方百计引进一批产业链式化、关联度大的项目。实施组团推介,搭建部门间“无障碍”投资平台,整合区域资源、产业和项目,通过产品推介会等形式推动招商;组织招商小分队广泛联络,锁定目标区域、目标产业和目标企业,通过重点拜访实现上门招商;委托在外本县籍人士为招商员,开展家乡宣传推介;实施引凤还巢计划,吸引更多在外人士返乡创业;借助县域内投资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商家来投资兴业。要进一步调整和充实项目库,确保招商质量和落地实效。改善招商综合环境,实行挂牌跟踪服务,严格兑现招商承诺,激励和调动客商投资创业的热情和全县人民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营造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不折不扣地执行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保护外来客商投资权益,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周密周到的服务环境,形成“亲商、尊商、重商、护商”的良好氛围,促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 端,金银亮.泰州市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J]. 中国市场,2010(9).

[2] 费汉华,杭瑞友,李 军.泰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