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碳排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范文

碳排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2 16:03: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碳排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碳排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1

Kojo等(2009)、牛叔文等(2010)、刘心等(2013)均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不同地区的能源、经济和碳排放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安贵鑫等(2010)[9]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构建三系统的因果关系图,指出三者的变动关系.郭朝先(2010)[10]构建三者的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并采用SDA分解技术对我国碳排放的增长进行分解,得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不同时段,对不同国家、地区的采用不同方法对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采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检验我国能源、经济和碳排放的动态因果关系,进一步提出有利于三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关系的实证分析

1.1数据来源及预处理选取1990—2013年我国的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年度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能源消耗状况采用能源消费总量(EC)来反映,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单位为百万吨标准煤.经济的发展状况采用GDP来度量,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单位为亿元.碳排放采用CO2排放量(TC)来表示,数据来自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网站公布的数据,单位为百万吨.为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可比性,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将各年GDP换算成以1990年为基期的实际GDP.为消除能源消费总量,实际GDP和CO2排放量三个时间序列的不平稳性和异方差现象,对三者取自然对数,并分别记为LEC、LGDP、LTC.通过对三者进行两两回归检验,证实任意两者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1.2稳定性检验采用ADF检验法对所有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即是否存在单位根.ADF法可以通过对3个模型(模型1无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模型2有常数项无趋势项,模型3有常数项和趋势项)进行检验,任意一个检验模型中的ADF值大于临界值,就可以认为该序列没有单位跟,即为平稳序列.若序列不平稳,需要取对数或进行差分处理.对LET、LGDP和LTC及其一阶、二阶差分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LET、LGDP和LTC及其一阶差分序列都不平稳,但二阶差分序列的检验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小于其临界值.因此,其二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即LET、LGDP和LTC三个时间序列是I(2)的单位根过程.

1.3协整检验模型含有3个变量,并且均为二阶单整,采用Johansen法进行协整检验,该法在检验前需要确定最优滞后阶数.在保证自由度的条件下,根据无约束VAR模型中的AIC、SC和LR等信息准则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则协整分析的滞后阶数为1.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都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变量之间存在两个协整关系.检验确定最优协整形式为:有线性趋势且协整方程有截距.取标准化的协整向量.

1.4Granger因果检验为确定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对LTC、LEC和LGDP三个时间变量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LTC不是LGDP的格兰杰原因假设,拒绝LTC不是LEC的格兰杰原因假设,并且拒绝LEC不是LGDP的格兰杰原因假设,即说明1990—2013年我国的CO2排放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均具有单向因果关系,并且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单向因果关系.这表明我国能源消费增加可促进经济发展,同时碳排放会影响到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但是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导致能源消费增加.

1.5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为全面反映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互影响程度,对其进行基于VAR的滞后20期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程分解,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脉冲响应分析是考虑扰动项的影响是如何传播到各变量的,刻画了对一个扰动项加上一个单位标准差的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从CO2脉冲响应图可知,当期对CO2施加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正向冲击,CO2排放有所下降,随后开始上升,第5期达到最大(0.05464),然后开始下降,达到12期最小时开始增长,并逐渐趋于平稳;CO2对来自GDP的单位标准差的冲击没有初始响应,随后开始逐渐上升,在第4期达到最大(0.01239),然后逐步稳定在0.0098左右;同样对来自能源消费的单位标准差的冲击没有初始响应,随后开始增强,第3期达到最大(0.01738),随后开始下降并逐步稳定在0.0046左右;这表明,CO2排放对其自身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作用,但波动比较大,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虽有小幅波动,但是总体趋势比较稳定.这与长期形成的碳排放路径有很大关系,也说明我国节能环保政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从GDP脉冲响应图可知,GDP对来自碳排放、GDP和能源消费的单位标准差的冲击都具有正效应,响应趋势均为先增长后下降,然后趋于稳定,但是三者并不同步,存在滞后效果.尤其是受到CO2冲击影响最大,能源消费影响相对较小,而对来自自身的冲击响应比较平稳.这三者的促进作用均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

从EC脉冲响应图可知,能源消费对来自碳排放、GDP和自身的单位标准差的冲击同样具有正效应,响应趋势也相同,均表现为先增长后下降,然后稍有增长并趋于稳定.而短期内对碳排放具有较为明显的同向效应,而经济发展和其自身效应较弱.这说明碳排放的正向冲击对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通过低碳政策,可以引导我国能源消费的良性发展.体现了我国关于节约能源、提高利用率的相关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方差分解图反映了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相互影响程度.在碳排放的变动中,碳排放对其自身的贡献率最大,虽然在第一期开始有所下降,但均在80%以上,而GDP和能源消耗对其贡献率较小,虽有所上升,但却稳定在较低的水平;在GDP变动中,碳排放和GDP对其的贡献程度呈现反向趋势,碳排放对其贡献是先上升后趋于稳定,而GDP是先下降后趋于稳定,能源消费对GDP的贡献程度虽然相对较小,但却较为稳定;在能源消费的变动中,碳排放对其贡献程度呈现上升并稳定的趋势,并在第2期及以后贡献程度最高,而能源消费对其自身的贡献程度呈现下降趋势,并趋于稳定,GDP对能源消费的贡献程度最小.这表明,我国碳排放对其自身依赖性较大,森林碳汇等自然路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控碳系统,尤其是对植树造林等工作的重视.最近几年,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加强低碳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能源消费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能源消费对其自身影响较弱,在低碳方面也并未起到良好的效果.碳排放对经济增长起到约束作用,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可见,减碳工作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要兼顾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优化,使其影响作用进一步增强.

2主要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1990—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数据,实证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和相互影响.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呈现出趋同增长趋势,并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第二,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碳排放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第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短期内我国碳排放量增加对其自身具有较强的同向影响;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受到碳排放冲击影响较大;碳排放、能源消费和GDP的主要贡献因子均为碳排放.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三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何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重点.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先进减碳技术.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和推广使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和不竭动力,虽然成本较高,但长远来看,必将有益于我国碳排放的控制,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结论显示,我国森林碳汇、碳循环等自然控碳作用发挥了较明显的效果.因此,必须要从内部着手,保证技术资本的投入,加快研发脚步,引进国外的先进减碳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碳排放.

第二,稳定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已,我国第二产业比重偏大,高排放,高消耗、低利用率的发展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国情的需要.我国经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均呈现上升趋势,如何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任务.脉冲响应分析显示GDP和碳排放存在明显的正效应,对能源消费有一定影响,即表明经济增长促进碳排放量增加,引起能源消耗的增长.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保证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的关键,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能源结构.我国能源消费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小,能源禀赋较差,这加大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难度.通过前文分析可知,能源消费对经济和碳排放都有明显的影响,表现出“趋同”现象.因此,大力开发新能源,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转化率,减少能源浪费,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有利于稳定经济发展,防止经济“过热”;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篇2

关键词:碳排放;机动车碳税;低碳经济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因此我国政府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提出了越来越明确的要求,十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这无疑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的地位。而我国现在的经济结构仍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其中的能源密集型产业更是占据主导地位,这意味着在我国全面开征碳税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怎样才能从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平稳的过渡到低碳经济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开征机动车碳税的现实必要性分析

(一)我国碳排放现状

我国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10.1%、45.3%、44.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量大,从而导致CO2的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如图1所示:2013年我国CO2排放量上升至9524.3百万吨,全球占比27.1%,CO2的排放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并且还在高速增长。

(二)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碳排放贡献分析

汽车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碳排放大户,使用化石能源的机动车由其特性决定了它在使用中仍将持续形成碳排放。而且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及其增长速度不容忽视,2012年私人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8838.60万辆,比2011年的7326.79万辆增加约20.63%。与之对应的是,高速增长的能源消费,从其能耗结构上看,机动车能耗主要集中在在油耗上,而在油耗中又主要以消耗汽煤柴3种成品油为主。这三种成品油的消耗必将会带来大量的碳排放。2012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2337.8万吨,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1658.1万吨,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70.9%;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39.3万吨,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1.7%;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640.0万吨,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27.4%。这组数据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对我国碳排放的贡献度。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CO2排放量高速增长,其中机动车CO2排放量占全国CO2排放量的比重也越来越高,预计到2050年机动车碳排放占全社会的比重为14%左右。基于此现实基础,我国率先开征机动车碳税迫在眉睫。

三、抑制机动车碳排放的途径

(一)有关机动车的环境保护税收政策比较

征税私人车主目前主要包括车辆购置税、车辆使用和燃油税。车辆购置税属于汽车购买成本、车辆使用和燃料属于汽车的使用成本。车辆购置税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运输使用税和燃料税是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决定。

1.车辆购置税。2001 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中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为计税价格的10% 。但是,汽车购置税没有明显的减排效果,因为我国在购买环节实行统一税率,并没有对车辆按照碳排放量进行分层次设计税率。虽然在2009 年将 1. 6L 及其以下排量的使用汽车的车辆购置税调整至 5%,2010 年调整至 7. 5%(2011 年开始回到原来的统一税率 10%。),鼓励了更多的用户转向购买小排量的汽车,但同时也促进了汽车消费的数量的增加,低税率没有明显的减排效果。

2.燃油税。燃油税是指政府的燃料的特殊性零售链接收税。燃油税是车辆类型和行车长短的基本体现,和载货能力的大小,多少燃料消耗密切相关。可见,产品燃料税,这是道路养护费用和其他税费合并。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税收收入,而不是纠正外部性的碳排放。可见,征收燃油税依然无法体现控制碳排放的精神。而且在这方面我们的税负明显轻于发达国家,如 OECD 国家汽油消费税的平均税率就是我国的 4 倍以上。

总之,车辆购置税、车辆使用燃料税,并不严格。控制私人汽车排放的问题必须设计一个成为合理的、有效的和正确的税收政策。

(二)机动车碳税优势分析

所谓碳税就是二氧化碳排放税的简称,对于那些以抑制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的,消费某产品时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的税种,都是可以认定为广义的碳税。机动车碳税就是对机动车使用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征收的一种税,是碳税的一种形式。

对机动车以征收碳税的形式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其独到的优势。第一,征收机动车碳税是真正从控制碳排放、消除其负的外部性的角度出发设计的一种比较合理的税制。第二,机动车碳税可以弥补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的不足,并且对车辆购置和使用环节的众多税种起到梳理和简化的作用,可以在不增加消费者税负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三,针对机动车征收碳税对燃油税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因为消费者往往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短视,即当它购买机动车辆,更考虑价格而不是未来的燃料消耗,因此设置在机动车购买碳排放税,有利于积极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

四、我国开征机动车碳税的原则

1.中性原则。机动车碳税设计的时候要应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我国现有税制。同时机动车碳关税将实现一些免税政策,或者机动车碳排放税及其他税收减免,要么是采取税收收入返还政策,满足碳税中性原则。

2. 兼顾约束和激励作用的原则。征碳税需要兼顾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征税限制企业对高能耗机动车的生产和消费者对高能耗机动车的消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税收激励企业加强创新,提高机动车能源使用效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此,在设计机动车碳税制度时要坚持兼顾约束和激励作用的原则。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现阶段碳排放现状和对机动车税收的比较分析,在我国开征机动车碳税存在其现实及理论上的必要性。并且在对机动车碳税制度进行设计时要符合其政策目标和本文所论述的三条基本原则。(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林莉. 机动车碳税的国际借鉴和现实把握[J]. 统计与管理,2014,04:46-48.

[2] 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 新形势下我国碳税政策设计与构想[J]. 地方财政研究,2010,01:9-13.

篇3

关键词:碳税 必要性 可行性 征管制度

随着党的十报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环境税将在我国开征的信号越来越强。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我国以一个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态度提出到2020年碳排放量在2005年水平上减排40%到45%的目标,开始担负起发展中国家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责任,这也预示着碳税革命在我国即将到来。本文主要讨论我国通过开征碳税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以期能够根据现实具体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碳税征收管理制度。

一、我国征收碳税的必要性

(一)我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有两大特点,一是总量巨大,二是碳强度高。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提供的数据,2010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31780.36097(百万吨),而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 。

(二)征收碳税对我国的预期影响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产业结构不同,能源资源秉性不同。碳税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收入分配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参照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税务年鉴,选择以下部分省份的数据分析碳税实行的预期影响。

表1 征收碳税对各省(直辖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统计表

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表中能源正负值表示碳税的实施对各地能源消耗的影响,如北京、天津、浙江等地的负值说明在保持其他税收大体不变时,征收碳税将减少当地能源的消耗。而像河北、辽宁、山东、四川为正值则说明在保持其他税收大体不变时,征收碳税增加当地能源的消耗。结合这些地方的能源储备、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分析可以发现,征收碳税对能源消耗起抑制地区一般含碳燃料储量少、能源利用效率高、经济增长能耗低。对这些地区征收碳税,政策促使企业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寻找替代能源、增加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替代能源要素,资金支持当地政府调整高科技、低能耗、服务型的产业结构。而征收碳税对能源消耗起拉动作用的地区一般含碳燃料储量丰富、能源利用效率低、经济增长能耗高。对这些地区征收碳税,企业也会节约能源,但当地政府为了本地经济发展,将把大量的税收收入回投到高能耗产业,后者的消极影响远远大于前者。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征收碳税对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但对少数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作用不明显。从全国整体范围来看,碳税对经济发展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对具有经济显性的地区可直接征收碳税;对负效应占主导的地区在征收碳税时,可适当减免企业其他税负。

二、征收碳税在我国的可行性

(一)征收碳税的理论基础

首先,环境在市场经济中存在负外部性。环境的负外部性体现在市场经济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中。其次,“污染者承担原则”理论确定了污染者的责任问题,即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由谁负担。污染者付费,就是污染者承担其生产消费过程中污染所引起的损失及治理费用。二氧化碳的排放者为获得自身的利益和效益,增加了社会环境治理的成本,必然应该为其行为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大小以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来衡量。最后,公共产品理论指出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只要在技术上不能将非付费者排除在受益人之外或者将其排除在外的成本明显过高,搭便车现象就普遍存在。结果是由市场提供的公共产品明显不足,需要通过非市场力量,即由政府负责提供,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来自征税,用税收收入来生产或购买公共产品。

(二)征收碳税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

1、政策上不断倾斜。中国政府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拟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手段,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价格、金融等激励政策”。开征碳税不仅符合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发展目标,也符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的制定有效政策机制的要求,是当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2、技术操作有保证。较硫税、污水税等其他环境税相比,碳税有计量简单、操作容易、便于检测的特点。碳税的税基是碳的排放量,各种能源的含碳量是固定的,所以其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再考虑减排技术和回收利用等措施计量碳净排放量,所以碳税计量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检测,对税收征管人员来说操作相对容易。

(三)我国碳税税收要素的初步设计

1、征税对象和纳税人。碳税的征税范围和对象为因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过程中消耗含碳燃料而向自然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不仅包括二氧化碳,还包括氮氧化物、氟化物、甲烷和臭氧,如果从运用税收政策来应对气候变暖的角度看,应该对所有温室气体征税,这只是中长期且针对集中排放温室气体对象的做法。而短期来看,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且征收相对易行。由于二氧化碳是燃烧煤炭、天然气、柴油、汽油等化石产品产生的,因此消耗以上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就是碳税的纳税义务人。

2、计税依据。碳税的征税对象是二氧化碳,本应以二氧化碳的实际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但由于计算二氧化碳的实际排放量涉及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监测问题,技术上很难控制,征管成本也将很高。因而应采用二氧化碳的估算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即根据煤炭、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燃料的含碳量,推算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基准方法,含碳燃料消耗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

二氧化碳排放量=含碳燃料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低位发热量×碳排放因子量×碳氧化率×碳转换系数

其中,含碳燃料消耗量指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实际消耗产生二氧化碳燃料(煤炭、天然气、汽油、柴油等),将企业生产成本账目记录为征收依据。

3、税率。碳税的税率与计税依据密切相关,一是采用碳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二是二氧化碳排放对生态的破坏与其数量直接关联,需要采用从量计征的方式,采用定额税率形式。

碳税税率的设定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首先,税率应该量化反映减排二氧化碳边际成本。税率水平要鼓励纳税人对碳税政策积极响应,即税负能够影响其排放行为或进行减排技术革新,故其税负应高于为减排所使用替代能源或采取技术措施的边际成本。其次,考虑税率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如果税率水平过高,势必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我国的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确定税率。既要遵循新税种征收力度循序渐进的经验,又要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源密集型企业给予一定税收补偿。再次,税率水平的设计应该考虑燃料差别因素。为鼓励企业及个人用环境友好型产品对污染型产品进行替代,并减轻其过重的经济负担,根据含碳燃料需求价格弹性和能源效率水平,有选择地对煤炭、天然气、汽油及柴油不同含碳燃料实行差别税率。此外,碳税税率水平还受其他税种、国际能源价格走势、国际碳税协调等因素影响,这些都是在确定我国碳税税率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构想我国碳税的征管制度

(一)明晰碳税征收阶段特点

开征碳税会增加企业特别是能源、资源密集型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突如其来的税负将会使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甚至降低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影响经济发展大局。我国应当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引入碳税时实施预告和渐进时序策略。通过对企业进行预告,税率逐年提高,直到预期水平。

(二)提高企业碳消耗统计水平

对企业排碳的统计工作属于提高碳税征管的配套能力。碳税的征收依据是企业含碳燃料的消耗数量,这些数据主要通过企业生产成本账目中获得。税务部门应加强企业能源消耗的统计工作,建立专门的碳消耗申报和核算账目。同时加强对税收人员和企业会计的专项培训,使其掌握碳申报的相关工作。

(三)协调相关政策

环境税收体系中不仅包括碳税,其实也有污染产品消费税、资源税等税种。有必要将新旧环境税结合起来,使它们之间相互配合和协调,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税收节能减排上的调控作用。

(四)落实各项碳税优惠制度

借鉴外国碳税征收经验,如要碳税真正发挥二氧化碳减排功效,税率就会很高,而较高的碳税税率水平对能源、资源密集型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出现影响国际竞争力、不利本国经济增长等负面效应。我国在开征碳税时也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对整个税制结构进行必要调整,按照有增有减的税制改革思路,以其他税种改革所形成的税负空间来容纳碳税,基本保持税收收入中性。

参考文献:

[1]汪曾涛.“碳税征收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理论探索》.2009年第四期。

[2]王晶.“关于我国开征二氧化碳税的思考”.《税务与经济》.2009年第五期。

[3]李齐云,商凯.“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碳税减排政策设计”.《财政研究》.2009年第十期。

[4]刘惠荣,杨凡.“《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碳税制度的影响”.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06年10月(北京)。

[5]李绍荣,耿莹.“中国的税收结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经济研究》.2005年第五期。

[6]熊剑锋.“专家争议碳税:中国能否承受之重”.《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10月16日。

[7]何建坤,柴麒敏.“关于全球减排温室气体长期目标的探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四期。

篇4

我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大,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污染,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战略选择,低碳旅游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低碳经济给低碳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低碳旅游的开展也得到了人们的积极响应。但是尽管这样,在低碳旅游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旧会出现许多问题和不足,所以,要想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在低碳旅游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低碳旅游发展的优势

(一)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顾名思义,就是降低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碳排放量或者是其它对环境有污染的污染物排放,以此来保证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在低碳旅游的过程当中,最直接的含义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到最低,低碳旅游不仅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游客在旅游的过程当中也对低碳排放作了要求,这些要求要求旅游者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衣食住行都要是实现节约能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旅游景区的的文物也要进行充分保护,并且要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低碳旅游从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对环境保护的措施。这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旅游方式。

(二)低碳旅游是生态环境的升级

生态旅游的定义只是处于一定的范围之中,并不广泛,但是低碳旅游却是一种具体的,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低碳进行计算,从而可以通过一定的设施进行碳排放的补救。而且生态旅游一般是指旅游目的地本身的生态环境就很好,被外界的干扰少,比如一些自然保护区或是生态公园;而低碳旅游则是表明是在所有的旅游活动中都要实现低碳旅游,因此,范围较广。

二、低碳旅游发展的困境

低碳旅游毕竟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还没有较为深入的影响到旅游者们,所以在低碳旅游前期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困难,使低碳旅游陷入困境。

(一)旅游者对碳排放认知的困境

旅游者们在旅游的时候存在着“碳排放跟旅游业有什么关系”这一疑问。由于碳排放对气候的变化具有潜伏性和长期性,旅游者们认为碳排放对旅游环境的破坏在未来,同时,旅游具有流动性,所以当地人是首先是遭遇者。而且,旅游者对气候变化意味着什么也不是很明确,所以就造成了旅游者的减碳意识和实际的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对碳排放所造成的问题责任也得不到明确。人们都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这样看来,低碳旅游实施陷入旅游者碳意识不高的困境。

(二)旅游业碳足迹测度的困境

在实行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虽说对碳的排放可以进行测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对此提出相应的检测措施,而且对碳足迹的检测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要知道不同的额测试方法对碳足迹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于是否为间接排放、是否是建筑的过程中排放的还是工厂的生产设备所排放的这些界定都存在很大的困难。

(三)旅游业碳补偿措施有效性的困境

首先是植树造林,这是一种普遍的碳补偿措施,但是植树造林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巨大工程,对碳排放的补偿不能立竿见影,因此,这种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对当前的当前的碳补救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其次是能源工程补偿措施,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但是这个还是关乎经济成本问题,很多企业或者是个人都存在着“节能不节钱”这一心理,所以用新能源的利用补偿现有的碳排放依然是问题。

三、低碳旅游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低碳旅游的宣传

人们已经习惯了以前的旅游方式,因此,针对低碳旅游这一新兴的旅游方式,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低碳旅游深入人心,并鼓励人们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同时,清楚人们对低碳旅游的误区,从大局出发,从可持续发展出发。

(二)统一碳足迹测量口径

在碳足迹的测量上也要进行规范和统一,对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要反复研究,运用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对碳足迹进行间接或是直接的检测。

(三)加大环保能源的适用范围

政府应该对低碳旅游的能源使用进行立法,对可再生能源进行一定的扶持,使再生性能清洁源能够适应人们的使用需求,以此来满足人们低碳底旅游的需要。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0402

1引言

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形态。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 重要的驱动因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呈现出快速的增长,出口额从2001年的266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5777.5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4929%,进口额从2001年的2435.5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3962.4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1152.7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另一个重要因素,从1980年的0.57亿美元到2001年的46878亿美元再到2010年的1057.32亿美元。然而与此同时,温室气体排放也随之快速的增加,CO2的排放量从1980年的14.54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74.24亿吨,翻了五倍有余。因此,研究对外开放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有必要的。

2文献回顾

FDI与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近几十年国外出现了很多:Ahmad&Wyckoff(2003)研究认为,对于一些OECD国家,超过50%的碳排放是来自国际贸易。Wang&Watson(2007)认为全球贸易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碳足迹也是国际化的,CO2不仅与该国家自身的消费有关还与外部的需求有关。Peters&Hertwich(2008)研究认为发达国家消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品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的CO2排放增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种“外部污染”。Joysri Acharyya(2009)以印度为例,分析其1980-2003年的数据,发现FDI对CO2排放有着很大的正面影响。

国内学者也做了相关的研究:谢文武等(2011)对我国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我国的碳减排,而出口贸易会导致我国碳排放量的增加。但是倪伟清和厉英珍(2011)以浙江为例,发现FDI的流入在长期和短期内都会导致CO2的增加。傅京燕和裴前丽(2011)以广东省为例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对外贸易对CO2排放的影响,显示对外贸易不利于广东省的碳减排,但是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都一致认为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对CO2具有增排作用,关于进口与CO2排放关系的研究不多。而FDI对CO2的影响似乎众说纷纭。本文将根据我国的情况,考察FDI、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与CO2排放之间关系。

3理论分析

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先从理论上分析一下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CO2排放的影响效应是很有必要的:

3.1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1)规模效应,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规模效应,该种效应分为两种: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指生产的单位成本降低使得利润提高了;而规模不经济指的是生产的负外部性,即生产的单位社会成本提高了,因为规模的扩大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从而增加了CO2的排放。

(2)结构效应,我国的贸易结构在不断的调整与优化,从而产生了结构效应。这种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出口贸易中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会引起能源消耗的增加从而增加了CO2排放,其二,服务型贸易的比重上升会降低能耗,从而减少CO2的排放。目前来看,工业的比重很大,所以出口的整体效应应该是增加CO2的排放。

(3)产品效应,发达国家逐渐将一些国内所需要的高能耗、低生产效率的产品转移到我国来生产和加工,再通过公司内贸易等方式从我国进口这些高能耗的产品,从而完美实现了CO2排放通过对外贸易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我国的“碳泄漏”过程。

(4)技术效应,进口贸易的不断发展也给我国带来了先进的设备以及技术,这在长期情况下可以提高我国的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进而可以减少我国的CO2排放。

3.2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近几十年来FDI的不断流入对我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可以用来解释FDI与CO2排放的关系,该假说主要指污染密集产业的企业倾向于建立在环境标准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因此国际上呈现出一种污染友好型的商业环境,发展中国家保持这种宽松的环境标准来吸引FDI的流入,这样下去必然会导致东道国能源消耗和CO2排放的不断增加。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FDI的流入也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长期下去会形成技术溢出和制度示范效应,这会提高东道国的生产效率,降低单位能耗,从而减少东道国CO2排放,实现低碳经济,这类想法被称为“污染光晕假说”。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污染光晕假说”确实存在但目前它的作用还比较有限,而发挥着较大作用的是“污染天堂假说”,也就是说我国FDI的流入主要还是增加了CO2的排放。

4实证分析

4.1模型建立

篇6

[关键词]低碳城市;指标体系;评价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21-03

1 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1.1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

在所有碳排放中,作为生产和生活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区,城市的碳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86%(从终端需求角度计算)。可以看出,减少城市碳排放是减少整体碳排放的关键。城市碳排放根据其源头可以分为建筑、交通和生产三个部分。因此,为创建低碳城市也应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以上三个类别中的碳排放比例因不同城市的发展程度、工业结构和社会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

1.2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发展方向。适当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政府管理部门制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依据。规划部门可以通过所在城市自身优势与缺陷确定城市可以加以利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争取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低碳城市的抽象概念转化为操作层次的指标,有利于公众对其加深了解和执行部门贯彻实施。指标体系对抽象的概念进行量化和具体化,避免了定性或定序区分的模糊性造成的评价的困难。公众可以通过具体化的指标体系深入理解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它与自身行为模式的联系;规划的执行者也可以通过指标体系准确判断规划的执行效果。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城市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评价依据。在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情况下,对各城市低碳发展的实现程度的评价将变得有据可依。

2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低碳城市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产生途径、碳排放减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协调程度、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的力度。从以上三个角度制定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成果、途径和措施实施力度三个方面反映一个城市在低碳方面的环境友好程度。在考虑碳排放量应当减少的同时,也不应忽略低碳作为总的发展方向应当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协调。低碳城市概念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发展,而不是为了遏制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而限制经济的发展。

2.1 有关减少碳排放指标

有关减少碳排放的指标包括建筑、交通和生产三个方面,主要反映的是在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方面的低碳城市的实现程度。建筑碳排放指标包括住宅生活和公共建筑碳排放两大类。交通方面碳排放可通过城市车辆总量、城市节能汽车比例、城市公共交通覆盖程度、城市分布密集程度四个指标来反映。城市注册的正在使用的汽车总量能反映城市总体的交通碳排放量,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碳排放对自然生态的压力;节能汽车比例可以反映交通节能化的实现程度,说明在固定汽车总量的条件下,一个城市的交通低碳程度;城市生产用能源消耗总量反映一个城市总体生产规模和其相应的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大小;城市生产用非化石燃料能源比例反映一个城市生产过程中燃料投入方面的低碳实现程度;城市产业结构反映城市的成熟化程度,进而间接说明一个城市在生产方面实现低碳的难易程度和未来所需时间。

2.2 反映碳排放减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指标

这类指标有城市总体人均碳排放量、碳生产率和含碳能源消费系数三项。城市人均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是碳排放总量/人口总量,反映不同消费模式导致的城市人均碳排放水平差异,是从消费角度考虑的指标。碳生产率是城市GDP与城市碳排放总量的比值,说明整个城市的能源生产效率,具体说明一个城市的低碳技术水平对于城市低碳化发展的影响程度。碳能源消费系数为整个城市的碳排放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比值,主要用于衡量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等。

2.3 反映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力度的指标

这类指标包括政府组织机构符合低碳城市要求程度、低碳城市宣传教育覆盖程度、低碳城市研究工作科研资金占科研总投资比例、研究基金在规定期限内到位比例和城市绿化面积比例五项指标。以上五项均为衡量政府部门为实现低碳城市而采取措施力度的指标。

篇7

数据来源与理论模型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计算方法能源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做功的物质的统称。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计算能源消费碳排放时,为避免直接利用一次能源时产生较大误差,而采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各省能源平衡表中的终端能源消费量数据,包括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型煤、焦炭、焦炉煤气、其他煤气、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天然气等18项化石能源消费数据计算传统能源所造成的碳排放。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计算公式如下:C=∑18i=1Qpi×u×NCVi×(Cfi×VCO2+Mfi×VCH4)(1)其中:C为化石能源消费造成的碳排放总量,单位为104t;Qpi为第i种能源的终端消费量,单位为104t;u为单位转化系数,将t转化为Gg,为10-3;NCVi为能源净发热值,单位为TJ/Gg;Cfi为缺省CO2排放因子,单位为t/TJ;Mfi为缺省CH4排放因子,单位为t/TJ;NCVi、Cfi、Mfi均采用IPCC指南2007[29]的给定值;VCO2为CO2所含碳量,为12/44;VCH4为CH4所含碳量,为12/16。区域碳汇能力的计算方法典型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地碳汇主要包括植物光合作用和化石燃料沉积等过程,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在此,仅考虑植物的光合作用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中,林地和草地为主要碳汇(碳的吸收源),根据林地和草地的碳吸收系数,可以将林地和草地的面积转化为碳的吸收量[3]。在此,将林地和草地的碳吸收量近似看作陆地生态系统中碳的生态容量。区域碳汇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CA=∑ni=1Ti×si(2)其中:CA为区域碳汇能力;Ti为第i种土地利用方式的面积,包括林地和草地面积;si为第i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碳的吸收系数,林地和草地的碳汇系数来源于方精云等[2]的研究成果。2.4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的构建本文结合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特征,以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缺乏、台湾、图1碳排放洛伦兹曲线Fig.1CarbonemissionLorenzeCurve香港和澳门的部分统计数据,故本文的计算和分析不包括上述地区)为评价单元,定义洛伦兹曲线为不同单元能源消费碳排放曲线,为碳排放实际分配曲线,连接45°对角线为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绝对公平曲线,如图1所示,据此构建省级区域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设实际碳排放分配曲线与绝对公平碳排放分配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碳排放分配曲线与OX轴之间的面积为B,那么碳排放基尼系数=A/(A+B),碳排放基尼系数反映的是依据不同的参考因子,碳排放分配的公平程度。A面积越小,基尼系数越小,碳排放分配越公平,反之,A越大,基尼系数越大,碳排放分配越不公平。当碳排放基尼系数为0时,实际碳排放分配曲线也就与绝对公平碳排放分配曲线重合,表示碳排放分配绝对公平。当基尼系数为1时,B为0,表示碳排放分配完全不公平。在用基尼系数测度碳排放分配的公平程度时,采用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碳排放分配“高度平均或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0.5为“差距偏大”;0.5以上为“高度不平均”。通常以0.4作为分配差距的“警戒线”。采用梯形法求取碳排放基尼系数:基尼系数=1-∑ni=1(Xi-Xi-1)(Yi+Yi-1)(3)其中:Xi为参考因子的累积百分比,Yi为碳排放的累积百分比。当i=1时,Xi-1、Yi-1均视为0。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以纵轴OY表示各个行政单元碳排放量占全国的累积百分比,横轴OX表示各个行政单元的主要碳汇对碳的吸收量的累积百分比。其构建意义在于以各个行政单元主要碳汇对碳的吸收量为参照,基于排放一定比例的碳需要贡献相应比例的碳吸收量,则从生态角度来说在假设碳排放绝对平均的基础上,若某一区域碳排放的比例大于主要碳汇对碳吸收量的贡献率,则其侵害了其他区域的利益,使其他区域为其承担了过量碳排放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反之,则有相对较高的生态容量,而相对较低的碳排放量,对减轻碳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有重要贡献。为此,这里提出生态承载系数用于衡量各区域碳生态容量贡献的公平性。生态承载系数(EcologicalSupportCoefficient,ESC)=主要碳汇对碳吸收量的比例/碳排放比例:ESC=CAiCACiC(4)其中:CAi、CA为各区域和全国主要碳汇对碳的吸收量;Ci、C为各区域和全国的碳排放量。由以上分析可知,若ESC>1,则表明某一区域主要碳汇对碳的吸收的贡献率大于碳排放的贡献率,说明其具有相对较高的碳的生态容量,对其他区域有贡献;反之,若ESC<1,则表明某一区域主要碳汇对碳的吸收的贡献率小于碳排放的贡献率,说明其具有相对较低的碳的生态容量,由于碳排放带来温室效应具有外部性的特征,碳排放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需要其他区域共同承担,侵害了其他区域的利益。碳排放经济效率模型碳排放经济效率模型以纵轴OY表示各个行政单元碳排放量占全国的累积百分比,横轴OX表示各个行政单元的GDP累积百分比。其构建意义在于以各个行政单元的GDP为参照,基于排放一定比例的碳需要贡献相应比例的GDP,则从经济角度来说在假设碳排放绝对平均的基础上,若某一区域碳排放的比例大于GDP的贡献率,则属于经济效率较为低下,对碳的排放侵占了其他区域的利益;反之,则经济效率较高,对其他区域有贡献。为此,这里提出经济贡献系数用于衡量各区域间碳排放经济贡献的公平性。经济贡献系数(EconomyContributiveCoefficient,ECC)=经济贡献率/碳排放占全国的比例ECC=GiGCiC(5)其中:Gi、G为各区域和全国的GDP;Ci、C为各区域和全国的碳排放量。由以上分析可知,若ECC>1,则表明某一区域经济贡献率大于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贡献率,说明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反之,若ECC<1,则表明某一区域经济贡献率小于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贡献率,说明其具有相对较低的经济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侵害了其他区域的利益。

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序演变分析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变化趋势分析从计算得到的碳排放量变化趋势线可以看出,从1996年到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分析碳排放的年变化量可知,从1996年到1999年期间,从总的趋势上来看呈上涨趋势,但呈现波动变化,在1999年出现了一次负增长;从2000年到2002年期间,上涨趋势较为平缓;从2003年到2007年期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能源需求旺盛,碳排放上涨趋势尤为明显,年均涨幅远远高于前一时段,是前一时段的7倍左右,呈现急剧上涨趋势;2008年的上涨幅度出现了急剧下降,年涨幅仅为前一时段年均涨幅的1/3,暂不将其归入前一时段。因此,根据碳排放年均变化量,可将我国1996—2007年的碳排放趋势大致分为3个时期:1996—1999年,波动增长期;2000—2002年,缓慢增长期;2003—2007年,高速增长期。随着碳减排力度加大和科技进步,可以预见,我国未来的碳排放增长将趋于平缓,甚至将呈现下降趋势。

Fig.2ThetimesequencecurveofcarbonemissionandGDPinChinafrom1996to20083.2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为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选用能源消费碳排放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两个指标。弹性系数通常用于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幅度对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根据弹性系数的内涵,提出能源消费碳排放弹性系数的概念,即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变化率与经济生产总值变化率之比,表明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导致碳排放量增加多少个百分点,其计算公式如下:E=ΔC(i,i-1)/Ci-1ΔY(i,i-1)/Yi-1(6)其中:E为能源消费碳排放弹性系数;ΔC(i,i-1)为第i-1年到第i年碳排放量的变化量;Ci-1为第i-1年的碳排放量;ΔY(i,i-1)为第i-1年到第i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量;Yi-1为第i-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综合反映了一个区域的能源利用效率等,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D=CY(7)其中:D为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C为区域碳排放量;Y为区域地区实际生产总值。计算得到我国从1996—2008年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和弹性系数曲线,如图3所示。从1996年到2002年,我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从总体趋势上看,除2003年到2005年略微上升外,1996年到2008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呈显著下降趋势,综合反映出13a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由碳排放弹性系数曲线可知,从2003年到2005年,碳排放量快速上涨,弹性系数大于1,即每增加1个单位的GDP,所引起的碳排放量大于1个单位;其余年份弹性系数均小于1,即每增加1个单位的GDP,所引起的碳排放增量均小于1个单位。从1996年到2001年,除部分年份波动外,我国的碳排放弹性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2年到2004年,弹性系数呈上涨趋势,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急速提高,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边际能源消费量偏高,呈现非理性发展;从2005年到2008年,弹性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2008年的碳排放弹性系数仅为0.2813,说明我国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边际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逐渐降低。

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公平性分析

篇8

(一)数据及处理

为了能够全面系统地揭示广西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以及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了多种指标,并使用了不同的衡量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个因素作了解析。文章选择的样本区间为1986-2010年,数据主要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在文章中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广西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数据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公布的当年GDP,单位为亿元,样本区间为1986-2010年,以2000年为基期。第一产业碳排放数据估算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四个行业,在第一产业土地利用过程中还会涉及到碳汇的问题,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学者明确的研究出土地利用与开发过程中碳汇的测量,因此在进行本次研究中将碳汇的影响忽略不计,重点对碳源进行深入探讨。

按不同的碳排放途径进行计算,第一产业的碳排放主要包括化肥生产的碳排放(Ef)、机械使用的碳排放(Em)和灌溉的碳排放(Ei)。则农业活动总的碳排放为:Et=Ef+Em+Ei这里采用如下公式来计算化肥生产带来的碳排放:Ef=Gf×A。其中Gf为化肥施用量,A为系数A=857.54kgC·t-1。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业机械采用如下公式来计算农业机械使用及操作带来的碳排放:Em=(Am×B)+(Wm×C),其中Am为农作物种植面积,Wm为农业机械总动力,B、C为转化系数,B=16.47kgC·hm-2,C=0.18kgC·kW-1。灌溉过程带来的碳排放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Ei=Ai×D,Ai为灌溉面积,D为转换系数,采用D=266.48kgC·hm-2进行估算。第二产业碳排放数据测算工业碳排放数据由于目前我国没有碳排放量的直接监测数据,当前大部分的碳排放量研究都是基于能源消费量、能源碳排放系数进行估算。如朱勤等基于能源消费碳排放系数、化石能源终端消费碳排放以及二次能源消费碳排放对碳排放量进行的估算。张雷、李艳梅等基于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一次能源碳排放系数对碳排放量进行的估算。徐国泉等基于一次能源消费量、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对碳排放量进行的估算等,文章碳排放量采用以下公式进行估算:iiiiCESF其中,C为碳排放总量;Ei为第i类化石能源的消费量,Si为第i类化石能源对标准煤的折算系数,Fi为第i类化石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建筑业的碳排放估算文章运用环境经济学中较为常用的STIRPA模型,结合排放系数法,通过对我国1986-2010年建筑业的相关数据对其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得到我国建筑业碳排放STIRPAT模型。进而计算出建筑业的碳排放总量第三产业碳排放量的测算中国第三产业能源碳排放数据无法直接获取,本研究依据IPCC(2006)提出的碳排放总量公式对中国第三产业能源碳排放进行计算:TC=ΣiΣjCij=ΣiΣjCijEij×EijEi×EiYi×YiY×Y式中,TC为第三产业能源碳排放总量,Cij为第三产业内部第i行业的第j类能源的碳排放量,Eij为第三产业内部第i行业的第j类能源的消费量,Ei为第三产业内部第i行业的能源消费总量,Yi为第三产业内部第i类行业的产出,Y为第三产业的总产出。

(二)数据分析

通过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利用E-views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广西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得出:Y=0.154291+7.01E-05X-3.81E-10X2X表示人均GDP,Y表示人均碳排放量通过图形可以看出广西环境EKC曲线呈线性,且增长趋势不断放缓,说明在经济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缓慢减少。下面对各产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为了减少波动,消除数据中可能出现的异方差,对碳排放Y和经济增长X1、X2、X3分别取自然对数,得到序列LNY和LNX1、LNX2、LNX3,同时对四个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序列LNY和序列LNX1、LNX2、LNX3的ADF检验t统计量相应的概率值远大于5%、10%的检验水平,从而可以认为序列LNY和序列LNX1、LNX2、LNX3是非平稳的。序列LNY和序列LNX1、LNX2、LNX3的二阶差分序列dLNY、dLNX1、dLNX2、dLNX3的ADF检验t统计量相应的概率值远小于5%。因此可以认为序列dLNY、dLNX1、dLNX2、dLNX3是平稳的。协整检验为了分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首先对四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然后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得到如下方程:LNY=0.511560+0.159063LNX1+0.487892LNX2+0.051079LNX3+εt(2.0)根据D-W检验决策规则可知误差项很明显存在正相关,选用广义差分法对自相关进行处理:对原模型进行广义查分得到广义查分回归方程LNY=0.84702892+0.174530LNX1+0.482274LNX2+0.079003LNX3+εt(2.1)现对(2.0)式进行残差做ADF检验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t-StatisticProb.*ADF检验值-4.2213740.0002临界值:1%水平-2.6693595%水平-1.95640610%水平-1.608495从表中可以看出,残差单位根检验的t统计量=-4.221374,其相应的概率值p=0.0002,小于1%的检验水平,可认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符合广西的实际情况,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碳基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碳排放必然增加。

二、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通过计量经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长期来看,广西三次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第二产业的碳排放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从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出碳排放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调整力度,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动态调整机制。非均衡误差项的存在保证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广西区碳排放量随着经济增长有放缓的趋势,但是并不能因此而放松对产业碳排放的治理工作,在三次产业的碳排放量中,第二产业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工业碳排放将成为未来治理碳排放的首要问题。

(二)对策

篇9

【关键词】 碳排放 信息化 应用

一、碳排放的现状分析

1、什么是碳排放

因为温室气体排放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因此常用碳排放来指代温室气体。

碳排放强度:从微观角度分析,某一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衡量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指标。根据碳排放强度的定义,碳排放强度等于CO2排放量除以行业的经济总值。

2、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由于温室效应日趋严重,现如今的全球变暖问题已越来越吸引全世界的注目,而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社会工业化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而导致的。2007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排列世界第一,甚至超过了美国。近年来的碳排放增长有百分之六十多来自中国。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能耗为112.914×1015千焦,CO2排放为8.38144×109吨,其中工业能耗占比为71.3;我国已成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双料世界第一,而且工业能耗占比过大。

因此,减少碳排放对于现代中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性,而要想低碳化发展经济,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将碳排放数据信息化当做重点发展方向。

二、如何实现碳排放数据的信息化

碳排放数据的信息化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并利用碳排放数据的信息资源,从而降低碳排放,提升企业能源使用效率,并生成满足内部和外部监管方的关于环境和能源合规性报告。如图1、图2可看出,碳排放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评价、预测,来实现碳排放管理、能源管理、环境管理以社会责任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数据采集模块

采用设备自动采集、人工输入等多种方式采集碳排放数据,导入数据,对系统进行初始化。

现在国家和全球的碳排放主要由国际机构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方法和能源统计数据进行估算。

2、碳排放数据查询统计分析

分析碳排放数据查询:可生成包括能源消耗数据汇总表,各行业、地区能源利用状况以及各企业能耗分类情况列表等表。

碳排放数据统计:统计并分析碳排放情况,以日或月为单位,将煤耗、电耗、油耗、气耗、水耗制作为曲线图,分析走势,归纳总结。

数据查询统计分析主要项目:企业能耗总体情况、企业能源消耗单项指标、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情况、企业产值能耗情况、企业水资源消耗情况、企业废弃物排放情况、企业节能状况、能源消费品种构成、能源消费行业构成、能源消费分品种行业构成、产业能源消费结构。

3、单位碳排放水平识别

根据企业上报数据,以国家、省市的限额、能耗标准为指标水平线,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其进行能耗水平识别。

4、碳排放趋势预测与预警

企业碳源指标:统计及分析企业的碳源消耗各项指标,按照碳源数据统计数目。

碳排放趋势预测:统计各时期碳排放规律和近期碳排放状况后,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碳排放趋势进行分析。

企业碳排放超标预警:以各城市的碳排放城市指标为基础,综合评价和分析单位碳排放情况,对超标状况进行分级预警提示、记录及报告。

5、专家咨询与决策支持

结合每个企业上报的碳排放周期数据进行评价,对比并分析数据后,得出可以改进的部分,从而提出关于节能减排等措施。

其他模块主要包括:系统用户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系统备份恢复管理等系统平台总统控制单元。

碳排放数据信息系统由于数据的采用是用实地调研,所以具有可信度,而其根据的标准和方法学又符合行业规范和国际惯例,所以能较好地与国际接轨。国内企业一直缺乏碳核查相关知识以及经验,而碳排放数据信息系统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核查成本,因此此信息系统弥补了在该行业的不足。

三、碳排放数据的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碳排放数据的信息化可以产生巨大的碳减排效应,促进各行业碳排放减量。

由于碳排放数据库具有排放趋势预测及预警作用,可综合评价和分析单位碳排放情况,对超标情况科进行分级预警提示并记录,因此可以提醒各行业是否超排,从而达到较好的碳减排效益。而其数据库具有的专家咨询与决策支持功能,对企业的碳源提出改进意见,让企业主动做到合理的节能减排。

2、碳排放数据成功建立数据库可提供科技支撑。

目前“中国碳排放数据库”已基本建成,这种基于实测数据研发的各类数据库能被国际社会所承认。中国碳排放数据库的成功建成提供一个详细的碳排放技术参数,为碳减排、碳交易和国际气候变化的谈判等提供科技支撑。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教授关大博认为,中国碳排放数据库不仅对中国有意义,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有示范效应――因为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能源分配与国内相似,因此中国碳排放数据库也可以被他们当做范本。

3、建立碳数据库有助于加速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形成

碳数据库可规范并激励机构、组织与个人的节能减排行为。建立碳数据库不仅可加速统一碳市场,给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奠定基础,还有助于实现多年后中国碳排放值到达顶峰的目标。

四、结语

碳排放数据的信息化及应用可帮助企业在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等方面进行科学、正确、全面、细致的管理和分析,提升企业能源使用效率,从而最终达成企业的低碳化可持续发展。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而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信息化对低碳化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实现低碳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从信息化角度出发,对碳排放数据的信息化及应用进行分析,力图为我国的低碳化发展提供可参考的视角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孙凯民,许德岭,杨昌能,等.利用采场覆岩裂隙研究优化采空区瓦斯抽放参数[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25(3):366-370.

[2] 黄炳香,刘长友,程庆英,等.基于瓦斯抽放的顶板冒落规律模拟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5(11):2200-2207.

[3] 周福宝,李金海,昃摇玺,等.煤层瓦斯抽放钻孔的二次封孔方法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38(8):764-768.

篇10

[关键词]KAYA模型;碳排放;驱动因素;青岛市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3-0084-04

一、引言

与同类城市相比,青岛的农村大、城市小,农民多、市民少,县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0%,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2011年青岛市的万元GDP能耗0.71吨标准煤,已居全国前列;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4.6:47.6:47.8,能耗较高的工业比重依然大于当年的全国平均水平46.8%。因此,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考量青岛市二氧化碳排放状况,分析驱动碳排放量增长的因素,及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

目前我国对二氧化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集中于某个区域或省份二氧化碳及驱动因素。李卫兵、陈思(2011)对中国中、东、西部三个经济带的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区域对比研究发现,中部地区与东、西部在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上有很大的不同[1]。叶晓佳、孙敬水、董立峰(2011)测算了浙江省1996—2008年碳排放及各驱动因素对碳排量的贡献[2]。张超、任建兰(2012)利用1990—2009年的数据对山东省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及驱动因素分析[3]。王兆君、李婷婷(2012)利用KAYA模型,分析了2001—2010年黑龙江国有林区碳排放量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单位能耗碳排放、单位GDP能源强度的关系,提出了减少林区碳排放的建议[4]。本文利用KAYA模型对青岛市二氧化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青岛市低碳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碳排放模型的构建及指标解释

(一)模型构建

KAYA模型是由日本学者Kaya Yoichi(1990)提出的,专门用于研究二氧化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揭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推动力[5]。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量受到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能源强度以及单位能耗碳排放量四个因素的影响,反映的是碳排放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和能源利用的关系。利用KAYA模型,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碳排放量驱动因素分析,以找出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措施。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量 (1)

在KAYA模型原始表达式(1)的基础上,构建青岛市二氧化碳排放及驱动因素分析的模型:

其中,CO2为青岛市二氧化碳排放量,P为青岛市人口数量,GDP为青岛市生产总值,E为青岛市单位GDP能源强度,K为青岛市单位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

本文基于上述模型,测定青岛市2001—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变动趋势,分析各个驱动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11年《青岛市统计年鉴》、《山东省统计年鉴》。这10年正值国家“十五”计划(2001—2005)和“十一五”规划(2006—2010)的重要时期,也是青岛市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二)指标解释

1.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影响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来讲人口数量增长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就越大,碳排放量会增加。

2.人均GDP(GDP/P)

人均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通常为一年)实现的生产总值与所属范围内的常住人口的比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一般来讲,在高碳经济模式下,人均GDP越大,碳排放量越多;而在低碳经济模式下,人均GDP的增长可能不会带来碳排量的增加,低碳或无碳能源和低碳产业是推动经济的主要力量。

3.单位GDP能源强度(E)

单位GDP能源强度是指每单位GDP消耗能源的数量。单位GDP能耗越大,说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强,它是衡量能源经济效率的重要指标。

4.单位能耗碳排放量(K)

单位能耗碳排放量是指每消耗一单位的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衡量碳能源结构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热值和燃烧效率有所差异,不同的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很大的不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计算模型如下:

其中,Ui表示第i种能源消耗量,i表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n表示能源的种类。参照2001—2010年的山东省能源消费结构,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不同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计算得到各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及单位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

三、青岛市碳排放计算结果及分析

(一)模型计算结果

为了保证数据的前后可比性,本文以2000年为基期,用GDP平减指数对GDP数据进行处理。在完成模型构建和原始数据收集汇总工作以后,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和分析。

根据模型(2)得到青岛市2001—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增长速度(见表1)。可见,青岛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呈降低趋势,10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7.16%,排放总量缓慢增加。

(二)结果分析

1.二氧化碳排放规模与速度分析

由表1可知,青岛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16%。从发展轨迹上来看,青岛市二氧化碳排放大致经历了三轮的螺旋式攀升阶段:2001—2004年环比增长速度较高,2005—2006年增长速度有所减缓,2007—2010年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2001—2004年正处在国家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这一时期青岛市GDP(可比价)平均增长速度维持在14%左右的高水平上,能耗水平较高的工业比重在47%~51%之间,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在17%~24%之间,此阶段人们对高碳排放的认识不足,单位GDP碳排放水平较高,这种高能耗的产业结构和落后的耗能设备技术,是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005—2006年,工业经济比重依旧在51%~52.4%的高水平上,但增长的速度明显放慢,增速在20%左右。2007—2010年青岛市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能耗高的工业比重由2006年的52%,降低到2010年的48.7%,工业的增长速度进一步放慢,在15%上下波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强,青岛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使碳排放增长速度趋于平缓。

2.碳生产力分析

碳生产力是衡量碳排放效率的重要指标,指一段时期内每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创造了多少GDP,反映了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率,因为涵盖了“低碳”和“经济发展”两大目标,所以它成为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指标。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单位物质能源消耗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碳生产力的增长率也常被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根据原始数据,计算2001—2010年青岛市、山东省碳生产力及增长情况(见表2,图1)。

由表2、图1可见,2001—2010年青岛市碳生产力在循环波动中不断提高,2001—2010年碳生产力增加总量1.28万元/吨,年均增长速度约为7.57%,其中,2004年、2007年、2010年的增长速度最快。碳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3年),青岛市碳生产力缓慢提高,增速在2.2%~3.5%,即每吨碳排放产生的经济效益增加额为246.66万元;第二阶段(2004—2010年),青岛市碳生产力增速不断提高,增速最低的2009年也达到4.18%。从总体趋势来看,10年间青岛市碳生产力不断提高,意味着碳排放效率不断增强。

与山东省总体水平比较,不管是碳生产力还是其增长速度,青岛市的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青岛市的产业结构优于全省的产业结构。2010年山东省工业比重为48.2%,其中重工业比重高达67.61%,青岛市工业比重为48.7%,其中重工业比重为61%。同时,青岛市在节能减排、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成绩比较突出。

3.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根据因素分析法计算可得,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能源强度以及单位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对青岛市二氧化碳排量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见表3,图2)。

由表3、图2数据,可以对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能源强度以及单位能耗碳排放量四个因素做以下分析:

(1)人口效应。人口数量对青岛市碳排放量基本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程度总体来看相对较小,2003—2006年相对显著。从原始数据来看,主要是青岛市10年间人口总数波动不大,不会造成碳排放量的显著变化。

(2)经济发展效应。人均GDP的变化对碳排放量产生重要的正向影响,在四个影响因子中,人均GDP的影响程度最大。其历年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从比重上都是最大的,且每年影响程度除2003年、2004年为87.85%、97.77%外,多数年份的影响比重均在116%以上,2008年达到顶峰值246.31%。10年经济发展共产生了增量二氧化碳4508.16万吨,占10年二氧化碳增量总量的近146%,这主要是由青岛市目前发展的高碳产业结构导致的。据相关研究,第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远低于第二产业,而在第二产业中,先进制造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远低于以电力、石油加工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加工转换部门以及以钢铁、化工为代表的能源密集型工业部门。因此,青岛市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应通过不同层面的结构调整,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实现低碳发展。

(3)单位GDP能源强度效应。该指标对青岛市碳排放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单位GDP能源强度的降低对抑制碳排放量有着重要意义。从GDP结构上来看,2001—2010年第二产业在青岛市GDP中的比重大致在47%—52%之间波动,2004—2008年都在50%以上,高碳经济的特征明显。因此,青岛市如何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低碳和零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快高能耗设备的技术改造,直接影响到青岛市低碳城市和蓝色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4)单位能耗碳排放效应。该指标对青岛市碳排放有正向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大,只有少数年份出现负影响。这主要是受当年的能源结构变化的影响,从青岛市2001—2010年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原煤和原油的消耗量占近99%以上,天然气比重不到1%。这种能源结构不仅会增加碳排放还会制约经济发展。因此,如何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和利用新能源成为青岛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KAYA模型,对青岛市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2001—2010年青岛市碳排放总量持续增加,碳生产力不断提高,以煤炭、石油为主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观。四个影响因素中,人口数量、经济发展、单位能耗碳排放三个因素对青岛市碳排放量基本为正向影响,即如果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不变,人口增长、人均GDP增长、单位能耗碳排放增长都会导致青岛市碳排放量的增加。单位GDP能源强度则主要为负向影响,体现出青岛市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碳排放水平。从影响程度上看,经济发展和单位GDP能源强度是影响青岛市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而人口数量和单位能耗碳排放对碳排放影响较低。从最终结果来看,总的正向驱动效应大于总的负向驱动效应,从而使青岛市碳排放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青岛市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未来青岛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应依据长期的碳强度控制目标,制定低碳发展战略。以调整经济结构为突破点,改变目前的高碳发展模式;提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通过机制创新和相关政策体系的完善,营造良好的低碳经济发展环境,并逐步建立起“低碳交易市场”,在政府、企业、市场“三位一体”监管机制的约束下,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卫兵,陈思.我国东中西部二氧化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3):111-116.

[2]叶晓佳,孙敬水,董立锋.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4):13-23.

篇11

关键词:四川省;能源消费碳排放;LMDI模型;因素分解

1引言

在碳排放量变化影响因素研究领域,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a index method,LMDI)得到了广泛应用。AngBW和Pandiyan[1]采用PDM1和PDm2法分析了1980~1991年、1981~1993年和1980~1993年3个时间段内中国大陆、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数据。CanWang等[2],Xiao-liLiu(2010)等[3]分别利用LMDI方法分解分析我国1957~2000年间,1980~2007年间与能源相关CO2排放影响因素。徐国泉[4]等运用LMDI分解模型对1999~2004年人均碳排放变化量进行了因素分解。郭少康[5]基于碳排放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LMDI),对广西1995~2010年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宋杰鲲[6]运用LMDI方法将山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分解为人口、人均财富、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等5方面效应。上述研究运用LMDI模型分析了整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对合理制定区域节能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四川省碳排放量核算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口径,将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划分为9类,包括煤炭、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天然气和电力。目前我国还没有省一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直接观测数据,因此本文采用四川省2000~2010年能源消费实物统计量,以及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碳排放系数进行测算,最终能源消费种类仍以《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为标准划分为9类。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时,首先将四川省9种能源的消费量乘以各自的折标准煤系数,计算得出各能源对应的标准煤消费量Bi,再乘以相应的碳排放转换系数Ci,最后结果之和即为当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A=∑91i=1BiCi。

公式中,Ai为碳排放量,单位万t;Bi为能源i消费量,按标准煤计算,单位万t;Ci为碳排放系数(万t/万t)。折标准煤系数参照了《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系数表,碳排放转换系数借鉴徐国泉[4]等(2006)的研究结果,参见表1。利用上述方程,计算结果如表2。

计算结果表明,四川省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递增,从2000年的4621.45万t到2010年的12788.02万t,增幅达277%,年均增长率10.7%。

3LMDI模型求解

本文采用LMDI模型将四川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分解为碳排放系数、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和人口等6个因素的影响。则有:

I=∑ijIij=∑ijIij1Eij×Eij1Ei×Ei1Qi×Qi1Q×Q1P×P=∑ijFijUijSijIsijAP。

式中I为二氧化碳的总排放总量,指燃烧化石能源释放出的热量所对应的二氧化碳量;E为能源消费量;i为产业类型或行业类型或各部门;j为不同的能源类型;Iij为第i种产业中第j种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F为碳排放系数;U为能源型消费结构;S为代表能源强度;T代表碳排放强度;Is为产业结构;Q为经济规模;A为人均GDP;P代表人口。

根据LMDI方法将总能源需求从基准年0到目标年n的变化分解为6个对总的碳排放的影响,即:

随着技术的进步,能源在不同年份碳排放系数将会发生变化,但是变化率较小并且测度碳排放系数的技术困难,这里假定它们是不变的,统一使用IPCC提供的默认值测算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因此,在接下来的因素分解过程中,碳排放系数的变化被假定为贡献率为0[8]。运用LMDI模型方法对四川省碳排放量情况进行因素分解,可以分析得出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人口规模5个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效应(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2000~2010年影响四川省碳排放因素总效应(除2003年外)呈正值,推动了碳排放量的逐年增长。其中人口和人均GDP对四川省的碳排放的影响是正值,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人均GDP对四川省碳排放影响最大,说明人口增长和人均GDP的增加拉动了碳排放量的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四川省的碳排放量的总影响甚微。

4结语

本文首先核算了四川省2000~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现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运用LMDI模型将四川省碳排放量变化分解为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人口规模五方面效应,并计算出逐年效应和累积效应。结果表明:人口规模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引发2000~2010年四川省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对四川省的碳排放影响甚微,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增大第三产业比重,可以使产业结构对四川省碳排放产生负效应;能源强度的降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碳排放量增势,随着能源强度下降幅度的加大,能源强度因素对碳排放量的减排效应越发明显。

参考文献:

[1] Ang BW,Pandiyan G.Decomposition of energy-induced CO2 emissions in manufacturing[J].Energy Economics,1997,19 (3):363~374.

[2] Wang Can,Chen Jining,Zou Ji.Decomposition of energy-related CO2 emission in China:1957~2000[J].Energy,2005,30 (1):73~83.

[3] Xiao-li Liu,Yong-xiuHe,A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ergy-related CO2 emissions in China[J].in Proceedings of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nagement Science VOL.2010(3).

[4]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 (6):158~161.

[5] 郭少康.基于LMDI的广西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12.

[6] 宋杰鲲.基于 LMDI 的山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J].Resources Science,2012,34(1).

篇12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能源需求量逐年增加。能源消费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绝对优势。碳排放问题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其测算及影响因素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应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国内碳排放研究方面,宋德勇等用“两阶段”LMDI方法,从全国层面将一次性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关影响因素分解并进行了周期性波动研究[1]。李国志等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构造可变参数数据模型,分析了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2]。胡初枝等通过经验数据对江苏区域碳排放进行估算,分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碳排放效应差异[3]。马军杰等测算了1990年—2006年我国省域一次能源CO2排放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分析[4]。姚亮等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对影响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5]。可见,现有关于碳排放的研究多以传统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为基础,主要集中在测算碳排放量及其因素分解方面,忽略了截面数据包含的空间效应。事实上,在多区域的经济和环境系统中,一个区域由于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行为不仅受该地区内部决定因素的影响,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周边地区碳排放量的关联作用,区域之间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活动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4]。可见,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忽略空间邻近效应,势必会影响传统OLS模型参数的无偏估计,导致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为此,本文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前提下,利用“十一五”规划期间的碳排放数据,研究中国省域碳排放量的驱动因素,分析省域碳排放的空间依赖及邻近省域碳排放量的空间溢出效应,从而为国家和各省域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依据。

二、省际碳排放的决定因素及理论假说

现有对碳排放决定因素模型的研究主要有EKC模型和IPAT模型。但是大多研究仅考虑了人口、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忽略了技术创新和城市化因素的作用。根据有关经验研究,本文对IPAT模型进行改进,重点考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强度、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及城市化等六个决定因素,使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其对中国省域碳排放量的作用。

1. 人口规模(POP)。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刚性的能源消费需求必然会导致区域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大。因此,人口是影响碳减排压力的一个重要变量,本文预期其与碳排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2. 经济发展水平(PGDP)。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相应的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本文选用人均GDP衡量一个地区的富裕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用以检验其对碳排放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能源消费量相对越大,由此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就相应越多,二者之间应为正相关关系。

3. 能源消费强度(ENERGY)。能源消费强度定义为生产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能源强度越低,意味着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使得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减少,从而减少碳排放量。因此,本文将能源消费强度纳入影响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之一,并预计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4. 产业结构(STRU)。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样影响着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大小。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直接影响以煤碳为主的能效的提高,使得碳排放增长的态势难以遏制。实现经济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是减少碳排放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之比刻画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作用。鉴于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预期其对碳排放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5. 城市化(URB)。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产生冲击,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所需要的大量水泥与钢铁生产,导致高能耗高排放。城市化进程也是影响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选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城市化[6],初步预期其对碳排放产生正向作用。

6. 技术创新(RD)。中国每年巨大的能源消耗支撑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的大量投入。但是,对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引进,以及各种研发活动,到底对地区企业的节能减排产生了何种影响,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确定。本文选用各省域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来衡量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其作用还有待检验。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设定

基于以上解释变量,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的双对数经验形式,建立如下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

(1)

其中,i表示30个省级地区,LnCARBON为被解释变量各地区碳排放量;LnPOP表示各地区人口数量;LnPGDP表示人均GDP;LnENERGY表示能源消费强度;LnSTRU表示第二产业产值占第三产业比重;LnURB表示城市化水平,LnRD表示技术创新。参数β分别反映了六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碳排放的影响。

假定模型(1)为没有考虑邻近地区空间效应的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可用OLS方法估计。但是,如果地区碳排放存在着空间自相关性,则有必要采用纳入了空间相关性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等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SLM)主要探讨地区碳排放变量是否存在邻近地区碳排放溢出效应的情况。其模型表达式为:

(2)

式中,WlnCARBON为空间滞后被解释变量,反映邻近地区的碳排放对区域碳排放行为的作用大小和程度;ρ为空间滞后回归系数;W为n×n阶的空间权值矩阵,w表示W中的元素,一般用空间邻接矩阵;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

当一些决定地区间碳排放的因素没有被考虑到解释变量中时,则需要采用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空间误差模型的形式为:

(3)

式中,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λ为n×1阶的被解释变量向量的空间误差系数,μ为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向量。参数λ为存在于扰动误差项之中的空间依赖变量,衡量相 邻地区忽略的具有空间依赖性的碳排放被解释变量的误差冲击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二)数据来源

实证研究中所用到的空间样本为除了西藏外(缺少能源数据)的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简称省域或地区)。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数年份,2005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年份,国家致力于通过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力图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重点考察2005年—2010年之间我国各省域碳排放的决定因素,所用数据来源于2006年—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年鉴》,实证变量数据取算术平均数,以消除年度波动影响。在碳排放行为研究中的一个基础工作是测算各种类型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数。虽然国内外各种能源研究机构和相关学者对各类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数进行了测算研究,但是大家获得的结果略有差异。国际机构使用的碳排放系数据其所在国情况测算,直接用来计算中国能源消耗碳排放是有问题的。本文综合考察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最终确定采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在《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分析》中推荐的碳排放系数:即煤炭的碳排放系数为0.7476、石油为0.5825、天然气为0.443。

四、实证估计与结果分析

为了描述中国30个省级地区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情况,本文首先采用空间自相关的Moran’s I测算各省碳排放量是否存在聚群现象[4]。在做空间相关分析时,选择了常用的描述地区间邻近关系的一阶、二阶和三阶rook权值矩阵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再确定阶数。表1报告了三类rook权值矩阵的省际碳排放量空间自相关性的计算结果。

表1显示,基于rook一阶空间权值矩阵W1计算的30个省域碳排放的Moran’s I为0.2227,在0.19%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中国省域之间的碳排放量在空间分布上并非分散(随机)分布,具有明显的正自相关关系(空间依赖性),表现出某些省域碳排放量的相似值之间在空间上趋于集群的现象。同时计算发现,rook邻近从低阶到高阶,全域Moran’s I值逐阶下降,表明地区间碳排放量的空间相关性随着其空间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由此,选择rook一阶空间权值矩阵符合现实,在研究区域碳排放问题时有必要考虑空间效应,否则得到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表1 Moran’s I检验结果

注:表中W1为rook一阶空间权值矩阵,W2为rook二阶空间权值矩阵,W3为rook三阶空间权值矩阵。

由于全域Moran’s I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一部分省域的碳排放增长存在正相关(溢出效应),而另一部分省域存在负相关(回流效应),二者将会抵消,则可能显示省域间的碳排放不存在空间相关性。此外,省际碳排放溢出与回流效应也未必局限于有共同边界的相邻省域间。因此,本文还进行了基于W1的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检验Moran散点图(略)分析,结果表明:位于第I象限的省域有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陕西、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表现为高碳排放量的省域被高排放量的省域所包围(High—High,高—高集聚);位于第II象限的省域有吉林、北京、天津、宁夏、重庆、江西、福建和广西,为低碳排放量的省域被高排放量的省域所包围(Low—High,低—高集聚);位于第III象限的省域有新疆、甘肃、青海、贵州和云南,为低碳排放量的省域被低排放量的省域所包围(Low—Low,低—低集聚);位于第IV象限的有广东、湖南和四川,为高碳排量的省域被低排放量的省域所包围(High—Low,高—低集聚);其中上海跨越了第I、Ⅱ象限,海南跨越了第Ⅱ、IV象限,湖北和浙江同时跨越了第IV、I象限。显见,各省域碳排放量的空间集聚性非常明显,正向局域相关和集聚的典型特征非常显著,存在一个明显的空间趋同。省域碳排量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呈非均衡,15个省域(50%)显示了相似的空间关联,其中10个(33.33%)的省域在第I象限(HH:高碳排放量—高空间滞后),5个(16.67%)的省域在第III象限(LL:低碳排放量—低空间滞后)。另外,对空间不稳定性和非典型区域偏离了全域正向空间自相关的省域识别结果显示:2005年—2010年平均来看,11个省域(36.67%)显示了非相似值的空间关联,其中8个省域在第Ⅱ象限(LH),3个省域在第IV象限(HL)。这表明各省域的碳排量行为的空间局域依赖性和差异性是同时存在的。

以上空间统计分析结果证明,中国省域碳排放量存在着较强的空间依赖性,有必要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分析,将空间效应的省域碳排放量纳入影响因素。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假设空间是均质的,没有考虑到空间依赖效应,由于空间自相关性的存在,使得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无效,假若忽视空间自相关性,则可能无法得到稳健的回归结果。因此,需要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克服OLS无法解决的空间依赖效应。为了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结果进行比对,本文先采用OLS进行估计,以显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估计结果的效果。

表2中六个解释变量的地区碳排放OLS估计结果显示,调整后的R2高达0.9193,模型的解释能力很强,F统计量为56.0299,通过了1%的方程显著性水平检验,因此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DW值为1.9197,表明模型残差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变量的t检验结果显示,LnPOP、LnENERGY、LnPGDP均至少可通过0.28%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而LnSTRU、LnURB和LnRD均没有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这三个变量的作用不明显。进一步对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LnPGDP和LnUrban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分别为12.9358和12.9453,大于10的临界值,表明这两个变量存在较高的共线性,不能同时进入回归模型,lnRD的VIF为9.7701,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共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获得的表2中三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表明,当剔除不显著的LnSTRU、LnURB和LnRD三个变量后,VIF检验发现模型不存在共线性,而且三个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均至少能通过小于0.01%的变量显著性检验,因此三解释变量省域碳排放模型是更为可取的模型。

实际上,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检验已经证明了我国30个省域的碳排放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OLS估计可 能存在忽略空间效应的模型设定不当问题。为了进一步验证空间自相关性的存在,本文进行了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的六个解释变量和三个解释变量模型Moran指数检验、两个拉格朗日乘数的空间依赖性检验结果显示:Moran指数(误差)检验证明经典回归OLS估计误差在4.98%和1.3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显著的的空间依赖性(相关性);区分内生空间滞后还是空间误差自相关的拉格朗日乘子滞后、误差及其稳健性检验表明:LMLAG和R-LMLAG分别在2.92%和3.78%、2.08%和2.37%的水平上较显著,而LMERR和R-LMERR则均不显著,显见空间滞后模型SLM应是更加恰当的模型形式。

最后,比较表2中的检验结果发现,空间滞后模型(SLM)中拟合优度的值(94.16%)、对数似然值LOGL(8.1831)都大于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经典回归估计模型(OLS)的估计值,而SLM的AIC值(-0.3662)、SC值(10.8434)则均小于SEM和OLS的估计值。综合以上检验结果,SLM为最优模型。因此,本文以下的分析以SLM结果为主。表2中的三个解释变量省域碳排放模型的拉格朗日乘子误差和滞后及其稳健性检验显示,引入空间效应的模型较之OLS模型均有明显改善,SLM较之SEM是更为可取的模型形式,更好地反映了省域碳排放行为。

表2的空间计量分析结果显示,SLM的空间滞后估计参数ρ通过了1.22%和2.03%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省际碳排放存在空间集聚(回流)效应,即临近地区的碳排放量每增加1%,本地区碳排放量减少0.0782%和0.0618%;SEM的空间误差估计参数λ为0.4854和0.5250,通过了1.11%和0.4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省际碳排放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作用,忽略掉的一些因素如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管理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等也可能通过误差项对该地区碳排放产生着一定的作用。

最后,三解释变量模型估计结果显示:能源消费强度对省域碳排放的回归系数最大,为1.4433,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地区能源消费强度每增加1%,碳排放总量平均增加1.4433%;其次是人均GDP的回归系数为1.1591,人均GDP每增加1%,碳排放量平均增加1.1591%;人口增长的回归系数为1.1088,人口每增加1%,碳排放量平均增加1.1088%;这三个决定因素的作用与理论预期一致。而城市化、产业结构及技术创新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原因主要是:我国东中西部处于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十一五”规划的宏观调控目标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地区碳排放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各个地区的企业在生产和工艺环节方面还有待采用更为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需要继续增强技术创新对消减地区碳排放的作用。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构建了省域碳排放量决定因素实证模型,对碳排放决定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及启示。

1. 中国30个省域相邻地区的碳排放行为普遍存在着正相关性,省域之间的碳排放行为存在空间集聚(回流)效应,制定省域碳排放政策时需要考虑碳排放行为的空间效应。

2. 能源消费强度是影响碳排放的最主要驱动因素。碳排放的实质是能源消耗,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低下的能源利用效率使得单位GDP的碳排放量较高。从长远利益考虑,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在技术资金政策上鼓励新能源开发,实现节能减排,各省域要增加清洁能源如水能、风能、核能等的使用,各企业单位要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

3. 人均GDP和人口规模的影响仅次于能源消费强度。虽然“十一五”期间的宏观调控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效果比较有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势在必行。同时,鉴于各省域人口总量增长惯性仍在持续,在继续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提倡和鼓励居民理性消费、绿色消费,逐步促进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 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1995年以来,我国大多数省域的产业结构变动并不大,第二产业比重基本上保持了小幅上升趋势,有些省域甚至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如北京、上海、云南)。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是当下各省域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各地方政府要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产出低能耗的产业,如信息产业、生态旅游、新能源开发等,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5. 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城市化既可能提升环境效率,也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由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提升了第三产业、优化了产业结构,同时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规模收益递增、人口和经济要素的集聚以及相应的知识、技术溢出,提高了整个东部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碳排放;中部地区还处于初级城市化阶段,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生活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化基础设施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及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因而其城市化的提升反而带来了碳排放的增加;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对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导致全国省域城市化水平平均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6. 技术创新的作用不显著。由于技术创新虽然改善了能源效率而节约了能源,但技术创新同样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又将导致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出现效率提高所节约的能源被因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额外能源消耗(部分地)抵消,即能源的回弹效应,最终导致各省域的研发投资对减少其碳排放数量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为此,各省域的工业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的研发资金投入,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出台鼓励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政策,重点提高节能减排投资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德勇,卢忠宝.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18-24.

[2]李国志,王群伟.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82-89.

[3]胡初枝,黄贤金.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C].//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7:34-39.

[4]马 军杰,陈震,尤建新.省域一次能源CO2排放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技术经济,2010(12):62-67.

[5]姚亮,刘晶茹,王如松.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隐含的碳排放对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4):25-29.

[6]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J].经济研究,2010(8):66-78.

篇13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当前大量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进而造成一系列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很大威胁。为了防止更多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各个国家开展了积极的预防措施,碳关税的出台就是其中一项政策。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出口的大都是高消耗,高碳排放的产业,碳关税的征收将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影响,我国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以应对碳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碳关税;出口

碳关税是一种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措施,其具体含义是:针对在本国国内没有征收碳税或者能源税、并对能源进行补贴的出口国,如果其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数量超过了进口国所制定的环境保护标准,将对其商品征收碳关税,以此来倒逼出口国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一项经济措施。碳关税的征收主要针对的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产品。碳关税的纳税人是不接受环境污染减排标准的国家,其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时的发货人、收货人或者货物所有人。碳关税的税率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具体出台相关的征收规定。

一、碳关税的特征与实质

(一)碳关税的特征

1.惩罚性。一般而言,关税尤其是高额关税的征收是为了限制外国产品出口到本国;非关税壁垒是除关税以外的所有限制产品进出口的措施,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绿色贸易壁垒。碳关税就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全新表现形式之一,其目的十分明确,即强制要求一国的出口商承担额外的高额费用,提高产品出口的经济成本,以环保为名,严重妨碍了贸易自由化,作为绿色贸易壁垒之一,碳关税具有经济惩罚性的特性。

2.制约性。碳关税与现行WTO规则存在诸多冲突,其明显违反了WTO规则的非歧视性原则,除了导致进出口国的产品遭受差别对待,不同出口国之间的产品也遭受到差别对待,这就违反了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环境库茨涅茨倒U曲线理论显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着倒U型的关系。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都过了前期阶段,即高耗能、高污染阶段,已经冲过倒U型的最高点,其后继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将逐步减少,进而进入低碳时代。世界上其他国家则处于倒U型的前半段,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将是成正比例关系的。总的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碳含量较多,如制定相同的碳关税税率,碳关税会制约贸易的自由化,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会受到碳关税的制约。

3.非公平性。国际上还没有制定统一的碳排放标准,实施碳关税的税率也将会是各个国家自主决定。基于各国的条件不同,对高耗能产品的界定和准入也不同,对外国出口产品制定的碳关税的标准也就不同,碳关税税率和税额将不会得到全球统一,引发国家贸易争端。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将制定利于自己的碳关税率,从而使某国通过碳关税来实现贸易保护的手段得逞,因为他们将制定特别利于本国的标准,然而,其他国家最终也将对其出口到本国的商品征收向同级别的税收,这将是恶性的循环,将引发国家间的贸易大战,妨碍自由贸易的正常进行。当前发达国家多数已渡过了高碳排放时期,而发展中国家则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各国各自制定的碳关税率将呈现出非公平性。

(二)碳关税的实质

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曾经也经历过高能耗、{碳排放的阶段,现在已经步入后工业化阶段。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却正在经历高耗能、高碳排放这一阶段,此时,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提出征收碳关税,实质上是想借环境保护、解决气候问题之名来保护国内的同类相关产业,这是一种以非关税措施为手段的新保护贸易主义。这不仅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相违背,更与贸易自由化这一潮流背道而驰。这是因为,环境成本的增加将会减少我国传统的低劳动力成本所产生的优势,降低出口国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而发展壮大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本国的经济,使他们继续保持经济霸权的地位,而不会真正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二、我国碳排放与出口的相关性

(一)煤炭消耗较大

由于我国在煤炭资源方面的优势,我国长期处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再加上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告诉增长的碳排放特征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快速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其中,煤炭消耗碳排放量所占比重一直居{不下,都在80%左右;关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杨国锐博士却认为,我国碳排放具有周期波动性,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不一致性,无论长短期都说明,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碳排放量都将维持继续增长的态势;工业行业的碳排放量与其它行业相比一直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增长速度也相当惊人。

(二)工业制成品为主

我国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我国己基本度过了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阶段,目前的出口产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及资源密集型等工业制成品为主,这类出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碳排放等特征。我国在充分享受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拉动作用的同时,也因此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当前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是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上升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出口贸易状况处在不新改善当中。过去的种种经验表明,国内很多高耗能产业中出现的产能盲目扩张、投资增长过快等现象,都离不开出口贸易的驱动,而发达国家为了减轻对环境的损害和减少对本国能源的消耗,乐于在中国完成这些高污染、{能耗的生产过程。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局面,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在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重了环境生态保护压力、加剧了中国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在环境要素衷赋并不丰裕的前提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暂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在长远看来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政府应积极发展低碳贸易,制定多项措施控制对外出口、改善对外贸易结构。

三、碳关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碳关税是一把双刃剑,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既产生不利的影响,也产生有利的影响。从较短的时期来看,其主要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会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如会降低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总量;降低我国的就业率,加剧失业程度;加剧我国对外贸易的摩擦数量,使贸易环境不断恶化等。

(一)出口量受到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量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而我国的大多数出口企业都是传统的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企业,因此,一旦征收碳关税,我国的出口贸易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国的传统出口企业整体都会受到重创。目前,我国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所出口的产品以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等工业制成品为主,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高耗能、高碳排放,并且附加值极低的产品,有极大地可能成为碳关税征收的对象,一旦开征碳关税,环境成本的增加将会减少我国传统的低劳动力成本所产生的优势,使我国高耗能、高碳排放产品的成本增加,这会降低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使出口量减少,最终使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

(二)增加出口成本

如果征收碳关税,一方面,环境成本的增加将会减少我国传统的低劳动力成本所产生的优势,增加能源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企业将会相应地采取减少生产的措施,从而就业率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加剧失业程度。另一方面,从较长的时期来看,征收碳关税会倒逼我国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的优化升级,从而减少能源消耗量,提升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更多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完成产业的优化升级之后,其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大大降低,这也会降低就业率,加剧失业。

(三)贸易摩擦增多

目前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碳关税征收标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一旦征收碳关税,一定会制定出符合其本国利益的碳关税征收标准,由此将导致其他国家也可以就此制定出符合其各自利益的碳关税征收标准,这必将导致更加频繁的贸易摩擦乃至引起世界性贸易大战,从而我国的高耗能、高碳排放企业遭遇的贸易摩擦的数量将会不断上升,贸易摩擦的种类将会不断拓宽,贸易摩擦的金额也会不断扩大。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实为进行贸易保护主义这一情形下,我国的高耗能、高碳排放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加剧我国贸易环境的恶化程度

碳排放对于我国的出口有消极的影响,也有积极影响。碳关税贸易壁垒将促使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呼吁经济结构的升级与转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基于此,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中国未来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煤市场、生物能源市场、环保技术市场、可再生能源市场、低碳制成品出口国;碳关税可能为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前景,并把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时间表提前。中国有可能不需要经历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高污染排放、高消耗资源过程,直接进入绿色发展阶段;也不必等到达到较高收入水平时再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四、我国对外贸易应对碳关税的对策

对我国而言,碳关税既有挑战也有机遇,短期内,碳关税的开征肯定会严重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但长远来看,我国应积极面对,找出相应的针对性措施。

(一)参与国际碳排放的规则的制动

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碳排放量参考标准,如果全球不制定统一的碳排放量参考标准,欧美等国将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标准向出口方征收碳关税。因此,必须要制定合理的国际碳排放量参照标准。我国应积极地加强同国际社会的联系,在标准制定问题上,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促使发达国家能继续率先减排,并制定公平合理的国际碳排放量参考标准。中国外贸出口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经常利用各种手段和理由对中国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因此,进一步扩大中国外贸在发达国家的份额潜力不大,应大力发展新兴市场,可扩大在中东地区、非洲地区、中北美洲地区的出口,尽管这些地方现在的出口额较小,但扩展空间很大。只有充分拓展中国外贸出口的对象,才能改变我国外贸出口过度依赖发达国家的现状。

(二)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一方面,坚持低碳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目前碳关税的提出,更加迫使我国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发达国家历经的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道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己经走不通了,必须切实转变发展思路。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要大力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逐步由高碳排放发展过渡到低碳排放发展,逐步降低高碳排放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鼓励国内的建材!化工及汽车等高碳排放产业的出口企业走出国门,将高碳产业的生产销售转移至国外,而将产品的技术研发放在国内,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规避碳关税,也可以保持我国相关产业的核心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新能源建设,增加对低碳前沿技术研究的政策扶持力度。低碳前沿技术涵盖了如何开发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如何使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能源得到清洁高效的利用,如何进行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埋存等一系列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三)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当中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任重而道远。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核心是生产技术创新引起的产业结构的改进、完善。因此,技术创新是其实现的前提条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求不能再片面追求经济规模扩张,要注重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必须允许经济增速放缓,加快向绿色低碳型、服务化型、创新型方向转变,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具体而言,要继续促进农业发展,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发展方式的改变。

(四)开发利用新能源

我国的能源结构与其他国家迥异,新能源技术也总体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因此,我国应该既照顾本国特性发展低碳技术,又要着眼全球开拓新能源市场。由于对煤炭资源的倚重趋势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所以首先应加大对适用于煤炭资源的低碳技术。在这方面,清洁煤技术和二氧化碳应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我国需要提供政策支持帮助其迅速产业化。而在国际新能源市场格局来看,我国在太阳能、水能、核能利用上有重要进展,生物能源则在农村地区的沼气项目和新兴的生物燃料技术上取得突破。我国可以加强这些新能源的市场化开发,在这些领域中取得全球领导地位,如此才能突破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技术的垄断,掌控未来新能源的国际话语权。

(五)加强科技创新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胜出,必须注重科技创新,通过自主研发或引进技术,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尤其是低碳、减碳技术。只有切实依靠科技力量的低碳经济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低碳经济。鉴于我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的现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企业除了自身设立科研部门之外,还应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以此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重哉辜趿考际酢⑻娲技术、循环技术和系统化技术的研究,着重突破制约企业生产低碳化的技术瓶颈,不断促使低碳科技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不断降低水耗和能耗,提高资源效率。同时,企业还要面向市场,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并用低碳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逐步哉骨褰嗌产,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增收。

碳关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虽然是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但另一方面,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全球气候条件持续恶化的危机意识,促使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改变当前以牺牲环境换取GDP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对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成为推动我国向低碳发展道路转变的动力。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低碳;工业能耗;高端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2

沈阳市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三大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高效率、低污染、低排放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二是能源结构转变,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向多种能源共同使用转变,提高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三是产业结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提高其贡献率。

低碳经济是沈阳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由于处于工业化阶段,特有的“二三一”产业结构是造成我市能源强度较高的根本原因。结合天气条件,目前沈阳的排碳大户是第二产业的重化工业和冬季采暖。

一、低碳经济理论

(一)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于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指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以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机会,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实行低碳经济的必要性。1.推行低碳经济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碳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目前世界通用的能源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3.实行低碳经济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百姓生活质量。4.低碳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沈阳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与压力

(一)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和现有经济增长模式决定实现低碳需较长时期。按照经济产业发展的规律,沈阳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在经济中的比例在相当长时期里将占据主导地位。服务业居主导地位的发展是建立在充分工业化的基础上的,充分工业化的实现离不开能耗高的重化工业,而重化工产业的基本特征就是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

2013年,沈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58.6亿元,同比增长8.8%,三次产业分别增长4.7%、10.1%和7.6%,三产比重为4.7:51.8:43.5,工业仍是沈阳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从内部构成来看,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比例为74.7%,持续增高。这种重工业比重高的情况将持续较长时间,导致我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无法迅速加快。

(二)发展低碳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不明显,缺乏有效生产激励机制。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发展高端服务业来实现低碳发展,而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还不完善。高端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智、高效、高资本、高收益和高时尚的特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通常比一般商业服务业高10-30倍。

高端服务业通常包括科技、教育、总部经济、金融、三四方物流、休闲旅游、医疗保健、文化娱乐、节庆展会等十几大类。发达国家的高端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左右,特大城市可达6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仅占20%左右。中国的高端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不断上升,但收益仅占服务业收益的20%,低于国际比例的70%,整体水平低、占用资源大,却没有实现高效、高收益。

从沈阳市经济发展重点来看,实现低碳发展所需要的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汽车的混合动力技术,冶金、化工、建筑领域的节能技术等虽然进步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涉及核心竞争力的低碳技术,国际转让存在很大困难,依靠自身研发则有很长的路要走。激励机制方面,对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优惠鼓励政策力度不够,缺乏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尤其是对相关技术人才的引入、留住,以及现有人才的知识技能升级方面,没有明确的实施方案。

另外,低碳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示范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以及国际机构捐款和贷款,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融资体系尚不完善,金融机构惜贷现象严重,已有资金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

(三)国际高能耗、高排放产业转移的压力。发达国家为获得低成本的减排量,更倾向于到减排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项目。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中国,得到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技术,看起来是“双赢”的合作,但成为“世界工厂”、制造基地,是以不断飙升的资源使用量、污染排放量为交换的。直到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的义务时,才会将这些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再次转移出去。

低碳技术的推行还面临另一个阻碍,即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的基础设施、机器设备和耐用消费品的大量投入,这些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均在15年甚至50年以上,若为了应用新技术而使用期未满就更换,将意味着更大的经济损失。

三、沈阳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一)坚持规划先行,加快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超前规划有助于大力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优惠政策举措的制定和实施,为低碳发展营造长期的有利环境,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和企业减排挖潜。对于沈阳而言,GDP能源消耗、人均能源消费量和能源消费平均水平等能源指标必须列入考核。基于我市工业比重大、企业规模大的实际情况,针对碳排放集中的优势产业,需要根据以往及现有的碳排放数据,有的放矢建立沈阳的低碳指标体系。

一个完整的低碳规划和体系应包括多个方面,如:低碳法规、低碳工业、低碳城市建设、低碳交通与物流、低碳生活与文化等相关规划和体系,涉及的具体指标包括农业的化肥农药施用量、工业碳排放强度、项目节能评估率、可再生能源比重、人均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单位建筑业GDP能耗等。

(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同等总量的经济,如果产业结构不同,碳排放量也相差甚远。农业生产中,土地、光、热等自然因素对农作物和动物的生长起主要决定作用,农药、化肥的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可以忽略不计。第三产业提供的产品以服务为主,期间消耗的商品能源和产生的碳排放在单位产值的比重极为有限。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则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随着生产规模和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这种消耗和排放还在持续增加。

2010至2013年沈阳市单位GDP能耗分别为0.82、0.69、0.66和0.64(吨标准煤/万元)。产业结构方面,由于沈阳正处于加速工业化阶段,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6:50.7:44.7发展至2013年的4.7:51.8:43.5,这是客观规律的结果,只有在工业充分发展基础上,高端服务业才有可能实现实质的发展。

针对我市现有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行业,一要通过技术更新、产品升级减少传统能源使用量;二要通过有关奖惩制度,鼓励企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三要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大力投资采用新技术、新能源的低碳产业,严格控制“三高”产业的投资和扩大生产。四要重视排放量小,但危害大于二氧化碳的排放物,如全氟化碳。

(三)加速发展高端服务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发展低碳经济,服务业是受益最大的行业,2013沈阳市的服务业比重仅为43.5%,发展空间很大,而且服务业的能源、资源占用少、消耗低,大多属于清洁产业,创造的是绿色产值。

金融:“低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2014年,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5亿美元。

总部经济:随着东北总部基地项目的开工建设,沈阳经济将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效衔接与融合,最终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的新型区域发展要求。

物流:低碳、绿色物流提倡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多选择大运量、低排放的铁路、尤其是电力驱动的高铁运输,物流园区多运用低碳技术,大力发展增值服务,采用新的管理理念,通过科学布局、成本节约实现低碳发展。

展会经济: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沈阳市会展业步入黄金发展期,呈现出展会多、规模大、亮点新、水平高的特点。2013年举办各类会展活动266项,会展经济意向交易额2000亿元。宾馆入住率、餐饮营业额、百货业收入和本地游均实现快速发展。

休闲旅游:目前我市重点培育发展的旅游形式,包括工业文化游、农业观光采摘、关东民俗文化游、时尚购物节、低碳踏青游等等,均是旅游与相关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的完美体现,更迎合了现代旅游业的回归自然、低碳环保的需要。

(四)提高能源效率,调整能源结构,降低能源强度。从能源结构看,三种化石能源中,煤的含碳量最高,油次之,天然气的单位热值碳密集只有煤炭碳含量的60%。其他形式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属于无碳能源。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方向。

以2012年一季度数据为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以煤炭、原油、电力为主,三种常规能源合计消费量为606.25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比例为76.12%。

表1:2012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构成

从居民生活用能来看,沈阳市近八成用能集中在城镇,能源消费结构向低碳发展。城镇生活用能中煤炭消费比重由2005年的21%下降到2012年0.4%,热力、电力、天然气占80%以上。而农村居民以煤为主的消费格局没有发生实质性转变。

表2:2005、2012年沈阳市人均生活用能情况

我市采暖期长达5个月,供暖用煤炭消耗比重占终端能源消耗量较高。通过拆小建大,沈阳市城市集中供热率由2005年的73%提高到2013年的91%,并大力推广基本不产生碳排放的地源热泵技术,不仅减少了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也节约了大量煤炭使用量。从气候条件来看,建筑物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对供热的能耗影响在40%左右。沈阳市已从居住节能建筑扩展到公共节能建筑,从北方住宅节能30%、50%向65%发展,以新建节能建筑带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而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发展。

四、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借鉴

(一)英国。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提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计划到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初步建成低碳经济社会。2007年6月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法案》使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碳排放立法的国家。英国在发展低碳经济上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开征气候变化税、成立碳基金和启动气体排放贸易计划等。

(二)欧盟。欧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倡导者,视低碳经济为新的工业革命,引导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2008年,欧盟制定了应对能源与气候变化的一揽子政策,还批准实施了《关于实施新的汽车CO2排放标准的规定》等法规,实施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ICT)应对能源效率的挑战等行动。

(三)美国。美国主要采取三大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1.鼓励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思路是:重视新技术新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利用技术创新来不断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从而快速推广使用。在此过程中,美国政府出资资助研发,并建立技术商品化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