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描述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描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17 09:45: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汉语言文学专业描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汉语言文学专业描述

篇1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途径研究

一、汉语言文学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这一概念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概念,它和其他语言的概念一样,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也正是因为如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没有很清晰的职业定位,它的应用性也比较弱。社会化分工建设的逐渐精细化使这一情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汉语言文学被细化成了多个类别,这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汉语言文学属于人文科学,因此,它能够体现人文精神。同时,汉语言文学也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它的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除了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作出众多的努力。首先,教师要将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趋势问题的理解,并且这还有助于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创造。社会地位发展与进步给技工院校带来了更大的教学压力,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成为了各大技工院校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是如此,它必需尽快提高专业的应用性。目前,社会学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就业竞争,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就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尽快实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提高文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这一词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仅包括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地位创新,还包括教学思维的创新,并且教学思维地位创新比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要。要想实现创新,就必须突破固有限制。由于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具有十分活跃的思维,因此,该专业的学生有着很广的就业面,这本身是汉语言文学地位优点所在,但这一优点也造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够认真,学习效果不佳。有一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不会从事这一专业的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一点。为此,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教学局限在课本最终版,教师要对当前社会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很多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演变而来的,例如新闻、文秘专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要确保学生拥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还要打破专业限制,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独有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教师可以口向学生教授文秘、新闻等由汉语言专业演变而来的专业的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加强学生的从业能力。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要培养创新思维

一般来说,行动是由思想所决定的,因此,要想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改变学生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专业特性,汉语言文学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要求较高,这一专业的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东方文化底蕴与中国文化底蕴。所谓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但在于对于文字等与汉语言等直接相关的文化的了解。更在于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解读。相信有了良好的政治观、历史观和地理观的铺垫,汉语言的学习者们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汉语言最最原始和基础的力量。由于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该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汉语产生感情,并且学生会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进行创新的动力,这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此,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同时,教师还要积极进行探索与实践,并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在实践中继承发展,在探索中开创未来,从而找到最佳的教学方式。

(三)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要加强实用性

文秘、编辑等职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但通过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都在企业、新闻出版等单位就业,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房地产、律师等行业就业,这说明有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适应性。但尽管如此,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了减少冲击,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迫在眉睫。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所包含的课程多达十几门,过多的课程设置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尽快精简课程,并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同时,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的时候,要尽可能多的增加具有实用性的内容。

三、结语

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需要通过几个途径来实现。本文通过对于汉语言学科特点的描述,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汉语言文学的思维和加强汉语言文学的实用性入手。将汉语言文学真正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在生活中体会文化的魅力所在。笔者认为这也将是未来汉语言教学的发展方向,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真正将我们传统的艺术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安慧玉.浅谈提高《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156-157.

[2]曾庆敏,杜曼,李争鸣.浅谈提高“英美文学选读课”教学效果的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07,10:116-117.

[3]苏永红,羊健.浅谈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措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0,01:114-115.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教学

一,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的目标

汉语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语言,它承载中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儿女用来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汉语言、让小学生为汉语言背后的文华感到骄傲、能够用标准的汉语言完成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任务。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却发现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这说明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言教学效率不高,小学语文教师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水平。

二,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的途径

1,从兴趣爱好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

在开展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候,如果语文教师一味的给学生讲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学生会因为觉得这些知识太枯燥而不乐意学习。为了让学生愿意自主的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教师可以从他们的兴趣爱好着手,让学生了解与兴趣爱好相关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学生就会愿意自主的吸收汉语言文学知识。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

部分学生受到耳闻目睹的影响,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而这些传统文化中包含有大量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学生就能在学习汉语言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深厚的汉语言文化,他们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会成为推动学生积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力量。

3,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小学生产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没有用处的感觉。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到汉语言文学习的重要性,汉语言教师要从实践应用的角度着手,让学生把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使小学生理解到自己学好汉语言文学知识,就能提高语文应用的水平。

三,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的方法

1,从教学主体上创新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喜欢以“一言堂”的方式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非常排斥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为了让学生愿意自主的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教师可以从教学主体上创新,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不是教学的主体。为了创造出这样的氛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的主题。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曾经很有兴趣的汉语言文学事物,。一名小学生非常喜欢打《幽城幻剑录》这一款游戏,他听说这一款游戏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连一块石、一根草的命名都应用着典故,这名学生对这款游戏有强烈的兴趣,然而却不知道如何鉴赏这部游戏中蕴含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他的语文教师可以和学生起分析游戏中谈到的名词,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理解到,游戏中的饕餮这个怪兽源于中国的古书《山海经》,这部书中描述它是羊身、虎齿、八爪的怪兽,它的眼睛在腑下,十分贪吃,现在人们形容一个人十分贪吃,且食量很大的时候,就会说他像个饕餮。教师可以引导这名学生继续提出有可能是汉语言文学知识的范围,自己和学生一起研究。

2,从教学方法上创新

在传统的汉语言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习惯给学生讲述大量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这使学生觉得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非常枯燥。为了让学生改变这种教学认知,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教学方法上创新。

比如一名小学生很有兴趣了解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想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教师可以从成语典故这个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了解到“秦晋之好”这个成语的由来,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到这个成语的出现源于秦晋两国的一场婚姻。那是在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比较强大,晋国国君夷吾出兵攻打秦国,然而却作战失败,秦国当时还不够强大,虽然秦国一时战胜了晋国,秦国国君却不宜与晋国为敌,秦国国君为了巩固和强大的晋国之间的关系,于是将女儿怀赢嫁给夷吾的儿子公子圉,两家从此成为“秦晋之好”。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典故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对婚姻进行祝福,却有“秦晋之好”这种说法,却不说“百年好合”呢?学生经过思考就可以了解到,虽然这两个个成语同样是描述婚姻的一种状态,然而“秦晋之好”却偏重于描述婚姻的社会层面,而不是描述于婚姻当事人的感情层面。

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汉语言知识,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思考的乐趣、享受到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从而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汉语言文学很枯燥。

3,从教学平台上创新

在传统的汉语言教学中,汉语言教师不太注重创建一个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现自己的成果。实际上,给学生一个展现的平台,这个平台既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又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个性。

以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开典一个古典诗词欣赏会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语文课本以外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词,学生要说明这首诗词为什么很优美,它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意境等。在这个诗词欣赏大会里,学生能够通过诗词欣赏的方式传达自己的审美品味、展现自己的汉语言水平、享受和其它学生交流的乐趣等,从而学生得到学习汉语言知识、应用汉语言知识的动力。小学语言教师给学生创建展现的平台,就能通过这个平台给小学生学习的动力。

总结: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效率低下,这体现在部分小学生不愿意学习汉语言知识上、对汉语言的知识非常肤浅上、学生不能应用汉语言流畅的进行社会交流上。语文教师只有从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汉语言知识的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才能通过全新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蕾.邹细华.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省开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

[2].连亚飞.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篇3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特点

事实上,汉语言文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中所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无论是字词句亦或是语法修辞,均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内容的文学作品,其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特点也会有所区别,只有在全面了解其特点后,才能对其语言的使用与意境分析了若指掌,进而深入地体会到汉语言文学中蕴藏的内涵。

(一)汉语言文学的目的性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旨在强化学生沟通技巧,并对经典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解读,能够站在更加专业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从而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弘扬与发展。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往往能够通过对汉语言文学语言应用技巧的练习,促进自身语言把握与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体特性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参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学生通常为文科生,这部分学生均对汉语言文学抱有极大兴趣。在各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开展,重点针对文科专业的学生,对理科生并无硬性要求。由此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主体,完全是可以确定的。文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探析汉语言文学蕴藏的内涵其实是比较得心应手的,这是由于他们本身具有良好的文科基础,对字词句以及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推敲具有显著优势。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具备的交际性

作为人类用于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随着交流经验的积累,人们的思维、思想等均将发生巨大改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某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并通过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表达情感,将汉语言的魅力传承下去。如此一来,汉语言文学将会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愿意从不同的途径去发现、探索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与意义,共同促使汉语言文学日益渗透仅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去。

二、汉语言文学中所呈现出的意境

古诗是我国汉语言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我国独有的重要文学,其相关课题研究引起了全世界文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古诗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好评,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它在韵律上能够朗朗上口,而是在写作手法上,有着千变万化的特点,能使读者营造出清晰、真实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作者所看到的情景,倾听作者听到的声音,感受作者在此情此景下的感受,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一)意境的起源与作用

在古代,诗人未能使整首歌更具特色,通常会借助各种语言来营造一种气氛,使读者能够浮想联翩,这种气氛便是意境。据了解,我国诗文主要通过一些诗句或词语来营造意境,作者当下想要表达何种情感,想要透过诗词传达什么样的中心思想,便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多半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观察与探索,再运用恰当的字词句来加以描述,并通过自己的感悟,使诗歌的整体情感得以升华。语言运用越精妙,表达的情感便会越真切,读者也会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二)意境烘托中心思想

将意境带入诗歌中,不但能够提升整首诗的美感,还能从侧面烘托出作者想要透过这首诗表达的内心情感,使整首诗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我国自古以来,便有以诗言志一说,因此我国许多著名作家均透过书写文章的方式,来刻画自己,表达自身的凌云壮志,如杜甫、礼拜一行人。他们往往用诗歌书法自己的内心情感,亦或思乡之愁。亦或怀才不遇,或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豁达,开辟自己的仕途之路。一些作品通常会通过意境的描述,使内心情感更为深刻,进而烘托出文章中的中心思想。

(三)意境构建的常见问题

意境的构建在文学作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在构建意境时,学生往往会出现以下两方面问题,分别是“有境无意”和“有意无境”。有境无意指的是文章中虽然自带意境,且美感度高,但却华而无实,并没有表露出真情实感,文章过于空洞。有意无境则是指过于抒发自身情感,忽视了对情境的设置。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作者本身经验积累不够,缺乏丰富的实践作支撑。

三、汉语言文学中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学素养

语言的生命力需要通过合理的使用才能得以充分体现。良好的语言文学素养,是灵活运用语言的前提,因此汉语言的应用成就了汉语言的使用意境。通常情况下,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旨在强化沟通技巧,加强学生对相关作品的了解,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对汉语言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2]。汉语言文学中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言文学素养,使学生能够加强对汉语言文学应用技巧的掌握能力,进而促进自身语言运用水平的提升。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人类的沟通与交流离不开预言帝使用。此外,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分析,更是积累自身文化底蕴,提升修养的最佳途径。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汉语言的使用环境进行分析,还需对汉语言的使用意境进行深入了解。倘若无法掌握汉语言的使用方法与意境,便很难进行深度阅读,无法充分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语言使用赋予作品的生命力[3]。另一方面,每一部汉语言文学作品,均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倘若只能凭借语言的分析,很难去领悟作品中蕴藏的深刻内涵,所以还要懂得去分析语言描绘出的意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投入地赏析作品,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

(三)有助于提升学文笔书写水平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往往能够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目标,不但涵盖对语言应用于意境的分析,其根本目的,还包括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文笔书写水平[4]。有鉴于此,我们务必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全面分析汉语言文学在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方面的作用,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透过文字的描绘与意境的营造,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

四、提高汉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拓展阅读量

作为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增加文章阅读量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重心思想。在阅读量得以拓展的同时,学生思维活跃程度也会更强,对汉语言的意境分析能力也会有所提升。阅读量的拓展,还能帮助学生积累鉴赏文学作品的经验,使学生逐渐形成结构清晰的阅读思维,能够在通读全文的情况下,迅速把握文章基调,善于发掘文学作品中,各类语言与意境的深层含义,最终能够对汉语言进行熟练的应用与分析。

(二)鼓励学生背诵经典文学作品

众所周知,一门语言的掌握。离不开词汇量、语句语法的积累。背诵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势必会强化其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诸多经典名著得以流芳百世,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背诵,加深对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影响,通过深刻记忆,便能在自己文笔书写过程中引经据典,加深文章深度,提升文章层次,使笔下的文章更具生命力[8]。

篇4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现状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95-01

汉语言文学作为传承我国的传统专业,不仅对于培育时代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一个民族凝聚的动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大学课程中一直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承的作用,对我国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会为人处世的准则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基础薄弱

汉语言文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高,尤其是对文言文,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能自行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如对通假字、同音字等,要求学生有较为系统的文学知识。

但我国大学生由于高中进行文理分科,并没有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语文上,更别说相对晦涩难懂汉语言了,导致我国学生普遍文科基础薄弱。此外,大部分学生对汉语言的兴趣不大,很多是"被选"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也没有通过扩大阅读量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基础。

(二)教学方式落后

汉语言文学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像数理化的科目,可以通过量化的数字对学生进行教学,汉语言涉及的往往是抽象的文字内容,尤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此外,汉语言文学也不像其他文科专业,如法律、经济等,可以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学,与现实往往是相脱节的,缺乏时效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很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往往是采用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方式,通过教师在讲台上面对学生进行讲解。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重视对教学内容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真实的感悟,缺乏生动形象的描述,教学方式死板,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

二、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改革教学方式

先进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应以提高教学应用性和学生的自主性为关键,通过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评估方式的革新,改革陈旧的教学方式。

从教学重点来看,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理解,才能真正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贯通。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述教学要求的内容,还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延伸和拓展,拓宽学生的视野。从教学工具来看,教师应减少对过去的陈旧工具的使用,大力引入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多方面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如在课堂中可为学生播放名家讲坛,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最后,从教学考核来看,成绩并不是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如通过学生的课堂演讲,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种种因素都可以成为综合评估学生的一环。

(二)优化课程设计

汉语言文学根据其性质以及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专业课和实践课。专业课强调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程度,而实践课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通过优化课程设计,提高不同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专业课涉及的文化知识较多,尤其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普遍文化底蕴薄弱,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着重对专业课进行改革与创新。教师可以通过古典名著中的故事,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得专业课变得生动。也可以通过ppt展示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进行自己对课文理解的展示。而对于实践课,教师则需要注重学生对应用能力的提高,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践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与我国的就业形势相结合,将学生的知识与就业技能结合,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通过优化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组合,促进二者的互补互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虽然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队伍中人才济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紧跟时代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时效性的教学。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具有很强的传授性,自身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可以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甚至通过一个知识点扩展多个知识点。而文化底蕴相对薄弱的教师,则往往采取简单易行的口述式教学,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学习的效率低,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其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还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与稳定性,这就导致了课程标准、课程教材大同小异,更新的不多。教师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应主动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素材、辅导,向学生推荐,帮助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教师之间还应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学习相互之间的优秀与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情境教学法;应用

前言

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一定的差异,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构建有效的知识结构,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对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合理的应用情境教学法,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轻松、自主的参与到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

1.情境教学法概述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构建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场景,引导学生在该场景中进行情感体验及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对教材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对于情境教学法,其关键在于学生情感态度的激发,通过情境教学法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有极大的帮助。

2.采取情境教学法的方法

2.1实物演示方法

该种方法主要是将实物作为中心,简单的设置需要的背景,之后将它们构建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对某一特定情境进行很好的演示。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时,通过实物进行情景演示时,必须对相应的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例如“飞翔的燕子”、“大海上的鲸”等,只能利用其背景,来全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教师无法通过实物展示在学生面前。

2.2生活展现方法

对于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学生带入到社会、自然中,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学生生活比较熟悉的场景,结合教师的语言描述,从而将场景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以往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利用“题海”来让学生进行知识记忆,这就会造成学生的左脑过度教育,而右脑缺乏教育,最终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造成限制。对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问题思考,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提问,这样就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思考问题。

2.3音乐、图画影响方法

音乐是一种微妙的语言,对人的刺激十分强烈,能带给人丰富的美感,音乐能通过特有的节奏、旋律构建出相应的形象,并将学生带入到特定意境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汉语言文学内容,选择相应的音乐,通过音乐欣赏、学生演唱等,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片,将教材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2.4表演、语言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将教材内容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通过表演的方式,能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产生强烈的亲切感,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在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采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描述一个充满活力的情景,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色彩,提高教学情景的直观性,能让学生的感官更加兴奋,从而促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教学情境中。

3.汉语言文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3.1引导学生高效阅读

对于汉语言文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则体现出教学效果,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文本阅读是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的基础,因此,要想全面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就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水平。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设定一定的要求、任务,让学生进行阅读,在实践中,这种阅读方法并没有全面提高学生的热情。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能有效的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与学生兴趣相符合的文学作品,并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不同的阅读方案,教师通过多媒体将阅读文本中的一些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设置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这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阅读质量。

3.2激发学生态度体验

情境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开阔学生学习和思考领域,同时,还能指引学生在广泛的接触、对比多种语言时准确的定位自己学习和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最终在轻松的环境中积极的学习课本中的知识。以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较为重视同“汉语言”相关的内容,认为其他语言文学同汉语言文学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部分人甚至误认为他们之间是相对立的,因此,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该种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致使汉语言文学改革和创新受到一定的制约,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认识汉语言同其他语言文学之间的联系及区别,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汉语言文学课程。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效的融入超国界的情境教学,有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及实用性。

4.总结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景,引导学生融入到教学情景中,从而全面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润生.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几点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3(2):69-70

[2]许静.浅谈激情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4):72-73

篇6

一、重视高校汉语言文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新时期大学生文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在大学生日益增多,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标准已不仅仅是要求理论知识的掌握,文学知识点的熟悉,而更多地是综合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实际操作能力,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汉语文学的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思考与意见,培养自己良好的口才与人文素养;撰写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锻炼自己坚实的文字功底;在参与辩论赛、模拟招聘会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充分准备,不断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2、有利于人文情怀的培养,情操的陶冶

较高的审美能力、高尚的道德与人文情怀,是一个人高雅情操、优质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更替与兴衰,在滚滚历史长河中诸多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死而后已,在灿烂的文化里永垂不朽。还有一些感人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高尚的人文情怀有利于培养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鼓励人们用爱、用心、用热情去生活与工作。尤其在一些理工院校,更应该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注重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因为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往往偏重于技术性与专业性,具有容易枯燥、难度大等特点。除了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时间,课外很少去了解、阅读文学作品。导致了部分理工院校学生的情商较低,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往往只顾自己的感受,不能换位思考去理解他人的心情与想法。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部分大学生缺乏健全人格,理想信念迷茫

部分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后,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逐渐产生了攀比、奢华的心理。还有些同学由于自律意识较弱,自制力不强,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络商城等各种虚拟的环境中,无法自拔。久而久之,有些大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不愿与别人沟通交流,迷失了自己进入大学校园的远大理想与信念。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不择手段,触犯了法律,从而误入了人生歧途,这些都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问题的重要体现。

2、重理论知识,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新时期的今天,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与内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仍然体现出了只重视理论知识、课本知识,缺乏课堂互动与实践性不强等特点,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汉语言思维习惯由于受到多媒体的影响,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改变。在网路时代的今天,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汉语言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加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效果,注重新时期大学生正确汉语言文学思维方式与习惯的形成与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

3、知识结构更新速度不适应市场需求

一是课程的设置方面。如今大部分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沿用传统的单一模式,未将丰富的汉语言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单纯的汉语言知识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制约了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二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不足。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较强的文字功底与公文写作能力,敏捷的思辨能力,良好的与人沟通与表达的能力,也是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然而,实践中所培养出的大学生只重视文学常识的记忆,理论知识的掌握,工作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汉语言文学有必要完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优化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优化人文素质培养策略

1、加强教学内容的筛选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主要体现, 教学内容的合理筛选,将能够确保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际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汉语言文学是大学语言文学教育中的重要科目,汉语言文学范围较广,涵盖内容较为全面,为保证实际教学效果,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筛选和增添。首先,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按照学生兴趣和爱好进行教学内容的筛选,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目前大学生人格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起到一定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教学活动的制定,为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为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可以多组织一些教学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诗词比赛以及场景教学等等,让学生主动去开展相关交流活动, 在学习和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去交流和沟通,消除学生不良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向来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之一。早在古代,贵族阶层便重视采用礼、乐、射、御、书、数,来对他们的后代进行审美教育。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审美教育一直没有被各级学校所重视。但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所以审美教育也就自然而然被摆上了台面。实施审美教育的一个途径,就是在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加强审美方面的教育,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这个载体,启迪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懂得审美、有品味的人。

一、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加强审美方面的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普及,作为素质培养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教育,也越来越为教育界所重视。我们认为,在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有: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环境下,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学子,常常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头脑里流露出一些并不正确的审美观,从而也左右了他们的日常行为。比如一些学生把衣着暴露当成“美”,一些学生把怪异的发型当成“美”,一些学生把那些庸俗肤浅的歌曲当成“美”,等。通过对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培养,才能让他们有良好的审美品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美。2、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本质上就是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母语文化教育,促使每一个中国学生都能有效地熟悉汉语言,并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汉语言基础学科知识[1]。许多高职学生有一个误区,就在于认为读高职仅仅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就可以了。导致了他们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结构出现匮乏。有的学生甚至连古代的文学名家都答不上来。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焉有不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之理?通过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美感,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

二、如何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包罗万象的学科。学习汉语言文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能通过对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2]。我们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案有:1、图文并茂发掘课文中的美感在语言文字中发现“美”,本质上是一种通感。文字是一种抽象化的记载。教师要把这种对美的发掘分享给学生,就要化抽象为形象,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把语言文字中的美,用美丽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的心灵能与画面产生共鸣。比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首先将课文中所描绘的美景制作成PPT,并播放歌曲《荷塘月色》,然后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面对着PPT感受课文中的美。甚至可以让学生放下课本,走上讲台来以自己的语言来描述PPT所播放的风景,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看看自己的描述,跟作者的描述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再引导他们思考:哪里是作者的写作亮点之所在?哪里是作者寄情于景的抒怀?2、引导学生不仅要发现自然界的美更要发现内心的美“美”这个词是多角度的,不仅仅是涵盖自然界的一切美景,同时还是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体现。一个内心里唯美的人,才能在生活中处处发现美,才能具备正确的审美情趣,才能在生活中处处让他人也能够感受到美,分享到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的美,而且还要启迪他们发现内心世界的“美”。比如,在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教师就要启发学生发掘文中主人公的心灵美。让学生明白,正是母亲用自己内心的唯美一面打动了作者,才使作者在母爱的感召下,走出了身体残疾的阴影,获得了新生。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他们自发地去发现课文中的“美”。

三、结束语

在我国,一向有着重视和践行审美教育的传统。比如,古代的贵族阶层便重视采用礼、乐、射、御、书、数,来对他们的后代进行审美教育。同时,中国的语言文化源远流长,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去了解,去传承。在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中加强审美教育,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另一方面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主动去了解,学习和传承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化,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魏玉珍,徐红.审美教育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6(1):131-135.

篇8

论文摘要:我国各个高等学校专业设立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同时又是学校专业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专业之一便是汉语言文学。它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基础实力雄厚、就业范围较为广泛、社会各个行业对其需求比较稳定,等等。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与经济文化也在飞速向前发展,这都在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战略观念,更对传统的人文类专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优秀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然而,现实中,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最新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最大限度地消除。

3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必须提高专业的应用性,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增加其专业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领域下功夫,这三方面的技能必须得到强化。此专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实用性教学工作:现代各种类型问题的写作能力、古今各种问题类型的阅读能力、信息的调研能力、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必须得到良好的设置,教学内容也应丰富化,最好是能够形成某些应用模块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人才。

4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开放式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中后续课程与该课程的衔接工作应得到我们的重视。比如,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某些相同的文字,我们应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重复度降到最低。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不必追求过深,只要“够用”“必须”即可。要结合本专业的最新动态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的选取问题,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大纲的需求,优化选择各种不同的教材。一方面要选择使用频繁的教材,满足语文教师的各种新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要选择足够量的参考教材作为后备资源。这样一来,诸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辅导的夯实、教学资源评价以及数字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我们要借助网络,稳步有序地组织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档案体系。

四专业教育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

我们进行创新就要做到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内容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

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拥有着一个广阔的就业面,然而因为专业针对性不强,其就业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强力冲击。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考虑文学和语言本身,而应该适当地结合就业现状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其实说白了,像广告、公共管理、文秘以及新闻专业,其实就是在汉语言文学这个领域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不断改革创新,让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文化管理、公关和文秘、广告文秘等,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应用模块,借助各个模块的学校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从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极强的文学底蕴,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东方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汉语感情。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能力与自身关于东方文化的亲和力以及自己推陈出新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意识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思路,他们不仅要潜心实验、乐于探索,还要不断地开拓进取。要一改以往的那种文化传声筒的角色,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某些社会问题(例如新媒体传播方式、博客等)可以为我所用,将其带到课堂之上供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他们要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用新观点、新思想不断地激励学生,学生在巨大的感召力之下也会感同身受,进行探索、发现、分析、思考、创新。虽然,根据专业特点,此专业的教师大都不讷于言,然而,他们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言行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总之,新课堂不仅饶有趣味充斥着人文气息,而且还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做到了最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精神栖息的最佳港湾,培育新型思维的一方沃土,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如今的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还不能实现如此完美的教学目标,但只要我站在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之上,我就要孜孜不倦、竭我所能地工作。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在进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贯彻实施上面提到的问题,学生实际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汉语言体系自然就完善了,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地流淌,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

[2]陈艳芳.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2).

篇9

我国各个高等学校专业设立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同时又是学校专业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专业之一便是汉语言文学。它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基础实力雄厚、就业范围较为广泛、社会各个行业对其需求比较稳定,等等。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与经济文化也在飞速向前发展,这都在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战略观念,更对传统的人文类专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优秀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然而,现实中,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最新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最大限度地消除。

3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必须提高专业的应用性,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增加其专业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领域下功夫,这三方面的技能必须得到强化。此专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实用性教学工作:现代各种类型问题的写作能力、古今各种问题类型的阅读能力、信息的调研能力、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必须得到良好的设置,教学内容也应丰富化,最

转贴于

好是能够形成某些应用模块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人才。

4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开放式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中后续课程与该课程的衔接工作应得到我们的重视。比如,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某些相同的文字,我们应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重复度降到最低。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不必追求过深,只要“够用”“必须”即可。要结合本专业的最新动态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的选取问题,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大纲的需求,优化选择各种不同的教材。一方面要选择使用频繁的教材,满足语文教师的各种新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要选择足够量的参考教材作为后备资源。这样一来,诸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辅导的夯实、教学资源评价以及数字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我们要借助网络,稳步有序地组织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档案体系。

四专业教育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

我们进行创新就要做到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内容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

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拥有着一个广阔的就业面,然而因为专业针对性不强,其就业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强力冲击。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考虑文学和语言本身,而应该适当地结合就业现状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其实说白了,像广告、公共管理、文秘以及新闻专业,其实就是在汉语言文学这个领域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不断改革创新,让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文化管理、公关和文秘、广告文秘等,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应用模块,借助各个模块的学校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从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篇10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优秀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然而,现实中,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最新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最大限度地消除。

    3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必须提高专业的应用性,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增加其专业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领域下功夫,这三方面的技能必须得到强化。此专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实用性教学工作:现代各种类型问题的写作能力、古今各种问题类型的阅读能力、信息的调研能力、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必须得到良好的设置,教学内容也应丰富化,最好是能够形成某些应用模块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人才。

    4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开放式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中后续课程与该课程的衔接工作应得到我们的重视。比如,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某些相同的文字,我们应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重复度降到最低。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不必追求过深,只要“够用”“必须”即可。要结合本专业的最新动态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的选取问题,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大纲的需求,优化选择各种不同的教材。一方面要选择使用频繁的教材,满足语文教师的各种新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要选择足够量的参考教材作为后备资源。这样一来,诸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辅导的夯实、教学资源评价以及数字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我们要借助网络,稳步有序地组织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档案体系。

    四专业教育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

    我们进行创新就要做到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内容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

    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拥有着一个广阔的就业面,然而因为专业针对性不强,其就业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强力冲击。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考虑文学和语言本身,而应该适当地结合就业现状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其实说白了,像广告、公共管理、文秘以及新闻专业,其实就是在汉语言文学这个领域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不断改革创新,让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文化管理、公关和文秘、广告文秘等,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应用模块,借助各个模块的学校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从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极强的文学底蕴,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东方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汉语感情。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能力与自身关于东方文化的亲和力以及自己推陈出新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意识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思路,他们不仅要潜心实验、乐于探索,还要不断地开拓进取。要一改以往的那种文化传声筒的角色,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某些社会问题(例如新媒体传播方式、博客等)可以为我所用,将其带到课堂之上供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他们要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用新观点、新思想不断地激励学生,学生在巨大的感召力之下也会感同身受,进行探索、发现、分析、思考、创新。虽然,根据专业特点,此专业的教师大都不讷于言,然而,他们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言行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总之,新课堂不仅饶有趣味充斥着人文气息,而且还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做到了最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精神栖息的最佳港湾,培育新型思维的一方沃土,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如今的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还不能实现如此完美的教学目标,但只要我站在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之上,我就要孜孜不倦、竭我所能地工作。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在进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贯彻实施上面提到的问题,学生实际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汉语言体系自然就完善了,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地流淌,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篇11

汉语言文学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像数理化的科目,可以通过量化的数字对学生进行教学,汉语言涉及的往往是抽象的文字内容,尤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此外,汉语言文学也不像其他文科专业,如法律、经济等,可以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学,与现实往往是相脱节的,缺乏时效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很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往往是采用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方式,通过教师在讲台上面对学生进行讲解。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重视对教学内容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真实的感悟,缺乏生动形象的描述,教学方式死板,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

二、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改革教学方式

先进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应以提高教学应用性和学生的自主性为关键,通过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评估方式的革新,改革陈旧的教学方式。从教学重点来看,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理解,才能真正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贯通。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述教学要求的内容,还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延伸和拓展,拓宽学生的视野。从教学工具来看,教师应减少对过去的陈旧工具的使用,大力引入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多方面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如在课堂中可为学生播放名家讲坛,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最后,从教学考核来看,成绩并不是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如通过学生的课堂演讲,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种种因素都可以成为综合评估学生的一环。

(二)优化课程设计

汉语言文学根据其性质以及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专业课和实践课。专业课强调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程度,而实践课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能力。通过优化课程设计,提高不同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专业课涉及的文化知识较多,尤其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普遍文化底蕴薄弱,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着重对专业课进行改革与创新。教师可以通过古典名著中的故事,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得专业课变得生动。也可以通过ppt展示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进行自己对课文理解的展示。而对于实践课,教师则需要注重学生对应用能力的提高,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践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与我国的就业形势相结合,将学生的知识与就业技能结合,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通过优化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组合,促进二者的互补互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篇12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语言学类 语言学 课程论 课程 结构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一直处于或大或小的明显变动之中。有的表现在专业课、方向课及其关系上,有的表现在核心课、课及其关系上,有的表现在基础课、选修课及其关系上。这里要探讨的是,基于语言学类课程、文学类课程及其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

要想系统思考这一问题,离不开这样三个出发点。一是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类、课程是课程结构问题中的关键概念。二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选修课等课型均属于语言学类课程。三是语言学类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深层的内部结构关系。

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应该提出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关系的意见,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语言学类课程是个结构体,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讨论时既应当注意内部的结构、成分及其关系,又应当注意外部的结构、成分及其关系。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学类课程的设置,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院校都遇到过不同程度的问题。探讨课程结构问题具有广泛、深远的意义,在汉语言文学范围里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具有具体、现实的意义。可以看出,课程、大学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语言学类课程,它们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对象等关键项目集中表现在课程类型上;课程结构即课程的内部结构和对外结构会对课程类型有所限制。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关系,会提出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关系的要求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语言学类课程是个结构体,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讨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时,应当注意结构、成分及其关系。

(一)是什么问题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学类课程的设置,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院校都遇到过不同程度的问题。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些具体问题,如设哪些课、设多少课、设多少课时、设在哪些学期等。实际上研究发现,表象背后存在深层次的结构问题。主要分布在三个方面。

1.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

2.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类,课程结构;

3.与文学类课程相对。

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这两对关系是一般专业课程结构的出发点,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结构的出发点。设哪些课、设多少课、设多少课时、设在哪些学期等问题,都要从这一出发点出发进行系统考虑。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类、课程结构是课程设置问题中的关键概念。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专业选修课均属于语言学类课程,它们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它们之间具有深刻的结构关系。

与文学类课程相对这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特别强调语言学类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宏观地位。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这两类课程为结构主体,凸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个观念,为课程搭设框架,为方向课程奠定基础。

(二)为什么研究

探讨课程结构问题具有广泛、深远的意义,在汉语言文学范围里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具有具体、现实的意义。研究表明,关于课程结构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少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对课程设置起到积极作用。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结构问题的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优选课程类型;

2.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3.协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

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可以优选课程类型。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既独立成型又互相关联。独立成型往往容易做到,互相关联则有难度。不同类型课程的优选主要考验对三者关系的把握程度。一般情况是在独立成型上区别,在互相关联上一致。具体到语言学类课程,一致而不同质是十分关键的。

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可以优化不同类型语言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作为关键问题,一致而不同质只是第一步。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独立成型,关系密切,需要优化。知识课如现代汉语基础,研究课如现代汉语专题,能力课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训练,属不同课型;它们具有诸如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一般与具体之类的关系;已经设置和准备设置的语言学类课程的内部关系可以据此加以优化。

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可以协调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等语言学类课程得以优化的内部关系有利于对外探讨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通常,内部关系探讨得多,对外关系探讨得少。优化的语言学类课程有利于进一步利用这个角度向文学类课程发问,以达到调整关系、形成合力的目的。

(三)怎么样研究

语言学类课程是个结构体,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作为结构体,内部有自己的结构成分,对外则属于别人的结构成分。因此,讨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时,应当注意结构、成分及其关系。相应地,研究方法体现为“三抓”:

1.抓分相: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

2.抓内部关系: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者之间的关系;

3.抓外部关系: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

所谓“抓分相”,是强调对结构体进行科学的成分分析,试图在语言学类课程中规定合理的课型,在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的区别上下功夫。有了固定的课型,课程设置就可以因型设课,避免因人设课、因学科设课、因条件设课等不利的设课做法。

所谓“抓内部关系”,是强调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强调具体到语言学类课程时的三者关系。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般性,对多种课程设置都有效;落实到具体课程――语言学类课程时,对三者关系的把握会产生具体问题。

所谓“抓外部关系”,是强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按一定标准,语言学类课程有普通语言学与具体语言学之分,文学类课程有文学史与文学学亦即文学理论之分。大类与大类、小类与小类、大类与小类分别是什么关系?在什么关系下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它们能不能在课型模块中得到统一?这些都是外部关系需要考虑的问题。

课程类型源于特定的标准或角度。根据一定原则,可以把课程分为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大类型。知识课具有基础性,研究课具有专业性,能力课具有实践性。落实到语言学类课程,我们至少应该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语言学类课程内部的项目取舍与关系安排,一是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课程与课程之间既具有相对独立性,更应该具有必要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必然的、深刻的、复杂的。文学类课程是语言学类课程的升华。

(一)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源于特定的标准或角度。在一定的标准或角度之下,专业课程可以有必修课、选修课之分,核心课、边缘课之分,基础课、高级课之分,知识课、能力课之分,理论课、实践课之分,等等。这里列举的课程类型源自两分法,对于帮助我们认识课程类型具有根本意义。由于出自不同标准或不同角度,纳入课程结构体系中的具体课程就具有多重身份。例如,现代汉语基础课可以是必修课、核心课、基础课、知识课,现代汉语专题课可以是选修课、高级课、理论课、能力课,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训练课可以是能力课、实践课,等等。可见,课程类型受制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对象、课程的内部结构和对外结构等诸多因素,需要根据诸多因素加以汇总、整理、提炼、定型、实践、反馈,最终形成相对合理的课程结构。

讨论课程结构体系中的课程类型,我们可以参考莱维(2011)的看法。莱维指出:“课程开发产生了一系列关于目标、学习者个性特征、教学内容和策略、学习评估、学习资源的结论。但这些结论一定要置于一个有效的规划或结构之中。因为课程本身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跨度的人为产物,同时也是一个需要设计的计划。”莱维强调:“在这个计划中可以表明,有关课程的不同决定和要素是如何在一起组织及调整的。这个设计将课程的内容实质与现实的物质环境联系起来。例如,课程结构的结论应能指明课程中的哪一部分由哪个年级或学年去学习。每个年级的内容、学习活动、目标应当结合起来加以确定。”[1](P50)可以看出,课程类型决定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对象,课程的内部结构和对外结构规定课程类型;两分法是认识课程类型的基础手段,根据诸多因素加以搜集、整理、提炼、定型、实践、反馈,是综合形成相对合理的课程结构的具体步骤。

根据上述讨论,从两分法出发、以综合法为抓手,应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类型要遵循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可以把课程分为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大类型。每大类型可以包含若干门具体课程,具体课程在不同标准或不同角度下可以拥有多重身份。大类型中的具体课程在独立成型上区别,在互相关联上一致,为学习者提供三个不一样的课程模块。模块中的具体课程可以是必修课、选修课,知识课、能力课,理论课、实践课,等等,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课程类型。

(二)三者关系

根据一定原则,把课程分为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大类型。大类型包含若干门具体课程,具体课程在不同标准或不同角度下拥有多重身份。在语言学类课程中,举例来说,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一般属于知识课,词汇研究、文化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等一般属于研究课,汉字应用、普通话训练、现代汉语写作等一般属于能力课。在同一课型中,包含不同程度的具体课程,如汉字学、音韵学、现代语音学等一般属于知识课,但要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为先修课程。知识课是研究课的重要基础,知识课、研究课是能力课的学科基础,能力课是知识课、研究课的基本目标。

徐辉、季诚钧(2004)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应正确处理专业与通识、共性与个性、实践与理论、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在学生、学科、社会三者之间追求最大限度的统一,寻求整体价值的融合,努力把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进步贯穿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之中,让学生在一个“宽专业、厚基础、重实践、强个性”的课程体系中受益。[2](P216)他们还明确指出,大学课程设置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专业与通识的关系――回答各类课程所占比重问题;

2.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回答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问题;

3.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回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问题;

4.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回答教学总课时的问题。[3](P207-P215)

可见,知识课具有基础性,研究课具有专业性,能力课具有实践性。我们可以通过知识课实现“厚基础”,通过研究课实现“宽专业”,通过能力课实现“重实践”,进而使三者形成合力,以达到实现“强个性”的目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知识课的基础性、研究课的专业性、能力课的实践性为课程分型提供了关系依据。换个角度看,三者关系可以按下述方式概括描述:

1.知识课――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以过程为侧重点的课程理论用“多级循环”这种说法来表述不同课型所建构的体系。莱维指出,“过程倾向的理论将课程作为一个反映式的相互作用和发展的过程加以概念化。作为过程的课程,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是一个共同学习的多级循环,一个渐进与合作式进步的支撑。一项新的课程文本自身无法确保实施的成功,即使它是富有洞察力的见解。”[7](P133)以结构为侧重点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具体课程的筛选、分布、推进、落实等方面的问题。莱维指出,结构主义课程论涉及两个基本问题:如何选择和证明有价值的教育性知识,如何在课程中组织这些教育性知识。[8](P134)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落实到语言学类课程,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的体系建构至少需要考虑这样几个项目。第一,课程内容的范畴,如语言学的本体、语言学的研究、语言学的应用。[9]第二,课程内容的构成,如知识板块、研究板块、能力板块。第三,课程内容的选择,如本体知识的取舍、研究项目的取舍、能力环节的取舍。第四,课程内容的组织,如教学标准、教学讲稿、教学材料等。

按照上述思路,语言学类课程系统应该具有四类结构成分。一是范畴,包括语言、话语、语用;二是层级,包括一般项目、核心项目、高级项目;三是课型,包括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四是方法,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四类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任何一类成分都可以用其他三类成分分别解释。例如范畴中的语言,可以是一般项目、核心项目、高级项目,可以是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可以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另一方面,范畴与层级关系更直接,课型与方法关系更直接,具有四类成分、两个范畴的格局。这一格局中的语言、话语、语用范畴意味着“语言学类”,层级、课型、方法意味着“课程系统”。格局具有闭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以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系统建设的基本指标。

(三)相邻

课程系统与课程系统之间既具有相对独立性,更应该具有必要的内在联系。尽管语言学类课程系统内部格局具有闭合性,但与相邻的课程系统应该有“友好”的界面,具有开放性。这个相邻的课程系统就是文学类课程。同样,文学类课程也具有范畴、层级、课型、方法这四类成分,语言学类课程对文学类课程的关系既有迹可循,又提升了复杂程度。例如从课型看,语言学类知识课与文学类课程可以具有平行关系、支持关系、互动关系,研究课、能力课与文学类课程也具有这三种关系。从范畴看,语言范畴对文学类课程的价值多显示在工具性上,话语范畴对文学类课程的价值多显示在文本性上,语用范畴对文学类课程的价值多显示在创作性上。加上层级、方法等方面的关系,我们考虑诸如现代汉语课程与现代文学史课程的关系、古代汉语课程与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关系、语言学概论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的关系时,既要面对客观存在的关系规律,又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按客观存在的规律办事。

上述关系一般表现在两个方向上。大的方向是由层级、课型、方法三个成分构成的,小的方向是由范畴这个成分构成的。大方向上,要有课程目标,对课程目标进行定位概述,体系设计,并加以分项表述;要有课程计划,对课程结构进行系统规划,优化整合,对课程功能加以试验论证;要有课程设计,为课程设计选定合理理念,规定系统思路,安排技术程序;要有课程教材,明确课程教材的概念定位,了解课程教材的一般原理,规划课程教材的结构体系;要有课程方式,注意课型的选择,课时的分配,细节的安排。小方向上,要规定“语言” 的含义,对“语言”与“话语”“语言”与“语用”进行区别;要规定“文学”的含义,对“文学作品”与“文学历史”“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进行区别;要规定“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对“语言和文学”“语言的文学”这样的关系加以思考。只有把握好两个方向上的各种关系,才能处理好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

不难看出,课程系统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是相邻关系。以古代汉语课程为例,古代汉语课是文言文课吗?古代汉语课是古代汉语言学课吗?古代汉语课是古代汉语言学课加文言文课吗?此类问题如果未解决、解决得不彻底或以为得到了解决,如何从语言学类课程角度去落实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呢?以现代文学课为例,现代文学课是文学作品课吗?现代文学课是文学历史课吗?现代文学课是文学作品和历史课吗?现代文学课是文学作品的历史课吗?此类问题如果未解决、解决得不彻底或以为得到了解决,如何落实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呢?再问就是前面提到的问题了,汉语言文学是汉语言的文学的意思吗?汉语言文学是汉语言和文学的意思吗?此类问题如果未解决、解决得不彻底或以为得到了解决,如何真正落实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呢?

实际情况是,关于课程结构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产生过不少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对课程设置与实践起了积极作用。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结构问题,在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协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等方面具有现实价值。

总体来说,语言学类课程是一套系统结构,既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又具有独立的分相意义,课程系统含有四类结构成分。一是范畴,包括语言、话语、语用;二是层级,包括一般项目、核心项目、高级项目;三是课型,包括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四是方法,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操作过程中,要规定“语言”的含义,对“语言”与“话语”进行区别,对“语言”与“语用”进行区别;要规定“文学”的含义,对“文学作品”与“文学历史”进行区别,对“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进行区别;要规定“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对“语言和文学”这样的关系加以思考,对“语言的文学”这样的关系加以思考。 只有把握好这些基本关系,才能处理好语言学类课程本身及其与文学类课程的结构关系。

参考文献:

[1][4][7][8][以]莱维主编,丛立新等译.课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3][5][6]徐辉,季诚钧.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篇13

关键词: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4-0081-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外商企业数量剧增,出国留流等都促使学生忽略了汉语言文化而选择更多时间去学习外国语言,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流行和泛滥,加上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社会文字的不规范使用等都会导致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汉语言文化水平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是国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基准,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必经之路。

一、社会汉语言文化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的进步,外来文化倍受青睐,外语学习时间明显高于汉语言学习时间,留学热浪潮使学生对汉语言文化学习时间少之又少,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人们通过电脑手机就可以办公,方便简单,因此逐渐淡化了纸与笔的应用,长时间的使用电脑等互联网进行办公,对文字难免存在生疏之感。网络新型词汇出现在生活中,甚至文章中,无疑是混乱了国家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大街小巷出现很多错别字,谐音字的牌匾,严重影响了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

二、导致社会汉语言文化弱化的原因

汉语言文化水平的提升影响着国家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播,是促进国家有效发展的一种手段,然而现阶段我国在社会汉语言文化传播和教学上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以下内容将针对现阶段我国汉语言文化弱化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

(一)汉语言文化课程标准难以实现

现阶段我国在课程标准在汉语言文化教学的课程设置上还比较科学合理,但事实上这一学习任务并不能得以实现,在语文教学上,教师把重点都放在了应试教育上,而忽略了汉语言文化教学的精髓所在,一味地追求考试高分化,是学生社会汉语言文化弱化的原因之一。其二,部分乡村教学单位,目前还没有办法实现国家对汉语言文化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教学要求,经济条件的限制,教师能力有限,对学生社会汉语言文化教学缺乏重视成度,教育领域中汉语言文化存在的弊端从而导致了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的弱化。

(二)汉语言文学的就业压力

汉语言文学课程结构较为单一,随着近年来就业单位和社会对理工人才需求量的增大,理工科目的技术性人才逐渐成为就业单位首选的宠儿,社会对理工类人才的大量需求,无疑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种打压,由此削弱了学习者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择。

(三)互联网的普及、及新兴媒体语言的流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脑逐渐代替了纸与笔,办公学习都和电脑息息相关,在享受媒体软件带给我们的方便快捷同时,也淡化了我们对文字的理解与认识,时常会发生手提笔忘字的事情发生,这无疑是大大削弱了我们的汉语言文化水平。新兴网络词语的出现,在汉语使用方面有了很大影响,这些词语不但会出现在日常生活里,还会流露到文章内容中,打破了汉语言文化的规定准则,成为弱化汉语言文化水平的原因之一。

(四)完善汉语言文化教科书内容,避免结构单一化

汉语言文化的发展也要符合当前社会的形式,就业方面,社会对复合型人才极为重视,还有语言文学教材,仍存在结构单一化,内容老套的问题,社会在进步,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也应该随之完善,以便增强该专业的社会适应性。

(五)社会文字使用混乱现象严重

汉语言文化是国家的精髓文化,每一个文字都是人类智慧的象征,当今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随处可见,谐音字,错别字,大街小巷的牌匾上都不乏存在,用字的不规范性,违背了国家的文字教育条例不说,对文化教育领域也有着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增强汉语言文化水平的具体措施

母语语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源,提高学生汉语言水平和运用能力,增强汉语言文化水平掌握程度,是对传承中国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提高汉语言文化水平,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海内外,实现用文化影响世界。以下内容将针对现阶段我国社会汉语言文化弱化问题中存在的现象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学校、教师对汉语言文化的重视程度

应试教育普遍是现在高校的教学模式,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教师在应试背景下教学往往只针对考试大纲中考试的重点和热点上,对汉语言文化的要求也仅仅只是大纲中应付考试时用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试问怎能不影响汉语言文化水平的提高,加强学校对汉语言文化的重视,提高教师师资力量是强化汉语言文化水平的措施之一。

(二)加强汉语言文化训练,提高自身学习意识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我们的母语,日后在工作中也会是常用到,对汉语言文化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口语表达上流畅清晰还远远不够,在汉语言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一些人会自发认为汉语言文化作为我们的母语,我已经基本掌握了,所以可以把大块的时间放在外语语言的学习上,进而忽略了对汉语言文化的学习,由此看来,学习者在汉语语言文化学习上缺乏了自身汉语言文化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汉语言文化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平时就要求学生都做一些汉语言文化的训练,学习汉语言文学,对汉语言文化的训练看书是第一位,应该以阅读经典为基础,名著,经典,国内国外都要涉及,古诗词的背诵必不可少,多读经典,在经典中体悟汉语言的魅力,熟练掌握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即便做不到博览群书,但要有虚心好学的精神,表达是第二位,抓住尽可能多的机会,参加演讲,朗诵,锻炼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写作是第三位,还得有一定的自我创作能力,写作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和提升着重对语言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汉语言文化地位的重视,提升自我。文学是一门艺术,不仅要会品,欣赏艺术就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和良好的审美素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汉语言文化是民族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民族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骨。

(三)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对理工人才的大量需求,汉语文学专业备受冷漠,就业压力导致了汉语言文化的弱化,改变这一现象就要从根源入手,在培养人才模式上,建设专业性汉语言文学人才,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竞争力,强化汉语言文学累人才的专业知识,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专业优秀人才。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汉语言水平测评体系

目前我国对汉语言文化水平的测试主要是针对汉语口语水平测试,缩写成HKC,测试途径主要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汉语言口语水平的测试,其测试内容主要是在时半小时人机对话的环境中进行的。应试者需要完成读词、读句、提问、设问、复述、描述和说话等7个部分的全部测试题目。这是汉语口语的测试但针对汉语言文字能力的评价方案,截至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评定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汉语言水平评测体系,为学习者引导明确的汉语言文化学习方向,是解决社会汉语言文化弱化的有效手段。

(五)消除文字使用混乱现象,构建文字使用规范化

随处可见不规范用字现象严重威胁了社会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对此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国家颁布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汇编》来规范汉字的正确用法,文字使用混乱现象不但违背了国家的法律条例,对教育领域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作为一名合法公民,更好的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会犯文字使用规范化,自觉履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汇编》中对文字语言的要求,是提升社会汉语言文化的有效手段。

(六)加强汉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学习我国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上,现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规范,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通用法》规定了以普通话和规范用字作为教育的基本教学用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简化字总表》都有对社会汉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要求,认真学习文字法律法规的规定标准,每个人都自觉旅行文字使用规范标准,这将对社会汉语言文化有着很大改观。

结束语: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领域对文化素质有了更高的追求,企业对说话文字功底好的应用性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多,大力发展社会汉语言文化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加强社会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需要社会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同时,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政府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坚决杜绝社会汉语言文字的混论使用,营造一个规范化的汉语言学习气氛,为推动社会汉语言文化的进程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赵丽娟.当代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的问题探讨[J].语文建设,2015,18:83-84.

[2]阿不力米提•尤努斯.当代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的问题探讨[J].留学生,2015,09:104.

篇14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发展;影响

语言是人类生存发展中,为了更好的沟通而产生的一种交流工具,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网络时代的影响下,一种新兴的语体逐渐出现,并被大量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便是网络语言。虽然在某些方面,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但是也同样带来了新的活力,因此,人们应规范自身对网络语言的运用,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积极作用,推动我国汉语言文学健康发展。

一、网络语言相关概述

从广义上讲,网络语言主要包括网络媒体中被经常运用的描述性语言,或是IT领域的专业用语,其在语法结构、词汇运用等方面与现代标准汉语言并没有多大差别。而从狭义上讲,网络语言则通常被认为是网民创造并普遍运用的一种新兴语言。由于人们在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中,所表达情感的方式与现实不同,因此,很多人为了充分展现内心情感、便于交际,创造出了一些新奇、独具内涵的词汇、句子等,通过对英语、汉语中的词汇进行改造,添加各种符号和数字,甚至运用一些错字、病句,最终形成了这种便于网民交流、表达情感、提升输入速度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风格和语体都与现代汉语不同,其便捷、新奇等特点也深受网民喜爱,目前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

二、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网络语言是语言中的新生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1]。而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新生力量,才能够在时代的变化中得以生存发展,网络语言的出现刚好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丰富了其语言表达方式。例如已经正式被汉语言文学引入其中的“黑客”、“MP3”等词语,还有“非常男女”等语言用法。同时,网络语言中,英语词汇、字母和数字都有了各自的新用法,例如数字谐音的运用,将“88”作为“拜拜”使用,以“1314”表达“一生一世”的意义,或是英语字母的运用,将“JJ”作为“姐姐”运用,将“GG”作为“哥哥”运用等,利用不同的数字和字母代替不同的事物,进一步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语言表达方式。网络语言的出现和运用,也使汉语言文学的表达更加生动化。例如在网络语言最开始出现时产生的符号表情“:)”,通过两个普通的标点符号,便消除了人们通过冰冷机器沟通的冷漠感,使整段对话都鲜活起来,交流双方仿佛能看见对方“微笑”的表情。这种符号表情能够使人们清晰、明确的了解对方所要传达的情感,与单纯的文字表述相比,更能够体现沟通中的人情味。网络语言的出现,更为人们的生活和汉语言文学表达添加了无限的乐趣,网民能够将网络语言的运用作为一种休闲、轻松表达自我的方式,使语言表达更具趣味性和幽默性,以便从交流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例如“囧”字的运用。“囧”字原义“光明”,在网络语言未出现之前,很少有人会用到这个汉字,网络语言出现以后,各种生僻字重新得到了运用,“囧”字也因其与人表情的相近而在网络上流行,并被赋予了“郁闷、无奈”等新的含义,深受人们的喜爱,电影“人在囧途”便是运用这一汉字命名,有效增添了电影名字的趣味性。另外,网络语言的出现和运用,也使汉语言文学在表达上更为简洁。有学者认为,作为信息载体,语言文字必须具备简明精约的品质[2]。现代人处于快节奏的生活状态,语言简洁是语言发展的重要要求,网络语言能够突破运用的语句结构、表达方式,并充分运用数字、字母、谐音等代替过于复杂的表达方式,有效提升了文字的输入和交流速度,满足了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要求。例如用“你造吗?”代替“你知道吗?”、用“酱紫”代替“这样子”、用“520”代替“我爱你”等。网络语言很多都来自于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因此,也能够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反映、传达,例如至今还比较流行的“我爸是李刚”,这句话不仅引起了人们对这一事件本身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各界对这种社会现象的重视,也正是因为人们对这种新奇网络语言出处的好奇,使网络语言具备了突出社会问题、引导人们关注社会现象的作用,补充了汉语言文学中相对缺乏的作用效果。

(二)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网络语言打破了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规范,很多词语的含义、语句的用法都被刻意曲解,并大量的运用错字、别字,给语言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青少年教育中,由于其正处于最佳的学习时期,乐于接受新事物,但是辩解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在网络语言的影响下,极易养成不规范表达的习惯,并在写作、口语中普遍运用,逐渐丧失了语言鉴赏能力、阅读能力等,对语言学习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例如网络语言中十分流行的“杯具”一词,人们主要用其谐音代替“悲剧”,将本为名词的“悲剧”一词作为一个形容词运用,使很多青少年在语言学习中也开始运用其错误的词性,并形成习惯,难以矫正。再例如网络语言中的“挂了”主要用于表达“死亡”,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中,很多青少年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也运用这一词语,甚至在试卷上直接用“挂了”代替“死亡”以此,严重阻碍了其写作能力的发展,并使其语言鉴赏能力不断降低,淡化了汉语言文学功能在青少年身上的作用。同时,在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日渐频繁,很多外国友人对汉语言文化十分感兴趣,并前来我国深入学习。而网络语言中有很多对词语刻意误解、读音误读变异的情况,对其学习和汉语言文化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例如“黄昏恋”的原本含义是指中老年人恋爱,而在网络语言中却将其刻意误解成“傍晚出去锻炼”;“稀饭”的原本含义是粥,而在网络语言中故意将其读音误读,以表达“喜欢”的意思。这种方式不仅为人们的交流造成了障碍,同时会引起众多的误会,误导他人思想,很可能在运用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三)以网络语言促进汉语言文学发展

有学者认为,每一个时代的语言都是当代的知识青年创造的[3]。网络语言作为21世纪新兴语言,充分展现了这一时代青年的精神文明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使人们沟通交流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更加生动活泼,具有亲和力。对于网络语言,人们不应对其完全接受或是完全拒绝,而是应该在其运用、发展过程中,留存其中符合语言规范的语句,令破坏语句结构、带有粗鄙含义的词句自然淘汰,并正确引导青少年对网络语言的合理运用,提升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自身语言的规范性,实现汉语言文化的良好的传播和发展。

三、结语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语言,在其运用和发展上备受争议,虽然其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也不可否定其产生的积极作用,人们对待网络语言,应采取公平公正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其优势,以促进汉语言文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嘉.浅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