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亚健康的原因范文

亚健康的原因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16 10:55: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亚健康的原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亚健康的原因

篇1

[关键词]急救中心;护士;亚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095-02

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亚健康状态总的特征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低热、咽喉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神经精神症状等症候群Ⅲ。它指人体虽然没有发病,但身体或器官中已经有危害因子或危害因素的存在,这些危害因子或危害因素,就像是埋伏在人体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或是潜伏在身体中的毒瘤,缓慢地侵害着肌体,如不及时清除,就可导致发病。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还有环境等因素的不良作用。急救中心是一个特殊的医院“窗口”。护士是重要力量,是抢救危重患者最直接、最重要的人员之一。其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医疗纠纷多、医疗风险大等诸多因素都成为发生亚健康状态的诱因。为了了解急救中心护士亚健康状态情况,笔者于2008年7月10~30日分别对本县五家医院护士进行了亚健康问卷调查。

1临床资料

以我县急救中心、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县城关医院共五家医院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36份。回收有效问卷436份,有效率为100%(436/436)。急诊护士140名(包括急救中心护士66名),平均年龄23.2岁;普通护士296名,平均年龄为24.5岁。两组具有可比性。护士患病的诊断标准: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易发怒;精神压力过大:月经异常―周期或长或短、经血过多或过少;疲劳综合征―腰酸,腰痛。

2结果

急救中心护士与其他医院一般护士患病比较,两组在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精神压力过大、疲劳综合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原因

3.1工作性质所决定

急救中心作为医院“窗口”中的“窗口”,是医患双方最早接触的地方之一。接诊的患者均表现为病情急、重、危,情绪急、躁、惧,病种多,病情变化迅速,后果难以预料。值班护士在准确分诊和及时通知医生的同时,还要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在急救中心除了平时要承担各种急救外,还要承担出诊、接诊任务,在恶劣的环境下抢救患者。出诊时往往只有一名护士、一名医生,而且患者病情急、重甚至危及生命,工作往往紧张而繁忙。如遇到出诊路途远,有些护士还会出现晕车现象。这就给急救中心护士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害怕影响到危重患者的救治。另外,急救中心护士24 h待命,遇有突发事件如大批车祸、群体性食物中毒等。必须5 rain内到达科室,即使休息时间也不能自由掌控,这就使得她们比一般护士的精神压力更大。护士身心都得不到有效的放松和休息。另外,夜班较频繁,使机体生物钟调节紊乱,长此以往会导致失眠、易怒、胃肠功能紊乱。

3.2人身安全问题

急救中心患者大多是一些意外伤害或急、危、重症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无思想准备,难以接受后果,常将悲伤、抑郁和愤怒等情绪迁怒于医护人员,辱骂、威胁,甚至出手伤人,特别是遇到素质差、酗酒、斗殴等患者时,这些情况时有发生。据统计,急救中心护士遭受身心暴力伤害者的发生率为87.91%,高于一般护士65.90%的平均水平。

3.3自我防护问题

由于急救中心患者大多为外伤车祸、中毒等急、危、重症患者,在为出血患者包扎止血及为消化道患者止血的过程中,常被血液污染,易感染乙型肝炎及其他传染病;为中毒患者进行催吐、洗胃时,易被有毒的胃液、呕吐物、气味污染,而致皮炎或其他中毒。在接诊和抢救狂躁患者期间被抓伤或咬伤,如抽搐患者或狂犬病发作时的患者极易对护士造成此种伤害。

3.4护患纠纷问题

有些患者及家属缺乏医疗护理知识,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只注重和强调自身利益。过度维护自身权利而引发纠纷)。他们认为进了医院就等于进了“保险箱”,花了钱,就必须把病治好,如果未达到他们的期望值,则心理上难以接受。更有甚者,怀疑是护士操作失误而引起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无理取闹,造成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3.5社会支持问题

近年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医轻护”现象,其次,在职称评定、经济收入、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不合理,都容易使护士产生失落感,进一步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些充分说明了社会支持的不足。

4对策

4.1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压力

首先在工作之余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当放松自己,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要对自己的情绪有一定的调控能力。培养宽容忍耐,处急不慌,纠缠不怒,悲喜有节的心理素质。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调整情绪,放松精神,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的精神因素及应激源,使心理状态趋于稳定。在工作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从容地面对压力,面对现实。遇到困难时可向领导及同事倾诉自己的看法,以缓解心理压力。同时,采用夜班周班制以调节体内生物钟,使夜班周期内有较恒定的睡眠、觉醒节律,保证睡眠质量。

4.2增强法律意识,保持头脑清醒冷静

首先,在急救中心工作中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接诊患者,诚实回答患者及家属的有关提问,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配合医生抢救患者,减轻患者的痛苦,维护患者的生命权。遇到患者有过激言行时,切勿计较,要学会忍耐和克制,更不能与患者争吵。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说明病情。尽可能地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合作与理解。

4.3注意加强个人防护

“不怕脏”已被视为衡量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好坏的标准之一,而对“自我防护”教育问题的忽视是急救中心护士“自我防护”不强的首要原因。因此,在接触出血、有伤口的患者及中毒患者时,应戴好手套、口罩、帽子,防止皮肤受到污染及有毒气体过多吸入导致呼吸道中毒。特别是自身皮肤破损时更应注意,一旦被血液、有毒胃液及呕吐物污染皮肤,应立即进行彻底反复清洗及消毒,防止发生皮炎。在进行终末消毒时应戴手套,更换消毒液时应动作轻快,避免溅到身上及皮肤、眼睛,一旦被溅到,应立即用清水反复清洗。在搬运患者的过程中,科学地应用肢体的力学原理,不可使用蛮力。在体力不支或人员较少时应积极地寻求帮助。

4.4为了避免各种纠纷,急救中心护士应具有较强的急救意识

加强业务、职业角色化的训练,熟练掌握急救程序及各种抢救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应急能力,同时还应与医生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以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影响工作秩序的违法行为应合理地使用法律这一强大的武器。

篇2

【关键词】亚健康;影响因素;医务人员;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今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影响健康的因素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亚健康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经医疗机构系统检查未发现疾病,患者自己感觉到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亚健康及患病状态会严重影响其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早期发现医务人员存在的健康问题,可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进行调理和改善,避免其因继续透支健康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索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医务人员健康状态的综合干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于2011年12月29日-2012年1月21日,对北京市宣武医院参加2012年度健康体检的在职职工进行问卷调查,此次接受健康体检的在职职工的年龄均≥40岁。2012年度健康体检人数为914人,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97份,有效应答率为87.20%。

1.2 研究工具及方法

1.2.1 亚健康状态评价问卷(suboptimal 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s-25,SHSQ-25)

SHSQ-25是由本课题组研发的,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包括疲劳症状、心血管症状、胃肠道症状、免疫力症状及精神症状5个维度、25个条目。询问研究对象最近3个月内各不适症状出现的频率,采用5级计分法。首先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人员根据病史和体检结果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慢性肾病、慢性肝病、血液病、结核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及肿瘤等慢性病的研究对象归为患病组(447人);余下的研究对象,若问卷总得分≥35分归为亚健康组(114人),总得分

1.2.2 哥本哈根社会心理问卷(Copenhagen psyehosoeial ques-tionnaire,COPSOQ) COPSOQ由Kristensen等编制。本研究使用COPSOQ(短版)中与工作应激相关的共34道题,分为工作要求、个人影响与发展、人际关系与领导能力、工作不稳定性及工作满意度五个一阶因子。其中工作要求和工作不稳定性的得分越高意味着越容易发生职业紧张,归为二阶因子“消极因子”;而其余3个因子得分越高表示越不容易发生职业紧张,归为二阶因子“积极因子”。根据二阶因子模型中标准化回归系数计算因子得分。

1.2.3 生活压力量表(family stress scales,FSS) FSS中文版由徐丽英引进,主要从与家庭成员关系、家务负担、家庭经济负担、家庭责任方面反映家庭压力,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共有5个条目,分数越高表明生活压力越大。

1.2.4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 SCSQ由解亚宁编制,用于评定研究对象的应对方式,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共有20个条目,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因子得分为因子条目平均分。

1.2.5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 PSSS由Zimet等编制,姜乾金等修订为中文版,用以评估个体领悟到的各种社会支持源的支持程度,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共有12个条目,分为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三项计分,因子得分为因子条目总分,分数越高社会支持程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双录入,采用IBM SPSS Amos v20.0软件建立二阶因子模型及标准回归系数,采用IBM SPSS Statistic v20.0软件进行其他统计检验。不同人口学特征与健康状态的单因素分析采用R×C列联表X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工作应激、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不同健康状态的关系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e逐步回归分析(逐步向前法,sls=sle=0.05)。

2、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与不同健康状态的关系 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岗位类别、体育锻炼和吸烟情况者的健康状态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工作应激、生活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不同健康状态的关系 不同健康状态者在COPSOQ中积极因子、消极因子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的多分类Logistie回归分析为筛选出亚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健康状态为因变量(分为健康1、亚健康2和患病3),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岗位类别、体育锻炼、吸烟、COPSOQ一积极二阶因子、COPSOQ一消极二阶因子、FSS-生活压力和SCSQ-消极应对为自变量,进行无序多分类Logistie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COPSOQ-消极二阶因子及FSS-生活压力为亚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见表3)。

3、讨论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更为普遍,现已成为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而医务人员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缜密的思维、良好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密集,在体力和精力上往往比其他职业人群承受更大的压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在40岁及以上医务人员中慢性病患病率高达56.09%,亚健康率为14.30%,40~45岁的医务人员亚健康检出率最高(20.00%),与现有研究相符。

篇3

关键词:研究生;健康;压力源;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59-02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有关研究生健康的事故,例如2013年10月3日晚7点多,在盐城市华府景城小区,一27岁女研究生从9楼的家中跳下,经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原因竟是父母不同意其所谈的对象[1];2012年5月8日,“清华学生走失,家人学校急寻”追踪的清华走失研究生确认已身亡。死者生前曾在宿舍内试图触电,就医时家属称是由于多重压力导致死者轻生[2]。

当代研究生在学业、择业和生活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会因此产生心理冲突,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各高校已开始关注研究生的健康状况,但对于如何开展研究生健康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要开展研究生健康教育,首先需要了解有哪些因素影响了研究生的健康。因此,本文旨在调查研究生的健康状况以及对影响研究生健康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昆明市选取了包括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中医学院五所高校共发放调查问卷1540份,收回1262份,回收率82%。剔除缺失值后有效问卷为1075份。

问卷调查法:(1)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由我国许军等人建立在适合于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下编制,量表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子量表。SRHMS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99、0.980、0.875 和0.915,内部一致性Cronbach A系数为0.9311[3]。(2)心理压力源量表。由程丽娜等人编制,针对研究生群体,量表确定了7个因素结构即学业、人际交往、就业和前途、家庭关系、婚姻爱情、经济、其他。量表的a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908,0.860,说明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4]。(3)应对方式量表。由肖计划等人编制,量表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六个分量表。被试在面对应激事件或环境时,会采取三种不同类别的应对方式,即“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的应付方式;“退避”“自责”“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合理化”的混合型应对方式。该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在0.62―0.72之间[5]。

统计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Epidata3.02录入问卷后用SPSS18.0 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研究生总体自评健康水平状况

根据自测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评定子量表分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的理论最高值为170,150,100,420;理论最小值均为0,将研究生的自评得分与理论最高值比较发现:研究生自评健康水平最低的是心理子量表0.6(89.67±19.09),其次是生理子量表0.65(110.53±32.10)和社会子量表0.78(93.58±16.76)。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研究生对心理健康认识不足造成。与生理和社会健康出现问题如生病或人际冲突时主动求助、解决问题相比,由于观念上的偏差以及认识不足,研究生对心理健康问题避而不谈,即便是在知道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下,也不敢说出来进行求助,主动解决问题。认知的偏差使得研究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进而影响研究生的健康状况。

(二)压力源与自评健康总分的相关关系

表1研究生自评健康与压力源的相关

注:*为P<0.05;**为P<0.01。

由表1可知,研究生各项压力源因子与研究生自评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这与王红恩、吉峰研究结果一致[6]。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和个人、父母、社会对研究生的期待,使研究生在诸多方面都面临着巨大压力。在各项压力源因子中,相关程度最高因子为其他压力。其他压力因子包括四个项目: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情绪波动大、受到歧视或冷遇、对目前的生活状态不满意。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研究生逐渐将压力作为一种整体现象看待。根据Richard Blonna观点认为个体对压力的评估受其满足感水平影响。Richard Blonna的压力整体健康模型将压力评估放在个体生理、社会、智力、情绪、精神、环境或职业几个方面的满足水平背景下进行[7]。随着社会发展,学识的增加,研究生对压力的感知也趋向综合,对压力评估的考虑并不只局限于引起压力反应的单个事件,更多地考虑了自我情绪感受、生活方式满意程度、环境等多方面的作用。

(三)应对方式与自评健康总分的相关关系

表2研究生自评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

注:*为P<0.05;**为P<0.01。

由表2可知,研究生的三种应对方式与自评健康总分成显著相关(p<0.01)。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应对方式能够在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发挥中介的作用,有效地影响心理健康[8]。自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的研究生在面临压力时更多采取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应对方式;相反,自评健康水平较低的研究生偏向使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如幻想、逃避,这与杜婷、陈长英、冯小湖的研究结果一致[9]。根据Kobasa等人的坚韧性理论,这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态度、应对[10]。如果把潜在的压力事件作为挑战积极应对而非威胁,那么面对的压力就会减轻。压力源有可能引发战斗或逃跑的刺激,但他们不见得一定导致压力反应。学习如何认知组建信息,从一个减轻压力的角度看待压力源,选择健康的、具有提高生活质量意义的反应方式对提高研究生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三、建议

第一,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素养。虽然研究生已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心理健康知识还有所欠缺,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研究生心理素养,可以更好促进研究生健康发展。

第二,增设研究生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在本科教学中增设研究生预备课程,为有考研意向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校、导师、学习信息,以便学生对研究生有所了解,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期望。其次,开展研究生新生指导,包括学术、规划、生活、人际等方面。这可以帮助研究生快速适应研究生生活。

第三,提供多样化的研究生活动,如讲座、知识比赛、联谊等。建议活动设置符合研究生需求科研训练,心理拓展,寓教于乐,使研究生在提高自我科研学术能力的同时感到愉悦,有助于改善研究生生活水平,促进研究生健康发展。

第四,扩大研究生的交际圈,丰富研究生的生活,增加研究生对生活的满意度。研究生校园生活除了是让研究生学习知识之外,也是培养研究生一生受用的价值观、品行和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场所。增加研究生对生活满意度,有益于研究生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塘路.盐城一女研究生跳楼身亡据称系扬州市公员[N/OL].人民网,2013-10-05..

[2]杨诗凡.清华硕士生走失续 确认已身亡曾在宿舍试图触电[N/OL].搜狐新闻,http:///20120

508/n342656722.shtml.

[3]许军,唐剑,王以彭等.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修订版(SRHMSV1.0)的考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5).

[4]程丽娜,吴筱玫.研究生心理压力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

[5]肖计划,许秀峰.“应对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4).

[6]王洪恩,吉峰.压力源与压力强度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6).

[7][美]Richard Blonna;石林译.多变世界中的压力应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

[8]董耘,何军,陈立霞.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7).

篇4

关键词:电抗器;故障;原因;处理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o carry out the inspection of 500kV high voltage shunt reactor’s fault in a power plant,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is found.We introduce the process and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have carried on the deep analysis for the key par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product selection.

Kaywords: Electric Reactor;Breakdown; Reason;Dispose.

一、前言

高压并联电抗器一般接在高压输电线路的末端和地之间,起无功补偿作用。吸收线路的充电容性无功,可以起到降低工频暂态过电压,改善长输电线路电压分布,降低线损等作用。

以下就某水电厂发生的一起高压并联电抗器“轻瓦斯”故障告警事件,就事件发生现象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对故障发生机理进行深层次研究,提出预控措施。

二、现场检查及原因分析

(一)故障现象及分析

某电厂500kV线路高压并联电抗器发生“轻瓦斯”故障报警,检查发现瓦斯继电器内充气约400ml,排气后不断产生气体报警。电抗器型号为BKD-40000/500kV,油/SF6气体高压套管型号为ETG-550/1250,投运时间不足一年,高压预试数据正常,未经过大修。

根据监控上位机报出的电抗器轻瓦斯报警信号,检查发现电抗器瓦斯继电器内已充气约400mL,对其进行排气后观察,约半小时报警一次。考虑到电抗器装有气体在线色谱装置,为排除气体产生源头,首先关闭气体色谱在线监测装置载气瓶出口阀,关闭色谱在线监测装置进油阀和出油阀。关闭后观察,瓦斯继电器内仍然充气。

由于瓦斯继电器内充气而导致的“轻瓦斯”报警,须先找出气体产生部位方能彻底查出事故源,采用排除法确定电抗器内气体产生部位。

首先将瓦斯继电器内气体排出后两侧阀门均关闭,观察3小时后无气体产生;其次打开电抗器储油柜侧阀门,瓦斯继电器内仍无气体;继续打开电抗器本体侧阀门,立即有大量气泡涌入瓦斯继电器。

由此可确定,气源产生排除储油柜内胶囊进气原因,确定气源产生为电抗器本体一侧。且事件发生时电抗器已停运10余天,根据油样色谱分析结果,排除电抗器内部故障产生气体原因。检查二次信号回路正确,排除误发信号因素。

综合判断,电抗器内产生气体仅有高压套管与GIS相连部位漏气可能性,下一步对SF6气体自高压套管泄漏进入电抗器本体的可能性进行验证。

(二)原因确定

对瓦斯继电器内气体取样,使用SF6检漏仪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气体内含六氟化硫气体。将气体样品送至省电科院进行气体组分及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SF6气体成分高达86.41%。结合对电抗器现场检查结果,高压套管末屏处可排出气体。综合判断,电抗器油/ SF6高压套管密封不严致SF6气体进入电抗器并导致瓦斯继电器报警,需对高压套管进行拆卸检查。

表1.六氟化硫气体纯度检测报告

样品情况 100mL玻璃注射器,外观完好无损,3支。

检测日期 2014年4月15日

检测地点 六氟化硫检测室

检测依据 DL/T920-2005《六氟化硫气体中空气、四氟化碳的气象色谱测定法》

环境条件 温度:24.0℃; 湿度(RH): 36.0%;气压:81.57kPa

SF6含量% 86.41

注:取样时间:2014.4.14取样部位:瓦斯继电器

(三)高压套管故障深层次原因研究

现场对电抗器高压套管进行拆卸,运输至套管生产厂家进行故障套管检查及密封性试验,发现套管铜导电杆从气端方向整体平移3.8mm。

结合套管结构图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由于高压套管采用油端和气端双密封设计,套管铜导电杆的位移使气端和油端密封性能降低,造成SF6气体从GIS气室渗入套管芯子内腔,经油端密封进入电抗器中。

原因分析至此,已基本得出此次故障发生的机理,但仍有一个疑问困扰着现场运行人员:既然铜导电杆发生了移位,是运行中发生的,还是安装前就发生了?如果是运行中发生的,是什么力造成此情况?如果是安装前发生的,为什么之前运行半年却正常?

1)假设此情况出现在运行过程中,则必然是受力导致位移。根据出厂设计文件,产品要求在不大于2500kN的外力下不变型,且高压套管气端与GIS采用软连接,油端在电抗器中未受力,因此可排除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位移的可能性。

2)若高压套管在安装就位前已发生导电杆向气端方向平移,则合理解释为:因位移导致了密封性能降低,但仍可以承受SF6气体正常工作压力(0.52MPa),故运行中未发生SF6气体泄漏。电抗器停运后,油温降低,套管及电抗器本体温度降低与环境温度平衡,随着温度降低,密封圈收缩,密封性能进一步下降,导致SF6气体从气室窜入电抗器中。

(四)预控措施

1)新投产设备务必做好关键部件安装前检查及必要的现场试验,以与出厂试验结果相比对,即使有很微小的缺陷也应及时处理,防止小的缺陷在运行中渐渐发展为影响设备安全的隐患。

2)严格把关基建期机电设备验收环节,包括出厂验收以及到货验收,杜绝由于运输环节而导致的设备异常未被发现而投入运行。

三、结语

此次套管故障为一起罕见的高压套管密封异常引起的电抗器“轻瓦斯”告警,导电杆产生平移情况在国内500kV高压套管生产厂商中亦属极小概率事件,但因高压套管密封而导致的“轻瓦斯”告警为研究电抗器事故分析提供了另外一种分析方向,为其他并联电抗器的运行提供经验参考,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四、参考资料

[1]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并联干式电抗器故障原因分析. 2000.12.

[2]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多起损坏原因分析[J]. 电气技术.2012(07).

[3] 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产品出厂文件. 2012.

篇5

【关键词】 血液净化;护士;身心健康;压力源

血液净化中心工作繁忙无规律,环境相对封闭,护士在高强度劳动负荷及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下工作,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及护理质量。笔者所在医院为二级甲等单位,通过对同级医院40名血液净化护士的问卷调查,发现影响护士身体健康的压力源有诸多方面,以下便是调查分析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人员调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8名工作人员及其他同级医院工作人员共40人,年龄20~47岁,工作时间1~10年,主管护士16人,护师17人,护士7人;本科8人,专科26人,中专6人。

1.2 方法 根据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特点,参照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1],自行设计“血液净化护士压力源调查问卷”。将护士压力源分为4大条目28分项目,每项按压力程度分为3级,得分范围在0~3分之间,主要为:(1)工作性质方面;(2)职业安全危险因素;(3)病人护理方面;(4)管理者的支持与同事的认可。施测人员当场指导,要求被测对象独立完成,量表完成后当场收回。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130版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2 结果

见表1。表1 重度压力源得分排序表

3 讨论

3.1 工作负荷过重 血透室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是工作负荷过重。血透工作无规律,工作时间过长,加班拖时现象常见,经常是晚上加班后次日还要正常上班,家庭孩子得不到照顾,身心极度疲惫,这种超负荷的工作,高度的紧张状态使部分护士处于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2]。

3.2 病人护理方面 血液净化护士压力源其次来源于病人护理方面。病人长期透析,对动静脉穿刺要求极高,不允许出一点失误,有的患者因经济原因不愿进行静脉插管或造瘘,而采取动静脉直穿方式,高难度的穿刺技术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有些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在穿刺时非常紧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有的病人对安排机位不理解,有的病人对晚下几分钟的机不满而对护士发脾气,这些都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病人透析过程中病情变化快,尤其是类似笔者所处的基层医院,肾内科医生兼职血液透析,在病人病情变化时才到透析室,而血透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能在几十秒内发生病情变化,需要护士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敏捷的反应能力,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并预先处理,因此,护士在透析期间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3.3 护士的业绩得不到认可,挫伤了积极性 血透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科室,与其他科室工作性质不同,上至院领导,下至普通职工,都认为血液透析是用机器治疗病人,护士只是在看管机器,上班轻松,无多大技术含量,使护士业绩得不到认可,挫伤护士的积极性。

3.4 产生各种生理或心理影响 血透室护士长期暴露在各种传染病原体下,时常有针刺伤发生,透析中突发性情况多,护士往往来不及做好防护而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据报道,血液透析患者和工作人员患乙肝和丙肝的数量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可达40%[3]。血透室化学剂使用较多,这类消毒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引起皮肤黏膜的刺激反应,呼吸道刺激症状,另外,透析室机器多,水处理机、透析机报警、透析液搅拌机等产生一定分贝的噪音,护理人员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易引起疲劳、烦躁、听力减退等症状。从而产生各种心理或生理影响。

近年来,护士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各级管理人员应正确认识影响血液净化护士身心健康的压力源,大力支持血液净化工作,关心血液净化护士,合理配备人力、物力,改善护士待遇。同时血液净化护士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刘彦君. 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疲溃感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54-648.

篇6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对亚健康——患病与健康之间的身体状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亚健康的分类与内容、亚健康产生的四大原因、五大危害及临床表现,提出如何克服亚健康走向健康的合理方法,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高理论依据。

关键词

健康 患病 膳食 运动健身

Abstract This literary grace uses the cultural heritage data method, logic to reason logically the method etc. method, to second health- fall ill and health of the body appearance of carried on analysis and inquiry into, get second health of classification and contents, second healthy\

output four greatest reasons, five big endanger and clinic performance, put forward how overcome the second healthy alignment health of

reasonable method, the aim is raising the theories for the athletics teaching of the high school according to.

Key word Healthy fall ill meal

sport workout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健康是福,没有健康将一事无成。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三个方面。而在一定条件下,许多人却在健康与患病之间的某种状态上徘徊,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生理过程遭到破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运动能力受到一定限制或降低,心理失去平衡,抑郁、焦虑,恐怖等,生理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不同程度上减弱,但临床检查机体无确切病症,这种机体状况称为亚健康或灰色状态,它是健康与患病的临界态。一般人称之为“病前征兆”。

一、亚健康的分类和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

1、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

2、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

4、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二)按照亚健康概念的构成要素分类:

1、身心上有不适感觉,但又难以确诊的“不定陈述综合征”;

2、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疾病前状态);

3、一时难以明确其病理意义的“不明原因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等;

4、某些病原携带状态:如乙肝病原携带者、结核菌携带者、某些病毒携带者等;

5、某些临床检查的高、低限值状态,如血脂、血压、心率等偏高状态和血钙、血钾、铁等偏低状态等;

6、高致病危险因子状态,如超重、吸烟、过度紧张、血脂异常、血糖、血压偏高等。

(三)按身体的组织结构和系统器官分为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特殊感官等亚健康状态。

二、亚健康的原因

亚健康在人一生中可间断也可持续,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诱发疾病。是患病的主要诱因和起源。亚健康是怎样引起的呢?其中有社会的、心理的、营养的、环境的等诸多因素。

1、过度紧张和压力。研究表明长时期的紧张和压力对健康有四害:一是引发急慢性应激直接损害心血管系统和胃肠系统,造成应激性溃疡和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加速血管硬化进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二是引发脑应激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三是破坏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四是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恶性肿瘤和感染机会增加。

2、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大量吸烟和饮酒及久坐不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

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和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它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4、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这是心理亚健康和躯体亚健康的重要因子之一。

三、亚健康的危害

(一)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

(二)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和竞技体育人员等。

(三)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

(四)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五)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

四、亚健康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

(一)生理性较轻度失调,经常患感冒,身体乏力,食欲欠佳,烦闷,心悸,健忘,失眠等。

(二)轻度身心失调没有得到调整或控制,却进一步发展,成为患病的高危趋势。如长久头痛,偏头痛,头昏耳鸣,精神不支,反复感冒,给人印象是精神不振,活力减退,对周围环境冷淡等,则主要表现在营养不良,长久痨损。

(三)已经有病变,症状尚不明显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未被明确诊断。

五、对策

我们要足够地重视身体所处的亚健康状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把疾病防范于未然。

1、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其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和矿物质,而维生素C、B族和铁等对人体尤为重要,因此每天应适当地补充多维元素片; 调整机体各组织的营养补给,调整血液循环和机体新陈代谢及免疫力从而调节机体功能状态。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营养搭配也是人们迈向健康的现实选择。元代饮膳太医所著《饮膳正要》就强调“药补不如食补”,例如羊肉、茴香豆加苹果、官桂调制成汤可以补益、温中、顺气;用五味子、人参、砂糖调制的汤可以生津止渴、腹精益气等。

2、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3、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运动健身如登山、跑步、游泳、保健操等各项体育活动都是走向健康的主要途径。古代名医华佗曾说过:身体常使小牢,则百达和畅,气血常养,精神内生,经络运动,外邪难袭。科学合理的运动健身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机体活力,加强血液抗凝系统活性,延缓衰老。可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WHO)《》, 1984

2.陈青山,鄢红洁.传统体育养生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篇7

调查资料显示,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约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人群中已被确诊为患病,属于不健康的也占15%左右;亚健康状态约占总人口的60%,其中主要是中年群体,约占48%~59%,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亚健康发生率可高达70%〖1〗。

现代亚健康的发病率高,症状表现多样,所以其原因也具有多样性。弄清楚其成因,对于治疗和预防亚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明末医家绮石先生提出的“虚劳六因”已经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亚健康的形成原因。

绮石先生在他的代表著作《理虚元鉴》中提出了“虚劳六因”,他认为虚劳的病因主要有六种:先天之因、后天之因、境遇之因、痘疹及病后之因、外感之因和医药之因。这些因素往往首先导致某一脏气、血、阴、阳的亏损,而五脏相关,气血同源,阴阳互根,所以一脏受损,会累及他脏,日久成劳。

而亚健康也是表现为某一脏腑的气、血、阴、阳的失调,最终可以归结到阴和阳关系方面。其形成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先天之因

体质的先天因素完全取决于父母。父母的身体素质是子代生命产生的基础。一般地说,父母体质强壮,则子代也强壮;父母体质孱弱,则子代也孱弱。当父母处于亚健康时,是基于一定的体质,当其受胎之时,就会将这种体质传给其子女,故其子女出生后也易产生类似的身体状态。先天之因提示亚健康的产生具有先天易感性。

2 后天之因

绮石先生认为虚劳“因后天者,不外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伤”。 同样,亚健康的出现也存在这四个方面的原因。

2.1 酒色因素 一般来说,少量饮酒(每天不超过100g)对人体有舒筋活血之功效,能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然而如果嗜酒无度,则会损害许多器官,造成全身性损害。现代人饮酒成了一种习惯,无论是谈生意还是好友聚会,人们都会把酒精量作为感情深浅的尺度。而酒为湿热之品,饮酒过多,体内湿热之邪停留,影响脾胃运化;湿邪阻滞气机,影响肝气疏泄,导致痰浊、血瘀;热邪煎熬阴液,导致阴虚内热。

伤肾则肾不强固。恣情,早婚多育,不节,频繁等,易使肾精亏虚,肾气不足,则表现出一系列亚健康的症状。

2.2 劳倦因素(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适当的劳作,包括脑力及体力的劳动,为人们正常生活以及保持健康所必需。但“阳气者,烦劳则张”,烦劳过度则有损健康,因劳致虚。在烦劳过度中,以劳神过度较为多见。忧郁思虑,积思不解,所欲未遂等劳神过度,易使心失所养,脾失健运,心脾损伤,气血亏虚,处于亚健康状态。

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负荷加重,生活不规律,缺乏休息和睡眠,长期熬夜,极易发生疲劳,所以疲劳是目前危害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长期过度疲劳则会损耗人体的阳气,日久阳损及阴,出现阴阳两虚。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生命运动规律-生物钟,它维持着生命运动、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的规律。如果逆时而作,就会破坏这种规律,也就是破坏了人体原有的阴阳协调,阴阳失调自然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

2.3 七情因素 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或慢性持久的精神情志刺激,如果无法自我解脱,情志刺激过度,超过心神调节能力范围,就会造成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气机逆乱,如郁怒伤肝则肝失调和,忧愁伤肺则肺失清肃,思虑伤脾则脾不健运。这样就很难保持心情愉悦,这也是现代人亚健康发生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情志因素不但可以直接损伤脏腑,影响脏腑阴阳气血,也可由于伤及人体脏腑阴阳气血,使人体正气减弱,抵抗力降低,处于亚健康状态。

2.4 饮食因素 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饮食不节最易损伤脾胃。目前,普遍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健康的情况。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养成的不良饮食习惯,早餐质量过低,甚至不吃早餐,脾胃生化乏源,会导致各脏腑阴阳气血的不足;为了减肥而长期节食或有偏食嗜好,以致饮食物提供的能量不足或者是性味太偏。另外,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化肥、农药代谢不完全而残留在食物中;加工食品中所含的人工添加剂过多,人工饲养的畜、禽、水产成熟期短、营养成分偏缺,也很易造成许多人体重要的营养素缺乏、机体代谢功能紊乱〖2〗。

3 境遇之因

“因境遇者,盖七情不损,则五劳不成,惟真正解脱,方能达观无损”。境遇之因与七情是分不开的,境遇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七情来起作用的,如果心理素质好,承受能力强,境遇的负面影响就会小,或者持续时间短;相反,境遇因素就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或者影响长期存在。境遇因素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

3.1 社会环境 社会生活的日渐复杂化和多变化,给人们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的稳定性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冲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变得日趋淡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少,情感受挫的机会也随之越来越多,使人们对感情生活的信心降低,孤独成了人们在情感方面突出的生存体验。研究表明,有支持性社会关系的人,能较好地应对和处理应激,防止心身障碍。“亚健康”状态的人表现为无聊感、无助感、烦恼感等等,往往是由于缺乏亲密的社会关系和友谊引起。

3.2 工作环境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学习负担过重,生活压力过大;社会人际关系复杂,上下级或同事之间关系紧张;机械化、公式化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占去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孤独成为人们生存的显著特征,这些因素“皆能乱人情志,伤人气血”,使人体的阴阳失调,这些因素都是引起亚健康的重要的危险因素。长期的高度紧张和心理压力可使交感神经张力增加、长时间血管痉挛,促发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的发生〖3〗。〖STHZ〗3.3 生活环境 遭遇生活事件,如离婚、丧偶、失业、涉及法律纠纷、经济负担过重;下岗工人的生活水平低下;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噪音和废气、垃圾污染等公害对人体的经常性精神刺激,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使人烦躁、心情郁闷。

4 痘疹及病后之因、外感之因和医药之因

绮石先生讨论的这三方面原因,都存在着用药或调养不当的问题,使患者体质发生了改变,阴阳偏盛或偏衰。

由于辨证诊断有误,或选用药物不当,既延误疾病的治疗,又使或阳气受损难复,从而导致亚健康。在现今的临床实践中也普遍存在着用药不当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4.1 滥用抗生素 我国已经成为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感冒为例,别人感冒了,自己先吃点抗生素“预防”,自己感冒了,用抗生素治疗、退烧,这已经是很多百姓的“共识”了。而抗生素属苦寒之品,久用会损伤脾胃阳气,损伤人体正气。

4.2 滥用中药 随着中医中药的发展,看中医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有些医生,尤其是不懂中医的医生,在治病过程中,不认真学习中医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而是靠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开药,比如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蒲公英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所以只要是胃炎的病人,就用大量的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药,这样做不仅破坏了患者的正气,加重病情,而且破坏了中医的辨治思路,影响中医的发展。

4.3 调养不当 病后饮食宜清淡,膳食平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逐渐恢复健康。

但是现代生活水平提高了,身体稍有不适就会加强营养,鸡鸭鱼肉的滥补,不仅加重脾胃的负担,损伤后天之本。而且这些所谓的营养品性味都有所偏,或偏热或偏寒,不利于恢复阴阳的协调。

我们明确了亚健康的成因,就可以有的放矢,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病于未然;对于处于亚健康的人,应该运用正确的辨证论治方法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增垣,李美华.第三状态与心身医学研究.医学与哲学,2001,22(1):36-39.

2 郑秋甫,段留法.亚健康研究现状.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3,5(2):67-70.

篇8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 亚健康; 防治

[中图分类号] R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037-02

Chinese medicine“Treating Pre-disease”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b-health

HUI Qiusha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Shandong 25035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Pre-disease” and sub-health was described,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as clarified. The paper also expounded how to prevent and treat sub-health following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pre-disease”.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Pre-disease” has its unique feature in the field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b-health.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Treating Pre-disease"; Sub-health;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现代医学认为,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如不及时加以干预治疗,将会发展成多种疾病,甚至可导致心脑血管、肿瘤等严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性调查结果:目前全世界约有75%的人处于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状态[1],也有资料显示我国大约有60%-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医药因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亚健康的防治中具有特色与优势。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亚健康的防治,使人们远离亚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医“治未病”

1.1 中医“治未病”观点的提出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中最早提到了“治未病”一词,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其意在于健康时要防止患病;又如《灵柩?逆顺篇》中“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表达的“上工治未病”观点强调在疾病未发或病后未恶化时要及时治疗。历代医家对“治未病”也不断完善,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提到“夫治未病者,见肝脏之病……”,而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药方》则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的观点。

1.2 中医“治未病”的范畴[2]

可将“治未病”范畴概括为:(1)未病先防:当身体健康时采取各种保健或者养生的手段增强体质,防止患病;(2)防微杜渐:当身体出现偏离健康的迹象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3)既病防变:当人体患有疾病后,要及时治疗,并掌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及传变途径,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和累及更多的脏腑;(4)防病复发:疾病初愈后,要调养自己的身体,促进机体完全康复及维持健康状态,防止疾病的复发。

2 亚健康

2.1 亚健康的概念

WHO将健康定义为[3]: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都完好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身体虚弱。人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非健康者既不属于WHO定义的健康范围,也不满足健康对立面――疾病的诊断标准,而是处于两者之间,为了描述这样一种状态,产生了诸如“第三状态”、“过渡状态”及“灰色状态”这样的概念,我国学者则将之称为“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4]中给出了亚健康的确切定义: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2.2 亚健康的形成原因及临床表现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5]:(1)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环境封闭和恶化;(2)人体自然衰老;(3)饮食不规律与作息不规律;(4)内分泌失调;(5)滥用药物。中医理论认为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有[5] [6]:(1)七情内伤,指思虑、脑力劳动太过;(2)饮食不节;(3)起居无常;(4)劳逸无度;(5)年老体衰;(6)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人的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共同形成的,分为健康体质与病理体质,如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等[7]。具有病理体质的人,其体内阴阳平衡已失调,但尚未发展为疾病,即处于亚健康状态。由此可见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亚健康产生的认识是相近的。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2] [8]:(1)心理症状:精神萎靡,抑郁寡欢,焦躁易怒,易猜忌、失眠,记忆力下降,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存在过分自私的倾向等。(2)生理症状:头昏头痛,四肢乏力,眼干目赤,胸闷气短,心悸心慌,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冷淡,皮肤粗糙,毛枯发落等。(3)社会表现:学习吃力,工作困难,朋友寥寥,不善于人际交往,家庭矛盾繁多,难以适应社会等。(4)理化检查:检查常无阳性结果或检查结果超出限定但达不到疾病的诊断标准,如某些免疫指标下降,血压为正常高值等。

3 亚健康和中医“治未病”的关系

“未病”与“亚健康”是两个跨度相距2000多年的概念。中医的“未病说”不等同于“亚健康”。由中医“未病”理论知“未病”包括无病的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以及已病未传状态三个方面,显然亚健康状态则应属于中医“未病”范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亚健康防治是采取措施防止其向疾病发展,让机体恢复健康,而中医的“治未病”不仅要采取措施防止其向疾病发展,还要防止亚健康的产生,而且在已病的情况下,还要防止疾病进一步传变累及未病的脏腑[9]。虽然亚健康是基于西医学而产生的概念,但由于其机理尚不明确,无法用理化方法等确认其病理性质和严重程度,所以对于亚健康西医学的防治措施无法实施。中医“治未病”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着重从宏观整体表现来辨识机体状态的理论和注重研究人体功能反应的诊断治疗,为亚健康的防治指明了方向。

4 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亚健康[10]-[14]

4.1 调摄精神

调摄精神是“治未病”思想的基础。机体和精神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的精神活动是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直接影响着机体的盛衰。精神不佳将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对应的内脏功能紊乱,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正如《内经》中说到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及“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因此,避免异常的精神刺激,注意精神上的修养,保持精神安定乐观,是防止“亚健康”状态出现的重要前提。

4.2 起居有常

日常生活中的作息顺应气候变化规律和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就会自然而然保持健康,《内经》说:“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可见如果长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人体抗邪能力和免疫力必然降低,容易感患各种疾病。

4.3 合理饮食

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起到防治疾病、保健、延缓衰老的作用,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防病保健的关键。清代刘承干所著《嘉业堂丛书》中说:“养生之道,莫先于食。”食物中的营养不仅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还可防治疾病。《素问?脏器法时论》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的观点,道出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4.4 适量运动

“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与保健的观点。运动在生理上可以活动全身肌肉、筋骨与关节,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提高抗病能力,还能改善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错综变化的判断力,从而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在心理上可以调节人体紧张的情绪,消除机体的疲劳,陶冶人的情操,使人保持健康的心态。总之,持之以恒的运动能内以养生,外驱邪气,是预防亚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

4.5 食疗药膳

中医服食方药历史悠久,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及:“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药尔”。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视保健与亚健康的防治,而食疗取材自日常生活中食物与中药,具有无毒副作用、经济、制作服用方便及无创伤痛苦等优点,必将受到广泛关注。历代以来中医“治未病”积累了大量的有效食疗方和药膳的方法,如辨体施膳、平衡饮食等等。根据不同亚健康人群,不同体质类型,不同季节,采用中医食疗药膳,将对防治亚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4.6 针灸与推拿

针灸与推拿无疑是中医治疗方法当中最具特色的疗法。根据中医治未病和辨证的原则开发相应的针灸技术和产品作用于相应的穴位,能达通经脉,调其气血,沟通内外上下,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达到“治未病”与防治亚健康的目的。而应用推拿防病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几千年前就受到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高度重视,如《黄帝内经》中就指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及得复。”

5 总结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是《内经》中的重要理论,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同时也符合现代预防医学诊治亚健康的标准。以中医“治未病”理论来指导亚健康的防治,如用“药膳食疗”的方法,其发挥了中医学理念及治疗方法多样、 操作方便、 效果理想、 中药价格低廉的优势,利用非药物保健方式来调治亚健康,弥补了西医的不足。继承并运用中医“治未病”来指导亚健康防治的同时,也完善了中医预防医学,促进了医学发展,为保障全人类的健康做出新的贡献。可见,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 19(1):10-13.

[2] 王天芳, 孙涛. 亚健康与“治未病”的概念、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9(10):929-933.

[3] Preamble 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 adop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Conference, New York,19-22 June,1946;signed on 22 July 1946 by the representatives of 61 States and entered into force on 7 April 1948.

[4]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10.

[5] 于春泉, 张伯礼, 马寰. 亚健康状态常见病因及其干预措施[J]. 天津中医药, 2005, 22(5):439.

[6] 刘少举. 645例亚健康人群的中医症状与成因分析评述[J].医学信息,2009, 1(10):143-144.

[7] 许红. 中医体质“治未病”与亚健康的相关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 2008:109-111.

[8] 刘豫,薛晓琳,王天芳.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及评定[J].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 2008:309-313.

[9] 鲁缘青. 亚健康与中医未病说[J]. 光明中医, 2010, 25(8):1354-1356.

[10] 思金华, 谢慰, 李应昆. “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中医防治亚健康的常见措施[J]. 光明中医, 2008, 23(7):926-927.

[11] 谢卫平. 浅谈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思想防治亚健康[J].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 2008:127-129.

[12] 崔丽娟, 罗仁,赵晓山.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7):146.

篇9

心理亚健康的概念界定

目前,关于心理亚健康,多以描述某方面的症状来界定。不少研究者运用量表的方法来筛查心理亚健康者,并对其筛查方法进行了效度检验,以此来界定心理亚健康。如:研究者裴雯运用“SCL-90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研究,并界定了其研究的心理亚健康概念;刘欢欢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 对心理亚健康人群界定的方法是进行调查界定,并对其心理亚健康筛查方法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具有良好的效度。笔者发现,研究心理亚健康,基本使用的量表有康奈尔医学指数(CMI)、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社会应激评价量表(P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尊量表(SES)等。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现状

《心理危机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青少年大约3000万,其中心理和行为障碍者占16%-25.40%。陈军发现,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17.4%,且在性别、专业、居住地、年级、是否有工作经历等各个因素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组对广东某所医科大学412名医学生,运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进行心理亚健康筛查,结果表明:心理亚健康的发生率为19.3%。山西农业大学曾对182名生命科学院的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查,发现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学生有12.79%。内蒙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对新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发现有21.70%的新生心理问题明显,需要尽快约请进行心理咨询。

2008年的《山东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与内化教育研究》,调查对象为山东省10所学校在校高职生,发现高职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大多为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依次为:记忆力减退、担心自己的健康、注意力难以集中、失眠多梦、情绪不稳、烦躁不安、长期持续疲劳、困倦、四肢无力等。研究还发现,心理负担过大、饮食起居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不良嗜好等是造成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本市高校20余万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评,结果显示:约50%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山西6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中,雷军发现,在学习和工作中有疲劳感的学生占到76.70%,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感觉压抑等状态的比率较高。

2009年,占华、卢晓文对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对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样,亚健康的检出率为42.36%。其中,女性亚健康检出率为47.4%;男性亚健康检出率为25.15%。李力生等在《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中,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大一至大四共215名学生被试,研究发现该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61.8%,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性调查结果的75%。

综上所述,大学生群体中心理亚健康的状态已经比较普遍。心理亚健康未达到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症状不明显,很难诊断,它还有可能转化为心理疾病状态,也容易与心境、性格等日常心理实践混淆,且与身体亚健康相似,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心理亚健康的干预研究

国内研究者运用了生理反馈治疗、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运动疗法、音乐疗法、认知疗法、舞动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法等等方式,对心理亚健康进行干预和研究。各种各样的干预方式对于心理亚健康症状都各有侧重,且具有一定的效果。

贵州师范大学的裴雯在《不同放松训练方法对改善研究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的研究》中,探讨了自生法、腹式呼吸法和瑜伽语音冥想法等3种放松训练的方法,对高校高学历的硕士生、博士生的心理亚健康症状开展干预效果。实验发现,这3种放松训练法对于改善情绪、睡眠和人际关系等都有效。因此,很值得推广采用放松训练法,改善心理亚健康症状。

干预心理亚健康的另一种常见方法是运动疗法。例如,夏洪安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与运动疗法探析运动亚健康样》,刘波的《高校新生亚健康状态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还有刘君雯的《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分析与运动处方对策》等。尚明玉在《不同体育项目教学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作用的研究》的研究发现:网球运动对学生的抑郁症状、恐怖症状和精神病性方面,羽毛球运动对学生的恐怖症状方面,足球运动和橄榄球运动对躯体化和恐怖症状方面,排球运动对学生的焦虑症状方面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差异具有显著性。

李晓明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中医调适方法:精神情志调摄、四时养生、饮食健康、保健运动、辨证论治。孙淑彩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提出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用以情制情、重视心疗等进行调摄精神,以顺应自然、四气调神等实现形神兼养,更好地运用中医养生、保健等方法对有心理亚健康状况的学生进行干预。

金虹在《高职心理亚健康大学生不同干预方法实验对照》中,采用太极拳锻炼、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及综合干预等3种方案,对高职院校75名心理亚健康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干预。结论:3种干预方案可操作性强,适合在高职院校心理亚健康大学生推广,但通过设计的团体治疗与有氧运动结合方案远期疗效更为明显,对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效果显著。

陈瑜、张小远《广州某医科大学新生心理亚健康综合干预效果评价》,采用音乐放松训练、健身操锻炼、心理健康课教育以及综合干预4种方案,对广州某医科大学168名心理亚健康大一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进行测评,发现4种干预方案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对改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短期效果显著。

此外,薛冰等采用道教认知疗法干预具有神经质人格倾向的大学生,效果较好;李传银运用团体心理咨询组织对有高孤独程度的大学生进行干预,有效地缓解了孤独情绪;高文凤等采用观察阅读疗法,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等。这些干预方法都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基本上采用的是单一的干预方法。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对于症状的缓解都有积极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症状的某一种或某些方面有改善。

有研究发现,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干预的疗法效果会更好。潘立等采用太极拳锻炼、保健刮疼广播操、中医中药诊疗、饮食指导及心理咨询等综合治疗方法,对心理亚健康者实施干预,干预前后比较发现,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心理亚健康症状。

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研究的思考

现有研究成果与不足 一是通过综述文献表明,关于亚健康的研究,多是临床方面的、身体亚健康方面的研究;再有就多是对于特殊群体的心理亚健康的研究,如医务工作者、医学专业学生、教师、师范类学生、体育专业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心理亚健康研究,而对于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很少。关于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研究,也仅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来研究,没有具体到某一因素的详细分析与比较。二是“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发现,搜索到相关文献80余篇;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为主题,仅搜索到文献3篇。这说明关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对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关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是不丰富,特别是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没有检索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其心理亚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方法等亦应得到重视,以便更为有效地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相关研究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生在学业上和社会上都会遇到很大的挑战,开展相关研究,调查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在理论创新以及实际价值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价值上,文献检索发现关于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是比较匮乏,特别是对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参考文献还比较少,再加上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开展高职生心理亚健康教育影响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研究,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填补研究不足与空白。在实践价值上,研究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心理亚健康干预方案策略和建议,提高实施干预的效果,有利于高职院校制定适宜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发其心理潜能,提升其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心理健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研究的思路方法 项目研究思路是提出研究假设,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分析,推出可行性方案以及等。本课题研究假设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与睡眠质量、人格、生活事件和心理资本等因素相关;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有利于心理健康由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利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发的《中国人亚健康诊断量表》等量表进行测试,选择若干高职院校各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对比筛选出的亚健康状态群体与非亚健康状态群体在性别、民族、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因素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心理亚健康状态群体与非心理亚健康状态群体在心理资本、人格、生活事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探究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心理亚健康的干预策略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及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尚明玉.不同体育项目教学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3]王俏.我国不同层次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3)

[4]张乐.基于集对分析的心理亚健康筛选及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

[5]李力生,井蕊,王泓午.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8)

[6]唐峥华,刘婕,唐耀华等.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6)

[7]周玉龙.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分析[J].中国校医,2012(10)

篇10

【关键词】体检;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模式

按照人体的健康情况可以把人群分为疾病人群、健康人群、疾病向健康转化过程中的人群,以及健康向疾病转化过程中的人群。目前,医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一般的人体不是健康的,也不是患病的,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亚健康状态或是第三状态[1]。亚健康状态则是指人体由疾病向健康过渡或是由健康向疾病过渡的一种状态。而体检可以帮助人及早地发现其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以便于为人提供相关指导,使其及时地对自身健康情况进行把握与管理。

1亚健康人群的具体表现与形成原因

1.1亚健康人群的具体表现心理亚健康的具体表现主要为思绪紊乱、情感障碍、悲观与过度的自我克制等;躯体亚健康的具体表现主要为抵抗力差、无原因的身体虚弱、睡眠质量差、易疲劳、容易感冒、无食欲、胸闷、烦躁,易头痛、头晕,便秘或是口腔溃疡等;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具体表现一般为对生活、学习与工作等环境的临床高底值状态无法适应,常见的表现为血糖、血压偏高,血脂异常,血钾、血钙偏低等高致病的危险状态,如过度紧张、吸烟或是超重等。

1.2亚健康形成的主要因素亚健康形成的常见因素主要为营养缺乏或是摄入过量导致人的肌体失调;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睡眠不足、酗酒、吸烟、体力透支过大、缺乏运动、机械化的学习与工作,适应社会的能力低下,身体处于超负荷状态,过度疲劳导致的精力不足,以及生存环境污染,例如放射线、燥音、不良的精神状态、心理因素的刺激,以及空气污染等都会导致人体进入亚健康状态。

2体检在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体检是实现健康管理的基础,在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模式中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利用体检加强对人体健康的筛查,并且在体检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言行进行观察,以获取更多的关于个体的健康信息。然后,根据体检的数据对其进行评估。针对体检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传播,杜绝不科学的保健信息,同时优化管理方法,转变管理实施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使体检在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中发挥作用[2]。

2.1根据体检数据对体检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分析体检者的体检数据,并对各项数据进行评估,对体检者的健康等级做出准确的划分。这是确定体检者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最有价值的依据与手段。管理部门可以将体检者的体检数据,以及所提供的相关肌体信息做出专项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就可以把体检者的健康状态确定为差、中、良、优等具体的级别。如果体检者为亚健康状态,还可以将其划分为重、中、轻几个级别。

根据体检者的这些检测数据与信息,我们就可以对体检者的健康进行评估。这不仅可以对其当前所处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定,而且可以对其以后健康状况的发展进行评估。

2.2对体检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传播根据体检结果,对体检者进行相关的健康知识传播。亚健康的管理首先要从其生活方式上进行改变,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健康知识的传播对于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开展系列的讲座,对其进行过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在进行讲座的同时还可以为其发放一些保健资料。同时还可以开通专门的服务热线,邀请专家来坐诊,为人们解答疑惑。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提高亚健康人群对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亚健康人群提供更多、更权威、更新的保健知识,能更好地为亚健康人群进行服务。并且把医疗模式从单位扩展到家庭,把医院扩展到各个单位,把单纯的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

2.3减少不科学保健信息的传播,为健康管理提供保障人群的亚健康大多属于身心性的。这组要是由于普通人对于健康知识缺乏鉴别力导致的。对此,管理部门要对亚健康人群传播科学的保健信息,杜绝任何不科学的保健信息传递给亚健康人群[3]。同时,要根据亚健康人群的身体条件与爱好,经济条件和时间条件等,调动亚健康人群的积极性,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亚健康人群对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提高认识,指导其利用正确的卫生保健技能与知识来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健康问题,这是完善亚健康人群中健康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手段。

2.4优化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管理者要根据亚健康人群的不同需求,分成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对其进行指导与管理,把循症理论作为其健康管理的主要依据,提高服务对象的参与性与科学性,从而提高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2.5转变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观念亚健康人群的管理工作者要把体检作为管理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切实做好预防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技能还要具有扎实的保健知识基础,同时,必须具备其他方面的一些相关知识,例如,传播学、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方面的知识,加强对自身优良素质与品质的培养,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积极开展与亚健康人群管理模式相关的研究与实践[4]。

综上可知,体检在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体检可以对服务对象进行评估,并对亚健康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有利于亚健康人群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史惠云.健康体检中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的实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1(18):65-66.

[2]邓枢丽,陈润钿,卓金璇.体检中心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管理的模式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04):907-908.

[3]曹建平.江巧瑜.陈丽君.医院体检中心对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现状与对策[J].医院经济,2008(11):48-49.

篇11

【关键词】 养生保健;亚健康;作用

很多人觉得保健养生是中老年人该注意的,其实要想保持好的健康状态,注意养生之道,中年之后再保养身体,可以说为时已晚。只有从年轻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步入中老年以后才能受益。但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所造成的污染和压力也时时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1]。经过严格的科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1/3,有2/3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

1亚健康概述

1.1亚健康的概念所谓亚健康状态,通俗地说,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一般来说,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即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1.2亚健康的诊断及分类

1)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①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②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③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④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2)按照亚健康概念的构成要素分类:①身心上有不适感觉,但又难以确诊的“不定陈述综合征”。②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疾病前状态)。③一时难以明确其病理意义的“不明原因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等。④某些病原携带状态,如乙肝病原携带者、结核菌携带者、某些病毒携带者等。⑤某些临床检查的高、低限值状态,如血脂、血压、心率等偏高状态和血钙、血钾、铁等偏低状态等。⑥高致病危险因子状态,如超重、吸烟、过度紧张、血脂异常、血糖血压偏高等。

3)按身体的组织结构和系统器官分为: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特殊感官等亚健康状态。

1.3亚健康的诱因

1.3.1过度紧张和压力研究表明长时期的紧张和压力对健康有四害:一是引发急慢性应激直接损害心血管系统和胃肠系统,造成应激性溃疡和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加速血管硬化进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二是引发脑应激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三是破坏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四是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恶性肿瘤和感染机会增加。

1.3.2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大量吸烟和饮酒及久坐不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

1.3.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和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他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隐性健康杀手。

1.3.4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这是心理亚健康和躯体亚健康的重要因子之一。

2养生保健对亚健康的防治作用

2.1良好的生活方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天供给人以五气,地供给人以五味,以保证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密切相关。所谓“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就是让人们随着四季不同的变换,调整好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饮食和睡眠都应该有一定的量和度,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还应注意营养搭配。应保证摄入必要的营养成分,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饮食宜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经常保持似饥似饱的状态;饮食摄入应注意“三高一低四少”,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少盐、少油、少糖、少辛辣调味品;每日摄水量保持1 500~2 000 mL;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食物要烧熟煮透,进食应细嚼慢咽;睡前不宜进食;戒烟、酒,忌食油煎、烧焦、腌制、发霉、坚硬等的食品;提倡食用营养丰富、爽口美味的药膳食品。制定适宜的休养计划,建立合理的生活起居制度。调整作息时间,保证每日有6 h以上的睡眠时间和1 h的午睡时间。暴饮暴食、挑食(包括完全素食)、不注意营养搭配、睡眠不足都会让你离亚健康越来越近。

2.2适当的运动春天的时候,万物生长。适合到户外打打太极、做做体操、跳跳交谊舞及开展运动会;夏季,最适合做的运动是游泳。海水浴对人体有机械冲击按摩作用、温度作用和化学作用,它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糖血压,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沙浴、日光浴有促进血液循环、扩张皮肤血管等作用,可以促进钙吸收,调整免疫功能;秋冬季,天气渐渐转冷,则适合做室内运动。如打打保龄球、练练瑜伽等,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平日里,晚饭后经常散步,有助消化。

2.3心理健康多读书看报,经常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良好性格与坚定的意志,保持平衡心态和稳定情绪,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感激和宽容,培养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学会自我调节与放松。心理学家称,人们长期在过于宁静的环境中工作会感染落叶综合征。而声音可激发起人们的不同感情。负面心理通过优美的声乐可以转化为正面生理效应。

2.4音乐保健与治疗现代神经生理学家证明,音乐对神经结构,特别是对大脑皮层有直接影响。不同乐曲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因乐曲的旋律、速度、音调等不同,可分别使人产生镇静、安定、轻松、愉快、活跃、兴奋的不同作用,从而调节情绪,稳定内环境。①解除忧郁的乐曲有:《春天来了》、《喜洋洋》、《啊,莫愁》及西贝柳斯的《悲痛圆舞曲》等。②振奋精神的乐曲有:《步步高》、《命运进行曲》、《金蛇狂舞曲》、《狂欢》、《娱乐生平》、《进行曲》等。③舒畅心理的乐曲有:《春风得意》、《江南好》及抒情戏曲等。④消除疲劳的乐曲有:《锦上添花》、《假日的海滩》、《矫健的步伐》及海顿的组曲《水上音乐》等。⑤镇静安神的乐曲有:《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塞上曲》、《小桃红》、《苏武牧羊》等。⑥催眠的乐曲有:《二泉映月》、《平湖秋月》、《烛影摇红》、《军港之夜》、《春思》、《宝贝》、《银河会》及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等。音乐乐曲的选择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只要听后感觉可达到上述的意境即可,不必强求一致,拘于一格。

2.5增强疾病预防意识坚持每年至少体检一次,遇病不乱投医、乱吃药,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厨房餐具定时消毒,生熟厨具应分开使用。流行病季,及时打预防针。保持良好心态。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 亚健康;压力;因素分析;临床干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不断加快,各方面压力很大,大部分人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作为疾病和健康中间的第三种状态,虽然无明显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查亦无明确的器质性疾病,但对人身心的影响不容忽视,该状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严重者可能会有自杀倾向[1]。近年,亚健康的问题日趋严重,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3年对三十几个国家进行调查发现,亚健康人群占总量的75%以上,目前亚健康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我院义务工作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总结亚健康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相应临床干预措施。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资料 于2013年8月至2013年11月对我院367位医务工作者(年龄≥30岁)进行亚健康状况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自愿参与,排除工作时间

1.2 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资料,所有调查人员调查前均经过专门培训。调查问卷参照WHO新健康概念中亚健康的有关诊断标准[2]及2000年全国亚健康状态的调查问卷式样设计,根据医务人员的特点加以修改,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位、工作年限、住房情况、婚姻与家庭状况等个人基本情况,以及亚健康诊断相关问题、调查者身体现状、对亚健康的认知等内容,共计60项,每项目设有“几乎总是”、“经常有”、“较少发生”、“完全没有”4个等级的答案选项。答案选择“经常有”和“几乎总是”,同时所述症状持续时间在1年时间内≥1个月者,可诊断为亚健康[3]。调查前,调查人员应向被调查者逐条讲解问卷内容,在被调查者完全理解后再开始填写。本次共计发放问卷367份,收回有效问卷365份,有效应答率为99.46%。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2进行检验,P

2 结果

2.1 不同工作性质医务人员亚健康状况 具体见表1。

表1不同工作性质医务人员亚健康患病率对比

职业类别 人数 亚健康人数 患病率(%)

医生 176 95 53.98

护士 128 89 69.53

医技人员 63 25 39.68

合计 367 209 56.95

2.1 导致医务人员亚健康的各种因素 具体见表2。

表1导致医务人员亚健康的各种因素

影响因素 发生人数(n) 发生率(%)

工作压力大 218 59.40

人际关系差 93 25.34

家庭负担重 185 50.41

生活不规律 166 45.23

缺乏锻炼 252 68.67

环境污染 34 9.26

社会变革及不良刺激 146 39.78

3 讨论

3.1 亚健康状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亚健康的病因较为复杂,压力是其主要病因之一。在这个快节奏、高效率、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中,压力无处不在,加上其他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机体极易发生亚健康状态。现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工作中一有所疏忽大意,就有被开除的可能,为了保住工作,人们不得不忍受住精神心理及工作中的巨大压力,拼命卖力工作[4]。由于工作性质原因,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较高,而工作中若有操作失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对于精力集中的要求很高。医务工作者的节假日原本就相对较少,而出于“救死扶伤”的原则,经常休息时还需要回到岗位上,工作时间相对较长。为患者静心修养着想,医务人员都要求保持安静,因此无法与同事进行正常的交流、交际,心中的压力无法得到倾诉、宣泄,时间长了必然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作为护士,其工作任务相较其他职位更为繁重,经常需要值夜班,造成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长时间的工作更需要一直保持紧张的精神状态,身心具疲,特别不利于身体健康。护士多为女性,她们在工作之外的身份是老婆、妈妈,工作之余还需要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孩子,因而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以上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护士更易发生亚健康[5]。本组探究中发现护士的亚健康发病率高达69.53%,相比其他工作性质人员都明显要高(P

3.2 亚健康的干预对策 医护人群的职业较为特殊,若医护人员自身的身体状况不佳,必将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最终对病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医院在提高临床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也应关注医务人员的身体状况,给予有效的针对干预措施,解决医务工作者亚健康问题,这同时对于保障医疗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6]。本文就亚健康的临床干预提出以下几点对策:①加强心理调节,学会正确对待竞争及各种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尝试以轻松的姿态对待工作、生活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学会通过听音乐、看电影、聊天等方式处理内心积郁的不良情绪,业余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一定的娱乐休闲活动、体育锻炼,以有效释放压力,让自我从紧张疲劳中解脱出来,保持身心健康; ③重视生活规律,戒烟限酒,纠正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合理搭配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食蔬菜、水果,合理安排工作,注意休息,保证充沛的体力投入工作;④医院应重视院内环境的改造,可在院内进行绿化,处理环境污染,优化工作环境,不但能愉悦医务人员的工作心情,同时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⑤加强宣教工作,亚健康虽然较为普遍,但由于症状、体征不明显,不易被发现,甚至多数医务人员都未能意识到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应加强相关健康宣教工作,通过发达的媒体渠道广而告之,以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预防亚健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静,屈义芳.医院护理工作者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浅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02):380-382.

[2] 程瑛.浅析防范治“未病”,远离“亚健康”[J].医学信息,2014(05):275.

[3] 罗辰婧.女人30关爱职业女性亚健康[J].中外女性健康(上半月),2014(03):24-25.

[4] 徐美镇.血液透析护士亚健康相关因素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01):121-123.

篇13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sub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385 college students from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The data were processed by SPSS20.0 software. The incidence of sub-health was 25.39%. The male was 36.09% and the female was 19.68% (P=0.000). The awareness rate of sub-health was 45.81%. The main risk factors of sub health of medical students are sex, interest in learning, eating less, hate party. The incidence of sub-health among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is relatively low, 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and sub health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Keywords college; medical students; sub-health status

??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这种亚健康状态在现代人中广泛出现,普遍存在于各职业、各年龄人群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多研究表明,大学生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为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现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亚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本研究在河北医科大学学生中进行了亚健康状态调查,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河北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

(2)研究方法。参照相关文献中关于亚健康状态的各种表现,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状态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如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和相关症状两个部分。采用现况研究方法,由被调查对象独立自填问卷方式填写问卷,当场完成并收回。

(3)统计分析。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统计方法采用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有385名学生接受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82份,有效应答率99.22%。其中男生133人(34.82%),女生249人(65.18%);来自农村、乡镇、城市的学生分别是189人(49.48%)、83人(21.73%)、110人(28.80%);独生子女110人(28.80%),非独生子女272人(71.20%)。

2.2 医学生总体亚健康状况

调查382人中,亚健康者97人,占总人数的25.39%。

2.3 不同群体医学生亚健康比较

(1)不同性别间比较。男生亚健康发生率为36.09%(48人),女生亚健康发生率为19.68%(49人),男生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25,P=0.000)。

(2)不同生源地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亚健康发生率分别是农村25.93%(49人),乡镇25.30%(21人),城市24.55%(27人)。来自农村的医学生亚健康发生率稍高于来自乡镇和城市的学生,但不同生源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0,P=0.965)。

(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医学生中独生子女亚健康发生率更高,占27.27%(67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8,P=0.591)。

2.4 医学生对亚健康的认识情况

结果显示,知道亚健康的医学生比例为45.81%(175人)、知道不多者占52.62%(201人)、不知道的占1.57%(6人)。

2.5 亚健康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将医学生的一般情况及相关症状等因素作为自变量,因变量健康赋值0,亚健康赋值1,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向后逐步法,a入=0.05,a出=0.10,逐步筛选出较优方程,结果进入方程的有4项(见表1),卡方检验,x2=24.727,P=0.000,故Logistic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方程为:

3 讨论

亚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虽然不会使人马上致病,但具有发展成多种疾病的潜在危险性。因此,无论从临床医学角度还是从预防医学角度认识亚健康状态都具有积极意义,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河北医科大学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25.39%,?c姚霖等的研究结果27.87%相近,但低于杨晓林的研究显示医学生的亚健康的发生率将近38%,并且也大大低于周旭等的75.1%。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判断标准不统一有关,此外地域差异也可能是导致结果差异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结果与姚霖等的不同;不同生源地间及是否独生子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发现,医学生亚健康概念知晓率为45.81%,了解程度相对较高,这也和医学专业学习有关,但是医学生实行的是五年学制,课程多,学习压力大,因此对于亚健康的保护作用可能有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终进入方程的4个危险因素分别是性别(X1)、学习兴趣(X6)、进餐少(X14)及讨厌聚会(X16),其中X16的回归系数为正值,OR值大于1,并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X16会增加亚健康发病的机会;而X1、X6、X14为保护因素。

医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比预期要好很多,这与学校的重视密不可分,比如学校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定期开放针对学生的心理咨询诊室早期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另外,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的开展也增加了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等等。但是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将来所要面临的工作环境与压力以及所担负的重责,都要求他们要有健康的身心,故而防治亚健康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4 建议

(1)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建立一支医学生参与的亚健康宣传、监督队伍。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这是对大学生进行一切亚健康干预的首要任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宣传亚健康的危害性,提高对亚健康的认识。由于医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及对于亚健康的认识较好,建议建立一支医学生参与的亚健康宣传、监督队伍。大学生之间年龄相近,更了解同龄人,利于校内及校际间交流学习,也能更好地寻找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改善大学生整体亚健康状况。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正确面对压力。学校应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相关的讲座,定时开放心理健康咨询诊室,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正确面对压力。

篇14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亚健康状态是许多种证候的综合表现。亚健康在西医学虽然缺乏诊断标准及有效调治,但中医辨证却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中药调理和生活方式干预、体质筛检、情志疗法、针灸、推拿及食疗等中医手段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亚健康/中医药疗法;食疗;针灸推拿疗法

按照2006年10月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的规定,亚健康状态指人体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状态。亚健康的干预包括亚健康状态的预防与康复治疗两层含义,中医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状态,总的原则是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在此原则指导下,采用中药调理和非药物手段等中医方法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整体观对亚健康干预的指导作用

中医学重视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情志活动对人体脏腑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中医药擅长调节人体机能状态以维护内外环境及身心的平衡,从而达到有效干预亚健康的目的。以往中医证的许多研究都证实,中医药改善机体的功能状态,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而起作用。

2 辨证论治对亚健康干预的指导作用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中医治病,既着眼于“病”的异同,更着眼于“证”的区别。“证”是一种状态,有轻度心身失调的亚健康状态、疾病前的潜临床亚健康状态,又有疾病恢复期的后临床亚健康状态[1]。亚健康状态可以是许多种证候的表现,其在西医学虽然缺乏诊断标准及有效调治,但中医辨证却取得了很大进展。《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将亚健康的中医常见证型概括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肺脾气虚、脾虚湿阻、肝郁化火及痰热内扰8种。

3 中药调理法

关于中药调理亚健康的临床报导很多,且疗效都很明显。如叶子[2]用补益汤治疗亚健康人群386例,所有病例均有亚健康状态的典型表现,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反应,治疗后理化检查均有明显改善。温茂兴[3]用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具有亚健康疲劳典型表现的66名患者。服药平均40d后疲乏无力、精神不振、虚烦失眠、胃纳不佳等典型症状明显改善。

4 非药物干预措施

4.1 病理性体质的筛检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病理性体质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的反映性亦不一样,王琦[4]主持的“中医痰湿(肥胖)体质的基础研究”课题研究结果表明:肥胖人痰湿体质患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的机会远大于非痰湿型体质。因此,积极改善特殊体质,阻止致病因子对人体的侵袭,就成为亚健康病因预防措施的核心。通过筛检,可以从人群中找出病理性体质之人进行病因预防。

4.2 情志疗法 中医的情志疗法在医史上不乏记载。中医认为情志不调能导致气机紊乱,而“百病皆生于气”,所以情志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黄帝内经》有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话不但说明了保持良好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还明确指出了心理调整的关键是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中医治疗亚健康的心理疗法主要包括移情疗法、易性疗法、以情胜情疗法和情境疗法等[5]。

4.3 针灸疗法 关于针灸调理亚健康行之有效的报导也较多。如安丽萍等[6]采用毫针、七星针及耳穴压丸的组合针法应用于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的人群200例,并与自我保健按摩组102例和服用保健品组80例进行同期对比观察。其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其毫针针刺主穴为腹三针(中脘、天枢、气海)、体三针(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头三针(本神、百会、安眠穴),梅花针取华佗夹脊自第1胸椎至第2腰椎两侧叩刺,耳穴取神门、交感、肾上腺、皮质下双侧穴位,以王不留行籽贴附按压。结果在规定疗程中,200例症状完全消失,总有效率达100%。赵?珏等[7]针刺治疗亚健康42例,患者各表现为肝脾不调、脾胃气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5种证型之一,设立针刺组,耳压组,针刺配合耳压组。针刺组主穴:百会、四神聪、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耳压组主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配穴:肝、脾、胃、心、肾等穴加减。结果表明:针刺及耳压能调节亚健康人体的阴阳失衡状态。周震等[8]应用贺氏“强通法”于膏肓、四花穴(膈俞、胆俞)治疗亚健康状态6例,以达祛瘀生新,补虚泻实的作用,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4.4 推拿疗法 推拿是疗效确切的亚健康中医干预方法 ,其在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的康复治疗中效果尤为明显。推拿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调整经络系统和扶正祛邪、防病保健,从而消除亚健康患者的种种不适症状[9]。如黄铁银等[10]运用一指禅推法、揉、抹、按、捏、擦、滚、拿、搓等9种手法,分别在卧位、俯卧位、正坐位对以容易疲乏、食少、纳呆和睡眠欠佳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患者60例进行全身推拿调理,收到良好疗效。谢慧君等[11]则提出了应该采用辨证论治的推拿方法和自我保健按摩来调治亚健康状态。

4.5 其他 树立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保持健康、预防亚健康的根本方法。中医自古就强调食疗对健康的重要作用。《千金要方》提出:“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李爽姿等[12]认为中医“寓治于食”的食疗养生营养方法对保健强身、促进亚健康态向健康态转化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此外,临床报导的亚健康中医干预措施还有五音疗法、刮痧、走罐及导引等。综上所述,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形式多样、疗效显著,且随着实践的深入,其疗效标准将更加客观化、其辨证体系将更加完整规范。可以预知,中医在亚健康状态的研究领域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艳君,胡朝阳.从亚健康看中医诊疗现代化发展趋向[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4):1-4.

[2]叶 子.补益汤治疗亚健康人群386例[J].新中医,2004,36(7):62.

[3]温茂兴.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亚健康疲劳[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13(1):31-32.

[4]王 琦.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2):1-4.

[5]张孝娟,严 灿,高 敏.中医药与心理应激亚健康状态的调节[J].中医杂志,2002,43(9):647-648.

[6]安丽萍,陈雅民,李 燕,等.组合针刺法对躯体性亚健康状态干预作用的对比观察[J].四川中医,2006,24(12):104-105.

[7]赵?珏,杨 红,齐志勤.针刺治疗亚健康[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7):16-17.

[8]周 震,李 岩,贺普仁.“膏肓俞、四花穴”应用贺氏“强通法”治疗亚健康状态[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1):40-41.

[9]林晓天,李元林.推拿治疗亚健康状态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1):687-688.

[10]黄铁银,梁 铁,李振华.三位九法治疗亚健康状态120例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7):1318-1319.

[11]谢慧君,奎 瑜.亚健康及其推拿防治对策[J].四川中医,2004,22(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