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4 10:36: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国际油价;海合会国家;国民经济;石油资源
一、低国际石油价格的背景与原因分析
国际市场的石油供求关系是决定国际石油价格的长期因素之一,同时国家石油价格的变动也反映了石油供求关系的变化。1999年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经济发展迅速,对有着“工业血液”之称的石油需求量逐年增长,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了供应不足的局面,造成国际石油价格上涨。1998年末,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仅为9.25美元/桶,随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2003年突破30美元/桶,至2008年7月达到峰值147.27美元/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各国经济陷入萧条,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美国、欧盟、日本等出现了持续性低迷,造成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量下降。为了应对油价因需求减少而出现的大幅度下跌,以海合会国家为首的欧佩克成员国达成集体减少石油供应的协议,从而改善了供求关系,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在2009年2月初跌到33.2美元/桶后触底反弹,在2011年3月份到2014年6月份期间一直维持在100美元/桶的价格上。但2014年6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出现了断崖式下跌的局面。截至2015年10月26日收盘,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原油价格报收43.73美元/桶。这一轮国际油价的暴跌是在大宗商品行情整体低迷与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也标志着21世纪以来大宗商品牛市行情的彻底结束,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全线进入熊市。面对油价的快速下跌,以海合会国家为首的欧佩克成员国并没有采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减少石油供应以改变供需关系的政策,而是在2014年11月27日的欧佩克成员国会议上作出了不减产的决定,其主要原因在于非欧佩克国家产油量逐年增长,抢夺了欧佩克成员国的市场份额,因而欧佩克成员国采取争夺市场份额而非维持高油价的决定。在影响国家石油价格的诸多因素中,供求关系及对未来石油供需的预期是影响油价的决定性因素。从需求基本面上看,国际市场的需求因为新兴经济体增长的放缓与衰退、欧盟国家经济的持续性低迷而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对于石油的供应,则由于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不减产策略,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具体来说,是因为原油从刚需为主转为需求弹性更大的时期,原油的供给增速大于需求增速,进而经过长期的积累导致供给相对过剩。国际市场供求关系改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对石油的需求量减少。美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其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但在页岩油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国内石油需求量在近几年停滞不前,页岩油能源的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美国石油能源自给的状况在近两年出现了很大改善,美国商业石油库存不断增加。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测算,2015年美国国内石油产量达到935万桶/日,而2016年美国石油产量将达到950万桶/日。虽然这一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但是却高于2014年的美国石油日产量,并且2016年的美国石油产量将达到近40年来的最高水平。同时由于担心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投资者对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充满悲观情绪。中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10月19日公布的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6.9%,这一数据为2009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最慢增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进一步调整为6.3%。此外,日本、欧盟国家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持续低迷,也造成石油需求预计的降低。第二,欧佩克成员国决定不减产政策与非欧佩克国家增加产量的政策。面对国际油价的暴跌,由于担心非欧佩克产油国抢占市场份额,欧佩克组织一直维持不减少石油供应的现状。欧佩克成员国最大产油国沙特石油部长AliAlNaim表示,原油价格可能不会再达到100美元/桶了,同时他还称海合会国家可以承受2—3年的低油价,如果沙特政府出现财政赤字,那么沙特将获取银行贷款来维持现有的外汇储备。而另一方面,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供应量则不断增加,其中俄罗斯的石油产量目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同时在伊朗核问题各方达成协议后,伊朗石油的供给也将大幅提升。因此,在供求关系方面,国际原油市场的石油供给多于需求的现状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改善。第三,新型能源的普及与推广。以美国、欧盟、日本等为代表的主要石油进口国和地区,在近些年纷纷开发新能源,推广低碳节能新技术,以此来减少石油的对外依赖并使得能源利用多元化。2011年3月30日,美国政府了《能源安全未来蓝图》,提出了三大能源战略,即开发与保证美国的能源供给、为消费者提供低成本与节能的选择、通过创新实现清洁能源的推广。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要在2025年前将美国石油进口量减少1/3,通过节能和研发,实现美国的能源独立,并且鼓励美国国内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开采。随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新能源研发上作出的努力,新能源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美国页岩油气技术取得了突破。2000年,美国国内页岩气产量占当年天然气总产量不足1%,而近十年来美国页岩气产量飙涨了十倍,在2010年其页岩气的产量达到了天然气总产量的1/4。页岩气技术的革命降低了美国对于欧佩克成员国石油资源的依赖。2007年开始,美国石油净进口量逐年下降,并且预计在2025年美国可以实现石油贸易的顺差。此外,在非洲、拉美、北极地区新能源的开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石油在国际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从而使得全球石油需求减少,造成石油价格下跌。
二、海合会国家的总体石油经济战略与低国际
石油价格背景下的石油政策经济全球化使得石油天然气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距离逐渐被打破。一方面,海合会国家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与销售;另一方面,鉴于出口导向型资源行业依赖于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海合会国家必须通过采用各种经济干预政策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石油资源,即海合会国家面临着在长期或短期以国家利益还是市场导向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选择。因此,拥有世界近46%石油储量的海合会国家必须制定长期总体的石油经济战略和在特殊时期的短期石油政策来加强对其自然资源的管理,以更好地服务于海合会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
(一)海合会国家的总体石油战略
当前,海合会国家经济在总体上进入了地租型经济社会的发展时期,即需要依靠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地租收益来作为产业升级的动力。海合会国家总体的石油战略体现在利用资源出口所获得的大量石油美元实现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从而减少对碳氢资源出口的依赖,并推动海合会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海合会国家石油战略的调整目标清晰,即以石油开发、石油化工工业为基础,通过欧佩克组织进行广泛深层次的国际石油经济合作,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海合会国家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地位。海合会国家对石油资源开发和利用所采取的一贯立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根据世界各国及沙特本国对石油的需求来进行有限的石油资源的开发;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构成对世界经济的极大破坏;在石油生产国与石油消费国之间建立具有建设性的相互依靠的关系,并减少彼此之间的冲突;认识到石油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资源价值不断升值的潜力,石油生产国与石油消费国应付出共同努力以期可以更好地利用石油资源并经营石油经济③。海合会国家一致认为,从长期来看,石油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将成为制约海合会国家地租型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海合会国家不能仅仅依赖于能源的出口,而是要利用好石油资源的潜在作用,发展本国石油企业,引进国外资金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海合会国家在近几十年中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即从单一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结构的转化目前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均取得了明显发展,但碳氢能源工业依然是海合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沙特2012年的石油产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5%④;卡塔尔2012年石油天然气生产出口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⑤;对于碳氢能源较少的阿曼,其石油产出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⑥。优越的碳氢资源条件是海合会国家实现经济转型的基础。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分析,海合会国家旨在不断做大产业结构,而不拘泥于有限的石油化工行业,因而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对海合会国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海合会国家在高油价时期可以享受石油出口带来的大量石油美元,但是在油价发生下跌、外债激增、人口激增及居民福利开支庞大的情况下,海合会国家经济不免会陷入困境,很难实现经济的顺利转型。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可以为海合会国家带来附加的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社会各个行业产值的巨大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释放潜在的大量就业机会、维持社会安定和谐等方面。从石油资源配置的方向性选择看,海合会国家倾向于从保证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并普遍采用国家垄断而非以市场为导向的石油资源配置方式,即在海合会国家的石油战略中体现了资源民族主义。海合会国家的资源民族主义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以海合会国家为代表的欧佩克成员国作为石油生产国在国际市场中占居支配地位,从而使得国际原油市场具有垄断性;海合会国家政府在石油能源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起到较高的干预作用;海合会国家石油市场的准入条件设置苛刻。为了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以应对国际激烈竞争,海合会国家制定的长期石油战略均体现了同一目标,即通过利用本国的石油资源来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并在国际社会中获得较高的政治话语权。
(二)低国际石油价格背景下的石油政策及其原因分析
虽然2014年6月以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出现了断崖式暴跌,但是沙特扎德瓦(Jadwa)投资公司的月度研究报告内容显示,2014年7月以来,沙特原油产量达1036万桶/日,同比增长了7%;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沙特原油产量将维持在这一水平⑦。同时,虽然在对是否减少石油供应的问题上欧佩克成员国内部存在相当大的分歧,但是海合会国家普遍认为石油的下跌不会构成危机,油价的下跌会导致高成本的页岩油生产厂商退出市场,进而石油市场会以“看不见的手”自行完成市场内部调节。以海合会国家为代表的欧佩克成员国2014年11月27日在维也纳召开的欧佩克会议上力压12个成员国提出的支持减产意见,最终促成欧佩克达成不减少石油供给的一致意见,并且海合会国家为了维持欧佩克成员国在石油市场中的份额,于2015年6月5日的欧佩克会议中再次促使欧佩克成员国维持现有石油产量。此外,由于非欧佩克国家抢占国际石油市场,2014年,欧佩克成员国在全球原油市场上的占有率降至41.8%⑧,欧佩克国家在目前的国际石油市场不再是唯一的石油出口主导者。因此,海合会国家必须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家进行合作来执行不减少石油供给的政策。而俄罗斯作为当今世界重要的产油国,海合会国家与俄罗斯就协调不减少石油供给政策进行了多次协商。综上所述,海合会国家采取了不减少石油供给政策来应对国际油价暴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与非欧佩克国家竞争国际市场份额。对于全球石油能源供给方面,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与出口量不断增长,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供给量在1981年首次超过了欧佩克成员国,从而使得以海合会国家为代表的欧佩克从国际石油市场的垄断供应者转变为边际供应者。2000年以来,石油价格长期高位运行的状况更加快了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生产与出口增长,并且逐渐蚕食了欧佩克成员国的市场份额。目前,欧佩克的石油产量占全球总产量逾1/3⑨。若欧佩克成员国减产,而其他非欧佩克产油国不采取减产政策,那么欧佩克成员国的市场份额将会被非欧佩克进一步压缩。在吸取了2008年因石油减产维持油价而丢失市场份额的教训后,凭借低廉的石油开采成本和充足的外汇储备,海合会国家出于对自身国家利益考虑,准备通过不减少石油供给的政策来打持久的价格战,以此将开采成本较高的非欧佩克产油国挤出国际市场,从而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第二,打压美国页岩油气等新能源技术产业。从长期看,页岩油气等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开发利用及其开发成本的逐渐降低,会对海合会国家的资源型地租经济构成极大威胁。而相比拥有巨大外汇储备和低廉石油开采成本的海合会国家,页岩油气等新能源技术产业则要面对恶劣的情况。高昂的开采成本使得新能源技术需要维持高油价才能盈利,同时页岩油气等新能源技术产业的现金流往往需要大量资本输入才能运作。国际市场油价长期维持低价将导致高成本急需资本输入的页岩油气等新能源技术投资减少、产量下降,从而使得其产业的运作进入低谷。如果国际油价高位运行,那么新能源技术将会再次得到开发与利用,导致新能源技术逐渐蚕食海合会国家的石油市场份额。由此可见,国际市场维持较低油价水平将从市场需求和资金支持两个方面动摇美国页岩油气等新能源技术产业的生存基础。曾经风光的新能源技术产业正在经历一场低价石油冲击带来的资本寒冬。
三、低国际石油价格对海合会国家国民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1 县域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1.1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县域经济,就是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划分地理空间,在县级政权主管和市场导向下,实现地方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城乡兼容。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突出发展重点产业,发挥产业比较优势。
1.2 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
县域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形成了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点。一是农村性。县域经济是一种民本经济,直接与占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相联系。要实现社会和谐,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
必须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来实现;二是地域性。县域经济的地域性,是指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割的行政界限。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三是层次性。是指一个县范围的全体经济的总和,它既有产业的总和,也有各种经济所有制的总和;四是差异性。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县域社会差异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点和难点。
2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发平不高,落后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加大。
2.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偏僻的高寒山区、低深河谷地区,生态环境差,地质地貌复杂,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建设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加之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比较缓慢,如农田水利设施较差,人畜饮水困难,缺水问题突出,住房条件较差。封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限制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流动。
2.2 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大多以农牧业为主,种植业仍没有跳出小农经济、小规模经营的圈子,经济效益不高。由于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不高,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严重影响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之信息不灵、交通不便、销售渠道不畅、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往往造成增产却减收的尴尬局面。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来源不足,财政自给能力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不抵支的状况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受资源匮乏、地域偏僻、信息闭塞、灾害频繁等因素制约,农牧民增收十分困难,收入不稳定。
2.3 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教育投资不足,国家拨付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证教师工资,使得学校无力改善办学条件。老百姓的教育观念未跟上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边远山区医疗设施简陋,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有发生。
3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措施
3.1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化合理布局
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特点制定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经济有较大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有较大提高。首先要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甘当中心城市或其他经济体产业的配角,勇于在产业链的下游寻求自己的定位,培育自己的产业优势。其次要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化生产方向,引导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依靠科技和农牧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和有机农牧产品。
3.2 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跳出过去一味求全的框框。一是要结合本地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有特色的县域经济;二是要根据本地的资源和市场的要求,重点培养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群体;三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积极发展建筑业、服务业、运输业等产业,同时,建设和培养一批有辐射力的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专业批发市场,鼓励和支持各类民间流通组织的发展,以小城镇为依托,把大工业与乡镇企业、广大农村联结起来,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使城镇成为市场的集散地和经济辐射源。
3.3 努力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纵观我国多年来城乡发展情况,实现经济腾飞的主力是城市。从我国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的小城镇发展速度迅猛,形成密集城镇群,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因此,只有大力做强城镇经济,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县域经济发展才有可能。城镇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把建整扶贫与移民建镇结合起来、把道路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城镇化提升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推进以发展县域经济为目标的城镇建设,软件和硬件上做足文章,改善城镇建设环境,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3.4 创新制度,打造县域金融平台
(1)发展民营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发展民间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为“三农”服务。少数民族地区要根据实际大胆尝试,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2)商业银行应支援农村建设服务。一是建议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内保留县级分支机构,并在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建立相应的办事机构;二是建议国有银行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县级银行的贷款权限。
(3)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立足“三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目前是是服务“三农”的主要机构,构成了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部分。除了机构职能上要明确的规定,而且要在农村金融政策做足文章。
(4)建立和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为银行信贷支持和开展多样化金融服务创造良好条件,实现达到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目的。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提高公众的信用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枚房.县域金融助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金融发展研究,2012,(10):85-8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就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提了出来,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取得明显进步,效益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出现新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战略性调整加快进行,国企改革成效显著,研发投入不断扩大,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管理得到加强,宏观调控不断改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客观存在的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大等基本国情,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的实践,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资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得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跃至世界第四,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富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在解决了这些紧迫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发展得快,更要注重发展得好。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而且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如果说以往缓解能源资源矛盾还有较大回旋空间,发展到今天,由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负担过重,一些地区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同时,随着地球环境变化,为保护全球气候和地球家园,我们也必须为此作出贡献。因此,不管是从可利用的能源资源看,还是从保护环境看,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论文关键词:国家重量级战略区域,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民营经济发展
由于东北区域在历史上曾为全国奠定工业基础,支付国家改革开放成本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过透支性贡献,基于东北区域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应当致力于把东北打造成国家重量级的新型战略区域。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利于发挥民营经济在活跃市场、创造财富、增进就业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这不仅是面向21世纪中期促进国内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升级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发展对东北区域开发意义重大,必须全面落实国家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特别是要注重利用好国家正在着手制定新非公36条实施细则的有利时机,促进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当看到,东北区域由于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民营经济发展至今相对滞后,而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金融危机后遗症显现,致使民营经济发展面临更大考验。在这种形势下,东北作为国家重量级战略区域,必须从战略高度审视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毕业论文提纲,本文对此从学与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加以探讨。
一 东北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透视
在国家“十二五”开局之际,东北区域要审时度势,由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共同担当起振兴东北的历史重任,以利于适应东北亚区域合作战略升级、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程。
1.构建东北亚区域合作引擎的战略需要
2011年9月6日,第七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长春举行,会议围绕东北亚区域能源资源合作、大图们江区域投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等议题展开了热议,可谓盛况空前。首届东北亚博览会于2005年举办,在随后的历届展会规模越来越大,辐射面也越来越广,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联系越来越密切(表一)。本届博览会成果丰硕,共吸引来自104个国家的客商5万多人,引进外资18.8亿美元(表二)。其中,新能源开发合作对接会成功签约20个项目,总金额达197亿元。加之日前俄罗斯联邦总理普京来华访问所取得的诸多成果,预示着中俄经贸战略合作即将为东北亚经济发展掀开新的宏伟篇章。目前,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美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中俄两国地理上相邻,管道运输方便,能够实现深度与广度合作,对于双方能源安全都大有裨益。与此同时,俄罗斯东进战略难免与美国的“重回亚洲”战略发生碰撞,而美、日等国又希冀于深化合作遏制我国崛起,可见中俄两国全面强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尤为必要。
而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说,中国务实地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也是推动东北地区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引擎的战略要求。《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签署与实施,体现了中俄两国共同的国际战略眼光,能够拉动东北亚各国在绥芬河综合保税区、长吉图开发开放中获得无限商机:黑龙江省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目前已成为东北亚新的投资热土,既能够打通中、俄、日、韩之间的陆海联运大通道,也有利于东北亚各国在技术、人才、资源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国务院2009年11月对《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批复和推进,标志着图们江区域开发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长吉图地区作为我国面向东北亚的重要门户,预计到2020年对外开放水平能够实现重大突破,将成为我国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发改委公布《2010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进展情况和2011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45项具体工作,标志着东北区域开放已经进入了“深耕细作”阶段。目前,东北民营经济正在积极参与到东北亚区域合作之中,其势头应当得到各个层面的大力支撑。毫无疑问毕业论文提纲,民营经济全方位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对于推动东北区域成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引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表一 2005~2011年历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规模对比
第一届
(2005年)
第二届
(2006年)
第三届
(2007年)
第四届
(2008年)
第五届
(2009年)
第六届
(2010年)
第七届
(2011年)
参展参会客商人数(万人)
3
4
5
5
5
5
5
世界500强企业(家)
53
71
81
62
80
110
101
对外贸易成交额(亿美元)
2.92
3.84
4.1
4.75
5.2
5.85
6.65
签订投资项目数量(项)
163
256
169
171
252
267
305
投资合同金额(亿元)
367.9
600.9
719
1060
1711
伴随产业的逐步发展,对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也如火如荼,费希尔等人首次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法,配第与克拉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之后,其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结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完善了产业结构理论,加深了对产业结构的认识。
关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配第―克拉克定理。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认为农业―工业―商业效益的渐进增长,势必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逐步向到第二、第三产业过渡转移。科林・克拉克进一步指明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提出“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国民经济成长应划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以具有扩散效应的主导产业为核心交替演变,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刘易斯指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大多由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组成,主要通过扩张工业吸纳农业过剩劳动力,消除工农之间及其内部结构失衡,实现工农业经济平衡发展。
二、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协调。我国服务业规模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过度依赖重化工业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34.12%上升到2002年的41.15%,但从2003年开始,服务业占GDP比重渐渐下降,不足40%,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2%的平均水平。
二是产业投资集中度过高。近年来我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建设、加工制造行业,以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端产业以及传统服务业为主来推动经济增长,逐渐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三是产业发展效率较低。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资源消耗,而并非靠技术更新和工艺流程优化。2006年,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少于5%的就业人口就可以达到我国高达42.16%的就业人口所能创造出的农业产值。
四是产业供需不平衡。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值多年在55―65%的区间徘徊,从2001年至今,消费支出比率一直低于60%,远落后与发达国家80%,发展中国家70%的平均水平。
三、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依据
国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布局决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合理划分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因而,根据各类产业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对国民经济各产业进行划分,才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才能最终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高效的发展。
基本产业是所占GDP(GNP)比重大、产品平均利润率较低的产业。主要指保障性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对其他产业的生产和服务具有支撑性作用。
重要产业是所占GDP(GNP)比重较大、产品平均利润率相当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产业。主要指产值附加值较高的加工业和一些传统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导向产业是所占GDP比例不大、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主要指产值小附加值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结构发展起着方向性和趋势性的带动作用。
四、产业结构优化的策略
应从数量、质量、空间三方面进行调整,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国民经济高效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是从产业结构的数量来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必须保持合理的产业比例关系,即各个层次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要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通常而言,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和根本的需求是基础产业所能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因而,发展基本产业是保持国民经济高效持续稳定发展的核心,次之才是重要产业和导向产业的发展。此时的产业结构模式呈现出逐渐减少的“金字塔”型。对于中等发达国家而言,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基本产业和导向产业则作为重要产业的左右两翼,支撑重要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跨越式腾飞。此时的产业结构模式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体”型。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导向产业则占据主导地位,带动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实现跨越发展。次之才将基本产业和重要产业作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此时的产业结构模式呈现逐渐增加的“倒金字塔”型的产业结构。
二是从产业结构的质量上分析,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因国民经济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重点则在基本产业,重要产业则保持合理的速度逐步发展。随后则逐步由基本产业向重要产业过渡,而导向产业则作为支持和辅助方式保证基本产业向重要产业顺利转移。对于中等发达国家而言,因国民经济以资金密集型生产为主,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重点则是重要产业,通过产业内部调整变化,重要产业源源不断地汲取导向产业的新技术和产品以及服务的优势,壮大重要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产业结构优化则是运用导向产业的技术扩散效应和带动效应,促进技术在开放的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完成向重要产业的技术输出和转让。
三是从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上分析,产业空间布局体系是指依据一定的区域功能规划要求和现实基础条件,确定区域内产业及行业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或预期格局。国家需要根据“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提升能级”的要求,在规划中明确基本产业、重要产业和导向产业的区块建设,优化空间结构和区域位置,加快实施区块规划建设,对基本产业、重要产业和导向产业所需要的土地、交通、生态等各类资源做出科学的安排和超前规划,形成各地、不同片区之间重点突出的、各种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产业格局。
四是从经济全球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经济全球化对产业结构演进过程的影响,使得各国产业成为世界产业体系的组成部分,产业分工从不同产业的全球分工,发展到产业内、甚至是企业内的国际分工,导致产业转移国际化;而产业资源大规模全球配置、高新技术进步及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将推动全球资源配置优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全球化。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我国的产业发展应充分利用产业全球转移和全球升级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资源优势,以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本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重点,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产业,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国际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日益严重,给全世界国家与人民的正常发展与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究其根本,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人类自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刻意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年以后,环境问题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为了实现经济与自然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我国提出了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绿色经济战略的正常开展可以在不破坏环境与自然的基础上实行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低碳经济作为绿色发展战略实现过程中的的重要举措,对于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良好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尽早的实现我国提出的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我们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从根本上革除传统的、落后的经济行为,树立先进的、绿色的经济行为与理念。
一、低碳经济简述
简单来说,低碳经济就是以传统经济发展行为的为基础,将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最终目标的新型、高效经济模式。低碳经济要求我们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绿色发展为基本理念,充分彻底的利用各种能源,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低碳经济的内涵主要包括了低消耗、低污染、低浪费,三个方面共同对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发挥作用。低碳经济侧重能源使用技术的创新与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力求在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不破坏或最小程度的损害自然环境。总体来说,低碳经济是当今中国经济实现平稳发展的必要举措,是实现国家长足发展与人民子孙万代长久繁衍生息的基本保障策略。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作为绿色发展战略实现过程中的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改善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低碳环境可以改善气候
气候的恶化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自然过度开采、随意排放工业废气,对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我们开展低碳经济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减少资源的开采与使用,减少工业废气对于水资源、大气资源的污染,切实有效的改善气候条件。
(二)低碳经济可以节约资源
低碳经济的三个目标就是实现资源的低消耗与低浪费,充分使用各种有效资源。绿色经济战略的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我们在资源过度开采与使用的严峻条件下,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宝贵资源。我国的各项资源储备都是有限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长久性战略。
(三)低碳经济造福子孙
通过上述的内容我们已经简述了低碳经济在改善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突出作用,而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子孙后代提供更加利于发展生存的环境,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繁衍。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不能相互隔离,唯有通过绿色发展战略才能实现两者的完美统一,实现中国社会的长久发展。
三、绿色经济视域下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绿色经济视域下的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不仅需要国家政府政策上的支持,还需要社会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从身边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实现低碳经济战略的良好发展。
(一)大力宣传,使低碳观念深入人心
低碳经济战略的良好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还需要全社会普通民众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借助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大力宣传低碳发展观念,使低碳发展观念深入人心。通过大力宣传充分调动社会普通民众的低碳环保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实现绿色经济战略的正常开展。我们宣讲的内容应包括低碳发展的正面宣传,同时也应包括环境污染、气候恶化、资源枯竭的反面宣传警戒。大力宣传低碳观念对于绿色经济战略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国家大力支持与调控
绿色经济视域下的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政策上的的支持与宏观的具体调控。国家要制定详细的产业扶持政策与战略调整战略,切实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可以逐步减少石油、煤炭、木材的使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型清洁能源,逐渐降低高污染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比重。国家政府部门要给与政策和物质上的支持,政策上的支持是基础,物质上的支持是关键。除此之外,国家还要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给与必要的调整与控制。调整与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因发展绿色经济战略而造成国民经济的大幅度降低,我们时刻注意保持国民经济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既不要发展过快也不要发展过慢。
(三)调整产业结构,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钢铁、煤炭、建材等产业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整体提升至关重要。但事实情况下,钢铁、煤炭、建材等产业均是高碳行业,这与我们发展低碳经济是背道而驰的。我国的经济学家曾经指出,要想真正的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放弃钢铁、煤炭这些高碳产业。但这却是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冲突的,国内、国外对的市场对于这些高碳产业需求很大,对提升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具有很大推动作用。长久以来,高碳产业聚居地已经发展形成十分健全的城市结构与模式,低碳产业难以适应与发展。为了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正常开展,我国要对这些高碳行业进行必要的产业调整,逐步的由高碳行业主导地位转变为低碳行业主导地位。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关键就是要摒弃传统的高碳行业,进行产业调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四)大力发展低碳城市
高碳产业聚居地已经发展形成十分健全的城市结构与模式,低碳产业难以适应与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适合低碳产业生存与发展的中心城市。城市的设计与建造要体现出低碳环保的理念,在城市范围内大力运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清洁能源。除此之外,我们在进行城市功能布局构建时,要充分考虑低碳行业的布局与利用,力求构建一个能最大程度发展低碳经济的城市功能布局。
(五)大力发展低碳交通与建筑
要充分发展低碳交通与建筑。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低碳理念,建筑物的外界冷暖隔离材料要符合节能、环保、低碳的要求。在房屋的内部建筑方面要注意采光与自然通风,减少空调、浴霸等高耗能电器的使用频率。除此之外,在家庭环境中,大力推广节能电器设备的使用范围。例如,节能灯代替白织灯泡、电风扇代替空调等。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全社会普通民众的共同努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另外,我们还要对交通方面进行低碳化处理。处理的范围包括了汽车尾气的处理、交通路线的改造、交通工具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汽车排放出的尾气进行污染处理后再排放到空气中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空气污染。提倡步行、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环境的不断恶化与自然的不断衰竭,绿色经济战略下的低碳经济发展可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与统一,实现我国经济的长久平稳发展。绿色经济战略的正常开展可以在不破坏环境与自然的基础上实行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马静.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低碳经济研究[J].绿色科技,2011(04).
[2]刘思华,方时姣.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的两大引擎――论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两个基本形态[J].经济纵横,2012(07).
[3]秦海英.促进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1(03).
关键词:服务业 占主导 转调 新观念
Abstract: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level, service industry will replace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become the leading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ccounting for the subject statu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industries lags behi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does not adapt, has become the main key fact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the first thing is to renew the idea, especially in the coastal area of the fast development, must abandon the inherent idea, set up the new concept of service industry as a leading and innovative ideas adjus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 words: leading new ideas for services and transfer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般包括三大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升级。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服务业将取代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占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加快服务业发展,首先是要更新观念,特别是沿海发展较快的区域,必须摒弃固有的观念,树立服务业为主导的全新观念,创新思路调整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服务业占主导已成为三大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一般趋势
分析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发展实践,三大产业所占比重的演变发展呈现出一般的总体趋势:第一产业最初占主体地位,后逐步下降至占比重最小;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超过第一产业占主体后下降;在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过程中,第三产业比重由缓慢上升变为迅速上升,直至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和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发展实践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是二、三产业发生构成变化的临界点,这时社会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制造业分工更加细化,企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会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服务业将逐步取代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占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超过50%。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GDP总值构成变化的总趋势是农业比重下降,服务业的比重上升,这一趋势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相同,所不同的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也在下降,唯有服务业迅速上升。而到8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伴随着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总趋势,发展到世纪末,全球服务业占GDP比重达63%,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达到71%,中等收入国家达到61%,低收入国家达到43%。总体上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业一般占GDP的60~80%,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美国自1947年以来,制造业的比重一直在下降,目前制造业约占国民经济16%,而服务业的比重在80%左右。
虚拟组织的出现,或许能给这一发展趋势以解释。在新世纪交替之际,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虚拟企业、虚拟银行等各种虚拟组织纷纷显现。这些虚拟组织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的临时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要的目的。虚拟组织里既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像传统企业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尽管组织是虚拟的,但资源却是真实的。以虚拟组织为载体,在国际上就出现了虚拟管理。
二.当前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
我国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明显,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28.1%下降到2008年11.3%,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则由1978年的48.2%和23.7%,分别提高到2008年48.6%和40.1%,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在进入新世纪后,服务业所占比重一直处于徘徊波动的状态,中科院2007年《财经蓝皮书》指出:“十五”时期大多数年份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都低于GDP增长速度,其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由2002年的41.7%降为2005年的40.2%。2007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比是11.7:49.2:39.1,比2005年又有所降低;2008年为11.3:48.6:40.1,基本恢复到2005年的水平;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43.4%;2010年有所降低为43%,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自1992年以来,中央连续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不断地以新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中国服务业发展并没有像预计或期盼的那样进入高速或跨越式发展时期,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将会继续存在,从“工业经济型”社会向“服务经济型”社会转变还任重而道远。但从总体发展趋势看,近几年,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回落将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发生转折的标志,服务业加快发展,并将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而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趋于下降。
三.更新观念确立服务业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发展战略
1.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为解决供给不足只注重发展一、二产业;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直奉行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认为服务业是搞服务的辅助产业,形成轻服务业的发展观念。特别是沿海较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达到相应水平时,受以工业为主导发展方针惯性的影响,各地仍然坚持工业强镇、工业立县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形成了第二产业占突出比重的现状。这从烟台市与衡阳市的对比中看得很清楚,据报道,2010年,衡阳市人均GDP为32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18.6:45.5:35.9;而同期,烟台市人均GDP达到1012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却是7.7:59.2:33.1。烟台市人均GDP是衡阳市3倍多,而服务业占GDP比重却比衡阳市低近2.8个百分点。
2.总体已进入服务业占主导快速发展的战略调整期
2008年,我国GDP总量为30.067万亿元,折合4.3274万亿美元,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GDP达3266.8美元;初步核算,2010年GDP达397983亿元,人均29748元,按年末汇率1:6.6227美元,合4492美元,虽包含有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但毕竟远超3000美元的二、三产业构成发生变化的临界点。在总体上,我国正处于服务业占主导的三大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时期,发展服务业的潜力很大。从市县看,因发展不平衡,沿海发达地区正处于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和机遇期。2008年,烟台市人均GDP近8000美元,烟台市的蓬莱市人均GDP约5270美元,2009年蓬莱市人均GDP达6000多美元,2010年增至约6640美元,然而,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尚不足发达国家和地区的1/2。这说明,烟台市及蓬莱市发展服务业的潜力很大,都早已进入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机遇期,而却仍坚持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3.确立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全新发展战略
为尽快改变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五年发展目标,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2011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称,预计十二五期末,服务业占GDP比重约47%,服务业增长速度快于同期GDP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2010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37个区域,力推服务业发展。
所谓的货币战略强势弱势,是相对于一种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而言。现在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开放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就面临与其他货币的比较、竞争问题。
一个强势的货币可以获得在全球的铸币税收益,并且拥有国际贸易与投资中的定价权,从而规避汇率风险。与此同时,它也拥有了更多的国际社会责任,减少了货币政策的转圜余地;一个弱势的货币,不拥有国际交易的定价权,为应对交易需要储备大量外汇,从而承担了更多的汇率风险,但同时在货币选择上可以根据自己国内的经济形势,拥有更多的灵活性。
可以说,选择强势弱势是策略问题而无优劣之分。不是说强势货币一定有利,弱势货币一定不利。因此,货币战略的选择应该基于本国的经济、政治势力和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来决定。在中长期内,可以认为,人民币选择强势货币战略已经具备相当的国际、国内条件和雄厚的宏观经济支撑。
改革开放后的近三十年,我国保持了9%以上的经济增长率,近八年来,物价指数基本都在5%以下。持续高增长、低通胀、庞大的外汇储备、国际交易规模为人民币新的战略选择提供了有力保证。人民币经受住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大考验,也向世人表明中国是可以选择强势货币战略的。人民币在负担起一定的地区或者国际的经济责任时,也是需要选择强势货币战略的。选择强势货币战略,既是我国国际经济地位上升的体现和需要,也是排解当前面临的升值压力和庞大的外汇储备问题所采取的有效步骤。
人民币选择强势货币战略是大势所趋,急需提前谋划。但是,我国的经济、政治现状又表明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国货币的国际战略要与总体的经济发展战略相协同。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到2020年经济总量再翻一番,到本世纪末,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与此相适应,我国货币战略的选择就应该制定一个中长期战略。首先增加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也就是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从盯住一揽子货币到完全浮动汇率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从外汇管制再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又需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要发展成国际交易中的本位货币更需要时间和国际、国内形势相配合。因此,人民币的国际战略只能与我国宏观经济战略相适应。
货币这个被古典经济学家称之为“面纱”的东西,往往能够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与否。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来看,我们需要了解战略选择的条件、时机、策略和原则。几年前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忽视这层薄薄的面纱,往往会带来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狂风暴雨。
当年梁启超先生气势磅礴地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运用到货币战略选择上则是国家强则货币强,国家弱则货币弱。
段炳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房地产财富效应助长社会投机
常 清
近期,经济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我国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是在误导社会资本投向,削弱我国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助长了全社会的投机心理。
王育琨先生在《中国证券报》“警惕财富模式向不动产集中”一文中指出:“核心问题是政府想让资金流向哪里?因为房地产的利润高,其他行业的顶尖企业都把资金转向房地产,联想和海尔都开始做房地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财富模式,它要毁掉中国经济”。我认为他提出的问题是相当深刻的,应该引起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的力量,形成支柱产业,从而产生核心竞争力。房地产业可以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但归根到底,它是一个消费产业,形不成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发展房地产业是满足人们的住房消费,国家对房地产的政策引导应该从居民住房消费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财富效应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健康与否。对于社会资本而言,要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公平竞争,避免寻租,这样的财富模式是健康的。理论上将房地产业看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实践中房地产的寻租和暴利的财富效应是对社会资本进行误导,致使全社会投机心理加重。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个最大的理论障碍就是对投机的认识。在计划经济时期,“投机倒把”是犯罪行为。改革开放后,政府开放市场鼓励流通,对于实物产品的贸易在理论上予以正名,在实践中政策鼓励,但是仍将虚拟经济中正当的投资交易列为投机。实际上,投机行为区分为正当的金融投资和非正当的寻租投资。,权力和资本勾结,不通过公平竞争,不付出体力和脑力劳动,不承担风险而获取暴利,才是真正要受到指责的投机行为。
我国房地产业最大的症结在于,房地产商与政府的行败结合起来,通过特殊的寻租行为,获取廉价土地,高价售房于民,谋取暴利。形成了非常恶劣的财富效应。这种财富效应与不劳而获没有太大差别,彻底抛弃了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原则,没有公平竞争,没有风险和收益对等,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腐败和寻租的畸形产物。
房地产业的巨大财富效应不仅诱导社会资本向这一产业集中,而且还给全社会一个不好的示范。这种腐败获利的方式将会对全社会的财富是非标准、财富道德底线产生冲击,使社会投机心理膨胀,诱导全社会的房地产投机行为加剧。
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每一个行业的发展所获得的利润都是以社会平均利润率为中轴线上下波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些拥有高新科技的产业和一些特殊智力性的产业获取比较高的利润率,形成良性的财富效应,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高科技产业和高智力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竞争力不断提高,都是这种财富效应起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重要性;现状;关系;措施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其事业不断扩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交通运输业不但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还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在社会生产、产品分配及消费等过程中起枢纽作用,人民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一、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步入了物品全流通时代,在社会发展中交通运输所占据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作为社会生产、服务的连接枢纽,交通运输业也在逐步完善及发展,只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才能对社会各经济区之间的运输需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同时向国家及人民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我国不断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进而对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同时增强了人们出行的安全性。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二、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交通运输是社会生存的重要前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事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升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交通运输是指在人们生产、消费的过程中,借助于运输设施完成人和物位移的全过程。为满足生活需求人们必须进行连续性的生产,在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过程中,生产商品等都会发生位置转变的情况,实现这种转变情况的主要工具为交通工具。在生产过程中运输占有重要位置,也是社会生产及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交通运输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经大量数据显示,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足及稳定,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业是国家安定、繁荣的可靠保障。
2.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则有效提高了其运输效率及服务水平,在运输业发展的同时,还对其成本进行了极大的降低,这就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当经济水平过低时,就会对交通运输的规模、科技创新及方式等方面产生极大的约束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经济水平的提升才能促进交通运输产业的平稳发展。基于此,在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协调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及探究。只有确保经济发展,才能满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还能为交通运输业带来更大的发展市场。
三、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如推动就业、调整产业结构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1.交通运输业推动就业,拉动经济增长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直接带动建材产业、机械制造业和石油产业的发展并实现在经济链上的扩展。据交通运输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关昌余介绍,高速公路的建设是拉动经济最有效的载体之一。高速公路投入一亿元,就可以直接创造1800个就业岗位,间接创造2100个就业岗位。每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设就要消耗500t到1500t的钢材,4000t到12000t的水泥及1900t左右的沥青等。这样庞大的数字,充分显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交通网的便捷可以有效实现产业之间的互补,进而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还能拉动交通路线附近的产业,增加就业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交通运输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交通运输部原名为交通部,随着名称的更改,交通运输业结构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也代表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才需求结构与交通运输业结构存在密切的联系,如某一方面产生改变都会对另一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经济产业结构起到重要的调整作用,从本质而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够推动沿线经济的发展,缩短产业之间的距离,推动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高效化,同时还起到调整能源配置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不断加快速度,技术产业结构在资源配置关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对运输人才需求的结构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对交通运输人才的专业性及多样性有着诸多的限制。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业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民生建设的基本内容就是对人民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衣食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出行更是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任务。在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升的今天,安全出行已经成为人们及社会关注的主要热点。当交通运输业发展过慢将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对经济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将交通建设提到国家发展日程中,在其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将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将极大促进城乡交流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四、国民经济与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的措施
1.优化交通运输产业结构
为健全交通运输管理机制,必须不断对交通运输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同时进行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如交通运输发展策略的合理制定,可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对产业发展战略进行适当地调整,加大交通运输业建设项目的力度,对城市交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以此达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确保交通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2.提升交通运输系统发展规模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相关部门不重视交通运输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将对经济增长造成极大损害。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起着先导性作用,因此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并加大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推动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3.改良交通运输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了以公路和铁路为主、航空水路运输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同时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适应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应站在全局高度增加、协调各运输方式的发展和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优化资源结构及降低运输成本。为改善交通运输市场的竞争环境,发展多种运输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市场竞争的有序性,同时可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多便利,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不仅能增加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还能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及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实现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在深刻认识到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性的基础上,优化交通运输产业结构、提升交通运输系统发展规模及改良交通运输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连新泽,姚智礼.交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35):278-279.
[2]张云,孙启鹏,丁海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有关问题的探讨[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3]刘秉镰,赵金涛.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06).
[4]蒋超楠,孔维一,刘源楮.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探析[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流通经济范畴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交通运输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我国交通运输经济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当前国内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环境研究
从实践中来看,当前国内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产领域的交通运输环境,另一种是消费领域的交通运输环境,全面认识这两种环境对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生产领域的交通运输环境。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依然没有完全复苏,国内生产领域中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具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国际出口市场的不断萎缩,导致大量的成品或半成品必然通过交通运输方式实现全国范围的相互流通。在该种现实条件下,国内的经济发展的开发度决定了生产领域的短期滞后性。由此可见,交通运输行业在当前的生产领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尤其表现在业务量限制方面,进而导致该领域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特点。
其次,消费领域的交通运输环境。从实践来看,对于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内需拉动问题而言,应当将重点放在消费领域,即假日经济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等,这些都是促进消费者获得交通运输产品与服务的重要内容。据调查显示,消费者在商务出行、旅游以及网购方面的消费正在稳步提升,因此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
从本质上来讲,交通运输业主要负责的任务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货物在空间位置上的转移和调度,无论政治、经济,还是社会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以下以2012年上半年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之现状为例,对当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进行总结,
据统计数据显示,本文由收集整理2012年上半年我国公路、水路客货运输量与周转量都有了明显的增速,但较之于去年同期则有所减缓。形成规模的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超过47亿吨,同比增长7.2%,同时其增速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1个百分点;而规模以上的港口实现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400万标箱,同比增长8.8%,而且其增速要比去年同期降低4.3个百分点。2012年上半年,我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达5490亿元,此数据同比下降了6.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速降低21.7%,其中投资规模也出现可幅收窄现象。上半年我国公路建设上投资达4733亿元,同比下降7.8个百分点;内河建设方面投资211亿元,同比增长33.1个百分点;沿海建设方面的投资为450亿元,同比增长4.9个百分点。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大大加快了国道运输干线的建设,但是农村公路交通运输条 件依然非常有限;港口集装箱和大型的散货泊位能力非常有限,尤其是主要港口航道依然有待进一步开发。从整体上来看,许多大、中城市的路网结构建设并不合理,现代化的快速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依然没有建成,交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城市交通建设领域的大容量地铁及轻轨交通方式依然没有大的突破。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经济发展资金比较紧张,尤其是固定资产领域的投资在不断的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银行信贷资金难以及时的落实,地方政府财政资金落实不到位;第二,航运业发展趋势不乐观,市场呈现出需求放缓、成本上涨、运力增加以及运价下降和亏损扩大等态势,以致于多数中小航运企业面临破产风险;第三,2012年上半年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整体上来看相对稳定,但是一些重大运输事故有增无减。从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相对于中国的发展要求而言,供给仍然难以满足客观需求。
三.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战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实现交通经济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从实践来看,可持续发展理论所研究的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而对于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而言,不仅要研究其与身体环境的关系,而且还要加强其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交通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注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相处。基于对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与供需矛盾分析研究,笔者认为未来中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应当坚持如下发展战略:
(一)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对交通运输系统实施全面战略性调整
从实践来看,交通运输具有能耗量大等特点,因此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对能源进行合理的使用,对交通工具进行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其能源消耗,以保护环境。根据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应当对当前的交通运输结构进行优化,建立以低碳环保为主体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当前交通运输业主要分为交通、民航和铁路三个部门,让三者之间各自为政,很难实现统筹规划。各种运输经济发展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打破传统的部门分割,实现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体系的战略性调整。
比如,就运输占地而言,复线铁路通常与16车道公路的运输能力基本相同,但铁路所需用地宽度为15米左右,而公路则需要占地122米,由此可见,铁路的实际占地仅为当前公路建设占地的八分之一。上述指标,在各部门自行制定发展规划时不可能也没必要成为参考依据,但是如果按照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达到节约资源、能源、与自然协调的目标,在制定规划时,必然成为重要依据。
(二)提高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水平,走集约化道路
从实践来看,管理就是生产力,它主要是通过对交通运输经济过程的控制、生产环节以及工艺规律等进行研究,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组织策略,以保证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质量,并提高其管理效率。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实践中,应当采用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以最少的能源耗损来满通运输经济发展之需求,从而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可以通过运筹学对库存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哈桑降低其库存量,从而实现节约库存成本之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交通运输线路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合理选择,在保证运输生产资料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从而走上集约化道路。
(三)引进先进技术,构建智能化的现代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系统
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发展新型的节能运输工具,同时探寻新的替代能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纳米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燃油燃烧充分度,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将太阳能和原子能引入到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够保证现代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的持续性。同时,要将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大力发展智能性的现代化运输系统。在建立全方位的电子控制系统基础上,充分发挥准确、实时以及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机制,对交通运输工具、驾驶人员以及道路等因素进行综合管理,提高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服务质量,以提高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人性化。
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意义
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进行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具有决定现代物流发展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物流在一定时期的基本目标和这一目标的途径问题。经济发展战略有多种层次,政府需要制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地区的发展战略,农村的发展战略,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关系国计民生,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状况。因此区域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实与补充。国民经济的宏观目标,包括经济发展速度,工业的发展规模,工业的布局,商业的业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科学文教发展远景等。现代物流发展战略不落实,国民经济的诸多目标就难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宏观框架和方向,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的发展战略,如能源、交通、高科技的发展,几乎全部与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其次,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区域都有区域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以及建立在比较优势上的区域分工与协作。现代物流是区域分工与协作的桥梁和纽带,合理的现代物流发展定位与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与区域分工,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作用重大。
再次,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区域内各种产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每一个区域都是三次产业并存,三次产业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三次产业结构具有不断调整优化的趋势。三次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三次产业结构合理,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有巨大的带动力量,产业组织形式科学,经济运行质量必然提高。若三次产业不能协调发展,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必然不断下降。因此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战略来促进三次产业向更加合理的结构和组织形式调整,来发挥城市和地区的优势,提高区域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科学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能引导现代物流不断向高水平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规律可遁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战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良性引导作用。现代物流的发展、现代物流的运作同样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如现代物流的聚集效应、现代物流的增长机制以及现代物流演进历程与未来发展趋势等。科学的区域物流发展战略能引导现代物流不断向高水平发展。现代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制定能够使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法令协调一致,既防止顾此失彼、相互脱节,又防止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现代物流的发展呈现为一个动态、有机的系统过程。
(三)科学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是解决物流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现代经济生活中也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如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较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落后、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发展现代物流加以适当解决。而问题的解决需要一整套系统严密的现展战略来逐步完成。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可以协调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的解决。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问题;城市、地区经济效益和整个国民经济关系的问题;各项产业的投资结构问题等等。如果区域物流发展战略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现实中由这些问题造成的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就能够得以解决甚至得到预防。
由此可见,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综合意义。为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需要根据青海省的区位优势制定出一整套关于青海省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框架。
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层次性、区域性等特征,因此,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战略的依据、战略目标重点、战略措施等几个方面。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应主要明确各部门的发展方向、远景目标、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步骤、实施措施等项内容。研究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应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现为在战略所规定的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规模。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应注意:
目标要制定得适中,既要有难度,又要有竞争性并现实可行。目标制定偏低,就会缺乏竞争性,没有挑战性,不符合制定战略规划的初衷,难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而目标过高,脱离实际太远,没有实现的条件和可能,人们就会失去信心,同样也不会为之奋斗。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战略目标的定性描述,通常表现为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总体发展方向。但发展目标也应有量的规定,是区域部门分析、预测、平衡和调整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战略目标应该体现质与量的统一,否则很难推进。
各时期各部门目标相互衔接。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涉及面很广,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而且包括经济领域以外的其它领域,如文化、教育、人口、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各个领域。为了实现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实现其既定的发展目标,各时期各部门的发展目标必须相互衔接,使需求与供应相适应。突出重点,不包罗万象。战略目标是人们为实现战略目的所设想的标准。因此,战略目标不可能也不应该包罗万象,而要突出重点。
(二)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重点
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必须明确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在确定战略重点时通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选择本区域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所具有的优势领域,可以扬长避短,助优淘劣,争取主动,求得发展。二是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是工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交通则是经济运转和区际物资流通的基础。在确定战略重点时,需要全面考虑这些方面。三是区域物流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区域物流是一个整体,各部门、各地方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组成要素。如果某一个部门或某一地方出现问题就会制约区域物流全局的运作和发展,会影响整个区域物流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些部门或地方就会成为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具有阶段性,这是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时需要注意的。因为在不同时期,各地区面临的环境和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会发生改变,因此战略重点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够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三)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
动的指南。比如一个区域的战略目标确定后,是采取全面推进,还是采取跳跃式的发展;是依靠自身为主还是依靠外援为主去实现目标。这就是战略方针问题。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方针要服务于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应简明扼要,易于掌握要领。因此,它既不能过于琐碎,又不能过于空泛。战略方针越具体,对指导战略的实施越有利。
(四)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措施
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措施是实现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发展战略的手段。制定战略措施,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实施措施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在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关心人民生活需求的各种措施,如社会福利、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措施和协调地区关系、促进平衡发展的措施,常常成为战略措施的重要内容,且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青海省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步骤
为了实现现代物流发展目标,系统建设的阶段性战略是:三年内形成青海省现代物流体系雏形,五年内建设较为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并具有一定的国内竞争力,十年内使青海省现代物流体系从基础设施到管理体系均与国际接轨,力争成为我国和西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区域。这种阶段性战略既考虑了青海省物流业发展现状,也表现出一定的超前性,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中关键是起步期。
三年内,青海省要通过完善物流市场发展软硬条件,系统整合现有产业和组织资源,引进先进物流组织管理技术,培育青海省物流服务品牌和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促进工商企业普遍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等措施,以系统规划、政策引导、法规保障、典型带动、重点发展、梯次推进、逐步完善为策略,着重发展国际贸易物流、工商企业物流、城市生活物流以及物流关联产业。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及机场、铁路、公路货运枢纽的改造和建设;规划建设机场、经济开发区几大物流园区和若干个物流中心及一批配送中心;初步形成支撑物流体系高效运作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试点和推广发展以优化企业供应链为方向的工业物流、流通加工物流及商业、农业配送物流、改造传统物流组织等工作,使物流产业、物流关联产业、物流企业及物流服务能力、物流市场需求初具规模。这一阶段,要创造出青海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声势,促进物流投资和物流需求的聚集。
五年内建设完成物流园区、综合及专项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相结合的多层次且布局合理的物流服务网络;建设完成技术水平和服务功能居全国一流水平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形成畅通的多式联运体系;形成西北贸易物资的集散分销中心和物流加工中心。在这一阶段,要打出青海省物流业的知名品牌,树立青海省物流业的良好声誉;要完成青海省物流服务系统的网络化扩张;同时也要特别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和物流服务的规范化。
青海省发展现代物流的实施策略
三年内,青海省发展现代物流的具体实施策略是:在建立专门机构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典型带动和重点推进。
(一)建立机构
成立青海省现代物流推动办公室。现代物流推动办公室对现代物流的发展直接负责,这是发展现代物流业在管理机构上的保障。其主要职能应该有:拟定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拟定综合物流中心、物流网络的规划;拟定宏观物流产业政策;拟订专门的物流法规,包括市场准入与推出机制,索赔、规范物流企业经营行为和物流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建立物流管理体制;建立与物流产业相关的调解和执法部门。成立青海省现代物流协会,统一对外组织、参加现代物流会议和推广现代物流活动。这对发展青海省现代物流事业将是非常有益的,现代物流协会的会员包括青海省有关单位、物流企业和物流业的从业人员。
(二)统筹规划
发展现代物流作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将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进行统筹协调规划,提出分步实施方案。
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涉及到工业、商业、金融、信息等多个行业。目前,从各区域、各行业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与行业分割严重,物流活动自成体系。因缺少信息交流与业务合作,使资源无法实现合理配置。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闲置。政府应该对现有的物流资源进行摸底清查。根据青海省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交通网络、产业布局的特点,将分散的、零星的资源整合起来,统筹考虑,制定整体规划方案,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资源,迅速改变青海省物流系统分立、物流资源重复配置的格局。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要服从国家有关政策和青海的长远发展规划,有利于实现青海省的功能定位。在推动物流发展时,应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掌握好步骤和层次。一方面,要防止有些企业在不具备资质和条件的情况下,搞“翻牌公司”,造成市场混乱。现代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如果现代物流企业素质低下或随意退出市场,将会给接受服务的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企业一哄而上。如果不加分析评估,盲目剥离企业自身的物流功能将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
(三)政策引导
为使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政策引导十分关键。政府部门要从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推进物流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为各类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物流涉及的面很广。工商、税务、海关、商检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以青海省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瓶颈为突破口,如企业自运部分如何有效剥离以及物流人才短缺等问题,会同企业界、法律界及学术界有关方面的专家,深入实际,共同研究,尽快出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然后,发送到企业和各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性意见。最后再根据反馈的意见,进行补充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地方性产业政策。
(四)典型带动
在现代物流业的起步阶段,无论是物流组织的形成,还是工商企业对社会化物流服务的利用,都缺乏必要的经验,也难以看到预期效果。所以有必要在物流发展起步阶段树立一批服务于工商企业取得明显效果的物流组织的典型事例,使之起到示范和推广的作用。
首先是选择试点企业,这些企业必须具备适合推行物流服务的基本条件,如:生产消费中物流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物流费用有通过物流管理大幅降低的可能,企业运转基本正常,企业有行业代表性,企业领导有推行物流
管理的积极性或已有一定的物流管理基础等。在主要行业(如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医药、物资仓储等)的各类经济实体(如三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都应选择一两家企业进行物流普及和推广的试点。
其次,针对上述选择试点企业的特征,选择合理的物流服务组织和物流服务模式,以产生明显的效果。物流组织既可以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既可委托一家物流企业,也可委托多家物流企业),也可尝试将企业原有物流组织进行升级改造。物流服务模式要由企业与物流组织之间做出双向的协商选择。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应尽量符合现代物流业的一般规范,在试点过程中,逐步延伸服务内容,逐步提高服务要求。
再次,总结典型经验,推动物流业全面发展。总结物流试点的效果、试点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一般,性规律、一些好的值得推广的经验、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等。通过物流试点所产生的效果,吸引大批企业推行物流活动带动物流组织的发展和第三方物流需求市场的形成。试点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规律、经验、教训都可成为推广企业的借鉴。而相关部门对试点中反映的共性问题,也可通过物流协会或相应的对策措施予以协调解决。
(五)重点推进
1.依托青海省的运输系统、区域政策功能等条件,大力发展国标物流和外贸物流,面向东部经济腹地,把握西部开发机遇,大力发展国内物流。通过各种协作方式扩大物流市场,恢复和提高青海省对经济腹地的辐射力。
2.尽快整合现有信息产业资源和服务基础,构建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和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
3.建立物流服务协会并率先制定出地方性现代物流产业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法规保障适时适度地引进先进的物流组织、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使青海省物流业尽快与国际接轨,并带动青海省物流市场规范的形成。同时通过对现有运输、仓储、等企业及相关物流资源的整合,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
4.结合青海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汽车、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等产业的改造,以优化供应链和改善销售方式为方向,在工业企业普遍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改造各企业传统的物流组织和物流管理方式,建立一批为之服务的专业物流服务中心(包括流通加工、物流配送、成品商业物流等内容)。
5.大力发展商业物流和城市生活物流,形成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体系和城市生活配送体系。在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形成与之适应的电子商务配送体系。大力发展面向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物流服务。
关键词:哈大齐;工业走廊;地方政府;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171-02
哈大齐工业走廊作为黑龙江省的核心经济区,是实现黑龙江省富民强省的关键。然而,在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经济活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现有的市场机制是无法完成的,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快速发展必须要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
一、地方政府作用的空间分析
1.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存在着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市场并不是对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能够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市场调节有其发挥作用的优势领域和范围,主要是在微观经济领域。对经济总量平衡等宏观经济问题的解决则需要政府。二是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具有滞后性,也必须依靠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来解决。
2.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多重性目标
目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已越来越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不仅要经济增长,还要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等。由于市场机制为单一的经济目标服务的效果很好,对多重目标同时起作用却很难奏效。因此,这些互相矛盾的多重目标的实现,只能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3.解决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
市场调节经济活动是通过各经济主体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来实现的。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纯经济性的,除了经济问题之外还有社会问题需要解决,如市场调节会造成人们的收入差距扩大,贫富悬殊等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由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二、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
1.科学制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及其为此而实施的总体规划和方针政策。由于哈大齐工业走廊所辖各地方的资源、地理、交通、经济发展的现状、潜力都不完全相同,各地方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有所区别,这就迫切需要走廊上各地方政府根据走廊总体规划要求,制定带有本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应以市场为基础,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交通、通讯、能源的发展程度,资源优势和不同的经济增长点等具体情况制定。需要强调的是,在制定本地区发展战略的时,各地方政府应对本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自身的基础条件和现有的人文环境等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对本地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及其资源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2.合理调整地方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包括部门内的分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的情况,以及它们在社会总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实质上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任何地区的产业结构都是在各地方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引导下逐步形成的。而各地方政府在制定本地区产业政策时往往根据的是本地区自然资源、经济制度、科技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很难设想,离开地方政府的引导、扶持和限制,优化产业结构能否取得成效。可见,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产业结构和走廊上的各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找准本地区资源优势,结合本地区已有的产业优势,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政策,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从而推动走廊经济快速发展。
3.提供质优、价廉、稳定的公共产品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主要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物质和人力基础设施,如交通、邮政、通讯、电业、自来水供应等物质基础设施,教育和基础科学等人力开发设施。公共产品部门是非竞争性部门,市场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调节,它们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回收慢,个人资本一般不愿介入,但它们又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必须承担起这一重任,加大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为走廊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虽然在过去的经济建设中,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公共产品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公共产品供给网络,但是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公共产品供给和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走廊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大现代化的公共产品网络建设对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经济建设来说就显得尤为必要。
4.加大信息中介服务,促进走廊经济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已进人到信息时代,加快信息设施建设,扩大政府传播各种经济信息的能力,以信息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地方政府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一项重要职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获取信息的成本较高,某些实力较弱的经济实体没有能力获取他们所需的,较为完整准确的各种各样有用的信息,这成为阻碍这些经济实体发展的瓶颈。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因此,走廊上的各地方政府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市场信息传递机制,使走廊上的企业及时、准确了解国内外市场信息,为其制定生产计划,打开产品销路提供较大的帮助。
5.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为走廊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经济要持续发展,依靠的是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教育则是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手段。目前,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建设发展迅速,对知识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过程中,首先,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与走廊经济的合作。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高等院校众多,如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黑大等,这些院校科研能力较强,将它们的这种能力与走廊经济结合,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必将推动走廊经济的发展;其次,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因为随着走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走廊上的企业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提供;再次,抓好继续教育。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较快,即使有些人是高中、本科、研究生毕业,不及时更新知识也会满足不了新形势对劳动力的需求。
6.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特定的调控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事先不能确定的、特殊的具体问题,这些特殊的具体问题会对走廊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特定的调控。
三、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作用实现的途径
1.建立现代的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理念
政府管理理念是政府在行政活动中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行政活动中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必须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一致。目前,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各地方政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还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因此,摈弃过时的管理理念,形成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新的政府管理理念,对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政府尤为重要。
2.加强走廊上各地方政府的合作
目前,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因地方政府各自为政,造成了市场分割、经济恶性竞争、产业雷同、城际软硬件设施街接乏力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走廊上的各地方政府基于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开展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对市场规范的共识,扫除行政壁垒,促进走廊经济的发展。当然,走廊上各地方政府的合作必须是在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和走廊政府合作机制基础上,通过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来完成的。
3、密切关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走廊建设的影响
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性因素发生,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会对走廊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走廊上的各地方政府应该密切关注走廊经济的发展,在那些不确定性因素发生的时候,根据它们对走廊经济影响的程度,适时调整走廊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各种经济政策,以保证走廊经济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平衡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80-01
1 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从解放初到1978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致以在论十大关系中所阐发的观点为基准,坚持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地方应该想办法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首先是协作区,然后是许多省,只要有条件,都应建立比较独立的但情况不同的工业体系。这样,在平衡布局原则和建立相对完整的各区域经济体系的区域经济理论指导下,我国形成了一种相对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平衡区域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不仅形成了平衡的发展模式,而且还产生了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
2 非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针对我国基础薄弱,资金短缺的现状推行不平衡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七五”期间,为了符合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根据地理同质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我国从东到西依次划分为东部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区三大地带,同时确定国家投资重点由内地向沿海转移的发展战略,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由沿海向内地“波浪式”推进,以沿海带动内地进而实现全面的经济发展。我们把这种由先到后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称之为不平衡发展模式。
3 两种发展模式的比较
平衡发展模式合理性表现为:(1)从我国建国初经济极端不平衡的实际出发,为后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初步改变了建国初期我国沿海与内地之间生产力布局的不平衡格局,缩小了两大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区域经济朝着平衡方向发展。(2)它符合生产力布局原则,根据各个区域自然资源等发展要素的分布差异,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区域间分工协作关系,建立了一套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国民经济体系。(3)它把区划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比较合理的限度之内。
但这一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受计划体制的约束,表现出许多不足:(1)它忽视了市场调节的作用。依靠计划调节来提高效率,事实证明是不理想的。既然效率不高,生产力水平上不去,物质财富匮乏,因此区域间发展差距的缩小是以低增长和低收入水平为代价的。中外实践证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缩小都应以相当高的生产力水平为前提,而我国这一时期在如此低的生产力水平上,急于缩小发展与收入的差距,事实证明是不成功的。
不平衡发展模式的合理性表现为:(1)东部地区的加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空前发展,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实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以来,不仅成功地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并且使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地区、民江三角洲、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民的重要地区。在沿海地区的示范效应下,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明显加快。(2)东中西部经济结构的调整有了较大的进展“七五”时期一度比较严重的工业结构趋同化问题在“八五”时期有较大改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高于0.9%的地区由1987年的26个减少到1991年的20个。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近年来,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也呈加速发展之势,1994年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非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上升,并使中西部的一部分地区形成了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地区所有制结构。(3)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一沿边开放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己逐步转变成各地区经济实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态势。
不平衡发展模式所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首先,我国三大地区的经济得到不同程度发展的同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距却在不断地扩大,而且其扩大速度之快令人担忧。如果这种情形出现,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其次,东部地带与内陆地区在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上也存在着诸多间题。在资源配置方面,由于东部地区改革步伐较早,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十分完善,市场机制运作异常活跃,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吸食”相对落后地区的资源;而内陆地区改革相对滞后,信息不灵市场阻隔,使得本来丰富的资源或“流失”或闲置,这样从全国范围看,经济资源配置没有实现地区间的优化配置。从产业结构方面看,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发展,东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和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本应抓住有利时机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开发和发展高精尖的产品和产业,但事实上有些地区仍然大量存在高物耗、高能耗、低加工的基建项目,而且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内地有些省区没有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不适当地搞资源转换战略,脱离生产力水平的实际,发展一些力所不及的深度加工和精加工项目,结果使得东、中、西三个地带产业分工不合理。最后,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差异必将导致东、中、西三地区社会发展的差别。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我们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在尽短的时间内缩短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却事与愿违,内陆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不仅没有赶上东部地区反而是扩大了这种差距。在东部地区无论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到处都可以闻到现代化的气息,而我国的广大西北内陆地区仅就人们的吃饭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在这样的状况下还何谈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值得指出的是,有人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现状,采用动态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差距先扩大后缩小,这与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倒V型理论完全相同,进而认为我国采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是科学的选择。笔者认为,如果等到市场机制自动拉平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那么我国国民心理将难以承受这种不平等的现实压力,必将对现代化进程产生影响,况且“任何一种理论都仅仅是一种假说,而不能做为结论加以运用。”
4 结语
通过对二大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平衡发展模式是最为乐观的。这说明不平衡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要求,是我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为选择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提出了现实基础。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值得重视的几点趋势
需求导向型的结构变动趋势将长期持续。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趋势逐步推进中,消费需求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性不断增强,需求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日益凸显。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随着市场资源配置基础地位的不断强化,一般加工产品基本上将不再短缺,由此判断,需求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将长期持续下去。
可持续发展对结构变动的约束功能日益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产业结构的优化既要着眼于资源产出总量的增加,也应着眼于资源消耗量的减少,还要照顾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等方面。概言之,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正转向全面覆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强化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的有机体的运转。
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功能增强。在经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既表现在其已有的实践上,也表现在其强劲的发展潜力方面。首先,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一些曲折,但总体上看,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是比较高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深沪两市共有1229家公司上市,资本市场在以上市公司净资产方式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同时,还提供了政府税收、企业的社会捐赠、消费者剩余等回报。其次,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成长较快,产业组织优化效果明显。我国一大批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形成或强化了品牌,迅速壮大了规模和提高了市场的地位,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组织的完善得到优化。再次,我国资本市场的证券化率水平较低,即证券市场资本市值占当年GDP的比重仍然较低,资本市场继续扩大规模的空间可观,随着资本市场监管及其运作的不断完善,随着GDP总规模的增加和人均GDP水平的提高,会有更多的资源通过资本市场进行配置,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功能会进一步增强。
信息产业成为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最大的产业。虽然,以不同的产业划分标准计算出来的中国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有所不同,但从绝对值判断,信息产业增长超过所有其他产业的增长,是增长最快的产业,这是近年来产业结构变动中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而且,随着生产和生活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信息产业会保持加速增长的态势。与以往某种产业快速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增长的方式有所不同,信息产业的快速增长,不仅带来了其他产业间数量结构的变动,还将对各个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生深刻影响,即可能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某种质的变化。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原则
产业结构的调整应紧跟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已经由追求经济的发展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到追求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此,产业结构调整也应与时俱进。第一,继续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围绕“三农”问题,开展全方位结构调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吸收新成长劳动力和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领域,无论是传统第三产业还是新兴的第三产业,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二元经济的国情,我国城乡第三产业的开拓方式应有所不同,城市应以旅游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等为发展重点,农村则应因地制宜,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情况,发展商业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等适应农民需求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结构调整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要求。这一要求意味着,一方面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另一方面,要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对整个产业结构进行改造,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信息化。第四,强化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作用。在企业发行上市过程中,更多地考虑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对限制性产业的企业提出明确的生态环境标准要求,对鼓励性产业的上市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按照国际惯例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随着全球商品和要素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国产业结构与世界产业结构的关联度日益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的约束条件变得更为复杂。一方面,我国对特定产业实行的差别性保护和扶持将纳入世贸组织的框架下;另一方面,按照国际惯例,以往一些垄断性和限制性产业,要逐步允许外资介入。这要求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把握全球与区域经济相互依存发展的大势,在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充分利用参与国际分工的历史机遇,从中获得比较利益,提高我国产业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