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范文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20 09:56: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旅游开发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

篇1

关键词:古城保护;文化传承;生态规划;商丘古城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78-02

一、目前现状及问题

(一)商丘古城背景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新城区的建设和旧城区的改造也随之加快,很多古老城市的传统文脉及建筑风貌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城市特色,沦为缺少历史根脉的城市,古城保护已成为许多城市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对古城改造和规划的过程中,应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对其整治和改造,保护好原始的古城文化风貌,从而协调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关系。

商丘古城是明清时期的归德府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古城墙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950米,总面积1130m2,并被水域面积达8000多亩的护城湖怀抱其中。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渗透进这方水土,商丘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于是“商丘古城”名扬其外。古城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城墙、城湖、城廓“三位一体”、外圆内方,形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以及优美的护城湖水利风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沉淀及大量的文化遗迹,现已开发为旅游项目。旅游开发较集中在由城墙北门“拱辰门”至城墙南门“拱阳门”的中山北街以及直穿古城南部城湖的中山南街沿岸,街道两侧名胜古迹众多、官宅府邸毗邻,钱庄、店铺、作坊林立,成一字线性串联分布,形成了具有古城风韵的集旅游观光、购物娱乐、休闲游憩中心。

(二)经济发展下古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商丘归德府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给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带动了旅游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古城人口和建筑密度过高、危旧建筑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居住环境恶化等使古城老化和衰退的问题日趋严重。随着旅游开发古城流动人口的增多,以及经济大发展下交通的人车混合,古城原始街区的建筑材料和构造及原始空间设计和公共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古城原住居民和旅游带来的大量流动人口的使用需要。古城旅游街区改造已成为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二、古城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理念

(一)商丘古城保护与开发的意义

商丘古城中山街是商丘古城历史上经济、文化中心。街道两侧名胜古迹众多、官宅府邸毗邻、钱庄、店铺、作坊林立,展现着历史发展时期的民俗、民风,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通过合理的改造规划与空间设计和公共设施设计,可满足商丘古城旅游观光、购物、休闲娱乐活动中心的现实需要,满足成为商丘古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载体。商丘古城文化遗产有着其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观赏价值、旅游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就是对古城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对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

(二)保护性生态规划的理念

秉持古城文化性、原真性、自然性、生态性,进行保护性古城旅游区规划设计。古城保护的终极目的,是更适合人居,供世人观赏、研究和利用。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促进商丘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整体保护的思想,重点保护商丘古城文化传统环境和风貌;既保护文化历史有形的和无形的遗产,又维持并发展其社会功能,改善古城基础环境设施,提高古城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生态景观旅游轴线。调整商丘古城内不合理的用地,改善居住环境、交通条件,达到人、自然、古城的和谐统一。

历史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的根本是可持续发展。坚持整体保护的思想,重点保护商丘古城文化传统环境和风貌;既保护文化历史有形的和无形的遗产,又维持并发展其社会功能,改善古城基础环境设施,提高古城居民的

活质量。实现古城保护、城市发展、适宜居住、生态优先的“四位一体”的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生态古城文化旅游区。

三、可持续性规划的实施方法

1、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本着保护原始的古城文化风貌的原则,在规划和设计中协调好古城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关系,创造更适合人居,供世人观赏、研究和利用的古城文化旅游区。保秉持古城文化性、原真性、自然性、生态性,既能传承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又维持并发展其社会功能,以及改善古城基础环境设施,以人为本,满足原住居民生活以及旅游流动人口的需求,达到人、自然、古城的和谐统一。

2、保护原有的丰富的景观轮廓线,保护城湖水系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景观轴。绿地系统规划秉承合理布局、生态优先、多层次公园结构体系、因地制宜的原则。创造城湖生态景观旅游轴线。对城湖绿化景观采取分异化、差别化生态聚落处理方式,将生态聚落分为陆地公园型、湖堤型、湖心岛屿型三种主要类型。同时维护城湖水利生态系统安全,对水资源进行生态景观利用和保护以及对太阳能、沼气、风能、地热能源的利用,确保古城人居环境及古城文化风貌的可持续发展。

3、在建筑装饰、室内设计方面,设计风格保持与古城文化风貌相协调,将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的表现手法与传统元素相融合,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将合理的空间形态表现古城风貌的精神内涵。通过对平面、空间、院落等特征的分析研究,从中发掘地域性文化建筑、民居建筑、及商业建筑等特点,将建筑风貌传承与满足现代化生活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创造古城居民生活生态、环保、舒适的宜居空间。创造功能合理、环境舒适、既能与大环境相协调又能符合人们生活需要的室内空间实现古城保护、旅游发展、适宜居住、生态优先的“四位一体”的创新型可持续发展古城文化旅游重点街区。

四、结论

商丘古城区文化遗产有着其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观赏价值、旅游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在保护性生态规划设计过程中,既关注了对古城建筑、街景的整体改造,又注意保护文物周围的历史性环境,使得两者有机融合。最大限度保护古城风貌的原真性和整体性,既要保护其形式,也要保护其内涵。注重全面保护古城有形风貌即物质文化历史遗存的同时,强化了对古城无形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形成相得益彰的优势叠加整合效应。对古城文化资源的整合,是一次传承性的再创造。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开发和谐地统一起来,保持原住居民的地方性生活和文化风貌,既不损害历史整体美感,又能步入良性循环的现代可持续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杨瑞奇著.商丘地区建筑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5.3.1.

[2]赵保佑.商丘与商文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篇2

[关键词] 民族建筑文化 旅游开发 贵州

建筑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克服自然,改变自然的斗争的纪录。也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是最耐久的一类,所以它所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文化,更显著、更多面,也更重要。因此,民族建筑文化资源是贵州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有利资源。但贵州目前的旅游开发侧重于自然景观和民族节日文化,对民族建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贵州旅游开发应全面发挥资源的民族属性,系统研究民族建筑文化及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充分认识并挖掘其旅游价值,这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贵州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途径。

一、民族建筑文化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全省共有49个民族的同胞在这里栖居。其中,苗、侗、布依、仡佬、水、彝、土家、瑶、回、壮等18个民族是贵州的世居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8.98%。贵州各族人民,依山傍水,造就了风格迥异多彩多姿的民族建筑。“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与文化,特别是与物质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并且通过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同精神文化发生联系”。特殊的地理环境参与和影响了文化的形成、进程和传承,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环境中世代居民生产、生活的创造、传承及其延伸的结果。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民族生态环境,就有什么样的适应这种生态环境的民族建筑。建筑受环境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建筑的选材,民居建筑由于受才力、物力、人力及交通可进入性的限制,大多选择就地取材,民族地区的石头遍布,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首选建筑用材;其次,必须考虑地形、采光和空气湿度的影响。贵州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房屋的建筑风格就出现了“干栏式”的建筑结构。河网密布,阻碍人们的交流,所以风格各异的桥梁建筑就是贵州民族地区居民生活和生产上具有代表性的实用建筑。

二、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

贵州民族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完整的、丰富而集中的建筑文化,包括民居建筑、交通建筑、宗教建筑,反映了建造它的时代和地方的多方面的生活状况,政治和经济制度,同是也贵州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代表,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1.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国家标准分类体系,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有古城镇、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传统与乡土建筑、古桥等基本类型(表1)。

2.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1)地域性。贵州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其次是黔西北、黔北,这些地区都有不同建筑结构的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民族建筑。其中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依山就势修建的“干栏式”建筑,比如,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吊脚楼。以及侗族的鼓楼、风雨桥等。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建筑形式主要有石板房。在黔西南的清镇、安顺、平坝一带,这一地区的民族建筑多为砖石结构,呈平面布局,楼层多为4至5层。由于地形开阔也分布了一些防御性建筑和宗教建筑,如屯堡建筑和安顺文庙等。这些民族建筑形式都是其他省份所不多见的。

(2)资源内容丰富性。独特的民族环境提供了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原料,是生产、生活的活动场所。因此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如民居建筑、特色村落、古桥、古城镇、水工建筑等十多个基本类型。

(3)资源组合好。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风景相得益彰。在贵州民族地区,有黄平、镇远的舞阳河与古城镇、宗教建筑和苗族文化的组合;安顺屯堡建筑与中原文化相结合。

三、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对民族建筑文化缺乏认识

正确认识和定位建筑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位置,是民族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建筑文化资源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凝聚了人类对环境利用、适应的科学认识。从古人类的石器加工,到夜郎时期的“干栏式”房屋建筑,以及今天的民族聚落、村寨的布局等,都自觉和不自觉地遵循“因地制宜”的意识或原则。各种各样的民族建筑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建筑的选材和选址上,民族地区的居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尽量运用当地的资源,就地取材,使建筑和聚落布局、逐渐适应民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水文特点。具有相当丰富的科学内涵。但是,在很多地方却仅仅热衷于交通、宾馆、餐厅、茶楼、游乐场所的修建,现代旅游设施的建设重于对古民居和景观聚落的保护,对于大量急需维护的古建筑的价值缺乏认识,对周边生态环境也缺乏资金投入。黔东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古镇和苗王城、黔中六枝特区月亮河布依族民族生态园和紫云县格凸河景区、黔西威宁草海旅游区等许多地方,传统的民居建筑都已破败不堪,当地老百姓鉴于经济实力,只能用一些木柱暂时支撑行将倒塌的旧房,一些古老的寨门、城门、城墙、廊亭、祠堂、碉楼等公共建筑也大都缺乏修缮。

2.对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缺乏保护

对民族古建筑的保护一直都是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因为世界上得以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或者比较完整的遗迹几乎都是使用石料建筑的,而贵州的民族古建筑大部分都是土木或者砖木结构,即使侥幸免于虫蛀鼠啮,也难以经受气候和时间的考验,不少画栋雕梁都在无名火灾中灰飞湮灭。而在旅游开发中经常出现违规搭建或者移为他用的现象,这就势必加速了古建筑的毁灭。其次,在旅游开发中为了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许多旅游开发者对待民族古建筑的态度是追求“修旧如新”而不是“修旧如旧”,每一次整修都不是局部修缮而是整体重建,这也造成了对古建筑的一次次破坏。不少古老建筑不论其始建朝代如何迥异,最后往往都变成明清建筑式样,甚至是上个世纪的面目。最后保护民族古建筑的一个关键是资金问题,在各地方政府近来纷纷制定出台的保护性政策措施中,大多将该建筑群的旅游收入抽取一定比例,作为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这样一来,为数不多的民族古建筑又面临着过度旅游开发带来的伤害。

3. 对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缺乏管理

目前,贵州各地相继建立大批以旅游为目的的民族村寨(镇)和旅游景区,在很大程度上对民族文化起了重要的保护作用,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凡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命名的民族文化村寨或古城镇内的历史遗迹和古民居建筑都保存得较好,而非命名的民族村寨及遗迹和古建筑都面临着破败、荒芜和消失的境况。黔中安顺市七眼桥共有八个屯堡文化村,唯有国家和省政府命名的本寨与云山屯得到较好的保护,而其他六个则是断垣残壁或被改建。位于贵州六枝特区新窑乡牛场坝苗族石头寨是一处以苗族石头房而闻名的村寨,老寨因其挂牌保护而被完整地留了下来,新寨则被现代新房所取代。另外,据调查很多村寨和景区的管理部门对传统民族建筑保护意识不到位,很多具有特色的古民居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有的已破损不堪,甚至废弃;有的被撤毁新建;有的古镇街巷原有的遗迹与新修的现代建筑相互混杂,完整的聚落格局和周边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四、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1. 开发原则

(1)确立各区域的民族建筑文化开发主题。贵州民族地区的高原峡谷地形与人文活动共同孕育了丰富的民族建筑文化类型。在旅游开发中,应结合区域实际,寻求鲜明的建筑文化主题,如兴义的峰林谷地聚落与田园耕作文化,黔中高原的石板房建筑等。

(2)自然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突显文化的多样性。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认识和了解民族自然环境,增加科学知识,培养正确的自然环境观。这样产生的旅游行为,是文化旅游行为。民族建筑文化是人类在适宜民族环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人地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物态、心理等特殊独有的现象。旅游资源的开发将自然与人文的整合是任何地区所追求的目标。贵州民族地区优美的自然风景,将与之和谐的建筑文化进行有机的叠加,必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原则。由地区自然、人文景观的差异和认同产生旅游,贵州民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有雷同也存在差异。在开发时在挖掘自身优点的同时,要防止其文化内涵的退化和丧失,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2.开发模式与对策

由于贵州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的东部,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80%以上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300 mm,全省湿度在70%~80%左右。在此条件下,修建的房屋必须具备防潮的功能,木架结构的“干栏”式建筑,采取上层住人的方式就避免了湿气,也避免了暖湿地区的虫蛇侵袭。贵州广泛分布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也为民居建筑提供了丰富的木材,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提供了丰富的石料。由于在贵州地区,水系的二元结构特征,大部分地区缺水。因此,民居多布局在河谷和有泉水出现的地方。依山傍水的布局,不仅风景优美,充满诗情画意也达到了“木方水圆”的理想效果。因此,在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走生态旅游的道路,发展以民族建筑文化为主的生态旅游,突显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建立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

(1)大力普及民族建筑文化知识,加强建筑文化旅游的生态意义。主要包括民族建筑的形成原因、建筑特点、科学价值、文化内涵、美学特征等基本知识。通过对这些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广大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对民族建筑文化的欣赏能力,引起旅游者对民族建筑旅游的兴趣。从而促进以贵州民族建筑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的发展。例如在介绍民族建筑的美学特征时,可以说明贵州民族民居一般为三间正房,以中间堂屋为中轴,两侧对称,圆直的木柱展现出挺拔有力的线条美和对称美,象征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若为两间,右边一间则为堂屋,堂屋用于祭祀祖先,一般不住人,体现了以礼为基调的礼乐和谐美;房屋构架的檩、梁、柱皆用圆木,保持了木柱生长的自然形态,堂屋的围壁木板不能倒立,蕴涵着“回归于自然”的象征意义。

(2)着力塑造生态旅游形象,确立各景区的民族建筑文化主题。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根据景区的实际,确立鲜明的生态建筑文化主题,如安顺屯堡建筑文化,通过对屯堡建筑的了解和认识体验600年前中原地区的民风民俗、花溪镇山村石板房建筑文化、西江千户苗寨建筑文化等。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造就了不同的地貌条件。总体上说,全省地势起伏大,山地多,平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在此条件下,各民族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尽量利用原始地貌环境中的坡、沟、坎、台等为地貌形态,随高就低修建住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当地的一种旅游景观,因此可以在深入发掘地方文化的同时,整合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结合区域实际,丰富旅游产品的层次。

(3)加强对现有建筑物的保护,对已破坏的建筑物进行生态恢复。首先,体会“修旧如旧”的新含义。“修旧如旧”自老一代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提出以来,一直被作为古建维修的重要纲领。“修旧如旧”的原则关键在“旧”字上。“旧”实际上就是古老历史的代名词。“旧”并非狭义的旧,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表面上的陈旧破败,而应理解为过去。“旧”还应有更加深层的理解,它代表了古代建筑过去所具有的各方面的历史价值,《雅典》指出:“保护文物就是要保护那些饱含着千百年历史信息的历史见证”。维修古代建筑就是要让这些历史见证不致损毁,“修旧如旧”,应理解为:在对古代建筑的维修过程中,尽量保存那些含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成分,并使它们在维修前后没有任何改变。

对已破坏的建筑物要进行生态恢复,主要可以从加固地基,增强结构,更换材料入手。但是这些措施都会对古建筑本身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木结构能不落架的就不落架,能局部落架的就不全体落架。由于木结构建筑决定了它在自然条件下是会风化朽蚀的,所以建筑材料的更换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尽量保存原始构件,能加固的不更换,能墩接的不更换,能替代的则尽量保持它原来的位置和形象。

(4)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指旅游行业第一线的相关人员和建筑维护和保护的相关人员。我国历史悠久,遗留下来的各个时代的古建筑相当丰富,对这些古建筑进行研究调查,需要大量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以及有关文物、考古、历史、民俗、美术、建筑、规划、结构等各学科的专家。同时工作在第一线的导游人员也必须具备基本的建筑知识,这样才能指导游客欣赏和理解建筑的文化内涵。

因此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不妨向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发达国家如日本、欧美等国学习,在一些高等院校中专门设立民族建筑保存学科、出国培训一批民族古建筑保护专业的专家学者、专门培养专业人才。在对导游人员的培训时也可以加强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学习。在学习国外先进的保护措施的同时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创新研究,从而更好地保护传统民族建筑。

五、结论与讨论

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完整的、丰富而集中的建筑文化,包括民居建筑、交通建筑、宗教建筑,反映了建造它的时代和地区的各个方面的生活状况,政治和经济制度,同是也贵州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代表。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性、丰富性及组合好的特点,与民族自然风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必定增强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因此在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走生态旅游的道路,发展以民族建筑文化为主的生态旅游,突显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建立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但是,它作为旅游资源,在开发类型上,又有一定的单一和局限之处;民族建筑的生态开发,在贵州尚无完善和规范的先例,因此如何对其开发利用和布局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著 林洙编.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 王恩涌编著,文化地理学导论(人•地•文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7

[3] 熊康宁 杜芳娟 廖婧琳: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M].省略ta.省略/22-zcfg/lvbz/zyfl/zyfl.htm

[5] 王正贤著,奇异的石头世界――贵州岩石载体文化[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6] 朱健,董恒信. 浅谈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保护[J]. 山西建筑,2005

[7] 杜芳娟,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地区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应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20(2)

[8] 杨明德等著,贵州喀斯特环境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9] 杨晓辉著,贵州民间美术传承与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10] 张帅华.,对当前古建筑修复的几点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08

篇3

论文摘要:喀斯特洞穴是一种旅 游价值很 高的资 源,也是喀斯特地 区一种遍在性资源,是贵州喀斯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在开发前科学调查与研究不足 ,缺乏整体规划与开发设计 ,缺乏文化 内涵,缺乏科学性与艺术性所以大部分在开放不久后很快便进入衰落阶段,使得洞穴旅游资源的资源优势始终无法向经济优势转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在对贵州洞穴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喀斯特洞穴文化的特征 ,并对其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多年来贵州作为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东亚片 区的中心,虽然堪称 “逢山必有洞”,但 由于洞穴旅游开发水平较低 ,旅游开发主要以自然观光为主,开发前期科学调查与研究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与开发设计等,使得大部分喀斯特旅游洞穴生命周期短,衰落快 ,始终无法让洞穴旅游资源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究其原因,洞穴开发缺乏文化内涵是主要原因。所以,挖掘喀斯特洞穴的文化内涵 ,构建喀斯特地区洞穴文化体系,把握喀斯特洞穴文化的特征,是喀斯特地区洞穴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的前提条件。

一、 喀斯特洞穴文化及其特征

1.洞穴文化

洞穴文化 “指的是人类在其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对溶洞的利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含三个方面:表层的物质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层的制度文化或行为文化。”贵州的洞穴文化是发育在特殊地域由很多因素组成的一类独特的文化,包涵了史前山洞文化、民族洞葬文化、洞穴艺术文化洞穴宗教文化、洞穴建筑文化、洞穴军工文化、洞穴探险文化等方面。

2.洞穴文化的特征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地域性。文化是历史发展的淀积,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上凝聚形成的。在文化中,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可以看到自然环境的痕迹(胡兆亮,2001)。洞穴文化的产生有非常明确的地域范围,它的产生与喀斯特的分布有很大关系,与洞穴的分布更是直接相关,没有洞穴作为载体及生存的环境,洞穴文化就无从说起。贵州自然环境中73%的喀斯特分布、“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格局及亚热带的湿热气候为洞穴文化的发育提供了环境基础;贵州喀斯特分布区众多洞穴古人类遗址的发现与非喀斯特区的寥若星晨相比,更是体现了喀斯特洞穴文化的地域性。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二元性。喀斯特洞穴文化具有很强的二元性,一方面,灿烂的史前文化使其文化显得一枝独秀,使贵州文化的研究跳出了夜郎起始的两千多年前而推至了二十多万年前;而另一方面贵州地处祖国大西南的一隅,相对于中心地区,无论就地理位置及文化环境来说,都是边缘,而洞穴文化则又是贵州文化的边缘 ,故谓之双重边缘。一个对外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将贵州与其它省份隔离开来,使得贵州文化乃至洞穴文化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存及保留,洞穴文化一经产生其文化主体精神就不强,文化特质不明朗,难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时会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而在另一方面,史前洞穴文化的辉煌及其向外的传播与辐射使贵州居民又表现出了对外来文化高度警惕,表面开放,实质封闭,在文化上就表现出目光短浅,缺乏自信。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综合性。综合性是地理科学的根本属性 ,喀斯特洞穴文化是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同样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喀斯特洞穴文化从其形成到其内容体系都体现着这一特点。喀斯特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在时空上的一个二元演变过程。在横向上,它受到了本土其它文化要素的影响,受到历史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它接纳了外来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边缘融合 ,并将其本土化;同时从纵向上来说,它又是既有继承又有发扬的一种文化,这是其形成的综合性;从喀斯特洞穴文化的内容体系来看,喀斯特洞穴文化包含了物态、行为、心态等文化要素层,而且各层相互渗透。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时间演进的非线性。喀斯特洞穴文化的演进历史,经历了从表层到深层利用的变化 ,同时也存在着几种利用方式同期 出现 ,在 同一 空间进行叠加,呈现人地关系的时空交叉重叠现象。如历史发展到近现代 ,当工业文明进入到洞穴 中时 ,仍然还有一些人在选择洞穴作为栖息地。“三线建设”中的洞穴军工文化,以及很多国家利用洞穴作核试验基地是现代文 明的体现 ,而贵州紫云宗地的苗族同胞对洞穴居住地的选择,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沉积在现代社会里 。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多层次性。喀斯特洞穴文化是一个庞大体系,包含了意识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文化层。其物质形态主要包括了对洞穴中自然物的加工、洞穴中的文化沉积及利用洞穴作承载物的各种物质文化表现形式 ,如洞穴宗教建筑物、洞穴军工厂等;在意识形态层洞穴文化主要表现在洞穴的艺术、文学、宗教等方面,如洞穴的岩画、书法及描写洞穴的诗词;在制度文化层上洞穴文化的表现主要是通过洞穴文化的物质形式的外延而产生的,如洞穴的丧葬文化。在另一方面,喀斯特的洞穴文化作为文化,按照流行的人群,可以划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文化主体的抽象性及敏感性 :洞穴建筑与古人所使用的工具 ,是洞穴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料来源于与洞穴发育有很大关系的喀斯特环境或直接来源于洞穴中,它直观地指示了环境 ,是对环境组成物质的敏感反应。喀斯特的洞穴文化同时也是抽象的意识文化领域里的东西,人,frl-/E难直观的看到它,其与环境的关系大多是间接的,很难用数量来进行量化的。就像洞穴的原始宗教反映了人们的某种环境心里 ,但并不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喀斯特洞穴文化的主体是抽象的。

喀斯特洞穴文化价值的滞后性及间接性。岩画中所反映的生活及狩猎场景或是其他的图像在现在来说,它是文化系统中的无效要素,但它却具有积淀价值及结构价值,并随着历史的推移而凸现。文化增加了民族 自信心,文化让人们得到美的享受,但它是没有直接的经济价值的,其主要通过它的社会性、通过对人们思想及行为的影响表现出来,它是一种间接的表现。

二、喀斯特洞穴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

资源的旅游价值是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因此具有科学、历史考古、艺术价值的洞穴旅游资源应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但在现实的资源旅游开发实践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通常我们认为文化内涵很深,价值很高的洞穴旅游资源被开发成旅游产品后旅游者却寥寥无几,门庭冷落。再加上洞穴旅游旅游资源的特殊性、遍在性及脆弱性,所以在洞穴旅游的开发中必须协调好资源一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1.贵州洞穴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首先是资源的整合。由于贵州洞穴旅游资源是一种遍在性资源,分布零散,没有形成可以集多种内涵为一体的旅游地,很难形成质量较高的旅游目的地系统,因而整合开发就是必要的。资源的整合首先是资源种类上的整合。

其次是空间上的整合。旅游目的地空间布局的整合本质上是旅游 目的地重新获得发展机会,复苏生命活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把有条件进行旅游开发的区域纳入到旅游开发的体系中来,由相关区域旅游的开发进行经济联动 ,通过旅游发达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的梯度推动落后区域的旅游发展。

最后是观念的整合。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利用雅文化资源提升贵州总体旅游产品的品位提高贵州的旅游形象。例如,洞穴军工厂已经废弃,开发者如果将这废弃的厂房加以利用 ,在洞穴中摆上飞机模型,并对洞穴军工厂形成的历史、政治原因进行讲解 ,将机器轰鸣的热闹景象在再现将“三线厂”昔 日的辉煌,今 日的发展形成一个雅俗共赏的解说系统,雅文化的大众化还是可行的,当然,大众化了的雅文化要被大众所接受同样还需要借助媒体的有效解释。

2.贵州洞穴旅游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开发

一方面,贵州旅游洞穴的开发由于多数缺乏规划 ,保护意识较差,洞内环境破坏严重。主要表现在洞穴的功能设计、灯光和游路的设置上科学性较差,使得洞内各种类型的自然景观,尤其是钟乳石类次生化学沉积受到破坏较多,也较严重。再加上没有合理规划游客数量 ,导致洞内空气 中co:浓度升高,产生不利于游人健康的空间环境通风状况改变,沉积物氧化,沉积物中的低价铁变成高价铁,使钟乳石之类的生长受到极大的影响钟乳石颜色变黄、变深,光泽变暗。如织金洞,洞穴深部,由于灯光的照射产生了一些像苔藓类的低等植物 ,极具旅游观赏价值的卷曲石、晶花等 ,已经老化变色甚至脱落。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在旅游实践活动中,人们没有把旅游资源的消耗纳入旅游成本之中,忽视和歪曲了旅游成本的构成,低估了旅游的成本水平,虚增了旅游新创造价值部分。尤其是对于具有独特性、脆弱性、敏感性、连锁性 、非逆性和异质性的洞穴旅游资源,其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时间,一旦破坏,将是永远的“失去”。所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是资源保护的关键。对已开发利用的洞穴 ,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并在做好资源保护的基础上 ,扩大其开发利用途径,挖掘其文化内涵,做到资源一环境一效益的协调发展。

3.贵州洞穴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开发

贵州旅游洞穴由于在开发之初多数盲 目上马,没有做好资源的调查,所以使得各旅游洞穴在景观类型上单一 ,缺乏文化内涵,洞内景点规划重点不突出,遍地是景;景点的命名随意性较强 ,脉络不清;重神话及传说或“象形表征”现象严重,缺乏科学性及艺术性,景点文化解释雷同较多,而且浅显,意境不够深远。在另一方面,由于导游人员(尤其是景点导游)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导游词多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为主。以龙宫为例,笔者在还是儿童时就到过龙宫,其中“龙女闺阁”、“老龙坐宫”等景点就已经如此命名 ,时隔 20年,当笔者再次到龙宫时,解说词还是 “涛声依旧”,几无变化,令人乏味。完善景区文化解说系统,将文化及科技解释放到解说之中,增强解说系统的科学性 、艺术性、文学性及美感;将洞穴内大量的彩灯换成 自然灯光,尽量避免灯光对洞穴环境的破坏;发掘洞穴多样性资源,使洞穴的文化价值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廖婧琳.喀斯特洞穴文化体系构建及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 学学院硕士毕业论文 2004)

2.屠玉麟.独特的文化摇篮一喀斯特与贵州文化.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

3.史继忠.诱人的伊句园一贵州史前文化fMJ.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4.王良范.贵州岩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5.史继忠.贵州文化解读.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6.唐文元,刘卫国.夜郎文化寻踪.成都:四川人民 出版社.2002

7.王政贤.奇异的石头世界一贵州岩石裁体文化[M]贵阳:贵9、I’l教育出版社 ,2000.

8.刘敏中.文化学学文化学及文化观念[M].哈 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9.胡兆亮,阿尔斯朗,琼达.中国文化地理概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林继中.文化构建文学史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产品

一、问题的提出

从历史的角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态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包含了更多时代迁徙而容易湮没的文化记忆,更应加以珍视。人类社会需要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留住记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所幸,目前各界得到共识的是,旅游开发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使其真正发挥“遗产”对后世子孙的价值。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比较集中的“老、少、边、穷”地区,旅游开发不仅增强各族人民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激励人们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这些地区的文化底蕴,更能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累资金,甚至为区域经济做贡献,意义重大。

贵州省地处西南内陆,不邻边、不沿江、不靠海,省内地形崎岖,其中87%为山地、10%为丘陵,仅有3%为平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极大的限制了贵州的交通发展,致使区内与区外联系薄弱,显得相对封闭。然而,多年来一直被视为贵州社会经济发展绊脚石的交通条件却促成了区内特别是民族聚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较为丰富和完整的保留,怎样把先辈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转化为旅游资源,使旅游与保护得以互动,成为今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怎样科学规划才能使我们的遗产更加真实动人的展示在世人面前?如何保证旅游开发带来效益的同时保护这些遗产?本文试图以相关理论从宏观上探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的旅游产品开发问题。

二、以原生态原地开发为主

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即直接把现实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并保持其原貌的开发模式。如实地民俗村,实地民族村代表着民族文化村建设发展的方向,在旅游发展中可以充分展示民族风貌,保护民俗文化,帮助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使旅游者产生真实的民俗审美感受。实地民族村一般不须大兴土木,只用少量投资,对景观略加整理、修葺,搞好环境卫生,培训好有关人员,就可开放接待游客,就可以将民族建筑、歌舞、风味食品、服饰、工艺、特产提供给游客。实地村寨保持着原有的风貌,能够真实展现当地民俗风情,使游客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氛围,这正是民族旅游的最大魅力,也是民族旅游的灵魂所在,对于那些“老、少、边、穷”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保存较为完好的遗产旅游地,这是一种较好的开发方式。

生态博物馆模式。1971年国际博协大会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并迅速形成了时间运动。生态博物馆观念,是基于对传统博物馆将文化遗产搬移到一个特定的博物馆建筑中,使这些文化遗产远离了他们的所有者和所处的环境,把原生性的活的文化变成了“僵死的记录”这一弊端的认识而建立起来的。生态博物馆的基本观点是:文化遗产应原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及环境之中。在生态博物馆中,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可移动实物、传统风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从1997年到2004年,我国和挪威王国合作,在贵州六枝梭嘎、黎平堂安、锦屏隆里、花溪镇山四个古老的民族村寨建立了生态博物馆,形成了具有独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生态博物馆。

尽管不是所有的村寨都有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条件,但生态博物馆的模式给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启示。即我们把一些待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村寨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保护,既把它看成是一个“博物馆”般加以保护和建设,又以一种“活的”、“动态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

二、以异地开发为辅

主题附会型开发模式。指将非物质文化旅游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狮”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放,但近期“网狮园”推出了“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各厅堂分别表现一两段苏州评弹、昆曲等各种类型的地方文化旅游艺术,游客同时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色下的意境。贵州著名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地处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内,主题附会开发具有一定的地缘条件,风景区面积大、游览时间长,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戏、苗族芦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歌舞可安排在合适景点,既丰富了风景区旅游产品类型,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又能使游客在枯燥的观光活动途中得到休息,避免长时间游览的视觉疲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附会型开发,应以知名度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级别较高的旅游资源结合,如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级别较高的景区内引入地方最赋特色、知名度最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短期表现型开发模式。一些特定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只存在于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苗族的“鼓藏节”、“斗牛节”、“三月三”、“四月八”,布依族的“查白歌节”、侗族的“萨玛节”等,其本意并非为了发展旅游业,故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二是流动性的文化旅游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内外演出的松桃苗族花鼓、傩堂戏、下火海等,展现了民间文化璀璨的艺术风采,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前来欣赏和旅游观光。短期表现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也是聚集人气、提升知名度的时机。

一个民族的节日庆典是综合展示民族文化,体现民族个性的重要形式。各民族的节日庆典较多,涉及生产、生活、祭祀、信仰等各方面,可以利用节庆活动(包括民间传统节日和现代富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开展节庆民俗旅游。如苗族、土家族、彝族等各民族的民间歌舞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风格各异、异彩纷呈。将各种民族味浓厚的民族歌舞、器乐、曲艺资源应用于旅游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艺术性于一体,既可以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充实游客的文化艺术生活,又可以营造旅游的欢乐气氛和艺术环境,调动旅游者的参与性、积极性。

三、适当考虑浓缩或整合模式

篇5

关键词:贵州乌蒙山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09

0 前言

贵州乌蒙山区包括位于乌蒙山腹地的贵州省毕节市的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威宁自治县和七星关区7个县(区),遵义市的桐梓县、赤水市和习水县3个县(市),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共10县(区、市)和1镇,是一个少数民族较为集中、多民族聚居、生态环境脆弱、贫困问题突出的典型代表区域。贵州乌蒙山区现有总人口944.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804.8万人,境内有彝、回、苗、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0.04%。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构成了该区旅游开发中的特色性旅游资源。因此在整体开发和依托热点景区的基础上培育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拳头型旅游产品就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

1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该区资源开发的基础

乌蒙山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革命老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超过20%,其中超过万人的有彝、苗、回、布依等4个民族。众多的民族也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最著名的有六枝梭戛苗族民族风情、六枝坝湾六月六布依风情、水城南开苗族跳花节及赶花场等,在这一地区夜郎文化、红色文化、古城文化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1.1 独具特色的夜郎文化是乌蒙山区最大的特色

夜郎文化是贵州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即已提出,是当代贵州文化的重要基因或源头。它是由夜郎时期及其之后居住的各民族共同创造而成,同时也是夜郎与周边各地区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夜郎的许多风俗习惯以及居室建筑形式对现代也有较大影响,如风俗习惯中对生殖、祖先、鬼灵等的崇拜都一直影响到今天人们的生活。在居住形式中如巢居、山处、“干栏”等形式,对布依族、侗族、水族等居住方式有较大作用。能够显著反映独特的夜郎文化的著名旅游景点主要包括:普安铜鼓山、赫章可乐古墓遗址、十里画廊、六枝朗岱古镇、岩脚古镇等。

1.2 少数民族独特风俗是乌蒙山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

乌蒙山区少数民族众多,主要包括彝、回、苗、土家、仡佬等,每个民族独具特色且丰富多彩的民族活动构成了乌蒙山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以乌蒙山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彝族为例,据《史记》记载,汉代进入贵州的彝族先民在以畜牧业为主兼营种植业的基础上受到濮人耕田与定居文化的启发,加之所处乌蒙山区拥有优越的气候及自然条件,因此彝族先民在该区域逐渐定居下来。随着彝族人口的大量居住,他们所携带的独特的风俗习惯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比如,彝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最隆重并且被我们所熟知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在火把节这一天,彝族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并且伴随着跳舞唱歌、赛马、摔跤等活动。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2 贵州乌蒙山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2.1 开发现状

2.1.1 已开发主要景区

(1)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

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开发及正在开发的景点主要有古夜郎漂流、小水月亮河、新站花坝、官仓钓鱼台、马鬃苗族风情、九坝黄河沟、木瓜水银河、黄莲自然保护区、凉风垭森林公园、王家烈公馆、古夜郎及李白流放地、周公馆系列、羊磴河峡谷漂流(铜鼓滩漂流)、马鞍山古人类遗址、“桐梓人”遗址-九坝岩灰洞、柏箐自然保护区、西湖、娄山关、环县城风景区等。

(2)贵州省赤水市。

赤水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市地形主要以高原峡谷和山原峡谷为主,全市森林覆盖率76.2%,居贵州省第一位。赤水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该区著名的特色景观包括瀑布、竹海、湖泊、森林、桫椤、丹霞地貌等,赤水市不仅有修理的自然景观,还包括人文景观和遗迹,因此赤水市著名的“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遗址”被中外专家赞誉为五大特色。伴随着旅游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加快了赤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2010年,共接待游客1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5%、463%。

(3)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

七星关区位于黔西山地北部,著名的旅游胜地包括翠屏旭日、北镇雄关、灵峰仙境、响水轰雷、阳山松涛、天河乐园等。其中尤以小河景区最为著名,小河景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建有茶牌室、烙烤房、餐厅、游泳池,尤其以“生态、民族文化、避暑、探索”这四大核心主题最为引人注目。另外该区还拥有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该红色遗址位于市区和平路74号,建于清末。由于该馆拥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贵州元老周素圆先生的住所,同时也是司令部驻地。为了进一步传播其深远的历史意义,1985年为了纪念50周年取得胜利,贵州省、毕节市拨出专款,对司令部旧址进行全面大方位修复。

2.1.2 景区发展现状

随着乌蒙山片区旅游的市场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逐步提升,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如表2所示)。2013年,乌蒙山片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847.36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45.2%,近七年年均增L率为38.8%;旅游总收入359.99亿元,比2012年增长45.1%,近七年年均增长率为43.1%。其中,贵州省所属区域接待国内外游客3496.61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59.6%;旅游总收入251.69亿元,比2012年增长49.2%。在乌蒙山片区旅游客源及其收入总体快速增长情况下,贵州乌蒙山区域旅游发展水平最高,这与其所辖范围较大以及拥有众多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息息相关。

2.2 存在问题

综观贵州乌蒙山区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体的旅游资源开发,总体上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以科学规划为基础的全面、统筹、系统性的开发。即目前贵州乌蒙山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大体上是各个县市各自为政独自开发,开发的过程也基本呈现模仿性的零敲碎打这样一种状态。很少有民族、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共同协调的、并且经过专家充分论证与专业规划层面上的合理布局与科学开发,更谈不上整个乌蒙山片区范围内的全域性发展。总体来说目前该区域开发所呈现出的状态是只重视本辖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强调本体利益而忽视全局利益与长远利益,因此这种状态难以凸显民族文化所独有的特色,同时也难以适应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全面需要。

(2)旅游业发展整体较为落后,尚未形成集约的发展方式。

(3)旅游产品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落后,不能满足游客全方位、多方面的旅游需求,进而严重阻碍了该区旅游品牌的构建和产业形象的树立。

(4)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总体上处于相对孤立的开发状态,没有能够与附近其他热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因为这种整合不仅可以增强该区的地域性整体吸引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景点集群效应进一步打造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体的旅游品牌,从而增强整个片区的旅游知名度。

3 贵州乌蒙山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

3.1 建立旅游品牌理念识别系统

理念识别系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根据理念识别系统原理,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价值体系应建立在科学分析少数民族文化形态、各种旅游资源和内外部环境基础上,提出贵州乌蒙山区独特的经营思想和观点,提炼出差异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精神价值,并将独特的理念和追求形成口号。

塑造贵州乌蒙山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理念识别形象的出发点在于:贵州乌蒙山区旅游的“标志性产品”是其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保存完好的旅游资源。贵州乌蒙山区旅游品牌理念识别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上进行塑造,其一是从该区地理位置角度出发,即针对贵州乌蒙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打造“磅礴乌蒙气势”的理念;其二是从其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角度出发,在“多彩贵州”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以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多彩贵州,彩色乌蒙”“一城一山亦景亦色”其三是从其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出发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口号,比如“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纯纯的风俗,暖暖的民情”“体验乌蒙磅礴气势,亲历民族特色风情”。这些口号的打造不仅可以宣传贵州乌蒙山区独特的旅游资源还可以对旅游者形成一定的号召力与吸引力,以增加景区知名度与影响力。

3.2 旅游品牌的行为识别系统

行为识别系统主要是指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市民行为这几个层面构建贵州乌蒙山区旅游品牌行为识别系统。

政府行为:贵州省政府应根据战略部署规划,结合该地资源优势,以山地特色为载体,构建生态旅游大区,将乌蒙山区打造成夏季高原运动、避暑、观光、休闲、疗养的度假旅游胜地。

企业行为:首先,要通过建立从业人员培养体系、考核体系和工作竞争体系等一系列的体系机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气质形象和综合服务水平。其次,对景区内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实施标准化管理。再次,对旅游商品进行精品化设置,要开发设计出一批可收藏、可纪念、可馈赠的旅游纪念品。该区应该注重从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等方面培训出一支高素质的旅游服务队伍,在规范化服务的基础上,努力推行能满足游客所需的特色化服务。

居民行为:在行为识别系统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居民形象能体现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居民的整体意识和行为意识能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景区的旅游观念,所以政府在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同时要大力提升当地居民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给旅游者展现一个高尚的理想的旅游风貌。

3.3 设计旅游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视觉直接对受众进行传播和感染。

首先可以从人流量大的地方、人们必须经过的地方入手,首选就是火车站和客车站,在出入口大量展示乌蒙山区的旅游景点,让旅客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景区的魅力。

其次是在城市的道路旁、公交站台、标语区尽可能多的宣传乌蒙山旅游景区,另外还可以从市内的交通工具入手,出租车、公交车以及通往各景点的车辆都可贴上乌蒙山景区的宣传标语。

最后景区可以设计一些景区内游报或方便携带的旅游卡片、旅游纪念品等,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以土豆、羊肉系列为代表的新型旅游食品和绿色生态旅游食品能使游客尽可能快的了解当地旅游特色,在景区内的餐馆均可有当地的特色美食等。

参考文献

[1]丁春娇.综述乌蒙山片区旅游业发展现状[C].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昭通市人民政府.第五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乌蒙山片区发展论坛论文集,2015:5.

[2]刘祥恒,罗明义.乌蒙山片区旅游发展及扶贫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08):6773.

篇6

关键词: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饮食文化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背景作用下形成的文化传统,是一种反映了地方文化差异的文化景观,是一种具有鲜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独特文化产品,对于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者都会对它产生旅游动机。

1 桂林主要饮食文化产品概况

桂林作为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为府治之地,不仅以历史文化悠久、文物丰富、人物俊秀、山水甲天下而驰名中外,在饮食文化上,善于吸取南方诸菜系精华,充分利用本地山珍菜蔬,形成自己的独特风味。

1.1 桂林菜系

历史上,桂林菜曾经同湘菜、粤菜等齐名,上世纪 80年代以后,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菜得到不断发掘和整理,逐渐形成了独具风味的桂林菜系。桂林菜集合了酸辣的湘菜和清淡的粤菜风味于一体,以白果、马蹄、板栗、荔浦芋头、沙田柚、蛤蚧、竹鼠、蛇、鳝鱼、漓江鱼等桂林地方特产为原料或辅料制作。“荔浦扣肉” 、“脆皮欢喜” 、“生焖狗肉” 、“荷叶鸭”“叫花鸡”“白果炖老鸦”“柚针滑鱼丝”“三花醉鸡”(选料是桂林三花酒、三黄土鸡)“马蹄炒鸡球”“桂林竹板鱼”“红扣竹鼠”等都是极具桂林风味的特色名菜。

1.2 桂林风味小吃

桂林风味小吃种类较多,经桂林市传统风味研究会收集整理出78个风味小吃品种。主要有以马蹄糕、芋头糕、年糕、茯苓糕、白果糕、枣糕、碗儿糕、水糕、发糕、松糕为主的糕点类,这些糕点多是以糯米、面粉为主料,配以桂林本地自产的马蹄、白果、荔浦芋头等果蔬产品制成;以桂林酥糖、叮叮糖、琴糖、胡子糖、卷包糖等为代表的糖类,其中以桂林酥糖最为有名,据史料记载,我国武汉三镇和闽南漳浦县杜任镇的酥糖,与桂林酥糖三足鼎立,而其中以桂林酥糖最妙,同时桂林酥糖还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清代乾坤十三年(1784年)创制到今天已有250多年历史。

此外还有桂林米粉、东坡肉、混沌、大肉混沌、尼姑素点心、素面、卤腐竹、凉棕、板栗棕、豆蓉糕饭、八宝饭、沙谷米、薏米白果粥、马蹄粉糊、米豆腐、豆腐脑、绿豆沙、芝麻糊、花生糊、油条、糊辣、散子、糖炒板栗、盐脆花生、南乳花生、水字花生、发饼、油炸豌豆饼、汤圆(桂花汤圆、水晶汤圆、麻蓉汤圆、大肉汤圆)、油煎面粉鸡蛋糕、搭连、印品糕、印字粑、油堆、油鲜子、油煎大芋头、水糍粑、蕉叶粑、高粱粑。这些小吃的原料都是桂林本地自己生产的,风味别致,价格便宜,既经济实惠又方便携带。

“桂林米粉”久负盛名,物美价廉,是桂林小吃典型代表,米粉是桂林人的传统膳食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风味享誉海内外,米粉本身是没有味道的,关键在于它的调味品——卤水,桂林米粉因其调料、配菜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汤粉、卤菜粉、马肉米粉和牛腩粉四大类。在桂林,米粉店遍布了各条大街小巷,可以说是五步一家,十步一店。据统计,桂林城乡的米粉店铺有两千多家,较有名气的有:味香馆、石记米粉、又益轩、红鼻子米粉、刘伯娘米粉以及荣贵米粉等。

1.3 桂林少数民族食品

桂林是个少数民族聚集地,不同的民族又有着其独特的民族食品,如壮族的烤乳猪、芒鸭、白切狗肉、花色糯米饭等;苗族特色饮食:苗家打油茶、苗家粑粑仔、苗家腊肉、苗家甜酒,还有独具特色的苗家酒俗;侗族的侗家三宝(酸鱼、酸肉、酸鸭);瑶族的油茶、荷包扎等。其中以恭城和龙胜两地的打油茶最有特色,油茶甜中含苦、苦中透凉、凉中溢香。

2 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年来桂林旅游发展的情况看,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如桂林米粉、灵川狗肉、阳朔啤酒鱼、荔浦扣肉、恭城的油茶等,都已经被旅游者深刻了解到,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宣传促销上,由于各种节事旅游活动的兴起,桂林的美食旅游活动也逐渐有所发展,例如有桂林市美食节、恭城月柿节、2004年中国桂林国际旅游美食文化博览会、2007年开始的桂林兴安米粉节等,这些节事活动对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和开发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就整个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上,桂林的专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还仍处在不成熟的阶段,能把饮食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发的特色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更是少见。目前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饮食文化内涵挖掘力度不够,文化韵味不足

桂林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没有经过文化的整合和创新,没有把饮食佳肴与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有机结合,缺少对饮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且餐饮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刻板,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游客的精神享受,从而导致文化韵味不足,无法满足现代旅游者精神层面的需要。

2.2 受外来饮食的冲击严重,自身竞争力不足

长期以来,在桂林的旅游产品开发中,没有将桂林地方饮食作为特色旅游产品来开发和保护,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一些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和风俗在逐渐被冲淡、同化甚至消亡,不少餐饮开发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多种口味的消费需求,盲目地追求食品的多、杂、全,导致桂林地方口味不地道。如桂林有很多餐馆都推出“粤菜”“川菜”“重庆火锅”之类的招牌,这就使得桂林地方特色饮食在不知不觉中被外来饮食所代替,地方特色不再,传统手艺逐渐失传。

2.3 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不强,无法给人留下较深印象

旅游者要在饮食中获得完美体验,了解更多关于饮食文化方面的东西,仅仅通过“吃”是不够的,更重要和直接的方式就是参与到食品的制作过程中,真正体验到食品制作的乐趣。桂林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饮食旅游的开发多数以提供饮食成品为主,缺少可以让游客参与制作的饮食旅游项目,不仅无法让游客体会到饮食制作中的乐趣,更无法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利于桂林饮食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和饮食文化的宣传。

2.4 缺少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宣传

桂林对外的旅游宣传,基本上以自然风光为主,对饮食方面的宣传几乎没有。同时,桂林菜自身知名度不高,无法与中国知名的菜系相提并论。旅游者初到桂林,因无法获得本地相关特色饮食产品信息,只能在就餐时往往会受传统观念影响,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菜,而不会轻易尝试名不见经传的桂林地方菜肴,因而也无法感受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

3 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

饮食文化旅游是指将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以品尝美食、了解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游览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辅助内容的特色旅游。它是以独特的各色食物、饮食程序、方式、规则等为旅游外在吸引物,是旅游者在参与制作、品尝各色食物的同时,得到审美的旅游活动。要发展桂林的饮食文化旅游,首先要做好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出受欢迎的文化旅游产品,让旅游者有所选择,这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和努力,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首先应该围绕旅游城市的中心,合理布局和配套旅游餐饮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来营造旅游的城市氛围;其次要注意围绕整体旅游产品,设计配套各具特色的旅游饮食。

3.1 注重挖掘桂林饮食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桂林饮食文化产品要得到更好的开发并求得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挖掘桂林饮食文化的内涵。在开发前对其相关文化内涵、历史背景等情况进行调查,尽量搜集关于桂林地方饮食文化产品的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传说以及风土人情等资料,在设计饮食文化产品时融入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桂林饮食。

由于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不仅包括各色食物、饮食程序、饮食方式、饮食规矩这些方面,还包括饮食器具等。为了方便旅游者对桂林特色民族饮食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建设桂林饮食文化展览馆。展览馆内按不同内容分区:特色食物区、饮食风情区、饮食器皿区、少数民族饮食陈设区等,展览区内尽可能用实物做展览品,并附加相关的文字说明,同时配有专门培训过的讲解员。让旅游者体验到独具特色的桂林饮食文化,实现饮食与文化的结合发展。

3.2 增加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

饮食产品开发者首先要树立饮食文化产品观,真正把饮食旅游产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来开发,同时在饮食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时经营者要根据需要,以文字说明、口述或者让游客参与到饮食产品的制作中等方式向饮食者介绍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让旅游者在桂林的饮食生活就可以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游客参与到菜肴食品的制作过程中,引导游客享受劳作中的愉悦,吸引游客学习和实践独具魅力的烹饪艺术。

3.3 打造桂林饮食文化品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品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只具备地方特色是不够的,同时还要注意打造品牌形象。所以桂林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要努力把自己的地方品牌特色品牌打造起来,首先要以良好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及实惠的价格让桂林的饮食旅游产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然后通过举办各种美食文化节来进一步打造品牌形象。桂林已经举办过大小不同的各种美食节,但由于宣传不够,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美食节要有突出的特色和主题,令人耳目一新,桂林旅游在国内外都极具影响,所以美食节要注意结合桂林山水风光等方面定期举办,以此来让更多旅游者了解桂林的饮食文化。

3.4 加强宣传,拓展多种方式的营销渠道

由于目前桂林地方饮食知名度不高,所以应该根据桂林当地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实际情况加大宣传,尽量避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情况,要全方位的从桂林饮食的独特文化、菜肴的口味、特色菜名艺术、菜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让旅游者首先从菜名上感受到它的新奇,然后产生品尝的欲望。同时还要从其他方面加大开展对饮食文化产品的宣传,包括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名店、名点及各种美味佳肴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介绍和推介,尤其是在现有的导游图、旅游宣传册、景点说明书中增加有关旅游餐饮的部分,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体进行营销宣传。总之,要扩大桂林饮食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提高旅游者对桂林饮食这个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就要不断创新,加大宣传,不断扩大桂林饮食产品的营销渠道。

总而言之,美食是旅游活动中最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饮食文化产品作为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要真正把饮食文化开发成一个专项旅游产品,就必须加大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因此,要加大对桂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挖掘桂林地方饮食文化产品的内涵,促进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提高桂林文化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从而促进桂林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盟芳.桂林老板路[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周邦,侯小兰.桂林文史资料第七辑之桂林传统食品概述[M].漓江出版社,1992.

[3] 刘瑞新.论饮食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4):118.

[4] 王晓文.试论饮食文化产品的旅游开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12-115.

篇7

关键词:旅游地产 开发规划 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越来越向往旅游休闲度假区,对景观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单一的景观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从而直接促进了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相结合,但这种结合也符合市场的需求,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1旅游地产开发规划面临的问题

1.1 旅游地产开发的定位问题

为了避免与上文的阐述相重复,这里主要探讨旅游地产开发定位的价值取向。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中应防止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立,因为若是出现二者的对立,将导致城市在发展中所形成的排放物无法最终融入自然环境,最终将对城市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也就在最近,中央提出了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在不改变乡村原有容貌的前提下进行。不难看出,后者是对前者原则一种遵循。从中可以得到,在旅游地产开发中也应努力建立成联系城市与乡村的桥梁。

1.2 旅游地产开发的功能问题

聚焦于旅游地产开发的功能定位,实则就是在探讨它的使用价值问题。根据政治经济学原理可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第一位,而其价值则是第二位。简单来讲便是,商品若没有使用价值就不可能有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转换形式)。那么旅游地产项目的使用价值又是由哪些因素所构成的呢。笔者认为,使用价值的载体是旅游地产项目,而使用主体则主要是当地的民众。从这一逻辑出发可得,当地民众的消费偏好将决定则该项目使用价值的设计。

1.3 旅游地产开发的结构问题

从系统观来看待旅游地产开发的结构问题,实则就要求应把旅游地产项目植根于相互关联的产业链条中,并在纵向和横向建立起自身的生态位。对此,笔者在上文中也对现状提出了批评。由于各地经济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类别存在差异,因此这里只是从总括层面进行阐发:即应与大众消费价值链和商务消费价值链相联系。在长期的发展中,旅游地产项目对于大众消费需求较为忽视,但在当前中央精神的推动下应调整开发策略。

1.4 旅游地产使用的调控问题

之所以提出旅游地产使用的调控问题,则主要针对2013年高端餐饮娱乐业的整体发展态势而言的。根据笔者与部分餐饮行业老总的交谈中可以知晓,他们在面对日益严峻的行业环境时已在着手调整营销手段,以及在菜品上进行了亲民化的改良。这就给了笔者启示,即在旅游地产项目的对外营业上,由于其经营规模更大,从而固定成本指出的数额也将更多。因此,放下身段开发出一系列的亲民项目则是当务之急。

2旅游地产开发规划的措施

2.1 综合完善旅游地产定位

(1)联系城乡的定位。无论是经典作家还是当前上层建筑,都十分重视建立起城市与乡村之间和谐的融合关系。在这一价值取向下,旅游地产项目应努力承担联系城市与乡村的桥梁作用。即,城市的消费群体到位于乡村的旅游地产项目中来消费,在放松了心灵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关联产业发展。

(2)保护乡土的定位。保护乡土包括保护村社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田野景象。这就要求,在旅游地产项目选址和建筑设计上应在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的同时,并能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不难理解,这将提升该项目的经济价值。

2.2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要有创新

对于旅游地产的设计,项目产品的创新意识是关键。在旅游地产的整体规划上,在情境、体验设计方面要形成一系列完整的产业链。对于旅游产品的功能使用上要尽可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在建筑风格与空间布局上要有所创新,既要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又能满足游客的视觉需求,在游玩方式上设计要具有多元化,适应市场的变化,这样旅游地产才能在地产行业中壮大成长。例如彝人古镇的成功开发就是我国旅游地产的转型成功例子,其主要是依托古镇的环境氛围,对旅游产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变,把景区内的景点进行不断的升级,让游客在感官上有一定的冲击力,游乐设施上采取多元化设计,在维持原有项目风格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在景点的布局上有创新,让游客年年都有想来看看的冲动。

2.3 积极创新旅游地产功能

积极创新旅游地产功能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结合当前业态,开发出亲民化的休闲娱乐项目;(2)在营销策略的构建上,应大力挖掘大众消费和商务消费两大资源。对于大众消费而言,可以设计出娱乐、餐饮、住宿一条龙的服务项目,并在价格定位上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对于商务消费而言,应努力开拓商务会议、员工培训、企业仪式性活动等业务,从而优化当前的业务种类。相比较而言,应在拓展大众消费上下大力气。

2.4对旅游地产有个合理的定位

对于旅游地产的规划要切实符合当地人文资源与游客们的心理需求,对市场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的考察。例如游客的消费水平、当地民俗文化、市场经济水平等因素,将多种资源整合,进而合理规划旅游地产项目,打造其旅游地产独有的特点,做到不重复,样式有创新,把旅游地产这一主题理念贯穿整体旅游地产规划中,让其具有特色化,这样才能把旅游地产项目规划好。

2.5在规划中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

在旅游地产项目规划设计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设计目标,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主线,在景观的设计中要保持城市整体的生态平衡,在旅游地产规划中时刻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这样旅游地产才能做大做强。例如阿联酋Masdar零碳城的打造,在规划上确定了旅游地产项目的主题之后,使用高新绿色科技项目,通过城市内部的自循环的方式,切实做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了零碳排放的理想化生活模式,其环境质量和景观的展示都受到了广大游客的称赞。

2.6建立健全旅游地产法律机制

要发展旅游景区地产业,就应编制和出台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现行《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不允许通过售后包租或者是零散等形式来销售各类商品房。这就命令限制了开发旅游景区地产中的养老型及产权酒店等产品。基于此,旅游局应积极同建设部进行商讨,根据旅游地产所具有的性质及特点,出台与之相适应的法规章程,以规范旅游景区地产的发展。

2.7合理调配旅游与房地产资源

不同景区中拥有的旅游资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地产的规模大小。只有以景区的发展特征为基础,对之进行市场规划,方可在全国区域内对旅游景区及其地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形成合理的产业模式。在酒店规划开发过程中,应融合本地色彩及地方实际。一切地产景区开发项目,都必须事先做好统筹规划,要将地产开发和景区生态环保、资源开发等结合起来,做到均衡布局,使景区地产开发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三者间的有效统一。只有对休闲、度假及体育运动等旅游市场进行细分,方可提供集规划、开发、建设及营销等为一体的配套管理服务,最终构建相应的产业运营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景区地产的发展,对于旅游地产业及区域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从政府、行业及企业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充分突出本地化色彩,并选择相应的运营模式,才能推动旅游景区地产开发规划的快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晔,黄震方.旅游景区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 ( 21)

篇8

项目开评标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省**局***副局长、尊敬的各位评委、尊敬的各投标单位的专家、老师们:

你们好。**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项目开评标会议,在各位的努力工作、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持下,已经完成了各项日程。会议程序规范、严谨,评委团提出的中标侯选单位建议客观、公平,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为本次会议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地感谢!

今天这个会议上,投标单位的讲解说明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勾勒了一幅幅**文化旅游发展的广阔前景,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评委的质询和发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十分忠恳的意见和建议。**局长的讲话更是一言中底,揭示了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规律,对**市文化旅游产业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因此,我们今天的收获不仅是确立了中标候选单位,更难得的是专家和老师们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具体的文化旅游知识课。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我市“十一五”规划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市委、政府强力推进的重要工作。2008年,我市把科学编制**市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确定为大事之一,昭示着我市的文化旅游事业正在起步,也预示着它的发展和腾飞。

发展文化旅游事业,规划是龙头,科学是先导,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具体地讲,科学编制**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就是要科学地评价**市的文化旅游资源,科学地对待**市的市情、民情,科学地分析**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科学地确定**市文化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科学地进行时常定位、开展文化旅游促销和产品包装等,使规划真正起到指导发展的作用。

今天的会议之后,将要确定中标规划单位,这是个利好消息,也自然给中标单位加重了责任和压力。借此机会,我就进一步编制好这个规划谈几点想法。

第一,规划应当结合**市实际。**市人杰地灵,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市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中积淀了浓郁的乡土风情,这是我们开发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和前提。编制规划应当牢牢抓住这些基础和前提,贴近**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充分依托和利用**市的旅游资源,努力突出**自己的特色。规划编制要体现以人文本的理念,既要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要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以提高周边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目的,以不影响周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为前提,我们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目的就是要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优化、文明程度的提高。所以,规划的编制必须密切结合**市实际,既要从人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又要体现出**市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总体规划是我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和依据,无论是从景区、景点建设,还是从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上,都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规划要有突破性、前瞻性和创造性。我们相信,本次中标的规划单位具有很强的实力,具备一流的规划设计专家队伍,能够高标准、高端设计**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做大做强**市文化旅游产业,必须要有大手笔、大动作,而总体规划是依据和前提。我们希望这个规划在**省乃至全国是一流的,在文化旅游规划上要有突破、有创新,具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规划要坚持文化为核心。**市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著名的神医扁鹊著就了扁鹊文化,“天下大庙数鄚州”造就了庙会文化,长堤烟柳、白洋月夜、枣林晚渡、十里荷香等景观和《小兵张嘎》、雁翎队的抗日故事产生了白洋淀文化等等。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做产业就是做文化,景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都体现在文化上,我们把规划确定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将文化放在旅游的前面,就是要通过文化的渗入、文化的烘托、文化的映衬,使**市旅游彰显出无穷的魅力。

第四,规划要准确定位,重点突出休闲旅游。我省提出了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总体目标,将休闲旅游作为市场定位。**市是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编制要紧密结合这一市场定位,充分利用白洋淀自然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地热资源优势,开发出高档次、大规模的休闲旅游产品。

篇9

>> 基于顾客期望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基于体验的盐城海盐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傩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 客家山歌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 吴王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与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文化创意理念的民族旅游开发 基于舞台真实理论的文化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旅游开发的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基于RMP模式的杨家城遗址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山东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基于游客心理的邛海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 潍坊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主题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特色农业的乡村旅游开发实证研究 基于休闲视角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资源观点(RBV)的体育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居民感知的乡村旅游开发效果研究 基于低碳的环保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9]谢元鲁.罗家坝巴人遗址与川东北旅游形象的再造[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3):31-35

[20]胡浩,王姣娥,等.基于可达性的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旅游潜力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6):808-816

[21]徐小波,赵磊,等.中国旅游城市形象感知特征与分异[J].地理研究,2015,34(7):1367-1379

篇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2703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我国进入“十二五”计划以来,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越发重视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力度,相继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这不仅要求我们务必要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还要严谨对待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坚持以保护旅游文化遗产资源为前提,坚持走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新世纪的休闲时代背景下,把文化做为主导的休闲产业逐步成为当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主旋律。文化旅游产业近年以来发展速度迅猛,尤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聚居地区尤其是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与规划,已经逐渐成为旅游规划研究的热门主题。文化旅游即指旅游者深入参与体验当地的文化元素,消费当地旅游产品化的旅游资源和要素的行为过程。在民族地区,村寨已成为人们历来的传统居住场所,具有外形独特、品质高等优势使其具有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当下,诸多地区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这将有助于开拓珍稀型旅游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的新方向,并且有效的启发广大旅游学者研究新方向。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将会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无尽的珍贵遗迹,在不同地区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特色文化和珍贵艺术。随着现代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受到诸多关注和重视,旅游文化资源内涵的深入研究己成为我国文化旅游的中坚力量。然而,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无疑将会对古村落的保护和民族文化遗产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为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民族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在体现文化遗产价值的同时加强宣传和保护的作用也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合理开发具有珍贵价值的古村落文化遗产提供一个有效的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改善偏远民族地区村民的居住环境,增加当地的旅游吸引力,促进民族地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同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中渡古镇的具体情况,为古镇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提出合理可行的规划方向,希望通过本文促进全社会对民族地区古村落的重视,增强对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

1.2.2 研究意义

(1)文化遗产旅游是旅游开发学科的重要构成部分。

文化开发是旅游开发的核心,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遗产开发又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化遗产的旅游产品化是旅游规划中当地文化主体的基本表现形式,在旅游规划中以旅游产品化的形式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环境中,对旅游规划学和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内容的丰富具有积极意义。

(2)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和当地文化资源保护。

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非常注重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有利于旅游文化元素在旅游开发中的全面转化和表达,突出了文化作为旅游规划过程中的核心的重要思想,推进民族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于发扬和继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对鹿寨县中渡古镇的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是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中渡古镇的旅游开发的实证研究,通过对鹿寨县中渡古镇的旅游资源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调查研究,得出将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贯穿于旅游开发的每个环节,包括空间区域划分、景区线路设计、旅游项目设计和配套设施分布等方面,达到以古镇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做为前提,在对民族地区资源进行的开发过程中实现更好的传承和利用。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民族文化:广义上讲民族文化指的是某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存中一起创造并且依靠其生存的不同形式的所有文明成果;从狭义上讲,民族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精神生活上的创造。

旅游文化开发:是指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旅游文化资源的意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对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进行创新性整合的过程。旅游开发的重点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整体发展方向的把握和基本开发思路的指导。

文化遗产:《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规定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具有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等;具有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关联的建筑群;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复合工程和保留有古迹的地区。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知识交叉运用的综合性创新过程,以技术和创新作为手段,对目的地的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加工以及避免损害的过程,从而使目的地资源能够得到永久保护和持续利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平衡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涉及的主要基础学科包括景观生态学和系统论等。

2.2.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既能够满足眼前的需求,又不损害长期进行旅游开发的需求的能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不损坏当地的旅游资源并且保护性开发的现有资源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旅游开发带来的社会、环境、经济综合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的负责任的旅游开发。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分析法

本文借鉴已搜集到的文献资料,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与思考,对本文的选题视角、整体思路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做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

3.2 实地调研法

读研期间,参与导师组织的鹿寨县以及中渡古镇的多次调研活动,实地调研经历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大帮助,同时,本文以广西鹿寨县中渡古镇为实证案例,在调研过程中采用了实地调研、专人访谈、资料收集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的搜集和掌握了本文所需的实证资料,为文中的个人观点提供支持。

4 研究综述

我国旅游业的起步相对比较晚,针对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开始着手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开发研究,陈传康(1996)最早提出在旅游业的规划开发中应当注重目的地旅游文化的研究与弘扬,并提出当代旅游开发的根本就是旅游文化的开发的观点;在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系统研究上,吴必虎(2001)最早对国内和国外旅游规划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性梳理,并结合自己的切身实践成功编写了一套完整的旅游规划理论体系;于希贤,于勇(2005)对民族地区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详细的说明了地区文化的应用是旅游规划的创造性艺术。

贾玎(2007)总结了旅游文化保护性开发的五种模式同时提出对于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规划与开发应当分层分类、互动发展。赵勇(2008)采取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系统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对于古村落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杨昌儒(2008)以贵州布依族为案例探讨了民族文化的重构问题,指出民族文化重新组合是实现民族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新方向;王大悟、郑世卿(2010)指出民族古镇的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坚持共性与个性、传统与现代、居民与游客、观光与休闲相统一协调的关系;陈瑜(2010)以清明上河园为案例,以园中民俗文化的展示形式来论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模式;王平(2011)从民族旅游文化遗产的修整以及民族传统服饰与当地民俗风俗方面研究了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

从我国对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规划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方面来看,最初主要从经济角度侧重旅游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比较重视旅游文化在宏观上的经济属性,欠缺在微观层面上对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化方面研究。针对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能够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现的更好,一方面能够保证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又能够通过合理有序的规划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扬,满足民族旅游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实践与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本文将把握好在微观和宏观上相结合的方式,以期对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式开发研究做出一点有价值的探索。

5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

5.1 基本目标

(1)通过恰当的宣传方式引导人们的态度和意识,从而形成符合遗产旅游标准的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2)明确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规划准则,将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控制在适宜的程度上。(3)尽一切力量满足当地居民合理的的基本生活需求,防止对文化遗产进行盲目的掠夺式开发,以文化遗产相关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取得支持,使当地居民都能从旅游开发中获得相应的回报。

5.2 基本方式

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方式大致分为以下三种:(1)修旧如旧,按照历史记载原貌进行维修;(2)对残存的文化遗产遗迹进行保护并运用高科技的保护式旅游开发;(3)对于已彻底毁灭的古建筑,参考其原貌进行重建。

6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实证研究

6.1 鹿寨县中渡古镇概况

中渡千年古镇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西北部群山之间,行政区域面积374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自三国时代立县至今,历经174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保存着明清时期特色鲜明的古民居群落、古建筑等遗迹。深入古镇之中,少数民族古色古香的气息迎面而来。近年来,在中渡镇政府和古镇居民的精心呵护下,古镇的民居、商号、码头、客栈、会馆等古建筑遗迹均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置身其中,恍惚与世隔绝回到了古镇的古代时光,宁静而美好。

6.2 中渡古镇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中渡古镇是鹿寨文明的发源地,素来享有“历史文化名镇”的美誉。境内仍保存有以京观石、香桥岩、古镇武庙、千年古榕等为代表的洛清江文化。同时,这里至今仍保留有古城门、明城墙、老商号、粤会馆、旧码头,这些遗址遗物保存,佐证了古镇历经岁月沧桑,如中渡镇粤东会馆旧址,位于鹿寨县中渡镇南街老粮所处,为民国时期所建,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此会馆为当时广东商人在此地的联络、聚会点。

中渡镇武庙,位于鹿寨县中渡镇北街和东街的交汇处,为一砖木结构建筑。殿内供奉关羽神像,右为城隍像,右边耳房供奉观音大士像,正殿走廊左右墙上有两幅彩绘壁画。

中渡镇地处汉族与壮、苗、瑶等南方少数民族居住区的交界地带,中渡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境内的民间传统活动包括百家宴、舞狮、舞龙、舞火把龙、唱彩调、对山歌等。追溯到古镇清代年间,这些活动已颇具规模,民国时期及解放后仍然相当活跃。

6.3 中渡古镇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6.3.1 主要问题

(1)旅游资源产品开发有待完善,缺乏竞争力。

(2)旅游形象宣传营销力度不够,影响力有待加强。

(3)当地旅游市场供给混乱无序,游客满意度有待提高。

6.3.2 中渡古镇开发策略

(1)根据中渡-香桥岩旅游区资源分布情况,结合旅游项目设置和线路安排,总体规划形成“三区一廊”的空间格局,力争做成主题突出、各有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区。三区分别是指:中渡古镇文化体验区、香桥岩休闲养生区、香桥岩地质公园游览区。“中渡古镇文化体验区”旨在以古镇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古镇古建筑游览和风俗体验感知项目。

(2)依托中渡镇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通过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的打造,将无形的文化转化为有型的旅游休闲体验。充分利用青砖灰瓦木质构架的老建筑,将古镇要素修旧如旧,控制改造新建筑,逐步恢复中渡古镇原有的历史风貌,延长街区范围,使来到中渡的旅游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感受中渡千年古镇的文化和魅力。

(3)中渡千年古镇文化旅游活动:以中渡镇悠久的千年历史文化为基础,以岭南民俗风情为点缀,打造丰富多彩,意义深刻的民间活动,把中渡千年古镇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广西乃至我国具有特色的长寿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民间活动的举办,加强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中渡古镇的知名度,使中渡旅游发展具备更坚实的有形载体。

篇11

关键词:责任旅游;旅游开发;河南省商丘市

 

责任旅游开发一直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责任旅游,本文调查了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存在的各类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该调研牵涉到更加深入的研究,此项研究对许多区域进行了调查。本文以其中的一个区域为例,以调查旅游目的地开发中的相关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是否能满足各方面的利益目标。考虑到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关者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利益,如社区的广泛参与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认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考虑到多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以达到多赢的目的,真正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1责任旅游开发与传统旅游的比较

1.1责任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根据Freeman[1]的定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食、住、行、游、购等方面,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团体在旅游业的经营活动中充当了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运行。因此,责任旅游开发中涉及到相关的利益团体包括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组合(图1),比较核心的组合是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之间的一种互惠共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时,在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与旅游开发者之间还存在着交换、依赖、合作3种互动的经济关系形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一种经济上的依赖关系,这些社会团体的经营以当地的居民为依托,其员工大多从本地雇佣,改变了他们从前的职业,使其进入旅游服务行业之中。

第二,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其活动空间的让渡上,即当地居民牺牲自己一部分生活空间,让旅游开发者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活动的公共空间,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获益机会和就业机会。

第三,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经济互动关系主要通过购物活动来产生。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希望购买的旅游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是当地的居民,于是就建立了一种供求关系;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之间的经济互动关系是通过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食、住、行服务来建立的;旅游者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旅游者在开发者所提供的场所中游览和娱乐基础上的。

1.2传统旅游与责任旅游开发方法比较

国外许多学者提出,责任旅游不是一种旅游产品或者品牌,它包括一个框架和一套实践行动,是一种制定旅游规划和政策的方法[2-5]。责任旅游是在无规划、无管制的传统大众旅游的消极客观性之间描绘出一条明智的道路,是一种在相关人群、政府、旅游者和投资商之间优化利益分配的新的旅游业发展方式(表1)。目前,我国旅游开发单纯鼓励的文化遗产旅游、生态旅游或者小型旅游的发展并不是责任旅游,而只是旅游开发的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如果没有考虑旅游开发中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将会造成旅游目的地大规模的破坏。实施责任旅游不仅能支持开发精心策划的生态旅游产品,而且也能吸取以往的经验,从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角度深谋远虑地采用新兴技术、消除大众旅游自身带来的负面效应或使之最小化。实际上,由于责任旅游涉及到旅游资源的管理,在实施责任旅游时也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并不仅限于政府部门),同时考虑到旅游业的跨学科性,必须采纳旅游开发和规划的“6C”原则,即合作(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协作(Collaboration)、交流(Communication)、协议(Compromise)和守信(Commitment)原则,以避免资源浪费、政策冲突,防止政府机构和各部门把他们的精力放在争夺资源上,从而最终实现责任旅游的目标——使各社区获得的利益最优化。

2责任旅游开发的原理

篇12

关键词:责任旅游;旅游开发;河南省商丘市

 

责任旅游开发一直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责任旅游,本文调查了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存在的各类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该调研牵涉到更加深入的研究,此项研究对许多区域进行了调查。本文以其中的一个区域为例,以调查旅游目的地开发中的相关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是否能满足各方面的利益目标。考虑到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关者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利益,如社区的广泛参与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认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考虑到多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以达到多赢的目的,真正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1责任旅游开发与传统旅游的比较

1.1责任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根据freeman[1]的定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食、住、行、游、购等方面,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团体在旅游业的经营活动中充当了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运行。因此,责任旅游开发中涉及到相关的利益团体包括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组合(图1),比较核心的组合是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之间的一种互惠共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时,在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与旅游开发者之间还存在着交换、依赖、合作3种互动的经济关系形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一种经济上的依赖关系,这些社会团体的经营以当地的居民为依托,其员工大多从本地雇佣,改变了他们从前的职业,使其进入旅游服务行业之中。

第二,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其活动空间的让渡上,即当地居民牺牲自己一部分生活空间,让旅游开发者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活动的公共空间,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获益机会和就业机会。

第三,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经济互动关系主要通过购物活动来产生。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希望购买的旅游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是当地的居民,于是就建立了一种供求关系;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之间的经济互动关系是通过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食、住、行服务来建立的;旅游者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旅游者在开发者所提供的场所中游览和娱乐基础上的。

1.2传统旅游与责任旅游开发方法比较

国外许多学者提出,责任旅游不是一种旅游产品或者品牌,它包括一个框架和一套实践行动,是一种制定旅游规划和政策的方法[2-5]。责任旅游是在无规划、无管制的传统大众旅游的消极客观性之间描绘出一条明智的道路,是一种在相关人群、政府、旅游者和投资商之间优化利益分配的新的旅游业发展方式(表1)。目前,我国旅游开发单纯鼓励的文化遗产旅游、生态旅游或者小型旅游的发展并不是责任旅游,而只是旅游开发的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如果没有考虑旅游开发中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将会造成旅游目的地大规模的破坏。实施责任旅游不仅能支持开发精心策划的生态旅游产品,而且也能吸取以往的经验,从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角度深谋远虑地采用新兴技术、消除大众旅游自身带来的负面效应或使之最小化。实际上,由于责任旅游涉及到旅游资源的管理,在实施责任旅游时也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并不仅限于政府部门),同时考虑到旅游业的跨学科性,必须采纳旅游开发和规划的“6c”原则,即合作(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协作(collaboration)、交流(communication)、协议(compromise)和守信(commitment)原则,以避免资源浪费、政策冲突,防止政府机构和各部门把他们的精力放在争夺资源上,从而最终实现责任旅游的目标——使各社区获得的利益最优化。

2责任旅游开发的原理

2.1是连续的、综合性的、动态的、系统性的、整体的旅游开发

责任旅游规划和管理就是把旅游开发放到范围更广的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规划中去考虑,在制定决策时要全方位地考虑和分析它可能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首先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分析社会、生态和经济影响,同时也要考虑政治影响,把机动性、适应性和响应性作为成功的关键,只有这样,旅游业的发展和营销计划才能不断调整,以适应和面对全球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其次,责任旅游开发是连续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创造一个合乎逻辑的和连续的规划过程,每进一步的执行或者退一步的决定都是经过评估和检验的,是在已经采用的政策和策略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修改和调整的。

       2.2是围绕社区定位的,侧重点在它是可更新上的旅游开发

责任旅游规划和管理就是授权本地居民使之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一方面,要让本地居民感到他们是旅游业的一部分,他们的参与将影响旅游开发的结果,并最终影响他们各自的利益。另一方面,促进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开发者和政府部门与当地社区交流,邀请当地居民参与本地社区规划和管理活动,鼓励当地居民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所提供的旅游服务中,并给予机会表明他们自己的观点。同时,促使利益相关者把旅游业作为可更新的产业来管理,鼓励开发那些能表现和提高本地资源完整性的旅游产品,保持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完整性,以便将来继续使用。

2.3是目标明确的,重点是“最优化”而不是“最大化”的旅游开发

责任旅游规划有明确的、可实施的目标定位。首先,必须明确当地居民和政府希望旅游业的发展能带来什么。其次,确定目标后,就能制定政策、策略和规划以实现该目标。另外,根据当地的市场份额确定一个合适的数额,作为游客花销所创造纯利润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决策制定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权衡利弊和公平交易的必要性,重点是“最优化”而不是“最大化”,确保做出明智的决定,鼓励对旅游业发展前景的规划,制定适宜的计划并采取相关的行动。

3责任旅游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中的应用

3.1开发背景

商丘市是河南省的东部门户,河南省旅游资源大市之一。相传“三皇”之一的燧人氏曾在这里钻木取火,为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五帝”之中的颛顼、帝喾二帝曾率部落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是墨家鼻祖墨翟、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庄周、至圣先师孔子等先贤的故里。璀璨的文明、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商丘市丰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众多的文化景观。

商丘市是商族的发祥地,是商族起源和商先公活动的主要地区。《诗经·商颂·玄鸟》对此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商丘市即“居住在丘岗之上的子姓氏族(商族)的聚居地”。商丘市还是商业贸易的发源地。契的孙子相土继契封于商,他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马车,商氏部落的人民便驾着马车赶着牛羊到各国交换货物。因为是商族人率先进行商品交换的,于是人们便把从事贸易的行业称为“商业”,把从事贸易的人称为“商人”。

商丘市历史上教育发达,人杰地灵,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商丘市是墨、道、名3个学派的发祥地,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基地。汉代梁国鼎盛时期,梁王刘武招揽天下名士在商丘研究经典,撰文作赋,名满华夏。北宋时期,应天书院闻名全国。明清之际,归德府全境在当时登进士科者近400人,近300人有著作传世。这些历史名人和不朽著作,更进一步丰富了商丘市的历史文化,奠定了商丘市旅游业独特的文化特色。

3.2责任旅游在旅游目的地中的开发思路

责任旅游开发涉及旅游目的地社区相关人群、政府和投资商。对旅游目的地社区相关人群来说,要通过与其交流,邀请他们参与本地社区规划和管理活动,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所提供的旅游服务;对政府部门来说,作为整个旅游规划和开发强有力的领导,涉及到管理旅游资源,并使各社区获得利益最优化、负面效应最小化等工作;对投资商来说,通过对旅游产品的市场化运作,采用新兴技术,使各社区在旅游开发方面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些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3.2.1多元化社区点的建立

基于商丘旅游资源的特色,可以建立多元化社区点实现利益多元化发展,主要包括以下5点。

1)商贸社区的开发:基于“商人”发源于商丘,选择基础较好的街道确立为商贸区,进行商贸社区建设,展示商丘“商人”、“商文化”的内涵。社区居民以南北中山大街上的经营者为主,但整个社区体现“商人诚信经营”的经营理念,强调游客游览过程中的认知和认同度。

2)文化社区的开发:基于商丘市现存有仓颉墓和商丘古城张巡祠对面的八关斋现存有颜真卿真迹,考虑在商丘古城建立书法社区,以体现商丘市古老文化的历史底蕴。通过社区居民的书法作品展览、书法创作的过程展示,引导全民书法创作和学习活动,在早晚时分,开辟专门的书法练习、交流的活动,地点不一定局限在室内,创作形式也不一定在纸张上,强调游客的参与,有利于社区居民与游客之间的文化融合。

3)生态社区的开发:基于商丘各种经济林、用材林,水产品和各种优质水果相间连片的生态背景,建设生态主题旅游社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满足现代人开展生态旅游的消费心理需求。通过社区居民的生态农业展示,提供果品采摘、品尝,建立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夏令营活动。

4)农家体验社区的开发:基于已有居民开展与旅游有关的地方特色饮食经营,整合居民的自发行为,增加其经济收入。社区居民白天提供干净、有地方特色的农家风味小吃;夜间举行高跷、盘鼓、舞龙、舞狮、杂技等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

5)农耕社区的开发:基于农业生产基地的优势,完善生态庭院经济开发模式,建立农耕观光休闲旅游社区,改善当地单一的经济结构现状。社区居民提供大面积的梨花观赏游览,酥梨的采摘,枣、花生、石榴等的品尝,生态庭院经济参观,中原农家生活体验等。

3.2.2利益相关者利益最优化

责任旅游开发必须从当地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强调社区居民、政府部门、旅游开发者、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对旅游规划活动的共同参与,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业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

1)社区管理组成:管理委员会由社区代表、政府协调代表等利益相关者共同组成,在投票表决时采取加权制组成:①社区代表:居民、商铺经营者、餐饮经营者、果园承包人、旅游投资者;②政府协调代表:街道办事处、各区旅游局、村委会。

2)社区管理职责:管理委员会负责实施社区大会以及社区管理机构的决议,负责处理社区日常事务。常设机构人员可以由社区管理委员会成员兼任;社区代表由全体居民推选,代表居民参与旅游目的地、社区的管理经营活动,执行全体居民的共同决议,维护社区的共同利益;政府协调代表处的作用在于履行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保障。政府协调代表处只是行业监管者,主要从外围进行必要的调控管理,不需过多干预社区居民共同决定的合理选择,尤其在经营活动中尽量减少“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避免与居民直接竞争。同时,政府部门应作为中立方,积极调解不同居民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3)利益相关者旅游利益最优化:依据责任旅游开发的原则将商丘市旅游相关利益来源定位于以下内容。

第一,社区居民利益:如书法社区的居民可通过开办书法培训班、出售书法作品、出售文具等获得经济收益;导游优先选用经过培训合格的市内居民;鼓励古城内原有的几家特色餐馆继续经营,每年进行特色餐馆评定,导游有义务向游客推荐古城内的优秀餐馆。

第二,政府利益:如古城内商铺缴纳的各种税费;增加商丘古城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旅游收入的部分返还;古城修复与保护;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游览区农家客栈、餐饮经营者缴纳的各种税费。

第三,社会利益:向当地居民提供旅游开发的实时监控(包括资源开发、规划、服务和市场营销);为当地居民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提高生活质量);要在不压制当地社区的同时保护和保留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如保持商丘古城原有布局风格);对居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改造时,提倡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注重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在庭院构建上,农舍宜坐北朝南,屋后宜增加植被保护(如种植小竹林等),屋前植物宜以落叶乔木为主,夏季遮阴,冬季落叶以利阳光照射,吸收热能。

参考文献:

[1] 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m]. boston: pitman/ballinger, 1984.46.

[2] 张帆. “负责任旅游”概念的起源与发展[j].旅游科学,2006, 20(6):9-13.

[3] kontogianni a,skourtos m s,langford i h,et al. integrating stakeholder analysis in non-market 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asset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7):123-138.

篇13

关键词: 河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旅游资源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依托。其旅游价值主要在于:第一,具有吸引游客前往的品位和较高的历史价值;第二,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第三,参与性强,体验空间大;第四,娱乐性强,体闲功能完备;第五,地域特色鲜明,文化价值极高。[1]河南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合理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又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一、关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发源地,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区,蕴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止2011年年底,河南省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72项,这些都是我省的文化瑰宝,加大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力度,对于提升河南文化产品的整体竞争力,推动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旅游业在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物质文化的价值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品味较高,除少林功夫、朱仙镇木版年画、洛阳牡丹花会等级别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其他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人们对其重视不够,旅游开发的意识不强,开发力度不够。

2.开发利用方式单一,深度开发不充分。

目前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得到部分开发,但大多仅停留在旅游节庆、博物馆展示上,开发利用形式单一,内容也不够丰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存在着简单化、雷同化、庸俗化的倾向,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结果旅游产品得不到游客的认同,缺少市场竞争力。例如,河南淮阳的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泥泥狗反映了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民俗研究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文化教育价值等。当地政府在对此项“非遗”进行开发时,只注重了形式,而缺乏对其内涵的宣传。每年,泥泥狗只在淮阳太昊陵庙会上制作和摆摊销售,由于缺少对其文化内涵的宣传,泥泥狗只能作为普通的玩具进行销售,因此销售价格非常低。因此,当地的年轻人不愿意去做这些泥玩具,纷纷出外打工,结果造成泥泥狗的传承和发展后继乏人。[2]

3.缺乏资金投入,系统开发不够。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就不可能开发成为现实的、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由于缺少资金的投入,配套设施不完善,开发力度不够,影响整体旅游形象,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至今还是“躲在深闺人未识”。比如河南的梁祝传说、董永传说、木兰传说、神话等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文学价值高,但是目前在河南各个旅游景区关于民族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少体现,即使当地居民对于河南有关民间文学的了解也非常少。

4.缺乏系统规划,旅游开发零散。

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旅游局编制了《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建设也较零散,个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开发处于自由、无序的状态,盲目跟风,重复建设,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因此,要尽快制定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建设项目规划。

5.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受到挑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适度旅游开发,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文化效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是如果开发利用过度,则必将带来一定的隐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受到挑战,甚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危险。

6.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要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品开发的相关理论知识,从目前河南省开设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看,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方面的课程,只有少数学校针对硕士研究生层次开设了世界遗产方面相关的课程,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人才。而且河南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和小城镇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旅游人才显得更缺乏。

三、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原则

1.原真性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主要在于其独特而鲜活的原生地域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避免虚假性和欺骗性的旅游活动,不能盲目地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接受的现代元素,注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真性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面形式与内在意义达到统一,只有这样旅游者才能真正体验到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具特色的魅力。

2.保护性原则。

对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与保障,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把开发利用放在第二位,要做好科学规划与政策法规的保障,采取妥善、有效的措施,保护好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使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弘扬。

3.综合效益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一种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旅游形式,任何旅游开发活动都不能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不能只为谋取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必须坚决制止歪曲历史文化原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开发行为。因此,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协调统一起来,取得更大的综合效益。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应用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领域,在旅游业开发中,同样也要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995年颁布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明确指出:遗产地旅游发展应该循序渐进,维护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态环境,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科学严格论证的基础上,确立合理的开发范围及程度,不能超过遗产地的旅游资源容量和环境容量,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四、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构想

1.节庆活动模式。

节庆往往凝聚着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集中体现了该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游客参与到当地的节庆活动当中,不仅能体验和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而且在旅游活动中也能被异域的民俗文化所感染与熏陶,能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情感的共鸣。[3]

在现代旅游开发活动中,借助节日的形式,举办文化节、艺术节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例如2008年洛阳牡丹花会以节庆的形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牡丹花为媒介,扩大招商引资,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种节庆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河南的知名度,促进了河南与世界各国的广泛交往,能让世界了解河南,也使河南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促进了河南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为河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模式。

主题公园,也称微缩园或人造景观,主要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自然、文化、人文遗产,以及各种可能溶入的景物融合到一起,以突出一个或多个主题的人造景观[4]。

开封是七朝古都之一,宋朝在此建都的时期也是开封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至今,开封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宋朝传下来的。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就是以弘扬宋文化著称的主题公园。整个公园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范本进行设计。园内建有宋代科技馆、宋代名人馆、宋代犹太文化馆、张择端纪念馆,园内的工作人员一律着宋装,向游客展示开封的沛绣,品尝宋代小吃、名菜,参与土员外招亲抛绣球活动,体验柳条秋千、宋代浪船、蹦鞠等活动。[5]

3.工艺生态园模式。

工艺生态园模式主要适合传统手工技艺类和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河南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制作、洛阳唐三彩、泥咕咕、禹州钧瓷制作等,这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创建工艺旅游园区,旅游开发不能停留在一般层次上的观光,而应注重提升园区内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设计开发一些游客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参与实践过程中能充分领略到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上,应采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进行动态的呈现,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4.旅游商品模式。

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创收、创汇的一种重要来源和提高旅游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购物对象的旅游商品既是旅游者的经济消费品,又是文化消费品,是经济与文化的统一体[6]。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显著的旅游商品资源开发价值,其中的“真不同”洛阳水席既是目前河南餐饮业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目前全国餐饮业唯一的以全套宴席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相当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知名度。要围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开发具有鲜明的河南地域文化特色和优质优价、装饰精美的旅游商品,并以此作为提升河南旅游产品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7]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要充分认识其旅游价值。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可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注入新的血液与生命力,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彭顺生.世界遗产旅游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72-75.

[2][5]石素真.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06-108.

[3]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新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315.

[4]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53.

[6]石美玉.旅游购物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75.

篇14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保护

1.研究对象

1.1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指的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而且必须是一座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获得“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必须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准并公布。

国务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共计99座,此后十几年间又有陆续增补。截止到2012年,中国已有119个市、县、区获得“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1.2城市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指的是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

城市旅游开发则是以城市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开发活动。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1保护对象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按照旅游资源的各自特点可以分为七类,保护对象也因此各不相同。

以北京、西安、洛阳、南京为代表的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作为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和古都风貌。

以平遥、韩城为代表的传统风貌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完整建筑群。

以苏州、桂林为代表的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彰显鲜明个性特征的、因历史原因而叠加的古建筑和山水环境。

以银川、丽江、拉萨为代表的地方及民族特色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由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的城市风貌。

以上海、遵义为代表的近现代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

以景德镇、自贡为代表的特殊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与城市中在历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某种职能相关的文化风貌。

以山海关、济南、无锡、长沙为代表的一般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对象主要是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

2.2保护措施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特点鲜明,形态各异,保护措施也各不相同。总体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点:

(1)根据国家城乡规划、文物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2)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3)应当统筹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历史文化名城全局保护的资金,并将其纳入政府投资管理程序来执行。

(4)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赠、资助、提供技术服务或者提出建议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

(5)对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2.3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的名胜古迹,饱含历史的沧桑,悠久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人类历史的古老见证。人们越发意识到全人类价值的统一性,并把历史文化名城视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认识到为后代保护这些名胜古迹的共同责任。将它们真实而完整地传承下去,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者的职责,又是旅游从业者的义务。

众多历史文化名城能够经久不衰地延续并发展下来,其核心因素就是这些市、县、区始终代表着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并把其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留传给后代。不研究古代文化,不保护历史遗产,就不可能创造出新的、现代的城市文化,更不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

3.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3.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

我国拥有超过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涌现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历史文化星空中的璀璨明星。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这些代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但饱经自然因素的破坏,而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还遭到了人为因素的破坏,很多名胜古迹都已面目全非,面临湮没的危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不再局限于凭吊、怀古、探险等内容,旅游活动日新月异,旅游现象也变得更加复杂,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否完全适应游客接待、文化承载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持续发展等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旅游开发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旅游城市化带来的巨大人口压力,造成旅游资源、景区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风景名胜区不断遭受蚕食和破坏。

(3)现代城市景观与旅游整体环境意境不协调。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矛盾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保护与开发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不过在合理利用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全可以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3.2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的办法

如何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开发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资源,实现其历史文化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使其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仍能保持其历史个性及其风貌,并富有创造性地传承给子孙后代,是旅游从业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针对旅游开发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3.2.1避免超负荷开发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必须以此为前提来进行。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所以不考虑景区承载能力的超负荷开发,对景区的长远规划和长期经济效益的增长有害而无益。可持续的旅游开发以发展为核心,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基本手段,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改善为标志,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

3.2.2实施保护性建设

保护性建设的目的是彰显个性品质,为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真实的载体,避免文化的同化、异化和商品化。

3.2.3杜绝粗放型管理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在旅游开发中应尽力改变因宏观调控乏力或规划执行随意性大的发展格局,改变对景区开发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实施全新的开发战略。

4.结语

国务院先后批准公布11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是国家在新时期加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必将对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事业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研究也必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力求使研究者在旅游开发理论方面有所创新,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使游客在享受高品质旅游服务的同时,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醇美。

【参考文献】

[1]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996.

[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