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0 10:18: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乡村发展的变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郊区化 大城市边缘区 乡村变迁
Abstract: China since the 1980s, Beijing, Shanghai, Shenyang and other cities have appeared the phenomenon of suburb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phenomenon of suburbanization in China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urban population shift to non-urban areas from the central city. These non-urban areas are major cities of the towns and villages of the marginal zone. Edge of Metropolis as a special kind of geographical space, it’s nature is different from a typical city, there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ypical rural middle groun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uburbanization to metropolitan fringe area vill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urbanization. Explore a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mote harmony and unity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Keywords: Suburbanization Edge of Metropolis Rural change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郊区化
1.1 郊区化的概念
城市郊区化,是一种分散型城市化,不是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历史过程,而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扩散过程。城市郊区化阶段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阶段,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使得居住和工业用地到主城区以外寻找空间,于是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郊区化浪潮。从这一时期开始,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交通拥挤、污染等问题严重;反之,乡村的基础设施逐渐的完善,环境质量较高,乡村与城镇的发展迅速,城乡之间存在的这些差别形成了一种自然的驱动力——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和小城镇流动,人口迁移的空间层次拉大,从而出现逆城市化趋势,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新现象,也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产物。
1.2 我国城市郊区化的特点
1.2.1 政府与市场运作共同推动城市郊区化进程
在中国城市郊区化的初期阶段,主要推动力源于政府,政府对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起支配作用。除此之外,政府还通过制度创新作用于城市郊区化进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了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具体是改变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不利于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流动的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打破过去僵化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市场准则和经济规律配置生产要素,让各种经济要素和人口能够根据比较利益选择自由流动和集聚,达到有效组合,促进经济的规模化与高级化,进而推动城市郊区化的进程。
1.2.2 工业郊区化先于人口郊区化
国内大城市主要表现为产业不断向郊区城镇迁移、新兴产业中心将会更多的集中在城市离心力较强的区域。在产业结构调整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推动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及近郊区出现了一大批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乡镇工业园区。随着工业外迁先行郊区化,人口、商业与办公等逐渐向郊区迁移。制造业虽大量向郊区迁移,但郊区生活基础设施与便民服务业未能同步跟上,居民尚未具备长距离通勤的条件,多数居民不愿意向郊区迁移,导致了我国郊区化进程中时序因果链的颠倒和断裂,工业郊区化未能有效地拉动人口向郊区的迁移,而人口郊区化的滞后又进一步阻碍了商业郊区化的发展。
1.2.3 建设过度扩张,土地资源占用和浪费现象严重
由于外来人口定居的随意性,我国的城市郊区化出现部分城市像“摊大饼”似地向外蔓延、扩张的现象,造成土地的粗放式利用,侵占周边的农田、生态用地以及非建设用地,造成农业空间减少,大量的生态空间受到蚕食,绿色空间逐渐受到消失的威胁,生态容量和空间环境质量恶化和降低,造成郊区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也热衷于建造低密度、独立式的花园别墅和高级度假村,这类高档住宅与我国城市居民的一般收入消费水平差距太大,住宅空置率居高不下,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建设资金,而且使我国的城市土地供应日趋紧张和不足。
2、郊区化下城市边缘区乡村变迁的主要表现
2.1 社会生活关系的重组
大城市边缘区的村落中本地居民占多数,暂住人口比重一般低于本地居民,但随着郊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中,村落居民的职业构成复杂多样,尤其是暂住人口的来源、经历、从业动机差异较大,主要有农民、工人、个体户、出租房户等职业类型,农村原本三代同堂的生活方式逐渐被取代。随着郊区化现象日益明显、城市边缘区区位优势的凸现,城市人口正流向城市边缘区的乡镇,乡村人口及社会关系发生了重组。
2.2 经济形态多样化
大城市边缘区村落处于城乡过渡区,除了传统的农业外,工业、服务业都长足发展而且其在村落经济中比重在逐年上升。村落的集体经济发展迅速,利用自身区位和土地优势,自办产业、建市场、开店铺等。村落集体收入构成已不仅是单一的农业,而是逐渐形成了土地出租收入、村办企业收入、物业收入等几大块。集体经济的多样化使得村民的收入构成也有了变化。集体经济的股份分红、租金收入等逐渐成为村民收入的大头。总之,村民的经济收入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大城市的收入水平还有一定距离。
关键词:地物;输电线路路径;经济规模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是输电工程设计的基础。线路路径方案选择的好坏不但对工程造价有影响,而且对输电线路各设计方案有影响。所以,合理选择输电线路的路径方案不但可以节省工程造价,而且可以优化工程设计方案。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用电需求不断增加,但土地资源却不断减少。这样,一方面用电需求促使输电线路工程需要不断建设,另一方面土地资源减少使得输电线路可利用线路走廊不断减少。当前,工程上虽然采用卫片、航片、海拉瓦等现代勘测技术进行输电线路路径选择,但是输电线路路径协调问题依然突出。因为,这些勘测技术只能描述当前地物情况,不能从时间上描述地物发展趋势。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不能和地物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所以,在路径选择时,各方的规划和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在城镇,规划相对完善,线路路径和城镇总体规划协调即可。在乡村,规划相对滞后,线路路径选择没有可循的协调依据。如何解决输电线路路径和乡村未来发展相适应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文试图利用地物发展预测结果,对输电线路路径合理选择,增加工程的可实施性进行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说明。
2地物发展预测方法
大家都知道,地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影响地物发展变化的有自然因素,也有认为因素。所以,我们分地物自然发展预测和地物人为发展预测。
2.1地物自然发展预测
我们知道,大自然在不断地进行造物运动。地震、河水冲刷,风浪侵蚀等等,都是大自然造物的手,它不断地改造我们身边的地形地貌。古人的“沧海桑田”描述的正是这一地物变迁的情况。对于地形地貌变迁,我们根据地质水文资料进行预测。在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带。
除了以上地物变化,地表植被生长变化也是大自然的杰作。植被的生长高度也影响到输电线路路径选择及杆塔定位。由于杆塔定位呼高偏小,造成后期线路运行检修不断砍伐修枝线路下面林木并不少见。对地表植被分布及生长高度进行合理预测,可以为我们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和杆塔定位呼高提供基础。一般来说,树木不能生长无限高度。虽然我们目前无法知道各类树木限高机理,但可以肯定的是,树高和树叶大小在统计学上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就是说,树叶越大,树高越矮,反之树叶越小,树高越高。
表2-1是线路选线时常遇到的几个树种的高度。
表2-1 常见树种生长高度表
2.2地物人为发展预测
相对于地物自然发展预测,人为发展预测更为复杂。因为人为有主观和随机因素。所以,在工程上,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简单预测。
1)利用历史地图资料、卫片资料和现有地图资料、卫片资料,对乡村发展规模进行简单线性预测。例如,根据某个乡村旧地图资料上乡村规模和乡村现有规模,对乡村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2)利用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乡村的发展规模进行预测。一般来说,乡村的发展规模与其经济发展有关。乡村经济发展越快,乡村的乡村的规模也越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式2-1对乡村规模进行预测。
(式2-1)
式中,
P是乡村未来发展规模;
k是乡村规模和乡村经济发展耦合系数;
A是乡村未来经济发展总量;
A0是乡村目前经济总量;
P0是乡村目前规模。
当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乡村规模急剧扩大,会出现两个或多个乡村合拢;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滞缓,乡村发展萎缩,人口外流,会出现乡村空心化。
目前,乡村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方面乡村趋于向交通和生活用水方便地方发展;另一方面乡村趋于规模化发展。
3地物发展预测在输电线路路径选择上的应用
3.1地物发展变化较小
当地物发展变化较小时,输电线路路径以变化较小的地物为参照,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例如河道、山丘、道路等,它们发展变化不大,在路径选择时,以其作为地物参照,顺其走向走线,输电线路建成后,对乡村发展影响较小。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山脉和林木,虽然发展变化较小,但其涉及民俗民风,不可沿其走线。
3.1地物发展变化较大
当地物发展变化较大时,应根据预测结果,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例如刚种植的树木,根据树木生长限高,在断面定位图上标注树木现状高度和未来高度,在杆塔定位时,合理的处理。
由于,乡村规模发展,居民住房将沿着交通较为便利的道路沿线建设,这时,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应适当考虑,线路适当远离公路。
对于乡村发展较快的地区,两个乡村可能出现合拢,应尽量避免从两个村庄中间走线。如乡村发展空心化时,侧可以综合考虑,线路是否从两村庄走线。
对于沙丘边沿地区,我们可以根据沙地的发展情况,合理选择路径。例如±500kV宁东~天津(注:现已改为±660kV宁东~山东线)直流工程途经毛鸟素沙漠边缘,设计单位利用1993、1998、2002年三个时相的卫片遥感图像,分析了近10年间线路所经地区沙地的发展趋势,为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提供参考。
4结束语
我们知道,影响地物发展有诸多因素,要准确预测地物发展趋势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只能根据现有资料对地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简单预测,为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提供参考。在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适当考虑地物发展趋势,不但可以有效解决路径协议落实,减少工程建设遇到的阻力,而且能最大化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使输电线路和周边环境更加协调。这在没有规划的乡村地区十分有效。
参考文献:
[1]张晓东编著.输变电工程选址选线[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2]张洞明,王仲华,纪新元编著.电网设计工程师手册(输电技术篇)[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范泽鑫,曹坤芳.树木高生长限制的几个假说[J].植物学通报,2005,22 (5)
在实证研究中结合网络关注度对乡村旅游特征进行分析的成果尚属空白。而伴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不断重视,乡村旅游将迎来极为广阔的发展天地,对乡村旅游大数据的实证分析将是构建乡村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的重要信息基础和决策来源,如能将乡村旅游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引入乡村旅游的开发规划,其效果势必事半功倍。本文基于旅游大数据中的网络关注度对当前乡村旅游表现特征进行时空分析,对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健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1 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的 2013 年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13 年 6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 5. 91亿,中国有 13. 5 亿人口,网民比例为 44%。2013年上半年共计新增网民 2 656 万人,较 2012 年底提升了 2. 0%。这些数据都足以说明大数据时代网络搜索这一便捷手段的普及程度。百度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指数便是基于百度等搜索对目标关键词计算出的关注度。旅游业的发展与游客的关注度息息相关,借助百度指数这一渠道,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目的地区域不同时间段的网络关注度及趋势曲线图。本文采用 “乡村旅游 + 乡村旅游网 + 乡村旅游攻略”为叠加关键词,检索获取 2011—2013 年乡村旅游日均网络关注度及 2013 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公布的 83 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变化曲线图,在曲线图上用鼠标截取全年所有日期的关注度数据。
1. 2 研究方法
1. 2. 1 乡村旅游发展的时态分析
时序特征分析包括四个层次,分别以年、月份、周和“黄金周”为间隔时段。大部分学者对网络关注度进行时态分析时较多的是针对一年内的季节和周时段变化进行分析,而对年与年之间的变化趋势关注不多,这与数据获取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如果采用日时段选取多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量变聚集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如果不对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选取哪一年的数据就缺乏足够的依据。对于年变化特征,文章首先根据2011—2013 年日均网络关注度以月份为间隔时段求取日平均网络关注度进行对比,如果逐年关注度变化相差不大的话,则可选取近三年数据的均值,如果逐年关注度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则应采取趋势方程进行预测。对于月份和周时段,同样计算相应月份和一周之内每天的日均关注度作为分析数据绘制曲线图。对于黄金周则根据目前国家法定节日: 春节、“十一”两个 7 天的黄金周,清明、“五一”、端午、中秋 5 个 3 天的小假期,则搜索乡村旅游各假期前后一段时间内的网络关注度日均值。通常游客会在出行前一段时间内进行目的地信息搜索,前人选取的时间段一般未超过节前 1 个月到节日 10 天内的时间段。
1. 2. 2 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分析
首先针对 2013 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公布的 83 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进行百度指数搜索,根据搜索情况按照关注度高低比较分析地区差异,如果关注度微弱则根据示范点的地区分布进行直接比较。比较示范点地区差异时,将地区示范点数目所占比重结合当年各地区的农业产值贡献率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各地区的农业产值贡献率等于各地区农业产值除以全国农业产值。
2. 2 2011—2013 年乡村旅游周时段网络关注度特征
计算 2011—2013 年每年乡村旅游周时段网络关注度后,发现三年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因此取三年均值得到其周内网络关注度的日均值,周一 到 周 日 依 次 为: 251. 68,255. 07,251. 71,251. 51,234. 28,204. 22,209. 79。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一周之内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平时较高,周末较低,周三相对周二略有下降,周二最高,周四、周五继续降低,周六最低,周日略有回升。这一特征与乡村旅游周末出游人数较多互补,同时也暗示乡村旅游在平时存在潜在游客市场。乡村旅游游客平时为周末出游提前做资料收集并进行网上搜索,一般提前 3 ~ 4 天搜索目的性最强,因此周二和周三达到关注度的峰值,出游时因为出游关注度较低,周六到乡村旅游的人数最多,此时关注度最低,而周日休息时间即将结束,关注度开始回升。同时关注度走低的持续期不长,表明目前游客去乡村旅游停留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 3 天,说明乡村旅游在延长游客关注度的停留上需要采取相关措施。
2. 3 2011—2013 年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季节性特征
统计乡村旅游 2011—2013 年月份的日均网络关注度,同样发现这三年的季节特征相似,因此取三年平均值得到季节性特征,各月份的日均关度分别为: 172. 96,194. 01,252. 15,266. 46,275. 70,246. 03,208. 60,214. 92,229. 49,254. 75,267. 28,253. 04,,可看出,在时间层面上,对乡村旅游的网络关注度在5 月份达到最高,1 月最低。在1 月至5 月期间呈上升状态,5 月至7 月期间呈下降状态,7 月至11 月呈直线上升状态,12 月开始回落。总体上呈“双峰”特征,主峰在5 月,次高峰在11 月,年均值为236. 28,将日均关注度高于年均值的划分为旺季,反之为淡季,则3 月至6 月、10 月至12 月均为关注度旺季,1 月至2 月、7 月至9 月为关注度淡季,出游一般相对关注度存在短期的滞后,因此乡村旅游出游的旺季仍在3 月至6 月和10 月至12 月,这与这两个时段分别是适合出游的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有关,且“五一”和“十一”分处这两个时段,对游客乡村旅游的热情有一定促进作用。
2. 4 2013 年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以2013 年12 月9 日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公布的 83 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指数搜索,发现所有示范点均显示“未被收录”,因此直接根据 83 家示范点进行地区差异比较。可以看出,华北地区示范点数目最多,所占比重约为 23%,其次是华东和西南地区,华中、东北和青藏地区示范点数目较少,位列后 3 位。结合各地区的农业产值贡献率来看,华北、华东、青藏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态势与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基本匹配,华中、华南、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优于乡村旅游, 西南、西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态势优于该地区的农业发展。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基于大数据背景对乡村旅游进行了创新视角的时空结合分析,揭示了当前国内乡村旅游关注度在年、月、周与“黄金周”等时段的分布特征及区域间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从研究视角上将网络关注度从城市旅游传递到了乡村旅游,研究方法上将时间与空间进行了有机结合,在空间分析上创新地将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有效的对比,其研究结论系统直观地展示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不足及促进不同区域间乡村旅游与农业协调发展的改进空间; 为改善区域间乡村旅游与农业协调发展的不平衡现状,结合网络关注度对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的有效影响并促进其与农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证参考。通过上述实证研究可知:
(1)网络搜索引擎在农村旅游信息获取上存在较大程度的上涨和挖掘空间。
(2) 一周之内乡村旅游网络关注度周二最高,周六最低,周日略有回升,且乡村旅游游客平时为周末出游提前做资料收集进行网上搜索,一般提前3 ~ 4 天搜索目的性最强,游客去乡村旅游多为3 天之内的短期出游。
(3) 乡村旅游的旺季在3 月至6 月和10 月至12 月; 乡村出游的关注度在清明、五一和端午比其他假期要高,且这三个假期皆是节前1 天搜索目的性较强; 元旦和春节游客乡村出游的热情并不高。
(4) 结合 2013 年全国 83 家示范点地区分布和地区农业贡献率的比较分析发现: 华北、华东、青藏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态势与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基本匹配,华中、华南、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优于乡村旅游,西南、西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态势优于该地区的农业。说明华中、华南、东北地区应在乡村旅游开发上加深力度,而西南、西北地区则应在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业发展上下功夫。本次研究设计基于网络关注度对乡村旅游的时空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但因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作者自身水平所限,乡村旅游的空间差异分析未能结合到具体的网络关注度,导致时空异质性的有机结合程度不高,随着乡村旅游大数据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今后应针对这些不足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Lovejoy K,Waters RD,Saxton GD. Engaging stakeholdersthrough Twitter[J]. Public Relations Review,2012,38(2) : 313 - 318.
[2] 卢小丽,成宇行,王立伟.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 - 近 20年文献回顾[J]. 资源科学,2014,36(1) : 200 -205.
[3] Duarte P. Evolution of rural tourism in portugal: A 25 years a-nalysis[J]. e-Review of Tourism Research,2010,8 (3 ) : 41- 56.
[4] 朱璇. 新乡村经济精英在乡村旅游中的形成和作用机制研究 - 以虎跳峡徒步路线为例[J]. 旅游学刊,2012,27(6) :73 - 78.
[5] 郑凤萍,杜伟玲. 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8 ,(1) : 75 -79.
[6] 李山,邱荣旭,陈玲. 基于百度指数的旅游景区网络空间关注度: 时间分布及其前兆效应[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6) : 102 - 107.
关键字:乡村景观;景观规划;规划原则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country rural development rapidly.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scape impact huge, eating into destruction and the cultivated land unreasonable layout, rural land layout messy, local features destruction are endless. Make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tudy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an not meet the nee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refore,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hole appear increasingly urgen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content of the rural landscape,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the country of modern landscape planning principles in the system arrangement.
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planning; Planning 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尤其城镇化的发展对乡村景观的冲击巨大,很多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显现。但遗憾的是我国的乡村景观规划发展较晚,理论和体系相对不完善,景观规划发展没有和景观变化同步,造成很多生态问题的产生。。尤其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有广大的乡村,只有充分发展先进的乡村景观规划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对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进行研究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乡村景观的内容
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区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是人类以农业特征为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和人为特征的综合环境。乡村景观由多种要素构成,包括耕地、林地、牧业、种植和养殖业及村落等。他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从大的方面来看,乡村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的内容。
1.1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是指自然界自身的面貌,包括地形地势、水文特征、生物结构、土壤作物等,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护区。这些景观相互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展现着一个地区特有的自然特点。
1.2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如乡村、工矿、城镇等。人为景观又称为文化景观,它虽然是人类作用和影响的产物,但发展规律却服从于自然规律,必须按自然规律去建设和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乡村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包括村庄聚落特征,街道布局、建筑文化、民俗民风、栽培植物、驯养动物,反映一定历史和地域范围内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2 乡村景观规划的现状
国外的乡村景观规划发展较早,其研究内容有:乡村生态环境条件评价;乡村土地利用及其变化;乡村经济结构及地区布局;乡村人口密度、文化水平对乡村景观的影响;乡村景观类型、主要特点、形成过程及其变化趋势。国外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推动了世界农业和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我国的乡村景观规划到20世界80年代才有自己的雏形,对于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农村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有了初步的研究,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性研究上也有了一些成绩,但是在乡村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上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对农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目前,很多乡村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景观向现代农业景观的转变过程中。伴随这一转变的是大量新事物的涌入,明显的标志是农业中大量机械、农药、化肥的使用,在这一过程中人与自然生态以更加复杂的关系交织在一起。随着乡村发展和城镇化加快,农村的景观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土地利用不合理,耕地破坏等。众多的问题正警示着我们,必须运用更加科学的生态规划方法对乡村景观进行整体性规划。
3 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3.1 经济性原则
1974年,联邦德国地理学家博尔恩在《德国乡村景观的发展》报告中,阐述了乡村景观的内涵,并根据聚落形式的不同,划分出乡村景观发展的不同阶段,着重研究了乡村发展与环境、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他认为,构成乡村景观的主要内容是经济结构。乡村是重要的经济单元,受到农业技术、自然资源、耕作方式等的影响,农业的粗放性一直是困扰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出发点。
3.2 地域性原则
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农村景观,这些景观反映了农村特有的地域特点。从自然景观来讲,必须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原则是以创造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充分尊重地域景观特性对于展现农村风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人文景观来讲,景观规划设计要深入农村的文化资源,如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名人典故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开发利用,提升农村人文品味,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3 以人为本原则
乡村景观规划应以人的适居为引导,规划的主题是人,人人参与规划,规划为了人人。不少乡村地区贫穷落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住民的生活质量应该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3.4 可持续原则
农村的景观设计不仅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也影响着后代人的生活。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为了当代人的利益,牺牲了后代人的资源。可持续发展应该说是对乡村景观设计原则的总结概括,他是对人类未来的重新认识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重新理解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对于引导乡村景观规划向着科学化、可持续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受城市化的冲击,无规划的发展将会破坏山地乡村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破坏乡村的生态环境,最终无法满足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认清乡村景观的内涵,看清目前国内乡村景观规划的形式,以科学的景观规划原则,引导农村向着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 巍,王红英.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景观规划[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847-2850.
[2] 刘黎明. 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 农村生态环境,2001,17(1):52-55.
[3] 王云才,刘滨谊. 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 中国园林,2003,(1):55-58.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一些有能力有思想的农民开始进城打工,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抓住了机遇,创造了更多的财富。从此这批人成为了带动农民创造财富的领路人,他们致力于把农村经济搞上去,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工作立下了无数功劳。这是对农村经济精英最初的一个概念界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走出去的农村人开始回到自己热爱的土地上贡献自己的力量,笔者以为,他们都是带动农村经济富裕的先行者,都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精英人物。
目前农村精英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社会精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拥有着普通农民没有的资源,把这些资源汇聚在一起,就可以为乡村的经济发展出一份力。在当今中国农村精英群体中,占据精英数量最大的是经济精英。可以说,他们对乡村的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现代乡村旅游市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我国的乡村旅游一般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乡村旅游已超越了以往的农家乐形式,进而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复合型方式转变。个性化休闲的时代已经到来,乡村旅游产品开始进入创意化、精致化的发展新阶段。
(一)发展趋势
首先,地方政府开始起主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迅猛,乡村旅游消费的群体规模也在逐步扩大,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旅游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因为旅游人数的增多,乡村旅游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始把把乡村旅游纳入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让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颗新星。把乡村旅游当作重点项目来培育与管理,可以说地方政府在此起到了一定的主导作用。
其次,投资趋势更加多元化。由于乡村旅游已经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甚至当地政府为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特意出台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政策。因此,随着旅游人数的扩大,吸引了一些实力雄厚的资本家或者企业前来投资,而且投资的主体也在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既有农垦个体或合伙经营,也有村集体投资经营,一些较有实力的公司、集团等城市资本也纷纷介入乡村旅游开发。
最后,开始注重产品的升级与改造。随着投资趋势的变化,当地的乡村旅游开发者们开始思考产品的创新之路。其中,一批农村经济精英开始介入,他们利用手中各种优势资源开始对乡村旅游业进行整合与改革。以前只是单纯的通过各种渠道对外传播乡村旅游的好处,而如今随着不断地变化与发展,发现原有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发展要求。于是,开始注重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与改造。这些农村经济精英们大多已完成了原始积累,一方面要求开创更大的事业,一方面也已经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所以必然要求把乡村旅游事业做大做强。
(二)发展特点
一方面,乡村旅游业发展更加全域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由于??家和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大力推崇,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发展自己的特色产品,扩大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范畴。在助力推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各个地方乡镇都开始走全面变化的道路。这里的变化主要包括全域化、特色化和精品化。大家都开始潜心挖掘适合自己乡镇的旅游产品,精心设计,力争让自己的旅游产品更能代表这个乡村。
另一方面,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现在乡村旅游发展很快,走在前端的主要是南方的几个发达城市。其中江苏省出现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山东省的扶持力度也很大,每一个县都做乡村旅游规划,省政府给予每县乡村旅游规划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形下,农村经济精英又开始探索与研究新的发展道路,那就是让旅游产品继续走出去,开发新的旅游模式。比如一些省份的乡村开始做起了生态果树园的旅游发展新模式,利用农业来带动乡村旅游,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独特的旅游发展业态。据了解,我国现在的乡村旅游有了十大新业态,它们分别是国家农业公园、休闲农场/休闲牧场、乡村营地/运动公园/乡村公园、乡村庄园/酒店/会所、乡村博物馆/艺术村、市民农园、高科技农园/教育农园、乡村民宿、洋家乐、文化创意农园。
三、农村经济精英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
(一)使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城市与乡村生活场景、生活方式异质化基础上的。但是它作为资源层面的吸引要素是不能直接面向市场的,于是农村经济精英的参与就有了存在的意义。经济精英们依据以往的经验和对市场发展的预见性,使他们成为乡村旅游地与外界市场之间最好的衔接主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存在提高了乡村旅游业的市场化运作程度,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
(二)提高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首先,农村的文化教育还没有大城市那样普及,从实际情况来看,乡村旅游业的服务人员素质偏低,所以必须对乡村旅游业的服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这样才可以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而农村经济精英们恰好明白现代人对服务的需求,可以更好的给予他们指导。由农村经济精英们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这样就很好的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和规范发展。
关键词: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道路;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029-03
Review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LIAO Jun-hua1,2
(1.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iyang 550025, 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regulation in ethnic regions ethnic village tourism was prosperously developed; and research on ethnic village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had been attached with great importance. Based on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was provided.
Key words: ethnic village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development path;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thnic village tourism
1国内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迅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国内有关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性理论、旅游影响、旅游市场和社区参与旅游等,研究地域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省区,研究运用的学科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旅游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生态学和民俗学等。
1.1民族村寨旅游基础性理论研究
在基础性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研究。罗永常[1]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指出民族村寨旅游是将民族村寨作为旅游目的地,以村寨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原生态民族文化,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金颖若[2]对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进行了探讨,认为民族文化旅游的物质载体是民族文化村寨,民族村寨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全面、系统、集中、原生态的民俗展示。钟洁[3]认为民族村寨旅游主要有原生态文化村寨型和主题公园型两大类。罗永常[4]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状况为划分依据,得出民族村寨旅游有盛名热点型、新兴热点型、重点文物型和待开发型4种类型。虽然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基础性理论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层次还比较低,不够深入和成熟。
1.2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道路研究
在发展道路研究方面,许多学者认为保护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倡走民族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为此,学者们做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研究民族生态旅游的价值。杨桂华[5]通过香格里拉霞给村案例,研究了民族生态旅游村的多维度价值,得出民族生态村对不同的客体具有相异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是对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路径进行的研究。黄萍等[6]以四川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例,对民族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进行了研究,指出四川省资源优势明显,有利于创建民族文化生态村,同时提出了创建民族文化生态村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黄亮等[7]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研究案例,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1.3民族村寨旅游规划研究
民族村寨旅游规划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许多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规划进行了研究。黄惠琨[8]对西双版纳曼景兰新村旅游规划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曼景兰新村旅游发展目标,对曼景兰新村的形象进行了定位,明确了村落的文化构成,认为策划应从传统与现代的高度面对新世纪,为西双版纳村寨建设和村寨旅游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模式。江晓云[9]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从多方面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颇具参考价值的建议。
1.4民族村寨旅游市场研究
民族村寨旅游市场研究是国内学者研究较为活跃的领域,许多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鄢杰[10]提出“两会(村委会和行业协会)+农户”、“公司+农户”和“政府+公司+移民工程”等发展村寨旅游的3种经营管理模式。陈国兰[11]通过对泸沽湖落水村家庭旅馆的个案研究,提出民族村寨家庭旅馆的有效管理模式――“政府+行业协会+接待户”管理模式。吴忠军等[12]通过对广西龙胜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探寻了该景点国内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时间与空间的分布和旅游需求与旅游消费行为,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旅游者行为分析提供了方法借鉴。钟洁[3]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和云南民族村为案例,对不同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体验度做了比较研究。
1.5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研究
社区参与能够有效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内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张洁等[13]以云南古州野林彝族村寨和大槟榔园花腰傣族村寨为例,研究了影响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主要因素。黄华[14]通过对当前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困境的分析,指出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制度机制和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措施。罗永常[15]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详细调查和分析了该村社区参与旅游的现状,提出郎德村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建议:①借助外界力量,做好旅游发展规划;②成立相关组织促进旅游发展(如建立郎德村旅游发展基金、成立村旅游管理委员会等);③在“工分制”的基础上,切实调整收入分配方案,使收入分配趋于合理;④引入奖励制度和补偿制度;⑤扩大村寨居民参与面,提高参与层次。
1.6民族村寨旅游影响及感知研究
我国学者从多维度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维度。付保红等[16]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寨旅游开发为例,研究了该村村民由于受旅游开发的影响使社会角色所发生的变化,指出村寨旅游使居民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通过家庭经济收入的变化、传统产业中的变化、家庭消费观念的变化、村民人际关系的变化、思想意识的变化以及家庭劳动分工的变化等来体现。唐雪琼等[17]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从村寨经济状况、村民思想意识、村寨人际关系和村寨妇女地位等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给村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仇学琴[18]以云南玉溪新平县大沐浴村为例,研究了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的作用,指出民族村寨旅游对民族村寨的现代化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李志飞[19]以湖北省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进行了相关研究,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还比较少见。
2国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是有关民族旅游方面的。而且与此紧密联系的是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国外研究文献主要是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感知和态度问题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特别是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1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Martin[20]通过对德国南部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指出乡村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包括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变乡村传统观念等方面,在结论中指出,由于规模小和季节性的限制,乡村旅游贡献不大,并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Christopher[21]认为乡村旅游既能给乡村带来极大的商业机会,同时能够让村民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意义,因此乡村旅游也是一种生活方式。Per[22]指出乡村旅游是一种综合型的旅游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态旅游。
2.2民族旅游研究
Yiping[23]以Wanuskewin遗产公园为案例地,指出体验异域文化并参与其中的亲身经历是民族旅游的内涵所在,民族旅游能给游客提供原真的体验,并分析了旅游发展困境,提出了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特别强调旅游规划与文化保护对发展民族旅游的重要性。Susan[24]以Wales为案例对民族旅游在民族迁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民族旅游可为民族迁移提供动力支撑。Robey[25]以 Shetland为案例,指出民族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同一性,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民族现象。
2.3乡村文化旅游研究
Robert等[26]以加拿大东部Acadian地区为例,对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5个基本原则,分析了促进乡村发展的3个基本因素(即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有利于实现乡村社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乡村文化旅游中各方的合作对实现社区目标意义重大),这对于指导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十分有益。Moya[27]对乡村文化旅游中村民参与旅游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了乡村文化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特别关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庸俗化。Jenny等[28]以南非为例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研究,指出社区合作与乡村旅游目的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乡村旅游中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
Michael等[29]研究了美国4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状况,得出由于乡村旅游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各异。有学者通过对西班牙两个乡村旅游地的研究,得出乡村旅游有利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并增加了经济收入[30]。笔者认为妇女的工作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Jeannie等[31]研究了旅游低度发展、旅游中度发展和旅游高度发展3类不同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得出女性旅游感知在不同发展状况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差别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旅游发展水平对其不会造成影响,但是不同性别居民的旅游感知在旅游收益方面体现出了差异。
3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评述
总体而言,国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成熟。相比之下,国外学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是有关民族旅游方面的。与此联系密切的是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国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文献主要是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感知和态度问题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特别是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对于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国内外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由于概念界定的差异及其他一些原因,研究内容有所差别。但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都比较关注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道路和民族村寨旅游对当地居民带来的影响,并倡导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这些观点及论断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3(2):102-107.
[2] 金颖若.试论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J].贵州民族研究,2002,22(1):61-65.
[3] 钟洁.民族村寨旅游的游客体验度对比研究――以云南民族村和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06.
[4] 罗永常.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24(3):118-121.
[5] 杨桂华.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以香格里拉霞给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3,18(4):76-79.
[6] 黄萍,王元珑.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8):177-180.
[7] 黄亮,陆林,丁雨莲.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 旅游学刊,2006,21(5):53-56.
[8] 黄惠琨.西双版纳曼景兰旅游新村总策划[J].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5):53-62.
[9] 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4):564-567.
[10] 鄢杰.西部民族地区民居接待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制约因素及模式选择[J].探索,2003(6):120-122.
[11] 陈国兰.民族地区家庭旅馆经营与管理模式初探――以宁蒗县泸沽湖景区落水村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06.
[12] 吴忠军,唐晓云.民族旅游地国内游客行为研究及其应用――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1):139-143.
[13] 张洁,杨桂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生态旅游,2005(10):303-306.
[14] 黄华.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4.
[15] 罗永常.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4):108-110.
[16] 付保红,徐旌.曼春满村寨民族旅游中村民社会角色变化调查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2(1):43-49.
[17] 唐雪琼,车震宇.哈尼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04,2(3):79-82.
[18] 仇学琴.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的作用与和谐乡村文化构建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10):133-137.
[19] 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2):21-25.
[20] MARTIN O. Rural tourism in southern Germany[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 1996,23(1):86-102.
[21] CHRISTOPHER S. Thompson.host produced rural tourism towa′s Tokyo an-tenna shop[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 2004,3:580-600.
[22] PER A N.Staying on farms an ideological background[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2002,1:7-24.
[23] YIPING L.Ethnic tourism a Canadian 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1:115-131.
[24] SUSAN R P. Ethnic tourism and nationalism in wal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5,1:35-52.
[25] ROBEY C. Ethnic politics and tourism a british case stud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4:818-836.
[26] ROBERT M D, LEE J. Cultural rural tourism evidence from Canad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2:307-322.
[27] MOYA K. Rural cultural economy tourism and social relation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3:762-783.
[28] JENNY B, EUGENIA W. Tourism routes as a tool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vibrant hope or impossible dream[J]. Tourism Management,2004,25:71-79.
[29] MICHAEL D, RICHARD S K. Tourism dependence and resident attitude[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 1998,4:783-802.
[关键词] 乡村旅游格局 影响因子GIS 分析
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从2006年开始,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乡村旅游更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各省、市树立了一披乡村旅游示范点或龙头,如河北省实施了“百村示范、千村创建”工程,在全省11个地市扶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一种重要组成成分,也成为广大市民喜爱的一种出游方式。
任何一种旅游形式的出现,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乡村旅游也是如此。但从我国目前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认识水平来看,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有科学的宏观指导和合理的总体规划,以便形成资源互补,市场共建的优化格局,避免重复建设及区域内部的恶性竞争。
一、乡村旅游格局影响因子体系
一般来讲,资源特色是规划区域旅游格局应考虑的首要因素,但格局是否能够形成,格局形成到什么阶段,区域格局内乡村旅游点发展分析、统计等,需要考虑多种要素,占有多种数据,并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才能得到直观、科学的结果。
乡村旅游具有其独特属性,如客源市场的单一性、集体经济的薄弱性、环境治理的艰巨性、从业人员意识的滞后性等,这些,都是乡村旅游旅游格局分析必须依据的数据因素。表中以河北省部分乡村旅游试点为例,分别列出了影响乡村旅游格局的主要因子及试点旅游发展情况。
乡村旅游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区域乡村旅游格局形成表现为区域内各子区域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特色鲜明,乡村旅游点接待设施完备,资源互补,市场共营。从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成熟程度、乡村旅游格局的形成是各级影响因子(如图)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般来讲,旅游资源特色是一般景区、也是乡村旅游生存发展的基础;由于市场条件决定区域乡村旅游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其格局的形成起到关键性作用;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条件是区域乡村旅游格局能否形成的关键保障;其他条件会区域乡村旅游格局形成起到推动作用。
二、基于GIS技术的乡村旅游格局分析方案
影响乡村旅游格局形成的要素综合而复杂,对其分析需要占有大量基础数据,并且要充分考虑要素的时代特征和基础数据的变化更新,这就要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从而能得出全面、正确、直观的结果,以便对区域乡村旅游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GIS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应用较为普遍得信息技术。GIS的数据图形化显示功能、专题电子地图功能、拓扑关系和图层叠加分析功能、空间分析功能等,对于乡村旅游格局形成的阶段性分析,具有具有强大的支持能力。利用GIS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有机结合的特点,可以把乡村旅游格局根据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图形化展现出来,从而能够得到形象直观的分析结果。下面我们介绍基于GIS技术的乡村旅游格局分析设计方案。
1.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实现分析统计和其他一切功能的基础,可依靠GIS软件平台提供的数据库技术(如ArcGIS、MapInfo、SuperMap平台等),同时结合Oracle、SQL Serve等大型网络数据构建。
(1)影响因子数据库。根据图构建的乡村旅游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建立影响因子数据库,随着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数据库结构应适时做出调整。
乡村旅游资源数据库。旅游资源数据库数据库包括特色资源和一般资源两部分,其色资源数据库是分析乡村旅游格局的主要依据,一般旅游资源数据库作为乡村旅游格局后期完善和调整的参考依据。各种旅游资源不仅要进行点、线、面类型划分,还要对其相关属性信息做出具体描述,描述可以是文本、图片或视频。
市场条件数据库。在市场条件数据库中,区位、交通、客源消费水平都需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存储各子要素的空间坐标信息,属性数据库存储子要素关键性描述。
乡村基础条件数据库。基础条件数据库中,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村民发展旅游意识是以乡村行政范围为单位的描述信息,可作为乡村行政区面状信息的属性数据存储;接待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需要建立空间和属性两种数据库。
条件数据库。条件作为乡村行政区面状信息的属性数据存储。
(2)基础图形信息数据库。由于图形是乡村旅游格局影响因子及各种分析统计结果展示的主要载体,所以,基础图形信息数据库是各项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应包括各级行政区、交通干线、区域乡村旅游格局划分、区域旅游资源总体分布等图形信息。
(3)乡村旅游景区信息数据库。本数据库的建立针对区域内已具备基本接待条件的乡村旅游景区,具体内容应包括景区内景点分布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服务设施信息、游客接待情况、经济收入状况、管理措施等。本数据库的不仅是分析区域乡村旅游格局形成阶段的重要的数据源,而且为区域内部其它景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2.功能设计
(1)数据录入和编辑。包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录入和编辑。由于乡村旅游格局分析需要的数据量大,一些数据(如旅游收入、旅游产品更新、接待设施改善等)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录入和编辑功能应设计拥有适当权限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以增加工作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实效性。
(2)专题图形展示及叠加。分析统计结果不仅需要总体展示,也需要单项显示,即专题图形功能。根据影响因子分析,一般应设计特色资源专题、市场等级专题、乡村基础条件专题等展示功能,也可设计更详细的影响因子专题图形,如特色文化资源专题、区位等级专题、服务设施专题等。各专题图层应具有叠加分析功能。
(3)格局形成模拟。根据乡村旅游格局基础信息数据,以年为单位动态展示区域乡村旅游格局形成的过程、各影响因子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区域格局形成动态可以色彩变化、面积变化、曲线变化等多种形式展示。
(4)空间查询、分析、统计。空间查询、分析、统计是核心功能,为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决策服务。以地图为载体,设计乡村旅游点资源状况、旅游接待情况、设施建设情况、旅游产品开发状况等查询、统计功能,设计区域旅游格局形成阶段分析功能等。
3.模型和方法设计
模型和方法是一切功能实现的理论支持。依靠GIS软件自带的地图投影、拓扑分析、图层叠加、专题地图、属性查询等功能和方法,可解决乡村旅游格局分析的绝大多数问题,动态模拟展示等功能可以通过程序语言代码设计市场等级划分、影响因子权重分析等,可以通过引用或数学方法构建。
三、结束语
乡村旅游虽然是我国旅游业的生力军,但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成型的发展模式,其发展还需要有宏观的调空和指导,以便形成区域旅游格局合理、竞争有序、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构建区域乡村旅游格局影响因子体系,利用先进、成熟的GI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是合理而可行的方案,能实现对区域乡村旅游的全面管理、实时监控,从而服务于区域整体旅游经济。
参考文献:
[1]肖根如 帅 菲:GIS技术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地理空间信息,2007/01
[2]张立明 赵黎明:城郊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与空间格局.商业研究,2006/06
[3]高卫国:关于旅游空间格局与旅游区位的思考.思想战线,2001/03
[4]地理信息系统_GIS_组成原理其发展的趋势
[5]吴 焱 惠 军 赵 直 荆耀栋:强化空间格局突出资源特色_以石羊古镇旅游总体规划为例.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
[6]吕 君 刘丽梅:草原旅游发展的实践及空间格局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6/04
[7]杨新军 刘军民:城市旅游开发中的产品类型与空间格局.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2
关键词:乡村环境;治理变化;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提并论。可见党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然而由于受客观环境的局限和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村存在着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意排放、家禽家畜粪便任意堆放的现象,乡村地区在实际发展中,受经济社会及改革开放的影响,其自然环境、内部构造以及相关组织形态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在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还给乡村治理带了许多问题,加强乡村环境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与传统的乡村社会相比,现今的乡村社会已经被彻底重塑,在弥补传统乡村社会中存在的不足时,还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的变化中,第一,乡村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大量务工人员的外出,对乡村人口的整体结构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家电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三,随着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及道路交通的不断改善,乡村居民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缩小城乡经济收入的同时,还拉近了城乡居民之间的联系。其次,除了乡村社会发生重塑外,针对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还体现在乡镇政权上。受乡村整体变化的影响,导致乡镇政权处理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尤其是乡镇政权自身建设中,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乡镇政权不完善,直接影响该地的发展。
二、乡村治理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
(一)乡村社会新增了一些不和谐因素
作为当前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重塑在附着社会整体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跟上了社会发展步伐。但在实际应用中,随着乡村重塑的大力开展,所引发的不和谐因素也逐渐浮现,首先,人口问题。面对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乡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多为老人、妇女及儿童。其次,养老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人口流动的影响下,导致大量空巢现象出现,在影响社会和谐的同时,还极大阻碍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再次,留守儿童问题。2006年,我国农民工子女有2300万是留守儿童,现在也没有减少。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使很多孩子在受教育期间多跟没有教育能力的爷爷奶奶在一起,造成了很多问题。最后,村民自治能力难以提高。现在的很多村委会,很难找到能很好胜任村组干部的人才,很多自治组织常常被家族或乡村混混控制着。
(二)乡镇政权治理能力衰退
结合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导致乡镇政权在实际实施中,引发了许多问题,首先,乡镇地区自主能力非常小。一般来讲,只要涉及到乡村工作,各级政府都要在乡镇落实,且每项工作在开展时,需要经过投票,一旦出现问题,则无法依据实际状况进行灵活应对,导致该项工作处于瘫痪状况。其次,在乡镇政府办公中,面对大量的债务,对乡镇政府的信用造成了恶劣影响;甚至在情况严重时,导致讨债冲突的发生。最后,一些乡镇党委政府在开展工作时,没有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本着“民不举官不究”的工作态度,导致许多该及时制止的事情发生,如:违法建房、葬坟等问题。
(三)国家统筹城乡工作的阻力增大
在当前开展的城乡统筹活动中,其核心目标在于广大农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第一时间分享到国家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成果,在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喜悦时,还能第一时间了解党和政府颁布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运行中,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受教育水平的影响,这些工作在实际开展中,仍会遇到一定的阻碍。
三、对开展乡村环境治理的建议
针对当前乡村治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乡镇政府结合着本地的实际发展状况,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科学的规划是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规划合理与否,必然直接影响农村的后序建设与发展,也必然影响到农村环境。因此,要高度重视乡村规划工作,规划先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规划要超前考虑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粪便堆积等农村实际问题,综合考虑公共场所、道路、水沟、公厕、绿化美化等多种因素,做到有实用性、可行性、操作性。
(二)加大投入,鼓励环保投资。环保资金能否到位,到位的资金是否切实用于农村环境治理,关系到农村环境治理的可持续性和成败。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县(乡)财政应将环境卫生治理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提高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环境建设资金的倾斜比例。根据实际情况,集政府、集体、群众多方力量,通过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对村级卫生治理实行以奖代补、以物代补。二是整合打捆项目。环境治理项目资金应严格落到实处,实行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打捆”涉农项目资金,使农村环境连片治理项目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与农村新能源开发相结合,与基本农田改造项目相结合,整合项目、集聚资金、成片进行、同步推进,使资金的效用最大化。三是运用市场机制。学习、借鉴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资生态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市场运作、循环利用的路子。
(三)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是系统工程,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国土、城建、城管等职能部门要坚决执行规划,把拆违还耕、拆违还绿、拆违治脏、拆违添景有机结合起来。水利等部门加强河道治理与执法;环保部门重点监管企业生产垃圾和村民塑料袋等生活垃圾的处置;林业、农业等部门重点指导和规范清洁种植、畜禽粪便治理和生态家园建设。
(四)大力宣传,提高村民环保意识。通过等媒体,通过宣传标语、展板、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使环卫知识家喻户晓,
(五)完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监督机制。将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纳入各级政府工作日程,将环境保护和治理与干部考核评比挂钩。发动广大村民,开展集体环卫活动,通过评比形式予以奖惩,营造人人争当环境卫士的良好氛围。对于可能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工程项目,要进行严格的环保评估,从源头上遏制破坏行为。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群众监督职能,全程监督企业运行,健全事后审查机制。多管齐下,建立起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共同呵护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乡村地区在治理环境时,要想取得好的治理效果,其核心因素在于采取与之相符的治理措施,并在开展过程中调动村民的环保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乡村治理环境的效果,才能进一步推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培轩.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3,12:273-274.
[2]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关键词】 低碳旅游 乡村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路径探索
一、引言
随着传统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兴起,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生态旅游这一新型旅游活动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乡村生态旅游是依托其保存较好的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类型。然而,基于一些旅游经营者在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和价值、乡村生态旅游的实现手段与措施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还不尽如人意。近来,随着一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乡村低碳旅游示范点的涌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并且为探索如何解答上述困惑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因此,在低碳旅游背景下深入理解乡村生态旅游内涵及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这一课题,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但是,尽管低碳旅游在乡村生态旅游实践中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从已有的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文献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开发意义、规划设计、开发成效等方面,而有关如何实现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涉及,也就无法有效地探寻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结合途径和行动建议。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低碳旅游角度入手,通过分析现阶段乡村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有效结合的对策建议。
二、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内在契合性分析
1、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源于国际社会对于旅游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提炼和界定。在低碳旅游的概念研究方面,国外对低碳旅游相关概念研究尚不系统,主要成果集中在旅游业碳排放量的定量化研究结论、旅游业碳减排的应对策略等。国内对低碳旅游相关概念的研究,则主要基于“低碳经济”对“低碳旅游”的影响,一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界定“低碳旅游”的概念。从宏观角度出发,蔡萌、汪宇明提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此外,刘啸和江丽芳、王晓云等也都提出了基于不同宏观层面的低碳旅游概念。从微观角度出发,王辉、宋丽、郭玲玲认为低碳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郑琦提出低碳旅游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行动指南的绿色旅行消费活动等。尽管这些概念分别从不同研究需要出发,对低碳旅游的内涵进行定义,由此导致定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在实现低碳旅游的手段措施、期望目标等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共识,普遍认为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实现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它强调的是作为旅游对于低碳经济的回应,低碳旅游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碳汇机制的推行和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的倡导,以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相结合来实现旅游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2、乡村生态旅游。我国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对乡村生态旅游还没有一个明确和普遍接受的定义,多数学者基于自身研究的需要,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进行阐述,导致实践中不可避免出现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滥用、误用以及泛化。但在乡村生态旅游性质、目标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即从乡村旅游自身发展历程来看,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环境破坏、文化扭曲等不良后果后进行的自我调整、升级,是一种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转而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目的的新型乡村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强调,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节能减排和碳总量双约束指标控制的时代精神。乡村生态旅游的实质是在传统乡村旅游中融入了生态文明理念,其核心理念是保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因此,低碳旅游倡导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特性与乡村生态旅游追求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在内涵上是共通一致的。正是由于乡村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存在着这种内在的契合性,乡村生态旅游作为生态旅游在乡村发展的形式、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方面有着明显的先天优势。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低碳旅游概念的引入将不仅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对于推动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和展示我国在低碳行动方面的努力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和窗口效应。
三、低碳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拓展
低碳旅游这一概念的提出,作为一种可量化、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旅游形式,为乡村生态发展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帮助乡村生态旅游进一步廓清了其对象、方式和发展方向。
1、拓展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对象。乡村生态旅游的对象,在已有的定义中,一般局限于一些保存较好的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而低碳旅游是以能耗少、污染小为标准来衡量旅游对象,换言之,凡是具备能耗少、污染小特征的旅游对象都可以作为低碳旅游对象。
2、明确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方式。乡村生态旅游强调具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实现方式,就旅游“六要素”而言,就要求有相应的乡村旅游食、住、行、游、购、娱的生态方式,但什么样的具体方式才是生态方式,迄今为止尚未明确。而低碳旅游强调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来促进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旅游企业推进节能环保,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旅游业生态和节能新材料应用,将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新能源应用到旅游业中,实施旅游生态补偿和生态保育建设以增长碳汇,发展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以切实提高旅游业科学发展、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带有很强行动指向性的具体措施与对策,就明确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实现方式指明了一个具体的发展方向。
3、指明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乡村生态旅游追求的目标是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注重保护当地乡村生态环境,但是如何衡量乡村生态好坏,在实践中往往缺乏可操作性的标准。而低碳旅游把衡量生态好坏的标准确定在碳排量这一技术指标上,通过低碳这一量化目标将旅游业所担负的生态社会责任分解到旅游全过程中,通过每一个旅游要素来体现节能减排,以具体指标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生态社会的内涵。这就为衡量乡村生态好坏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进一步廓清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
四、低碳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创新
在低碳技术的广泛渗透、碳汇机制的普遍推进及低碳生活方式的广泛倡导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低碳旅游概念引入到乡村生态旅游,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从发展趋势上看,应建立起在碳交易制度基础上乡村生态旅游向低碳发展的利益引导、保证、约束机制,将发展低碳乡村生态旅游所增加的内部成本外部化,将由乡村生态旅游企业承担的个别成本转为由全社会来分担。以保证乡村生态旅游的低碳发展方向。
1、引导机制。一个有效的导向制度将起到明确的行动引导、示范效应。在发展低碳乡村生态旅游之初,对于乡村旅游企业,要运用财政、税收、经济补偿等方式区别对待,对于高效能、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实行关停;对利用低碳或零排放的企业,采用可再生能源的旅游企业,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或生态补偿。
2、保证机制。保证机制主要是从制度标准层面对乡村生态旅游向低碳方向发展确定一个可供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低碳旅游产品、服务、管理的相关质量标准,使旅游业开发、经营、消费、管理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协调旅游、环保、能源、交通、财政、税收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共同推进乡村生态旅游低碳化、循环化。
3、约束机制。事后的碳排放量审计核算机制,是保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政府公共部门、旅游企业行为符合低碳发展要求、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的有效约束。一方面,从政府宏观管理层面来看,要在探索建立科学的低碳乡村生态旅游统计核算体系基础上,通过设计一个合理的指标框架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碳排放量进行准确计算,对乡村生态旅游业生态目标和阶段性减排任务进行科学评估,借此强化监督政府及其公共职能部门在旅游环境规划科学性、旅游管理程序的合法性等方面的有效性,促使政府及其公共职能部门发展地方旅游业的行为举措更加理性科学、更加环保低碳。另一方面,从企业微观管理层面来看,要建立乡村生态旅游企业绿色审计体系,对旅游企业实行以碳排放量为核心指标的资源、环境价值核算,将因乡村生态旅游对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通过行政或经济途径纳入到旅游企业运营成本之中,将旅游企业具体经营活动低碳化纳入到可控性、可调性的范畴。
五、结束语
低碳旅游逐渐成为当前国际旅游的新时尚与新热点。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不仅大大丰富和拓宽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对象,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而且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低碳旅游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有效地将低碳旅游概念应用于乡村生态旅游将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但总体而言,倡导乡村生态旅游低碳发展方式,选择一些条件适宜地区构建低碳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示范区,不啻为实现乡村生态旅游向低碳旅游发展方式转型的一种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嘉学、谢洪忠: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步探讨[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2A).
[2] 杨桂花: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3(4).
[3] 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4(4).
[4]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5] 郑琦:低碳旅游:低碳城市转型的模式创新[J].学习与探索,2010(4).
【关键词】公共服务;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问题;解决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4—0092—05
2009年,中央在大力推行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提出要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单纯的农村人口聚居,它是在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所提出的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以移民搬迁和住房建设为契机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基层治理模式的一次彻底的变革。在这次变革中,成都和济宁两地做了有益的探索。借鉴其经验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新社区建设不可避免会陷入如何处理新的社区生产、生活方式与原有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制度的关系的困境,而且自组织程度不高已成为社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实现城乡公众共同享有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然而,在现实的社会发展中,公共服务的供给却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特别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已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已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1]因此,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探索,需要对基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基本路径加以探讨,以期找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政府必须履行好公共服务责任,这是当今社会的共识,也是现代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所在。然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无限性,而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则始终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只能提供市场经济无法提供的公共物品和私人无力从市场上获取的私人物品。这也是政府必须履行的公共服务责任。公共服务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政府行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社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村庄形态的开放性。农民的活动空间已大大超越传统的村庄地域界限,村庄间的流动与土地的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是乡村呈现出一个信息开放、社会多元的状态。二是人口迁徙的自由性。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生产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或产业,而是大规模、高频率地劳务输出或者从事新的非农产业。三是生活方式的变化性。农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农民已不是从前那种千百年一成不变的小农形象,而是边在田野上耕作,边打手机的新式农民。四是村庄结构的异质性。农村社会的变化使传统农村社会迅速解体,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及各种要素在道德、价值、情感方面不断改变着旧有的传统状态。这些变化在带来农村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使得乡村治理也陷入了困境。[2]
而与此同时,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村委会职能弱化。村委会对乡村公共事务和公共设施建设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大量基于乡村内部,需要以自治的方式加以处理的公共事务常陷于无组织依托的困境。农村有效资源大量流失。劳动力大量外流,常住人口减少,留守儿童、老人、妇女成为乡村的主体;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耕地减少,农村经济基础被不断蚕食,发展缺乏动力;村集体经济空壳化。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提出,农村的三提留五统筹、农林特产税、农业税相继取消,村集体的机动地、集体林地等也都陆续承包到户,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济部分逐渐消失。
乡村社会的剧烈变化对我国的乡村治理以及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年中央l号文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农民收入得到较快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也成了题中之意。但由于我国各地区农村普遍存在村庄多、规模小,位置分散的特征,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投入成本过高,投入分散,投入效率低等问题,新建的住房、活动中心等往往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国家根据形势的变化,提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农村发展的趋势。为了寻求解决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途径,2009年,国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试点工作。
【关键词】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效应
一、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有机联系
(一)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是旅游业同期发展战略
乡村旅游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是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国家新农村建设、传统农业单一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居民对乡村原生态环境、生活生产方式、民俗文化等旅游动机,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乡村旅游这一新型产业。旅游扶贫在全国旅游会议上提出,是基于旅游业“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拉动内需促进其他相关行业发展、促进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源于很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成为旅游致富典型。1996年起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将旅游扶贫作为专题开展研究。
(二)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相辅相成。国家开拓乡村旅游空间是因其地域辽阔,有独特天然景观、劳作形态、乡风民俗等资源,在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促进农村就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旅游抚贫主要针对旅游资源丰富与贫困相重合的地区,通过对地区旅游资源利用,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并带动其他产业,从而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两者在旅游资源开发,产业优化等方面相符相成。
二、石家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效应调查分析
乡村旅游是旅游扶贫的途径,旅游扶贫是乡村旅游的广义目标,两者结合,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给石家装周边乡村建设发展带来一定效应。为此,张建春针对石家庄乡村社区旅游扶贫开发效应的调查与研究课题,在石家庄45个乡村进行旅游扶贫项目开发和实施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1份。问卷第四部分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效应主要针对8种现象。
对这些现象的数据调查分析,一方面体现出乡村居民对旅游扶贫开发效应的认知,另一方面分析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效应的具体表现。
(一)构建旅游扶贫消费者主体效应
旅游扶贫以旅游参观者为载体,带动服务、产品、信息、文化、资金等旅游扶贫消费客体的流动。旅游参观者在乡村旅游中流动量越大,扶贫经济活动越活越。石家庄给旅游消费者的印象是红色旅游,吸引着全国各地旅游参观者到此接受革命历史熏陶,成为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市场消费者主体。据西柏坡纪念馆管委会介绍,节假期间旅游景点每天客流量超过1万。
乡村旅游扶贫要构建起乡村旅游资源消费市场,需要在扶贫前期让乡村旅游参与者首先意识到消费主体的必需性和重要性,体现在经济扶贫效益先行和表面效应上,是乡村居民对旅游参观人次加增的认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对旅游参观人次急加增非常同意频率最高,数据分析中,有效百分比达37.4%。非常同意到一般的频率累积百分比为98.2%,低于“村民就业机会增加、促使家庭收入增加”同类百分比,可见构建消费者主体效应在乡村旅游扶贫效应中作用不明显,居民认同感不是最高。
(二)实现乡村旅游扶贫居民切身利益发展效应
在非常同意到一般的频率累积百分比中,“村民就业机会增加”为99.3%,其次是“提高地区知名度,促进招商引资”98.9%,“促使家庭收入增加”98.9%。在乡村旅游中,社区居民一旦对其有深刻认知,目标就会转化到旅游经济活动对自身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在农村的发展,在吃、住、行、游、购、娱上有产业拉动性。2014年石家庄洞沟村成为依托影视基地的旅游乡村,因影视基地和游客供给需求,洞沟村饭店农家乐、乡村旅社、停车场、农副产品等行业活跃发展起来。乡村旅游扶贫能够实现“促进就业”“招商引资”“增加收入”三方面中期主要效应的深度开发。
1、在促进就业效应开发上。一是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使乡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二是优化了农村居民就业结构,转变传统务农单一从业状况,在旅游服务、旅游行业经营等多种岗位就业。
2、在招商引资效应开发上。石家庄乡村旅游一部分是引进开发商在乡村旅游扶贫地区进行旅游开发。2012年石家庄旅游政务网公布了石家庄市重点都市农业园区基本情况。河北建投石家庄(藁城)现代农业观光园规划占地约8500亩;河北范台万亩方田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栾城县)由河北范台万亩方田生态有限公司承建,是以新能源综合利用、科普培训推广、体验式休闲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紫藤葡萄庄园位于鹿泉市由紫藤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承建,种植葡萄品种有藤稔、巨玫瑰、伊豆锦及维多利亚等30余个,每年约接待游客10万余人。
3、在增加家庭收入效益上。开发和经营乡村旅游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收入,是乡村旅游扶贫居民家庭增收主要来源。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全村三分之二家庭都在从事与旅游相关的旅馆、餐饮、商业等行业,旅游收入占全村人均收入80%以上。
(三)推动乡村旅游扶贫乡村环境建设效应
包括交通及公共设施改善和生态环境改进,是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后期长远效应。乡村资源、环境等开发建设既是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要做的具体工作,也是乡村旅游扶贫取得效应的表现形式,衡量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是否呈良性循环。乡村环境建设效应重要意义还存在于城乡建设上。石家庄赵县文物旅游局曾五项举措提升旅游综合环境。其中包括加大赵州桥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力度,着力创建整洁优美景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景区接待环境;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营造优美的游览环境。
(四)提高乡村旅游扶贫人文效应。
1、提高居民素质。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打破经济贫困地区经济和文化的闭塞,使乡村居民在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开发中,接受新鲜事物和科学的生活生产方式,逐步树立市场、商品、开放等先进观念。
2、传播地区文化。石家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5A级景区西柏坡,国家地质公园嶂石岩、国家自然保护区驼梁,世界桥梁鼻祖赵州桥、人文始祖伏羲台和千年古刹柏林寺、隆兴寺,分布在石家庄周边各个乡村,传播着石家庄市的红色旅游文化、绿色旅游文化和历史旅游古文化。
三、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效可提升分析
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以来,有些现象发生的变化被调查者还持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态度。比如,在乡村环境建设效应中,针对“村内交通、公共设施明显改善”现象变化,持不同意意见占1.8%,持非常不同意意见占1.1%,针对“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现象变化持不同意意见占1.1%,持非常不同意意见占1.1%。在提高乡村旅游扶贫地区文化和居民素质的人文效应中,针对“村民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现象变化持不同意意见占2.8%,持非常不同意意见占0.4%,针对“促进了区域间文化交流”现象变化持不同意意见占1.8%,持非常不同意意见占0.7%。
由此可见,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效应仍可继续提升。
首先,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一)开发与保护。在乡村旅游扶贫地区进行旅游开发不注意保护,会造成资源耗损、环境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最终边开发边削弱优势的恶性循环。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走可持续发展路线,认识到乡村旅游的根本是满足旅游群体的差异性需求,扶贫最终目标是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开发与独特。乡村旅游扶贫对乡村农业旅游资源缺失民俗文化内涵。 目前石家庄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各地区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等项目上,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围。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在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中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因地理和历史等因素,乡村旅游扶贫地区经济和文化都相对独立,大多保留当地的民俗文化,以此为依托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往往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性。故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开发不能忽视独特的人文环境。
其次,树立旅游培训与教育意识。乡村居民虽然接受了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带来的产业活动,但由于文化和素质水平局限,不能有戏参与其中。2014年12月,在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对如何做好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明确任务分工,旅游部门要重点抓好规划指导、人员培训、宣传推广、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工作。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2\12月
[2]李佳,钟林生,成升魁,中国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03期
[3]刘方瑜,祁翠翠,浅析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的结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1期
[4]赵绿明,曹明卓,对乡村旅游应扶贫开发[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06期
关键词 北京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旅游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 K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4-0162-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4.02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边缘区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集中地区[1],致使其乡村地区面临着产业转型和结构选择的巨大挑战,人口构成、产业结构、生计方式[2-6]、土地利用[7]、景观构成以及空间结构演变等因素成为乡村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因素和表现指标[8-10]。在城市与乡村激烈碰撞的中间地带,乡村旅游的引入与发展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链条将城市与乡村的人口、土地、产业和景观串联并拉动起来,并通过这种非工业化的方式创建了乡村向城市过渡的新路径。
论文摘要:以和谐发展的角度指出我国广告设计与传播的现状以及原因,并提出了重视乡村群体,和谐发展广告设计与传播的观点。井从农村传统文化、广告信息传播、深入乡村基层、设计理论教育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探讨一条符合国情的广告道路。
乡村是与城市相对照而言的,所谓乡村,是指由乡(及镇)与村两种社区构成的社会生活范围。本文探讨的乡村群体包括在农村地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群体和在乡镇从事劳动和居住的其他劳动者。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性。
纵观我国广告设计与传播,总体发展不平衡,重城市而轻乡村,针对乡村受众的设计作品为数不多并缺乏乡村文化气息。大多数企业、传媒、广告公司以及学者在以城市为主位的前提下,将我国广告设计与传播的大众概念和城布的生活模式连接在一起,在有意和无意间将中国社会这个整体系统中的二个很重要的部分一乡村群体遗忘在某个角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媒体“重城市,轻农村”的现状仍然普遍存在,对子乡村的关注依然很少。根据国家广播总局有关数据显示,面向农民、农衬和农业的广播全国只有10套(分别是山西、江西、山东、河南、陕西以及广西南宁、河北张家口、浙江嘉兴、广东茂名和揭阳电台),占全国2371套广播频率总数的0.42%。在省级电视台中,只有大约十五六家开办了农村专栏,与368家注册的各种电视媒体相比,开办率仅有4%。因此城乡信息流动结构严重不对称。
其次,长期以来,设计界忽视了乡村地区的弱势消费群设计在趋于城市化、大同化。尽管中国处于城市化的进程中,但仍有不少于八亿的乡村人口。加强对中国乡村广钾究的重今科考麟势群体的媒献怀有利子解决艺术设计全面发展的粗颈问题,对于我们的广告创意、广告的有效传播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会潜移默化的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进程。
再次,很多设计人员将乡村文化传统和地城特色简单化,中国乡村广告传统的东西保存的不乡好;却在设计中不断重复所谓有传统特点的符号和手法。许多设计产品因偏离乡村群体独特的文化传统,价格脱离乡村消费水平而让这些边缘消费群体望而却步。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广告设计与传播本能的忽视乡村群体,造成发展的不和谐呢?
第一、经济力量的弱势和乡村文化的边缘地位,决定了广告设计与传播偏向城市而忽视乡村。经济环境是决定广告的首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的乡村经济模式和结构虽然有了很大变化,经济水平有了长足发展,但其收人还远远赶不上大中城市,少数边远地区的农民甚至还没完全摆脱贫困。乡村更多地保留了农业文化的传统。在同样的社会背景下,乡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第二、在使用媒体资源的分配上,我国大多数的传媒机构大都集中在城市。从传播学角度看,广告实质是信息的传达,而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体。而如此高比例的媒体集中于城市,远离乡村,必然导致乡村广告传播的高成本和难以形成有效传播。
第三、绝大多数设计者已经习惯于城市生活,同乡村生活方式相差甚远,很难对乡村受众进行准确定位。生活方式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形式,也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出发点和核心概念。乡村群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交往等并不被设计者所熟悉。正如设计大师索扎斯主张,首先得教导设计者去研究生活,只有生活才能最终决定设计。
第四、在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媒体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责任。追求自身效益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大众传媒更乐意向处于社会强势地位的受众群提供信息服务,常常忽视弱势群体受众的信息需求。
第五、广告设计片面地强调了产品或服务广告,而忽视了品牌形象广告、即使是产品或服务广告也没有充分的和乡村环境相联系。其实品牌形象广告作为一种传播稀称为了能使姗的信息获得人们的认可,总会进行一些令社会关注、并进行正面倡导的观念传播。如太阳能产品突出其节能的宣传,同时应引导修缮自然环境,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国是个发展中农业大国,乡村人口数量远远地超过了城市人口,故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广告设计与传播应重视乡村群体及其文化传统,反映乡村气息育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的广告设计与发展的道路。
无论传媒在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数量上,还是广告在作品的设计上都应给予“边缘群体”更多的关注,充分重视他们的信息需要,将农村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融于其中,才能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思路并被他们所接受。如“实在人,喝实在酒”(龙江家园集团);“比一比,算一算,还是联通最划算”(中国联通);“黑土地黄土地,用肥就用史丹利”(史丹利复合肥);“时风时风,路路畅通”(时风集团)。这些广告语都突出了产品独特的优点,满足了农村消费者某方面的需求。
深人乡村基层,关注乡村群体,摸索出广告设计和谐展的模式和路径。设计是以综合为手段,以创新为目标的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喳计工作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还需要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技能。优秀的设计者应该及时掌握并预测设计的变化趋势,弓!导变化的观念指导设计、,使设计成为时代变化的表征和进步的催化剂。如兰陵酒业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利用不同媒体的差异性在墙体电视、赠品等不同媒体进行系列广告宣传,加深了品牌的印象,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河南蓝星啤酒抓住农村夏季麦收的有利时机,组织车辆和人员分散行动,把啤酒送到田间地头,给农民提供了便利,也实现了广告的针对性宣传。
关注乡村文化,利用广告传播的文化特质,使他们逐渐适应社会和谐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广告设计与传播要从社会责任的角度适时保存农村传统文化的精髓,满足他们多方面需求。如蚊香在农村的使用率远远高于城市。三笑集团就利用赵本山在农民心目中的幽默和淳朴形象,为睡得香蚊香做形象代言,满足了农村消费心理和生活多方的需求。
设计要融人普通乡村消费群体的日常生活中,就必须尽量通俗化、简洁化。不同消费群体的生活品位和文化修养是不同的,相应的设计也应该有差异。面对乡村群体时,设计不能脱离乡村生活,要考虑到农民的教育知识水平和理解欣赏的能力。广告应尽可能的亲切易懂,缩短与农民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如中国移动通信在某乡镇做的广告语“中国移动通信卡,一边耕地一边打。”即宣传了广告目标,又符合了大部分农民的工作习性,还引领了农民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一一使用手机这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
关键词:乡村传统园艺产品 保护 传承 措施
我国乡村传统园艺产品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从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发展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已经从传统的观念、传统的功能向现代种植理念、多功能方向发展。这些变化取决于人们对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对我国主要的乡村传统园艺产品发展的总结分析,提出以下具体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方法。
一、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保护措施
1.保护种质资源,注重良种繁育在保护种质资源方面,我国共有32个国家种质资源圃,保存种质38000份。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建立种质资源收集机制,制定具体计划,长期进行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同时对濒危种质进行统计,开展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的研究,建立种质资源的数据库;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种质资源进行鉴定,提出对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种质资源的核心种质实行优先保护;对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技术深入研究,使其成为栽植保存的有效方法;开展种质资源的提纯、复壮、组培等研发与应用;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国家级和省级、市、县级乡村传统园艺产品保护名录体系。以砀山梨种质资源保护为例,砀山县成立了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办公室,建立了“中国·砀山梨种质资源圃”。集中采集了鹅黄、鸡爪黄、特早酥等近20个品种,嫁接在位于砀山县园艺场部北面的“中国·砀山梨种质资源圃”内。砀山酥梨的起源、演变、传播、发展离不开这些品种,它们是砀山酥梨发展的见证,也是砀山酥梨发展的直接参与者。保护这样一批地方梨品种种质资源,不使其因人为原因而流失、消亡,其实就是在保护砀山酥梨的种质资源。
2.种植园建设与管理加强种植园的建设与管理是乡村传统园艺产品保护的前提,只有搞好种植园建设与管理才能保护乡村传统园艺产品持续健康发展。种植园的建设与管理主要是保护基地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生产技术、自然灾害防御技术。从我国园艺产品发展的现状看,部分地区如信阳市卜塔集镇的花木种植、漯河市蔬菜种植、砀山梨种植均开展了基地环境保护和生态种植,部分地方还对相关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自然灾害防御技术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将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生产基地的规模化种植和规范化管理作为发展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重要支撑条件,有利于园艺产品的生产和发展。
3.实行组织化和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生产经营组织化与产业化。发挥乡村传统果树园艺产品种植优势实行产业化发展,促进乡村传统蔬菜实行市场化运作,延伸乡村传统观赏园艺产品种植、加工的产业链,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开展综合利用引进和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开展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精深加工,并开展综合利用。以砀山县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为例,砀山县充分发挥水果品牌优势,利用废弃的果树枝条发展食用菌产业,创造了具有砀山特色的新型主导产业,延长了农业产业化的链条,达到了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目的,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全县18个乡镇有10个乡镇发展了不同类型的食用菌,主要有金针菇、平菇、白灵菇、杏鲍菇、鸡腿菇、双鲍菇、香菇等10多个品种,全县食用菌年产量达1000多万kg,年创产值5000余万元。
二、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传承方法
1.挖掘文化内涵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发展和延续离不开园艺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以洛阳牡丹为例,洛阳市将牡丹产业的发展紧紧围绕着历史文化的挖掘,建设与牡丹相关的主题文化公园、编创与牡丹相关的文艺节目、编写洛阳牡丹文化内涵的书籍、举办牡丹产业文化节等。通过这些文化的挖掘使洛阳市素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美誉,促进了牡丹产业的发展,使牡丹花卉园艺产品得以繁荣发展。
2.多功能发展由法国率先提出并日益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青睐的多功能农业,同传统的产品生产性农业比较,从内涵到结构均已发生重大变化。多功能农业的目的和发展目标除生产更多、更好的各种农产品外,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必须能够在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维系生态平衡和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作用。另外,多功能农业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支持农业增长与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造成一种有利于农业增长与发展的文化氛围。多功能农业是当代农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而乡村传统园艺产品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要发展多功能园艺,从而在多功能发展中保护和传承园艺产品。
3.创造品牌。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生产、保护和传承,不仅需要深加工、拓展市场,实现产业化开发,而且需要实现产品的品牌化。目前,我国乡村传统园艺产品已经逐步向品牌化方向发展。以河南漯河市龙云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区为例,该示范区通过产品品牌化发展,建立了生产标准化、产品多样化的模式,使龙云无公害蔬菜品牌叫响全国。品牌化建设带动周围5万农户,使农户每年可增收3500元,同时使我国传统的蔬菜种植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促进乡村传统蔬菜园艺产品持续发展。
4.加强信息化建设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产品已经普及到农村千家万户,进入寻常百姓家。传统园艺产品的发展、保护与传承必须与时俱进地跟上社会发展的形势与步伐。因此,要加强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以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和产品,促进乡村传统园艺产品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从种植历史上看,我国的乡村传统园艺产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品,在历史的交替变换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价值,这种文化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保护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稳步发展,传承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农耕文化,挖掘其文化内涵是园艺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