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1 11:06: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中数学重要章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 函数章节 应用策略
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文中根据高中数学教学例题,对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过程中渗透分类讨论、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日后学习复杂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涵义及其重要意义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针对某一数学问题的分析及探索过程,形成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思想,也为准确、客观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提供合理、操作性强的方法。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函数的题目,复习时必须有针对性地了解高考常见命题和要点,重点进行复习,做到心中有数。将数学思想方法当做数学基础知识也是新课标提出的,新课标规定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从历年高考的试题来看,高考考试的重点是查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及准确性。数学科目考查的关键点是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及解题能力。因此,高中函数教学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高中数学函数章节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一)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
函数与方程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密切联系,方程f(x)=0的根就是函数y=f(x)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通过方程进行研究,许多有关方程的问题可以用函数的方法解决。反之,许多函数问题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解决。
解析:这是一道较典型的函数与方程例题,老师根据数学思想的要求传授学生解题方法,也可以依据这一道例题对其他相关例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概括性讲授,确保学生遇到这类题目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解题方法。
本例题构造出函数g(x),再借助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解题非常容易。这道例题展现出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实际解题时我们一般会构造一个比较熟悉的模式,从而将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所熟悉的问题进行思考、解答。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对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数形结合作为数学解题中比较常见的思想方法,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
解析: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主要包括“以形助数、以数辅形”这两方面的内容,求解几何问题也是研究数形结合的重要手段。同时,在求解方程解的个数及函数零点问题中也能应用。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可以让繁杂的问题变得更直观、形象,增强数学问题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因此,某些问题从数量关系观察无法入手解题时,如果将数量关系转变为图形,运用图形的性质规律更直观地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因此,对部分抽象的函数题目,数学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使得解题思路峰回路转,变得清晰、简单。
(三)化归思想的应用
化归思想是指将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简单、熟知、直观的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函数章节中多数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化归思想的应用,其中化归思想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解析:这一例题解决过程将x0展现出化归的数学思想。化归是一种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高中数学老师必须熟悉化归思想,有意识地利用化归思想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将这种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就是依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把竖向对象划分成多个种类实施求解的一种数学思想。高中数学函数章节教学中使用分类讨论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缜密、严谨的思维模式,养成良好的数学品质。解决数学函数问题时,如果无法从整体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就可以从局部层面解决多个子问题,从而有效解决整体问题。
分类讨论就是对部分数学问题,当所给出的对象不能展开统一研究时,必须依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特点,把问题对象划分为多个类别,随之逐类展开讨论和研究,从而有效解决问题。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经常根据函数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展开分类讨论,问题内的变量或包含需要讨论的参数时,必须实施分类讨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地渗透分类思想,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本例题可以借助二次函数图像解决,展现出分类讨论的思想,讨论对称轴x=a与区间[0,2]的位置关系。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类和整合时,分类标准与增设的已知条件相等,完成有效的增设,把大问题转换成小问题,优化解题思路,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分类讨论教学方法要求将各类情况各种结果考虑其中,依次研究各类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结果。求解不等式、函数和导数是考查分类讨论思想的难点,为确保突出重点,日常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方法。
三、结语
高中数学函数章节是整个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其日后学习高等函数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数学函数知识涵盖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钥匙和重要工具,因此数学老师必须对函数实施合理教学,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教材;内容编排;结构;比较分析
中国的教育改革正在持续推进中,成果显著。对学生影响颇大的高中数学教材在改变过去的重视理论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适合高中生拓展数学综合能力的内容。通过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对高中数学知识的了解,对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以及高中数学教师新的教学方法研究,编排出了创新的高中数学教材。本文将从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具体应用中分析新的内容编排结构情况。
一、教材比较
传统教材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例题+习题的结构。新教材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观察与思考,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与应用等等拓展数学能力的项目。从细节上来看,新教材使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习题增多,图表增多,函数知识的比重增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增多。教材的丰富度增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程度有很显著的提升。
二、教材分析
1.内容安排
(1)图表增多
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新教材中重视数学图表的应用,在编排上增加了许多图表分析。比如,在讲函数的解析方法部分,每一个方法都会紧跟函数图象,并对函数图象类比分析。
图表的作用就是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更加便于理解,减少学习阻力。
(2)函数比重变大
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新教材中,对函数的学习比重最大。新教材中强调函数的学习,通过函数的学习可以间接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影响深远。函数学习作为数学基础教学的重点,新教材将函数学习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2.习题变化
(1)引发思考
思考能力需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对高中生逐渐培养,教材的相关内容设定起到辅助作用。通过初步的理论灌输加例题引导,随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逐渐养成自己探索问题并思考问题的习惯。
比如,在新教材中讲集合的章节中,一共出现了八个例子。新版教材只分析前面几个,当学生对集合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后,在后面一页的“探究与思考”中,给学生提出了剩下的例子是不是集合,如何论述他们的元素分别是什么以及要求学生将这八个例子进行归纳总结,找出例子之间的相同点等问题。
一步一步,由浅入深,不是一味地灌输理论,而是让学生随着教材的深入,自己思考问题,归纳知识点。在促进高中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2)知识联系
高中数学新教材更加注重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完一章节后,在以后的章节学习中,教材上会出现对前面知识的回顾内容。
比如,在新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教师在讲“函数”的章节时,函数有多种解析方法,当学生在学习完所有的解析方法后,教材的“探究与思考”会举出几个例子,让学生解答,这几个例子是不是都可以用学过的解析方法解答,如果可以,写出所有的解析方法。
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同时巩固之前的知识,对掌握不足的内容及时进行复习。这样做可以增强高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
(3)发散思维
新版高中数学教材在对学生提出检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问题的同时,注重提出引申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运用多个方法继续学习。
比如,典型的题目是我们已经得知函数的图象有多种表示方法,可以是直线、曲线等等,那么我们怎样来证明一个图形是不是函数图象?
通过这种问题,让高中生从正反两种角度对函低枷蠼行探讨研究。此方法是在间接地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与否且行之有效。
3.情感与知识并重
比如,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在例子和习题中我们知道出现了很多“感受”“体会”“树立”等词语,可以看出新教材看重对高中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以及养成高中生探索钻研的习惯。这也是贴合教育改革中提倡素质教育的表现。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有关教育部门对高中数学教材进行了非常大的改动。高中数学对学生的思维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如何根据新版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学生如何适应新教材的改变等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本文对新版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对新版教材的改动做出了分析。在新形势下,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为取得优异的数学教学成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彭上观.高中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内容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若干比较[D].华南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教学方式
教育从来都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好的教学方式能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为了强化教育体制不断改革,一直致力于教育观念的革新,比如制定新课程标准和强调素质教育等……导学案的教学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为全面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作出深刻的贡献。高中数学在人生的教育阶段乃至整个人生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锻炼思维能力,提升逻辑严密性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在高中数学课上运用好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极高的推动作用。
一、导学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根据高中数学的特点来看,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导学案的方法能够极大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因为它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空间。将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数学的教学中,首先能实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启发、探究的学习目标;其次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有积极作用,让学生更多、更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积极交流与沟通,让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精神,并能熟练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体现高中数学教育的核心思想。
二、导学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建立学习目标
目标是学习的动力,而确立了目标才能清楚这节课要学什么,如果像无头苍蝇一样的乱撞,不仅学不到任何东西,还会失去继续学下去的欲望。比如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一上册的1.2课时《函数及其表示》:一看标题就知道,这一节要接触到一个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概念――函数。通过预习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得知,函数是表示每个输入值对应唯一输出值的对应关系,所以了解函数的定义就是老师应该让学生建立的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明确学习重点
任何一节课时,都有重点知识,整节课基本就在围绕这一重点知识做深入的或是发散性的讲解,要是连本课时的重点都没有搞清楚,讲的再深、再多,也不可能听得懂。例如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的1.2课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一节的重点是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附带的讲解了三角函数在三角学和天文学中的应用。如果老师大讲特讲天文,忽视了三角函数的理论知识,那么学生们即使很感兴趣,也听不懂。
(三)优化自主预习
预习是导学案教学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预习习惯与方法能够极大提升老师在课堂上的效率,而预习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明显表现形式。学生在自主预习的时候,不能简单的看一遍就完事,而是要试着自己弄懂章节知识点,根据自学的结果记下有疑问的地方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而对于有些自学难有成效的章节,老师可以稍作点拨,引导学生按照怎样的步骤或思路预习。总之,不管某一章节有多难、多复杂,都必须要求学生预先自学一遍,只有在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风格对这一章节有个初步的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最有效地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
(四)加强合作探究
现在什么都讲合作,而学习上的合作更是重中之重。一节课的时间和老师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并且由于不同学生在思维和理解能力上的差异,老师讲的同样一句话,有些学生能听懂,有些学生可能就听不懂。例如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三上册的1.1课时《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已知sinA为30°,a边长为2的情况下计算c边长。通过公式可以得知c边长为4,但此时有些学生可能不解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而解释此问题又会影响老师的讲课进度,那么这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下课后讨论这个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可以在弄懂这个问题之后,选择一个休息时间向老师叙述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五)教师分析精讲
任何课程都有难易之分,对于难点部分,老师要做到详细、透彻、全面的讲解分析,要做到让学生彻底理解。尤其像数学这种对逻辑思维有着严格要求的学科,对于有些问题,哪怕学生只对中间的某个环节不懂就无法解出正确答案。精讲分析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引起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有些学生已经理解了,但在实际运用中却老犯错误,不是在计算时带错了数字,就是搞错了公式,如果老师对这一问题做深入全面的精讲,学生就知道这是难点,自己在计算时要多加注意。
(六)巩固学习成果
学会不等于掌握,要经常复习所学内容才能保证学习成果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忘。高中课程繁多,学习压力大,学生每天都要接触大量新的知识,很容易忘记刚学过的内容。高中数学老师要保证经常性地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反复练习已学内容,拿出专门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强化对已学内容的认识。
(七)发散拓展延伸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会举一反三。高中数学老师应运用导学案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情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导学案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主流。高中数学的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方向。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思维,对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能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
一、高中数学作业的特点
由于高中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高中数学作业也有其特殊性,所以高中数学作业不仅具有一般作业的特点,也有自身的特点。
(1)抽象性:高度的抽象概括性是高中数学作业的一大特点。高中数学知识较其他学科的知识更抽象、更概括,使高中数学完全脱离了具体的事实,仅考虑形式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高中数学作业中有很多习题使用了高度概括的形式化数学语言、给出的是抽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解应用题或解决问题也是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
(2)严谨性:由于高中数学的严谨性,所以高中数学作业同样具有严谨性。汉斯·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只有数学可以强加上一个有力的演绎结构,从而不仅可以确定结果是否正确,还可以确定是否已经正确的建立起来。”可见高中数学的严谨性。
(3)独立性:高中数学中,除了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有相对明确的系统(与平面几何相比也不成体统),代数、三角的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注意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成了学习时必须花力气的着力点,否则,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必然会欠缺。
(4)频繁性:由于年龄的增长,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也在提高。同时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多而杂,这就决定了高中数学每节课的内容较初中时要多。且高中课程中数学课在一周中几乎天天都有,因此高中数学作业的布置是极其频繁的。课堂上往往“将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变式训练”。每堂课后都有课外作业,学生在校期间天天都有数学作业。
二、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
高中数学作业的目的不但是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而且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发展能力。正确组织好高中数学作业,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1)目的性:即作业要体现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简单而言,就是作业练习什么,教师心中要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设计作业应侧重放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上。对学生易接受,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宜设计有关开发智力,提高思维力的作业。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能依时完成作业,也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
(2)针对性:即作业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要精选设计作业题。设计的作业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和需要,或太难,或太深,学生不会做,无结果,他们的兴趣和情绪就受到影响。困难性作业应是学生在熟练掌握“双基”的前提下力能胜任的,且要考虑多数同学的适应性。
(3)差异性:班级授课制下,由于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不同会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则可缩这种差距。当然,它需要贯穿于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作业设计也不例外。可据学生水平把学生分开两组或三组,分类布置作业。也可在布置作业同时,布置适量选做题。按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显然行之有效,但须注意,不能因此走入降低教学标准的误区。
(4)开放性:作业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可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能力,结合教材适当设计一些探索性作业,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伙伴完成研究性作业
三、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方式
高中数学作业中应包含巩固性作业和研究性作业,巩固性作业主要是落实单元教学的知识目标,巩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研究性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表、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自选作业:教师按教学单元提供大量的数学巩固性作业,教师只提一个每天完成作业的最低量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其特点是: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改善了作业效果,学生享受到了做作业的主人的快乐。
(2)分层作业:教师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进行“形成性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将学生分成“合格”和“需努力”两个层次。教师提供矫正作业,要求“需努力”的学生独立完成后交给“合格”的学生批改讲评。其特点是:班级授课制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会整齐划一的,教师不在教学单元开始时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而在教学单元结束时划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教学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选择作业。而矫正作业的分层次要求,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自编作业:章节结束时教师指导学生自编学习测验,把自编测验当作作业。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章节知识内容的整理,逐步在题型与内容上建立联系。可分工合作编制,也可个体独立编制完成。每次编题后要求学生提交章节知识内容整理、测验卷和考查的知识点等成果。教师取样讲评,学生互评、互测。其特点是:发挥了以往考试评价未曾发挥的交流作用;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摸拟了知识的运用过程;编题后的自测,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学生通过担当评价者的角色,参与了对作业设计和完成结果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法课程;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6
教学法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具备极强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法课程为例,对笔者长期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与梳理,尝试探讨高中数学教学法课程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一、革新课程内容
高中数学教学的新形势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教学法课程内容进行革新:
(一)贯彻新课标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透彻领悟新课标的精神和宗旨,并将其贯彻到教学实践当中。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法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该增加新课标理念的相关内容,详细阐述“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终身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等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使广大教师在学习教学法课程的过程中,对新课标理念有透彻的理解和清晰的认识,为新课标的顺利实施与新课改的高效推行奠定理论基础。
(二)丰富教学法内容
“教学法”是高中数学教学法课程的基础和核心,是教师践行教学理念、实施教学活动的载体。在“教学法”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对于新兴的“翻转课堂”、“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游戏教学”等方法更要进行深入阐述,使教师在学习完教学法课程之后,能够对于传统教学法和新兴教学法进行灵活的应用和巧妙的结合,使教学方法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课堂效率。
(三)增加新手段介绍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平台的完善,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法课程当中,我们应该紧跟教育科技发展步伐,增加“教学平台操作与完善”、“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融合”、“微课制作与利用”等最新的教学内容,使广大教师第一时间掌握新的教学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从而使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革新课程形式
高中数学教学在不断进行改革,高中数学教学法课程也应该随之进行革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途径革新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
(一)开展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延续与衍生形式,在高中数学教学法课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开展参与式教学,使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实现教学形式由机械的理论讲解向主动的合作发展转变。例如,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章节中,我们可以让参与培训的教师以每组5人的配额进行自由组队,并完成以下三项小组任务:第一,通过自主预习,明确本章节的学习目标和重点;第二,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在理论上掌握本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三,通过小组合作,从高中数学教材中选择一个章节进行“微课”制作,并进行小组说课汇报,从实践上掌握微课的制作方法和应用途径。通过这种参与式教学,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二)开展科研式教学
科研能力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尝试开展科研式教学,使参与培训的教师边学习、边研究、变实践,从而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促进教师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数学思维的培养”这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给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一些课题,让教师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学习、调研、反思等活动,使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中高中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应用与渗透等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使教师从理论、实践和科研三个维度,对于培训内容进行探索与反思。
(三)开展实践式教学
教师参与高中数学教学法课程学习的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指导教学实践。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实践式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说课大赛、公开课观摩、讲课比赛等多种形式,将理论讲解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游戏教学法的原理及应用”这一章节,由于游戏法在高中阶段应用并不广泛,很多教师对于其应用原理及实践过程不够熟悉,我们就可以选取几个优秀的游戏法教学的视频案例,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学习与讨论,使教师通过实际案例直观的理解游戏法在高中数学中应用的原则、时机及方式。继而,组织“游戏法教学环节设计比赛”,使参与培训的教师有机会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培养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
三、革新课程评价
传统的一纸结业证书就判定教师培训结果的评价方式,难以激发教师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尝试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对课程评价方式进行革新:
(一)开展过程性评价
除了学习报告、心得体会、结业考试等纸质的终结性评价之外,我们还可以尝试采用作品展示、视频记录、每课点评等方式对参与培训和学习的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从而对教师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使每位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感受到紧迫感和参与感,激发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展多元化评价
除了培训讲师和培训机构对教师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以外,我们还可以尝试教师互评、小组成员评价、调研对象评价、科研小组互评等多种方式,对教师整体的学习态度、能力和成果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使教师更加充分的体会到学习中的成就感和趣味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法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肩负规范、指导和督促教学职责的教学法课程,必须具备创新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于高中教学法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促进高中教学法课程的完善与革新,从而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促进高中数学教师的职业成长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建辉.“中学数学教学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