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5 11:13: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食品加工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水产食品加工学”是一门海洋特色鲜明、实践性强的特色专业课,它主要介绍水产食品原料的特性和水产食品的生产工艺与技术。
2、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海洋生物资源深加工”方向的必修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科学”方向的选修课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选修课。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微波技术;食品加工;检测
我们现在所讲的微波技术其实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的总称,它的频率可在300到300000MHZ,微波技术主要还是应用于高温超导材料方面,我国也开展过多种超导微波器件的研究,由于技术性能的特殊原因,它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可应用于化工业、制药业、纺织业、水处理、食品业、烟草业、建材业等,微波的工业设备也很多,有微波干燥设备、微波杀菌设备、微波烧结设备、微波硫化设备和微波水处理设备等。微波技术先进,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有快速、节能、清洁等优点,那么,微波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业时,到底有什么样的优势呢?从现阶段来看,微波技术实际上是一个新兴的技术,也是一个发展很快的技术,它在食品加工领域的用途非常广泛,也有其重要的优势和特点,微波技术应用在食品加工的加热、杀菌和干燥等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从而奠定了它在食品加工领域的重要突出地位。
一、微波技术概述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拥有电磁波所有的特性,如反射、投射、干涉、衍射、偏振等,它主要用途是能量传输,有其波动的特性,尤其是微波的产生、传输、放大和辐射等问题,和无线电、交流电都有区别,这种区别是一种系统性的区别,在微波系统中并没有导线的概念,而是通常用到了“场”的概念,所以 微波传输的并不是电流,而是一种能量,并采用功率、频率、阻、波来作为微波的测量单位。
1.电磁场概念。在研究微波时,必须注重电磁场这个概念,电磁场特性中的高频交变特性也不能忽视,同时,微波和电路在同一数量级上时,它的位相会相对滞后些。
2.微波的反射特性。微波是直线传播的,传播时,在遇有金属时,它会形成反射,这一点和光的特性是一样的。
3.微波传播的衰减性。微波传输的频率很高,并且微波的传输是向周围空间辐射的,如用普通传输元件传输的话,辐射衰减很快,所以,要想辐射传输衰减缓慢的话,对传输元件的要求很高。
4.微波有驻波现象。微波辐射传输过程中,它的入射波和反射波可以叠加,并形成干扰,这就是说,如果微波能不断的在一个理论上足够小的空间里传输辐射的话,这个空间的某一点接受波的均衡度是一样的。所以,在微波设备使用中,可利用多种模式的电磁分布、叠加来改善总电磁场的分布,从而使所在电磁场分布均匀。
5.微波能量大小的计算。微波空间能量分布和电磁场能量分布是一样的,其能量数值应与空间内电场强度的平方有关,微波电磁场的能量为空间点电磁能量的总和。
6.微波的快速加热原理。微波的传输速度与光速接近,电磁波能量转换时间一般要快于千万分之一秒,也就是说,微波设备内外能量转换的时间非常快速,使设备内的物体热传导也非常迅速,这也是微波能快速加速的技术原理,也是微波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理之一。
二、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业的应用及应用原理
1.微波技术应用于食品的杀菌保鲜。传统的食品杀菌技术有高温、干燥、冷冻及防腐剂等,但这些传统上的食品杀菌技术都有其不足之处,如:设备陈旧,功能不全、食品处理时间过长、杀菌效果不理想和不能有效实现自动化的生产模式等。同时最主要的是它们的保鲜效果不好,大多都会影响食品的口味和营养成分,而微波杀菌保鲜并不是应用于这些简单的物理方法,而更像是一种生物技术,它是使食品内的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异,从而延缓微生物的生长和死亡时间,达到杀菌保鲜的作用。微波杀菌还主要应用的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理论,微波具有高频特性,它穿透介质,利用变交电场使水、核酸等物质产生取向运动,从而产生摩擦生成热量,使微生物中的蛋白质、核酸分子等因子改变性质或失去活力,从而杀死微生物。
2.微波技术应用于催陈。主要是现代酿酒技术就是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把酒贮存一段时间,时间越长,酒的口感会越好。所以,现在国内有好多技术就是要把新酒经过技术加工处理成“老酒”,这种技术就是老熟催陈技术。微波技术完全能够实现这种技术,原理主要是微波场的特点能把酒中的水分子和乙酸分子重新排列组合,而分子间的空隙变小,使乙酸分子的行动放缓,这样酒味中的辛辣味大大减轻,老熟催陈的速度加大,所以,只要稍微拿微波照射,就可能达到自然老熟三到六个月的效果,微波的这种特性使其能广泛应用于酿酒产业。
三、微波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和食品加工一样,微波技术在食品检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微波萃取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的原理是能将有机溶剂将食品检测样品中的所需要的化合物,从样品中分离出来,它是一个强化的传热、传质的过程。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设备简单、高效节能。所以,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微波萃取技术自动化能力较低、有一定的溶剂残留、样品萃取结果不稳定等。其次,加热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分析食品的重要内容有很多,其中一项就是对水分的测定,而微波技术就能应用于测定食品的水分。微波技术利用加热烘干法对水分进行测定比较有优势,因为这种方法的测定时间较短,利用这种方法测定水分的含量,必须密切关注一些因素,如食品的质量、物质的密度和微波炉的使用功率等。测定方法也主要有:透射法、反射渚腔体微扰法等。
参考文献:
[1]段洁利.微波干燥食品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农业装备,2006(6).
[2]董华,欧锦强.微波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6).
[3]池建ィ魏振承,徐志宏,等.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发展[J].保鲜与加工,2003(1).
【关键词】食品企业;现状;品牌战略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16-02
1 食品企业的现状浅见
1.1 工业现代化与食品生产:自从上上个世纪的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化大生产逐渐发展起来,生产力和劳动效率不断提高,20世纪中期的电气革命以及20世纪晚期的电子技术、信息和网络技术更是极大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加之制造业的发展,材料科学的进步等,全球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时代。现代化的工厂、自动化的流水线、高新技术工艺与智能化的机械以成为工业的新标志。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自主科技的革新,可以说也已经进入了这个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而工业化的食品生产,使食品的品质和产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和丰富,食品的安全性,商品性,储藏性等相比传统的作坊式生产都有着彻底的改变。而这种改变的深度和广度还在不断扩大。
例如传统食品的现代化:传统食品的发展首先要现代化,所谓现代化就是要引进现代食品加工的理念、赋予现代食品加工的技术,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传统食品的发展才能规模化、产业化。
现代食品加工的理念之一是食品加工标准化的概念。传统食品加工配料、方法等有很大的随意性:配料是经验性的,技艺是随机的,条件更是不确定的。
肉制品腌制,过去添加食盐、硝酸盐没有统一的标准,由各家大师傅说了算,只要好吃。后来国家颁布标准,发现许多企业产品亚硝酸盐超标;生产年糕,大米浸泡该加多少水、应是多少温度、浸泡多少时间,十家企业十个样,同一家企业天天不一样。一些厂家用食品添加剂,很难控制使用剂量;油氽肉皮大多由家庭加工,油的温度不要讲天天不一样,在同一天加工中每时每刻都不一样,所以油氽肉皮颜色都不一样。油氽肉皮加工后期要干燥,如果是干燥的好天气,制品口感还好,如果是阴雨天气,烤干,口感就会“硬”,有人干脆就在太阳下面晒干,吃时就有酸败味。所以市场上油氽肉皮颜色、口感、质量差异很大。
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现代食品加工的减菌概念。现代的食品加工,工艺的每一步,要求微生物数量一步一步减少,要点之一是每一个控制点要防止微生物的污染。传统食品加工缺少这样的意识。
有不少地方有蔬菜的净菜加工,净菜加工要的是清洁卫生的低温环境,如果在超过18℃环境下加工净菜,就不能保证不被霉菌污染,超过25℃的生产环境霉菌就无法控制了。而现在有哪些企业在净菜加工时能把车间温度控制在15℃以下呢?
传统食品生产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设备,实行机械化生产,这样可以减少污染。
1.2 当前经济背景与食品工业:生产力发生了改变,而建立在其之上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着转变。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供求关系的改变,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过渡,供过于求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成为市场的主流。市场平均利润率在食品市场逐渐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各企业不断降低价格,压缩成本,使利润逐渐下滑,从而导致微利时代的到来。这是几乎所有企业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企业的生存更加困难,寿命越来越短,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种竞争和危机还会不断加剧。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对于食品工业来说却是无法回避的,所以说,同其他制造业一样,食品工业也面临危机,也需要变革和挑战。
应当指出我国主食工业化发展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而现在我国主食工业化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食品工业也面临加入WTO的挑战,食品加工企业怎么办?找出路不容迟疑。主食工业化不仅会使我国食品工业化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也会为中华民族的强壮、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革命性进步。
1.3 食品工业特点:食品是快速消费品,其生产,管理,品控,销售,服务都具有其特殊性,这是与其他工业品所不同的地方之一。更根本的,食品与人的健康关系甚为密切,这是食品和食品工业最大的特点之一。
我国当前的食品工业主要仍以作坊式生产为主,食品工业化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与地区之间,不同产品之间差异很大。但工业化的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的技术和已经到达世界先进水平。
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加强品牌战略优势,那么应如何进行食品品牌战略管理呢?
品牌管理通常管什么?
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品牌管理是通过整合管理消费者同企业的所有接触界面(比如:广告、公关、视觉识别、产品、销售、服务、商誉等等)来管理消费者对企业的整体体验的过程。
从品牌管理工作人员角度来讲,品牌管理通常包括品牌目标、品牌定位、品牌架构、品牌识别、品牌传播等等,其中由于不好衡量常常被忽略的是品牌目标,最棘手的是品牌定位,最考验效果的是品牌传播。
品牌目标:
关键词: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50-02
随着中国的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体制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体系,需要加快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快速与国际接轨。目前,英语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作为东北农业大学的专业课程,积极探索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工作,势在必行。食品加工高新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最核心专业课之一,该课要求详细讲解当前食品工业正在采用和研究的新技术,将新技术的理论和实际应用重复融合于具体的实例中,在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能掌握和了解食品加工中所应用高新技术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课程上实施双语教学,重要的是能为学生提供掌握国际、最新的食品工业新技术的研究动态,直接接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国际最新加工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扩大视野,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生产中问题的研究、创新和解决能力的培养打下必要的基础。本文是作者讲授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的教学总结。
一、《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高新技术已成为知识经济的关键支柱产业。目前,虽然我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在工业部门中的比重上升至首位,但是,科学技术在食品行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美国为47%,日本与德国高达55%,而我国仅为30%。由此可见,高新技术在中国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仅刚起步,与世界水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将对我国食品工业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最先进的概念、理论、技术及应用等基本来自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因此,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掌握最新食品高新技术的专业知识是必要和迫切的。高新技术具有高经济效益和高增值的特征,目前,国内外食品的生产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国际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检测仪器装置大量涌现,高效、低耗、安全、低成本、多功能和全自动化操作等高新技术,在食品生产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然而,我国食品工业中的高新技术,仍处于初级应用阶段,其技术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通过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的实施开展,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国外先进食品加工新技术的理论原理、技术手段、新工艺和新技术,可加快我国食品工业中高新技术的开展与应用。
二、《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的双语教学实践应用
1.双语教学的教学原则。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实行中文教材的国际化和英文教材的本土化;逐步建立完整的、操作性强的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的指导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计划。
2.教材选择方面。任何课程、教材选择都是高质量教学的基础,双语教学尤其重要,对教学效果将产生更大的影响。本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原版教材能够呈现给学生国外食品加工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方法,内容丰富细致,信息量大。但原版教材在教学中也有很大的不足。①教材通常是大部头,编写思路和问题的表现方法不能很好地与国内大学的教学组织过程相一致,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尤其对英文底子薄弱的学生影响更大,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很优秀的。我们的解决方法是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相配合。在广泛参考能找到的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后,我们选择《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和《食品工程高新技术》作为本课程的教材,因为两本教材编写思路和内容的组织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便于学生对照参考。
3.教学方法方面。让学生认识理解英文教材中的每一个单词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本课程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方法。①核心渗透,教师用英语简练讲述关键词和重要定理,这是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②广泛整合,教师中英文混合、交替讲解更宽泛的内容,以泛读、泛讲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利用英语,学习到本课程的综合知识体系;③英语思维训练,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英文为主,汉语为辅地回答,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和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该递进双语教学法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容易开展,因为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英文口语水平和对英文原版教材的理解。步骤三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所以《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教学本质上不是一门课程孤立的教学实践,是受到整个英文教学的相互影响的。目前,《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递进教学法的前两步已经在稳定有效地实施。步骤三英语思维训练在尽力而为地进行。
4.教学手段方面。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课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内容较多。由于食品加工中涉及较多的化学方法和物理过程,导致知识内容抽象、难懂。为了化难为易,本课程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声、色和动画为媒介,信息量大,可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化,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有利于学生理解该课程内容中食品高新技术原理、方法和应用,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经该双语课程应用实践表明,利用多媒体进行双语教学效果显著,尤其在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上,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5.课堂组织形式方面。双语教学是在知识教学中嵌入了语言教学,是知识教学和语言教学的融合。因此,我们吸收了基础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教学的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提问、回答和思考。调动学生思考、表达的积极性,和老师、同学们互动。让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得到有效实施。全班学生,不论英文水平的高低,都积极参与到课题活动中。事实证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是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最好保证。通过启发,让学生思维;通过互动,让学生表达。使知识学习的任务融化到语言学习的热情中,真正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解的水平和掌握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汉语教学。另外,教师也鼓励学生设定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拔高。此外,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组织环节是课前预习。双语教学的课前预习尤其重要。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按计划实施和教学效果。要求学生预习时体会本节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是什么,在理解困难的地方做记录,也就成了课上思考和交换的重点内容。这样,每一个学生带着预习中记录的问题听课,这些问题或同或异。在教师的引导下,这些问题成为了课堂分析讨论的热点,课堂成为了探讨、争论、解决问题的学习研究现场和食品加工的模拟车间。课后,教师根据课上有深度的争论问题,建设性地给出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有针对性布置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课后作业,如,进一步的文献查阅和约定、自己的加工流程和方法的设计等。
6.课外教学教辅方面。在校园网上,我们创建了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教学课辅助教学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登录教学网站,查阅本课程教学日历、教学大纲。下载授课课件和讲义等相关教学文件。另外,我们在该教学网站上,上传了学校购买的与本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学生可以在校园的任何位置浏览和下载。教师整理了学校图书馆收藏的与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课程相关的图书、期刊杂志(包括中文的和英文的;现刊和过刊)的名称和馆藏位置,以文件形式上传到该课程的教学网站,供学生查阅,以便更高效地自主学习研究。在课堂上,授课教师也向学生推荐相关食品高新技术的核心或最新的外文文献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学习。
7.课程考核方面。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由于课程本身知识内容和外语双重难度的叠加。一张卷子的考核难以充分正确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本课程采用了过程和结果兼顾的多重考核方法。多重考核包括平时出勤、课堂双语提问表现、课堂双语问题回答表现、情景交流表现、随堂英文课程教学测验及期末卷面考试。平时考核40分,期末考试60分。
参考文献:
[1]张同利.加强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5):90-92.
[2]谷志忠.简论高校的双语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88-89.
[3]李淑芬,魏凤兰,付玉武,刘志侠.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8,29(4):360-362.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食品安全经济人道德人
近年来,毒粉丝、毒奶粉、苏丹红、石蜡油……这些危及人们身心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屡见报端,使人们对食品加工企业“社会责任”和提高企业“公民”责任的呼声日渐高涨。本文尝试运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阐释食品企业进行安全食品生产的行为,以期为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提供些许有益的建议。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概述
一般认为,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最先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RS)的概念。1998年,Carroll完善了他于1979年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即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四个方面,把自由决定的责任正式确定为慈善责任。本人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企业自己为构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所要承担的责任;二是企业在外部要主动承担起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义务。
二、食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保证食品安全是食品加工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重要体现
1.劣质食品导致严重的食源性疾病。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80万人因食用被污染或携带病毒的食品而死亡。在我国,从1998年~2004年卫生部官方统计数据来看(实际数目远远大于官方统计),我国重大食品中毒事件数量逐年增加,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见下表)。
1998年~2004年我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1998年~2004年卫生部通告(moh.省略/)
2.食品质量的后验性。学者们认为,食品具有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特性,这三重特性决定了其质量鉴别的后验性,即消费者只能在劣质食品导致消费者身体不适或食源性疾病发生时才可能对食品质量做出一定程度的判别。
3.食品效用的双重性。合格的加工食品能满足人们的饮食营养要求,而从另一方面而言,劣质的加工食品则会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害社会。可见,要确保食品安全,加工企业的作用举足轻重。
三、食品安全作为当前食品加工企业重要社会责任的紧迫性
1.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不容乐观。2004年CCTV播放《每周质量报告》的质量安全事件共计48起,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事件就有40起,占总数的83.3%,其中有关加工食品安全的事件有39起,占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97.5%。
2.我国食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质量研发能力弱。例如,在深沪两市共11家食品类上市公司,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其中只有一半多的总股本超过2亿元人民币,而世界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0强里最小的一家农业食品集团企业,年销售收入相当于300亿元人民币。这种小规模的企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不利于技术改进,使产品的品质难以提高。
3.人们对食品加工企业的期望日益增强。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历史演进,我们可知,该理论的诞生,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企业的发展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是人们个人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意识的觉醒,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4.我国食品加工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值超出了电子、汽车及化学工业,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840美元,饮食需求开始向较高质量水平迈进,面临激烈的食品产业的竞争,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应更加重视产品质量,视生产优质产品为企业的基本生存之道。
四、实现食品加工企业“经济人”和“道德人”双重结合的政策建议
1.把企业社会责任建立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倡导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战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2.加强政府和行业协会在引导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一方面政府要从宏观上以法律、制度、政策等约束性手段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充分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消费者与企业的对话权,建立良好的经济社会秩序。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制定,督促企业按照SA8000的要求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