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6 10:55: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亚健康的原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急救中心;护士;亚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095-02
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亚健康状态总的特征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低热、咽喉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神经精神症状等症候群Ⅲ。它指人体虽然没有发病,但身体或器官中已经有危害因子或危害因素的存在,这些危害因子或危害因素,就像是埋伏在人体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或是潜伏在身体中的毒瘤,缓慢地侵害着肌体,如不及时清除,就可导致发病。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还有环境等因素的不良作用。急救中心是一个特殊的医院“窗口”。护士是重要力量,是抢救危重患者最直接、最重要的人员之一。其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医疗纠纷多、医疗风险大等诸多因素都成为发生亚健康状态的诱因。为了了解急救中心护士亚健康状态情况,笔者于2008年7月10~30日分别对本县五家医院护士进行了亚健康问卷调查。
1临床资料
以我县急救中心、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县城关医院共五家医院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36份。回收有效问卷436份,有效率为100%(436/436)。急诊护士140名(包括急救中心护士66名),平均年龄23.2岁;普通护士296名,平均年龄为24.5岁。两组具有可比性。护士患病的诊断标准: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易发怒;精神压力过大:月经异常―周期或长或短、经血过多或过少;疲劳综合征―腰酸,腰痛。
2结果
急救中心护士与其他医院一般护士患病比较,两组在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精神压力过大、疲劳综合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原因
3.1工作性质所决定
急救中心作为医院“窗口”中的“窗口”,是医患双方最早接触的地方之一。接诊的患者均表现为病情急、重、危,情绪急、躁、惧,病种多,病情变化迅速,后果难以预料。值班护士在准确分诊和及时通知医生的同时,还要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在急救中心除了平时要承担各种急救外,还要承担出诊、接诊任务,在恶劣的环境下抢救患者。出诊时往往只有一名护士、一名医生,而且患者病情急、重甚至危及生命,工作往往紧张而繁忙。如遇到出诊路途远,有些护士还会出现晕车现象。这就给急救中心护士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害怕影响到危重患者的救治。另外,急救中心护士24 h待命,遇有突发事件如大批车祸、群体性食物中毒等。必须5 rain内到达科室,即使休息时间也不能自由掌控,这就使得她们比一般护士的精神压力更大。护士身心都得不到有效的放松和休息。另外,夜班较频繁,使机体生物钟调节紊乱,长此以往会导致失眠、易怒、胃肠功能紊乱。
3.2人身安全问题
急救中心患者大多是一些意外伤害或急、危、重症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无思想准备,难以接受后果,常将悲伤、抑郁和愤怒等情绪迁怒于医护人员,辱骂、威胁,甚至出手伤人,特别是遇到素质差、酗酒、斗殴等患者时,这些情况时有发生。据统计,急救中心护士遭受身心暴力伤害者的发生率为87.91%,高于一般护士65.90%的平均水平。
3.3自我防护问题
由于急救中心患者大多为外伤车祸、中毒等急、危、重症患者,在为出血患者包扎止血及为消化道患者止血的过程中,常被血液污染,易感染乙型肝炎及其他传染病;为中毒患者进行催吐、洗胃时,易被有毒的胃液、呕吐物、气味污染,而致皮炎或其他中毒。在接诊和抢救狂躁患者期间被抓伤或咬伤,如抽搐患者或狂犬病发作时的患者极易对护士造成此种伤害。
3.4护患纠纷问题
有些患者及家属缺乏医疗护理知识,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只注重和强调自身利益。过度维护自身权利而引发纠纷)。他们认为进了医院就等于进了“保险箱”,花了钱,就必须把病治好,如果未达到他们的期望值,则心理上难以接受。更有甚者,怀疑是护士操作失误而引起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无理取闹,造成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3.5社会支持问题
近年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医轻护”现象,其次,在职称评定、经济收入、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不合理,都容易使护士产生失落感,进一步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些充分说明了社会支持的不足。
4对策
4.1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压力
首先在工作之余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当放松自己,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要对自己的情绪有一定的调控能力。培养宽容忍耐,处急不慌,纠缠不怒,悲喜有节的心理素质。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调整情绪,放松精神,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的精神因素及应激源,使心理状态趋于稳定。在工作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从容地面对压力,面对现实。遇到困难时可向领导及同事倾诉自己的看法,以缓解心理压力。同时,采用夜班周班制以调节体内生物钟,使夜班周期内有较恒定的睡眠、觉醒节律,保证睡眠质量。
4.2增强法律意识,保持头脑清醒冷静
首先,在急救中心工作中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接诊患者,诚实回答患者及家属的有关提问,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配合医生抢救患者,减轻患者的痛苦,维护患者的生命权。遇到患者有过激言行时,切勿计较,要学会忍耐和克制,更不能与患者争吵。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说明病情。尽可能地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合作与理解。
4.3注意加强个人防护
“不怕脏”已被视为衡量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好坏的标准之一,而对“自我防护”教育问题的忽视是急救中心护士“自我防护”不强的首要原因。因此,在接触出血、有伤口的患者及中毒患者时,应戴好手套、口罩、帽子,防止皮肤受到污染及有毒气体过多吸入导致呼吸道中毒。特别是自身皮肤破损时更应注意,一旦被血液、有毒胃液及呕吐物污染皮肤,应立即进行彻底反复清洗及消毒,防止发生皮炎。在进行终末消毒时应戴手套,更换消毒液时应动作轻快,避免溅到身上及皮肤、眼睛,一旦被溅到,应立即用清水反复清洗。在搬运患者的过程中,科学地应用肢体的力学原理,不可使用蛮力。在体力不支或人员较少时应积极地寻求帮助。
4.4为了避免各种纠纷,急救中心护士应具有较强的急救意识
加强业务、职业角色化的训练,熟练掌握急救程序及各种抢救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应急能力,同时还应与医生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以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影响工作秩序的违法行为应合理地使用法律这一强大的武器。
【关键词】亚健康;影响因素;医务人员;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今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影响健康的因素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亚健康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经医疗机构系统检查未发现疾病,患者自己感觉到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亚健康及患病状态会严重影响其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早期发现医务人员存在的健康问题,可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进行调理和改善,避免其因继续透支健康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索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态的综合干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于2011年12月29日-2012年1月21日,对北京市宣武医院参加2012年度健康体检的在职职工进行问卷调查,此次接受健康体检的在职职工的年龄均≥40岁。2012年度健康体检人数为914人,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97份,有效应答率为87.20%。
1.2 研究工具及方法
1.2.1 亚健康状态评价问卷(suboptimal 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s-25,SHSQ-25)
SHSQ-25是由本课题组研发的,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包括疲劳症状、心血管症状、胃肠道症状、免疫力症状及精神症状5个维度、25个条目。询问研究对象最近3个月内各不适症状出现的频率,采用5级计分法。首先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人员根据病史和体检结果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慢性肾病、慢性肝病、血液病、结核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及肿瘤等慢性病的研究对象归为患病组(447人);余下的研究对象,若问卷总得分≥35分归为亚健康组(114人),总得分
1.2.2 哥本哈根社会心理问卷(Copenhagen psyehosoeial ques-tionnaire,COPSOQ) COPSOQ由Kristensen等编制。本研究使用COPSOQ(短版)中与工作应激相关的共34道题,分为工作要求、个人影响与发展、人际关系与领导能力、工作不稳定性及工作满意度五个一阶因子。其中工作要求和工作不稳定性的得分越高意味着越容易发生职业紧张,归为二阶因子“消极因子”;而其余3个因子得分越高表示越不容易发生职业紧张,归为二阶因子“积极因子”。根据二阶因子模型中标准化回归系数计算因子得分。
1.2.3 生活压力量表(family stress scales,FSS) FSS中文版由徐丽英引进,主要从与家庭成员关系、家务负担、家庭经济负担、家庭责任方面反映家庭压力,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共有5个条目,分数越高表明生活压力越大。
1.2.4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 SCSQ由解亚宁编制,用于评定研究对象的应对方式,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共有20个条目,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因子得分为因子条目平均分。
1.2.5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 PSSS由Zimet等编制,姜乾金等修订为中文版,用以评估个体领悟到的各种社会支持源的支持程度,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共有12个条目,分为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三项计分,因子得分为因子条目总分,分数越高社会支持程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双录入,采用IBM SPSS Amos v20.0软件建立二阶因子模型及标准回归系数,采用IBM SPSS Statistic v20.0软件进行其他统计检验。不同人口学特征与健康状态的单因素分析采用R×C列联表X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工作应激、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不同健康状态的关系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e逐步回归分析(逐步向前法,sls=sle=0.05)。
2、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与不同健康状态的关系 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岗位类别、体育锻炼和吸烟情况者的健康状态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工作应激、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不同健康状态的关系 不同健康状态者在COPSOQ中积极因子、消极因子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的多分类Logistie回归分析为筛选出亚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健康状态为因变量(分为健康1、亚健康2和患病3),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岗位类别、体育锻炼、吸烟、COPSOQ一积极二阶因子、COPSOQ一消极二阶因子、FSS-生活压力和SCSQ-消极应对为自变量,进行无序多分类Logistie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COPSOQ-消极二阶因子及FSS-生活压力为亚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见表3)。
3、讨论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更为普遍,现已成为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而医务人员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缜密的思维、良好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密集,在体力和精力上往往比其他职业人群承受更大的压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在40岁及以上医务人员中慢性病患病率高达56.09%,亚健康率为14.30%,40~45岁的医务人员亚健康检出率最高(20.00%),与现有研究相符。
关键词:研究生;健康;压力源;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59-02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有关研究生健康的事故,例如2013年10月3日晚7点多,在盐城市华府景城小区,一27岁女研究生从9楼的家中跳下,经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原因竟是父母不同意其所谈的对象[1];2012年5月8日,“清华学生走失,家人学校急寻”追踪的清华走失研究生确认已身亡。死者生前曾在宿舍内试图触电,就医时家属称是由于多重压力导致死者轻生[2]。
当代研究生在学业、择业和生活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会因此产生心理冲突,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各高校已开始关注研究生的健康状况,但对于如何开展研究生健康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要开展研究生健康教育,首先需要了解有哪些因素影响了研究生的健康。因此,本文旨在调查研究生的健康状况以及对影响研究生健康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昆明市选取了包括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中医学院五所高校共发放调查问卷1540份,收回1262份,回收率82%。剔除缺失值后有效问卷为1075份。
问卷调查法:(1)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由我国许军等人建立在适合于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下编制,量表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子量表。SRHMS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99、0.980、0.875 和0.915,内部一致性Cronbach A系数为0.9311[3]。(2)心理压力源量表。由程丽娜等人编制,针对研究生群体,量表确定了7个因素结构即学业、人际交往、就业和前途、家庭关系、婚姻爱情、经济、其他。量表的a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908,0.860,说明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4]。(3)应对方式量表。由肖计划等人编制,量表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六个分量表。被试在面对应激事件或环境时,会采取三种不同类别的应对方式,即“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付方式;“退避”“自责”“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合理化”的混合型应对方式。该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在0.62―0.72之间[5]。
统计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Epidata3.02录入问卷后用SPSS18.0 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研究生总体自评健康水平状况
根据自测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评定子量表分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的理论最高值为170,150,100,420;理论最小值均为0,将研究生的自评得分与理论最高值比较发现:研究生自评健康水平最低的是心理子量表0.6(89.67±19.09),其次是生理子量表0.65(110.53±32.10)和社会子量表0.78(93.58±16.76)。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研究生对心理健康认识不足造成。与生理和社会健康出现问题如生病或人际冲突时主动求助、解决问题相比,由于观念上的偏差以及认识不足,研究生对心理健康问题避而不谈,即便是在知道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下,也不敢说出来进行求助,主动解决问题。认知的偏差使得研究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进而影响研究生的健康状况。
(二)压力源与自评健康总分的相关关系
表1研究生自评健康与压力源的相关
注:*为P<0.05;**为P<0.01。
由表1可知,研究生各项压力源因子与研究生自评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这与王红恩、吉峰研究结果一致[6]。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和个人、父母、社会对研究生的期待,使研究生在诸多方面都面临着巨大压力。在各项压力源因子中,相关程度最高因子为其他压力。其他压力因子包括四个项目: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情绪波动大、受到歧视或冷遇、对目前的生活状态不满意。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研究生逐渐将压力作为一种整体现象看待。根据Richard Blonna观点认为个体对压力的评估受其满足感水平影响。Richard Blonna的压力整体健康模型将压力评估放在个体生理、社会、智力、情绪、精神、环境或职业几个方面的满足水平背景下进行[7]。随着社会发展,学识的增加,研究生对压力的感知也趋向综合,对压力评估的考虑并不只局限于引起压力反应的单个事件,更多地考虑了自我情绪感受、生活方式满意程度、环境等多方面的作用。
(三)应对方式与自评健康总分的相关关系
表2研究生自评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
注:*为P<0.05;**为P<0.01。
由表2可知,研究生的三种应对方式与自评健康总分成显著相关(p<0.01)。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应对方式能够在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发挥中介的作用,有效地影响心理健康[8]。自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的研究生在面临压力时更多采取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应对方式;相反,自评健康水平较低的研究生偏向使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如幻想、逃避,这与杜婷、陈长英、冯小湖的研究结果一致[9]。根据Kobasa等人的坚韧性理论,这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态度、应对[10]。如果把潜在的压力事件作为挑战积极应对而非威胁,那么面对的压力就会减轻。压力源有可能引发战斗或逃跑的刺激,但他们不见得一定导致压力反应。学习如何认知组建信息,从一个减轻压力的角度看待压力源,选择健康的、具有提高生活质量意义的反应方式对提高研究生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三、建议
第一,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素养。虽然研究生已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心理健康知识还有所欠缺,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研究生心理素养,可以更好促进研究生健康发展。
第二,增设研究生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在本科教学中增设研究生预备课程,为有考研意向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校、导师、学习信息,以便学生对研究生有所了解,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期望。其次,开展研究生新生指导,包括学术、规划、生活、人际等方面。这可以帮助研究生快速适应研究生生活。
第三,提供多样化的研究生活动,如讲座、知识比赛、联谊等。建议活动设置符合研究生需求科研训练,心理拓展,寓教于乐,使研究生在提高自我科研学术能力的同时感到愉悦,有助于改善研究生生活水平,促进研究生健康发展。
第四,扩大研究生的交际圈,丰富研究生的生活,增加研究生对生活的满意度。研究生校园生活除了是让研究生学习知识之外,也是培养研究生一生受用的价值观、品行和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场所。增加研究生对生活满意度,有益于研究生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塘路.盐城一女研究生跳楼身亡据称系扬州市公员[N/OL].人民网,2013-10-05..
[2]杨诗凡.清华硕士生走失续 确认已身亡曾在宿舍试图触电[N/OL].搜狐新闻,http:///20120
508/n342656722.shtml.
[3]许军,唐剑,王以彭等.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修订版(SRHMSV1.0)的考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5).
[4]程丽娜,吴筱玫.研究生心理压力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
[5]肖计划,许秀峰.“应对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4).
[6]王洪恩,吉峰.压力源与压力强度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6).
[7][美]Richard Blonna;石林译.多变世界中的压力应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
[8]董耘,何军,陈立霞.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7).
一、聋哑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
1.判断是非的能力差,易上当受骗。由于聋生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刻地理解,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的偏低,造成他们的道德观念较为模糊,片面主观地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无法正确地、深刻地判断是非、好坏、善恶、美丑,易于受到社会上坏人的引诱,模仿了社会上不良的道德行为,并把其作为良好的道德行为来效仿。
2.意志力薄弱,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在学校里,老师的批评,可能导致聋哑学生离校出走,甚至放弃学业。在家里,父母一两句过重的话语,可能导致聋哑孩子离家出走,对父母不理不睬 。在社会上,不愿和健全人多接触,生怕别人嘲笑,对自己没有信心。
3.依赖性强,不善于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时,不善于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坐等老师抄给他们标准答案或干脆抄袭他人的作业,完成学习任务的自觉性不高。
4.自私自利,排斥他人。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处境、心理感受,与别人(包括家长、老师、同学、邻居)关系疏远,常发生冲突。
5.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所学知识容易遗忘。
二、聋哑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
(一)家庭方面
1.遗传因素的影响。调查表明,多数聋哑学生都是母亲在怀孕的时候,身体多病,服用副作用较大的药物造成的或是在出生后的婴幼儿时期注射各种有损听觉的针药导致。生理上的耳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如因听觉受损,致使他们上课时容易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
2.家庭教育的影响。一是无教育现象。大多残疾儿童要么闲散于社会、整天无所事、到处闲逛、自生自灭,要么被锁在家中,与外界隔离,更有少数残疾少儿整天跟着父母出入庙宇,求神拜佛,听信江湖郎中的信口雌黄,神丹妙药,延误学习的时机。二是教育不当。有的家长虽有心让自己的残疾孩子接受教育,但由于不了解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或无法与残疾少儿正确交流,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有的盲目追求,不能按正常儿童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有的方法简单、粗暴,动辄拳脚相加;有的对孩子百般呵护,要什么给什么或者悲观失望,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3.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一是有些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现状,不面对现实,带着孩子东奔西跑,让孩子一会儿上小学,一会儿上特殊教育学校,搞得学生身心疲劳、精神紧张;二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家长不顾孩子的生理条件,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总希望孩子能创造奇迹,能和健全人一样生活,致使孩子的学习压力加大。学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是引起心理异常的重要原因。
(二)学校方面
1.教师心理惩罚的影响。 其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或不负责任,或缺乏理智,或不懂得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教育方法,对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又常常违反纪律的聋哑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训斥、挖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2.教育成效的影响。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看得特别重,对自身所付出的劳动,希望能有较高的回报率,盼望个个学生取得好成绩,由于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教师对批评和赞扬的度把握不好。如对常受到教师表扬的聋生,一旦受到教师的过重批评,他们就会在心理上造成创伤,心理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有的甚至离校出走。
4.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高年级的聋哑学生的行为和各种习惯,直接影响着低年级的聋哑学生,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交往方式。如高年级的个别同学,因为某种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就哭闹、拒食甚至告诉老师:“我不想上学了,我要回家!”低年级的个别学生对这种行为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盲目效从。
(三)社会方面
1.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聋哑学生虽然听不见、说不出,但他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同样也受到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一些聋哑学生对于道德情感和美感有不正确的理解。他们更易受到拜金主义浪潮的冲击,盲目追求高水平的物质享受,滋长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等习气。
2.受成人的影响。聋哑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社会上一些成人的举动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如成人抽烟、酗酒、赌博、染发等,他们也会效仿。
3.社会偏见与认识不足。社会上对残疾少儿存在偏见,视残疾人为“残废”人,对他们冷漠、疏远, 对残疾人的教育、发展没有正确认识,就连有的普校、幼儿园的教师都把残疾少儿拒之门外,这些导致了聋哑少儿产生心理异常。
三、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优化家教环境,提高家教水平。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我国聋童入学年龄一般比正常儿童来得晚,他们在家庭生活的时间比正常儿童长,家长的人格、品德、学识、情感及生活习惯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2.倡导校园文明,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能影响和改变人,它能使人振奋,也能使人颓废。对聋哑学生来说,影响最直接、最经常的是学校班级以及与他们交往密切的老师和朝夕相处的同学。有序的学校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共同的理想目标,都会使聋哑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关键词】 血液净化;护士;身心健康;压力源
血液净化中心工作繁忙无规律,环境相对封闭,护士在高强度劳动负荷及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下工作,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及护理质量。笔者所在医院为二级甲等单位,通过对同级医院40名血液净化护士的问卷调查,发现影响护士身体健康的压力源有诸多方面,以下便是调查分析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人员调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8名工作人员及其他同级医院工作人员共40人,年龄20~47岁,工作时间1~10年,主管护士16人,护师17人,护士7人;本科8人,专科26人,中专6人。
1.2 方法 根据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特点,参照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1],自行设计“血液净化护士压力源调查问卷”。将护士压力源分为4大条目28分项目,每项按压力程度分为3级,得分范围在0~3分之间,主要为:(1)工作性质方面;(2)职业安全危险因素;(3)病人护理方面;(4)管理者的支持与同事的认可。施测人员当场指导,要求被测对象独立完成,量表完成后当场收回。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130版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见表1。表1 重度压力源得分排序表
3 讨论
3.1 工作负荷过重 血透室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是工作负荷过重。血透工作无规律,工作时间过长,加班拖时现象常见,经常是晚上加班后次日还要正常上班,家庭孩子得不到照顾,身心极度疲惫,这种超负荷的工作,高度的紧张状态使部分护士处于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2]。
3.2 病人护理方面 血液净化护士压力源其次来源于病人护理方面。病人长期透析,对动静脉穿刺要求极高,不允许出一点失误,有的患者因经济原因不愿进行静脉插管或造瘘,而采取动静脉直穿方式,高难度的穿刺技术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有些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在穿刺时非常紧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有的病人对安排机位不理解,有的病人对晚下几分钟的机不满而对护士发脾气,这些都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病人透析过程中病情变化快,尤其是类似笔者所处的基层医院,肾内科医生兼职血液透析,在病人病情变化时才到透析室,而血透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能在几十秒内发生病情变化,需要护士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敏捷的反应能力,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并预先处理,因此,护士在透析期间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3.3 护士的业绩得不到认可,挫伤了积极性 血透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科室,与其他科室工作性质不同,上至院领导,下至普通职工,都认为血液透析是用机器治疗病人,护士只是在看管机器,上班轻松,无多大技术含量,使护士业绩得不到认可,挫伤护士的积极性。
3.4 产生各种生理或心理影响 血透室护士长期暴露在各种传染病原体下,时常有针刺伤发生,透析中突发性情况多,护士往往来不及做好防护而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据报道,血液透析患者和工作人员患乙肝和丙肝的数量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可达40%[3]。血透室化学剂使用较多,这类消毒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引起皮肤黏膜的刺激反应,呼吸道刺激症状,另外,透析室机器多,水处理机、透析机报警、透析液搅拌机等产生一定分贝的噪音,护理人员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易引起疲劳、烦躁、听力减退等症状。从而产生各种心理或生理影响。
近年来,护士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各级管理人员应正确认识影响血液净化护士身心健康的压力源,大力支持血液净化工作,关心血液净化护士,合理配备人力、物力,改善护士待遇。同时血液净化护士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刘彦君. 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疲溃感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