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物化学知识范文

生物化学知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17 11:17: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物化学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物化学知识

篇1

关键词:生物化学知识脉络;教学

生物化学的教材多以“章”的形式组织,介绍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代谢等内容。生物化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门化学。笔者长期从事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根据个人体会,从化学的角度提出了生物化学的几个重要知识规律,对于从整体、宏观上把握生物化学知识有非常好的帮助作用。

一、官能团羟基的重要性

单糖的羟基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多糖中,单糖通过羟基形成了糖苷键。如淀粉,葡萄糖是通过1号羟基与4号羟基形成糖苷键的。单糖成环之后除两个羟基用来形成糖苷键外,其余的羟基也会有各自重要的用途。以N-乙酰胞壁酸为例,1、4号羟基用来成苷键,2号羟基发生乙酰化,3号羟基用来与乳酸2号羟基成苷键。以核糖为例,成环的核糖仍保留有1,2,3,5号四个羟基,其中3号羟基,5号羟基与磷酸形成3,5磷酸二酯键,1号羟基与碱基形成糖苷键,RNA中保留了2号羟基,DNA则脱掉了2号羟基中的氧以便和RNA加以区别。多糖与核酸都是依靠羟基才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尽管脂酰甘油酯不需要羟基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但甘油是通过羟基与脂肪酸形成酯键的。对聚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来说,羟基虽然没有用来成键,但部分氨基酸,如丝氨酸的羟基作为必需基团,对酶的催化起重要作用。单糖、氨基酸、核苷酸都可以形成多聚体,对生命物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脂类分子虽然不能形成高聚物,但可以形成微囊,从而为细胞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 C、H、O、N元素的代谢

C、H、O、N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四种重要的元素,对人类来说,核酸中的N元素以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氨基酸中N以尿素的形式排出体外。氨基酸脱去N元素后余下的α-酮酸及脂肪酸进入到三羧酸循环进行代谢,羧基中的C和O元素以CO2的形式排出体外;H元素则传递给O以H2O的形式代谢,同时,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质子浓度差,生成ATP。

三、空间结构与氢键

氢键在维持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中起重要的作用。多糖空间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碱基配对均与氢键相关。螺旋是一种最常见空间结构类型,部分多糖如淀粉、糖元都会形成螺旋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也包括α螺旋,DNA分子也是双螺旋结构。纤维素多糖与β折叠片类似,由氢键维持平行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四、生物分子物性的选择

生物分子的构型具有选择性,绝大多数天然的单糖为D型、氨基酸为L型。绝大多数的DNA都是右手螺旋。以上几点为笔者初步总结的四种生物大分子之间联系和区别,相信读者在学习生物化学的过程中,如果用心体会,还会有更多的发现。用心学习,用心体会,用心总结,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贯穿于生物化学之中的规律,就能化繁为简,学好这门课程。

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篇2

氮是许多生物过程的基本元素,它存在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是构成诸如DNA等核酸的基本元素之一。在植物中,大量的氮素被用于合成可进行光合作用供植物生长的叶绿素分子。

空气中含有大约78%的氮气,占有绝大部分的氮元素。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被还原成氨,这一过程叫做固氮作用。没有固氮作用,大气中的分子态氮就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固氮作用是将气态的游离态氮转变为可被有机体吸收的化合态氮的过程。其中一部分氮素由人工固定,还有一部分氮素由闪电等高能作用固定,绝大部分的氮素被共生或非共生的固氮微生物固定。这些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此外还包括少数蓝藻和放线菌)拥有可促进氮气和氢气合成为氨的固氮酶,生成的氨再被这种细菌或植物通过一系列的转化形成自身组织的一部分。例如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这些细菌和植物建立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为植物生产氨以换取糖类。其它植物则利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硝酸根离子或铵离子以获取氮素。动物体内的所有氮素均直接或间接通过植物获得。

氨或NH4+来源于腐生生物对死亡动植物器官的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以及残落物中的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氨,这一过程叫做氨化作用。在富含氧气的土壤中,这些离子将首先被亚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根离子(NO2-),然后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酸根离子(NO3-)。这一过程叫做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产生的无机盐,都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并且进一步还原成分子态氮,分子态氮则返回到大气中,这一过程叫做反硝化作用。

铵离子很容易被固定在土壤尤其是腐殖质和粘土中。而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则因它们自身的负电性而不容易被固定在正离子的交换点(主要是腐殖质)多于负离子的土壤中。在雨后或灌溉后,流失可溶性离子(如硝酸根和亚硝酸根)到地下水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的提高关系到饮用水的安全,因为水中过量的硝酸根离子会影响婴幼儿血液中的氧浓度并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或蓝婴综合征(Blue-baby Syndrome)。如果地下水流向溪川,富硝酸盐的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水体的富营养作用,使得蓝藻菌和其它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生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此外富营养作用还可破坏生物多样性,同时由于微生物的活动产生有毒代谢产物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近来频出的赤潮和水华现象就是水中N、P含量超标所致。

篇3

基础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学科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是学生掌握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的平台.在近几年来的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水平,依据生物化学大纲和培养计划的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尝试,目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和求实的科学精神.加深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掌握生物化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技术,如电泳技术、层析技术、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离心技术等.学会运用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进行实验设计,确保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1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方法

1.1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模块在教学内容构建上我们依据教学大纲,借鉴同类学校的实践经验,在基本把握“三性”实验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内容的整合与筛选,构建了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三个层次的模块教学内容(表略).其中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分别占计划学时的43.75%、43.75%和12.5%.

1.2建立学习预知制度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预知.既在实验教学伊始,任课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方面的问题,实现学习的宏观预知.每次实验结束,告知学生下一次实验的内容,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课前预习,并写出预习笔记,课上检查,实现微观预知.

1.3建立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们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整个课堂教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图略).实验报告点评主要是针对报告中反映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问题讨论是教师围绕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操作过程,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出讨论题目,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同时,也让学生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建立学生-教师-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互动形式.理论方面的问题解决后,学生开始独立操作,教师在学生的实验操作中巡回指导,解决实验中遇到的操作、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每项实验结果当场给分.

1.4搭建较为科学、客观的学习成绩评定体系.单纯一次考试确定学生的实验成绩是不客观的,我们在实验成绩评定中以“实验预习、课堂讨论、实验操作与结果、实验报告”为成绩评定的四要素.实验预习主要考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态度.课堂讨论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实验操作与结果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技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及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根据各要素考查目的和权重,确定给分比例和给分点.

1.5开展实验方法的探究活动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对某些实验的方法进行了完善与修改.比如,在纸层析分离氨基酸实验中,用昆虫针直接别制滤纸圆桶,取代了用针线缝合圆桶的方法;在酵母RNA的提取分离及组分鉴定及动物肝脏DNA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材料减少1/3或1/2;离心由3000r/min,离心15min改为2500r/min,离心5min;减压抽虑改为离心;在肌糖原酵解和脂肪酸β-氧化两个基础实验中,我们以反应时间为变量,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然后比较其结果,确定理想的反应时间,结果肌糖原酵解反应0.5小时,脂肪酸β-氧化反应1小时即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反应时间上比原实验分别缩短1小时和0.5小时.

2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结果

教学模块的构建,使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与优选,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为学生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了良好的内容体系.学习预知制度的建立,使学生知道自己在实验之前要做什么,解决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进行实验的局面,为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实验报告的点评,学生们不但知道了报告内容的对与否,更主要的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点评和引导,使实验报告写作的质量不断提高,为实验设计,论文的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课堂讨论,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并通过讨论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中遇到的方法和技术问题加深了理解.使学生明明白白的进行操作,并能推测、判断结果和现象.学生独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克服了学生对演示实验的依赖性.实验操作与结果的当堂打分,调动了学生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面提高实验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实验成绩评定体系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在兴奋状态.考核的结果真实、全面、公平.实验方法的完善与修改,使一些实验方法由繁变简,实验时间由长变短,实验效果更明显.节省了实验时间和材料,提高了实验质量.

3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思考

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是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从事本课程的教师一直以来十分关注的问题,教师在积极的尝试与探讨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要素新建本科院校,绝大多数是在专科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础比较薄弱,办学相对比较封闭,硬件建设还有一定的制约,要想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首先要在科学制定合理的生物化学实验大纲基础上,掌握时代脉搏,借鉴其它兄弟院校的经验,科学的整合优化实验内容,构建实验教学模块十分重要.在基础性实验教学模块中,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验证性实验和实验技术上比较单一的实验项目.通过基础性实验设计,使学生在加深对生物化学理论理解的同时,初步学会如何运用理论分析现象,得出验证性的结论;掌握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中较常运用的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等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进行奠定一定的理论和技能基础.综合性实验是实验难度较大、实验所需的时间较长、实验要求高,具有多个知识点、多种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的实验项目.通过综合性实验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实验技能,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奠定基础.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实验目标的升华.在设计性实验的进行中,首先,教师要从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出发,根据学生的情况分类指导.教师要给定实验目的、实验条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操作程序,自己加以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使学生在完成设计性实验的过程中了解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篇4

关键词: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效果

食品生物化学是高职院校食品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生物化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应用于食品加工、检测技术的基础课程,对于食品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将来从事食品加工、食品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大影响。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旨在通过系列基础和综合性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掌握食品生化专业基础实验技能,系统地掌握基础生物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相关仪器的操作技能;将生物化学和食品科学理论知识有机融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1确定实验教学目标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的目的是在对食品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加深理解的同时,掌握生物化学基础实验技术。通过实验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生物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新型仪器的操作技能。实验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能力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结果修正实验方案的能力,应用知识点并以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素质高低的评判标准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否增强,这就是不断改革完善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

2合理设置实验项目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涉及内容广泛,但由于课时有限,笔者只选择有代表性、实用性较强的验证性实验,如多糖提取及应用、蛋白质的纯化、酶的性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焦糖化及美拉德反应的应用等项目。经过阶段性的实验教学,为进一步强化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其适应社会科学发展需要,笔者重新整合了实验内容,提高了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增设了“微生物酶的分离纯化及检测技术”和“天然活性物质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特性研究”综合性实验;结合蛋白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设置了“酶对蛋白质水解作用”研究性开放实验。综合性实验涵盖了柱层析技术、凝胶电泳技术、液相色谱检测技术、蛋白质检测、酶活力检测、糖含量检测的实验技能训练以及各种相关实验数据的处理运算训练。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渐进深化,使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内容更加充实和具有实用性。

3理论知识与学科应用研究课题相结合

理论知识与学科应用研究课题的融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途径,涵盖了两方面的意义:(1)以理论指导实践,设计实验项目,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2)通过实践验证知识的准确性和真实性[1]。学生围绕实验内容,带着问题从课本、参考文献以及网络中了解学科领域及相关行业科技发展信息,提高学生科学设计与评价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处于求知欲增强和自学能力提高的良性循环中。教师与学生交流科研经验及实验技能的关键点,形成师生互动的场面。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项目,如“天然活性物质黄酮的提取”“果胶的提取及凝胶特性”“果蔬加工酶促褐变的抑制”“酶对蛋白质水解作用”“油脂的乳化”等就是结合科研课题构建的实验内容。开设的综合性实验,其过程贯穿着样品提取、纯化、定量分析及应用研究等环节,系统反映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4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4.1多媒体教学

制作和引进了多媒体演示课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生化反应和机理,用图像和动画生动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由于该课程含有大量的化学反应和复杂的物质与能量代谢过程,学生普遍反映理论课程知识不易理解和记忆,同时也给实验教学带来不便[2]。因此,笔者制作了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多媒体视频课件,内容包括关键基础理论提要,实验仪器设备操作演示,实验数据处理、图谱分析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熟悉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单元操作的实验过程,了解不同型号、类型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促进其锻炼动手能力,达到形象、生动展示实验教学内容的目的。

4.2加强师生互动

实验前要求学生围绕实验项目,查阅资料了解实验内容,做好预习,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解或演示实验的一些关键操作,指出实验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实验过程以学生动手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些以组为单位完成的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分工明确,履行各自职责,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实验结束时,教师提出一些综合性的思考题,让学生以书面形式解答,针对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在实验课上进行总结、启发和点评。

4.3成立开放实验室

成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在开放实验室进行一些探索性实验,可以是自己设计的实验、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等。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准备及实施,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疑问及时查找原因,研究改进措施;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帮助和指导。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能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5结语

新世纪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改革只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学生能力培养涉及多方面。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为重点目标,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实验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3]。但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发挥其作用,教师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总结各阶段的实验教学工作,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并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建华,宁正祥,袁尔东,等.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266-20267.

[2]刘志贞,赵建滨,张悦红.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2):176-178.

篇5

关键词:高职;就业;生物化学教学

在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更加重视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加强互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加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强互动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讲解引导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协调,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就业趋势下生物化学教学现状

1.现阶段我国就业市场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社会就业结构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下加强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是十分必要的,这满足了社会对高素质生物化学人才的需求。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高职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的时候,表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如“专升本”模式,一些高职学生为了突破就业困难的现状,选择进行“专升本”学习,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近些年来高职学生“专升本”的趋势正在逐渐上升,这就是高职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一些没有做好就业准备的高职学生,就非常容易选择继续教育的方式,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在高职学生就业形势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专业素质的制约,无法达到社会岗位的需求,只能在一些企业基层部门中就业。选择在企业基层部门中进行工作的学生,最为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缺少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只可以担当基层工作。在此社会发展形势下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缺少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成功就业。

2.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生物化学知识更加倾向于实践理论教学,其主要就是对生物化学变化过程进行研究的一门课程,是生物学专业中的基础课程,只有在学生学好这一内容的基础上,才可以保证生物化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而保证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更加顺利地开展工作。但是在生物化学结构的影响下,其知识点太过复杂,所以大部分学生都很难进行深入的了解。在一些高职院校中越来越普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就是加强学生生物化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缩短了理论知识的教学时间,进而导致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也就无法满足学生生物化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所以在生物化学教学中一定要加强教学模式的转变,在重视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二、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的优化

1.营造“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通过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开展实际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模式的优化。如,在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时候,一定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特点”这一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现实与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联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化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引入化学家马尔德清蛋白分析结论,通过情景图片的展示,引入3D生物活性蛋白质模型,之后针对蛋白质元素结构进行教学,联系生活中一日三餐中的牛肉、猪肉等,保证学生可以理解相关知识,进而展开相应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2.病例分析实践教学

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老师一定要加强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通过相应的问题情境解决教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利用蛋白质代谢知识分析肝性脑病的预防,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对理论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增强了生物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结合高职学生的个性、学习状况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同时根据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协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而为高职学生的成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裕生,袁光建,任云青.高职高专教育“案例教学”应用探索[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

[2]姚芳.高职就业趋势下的生物化学教学探究[J].西江月:中旬刊,2013(29).

篇6

生物化学当然与教学实验分不开,理论是基础,实验是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结果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严谨的实验素质,加强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为今后独立进行课题研究和生物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只有理论的教学当然是不完整的,但是,现在学校里开设的生化实验却不怎么令人满意。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学习知识、验证理论”等方面是可取的,但这种以验证生化过程为主的实验,教学目的过于单一、教学方式高度“程式化”,已不能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不能适应现代生物化学的研究与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与理论教学相比,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中,实验课教学存在以下明显弊端[2]。

传统的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导致学生普遍重理轻实验,即重视理论考试,而把实验课看作分量极轻的平时成绩来完成;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被动实施,“照方子抓药”,实验课结束后草草誊写实验报告,对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及方法的局限性等思考较少,实验教学效果不佳;部分学校在教改过程中通过压缩实验课的课时来达到压缩生化课时的目的;生物化学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本校原来的本科实验内容陈旧,技术单一,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实验室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仪器与试剂不配套,仪器校准不到位,不注重仪器保养等问题。以上所述弊端严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为了提高生化实验教学质量,我结合自己在生化实验中的实践,就相应的改革方法进行详细叙述。

一、就学院而言,更新实验内容,建立新的实验和考核体系

生化实验要根据学科的发展、现代技术的应用、实验条件的改善,不断更新实验内容。首先,将新的实验设备运用到学生实验中,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仪器。其次,将小型实验设计为综合型实验。比如,以前开设的pH和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酶促反应Km值的测定,这几个实验可以作为综合性实验“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来开设。第三,打破原有格局,创新实验管理模式,实行开放性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能使学生从被动变主动、从受束缚状态变成较自由的状态,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性实验要在时间上实行开放,一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查阅资料、理解和消化实验原理,二是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学生可以在开放时间的任何时间段进行实验。并且允许学生自己进行小型的科研活动,在一定范围内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物品,独立完成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动手能力加强了,而且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才能和创新意识,能够学到真本事。第四,加强实验教学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3]。好的教师能够选择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验项目,有足够的经验应付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还有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设计、完成实验。一只优秀的教师队伍会提高整个学院的教学质量。第五,改革考核和评价体系,例如不再要求学生单独的写报告,而是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以若干次口头报告完成,并进行评价打分,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积极性,实验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二、对于教师而言,努力武装自己,更新自己,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验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为前提的,一个不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老师是不可能带领他的学生走上科研和创新之路的。因此,生物化学老师,只有努力进行科研和探索,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才有可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最重要的是,作为一名生物化学老师,要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首先,精选实验内容,调整课时量。老师要明确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调整实验课内容,求精而不求多,保证实验教学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第二,更新教学手段,生物化学实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实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先进性,让学生在了解新东西,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知性,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心精神。教师可以利用开放性网络平台,及时引入生物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减少文字,增加图画和视频。教师还要加强对实验课的重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及总结及时做出最正确的处理。例如实验课开始前,老师先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试验结束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有,对于实验报告的撰写做出严格要求,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写下自己的思考结果,杜绝抄袭的现象发生。

三、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努力学好理论知识,准确掌握实验操作,及时做好实验总结,为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首先,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及时与教师和同学沟通,做好实验笔记和总结。第二,常常进入实验室。对于生物学科的学生来讲,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在这里,你能了解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你能更加真实的感受生物学科的魅力[2]。第三,尽可能的参加一些科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你能体验到科研的浓厚气氛,提高自己创新教育的主动性,为成为合格的研究人员打下良好基础。生物化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必修实践课,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需要高校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讨,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来适应学科地建设和发展。实践表明,在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实验室的教学力度,改善实验条件,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其次要精选实验内容,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建立完整的考核体系,鼓励学生多参与,多动手,多思考,重视学生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定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古练权.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7

【关键词】生物化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67-01

生物化学作为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比较枯燥,较难理解的一门课程,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同学来说在学习上更具有难度,在教授生物化学的这几年时间里本人也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在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的过程中都体会到比较难,这一方面是由这门课程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决定的。但是生物化学作为临床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与高中生物和化学的衔接,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容,为将要学习的专业课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来突破难点,把握重点,使老师教好,同学学好。本文就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本人认为第一堂课很重要!从第一堂课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这门课程对于他们今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产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失去了兴趣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所以在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会利用同学们所熟知和感兴趣的一些例子来说明生物化学对于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在同学们即将从事的医学工作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比如同学们所熟悉的古老的酿酒、制糖技术与生物化学中酶的知识紧密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也需要利用生物化学的知识来解释他们的发病机制、以及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还有现在处于发展前沿的一些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基因工程药物等等这些同学们感兴趣的知识来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感觉到学这门课是有用的,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这是解决了“为什么学”的问题,使同学们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另外第一堂课还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应该把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的呈现在同学面前,我把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了三大板块:“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的代谢,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然后对应着目录中2-5章是讲物质的结构与功能,6-10章是讲物质的代谢,11-13章是讲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这样同学们在第一堂课上就从整体上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框架,知道“学什么”,有助于同学们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高屋建瓴地把握课程内容,便于以后进一步的学习。然后再告诉同学们“怎么学”,要想学好生物化学这门课首先要克服畏难的情绪,只要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惧与排斥再结合恰当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学好这门课。列表法、图示法等学习方法对学好生物化学这门课是非常有益的学习方法[2],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可巧妙地结合这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生物化学这门课概念繁多,同学们可把学过的易于混淆的概念列成表格,对比记忆,有助于同学们对这些概念的掌握。在学习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时,可将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总结在一张图上,以便于掌握这几条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也有助于同学们对这些代谢途径在头脑中形成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根据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就其内容来说,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主要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原理的阐述及一些生化技术的介绍,这就使得整门课程看起来比较枯燥,且有一些理论和原理比较抽象、复杂。另一方面,作者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比较低,上课时自制力也比较弱,容易走神,针对这门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应该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授课过程中可适当的结合PBL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动画演示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借助于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手段,力争做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耳目一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中结合临床实例,临床实例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贴合学生渴望接近临床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

(一) PBL教学法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学习起点,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临床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对问题进行总结,如在讲“蛋白质的功能”这个知识点时,先以2004年在安徽阜阳出现的“大头娃娃”这个事例为引导,提问“为什么这些孩子喝了这种缺乏蛋白质的奶粉之后会出现发育迟缓,头发稀疏,面部浮肿,免疫力下降这些症状呢,这与蛋白质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这个事例与提问把同学们自然而然的引入对蛋白质功能的思考,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结合此事例总结蛋白质的功能,PBL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二)范例教学法

在讲课本上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时,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感到知识不再枯燥,而是学而有趣、学而有用。如在讲紫外线可使蛋白质变性时,结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餐厅利用紫外线消毒灭菌以及在医院里手术室的紫外消毒灭菌,这样同学们就会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书本上死记硬背的空洞知识,而是生活中时常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5]。

(三)比较归纳法

生物化学概念繁多,化学组成复杂,结构多样,功能各异,但它们在很多方面异同点较多,如不注意比较归纳就容易混。如蛋白质的结构与DNA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的概念,变性与复性等,这些知识非常相似,有的概念只是一个字或是几个字的差别,经常应用比较归纳法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辨别是非,从而提高教学质量[6]。

(四)动画演示法

生物化学讲授人体内一些物质的化学变化,内容抽象,如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我们可以把这些过程制作成flas,这样可以变微观为直观,变抽象为形象,使同学们觉得神秘、深奥的知识直观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解决了同学们的畏难情绪,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汪红.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方法与体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S1):10-11

[2]张廷华.生物化学课学习方法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1(04):136-139

[3]张茜.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8):135-137

[4]孙鲁英.P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效果及其原因分析研究[J].中医教育,2011,30(05):57-59

[5]王文静.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9):100-102

[6]严秀辉.比较归纳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J].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4):22-24

篇8

关键词:高职 食品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2-0078-01

食品生物化学是我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一直是我们食品生物化学课题组致力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食品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学科,不仅揭示了生物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等许多奥秘,而且还涵盖了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与食品营养、质量、储藏有关的化学及生物化学知识。如何将这些复杂的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传授给学生,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相关改革。下面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际经验作以探讨。

1 教学内容设置

食品生物化学课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课程系统性不强,各章节相对独立,知识点比较零散,容易使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但是,食品生物化学有其独特的优点,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1]。

在教材选取上,我们坚持选用最新的教材,力争把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目前采用的是高职高专食品类课程规划教材,郝涤非主编的国家精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该教材所述理论知识与食品加工生产联系紧密,侧重于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对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和培养。

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我们坚持 “企业所需,我所设置”,使学生毕业后与企业“零距离”接轨,达到工作与学习高度融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敬业精神。教学内容包括水与无机盐、蛋白质、维生素、糖类化合物、脂质化合物、食品风味物质、色素等(11章40学时理论、6项实验20学时及4学时综合训练)。教师将相关内容介绍给学生,并将之贯穿于食品原料供应、加工、保藏的全过程,拓宽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 教学方法改革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2.1 问题引导法

问题引导法是一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较好方法,它以问题为索引来揭示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2]。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好问题,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主动寻找答案。如“大家吃的饭到哪里去了”引导学生学习糖代谢概况、糖分解代谢等理论性知识;如超市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不同颜色的油脂,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油脂有什么区别吗?它们在风味上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脂质化合物这章的内容;如“鸡蛋中含有哪些蛋白质?生吃鸡蛋有利于健康吗?豆腐是怎么制作的?引导学生学习食品蛋白质这章的内容。

2.2 案例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典型实例,以辅助说明或证明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学习、思考兴趣,培养他们认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我们选择了一些经典的、针对性强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经教师介绍或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呈现给学生,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蛋白质时,联系“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豆腐的制作方法”;在讲授糖类化合物时,联系面包表皮的金黄色可通过还原糖和氨基酸的添加量及焙烤温度来控制等例子,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并适当放松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2.3 多媒体教学

由于该课程含有大量的化学反应和复杂的物质与能量代谢过程,学生普遍反映内容不易理解和记忆,同时也给教师授课带来不便。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借助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方法来传递信息,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抽象内容的形象理解,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4]。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flas技术和幻灯片相结合来演示肽平面的旋转、肤链的折叠及DNA双螺旋结构等内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还缩短了讲解这些内容所用的时间确保了教学的质和量。但在多媒体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授课节奏,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讲课速度。

2.4 网络教学

网络应用于教育领域,给人们提供了大量便捷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使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使教育的适应性得以大大加强。我院食品生物化学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制作了相关学习网站,将多种学习资源进行整合,把教学计划、教学方案、随堂习题、试题库等放到网站上,同时还建立了讨论群,这使学生与教师既能充分互动,又能及时实现信息共享。

3 考核方法改革

该课程一改传统的试卷式笔试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在总成绩中,过程性考核的比例为60%,其中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出勤情况15%,课堂发言、讨论情况10%,作业完成情况10%,实验报告5%,技能考核20%(教师与学生一对一考核评分,考核学生个体对实验仪器的使用操作);终结性考核的权重为40%,采用理论试卷进行考核。

4 展望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围绕如何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才,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了相关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教学改革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充实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继续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加快《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邵颖,魏宗烽.高职食品生物化学教学的认识与改革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232):111-112.

[2]区门秀.问题引导教学法在《中药制剂分析技术》教学中的初试[J].中国实用医药,2009,3(4):242-244.

篇9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思维导图;TBL教学法

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需要学习掌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执业医师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该课程都占有相当比例,并且此门课程还为医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奠定坚实基础[1]。由于生物化学存在概念较抽象、内容相对枯燥、知识点比较分散等客观现象,导致长期以来被医学生认为是最难学习掌握的课程之一。面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医学教育改革潮流,我们迫切需要改革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课的教学方式。TBL、PBL和CBL等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在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2]。该文以作者所在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为例,探讨多媒体教学、思维导图和TBL教学模式联合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经验。

1基于创新能力培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很多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手段已经陈旧,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实验教学内容要进行重新设计,优选实验教学内容。针对各专业的教学特点,设计满足各专业的教学实验,实验中要重点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实验内容上要选择生活中实用性强并且操作性强的实验项目,例如针对各专业开设精氨酸激酶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纯度检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技术内容学习上要选择对学生日后科研能力培养有帮助的项目,例如低温离心技术、分光光度技术、蛋白质电泳技术等。同时还需要增加本领域的前沿领域实验内容,例如质粒DNA提取,该内容属于基因工程的常用检验技术,针对蛋白质、染色体等内容,涉及到变性、分离、纯化、提取、染色等内容。在设计性实验内容涉及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实验题目,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实验方式进行设计,并且要求学生独立准备药瓶、试剂等材料,教师予以相应的指导。通过开设上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在掌握好基本实验技能的前提下,学生更掌握了新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技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同时更加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意识。

2结合生活经验讲解生物化学的应用

生物化学原理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作为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此认识比较薄弱。因此在课堂讲解实验原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此进行讲解。在该校开设的实验中,应注重此点,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实验[3]中,给学生设问为什么馒头咀嚼会产生甜味,为什么发烧时人的胃口不好等问题,让学生对酶促反应的机理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血清γ球蛋白纯化及鉴定的实验”中,讲解硫酸铵沉淀在单克隆抗体药物生产工艺中的应用。在“双缩脲测定蛋白含量实验”中,讲解三氯氰胺造成的“毒奶粉事件”。

3针对专业和教学内容,采用合适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大学教学中广为普及,但在实验课方面,如何准确使用尚需优化。多媒体具有感官刺激优势,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4]。在生物化学实验中,需要用到紫外分光光度计、微量移液器、摇床和离心机等的使用。在以往教学中,往往安排第一次课时讲解使用。实际情况表明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容易出现操作事故。通过录制讲解视频,通过软件剪辑在重要步骤处标注注释、提醒学生注意。将视频提前发放给学生,让其进行预习。这样有效解决了教师指导设备使用时需要反复操作的问题,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来熟悉设备,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5]。在“pEGFP-N1质粒提取及鉴定实验”中,由于涉及知识点是分子生物学水平,利用传统板书和PPT字幕进行讲解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微观的过程也不能清晰地展现出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教学效果会有很好的提升。另外,对安排这一实验模块的意义,可以通过播放2008年诺贝尔奖和钱永健的资料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运用思维导图,协作学生把握知识体系

由于生物化学实验内容覆盖面广,所用设备和实验方法也较多,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梳理思路,掌握生化知识体系[6]。仍以“血清γ球蛋白纯化及鉴定的实验”为例,“纯化及鉴定”为中心主题,围绕此中心列出蛋白质化学部分的相关知识点及实验方法,并进行合理串联,构建成图谱,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对蛋白纯化和鉴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把握。并且对理论课学习和实验进行结合,有助于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5TBL教学模式在生化实验中的应用

在实施生化TBL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如同理论课教学,教师讲解任务变少,工作重心是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7]。以“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实验为例,教师导入实验项目、目的要求。然后让学生按实验分组为单位设计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由学生自行选择实验耗材,配制实验试剂,操作相关的实验仪器[8]。实验结束后首先组内讨论,自评结果,教师再引导整个实验班级学生互评,并进行反思分析。综上所述,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课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促使其主动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衣同辉 李淑艳 张春晶 王宏兰 郭红艳 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生化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宋志宏,任明,高国全,等.构建TBL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沟通与合作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113-114.

[2]刘小珊.TBL在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0):785-787.

[3]徐晶,李淑艳,张春晶,等.JiTT模式在医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以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为例[J].中国卫生产业,2016(17):106-107.

[4]聂光军,岳文瑾,薛正莲,等.多维视野下的《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探索[J].生命的化学,2015(2):286-290.

[5]李荷,刘彩虹.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1):32-35.

[6]宋威,郑玉娟.思维导图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258-259.

篇10

关键词:生物化学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的本质、阐明生命现象的科学,它主要以化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要手段来研究生物体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生物功能和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在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规律[m。医学生物化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物大分子及其复杂的代谢反应,它是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为其它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是医学各专业的必修课。

但是,对于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基础较差,加之医学生物化学的理论性较强,概念比较抽象,生物物质的代谢过程非常复杂,难于理解和记忆;而对于教师而言讲好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教师应该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掌握物质代谢的过程和物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1、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与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集光、声、色、动画于一体,很好地解决了医学生物化学以往静态教学的难题,使教学活动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其教育对象年龄普遍偏小,知识功底比较差,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都还没有成熟,意志薄弱、贪玩、不能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的千扰,注意力较差,集中力分散,但对新的事物易接受,产生好奇感。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恰恰克服了孩子的这些缺点,多煤体教学使那些深奥,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从而激发这些孩子们的学习热清,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利用网络下载某些三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在讲解影响氧化磷酸化因素中甲状腺素的作用时,就可以下载一些患甲亢病人的图片,对幻灯片上的图片讲解该病的发生机理,发病症状:甲亢病人甲状腺素分泌增加,诱导Na-K-ATP酶的生成和解偶联蛋白的表达增加,使氧化磷酸化加快,三羚酸循环加快,营养物质分解加快。此时,由于耗氧和二氧化碳生成增加,导致病人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产热和产水增加,病人会大汗淋漓;而能量生成的增加,会使这类病人异常兴奋易长期营养物质的消耗也会使它们变得消瘦。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甲亢病人出现在同学们面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疾病,也加深了对生化知识的理解,所掌握的知识经久难忘。通过生化理论与临床病例的相互联系,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的东西不再是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知识,而是可以实际应用的手段和武器,使学生感到生物化学与其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这无疑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摄取,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过多媒体应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避免了枯燥的平面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和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是,尽管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点,但它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人为本是教学的原则,精心选择课件,将课件、教师的语言表达、教师的手势、教师的眼神有机结合,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因此,以教师为主导,合理选择利用多煤体教学,即不单纯依赖多媒体技术,也不单纯依赖静态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是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促进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不断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改进实验方法,强化实验教学手段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化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实验室硬件的建设,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首先应该重视实验室的硬件建设,面对一些中专学校实验室硬件建设条件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应不断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基础设施设施的建设,只有硬件条件具备了,学生们才能够完成基本的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强调教师在第1次实验课时就给学生一个标准而又规范的示范,例如,玻璃仪器的清洗、刻度吸管及微量加样器的正确量取、离心机和分光光度计的规范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等,然后再让学生实践。通过科研活动,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和手脑并用的能力,把科研项目有意识地纳人实验教学,可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不仅对活跃学生思维,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改善教学内容

篇11

关键词 高职 食品生物化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58

Abstract Food Biochemistry i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the Food Biotechnology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biochemistry teaching courses and the goal of food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to discuss contents of course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ans of food biochemistry and the schoo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etc.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Food Biochemistry; reform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高职院校食品类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是建立在食品、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包括食品的化学构成及构成比例、物理化学性质、生物学方面的功能、营养成分和安全性,以及食品在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发生的物化变化和这些物理化学变化对食品在品质和安全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①

1 高职院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总学时数一般为48~64学时,3~4学分,总学时数中理论教学时数占80%~85%,实践教学学时占15%~20%。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由于其理论性强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求学习过程中要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内容,并且记忆许多基础知识点,其中要求学生具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学等知识基础,使学生形成自我的潜在认知记忆,才能较好地开展学习。然而,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高中时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部分学生并非理科生,因此学生刚开始学习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会比较吃力,理解专业知识有一定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兴趣。②

此外,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课程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但其实验实训条件却难以做到满足课程实验教学方面的需要。如多年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主要是以师范教育专业为主,因而学校也是以满足师范教育专业的基础实验课教学为主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未集中加强食品类高职专业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这样就使得食品类专业的专业实验条件无法满足课程实验教学方面的需要。因此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需大力开展。

2 改革措施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实践技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此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技能,同时还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设施完善的食品生物化学校内实训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由于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基本理论较为抽象,综合了多门基础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必然感到不适应。为此,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购置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实验设备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室,为学生的课程实验实训提供了条件,增强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2)改革教学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提供学时保障。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授课计划,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进行了重新调整,在规定的课程教学时数上加大课程实践教学的时数,即由原来的实践教学占课程教学时数的15%~20%提高到30%~40%,通过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为学生的化工操作技能实训提供了保障,为学生毕业后工作需要奠定了基础。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演示课件,将教学内容用图像和动画生动地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生化反应和机理表现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样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对于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和实验方法的枯燥繁复性,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讲课时介绍某一物质的性质时,应从该物质的特性出发,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性质。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应当做到及时指出学生操作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释,而当实验结果出现异常时,应当指导学生找出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并加以分析。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详细地将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写于实验报告中。③

另外,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避免“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让学生盲目接受教学内容,而对于一些记忆知识,可以引导学生编口诀,加深记忆。比如,对人体 8 种必需氨基酸的记忆,可以引导学生编口诀“借一两本淡色书来”,其中,“借”代表 (缬氨酸)、一(异亮氨酸)、两 (亮氨酸)、本(苯丙氨酸)、淡(蛋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来(赖氨酸)。④

(4)革新课程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高专院校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大多采用的是闭卷笔试考核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失去了主动性,同时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实验实训环节,也没有较好的让学生发挥真正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按照教师书写在黑板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可能存在的问题没有在实验过程中指出,因此待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时,只是简单地描述了实验结果,而没有进行问题的探讨,导致实验课程没有得到较大的完善。因而,在课程考核方式上,首先应该调整学生综合成绩中平时成绩、实验实训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重,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平时成绩的考核指标应该多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课积极性、课堂讨论;提高实验实训成绩的比重,实验实训成绩考核评价应该多侧重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完成质量、实训过程中的组织能力等;相应减少期末成绩的比重,但是期末成绩中的题型,如能够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或实际解决问题的题型应该适当增加,这样既能考核学生是否熟悉基础理论知识,又能考核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5)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如何利用好课堂,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就十分考量教师本身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教学能力。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包括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体系,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挖掘出适合自己的教学特色,把学科知识由繁变简,由书面变通俗,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除了在学习上引导和指导他们外,还应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和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并了解学生后,会发现学生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学霸”型,他们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刻苦、勤奋、认真,上课一般坐于班级的前面几排位置;第二类属于“跟风”型,他们对自己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只是保持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遵从并完成老师安排布置的任务就行,没有深入挖掘知识,上课一般坐于班级的中间位置;第三类属于“我行我素”型,他们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上课学习全凭自己的心情,有时候心情好就学习下,心情不好就将学习抛之脑后,主要的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基本上不配合老师,经常旷课、逃课,即使不旷课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一般坐于班级的最后几排位置。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展开不同的引导和指导方式,对于“学霸”型学生,教师应当做到即时的肯定或表扬,让他们持之以恒,并且发挥自己的优势,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跟风”型学生,教师应当做到循序渐进,慢慢地让他们喜欢上所学学科,耐心地加以引导,并且让他们多与“学霸”型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调整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学生们在整体上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对于“我行我素”型学生,教师应当多单独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抓住他们“我行我素”的原因或本质,予以耐心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心理因素,努力让他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 结语

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就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因此,应当把握好以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愿、综合实践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包括同行、学生、企业的信息,不断地总结、讨论和交流教育思路及改革创新,才能找到真正适合高职高专食品专业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为培养高职院校应用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注释

① 谢达平.食品生物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② 李佩艳.提高《食品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20):271-272.

篇12

关键词:高职;食品生物化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58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高职院校食品类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是建立在食品、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包括食品的化学构成及构成比例、物理化学性质、生物学方面的功能、营养成分和安全性,以及食品在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发生的物化变化和这些物理化学变化对食品在品质和安全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①

1高职院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总学时数一般为48~64学时,3~4学分,总学时数中理论教学时数占80%~85%,实践教学学时占15%~20%。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由于其理论性强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求学习过程中要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内容,并且记忆许多基础知识点,其中要求学生具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学等知识基础,使学生形成自我的潜在认知记忆,才能较好地开展学习。然而,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高中时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部分学生并非理科生,因此学生刚开始学习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会比较吃力,理解专业知识有一定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兴趣。②此外,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课程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但其实验实训条件却难以做到满足课程实验教学方面的需要。如多年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主要是以师范教育专业为主,因而学校也是以满足师范教育专业的基础实验课教学为主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未集中加强食品类高职专业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这样就使得食品类专业的专业实验条件无法满足课程实验教学方面的需要。因此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需大力开展。

2改革措施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实践技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此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技能,同时还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设施完善的食品生物化学校内实训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由于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基本理论较为抽象,综合了多门基础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必然感到不适应。为此,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购置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实验设备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室,为学生的课程实验实训提供了条件,增强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2)改革教学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提供学时保障。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授课计划,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进行了重新调整,在规定的课程教学时数上加大课程实践教学的时数,即由原来的实践教学占课程教学时数的15%~20%提高到30%~40%,通过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为学生的化工操作技能实训提供了保障,为学生毕业后工作需要奠定了基础。(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演示课件,将教学内容用图像和动画生动地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生化反应和机理表现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样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对于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和实验方法的枯燥繁复性,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讲课时介绍某一物质的性质时,应从该物质的特性出发,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性质。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应当做到及时指出学生操作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释,而当实验结果出现异常时,应当指导学生找出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并加以分析。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详细地将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写于实验报告中。③另外,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避免“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让学生盲目接受教学内容,而对于一些记忆知识,可以引导学生编口诀,加深记忆。比如,对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的记忆,可以引导学生编口诀“借一两本淡色书来”,其中,“借”代表(缬氨酸)、一(异亮氨酸)、两(亮氨酸)、本(苯丙氨酸)、淡(蛋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来(赖氨酸)。④(4)革新课程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高专院校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大多采用的是闭卷笔试考核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失去了主动性,同时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实验实训环节,也没有较好的让学生发挥真正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按照教师书写在黑板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可能存在的问题没有在实验过程中指出,因此待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时,只是简单地描述了实验结果,而没有进行问题的探讨,导致实验课程没有得到较大的完善。因而,在课程考核方式上,首先应该调整学生综合成绩中平时成绩、实验实训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重,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平时成绩的考核指标应该多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课积极性、课堂讨论;提高实验实训成绩的比重,实验实训成绩考核评价应该多侧重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完成质量、实训过程中的组织能力等;相应减少期末成绩的比重,但是期末成绩中的题型,如能够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或实际解决问题的题型应该适当增加,这样既能考核学生是否熟悉基础理论知识,又能考核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5)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如何利用好课堂,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就十分考量教师本身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教学能力。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包括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体系,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挖掘出适合自己的教学特色,把学科知识由繁变简,由书面变通俗,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除了在学习上引导和指导他们外,还应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和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并了解学生后,会发现学生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学霸”型,他们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刻苦、勤奋、认真,上课一般坐于班级的前面几排位置;第二类属于“跟风”型,他们对自己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只是保持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遵从并完成老师安排布置的任务就行,没有深入挖掘知识,上课一般坐于班级的中间位置;第三类属于“我行我素”型,他们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上课学习全凭自己的心情,有时候心情好就学习下,心情不好就将学习抛之脑后,主要的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基本上不配合老师,经常旷课、逃课,即使不旷课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一般坐于班级的最后几排位置。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展开不同的引导和指导方式,对于“学霸”型学生,教师应当做到即时的肯定或表扬,让他们持之以恒,并且发挥自己的优势,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跟风”型学生,教师应当做到循序渐进,慢慢地让他们喜欢上所学学科,耐心地加以引导,并且让他们多与“学霸”型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调整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学生们在整体上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对于“我行我素”型学生,教师应当多单独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抓住他们“我行我素”的原因或本质,予以耐心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心理因素,努力让他们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结语

篇13

关键词 护理专业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实验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about Improving the Nursing Professional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Teaching Quality

JI Yan

(School of Medicine,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Yangzhou, Jiangsu 225000)

Abstract Biochemistry is the foundation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students' curriculum, teaching biochemistry experimen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master biochemical theory of knowledge. To meet the training of highly qualified nursing professional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nursing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proposed reflections.

Key words nursing professional; biochemistry;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quality of teaching

生物化学即生命的化学,是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现象和探索生命的本质,重点研究各种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在生物体内所经历的各种代谢变化。①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复杂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独立动手以及理论联系实际,书本联系临床的能力,是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实践综合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方式单调,实验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无益于“创造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无法满足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因此,如何提高护理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1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明确学生学习目的

疾病的发生发展几乎都有异常的生化改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在分子水平探讨病因,阐明机制,做出诊断乃至基因治疗都需要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生物化学与临床各科室都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②生物化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体会现代科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就我院而言,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开设于新生刚入校的阶段,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概念,这就导致学生接触生物化学实验的时候往往不能明确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开展的目的。学生简单地认为生物化学实验就是简单地按照书本提供的实验流程做做实验,很多学生甚至认为以后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根本用不到生物化学的知识,因此学习目的很不明确。我们在讲授生物化学实验课时就必须向学生强调生物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告诉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正常的人体生物化学过程的基础上,才能继续学习异常人体机能等相关专业课程,才能为病人宣讲为什么需要进行此项生化检验,才能为病人解释异常的生化指标与疾病的关系,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例如:在氨基酸代谢这个章节,有一个实验名为“组织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在讲解实验前,可以首先问问学生在刚刚进行完的新生入学体检中有没有抽血,问问学生知不知道为什么抽血,告诉学生抽血其实是为了检测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的,是为了检查肝脏是不是健康。接着再帮助学生回忆一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是在哪里学习过的。这样,学生就能知道,原来这个实验是帮助他们理解氨基酸转氨基作用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了,自然就会认真做实验。

2 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应该紧密的结合理论教学的进度,应该合理高效地利用实验课时,并且应该设置合理的分组实验人数,使得每位学生都得到实践锻炼机会,通过层次分明的验证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应用理论知识,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但是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确实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形式,但验证性实验在学习中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学生在学习了实验原理的前提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过程,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往往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可以推测出来,因此有的学生在实验课的时候不动手操作或者乱操作。验证性实验课的学习相对枯燥,缺乏新意,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极其低下。因此,实验教学应做适当的优化。

适当缩减验证性实验的内容,增加创新性实验。例如:在糖代谢的实验中,原来安排的实验是“氧化酶法、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浓度”,可以更改为“家兔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血糖含量的区别”。首先请学生课后自己学习“氧化酶法、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浓度”的实验原理,在掌握了实验原理的情况下,自己设计实验过程来完成“家兔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血糖含量的区别”实验。此类创新性实验中所涉及的所有操作都应该有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包括试剂的配置、仪器的调试、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等。实验教师在旁观察,发现操作失误的时候及时纠正,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责任感。此类的创新性实验,可以促使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思路,可以使复杂的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具体体现,增强了学生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检验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应的实验原理。

我们还可以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引入实验教学过程。PBL模式是一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围绕某一专题进行小组讨论的学习过程。③即动脑又动手,边学边练,在学生加深理论课理解的同时,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授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回去思考不同的温度、不同的pH等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上课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自己先动手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后,老师再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最后请学生讨论自己得出的实验结果与所学的理论知识是否一致,为什么不一致。这样将实验与理论有机结合,可以使得原本简单、枯燥、程序化的验证性实验变成有趣的探索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课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意识,我们还应当适当地为护理专业的学生增加分子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内容,如“RNA的提取与鉴定方法”。将完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贯穿其中,使得学生对整个科研过程有完整的思路及概念,为其以后的终身学习、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3 分类明确学生实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生物化学实验预习报告应该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与药品、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思考等方面。为了提高护理专业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在高中的文理分科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实验预习要求。对于高中选择文科的学生,他们化学基础非常薄弱,生物化学的学习相对也比较吃力,对于此类学生,实验课的预习重点应该是掌握实验原理,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弥补薄弱环节等。而对于理科生,由于化学等课程在高中阶段有很好的积累,此类学生的预习重点就应该是掌握实验原理和技术、明确参数的计算过程、实验设计等。

4 完善实验课后总结评价工作,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完善生物化学课后总结工作,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在实验课程中的主置。每次实验课后,请2~3名学生上台进行实验总结。请学生讲解实验重点、难点和临床的联系点,描述自己的实验结果,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实验结果存在区别的原因等。这不仅能让学生重视生物化学实验的学习,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样也大有益处。

评价工作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改革实验课的评分标准不仅有利于教学改革的进行,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④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对于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针对这个要求,生物化学实验课可以提高实验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在原本实验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两部分的评价项目基础上添加实验试剂的配置与实验效果这一评价项目。平时成绩应观察学生仪器的操作是否正确,实验动作是否正确。实验报告重点关注实验原理的书写、实验结果是否分析正确,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试剂的配置与实验效果一项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严谨的科学精神,评价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能力拓展情况,有助于杜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动手的走过场情况。

5 改善老师业务素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素质的高低同样也影响着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教师必须首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系统的实验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广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生物化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教师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往往缺乏相关的临床知识。这就迫切需要生物化学老师提高业务素质。生物化学老师可以通过请教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专业课老师,掌握相应的临床知识,熟悉与生物化学相关交叉领域的内容,及时充实自己的实验教学内容。

其次,生物化学实验教师通过课后及时自我总结,进行授课回顾,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课程老师集体备课等方法,改善实验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从而达到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6 结束语

长期以来,很多护理专业的基础课老师忽视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基地,他们认为理论教学优于实践教学,从而在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动手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使得很多护理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创造性以及在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21世纪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如何培养面向临床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是我们每一个护理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生物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联系临床实践,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适应护理临床工作对人才的要求,为新时期的高职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注释

① 杨荣武.生物化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② 刘友平、李洪.浅谈生物化学教学中临床联系法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4:85-86.

篇14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出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室建设及教师业务素质等方面加以改革。期望该教研改革能有效地提高高职高专院校食品生物化学学科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食品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服务。

食品生物化学作为一门食品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对该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食品行业的工作,都有很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食品生物化学包括生物化学和食品化学两方面,教学中既要阐明生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又要讲授与食品有关的化学问题,内容繁杂,各章节之间缺乏普遍规律性等。如此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能够使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对教学、实验的重点等方面进行调整。笔者提出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室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高职高专院校食品生物化学专业学科的教学效果。

1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安排教学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专业(包括食品加工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及就业打下理论基础。

该课程设置应依据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调整,有重点地进行讲授。例如,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开设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专业,主要是食品加工专业(现酵技术、软饮料技术、粮油加工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等)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理化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动物性卫生检验等)。物质的代谢部分原本在食品生物化学中是比较重要、难度也较大的章节,根据该系食品加工专业(对口班级和普高班级)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食品加工对口班级(高中学校为职业高中)基础较薄弱,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一章上花费太大功夫,否则不但造成时间的浪费,还容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该专业学生中应将更多的教学时间放在糖类化学、脂类化学、酶化学和食品的色香味化学等,这些都是与学生的专业课程联系更为紧密的章节,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对以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安排的重点应放在蛋白质、维生素、糖、酶等的性质验证和综合设计实验上。而对于该系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学生生源较广,学习氛围较浓,有更多的学生有专升本的愿望,为了使其能够很快适应以后升学的需要,并结合教学目标及今后就业要求,应将物质代谢部分的内容作为重点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在实验的安排上,也应侧重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检测、核酸物质的分离及酶活力的测定等方面。

2理论结合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食品生物化学是主要研究食品成分的组成、结构、性质、功能,以及食品成分在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课程系统性不强,各章节相对独立,知识点比较零散,容易使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但是,食品生物化学有其独特的优点,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使知识变难为易。

如在讲到食品色素性质时,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会形成脱镁叶绿素,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暗淡的褐色,加热会加快这个反应的发生。教师可以联系实际,举出日常生活中例子:在做酸辣黄瓜时,黄瓜在腌渍过程中,由于发酵作用产生了乳酸,使菜的颜色变得暗淡了;炒菠菜时,加食醋也会看到蔬菜的绿色变暗。因此在烹调菜肴时,为了保持原有的绿色,则尽量不要加醋,否则很快就会失去诱人的鲜绿色。同样在讲呈味物质的消杀作用时,可以以烹调苦瓜为例,苦瓜的苦味让许多人难以接受,在烹调过程中若适量加点白糖,不仅苦瓜苦味减弱,而且味道鲜美。再如,食品加工专业学生在开学初参加了14d的月饼制作,工作中同学们体会了加工的乐趣,同时也理解了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的意义。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实践证明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变化及其反应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3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食品生物化学是从微观层面阐述各种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很多内容仅凭想象和传统教学中的普通挂图等形式,难以满足食品生物化学反应高度动态化的教学要求,所以学生往往感觉食品生物化学学习比较枯燥、难学。而多媒体教学可实现图、文、声、像的结合,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对提高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转贴于 多媒体制作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在网络资源中可以免费下载某些高校食品生物化学或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的课件、图片、动画等相关资料,博采众家之长,补己之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水准和效率,而且有利于拓展食品生物化学领域内新知识和新进展,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教师可以利用ACD化学结构制作软件或动画制作软件FLASH等,制作动画和书写化学结构。无论制作多媒体课件,还是利用网络,在制作中都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文本内容层次明确、重点突出、文字精练;尽量采用提纲、表格、图形等形式来概念和结论。比如用动画来演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物质代向变化、糖酵解、三经酸循环、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等;②课件要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幻灯片的背景、颜色、文字大小、显示方式、文本阴影及三维效果、声音等方面要精心搭配,适时插人动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字和背景的颜色一定要有鲜明的对比;文字大小不应小于24号字;文字与图片的进人方式可采用启发性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某些概念的引出可先讲结果,再讲出现的条件,这样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等。

4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教学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实践基地。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首先,应加大对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室建设经费投人,努力使之建设成一个设备先进、条件完备的实验室,使学生在毕业后很快就能上岗。同时,要提高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的地位,重视实验师资的培养,完善实验室人员配置,稳定实验技术人员,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实验教学队伍,为实验室的开放,学生自主实验创造条件。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培养具有明显的岗位特性的特点,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例如,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就业都直接从事食品分析与检验或技术督导工作,学校良好的实验室条件和学生自身的实验组织业务能力将为他们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有余力及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室的管理及教师的科研,鼓励“食品科技协会”的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实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又有助于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5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