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范文

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4 10:36: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西方艺术文化差异

篇1

关键词:中西方 数字 文化 异同

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汉字的数字有小写和大写两种。数的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而得来的,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总结出来的。可以这样说,人类的文明始于创造文字,文字的创造始于数字(赵世开,1999:172)。数字除了表示事物的数量或次序外,还广泛应用于成语或词组中,作为夸张或比喻的修辞手段,使语言凝炼、生动、生辉添色,达到言简意赅,渲染气氛的效果。在科学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计算,毫厘分明,精确严谨,是实数;而在人类心灵的语言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泛化,抒情达意,增强语势,是虚数。数字的观念在各个民族中都渗透在它传统文化的不同层面,比如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艺术、政治与习俗、神话传说与巫术迷信等。我们只要读读中国古代文献,不难知道诸如“五行八卦”、“两仪生四象”、“阴阳六爻”、“人道六制”、“七夕”、“七日来复”、“八方维纲”、“金钢”、“九阳”、“九州”、“十干”、“十恶”、“十二地支”、“十二生肖”、“三十六计”、“七十二行”等这些含有神秘色彩的数字。英语中也有一些这类词语,比如有 "Holy Trinity", "the Three Fates", "Five points of Calvin", "Seven against Thebes", "the Nine", "bakers dozen"等,另外西方文化中还有“一”表示至高无上,“二”表示爱情,“三”表示等量齐观,“六”表示非凡,《旧约》中有“七年”与“七日”,《新约》中有“七雷”与“七印”。(赵世开,1999:185)。由于受民族心理、、语言崇拜等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语数字泛化的内涵和外延,虽有共同的规律,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数的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而得来的,它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总结出来的,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这样说,人类的文明始于创造文字,文字的创造始于数字(赵世开,1999:172)。

在中国,三是一个很吉祥的数字。在汉语里,3被写成三,其意义是,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横代表人,即融天、地、人为一体,寓意天地人的关系。中国的道教有三清之说,即玉清、太清、上清;佛教中有天、地、人三尊之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认为,数字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可见三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大的意义。中国古代与数字三有联系的重要思想观念是很多的,如:日、月、星为三元;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为三纲;父、子、孙为三族等等。三和五非常近似,所以,有时候不仅仅是个数字概念,里面包含了很多古朴的东方哲理。在中国,古制已有所谓“五门三朝”的说法,故宫的建筑也符合这种布局。从过去的大清门经天安门、端门、午门,一直到太和门,正好是“五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正好是“三朝”。这三和五,也有他们的文化内涵。“三”指天、地、人;“五”指金、木、水、火、土。古代中国人把这八种物质看作世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三和五这两个数字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运用得也比较广泛。数字“三”在西方国家同样受到尊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称三为完美的数字;古埃及人认为它代表父、母和子;基督教有三位一体之说,即圣父、圣子、圣灵;在古希腊神话中,宇宙被认为是由三位神灵统治着:主神朱庇特、海神尼普顿、冥神普路托(杜学增,1999)。中国有“事不过三”之说,而西方也有不能连续用一根火柴为三个人点烟的禁忌。

中国数字文化三五之道,有三就应该有五。《易系辞》中说:“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地之数各有五,五数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意思是说,三才(天地人)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数字变化的规律,一切事物都脱离不了三五之道。但五常与三结合而用,如,三皇五帝、三令五申、三五成群、三纲五常、三下五除二、三年五载等。中国古诗词中这种三五连用也很常见,如,“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鲍照)。所以,五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很深的哲学思想。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认为星期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一种说法是,星期五是耶稣受难日,所以主凶。数字四在中国由于谐音“死”,而被视为一个不吉利的数字。电话号码、车牌号码尾数有四的就不受欢迎。人们尤其要避开“14”(谐音“要死”),“54”(谐音“我死”)。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基本没有关于四字的忌讳。有的民族反而对“四”极为崇拜,认为“四”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六”的传统观念。如先秦时期六部儒家经典称为“六经”或“六艺”,诸子中最著名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总称为“六家”,周代兵书现存六卷称为“六韬”,政区分为“六乡”,周礼有“六典”(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官制设有“六部”,汉代官职有“六曹”,隋唐政制设“六部”,朝廷军队统称“六军”,皇后的寝宫称“六宫”。古代把亲属关系归纳为“六亲”,妇女怀孕也称为“身怀六甲”,天地四方合称为“六合”。中医将人的心、肺、肝、肾、脾、胆称为“六神”,佛教认为凡人有“六欲”,古代作画讲“六法”、“六要”、“六彩”,古典词牌名有“六丑”、“六州歌头”。(包惠南,2001:195)。民间也有“六六大顺”的吉语,在使用电话号码或汽车牌号时,人们尤其钟爱尾数为“66,666,6666”这几组数字,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被视为举行婚礼的吉日。

在西方国家中,人们看重数字“七”,认为它吉祥有力。它对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七”又具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方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用七天时间完成了创造世间万物的壮举,圣玛丽亚有七喜、七悲,主祷文分为七个部分等等。西方宗教和文化常用数字“七”来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或归纳人文景物、社会团体、宗教仪式等。如,七大美德(信任、希望、仁慈、公正、毅力、谨慎、节制)、七宗罪(骄傲、发怒、嫉妒、、贪吃、贪婪、懒惰)、七重天(纯银天、纯金天、珍珠天、白金天、银天、红宝石天、极乐天);人有七感(生机、感情、语言、味觉、视觉、听觉、嗅觉);世界有七大奇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摩索拉斯陵墓、以弗所的戴安娜神庙、罗得岛的巨像、菲底亚斯的丘比特神像、亚历山大的灯塔)(包惠南,2001:193)。另外,佛教和伊斯兰教也很尊崇数字“七”。据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面壁七天而成了正果。佛教认为,万事由地、水、火、风、空、识、根七种本原生成;佛寺由七种厅堂组成;人死后要祭奠七七四十九天等等。伊斯兰教认为,创造世界用了六天,在第七天休息;阿拉伯人说,天有七重,地有七层,一周有七天,因此,他们常用数字“七”表示数量或次数之多。由于世界三大教派尊崇数字“七”,所以,人们发现它被广泛用来表述各种事物,人有七情、面有七窍;彩虹有七色;音乐有七个音符;西方童话中有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等说法(平章起,1993)。这些足以说明,数字“七”在西方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人们对“七”情有独钟。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的变化,勤劳致富成了人们共同的愿望,“恭喜发财”成了新春佳节亲朋好友之间的常用贺词。南方经济发达的粤语区的“八”与“发”谐音,广东人特别喜欢数字“八”,以求生财有道,发财致富。现在对“八”的爱好已风靡全国,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对“八”可以说是特别偏爱,几乎达到迷信的程度。电话号码中喜欢有八,汽车牌照号码最好有八,有的商店取名“518”(“我要发”的谐音),公司企业等单位开业把含有“八”的日期选作黄道吉日,开业典礼的时间也要定为8点18分(“发一发”的谐音)。(包惠南,2001:196)。可见数字“八”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示数量的数字,同时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共同愿望,蕴含着一定时期民族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九”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素文》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凡数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九为数之极,又称“天数”。人们用“九霄云外”表示极高之意;“九洲方园”表示极广之意;“九泉之下”表示极深之意;“数九寒开”表示极冷之意。因为“九”与“久”谐音,由此演化出“神圣”之意,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他们常借用“九”字来象征他们的统治地久天长,万世不变。这一点在中国帝王的宫殿建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故宫的建筑中用得最多的是“九”,因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奇数),它代表天,而皇帝自称是天的儿子(天子),所以它也代表了皇帝。又因为《易经》里的“乾卦”代表天,而“乾卦”里说:卦象“九五”的位置,飞龙就会在天上,伟大的人物就会出现在人间,所以“九五”又象征皇位。比如天安门的建筑,城楼是9间,门有5座,午门也一样;保和殿、乾清宫等东西长9间,南北宽5间。这都叫“九五之尊”。另外故宫内的台阶都是9或9的倍数;门板上的门钉横竖都是9行;就连故宫房屋的总数,也是9999间。(宋柏年、施宝义,1999:162)。除此之外,天坛的建筑也体现了这一点。圆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每层周围都设有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栏杆。栏杆的数字均为九或九的倍数,即上层72根、中层108根、下层180根。同时,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也是九或九的倍数。如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为18块,到第九环为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第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九五”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至大。另一原因是,我国古代把单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看作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字。除了封建迷信的因素外,这种设计,却反映出当时工匠们高超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才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方数字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比较文化研究,通过比较分析,阐释数字的文化内涵和发生机制,探讨它们跟神话思维的内在联系,进而了解人类原始思维的产生和演进的普遍规律。数字文化看起来似乎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琐事,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在规范人们的行为,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世开.汉英对比语法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宋柏年,施宝义.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平洪,张国杨.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陈琳华编译.美国传统节日[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篇2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文化 交际能力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事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人生观为他们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可见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英语学习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笔者就初中英语教学中涉及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比喻用语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之特性的词语。但这类比喻往往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着不同含义,在英语中dog(狗),如You are a luck dog .则译为你可真是个幸运儿。

二、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上哪儿去”(Where are you going?)“吃饭了吗?”(Have you eaten yet? ).英美国家的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可能引起误解,甚至认为你要请吃饭。

三、寒喧

中国人见人很喜欢问“你多大了?”、“结婚了吗?”。但英美国家人们认为年纪、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状况、信仰等话题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他们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活动为话题。

四、称呼

中国人在称呼别人时经常会加上头衔,比如XX主任、XX经理等。而英美国家的人不管年纪小、职位高低通常都是直呼其名。在称呼老师时很多中国学生喜欢用Teacher XX,但在西方国家老师通常被称为Mr.、Mrs、或Miss。

五、感谢和答谢

在中国一般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美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时(Would you like some thing to eat/drink?)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还有就是在英美国家人们面对其他人的表扬和赞美时往往会大方的用一句“Thank you”来答复,与之相反中国人面对这种情况就表现的谦虚多了,往往会说“哪里,哪里。”

六、节日

中西方有许多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独特节日。中国和英美国家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上,英美国家有Valentine’s Day (情人节)、April Fool’s (愚人节)、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 (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这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充分地体现。中国人和英美国家的人们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也表现出不同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七、日常习惯

在日常习惯中,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主观因素造成的,如西方神话中天有七重,而东方文化中天有九重。很多翻译家未考虑这一差异,把诗词“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中的“重霄九”译为“the ninth heaven”。汉英差异更多的是约定俗成的表达法。例如,汉语中说“三思而行”,而英语中为think twice;汉语中说“乱七八糟”,英语中为at sixes and sevens;汉语中说“成千上万”,英语中为tens of thousands或thousands upon thousands;汉语中说“水深火热”,英语中只有in deep water. 最容易忽视的是一些常用词语的语序问题。汉语中说“文艺界”,而英语中为art and literary circle;汉语中说“高新技术”,而英语中为new and high technology;汉语中说“中小学”,而英语中为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汉语中说“田径项目”,而英语中为track and field events.这些例子几乎可以对号入座,只是顺序不同,因此更容易出错。

此外,还有思维习惯的差异。汉语中主动语态使用频繁,而习惯于客体思维的西方人却常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上,并以此作为句子的主语,因此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广泛,翻译时,应该根据语义逻辑改换或增添句子的主语,相应调整句子语态,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如: (他们) 结婚六年没有儿子,然而妻子却出人意料地给丈夫生了一对双胞胎。翻译为英文为:After six years of married childlessness, the father was suddenly presented by his wife with a pair of twins.

八、结束语

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具体的语言知识,还要把语言知识的学习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大背景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交际能力和文化内涵的培养,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学习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得到全面提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领会中西文化差异,从而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达到学习地道英语的教学目的。

[1] 邓炎昌. 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9.

篇3

中国古代艺术设计专门针对形态研究的有:七巧组合、燕几图、蝶几图排列、以及后来发明的益智图这样的形体组合。七巧组合又被称为七巧板最开始源于清朝传统玩具《七巧图》,七巧组合是有七块不同形状的几何体拼接而成的,这七这块板可拼成1600种以上的图形。中国艺术设计富余形式变化还可以体现在其建筑设计上,由于其装饰纹路不同,对于栏杆图式也有所不同,分别有:笔管式、锦葵式、波纹式、梅花式、联瓣葵花式、尺栏式、短栏式,短尺式;据《园冶》记载其中笔管式可以分为:双笔管式、笔管变式、横环式、套方式、三方式等38种变化形式。

外国对于形的研究有德国著名的桑齐原型和玛台尔原型。九种基本图形相互组合成了桑齐图形,在这种组合中至少可以得到6000多种形体。而玛台尔原型采用的是方圆两种形状的组合形式,也可以通过拼接的方式得到不同样式的图形。从古典主义中代表封建贵族特权的恢弘磅礴的建筑形式到以资产阶级为主的实用性综合建筑体。

二、中西方艺术设计的色彩美

中国古代的五行八卦、四神都能够体现其艺术设计的色彩美。在八卦中一阴一阳颜色分别为一白一黑,其中为了体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一哲学概念,黑色和白色的半圆中分别有一白色和黑色的圆点。用这四种神兽表示天空中东西南北四大区星象,这四种神兽分别为:东龙、南鸟、西虎、北龟蛇(武)这四种动物。正如《易?系辞上》所说:“两仪主四象。”两仪指阴阳两仪或天地。四种神兽的色彩分别是:青、白、红、黑。“彩色之施用于内外构材之表面为中国建筑传统之法。虽远在春秋之世,藻饰彩画已甚发达,其有逾矩者,诸侯大夫引以为戒,唐宋以来,样式等级已有规定。至于明清之梁栋彩绘,鲜焕者尚夥。”

国外关于色彩的研究有德国奥斯特瓦尔德的奥色谱,美国孟塞尔的色立体。在奥斯特瓦尔德的奥色谱中他认为所有颜色都可以通过“黑”(B),“白”(W)和“纯色”(F)三种成分按照一定的面积比例旋转混色得到。孟塞尔色立体是色彩界公认的标准色系之一,孟氏色立体的中心轴无彩色系从白到黑分为11个等级,其色相环主要有10个色相组成:红(R)、黄(Y)、绿(G)、蓝(B)、紫(P)以及它们相互的间色黄红(YR)、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

三、形式的“异域”美与中国艺术设计碰撞交流

联结器物与文化的是设计,联结生活与自然的是设计思想。西方人文主义教育雏型源于公元前第五和第四雅典时期,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类的发展,相信人类的优秀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达成,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的根本是“以人为本”这值得中国艺术设计借鉴。。

现代主义设计对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有:

篇4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交活动的通用语言,因此,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我国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有效交流,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结合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基础习惯之上,尊重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习惯差异,使翻译作品能够做到二者兼顾,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与进步。

一、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的往来密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也越发突显,英语文学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部分,而正确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够让中国读者更深入体会到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拉近中国读者与英语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促进中国与各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此外,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选择其对应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准确表达文学作品中的内涵。探析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有效处理方式,使文学作品翻译不只针对英语单词,而是让中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英语文学的内涵与魅力。

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策略

1.针对不同的文学体裁要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要根据该作品的体裁特点,选择不同的翻译技巧,从而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作品进行透彻的分析,再进行翻译工作,以便对英语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做出更准确的表达。其次,由于英语文学作品体裁多元化,例如:散文、小说、科技应用文以及诗歌等,其中散文、小说与诗歌这些文学体裁的文化元素具有多样性特点,能充分展示出作品的文学性与以艺术性。因此在翻译散文、小说或者诗歌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对该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并分析其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感悟,再结合中国人语言与阅读的习惯,对英语文学的翻译技巧进行合理调整,以便在翻译时能将原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正确体现出来,便于中国读者正确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文章主旨,有利于提高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艺术性与文学性。最后,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科技应用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更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而文化元素较少,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着重掌握翻译作品的核心内容,对专业用语或者专有名词必须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手段,而对于其中的文化元素则不必过于考虑。2.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方面入手,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equivalencetheory)源自于美国,其强调的翻译概念是:在翻译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词汇含义上的对等,还要使翻译中整体文学作品的风格、体裁以及语义都要形成对等,从而更准确的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文化。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便让中国读者能够了解该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含义。例如:“Thewaterthatbearstheboatisthesamethatswallowsitup.”如果按照直译,将会翻译为“载着小船的水和把它吞没的水是一样的。”,这很显然没有清楚表达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而如若翻译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则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促使中国读者更直观的理解其内涵。3.正确解读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理论,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异化与归化是一种翻译理论,源自于20世纪末的美国,由LawrenceVenuti所提出。其中,异化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中源语言文化为最终目标;而归化的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要以文学作品最终所翻译的语言文化为目标,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概念。赞同异化理论的翻译人员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是使中国的读者能够领悟并接受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重点在于“接受”,而不需要读者去了解其中的内涵;赞同归化理论的翻译人员则认为,翻译作品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要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从而使所翻译的作品能够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与语言习惯,让读者能够充分感知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其重点在于“感知”,二者都有各自的道理与优势。对于异化理论而言,可以使翻译作品更符合原文的中心思想,更能尊重原文的语言文化;对于归化理论而言,则更注重文化的内涵能否被读者所理解。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英语文学作品文章的主旨,合理使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理论,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例如:“HighbuildingsandlargemansionsarespringinguplikemushroomsinShenzhen.”译文应该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果按照异化的理论,将其直译为“高楼和高楼大厦在深圳犹如蘑菇般涌现。”这种表达方式很符合原文的主旨,却让中国读者难解其意,但如果根据归化理论,将其译为“雨后春笋”就能够很容易的被中国读者所理解,符合中国的文化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翻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再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英语文学作品既能保持其原有的文化底蕴,又能便于中国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有利于我国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4(2):36-37.

[2]郭晓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大观,2016(4):110-110.

[3]彭莹.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文学翻译[J].芒种,2015(24):103-104.

[4]刘果.论如何正确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广东科技,2014(14):203-203,205.

篇5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情感丢失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304-1

文化与翻译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在进行翻译的工作过程中,翻译人员除了要通晓两种语言之外,还要对所翻译的语言文化具有较深刻的认识,明确认识到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重视翻译过程中情感的表达,防止在翻译时出现情感丢失的情况。本文主要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对文化差异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的影响进行了探析。

1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中西方的经济科技发展不同,因此在诸多方面的文化也会产生不同差异,下文主要是从科学文化差异、生活习俗文化差异、艺术文化的差异以及宗教文化差异4个方面来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1.1 科学文化差异

在科学文化方面,我国人们过于依赖先人的研究经验,对先人所总结出的结论和方法过于相信以致于缺少必要的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科学文化中重视对科学的创新和探究,对一些先人所提出的观念敢于进行反驳和讨论,为此极大的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

1.2 生活习俗文化差异

中西方生活习俗的差异表现在人生日常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例如,白色在西方是纯洁的象征,而在我国代表的是死亡;在我国一些常用的问候语拿到西方去用的时候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和反对;对我国一些亲属的称呼,西方文化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

1.3 艺术文化的差异

艺术是文化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一个民族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我国的艺术文化中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委婉、内涵、古典的东方之美,而西方艺术文化体现出的是自由、豪放的现代艺术之美。两种文化在表达方式以及表现手段方面具有极大的差异。

1.4 宗教文化差异

在中西方人们对宗教都有一定的信仰,在我国主要以信仰佛教、道教为主,老天爷为万物的主宰者。在西方主要是以伊斯兰教、基督教为主,上帝是人们心中的神,主宰着世上一切的事务。由于存在这些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在翻译过程中往往翻译偏向于方面。

2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的影响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从另一方面来分析语言也不能脱离社会而传承下去。中西方文化具有极大的差异,语言的传播以及翻译也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重视语言中情感的表达。总体来讲,在翻译过程中受到文化差异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信息的丢失、文化信息的误导和文化信息的理解障碍3个方面。

2.1 文化信息的丢失

中西方各个国家的历史、经济、科技发展的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文化都有极大的差异。在翻译工作中,翻译工作人员如果对语言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或者对语言文化缺少必要的了解,那么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只是机械的将该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语言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文化的信息得不到传承,致使文化出现了情感和知识的丢失。例如英国是英语的发源地,受到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较深。一个英语短语为“Achilles' hell”指的是“致命的弱点”,“black sheep”在当地翻译为道德不高尚的人,如果翻译人员对当地文化不了解往往会翻译成黑羊。这些常用的短语在当地并不是用其表面的意思,而是应用它延伸出来的意思,这就需要翻译人员对当地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2 文化信息的误导

文化上的差异给语言的翻译带来极大的不同。如果用我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来对西方文学进行翻译和表达,往往会导致语言的翻译出现信息的误导和信息失去准确性。例如在西方人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短语为“handwriting on the wall”,如果用我国的文化直接对其进行翻译就是“写在墙上的字”,这就是对文化信息的一种误导。这个短语出现的文化背景为,巴比伦王伯沙撒在宴请大臣时发现有一只手显现,在墙上写字,但以理解释说这预示着巴比伦国的末日已到。从此,人们就用“handwriting on the wall”来表达灾难即将到来的意思。对同一件事情的褒贬不同,也会导致文化信息的误导。例如我国倡导的自由主义在我国文化中具有较强的贬义,而在西方文化中其具有较强的褒义。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对自由主义的翻译进行过多的贬义往往会导致文章的情感表达得不到体现,导致文化信息的误导,甚至出现情感丢失的现象。

3 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差异对翻译情感意义丢失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文化的支撑,翻译不仅仅是对文章表面进行翻译,而是要深入文化当中,深入的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最终实现对文化的一种翻译。此外,翻译工作人员想要将原文清楚的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涵义,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文化基础,同时还要对该语言文化具有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实现语言的翻译是文化的一种传递,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王天华.论口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6期.

[2] 施佳胜.情感意义的移译与丢失[J].外语学刊,2002年第02期.

篇6

【关键词】广告创意;中方文化;差异

广告创意是一句广告表现的主题,经过论证和策划,运用艺术表现手段,塑造一种新形象的过程。广告创意是对社会文化的整合,有事对社会文化的创造,更是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广告创意不但要重于经济效益,也要眼于社会效益,所以广告创意一定受社会文化影响。因此,在国际化和全球化概念已经深入大众的今天,中西方文化地域性差异是明显的,并不可回避的。

一、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中国的家族本位和西方的个人本位

国内一些成功的广告往往懂得满足消费者对文化心理上的需求,因为这些成功的广告把握住了中国人对家国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这一极其敏锐的心理感受。中国人重家园,以家国为本位,长期生活在以家族为社会活动中心,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农业社会,对家国有着很强烈的眷恋情结,以致于中国人的社会人际关系都家庭化了,比如人和人的关系有家族宗法维系,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等。所以中国很多政治制度和思维意识都与家庭意识有关。因此,家国同构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点之一。

在西方,个人主义是近代文化的主流,它是集团生活下激起的反抗,整个社会弥漫着尊重个人自由及个人英雄主义的气氛。这是与以个人为本,强调个人的突出和冒尖的西方文化的现实反映,西方文化是带有明显的个人本位倾向,它强调个人的独立性、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力。

(二)公众文化不同接受习惯亦不同

广告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手段,要传达给社会公众的是其产品的基本信息,比如产品的性能,产品的价格,以及企业的情况等。当然,这就涉及到中西方文化上存在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域,都是有长期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民族形成的重要特点就是要有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和相对稳定的共同心理定势,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经济文化生活和共同心理定势便产生较大的差别,这样实际上就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区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一个公众对广告信息的接受习惯和接受心理问题。

(三)公众文化层次不同

广告创意作品是为消费者而设计的。广告受众理解广告的程度被广告受众的文化层次的高低直接影响。因为广告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消费者来接受广告的产品,接受广告的企业,所以我们要让消费者把广告看懂,清楚广告中说了些什么,明白其中的意思。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问题,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公众文化层次无疑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一差异造成中国公众理解广告的能力还是比较低的,也促使本土广告工作者结合中国公众接受广告能力的实际情况,来创作出广告受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广告。由此可见,公众对广告理解能力的高低是由对商品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对艺术的领悟能力等这些因素形成的,但所有这些最后都要归结为一点:公众的文化层次。西方诸多的获奖广告都非常注重艺术性,需要人们的多重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二、中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广告创意

(一)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仁爱之心”和“礼让之意”,伦理道德意识早已成为大家认识和批判事物的道德标准,成为中国名族文化心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是广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吸取表现民族精神、民族信仰、民族情感以及地域风情等方面的民俗文化精华并为其所用,是形成广告文化精神的意蕴,打动消费者的保证。中国传统文化是广告创意的源泉,它不仅仅是形成广告的文化精神意蕴的重要因素,更是形成广告特征的主要依据。

(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权利、自由和独立性。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别于中国的思维方式,他们倾向于理性主义,善用逻辑思考,推理分析,有秩序的掌握事物的本质。西方人有着外向、热情、幽默、夸张、感情奔放、富于冒险精神,追求独立的精神的人格,这些在西方的广告中都可以看出其文化的特征。

三、要把握好中西文化的差异

成功的广告首先需要了解、包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进行广告创意时,要去把握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文化差,要对广告受众人群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都具有了结和认识。

(一)融合借鉴中西方文化差异

导致广告主体和客体沟通难度的往往是文化的差异,所以除了要对本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同时,尽可能的多了接国外的文化结构,并在广告创意时以广告主体和广告客体的需要为基础,要充分尊重消费者为前提,要尊重和研究消费者的背景,相互融合,相互借鉴,达到最终效果。

(二)避免克服文化的冲突

广告人需要克服广告创意中的文化冲突,在构思广告创意的时候,对于比较敏感的文化层次面需要谨慎选用。在准确把握商品市场定位的同时,创意又需要反映商品信息,投其所好,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这些都应在准确把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尊重对方本土文化的前提下去创作。

(三)扩展自身的文化

为了保证广告创意的新颖,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作为一个广告人,需要在自身的知识层面上进行多元化的扩展,吸取更对层次的文化内涵,重新创造新的文化条件,新的文化结构,新的创意框架,并在文化结构上做到国际化、全球化。

结 语

总之,广告与文化是相互联系的,虽然在对广告创意时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引起争议的导火索,但并不是广告构思的过程中的消极因素。我们需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将中西文化的精华吸取运用在广告创意中。这些对于构思的开拓创新给消费者新鲜感来说是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广告创作人需要把握好中西方文化差异,相互融合,相互渗透,顺应或改变消费者,从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常春梅.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创意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

[2]杜艳如.浅议中西文化差异[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刘晓丹,张敏.中美广告中的文化价值观念探析[J].东南传播,2007(12).

篇7

[关键词] 电影;翻译;中西文化差异

电影作为一类艺术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它凝结了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所谓“音乐”无国界,要准确理解电影作品的内涵却需要跨越语言这道鸿沟,电影翻译工作者应运而生。他们通过对语言进行翻译,配以字幕,增强观众对电影的接受和理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电影翻译作品存在中西文化的明显差异。

一、中西电影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是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和谐统一,是语言学、文学、美学的综合体。电影具有表达情感、反映生活、传播信息和解读历史等多重功能,观众通过观赏电影,不仅仅获得视觉上的享受,能够满足心灵上的归属和对未知的探求。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翻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始终面临的难题。电影翻译者在中西电影交流中充当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观众通过他们,不仅领略了异国风情,也感受了多样文化的魅力。

电影翻译不仅是对语言文字的简单转换,还是对艺术和审美的再创造,对翻译者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掌握和熟练切换两种语言,还需要能够把握语言规律,特殊的历史文化,解析电影和观众心理,了解观众审美取向,进行文化再造,达到良好的文化交流和商业目的。电影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电影语言及主题承载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电影主题的细化,剧中人物的特点体现出来,并由此推动情节的顺畅发展。然而,我国电影翻译的总体水平还处在发展初期,尤其是中国电影的“走出去”迫切需要高水平的翻译人才。

二、中西文化差异在电影翻译中的表现

美国人类学家曾经提出著名的文化冰山模式,用来解释文化之间的冲突。文化就如同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浮出水面的一部分是显性文化,它包括人们容易观察的行为举止和饮食风俗等。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冰山却是人们不易感知的隐形文化,例如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显性文化客观、易感知,同时易被学习和改变;而隐性文化却不易被感知和习得。文明之间的差异主要是隐性文化之间的冲突。因此,电影翻译中存在着许多隐性文化差异,中西方思维模式、价值观、典型意象、信仰等是主要的表现形式。

(一)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产生是客观历史条件的产物。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孕育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北温带广袤肥沃的平原地带,人们通过辛勤劳作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获得了丰厚的馈赠。在传统的历史背景下,人们渴求风调雨顺,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中国人因此也形成了典型的重视整体思维模式,重视经验,缺少严密的逻辑的特点。西方文明发源于希腊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他们与自然抗争,冷静沉着,才能在云波诡谲的海洋中开辟生活的途径。西方人抗争自然的胜利,培养了他们独立、客观的思维方式,他们强调个性和理性,注重探索自然的规律。

中国人重视经验,强调主观感受的思维习惯表现为重意境,不讲逻辑,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对作品的解读需要加上读者的个人感悟。例如,马致远的著名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寥寥几个名词,便勾勒了一幅恬静、美妙的田园风景。这在重视逻辑的西方文化圈读者看来不仅难以读懂,更别提理解其悠远的意境。

中国文化还讲究天人合一,注重整体,在表达习惯上有虎头豹尾猪肚之说,尤其重视题目的画龙点睛的作用。西方人则习惯运用抽象思维,语言表达有严格语法规范。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体现在对电影的命名上,中国电影片名总是给人空远、高灵之感,意在用充满诗意的意象营造一个意境。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江春水向东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西方电影习惯以人物命名电影,例如:Rebecca、Hamlet、Pygmalion、Lolita。当这些简单的名字被中国翻译者赋予中国文化传统的名字(《蝴蝶梦》《王子复仇记》《窈窕淑女》《一树梨花压海棠》),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也增强了。

(二)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是文化的深层因素,是社会文化在人们心中的长期积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历史传统,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社会注重礼治和家庭伦理,强调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却推崇自由主义,讲究实证和习惯运用法律思维解决社会问题。

这种价值观冲突在电影作品《刮痧》中得到了集中表现。三纲五常是传统礼治规范,三纲即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体现了中国的父权家长制,强调只有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得到稳定,国家才能得到长治久安。礼治思想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认可刑罚和体罚的合法性。西方追求自由和个人价值,尊重法律的价值。因此,当电影中的男主角当着外国同事的面体罚孩子为后来的刮痧导致被控告虐待儿童埋下了伏笔,后面的诉讼过程更是体现了中西价值观的不一致。一方面,许大同坚持“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委托朋友打官司,就能解决问题,却没聘请专业律师,透露了中国人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看重人情的特点;另一方面,“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讲究“天人合一”与“阴阳调和”,认为人体是气、形、神的统一体,可以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理顺体内的“气”。而西方医学的发展是基于解剖学,需要借助实际的药物和医疗器械治愈疾病,西方人对于抽象的“气”难以理解也不信服。

(三)中西方文化中对典型意象的不同解读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中西文化中,对一些典型意象的不同认识是文化冲突的集中体现。例如,在中国“龙”是古代皇权象征,已经成为吉祥、尊严的代名词。然而,龙所对应的英文“dragon”,却是带翅膀的丑恶的怪物,是邪恶的力量的化身。因此,中国的形象经常遭到西方的曲解。同样的一个例子则是对蝙蝠的看法。在中国,蝙蝠同“福”字同音,人们将其看成吉祥的象征,在和珅的恭王府内便刻有许多双“蝠”浮雕。蝙蝠在西方,却是魔鬼和黑暗势力相关的不祥之物,他们经常黑压压地成片出现在恐怖电影中。这种对典型意象的解读是造成中西方文明不可通约性的原因之一,由于其形成具有悠久的历史,不能在一时之间得到化解。

但是我们在电影翻译中也能看到对不同意象的成功转变,一个例子便是对电影Waterloo Bridge的翻译。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爱情悲剧,翻译者巧妙地借助中国古典文学《太平广记》中的蓝桥求桨典故,将电影翻译为《魂断蓝桥》,表现了爱情的可歌可泣,增进了中国观众的熟悉感。另一例子便是对第23届奥斯卡最佳电影All About Eve的翻译,标题本是取自西方的《圣经》故事,中国译者在考虑中国文化的前提下,将其译为《彗星美人》,彗星既有扫把星的传统意义,也揭示了女主人公一瞬即逝的短暂辉煌和悲惨结局。

(四)中西文化信仰差异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对各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在中西方电影作品中,经常会因为差异导致人们的理解误区和偏差。例如电影Seven是一部宗教色彩浓厚的犯罪片,这源于天主教的七宗罪,分别是:贪婪、懒惰、酗食、暴怒、欲、骄横和嫉妒。而基督教习语Doubting Thomas则出自《新约·约翰福音》第2章20节,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复活,出现在门徒面前,但门徒之一的托马斯刚巧那天不在,因没有亲眼看到基督,他不相信别人的话,不相信基督已经复活。这个习语现在多指那些“多疑的人”。汉语中的许多词汇也源自佛教,例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拈花一笑”等。由于各国国家的主流宗教不同,人们对于这些宗教语缺乏理解,往往会望文生义或不知所云,而现在的许多电影作品都是宗教题材或历史题材的,对这些内容的准确理解就需要翻译者做足功课,或用近似的内容进行通约,或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注解。

三、提升电影翻译水平,减少中西文化差异

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对翻译提出了“信、达、雅”的标准,这对于电影翻译就是要求翻译者既要了解剧情和掌握语言,还能熟悉不同文化,减少文化误解。电影翻译中存在诸多文化差异,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一方面,电影题材丰富,信息量大,同时商业性使得翻译周期短,因此,翻译者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才能够运用自如。另一方面,不同于文字翻译,翻译者要涉猎诸多领域,面对诸多专业性的词汇,既没有前人的翻译成果可参考,也不能选择自己精通的领域进行攻克。因此,减少中西文化的差异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要增强翻译者的素质培养。电影工作者自身所拥有的语言功底,文化积累以及美学理解,都影响翻译工作的成效。因此,翻译工作者在运用语言的同时,要加强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注重培养自身的艺术细胞和相关专业知识。第二,要加强文化交流。中西文化存在着客观差异,文化交流不仅能够减少差异,还能在取长补短中相互融合,兼收并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糟粕之处,文化交流是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减少文化偏见,缩小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

四、结 语

电影是生活的艺术再现,电影翻译中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是各国历史发展的产物,这种文化的碰撞,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由于电影作品的商业性和大众性,采取正确的翻译策略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电影翻译需要立足本国文化和人民需求,创造性地融合中西方文化,最大限度地实现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程洪珍.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与英汉语言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2] 张晓舸.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电影片名翻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3] 杨慧.从语篇整体论探析电影《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差异[J].电影文学,2011(02).

篇8

回顾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思想一直都是一脉相承的。其中最基本的也是对人们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因此中国人自古便形成了其含蓄内敛、沉稳婉约的文化风格。而西方文化思想的发展则不然。经历的几次的文艺复兴与文化运动,西方文化始终是在传承与对立之间不断的转变与移动,在反复与动荡之间不断延续。思想的自由带来的是文化上的开放进取、直截了当。 

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艺术与设计传统,但受社会体制、文化思想、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各自发展的道路却不尽相同。从哲学思想上来看,中国偏向于感悟,习惯将自身的思想融入创作之中;西方则更注重理性,充满了对现有事物的思考与批判。 

2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广告设计中的表现 

广告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智慧创新的结果,每个优秀的广告都在展示着当前条件下社会、经济和文化巨大发展。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广告就必然要受到的它所依附的文化背景及社会思想的影响。 

2.1 文化理念差异对广告影响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始终贯穿其中,时至今日仍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思想奠基。“儒家”思想主要作用于人与人相处之间,重国、重家、重感情,把集体主义价值观深深的植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因此中国很多饮料、食品广告经常是一群人在一起快乐的分享,或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品评讨论。而西方人则不然,西方崇尚个体自由、个性张扬,广告中也是以个体需求的满足来表现。在东方中国,“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道德的重视与要求,是要远远高于西方人的。这其中“孝”是整个道德思想的原点,所以自古中国人的观念中孝敬老人依旧是中国人评判道德的标准。因此在中国广告中尤其是在保健品广告中,大都以孝敬父母为题材,较为典型的就是“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而在西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像一种类似朋友的相对平等的关系,西方父母把对儿女的抚养和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也就不要求太多的回报。也正是基于如此,西方广告中很少出现孝敬父母的场景与语言,更多的是孩子与父母一起的快乐时光,慢慢的长大、慢慢的衰老。 

2.2 思维模式差异对广告的影响 

由于西方文化是由多種民族及地域文化汇合而成,故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人们通过不断地思考、甄别其中的一般规律与本质。因此西方人更加注重思维的理性。而中国自古便受到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则更加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习惯通过感悟,重新认识与发展其中的联系与经验。 

百事在中国新年投放的《把乐带回家》系列广告中塑造了一个这样的场景:年迈失偶的老人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询问孩子们是否回家过年,儿女却因事业要求纷纷表示无法回家陪伴,老人对着早已准备好的儿女们喜爱的饮料零食心中充满惆怅。化身为孤独路人被老人带回家的百事大使古天乐看到这样的情景,分别找到其儿女递上他们喜爱的食品并用老人曾经的话唤起儿女们的共鸣,大年夜当老人独自一人黯然神伤时,儿女们却陆续回家,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儿女祝福老人“心想事成(橙)、百事可乐、天天有乐事”。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把产品与广告宣传融入于回家过年这一情境之中,前半段通过场景的展现与几位主人公的对话,在传递浓浓的父爱的同时隐喻人们对产品的喜爱,后半段又利用语言上的双关性,把祝福语与品牌宣传融合在一起,在甜蜜的家庭氛围中加强产品品牌认知。 

而同样是百事广告,在西方国家则不同:一个小男孩站在一台饮料自动贩卖机前,他先掏出了两枚硬币买了两瓶可口可乐,然后把可口可乐放在地上站上去,再掏出一枚硬币在较高的窗口买了一瓶百事可乐打开并喝着离开,可口可乐则被原封不动遗弃在原地。广告全篇没有文字说明,只是用买百事可乐够不到先买两瓶可口可乐来垫脚这个小事,引发人们的思考并传递“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好”这一宣传主题。 

2.3 表达方式差异对广告的影响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礼”在中国人的生活与相处之中可谓无处不在,因此中国人在事物的表达上往往是含蓄的、委婉的。这便导致中国广告往往不是直接进入主题,而是先通过画面或一系列的陈述作为铺垫,再讲出广告的中心。就如同王老吉凉茶广告,先出现朋友欢聚,麻辣火锅沸腾翻滚的画面,然后再引出“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而西方由于多民族融合形成的开放式文化,西方人性格也较为直率,在表达方式上则更为直接。西方广告更多的是一系列有寓意的画面或场景之后用一句精炼的语言直指广告的主题;这也导致中西方广告在突出重点的方式上也存在不同。中国广告大多是通过对产品特点的反复述说,用语言的传达来建立广告的宣传效果。而西方则更加注重运用广告的创意性、故事性以及画面与语言的联系性,通过强烈的冲击感和足够的想象空间,来激发用户的兴趣与关注,从而达到宣传目的。 

3 关于如何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设计影响的思考 

3.1 正视和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广告在跨国传播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广告能否被当地用户接受与认可的关键。要想尽量避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的影响,就必须首先正视和尊重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深入了解其价值观、风俗习惯、宗教法律及思维与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广告设计之初便尽可能的规避误区和雷区;也只有这样,广告设计才能真正符合当地、当国及民族人民的口味与需求,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 

3.2 实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在广告设计中既要融入当地的文化,又要保留部分本国的特色,在迎合用户口味、习惯及需求,让用户接受产品信息的同时,利用本国独特的文化特征及特有的文字、图案、色彩等元素形成广告自身独有的个性与魅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 “海尔”公司,它在国际上提出的口号就是“中国造”,这不仅仅只是反映一种爱国情绪,更在向世界传达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满怀信心,奋斗向前的精神。而其商标“海尔兄弟”中,一个中国小孩与一个外国小孩相拥在一起体现了海尔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海尔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在一起。所以在国际广告中合理的运用文化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非常有效的。 

4 结语 

广告作为经济和文化的产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入的今天,随着国外品牌的不断涌入及中国品牌的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势必会遇到不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与影,这也正是中国广告业必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对此,我们首先应深刻认识不同地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尊重各地方、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深入了解其文化及差异性,再结合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沉淀,,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在适应目标人群文化思想、生活习惯、审美需求,让广告被受众目标认可与接受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文化,开展全方位思维与创新,构建广告独特的文化特征,形成广告独一无二的魅力和吸引力,中国的广告文化才能越来越被世界所认可。 

参考文献 

篇9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

(一)宗教方面

作为佛教圣地的古代中国由于历史原因修缮了很多庙宇道观,在寺院与名山的相互融合下,更是成为了华夏文化的重要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名山大川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有寺庙的存在,这种自然美感与艺术美感的高度融合,更是为整个的旅游业带来了特有的神秘魅力。然而在这种状态下,外国友人急需从种种的宗教文化中对中国的信仰有所了解,从而对中国宗教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例如为什么在庙宇的左右两侧都会有两个金刚把守、为什么每个寺庙上的观世音菩萨都在盘坐莲花?为什么十八罗汉各有法器?这些对于西方友人而言充满了神奇的历史文化,在整个的涉外旅游资料中进行英语翻译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民族文化差异下的旅游翻译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不仅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信仰同?r也具有着不同的图腾禁忌,例如猫头鹰在中国被理解为一种极其不祥的动物,然而在西方的很多国家中猫头鹰则是被认为是智慧的使者。所以在整个的旅游英语翻译环节中,我们每一名翻译者都要下大功夫来做好这种历史的衔接工作,以此来避免由于中外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解和不愉快。

(三)饮食文化差异下的旅游翻译

作为一个重视饮食的国度,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然而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更是让国外友人心旷神怡。然而中国的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总会为生活增加很多乐趣,例如喜欢对菜谱进行“命名”,可是很多名菜对于外国友人而言却是大煞风景。例如“龙虎斗”这道菜,对于西方国家dragon是恶魔的化身,而tiger则是需要人们格外保护的动物,如果我们没有注意这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而进行直接翻译,那么便会很容易在上菜、介绍的过程中让外国友人觉得没有了胃口。

(四)思维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差异

可以说对于中西方文化产生分歧与差异的不仅仅是语言,很多情况下是不同生活背景所导致的思维模式的差异。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华夏儿女喜欢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进行说明,而西方人则是喜欢开门见山的通过条理性与逻辑性来实现内心思想的表达,这种文化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中西方友人在旅游的过程中产生难以理解的感觉。

二、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手段

通过对上面几种常见的中西方旅游文化差异的分析与总结,我们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可以采取如下几种翻译手段来进行处理,以此来提升西方国家游客对于中国旅游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增译法下的旅游英语翻译

为了让外国游客对一些与宗教有关的名词、人名、地名、朝代以及历史事件等进行对应的文化背景增加说明,对于一些宗教历史典故必须要通过导入相关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文化背景,来让外国游客有所熟知。例如在进行秦国兵马俑展开旅游介绍的时候,相关介绍者必须要从秦始皇的身份进行了解,通过例如“The first emperor in Chinese History who unified China in 221”等相关的介绍来对秦始皇的一生与业绩进行描述,以此来让更多的外国游客对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有所理解。

(二)类比法下的中西方旅游英语翻译手段

如果我们单纯的向外国友人讲解孙悟空、黑猫警长、王府井进行介绍,他们难免会一头雾水。可是如果我们每一名旅游讲解员都能够通过对比法来与西方游客喜闻乐见的一些形象加以比较,就会很容易的让游客们对中国的人物、事物有所共鸣。例如祝英台和梁山伯便是西方的“Juliet and Romeo”,中国的猪八戒和孙悟空知名度可与“Mickey Mouse Tang Laoya”媲美,而七夕节则是西方的“Saint Valentine's Day”。

(三)释义法下的中西方英语翻译

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例如菜名、俗语的翻译,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这些知识对于中国人而言属于一种常识性知识,而对于外国友人而言则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不妨利用外国人的知性思维直接对其进行释义法翻译,例如名菜“龙虎斗”可以翻译为“The civet cat and snake”、古迹阜三孔则可以翻译为“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等,通过这种直接的方式来为西方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篇10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

0 引言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达绘画思想的重要工具,是艺术语言的重要因素。色彩于绘画而言,就如同表情对于表演一样重要,能够更好地传递作者的情感、思想。同时,绘画中色彩的使用也能够搭建起一座画家和观众之间的桥梁,使得两者能够跨越地域、甚至时空进行沟通。同时,色彩具有象征性、表现性的特点,色彩的这些特点能够增强绘画的表现力,使得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通过色彩窥见作者的内心,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是,受到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绘画对色彩应用有较大的差异。

1 中西绘画色彩在文化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中西方赋予相同的颜色以不同的意义。这也就导致了中西绘画色彩的差异。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在中国,红色被赋予了喜庆、成功的内涵。在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新郎、新娘都会身着红色的喜服,床上铺设红色的被褥、屋内燃烧红色的蜡烛,这些都是一对新人幸福生活的象征,也是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祝福。同时,红色还被应用在传统佳节、文人登科等诸多喜庆、圆满的场合,由此也能够看出红色在中国所代表的内涵。而在西方,红色则被赋予了残酷、血腥、灾祸等内涵。在西方的斗牛文化中红色是用来激怒斗牛的,因此红色在西方被赋予了比较消极的内涵。黄色也是中西内涵差异较大的色彩之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黄色是皇权的象征,代表着高贵、荣耀等内涵,但是,黄色在西方的内涵则是恰恰相反,黄色不仅与权利没有丝毫关系,还被认为具有卑劣、等内涵。

2 中西绘画色彩表现形式的差异

在绘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绘画色彩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绘画艺术出现伊始,中西方的色彩观念并没有较大的区别,都是借助简单的颜色来进行绘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颜料的稀缺。由于技术限制,当时的颜色类型比较少,这也就使得画家形成了单调的色彩观,使得当时中西方的绘画都出现色彩单一、醒目等特点。

但是,二者在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在绘画艺术出现伊始,中国的绘画在色彩运用上更加简练。对已经发现的岩画或者陶器绘画进行观察可以发现,绘画大多展现了一些抽象的事物,并且大多数的绘画都是平面的,而西方的绘画则恰恰想法,其在色彩运用上比中方绘画更加丰富,且绘画倾向于立体感。到了其秦汉时期,我国的绘画色彩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并没有出现表现形式的变化,还是平面化为主。在色彩应用上则是通过色彩的铺陈,从而形成一种美感;而西方绘画则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分野,一部分画家比较倾向于装饰性的色彩,而另一部分画家则倾向于再现性的色彩。

时间推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阶段我国在绘画的过程中对于色彩的应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开始向再现性发展。在《洛神赋》中色彩的运用就比较熟练,通过色彩的名都变化来使人物、景色变得更加真实。而这一时期的西方绘画在进行颜色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与灭亡,绘画的社会功能发生变化,此时绘画已经宗教统治的工具。通过绘画向人们展现出上帝的光环和天国的美好,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绘画色彩的功能,西方的教堂往往被装饰的富丽堂皇。

在唐宋时期,绘画的色彩应用趋向于两种发展方向。一种花鸟画、春绿山水画为代表的,另一种是一文人画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绘画的色彩应用开始向清淡转变。文人更推崇用墨色的变化来展现苍茫天地、世间万物,因此,这一时期的画作极少设色,也是从此时起,中国的绘画开始倾向于一种精神的表达与寄托。而此时的西方绘画,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再次向再现性转变,作品也更加的饱满、鲜艳。

3 中西方绘画色彩运用上的差异

中西方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色彩运用具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画的典型代表就是水墨画,也就是用墨代替颜色,通过浓墨、淡墨等不同类型的墨色的运用,从而将空间、光感表现出来,虽然没有五颜六色的颜色,但是却承载了作者的思想。在进行墨色运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色度、饱和度的控制从而对作品的光线进行控制,而西方绘画更注重对色彩的运用,通过色彩的运用从而更好地表现光、空间等,从而是最终的作品非常的逼真。西方绘画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油画,油画主要是由光影、明暗色调组成的,通过光线和色调的组合,从而能够将每一个细节都细致的描绘出来,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光的具体表现就是色彩,通过色彩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完成绘画,使得绘画充满生机和情感。例如,印象派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主动性的运用色彩的意识。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作品,会对事物的色彩进行认真的观察,从而能够获得正确的主观认识,并在绘画的过程中将正确的主观认识表现出来;同时,他们注重光线的应用,认为光线的不同表现方式能够达到不同的效果。

4 中西方绘画在色彩的感受上的差异

中国画大多都是水墨画,都是通过墨色的调整来获得变化的,而西方则与之不同,西方的绘画以优化为主,主要是通过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来进行表现。

我国绘画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浓墨淡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绘画所用的采用有关系,中国画一般以墨作为绘画的材料,将墨进行研磨、稀释从而达到想要的效果。而西方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看重的是色块厚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其所用的油画颜料有一定的联系,这也就使得西方绘画颜色更加浓郁、奔放。

5 结语

不同的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风格各异的文化,而绘画风格只不过是其中一种。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的形成与其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考虑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中西方绘画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画更加意境和思想的展现,对于事物的具体形态却没有太多的追求,而西方的绘画则要求形似,追求逼真的效果。同时,中国画的主要创作手段是用线条来表现一个个人、一座座山以及其他所有的事物,而西方画则与之不同,西方画更重视光和色的应用,通过光和色的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绘画任务。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中西方绘画之间也开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旅程,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学习,一定能够促进绘画艺术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宇克伟.浅谈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J].艺术研究,2009(07).

[2] 孙海燕.浅谈中西方绘画差异[J].大众文艺,2010(12).

[3] 马小勇.中西方绘画色彩之比较[J].美术教育研究,2016(02).

[4] 董亮亮.浅谈中西方绘画之典型线质和色彩运用对我创作的影响[D].西安美术学院,2015.

[5] 曾诚.色彩与中国新文学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12.

篇11

关键词: 文化差异 中西方电影名 翻译

英文电影名翻译属于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的差异对中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从中英思维差异、审美差异、文化内涵联想,宗教文化等多个层面分析文化差异对中西方电影名翻译的影响。

1.英汉思维差异方面的影响

英汉思维方式及思维形象有很大的差异性,主要是因为地理生存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及人自身的生理状况有很大的差异。汉语语言倾向于人文文化,尤其强调综合和概括思维的方式;在语言文化方面常常表现为暗示、慎言等。英语语言文化则偏重科学文化,讲求细微、曲折和周到。这些思维差异表现在电影名翻译方面就是汉语言中较多地使用概括性词汇,例如《天下无贼》、《保持通话》等。而英语电影题目中往往追求精简和新颖,经常以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地名命名等,例如pearl harbor、speed等。

2.审美价值的差异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两地区的观众存在一定的审美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以无为本,认为一切美感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美学的概念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们在生活中就能提炼美感。西方国家是以有为本的,认为审美是要在生活之上,与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界限。翻译工作者首先要正确把握源语语言文化内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考虑目的语观众的审美需求,在目的语语言文化中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传递目的语的电影艺术受众,给他们带来美的感受。在文字排列方面,汉语在审美上讲求修饰和神韵,讲求文字搭配。Death before honor《铁血军魂》这些片名中使用了中国人熟悉的文化征象,军魂一词深蕴了中国浓郁的文化氛围及译者的文化情感,这样的影片名更能被中国观众接受。

3.文化内涵联想方面的影响

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同一事物在汉语中看来是美好的事物,而在英语中可能有相反的看法。译者在翻译电影片名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方面的影响。例如:《卧虎藏龙》,如果在英语中被翻译成grouching tiger或hidden Dragon,西方国家的观众就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完全不理解影片的真正内容。因为汉语中的“龙”和英语中“Dragon”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内涵和联想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不仅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而且是权力、尊严的象征。然而在西方,龙并没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西方把龙视作一种邪恶可怕的怪兽,是血腥和暴力的化身,所以用“Hidden Dragon”译“藏龙”实在不妥。用“Roaring Lion”译就比较好,因为英文中的雄狮是力量、权力、威严的象征。

4.宗教文化方面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人大多有,宗教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他们的语言交际和思维方式,而中国却有很多人对宗教不甚了解。最典型的实例就是美国著名影片seven。该影片反映的是一种西方宗教文化,与宗教背景密切相关。对于中国人来讲“seven”不过是一个普通数字而已,很难联系到西方人们头脑中的宗教文化意象。在西方,“seven”从宗教意义上理解就是一种宿命的暗示。汉语影片译为《七宗罪》,充分考虑了宗教寓意,更容易让中国观众了解影片的内容,被中国观众接受。

5.考虑典故、习语对应的影响

电影片名的语言表达通常都是简短、精炼的。虽然只有几个词语,但是内容都是高度概括的。典故习语中大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信息,这就需要在翻译的同时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对等。例如: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顺应西方受众的文化需要,翻译成“The Butterfly Lovers”自然比直接音译要好。但是,别具一格的译名“New Romeo and Juliet”更能引起西方人思想上的共鸣,更能让观众对影片主题一目了然,进而激发观众观看的欲望。

6.结语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译者在忠实原片内容和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造。译者还必须充分了解源语与目的语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各个方面的差异性,特别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充分考虑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宗教文化及典故、习语等方面的文化对应,灵活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实现两种语言文化信息的完美转换。

参考文献:

[1]华先发.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篇12

关键词: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007-01

一、中西饮食文化

文化是复杂的,它包括信仰、知识、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习得的任何习惯与才能,人类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但是随着人类群体的不同范围,文化的体现也出现了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是各自文化的浓缩。中西国家文化底蕴的不同导致饮食风格也大不相同。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它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影响深远,占据了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因为曾经作为殖民地,拥有大量的移民,因此融合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明。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1、中西方饮食观念差异

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西方人坚持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讲究科学营养,所以西方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之间的搭配。食物搭配是否营养均衡、摄入的卡路里是否合适、营养成分能否被彻底吸收等这些问题在西方饮食文化中成为了一门烹饪学问。西方人要求保持食物的营养,对食物的色香味没有很大的要求,很少将饮食当做精神享受。在西方的宴席上,西方人讲究餐具和用料,讲究原料的搭配,在中国看来西方的饮食是很机械的。但是中国人较为注重饮食的艺术性,对饮食的口感要求较多,但对营养方面比较不注重。中国人觉得食物除了可以解决温饱,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在中国的饮食观念中,对食物味道的追求大于对营养的追求,这就导致中国的饮食过于注重食物的口感,具有片面性。

2、中西方饮食内容差异

西方人更为注重对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在介绍饮食特点时,西方有发达的食品工业,例如快餐和罐头,味道虽然都差不多,但是却省时又营养,饮食的内容大部分以动物类为主,肉食占整个饮食的大部分。而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饮食以植物类为主,肉少粮多,在中国的北方,人们的主食是馒头和面条,南方主食是米饭,中国人的饮食是以素菜为主,荤菜为辅。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西方人偏好冷食,例如生菜和沙拉等。但是中国人偏好热食,中国人普遍认为菜要趁热吃才好吃。

3、中西方烹饪的差异

中国认为烹饪是一门艺术,中国有非常多的烹饪技术,例如煎、炒、蒸、炸、溜、焖、烧、炖、煲等,让人眼花缭乱。中国人的烹饪非常复杂,一道菜通常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中国的厨师行业对厨师本人对原料的选择较为注重,所以原料的优劣和厨师的天赋都会直接对菜品造成影响。

西方则强调饮食的营养,制作饮食较为规范,没有乐趣可言。西方的烹饪手法不像中国一样复杂,西餐更为注重发挥食物本来的味道,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较为随意。

4、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宴席是大家共享一席,乐于呈现和谐的气氛,在餐桌上人们相互敬酒和劝菜,体现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从卫生层面来看虽然有明显的不足,但是却很符合中国人对团结的心态。而西方的宴会更为注重交谊,西方流行自助餐,人们不用固定在位子上用餐,大家各取所需,走动自由,注重个人情感交流,体现西方人对自我和个性的尊重。

三、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对饮食文化差异的影响

筷子与刀叉、圆桌与条桌等都各不相同,在菜式与道数上双方也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宴请礼仪、席间气氛和饮酒的方式也都不尽相同。

在中国,主要是群体文化主导价值观,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则是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个人主义,强调差异与特征,鼓励特立独行的风格,所以中西方的价值观截然不同,这在饮食上也有体现。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饮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在中国,饮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超越一切物质和精神形态的东西,这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但是在西方国家,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与交际方式。美国的一位叫做马斯洛的心理学家,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最低的一层就是对饮食的需求,另外四种分别是对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与中国人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认为吃只是可以保证人身体健康和正常生存的方式,只起到维系生命的作用。而就交际手段来说,宴请的目的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表示感激之情。二是期望赢得客户的信任。三是对达成交易的庆祝。四是请人帮忙。五是引荐他人的时候。六是在建议和讨论某些想法的时候。从这里不难发现,吃虽然重要,但是西方国家仅仅将吃停留在简单的交际层面,并不像中国一样对吃极为注重。

通过本片论文的论述可以了解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各的长处,通过研究可以实现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和互补。现如今,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和科学性,而西餐也开始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中西方饮食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餐具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前言:现阶段,随着我国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不断的学习汉语想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这也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种潮流。饮食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饮食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精神生活息息相关,饮食的文化也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经典的文化。而产生各国之间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中就包含了餐具的不同。因此本文针对餐具设计中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的产生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做出贡献,使跨国文化之间的交流避免因为文化差异产生误解,也能够有效的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互补。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也都具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内涵,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而西方文化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下面就针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的特点进行研究[1]。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指的就是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饮食的生产和消费的一个过程,这也是我国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不断积累。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饮食文化也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从开始的茹毛饮血发展到用火烧食物,再到后期唐朝和宋朝的发展阶段,进入到现在的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些都是我国饮食文化发展的成果。我国主要有菜系,分别是: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这些菜系能够体现出中华饮食文化比较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这些都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2]。

(二)西方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西方饮食文化是西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创造出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西方的意大利菜是饮食文化的鼻祖,而法国菜则是西餐的国王,美国菜是最新兴起的新贵。西方饮食中,日常都是以肉为主,素食作为辅助,这也是西方饮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国家饮食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和德国菜等等。这些菜的特点都能够良好的体现出西方国家在饮食方面比较精湛的厨艺。而西方人为了能够保证饮食的均衡,经常生吃蔬菜,这也是保证其营养不会流失的主要手段和特点[3]。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因此种植业也比较发达,正因为我国食物的种类相对比较多,因此烹饪的技术也多种多样。但是在西方国家则是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因此其饮食也是以肉类为主,烹饪的技术相对中国也变得简单。同时由于饮食习惯和食物的不同,其餐具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西方在用餐过程中会使用多种类的餐具,并且在进餐的时候会使用刀叉,而中国在用餐的时候餐具就比较简单,没有过多的分类,进餐的时候也仅仅使用筷子和勺子。这些都是中西方饮食观念不同所产生的[4]。

(二)饮食方式的不同

西方的餐饮文化和中国的餐饮文化上有着非常多的区别,就在饮食方面来看,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就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吃饭的过程就是团结和和谐的体现,所以中国一般都是用圆形桌子用餐,这种也是中国的共餐制。而在西方,不管是请客吃饭,还是全家团圆,都是用餐的人一人一份,自己吃自己的,这种饮食方式也被称为分餐制。这两种用餐制度的不同就决定了餐具使用的不同,西方国家一般情况下在用餐开始到结束,盘子和刀叉的基础数量就是七份,而中国则是一人一份,因此在餐具的设计和使用上就能够明显看出西方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别[5]。

(三)饮食内容的不同

在饮食的对象上,中西方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般饮食的主要内容取决于这一地区的气候和主要产物。由于西方国家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因此西方人主要以肉类为食物,素菜则是辅食,西方人几乎每天的食物都是牛肉面包和牛奶,因此饮食比较单一[6]。中国人则和西方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中国一般以素食为主,肉类为辅助,主食是大米和白面。但是中国由于物产比较丰富,所以菜品样式也非常丰富,这种差异的存在就导致中西方饮食文化出现了差别[7]。

(四)烹饪方式的不同

菜品的色香味一般都是通过烹饪的手段体现出来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中,中国和西方的饮食呈现出不同的烹饪特点。中国人把烹饪视为一种艺术,因此烹饪的方式非常多,如:煎、炒、烹、炸、烧炖等,还需要配上各种各样的辅料,这样才能够使食物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也是中国饮食和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西方对于餐饮的原料非常挑剔,但是烹饪过程就比较简单,这就是中西方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

三、中西方餐具设计中的传统饮食文化

(一)餐具的产生

餐具主要就是用在分发和取得食物的一种工具,同时也是盛放食物的器皿和用具。其中详细的可以分为:碗、盘、豆、盒等等,取得食物的可以分为:筷子、烧、匕首、刀和叉等。餐具的生产是人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发明,尽管这种发明过程比较缓慢,但是从开始发明就意味着其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8]。最早的餐具并不是设计,仅仅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这也是人类最早期的简单的发明,同时也开启了人类餐饮文化的大门。现阶段餐具的基本功能和饮食文化相结合,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饮食文化需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餐具的发明和使用也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9]。

(二)中国餐具的变化

餐具的发展有着非常长久的历史,其餐具的演变也记录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与变革。我国的饮食餐具不断的发展,在原始的陶器阶段,一直到瓷器是餐具的发展顶峰。同时中国人在研究美食的时候还需要与餐具相结合,这样的搭配,才能够使吃饭的时候方便、简单,还能够相互呼应。这种完美的结合使食物和器具的美都得到非常完美的展现[10]。

(三)西方餐具的变化

餐具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在野蛮向文明进步的一个象征。人类的进步有着快慢之分,这一点在西餐的餐具上也能够看出,西方餐具的发展历史相对比较短,因此发展也比较迟缓。随着12世纪叉子被引入到欧洲国家,人们非常喜欢这一餐具,因此得到良好的传承。在西餐的餐桌上,刀叉是常见的工具,主要就是用刀叉把食物分成小块,以至于现阶段的西方餐饮中还是刀叉并用。在西方餐具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看出,西方和东方之间的相似之处主要就是材料的发展情况决定了餐具的发展[11]。

(四)饮食文化和餐具之间的互动

餐具的发展是随着饮食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这也是人们长期的饮食生活中最终积淀而成的,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人们对于实物的热衷,这样的热衷心态也影响了最新的餐具的使用和发明。例如:咖啡的流行和风靡,致使全球都推出了具有不同种类的咖啡杯和咖啡壶。由此可见餐饮文化和餐具的设计是相互支持的,餐具的使用也能够在餐饮文化的发展中得以继承[12]。

四、餐具设计影响现代饮食文化

(一)进餐的习惯

1、筷子和叉子

筷子和叉子是中西方饮食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使用筷子,需要的就是一双筷子之间的配合,这也是我国比较流程的一种说法,团结就是力量,这也是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的因素。筷子的形状比较圆,而且并不锋利,利用筷子使菜品入口,不会伤害人们的唇舌,这也是出于儒家思想的一种体现。而刀叉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和西方人的性格相似,例如:西方人习惯用刀叉把食物切开,人们也习惯对于未知的事物刨根问底。这些都是人们对于不同事物的不同追求,也导致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饮食文化差异[13]。

2、合餐和分餐

中国的饮食,实行合餐制度,并且餐桌上鸡鸭鱼肉全都齐全,食物的数量多于食用的数量。而西餐则使用的是分餐的支付,这样也能够保证食物更加卫生,不会浪费,即便是西方人的晚餐也仅仅有六个菜,其中还包括甜品。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看出不同饮食习惯中的个体概念。中国人的人格构成主要局限在一个区域之内,而西方人的人格一般地立在环境之外[14]。所以在人们和相对自己另一方谈话的阶段,中国人的对方,一般显示出的是另一方和自己之间的关系,英语中的theother则完全指的是独立的客体,这些情况都能够看出中西方人们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二)食品的习惯

1、熟食和生食

中国人在饮食上面比较喜欢熟食,特别是喜欢刚做好的比较热的饭菜,例如:中国人认为鱼变冷了之后会变腥,年糕变冷了会变的硬,很多菜品都都是在热的时候才能够包成其原有的味道。但是与之相反的是西方人比较喜欢生冷的食物,或者是没有经过加工的海鲜。西方人比较喜欢海外的探险,所以人们不在乎吃的东西,经常是生的或者是活的食物就开始食用,而且西方人也认为生吃食物能够节省时间,因此西方人比较喜欢生食,这也就需要使用刀叉和比较大的盘子进行食物的分割,而中国人都喜欢吃烹饪好的食物,所以选择的餐具也是筷子和碗。

2、素食和肉食

早在四千多年之前,中国就进入到了农业的社会,因此这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在餐桌上出现比较多的就是谷物类和蔬菜类,肉食是中国饮食中比较奢侈的食物。而西方国家由于周边环海,面积也很小,因此蔬菜和肉类相比较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西方国家一般以肉类和腻之品作为主食,这也是人们饮食习惯不同的主要原因[15]。

(三)烹饪的习惯

1、复杂和简单

中餐在烹饪过程中比较精致,并且文明世界,对于火候和时间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所以在中国的饮食中经常出现“盐少许”、“醋较多”的情况,同时中国人也把烹饪方式作为人们表达情感和对生活理解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感性思维。而在西方烹饪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油和盐加上食物放在烤箱之中,就能够做出快餐食物,西方人认为时间比较宝贵,这也是形成西方人饮食简单的原因。

2、意境和直白

中餐在饮食中重视的是意境的表达,基本上表现在菜名上,人们认为好听的菜名能够促进食欲,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的饮食欲望,这也是中餐中非常重要的意境。而在西方的菜谱中,菜名非常简单,消费者在名称上就能够辨别菜品的原料和做法,因此西方和中国的菜品在意境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由于其菜品的名称不同,因此选择的餐具也不相同,这也是中国和西方饮食上的差异。

篇14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同步学习与英语有关的文化。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形成的日常语言交际习惯也就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郾称呼语(appellation)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如: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其次,汉语习惯上对从事教师、医生等一些职业的人使用敬称,如“李老师”、“王医生”。而英语国家却不会使用“Teacher Li”,“Doctor Wang”这种称谓,而一般用Mr.,Miss,Mrs等。

2?郾问候语(greetings)

在中国,人们在打招呼时常用的是:“你吃过饭了吗?”而在英语国家如果问别人“Have you had your meal?”,对方会误认为你要请他吃饭。英语常常用 “Hi/Hello!(你好!);How are you?(你好吗?);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evening(晚上好!)”等来相互打招呼或进行问候。此外,汉语中另一个常见的问候语是“你去哪里?”或是“你干什么去?”。我们可以随便给个回答,并非真是想了解问候人到哪儿去或做什么事去。如这样问西方人,他们往往会不高兴,会认为这样的问题干涉了他们的私事。

3?郾隐私(privacy)

在西方国家,人们都很注重隐私问题,因此在谈话的时候应注意一些禁忌。例如,在西方国家里,收入、年龄、婚姻状况等都是些相当私密的问题。如果你在见面时,尤其是指双方还不熟悉的时候问这些问题,就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不礼貌的。而在中国,我们往往会把这些在西方人认为不礼貌的问题看作是对别人的一种关心。所以隐私问题是中西方差异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4?郾答谢(thankfulness)

一般来说,中国人在家人之间很少用“谢谢”等答谢语。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生疏,有种距离感。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郾”几乎被用于一切场合,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貌用语。即使是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乃至夫妻之间也不例外。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or drink?),中国人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西方人直率的不同风格。

5?郾赞扬(admiration)

谦逊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当西方人赞扬和恭维中国人的时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低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例如:他人称赞自己的子女聪明的时候,中国人往往用“哪里哪里”、“不如你儿子”等来回应。这往往会让外国人怀疑他们的判断能力,弄得外国人不知所云,莫名其妙。而外国人对于赞扬或恭维时,则坦然地用语言表示感谢,外国人用一句“Thank you.”回答就可以了。这都是由于文化差异成为交际中的障碍。

6?郾节日(festival)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蒺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Spring Festival(春节),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Mid-Autumn Day(中秋节)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蒺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蒺s Day(愚人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二、对文化差异的教学渗透策略

既然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中体现在了这么多方面,那么理解和运用其差异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郾融文化差异于背景导入介绍中

教师在课文背景知识的引入过程中,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精选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文化信息材料,将它们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上,既能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对于课文“Happy New Year”的导入部分,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比如贴春联、吃饺子、看春晚、放鞭炮等,以及这些习俗的来历。进而进入课文的学习,了解西方国家怎样庆祝新年,从而让学生了解中西方节日庆祝方面的文化差异。

2?郾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通过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电影、光盘、音像等被广泛用于教学当中。这些教学手段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了解英语国家的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注意,而且能为他们提供最实际的语言情境,使他们边看、边听就能达到理解语言内容、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与此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多接触英美原版的东西,如利用报刊、杂志、电影等多种渠道,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

3?郾开辟第二课堂

组织各种活动,如英语晚会、英语角和有关的文化习俗方面的讲座讨论、英语知识大奖赛、短剧表演等。通过短剧表演,学生可以用心体会语言必须与语境相结合,语境决定礼貌用语的程度。从而在选择措辞、运用手势的实践中自然而然学到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

4?郾通过英汉互译理解文化差异

指导学生做翻译练习,特别是翻译那些包含丰富文化内容的词语,如谚语。因为谚语往往体现出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内涵。利用翻译这一手段使学生弄清楚源语人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某一谚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该语言和文化的认识。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文化导入,重视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更好地用英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汪红.中美大学生英语言语行为的对比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2]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