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0 09:56: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文化旅游开发规划,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古城保护;文化传承;生态规划;商丘古城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78-02
一、目前现状及问题
(一)商丘古城背景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新城区的建设和旧城区的改造也随之加快,很多古老城市的传统文脉及建筑风貌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城市特色,沦为缺少历史根脉的城市,古城保护已成为许多城市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对古城改造和规划的过程中,应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对其整治和改造,保护好原始的古城文化风貌,从而协调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关系。
商丘古城是明清时期的归德府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古城墙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950米,总面积1130m2,并被水域面积达8000多亩的护城湖怀抱其中。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渗透进这方水土,商丘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于是“商丘古城”名扬其外。古城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城墙、城湖、城廓“三位一体”、外圆内方,形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以及优美的护城湖水利风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沉淀及大量的文化遗迹,现已开发为旅游项目。旅游开发较集中在由城墙北门“拱辰门”至城墙南门“拱阳门”的中山北街以及直穿古城南部城湖的中山南街沿岸,街道两侧名胜古迹众多、官宅府邸毗邻,钱庄、店铺、作坊林立,成一字线性串联分布,形成了具有古城风韵的集旅游观光、购物娱乐、休闲游憩中心。
(二)经济发展下古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商丘归德府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给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带动了旅游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古城人口和建筑密度过高、危旧建筑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居住环境恶化等使古城老化和衰退的问题日趋严重。随着旅游开发古城流动人口的增多,以及经济大发展下交通的人车混合,古城原始街区的建筑材料和构造及原始空间设计和公共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古城原住居民和旅游带来的大量流动人口的使用需要。古城旅游街区改造已成为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二、古城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理念
(一)商丘古城保护与开发的意义
商丘古城中山街是商丘古城历史上经济、文化中心。街道两侧名胜古迹众多、官宅府邸毗邻、钱庄、店铺、作坊林立,展现着历史发展时期的民俗、民风,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通过合理的改造规划与空间设计和公共设施设计,可满足商丘古城旅游观光、购物、休闲娱乐活动中心的现实需要,满足成为商丘古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载体。商丘古城文化遗产有着其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观赏价值、旅游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就是对古城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对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
(二)保护性生态规划的理念
秉持古城文化性、原真性、自然性、生态性,进行保护性古城旅游区规划设计。古城保护的终极目的,是更适合人居,供世人观赏、研究和利用。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促进商丘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整体保护的思想,重点保护商丘古城文化传统环境和风貌;既保护文化历史有形的和无形的遗产,又维持并发展其社会功能,改善古城基础环境设施,提高古城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生态景观旅游轴线。调整商丘古城内不合理的用地,改善居住环境、交通条件,达到人、自然、古城的和谐统一。
历史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的根本是可持续发展。坚持整体保护的思想,重点保护商丘古城文化传统环境和风貌;既保护文化历史有形的和无形的遗产,又维持并发展其社会功能,改善古城基础环境设施,提高古城居民的
活质量。实现古城保护、城市发展、适宜居住、生态优先的“四位一体”的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生态古城文化旅游区。
三、可持续性规划的实施方法
1、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本着保护原始的古城文化风貌的原则,在规划和设计中协调好古城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关系,创造更适合人居,供世人观赏、研究和利用的古城文化旅游区。保秉持古城文化性、原真性、自然性、生态性,既能传承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又维持并发展其社会功能,以及改善古城基础环境设施,以人为本,满足原住居民生活以及旅游流动人口的需求,达到人、自然、古城的和谐统一。
2、保护原有的丰富的景观轮廓线,保护城湖水系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景观轴。绿地系统规划秉承合理布局、生态优先、多层次公园结构体系、因地制宜的原则。创造城湖生态景观旅游轴线。对城湖绿化景观采取分异化、差别化生态聚落处理方式,将生态聚落分为陆地公园型、湖堤型、湖心岛屿型三种主要类型。同时维护城湖水利生态系统安全,对水资源进行生态景观利用和保护以及对太阳能、沼气、风能、地热能源的利用,确保古城人居环境及古城文化风貌的可持续发展。
3、在建筑装饰、室内设计方面,设计风格保持与古城文化风貌相协调,将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的表现手法与传统元素相融合,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将合理的空间形态表现古城风貌的精神内涵。通过对平面、空间、院落等特征的分析研究,从中发掘地域性文化建筑、民居建筑、及商业建筑等特点,将建筑风貌传承与满足现代化生活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创造古城居民生活生态、环保、舒适的宜居空间。创造功能合理、环境舒适、既能与大环境相协调又能符合人们生活需要的室内空间实现古城保护、旅游发展、适宜居住、生态优先的“四位一体”的创新型可持续发展古城文化旅游重点街区。
四、结论
商丘古城区文化遗产有着其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观赏价值、旅游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在保护性生态规划设计过程中,既关注了对古城建筑、街景的整体改造,又注意保护文物周围的历史性环境,使得两者有机融合。最大限度保护古城风貌的原真性和整体性,既要保护其形式,也要保护其内涵。注重全面保护古城有形风貌即物质文化历史遗存的同时,强化了对古城无形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形成相得益彰的优势叠加整合效应。对古城文化资源的整合,是一次传承性的再创造。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开发和谐地统一起来,保持原住居民的地方性生活和文化风貌,既不损害历史整体美感,又能步入良性循环的现代可持续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杨瑞奇著.商丘地区建筑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5.3.1.
[2]赵保佑.商丘与商文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关键词] 民族建筑文化 旅游开发 贵州
建筑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克服自然,改变自然的斗争的纪录。也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是最耐久的一类,所以它所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文化,更显著、更多面,也更重要。因此,民族建筑文化资源是贵州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有利资源。但贵州目前的旅游开发侧重于自然景观和民族节日文化,对民族建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贵州旅游开发应全面发挥资源的民族属性,系统研究民族建筑文化及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充分认识并挖掘其旅游价值,这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贵州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途径。
一、民族建筑文化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全省共有49个民族的同胞在这里栖居。其中,苗、侗、布依、仡佬、水、彝、土家、瑶、回、壮等18个民族是贵州的世居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8.98%。贵州各族人民,依山傍水,造就了风格迥异多彩多姿的民族建筑。“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与文化,特别是与物质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并且通过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同精神文化发生联系”。特殊的地理环境参与和影响了文化的形成、进程和传承,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环境中世代居民生产、生活的创造、传承及其延伸的结果。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民族生态环境,就有什么样的适应这种生态环境的民族建筑。建筑受环境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建筑的选材,民居建筑由于受才力、物力、人力及交通可进入性的限制,大多选择就地取材,民族地区的石头遍布,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首选建筑用材;其次,必须考虑地形、采光和空气湿度的影响。贵州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房屋的建筑风格就出现了“干栏式”的建筑结构。河网密布,阻碍人们的交流,所以风格各异的桥梁建筑就是贵州民族地区居民生活和生产上具有代表性的实用建筑。
二、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
贵州民族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完整的、丰富而集中的建筑文化,包括民居建筑、交通建筑、宗教建筑,反映了建造它的时代和地方的多方面的生活状况,政治和经济制度,同是也贵州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代表,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1.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国家标准分类体系,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有古城镇、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传统与乡土建筑、古桥等基本类型(表1)。
2.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1)地域性。贵州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其次是黔西北、黔北,这些地区都有不同建筑结构的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民族建筑。其中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依山就势修建的“干栏式”建筑,比如,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吊脚楼。以及侗族的鼓楼、风雨桥等。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建筑形式主要有石板房。在黔西南的清镇、安顺、平坝一带,这一地区的民族建筑多为砖石结构,呈平面布局,楼层多为4至5层。由于地形开阔也分布了一些防御性建筑和宗教建筑,如屯堡建筑和安顺文庙等。这些民族建筑形式都是其他省份所不多见的。
(2)资源内容丰富性。独特的民族环境提供了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原料,是生产、生活的活动场所。因此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如民居建筑、特色村落、古桥、古城镇、水工建筑等十多个基本类型。
(3)资源组合好。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风景相得益彰。在贵州民族地区,有黄平、镇远的舞阳河与古城镇、宗教建筑和苗族文化的组合;安顺屯堡建筑与中原文化相结合。
三、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对民族建筑文化缺乏认识
正确认识和定位建筑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位置,是民族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建筑文化资源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凝聚了人类对环境利用、适应的科学认识。从古人类的石器加工,到夜郎时期的“干栏式”房屋建筑,以及今天的民族聚落、村寨的布局等,都自觉和不自觉地遵循“因地制宜”的意识或原则。各种各样的民族建筑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建筑的选材和选址上,民族地区的居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尽量运用当地的资源,就地取材,使建筑和聚落布局、逐渐适应民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水文特点。具有相当丰富的科学内涵。但是,在很多地方却仅仅热衷于交通、宾馆、餐厅、茶楼、游乐场所的修建,现代旅游设施的建设重于对古民居和景观聚落的保护,对于大量急需维护的古建筑的价值缺乏认识,对周边生态环境也缺乏资金投入。黔东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古镇和苗王城、黔中六枝特区月亮河布依族民族生态园和紫云县格凸河景区、黔西威宁草海旅游区等许多地方,传统的民居建筑都已破败不堪,当地老百姓鉴于经济实力,只能用一些木柱暂时支撑行将倒塌的旧房,一些古老的寨门、城门、城墙、廊亭、祠堂、碉楼等公共建筑也大都缺乏修缮。
2.对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缺乏保护
对民族古建筑的保护一直都是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因为世界上得以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或者比较完整的遗迹几乎都是使用石料建筑的,而贵州的民族古建筑大部分都是土木或者砖木结构,即使侥幸免于虫蛀鼠啮,也难以经受气候和时间的考验,不少画栋雕梁都在无名火灾中灰飞湮灭。而在旅游开发中经常出现违规搭建或者移为他用的现象,这就势必加速了古建筑的毁灭。其次,在旅游开发中为了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许多旅游开发者对待民族古建筑的态度是追求“修旧如新”而不是“修旧如旧”,每一次整修都不是局部修缮而是整体重建,这也造成了对古建筑的一次次破坏。不少古老建筑不论其始建朝代如何迥异,最后往往都变成明清建筑式样,甚至是上个世纪的面目。最后保护民族古建筑的一个关键是资金问题,在各地方政府近来纷纷制定出台的保护性政策措施中,大多将该建筑群的旅游收入抽取一定比例,作为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这样一来,为数不多的民族古建筑又面临着过度旅游开发带来的伤害。
3. 对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缺乏管理
目前,贵州各地相继建立大批以旅游为目的的民族村寨(镇)和旅游景区,在很大程度上对民族文化起了重要的保护作用,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凡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命名的民族文化村寨或古城镇内的历史遗迹和古民居建筑都保存得较好,而非命名的民族村寨及遗迹和古建筑都面临着破败、荒芜和消失的境况。黔中安顺市七眼桥共有八个屯堡文化村,唯有国家和省政府命名的本寨与云山屯得到较好的保护,而其他六个则是断垣残壁或被改建。位于贵州六枝特区新窑乡牛场坝苗族石头寨是一处以苗族石头房而闻名的村寨,老寨因其挂牌保护而被完整地留了下来,新寨则被现代新房所取代。另外,据调查很多村寨和景区的管理部门对传统民族建筑保护意识不到位,很多具有特色的古民居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有的已破损不堪,甚至废弃;有的被撤毁新建;有的古镇街巷原有的遗迹与新修的现代建筑相互混杂,完整的聚落格局和周边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四、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1. 开发原则
(1)确立各区域的民族建筑文化开发主题。贵州民族地区的高原峡谷地形与人文活动共同孕育了丰富的民族建筑文化类型。在旅游开发中,应结合区域实际,寻求鲜明的建筑文化主题,如兴义的峰林谷地聚落与田园耕作文化,黔中高原的石板房建筑等。
(2)自然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突显文化的多样性。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认识和了解民族自然环境,增加科学知识,培养正确的自然环境观。这样产生的旅游行为,是文化旅游行为。民族建筑文化是人类在适宜民族环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人地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物态、心理等特殊独有的现象。旅游资源的开发将自然与人文的整合是任何地区所追求的目标。贵州民族地区优美的自然风景,将与之和谐的建筑文化进行有机的叠加,必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原则。由地区自然、人文景观的差异和认同产生旅游,贵州民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有雷同也存在差异。在开发时在挖掘自身优点的同时,要防止其文化内涵的退化和丧失,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2.开发模式与对策
由于贵州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的东部,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80%以上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300 mm,全省湿度在70%~80%左右。在此条件下,修建的房屋必须具备防潮的功能,木架结构的“干栏”式建筑,采取上层住人的方式就避免了湿气,也避免了暖湿地区的虫蛇侵袭。贵州广泛分布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也为民居建筑提供了丰富的木材,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提供了丰富的石料。由于在贵州地区,水系的二元结构特征,大部分地区缺水。因此,民居多布局在河谷和有泉水出现的地方。依山傍水的布局,不仅风景优美,充满诗情画意也达到了“木方水圆”的理想效果。因此,在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走生态旅游的道路,发展以民族建筑文化为主的生态旅游,突显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建立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
(1)大力普及民族建筑文化知识,加强建筑文化旅游的生态意义。主要包括民族建筑的形成原因、建筑特点、科学价值、文化内涵、美学特征等基本知识。通过对这些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广大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对民族建筑文化的欣赏能力,引起旅游者对民族建筑旅游的兴趣。从而促进以贵州民族建筑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的发展。例如在介绍民族建筑的美学特征时,可以说明贵州民族民居一般为三间正房,以中间堂屋为中轴,两侧对称,圆直的木柱展现出挺拔有力的线条美和对称美,象征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若为两间,右边一间则为堂屋,堂屋用于祭祀祖先,一般不住人,体现了以礼为基调的礼乐和谐美;房屋构架的檩、梁、柱皆用圆木,保持了木柱生长的自然形态,堂屋的围壁木板不能倒立,蕴涵着“回归于自然”的象征意义。
(2)着力塑造生态旅游形象,确立各景区的民族建筑文化主题。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根据景区的实际,确立鲜明的生态建筑文化主题,如安顺屯堡建筑文化,通过对屯堡建筑的了解和认识体验600年前中原地区的民风民俗、花溪镇山村石板房建筑文化、西江千户苗寨建筑文化等。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造就了不同的地貌条件。总体上说,全省地势起伏大,山地多,平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在此条件下,各民族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尽量利用原始地貌环境中的坡、沟、坎、台等为地貌形态,随高就低修建住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当地的一种旅游景观,因此可以在深入发掘地方文化的同时,整合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结合区域实际,丰富旅游产品的层次。
(3)加强对现有建筑物的保护,对已破坏的建筑物进行生态恢复。首先,体会“修旧如旧”的新含义。“修旧如旧”自老一代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提出以来,一直被作为古建维修的重要纲领。“修旧如旧”的原则关键在“旧”字上。“旧”实际上就是古老历史的代名词。“旧”并非狭义的旧,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表面上的陈旧破败,而应理解为过去。“旧”还应有更加深层的理解,它代表了古代建筑过去所具有的各方面的历史价值,《雅典》指出:“保护文物就是要保护那些饱含着千百年历史信息的历史见证”。维修古代建筑就是要让这些历史见证不致损毁,“修旧如旧”,应理解为:在对古代建筑的维修过程中,尽量保存那些含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成分,并使它们在维修前后没有任何改变。
对已破坏的建筑物要进行生态恢复,主要可以从加固地基,增强结构,更换材料入手。但是这些措施都会对古建筑本身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木结构能不落架的就不落架,能局部落架的就不全体落架。由于木结构建筑决定了它在自然条件下是会风化朽蚀的,所以建筑材料的更换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尽量保存原始构件,能加固的不更换,能墩接的不更换,能替代的则尽量保持它原来的位置和形象。
(4)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指旅游行业第一线的相关人员和建筑维护和保护的相关人员。我国历史悠久,遗留下来的各个时代的古建筑相当丰富,对这些古建筑进行研究调查,需要大量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以及有关文物、考古、历史、民俗、美术、建筑、规划、结构等各学科的专家。同时工作在第一线的导游人员也必须具备基本的建筑知识,这样才能指导游客欣赏和理解建筑的文化内涵。
因此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不妨向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发达国家如日本、欧美等国学习,在一些高等院校中专门设立民族建筑保存学科、出国培训一批民族古建筑保护专业的专家学者、专门培养专业人才。在对导游人员的培训时也可以加强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学习。在学习国外先进的保护措施的同时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创新研究,从而更好地保护传统民族建筑。
五、结论与讨论
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完整的、丰富而集中的建筑文化,包括民居建筑、交通建筑、宗教建筑,反映了建造它的时代和地区的各个方面的生活状况,政治和经济制度,同是也贵州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代表。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性、丰富性及组合好的特点,与民族自然风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必定增强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因此在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走生态旅游的道路,发展以民族建筑文化为主的生态旅游,突显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建立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但是,它作为旅游资源,在开发类型上,又有一定的单一和局限之处;民族建筑的生态开发,在贵州尚无完善和规范的先例,因此如何对其开发利用和布局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著 林洙编.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 王恩涌编著,文化地理学导论(人•地•文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7
[3] 熊康宁 杜芳娟 廖婧琳: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M].省略ta.省略/22-zcfg/lvbz/zyfl/zyfl.htm
[5] 王正贤著,奇异的石头世界――贵州岩石载体文化[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6] 朱健,董恒信. 浅谈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保护[J]. 山西建筑,2005
[7] 杜芳娟,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地区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应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20(2)
[8] 杨明德等著,贵州喀斯特环境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9] 杨晓辉著,贵州民间美术传承与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10] 张帅华.,对当前古建筑修复的几点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08
论文摘要:喀斯特洞穴是一种旅 游价值很 高的资 源,也是喀斯特地 区一种遍在性资源,是贵州喀斯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在开发前科学调查与研究不足 ,缺乏整体规划与开发设计 ,缺乏文化 内涵,缺乏科学性与艺术性所以大部分在开放不久后很快便进入衰落阶段,使得洞穴旅游资源的资源优势始终无法向经济优势转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在对贵州洞穴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喀斯特洞穴文化的特征 ,并对其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多年来贵州作为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东亚片 区的中心,虽然堪称 “逢山必有洞”,但 由于洞穴旅游开发水平较低 ,旅游开发主要以自然观光为主,开发前期科学调查与研究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与开发设计等,使得大部分喀斯特旅游洞穴生命周期短,衰落快 ,始终无法让洞穴旅游资源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究其原因,洞穴开发缺乏文化内涵是主要原因。所以,挖掘喀斯特洞穴的文化内涵 ,构建喀斯特地区洞穴文化体系,把握喀斯特洞穴文化的特征,是喀斯特地区洞穴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的前提条件。
一、 喀斯特洞穴文化及其特征
1.洞穴文化
洞穴文化 “指的是人类在其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对溶洞的利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含三个方面:表层的物质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层的制度文化或行为文化。”贵州的洞穴文化是发育在特殊地域由很多因素组成的一类独特的文化,包涵了史前山洞文化、民族洞葬文化、洞穴艺术文化洞穴宗教文化、洞穴建筑文化、洞穴军工文化、洞穴探险文化等方面。
2.洞穴文化的特征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地域性。文化是历史发展的淀积,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上凝聚形成的。在文化中,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可以看到自然环境的痕迹(胡兆亮,2001)。洞穴文化的产生有非常明确的地域范围,它的产生与喀斯特的分布有很大关系,与洞穴的分布更是直接相关,没有洞穴作为载体及生存的环境,洞穴文化就无从说起。贵州自然环境中73%的喀斯特分布、“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格局及亚热带的湿热气候为洞穴文化的发育提供了环境基础;贵州喀斯特分布区众多洞穴古人类遗址的发现与非喀斯特区的寥若星晨相比,更是体现了喀斯特洞穴文化的地域性。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二元性。喀斯特洞穴文化具有很强的二元性,一方面,灿烂的史前文化使其文化显得一枝独秀,使贵州文化的研究跳出了夜郎起始的两千多年前而推至了二十多万年前;而另一方面贵州地处祖国大西南的一隅,相对于中心地区,无论就地理位置及文化环境来说,都是边缘,而洞穴文化则又是贵州文化的边缘 ,故谓之双重边缘。一个对外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将贵州与其它省份隔离开来,使得贵州文化乃至洞穴文化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存及保留,洞穴文化一经产生其文化主体精神就不强,文化特质不明朗,难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时会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而在另一方面,史前洞穴文化的辉煌及其向外的传播与辐射使贵州居民又表现出了对外来文化高度警惕,表面开放,实质封闭,在文化上就表现出目光短浅,缺乏自信。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综合性。综合性是地理科学的根本属性 ,喀斯特洞穴文化是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同样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喀斯特洞穴文化从其形成到其内容体系都体现着这一特点。喀斯特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在时空上的一个二元演变过程。在横向上,它受到了本土其它文化要素的影响,受到历史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它接纳了外来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边缘融合 ,并将其本土化;同时从纵向上来说,它又是既有继承又有发扬的一种文化,这是其形成的综合性;从喀斯特洞穴文化的内容体系来看,喀斯特洞穴文化包含了物态、行为、心态等文化要素层,而且各层相互渗透。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时间演进的非线性。喀斯特洞穴文化的演进历史,经历了从表层到深层利用的变化 ,同时也存在着几种利用方式同期 出现 ,在 同一 空间进行叠加,呈现人地关系的时空交叉重叠现象。如历史发展到近现代 ,当工业文明进入到洞穴 中时 ,仍然还有一些人在选择洞穴作为栖息地。“三线建设”中的洞穴军工文化,以及很多国家利用洞穴作核试验基地是现代文 明的体现 ,而贵州紫云宗地的苗族同胞对洞穴居住地的选择,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沉积在现代社会里 。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多层次性。喀斯特洞穴文化是一个庞大体系,包含了意识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文化层。其物质形态主要包括了对洞穴中自然物的加工、洞穴中的文化沉积及利用洞穴作承载物的各种物质文化表现形式 ,如洞穴宗教建筑物、洞穴军工厂等;在意识形态层洞穴文化主要表现在洞穴的艺术、文学、宗教等方面,如洞穴的岩画、书法及描写洞穴的诗词;在制度文化层上洞穴文化的表现主要是通过洞穴文化的物质形式的外延而产生的,如洞穴的丧葬文化。在另一方面,喀斯特的洞穴文化作为文化,按照流行的人群,可以划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文化主体的抽象性及敏感性 :洞穴建筑与古人所使用的工具 ,是洞穴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料来源于与洞穴发育有很大关系的喀斯特环境或直接来源于洞穴中,它直观地指示了环境 ,是对环境组成物质的敏感反应。喀斯特的洞穴文化同时也是抽象的意识文化领域里的东西,人,frl-/E难直观的看到它,其与环境的关系大多是间接的,很难用数量来进行量化的。就像洞穴的原始宗教反映了人们的某种环境心里 ,但并不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喀斯特洞穴文化的主体是抽象的。
喀斯特洞穴文化价值的滞后性及间接性。岩画中所反映的生活及狩猎场景或是其他的图像在现在来说,它是文化系统中的无效要素,但它却具有积淀价值及结构价值,并随着历史的推移而凸现。文化增加了民族 自信心,文化让人们得到美的享受,但它是没有直接的经济价值的,其主要通过它的社会性、通过对人们思想及行为的影响表现出来,它是一种间接的表现。
二、喀斯特洞穴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
资源的旅游价值是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因此具有科学、历史考古、艺术价值的洞穴旅游资源应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但在现实的资源旅游开发实践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通常我们认为文化内涵很深,价值很高的洞穴旅游资源被开发成旅游产品后旅游者却寥寥无几,门庭冷落。再加上洞穴旅游旅游资源的特殊性、遍在性及脆弱性,所以在洞穴旅游的开发中必须协调好资源一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1.贵州洞穴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首先是资源的整合。由于贵州洞穴旅游资源是一种遍在性资源,分布零散,没有形成可以集多种内涵为一体的旅游地,很难形成质量较高的旅游目的地系统,因而整合开发就是必要的。资源的整合首先是资源种类上的整合。
其次是空间上的整合。旅游目的地空间布局的整合本质上是旅游 目的地重新获得发展机会,复苏生命活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把有条件进行旅游开发的区域纳入到旅游开发的体系中来,由相关区域旅游的开发进行经济联动 ,通过旅游发达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的梯度推动落后区域的旅游发展。
最后是观念的整合。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利用雅文化资源提升贵州总体旅游产品的品位提高贵州的旅游形象。例如,洞穴军工厂已经废弃,开发者如果将这废弃的厂房加以利用 ,在洞穴中摆上飞机模型,并对洞穴军工厂形成的历史、政治原因进行讲解 ,将机器轰鸣的热闹景象在再现将“三线厂”昔 日的辉煌,今 日的发展形成一个雅俗共赏的解说系统,雅文化的大众化还是可行的,当然,大众化了的雅文化要被大众所接受同样还需要借助媒体的有效解释。
2.贵州洞穴旅游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开发
一方面,贵州旅游洞穴的开发由于多数缺乏规划 ,保护意识较差,洞内环境破坏严重。主要表现在洞穴的功能设计、灯光和游路的设置上科学性较差,使得洞内各种类型的自然景观,尤其是钟乳石类次生化学沉积受到破坏较多,也较严重。再加上没有合理规划游客数量 ,导致洞内空气 中co:浓度升高,产生不利于游人健康的空间环境通风状况改变,沉积物氧化,沉积物中的低价铁变成高价铁,使钟乳石之类的生长受到极大的影响钟乳石颜色变黄、变深,光泽变暗。如织金洞,洞穴深部,由于灯光的照射产生了一些像苔藓类的低等植物 ,极具旅游观赏价值的卷曲石、晶花等 ,已经老化变色甚至脱落。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在旅游实践活动中,人们没有把旅游资源的消耗纳入旅游成本之中,忽视和歪曲了旅游成本的构成,低估了旅游的成本水平,虚增了旅游新创造价值部分。尤其是对于具有独特性、脆弱性、敏感性、连锁性 、非逆性和异质性的洞穴旅游资源,其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时间,一旦破坏,将是永远的“失去”。所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是资源保护的关键。对已开发利用的洞穴 ,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并在做好资源保护的基础上 ,扩大其开发利用途径,挖掘其文化内涵,做到资源一环境一效益的协调发展。
3.贵州洞穴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开发
贵州旅游洞穴由于在开发之初多数盲 目上马,没有做好资源的调查,所以使得各旅游洞穴在景观类型上单一 ,缺乏文化内涵,洞内景点规划重点不突出,遍地是景;景点的命名随意性较强 ,脉络不清;重神话及传说或“象形表征”现象严重,缺乏科学性及艺术性,景点文化解释雷同较多,而且浅显,意境不够深远。在另一方面,由于导游人员(尤其是景点导游)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导游词多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为主。以龙宫为例,笔者在还是儿童时就到过龙宫,其中“龙女闺阁”、“老龙坐宫”等景点就已经如此命名 ,时隔 20年,当笔者再次到龙宫时,解说词还是 “涛声依旧”,几无变化,令人乏味。完善景区文化解说系统,将文化及科技解释放到解说之中,增强解说系统的科学性 、艺术性、文学性及美感;将洞穴内大量的彩灯换成 自然灯光,尽量避免灯光对洞穴环境的破坏;发掘洞穴多样性资源,使洞穴的文化价值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廖婧琳.喀斯特洞穴文化体系构建及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 学学院硕士毕业论文 2004)
2.屠玉麟.独特的文化摇篮一喀斯特与贵州文化.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
3.史继忠.诱人的伊句园一贵州史前文化fMJ.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4.王良范.贵州岩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5.史继忠.贵州文化解读.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6.唐文元,刘卫国.夜郎文化寻踪.成都:四川人民 出版社.2002
7.王政贤.奇异的石头世界一贵州岩石裁体文化[M]贵阳:贵9、I’l教育出版社 ,2000.
8.刘敏中.文化学学文化学及文化观念[M].哈 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9.胡兆亮,阿尔斯朗,琼达.中国文化地理概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林继中.文化构建文学史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产品
一、问题的提出
从历史的角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态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包含了更多时代迁徙而容易湮没的文化记忆,更应加以珍视。人类社会需要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留住记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所幸,目前各界得到共识的是,旅游开发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使其真正发挥“遗产”对后世子孙的价值。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比较集中的“老、少、边、穷”地区,旅游开发不仅增强各族人民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激励人们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这些地区的文化底蕴,更能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累资金,甚至为区域经济做贡献,意义重大。
贵州省地处西南内陆,不邻边、不沿江、不靠海,省内地形崎岖,其中87%为山地、10%为丘陵,仅有3%为平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极大的限制了贵州的交通发展,致使区内与区外联系薄弱,显得相对封闭。然而,多年来一直被视为贵州社会经济发展绊脚石的交通条件却促成了区内特别是民族聚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较为丰富和完整的保留,怎样把先辈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转化为旅游资源,使旅游与保护得以互动,成为今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怎样科学规划才能使我们的遗产更加真实动人的展示在世人面前?如何保证旅游开发带来效益的同时保护这些遗产?本文试图以相关理论从宏观上探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的旅游产品开发问题。
二、以原生态原地开发为主
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即直接把现实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并保持其原貌的开发模式。如实地民俗村,实地民族村代表着民族文化村建设发展的方向,在旅游发展中可以充分展示民族风貌,保护民俗文化,帮助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使旅游者产生真实的民俗审美感受。实地民族村一般不须大兴土木,只用少量投资,对景观略加整理、修葺,搞好环境卫生,培训好有关人员,就可开放接待游客,就可以将民族建筑、歌舞、风味食品、服饰、工艺、特产提供给游客。实地村寨保持着原有的风貌,能够真实展现当地民俗风情,使游客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氛围,这正是民族旅游的最大魅力,也是民族旅游的灵魂所在,对于那些“老、少、边、穷”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保存较为完好的遗产旅游地,这是一种较好的开发方式。
生态博物馆模式。1971年国际博协大会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并迅速形成了时间运动。生态博物馆观念,是基于对传统博物馆将文化遗产搬移到一个特定的博物馆建筑中,使这些文化遗产远离了他们的所有者和所处的环境,把原生性的活的文化变成了“僵死的记录”这一弊端的认识而建立起来的。生态博物馆的基本观点是:文化遗产应原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及环境之中。在生态博物馆中,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可移动实物、传统风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从1997年到2004年,我国和挪威王国合作,在贵州六枝梭嘎、黎平堂安、锦屏隆里、花溪镇山四个古老的民族村寨建立了生态博物馆,形成了具有独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生态博物馆。
尽管不是所有的村寨都有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条件,但生态博物馆的模式给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启示。即我们把一些待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村寨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保护,既把它看成是一个“博物馆”般加以保护和建设,又以一种“活的”、“动态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
二、以异地开发为辅
主题附会型开发模式。指将非物质文化旅游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狮”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放,但近期“网狮园”推出了“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各厅堂分别表现一两段苏州评弹、昆曲等各种类型的地方文化旅游艺术,游客同时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色下的意境。贵州著名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地处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内,主题附会开发具有一定的地缘条件,风景区面积大、游览时间长,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戏、苗族芦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歌舞可安排在合适景点,既丰富了风景区旅游产品类型,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又能使游客在枯燥的观光活动途中得到休息,避免长时间游览的视觉疲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附会型开发,应以知名度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级别较高的旅游资源结合,如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级别较高的景区内引入地方最赋特色、知名度最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短期表现型开发模式。一些特定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只存在于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苗族的“鼓藏节”、“斗牛节”、“三月三”、“四月八”,布依族的“查白歌节”、侗族的“萨玛节”等,其本意并非为了发展旅游业,故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二是流动性的文化旅游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内外演出的松桃苗族花鼓、傩堂戏、下火海等,展现了民间文化璀璨的艺术风采,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前来欣赏和旅游观光。短期表现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也是聚集人气、提升知名度的时机。
一个民族的节日庆典是综合展示民族文化,体现民族个性的重要形式。各民族的节日庆典较多,涉及生产、生活、祭祀、信仰等各方面,可以利用节庆活动(包括民间传统节日和现代富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开展节庆民俗旅游。如苗族、土家族、彝族等各民族的民间歌舞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风格各异、异彩纷呈。将各种民族味浓厚的民族歌舞、器乐、曲艺资源应用于旅游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艺术性于一体,既可以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充实游客的文化艺术生活,又可以营造旅游的欢乐气氛和艺术环境,调动旅游者的参与性、积极性。
三、适当考虑浓缩或整合模式
关键词:贵州乌蒙山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09
0 前言
贵州乌蒙山区包括位于乌蒙山腹地的贵州省毕节市的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威宁自治县和七星关区7个县(区),遵义市的桐梓县、赤水市和习水县3个县(市),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共10县(区、市)和1镇,是一个少数民族较为集中、多民族聚居、生态环境脆弱、贫困问题突出的典型代表区域。贵州乌蒙山区现有总人口944.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804.8万人,境内有彝、回、苗、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0.04%。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构成了该区旅游开发中的特色性旅游资源。因此在整体开发和依托热点景区的基础上培育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拳头型旅游产品就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
1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该区资源开发的基础
乌蒙山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革命老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超过20%,其中超过万人的有彝、苗、回、布依等4个民族。众多的民族也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最著名的有六枝梭戛苗族民族风情、六枝坝湾六月六布依风情、水城南开苗族跳花节及赶花场等,在这一地区夜郎文化、红色文化、古城文化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1.1 独具特色的夜郎文化是乌蒙山区最大的特色
夜郎文化是贵州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即已提出,是当代贵州文化的重要基因或源头。它是由夜郎时期及其之后居住的各民族共同创造而成,同时也是夜郎与周边各地区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夜郎的许多风俗习惯以及居室建筑形式对现代也有较大影响,如风俗习惯中对生殖、祖先、鬼灵等的崇拜都一直影响到今天人们的生活。在居住形式中如巢居、山处、“干栏”等形式,对布依族、侗族、水族等居住方式有较大作用。能够显著反映独特的夜郎文化的著名旅游景点主要包括:普安铜鼓山、赫章可乐古墓遗址、十里画廊、六枝朗岱古镇、岩脚古镇等。
1.2 少数民族独特风俗是乌蒙山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
乌蒙山区少数民族众多,主要包括彝、回、苗、土家、仡佬等,每个民族独具特色且丰富多彩的民族活动构成了乌蒙山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以乌蒙山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彝族为例,据《史记》记载,汉代进入贵州的彝族先民在以畜牧业为主兼营种植业的基础上受到濮人耕田与定居文化的启发,加之所处乌蒙山区拥有优越的气候及自然条件,因此彝族先民在该区域逐渐定居下来。随着彝族人口的大量居住,他们所携带的独特的风俗习惯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比如,彝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最隆重并且被我们所熟知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在火把节这一天,彝族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并且伴随着跳舞唱歌、赛马、摔跤等活动。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2 贵州乌蒙山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2.1 开发现状
2.1.1 已开发主要景区
(1)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
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开发及正在开发的景点主要有古夜郎漂流、小水月亮河、新站花坝、官仓钓鱼台、马鬃苗族风情、九坝黄河沟、木瓜水银河、黄莲自然保护区、凉风垭森林公园、王家烈公馆、古夜郎及李白流放地、周公馆系列、羊磴河峡谷漂流(铜鼓滩漂流)、马鞍山古人类遗址、“桐梓人”遗址-九坝岩灰洞、柏箐自然保护区、西湖、娄山关、环县城风景区等。
(2)贵州省赤水市。
赤水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市地形主要以高原峡谷和山原峡谷为主,全市森林覆盖率76.2%,居贵州省第一位。赤水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该区著名的特色景观包括瀑布、竹海、湖泊、森林、桫椤、丹霞地貌等,赤水市不仅有修理的自然景观,还包括人文景观和遗迹,因此赤水市著名的“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遗址”被中外专家赞誉为五大特色。伴随着旅游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加快了赤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2010年,共接待游客1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5%、463%。
(3)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
七星关区位于黔西山地北部,著名的旅游胜地包括翠屏旭日、北镇雄关、灵峰仙境、响水轰雷、阳山松涛、天河乐园等。其中尤以小河景区最为著名,小河景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建有茶牌室、烙烤房、餐厅、游泳池,尤其以“生态、民族文化、避暑、探索”这四大核心主题最为引人注目。另外该区还拥有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该红色遗址位于市区和平路74号,建于清末。由于该馆拥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贵州元老周素圆先生的住所,同时也是司令部驻地。为了进一步传播其深远的历史意义,1985年为了纪念50周年取得胜利,贵州省、毕节市拨出专款,对司令部旧址进行全面大方位修复。
2.1.2 景区发展现状
随着乌蒙山片区旅游的市场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逐步提升,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如表2所示)。2013年,乌蒙山片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847.36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45.2%,近七年年均增L率为38.8%;旅游总收入359.99亿元,比2012年增长45.1%,近七年年均增长率为43.1%。其中,贵州省所属区域接待国内外游客3496.61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59.6%;旅游总收入251.69亿元,比2012年增长49.2%。在乌蒙山片区旅游客源及其收入总体快速增长情况下,贵州乌蒙山区域旅游发展水平最高,这与其所辖范围较大以及拥有众多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息息相关。
2.2 存在问题
综观贵州乌蒙山区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体的旅游资源开发,总体上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以科学规划为基础的全面、统筹、系统性的开发。即目前贵州乌蒙山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大体上是各个县市各自为政独自开发,开发的过程也基本呈现模仿性的零敲碎打这样一种状态。很少有民族、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共同协调的、并且经过专家充分论证与专业规划层面上的合理布局与科学开发,更谈不上整个乌蒙山片区范围内的全域性发展。总体来说目前该区域开发所呈现出的状态是只重视本辖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强调本体利益而忽视全局利益与长远利益,因此这种状态难以凸显民族文化所独有的特色,同时也难以适应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全面需要。
(2)旅游业发展整体较为落后,尚未形成集约的发展方式。
(3)旅游产品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落后,不能满足游客全方位、多方面的旅游需求,进而严重阻碍了该区旅游品牌的构建和产业形象的树立。
(4)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总体上处于相对孤立的开发状态,没有能够与附近其他热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因为这种整合不仅可以增强该区的地域性整体吸引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景点集群效应进一步打造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体的旅游品牌,从而增强整个片区的旅游知名度。
3 贵州乌蒙山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
3.1 建立旅游品牌理念识别系统
理念识别系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根据理念识别系统原理,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价值体系应建立在科学分析少数民族文化形态、各种旅游资源和内外部环境基础上,提出贵州乌蒙山区独特的经营思想和观点,提炼出差异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精神价值,并将独特的理念和追求形成口号。
塑造贵州乌蒙山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理念识别形象的出发点在于:贵州乌蒙山区旅游的“标志性产品”是其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保存完好的旅游资源。贵州乌蒙山区旅游品牌理念识别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上进行塑造,其一是从该区地理位置角度出发,即针对贵州乌蒙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打造“磅礴乌蒙气势”的理念;其二是从其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角度出发,在“多彩贵州”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以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多彩贵州,彩色乌蒙”“一城一山亦景亦色”其三是从其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出发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口号,比如“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纯纯的风俗,暖暖的民情”“体验乌蒙磅礴气势,亲历民族特色风情”。这些口号的打造不仅可以宣传贵州乌蒙山区独特的旅游资源还可以对旅游者形成一定的号召力与吸引力,以增加景区知名度与影响力。
3.2 旅游品牌的行为识别系统
行为识别系统主要是指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市民行为这几个层面构建贵州乌蒙山区旅游品牌行为识别系统。
政府行为:贵州省政府应根据战略部署规划,结合该地资源优势,以山地特色为载体,构建生态旅游大区,将乌蒙山区打造成夏季高原运动、避暑、观光、休闲、疗养的度假旅游胜地。
企业行为:首先,要通过建立从业人员培养体系、考核体系和工作竞争体系等一系列的体系机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气质形象和综合服务水平。其次,对景区内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实施标准化管理。再次,对旅游商品进行精品化设置,要开发设计出一批可收藏、可纪念、可馈赠的旅游纪念品。该区应该注重从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等方面培训出一支高素质的旅游服务队伍,在规范化服务的基础上,努力推行能满足游客所需的特色化服务。
居民行为:在行为识别系统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居民形象能体现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居民的整体意识和行为意识能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景区的旅游观念,所以政府在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同时要大力提升当地居民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给旅游者展现一个高尚的理想的旅游风貌。
3.3 设计旅游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视觉直接对受众进行传播和感染。
首先可以从人流量大的地方、人们必须经过的地方入手,首选就是火车站和客车站,在出入口大量展示乌蒙山区的旅游景点,让旅客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景区的魅力。
其次是在城市的道路旁、公交站台、标语区尽可能多的宣传乌蒙山旅游景区,另外还可以从市内的交通工具入手,出租车、公交车以及通往各景点的车辆都可贴上乌蒙山景区的宣传标语。
最后景区可以设计一些景区内游报或方便携带的旅游卡片、旅游纪念品等,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以土豆、羊肉系列为代表的新型旅游食品和绿色生态旅游食品能使游客尽可能快的了解当地旅游特色,在景区内的餐馆均可有当地的特色美食等。
参考文献
[1]丁春娇.综述乌蒙山片区旅游业发展现状[C].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昭通市人民政府.第五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乌蒙山片区发展论坛论文集,2015:5.
[2]刘祥恒,罗明义.乌蒙山片区旅游发展及扶贫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08):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