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9 16:04: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创新实践设计教育
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的观念不断地发展,设计已经不再只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更重要的是设计与科学的调和。探索未知,为后工业社会寻找新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理念,需要发展、深化和创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并在艺术教育实践中不断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1深化设计教育理论体系
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传承了德国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德国包豪斯的教育实践中,形成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实践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实践为教学和研究提供验证,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可能的经济支持。这种良性循环的教育体系,更能培养出社会和市场上急需的合格人才。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还可以掌握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他们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在今天的经济市场条件下,需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学校设计教育并没有完全达到社会或者市场需求的标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完全依赖用人企业,给学生就业造成压力。
2建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模式
2.1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艺术教育本身富有创造性,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一批富有时代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的以单纯传授艺术知识、训练艺术技能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集体绘画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育方式,营造人性化的教学氛围,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适合的手段、方法,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个性化体验、自由尝试和表现自我的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加强基础课教学适应性与专业课教学实用性
艺术设计教学应纠正以往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在基础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逐步塑造出充满创造性、个性的表达自我。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制订改革方案时,经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现实的就业需求,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性。
2.3增强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艺术设计是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相渗透的。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今天开放的社会中,对外设计服务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学校应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的设计理论过度转化到设计实践中,增加理论指导实践的针对性,让学生在实际的设计项目中不断提高理论的深度,解决不断发展的设计实践中的问题。
3把握艺术设计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3.1艺术设计的发展必须适应科技的变革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科技主义文化已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设计已变成了一种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综合学科。新世纪的设计观念是,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质设计向非物质设计转变;从产品设计向服务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转变。人们的需求重点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转移。我们的社会从过去的“硬件社会”向今天的“软件社会”转化,人类已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因此,设计与社会经济形成互动的关系是设计艺术发展的大趋势。在这里,任何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和衡量标准都显得毫无意义,设计师同时也是艺术家,它将充满感性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合理的生存空间,在更高层次上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2艺术设计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因为那是孕育它的土壤。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审美观和哲学观,因而使得设计语言是富有生命力的、是永恒的,是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设计是文化的设计,而不仅仅是流行的色彩与块面的罗列与拼凑。对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借鉴是在传统审美基础之上进行的。当代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然立足于本土文化,将精髓融汇于现代思潮中,丰富我们的生活,成为一个多极化的现代国际文化体系。在未来的设计趋向中,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价值观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把握住历史的契机,站在新的高度对中国传统哲学观、美学观的再认识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道路。
3.3坚持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克服语言障碍,是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
的基本前提。因此,在艺术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是引进优秀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的必然要求,是传统文化国际化的必然要求。这也必然要求我们的教学方式有所创新,至少要掌握一门国际化的交流语言。那么什么是“双语”?准确地说,双语教育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标。
二、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从人类文艺发展的阶段来看,21世纪是现实主义和西方现代主义对立融合的时代,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主流的时代。被时展促发而逐渐醒悟的艺术教育开始观念和体系上的变化,这就大大拓展了僵化的思维模式,从各门类教育加强艺术文化的教育、艺术教育增加文化和跨学科教育都显示了一种变化趋势。但不能不看到目前良好的艺术教育观念变化后面,也严重存在着把“艺术教育”简单地局限于国内,没有把传统的艺术教育与现代新兴的思潮相结合,不能走出去,不能将自己的思潮用大众化的双语转化为国际文化,因为这也正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弊端,这也突显出双语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必要性。
现代艺术教育继承了传统艺术的精华,同时在社会大炉中也提炼了更多的元素,它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也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延续下去,创新使得艺术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了,就艺术教育来讲,他的国际化程度已达到了一定的阶段。从艺术的起源到今天,他的大半成就来自国外,英国、法国是艺术的真正殿堂,那么又要如何将这些精华吸收到中国来呢?如果语言不通,又从何谈起艺术教育国际化呢!因此,艺术教育的趋势表明双语教学是势在必行的。
三、现代艺术中运用双语教育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艺术教育的方向、培养对象和师资出口都有了较大改变,传统的教学要求和课程设置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综合高校的艺术教育也面临着时代机遇也存在较大问题:没有双语教育的艺术教育,没有精英化的艺术技巧教育,培养出来的都是难就质量要求的泛泛人才。但艺术就是精英和天赋的领地,针对艺术类学生而言,双语教学颇显重要,这也是高等院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头等大事,某些艺术类学生因自我行为控制能力差,特别是在对外语科目的学习上存在很大的误区,中国的艺术学生普遍认为外语不能在艺术道路上发挥很大的作用,只要掌握专业技能,就能工作。这种思想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各种艺术门类中,英语成为了一门必学科目,以汉语和英语同时作为学科教学媒介的“双语教学”在全国呈现蓬勃发展趋势,这是我国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特别是现在的艺术教育教学中,很多的应用软件都是通过英语编程而成,如果你不掌握这一门语言,你将无法操作计算机,也将无法把自己的设计意识体现出来,更谈不上能创作一件成功的作品。因此,只有扩大艺术教育的思路,使学生的这种思想从根本上改观,才有可能体现出普泛基础上的艺术精英教育的水平。
四、在现代艺术教学研究中如何促进双语教育
1、修改教学大纲,理解双语教学内涵
确定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双语课程开发的研究专题,就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教学策略与手段、共同探索有效的课程实施策略。帮助双语教师逐步形成正确的双语教学理念和策略。还应该指出的是,双语教育应该是双文化的教育,因此双语教师应对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具有较深刻的理解,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差异,并能在教学中教育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使其通过双语学习,既能学习学科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又能吸纳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2、营造双语教学氛围,创造艺术双语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主渠道。双语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定学生在双语学习中的目标?如何解决学生的词汇量与艺术双语学习需要之间的矛盾?在艺术教育双语教学中教师们更加重视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前阅读、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组际交流,更加注意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语言材料去获取新信息、学得新知识,更加重视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探究和主动建构。
3、加强艺术双语教育师资培训,增强双语教学实力。 首先利用寒暑假进行艺术教育双语教师集中培训,对艺术教育双语教师进行英语能力综合培训,特别是对艺术类学科专业术语进行专门的训练。其次组织一些艺术教育双语教师到国外进行培训。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到国外艺术学校见习,与当地艺术教育教师交流教学体会,搜集双语教学资源。再次定期进行艺术教育双语教学优秀论文评选和交流研讨活动,为艺术双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
关键词: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趋势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发展大国,在国际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艺术教育,中、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交融,出现了多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和载体,只有充分利用多元文化,才能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多元文化发展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多元文化互相包容、共同发展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并对当代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具体而言,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多元文化对传统艺术教育模式造成了严重冲击。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碰撞,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出现了新型的教学方法,也新增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并且使顺应时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其次,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审美特征越来越突出。审美是进行艺术教育的本质目标,艺术教育可以为学生带来审美感受与体验。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审美特征变得越发突出,学生可通过分析艺术作品蕴含的文化历史,了解文化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民族概况、地理环境,从而不断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最终实现全面发展。最后,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和其他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实现了一体化发展。艺术教育中,会涉及许多历史、自然及地理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从不同角度去考察艺术作品的价值,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得到了进一步还原。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时,还能积累其他学科的知识,实现知识的一体化发展。
二、当代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现状
艺术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为我国培养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人才。但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文化教育观念落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工作正处于发展阶段,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而这种差距最主要的表现为文化观念方面的差距,并且与现下多元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悖逆。我国现下的艺术教育还处于“一元化”状态:在教学中会发现有一些教育学者将欧洲古典艺术当作现代艺术的文化形式,过分地推崇国外的艺术文化,忽视了本土文化;还有部分教育学者故步自封,只注重传统文化,漠视世界文化,文化视野狭窄。这两种现象是“一元化”概念的具体表现,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为此,2014年的国际艺术教育学会特别提出,要增进世界文化交流,将我国的艺术教育转向全球,从而加快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相信此举一定能促使艺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将我国艺术教育改革提上日程。
三、当代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措施
(一)注重生本理念,感知多元文化情怀
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对当代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新推行的《艺术课程标准》明确地将理解多元文化概念作为重要的教育要求,并且提出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对多元艺术文化精髓的学习、了解多元文化的价值,从而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努力奋斗,这是对我国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最新教学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即把学生当作艺术教育的核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这有助于激发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吸纳多元文化的意识,不断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创新艺术形式,感知多元文化情怀。如《孽海波兰》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对原昆曲的改造,在这个曲目中,梅兰芳先生通过改变头饰及妆容,为曲目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使作品富有时代气息,因而红极一时,这是艺术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此为例,让学生大胆地对《孽海波兰》进行改造,为其注入多元文化元素,在创新中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从而感知多元文化情怀,促进艺术文化发展。
(二)认清本土文化,确立正确艺术价值观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注重外来文化的引入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本土文化的发展。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让学生认清本土文化十分必要,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民族文化,拥有强烈的民族情怀。如带领学生鉴赏国外油画艺术品时,使其在感受西方油画写实或抽象主义带来的美好意境的基础上,明白中国传统的笔墨山水画也有营造独特意境的方式,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让学生感知西方绘画艺术的写实与中方绘画艺术的写意,让学生全面地认识绘画艺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显然,以往的教学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使许多学生过分地推崇西方文化,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教师应首先对多元文化有更充分、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本土文化和其他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
(三)注重文化创新,培养学生的多元发展理念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对于艺术的追求越发浓烈,因此,艺术教学除了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著名艺术家阿恩海姆曾经说过:“艺术形象诞生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使其符合时展要求,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教师的教学必须注重文化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元发展的理念,并使学生多方位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把创新应用到实践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时,可从一些中外艺术大师通过多元文化融合取得艺术突破的感人事迹出发,引导学生肩负起文化创新的使命,帮助学生形成多元的文化发展理念,不断创新艺术形式,从而推动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四)开拓文化思维,扩展学生艺术视野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进行艺术教育时应改变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更多艺术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艺术内涵的理解。首先,要注重新型媒介的运用,如利用网络或媒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艺术前沿知识的传播,赋予当代艺术教育更多活力与生机,为学生营造更加开放的教学氛围。通过引进新型媒介,对学生进行直观的艺术教育,拓宽学生感知艺术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全新认识。其次,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些与艺术现象有关的艺术活动,如在上课前,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谈论当下热点的艺术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多元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对旧的艺术形式进行创新,赋予艺术作品新的艺术形象,这些开拓学生文化思维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让学生走在艺术教育的最前沿,促进艺术文化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当代艺术教育要紧随时代形势,注重不同文化的交融和应用,抓住多元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不断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推进艺术教育改革,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和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J].史林,2006,(5):185-188.
关键词: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价值定位 改革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飞速发展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是以不断增长的教育要求为导向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共识,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承载着崇高的文化使命,统摄着大学生人生之意义、道德之完善、生存之价值及心灵归宿的精神文本,理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顺应这一形式的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生存空间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教育的整体目标才能最终实现。然而,当我们置身教育大发展的宏观环境中客观地看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时,不难发现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仍然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在明确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定位后,探讨其改革发展趋势,不仅对培养和造就完整的、具有创造性的、全面文化心理结构的大学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战略意义。
1.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
法国著名史学家丹纳(1828―1893)认为,[1]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本质,即主要特征、显著属性、重要观点、主要状态。艺术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使人类摆脱动物性,开始一种高级的生活――关心人自身和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无任何功利目的地静观默想。公共艺术(Public Art)泛指在公共空间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的造型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即通过艺术知识的讲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着重对人们进行的情操教育,是集娱乐、欣赏、基本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的渗透,优化人的知识结构,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心灵,发展人的创新思维,培养人的感知性,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2]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就是指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其主要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以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形式展开。公共艺术教育和专业的艺术教育是有区别的。公共艺术教育不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过于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它是在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的前提下,以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基本能力为目的,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艺术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己任的素质教育。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和谐健康的审美观,提高人的感知力,激发人的创新思维。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是传统概念中的智育所不可替代的。艺术创造中的主动性、自创精神和求异思维,直觉的敏锐性以及内在的理性逻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因此,许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开设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书法、影视、篆刻、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的课程,对大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培养大学生运用模糊性与主观性的思维探索、理解、接受新事物,激发和强化他们的创作冲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以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依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可以定位为: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2.1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1897―1896)认为[3]:艺术是人类创造出的对具体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它能引起我们精神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它通过一定的形式深深地启示精神的意义、生命的境界、心灵的幽韵。“艺术是心灵的体操”,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可以在艺术的感染、熏陶下得到矫正。艺术具有情感宣泄的功能,人的多种本能和欲望由于受到社会道德、宗教、世俗信仰以及纪律等因素的制约,更多是处在压制的状态。显然,艺术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使他们保持饱满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心理医疗的实践也证明,艺术对于治疗某些心理性疾病,如精神分裂、抑郁等有特殊疗效。
大学生处在思想、心理变化最为重要的时期,其压抑的心理能量可以通过音乐等艺术的形式得到宣泄,在艺术世界中得到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满足,并把他们本能的欲望升华为社会所允许、可接受的文明形式,把人的动物性和社会性、感性和理性统一起来,使人的情感和心灵得到净化,实现对人性的改造。显然,通过一定的艺术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良好、健康的心理。
2.2促进大学生个性价值的实现。
在艺术创作和表现这类外化的建立美的活动中,其中有审美心理活动的参与;在艺术的鉴赏和评价这类审美体验过程中,也有内化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建立。美感对人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在艺术创作中综合运用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形体艺术及言语艺术等,从而提升自已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可见,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注重人体感官与自我情感不断走向身心协调,并能将抽象思维有机结合,使人脑能协调发展能自觉地将道德品质内化为一种自觉的内美升华,促进道德境界的健康发展。
艺术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历来都是以人的“主体创造活动”探寻生命意义的,其所显现的形象、精神、情感、思维与审美等具有很强烈的个性取向,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的独特性,为学生的个性价值实现另辟了途径。
2.3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公共艺术教育涉及的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和转换,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在联想、想象,甚至幻想的基础上无拘无束地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艺术本身就是人创造的产物,艺术美的魅力就在于能扩展人的心理空间,大大激活人的创造性心理活动,表现为创造的行动,而公共艺术教育正为培养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公共艺术教育鼓励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勇于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追求个人独特的风格与色彩,以及在施行技术时的构思和表现方法上突破技术的极限。
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各种艺术媒介,使全体学生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达到一种美的境界。而感受和领悟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发挥想象力的过程,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往往在瞬间发生;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是一种顿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教师通过营造一种平等、开放、自由的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促使大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感情,以使其思维的独立性、变通性、流动性得以尊重。
2.4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艺术内容、审美情趣和创新源泉,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要内容。我国的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曾经根据艺术的审美本质与对象及其物态化的程度,将艺术分为实用艺术、表情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等。种种艺术,都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与表现形式。校园文化是艺术作品的概括,以及艺术思想的升华。正是有了这种类繁多的艺术门类,才使得校园文化在色调上显得多姿多彩,在内容上显得充实饱满,在表现上显得青春美感,在气息上显得充满活力、蓬勃向上。也只有这样的校园,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支持,吸引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参与,体现出和谐的氛围。
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3.1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大加强,很多大学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公共艺术课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公共艺术课程普遍存在着课程不被重视、缺乏设计、杂乱无章、质量不高等现象。具体表现为设置随意性大,设置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除了本专业以外基本都把它们列入选修课的范围,并且对于课程的名称及其相关内容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都是各校自行其是,而有些高校的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的配置不够合理。很多专业课不只涉及本专业的范畴,还会和其他的艺术种类有着一些必然的联系;有相当一部分高校虽然设立了公共艺术课程,却并没有真正实施,因为其在经费投入、必要的教学条件和课程设置上都还远远没有到位所致;在课程层次上,公共艺术课没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忽略了课程内涵的提升和实践的延伸。这样的现状无形中造成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畸形发展。
3.2法律不健全、培养模式功利化。
为了体现教育的民主性,保障每一个学生接受公共艺术教育的权利,应开设多门艺术类选修课配合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现在国内很多高校明确规定大学生必须完成艺术类选修课的学分,用相关规定要求学生参与,以达到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普及性艺术教育的效果。近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学校艺术教育的法规文件①,应该说,教育部系列规程要求的颁布对各高校具体实施艺术教育提出了法规保障和政令要求。但是由于各种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督导机制的缺失,各省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甚至有的高校至今对教育部的文件仍然拒不执行。
当今教育的市场化、功利化、大众化趋势,使得艺术教育无法确保在自身功能、本体规律上运行延伸,从而失去了其理应担当的文化意义和现实责任。其后果是基础教育只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培养;急功近利的培养模式使大学生艺术素质普遍滞后,艺术知识与创新能力严重地“贫血”,艺术审美鉴赏力浅薄低弱等。这导致高校学生与艺术的情感疏远,主体精神审美情感的欠缺与个性审美取向的迷离,价值标准与生活品质的不和谐,这些结果客观上直接制约着大学生综合心智、健全人格的形成。
3.3评价体系单一化。
目前,高校在设立的公共艺术选修课中理论性偏多,与学生今后工作学习联系紧密实用性更强的艺术类选修课较少,评价体系不合理,任课教师考核机制不健全,学生存在混学分的倾向。这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减弱了教师教学的激情。
4.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趋势
4.1理顺“审美感知”与“艺术创新”的辩证关系。
国家教育部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地阐述了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差,智商不低,但他们对艺术的了解,几乎是“空白”。为此,应使他们对各类艺术的载体、形式,以及各类艺术的历史、源流、特性有大概的了解,知道各类艺术之间的共性和特性,从而使他们在把握艺术外部形式的同时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通过感悟、想象,对艺术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从感性到理性、从浅层次到深层次,达到一个更高的审美境界。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对美的创造能力。创造即创新,是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艺术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唯有“创新”才能激活。艺术教育要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活跃思维,要引导他们联想、思考、探索,把他们打造成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完整人格的新一代。艺术教育对建立人的全面文化心理结构,培养和造就完整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5]
4.2设置交跨的公共艺术课程。
“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6]美国当代著名音乐艺术教育家(Bennet Reimer)贝内特・雷肤说:“以若干人文艺术学科的结盟是对艺术境界的最好说明,也是进入艺术境界的最佳途径。”[7]可见,实施学科交跨具有广阔的前景,尤其对公共艺术学科。西方的很多大学早已实现了学科交叉,尤其艺术课程实行学科综合,跨系、跨专业选修学分更为普遍。我国很多教育专家也纷纷发表己见,提倡学科交跨机制,这样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互补融合,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渗透科学的方法和精神,将各自的单一目标融合到总目标中来,达到教育的完整性要求。显然,开发、设置、实施高校艺术课程的综合与学科交跨,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我们应大胆地探索开办“艺术与教育”、“艺术与健身”、“艺术与心理”等各类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艺术素质与其他素质的融合,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8]
对于艺术类专业,可采取与姊妹艺术相互交叉或与非艺术学科相链接等多种教育形式。如音乐、美术专业的学生可相互交叉选择一门基础课或有代表性的专业课,让学生了解不同专业的共性和不同的表现手法,使他们懂得物物相需的生态关系,不仅体现在各门艺术之间的艺艺相同,更重要的是把这个相互通达的艺术整体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等紧密联系起来,以拓展想象空间,加深对艺术的理解与诊释。[9]在课程层次上,公共艺术课应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充分发挥其在知识传授、思维训练、人格陶冶等不同层面的作用。注重课程内涵的提升和实践的延伸,不仅能够弥补各自学科的缺陷,而且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刚开始进行艺术普及教育时,学校应开设赏析类课程,但随着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我们开始把赏析课向两头延伸,即向上往美育、艺术理论方向延伸,提升课程的深度和内涵;向下往艺术实践和技巧课延伸,让学生亲身参与艺术活动。
4.3组建各种大学生艺术社团。
在高等学校加强艺术教育,不但要开设艺术选修课,让大学生掌握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要积极组建大学生艺术团等文艺社团,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以歌咏比赛、舞蹈比赛、器乐比赛、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提高成员的艺术素质,活跃校园文化。但在高校开展学生艺术社团活动,应该把握本校的艺术教育的定位,在基层艺术活动普及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再通过它的示范和宣传作用,促进大学生艺术活动的普及,绝对不能以社团活动代替艺术课程;不能将课外艺术活动作为单纯知识技能训练的场所,而应该在保护并不断提高学生艺术兴趣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艺术知识技能的训练。
4.4健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相关法规建设。
大学生通过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综合的艺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使他们的艺术能力和个人素养得到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加强和完善艺术教育政策法规建设,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高校的艺术教育不是教育的“附属品”,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各种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管理。为了确保高校艺术教育的顺利推进,高校也要转变以往僵化的思想观念,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艺术教育法规,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认识美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课程实施水平,使公共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高校还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02)》提出的要求,并结合本校的实际,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4.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从辩证法看,和谐既表现矛盾的同一性,同时也体现矛盾的差异性。学生年龄结构有差异,兴趣爱好有差异,个性价值取向有区别,所来自的地区文化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他们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接受程度不同,评价方式也应该不同。但是差异性中也存在同一性,那就是对自身价值与个性展现的尊重。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要讲究“和而不同”,在大同中存小异,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多元归于一体,一体包涵多元,让多种评价方式共同存在。在具体操作中要克服专业化倾向,以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开阔、是否有创新,教师知识是否渊博,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技能的掌握和认知水平评价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又要对学校的教学决策进行评价,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五、结语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高校的深入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以其特有的艺术教育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将其作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并确保其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得到发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汲取现代教育理论的新成就,综合现代教育模式研究的精华,结合高校艺术教育的特点和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在传统教育模式上突破、创新,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把艺术的学习型课程转变为研究型与实践型紧密结合的新型艺术教育模式。
注释:
①教育部2002年7月颁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一栏里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要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教育部对普通高校开设包括音乐艺术在内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目标、设置、保障等作出了法制性规定。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31.
[2]苏玲,曾艳,贺才琼.深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9-101.
[3]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4.
[4]庞海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5]黄小明.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J].艺术百家,2004,(1):116.
[6]李政道,杨振宁.学术报告厅――科学之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2.
[7]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297.
关键词:职业学校;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27-01
一、职业学校艺术教学的紧迫性
职业学校的艺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职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处事方法,合作能力是职业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通过一些以集体活动开展的行为,让学生懂得协作配合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形成具有统一认识和共同情感的团队协作精神,而且每个个体会自愿的为了整个团队而接受法律的约束、从而形成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这也是学生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艺术教育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操,比如一些服装设计和表演专业、计算机网络制作以及动漫制作等,这些都是需要具备很好的额审美能力才能在职业生涯中有所建树,学校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操和审美能力,切实综合的发展学生素养,使其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个体参与到以后的社会工作竞争中。
因此,职业学校需要将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作为培养综合人才和育人的目标之一。
二、职业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艺术教育起源于西方,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了属于我们本土的一种具备地域性质但是皆具世界通性的一种教育。由于我国职业学校众多,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一些职业学校对于艺术教育的不重视,主要体现在:1、意识不够强。办学者往往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招生、就业、学校规模等这些事上,却忽视了学校内涵的建设、打造特色学校、品牌专业以及提高学生素质这些软实力方面,特别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下的功夫不够,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力度明显欠缺,殊不知这些软实力正是构建学校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的竞争说到底其实是学生的竞争,只有具备良好的学生人才,学校才会具有竞争的实力。2、师资不够。老师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主导人员,目前职业学校在艺术类教育方面的老师配备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一直以来对与艺术教育的不重视而造成的,从而使得艺术老师在学校教学中专注力不够,能力素质好的基本都会寻找更好的出路,导致了职业学校艺术老师不仅师资不够同时教师的质量也参差不齐。3、艺术教育氛围不浓。由于目前学校在管理模式上的一贯风格,使得学校重视技能以及就业方面的氛围营造,而缺乏对于文化、艺术等氛围的营造,学生在学校中得不到更多的艺术给养,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对于艺术的一种追求,导致学生艺术素养不高。
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模式及改革
1、转变观念,配备充足的师资力量。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老师是教育的主导,这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和相互影响的管理。职业学校需要根据具体的学生的数量以及专业设置过程中的要求配备相应的老师数量,如果老师的数量太少,根本难以维持正常的学校授课,如果过多,则会造成师资的极大浪费,所以合理的配备师资力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学校组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确定。对于没有艺术类专业的职业学校,基本可以配备一名音乐老师和一名舞蹈老师,这样就能基本满足学校平时的日常教学活动。而对于艺术类学校或是有艺术专业的职业学校,则要增加艺术老师的数量,以满足教学要求,并且确保艺术教学的质量。
2、合理设置学分机制。要切实的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开设足够的艺术课这是很必要的,同时也必须的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经的模式。学校需要对专业学生开设一门或是多门的艺术课程,并且实行学分制管理,将艺术课的学分纳入到学生的学分制中,成绩合格的课程可获得一个学分,这样从某些层面来讲可确保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同时还要每周固定安排时间上课,学生学完课程之后,成绩合格取得1学分。通过上述的这些改革,学生不仅能提高其艺术修养,也能通过艺术课来弥补文化课或是专业课所缺的学分。
3、教学需要面向全体。学校招收艺术专长的学生进入学校组成艺术团体来参加各种比赛和表演,已经成为学校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种方法,并且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但这些活动的受益范围有限,一般只是参加表演的人员可从中受益,但对于表演能力不强但酷爱艺术的其他学生来讲,也同样充满了对于艺术的渴望,所以学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同等教育,进一步提高其艺术素养和能力,做到均衡发展。
4、提高教师素养。老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到授课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学校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老师的道德、世界观、教学态度、行为举止和治学精神具有极大的敏感度,并受其影响。因此,这就要求艺术老师在具备很好的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倾注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充分了解学生做好沟通工作,以自身为榜样感染和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