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民素质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农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素质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生产经营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手段所发挥的作用逐步凸显出来。尽管经济手段能够对农民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调节,但却不能替代思想教育,缺少了思想素质教育的农民素质教育是不完整的,尤其是当前农村经济步入飞速发展的关键期,对农民精神文明的要求和标准也会更高,所以对农民的思想素质教育应该不断地加强而不是有所放松。要想为农村经济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要把推动农民思想素质水平的提升作为根本依托,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互相支撑,营造健康持久的环境。
(二)文化科技素质教育
就当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而言,绝大多数农民的学历在初中及以下,也就是90%以上的农民都属于半文盲的状态,文化科技素质较低,进而影响到了农村经济建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为农村产业的改革发展注入动力,就必须要把侧重点放在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教育方面,使广大农民能够不断加入现代化的农村人力资源队伍当中,积极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最终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农业的创新发展。同时还要落实科技兴农,科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民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以外,还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掌握科学的管理经营方法,对农业生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提升农民的生产技能;利用环保等综合技术,推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
(三)智能素质教育
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层次大幅提高,农民劳动不再局限于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而是成为了一种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劳动活动,对科技提出较高要求的同时,也要求农民具备完善的智能素质,适应综合性劳动的需求。具体而言,智能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造能力。也就是积极投入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只有具备创造能力的农民才能在实际活动当中开拓创新,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迁移能力。也就是能将自身所学的技能、理论知识等纳入个人素质结构当中,并将其恰当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当中,实现理论到实践的顺利迁移。第三,自主创业能力。也就是对市场以及个人有全面的把握和认知,能够综合相关条件来发展优势经济产品或项目,在市场经济当中立足。第四,信息捕捉能力。即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当中,耐心观察以及捕捉价值高的信息资料,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个人经营行为的调节。
二、农民素质教育提升的方法
(一)积极推进学历补偿教育
学历补偿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知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且文化素质也是农民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智力水平等,让广大农民也享有学历教育的机会和平台,使得他们能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不平凡的价值。在农民学历补偿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农民的现有文化知识能力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农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在学历补偿教育持续不断推进当中,农民能够提高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做到与时俱进,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发挥力量,也让新农村拥有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培养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农民素质教育的提高离不开对农民的科学化培训。同时,教育培训必须将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增收作为重要的目标,具体而言是要把农民现有技术作为基础,充分了解农民的意愿和想要通过培训教育达到的目标,并在尊重其意愿和标准的前提下,来进行教育培养,最大化地发挥农民的自我发展水平。在技能培训上,要把市场作为根本的培训导向,结合市场需求来提高技能训练的实效性和应用性,使得农民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技能,也为农村的劳动力转移打下基础。在实用技术层面,可以紧密地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结构调整进行整合和适应,使广大农民能够掌握大量的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三)有效提高政策扶持力度
农民素质教育的提升以及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活动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这也要求政府的有关部门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机构的资金扶持力度,使得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经费来对当前的教育培训条件及环境进行改善和优化,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素质教育和培训支持。同时,为了让农民能够减少培训学习的成本,激发他们参与素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政府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农民素质教育经费,并要求培训机构和相关单位能够适当地给予优惠和费用减免支持,降低其学习成本,让每一位农民都能够拥有参与培训活动的条件,使得他们接受教育的权益得到根本保护。
(四)积极发挥村干部的作用
在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当中,村干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搭建了政府与农民之间沟通的桥梁,从这一层面上看,村干部的素质高低以及工作质量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一方面,村干部必须要坚持以身作则的工作原则,在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当中率先垂范,成为农民的榜样,不断完善和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并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和提高村民的自觉意识,也就是引导农民一起投入到素质教育实践当中,完善个人的素质结构。可以说,村干部的示范以及榜样作用远远比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要更加的有效,而且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另一方面,村干部必须要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并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努力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切实了解农民在教育方面的需求,解决他们在实际生产生活当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通过积极发挥农民素质教育的作用,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五)转变教育管理培养模式
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需要立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变,那么,对传统的农民素质教育管理模式以及培养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教育管理模式而言,要坚持从农民实际出发,赋予农民更多的办学自,推动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落实灵活化的办学模式。相关培训院校要积极减轻农民的负担,开展内容丰富以及形式多元的短期培训。在内部管理过程当中,需要积极构建科学全面的学校管理体制,增强农民素质教育的质量以及效率。就教育培养的方法而言,必须要秉持以农民为本的根本原则,实施全面的农民素质教育,将基础教育和技能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基础教育当中主要传授实用价值较强的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在职业技能教育当中,需要把侧重点放在技能培训方面,提高农民科学技能的掌握水平;在思想教育当中,要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农民素质教育水平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只有提高了农民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才能够使其在新农村建设当中贡献力量,充分发挥自我意识,让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素质教育提高策略的研究,必须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农民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推进学历补偿教育,引导农民自我发展,并增强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1]郝坤安,张高旗.我国农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甘肃农业,2009,(6).
[2]张金顺.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素质培养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
信息素质是获取、处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质内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手段、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五个方面。对于农民而言,信息素质是指具有基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安全意识,能通过多种途径熟练地利用工具(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获取与农业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吸收和利用,同时能及时自己的信息,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能力。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农民信息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目前农民信息素质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制约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业经济的科学发展,影响他们参与社会建设和分享社会发展文明成果,影响农民家庭收入增收致富。通过走访我们总结出农民信息素质存在的问题:第一,信息意识缺乏。对信息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不关注、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缺乏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意识;第二,获取信息能力低。不能有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对信息获取、利用、存在技术障碍和知识障碍;第三,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偏于保守,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主,对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计算机网络利用较少。第四,自身水平有限。对获取的信息缺乏识别,对安全性有疑虑。因此,对农民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刻不容缓。目前,国家对农民信息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教育开展不足,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大都以培训活动形式授课,有限的培训课也是影响有限,时间不固定,大都是配合农业信息化建设而开展的教育,对提高农民信息素质作用不大。以河南省为例,为适应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每年会办一次信息员培训班,但名额过少,一般一个县仅有一名农民信息员参加培训,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总而言之,农民信息素质教育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作为乡村信息中心的乡镇图书馆,获取政府支持,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优势,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是提升农民信息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乡镇图书馆在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对农民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教育职能之一“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1]。社会教育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它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文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由于农业信息化不断推进,对农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规模大范围普及科学文化教育,强化信息意识,树立科学信息观,以适应社会发展。针对农村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为广大农民服务,加强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担负起历史赋予图书馆的神圣使命。
(二)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的存在,仍有部分社会成员在获取知识或信息方面处于极端弱势的地位。他们不但缺乏通过网络自由获取信息的技术能力,也缺乏通过产业化的信息服务机构获取信息的财力。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这种信息弱势人群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比例,他们的信息缺乏已成为这种国家民主政治进程的最大障碍。而目前可以为他们提供信息保障的机构/制度,仍只有公共图书馆”[2]。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迈进了信息时代。为社会成员带来更多信息接触的平等权利和机会,有利于人们普遍参与信息经济活动,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由于农民信息素质较低,影响他们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来解决日常生产生活问题,不能参与信息经济活动之中,不能分享信息经济发展成果。而图书馆作为国家公益性机构,参与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农民信息素质,消除城乡信息鸿沟,保障农民信息公平,促进农民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图书馆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
(三)乡镇图书馆是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的平台县级图书馆、乡镇图书馆、村级图书室作为基层图书馆,数量多,分布广,离农民近,便于服务,是广大农村地区信息服务中心。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视,乡镇图书馆基础建设和资源建设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规模扩大,经费增加,有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拥有计算机设备,普遍具有网络服务能力,管理手法先进,为农民读者服务手段颇具规范,他们传统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读者的认可,成为他们获取信息、普及科技的公益场所。乡镇图书馆可根据自身优势,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与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场地优势、人员优势,争取政府支持,设立农民信息素质教育培训点,购置相应设备,配备人员,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
三、乡镇图书馆实施农民信息素质教育的原则
(一)多层次教育方法与多渠道教育途径相结合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不一、自身条件多样的特点,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对于种养殖大户、乡村企业家等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较高文化水平的农民,这类人群见识广,一般配备有计算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提升水平,可以网络教育为主,网络咨询为辅方式进行。而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弱但有较强学习愿望的农民,可以通过培训班的方式,利用图书馆设备,通过形象化的功能演示、鲜活的事例说明,实地实践操作、强化辅导等方法加快农民信息素质教育。
(二)以农业信息化为契机,结合农村地区实际,确保教育与应用相互促进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信息素质教育需要切合实际情况,避免教学内容空洞、理论化,教育活动单一。应以农业信息化为契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与文化发展水平,关注农民切身利益,在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农民信息需求。
(三)发挥信息中心作用,注重营造氛围图书馆做好软硬件建设,营造氛围,发挥信息中心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图书馆资源、农业信息化建设资源等来提高信息素质,满足自身信息需求。针对农民喜群聚群议特点,对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供求信息、国家政策信息、劳务信息等农民较为关心的专题设置讨论区、交流区,工作人员加以引导,或答疑解难,或引线搭桥,营造氛围,真正发挥其信息中心作用。
四、乡镇图书馆实施农民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开设农业信息化教育课,提高农民信息意识结合农业信息化建设,开设农业信息化教育课,重申信息重要性。从宏观方面,引导农民充分认识到,信息也是生产力,在信息化大环境下,走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是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认识到信息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家庭增收的重要性。使农民从思想上树立“科教兴农,信息富农”观念。从微观方面,使农民了解信息经济的优势,比如能够了解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掌握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情况,为各种生产和市场决策;在网上实现“订单农业”合作意向;随时通过网上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交易;访问农业专家网站,咨询农业科技知识,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疑难问题;及时了解农业政策、劳务信息等,来实现生产最大收益。这样促使他们去积极创造条件,学习信息网络技术,积极利用县、乡、村信息化建设资源,加快信息观念转变,树立科学先进的信息意识。
(二)开展计算机使用教育和网络资源应用教育,发挥信息优势针对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传统和保守,还不能很好地使用计算机通过网络等现代方式获取信息资源。根据他们水平普遍较低,接受能力较弱的情况,细致入微地开展便于理解的计算机功能、网络资源利用功能演示教育,展示计算机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快捷方便,消除农民对现代化工具和技术利用的恐惧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授课文本则将视频、音频、文本、图表等结合在一起,通俗易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能够随时用视频点播系统进行播放和接收,方便易学。在授课时如果结合农民比较熟悉的事例可以更好地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使农民能够自如地使用计算机、自由上网、简单处理计算机常见故障等。
(三)开展网络信息资源教育,提高农民获取信息能力按照检索、搜集、加工和传递信息等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信息获取能力教育,使农民掌握获取网络信息资源方法和操作技巧。
1.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网络信息检索方面的培训。包括农业实用信息检索一般知识,主要类型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和技巧,农业数据库检索方法、检索策略,网络常用查询工具的应用,网上涉农专题信息的查找方法等。并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特色和实际需要,依托政府网及涉农信息网等权威信息交流平台,对农民常用的、有实用性的各类农业信息网站、农产品交易网站、科技信息网站、农业数字共享资源加以推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即时性,充实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内容。
2.对于检索搜集出来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通过比较、咨询、深度查询等方法,剔除过时、错误、虚假、无用信息,对有益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吸收和应用。
为深入贯彻区委《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和区政府《关于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镇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确保完成今年全镇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任务,切实起到减少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作用。根据余杭区人民政府《关于*年余杭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经镇政府决定,现将《*镇*年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下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培训任务
*年区政府下达给我镇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任务为1021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340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培训30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350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31人。根据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各镇乡作为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的责任单位。我镇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承担相应责任。镇化技术学校要根据办学实际和师资力量开展相应培训工作。各村、社区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镇化技术学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重点要加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训、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训,突出“精兵”农业和“薪金”农民,全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道德的新型农民。
1、农业专业技能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40人。主要是根据我镇优势农产品特色,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经营一产的技能水平或能成为合格的农业产业工人。本类培训由各村组织发动人员,镇农办和镇成校开展培训。此类培训将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指导和实地操作的方式进行。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发给绿色证书或农函大证书。
2、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00人,其中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培训100人。主要是根据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各自不同的就业需求,结合本镇就业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非农岗位就业技能培训,有序向非农岗位转移,成为二、三产业的合格劳动者。此项培训主要包括电脑、电工、电焊、缝纫车工、餐饮服务、冲压工、家政管理、车辆驾驶、机动车修理、农村经纪人、个人创业等专业。各村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人员参加技能培训,使我镇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成为二、三产业的合格劳动者。本类培训由各村组织人员,镇经发办、镇妇联、镇总工会、镇团委等负责牵头,镇成校等实施。培训后,按国家有关工种考核要求进行考核,并发放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50人,主要培训对象是目前已转移到二、三产业,但因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和文化学历,工作稳定性差而可能重新回流到农村的农民。同时,通过培训也可进一步提高我镇企业在岗职工的素质和企业形象。本类培训由各村和有关企业(单位)组织发动人员,镇经发办、镇总工会、镇妇联和镇成校负责实施,培训后,按国家有关工种考核要求进行考核并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1人。培训对象是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不含各类职高、中专、技校)未能继续上学的人员和各类高中的流生,年龄在16至20周岁,步入社会前应参加不少于6个月的相关就业技能培训。本类培训由镇教办牵头,联系各村和有关学校负责落实人员,镇成校负责实施。
二.培训经费安排
根据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对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给予资金保障,为广大适龄农民至少提供一次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培训机会。因此,镇财政也将安排专项配套资金,保证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区委、区政府把“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与转移就业”列为新农村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为此,各村、社区、镇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统筹谋划*年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与转移就业工作,结合各自职责,专人分管,强化工作责任;要正确认识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意义和重要性。镇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要做到培训信息的及时沟通和交流,不定期地召开有关会议。
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农业面临向信息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和有机农业的转变。广大农民能否抓住机遇,把农业生产和经营迅速融进国际大市场,这关键在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对我市而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必然直接影响着我市农业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因而,提高广大劳动者,尤其是新型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已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对此,从事农民教育的农广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为农广校的发展壮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笔者认为,农广校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教育:
一、开放、创新、竞争意识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中国有着占全国人口总数3/4强的农民,他们思想的解放程度,观念的更新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前进的步伐。广大农民只有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投入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中,掌握一些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高的新品种新项目的生产管理技术,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从目前我市现状来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对一些新经验、新技术不敢去尝试,害怕失败,因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速度。针对农民的这种思想状况,我们首先应加大对农民进行“开放、创新、竞争”意识的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农广校学员遍布全市农村的优势,大力宣传经济发达地区思想解放带来的经济大发展的先进经验,使他们率先成为解放思想的典范,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转变思想观念,积极谋求实践致富之路。为此,我们应积极教育引导农民提高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其树立立足本地扩大外向型经营的意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生产适销对路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学会从洋人腰包里掏钱。唐山迁安弘业地毯有限公司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头,真正做到了“从洋人腰包里掏钱”。农业生产更应如此。
二、高效优质品牌意识教育
农产品的质量如何,是国际竞争中的关键所在,我国农业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不仅是数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质量的竞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营养型、健康型的农产品,尤其是加入WTO后,虽然打破了“关税壁垒”,但“绿色壁垒”又成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阻碍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进入的合法手段。因此,农民必须注重在选择优良品种、精耕细作、绿色环保等方面下工夫,农产品才能有望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教育农民树立创品牌意识。在这方面,秦皇岛市卢龙县红星科研中心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在“变”字上下功夫,把甘薯生产加工成薯脯和薯香酥等一系列产品,用优质的产品和精美的包装,创出名牌,占领市场,在外地很是畅销。他们就是在“巧”字上取得了成功。应该说现在我市已越来越认识和重视到了品牌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市经济在这方面已呈现了许多可喜的亮点。如迁安市“金鑫”牌甘薯淀粉、“民雁”牌大棚油桃、“佳宾”牌八月脆桃和“阜安”牌无公害蔬菜商标。为顺应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的“名牌”战略,农广校应充分发挥作为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品牌”意识教育,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专业技术教育
国际间的农业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可以说就是农民综合素质竞争。例如肯德基在我国土豆泥、薯条的销售额每年达好几亿元人民币,但是肯德基宁肯因原料不足而断货,也拒绝中国土豆,这首先根源于我们的科技种田水平低下,产品不达标人家不爱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民对土地的土质、微量元素、适合种植何种作物,心里没底,生产什么基本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农产品质量上不去。从无公害农业到有机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作物生产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这些都足已说明对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广大农民只有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培训,按示范园样板田种地,才能在竞争中以雄厚的实力,独领。针对这种现状,农广校已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作出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如在坚持对广大农民进行正规化学历教育的同时,着力抓好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百万农民大培训等重点工作。大力开展新技术、新种子的试验、推广工作。今后,农广校应进一步加大力度,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动员广大新型农民参加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联办单位的功能作用,深入到农村农民中广泛宣传,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和改革开放的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发展机会。同时,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在教学和培训的内容方面深化改革,增强教学吸引力、实效性。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开展教学,考虑开设一些综合性的专业。总之,应积极开动脑筋,使设置的教学专业适应形势,满足市场和农民的需要。
四、市场信息教育
一、__市__区农民素质现状分析
据《__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__年底,__区农村人口共有71万人,其中壮年劳动力36万人。据抽样调查分析,当前,__区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素质低下,政策、法制观念淡薄,思想道德素质落后。
1.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农民文化程度是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从抽样调查的142个对象来看,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可以看出,农村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整体素质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在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在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53的农民受过2~3.5年的职业培训;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的占5.9,高中毕业的占74.8,初中毕业的占19.4。
2.农民的科技素质低下。目前,__区农民农业生产技能素质正在由掌握传统生产技能向开始运用现代生产技能转变,但仍与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__区留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多是35岁以上、文化素质较低、思想滞后的劳动力;在现有的务农人员中,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只占22,认为没时间也没必要参加科技培训的占31.2;拥有农业生产一技之长的只占10。虽然近两年来,随着阳光工程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的兴起,__区约有15000余名农村劳动力接受过职业培训,且有1229人获得技术等级证书,但是仅占__区农村劳动力的0.34。由于务工技能素质低,外出务工人员普遍都是干重活拿低薪。据调查,__区有53的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在本地打零工,从事的大多是“提灰筒”、搬运工之类的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
3、政策、法制观念淡薄。经过近几年的宣传教育,农民的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都得到了很大提高。95以上的农户对党的政策表示拥护,85以上的农民表示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遇到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时会迅速报警。但仍有一部分农民政策水平低下、法制观念淡薄。在政策掌握方面,有的甚至连涉及切身利益的政策也不了解。如“粮食直补”已发放到位,可有些农民只知道给自己发了钱,至于发的是什么钱,发放标准是什么、应该发多少都不清楚。至于“农机补贴、村村通工程、阳光工程”这样带来间接效益的政策更是一无所知。还有些农民缺乏法制观念,在遇到伤害时,要么懦弱忍让,要么威言恐吓,要么暴力相向,要么滥用私刑,不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4、思想道德素质落后。当前,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地区比较常见,农闲时节农村聚众带彩抹牌赌博现象屡见不鲜,不少人相信天命,相信迷信,封建意识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仍比较浓厚。同时,农户之间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小偷小摸、顺手牵羊的事情时有发生。
二、造成农民素质低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分析,造成农民素质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素质教育方面的原因。
(一)农民自身的问题和原因。主要是三方面造成农民缺乏学习主动性,影响素质提高。一是目光短浅,存在短期行为。大多数农民包括一部分基层干部对自身素质状况不能正确认识,缺乏忧患意识,形成了观念上的近视。相当一部分农民只看眼前利益,轻视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上学还得花钱,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短视行为扼杀了获取知识技能的欲望,严重阻碍了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二是小农意识浓厚。大多数农民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尤其对那些年龄偏大的农民来说,只会沿袭传统种植办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既想致富,又不敢担风险,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等、要、靠”思想,把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的提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寄托在政府身上,政府倡导什么,他们就种植什么,缺乏发现市场的敏锐性和捕捉机遇的能力。三是自身封闭。部分农民不愿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信息,整天囿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视野狭窄,以“小家”为中心,得过且过,既不主动了解政策、学习政策、研究政策,运用政策来引导农业生产,也不愿学习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二)农民素质教育工作方面的原因。多年来,为提高农民素质,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等相关单位做了大量服务性工作,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办班培训、示范带动、开通农业直通车、送科技下乡、开辟农业专栏等,为农民提供多渠道的农技推广和教育培训服务,但对农民教育工作的滞后和不足,使得农民素质未能尽快、有效提高。
一是教育工作分部门开展,缺乏总体部署。目前,__区承担农民培训任务的有农业局、科技局、教体局、扶贫办、乡镇企业局、党校、团委、妇联等八家单位,各单位的上级业务部门都安排了培训任务。由于缺乏总体规划 ,统筹安排,办班培训时都是各自为政,培训内容、对象往往出现重复交叉。而“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无论哪个部门到乡镇办班,乡镇都得组织一次,加大了组织难度,难于取得实效。
二是科技培训链存有断点,培训方式有待改进完善。就__区来讲,一个完整的培训链是由区农业、科技部门办班培训村组干部、科技大户、农业骨干,然后发挥他们的组织带动作用,把学到的知识再传授给农民。但由于有一部分接受过培训的村组干部、科技大户、农业骨干回去后并未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传授,从而导致培训链中断,造成同一个村同一个人参加多次培训,而其他一般群众从未直接参加过培训。目前的培训方式也缺乏灵活性。农村组织培训,大多都在集镇上,农民参加一次培训要跑很远的路,很不方便,有的农民就不愿意去。
三是职教、成教滞后,主阵地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是农民接受二次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__区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技能教学设施普遍陈旧,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同时,全区13所镇化技术学校和329所村成人技术文化学校由于缺乏经费,基本闲置处于闲置状态,致使农民接受二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是文化事业发展不够,不利于农民素质的加快提高。__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文化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全区13个乡镇文化站只有4个达到省定面积标准,而有5个乡镇文化站因站舍破烂,已基本无利用价值。税费改革后,由于无经费来源,村级文化活动室普遍处于瘫痪状态,目前,全区设有图书室的村只有47个,而各方面设施条件好一些的村级图书室也只有张湾洪山头、古驿余沟村、朱集马沟村。同时,农村文化力量也严重不足。农村和农民题材的节目十分有限。广播电视这种对当前农民思想文化有着重要影响的传播工具,很少讨论农民群众面临的思想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题材的文艺节目更是少得可怜。以往的电影下乡村巡回放映、剧团下乡村巡回演出已明显地减少,不少地方的农民群众一年到头难以看上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台好戏,更不说通过文化事业潜移默化农民观念,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了。
三、新形势下做好农民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基础。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和增加收入能力,有助于增强农民群众妥善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管好农村事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能力。总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条重要战略途径。目前,加强农民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成人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利用好,在加强正规教育的同时,通过党在农村的政策和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在农村中形成一种学科学、重教育的氛围,使农民素质教育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自觉活动。当前,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订总体目标规划。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庞大的工程,它涉及到教育、农业、科技、劳动、财政、司法、人事等等多个部门,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如果没有良好的组织领导做保证,势必造成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因此,区委应高度重视,成立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农业和教育的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专门负责对农村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科学制定总体目标规划。当前,应结合新村建设,制订农民素质教育的任务目标,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提高农民素质,服务新村建设。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区一半以上的农户户均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村村有3—5名大学生,10名以上中专生,具备条件的16—45岁农民参加过培训。用十年的时间,使农民的文化素质由以初中文化水平为主转向以高中文化水平为主,受训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相适应,主要村干部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文化;90以上的青壮年农民的科技、政策、法律水平有较大提高,掌握2—3项农业实用新技术,具有搜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学习使用新技术的能力。
2、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如前所述,__区承担农民培训任务的单位有八家,在培训时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教育培训零散无序,成本高、成效较差。因此,应将__区的农民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集中优势兵力攻坚。在每年年初,有培训任务的单位可将培训计划上报给区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 办公室,由办公室根据各单位培训计划,综合全区情况,科学安排全年培训工作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培训任务、培训目标和方式,避免重复交叉和撞车。在培训时,可将教育对象分为留守农民、转移农民、农民骨干、农村党员干部等几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教育,确保各个层面的农民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公共科目”教育,又接受党员先进性教育、科技知识教育、市场营销知识、就业技能培训等“专业科目”教育。同时,健全培训网络。在职业教育上,充分发挥区职教中心、区党校、农广校作用,充实和完善一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扩大培训规模;在农技推广上,可借助教育部门的远程教育网络,由各镇组织,充分发挥镇、村成人技术学校的作用,让农民就近学习,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同时,健全培训监督考评机制,确保培训链完整。从培训单位到村组干部、农业骨干,应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清晰,从而避免培训断点出现。
3、加强宣传,因势利导,增强农民学科技的主动性。目前,广播、电视已在农村十分普及,成为农民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一条重要渠道。因此,应充分发挥区广播电台、区电视台、镇电视差转台的作用,大力宣传科技致富的好典型,增加农业知识节目播放时间,尝试把农业知识节目办得生动有趣,更贴近农民,贴近实际,吸引农民收看。同时,深入调查农民对生产技术的需求,按需施教,使农民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