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1 11:06: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篇1

【关键词】素质 素质教育 含义 基本内容 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又称为素养。由此可见,素质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将知识内化和升华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因此,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应该概括为知识、能力、素质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相应的知识武装,就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格,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全面的知识,特别是“为人”“做人”的知识;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他人共处、共事、合作,即“做人”的能力;素质与知识、能力密切相关,但素质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所以要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内化过程,为此应该更加注重实践,仅仅是表层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无益于素质的提高。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简而言之,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由以上内容可知,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此,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四个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观点、思想观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及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的教育,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是指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融会贯通能力。非专业文化素质主要是人文科学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艺术审美等。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教育,进行各种社会科学及人文知识的教育,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身心素质包括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身心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教育,良好的自我健身习惯的培养,树立“全民健身”和“终身锻炼”的体育新理念,培育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技术技能水平、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的这些能力主要反映在:职业能力培训的情况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普通话语言水平、外国语语言水平、计算机技术水平、非专业艺术文化素质水平;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或策划能力与水平;教育类竞赛、比赛的参与及获奖情况等;科技类的挑战杯、创业杯、创新杯、软件设计大赛、科技论文获奖及创业实绩等;文化类的摄影、书画比赛、艺术设计比赛或人文社科论文、调研报告获奖等等。能力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将课堂、校园与社会进行很好的对接,大大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已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素质教育的这四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核心,是灵魂,是统帅,它指导着其他四个方面;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其他几种素质的提高提供智力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能力素质教育的提高又可以共同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对一个人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同时,优秀的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又对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四种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三、素质教育的特征

第一,全体性。《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因此,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有机会得到发展。素质教育当然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开展的教育。

第二,全面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当然,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第三,主体性。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使有不同天赋和爱好的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统一的基础课程外,通过各种教育方式给予他们能发挥天赋和爱好的空间和时间,从而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篇2

素质教育搞了多年,然而总体效果却并不明显,发展也不平衡。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在一些地方流传甚广。此话虽不好听,但它却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目前素质教育的现状。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固然是多样的,但有一个原因,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起决定因素的,那就是我们至今仍没有真正弄通弄懂素质教育这个基本概念,特别是许多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也不清楚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算素质教育。再加之整个社会的某些观念制度滞后,应试教育思想和做法积重难返,素质教育在与应试教育的博弈中往往处于下风和弱势。

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既是教育类型的转变,也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要使素质教育名副其实,首要条件就是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以及要求和标准。比如,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哪些素质?一个人由小到大所必然具备的基本素质中,哪些素质必须由学校培养,又由哪个学段的学校培养?不同时段的素质内容有哪些,这些素质内容应该通过什么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和获得?素质教育如何考核,如何摆正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关系?这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中考、高考制度改革的措施和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考改革必须建立在明确素质教育内涵和标准的基础上,而不是相反,更不是先确定中考的模式,再返回头来改革中学素质教育的方式。

篇3

【关键词】小学生 素质教育 措施 全面推进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小学学校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按照素质教育的内容,实现对小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应该主要是对小学生求知能力、做事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要求,结合小学生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实现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才能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的学校为了吸引生源,只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锻炼,不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过程中,小学学校应该树立素质教育意识,明确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例如,一些小学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片面的注重及格率、提升率和优秀率,把这些作为对小学教师进行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小学的教师为了符合这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行“满堂灌”的教学策略,在课外组织学生补课,为学生留大量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完全理解教学内容,不利于小学教学效果的实现,也不符合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

2.教学内容不全面。全面实现小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小学学校全面的落实小学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计划,按照规定的课程实现对小学生的教育。一些小学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会考试的学科,对于不需要进行考试的学科不能完全落实。而且,学校比较重视语文和数学这些基础学科,对于思想道德和体育等学科不够重视,师资力量不足,致使这些不被重视的学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不能够全面的发展,不利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3.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的小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一些小学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全面的实施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教学知识的传授,不能实现对小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达不到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例如,小学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片面化,只重视智育,忽略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小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存在为应试而教育和为应试而学习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实现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1.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原则。在新的课程标准改革下,小学学校应该在应试教育过程中,重视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实施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学校应该对素质教育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原则进行明确。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缺乏清晰科学的内涵,存在很多不同的理解,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一些小学学校错误的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实现对小学生的减负,给学生一定的权利;还有一些小学学校只是做“面子工程”,并没有完全的落实素质教育的内容。因此,在实施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时候,小学学校应该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原则进行明确,有针对性的实施素质教育。

2.学校明确对小学生的教育目标。根据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和内容,小学学校可以设置有效的小学生素质教育目标。例如,小学学校为了贯彻实行素质教育,确立了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素质教育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学校顺应我国的教育潮流,对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从不同的方面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例如,小学学校一方面根据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求,增加音乐、体育、美术和思想品德等可侧很难过,保证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转变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为启发式的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十分重要。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深入的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对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了解,明确素质教育的目标。而且,教师还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完善和改进,大量的应用具有启发性和鼓励性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德育对小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在全面推进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学校应该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国心等。

三、总结

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按照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根据目前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现状,制定有效的措施,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对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推进,才能提高我国小学的教学水平,促进小学教学的发展,为我国的教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效;语文课堂;素质教育

一、撰写论文的缘起

纵观古今中外的语言教学研究,著述颇丰,其教学经验也灿如明星。但其经验大都是零星的、片面的,是从语文教学的某个角度出发,这样虽然可以更深入的发现某个方面的问题并细致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当然,也有些学者和科研人员能抓住重点,聚焦课堂,系统而完整地创造出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我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校情和学情以及学科特点,初步探索出一种高效的语文新授课模式。笔者以为,这融合了合作学习和分层教学的优点,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素质教育的本质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减负”和“高效课堂’等词汇人们并不陌生。党和国家的重视、广大人士的积极参与和探究,促进了人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素质教育内涵的哲学思考》(《职教通讯》,1997、12)、熊和平《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内涵的嬗变》(《求实》,1999、07)、《深刻理解素质教育内涵,培养合格人才》(沈金生、吴连英,《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期)、《开放教育模式下素质教育构成浅析》(《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2期)、《素质教育内涵之我见》(陈小饮,《现代教育科学》,2006、04期),还有名声在外的“271”高效课堂模式等等。总之,人们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他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其共同之处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发展。其核心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语文高效课堂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精心编制导学案。导学案是我们实施高效课堂的主要载体,有“自主预习”(文学常识和时代背景的介绍、字词注音和解释、疑问)——“合作探究”(根据课文内容和授课重点难点而设置的问题)——“延伸拓展”(课外相关内容的补充)——“巩固练习”(相关内容的习题)。课前教师要集思广益、讨论通过,力求科学适用。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导学案,根据学习成绩层次的不同而要求各异:成绩为A层的学生要求全部完成,其他学生依次降低要求。

(二)、上课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它一般的环节是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和点评——质疑——延伸拓展——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其中,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小组讨论首先是同层次的一对一进行,之后是全组讨论并专人负责记录问题答案,再推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和点评其它组的回答。实践证明,这既培养了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表达能力,还促进了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而且,点评和加分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紧密结合高考实际,旨在夯实基础并提高解题能力。因为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分数。例如,上《荷塘月色》这一课,开始就叫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并点评。接着布置学生讨论“合作探究”中设置的问题(1、2组完成第一题,3、4组完成第二题,5、6组完成第三题,余下三组负责点评)。至于”延伸拓展”部分,全班齐读,加深对散文的理解。而“巩固练习”就是教师讲解并传授相关的解题技巧。当然,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更是一门语言艺术,它具有人文性、文学性和思想性。我们不能忽视语文的情感性和思想性,我们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我们不应抛弃富有语文特色的朗读和背诵教学法。

(三)、至于课外小组培训,它既是高效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更是高效课堂得以实施的保证。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科班长和语文学习小组长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培训他们的管理检查和辅导本组组员的能力。例如,要求他们在课前检查各组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并板书各组得分,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并合理安排上课内容——完成得比较好的题目可以一笔带过,而做得差的地方就要多花时间进行详细讲解,多练习强化。另外,这也可以促进导学案的优化。与此同时,为了培养尖子生,还要对其进行学科知识的指导,使其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实践证实,这是培养尖子生的有效途径。培训通常在课外活动进行,每周两三次。

综上所说,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和点评——延伸拓展——质疑等为主要环节,以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学生自主合作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效语文课堂,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当然,它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周玉琴,周成义.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哲学思考[J].职教通讯,1997(12).

[2]熊和平.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内涵的嬗变[J].求实,1999(07).

[3]沈金生,吴连英.深刻理解素质教育内涵,培养合格人才[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

[4]开放教育模式下素质教育构成浅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2).

篇5

论文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素质教育

自1988年上海市最先提出素质教育起,至今已有二十余载,然而在与根基深固的传统教育长期交锋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仍然困难颇多。那么在这困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阻力呢?笔者尝试从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人手,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素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帮助。

一、“素质教育”的众说纷纭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素质,然而目前国内教育界对素质的概念界定不下十余种,诸如先天遗传说、三层涵义说、身心倾向说、稳固性质说、基本品质说、基础学力说、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合金说、主体品性说、综合表现说、心理教养说、历史积淀说、内化说和本质属性说等。这些学说对人的素质作了多维层面的界定与剖析,虽然有利于我们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但同时也造成了对“素质”概念的众说纷纭,造成了实践层面的不知所措。在倡导素质教育方针下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比较极端的做法,就笔者所见所闻,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音乐、美术辅导班。

其二: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抓德育。认为只要抓好了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了校园风气,学生素质就会迅速提高。

其三: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淡化甚至取消考试。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多学校主张减少考试科目,降低考试难度。

可见,概念的模糊不清使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行的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那么,“素质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是否与考试水火不容呢?笔者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德国的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相当大的兼容力和吸纳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以及帕森斯和皮亚杰等人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哈贝马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正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认为,“与交往的、断言性的、自我表达的及规范调节等四种言语行为相适应,社会行为也可以分为四种。”它们有不同的取向,关联于不同领域的世界,具有。不同的有效性要求。

第一,目的行为。它以成功为目标,以合理谋划为特征,津津乐道于对自然的统治,而缺乏主体间向度,主要关联于客观世界,要求真实性。

第二,规范调节行为。它是社会群体成员以遵循共同的价值规范为取向的行为。“规范表达了在一种社会集团中所存在的相互意见一致的状况”,要求人人遵守。它主要关联于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要求正当性。

第三,戏剧行为。戏剧行为涉及互动的各个参与者,他们相互构成观众,并使自身呈现在诸观众面前,以便在公众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印象。它主要关联于主观世界,要求真诚性。

第四,交往行为。它指的是“至少是两个或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所达到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也就是说,交往行为不仅是以理解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而且还是在行为主体共识基础之上,通过规范调节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的行为。在交往行为中,行为主体“……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视野,同时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因此,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同时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而其它各种行为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

三、素质教育的本质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互来往,而是关涉到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关涉到人的本质性存在状态,关涉到主体间性的造就。交往是人们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交往实质上等同于广义的教育。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以意义为取向的交往活动。

教育中的交往在很久以前就被教育家们所论述。孔子十分重视学生间交往的作用,他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主张以“对话法”发现真理,看重的正是师生间的交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曾对教育中的交往进行过深刻的论述。他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

素质教育本身是教育,必然具有教育的交往活动本质,只是它更强调人的素质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因此,对待素质教育,不能纠缠于对“素质”本身的界定,而应依据它在生活世界定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考察它要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还应按照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的交往要求,思考它的有效推行方式。

四、素质教育的内涵

哈贝马斯受著名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启发,把世界分为三个不同类型的世界,同时也把交往关系划分为三个层面。这三个世界与三个层面密切相关。这三个世界分别是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体世界。而三个交往层面是:(1)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的交往层面,(2)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层面,(3)成熟的主体与其自身的内在本质与他者的主体性关系层面。素质教育是一种为达到双向理解的交往活动。在素质教育中,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体世界打交道,并服从三种对应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探求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于能力教育。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交往层面的真实性要求,确立了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这种交往活动中,主体和自然世界处于一种主一客关系。这符合自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观,即把单独的个人看作是认识的主体,强调个人对其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涉及这个层面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自然规律,还要具备动手能力。所以,传统教学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素质教育并非轻视知识,也不是要取消考试。人类走向文明时代以来,在任何时候都是依靠知识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而考试既能够查漏补缺又可以选拔人才,其地位也是无以取代的。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在强调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实践。因此,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能力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水平、创新能力等。

2.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道德教育。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层面的正当性要求,决定了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素质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进行,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实践主体,应该遵守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教人有一种专业还是余事。”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学校的德育工作逐渐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者一直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因此,学校德育应该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

3.素质教育的保障在于师生关系。第三个交往层面的真诚性要求,强调了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问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加以保障。受以往的认识论的限制,人们很难摆脱笛卡儿式的主客二分、单向理解的认知模式,往往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主一客”关系(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或“主一客一主”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同时又都是教育的客体)。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关系,显然是把学生等同于没有自由意识的物,体现为传统教学中把教师奉为权威的思想;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一主”关系,尽管把学生也看成是主体,但仍没有摆脱“主一客”反映论的思维模式。哈氏理论告诉我们,交往双方或多方互为主体,只有通过平等对话,才能达到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双向理解”的交往关系。教师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学生也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彼此都具有意义领悟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彼此进行意义的交流与沟通、平等地展开对话、不断进行双向理解的交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应对任何学生抱有偏见,素质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素质教育;含义;根本目标;实践策略

一、高中语文素质教育含义

自从全国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很多学校对其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开展了很多诸如情感教育,教育整体改革等,但事实上,很大一部分人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并没有深刻且清醒的认识,这才使得高中语文素质教育陷入教学误区。

我们首先要明确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含义。语文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其根本宗旨是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的特征是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全面生动的发展能力。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要积累所学知识,去理解语言,形成自身的语文素质,并很好的运用在学习生活中。

推行素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使得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更高了。因此,除了了解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含义外,还要有两点需要明确。一是语文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冲突,不是对其的否定,也不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忽略。意识到这一点后,近些年的语文考试中,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全面能力的考察,以考试的形式,让老师更明确教学方法,学生更了解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标准更高,不是对所有人的平均教育,可也不是一种选择性的或者说淘汰式的教育。而是将重点放在每个人能力的发展上,让学生打好基础,广泛的接受新知识,从而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单纯的重视教育方法改变成重视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从而掌握到语文的学习方法,形成一种能够自己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熟练地掌握自己所获取的信息,提高对于语言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语文素质教育是教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实践结果证明, 学生一旦有了自主的学习意识,并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就会大大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和运用能力。可是,教师也不应该忘记协调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在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下实施应试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家长及校方对于分数的关注,也能使学生的能力提高,更好的适应社会。

三、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在阅读教材时,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自己创造形象,那么面对的只能是枯燥无味的文字,理解的也只是抽象的概念,也就无法进入到作者所建构的意境中去,进而无法深刻的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韵味。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置身于作品之中去体会和领悟。

2.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现行的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使得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主体,产生积极的表现欲望,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重视意志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直接的影响着学习的效果,教师应该学会用语文教材中的人和事来激励鼓舞学生,培养他们的意志,增强学生的信息和积极性,让学生开始主动去了解世界,适应社会,思考自己的人生。

(二)优秀可行的教学模式实例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构想,这里提出一个具体的教学模式实例――四部教学模式,即是将教学分为阅读、讨论、模拟、总结四个部分。

(1)阅读。高中生对于新生物比较敏感,但是对于世界观价值观的概念还比较模糊,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理性与感性认识都得到提高。在阅读的教学中,应该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融入到文章的环境中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讨论。讨论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互助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沟通与交流,既能改变自己错误的理解,也能从其他方面去认识问题。这样的讨论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并且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案例模拟。案例模拟这种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运用和发展,已经很成熟。高中语文素质教育恰恰欠缺的就是这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应该将其和日常教学相结合。这种方法主要注重的是情境,将文章中的内容重现,让学生能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去体验和想象,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也能令学生更加贴近作者的创作,从而能更深刻的理解文章。

(4)总结。对前面的实施内容进行总结。找出其中的优缺点,扬长避短,探索一条能切实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途径,真正实现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一、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以儿童和青少年为重点,培养个人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音乐可以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从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在音乐美感的愉悦和享受过程中,使人的情感得以升华,心理得以净化。

素质教育以开发受教育者身心潜能、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的素质,这是搞清楚素质教育的前提。我觉得应当这样去定义人的素质概念:他是指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辨证统一的集合体,是能够较稳定地长期地作用于人的行为发展的,充满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的人格的总特征。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使人格的这一点特征获得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

二、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方面,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心理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可起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素质教育为音乐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虽然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然而在应试教育条件下,音乐教育受到许多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同程度的忽视,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音乐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

1.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关键是要把着眼点转向重视对“人”的培养,体现对“人”的教育上来。应试教育把学生看作是一种学习的工具,而素质教育则是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主体意识,也就是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2.提高审美素质,突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在音乐教育的诸多功能中,美育功能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功能。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应当重点突出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3.通过展现音乐的形象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它既抽象,又深刻地反应了人的情感,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音乐教育决不是仅仅唱几首歌,而是通过展现生动的艺术形象美来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当将抽象的艺术作品以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启发、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在欣赏《百鸟朝凤》时,可利用录象机放出“美丽的山林,百鸟在齐鸣”,录音机播出清新、悠扬、喜庆、欢快、热烈的旋律时,使学生从音响和录像中感受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大自然美丽景色以及各种鸟儿在嬉戏、鸣叫、飞翔的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当投影又放出《百鸟朝凤图》时,学生仿佛看到了在凤凰寿辰的大喜之日,千百只鸟儿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向凤凰庆寿朝拜,凤凰与鸟儿们一块唱歌,跳舞,热闹非凡的场面等。

4.挖掘音乐的内涵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音乐是擅于抒情的艺术,是对人类感情的模拟和升华。音乐教育功能是通过情绪和情感共鸣为途径得以实现的。人们可以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通过感情的抒发和感受,产生知识和道德的力量。音乐的主要内容是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表达,学生喜欢唱歌,但由于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对音乐内涵理解是狭窄的。因此,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将音乐美的内涵进行延伸、扩展、升华,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5.音乐的旋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协调能力。音乐教育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教育,是以正确的审美观为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能力。教师自己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真情流露能够感染和带动学生,即教师的演唱及演奏、教态及语言可以构成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音乐语言,理解音乐的内涵。通过音乐作品的题材、风格、体裁等,以歌唱、欣赏、演奏、舞蹈训练形体协调性等方式,启发学生深深地感受音乐美的旋律,唤起学生愉悦的感情、情绪,从而形成美感,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协调能力。

以上仅是笔者对如何将素质教育渗透于音乐教学的几点浅见。音乐教育同其它学科教育一样,既要完成本学科的内容,还要完成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任务。在本学科内容的教授过程中,挖掘与其他学科相通的认知规律,以有助于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青:《以素质教育理念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6期。

[2]王雪华:《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创新能力》,

《中国西部科技》,2005年第20期。

[3]陈向华:《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之我见》,《甘肃农业》,2005年第11期。

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提高;名师;研究;挖掘;重视

素质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是众多科目中的核心,学好语文,至关重要,将素质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中,能更好地发挥素质教育的优势,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搞好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关键

没有名师,素质教育无从谈起。素质教育内涵丰富,概括地说,它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我们山村教师少数恪守传统的文化课教学程序,习惯于“五步教学法”,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多钻研,注意广猎多方面的知识,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的鸿儒,多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教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厚积薄发,饱读诗书,你的教学才能引人入胜,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启发学生去理解,去体会,去想象,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理想境界”。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对待,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不断加深对教育事业的认识,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学生的楷模,应该是高尚道德的实践者和塑造者。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感悟学生,以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说实在的,我在上语文新课时,都要“走五步”,一是读熟课文,二是备课,根据教参备课到本子上,三是对本子上的内容通过归纳转移到课本上,四是反复揣摩所讲内容和教法,五是上讲台讲课,以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2 挖掘教材内涵,落实素质教育

认真备课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环节,目前考核教师高度重视教学过程,就是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备课在于准确挖掘包含在语文中的素质教育的内容。语文素质包括语文知识素质,语文技能素质和语文智能素质。语文知识素质包括拼音、字、词、句、段、篇修辞及标点、语法等基础知识。语文技能素质包括听、说、读、写等能力。语文智能素质即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想象力。钻研教材时,根据课后练习,单元训练重点,根据学生实际,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突出训练重点,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档案,在集体教育的同时做好个别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素质教育重视全体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具有创造性和多样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资质的基础上得到最佳发展。

3 高度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情分析;素质教育;应用意识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指:“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追求的目标是大学生的个体素质的不断完善、和谐和臻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据此高职数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诠释世界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进行高职数学素质教育。以下是本人对高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正确理解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专业技能型高素质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类型是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层次是高等教育;高教性体现在:高职教育必须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注重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关注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职教性体现在:重视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做好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和普通高考中考分较低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数学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历次数学考试及升学考试中数学的失败,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阴影,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恐惧感。基础差和恐惧心理,使学生的学习潜力无法发挥,数学学习阻力加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使之从高度抽象、枯燥呆板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再现其与人类文明各个方面丰富多彩的联系。要将数学在专业领域、生活领域,以及在社会服务与实践领域中的典型应用转化为教学案例,通过课程内容的加工与再创造,使高职数学课程能够融入专业、走进生活、服务社会、支撑发展,还要创设教学情境的和搭建实践平台。要通过理实结合、基于问题的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开发利用,走出传统、封闭的课堂思维,将数学文化的建构、传承与发扬,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从而改变高职生对数学课程敬而远之的状况。

三、把握高职数学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四位一体: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社会需求,语言交流。四个能力:基本运算,逻辑思维,空间形式,数学建模。四个层次:知识观念,创新能力,思维品质,科学语言。

(二)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全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主体原则,发展性原则。

(三)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数学学科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素质,数学思维能力素质和其他素质

数学学科素质:主要有学科知识,科学语言和科学观念。数学思想方法素质:是指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与理解;数学思维方法的挖掘、归纳、整理和系统化;现代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数学思维能力素质:主要是指思维模式与方法;思维品质和习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他素质:包括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审美意识与能力;数学辩证思想;数学史学观念及数学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的初步认识。

(四)数学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以思想方法教学为主线,把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方法进行挖掘、归纳和总结,实现知识的有机联系。将知识系统化而非碎片化,帮助总结指导应用。以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制定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计划;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相结合;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注重创新能力训练与培养。以渗透审美,心理和文化素质教育为手段。穿插引进数学史学知识,挖掘审美内容与文化内涵;注重心理素质(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注重数学应用意识培养

(一)数学应用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强调的基本能力之一。数学应用是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中介与桥梁,教学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有明确的规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了解数学思维与工程思维的区别与联系:数学思维具有抽象性,精确性,深入性;而工程思维则有具象性,近似性,综合性;显然,数学思维与工程思维都是逻辑的客观思辩。

(三)理解显性数学与隐性数学。显性数学:重要的数学事实,基本的数学概念,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技能;隐性数学:具有数学元认知作用的各种数学思想意识,具有智能价值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人格构建作用的各种数学品质。

(四)由学情和专业分析确定知识体系: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知识体系要随学生数学基础和所学专业情况进行调整。数学模型和数学实验是知识体系中的元素:数学应用滞后于或远远滞后于数学发现和发明;数学建模思想和数学实验方法要融入知识体系之中。

(五)确定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课程模式。如建模型课程;探究式课题学习;微应用的课题;阅读材料式的小课题研究等。

总之,在高职数学教育过程中,应由传统的数学教学向现代的数学素质教育转变。克服数学素质教育的狭义性,根据数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由学情分析和专业分析决定课程的知识体系,实施适合学生的数学教育。改变纯粹的学数学为做数学,把数学建模思想和数学实验方法融入教学知识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中学素质教育 多元图景 教师作用 教师素质

素质教育是一个充满探索与争议的历史性课题,中学素质教育更因为其基础性地位和长期应试教育的压力而身处争论前沿。当前,中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向,教师在素质教育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大家都在尝试、摸索,并没有形成共识性的答案。我们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探讨,以达引玉之效。

一、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多元图景

进入新世纪,中学素质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素质教育”一词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时,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民间话题,自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以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等重要会议明确把“素质教育”写入报告,连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从全局来说,实施素质教育正处在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十多年来,我国中学教学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形成的浓郁氛围,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信心。

我们在为素质教育的盎然生机和广阔前景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实践过程中,大家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探讨与具体操作不但没有达成更大的共识,反而呈现出各说自话的多元图景。

什么是素质教育?在概念与内涵上,可以说始终没有一个共识性的说法。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有人把它看作一个过程,有人则认为是一种理念,还有人认为是一种模式,可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具体的表述这里不再枚举。有人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有争论,甚至产生相对立的观点。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创新教育。还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特长教育,就是“跑、跳、唱、画”。而1956年的首批特级教师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教育家”的霍懋征老师则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绝不是被一些人理解的特长教育。”[1]人大附中的刘彭芝校长则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转知为识,转识为智,转智为能,就是素质教育。”[2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素质教育在理论层面上的多样性可见一斑。以至于前任教育部长周济主张:“不过多地争论素质教育的概念性问题,不用概念去框住理论的发展,而是要花更大的力气去推动实践的创新,在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使理论之树常青。”[3]这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概念的纷争。

与此相一致,素质教育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更有着不同角度的试验。从哪里入手推行素质教育,大家的选择多种多样。有的学校从考试评价机制改革入手,或者改革评分制度,或者紧跟高考制度改革实践,或者实行个别科目一年多次考试,或者试行各种形式的自主招考、选拔录取考生,等等。有的学校从课程改革破题,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建立高效课堂,实行研究性学习,等等,把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性的教育看作是素质教育。还有很多学校直接把一些特长性质或者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文体项目等同于素质教育,比如钢琴、笛子、古筝、葫芦丝等各种乐器的教育与培训,戏曲、民间工艺、中西书画、中外歌舞等各类艺术兴趣的培养,等等。这样的素质教育形式上最好操作,最易出效果,在各级各类中学中也最普遍。当然,也有一少部分学校的入手点发生了偏离,以为参加各种学科培训班,提前学习下一阶段的内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素质教育,希望达到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的双赢。

如上所述,素质教育呈现出的多元图景虽然表明了它的旺盛生命力,但是具体到每个学校、每个教师,素质教育的碎片化却会使人产生困惑,不知所措。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民族的阶段性探索,几十年也许是短暂的,出现偏差也可以理解和容忍,但是,对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中学生个体而言,他的受教育经历只有一次,经不起试验,不能有所闪失。在此背景下,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操控者,其作用尤为重要。

二、多元图景下教师作用的凸显

关于教师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有太多的精辟见解,本无需多言。但在素质教育的视角下,我们认为,有三个基本的方面还是需要再次强调。

首先,由于素质教育歧义纷呈,教师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成效。比如高中数学,圆和椭圆、双曲线的图形函数变换,是教学重点难点,令许多同学感到枯燥,但是正是在这里,柔和的曲线与优美的公式展现着数学之美。具备素质教育理念的老师就会结合生活与历史中的例子,在一两句话之间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人文的相通,接受着对匀称、协调、秩序的认同。相反,缺乏素质教育理念的老师则不会考虑这些与考试无关的问题。对于眼花缭乱的各种特长教育更是如此,有的教师把它当作展现素质的载体,有的则把它视为素质教育的目标。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短视行为在一定时期内并不一定能够显现出直观的负面效果。如果教师对素质教育有着强烈的认同和较为完整的理解,那么素质教育的推进就是扎实的。相反,在多元理解下,如果仅仅靠一些指标评价体系来约束,换来的往往是肤浅地走过场。

其次,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凸显中学教师加深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必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4]所谓关键时期,从中学生自身成长发育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看,他们有思想,但不够成熟;张扬个性,但易受到诱惑而偏离方向;外形成熟,追求成人世界的生活方式与认可,而又内心敏感,抗压能力弱。从社会环境来看,在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下,又面临着应试教育的激烈竞争,机遇多、选择多、诱惑多、危险多。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学教育与小学、大学等其他阶段教育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尤其需要具备良好素质的教师加强帮助与引导。

最后,素质教育就是教师与学生不断交流、对话、融合,教师是关键,是连接的纽带和桥梁,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接受人类经验与智慧的精神财富,这构成了素质的基础。教师通过行为的示范树立良好国民素质的形象。“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行为是功利性还是充满人文关怀,能够为学生所感知,影响学生。教师还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来实践素质教育。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5]他告诫我们,不要轻视、放弃每一个学生,要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三、教师素质的养成

“给人以火星者,必怀火炬”。素质教育真正意义的百花齐放,最终取决于一线教师的良好素质。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影响素质教育成效的关键环节。

1.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首先要建立在爱心的基石上。著名意大利教育家爱德蒙多・亚米契斯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6]教师的能力有高低,知识有多少,教学模式有差异,这是正常的现象,唯有倾注了爱,千姿百态的教育才灵动起来。有了对学生的爱,才会关注丰满的人性及其养成,关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关注个体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育,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有了对事业之爱,才会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而不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沉浸于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乐此不疲,从而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教师要具备更加完善的学科知识和科学的施教知识。素质教育对教师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做足功课,完善所教学科及其相关专业的知识。要对所教学科有宽厚扎实的基础,把握其中的思想和方法,了解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同时,由于当前知识专业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学科渗透的加强,也要对学科相关的知识、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有广泛的了解。另一方面,必须充实科学的施教知识,包括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心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完成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人类文明精神的传承。《大学》曰:“知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拥有渊博的学识,多样的教法,再加上对学生的了解,精心的准备,教师才能气定神闲、游刃有余地展现教育魅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教师要形成持久的学习和发展能力。从素质教育的目标来看,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能够在今后整个人生道路上自我完善。如果教师自己都体会不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能力欠缺,那么,口号喊得再多,也只能流于形式。同时,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传统的知识传承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触摸到了学科的前沿,不仅掌握了老师所不知道的课外知识,而且掌握了老师所不熟悉学科专业知识,师生之间由原来的传授接纳型单向度模式转为互补性模式,这对师生关系产生了挑战。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终生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尽快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没有爱就没有素质教育:霍懋征谈素质教育.北京青年报,2001-3-8.

[2]人民日报,2011-6-12.

[3]人民日报,2005-12-29.

[4]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2010.

篇11

Wu Xiaomin

(Shaanxi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of CPC,Xi'an 710065,China)

摘要: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所大力倡导的。其基本出发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地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贵在落实,重点则在于课程的设计与建设。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应以涵盖人类知识的主要领域和每个必修领域内的课程为主,遵循两个原则,允许学生进行自我选择。从而达与学生的个性差异性以及课程计划的弹性需求相结合的目的。这一工作原则既是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重要保证。

Abstract: Th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is advocated by higher education.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is to promote the full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key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is implementation, and its emphasis is curriculu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When setting the curriculum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we should take the courses which cover the main areas of human knowledge and the compulsory field as the main point, and follow the two principles and allow students to select by themselve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mbining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and the flexibility demand for lesson plans. The working principle reflects the law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but also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sustained,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关键词:高校 文化素质教育 理性认知

Key words: college;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rational cogni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66-02

0引言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目的的两大永恒主题。高等教育作为高级阶段的教育形态,一直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存在着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激烈争论。19世纪以前,自由教育占据着西方高等教育的主导地位。19世纪以后,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成为近代高等教育的一大特征。从19世纪初叶开始,西方高等教育界一直就有高等教育是自由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的争论。在争论中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主张高等教育是自由教育,旨在给学生一种广博的教育,不专为某种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做准备;一种主张高等教育不是自由教育而是专业教育、科学教育、规范化教育。每一主张都有众多追随者和实践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争论的不断深入,在这两种观点之外出现了另一种观点,它既不同意大学本科教育完全是自由教育,也不同意把它完全视为专业教育,而是认为大学本科教育应该分成通识教育(在我国,应为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部分,二者都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教育实施的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重心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性选择,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文化素质教育,但前提是要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实践及其原则等问题进行理论反思与考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精髓,才能为文化素质教育在高校和谐发展创造坚定的理论支撑。

1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文化素质教育其内涵很丰富,可以从多个维度和阶段来思考。大多数学者、专家都曾试图给其下一个全面准确的定义,但至少到目前来看,要形成一个公认的、一致意见的内涵还不可能。在已有学术研究中,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主要包括两种相近但区别又比较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其是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显而易见,后者是前者的推进和延伸。教育部于1998年颁发的教高(1998)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从这一《意见》来看,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则是人文素质的规范化、科学化、复合化。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还存在着诸多不同看法,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实质是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性心理品质的“内化”的教育,是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教育;有的则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还有的认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为原则,这样有利于开阔视野、整体优化。杨叔子院士认为,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显然,他是以人文教育来限定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的,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重视对健全完美人格的塑造。可见,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文化教育,都有其合理性,文化素质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需要我们做深入全面的思考。

首先,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专才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大学理念;其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不仅具有比较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又对人类主要知识领域有所了解的高素质人才;再次,文化素质教育比人文教育内涵更加宽泛,它不仅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内容,而且还兼有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知识;还有文化素质教育是位于素质教育之上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文化素质教育并非是一种与专业教育相对立的教育理念,专业教育应包容在文化素质教育之中,专业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不能片面的、单纯地把文化素质教育看作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不可忽视的是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隐于高等教育之中,是所有在校大学生都应接受的一种非专业性教育。它是一种广泛性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大众化教育,旨在培养所有学生都应具有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教育,从而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2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专业化”教育曾经一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影响深远。时至今日,我国的大多数高校的本科生培养计划还是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制定的,与文化素质教育完整、全面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众所周知,专业教育具有功利性的和目的性,是单向的人才技能的培养;而文化素质教育是非功利性的,其宗旨是培养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这种理念反映到教育目的上必然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有学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应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达到重建教育整体性的目的;另有学者则认为,文化素质教育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使学生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理性意志和感性意志和谐统一,科学与人文、心理和生理等方面协调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真善美完美结合的人格特征。

显然,无论怎么讲归根结底,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人的片面发展;在于让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发展,而不是单单少数学生的发展;在于人的持续发展,而不是人的短暂发展;在于人的特色发展,而不是人的平均发展;在于人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人的同质发展。具体来说,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应当涵盖如下两方面。一方面,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议题是培养现代社会中合格的“公民”和“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分工不断精细化,以培养人、教育人为目的的高校,其专业化、学科分化趋势也越来越突出,高等教育培养社会某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已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人的基本素养,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全面和和谐发展,因此务必引起高度的重视。另一方面,文化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文化结构和能力结构。现代高校狭窄的专业化,加之教育学科壁垒分明,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狭窄的领域,接触不到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思想,这样的学生其知识结构必然是不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就要让学生全面接触人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学生形成全面的、完整的、相互联系的知识和文化结构。

3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及其原则

在文化素质教育内涵与目标的指导下,如何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是能否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目的的关键。这就需要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与原则进行切实可行的定位,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又好又快地推行文化素质教育,才能增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使文化素质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朵奇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理论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得以实践与落实的重心在于课程的设计与建设方面。现阶段形形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但繁荣背后不是没有问题,或许隐藏着更大的危机与隐患。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永恒主义的课程方法、多科性文化素质教育方法和主辅修制文化素质教育方法等多种方法;再有就是高校在文化教育的理论方面还是不很明晰,很少汲取我国传统教育的营养精华,而是对西方教育模式的简单模仿和嫁接居多;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而在与其相匹配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面也没有成熟的方案,这些倾向必将导致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理论误区。或将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割裂开来只是简单的等同于人文教育;或将文化素质教育理解为通才教育、知识普及教育等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成了全校公共课加自由选修课。要化解误区,摆脱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难题,应有最起码的要求。文化素质教育其宗旨和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阵地,其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遵循全面灵活的原则,要涵盖人类知识的主要领域,而每个必修领域内的课程允许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如在美国著名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计划中,其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基本都涵盖了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个传统的知识领域。文化素质必修课的开展,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是目的和关键。

4结语

总之,现阶段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应该努力按照2005年10月在教育部召开的“纪念文化素质教育开展10周年暨高等学校第四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对今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指导方针,力求实现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首先要把十年来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和任务目标相结合,探讨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和成熟方案,把它作为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其推广到二千三百多所学校,在包括民办学校要蓬勃开展起来;再次,文化素质教育的普及过程中要向深度进军,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使文化素质教育上升到新的更高水平。要树典型,评模范,在全国实施示范性基地,力求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健康、稳步、和谐地向前推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认清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素质教育与内涵

素质教育理论虽然形成于20世纪,但其思想和理论精髓却是源远流长的,它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现象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 素质教育是推动个体全面发展,充分挖掘个体潜力,力争使个体在教育活动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模式,它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能力培养、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素质极其重视。

在高校教育改革中,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下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素质教育必须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人才成长的性质和方向。首先,了解并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它是科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 要求人们在观察问题时, 建立适度、联系、发展的观点。其次, 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体系。变幻莫测的社会现象要求当代学生掌握唯物史观, 能把问题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观察。最后, 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并提供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科学无国界, 文化必交流, 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就是要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同时也需要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具备善于学习和吸收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具备学习和借鉴世界科学文化的优秀成果是当代人才应具有的素质。我们既要提升高校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基础上,加强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第三,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是身心健康。健康即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在心理健康领域,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渠道,使大学生在正确认知社会和生活现象上得到教育,同时开展适当的抗压力和挫折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和生活环境转变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教育机构开设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心理疏导与沟通促使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身心成长。

第四, 具备良好的竞争能力与合作素质。经济全球化促使竞争无处不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竞争与合作并存, 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同时, 合作的机会也日趋增多。大学生在应对竞争与合作问题的认识上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来加强对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与合作精神的教育。

二、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性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因此,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促进学院素质教育教学与管理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充分把握高校素质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和分析科学发展观与高校素质教育,我们可以得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首先,科学发展观和素质教育都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人、肯定人,突出人的发展,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个性,使人的发展尽可能达到至善程度。用“以人为本”的观念来指导教育工作,我们可以理解为教育要以“人”为本,而不能以“物”为本。人是发展的第一主体,也是终极目标,而非手段和工具。教育应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素质教育本身要求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全民族素质。二者强调的都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体的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坚持观点的表现。因此,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要始终围绕这个中心,要把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放在育人工作首位,大力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推行体制改革,调整知识能力结构,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篇13

关键词:高校 艺术教育 误区现象

一、 正确认识艺术教育与娱乐活动的关系

艺术确实具有娱乐的功能,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常常说:“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接受教育。但艺术绝不等于娱乐。一般的娱乐只是为了给身体、精神紧张一种释放或给身心疲劳的一种调整;而艺术除此之外,更有欣赏、感受、品味、升华的作用,即艺术还具有增进修养、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

艺术是一种文化,艺术教育是对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的传承。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人类历史发展前进的反映,更是经历了人类历史的筛选而沉淀、结晶下来的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应该并值得学习和传承的。这种学习和传承,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更需要花一定的力气。

大学生,作为国家具有最高文化层次的人群,对于传承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对于高校艺术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弘扬民族文化,倡导高雅艺术”为主流。因此,我们不能将学会一种娱乐的手段,就当作艺术教育的目的。

另一方面,人类历史在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反映人类发展的文化艺术也要不断发展、不断前进。通俗的、流行的艺术,无论是音乐也好,舞蹈也好,戏剧也好,美术也好,它们都是人类历史发展到工业化、甚至后工业化社会的一种必然产物。大工业生产给人们带来了身体和精神的高度紧张和压抑;通俗、流行的东西正是这种高度紧张和压抑情绪的必然反映(如卓别林的表演);这种压抑来源于两种压力:一种是工作、生活的竞争性带来的紧张而产生的压力,另一种是由于阶级的压迫或种族的歧视带来的压力。

我想通俗、流行音乐,舞蹈元素,多数来源于黑人(黑人是处于阶级的和种族的双重压迫之中),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但是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经过对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认真的学习与继承,才可能更好地发展。 我们改革开放后的今天,由于工作的竞争性和生活节奏的紧张,许多人,尤其是工作在现代企业的年轻人,也有一种压抑感。他们需要身体的、精神的调整和释放。另外,通俗、流行的东西相对传统艺术简单好学,易于掌握,适合于作为娱乐手段。所以通俗、流行的东西特别为许多年轻人所喜欢。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对通俗、流行的艺术,应该做历史的科学的分析,做符合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分析。同时更应加以正确的引导,要引导它向积极的、健康的、朝气的方向发展。我们相信随着更多艺术家和艺术元素的加入,现代的、流行的东西也会不断增加艺术性。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美国有试验证明,轻音乐能刺激生物(白菜)相向地、温和地发展,重金属、摇滚乐则刺激生物背向地、粗壮地发展。最近还有信息说,不少摇滚乐手易于或已经走向吸毒。

二、从单纯的技术技巧教育中走出来,提高艺术教育的美育性能

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必定是由深刻的文化内涵与高超的技术技巧两者紧密结合而成,也只有通过高超的技术技巧来表现纯洁的情感和高尚的精神内涵,才能称得上是最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些年来,我们看到,艺术的发展有重技术技巧,轻精神内涵的倾向。对于歌唱,好像是要求演唱的音阶越来越高,才是最好;对于舞蹈,要求的表演技巧越来越难,才是最有水平。其实艺术作品的本意除了形式的美,更重要的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再高超的技术技巧也只有表现深刻的内涵,才是意义的。

艺术课程的教学除了介绍作者、时间、在社会上的地位(如获奖)等等,更应该清楚讲解它的文化内涵。现在对于欣赏型课程的讲解,有一种说法:“对于乐曲的理解,由各人自己去想象”。我认为只有这样简单一句话,是不全面的。音乐、舞蹈确实不可能像语言或文字的表述那样,具有明确、具体的思想意义,更不能说,某个乐段、某个舞蹈语汇就是明确表示某一个观点、某一种理念。但任何一段音乐、一个舞蹈所表现的情绪,表现的意境是清晰的,明确的。虽然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欣赏同一个作品,确实会有不同的感受,但那只是深浅的不同,“方向”还是一致的,不可能将“欢乐”感受为“悲哀”,将“拼搏”感受为“懈怠”。因此,对于如何把握欣赏的“方向”,应该提示给学生。如欣赏贝多芬的《命运》,除了介绍作者的经历,更应该讲解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时代带给作者的创作精神和创作特点等等。有了这些基础之后,才能让学生自己去欣赏、理解。

将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必须提高艺术教育的美育性能。要对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以及当代先进文化艺术的产生、发展、作用等方面做深入的剖析;对于某种艺术是如何通过它的某种技巧来表达它的情感,它的意境,它的内涵也要做深入的剖析。这就需要教师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教师应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努力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艺术教育的美育水平。

三、全面理解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篇14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

教师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我们日常所说的素质教育,其实是在正确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使学生能够在各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内容,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地位,而音乐欣赏教学更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音乐教育的重点。音乐欣赏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情操得到熏陶,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才能以及智力的发展等等。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释。

一.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学生通过对音乐进行欣赏,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关键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音乐欣赏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对音乐进行欣赏教育,可以进一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音乐是由节奏、旋律、调式、速度等各种成分综合起来的,因此,不管属于哪种类型的音乐,都可以对音乐形象进行创造,音乐具有很特别的艺术特征,它的模糊性、表现性等都对人的想象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对音乐进行欣赏,其实就是人的头脑在进行充分想象的一个过程。

例如,当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听《加沃特舞曲》时,当曲调在开始进行播放时,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具有幽默意味而又欢快灵动的主旋律,当学生听到这里时,很高兴地说这是几个小丑在一起跳舞;而当让学生欣赏《彼得与狼》时,由于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因此,我让学生听完音乐后,启发学生说出童话故事,事实证明,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强的,说出了许多情节不同、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因此,可以这样说,进行音乐欣赏,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具有活跃的创造能力。我们也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只有具备丰富的创造思维,才具有丰富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对学生的创造才能进行挖掘,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促进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发展

对于每首乐曲来说,都有其主题音乐的存在,而主题音乐则是乐曲的核心内容。同时,主题音乐更是乐思形成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而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刻理解,首先对主题音乐要有丰富的感受能力。学生在对音乐主题进行赏析时,可以对作品所包含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主题情绪,共同探讨主题旋律的办法,使学生能够完全体会到音乐作品的旋律美。当学生的大脑里有了主题形象之后,再让学生聆听乐曲,那么,学生的头脑里自然会有完美艺术形象的产生,这些艺术形象深刻、清楚,使学生印象深刻。例如,学生在欣赏《春江花月夜》的时候,可以先安排让学生唱主题音乐,当学生从中感受到这股抒情优美的主题音乐时,脑中有了这样的画面:当夕阳西下,江上扁舟点点,锣鼓名声大作的景象,带着这样的感觉再去听整首曲子,学生就会从中感受到主题的6次变奏,学生可以从中领会到江南水乡的优美画面,从而提高其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可以使学生丰富文化素养

对于音乐来说,由于其属于抽象的艺术,因此,怎样才能使学生完全领悟到这种抽象的艺术呢,当教师对学生传授音乐作品时,可以把一些关于作曲家的生活背景、精彩故事、形式等一些特点介绍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领悟到作品所包含的内涵,进一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音乐的差别,还可以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进一步使学生扩大文化素质。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名曲时,可以对贝多芬所处的年代以及创作背景进行介绍,使学生知道贝多芬是处于恶劣的环境,并且个人遭遇了不幸的背景下,用了六年的时间才创作出了第九交响曲。当学生对作品所包含的内涵有所了解时,对贝多芬所处的时代也会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音乐素养。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由于学生所出现的个体差异,他们身处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意识上的差别,因此,对同一首乐曲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例如学生在聆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时,有的学生理解为其主题是‘命运在敲门’,而有的学生则理解为是对命运进行抗争;在欣赏圣桑的《天鹅》时,有人认为主题表达的是天鹅在与死神做搏斗的场景,也有人理解为是对天鹅高贵品格的表现。这些认识上的差异告诉我们,即便是对同一首乐曲,也不可能产生相同的认识,更不是只存在一种标准答案。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的聆听乐曲都会产生新感觉,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当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对自身感受到的乐曲进行改变,从而创造出新的作品。因此可以说,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其实就是通过头脑中的想象,对作品进行重新创造的一个过程,因此,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培养的一个过程。

五.结束语: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提高其感受能力,更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拥有非凡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能够充分汲取音乐素养,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郁斌,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J].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4

[2]吴文漪,思维.《情感与音乐教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4

[3]辛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05

[4]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6.03

[5]王巧《音乐欣赏及其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