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药行业工作小结范文

医药行业工作小结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3 10:52: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药行业工作小结,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药行业工作小结

篇1

关键词:现阶段 医药企业 财务管理 解决方案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医药行业也呈现出发展迅速的趋势,已逐渐成为一个朝阳行业,尤其伴随着整个医药流通企业进入高速扩张期的过程中,医药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显现出日趋激烈的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整个行业要求我们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迫切性与日俱增。财务管理在整个医药流通过程中是组织整个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相关关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医药行业的财务管理是基于整个医药行业进行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有资金流动和价值管理相衔接的管理关系;对于整个医药行业而言是组织医药资金链运动、处理医药企业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因此,对于医药行业而言,搞好财务管理,不仅能够很好的对各生产要素之间组合进行协调,而且能够保证整个医药企业的正常运转,从而使企业在现代化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医药流通行业整体环境分析

国家经贸委在我国医药行业 15 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计划用 5 年左右的时间,以我国现有大型医药企业为基础通过股票上市、联合、重组、兼并等现代化企业运营方式来对我国 10 个销售额达 50 亿元以上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进行重点培养;继而还要建立扶持 40 个左右年销售额达 20 亿元的大型公私合营企业,以上这些企业的销售额均要达到全国医药销售总额的 7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医药流通领域进行大规模资产重组的决心与行动。国家经贸委提出,计划用 5 年左右的时间在整个医药行业扶持建立 十个左右在国内外享有知名度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政策中规定这些企业在国内外拥有的分店数目要达到 1000 个以上;这些数字都显示出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具有一片美好的前景。但是,随着医药界负面舆论的不断增加,更加严格的医药市场监管措施应相继出台来是这一大好政策真正落实到人民的生活上造福于民。虽然国家相关机构对医药行业通过药品限价、集中招标采购等一系列控制暴利措施出台,但在高度市场化的当代社会里,几乎所有行业都要在产品营销上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如果任何一个企业能够做到不计算其在营销上花费的人力物力都可以称做暴利行业行业的话,整个市场的竞争当人也就荡然无存了;因此,对于医要流通行业的药物流通而言最主要的还要从自身管理制度与企业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上面下功夫。

三、我国医药流通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国家制度与企业结构方面。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中仍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并未充分的认识到财务管理对整个企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更有少数医药企业认为对医药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与普通的会计工作同日而语,这使得原本不景气的医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更加临乱不堪。在当今社会里,部分医药流通企业内部出现财务管理松散以及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小集体”现象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了,对于医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经常将企业各种收入归到自己囊中通过主张一些不正当竞争来谋取私利的情况屡见不鲜;在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医药企业在对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调查时所制定的相关工作内容并没有结合现代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特点,而只是停滞在本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的工作层面上, 根本没有对在整个医药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投资管理和战略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约束与优化。这无疑成为了整个医药行业的一个大毒瘤,严重的阻碍着医药企业的正常发展。

3.2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方面。财会人员低学历、低职称、业务技能低的显现在我国医药流通企业仍然普遍存在。就整个医药企业的内部制度设置而言,企业管理层仍然没有对财会人员所起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将财会人员的作用还停留在“只要会记记账,算算账”就可以了的层面上。这无疑与现代管理理念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在对财务人员任用方面为亲是举,而不是任人唯贤,并不以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素质为整个财务人员任用的标准,而是以自己对财务人员的控制程度作为选拔财务人员的依据的,在整个医药流通企很多连基本的财务会从业资格证都没有的财务会计已数见不鲜。 这样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企业会计核算混乱、会计数据失真和违纪违规等问题。

四、加强医药流通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对于现阶段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来说,对于确保财务管理能够工作正常稳定的开展的话,就必须对内部领导层的结构和整个领导层的管理理念进行脱胎换骨的改变,是整个医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在整个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而言,不仅要树立起正确的现代财务管理观念,对现代化医药企业管理手段与方法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还要将整个医药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与实际生产贯彻落实到整个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中去。在整个医药行业,健全本企业内部的结构,对本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有着明确的区分与认识,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责;就当前的大背景而言,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加之与之相关的诸多税务法规的颁布,毫无疑问医药企业财务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因此,面对这些挑战,作为医药流通企业的财务工作者而言就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点:首先,严把整个医药企业的财务人员资质关,凡是未通过国家相关测试未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均不得参与本企业的财会工作,整个企业还要对本企业的财会人员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相关的职业教育,使得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中企业财会部门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地提高;医药流通企业也要对本企业其他部门员工的业务素质进行提高,为整个企业流通的产业链进入良性循环做准备。

五、小结

总而言之,对于我国医药行业相关药品的流通来说,对于整个流通链中的财务管理要进行重点管理与加强。企业对于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要重视起来;一方面在整个流通链中加强资金流通管理、存货管理,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灵活地健全并优化企业内部各种制度;另一方面,作为整个企业的管理层要跟的上时代的步伐,作为管理层的财务人员更要对自身的素质进行不断的提高,这对于增强整个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为整个企业谋求健康迅速的发展之路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潘文泓. 有关医药流通企业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的讨论[J]. 经营管理者. 2011(02)

[2] 杨琦. 医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思考[J]. 国际商务财会. 2010(02) [5] 杨永. 在医疗改革背景下对我国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的思考[J]. 时代金融. 2010(02)

篇2

慢性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主要表现声带、室带的慢性病变。临床上以较长时间的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为特点,属中医学的慢性喉”的范畴。病因可分为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未经适当治疗;长期发育不当,或过度用嗓;经常遭受有害气体、粉尘的刺激或平时烟酒过度;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如慢性鼻窦炎、咽炎等。表现为声嘶,喉部分泌物增多等。可分为慢性喉炎,萎缩性喉炎,结节性喉炎(声带小结)。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交流。我们从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运用中药清喉汤加减治疗慢性喉炎3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1.1主要症状:声音嘶哑。

1.1.2次要症状:咽喉干燥或疼痛,或伴有咳嗽、咳痰、清嗓、异物感等症。

1.1.3病程较长,声音嘶哑时轻时重。

1.1.4喉部检查:喉黏膜多有暗红色充血,肿胀或萎缩,声带肿胀、肥厚、声门闭合不全。具备主症、体征,要结合病程即可确诊。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2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1.3排除标准

1.3.1不符合上述慢性喉炎诊断标准者。

1.3.2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严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3.3有过敏体质者。

1.3.4不能坚持治疗,中途改变治疗方法,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者。

1.4一般资料

本资料共68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30—50岁,平均(32±10.2)岁,病程0.3—1.8年,平均(0.5±1.2)年。对照组33例,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30—55岁,平均(33.3±11.1)岁,病程0.34—2.2年,平均(0.6±1.34)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及X线检查等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两组均:

2.1加强教育,在急性期应及时选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

2.2治疗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如鼻、口腔、下呼吸道疾病,包括病牙。

2.3勿饮烈性酒和吸烟,避免辛辣、酸等强烈调味品。

2.4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减少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

2.5生活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2.6清晨用淡盐水漱口。

2.7适当控制用声,用声不当、用声过度。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喉汤口服,方药组成(葛根30g 、 薄荷10g 、 银花15g 、 连翘15g 、 桔梗15g 、 元参15g 、 郁金10g、节根15g 、 甘草10g )。上药九味,加入1000ml,煮取300ml,倒出药汁,再加水500ml,煮取200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空服为宜,一日三次,共用2月。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结分)/治疗前积分×100%。

3.1.1治愈:发音恢复正常,喉部检查正常,疗效指数≥90%。

3.1.2显效:声音嘶哑及喉部不适感明显减轻,喉部体征改善,疗效指数≥66%。

3.1.3有效:声音嘶哑及喉部不适感减轻,喉部体证改善,疗效指数26%—<66%。

3.1.4 无效:症状和喉部体征无明显变化,疗效指数<26%。

3.2疗效评估方法:

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5次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分,根据总分值改变判断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临床治愈有25例(71.43%),显效6例(17.14%),有效2例(5.71%),无效2

例(5.71%),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中临床治愈有13例(39.39%),显效8例(24.24%)有效5例(15.15%),无效7例(21.21%),总有效率78.79%,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4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未发现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心电图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变化。

4讨论

慢性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声带,室带的慢性炎症病变,以较长时间的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为特点,病程较长,西药在此病方面没有较好办法。中医认为此病为肺气虚寒、肺阴亏虚、肾阴不足、虚火滞喉和邪毒久留、气血瘀阻、咽中闷塞、津液干枯、喉失津养。我们采用中草药,葛根、薄荷、辛凉发汗解表,疏散风热,解热生津,清利头目,利咽化痰,更有芦根止呕除烦,主治肺热上蒸,殃及咽喉等症。银花、连翘、元参、郁金,清热解毒,消痛散结,行气解郁。咽喉病位在上,故加用桔梗引药上行,桔梗、甘草相合以开宣肺气,祛痰排脓,使药性直达病所。对治疗慢性喉炎疗效明显。故我们从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对35例慢性喉炎患者实施中药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6-94)

[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篇3

经济改革之前,医药企业可以通过药品批发商等中间环节将药品销售到医院,再销售到患者手中,也可以直接将药品投放到医院当中,并以高回扣、降低价格的方式获取医院市场以及非处方药销售市场,致使整个医药行业的销售网络十分混乱。但随着经济改革的持续和深入,医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通过取得国家认证资格的中间商才能将药品销售到医院和各零售环节。另一方面,随着医药行业竞争的加剧,许多医药企业都将目光集中到少数几类获利高的药品上,同类药品过量生产,类型繁杂,使得市场销售更加困难。随着同类药品的过度生产,使得药物的推销和滥用加剧,对于低收入者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现代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

现代医药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适应新的医药市场规律,努力完善自身营销管理,建立建设有序的销售体系。首先、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将熟悉医药和营销专业的人员组建在自己的销售团队中,可以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进行招聘。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熟知企业文化,忠实于企业的经营理念,掌握企业产品和竞争产品的特点以及自身产品的优势,掌握市场情况,充分培养他们对企业产品销售的自信,成为市场销售的生力军。在维护渠道和市场秩序,开展区域促销活动和反馈市场信息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第二、理顺销售渠道:包括理顺现有销售渠道和发展新的销售渠道。不同产品对销售渠道的要求是有区别的。企业的独家产品适合与区域销售实力强的知名渠道合作,按照其对市场的辐射能力可分为一级渠道或二级渠道等,这一方面可增强产品在该地区的强势地位,另一方面也保证资金的回笼。质优低廉的普药产品适合与区域销售覆盖能力较强的连锁企业合作,以增强产品的覆盖面和上柜率。当然,不管是新产品和老产品,都应该对合作企业有不同的销售政策给予支持,以体现互惠互利,维护共同发展。随着医药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医药连锁逐步成为一种崭新的模式,很多大型的医药商业同时经营医药连锁,使药品销售的中间环节逐步减少,医药商业利益得到保障、积极性得以提高,药品价格也更加实惠。第三、全面加强销售成本管控突破价格制约瓶颈:随着国家对药品管理的加强,药品招标、基药价格管控等使企业药品价格得到了相应的控制,特别是基药产品价格的控制和稳定非常严格。另一方面,企业面临药品成本的节节上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工成本的逐年提高和产品更新周期的缩短都使得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如何保证质优价廉、如何使企业能够持续经营,不仅仅是对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对销售环节成本的管控也非常重要。只有合理控制销售成本,才能突破国家对药品价格的制约,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现代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全员营销

(一)全员营销的营销理念

全员营销是以市场为中心,将企业资源和手段进行科学管理的营销方式。企业对产品、渠道、价格、促销与成本、需求、服务、便利等营销手段进行组合,使营销过程更具有完整性。企业全员将市场以及营销部门视为核心,以顾客为导向进行营销工作。全员营销需要企业的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各部门目标统一,企业全员达到统一。随着医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医药企业要建立以市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消费者的满意程度高低直接意味着企业的营销成果高低,努力提升客户的服务质量,完善医药企业的相关售后服务,不仅能够使本企业产品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也能保证能够在市场上长期保持优势。

(二)激发企业整体潜能

在全员营销理念下,医药企业各层、各部门需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使企业的整体潜能得到提升。首先高级管理层需要完善企业的顶层设计,制定出良好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中要格外强调使企业各部位全体人员结合为一体。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全员的力量,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此外,企业营销部门需深入市场调研,努力了解市场销售状况以及消费者的反映情况。只有充分了解市场的情况,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才能有目标、有针对性地生产出市场上需要的产品,才能更好的占有市场,获得更大利润。而随着企业营销策略的不断完善、营销人员能力的提升,产品销售量的上升,营销一线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也将得到提升,这样不仅个人的业务和能力得到肯定,企业的利益也将得到体现。营销部门与售后部门沟通交流也非常重要,及时了解企业产品的售后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四.小结

篇4

作为在职场中的营销经理,如果没有足够的强势,挺拔鲜明的个性,非常规的营销手段在市场中证明自己的能力,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很大意义上如果不对自己“狠”一点,那么,这位营销经理终将会遭到“优胜劣汰、物竞天泽”的淘汰。尤其是对于医药营销这个日趋规范化、精细化和充斥着更加严峻挑战的行业,对于弱者而言更是不适合在里面打拼,做不了“寡头”,也应该努力去做“枭雄”。

作为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有着十一个年头的郝经理最近半年都在忙着一件事,那就是让自己所服务的这个新企业和新产品尽快上市,从而能够给老板一个交待。作为郝经理而言,虽然在职场中混迹了十几年,虽然性格豪爽,但缺乏耐力与韧性;经验丰富但创新不足;重情、重义,却不能真正围拢一群人,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之中。而郝经理这些既有可圈可点的优点,可也是他死穴的性格与为人处世的弱势,必然就导致了他对于营销管理这个角色难以把握。

新产品上市半年多以来,医药行业本身就把医药营销人员当作“火上烤的鱼一样”看待,使之难受、难做,更何况郝经理所面临的是一无市场基础,二无产品优势,三无企业形象,四无强势团队的一个卖点不十分突出的新产品,其难度可想而知了。

而正是这些不利于郝经理的种种因素,使他与同行之间,见了面就会互相讨论到:产品虽然终上市了,可今年医药市场的变化实在是太大,营销不好做。连大家现在大家见面都问,这段时间产品销售得怎么样?结果表情都一样:先苦笑之后紧跟着就是摇头,这是郝经理目前所面临的现状。

郝经理在三四家医药保健品企业都做过,从没有象到这家企业,领导这样一个团队如此的累。因为企业本身就无法给予他更多,更大的市场支持,毕竟企业的实力有限,而且对于产品的前景也不是十分乐观,再加之同类产品的挤压,相关医药政策的严格监管等等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都使本身在医药行业内颇有经验与办法的郝经理一筹莫展和束手无策。

再加之,郝经理明明知道医药行业和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医药营销手段已经不灵了,新产品的上市销售必须运用一些创新的手段,但他由于还沿袭着传统的手段,想以经验与人海战术或大面积的广告显然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郝经理对于企业赋予他的重任,让他去带领一个新的营销团队打好一场漂亮的营销攻坚战是否有把握,起码此时心里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怀柔的行为赢不来“跑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一起在山中旅游,突然蹿出一头狮子追赶他们。其中一个人赶紧从旅行包里把跑鞋拿出来穿上。另外一人则笑话他说:“你以为这样就可以跑得赢狮子吗?”那个人回答:“我不用跑得过狮子,我只需要跑得过你。”

故事虽然残忍,但形象地说明一个道理:智者生存,谁都明白,行业洗牌已成定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和产品要想活下来,就必须有自己的“跑鞋”——独特的营销思路。郝经理虽然也参与到了与狮虎同笼,与同行竞争的赛跑中去,但他却没有自己的“跑鞋”,还是想运用人为的关系与广告支持,想尽快的将产品的销售打开一个良好的局面,但他却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与矛盾。

由于郝经理的企业对于他寄予很高的希望,希望他能够带领一支较为顽强的营销团队,把企业这几个新产品做好,是在支持有限的的前提之下。怎么办才好呢?郝经理认为,事都是人做出来的,只要他把手下的营销人员笼络好,哄着去好好干活是最重要的。于是,郝经理在今天与大家一小聚,明天一大聚,斛筹交错,谈笑风生,好不热闹。郝经理一边醉眼朦胧苦口婆心的拜托下面的人好好干,一边又义薄云天的对下面人信誓旦旦承诺许多,自然下面的人员则一个个立下豪言壮语,说着绝不让郝经理失望之类的话。可事后,下面的营销人员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早把酒桌上说的话忘到九霄云外去了。郝经理虽然拉近了个人的情义,工作上的隔阂与无效化却扩大了。

郝经理优柔寡断的一面的性格弱点就暴露出来了,用怀柔和过于人性的方法来管理营销团队,而不是医药营销非常时期用非常的营销手段和创新管理,更重要的是没有用营销经理的“狠”这种强势的手段来管理团队。一味的去满足与迎和手下人的一些态度、需求,原谅他们没完成的业绩,没有真正起到作为一名营销管理人员监督、指导、纠正和管理的职能。

郝经理在药品营销这样的严峻时期,没有扮演好营销经理人“狠”一些这样的角色,导致的结果是:

1、OTC终端起量忽高忽低,随着季节的变化,市场局面打开得非常缓慢,导致许多工作滞后。

2、郝经理并不十分清楚他手下的营销人员真正到底做了哪些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存在哪些问题。

3、产品的OTC终端宣传一直不见起色,终端店包装几乎进展不动,看不到企业宣传的东西。

4、领导在检查终端药店时,尤其是一些药品超市,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公司产品在哪里。

5、由于没有严格的奖罚措施,下面业务人员虽然每天在工作,但无工作效率可言,每个人员负责的终端店普遍不能起量。

6、由于郝经理一味的姑息迁就,形成了下面业务人员没有职业危机感,总感觉自己做错了或是业绩没有完成,有郝经理兜着,大家的市场都不好做,需要的支持企业也达不到,而且郝经理不会不重情义,为人做事不是他“狠角色”,所以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

当这样的状况持续了近两个月后,郝经理的市场铺货不仅缓慢,而且以前铺过货的医药商业公司和零售终端药店有些不见上量,有些即使上量,也很缓慢。

由于企业的战略是将产品的销售重点在前两年先以OTC市场为主,而后再开发销售费用较大的医疗市场,这样可以使企业的资金压力能够小一些。况且,想要做一个OTC品牌很难,不仅要有适当的广告投放量,还必须有良好的渠道和终端资源。作为中小医药企业的战略决策这样做,我认为是很正确的,可是企业却偏偏将这个重要的市场角色给了郝经理这样一个不“狠”的主,我认为这却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因为郝经理对于营销管理者的角色并没认真的去揣摩和把握,并且他一味的使用“怀柔政策”去带领和管理自己的营销团队,他也不可能赢取那个“跑鞋”。

转换角色,营销呼呼狼性法则

面对郝经理这种不狠的角色和他所遇到的种种市场营销问题,起码在医药产品的市场导入期不狠的表现,就会使企业在无形中蒙受很大的损失,这其中就包括人力资源的浪费。此时的企业必须要及时做出调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1、替换上“狠角色”重振士气

企业通过产品上市后三个月的市场回馈和郝经理所带领的整个团队情况来看,并不是企业当初所预想的那样,如果在以目前的现状持续下去,那么,产品最终只有 “死路一条”。

企业经过深入分析,清晰的认识到目前医药企业及行业状况与目前企业的现实情况是不合拍的,果断的提出了将郝经理“拿下”,换上了颇有“冷面杀手”特点的陆经理作营销部经理。

陆经理以“狠”见长,敢做敢为,敢下“狠手”和运用非常规手段去对待和整合市场中的问题。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经过陆经理上任后的“三把火”立码将市场人员的行为予以扭转,初战告捷。

企业在产品导入期,就需要一个有能力,有办法而且不近人情的“狠手”去整饬,如果营销经理对市场对人员过于温和,那么,产品也会如人做得不愠不火;如果你对市场、产品和人员“狠”了,那么市场给予你的回报也将是“狠”的。

2、导入狼性营销,实施狼性管理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就要具有狼不达目标不罢休、冷酷、凶狠的战斗性格,而狼的嗜血、残酷、协作猎食、骁勇善战倒成为了目前许多人与企业所崇尚和提倡的一种精神与品质。 “狼性”是积极主动富有竞争力和群体合作精神和一种体现,谦让、退缩、息事宁人并不应该是现代营销人员的生存哲学。竞争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在一个公正公平的环境下展开合理的竞争。无论怎样的市场环境,都决定了一个优秀营销人应该具有狼那样的战斗性格。

郝经理不狠,也等于说没有“狼性”,而陆经理狠,出了狠招,对于目前的营销团队倡导的是一种狼性营销,狼性管理。使其战斗力更回强悍,这样才会分秒必争的赢得市场、赢得先机,这与目前倡导狼性理论非常盛行相一致。

企业的市场营销更需要狼性营销充斥与介入,只有这样才能够以残酷对残酷,血腥对血腥,才能够集中团队的力量猎取目标,完成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

3、严奖重罚,末位淘汰

对于那没有危机意识的营销人员,陆经理建议企业采用末位淘汰制,并且在营销团队内导入一整套严奖重罚的激励机制。陆经理让每位营销人员每天做出拜访计划,依照企业前期只以OTC市场为主的战略决策,将不断扩大的终端药店合理分配给每位营销人员后,进行严格的监管。对于每位营销人员实行“三明治”管理、指导与监控:即,每天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会非常了解。形成早上派任务,下午回来汇报小结,不断的坚持,形成紧张的气氛。并且对于许多客观因素进行及时分析后予以纠正与改进。

陆经理时刻提醒营销人员,对于三个月不能完成任务者,根本不会讲条件,讲原因,讲感情,毫不犹豫的会被淘汰。而此前提是,企业给予营销人员的待遇与发展空间要远高高于企业同行,尽管企业是在艰难的创业期。

4、强化终端包装,实施严格考核

企业与陆经理很明白,企业的产品处于导入期时,OTC终端药店的包装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如果顾客进入到店内在没有上导购与促销人员的情况下,连个产品的名称印象都没有,连任何的宣传资料都见不到,怎么可能产生销售,拿什么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冲动?对于企业一直三令五申都强调的终端包装,陆经理也下了狠招。真所谓,“老虎不发威,就容易让人把它当作病猫”。

陆经理制定了严格的终端包装考核表,分为硬终端、软终端和企业宣传物料的使用三方面,进行实名打分,所占分值在全部考核内容中占有很大比例。根据实际考核项,对于不合格和完成不成任务者,所扣分值直接与业务费用和薪资挂钩。

除此之外,还对每位营销人员的销售回款指标、业务流程管理、费用使用等直接关乎营销业绩的项目进行严格考核,制定出严格的考核细项指标。此招一出,就是让营销人员明白,企业在非常时期,在严峻的医药市场营销环境下,企业可以不断满足和给予每个营销人员所要求的,但也必须要求营销人员按照企业的流程与规范来做,按照严格的考核制度走,哪怕有些是严格的、苛刻的、不合乎常理和需要强制执行的,也要这样去做,因为只有出这些狠招,营销与企业才会有所收效。

5、尝试新渠道,导入新营销模式

医药营销步入微利时代,乃是“政策因素”、“市场理性”和“竞争非理性”所致,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商业企业在市场定位、经营观念、管理手段、管理模式与生产企业和销售客户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企业通过启用陆经理这个狠角色,使企业在新产品上市初期不至于在腹背受击的情况下夭折,却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且还逐渐在扩大,在稳固。这也印证了,营销经理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狠”一点,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下属、对团队、对事情。

篇5

医药产业一向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高新支柱产业,其中新药开发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创新才能发展。但何为新药,依赖于新药的定义,只有明确了新药的界定,才能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思路,指明方向,才能保证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准。

1 我国药监史上对新药的三种定义

1985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将“新药”定义为“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同日施行的《新药审批办法》第二条又作了补充规定:“已生产的药品,凡增加新的适应证,改变给药途径和改变剂型的亦属新药范围。”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新修订《新药审批办法》,规定“新药系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理”。

“我国未生产”实际包含了国内外均未生产和国外已生产而我国未生产两重含义,再加之所谓“按新药管理”,可见新药外延的宽广。这是由于当时我国制药企业刚起步,研发能力较薄弱,产业生存能力差,国家在制订政策时往往更关注于如何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体现在药品注册过程中,就是使创新能力低的医药产业获得更有利的发展空间,所以设立了一个外延宽广的新药定义,涵盖了许多创新度不算高的“新”药。同时我国还对新药采取保护主义,如新药不仅可以得到行政保护,而且还拥有市场独占权和自主定价权,期望通过此举来鼓励药品的开发和创新。

当然这一系列的优惠措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制药企业的研发热情,鼓励了药品的创新。但是宽泛的新药定义就像一把双刃剑,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还在扼杀着创新。因为开发一个新化学实体(NCE),相对后面几类改良新药,其投入更多,风险更大,周期更长,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基本上更多青睐于“改良”而不是“创新”,以取得新药的名义,获取各种优厚待遇,从而使我国不知不觉走上了科研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道路。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作为其成员国,必须遵守《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按照该协议,除第27条第2、3款中规定的某些例外,在一切技术领域中的任何发明,不论是产品还是方法,只要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均有可能获得专利。而且专利的保护和专利权的享有,不能因发明地点、技术领域、产品是进口还是在当地生产而受到歧视。并且对任何符合上述“三性”的产品或方法(包括药品)给予至少20年的专利保护[1]。这就对我国医药行业创新不足、仿制严重的情况提出了挑战。为了符合WTO规则的要求,在2002年9月15日实施的《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重新界定了新药的概念,将其规定为“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这一概念的调整,使得新药在原有基础上减少了我国未生产但从国外进口的这部分药品,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新药的外延,进一步鼓励了药品的创新开发,但仍有一部分新药是仿制未在我国上市的国外药品。在随后施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仍进一步补充了“已上市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的,按新药管理”,在鼓励药品创新的同时兼顾扶持民族制药业的发展。这种“保护主义”态度仍难以根除我国医药行业创新不足的弊端。

为了彻底解决我国仿制药泛滥、制药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状,在2007年7月10日修订完毕,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彻底取消了“按照新药管理”的概念,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或增加新适应证“,将不再作为新药管理,只能按照新药申请程序申报,只发给药品批准文号,不再颁发“新药证书”。这也就意味着新药的范畴只包括NCE和在原研药基础上的创新,此举明显缩小了新药范围,进一步鼓励药品实质性的技术创新,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新药管理过于宽泛的问题,对制药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另外,卫生部于2007年5月1日开始生效的《处方管理办法》中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药品。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因特殊诊疗需要使用其他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的情况除外。”该条款正与我们的新药定义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加大研发创新的力度。因为医院采购数量所限,基本只能选择新药和优质优价产品,这样创新者生存,无形中促进企业努力创制新药。同时鉴于高质量新药的研发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会淘汰一些实力较弱的小型企业或促使一些企业合并,使行业的结构得以优化。此次定义的改变可谓是一举多得。

2 小结

纵观这一系列新药定义修订,很明显地凸现了政策导向――我国鼓励药品的创新和发展,并且对药品创新扶持力度正在逐步增强,所制定的“新药”标准也正在逐步提高。曾经的“改良新药”,虽然不再是新药,但仍然保留了其按新药申请的程序,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我国对新药的态度在由“保护主义”向“审查主义”过渡。

总之,药监部门始终力求在政策和制度上为药物创新搭建一个平台,目的是为了切实、有效地推动我国新药研发工作,改变我国药品结构以仿制产品为主的现状,避免“新药贫国”的悲剧。随着新药定义的日益严格,创新的要求也日益强烈,创新点成了一个制药企业的生存点。相信在国家鼓励创新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引领下,我国的新药研发也会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篇6

脑血栓形成是脑血管意外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属祖国医学的“中风”范围。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塞,多于春秋季节发病。近5年来我院运用参麻通络胶囊治疗本病204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4例均为我院近5年住院患者,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均符合缺血性中风诊断。男108例,女96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66.5岁。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103例,对照组101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关节与与整个人体功能损伤百分数经统计学处理组间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苷、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另外给本院自己制剂参麻通络胶囊(批准文号:冀药制字Z20051611)4粒,3/日,口服。两组均治疗6周。

3 疗效观察

3.1 指标检测 用关节角度计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各功能角度。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美国医学会《永久病损评定指南》(GEPI)的评定方法[2],测量治疗前后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各功能角度,并评判其患肢功能及对整个人体功能损伤百分率情况。

3.3 两组对各关节与整个人体功能损伤百分数的影响,见表2.

4 讨论

中风是老年人易患疾病之一,我国每年新发病人150万左右,致残率可达80%~90%,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负担,积极综合治疗,改善肢体功能,降低残损意义重大。本病特点为起病缓慢而神志清醒,故多属中风的中经络一类。其病机,历代医家都以“气虚”立论,如《灵枢.刺节真邪篇》“营气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金匮要略》认为是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以上都以内虚邪中立论。金元时代李东垣亦认为“正气自虚”,提出“凡人年逾四旬,气虚衰之况,……多有此疾”,强调了发生本病者多为气虚之体。明代《明医杂著》“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酸疼不举诸症,以气虚、死血、痰饮而言”,指出了中风与气虚痰瘀有密切关系。清代王清任之论更为精辟,他在《医林改错》中说:“元气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亏五成剩五成,每半身只剩二成半,此时虽未病半身不遂,已有气亏之症,因不痛不痒,人不自觉。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亏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如左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右,则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这里王氏明确提出了中风是因元气亏损,经络空虚,气向一侧归并而致半身不遂。他又提出:“元气即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此即气虚血瘀所致中风的重要病机。自制参麻通络胶囊,由黄芪、丹参、天麻、半夏、赤芍药、当归、桃仁、红花、鸡血藤、竹茹、石菖蒲、白僵蚕、枸杞子、郁金、白芍药、牛膝16味药材组成。当归为该制剂主药之一,其中阿魏酸是当归的主要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能增加心肌血液供给,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循环血流量,并有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诸药合用具有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滋补肝肾之功,对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瘀血阻络所致的头晕健忘,肢体不遂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从表2也可看出,配合参麻通络胶囊治疗,较常规治疗效果极为显著(p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医药政策;药品配送企业;渠道优化;核心竞争力

我国药品配送企业的现状是“多、小、散、乱、差”,即企业数量大,经营规模小,市场占有率和集中度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化水平低,为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规范药品行业运行,2012年国家出台了医药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和新版GSP[1],药品配送企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药品配送企业必须进行优化升级,也就是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拓宽销售渠道、完善网络布局、形成核心竞争力,在行业内占据龙头地位,才有可能在未来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1. 药品配送企业的常见渠道分析

纯销渠道:是指药品配送企业不经过中间商直接将药品配送给医疗机构。纯销毛利率在5%-8%,但医疗机构回款周期普遍较长,加上财务管理费用,销售净利率基本在1%左右。该销售渠道与药品招标政策息息相关,且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在选择配送企业问题上具有绝对话语权,药品配送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企业的经营实力、网络布局、上下游客户关系等都会对最终是否获得配送权产生影响。

分销渠道:又称“商业调拨”,是指药品配送企业将药品调拨给其他配送公司,再由该配送公司将药品配送给相关医疗机构。分销的毛利率为2%-3%,回款时间较短,净利率维持在1%左右。国内很多大型配送企业都有分销业务,如上海医药、广州医药、国药控股等。在新医改政策下,药品价格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进一步下降,商业调拨渠道将逐渐淡化。

终端推广渠道:主要是指在业务配送范围内,药品配送企业招聘大量业务员进行市场开发和产品推广,承担了生产厂家的市场推广工作。目前国内部分药品配送企业涉及终端推广渠道,但在新医改政策下,药品价格逐渐实行零加成,这部分企业将会进行转型。

药房托管渠道:即在药房的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医疗机构将药房交由药品配送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该企业根据药房的库存自动进行补货。这是近年来医疗机构与企业探讨试行的院企合作新模式,一方面减少了医疗机构的人员编制,降低了营运成本,另一方面拓宽了合作企业的销售渠道,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零售药店渠道:我国目前约有34万间药店,主要分为单体药店和连锁药店两种形式。在市场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目前很多药品配送企业将销售网络下沉,分享零售药店这块终端市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九州通。它直接将药品配送至终端零售药店,大大减少了药品的多层流通环节,从而降低了药品价格,使消费者能够购买到优质低价的药品,减轻了药品费用的压力。

2. 新形势下药品配送企业的渠道优化策略

(1)建立健全终端销售渠道,完善网络布局

终端客户渠道是药品配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创造客户价值的关键点。尽管终端销售网点分散且难于管理,但其对完善网络布局和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应该大力倡导和推行。药品生产企业在选择配送企业时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销售网络的完善性,以便达到最佳的药品分布效果,创造最大的销售利润。

(2)加强企业重组并购,力争做大做强

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药品配送企业进入了全面竞争的阶段,市场集中程度逐渐显现,重组并购急剧升温。国内医药商业前十名的市场份额由2009年的36%提高到2012年的40%以上[2],并将继续提升。我国配送企业重组并购的主要特点是以大型骨干配送企业收购中小型企业为主导,从而拓宽销售渠道,实现销售网络下沉,将企业做大做强。

(3)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拓宽销售渠道

药品第三方物流经过近年的发展,现已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3]。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及九州通等配送企业经过实践都具有了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具有“第三方物流”资质的配送企业之后,相关的质量验收、入库、储存、保管养护、包装、配送、承运和信息管理等工作,全部由该配送企业代为管理,生产经营企业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全程实时监控产品的入库、出库、储存、运输的质量状况,还可以根据需要,定期对配送企业质量体系的运营情况进行综合评审,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整改建议和具体措施,使配送企业的服务更趋合理与优化。药品配送企业通过开展第三方物流,加强了同其他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战略合作,在提高盈利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4)推行医药电子商务,拓展网络销售渠道

医药电子商务是信息化的产物,截至2013年3月,国内已经有133家企业获得了网上销售药品的资格证,药品销售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医药电子商务的出现,颠覆了以往药品配送企业B2B的销售模式,建立了B2C的新型销售渠道,将药品直接传递给消费者成为可能,是信息化管理的优秀成果。

(5)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开展终端零售业务

药品配送企业拥有专项资源优势,与多个药品生产企业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实施前向一体化战略,开展终端零售业务。目前很多大型配送企业都有自己的零售药店,比如说国药集团的一致药店、国药控股大药房,采芝林的采芝林大药房等。通过建立终端连锁药店,将药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降低了药品价格,提高了盈利能力,而且在终端网络布局方面增强了覆盖率,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药集团新推出一种叫做DTC(direct to customer)药店的渠道模式,即将处方药直接销售给目标顾客,也指厂家与医生沟通好后,医生开具处方让病人到指定的与制药厂家合作的药房买药的过程。通过DTC药店销售的处方药主要是重症或需要长期使用的药品,如肿瘤、免疫调节、血液系统用药等。购买的目标顾客群体比较集中,购买频率较为固定,客户专一性和稳定性强。DTC药店的设立,一方面有利于目标顾客方便及时地购买到所需药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生产企业收集与跟踪目标客户信息,以便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与个性化的服务。因此,设立专业处方零售药店,是配送企业顺应医药形势变化,不断探索和拓展新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优质服务的关键措施。

3. 小结

医药政策是影响药品配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推行医药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和新版GSP的过程中,药品配送企业面临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的形势下,药品经营质量和流通管理更为规范,有利于优质配送企业的发展壮大,药品价格空间的压缩,将促进配送企业不断优化销售渠道,持续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医药流通行业健康蓬勃发展。(作者单位:广州默尼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肖素凤. 浅析新版GSP对医药流通企业的压力和挑战. 中国卫生产业. 2013(20).

篇8

关键词:临床医学概论;教学体会;思考与探索

《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以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为对象的学科,主要阐述各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主要的治疗方法,其内容丰富、领域宽广、涉及诸多学科。对于五年制高职医药专业的学生来说,本学科是在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是促进药学、药剂、医药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基本医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药品在临床防治疾病中的的应用,从而更加适应现代医药工作。

由于《临床医学概论》这门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其所涉及的学科内容非常广泛,而对于五年制高职医药学校的学生来说,其医学基础比较薄弱,又没有机会去医院进行相应的临床实践,同时教学课时量有限,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需要的医学知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临床医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教材

由于《临床医学概论》内容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等各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教学内容较多,教师要想面面俱到,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所以需要认真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各专业的需要、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把握该学科新进展的同时要钻研教学大纲,调整教材内容中繁、难、偏、旧的内容,对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的五年制高职医药专业《临床医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教材更换了多次,最初选用的是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赵增荣主编的《临床医学概论》,此书不仅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儿科学及诊断学基础的内容,还包括大量急救医学和传染病学的内容,其内容庞杂,涉及疾病众多,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说,由于没有全面系统的学习过相应的医学基础课程及桥梁课程,比如组织胚胎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及病理学、诊断学等学科,而已经学习过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因为课时量和其基础所限,掌握也很不扎实,所以在有限的课时量制约下想让学生掌握本教材内容非常困难。随后我们选用了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格桑泽仁主编的《临床医学概论》,这本教材增加了实验室诊断的内容,删除了急诊医学的内容,传染病的内容也相应有所减少,整本书感觉更加简单、重点突出。但本书中大量体格检查的内容对于我校将来主要从事药学工作的学生似乎用处不大。

现在我校选用的教材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於平主编的《临床医学概论》,这本教材删除了体格检查的内容,保留了诊断学基础、实验室检查等内容,同时把内科常见疾病作为基础内容和主要内容,其它学科内容则相对精简。此外,本教材还增加了新版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医学相关知识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掌握重点,也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1]。

2合理安排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内科学作为基础所占比例较大,列为教学重点,而在内科学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作为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将其列为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当然,在每个系统的疾病中间,又根据发病率的高低而有所侧重,比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重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作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点;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点。神经内科和精神科疾病相对来说专业性较高、难度较大,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重点。其中急性脑血管病作为当今社会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我们将其作为神经系统疾病的重点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后,我们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将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确定为难点内容。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后,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授课时间,变"全讲"为"选讲",对重要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重难知识点进行透彻的、详细的讲解,而对于疾病的病理、病理生理等内容可以少讲甚至一带而过,这样,可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做到条理清晰,重难点心中有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3.1 PBL教学法 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在本课程教学中是教师首先要根据授课的内容查阅相关教材、文献、临床资料等,然后编写病例,并结合病例提出问题。课前一周教师将准备的资料发给每位同学,要求同学根据所提问题充分预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后,课下分组进行讨论。课上教师通过分析病例提出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来回答,回答不足之处,再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重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小结。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3.2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掘其内在潜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讲解原发性高血压一章中高血压对靶器官的危害时,可以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生气后血压容易升高并发生脑出血","为什么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启发学生思考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骤升使动脉瘤破裂出血,长期高血压导致肾脏血管病变影响肾功能导致肾衰,在教师提示下多数学生基本能够回答出原因,这样不仅改变了学生上课被动接受的局面,而且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3.3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本课程教学中,在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设定疾病的典型病例,由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病例,分配角色,然后根据病例情景进行模拟演练,完成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等任务。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技能,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3.4讲授法 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直接向学生描绘事例、论证事理的一种传授知识的基本方法。在本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准确、简明的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我校拥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全天开放的微机房便于教师和学生查阅相关的教学资料;拥有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室便于教师进行多媒体授课;拥有宽敞明亮的实训室和充足的实验设备,便于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这些教学资源都是我们在教学上的有利条件和财富,我们应该充分加以利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临床医学概论》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因为我们不是医学院校,所以没有机会组织学生去医院进行真正的医学实践,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除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还要从教学手段上下功夫。我们需要精心制作一些集语言、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对学生眼、耳等各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唤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当然,教师不是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员,必须针对课件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充分的师生互动,使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辅助工具。同时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书也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将需要重点强调的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将起到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与综合应用。以上只是笔者从事《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工作的一些粗浅体会,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造。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新型药品经营管理人才和药品生产企业技术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知识作为医药高职学校教学中重要的专业知识,在药品经营、药品管理和医药企业生产人才的培养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3]。

参考文献:

[1]於平,傅蓉.临床医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篇9

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执业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消费者自行判断,按照药品使用说明自行使用,具有安全、有效、严格限制使用剂量的特点。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上明确规定了药物的使用时间及疗程,如果不能正确合理使用便会贻误病情,浪费卫生资源同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对非处方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加大重视力度,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下面就非处方药的特点及在零售药店的合理应用简述如下。

1 相关法规[1]

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建立于2000年1月1日,在2001年2月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对药品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在《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管理规定》中规定甲类非处方药为红色“otc”,乙类非处方药为绿色“otc”; 《药品管理法》和《非处方药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和包装指导原则》中均有对“药品说明书”的明确规定。这些规定为我国药品分类管理体制的全面建立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 我国非处方药本文由收集整理的特点

2.1 我国非处方药品均为国家药品标准品种。除地方标准品种和中药保健药品外,全部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新药品种资料汇编》、《部颁标准》、《进口药品目录》等,保证了非处方药品种质量的规范和统一。非处方药是根据长期临床使用证实安全性的药品,不会引起药物耐药性、依赖性或抗药性,无潜在的毒性,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在规定的正常用法、用量范围内不会产生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2.2 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类别管理,其中甲类非处方药为红色专有标识,乙类非处方药为绿色专有标识。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

2.3 非处方药适应症明确,适用于患者能够自我诊断的轻微疾病。对减轻症状和延缓病情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疗效确切。

2.4 非处方药的主要剂型包括口服、吸入、外用、腔道栓剂等,方便患者使用。并且制定了统一的药品使用说明书,简明易懂。

3 非处方药的合理应用

3.1 对症购药 非处方药一般用于容易诊断或治疗简单的小病,如咳嗽、感冒、腹泻、消化不良、便秘、头痛等。因此,消费者在购药前可向零售药店的药师咨询,准确判断病情,对症用药。

3.2 检查包装,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要求服药 购药前,要仔细检查药品包装,注意药品的生产日期、有效期、贮存条件、批准文号等,绝对不能服用过期药品。还要注意药品的适用症、禁忌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决不可贸然用药,当用药出现异常或服用一段时间后症状未见缓解的情况,应立即停药,及时找医生诊治。

3.3 严格掌握药物用量 有些患者用药不能按时定量,经常随意增减药物用量。有些患者因某种原因忘服、漏服,有些患者见症状稍有好转就立即停药,还有些患者随意增加药量,这都是不规范的用药行为,会不利于病情的好转,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在使用非处方药时,应严格参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规定,这样才能保障用药安全。

3.4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目前有些患者经常多药并用,以为可以加强药效,但多种药物滥用易引起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搅乱人体正常防御功能,有时还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加重病情。如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合用会增加出血的危险;苯妥英那与西咪替丁合用会导致抗惊厥药中毒;茶碱与奎诺酮类抗菌药合用易引起茶碱中毒。

所以,患者在购药前最好向执业药师询问正在使用

转贴于

的药物与欲购买的药物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3.5 孕妇慎用非处方药 妊娠开始的前三个月是孕妇用药的危险期,此时胎儿正处在发育形成期,即使是维生素也可能会使胎儿致畸。如在此期间需要用药,应咨询医师,尽量缩短疗程。

4 加强非处方药合理使用对策

4.1 普及民众科普教育,普及自我医疗知识和安全用药教育,提高民众的自我保健意识,防止药物滥用[2]。

4.2 按要求严格规范非处方药标签、标识物、包装说明书的编写。对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和分析性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广泛内容及不良反应进行检测,并开展非处方药的疗效评价。

5 小结

篇10

当前,我国国内医药企业有着显著的变化。近期统计资料显示,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患者以在医院购买药品是主要的方式,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从病人药店购买药品方式则比较少,比例在百分之二十以下。从90年代开始,传统的医药三级批发调拨供应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使得我国医药市场慢慢的形成了以下几种营销模式。

1.1 全国总或总经销制模式 这种模式是通过药品制造商把某类药品给商,使其获得合法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销售该药品。

1.2 区域总或总经销模式 这种模式是医药生产企业在特定的区域只选定一家经销商经营该厂出产的药品, 医药企业不仅负责药品的生产,还要维护和建设该特定区域的产品。其他方面比如产品在销售店面的宣传、推广、促销以及产品货款这些事情由经销商自己负责。

1.3 制药单位自建渠道模式 制药单位通过成立单独办事处或者销售部门,专门管辖该特定地区内的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和维护,产品在渠道终端的宣传、推广、促销以及产品货款工作等。

1.4 直销模式 这种模式是制药单位直接招聘销售人员,通过这个销售人员把药厂的产品直接推广到消费者手里面。

2 我国医药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2.1 渠道价格难以控制,冲突时有发生 因为在某一

特定区域可能有多个销售,而同类产品也可能有多个销售,这就使得商竞争比较严重,希望通过自己定制价位来取得销售上的优势,即使制药单位明确了药品的价位,因为利益的冲突,使得经销商很难完全按照制药单位制定的价格体系来执行。这就使得经销商之间以及制药企业与营销商间产生了矛盾。

2.2 产品分销渠道效率不高 随着国药、上药、华润北药、九州通等规模比较大的医药物流配送商产生,产品流通行业的集中度,在很大程度得到了提高,但是这些配送商规模有限,不能做好覆盖全国的工作。现阶段医药流通厂家依旧存在家数众多、行业集中不高等问题。渠道的覆盖面相对狭小,覆盖的广度不理想,比如农村市场,原有的医药流通体系分崩离析,缺乏有效的配送渠道。由于医药营销渠道规模小,覆盖能力低,整体分销效率较低。受国家政策宏观调控、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使得在产品配送阶段的盈利越来越低,再加上渠道其他成员对利润的争夺等原因,使得可持续性能力不高,很难支持医药产品配送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2.3 渠道终端混乱 渠道中低价窜货和终端拦截对销售目标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这也导致了销售商不便管理,这些现象主要表现为:经销商对产品的评价不高,降低了产品的覆盖率和产品的持续性销售可能。由于过多的依赖产品本身,使得营销手段比较单一,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分销渠道,它使得质量好的产品堆压。随着产品营销的完善,这种现象一定会得到改善,使得产品能够顺利送到消费者手里,每个渠道人员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2.4 制药单位的招标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的制药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比较大,自主性不高,尽管国家实施了医药改革措施,希望通过基本药物招标来达到向医药市场提供老百姓满意的、物美价廉的药品,但从现在实际推进的情况来看,存在一些弊端。弊端主要是表现在以最低价中标这条政策上。因为药品是一个特殊的商品,以最低价中标,企业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就是价格,而药品又是特殊商品,由于我国目前药品的检测手段、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有诸多的不完善,如果我们只比价格的话,那就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药品招标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医药企业营销渠道的一个重要问题。

2.5 营销渠道结构单一、展级多、环节臃肿 我国制药单位以前的经销方式是呈金字塔式的形式,这种模式有很大的辐射能力,使得医药单位的产品迅速的占领广大市场。但是,产品供货量大,需求相对较小,并且竞争比较严重,这就暴露出以前的经销模式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①多层结构限制了营销渠道的效率,同时臃肿的渠道增加了运营成本,使得在同类产品中价格不占据优势。②多样结构的渠道使药品制造单位很难控制每个营销通路。③各种销售通道的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和利用,还有就是销售通道过多,使得产品策略不能实施。

3 完善我国医药营销渠道的对策

由于药品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部分商家商业道德缺失,医药营销中出现了以上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我国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绊脚石。要解决这些问题,对医药营销渠道进行有效的管理,有下面几种对策:

3.1 建设防护体系,减少营销矛盾 在刚开始开拓市场时,由于各种竞争的存在,产品单位的应对方案直接影响到营销渠道的质量。营销矛盾和不正当竞争引起的反应使价钱被挤压得过低,利润空间很小,营销商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引起营销渠道体系的瘫痪。所以怎样有效地减少矛盾、营造良性竞争氛围是各个制造单位面对的首要问题。良性生态系统的营销渠道应该包含扁平以及高忠诚度,有序的营销渠道之间的竞争是健康的前提。由于在国内地区差异比较大,制造商应该仔细调研市场规则,把试图违规行为制止在未发生阶段,减少内耗,同时提高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逐渐建立良性健康的营销渠道。

3.2 提高渠道分销效率 为实现规模经营,要医药企业进行渠道整合,它是解决药品分销效率低下的手段之一。近两年,“新医改”的实施将带来中国医药市场的大扩容,医药流通领域的兼并整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所以,并购、重组、联合仍是未来医药流通业发展亮点,它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逻辑,从产品经营到资本运营,将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加大兼并、重组整合的力度,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加快业内重组、并购,通过横向来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增强研发能力。

3.3 改进销售渠道 最近的医保改革明确出来,看病和开药要区分开来,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和农村医疗市场的两个新的中低端药品市场。原来的终端医院市场的百分之八十额度将会被重新分配,转向药店和其他终端。制药公司已经开始重视这个市场的发展。例如哈药集团制药公司,以拓展社区诊所、城乡接合部诊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药房连锁经营,通过这些方式来扩大产业规模,并且提升物流发货水平,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市场份额。目前已在哈尔滨市各乡镇、村屯建立了1000 多家“人民同泰”药店,占哈尔滨农村药品供应网三分之一以上。

3.4 完善医药招标采购制度 “新医改”要求,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医药招标采购将成为公立的各级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其他用药的主要渠道,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现行的医药招标采购制度必须改进与完善。

3.5 营销渠道瘦身,提高渠道的利用率 很长一段时

间,国内的工厂通常在使用传统的批发和零售模式。这种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被证明会影响效率,同时会拖延产品送至消费者使用的周期。这也引起制造单位很难了解产品使用者的具体情况,难以提升商品总的价格。据麦肯锡高层管理人员讨论,分销渠道的价值一般占整个产品价值和服务零售价格的15%-40%。通过这个可以看出,只有优化了分销渠道,单位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增加自己的竞争力盈利空间。

篇11

    1小组学习

    该方法是指将班级学生均匀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5~6人组成,小组自选组长。教师布置题目(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各小组自行组织学习讨论,搜集相关资料,制定具体计划,协商分工,各负其责,共同完成任务。之后,各学习小组展示汇报成果,全班同学对各组成果进行评议,最后教师总结。例如,在镇静催眠药这一章教学中,在介绍了苯二氮艹卓类、巴比妥类等药物后,给各学习小组布置任务:①收集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非处方药,包括氯美扎酮、谷维素、乙酰天麻素等,并制成课件(PPT);②如何指导患者合理应用镇静催眠药。准备:各小组接受任务后积极讨论,分工合作,利用课余时间多方收集资料,制作PPT。实施:各小组代表按抽签顺序上台采用PPT演示结合讲解,向全班同学展示成果(介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OTC),每人限制时间5min。评价:每组推选一个同学作为观察员,从收集的药品数量、PPT的质量(清晰、美观、简明等)、讲解的情况三方面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其他同学也可主动参与评价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而如何指导患者合理应用镇静催眠药,可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法完成。小组学习法适用范围较广,既可用于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讨论,在药理实验实训中更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形式;各组间学习任务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经过多次的实践探索,发现只要教师能够选取内容和难易程度适宜的教学章节,该方法能够在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培养两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小组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咨询和辅导作用。在运用小组学习法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综合能力也在同步提高,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

    2案例分析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这些内容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感觉抽象,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完成这些内容的理论教学后,给出以下病案,作为课后思考题,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学习、讨论、查资料,分析患者死亡原因。案例:患者,80岁,男性。酒精中毒,肝脏疾病,前列腺癌(施行摘除术),吸烟。服用氨茶碱100mg每次,每日3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给药西咪替丁300mg每次,1日1次。为了简化服药方法,将氨茶碱改为200mg每次,1日2次。4d后,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到急诊室治疗。增加西咪替丁的用量300mg每次,1日4次,3d后,又因恶心、呕吐和精神错乱入院。入院后,出现痉挛,脉搏快而不规则,收缩压60mmmHg。发现房颤、室性心动过速,胸部X光片诊断为肺气肿。为治疗心动过速追加钾剂。入院24h后,静脉注射洋地黄,开始痉挛,虽然给予地西泮,血压仍低下,后因心动过缓死亡。学生们课后看书查资料想答案,手脑并用,在课上讨论发言时,各组代表侃侃而谈。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讨论,同学们对药物的毒副作用、年龄、肝肾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明显加深。合理运用案例分析法既达到了灵活应用理论知识的目的,又使抽象的药物知识具体化,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会处理问题,其形成的情况则是参与者、观察者一起卷入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并急于得到结果,角色扮演的过程给人的行动提供了生动的实例,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背景材料和角色,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结束后,再让“演员”发表看法,全班一起讨论,最后教师给予归纳性总结,深化扮演效果的正效应。这样的实训方法学生参与兴趣高,情境强,效果好。在药理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在模拟药房或药店轮流扮演患者、药师、观察员角色,开展“询病荐药”“用药指导”实践,既可使学生体验未来职业岗位的情感,深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又可使学生在感悟职业角色的内涵中,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把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心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好规范的职业行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在感冒、疼痛、失眠等常见病症的治疗药物的教学中可采用此法。

    4先做后学

    正确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正确识读药品说明书,根据药品说明书指导患者用药,这是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使学生有效掌握此知识和技能,运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如在学习“药品分类管理”与“药品说明书阅读”这两个内容之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利用周末时间到药店去见习,观察药品摆设,同时收集处方药、甲、乙类非处方药(OTC)包装盒及药品说明书各一份。学生们尚未学过药品分类管理知识,不知什么是处方药与OTC,于是便带着问题去认知,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已获得部分真知。而后,大家对着自己手中的包装盒和药品说明书听老师讲解,感觉特别直观,易于理解。讲完后,做练习,要求学生两两相对,交换药品说明书,并根据药品说明书互相回答下列问题:①药品名称有哪几种表现方式?②根据批准文号说出药物的类型。③说明有效期标注的方式,说出药品具体可使用到哪一天。④假若你是药师,应如何指导患者用此药?通过练习强化知识的记忆和应用。

    5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称为脑图或概念图,是一种开发思维潜能、提高思维能力的简单高效的工具。人类的大脑思维呈现出的是一种放射性的树状结构,而我们日常在总结这种思维时往往采取诸如1、2、3、4这样的直线型方式,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没有重点。而“思维导图”则采取一种独特的画图方式,将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清晰的呈现在图中。药理学内容丰富,每章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二十多个药物,各类药物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应用注意事项等似是而非,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归纳追忆,能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清晰思维,牢固记忆。如β-受体拮抗剂思维导图(见图1)。

    6实验实训

    医药行业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其服务对象是人,工作的终结目标是维护人的生命和促进健康。因此,对于未来医药行业的从业者,对其综合职业素质应有更高的要求。在实验教学中,涉及到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观察、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等,这中间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职业素质教育资源。作为一个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恰如其分地对学生实施教育,以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和严谨规范、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促其职业素质的养成,并将此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认真周密的设计;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每一个具体的操作都要求做到准确规范、一丝不苟;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认真分析和总结实验失败的原因,改进实验方法,进一步规范操作规程,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篇12

关键词:药事管理学 案例教学法 教学案例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13-02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药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它应用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研究药学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性质、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在本学科以往的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参与的弊病,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药事管理案例的认识、分析和研究。因此,有必要引入案例教学法,加大案例讨论的比重,通过研究案例加强对药事法规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

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戴尔首创的一种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被认为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教育模式,它有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构建,有助于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医学院校开办的药学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可到医院药剂科、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所、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就业面较广,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药学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丰富的社会学科知识。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案例的选择和编排,建立适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库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工作。针对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笔者从2007年开始对《药事管理学》教学案例库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现将有关做法总结如下。

1 整理补充资料,编写《药事管理学》教学案例库

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网站、书籍、报纸、期刊等资源,收集有关资料信息,经过反复编辑整理,建立了由案例分析、拓展阅读及课外实践三部分组成的教学案例库。

1.1 案例分析

首先,我们根据本学科的研究水平以及当前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从不同来源的资料中精选案例素材,然后在保留主要情节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最后还要结合各章节的教学内容需要,加上合适的标题、提示问题以及参考答案。在选择案例资料时,我们比较注意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和概括性,尽量发挥其辅助案例教学的资源库作用。

1.2 拓展阅读

在药事管理的实践中,有些问题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应当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例如药品价格、假劣药、不良事件、新药创制、中药现代化、专利纠纷等问题。这些资料往往是开放式的,没有唯一的答案,于是我们将其列为拓展阅读部分。在搜集到感兴趣的资料后,经过压缩整理,注明建议讨论的主要问题之后,可以作为课堂讨论和学生自学的重要材料。

1.3 课外实践

学习药事管理学的目的在于解决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要注重开展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加强学习效果。为此,我们设立了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项目,比如,药品市场调研、参观企事业单位、专题培训与讲座等,以便教师和在教学活动中灵活选择。

2 进行严谨的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课堂案例讨论

要使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获得满意的效果,笔者认为应当抓住课前准备和课堂运用两个环节,同时,教与学的双方都必须精心准备,积极配合。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强调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几个注意事项:一是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写好教案,做好课件,尽力做到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二是认真组织课堂讨论活动,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三是重视点评和小结,尽力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任课教师结合各章内容,精心挑选案例,注意启发学生思维,结果表明,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教师在各章都给出了教学内容要点和课后思考题,既突出了教学重、难点也便于学生课下自学。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1)在“药品管理法”的教学中,首先以“欣弗事件”作为切入点,引入主题。接着在介绍药品管理法的过程中,穿插“齐二药假药案”以说明药品生产企业管理的内容,穿插“刺五加事件”以说明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的内容,穿插“特大假冒人用狂犬疫苗案”以说明药品管理的内容,然后回到“欣弗之祸:垄断型商业生态的恶性互动”,进行案例剖析,从而形成了一个闭环结构。

(2)在“药品注册管理”的教学中,贯穿“怎样开展药品研发、一个新药取得SFDA的临床批件后如何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完成临床试验后如何申报生产批件和新药证书、临床批件或新药证书如何进行转让”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主线索,其间穿插了诸如“药品专利纠纷案件、药品技术转让、案”等案例,课后布置了从SFDA网站查询新药申报情况等实训题。

(3)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教学中,通过“甲氨蝶呤事件、齐二药案件”等案例强调了GMP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强生召回事件”强化了药品召回的概念。在“药品信息管理”的教学中,通过形象地展示各种违法广告,布置学生课下寻找身边的虚假药品广告等手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中药管理”的教学中,通过“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的探讨,使学生认识到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4)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以自荐和分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药品学术推广会”课堂模拟教学活动。课前同学们积极准备材料,制作幻灯片,模拟演讲,课上演讲者热情高涨,深入角色,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另外,为提高学生对药品营销知识的认识,我们邀请富有经验的市场销售经理进行了药品营销专题讲座。他们针对医药行业现状、职业发展规划和面试技巧做了详细介绍,并结合自身经验在药品营销的基本功方面为同学们进行了培训。

3 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案例库的组织结构要完整

要根据教学设计要求制定案例库的编写格式和内容标准,每个案例应包括案例名称、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提示问题等内容。结合实际需要,案例库可由三部分组成:(1)教师用案例库;(2)学生用案例库;(3)案例参考答案[3]。

3.2 案例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

案例的选择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所学知识点有机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还要针对教学对象,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等特点加以选择和加工。只有案例难易适度,重点突出,才能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

3.3 提高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的能力

案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开展案例教学,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多渠道收集案例,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适时恰当地将所选案例融入教学中。

3.4 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由于部分学生可能不适应案例教学法,课堂表现较为被动,参与程度较差。此时可以要求学生课前适当准备,课后认真总结,同时,把学生表现情况纳入课程最终成绩,并占较大的比重,以此激发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陈静,舒丽芯,陈盛新.试论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药学实践杂志,2008,26(6):468-469.

篇13

【摘要】药物分析是中职药剂专业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操作和学生考核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药物分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67-01

药物分析是中职药剂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树立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观念,熟练掌握检测药品质量的技能,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具有探索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能力。为提高药物分析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积极思考,不断尝试优化,在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1课程与学生特点分析

药物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既要具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又要具备药物化学、药剂学等专业知识,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面对大量的药物化学结构式及性质、分析方法特点等繁杂的知识,对基础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要求较高。中职学生整体年龄偏小,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较差,多数学生学习方法存在问题,表现出接受新知识比较困难,求知欲低,学习效率低等问题[1]。再加上以前教师多采用传统教育方法,缺乏对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该课程难度较大,进而产生畏学、厌学情绪。

2 教学改革实践

2.1 精简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改变过去的单纯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卫生部规划的中职药剂专业教材为基础,结合《中国药典》检测方法为授课内容,让学生从理论上紧跟国家标准,学习我国最前沿的药品质量控制方法,为今后学生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现阶段难以掌握或在实际工作中已逐步淘汰的方法大胆删减,以药品检验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将教学内容分为药品质量检验基础知识、药物分析总论、药物分析各论三大模块实施教学,讲清原理,理顺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同时补充必要的医药行业知识,例如,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QA岗位与QC岗位的工作内容、主要职责和工作要求等,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应用不脱节。

2.2 促进课堂讨论,合理运用案例。

以前的药物分析课程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时间少,学习参与度不够,课程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课程教学管理等诸多问题。药物分析课程的特点,是以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为依据来摸索合适的分析方法,以达到有效控制药物质量的目的。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在讨论式教学法中,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以4~6人为宜,教师带着问题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各种参考书籍,将教学大纲中的重点、难点分解成不同知识点,设计出有代表性、讨论性强的题目。例如,在学习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时,可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1)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共性是什么?怎样利用试验来证明?(2)不同巴比妥类药物结构差异在何处?鉴别中如何区分?此外,由于药品质量与食品卫生和医疗不良事件密切相关,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社会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案例应用得当,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加深理论知识印象,还可以让学生理解药品检验工作和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如"齐二药"事件的危害和原因追溯,"瘦肉精"从药品到被禁用于饲料添加剂的来龙去脉,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在药品检验工作岗位上如何杜绝这些现象。

2.3 重视操作技能,改革实验教学。

市场对中职药剂学生的需求,主要在技能型人才方面。实验是药物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实验的目的不仅是对理论的验证和补充,还是培养学生技能和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实验教学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要让学生将实验和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自主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实验课程也相应分为两类。一类为从药典检测方法中精选出的验证实验,系统完成某药物的质量检验项目,将自己的试验结果与药典标准像比较得出结论,此类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重点对学生使用移液管、滴定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的操作进行纠正和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另一类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师提前选好某一药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资料确定试验方法和所需要的仪器试剂等,制定出试验方案,由教师挑选出可行的方案,由学生自行准备和完成试验,这样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对教师指导的过分依赖。

2.4 多元化考核,全面培养。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书面闭卷考试是检测和评估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这种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存在多种弊端[2],一锤定音的考试不能考核到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根据药物分析课程特点,笔者将考核模式调整为"成果性考查+闭卷考试+实验操作考查"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其中成果性考查结果来源于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包括社会调查、课堂展示、自主设计实验等,避免考核结论的单一化。

3 小结

通过数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在学生的评语中,药物分析由以前"艰涩难懂、枯燥的专业课"变成现在"蛮有意思,大家喜欢参与动手动脑的专业课"。从考核结果来看,学生的理论基础更加扎实,实验操作也更加熟练。全方位的教学改革让该课程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提高,但作为教师,还应该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和改良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药物分析教学质量,为药学行业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药物分析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春雷.中职学生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4):32-34.

篇14

关键词:医药物流专业;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160-03

“双证融通”是指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相互沟通与衔接,即将学历教育规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职业岗位群对应的国家标准中的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工作技能融为一体,并将其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这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突出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以需求为目标”的办学目的,不仅使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生产实际中的要求相一致,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熟悉职业岗位环境和工作要求,具备未来岗位的工作能力与资格;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缩短了磨合期,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高了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和就业质量。由于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对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学标准、教学目标及考核方式等各方面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同,所以应将高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学一体化,让学生既达到学历教育的标准又达到职业资格的要求。由此可见,“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必须将职业资格证书中的应知、应会融入到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实行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统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交叉。那么,高职医药物流管理专业究竟如何来实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呢?笔者以所在学校医药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探索为例,论述如下。

一、制定医药物流职业标准,这是实施“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的依据

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描述了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能力,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保证职业教育密切结合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使受教育者和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双证融通”就是要把职业标准中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内容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去,这是开展“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的基础。

由于我国至今尚无国家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医药物流职业标准,为此我们在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上海医药行业协会的具体指导下,深入到医药制造企业、医药流通企业、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进行调研、座谈,协同上药集团、九州通医药、上海医药物流中心、上海医药分销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医药分销中心有限公司等企业制定了医药物流职业标准,这就为实施医药物流管理专业“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构建医药物流“双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这是实施“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的前提

对照医药物流职业标准,结合高职医药物流管理专业未来的就业岗位,在对每一个就业岗位应完成的工作任务及其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由22门课程组成的三大课程教学模块(如图1所示)。这22门课程都是按照项目或模块化的结构开发的,覆盖了医药物流职业标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做到了课程教学内容与医药物流职业标准的有效衔接。

三、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这是实施“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就是要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使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融为一体,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而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由此可见,“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即兼具“教师”和“师傅”的双重身份,要能够做到在理论授课当中作为教师,在实践操作当中可以作为“师傅”,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双师型”教师。为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采取了下述措施。

1.建立了与医药物流行业、企业合作培养培训专业课教师的模式,安排专业课教师到医药物流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挂职锻炼。到目前为止,已安排了7名教师到医药物流企业、医药制造企业、医药流通企业和食品药品监管局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

2.利用寒、暑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到目前为止,已安排了5名教师去培训和学习。

3.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到目前为止,已有4名教师取得了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4.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学校设立了“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在职称晋升和提高工资待遇等方面,对“双师”素质的教师予以倾斜,以促使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四、制定融入医药物流职业资格考核鉴定要求的课程标准,这是实施“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的行动指南

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与教学评价的依据。课程标准要按照实践导向、行为导向、行动导向、过程导向的要求来制定,并且要将医药物流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融入到课程标准中去,同时还要引入企业评价的要素。一份规范的课程标准应包含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描述及学时安排、实施要求(包括教学方法、考核与评价方法、教案编写、课程教学资源及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等。遵循上述要求,我们将22门主要课程的课程标准全部制定出来,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实施。

五、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这是实施“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的载体

“双证融通”是以顺利实现学生就业为目的的,因此,“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课程教学载体的教材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只有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编写的、渗透了医药物流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内容的教材,才能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才能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也才能真正做到“双证融通”。目前,我们已经编写了4本符合上述要求的项目化教材,分别是《医药运输管理实务》、《医药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医药冷链物流管理实务》、《医药商品采购与库存控制》。

六、建设生产型、仿真型校内外实训基地,这是实施“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的依托

如前所述,“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采取的是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统一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才能满足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目前,我校医药物流管理专业已建成了由医药运输仓储3D动画体验实训室、上海市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医药物流公共实训基地、医药物流数字化仿真实训基地组成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仿照真实的职业环境,分别按照岗位模块、角色模块、操作流程进行建设,能够提供医药商品运输、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一揽子实训操作。与此同时,还建设了8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这些校外实训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部分就业岗位,还参与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去,一方面根据企业对医药物流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帮助我们修改、制订教学计划,另一方面派经验丰富的物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学生开设物流实务讲座,还承担了部分实践教学工作,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

七、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这是实施“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的根本

“双证融通”是为了培养学生未来岗位的工作能力或资格,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能否具备未来岗位的工作能力或资格,固然教师的“教”非常重要,但这只是外因,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这是内因,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技能形成的全过程中去,才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去学。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行动导向型的教学方法。为此,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复习―导入―新授―小结―作业”的模式,通过采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虚拟演练法、引导文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建构任务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项目或案例导入―教师讲解―学生提问―组织讨论―项目实施―成果展示―教师点评。真正做到了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融为一体,使课堂变为车间,教师变成教练,上课就像上班,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实现了有机统一。

八、搭建医药物流职业技能鉴定平台,开展医药物流职业技能鉴定,这是实施“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的落脚点

由于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普通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没有专门的医药物流职业资格证书。为此,我们联合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在2014年4月份向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提交了关于《开展物流师(医药物流储运师)的职业技能鉴定项目》的申请报告和可行性论证方案,现已获得审批。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成立了医药物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2.编写了医药物流储运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训教材。

3.设计、制作了由950道题目组成的医药储运师理论鉴定题库,以及由50个技能项目组成的医药储运师技能鉴定题库。

4.开发、设计了医药储运师职业技能鉴定软件平台。

我校医药物流专业的学生在通过了医药储运师理论知识和技能鉴定考核后,还要到指定的医药物流合作企业顶岗实习3~6个月,通过了合作企业的实习考核后,才能最终获得医药储运师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取得进入医药物流企业的“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融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获得了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资格的认定,为学生就业之后能很好地适应岗位提供了演练的机会,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工作岗位的“零距离”接合。

参考文献:

[1]李月芳,蒋庆斌.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