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7 09:45: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维品质 培养 方式方法
有一位教育评论家说过这么的一段话:劣等的教师向人奉送真理,优等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发现真理比奉送真理的人更聪明,更受人崇敬。但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做一个教会学生发现真理的好教师。要想发现真理,就要具有正确而科学的思维方法。所以教学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什么是思维品质呢?思维品质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人的思维广度、深度和灵敏度,对事物具有科学的批判性。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笔者在实践中的见解有如下几点。
一、在阅读语段中培养思维品质
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一些针对性强、训练目的明确的语段,对学生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认真领会、总结出语段的中心内容。与此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快速阅读,如何过滤筛选、如何总结和确定语段的中心思想等方法。如阅读时,不要被语段的一些细节所干扰,不要来回反复地读,而要从众多信息中迅速选择出语段的中心信息。这种语段训练,要经常化,持之以恒,不能虎头蛇尾,走走过场,摆摆样子就了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总结概括等思维能力。
二、在提问学生中培养思维品质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文重点、难点,巧妙设置一些能拓宽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问题给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发挥学生想象力,从中寻求多种解答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有位教师教学《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他曾提出这样的问题:1.作者笔下的青海湖,有如稀世的珍宝一样,长期以来,它都未被世人发现,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所以,十分希望青海湖美丽的风景能让更多的人所了解、所热爱、所享受,但又担心人多利用它了,它的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内心充满矛盾。请问:作者的这种心理正常吗?为什么?2.实际上,现在的青海湖,人为性的污染已十分严重,因而,面积逐渐缩小,水质也日趋下降。如果再加大利用力度,必将给青海湖带来更严重的污染。请大家想想:如何才能使美丽的青海湖既要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又要使它的环境得到保护,不受污染,让它越来越美?3.请大家把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写好发言提纲,下一节语文课时,互相交换,共同提高。教师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大大地促进和开发了学生思维,结果,学生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想法,迸出了许多创造性的智慧火花。
三、在联想对比中培养思维品质
教学中,老师可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教学《卖火柴的女孩》一课时,我便向学生提出这样的三个问题:1.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与当年卖火柴的女孩相比,有什么不同?你心里有什么感受?2.请你分析思考一下:造成两种不同生活的原因是什么?3.如果你是当年那个卖火柴的女孩,你会怎样面对当时那种悲惨的生活呢?4.,你觉得作者在课文中所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样态度?反映出他对穷苦人民的一种什么思想?
四、在分析语言中培养思维品质
要促使学生的思维深化,老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揭示作品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感悟作者遣词造句之奥妙等。值得注意的是,所设计的问题,其切入点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宜偏深或太浅。如教学《湖心亭看雪》一文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思考。1.你怎样理解课文中的这样几个语句:①“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人两三粒而已。” ②其中的“痕”“点”“ 粒”三个量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有什么区别?③如果把上面的语句改成“长堤一座,湖心亭一座,人两三个而已”。这与原来的语句相比,你认为哪一种更为确切?更为动人?为什么?④从上述的遣词造句中,可体现出作者在观察和用词炼字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
五、在人生观的对比中培养思维品质
关键词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一、培养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基础,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数学科目本身就有很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包括大量的数学术语、逻辑术语和相应的符号系统,通过逻辑推理,一些理论能够生成新的理论,一些判断能够生成新的判断,数学就是由这些理论和判断组成的。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思维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小学数学内容上较为简单,没有很深的推理论证。但是只要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判断推理,因此,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在数学的教学之中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适应了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更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是多层次的,要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就要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培养,思维品质的培养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关系到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思维品质的培养过程是复杂漫长的,教师要时刻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抓住思维品质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思维具有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特点表现在思维的主体能够根据思维对象的变化,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原来的思维方式,使新思维能够更高效的解决问题。对小学数学来说,思维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数学的解题方法不是唯一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根据题型的不同转化解题方法,转变解题思路,从而找到更适合的解题方法,主要表现在一题多解、变题练习、同解变形等解题方式。例如:200千克海水能够制盐2.5千克,那么50000千克的海水能够制盐多少千克?这属于一题多解,可以通过2.5÷200×50000;50000÷(200÷2.5);2.5×(50000÷200)几种方法来解。
(2)思维具有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它是思维品质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主要表现在通过表面现象能够引发深入思考,从而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和内在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的训练。
(3)思维具有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具有独立创造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寻找多种解题方法,不受到常规的解题模式限制,找出解题最简单的方法。例如:把2.5.6三个数字卡片进行组数,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模式,组成的数就只有25.26.256.265.52.56?,除了这些数,学生还可以发现“6”的特点,把“6”反过来当“9”用,这样就会组成更多的数,也是思维创造性的一种表现。
(4)思维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主体通过独立思考,有敢于质疑的能力和较强的辨别力,能够发现自己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自觉纠正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在思考中善于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独立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检验和推理自己得出的结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多多质疑,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培养。
(5)思维具有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具有快速性和减缩性,思维敏捷的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思考,产生清晰的思路,对问题作出快速的判断。数学计算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快速的计算,压缩计算过程,在经过大量的训练后,对于常见的数,学生能够口算出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三、传授学生逻辑思维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离不了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逻辑思维方法主要包括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推理、抽象与概括四种。
1.比较与分类
数学学科的理论性很强,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思路都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上形成的,而有些数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表面上看很相似,实则有很大的区别,学习要区分开来才能掌握知识,这就需要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概念进行比较与分类,比如质数与互质数。
2.分析与综合
有些数学知识比较复杂,难以理解,学生需要把复杂的知识进行分解,或者把一个问题中的知识点和难点进行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这就是分析。而数学又是一门系统性极强的学科,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根据它们的共性或者某些方面的特征结合起来,这就是对知识的综合,在解四则复合应用题时就会用到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3.判断与推理
判断是对某一个问题作出肯定或者否定,推理则是从一个判断或几个判断引出新的判断。小学数学需要教给学生比较初级的判断推理方法,让学生在不断运用过程中提高数学素质,比如让学生用正反比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抽象与概括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培养 重要性
一、小学教学中数学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数学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仅重视了表面的数字运算,却忽略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对数学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必须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而掌握了这些能力,可以为培养其他学科所需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的学科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以下是我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几点看法。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指对事物观察、概括、推理,然后采用逻辑方法,正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出来,也是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
2.开发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兴趣、情感等与智力无关的心理因素。兴趣体现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较高的学习动机。这在其他学科中也需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动机,加上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对一门学科有兴趣,这就成为学好学科知识的首要条件。
3.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能以自己的妄想来断定结果。没有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只能误导学生。因此要用科学的观点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学生的数学能力受到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外界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依据自己的理解及老师的讲解,能很快地掌握知识,他们不仅能很快地解决问题,而且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能凭借原有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没有自己的理解,学习起来也就相对费劲,他们的思维无条理,混乱,面对没见过的题目,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认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是必需的。
1.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是全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注意培养数学思维,就无法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可能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
2.判断能力体现了数学思维能力。学习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真假判断,对教材上的内容、老师的讲解质疑。学生要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有个性的见解。
3.数学思维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能力即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自己观点的能力,它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推理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总结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所以数学思维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几点建议
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归纳推理能力,善于发现、观察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在教学各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2.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讲些生活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例子,让数学理论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使得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在于学习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在学习数学时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是小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韦志初.发挥例题习题功效培养数学思维品质[J]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数学思维
1.小学教学中数学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数学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仅重视了表面的数字运算,却忽略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对数学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必须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而掌握了这些能力,可以为培养其他学科所需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的学科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以下是我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几点看法。
1.1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指对事物观察、概括、推理,然后采用逻辑方法,正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出来,也是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
1.2 开发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兴趣、情感等与智力无关的心理因素。兴趣体现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较高的学习动机。这在其他学科中也需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动机,加上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对一门学科有兴趣,这就成为学好学科知识的首要条件。
1.3 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能以自己的妄想来断定结果。没有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只能误导学生。因此要用科学的观点来学习新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学生的数学能力受到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外界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依据自己的理解及老师的讲解,能很快地掌握知识,他们不仅能很快地解决问题,而且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能凭借原有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没有自己的理解,学习起来也就相对费劲,他们的思维无条理,混乱,面对没见过的题目,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认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是必需的。
2.1 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是全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注意培养数学思维,就无法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可能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
2.2 判断能力体现了数学思维能力。学习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真假判断,对教材上的内容、老师的讲解质疑。学生要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有个性的见解。
2.3 数学思维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能力即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自己观点的能力,它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推理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总结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所以数学思维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几点建议
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归纳推理能力,善于发现、观察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在教学各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1 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3.2 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3.3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讲些生活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例子,让数学理论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使得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在于学习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在学习数学时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是小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韦志初.发挥例题习题功效培养数学思维品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
1.小学教学中数学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数学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仅重视了表面的数字运算,却忽略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对数学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必须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而掌握了这些能力,可以为培养其他学科所需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的学科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以下是我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几点看法。
1.1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指对事物观察、概括、推理,然后采用逻辑方法,正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出来,也是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
1.2 开发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兴趣、情感等与智力无关的心理因素。兴趣体现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较高的学习动机。这在其他学科中也需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动机,加上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对一门学科有兴趣,这就成为学好学科知识的首要条件。
1.3 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能以自己的妄想来断定结果。没有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只能误导学生。因此要用科学的观点来学习新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学生的数学能力受到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外界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依据自己的理解及老师的讲解,能很快地掌握知识,他们不仅能很快地解决问题,而且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能凭借原有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没有自己的理解,学习起来也就相对费劲,他们的思维无条理,混乱,面对没见过的题目,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认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是必需的。
2.1 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是全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注意培养数学思维,就无法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可能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
2.2 判断能力体现了数学思维能力。学习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真假判断,对教材上的内容、老师的讲解质疑。学生要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有个性的见解。
2.3 数学思维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能力即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自己观点的能力,它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推理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总结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所以数学思维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几点建议
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归纳推理能力,善于发现、观察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在教学各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1 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3.2 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3.3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讲些生活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例子,让数学理论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使得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在于学习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在学习数学时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是小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韦志初.发挥例题习题功效培养数学思维品质.
一、创设学生口语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具体的情境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效果甚佳。因为逼真的情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维活动,继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具体情境。
1.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
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只有联系学生实际的口语交际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开展口语交际的浓厚兴趣。所以,我们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境,引发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培养学生开展口语交际的主动性。
以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一》的教学为例。教学这个内容之前,我布置每位学生从家里带1~3本自己最喜欢读的课外书到学校来。上课时,我让同学们将带来的书都摆放在自己的桌面上。然后让学生按座位顺序轮流上讲台介绍自己带来的书,其他同学在下面用心听并做好相关记录。介绍的内容主要如下:(1)书的名称、书的作者;(2)书的主要内容,含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最精彩的部分等。
2.创设角色化的口语交际情境
创设角色化的口语交际情境,主要是指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引导学生采取表演的方式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中某个人物形象的理解揣摩这个人物形象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活动,设计台词和相应的动作等,然后扮演这个角色,以此激发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浓厚兴趣。
比如,某位学生要扮演《两小儿辩日》中的孔子,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孔子是谁?孔子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面对两个小孩子的提问,孔子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活动如何?这些都是学生在扮演孔子这个角色前要弄清楚的问题,因为这是学生扮演孔子这个角色必须表现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指点,学生往往能够快速进入角色,并在特定的氛围中顺利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二、加大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者王占馥曾说:学生的“思维越明晰,口语表达越清楚,越准确;思维越深入,口语表达越有深度,有分量;思维越灵活,口语表达越新鲜,越有独到见解。”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加大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力度,既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核心。
1.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品质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品质,就是培养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速度,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高度概括能力。表现在口语交际中,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或者命题要求迅速组织语言材料,及时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笔者曾经在教学《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设置难度适当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思考和抢答,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快速的状态,取得了极好的口语交际教学效果:(1)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人?其中,谁是这篇课文的主人公?(2)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品质
【关键词】阅读教学 思维品质
一、问题的提出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同时还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注意在教学和评价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入教学和评价活动中。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忽视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缺乏有效的思维品质训练。一些教师设计的任务局限于文本浅层信息的处理,缺乏深层理解的训练。例如,篇章逻辑等概括性任务偏少,词义猜测等推理性任务不足,发展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演讲、辩论等几乎无人问津。还有一些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偏重于关注任务的形式,不太考虑任务内容,导致任务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只停留在设计讨论、采访和训练的形式上,不关注讨论、采访和训练内容的质量,忽视了任务的思维含量。
二、思维品质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阅读效率不高,除了语言水平、文化知识、注意力、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阅读思维没有被充分激活,或者说激活程度不高。[1] 阅读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文本的加工和解码的过程,是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过程。而只有具备深刻、灵活、广阔等思维品质才能更好地完成思维过程。因此,要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重要途径之一。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敏捷性、创造性和批判性。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加工处理文字表层信息,同时要开展文本深层阅读活动 [2],把思维品质的培养与阅读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设计阅读理解任务时,要紧密地围绕以上目标,注意任务的质量,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培养思维品质的策略
先天遗传对思维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品质的影响更大、更深。科学的教学理论都将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3] 思维能力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维品质。
在阅读教学时,根据任务设计的目标性、典型性、多样性和开放性原则,笔者从以下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了探索。
1.设疑解惑,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深度和难度。[4] 教学时通过设计思索性问题(包括综合分析类、概括类、推理类等),训练学生善于深入地、逻辑清晰地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具体而言,可以设计分析文本结构、概括文本主题等分析概括类任务,或者设计词义猜测、作者意图等推理性任务。
例如,在教授《 牛津高中英语 》(译林版,下同)模块十第三单元阅读材料“Aids today”时,笔者设计了问题“What?蒺s the structure of an essay of the problem-solving style?”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型议论文的基本结构,通常包括put forward a problem、analyze the problem、solve the problem三个部分,就此阅读文本具体而言,包括Something happened to Ajani、Information about Aids、Something must be done...三个部分,通过设问引导,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文本的结构。
2.启发拓展,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广阔性是指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又不忽视其重要细节的思维品质。[5] 教学时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认真分析题意,激活与之相应的知识图式,开展系统的、全面的思维,从整体上用联系的观点理解文本。
在教授模块五第二单元阅读材料“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Further discussion任务:Which speaker do you agree with?Which speaker is more powerful to convince you?Give the reasons.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理由,因而通过讨论分享,学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拓展思维,更为全面地认识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类问题设问后均要预留适当的等待时间让学生思考,给学生提供全面、深度思考的平台。
3.限时训练,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敏捷性是指在正确基础上的速度 [6],包括速度和正确率两个要素。教育心理学认为,原始学习的速度与保持成正相关。学习快则遗忘慢,学习慢则遗忘快。一般来讲,阅读过程中速度与理解也是相辅相成的。一定范围内,阅读速度加快能促使词句分析性阅读水平向综合性超句子话语阅读水平转化,从而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理解程度的加深亦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加快阅读速度。[7]
教师可以运用PPT或卡片,使句子或者短文在一定时间内闪现,迅速捕捉句中的关键词,然后就内容理解提问。例如快速呈现句子The border betwee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longest border in the world which is not protected.然后提问:“Is the border the longest one in the world?”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border、longest、not、protected等。此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单词组块为词组,按意群阅读,训练学生扩大视幅的能力。还要指导学生运用skimming、scanning、guessing、predicting等速读技巧,坚持限时阅读,及时检查阅读效果,调整阅读速度。
4.多重变式,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反映了智力和能力的“迁移”。[8]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要善于从分析到综合,再从综合到分析地组合分析问题。[9] 教学时就文本内容设计辩论活动,能够在一个动态的交流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敏捷性。还可以通过转换角度设计作业、变换条件得出不同结论为学生注入灵活思维的活力。
例如,在设计模块一第三单元阅读材料“Dying to be thin...”任务型阅读训练时,原文中表达是I regret taking those weight-loss pills.They contain a harmful chemical that caused my liver to fail. The pills were going to completely destroy my liver if I continued taking them. My mother insisted on sending me to the hospital,where I received good medical treatment.笔者设计为They contain a harmful chemical my liver to fail. The pills were going to completely have my liver if I continued taking them.My mother insisted on sending me to the hospital, I received good medical treatment in.此时,句子表达和语境发生了变化,因此空白处不能再运用原文中的caused、 destroy和where,而应该填写causing、destroyed和which。这类任务的特点是条件变化了,结果会随之而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克服定势,训练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即创新思维、求异思维,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和发散性。[10] 教学中教师应基于阅读文本设计有价值的活动或任务,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积极思考,从多个角度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11]
复述、演讲和仿写文本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阅读教学后可以安排学生用自己的话对所学文本进行表述或演讲,指导其经常变换词组和句式,例如肯定和否定之间的变换、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的变换、同义词之间的变换、反义词之间的变换、句法结构的改变等。仿写既可以针对全篇课文,也可以针对片段练习,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或过渡照应等方面。[12] 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和程式化的思维模式,善于拓宽思路,创造出新颖、超常的思维成果。复述、演讲和仿写是学生对文本理解和应用的再创造,既能够培养学生语言输出的能力,又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6.敢于质疑,训练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是指一种有目的性地,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证据和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作出自我调节性判断的思维过程。[13]
阅读的高层次要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解码,也不是纯粹获取信息,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已有的知识与文本中的内容相联系,对信息进行筛选、分析、解释、评价并且确定作者的目的和语气,以及对作品人文理念的鉴赏。[14] 模块五第三单元阅读材料是“The perfect copy”,教授时,笔者设计的辩题为“Cloning, good or bad for us?”让学生开展辩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突破思维定势,克服程式化思维,面对新的科技产品要树立批判性的观点。培养学生善于独立分析,敢于质疑的态度,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有教师认为,在课时紧、内容多的现状下,教师无暇顾及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一旦学生的思维品质被培养起来了,学生自己具备了较强的学习品质之后,其前进的动力不可估量,会远远超过教师片面追求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15]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将语言教学和培养思维品质并重。在设计阅读教学任务时,应该融入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制定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措施,通过提高思维品质来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210007)
参考文献:
[1]刘慧君.从认知策略探析英语阅读思维活动——一项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调研[J].中国外语,2008(1).
[2][15]李杰.利用深层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9).
[3][4][6][8][9][10]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王家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S1).
[7]叶宁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改进英语阅读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1997(5).
[11]陈凤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2).
[12]朱文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8(2).
一、小学教学中数学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数学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仅重视了表面的数字运算,却忽略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对数学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必须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而掌握了这些能力,可以为培养其他学科所需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的学科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以下是我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几点看法。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指对事物观察、概括、推理,然后采用逻辑方法,正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出来,也是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
2.开发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兴趣、情感等与智力无关的心理因素。兴趣体现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较高的学习动机。这在其他学科中也需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动机,加上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对一门学科有兴趣,这就成为学好学科知识的首要条件。
3.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能以自己的妄想来断定结果。没有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只能误导学生。因此要用科学的观点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学生的数学能力受到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外界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依据自己的理解及老师的讲解,能很快地掌握知识,他们不仅能很快地解决问题,而且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能凭借原有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没有自己的理解,学习起来也就相对费劲,他们的思维无条理,混乱,面对没见过的题目,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认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是必需的。
1.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是全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注意培养数学思维,就无法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可能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
2.判断能力体现了数学思维能力。学习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真假判断,对教材上的内容、老师的讲解质疑。学生要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有个性的见解。
3.数学思维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能力即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自己观点的能力,它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推理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总结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所以数学思维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几点建议
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归纳推理能力,善于发现、观察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在教学各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2.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关键词】:改革创新;培养学生;意志
意志是指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学生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意志的表现形式
意志品质是根据某种动机,支配人的行动、思维、身体去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标的一种过程。其表现为:自觉性——即遇事不盲目迎合、动摇、易变,而是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信念,不受暗示,不独断行事,果断性——即遇事能当机立断,毫不犹豫。自制力——能善于控制自己的行动,在应该行动时迫使自己勇敢地执行决定,坚决而顽强地克服一切困难实现预定的目标.坚持性——即遇事能精神饱满,坚持不懈地以充沛的精力,锲而不舍地坚持奋斗。遭失败不气馁,遇挫折不灰心,百折不挠,再接再厉。此外,意志品质还表现在勇敢、机智、顽强、不畏艰苦、勇于克服困难等方面。
二、培养意志品质的紧迫性
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坚强意志品质的人,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可是,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许多学生从小就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影响,缺少艰苦环境的锻炼几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之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娇惯,使之养成了怕苦怕累的习惯,意志薄弱,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差。他们对千变万化的社会认识不充分,对事物的发展估计不足,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心理素质差,处理问题不够沉着,缺少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遭受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由此可见意志品质培养的紧迫性。
三、培养意志品质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应接受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通过勇敢、顽强、刚毅、果断、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锻炼,培养灵活机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和自我调节能力。体育教学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体质,磨炼他们的意志。而现代社会需要的就是具备健康体魄、丰富知识、意志品质坚强、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体育教学对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培养意志品质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增强意志的愿望
(一)使学生明白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结合学生所熟悉的著名运动员、球星取得的成功及个人经历、各类正在进行的比赛实况等,用他的坚强意志鼓舞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意志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
(二)利用青少年好胜心理,激发学生增强意志的愿望。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伴友型”等不同形式分组进行教学法的评比,通过设置不同的目标要求,使每位学生都感到能够完成自己的目标,激发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对手的决心。
(三)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学校等实际情况,合理选编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教学中采用竟赛、游戏、收集媒体信息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在学生之间开展自主、合作、创造和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学习锻炼。
二、创设情境,锻炼学生的意志
(一)加强目的动机教育。人的任何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所谓动机是指激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这是一种推动人的行为的内在原因。只有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将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激发学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教学中采取表扬与鼓励的方法,利用正确的舆论评价逐步培养学生的锻炼动机。利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及时与学生情感沟通,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句肯定都能给学生增强信心,带来动力,不断向着自己的目标靠近。
(二)适当选择体育运动项目,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意志.体育教学是通过学生自身的本体感觉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调节因受场地器材的约束和周围环境的干扰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体育运动了目繁多,不同的运动项目所培养的意志品质不同。教师可把学生认为难的、累的、枯燥的一些教学内容编到游戏中去练习,并给这些游戏取一些新鲜的名字。这样使游戏更情境化、游戏化,学生虽然在游戏中训练、流汗,但是兴趣浓,气氛十分活跃,积极性高,教师又及时给予表扬,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培养学生意志的重要途径之一球类运动是一种集体合作的项目,能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高度的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勇敢拼搏、不畏强手的意志品质.体操、田径、游泳等项目难度性大、技术性高、危险性大,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及勇敢机智、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队列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目的性、纪律性、坚韧性。由此可见,只要合理选择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就能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全面培养。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数学品质
语文与数学是小学的基本科目。在传统的语文与数学教学中,侧重于学生知识的灌输,以便于其能够在考试中具有足够的知识量来解答题目。而素质教育提出后,无论哪个层次的教育,都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数学其本身就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能够为其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而数学品质的养成需要从小开始,三年级作为小学的中间阶段,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必须要重视其对数学品质培养的作用。
一、数学品质的内涵
数学品质其是数学思维品质的简称,也就是俗称的数学思维。其与语文思维、英语思维等学科性思维一致,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数学地眼光来作为出发点。而数学教学其实际上就是数学思维的问题化。在数学问题中,其会反应一定的数学思维。一般来说,数学思维其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思维方式。只是,在没有接受数学学习之前,学生的数学思维缺乏条理性与层次性,但是,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异。数学品质具有高度的逻辑性与抽象性。这也是其培养的难度之一。然而,在孩子的成长中,培养其数学品质,将会使得其思维模式更加成熟,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时,逻辑性更强,解决的方式更加准确。[1]
二、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品质培养的重难点
1.学生思维模式的多元化
由于小学生三年级的学生才接触学习不久,其接触的科目较多。因此,其在潜移默化中国已经具有较多的思维模式,虽然都相对不成熟。但是,这些思维模式会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一定的融合。在这种状况下,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品质就缺乏对应的认知。尤其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不强,面对诸多的思维品质,其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辨别与运用。这就使得其在数学品质的培养上,存在极大的阻碍。[2]
2.学生难以将问题与思维联系起来
就目前来说,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品质培养主要是通过数学问题来实现。然而,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其针对数学问题无法了解到其中数学思维品质。这就使得很多数学问题都被片面化。学生就算能够实现数学问题的解答,也无法了解其深层次的数学含义。这就使得其教学无用化,学生数学品质得不到提升。
3.教师本身思维模式的成熟化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习惯性的代入自身的思维模式。而同样的数学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再加上其知识构成、环境影响等原因,同样的思维有着不一样的模式。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就会不自觉的代入自身的数学品质。这就很容易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数学品质的模式表现出一致性。这将不利于其个性化的发展。[3]
三、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品质培养的具体策略
在上文中,笔者指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品质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会使得其数学品质不成熟,无法为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提供良好的帮助。面对该种状况,笔者认为,必须要从如下几个方式来培养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品质:
1.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就必须要保证教师教学方式能够被学生所接受,且教师传递出来的数学品质,学生也能够基本认可与接收。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就必须要根据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以及其中包含的数学思维对自身的数学思维进行优化,使得其更加符合教学的需求,在教学中能够与学生的水平一致。
2.加强数学问题与思维方式的联系性
在教学中,教师会就某个数学问题来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分析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方式。在很多时候,学生无法自行将数学问题与思维方式联系起来,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引导。在整个教学中,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行思考,从而锻炼其思维,待其遇到瓶颈后,适当的进行引导即可。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品质解决问题的能力。[4]
3.设计问题加以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某个数学问题进行问题的设计。也就是,将其分解化。运用数学思维,来分解一个大问题,并且按照对应的规律将其排列。学生通过对小问题的解决,来奠定该种思维习惯,并且解决这个大问题。当其,设计的问题合理性能够得到保障,那么其在数学品质的培养上,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有效性。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这就是教师将数学思维模型化,而学生通过对模型的运用提高自身的数学品质。[5]
结语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思维品质 培养策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独特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活动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同时思维的发展能够对客观世界产生能动影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正是开发思维方式、形成思维习惯、养成思维品质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有关研究显示,语文教学能够有目的地对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行矫正、引导,并且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犹如在学生的思维之湖中投入一颗小石子,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一、目前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品质培养问题
就目前的语文教学而言,不管是中学语文教学还是小学教学,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和语文知识讲解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总结了几个原因。其一,教师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研究不够深入,思维训练任务和目的不够明确。在实际教学中,思维品质训练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理论支撑。其二,教师对学生目前的思维品质状况不够了解,对学生的差异性缺乏细致调查。其三,虽然一些教师已经意识到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独立制订系统的思维品质训练计划。其四,很多教师缺乏对教学大纲中各年级、各阶段的思维品质训练任务,在教学中单纯追求分数进步,在教学中挤压思维品质训练的时间。由于以上几点原因,因此一些教师在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中作为不大,缺乏思维品质训练的科学性。
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1.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深刻性的训练必不可少。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准确抓住事物本质规律,从而预见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这一思维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实现。然而青少年由于其心理的独特性,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虽然具有一定的深度但往往不够全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五柳先生传》一文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五柳先生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让他变成如今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就是五柳先生本人吗?”等。这些追根溯源的问题让学生对课文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产生兴趣,积极投入思考过程中。这样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纵深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的发挥对于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具有重要作用。想象力是人类能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创造性地对已有事物、现象等进行加工从而形成新事物的能力。想象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某种程度上说,知识储备越丰富,联想的依据越充分,思维越具有深度和广度。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学生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能方面的限制,思考问题的思路比较窄,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展开大胆想象,拓宽他们看问题的思路,提供不同的思维角度。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出拓展性问题,如:“如果这篇童话故事如其他的童话故事一样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你们想想是什么样的结局呢?”通过教师提问,学生会根据课文已有材料对结局进行不同设想,张开想象的翅膀。教师还可以继续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如果小女孩与你们差不多大,她的结局会有什么变化?”这种打破时间界限的提问,能够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想象,拓展思维的广阔性。
3.帮助学生变化思考角度
教师引导学生变化思考角度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学习中,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试图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针对教师提问提出不同观点。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语文课文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训练。例如在进行《藤野先生》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归纳出作者鲁迅先生情感的两条主线:一是对老师的尊重之情;二是对祖国的爱国情感。通过对这两条线的归纳,让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传达的深刻含义,从两个视角重新审视课文,养成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习惯。
总之,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角度与方法进行培养和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有效培养,让学生在思考的世界中,不断锤炼思维品质。“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让这一朵朵美丽之花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绽放。
参考文献:
[1]高亚平.有效追问助推初中生语文思维品质提升[J].文理导航(上旬),2014,(8).
1.高中数学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的数学知识能力,还需要专业的教学能力。一些教师由于年龄增长,长久离开学校学习,自身数学知识结构长久没有更新,教学思想受到束缚,教学模式比较死板,尤其是一些农村和山区教师,这种现象更明显。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及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所以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
1.2教师没有完全理解素质教育
教育的任何一方想要成功,教师对于其内涵的把握和理解都是很重要的。在一些农村教学中,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没有完全理解,更不要谈对素质教育的渗透。这些教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没有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联系起来。实际上,素质教育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对素质教育的渗透。
2.通过高中数学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策略
2.1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非常注重思维品质的提高,思维品质的培养不仅有益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还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是教学的核心,所以,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高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注重解题的灵活性,通过一题多解等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多与学生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找到疑难点,使学生在思考中自省,增强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2.2重视教学思想的转变
高中教学中,很多教师本着成绩第一的教学理念,不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渗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对教育事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对培育出新一代人才,更具有深远的影响。教育改革中,一些教育方式不适合学生发展,教师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改革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要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师需要做的是改变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封闭式课堂变成开放式课堂,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体现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另外,在改革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视频,如关于课堂所学内容的历史或者数学家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发生的趣事等。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从视觉上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学更顺利。当然,也可以让一些思维方式独特的同学以演讲的形式给同学们讲述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等。
2.3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随着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学生步入社会后,大部分人会意识到课本上的知识不足以应付实际工作,所以,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人才,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已经是必然趋势,数学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终身学习趋势不可避免。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还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能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针,从而让所有同学面对稍有难度的问题时,养成勇于钻研、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例如学习三角函数时,通过图形结合的方法讲解相关知识,既便于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又能加深记忆,了解公式的推理方法,在日后学习过程中,偶尔忘记公式,学生也能够自己推导出计算公式,提高数学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穿插一些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了解更多数学知识。
一、重视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观念
知识和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知识无以形成能力,没有知识,能力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且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深刻地挖掘,理解其精髓,促成认识上的飞跃,形成数学观念。数学观念的形成,可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数学知识得到升华,这时数学知识已不是一些单调枯燥的概念公式、符号,而是在观念的指导下形成的一种能力。形成了数学观念,学生就会在遇到相关的数学问题时,有意识地去想什么,怎么想,怎么作。不仅如此,为使学生能力得以巩固,还要适时地设计―些应用问题。例如,在讲授集合的知识时,让学生形成集合观念,学生遇到相关问题,就会对问题所涉及的数学对象,恰当分类,合理构造集合,
动用集合的观点、方法解决。
二、重视数学思想,掌握教学方法
我们的教学往往只是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灌输,而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本质认识,它对人们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起指导作用。数学方法是人们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思维策略和模式,是数学思想在具体问题中的运用和体现。只有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才能真正领会数学的本质,掌握数学的真谛。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数学方法,才能在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时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才能使数学能力得以发展,数学素质得以提高。为此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的教学。否则,只是填鸭式地注入知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就是一些杂乱无章的堆积品,而不能成为数学思想灵魂指导下的有序编码系统,学生处理问题时只能是生搬硬套,盲目碰撞,对陌生数学问题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而不能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灵活变换,在数学方法的指导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果学生能深刻理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生头脑中的“形”和“数”便统一起来,“形”的问题可以用“数”解决,显示出简洁、具体的特点,“数”的问题可以用“形”来处理,显示形象直观的特点。化旧知识为新知识的思想方法可使学生增强辩证的哲学观念,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从而处理数学问题时左右逢源,思路开阔。
三、重视数学思想,加强数学修养
数学修养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是数学思维,只有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优化学生的思想品质,才能有效地发展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质。思维品质是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学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灵活性、批判性、开阔性、敏捷性等多方面。显然,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肤浅、狭隘、封闭、僵固,就很难学好数学知识,深刻理解数学思想,牢固掌握数学方法只能是空谈。数学素质的提高就只能成为空想。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品质的优化不是朝夕之功,需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炼。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的创设情境,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我们必须重视教和学的各个环节,如教学内容的讲授,教学方法的采用,家庭作业的布置。例如可以通过同类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编排,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培养思维的开阔性;通过变解答题为讨论题的归纳总结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通过创设异境变特殊为一般,探索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数学素质的提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优化的数学思维品质。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摆在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光荣使命。为此,教师在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品质;合作交流;说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49-01
21世纪的教育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人才素质,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现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并遵循小学生特点及思维品质的发展,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启迪学生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这启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到学生中去,用对学生信任、充满激情的对话和语言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体验这种学习中的成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乐学、想学。例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一课时,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猴王分桃的故事:今天花果山上特别热闹,因为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分桃节。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树下坐着一群猴子,它们等待猴王来分桃子。大家都希望能多分到一些桃子。猴王准时来到,猴王对小猴子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吧。”小猴子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说:“那就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猴子,怎么样?”小猴子挠挠头皮说:“大王,请你开恩,再多给点吧。”猴王一拍胸脯说:“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猴子,这下总该满意了吧?”可小猴还是一个劲地嚷着:“不够!不够!”这时,我就问学生:为什么猴王把桃子数增加了那么多,小猴子还是说不够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学生们一听这是学习的新内容,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于是我将小猴三次分桃的过程用三个算式表示出来:6÷3=2,60÷30=2,600÷300=2,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从而得出“商不变性质”这一结论。学生们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弄清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结果。
二、重视说理训练、完善学生思维
说理训练有利于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一工程队,4人6天共修公路240米。照样计算,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针对本题,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这样分析:
1、用由果索因分析:要求出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必须先知道每人每天修公路多少米?已知条件告诉我们4人6天共修公路240米,所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数是可求得的,因此,本题列式为:240÷4÷6×8×12
2、用由因导果分析:已知4人6天修公路240米,可以求得每人每天修公路多少米?已知每人每天修路多少米,那么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就可求出。列式为:240÷4÷6×(8×12)
3、用推理、假设、探究分析:由题意可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数一定,假设工作的时间不变,人数由4人增加到8人,是原来的2倍,修公路的米数也相应增加到原来的2倍。而时间由6天增加到12天,是原来时间的2倍,所以修公路的米数应是原来的(2×2)倍。列式为:240×(8÷4)×(12÷6)也就是:240×(2×2)
这种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说理的训练,优化了应用题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途径的能力,在指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分析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逻辑性。
三、注重合作交流、促进思维发展
古人云:“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启发、帮助、协作,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等。从中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低年级学生从小就要学会合作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我在教学一年级图画应用题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说明图意,研究算法,哪组的算法多,哪组夺得红旗。学生开始是你一言我一语或一人说其他聆听。过后进行激烈的争论,一方要说服另一方,可谓唇枪舌箭。最终达成协议出现了多种算法。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发言可以激起听者产生广泛的联想,通过互相补充,互相提示,互相激励,学生的思维之间产生了碰撞,激发了对数学内容的深化理解,同时思维得到了扩展。在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同时,学困生在与小组同学的交流中,得到了帮助,能力得到了提高。最后,我还让学生自己画图编一道应用题,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解答。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合作能力、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创造气氛,拓展思维
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对所学知识有了初步掌握,但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活动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浓厚的讨论气氛,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如:讲了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后,我问:“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一位同学问:“8.296保留两位小数,千分位满5向前一位进1,9+1=10,这时百分位应该是0,根据小数的性质,0可以省略,等于8.3,为什么约等于8.30呢?”我及时肯定: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非常好,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大家积极思考,各抒己见。这样长期给学生创造浓厚的讨论研究气氛,才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总之,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是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利的因素,都可以尝试。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认真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就会对自己今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