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强化财务风险意识范文

强化财务风险意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23 10:10: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强化财务风险意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篇1

关键词:强化;风险意识;完善;铁路;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63-01

在铁路建设发展的新经济条件下,目前铁路建设筹集的债务性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发行铁路建设债券来进行,面对市场环境的调整,经营策略的转换,竞争对手的战略变换等多方面因素,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对建设项目及以后的投入运营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这些都可能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如何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完善铁路企业的筹资和投资决策,是目前铁路建设急需解决的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特征

财务风险是因偿还到期债务而引起的,是企业理财活动风险的集中体现,实质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举债会给企业带来更多流动资金,为企业创造财富带来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给企业到期还债带来负担。财务风险的特征包括:1.客观性;2.普遍性;3.不确定性;4.可预测性。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1.规避风险:就是说企业主动放弃或者停止可能导致比较重大风险的经营活动或方案,从而避免损失的一种策略。

2.降低风险:是指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采取适当的控制措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它是风险管理中最积极主动、最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风险预防和风险抑制。

3.分担风险:是指企业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地将可能产生损失的活动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移给与其有相互经济利益的另一方承担。

4.风险承受:是指企业不采取任何措施来干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它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

三、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1.铁路体制上的不科学,隐藏着财务风险

铁路运输企业长期以来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产权不清,责、权、利不明,铁道部是部属铁路企业的出资者,路局是铁路资产经营主体,但路局和基层站段都是铁路资产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在日常财务管理方面,由于铁路实行“收支两条线”,强调“保安全”,也未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投入产出分析,铁路生产经营管理的不科学,隐藏着财务风险。

2.铁路大规模基本建设投资,面临财务风险

铁路基本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达产期长的特点,投资回报率普遍偏低。目前,铁路一直未建立起合理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公益性和经营性在财务上融为一体,通过经营性线路的收益转移,以内部交叉补贴的方式来弥补公益性铁路建设和运输的亏损,这使投资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带来市场风险。

3.铁路人员在认识上的滞后性,存在着财务风险

由于铁路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形成了“重安全轻效益、重投资轻回报”经营思维模式,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经营者,都未对财务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更未进行财务风险管理。许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不能从根本上把握财务风险、准确预测财务风险。

四、完善铁路建设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1.做好制度建设,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铁路企业通过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和法规,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具体包括:一是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三是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保持高度警惕,充分发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功效。

2.建立健全铁路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铁路企业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包括:一是明确经营管理者承担的责任。从风险管理制度上明确其职责,引导经营管理者居安思危,认真筹划,不断改善企业财务运行状况。二是完善防范财务风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三是建立筹资、投资等财务活动的科学决策程序,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四是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跟踪监视机制,对铁路企业的每一项重大的筹资、投资活动及现金流量财务风险等进行不断的跟踪监视,进行动态控制。

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财务风险预警,作为一种诊断企业财务风险的工具,其作用在于及早地发现企业财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有效地防范、化解财务风险。铁路企业需要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类方法。定性方法主要有流程图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等。定量方法方要有单变量分析法和多变量分析法等。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4.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为铁路建设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之一。铁路属于微利行业,资本金比例不能过低,加之铁路运价控制很严格,又有其他运输方式的激烈竞争,因此,铁路企业必须建立合理的资本金比例,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从而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5.选择资金的来源时,铁路建设要做到筹资期限的适当性和效益性

篇2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效益 内部审计控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提高,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趋复杂,企业不可避免地遭遇一定风险,主要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何将其影响降到最低的程度,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真正作用,不断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企业实现稳健持续经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当前多数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尽管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外部,但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淡薄的风险意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四)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

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很多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重点内容

企业要树立以资金管理为重点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民主性,突出以下财务风险防范重点内容,形成全过程控制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一) 加强筹融资风险管理

要认真分析不同筹融资形式的风险,评价筹融资的条件和因素,建立健全筹融资风险控制制度,确保筹融资工作全过程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二) 加强投资风险管理

要综合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动态风险监测等多种技术和方法,加强投资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切实做好企业投资的可行性研究,重点控制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制定详细的应对预案。

(三) 加强运营风险管理

要突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建立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资金运动全过程的风险管理。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企业对外担保、对外借款、重大采购、金融衍生品业务等重要财务事项及重大经济活动的管理,严格控制财务风险。

三、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一) 加强预算考核环节的风险管理

第一,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制度(绩效考核的多重标准),妥善解决预算管理中的行为问题。企业的业绩评价一定要与预算的目标体系有良好的协调关系。这样,预算考核的主要内容就是比较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结果,避免考核中的意见分歧和讨价还价。国内有一家上市公司,在某一年年末对各子公司进行预算考核时发现,各子公司在预算报告中都认为其完成了预算的主要目标(收入、利润),但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集团合并的财务报表却显示巨额亏损。主要原因就在于预算目标的定义不清晰,以及各子公司的业绩操纵。例如收入确认,在财务会计上是有严格的确认条件的,但在一些子公司预算报告中,只要与客户签订了合同,产品已经发出就确认为收入(而不管是否收到客户的验收单),甚至将一些产品尚未发送到客户手中的订单也全部确认为收入。在子公司的预算报告中,资产的减值也未能正确地计提,与财务报表中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的金额有较大的差异。还有一些子公司为完成利润目标,缩减广告支出、研究与开发支出,渠道开拓支出,延迟机器设备的更新或修理以减少相关费用,所有这些行为,不仅会造成虚盈实亏,也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

第二,明确预算考核的内容。预算考核的内容分为两类:一是预算目标考核;二是预算体系运行情况考核。预算目标的考核应侧重经营的效率与效果。包括收入、利润、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以及研究与开发、广告宣传、渠道拓展等长期指标。

(二) 加强内部审计控制

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审计部门应该增配专职审计人员,按照有利于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原则,专门负责对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并对每次检查对象和内容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和处理意见,确保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审计部门定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成本管理控制、信息披露情况等方面进行审计,对各项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根据执行反馈情况进行合理修改。各项制度建立之后得到了较为有效的贯彻执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到了监督、控制和指导作用。同时,还要加强人员管理控制。企业内部应该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员工录用、培训、特殊岗位员工保证、考勤、加班、请休假、劳动保护、员工奖惩、保险及福利待遇、劳动合同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企业要逐步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严格按照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发放薪酬,根据业绩完成情况和考核结构发放奖金;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定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三) 优化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手段

要不断完善和创新财务风险管理方法,根据自身实际和不同技术方法的适用范围,选择和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采用多种有效措施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

第一,提高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要推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财务信息化的实时监控功能、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及时化解财务风险。

第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要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和完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等多种措施,有效揭示企业财务或经营指标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

第三,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内控制度建设。企业要进一步理顺内部财务关系,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要按照合理合规、全面有效和风险导向原则,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和程序,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工作中要加强信息沟通和

监督,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持续有效运行,确保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严格落实财务风险管理责任。

(四)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组织领导

企业是承担财务风险损失的主体,也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经营决策机构对财务风险管理全面负责,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积极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及时处理出现的财务风险。企业财务负责人按照分工负责保证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负责协调财务、内审等业务部门的风险防控工作。内部要明确相应部门和专业人员承担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明确内部财务风险监管职责,建立权责分明、各负其责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要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制度,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高职能部门和个人防范财务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财务风险管理业务部门要按照分工,认真做好有关财务风险的防控工作。

(五) 建立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的分析处理报告制度

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状况分析评价机制,定期开展财务风险测评,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及时报告本单位决策层,同时向企业财务部报备,为做好财务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保障。风险评估报告要全面分析和判断企业面临的风险程度,及时研究制定最佳风险管理方案,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要完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手段,通过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等方法,对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研究出改进和解决的措施办法;对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要深入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措施,予以有效防范。

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企业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单位为了保证其经营行为目标,会对控制论中的平衡偏差原理进行运用,并对企业活动及经营管理过程进行调节、沟通和约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必须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率,增强企业财务管理[1]。企业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水平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志。下面本文就对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1.增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的财务活动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企业亏损的可能。造成企业风险的因素主要是客观因素与人为因素等。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及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发展,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十分重要。(1)强化企业高层主管的风险意识。企业高管是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财务风险意识,并进行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文化知识传递,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强化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企业内部的经营层必须具备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方式,以此提高企业经营者工作运营的管理能力,同时增强企业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为企业财务管理正常进行提供良好的保证[2]。(3)强化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一个企业内部的领导者,财务人员工作能力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来加强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确保企业能够持久的运营下去,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企业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力度。(1)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通过对现金流量编制预算、现金流通数量来了解企业的资金输出量的,或者通过筹集资金,资金回收等一系列资金活动来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的资金流通、资金使用的决策以及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规范的,确保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资金能够进行安全流通。此外,还需加强企业的成本目标的管理,并对资金量预算等多方面对企业进行企业内部控制,运用预算执行的情况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制定相应解决措施,以确保企业财务全面预算的严格性。(2)企业内部控制机制逐渐完善。企业均是存在于某种特定的控制环境内,因此,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科学化管理体系控制体系,用来优化企业目标管理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持续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3]。(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具多样化。目前,部分企业均是通过内部控制来规范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具使用,比如,某些民营企业在贸易中产生大量支付资金,为了避免对企业造成一定的资金损失,可采取分期付款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除此之外,还有多种财务风险管理工具。企业风险管理工具的合理应用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加强企业制度、工作人员以及工作流程等方面的管理和规范,促使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4)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控制企业子公司的管理。企业利用内部控制对子公司的财务信息、资金管理以及财务分配等方面进行规范,减少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加强内部控制,增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企业竞争的环境具有多变性,在企业竞争的不断变化中,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表现的更加重要。为了促使企业能够适应新的竞争发展环境必须强化企业内部控制。(1)建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积极开展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及监督开合工作,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促进企业在实施综合性的预算管理工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建立并逐步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监督机制,有效的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4]。(3)建立分层管理的有效财务预算保障制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减少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4)建立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预警以及防御机制,保证企业在第一时间了解财务风险的信息,并做出解决的对策,避免企业受到经济损失。(5)培养企业财务风险咨询人才,使公司人员掌握和了解企业财务风险知识,并能熟练的掌握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工具,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财务监督机制,督促和保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完成[5]。

三、结束语

俗话说,“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对企业来说更是是如此。所以,企业必须要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只有不断的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加强内外监督才能促进企业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展。总而言之,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业内部控制与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落实企业财务风险意识需要内部控制的要点,并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风鸣,韩晓梅.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8(17):145-146.

[2]马丽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20):245-246.

[3]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11,6(12):20-21.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高职院校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力度不断提高,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现代高职院校的建设中,财务管理是院校建设必要关注的核心问题,随着高职院校建设规模的扩大,财务管理中的逐渐暴露出财务风险以及管理问题,这些风险因素阻碍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要想改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现状,就要对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完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机制,加强院校的内部控制,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类型和特点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我国高职院校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财务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财务风险有多种类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有举债风险、投资风险、财务管理风险、银行贷款办学财务风险以及审计风险等类型,对其中的举债风险、财务管理风险以及审计风险进行具体分析:举债风险:是高职院校财务主要风险之一。主要因为高职院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过度举债或者不良债务,举债风险会直接影响到现代高职院校的财务主体的运行。表现形式是高职院校通过信贷资金来扩大办学规模,过度负债影响到院校日常教育活动的开展。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是由财务管理不当引起的。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不利(出现“账外设户”等问题),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执行力度较弱(院校领导、财务主管风险意识淡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财务预算以及成本管控意识,资金支出与收入形成矛盾,由此出现较大的财务管理风险。审计风险: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审计风险一般意识上来说是在高职院校审计工作中,审计师对审计数据中的误、漏处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高职院校的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院校的财务管理,由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院校内控制度不健全,导致财务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由此加大高职院校财务审计的风险。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中,了解财务风险的类型后,要对财务风险的特点进行了解。相比较高等教育,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更大,尽管国家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力度,但在高职院校的实际建设中,财务资金仍旧较少,国家投入力度远远低于普通高等院校,而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发展,只能够不断增加外债,向金融机构借款等,由此财务风险不断加大。针对目前的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来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潜伏性。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是在不断累积中呈现、爆发出来的,收付实现制加大了财务风险。周期长。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中有投资风险,大多是获得社会效益,投资获得效益的周期一般较长,投资收益一般通过社会效益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高职院校的“品牌”效益。限制性强。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中,教育活动的运转资金主要是学生的学杂费,而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高职院校的收取的费用一般都是定额的,并且学费标准相对较低,在法律法规的制约下,高职院校不能够随意更改学费标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负债率不断上升,在这种矛盾下,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不断上升。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两方面进行概述。

(一)主观原因

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的主观原因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高职院校定位不明。高职院校在检核、发展中,自身定位比较模糊,在建设上经常与普通高校混淆,忽视自身的发展实力,盲目进行建设、投资等。例如部分高职院校盲足进行招生,大肆扩建校区,出现过度招生等。高职院校领导、财务主管风险意识淡薄。随着社会对职业型人才需求量的增大,高职院校在进行发展时,具有更大的自,高职院校的自主建设也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高校领导、财务主管的财务风险意识比较单薄,忽视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导致院校财务建设水平较差,难以有效的进行财务管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比较落后也会成为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高职院校一般都是由中专等院校升格而来的,院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比较落后。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中,一般都将关注重点放置在财务资金的支出或者获取上,没有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对院校教育活动预算进行规范、监管。

(二)客观原因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客观影响因素包括两方面,分别是法律法规和金融环境。法律法规。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一般通过举债的方式来进行建设发展,高职院校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收取的学费标准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由此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金融环境。金融环境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世界经济环境越稳定,金融发展水平越好,金融环境越好。高职院校的资金主要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获得的,容易受到金融环境的影响。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银行贷款制度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变更,银行贷款更加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职院校的财务贷款能力,容易导致高职院校出现财务风险。

三、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

目前,我国现代教育存在两种教育形式,分别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种教育形式有较大的区别。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企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大,高职院校教育的社会关注度不断上升,国家大力支持高职教育的发展。目前,高职教育得到较快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院校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要想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就要重视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应对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构建预警机制

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防范中,要正确认识负债办学的财务风险,树立风险意识,能够针对财务风险建设风险预警机制。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健康发展,首先要强化领导全体或者是财务主管的财务风险意识,要求财务主管要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全过程中,要树立举债风险意识,还要树立资本运营风险意识,要建立健全的贷款机制,重视贷款监督和贷款风险意识的建设,要规范贷款行为,避免不必要资金的浪费。在风险防范意识的强化过程中,要建设动态的监控系统,对高职院校的资产负债率等基本情况进行有效监控,通过数据的获取,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及为院校的财务管理给予风险预警,让高职院校能够及时、高效的降低财务风险。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

高职院校要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上,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范进行建设,同时要结合本院校的建设现状,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水平。财务管理制度包含高职院校对外投资、贷款以及校内资金建设使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另外还要对高职院校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以及基础设备采购等进行规范,还要重视奖惩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度的建设尽可能的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强化财务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的建设需要资金、技术的支持,财务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现代高职院校的建设水平,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效的财务管理。高职院校要想提高财务风险风范水平,就要强化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监管,提高管理能力。高职院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要加强对财务支取状况的监管,同时还要加强成本预算管理,能够对高职院校活动经费预算进行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财务负债率;另外,还要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严惩,促进财务管理制度发挥作用。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现代教育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的内部管理控制是极为必要的。高职院校风险防范中,要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领导集体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强化财务管控力度,杜绝院校内的资金浪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作者:元丽星 单位: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跃进.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创新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8-12.

[2]刘学军.高职院校内部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8):175-176.

篇5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现代企业的改革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财务管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关系到企业的长远性发展,是企业在“谋发展、求共存”中的行为导向。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而言,财务管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对此,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强调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落实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工作,都是企业强化财务管理的需求。

一、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势必突出会计的重要性。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是现代企业的集中体现,但在践行中,却很难落到实处。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重工程量、轻财务”,致使财务管理处于“尴尬”的境地。

2.资金使用不合理。对于现代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具有点多线长、资金分散且占用量大等特点。而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科学合理性,计划的制定不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而是盲目的付款,或出现清欠收款滞后等情况。这样一来,建筑施工企业暴露出资金紧张的问题,影响企业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

3.资金监控不到位。建筑施工企业多半设有子公司,而子公司相对比较分散,这就造成企业资金监控不到位的问题。由于各子公司分散在各项目上,导致企业无法具体的了解资金情况。同时,资金分散、监控不到位,也给企业资金信息的动态获取带来较大难度,极易造成企业出现经营风险,资金出现安全问题。

4.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建筑施工企业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所以,企业财务风险因素必然存在,强调企业需要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而从实际来看,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薄弱,缺乏足够的风险认识及防范措施,往往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二、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强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财务管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强调财务管理的全面性与针对性。对此,在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在强化认识的基础上,落实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环节工作,以切实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

1.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上下要树立良好的意识,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强化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做到懂得资本经营知识、熟悉财务管理,并能够通过有效的手段驾驭财务管理。同时,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与控制原则,落实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让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进行。

2.强化企业资金管理,强调资金效益。资金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项目建设活动的基础。在强化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解决资金紧张问题,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首先,企业要做好相关的预算工作,科学合理的编制资金需求预算,确保资金管理有根有据;其次,企业资金要合理的利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也就是“钱要用到刀刃上”,有效盘活企业的积压资金,这样可以避免因资金闲置而出现的资金浪费问题;第三,强化拖欠款的追讨,严格控制坏账、呆账的出现,进而有效地减少资金的流失。

3.落实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新的经济环境,强调建筑施工企业要实现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建筑施工企业在落实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强化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切实做好成本管理各环节的工作。在全方位的成本管理下,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支出,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强化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效力。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化,这就强调建筑施工企业要强化财务风险意识,以规避来自内外部环境的风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主要的风险由经营风险和财务安全风险。而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由于债务资本的还本付息所带来的风险。所以,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财务风险意识,有效规避因债务资本的还本付息所带来的风险,进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建筑产业的重要元素,具有行业的一定特殊性,强调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财务风险意识薄弱、资金监控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不断地强化财务管理工作,落实财务管理的各项内容,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桥加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08).

[2]程海义: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