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食品加工概念范文

食品加工概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15 11:13: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食品加工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食品加工概念

篇1

1、“水产食品加工学”是一门海洋特色鲜明、实践性强的特色专业课,它主要介绍水产食品原料的特性和水产食品的生产工艺与技术。

2、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海洋生物资源深加工”方向的必修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科学”方向的选修课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选修课。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微波技术;食品加工;检测

我们现在所讲的微波技术其实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的总称,它的频率可在300到300000MHZ,微波技术主要还是应用于高温超导材料方面,我国也开展过多种超导微波器件的研究,由于技术性能的特殊原因,它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可应用于化工业、制药业、纺织业、水处理、食品业、烟草业、建材业等,微波的工业设备也很多,有微波干燥设备、微波杀菌设备、微波烧结设备、微波硫化设备和微波水处理设备等。微波技术先进,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有快速、节能、清洁等优点,那么,微波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业时,到底有什么样的优势呢?从现阶段来看,微波技术实际上是一个新兴的技术,也是一个发展很快的技术,它在食品加工领域的用途非常广泛,也有其重要的优势和特点,微波技术应用在食品加工的加热、杀菌和干燥等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从而奠定了它在食品加工领域的重要突出地位。

一、微波技术概述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拥有电磁波所有的特性,如反射、投射、干涉、衍射、偏振等,它主要用途是能量传输,有其波动的特性,尤其是微波的产生、传输、放大和辐射等问题,和无线电、交流电都有区别,这种区别是一种系统性的区别,在微波系统中并没有导线的概念,而是通常用到了“场”的概念,所以 微波传输的并不是电流,而是一种能量,并采用功率、频率、阻、波来作为微波的测量单位。

1.电磁场概念。在研究微波时,必须注重电磁场这个概念,电磁场特性中的高频交变特性也不能忽视,同时,微波和电路在同一数量级上时,它的位相会相对滞后些。

2.微波的反射特性。微波是直线传播的,传播时,在遇有金属时,它会形成反射,这一点和光的特性是一样的。

3.微波传播的衰减性。微波传输的频率很高,并且微波的传输是向周围空间辐射的,如用普通传输元件传输的话,辐射衰减很快,所以,要想辐射传输衰减缓慢的话,对传输元件的要求很高。

4.微波有驻波现象。微波辐射传输过程中,它的入射波和反射波可以叠加,并形成干扰,这就是说,如果微波能不断的在一个理论上足够小的空间里传输辐射的话,这个空间的某一点接受波的均衡度是一样的。所以,在微波设备使用中,可利用多种模式的电磁分布、叠加来改善总电磁场的分布,从而使所在电磁场分布均匀。

5.微波能量大小的计算。微波空间能量分布和电磁场能量分布是一样的,其能量数值应与空间内电场强度的平方有关,微波电磁场的能量为空间点电磁能量的总和。

6.微波的快速加热原理。微波的传输速度与光速接近,电磁波能量转换时间一般要快于千万分之一秒,也就是说,微波设备内外能量转换的时间非常快速,使设备内的物体热传导也非常迅速,这也是微波能快速加速的技术原理,也是微波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理之一。

二、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业的应用及应用原理

1.微波技术应用于食品的杀菌保鲜。传统的食品杀菌技术有高温、干燥、冷冻及防腐剂等,但这些传统上的食品杀菌技术都有其不足之处,如:设备陈旧,功能不全、食品处理时间过长、杀菌效果不理想和不能有效实现自动化的生产模式等。同时最主要的是它们的保鲜效果不好,大多都会影响食品的口味和营养成分,而微波杀菌保鲜并不是应用于这些简单的物理方法,而更像是一种生物技术,它是使食品内的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异,从而延缓微生物的生长和死亡时间,达到杀菌保鲜的作用。微波杀菌还主要应用的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理论,微波具有高频特性,它穿透介质,利用变交电场使水、核酸等物质产生取向运动,从而产生摩擦生成热量,使微生物中的蛋白质、核酸分子等因子改变性质或失去活力,从而杀死微生物。

2.微波技术应用于催陈。主要是现代酿酒技术就是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把酒贮存一段时间,时间越长,酒的口感会越好。所以,现在国内有好多技术就是要把新酒经过技术加工处理成“老酒”,这种技术就是老熟催陈技术。微波技术完全能够实现这种技术,原理主要是微波场的特点能把酒中的水分子和乙酸分子重新排列组合,而分子间的空隙变小,使乙酸分子的行动放缓,这样酒味中的辛辣味大大减轻,老熟催陈的速度加大,所以,只要稍微拿微波照射,就可能达到自然老熟三到六个月的效果,微波的这种特性使其能广泛应用于酿酒产业。

三、微波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和食品加工一样,微波技术在食品检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微波萃取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的原理是能将有机溶剂将食品检测样品中的所需要的化合物,从样品中分离出来,它是一个强化的传热、传质的过程。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设备简单、高效节能。所以,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微波萃取技术自动化能力较低、有一定的溶剂残留、样品萃取结果不稳定等。其次,加热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分析食品的重要内容有很多,其中一项就是对水分的测定,而微波技术就能应用于测定食品的水分。微波技术利用加热烘干法对水分进行测定比较有优势,因为这种方法的测定时间较短,利用这种方法测定水分的含量,必须密切关注一些因素,如食品的质量、物质的密度和微波炉的使用功率等。测定方法也主要有:透射法、反射渚腔体微扰法等。

参考文献:

[1]段洁利.微波干燥食品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现代农业装备,2006(6).

[2]董华,欧锦强.微波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6).

[3]池建ィ魏振承,徐志宏,等.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发展[J].保鲜与加工,2003(1).

篇3

【关键词】食品企业;现状;品牌战略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16-02

1 食品企业的现状浅见

1.1 工业现代化与食品生产:自从上上个世纪的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化大生产逐渐发展起来,生产力和劳动效率不断提高,20世纪中期的电气革命以及20世纪晚期的电子技术、信息和网络技术更是极大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加之制造业的发展,材料科学的进步等,全球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时代。现代化的工厂、自动化的流水线、高新技术工艺与智能化的机械以成为工业的新标志。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自主科技的革新,可以说也已经进入了这个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而工业化的食品生产,使食品的品质和产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和丰富,食品的安全性,商品性,储藏性等相比传统的作坊式生产都有着彻底的改变。而这种改变的深度和广度还在不断扩大。

例如传统食品的现代化:传统食品的发展首先要现代化,所谓现代化就是要引进现代食品加工的理念、赋予现代食品加工的技术,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传统食品的发展才能规模化、产业化。

现代食品加工的理念之一是食品加工标准化的概念。传统食品加工配料、方法等有很大的随意性:配料是经验性的,技艺是随机的,条件更是不确定的。

肉制品腌制,过去添加食盐、硝酸盐没有统一的标准,由各家大师傅说了算,只要好吃。后来国家颁布标准,发现许多企业产品亚硝酸盐超标;生产年糕,大米浸泡该加多少水、应是多少温度、浸泡多少时间,十家企业十个样,同一家企业天天不一样。一些厂家用食品添加剂,很难控制使用剂量;油氽肉皮大多由家庭加工,油的温度不要讲天天不一样,在同一天加工中每时每刻都不一样,所以油氽肉皮颜色都不一样。油氽肉皮加工后期要干燥,如果是干燥的好天气,制品口感还好,如果是阴雨天气,烤干,口感就会“硬”,有人干脆就在太阳下面晒干,吃时就有酸败味。所以市场上油氽肉皮颜色、口感、质量差异很大。

传统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现代食品加工的减菌概念。现代的食品加工,工艺的每一步,要求微生物数量一步一步减少,要点之一是每一个控制点要防止微生物的污染。传统食品加工缺少这样的意识。

有不少地方有蔬菜的净菜加工,净菜加工要的是清洁卫生的低温环境,如果在超过18℃环境下加工净菜,就不能保证不被霉菌污染,超过25℃的生产环境霉菌就无法控制了。而现在有哪些企业在净菜加工时能把车间温度控制在15℃以下呢?

传统食品生产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设备,实行机械化生产,这样可以减少污染。

1.2 当前经济背景与食品工业:生产力发生了改变,而建立在其之上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着转变。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供求关系的改变,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过渡,供过于求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成为市场的主流。市场平均利润率在食品市场逐渐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各企业不断降低价格,压缩成本,使利润逐渐下滑,从而导致微利时代的到来。这是几乎所有企业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企业的生存更加困难,寿命越来越短,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种竞争和危机还会不断加剧。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对于食品工业来说却是无法回避的,所以说,同其他制造业一样,食品工业也面临危机,也需要变革和挑战。

应当指出我国主食工业化发展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而现在我国主食工业化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食品工业也面临加入WTO的挑战,食品加工企业怎么办?找出路不容迟疑。主食工业化不仅会使我国食品工业化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也会为中华民族的强壮、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革命性进步。

1.3 食品工业特点:食品是快速消费品,其生产,管理,品控,销售,服务都具有其特殊性,这是与其他工业品所不同的地方之一。更根本的,食品与人的健康关系甚为密切,这是食品和食品工业最大的特点之一。

我国当前的食品工业主要仍以作坊式生产为主,食品工业化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与地区之间,不同产品之间差异很大。但工业化的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一些大型食品企业的技术和已经到达世界先进水平。

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加强品牌战略优势,那么应如何进行食品品牌战略管理呢?

品牌管理通常管什么?

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品牌管理是通过整合管理消费者同企业的所有接触界面(比如:广告、公关、视觉识别、产品、销售、服务、商誉等等)来管理消费者对企业的整体体验的过程。

从品牌管理工作人员角度来讲,品牌管理通常包括品牌目标、品牌定位、品牌架构、品牌识别、品牌传播等等,其中由于不好衡量常常被忽略的是品牌目标,最棘手的是品牌定位,最考验效果的是品牌传播。

品牌目标:

篇4

关键词: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50-02

随着中国的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体制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体系,需要加快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快速与国际接轨。目前,英语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作为东北农业大学的专业课程,积极探索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工作,势在必行。食品加工高新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最核心专业课之一,该课要求详细讲解当前食品工业正在采用和研究的新技术,将新技术的理论和实际应用重复融合于具体的实例中,在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能掌握和了解食品加工中所应用高新技术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课程上实施双语教学,重要的是能为学生提供掌握国际、最新的食品工业新技术的研究动态,直接接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国际最新加工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扩大视野,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生产中问题的研究、创新和解决能力的培养打下必要的基础。本文是作者讲授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的教学总结。

一、《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高新技术已成为知识经济的关键支柱产业。目前,虽然我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在工业部门中的比重上升至首位,但是,科学技术在食品行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美国为47%,日本与德国高达55%,而我国仅为30%。由此可见,高新技术在中国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仅刚起步,与世界水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将对我国食品工业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最先进的概念、理论、技术及应用等基本来自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因此,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掌握最新食品高新技术的专业知识是必要和迫切的。高新技术具有高经济效益和高增值的特征,目前,国内外食品的生产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国际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检测仪器装置大量涌现,高效、低耗、安全、低成本、多功能和全自动化操作等高新技术,在食品生产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然而,我国食品工业中的高新技术,仍处于初级应用阶段,其技术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通过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的实施开展,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国外先进食品加工新技术的理论原理、技术手段、新工艺和新技术,可加快我国食品工业中高新技术的开展与应用。

二、《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的双语教学实践应用

1.双语教学的教学原则。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实行中文教材的国际化和英文教材的本土化;逐步建立完整的、操作性强的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的指导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计划。

2.教材选择方面。任何课程、教材选择都是高质量教学的基础,双语教学尤其重要,对教学效果将产生更大的影响。本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原版教材能够呈现给学生国外食品加工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方法,内容丰富细致,信息量大。但原版教材在教学中也有很大的不足。①教材通常是大部头,编写思路和问题的表现方法不能很好地与国内大学的教学组织过程相一致,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尤其对英文底子薄弱的学生影响更大,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很优秀的。我们的解决方法是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相配合。在广泛参考能找到的英文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后,我们选择《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和《食品工程高新技术》作为本课程的教材,因为两本教材编写思路和内容的组织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便于学生对照参考。

3.教学方法方面。让学生认识理解英文教材中的每一个单词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本课程采用递进式的教学方法。①核心渗透,教师用英语简练讲述关键词和重要定理,这是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②广泛整合,教师中英文混合、交替讲解更宽泛的内容,以泛读、泛讲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利用英语,学习到本课程的综合知识体系;③英语思维训练,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以英文为主,汉语为辅地回答,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和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该递进双语教学法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容易开展,因为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英文口语水平和对英文原版教材的理解。步骤三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所以《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教学本质上不是一门课程孤立的教学实践,是受到整个英文教学的相互影响的。目前,《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递进教学法的前两步已经在稳定有效地实施。步骤三英语思维训练在尽力而为地进行。

4.教学手段方面。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课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内容较多。由于食品加工中涉及较多的化学方法和物理过程,导致知识内容抽象、难懂。为了化难为易,本课程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声、色和动画为媒介,信息量大,可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化,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有利于学生理解该课程内容中食品高新技术原理、方法和应用,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经该双语课程应用实践表明,利用多媒体进行双语教学效果显著,尤其在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上,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5.课堂组织形式方面。双语教学是在知识教学中嵌入了语言教学,是知识教学和语言教学的融合。因此,我们吸收了基础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教学的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启发学生提问、回答和思考。调动学生思考、表达的积极性,和老师、同学们互动。让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得到有效实施。全班学生,不论英文水平的高低,都积极参与到课题活动中。事实证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是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最好保证。通过启发,让学生思维;通过互动,让学生表达。使知识学习的任务融化到语言学习的热情中,真正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解的水平和掌握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汉语教学。另外,教师也鼓励学生设定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拔高。此外,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组织环节是课前预习。双语教学的课前预习尤其重要。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按计划实施和教学效果。要求学生预习时体会本节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是什么,在理解困难的地方做记录,也就成了课上思考和交换的重点内容。这样,每一个学生带着预习中记录的问题听课,这些问题或同或异。在教师的引导下,这些问题成为了课堂分析讨论的热点,课堂成为了探讨、争论、解决问题的学习研究现场和食品加工的模拟车间。课后,教师根据课上有深度的争论问题,建设性地给出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有针对性布置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课后作业,如,进一步的文献查阅和约定、自己的加工流程和方法的设计等。

6.课外教学教辅方面。在校园网上,我们创建了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教学课辅助教学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登录教学网站,查阅本课程教学日历、教学大纲。下载授课课件和讲义等相关教学文件。另外,我们在该教学网站上,上传了学校购买的与本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学生可以在校园的任何位置浏览和下载。教师整理了学校图书馆收藏的与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课程相关的图书、期刊杂志(包括中文的和英文的;现刊和过刊)的名称和馆藏位置,以文件形式上传到该课程的教学网站,供学生查阅,以便更高效地自主学习研究。在课堂上,授课教师也向学生推荐相关食品高新技术的核心或最新的外文文献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学习。

7.课程考核方面。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双语课程,由于课程本身知识内容和外语双重难度的叠加。一张卷子的考核难以充分正确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本课程采用了过程和结果兼顾的多重考核方法。多重考核包括平时出勤、课堂双语提问表现、课堂双语问题回答表现、情景交流表现、随堂英文课程教学测验及期末卷面考试。平时考核40分,期末考试60分。

参考文献:

[1]张同利.加强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5):90-92.

[2]谷志忠.简论高校的双语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88-89.

[3]李淑芬,魏凤兰,付玉武,刘志侠.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8,29(4):360-362.

篇5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食品安全经济人道德人

近年来,毒粉丝、毒奶粉、苏丹红、石蜡油……这些危及人们身心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屡见报端,使人们对食品加工企业“社会责任”和提高企业“公民”责任的呼声日渐高涨。本文尝试运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阐释食品企业进行安全食品生产的行为,以期为改善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提供些许有益的建议。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概述

一般认为,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最先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RS)的概念。1998年,Carroll完善了他于1979年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即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四个方面,把自由决定的责任正式确定为慈善责任。本人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企业自己为构建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所要承担的责任;二是企业在外部要主动承担起与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义务。

二、食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保证食品安全是食品加工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重要体现

1.劣质食品导致严重的食源性疾病。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80万人因食用被污染或携带病毒的食品而死亡。在我国,从1998年~2004年卫生部官方统计数据来看(实际数目远远大于官方统计),我国重大食品中毒事件数量逐年增加,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见下表)。

1998年~2004年我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1998年~2004年卫生部通告(moh.省略/)

2.食品质量的后验性。学者们认为,食品具有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特性,这三重特性决定了其质量鉴别的后验性,即消费者只能在劣质食品导致消费者身体不适或食源性疾病发生时才可能对食品质量做出一定程度的判别。

3.食品效用的双重性。合格的加工食品能满足人们的饮食营养要求,而从另一方面而言,劣质的加工食品则会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害社会。可见,要确保食品安全,加工企业的作用举足轻重。

三、食品安全作为当前食品加工企业重要社会责任的紧迫性

1.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不容乐观。2004年CCTV播放《每周质量报告》的质量安全事件共计48起,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事件就有40起,占总数的83.3%,其中有关加工食品安全的事件有39起,占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97.5%。

2.我国食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质量研发能力弱。例如,在深沪两市共11家食品类上市公司,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其中只有一半多的总股本超过2亿元人民币,而世界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0强里最小的一家农业食品集团企业,年销售收入相当于300亿元人民币。这种小规模的企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不利于技术改进,使产品的品质难以提高。

3.人们对食品加工企业的期望日益增强。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历史演进,我们可知,该理论的诞生,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企业的发展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是人们个人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意识的觉醒,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4.我国食品加工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值超出了电子、汽车及化学工业,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840美元,饮食需求开始向较高质量水平迈进,面临激烈的食品产业的竞争,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应更加重视产品质量,视生产优质产品为企业的基本生存之道。

四、实现食品加工企业“经济人”和“道德人”双重结合的政策建议

1.把企业社会责任建立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倡导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战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2.加强政府和行业协会在引导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一方面政府要从宏观上以法律、制度、政策等约束性手段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充分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消费者与企业的对话权,建立良好的经济社会秩序。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制定,督促企业按照SA8000的要求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

篇6

【关键词】 食品标准化 食品安全 构建

1 引言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关乎我国民生发展的大问题。从最早的“三鹿奶粉”事件。到近期的“塑化剂”风波,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分析这些事件的原因,固然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不严且不法分子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损害消费者利益有关,但是也与我国食品体系缺乏标准化体系有关。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食品打入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以美国、欧盟为首的发达国际已经率先刮起建立食品标准的新风,这一方面保护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个手段限制了不发达国家食品的进口,保护了本土产品的利益。我国在这个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究其发展水平来看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什么样的食品是安全食品?如果做到食品安全?”往往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本文探讨了食品标准化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并探讨了如何建立食品标准化体系。

2 食品安全与食品标准化

2.1 食品安全的含义

所谓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及相关产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侵害的状态,一般包括直接侵害和潜在害两种状态。同时,也包括为保证食品安全所采取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2.2 食品标准化概念

食品标准化是指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的概念,主要包括: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剂必须详细列出;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2.3 食品安全与食品标准化的关系

食品安全与食品标准化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关系,首先食品标准化建设是达到食品安全的必然途径,只有建立了完备的食品标准化体系,才能保证食品安全。其次,食品安全会促进食品标准化建设,近年来我国食品标准化建设工作进展飞速,这固然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关,但更多的是因为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整个社会对食品标准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快了食品标准化建设的步伐。

3 食品标准化建设的途径

3.1 建立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体系

农产品为食品加工的原料,也是食品工业的首要环节。因此保证食品源头的安全是实现食品标准化建设的关键。同时,规范标准的种植/养殖体系有利于保证食品原料的质量。要想建立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体系,必须从食品原料种植的土壤、空气和水分入手,控制产品原料的生产环境。从种植养殖、过程管理、产品收获三个环节全面促进食品安全。

3.2 加强食品加工过程的标准化

食品加工是食品工业的关键环节,也是食品实现农产品增值、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保证食品加工过程的标准化建设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由于各类食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各不相同,无法实现统一的工艺流程规范。但是统一各类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原料的添加标准及规范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标准是规范食品加工过程的关键。

3.3 食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的标准化

食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是实现食品安全的支撑体系,只有完备公平的监管体系才能保证有法必依,否则再好的标准也是空谈,在西方以通过食品安全认证的方式实现食品安全的标准化管理已经成为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这类食品安全认证体系往往有悖于食品安全的事实。因此,建立完备的控制体系和监督体系是保证食品安全认证有效的关键。

3.4 完善标准化的食品储运体系与建立产品召回制度

(1)完善标准化的食品储运体系

由于食品的特殊性,因此和其他产品相比,食品的储运更加注重标准化管理,需要建立专门的、标准化的储运体系,保证食品安全。要对食品及食品原料、中间产品的储运过程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温度/时间控制等方面进行比较严格的要求,同时,对食品运输过程进行完整的记录。

(2)建立食品产品的召回制度

食品产品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建立食品产品的召回制度甚为必要。通过召回出现问题的食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食品监督部门要加强管理,对出现问题的食品要及时停售与召回。

参考文献:

[1]各国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修订标准情况[J].中外食品加工技术.2003(2).

[2]王盼盼.食品标准化[J].肉类研究,2010(1).

[3]张郁晖.食品标准化之路[J].环境,2010(1).

[4]王盼盼.食品标准化的内涵[J].肉类研究,2010(2).

[5]蓝斌.完善食品标准化体系,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电子版),2011(22).

[6]国际标准制定程序的六个阶段[J].数字与缩微影像,2006(1).

篇7

关键词:食品企业;关键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问题;对策;研发

民营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改革开放虽然只有30多年,但民营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时间却仅用十年左右。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等方面的日益重视,食品加工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的不断规范的法律法规强制约束像狼对羊群的生存,起到了强生健体优胜劣汰的过程,是增进民营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外在约束力量,而民营企业的内部发展真实意愿(为什么干)及远景(怎么干)却主导着企业的成长壮大。所以,觉察民营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深层次问题,剖析并清除这些问题是非常有作用的。

一、成本控制概述

(一)含义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狭义和广义的区别:狭义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同等额,所以称作绝对本金拥有;狭义的项目成本是有限的,是按照达成规定的成本名额作为目标一切活动,是在实施决策过程中实现成本的地方。广义却是将成本最小化作为目的,指企业所涉及的,还囊括精确采取谋划计划,触及制定决议的进程,包括本金管理和决策分析,凡是称为成本经营。广义上还包括了成本、数量和收入的整体安排,以增加收入增长的成本增长,相对节约成本,这也是众所周知的相对成本控制。

(二)成本控制的作用

1.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

成本管理包含本金的预测、决议、规划、控制、核算和剖析环节,在这些步骤中,成本的预测、决策和计划为成本控制供给了根据。而成本控制既要确保成本目的的达成,并且需要融入到成本预测、决策和计划当中。现代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集中于成本结构的全过程。

2.成本控制是推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

企业的经营生产和管理能力对产品成本水准有直接影响。执行成本掌管管理,请求创建相应的控制尺度和控制轨制,如原料损耗定额和收发制度,产时定额、用度定额等都应该实时制定和订正,并增强各项管理工作,以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进行。

3.成本控制是建立健全厂内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条件

而内部经济责任制度是实施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实施成本控制,首先需要对各部门和各环节实施成本指标。请求各部门、各步骤对经济指标承当经济责任,以推动员工积极地酌量节省损耗、降低成本、以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使成本把持顺利进行,收到实际效果。成本控制应注重每一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不仅包括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包括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如采购成本,包括采购成本的操作过程,如装卸、运输、检验等,也包括在过程中消耗的人力和物力。

二、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成本构成分析

(一)原材料成本

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主要由新鲜食材组成,这些原材料一般从主要的供应商购进。这一部分占据了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因此对于这部分的合理控制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辅助材料成本

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由于生产的是粗点心,需要用到大量的辛香料和调味料等辅助材料,比如花椒、胡椒、白糖、味淋、盐巴等。同时也包括,外购的作为原材料使用的生鲜材料,比如肉松,果酱等。相对于原材料成本来说,辅助材料并不是每种产品都需要使用,只有部分原材料不是半成品的产品需要使用。

(三)包装成本

包装属于存货的一类,在加工食品生产的各个车间和各种产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装物一般有礼品盒包装,塑料袋,真空袋类。一般企业的包装物现在大部分是采购市面包装物。包装物成本的耗费没有原材料成本那样巨大的金额,损失也相对较小。

(四)工资成本

车间工资按小时工资,计件工资和平均工资。一般领取时薪。从事的是处理,清洗一类分散工人;领取计件工资的一般是按照每人定岗能生产的产量计算的工人;平均工资车间主要是主任或者不能按照前两种方法核算工资的工作人员发放的工资。因为大部分加工食品企业现在还处于半自动化阶段。

(五)制造费用

间接成本的制造成本不能直接计入前期成本,通过这一阶段的归责可以分配进行发放。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的制造费用主要有水电气费用、仓库租赁费用、生产设备维护修理费用等。综上所述,加工食品企业的成本由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工资和制造成本组成。

三、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关键成本控制现状剖析

食品加工行业成本控制和其他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相同(广义成本控制)又不同(关键成本控制)的地方,本部分仅就广义成本控制加以阐述,以便于读者了解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

(一)生产卫生成本控制

中小加工食品企业大多以蔬菜或肉类的加工品搭配不同口味的添加剂和防腐剂来制作产品,一般加工食品的保质期都不短于三十天,往往以真空包装来延长保质期限,这样的制作产品的方式增加了成本。车间生产一般采用人工和机械配合,一般一台机器有五到六个生产工作人员来维持机器运作和配合机器生产加工,但是一般企业对于车间的卫生不是十分重视。企业的做法增加了无谓的成本,让产品更加优秀的同时,减少了利润。

(二)人员流动和人员素质成本控制

员工情况和传统制造业相似,为减少成本,在淡季的时候企业人员保留的较少,企业生产能力下降;在旺季的时候企业人员保留较多,企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成本相对增加。由于企业对人才的不重视,中小食品加工业在淡季的时候往往留不住人,这使得企业在真正开始大量生产销售的时候无人可用,员工整体素质也不是很高,因为总是要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导致生产周期过长,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了但是生产力却没有提高。

(三)生产用料成本控制

食品加工企业在制作产品时常常会出现剩料和废料,由于没有合理的计划采购生鲜料的数量,导致超出预计成本了浪费,部分企业甚至利用废料进行回填,生产出为数不少的劣质产品。

(四)财务管理成本控制

很多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管理手段落后还是采用手工记账记录信息的方式,很多办公室连台电脑都没有,企业也不联网,报税都是通过账务人员在家完成,缺少科学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成本大幅增加,效率却很低。

四、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关键成本剖析及我们的建议

在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前面提到食品加工行业与其他行业成本控制存在相似又不同的地方。本文提到的关键成本仅限于人力资源、新老产品升级、新产品研发、卫生安全成本、企业质量成本和社会责任成本这几个部分进行剖析和给出相关建议。

(一)产品研发方面成本控制

随着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逐渐重视,媒体通过曝光三鹿奶粉和地沟油问题让广大民众越来越强调食品卫生和配料安全性。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应该更加着重在新老产品升级方面运用科学营养的方法和配料,让产品成为放心食品。1.国民对食品安全和健康养生的重视,食品营养变成公众常识的趋势,应该研发更加专业的食品,比如婴幼儿强化铁食品,糖尿病人用木糖醇食品,高血压专用食品(低钠)等。2.建议企业在社区开展营养讲堂,普及食品标签、食品配料表、食品营养搭配的常识等相关知识以及消费者感兴趣的亚健康知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婴幼儿保健知识、孕产保健营养、青少年保健发育知识等讲座,在讲座中以现场试吃新研发食品方式,让大众提出新研发产品口味建议,让研发产品更加贴合大众消费选择趋向。从以上问题剖析及相关建议中,这些也证明了企业的成本控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达到一石二鸟甚至多鸟的作用。

(二)卫生安全成本控制

不少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对于食品加工用的机器并不关心其卫生安全,大多抱着只要不坏就能生产的心态进行车间运作的,然而对于产品是食品的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来说,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一样需要保持卫生干净。鉴于此种情况,我们给企业的建议是:1.可以高薪聘请专业人员为车间进行生产卫生情况监测。或者采用业务外包方式,少花金多办事。2.聘请专业机构定期检查车间细菌含量,温度情况,卫生安全质量的提高也是对产品成本控制和企业社会责任控制的保证。

(三)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据我们对现有中小食品加工企业调研发现,中小企业主往往因为资金问题(成本控制)以及生产和市场受淡旺季客观影响,往往在人力资源控制上存在一下两种现状:1.期望用较少工资招聘到行业人才。这样做通常事与愿违,企业人员流动特别大而且频繁。在淡季确实能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在旺季时往往因为薪酬不够招聘不到足够的基层生产人员。这是导致很多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多年无法扩大规模的重要原因。2.在企业关键岗位上,企业主用上述方法对待人才,因为其短视行为,为了达到“成本控制”用杀鸡取卵的方式。我们对中小企业的建议是:1.提供福利,提高工资待遇,关键岗位的工资高于平均行业薪酬10%到20%,并且给予五险一金待遇。这样利于吸引行业人才。举例来说,在实际调研中,打工者普遍倾向于选择有五险一金的企业。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忽视这种需求,仅从节省成本的角度出发,导致用工者和打工者两者需求出现市场不对称性,所以,造成人力资源在各个企业间和地区之间的流动性。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打工者一般追求稳定工资和生活最低保障稳定性,因此打工者很在意是否有此福利。提高关键岗位的福利和工资待遇有利于人员产生忠诚感,人员稳定性增加减少人员流失。2.企业最好能提供额外商业保险(意外伤害医疗险、企业年金计划),到关键岗位和重要职员身上。3.在企业中培养全体职工的成本意识,企业应建立一个人人关心成本的文化氛围。企业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应该让每个人都关注成本,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以降低成本。通过跟踪近2年的数据观察,企业主普遍反馈人员流失明显降低甚至无流失,这样做极大地同时增强了企业的其他方面的竞争力。

(四)企业质量成本控制

企业质量成本控制涉及到品质控制的各个方面,并且又会对其他成本控制产生直接或相关的影响。举例说明,我们从最近几年的电视、报纸、微博、微信等媒体上经常看到做良心食品做良心企业的报道,在这些报道中经常看到反面案例,有不少企业因为考虑利润最大化,把过期滞销的月饼元宵,重新包装以次充好,结果导致社会舆论反响巨大,在这些企业名单中不泛有知名企业。因此,我们对中小企业的建议是:1.坚决杜绝废料回填。在原料控制方面,对于企业外购的生鲜料如豆沙、牛奶、奶油等要求控制采购数量。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半订单生产,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学生寒暑假和各大节日如元宵节场量的预估采购量,采购要配合销售,特别把控好新研发产品市场的竞争力。2.对于采购后的材料数量每次进行记录,每年进行统计查看平均每个月需要多少原材料,下一年再次采购的时候可以避免采购材料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3.每次生产剩余下来的废料一定要及时销毁清除,不能用来重新制作产品,防止废料产品上市对企业的名誉造成影响,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

(五)社会责任成本控制

从上面已谈到的关键成本控制中我们看到,现代企业成本控制不止材料控制,人工成本和机器折旧等传统控制,还包括环保成本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控制,在企业社会责任控制这一块,建议企业主利润去“最大化”控制,做到恰当化控制就有可能接近于最优成本控制。因为“利润最大化”会在成本控制中导致各种盲视行为,从而出现馅料回填等不良事件影响社会形象,短期追求眼下利润最大化会制造企业长期生存的各种陷阱(环保,用人,社会责任等)。比如,如果不进行环保成本的增加,接踵而来的是政府的检测和罚款,企业应使用环保包装物,在生产车间使用低排放省能源的生产机器,防止高污染高辐射的废料流入社会,形成二次污染。

(六)加快成本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在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经成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其降低成本的意义是古板的旧手段所没有可比性的。因此,企业应在适当的财务,材料和人力资源,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规划,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建立,减少企业的碎片,盲目投资,重复现象。

五、结论

只有在各方面都做到了成本的完美控制的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力上,产品吸引力上拔得头筹。不会出现大量材料浪费和人工损失的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才是真正有潜力和投资价值的稳定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让每一个中小食品加工企业都必须进行相关的精力投入让企业做大做强,越来越好。

作者:赵远堃 初国清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敬平.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及其应用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2014.

篇8

关健词:企业管理课程特色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S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食品工厂企业管理对于食品企业产品的食品质量安全、成本等都有重大影响,对于提高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调整、充实、完善、优化《食品工厂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这不仅是理论上的需要,更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它对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掌握系统、实用理论知识的食品企业管理型人才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培养食品企业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使学生具备食品加工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管理技能)。我们对《食品工厂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包括课程特色、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以下是我们的改革实践。

1 突出管理课程特色

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重点,在掌握、理解食品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原理的基础上,把专业知识与个人发展、企业发展、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了拓宽和加深专业知识,向学生传授一些来源食品企业生产实践、社会、有针对性和应用性的专业知识。如结合不同产品的食品企业横向课题的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工厂改造设计、企业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管理技术等技术工作。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及制定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写QS、ISO9001、ISO22000、HACCP认证材料等食品企业管理工作。

该课程主要是根据食品行业的特点,企业的特点,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培养、提高学生对食品企业管理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有意识的开展创新活动。了解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在技术开发涉及面是很广,企业注重有实践能力的员工。

培养学生了解企业的一些特点:尤其是企业注重现实生产力,现实生产力是体现在工程化、成熟化、配套化、商品化、市场化、效益化、产业化;

突出了广东海洋大学和地方海洋特色。以水产食品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等为主,尤其是水产品安全质量管理。因广东的水产食品出口企业多,水产食品安全质量控制要涉及很多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和食品科学和技术知识。

2 重视能力培养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食品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大部分是到食品企业从事管理工作。重视食品加工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素质(管理技能)的培养教育如: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食品加工企业技术技能是由多要素、多层次、多学科组成的综合体,是知识的集成、整合和创造。应具备以下的能力:工程意识、工程实践、工程能力;融会贯通应用知识,综合素质能力;综合应用知识满足工程需要能力;硬技术和软技术的研究能力;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能力。

食品企业技术技能的具体体现:能够掌握并且融会贯通,综合应用以下的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和食品科学和技术知识。(1)食品安全管理及其相关术语。(2)HACCP原理、食品安全危害识别及评价技术。(3)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措施及影响控制措施评价的因素。(4)控制措施在食品组织中的应用。食品科学和技术术语。(5)食品分类知识。(6)食品工艺及其特性。(7)食品卫生控制程序。(8)食品工厂设计(用CAD软件制图)、食品工厂、食品车间布局原则,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9)食品安全危害(分类及其在不同产品、过程中的存在)。(10)食品感官、理化、微生物检测技术、常用检验方法和设备。(11)食品安全标准、产品技术要求。(12)食品产品企业标准制定。(13)食品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人际技能的内涵远比领导技能广泛,因为管理者除了领导下属人员外,还得与上级领导和同级同事打交道,还得学会说服上级领导,学会同其他部门同事紧密合作。管理人员工作基本手段:指挥,激励,有效沟通。具体体现:决策艺术;用人艺术;指挥与激励艺术;集中精力抓主要环节的艺术。

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之复杂性的能力。具体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风险的能力,等等。

3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通过调研分析食品加工企业对毕业生人才需求、专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要求、素质要求,优化课程教学涉及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的内容。(食品专业毕业生到食品加工企业的专业岗位一般是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

食品企业技术管理工作内容有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工艺革新;技术引进等。

食品产品开发研究内容有(1)研究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2)依据科学研究试验数据、工艺路线,制定工艺参数,设计配方。(3)研究食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4)研究新的生产技术,开发新的食品资源和新品种。

编写项目的可行性报告,项目技术评价如技术、工艺、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耐用、适用、节能、环保等。

食品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内容是按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质优价廉的产品。完成生产计划所规定的目标。(产品品种、质量、产量、成本和交货期等各项要求)。合理组织劳动力,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物资、设备、能源管理。综合性应用技术和管理体系,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采用ERP系统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的能力。

食品企业品质管理工作内容有现场品管,食品卫生与检验,制定(修改)QS、HACCP、ISO9001、ISO22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制订(修改)食品产品企业标准。我院《食品工厂企业管理》课程,使用教材是张凤宽主编的《食品企业经营管理学》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在保证课程内容科学性的前提下,我院结合产学研合作项目,这些项目的水产食品加工企业分别是通过欧盟注册、HACCP、ISO9001、ISO22000认证,国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等水产食品加工企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已越来越多地渗人到食品工厂企业管理中来, 如以计算机为基础, 进行生产计划编制、生产组织和库存控制, 并对销售管理、技术管理、成本管理等进行集成的管理系统等。必须在食品工厂企业管理课程中补充这部分内容。食品企业技术管理的技术改造;食品工厂设计等工作也要了解、掌握一些计算机软件在食品工程设计的应用。上述表明, 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 不断地更新食品工厂企业管理课程的内容, 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4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重视教学方法研究,把培养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启发式教学。在系统传授知识的同时, 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主要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采用案例教学方法

重视从实践的案例及评析,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进行综合锻炼和培养。

如因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导致损失的案例:某水产食品加工企业出口日本水产加工食品,因水产加工食品含有鸡蛋成份没有标明, 被罚款,给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评析:因鸡蛋对某些人会造成身体过敏,危害身体健康,相对这些对鸡蛋过敏的人, 鸡蛋就是不安全的食品。

对策:出口水产食品加工企业要熟悉进口国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法规, 包装袋标签要全部标明食品的配料成份。

4.2 重视能力培养教育

注重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使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于实际。如根据学生在食品企业品质管理的岗位,由学生在IS022000标准自选一个条款, 学生作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应审核项目 ,应检查或提问内容有哪些?根据IS022000编写一个程序文件。教师和其他学生参与点评。

在能力培养教育同时也要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长处,让学生去发展他的长处。如根据学生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背景对未来在食品企业就业的规划。有兴趣从事哪种工作(产品研发,品质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工程设计,市场营销)等。有何优势、问题?学生提前准备,上讲台讲课时间10-15分,教师和其他学生参与点评。

4.3 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管理类课程,对没有工厂管理经历和经验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过程中,我们不时地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已学过的知识,也可以是即将讲到的新问题,也有综合应用已学过的知识。通过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跟得上教师的讲课节奏, 帮助学生去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食品企业综合管理能力。

4.4 结合问题进行探索

讲授中,结合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解法的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对一个问题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这样既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9

1、群体性餐饮经营活动,其实就是指餐厅。因为餐厅里面一般都有很多人一起吃饭,就是指在某一个,大型的场所召开集体性的大型的年会或一些活动就叫餐饮经营活动。

2、无论是叫“餐饮管理公司”还是“餐饮公司”其具体经营范围要看是否获得相关卫生和质监的专项许可,销售定型包装食品需要获得工商部门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可经营有固定密封包装类食品),如果是餐厅、饭店要获得卫生监督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可制售中西餐、小吃等),而生产定型包装食品、糕点、粮油食品、熟食肉类等,即我们通常意义上的食品厂,则需要到质监和卫生两个部门共同办理,获取专门的“食品加工生产许可证”(可加工销售肉类、粮油制品、定型包装食品等)。

3、而品牌与专项许可证是两个概念,即使是普通的贸易公司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品牌,至于生产可以采取委托加工的方式。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据我国卫生部12月1日通报,截止到11月27日8时,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三鹿奶粉和其他含三聚氰胺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为29万余人。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儿童食品的安全与否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能否达到最佳状态密切相关。在生产、加工、贮存、流通和消费的诸多过程中,儿童食品都有可能受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进而使儿童食品的安全发生问题。

我国“婴幼儿食品标准”已经在两年多前开始再次起草制订,目前正在修订过程中,但因“三聚氰胺事件”的出现,将推迟公布。虽然“三聚氰胺”不在“食品标准”的内容之中,因为“三聚氰胺”并不是简单的食品质量问题,而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但是,“三聚氰胺事件”使制订“标准”的科学家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标准”应更结合最新的科学概念和更关注生产加工和贮存等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的要求应该是,满足营养素对人体的需求的同时还应该是安全的,对此,科学家有责任使其更加符合科学和现实情况。

风险评估能有效地控制食品安全问题

“无论是政府、食品加工企业还是消费者,食品安全问题是不容讨价还价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对政府和食品加工企业都非常重要。”目前,联合国设有全球风险评估机构,其中包括: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农药残留联席会议、微生物风险评估联席会议、特别咨询专家组。

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主动行动,重在预防,对此要求食品加工企业必须提交安全性数据。在欧盟和加拿大等地风险管理机构也在发挥着作用。在全球风险评估促进了国际法规的发展,2003年的调查中发现,99个国家都设有霉菌毒素的法规,比1995年增长了30%。

我国应尽快建立多项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机制

我国大部分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都是和国际标准一致的,或是来源于国际组织标准。但不得不承认,我们起步较晚,有些法规还没有完全覆盖婴幼儿营养品。这里当然也包括我国目前食品卫生标准中对致病菌的要求几乎是一概为“不得检出”等问题,从而降低了标准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篇11

[关键词]移动物联网;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以传感器和智能终端识别为代表的信息自动生成设备的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感知、测量和监控等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物联网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其意义已经超出了通信技术的范畴,而是成为了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的结合点。我国政府已经把物联网列入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物联网产业提升至国家战略。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政府和人民始终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建立安全可靠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是社会和人民的迫切要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中,确保食品生产、库存、配送和销售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成为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研究的热门问题。

2物联网技术

自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Ashton教授在1991年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以来,物联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赞同,特别是近年来,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目前对物联网的定义没有一个准确和权威的概念,大多数人公认的定义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和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必然会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其含义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物联网仍旧是基于互联网基础上,是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二是物联网的用户可以是任何物品,不再局限于人,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都可以进行信息交换。物联网的技术主要依托于通信和感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物联网可以看作是传感网、互联网及移动网有机结合的产物,其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以传感器网络技术为核心[1]。

3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是基于自动识别和信息技术,将食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的整个链条中的信息,通过互联网、终端机、电话和短信等途径实时呈现给用户和消费者的综合管理平台。食品安全的追溯涉及多个生产主体和销售主体,理论涵盖多个学科,所以需要各相关主体共同参与追溯系统,才能实现食物链的追溯[2]。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要求:①在各个阶段记录和储存信息;②对食品身份的管理;③加强企业的内部检查;④第3方的监督检查的介入,包括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独立的第3方机构的检查;⑤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信息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食品溯源系统所收集的即时信息;另一方面是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及其产品的以往声誉等既往信息。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常用技术有一维和二维条形、RFID电子标签技术等。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特点:①溯源流程的透明性;②溯源层次的多样性;③溯源信息的标准性;④溯源数据的保密性;⑤溯源数据的及时性;⑥溯源操作的灵活性[3]。

4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平台架构

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涉及食品的种植(养殖)收购环节、企业加工(包装)环节、储存和物流环节和销售环节等。本文重点研究将移动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食品的种植(养殖)、原料加工以及物流和销售等领域,以提升食品原料质量和食品加工自动化程度,实现食品全程质量安全追溯。本文综合实践调研和业内研究人员的数据,结合上述可追溯的各个环节,构建一个能够提高食品生产质量,给予用户和消费者可查询条码,能够接受社会大众监督的平台,系统研究技术路线框图如图2所示。从技术路线图可以看出,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由溯源信息编码、可追溯点信息、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库(采集端)以及数据信息监控系统(MCGS)组成,溯源信息编码也就是条形码,是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终端表现形式;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库是各基本溯源单元信息;食品全程追溯系统还包括终端数据采集系统、智能手机采集软件、MCGS食品加工监控系统。下面对重点的几个部分进行研究[4]。4.1食品信息采集端在养殖(种植)过程中的信息采集主要采用Android技术开发智能食品日志软件,用来记录食品的养殖(种植)活动。将采集到的温湿度信息通过WiFi协议传输到移动手机端,同时将信息通过HTTP协议传输到服务器,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采用DES加密算法对手机端传送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使用智能手机的GPS定位功能对养殖(种植)户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地理位置信息同样上传至服务器。在企业生产端的信息采集主要利用MCGS组态软件构建,通过构建生产模型,生产工人将生产信息录入模型后,生产信息经Modbus协议存入数据库。企业生产者向各个生产车间发送指令,并且将生产信息上传至网络服务器进行公示,同时为实现质量安全追溯,需确定食品安全各追溯单元要采集的信息,并通过追溯码的形式实现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5]。4.2食品追溯信息点的编码与标准食品生产的产业链较长、各食品领域的行业标准不统一、食品自身生产工艺复杂使得食品的质量保障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必须严格控制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良好的食品质量,应尽快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同时由于影响食品质量因素比较多,应该找到食品质量的关键质量控制点,以此来确定可追溯信息。食品追溯信息点的编码采用追溯条码,具体使用EAN/UCC-128条码技术,该编码原则对养殖(种植)户、流通和加工节点、生产地和生产批次码、追溯码和商品码等的不同主体码的编码规则进行了预先定义。随着食品生产的流程:采集收购加工物流销售,将各个环节的追溯点信息记录到对应的标签上,同时通过RDIF技术,将信息同步上传至服务器数据库,向相关企业和用户(消费者)公示。增强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设立若干的质量关键控制点,基于HACCP原理,对关键的质量控制点进行标准化,通过概率化的危害分析确定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确定关键质量采集点,为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的构建提供支撑[6]。4.3食品加工环节食品加工信息是构建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的最后环节,这个环节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进行集中整合,是食品安全需要重点控制和管理的关键点。每个食品的加工环节对应的工艺都不尽相同,所以从生产过程数据监控的要求出发,可进行基于MCGS组态软件的生产过程数据监控软件,通过对Modbus和TCP协议的二次开发,实现食品加工环节数据与管理数据的互联[7]。

5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移动物联网在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重点给出了系统平台构建的技术路线,构建的系统能够实现对食品信息从原料到产品的各个环节的追溯,对食品安全追溯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倩,张盛,林孝康,等.物联网:发展、应用及关键技术[J].电讯技术,2012,52(12):1990-1997.

[2]陈文静,李晗林,曾玉荣.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发展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6):28-32.

[3]赵岩.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28(18):22-24.

[4]张沙清,郭建华,杨玉法,等.基于物联网的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系统[J].软件,2013,34(12):6-9.

[5]周唯,刘冬,刘会师.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的研究与设计[J].软件,2013,34(12):22-25.

[6]王宁,黄立平.基于信息网络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3):126-129.

篇12

2 食品安全管理概述

2.1 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安全所代表的是食品本身无害、无毒,达到相应的营养需求,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任何慢性的、亚急性又或是急性的危害。食品安全同样是一门专业研究,是包括食品制造和储藏环节保证食品安全、避免污染物的出現、防止出现食物中毒等问题在内的跨学科领域,因此食品安全显得非常重要。

2.2 食品安全管理的概念

针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具体含义,当前学术领域依然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而是将食品安全管理概括成:食品安全管理所代表的是政府有关机构在食品市场之中,运用组织、规划以及领导等形式,针对食品原料、添加剂等其它物料的购买,食品加工、运输以及消费等环节实施合理的协调,使得整个食品市场能够平稳地运行,确保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达到社会利益目标的环节。

3 中、美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对比

3.1 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美国本土的食品安全可以说被全球人类所赞许,这是受美国相对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所影响的结果。1906年,美国出台了首个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食品和药品法》,在其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美国政府部门一共出台与修改了35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其间关联性最大的法律有7部,不但有综合性的《公共卫生服务法》《食品质量保护法》等;同时还具备极为具体的《禽类产品检验法》《联邦肉类检查法》以及《蛋类产品检验法》等。以上规章制度大致涵盖了全部食品以及有关产品,同时为食品安全确定了相应的加工标准与管理流程。

3.2 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2009年6月1日,我国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废除已经运用了13年之久的《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法》中明确了我国食品安全具体的分工和协调相互整合的管理机制。监管的主体大致有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其间涵盖了中央、省、地等政府部门。除此之外,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监管主要由国务院农业行政机构具体承担。

3.3 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与美国对比所存在的不足

3.3.1 法律与标准是能够确保食品足够安全的重要保障,中、美两国食品安全法律与标准体系构建层面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差异。美国高度关注相关标准的确定工作,政府部门每年会拨出7亿美元的费用以扶持食品安全标准的分析与确定,将以维护健康安全为主要目标及所对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当作标准化战略的核心领域。我国虽然明确了部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但是很多标准使用时间较久,缺少一定的可操作性与合理性,在技术内容层面和WTO相关内容与CAC标准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3.3.2 食品安全组织体系层面,我国大都依托有关机构的分块监管,未产生能够展示整个环节监管需求的协同体制与统一制度。在现实的管理环节上,大致展示为职能部门的相互交叉,即部门太多,重叠管理。比如,猪肉在摆到餐桌之前,需要通过农业、卫生以及工商等10个不同部门的检测,人们以为一定能够吃到安全放心的猪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依旧发生了类似瘦肉精、注水肉以及垃圾猪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

3.3.3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层面依然有着许多不足,例如缺少食品安全的系统管理和评判材料,其展现形势往往为我国食品里面非常多的污染状况家底不清。食品中所含有的兽药与农药残留及部分生物毒素所引起的污染缺少相应监管材料,其中一部分是对于健康造成较大危害同时在贸易过程有非常敏感的污染物。食源性污染是当前我国无法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要素,然而目前依然缺少对于食源性危害的充分监管和评判材料。在由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危害层面,美国CDC通过自行监管网络对其实施监管与评判。除此之外,美国还创建起了相对稳定的监管网络与相对完善的食品与污染物监管数据库。

4 美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4.1 完善我国食品管理体制

当前,需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食品安全具体状况入手,设立跨机关的全国统一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更深入地理清相关监管机构责任,遵守某个管理过程由某一机构管理的原则,运用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模式,使食品由田间至餐桌的全过程均可获得科学的管理,进而确保食品安全。

4.2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美国的法律体系涵盖多个层面、多个行业,会对全部输出到美国的食品加工公司与国家造成巨大影响。法律所体现出的食品安全管理观念变化对于其它国家,特别是中国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所以,我国食品安全法律的制定与修改,可分析其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立法的宗旨,逐渐健全有关的法律体系。

4.3 构建食品追溯体系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组成:第一,创建极为严格的记录管理。食品制造公司的记录是进行食品追溯的重要基础,是确保制造运营人员确实记录顾客所关注所有过程的相关信息,便于后期查询。第二,创建高度透明的查询管理制度。顾客可以在所需买入的产品包装中查询对应的编号,在购物环节或在购买以后在查询系统里录入编号,以便能够清楚的查询到有关的信息。

4.4 健全食品安全标准

第一,需要创建相对完善的国家标准、企业安全操作守则以及安全标准等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食品加工的足够安全。第二,创建相对完善的食品品质安全监测系统。当前,我国的农产品监测以及监测体系依然相对薄弱,所具备的质检单位数目和全社会需求量有着非常大的缺口。同时,还存在区域分布不一的问题,需要不断增加投资,设立更加多的具备较高水平的检测单位。

篇13

关键词:肉类食品 安全监督管理 对策

肉类食品是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大众消费品,也是当前存在高风险患的食品类型之一。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均对肉类食品安全进行了专项整治,也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肉类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依然存在,表现为生猪养殖的源头治理还不到位、生猪定点屠宰场存在私屠滥宰现象、一部分未经检疫的肉品非法流入市场等。以上问题的出现,将严重影响到肉类食品的安全,进而危害到各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此,笔者觉得应当采取以下对策加以防范。

一、严格实施肉类食品安全责任制与追究制

要高度重视肉类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将肉类食品安全监管纳入到各地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建立其相应的监管机制,规范各政府部门在肉类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所负有的重任,尤其是要确认主要负责人所应负起的责任。要尝试建立肉类食品安全评估机制与责任追究机制,对其中所出现的失职行为应当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依法和依纪进行查处。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之规定,加大对肉类食品制假售假人员的打击力度,严肃惩处违法犯罪团伙,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相互衔接,防范出现徇私枉法等违法行为。

二、建立健全肉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要依据中国肉类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要求,尽快制订出肉类食品的国家安全标准,从而形成不仅符合实际,而且又符合质量卫生标准的我国肉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快清理和肉类食品安全相关的产品与卫生标准,从而切实解决标准间有可能出现的交叉与重复等问题。要积极向社会普及肉类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肉类食品企业负责人的标准化意识以及质量意识,引导企业形成标准化体系,加快企业管理能力与产品质量水平的新提升,从而落实企业实施标准的自觉性。

三、建设完备化的动物检验检疫体系

要大力规范生猪屠宰活动,形成更为科学化的屠宰检验检疫机制,进行宰前违禁药物检验制度,重点整治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生猪,依法处理非法地下屠宰点,大力打击加工病死或病害生猪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据目前的免疫标识机制,建立健全畜产品安全追溯机制,让屠宰企业能够形成屠宰加工和生猪进出场台账,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一查到底。

四、规范肉类食品加工与经营管理机制

对于尚未得到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以及生产许可证的肉类食品加工企业进行集中整治,从严把好市场准入关。对于已经获得营业执照与卫生许可证,然而却不符合基本准入条件的,难以保障质量的肉类食品加工企业加以整顿与规范,并且查处使用病死或者病害猪肉加工肉类食品的行为,指导肉类食品加工企业提升检测能力,确保合格肉类制品能够出厂和上市。要实施好食品添加剂备案办法,坚决打击各类运用非食品原料或者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非法加工行为。要进一步清理规范肉类食品企业的经营主体资格,实施肉类食品企业的进货台帐以及索证索票等相关制度。

五、积极加大肉类食品财政投入保障

各级政府均应将食品安全资金纳入到公共财政之中,列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这些资金用在全方位、多层次地解决广大民众所关心的肉类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整合涉及到肉类食品安全检测的相关资源,健全检验和检测体系;在落实肉类食品安全信息监测体系与信息通报网络平台等经费的基础上,全面运用目前的资源,建立起一批肉类食品质量检测中心;不断健全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从而实现硬件资源以及检测信息的共享;要继续加大执法队伍建设,对肉类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者实施专业知识的培训,从而提升执法队伍的素质。各级政府要积极运用相关措施以扶持肉类食品企业,帮助其做强和做大。对于缺乏资金的肉类食品企业,应当尽力在信贷政策上加以大力支持,对其给予贴息贷款等方面支持,切实帮助其走上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之道。

六、结束语

总的来说,肉类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也是在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必然会碰到的问题。尽管其中尚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但有了党和政府的充分重视,有了相关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通过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的肉类食品安全监管意识,在具体工作中充分汲取与积累经验,切实堵塞各类漏洞,完善法律法规,必然能确保肉类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实施,从而提升中国肉类食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保证我国肉类养殖业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 伟. 确保肉类食品安全措施之管见[J]. 商业经济,2004(10).

[2]汤 云,朱云松. 加强肉类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建设的对策[J]. 肉类工业,2007(2).

作者简介:

陈军 男 学历:大学本科 1981年6月 职称没有目前是官方兽医 研究方向:动物防疫检疫及肉类食品安全。

上接第314页

的印迹,第二是“无形”,在没有商标概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消弭自身所存在的差异性,用趋于原始的基本形状取代各种花哨的工业设计,使用品的外形趋于最简化的状态,消除使用者对于不合理外形的消化障碍,从而获得他们在使用之时对于原产品的亲近之感。

幽玄对于颜色的理解几乎等同于神道的索求,把对色彩的原始感觉分为两种色系、四种基本颜色:赤、黑、白、青。一种是自然色系,这是两组颜色在明与暗,显与晕之上的基本对立。白色象征圣洁;黑色象征沉默和地狱和叛逆的禁忌之美;青色隐喻山阑和青黛,象征着希望、庄重和坚强;赤即红色,作为日出之国图腾的基本颜色,象征着炽烈。这四种颜色代表着日本国和日本民族的基本颜色选择,另外作为四种颜色的一种综合,暗哑的灰色也广泛出现在日本各种非正式的场合,甚至成为主色调。总体而言这几种颜色的色调偏冷,隐含在日本民族略微冷峻的性格之中。Muji的黑白灰设计风格正式对此的直接反映,大量哑色的使用,反映了设计师所希望表达的最深层次的民族性格。

幽玄讲求禅宗之中三个重要的概念:wabi、sabi、shibu。“Wabi”指的是空寂和朴素;sabi意为幽雅、精炼;shibu指内敛的中和之道。它三者合一归于素朴,伸张对于回归自然的诉求。以此探寻空寂和宁静。基于此,Muji设计师充分展示了物性的尊重,大量自然材质的使用,一方面是对于自然与人调和的圆融知觉,二是对自然材质的珍爱,进而在第三方面通过这种素朴的况味来追索其内在性灵之美。

对回归自然的钟爱,一方面是回归自然理念的索取,同时另一方面也是岛国居民因为居处狭隘自然生出的物尽其用理念的绝佳反应。所谓“幽而玄”,仅从字面上而言便有狭小格局中巨大意境的概念在其中。从古今和歌集到十八世纪勃兴的俳句,再到二十世纪迅速发展的私小说,仅从日本文学的位面上即可见一斑,日本的艺术家总能够并且总希望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创作,从而在一种被束缚的状态之下获得超脱的。Muji的设计师们很好地发挥了这一特点,细格储物袋和储物柜的发明,复合功能床具的广泛使用,香薰喷雾的革新,无一不代表着对于功能最大化和所见即所得的孜孜矻矻。

四、 结语

铃木大拙说:“日本人最擅长的,是用直觉把握最深的真理,并借表象将此极为现实地表现出来”。Muji风格正如此言,在追寻传统的道路之上准确第把握住工业化时代简洁明快的审美诉求,由此创造出直观透彻的简单美感,以及与这种美感相贴切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朱锷 日本平面设计 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

[3][日]田中一光 设计的觉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14

【摘要】文章阐述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有关目前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恶果;分析问题的原因及其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作用;评析;现状;措施

近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现代化程度日趋提高,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由于其使用不当带来的层出不穷的问题。致癌物苏丹红1号的亨氏美味源辣椒酱产品,致人体肝脏细胞的DNA突变。龙口粉丝一些厂家违规使用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对玉米淀粉进行增白,同时很多厂家产品还被检出“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接着美国爆发了宠物食品中发现的三聚氰胺致宠物中毒事件[1],随后我国也发生了 “三鹿婴幼儿奶粉”致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的三聚氰胺事件……一时间举国对于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心存疑虑。此时个别企业为了迎合民众的心理,故意在食品包装上注明“本品不含任何添加剂”,此举更是误导了一些民众认为食品添加剂为不安全因子的错误想法。

何谓“食品添加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43条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以及《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强化剂分别定义为:[2]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为防腐或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物质,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加工和原料处理过程中,为使之能够顺利进行,还有可能应用某些辅助物质。这些物质本身与食品无关,如助滤、澄清、、脱膜、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和发酵用营养剂等,它们一般应在食品成品中除去而不应成为最终食品的成分,或仅有残留。对于这类物质特称之为食品加工助剂。

可以很肯定的说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含有食品添加剂,而且合理使用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以及对食品都是有益无害的,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的色泽、便于携带、易于储存、食用方便,对于生产者来说,使用食品添加剂可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生产效率,延长食品货架期,是食品以较好的品质实现商品价值。相反不使用防腐剂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因为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引起食物中毒。另外,防腐剂除了能防止食品变质外,还可以杀灭曲霉素菌等产毒微生物,这无疑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我国卫生部最新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2008年6月1日起使用)将食品添加剂分为防腐剂、甜味剂、面粉处理剂、漂白剂、抗氧化剂等23种。[3]

既然食品添加剂是国家所允许的食品辅料,那么为什么会频繁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呢?客观的说,凡是经过国家批准,按照规定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相对安全的,因为它们均由医学专家对其毒理进行评价,然后由全国各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讨论审定,报国家质检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由卫生部。因而,可以说被列入使用名单的食品添加剂是非常严肃的确定下来的,并严格规定了使用范围和最高使用的限量的

下面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 食品添加剂的超限量使用

1.1 面粉处理剂:有助于面团筋力和机械加工性能,还能使面粉脱色漂白、杀死微生物等,我国使用的有过氧化苯甲酰、溴酸钾、L-半胱氨酸等6种[3]。但是过量食用过氧化苯甲酰时,肝脏会不同程度的损害,产生恶心、头晕、神经衰弱等中毒症状。

1.2 甜味剂:果脯蜜饯、饮料、饼干类中能够使得食品口感美感增加,尤其儿童食品中超限量使用更为常见。市场销售的商品糖精实际上是易溶于水的邻苯甲酰磺酰亚胺的纳盐(俗称糖精钠),它是很多需要增加甜度的食品常用食品甜味剂。加拿大进行的一项实验发现,摄入大量的糖精钠可以导致雄性大鼠膀胱癌。一些国家出台法律法规,规定食物商品中如果使用了糖精,必须在标签上注明“使用本产品可能对健康有害,本产品含有可以导致实验动物癌症的糖精”的警示。

1.3 食用色素:是以改善食品色泽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儿童食品增加美感及其他的食品当中为了增加食品新鲜程度和喜爱程度常加入天然色素红曲米红(TR型)色素,辣椒红、叶绿素等,这些色素的加入不但可以增加食品加工的美感,有的甚至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淤的特殊功效(如红曲红)。除天然色素以外,还有人工合成的有机色素,如苋菜红、靛蓝、日落黄、胭脂红等[4]。色素类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常见于人工合成色素的过量使用,比如胭脂红常见于红肠类、酱卤类肉制品中,这类色素超标食用将损害人体肝脏。还有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工色素,可能含有砷汞等重金属,易引起儿童好动、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等症状。

1.4 食品防腐剂:食品防腐剂也是一把“双刃剑”,我国目前食品生产中使用的防腐剂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合成的,以目前广泛使用的苯甲酸为例,国际上对其使用一直存有争议。已有苯甲酸及其钠盐蕴积中毒的报道,欧共体儿童保护集团认为它不宜用于儿童食品中,日本也对它的使用做出了严格限制。即使是做为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防腐剂山梨酸和山梨酸钾,过量摄入也会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

1.5 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氨):常会在油条中过量使用,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铝对人体有害,可造成老年痴呆症。

2 使用伪劣的食品添加剂

合格优质的食品添加剂不但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而且具有增进食品营养、防止食品变质、延长保质期等良好功效,但是如果为了降低食品加工的成本,使用价格低廉品质伪劣的食品添加剂,这样不但取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3 食品添加剂使用超出规定的范围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根据被加工食品的理化性质、感官要求、使用对象等对各种添加剂的适用范围有严格规定。如有些企业擅自在干豆腐、冰棒中加入柠檬黄、胭脂红等合成色素,以增加产品的美感。还有在儿童食品中加糖精、香精等甜味剂,这些都是《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所不允许的。

4 以非法工业原料充当食品添加剂

有关这一方面应该说是危害人体健康最大的。国家严格规定不准以非法工业原料充当食品添加剂,但是某些食品中添加苏丹红和酸性橙等人工合成的致癌性化工染料;在面粉、粉条中添加 “吊白块”进行漂白;“朔州毒酒案”中用甲醇勾兑的散装白酒;部分食品生产单位为降低成本,使用工业级产品。如在面制品中添加工业用碳酸氢钠,成本降低了一倍,

但其中铅和砷的含量严重超标。2008年终于曝光的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造成大量婴幼儿患结石的事件。

接着我们客观的分析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及其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1)食品添加剂的标准不成熟、检测技术落后不利于及时发现非法工业原料,比如近期的苏丹红、食用菌中的荧光增白剂、奶制品及禽蛋中三聚氰胺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都是造成即成的危害之后才发现的。因此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我国已正式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QS标志),这对于加强从源头管理、规范市场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事后监管”管理体制,也将对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从事食品加工的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够、社会责任感不强、或者法律意识淡薄,造成这方面的原因可能有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也有可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使其道德沦丧,置公众利益不顾。因此呼吁有关主管食品安全方面审查的部门能够对从事食品加工的企业采取一些强制性的安全意识及其道德素质的培训,从而提高该领域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及道德修养。

(3)食品加工行业监管不利,也是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比如“三鹿奶粉”事件是由于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因此对食品生产企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实行备案管理的制度,对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实施全过程监控,加强关键环节的检测和管理,防止将相关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用于食品的生产加工,为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提供了技术保障。

(4)对于食品安全部门发现的问题曝光率不高,老百姓的知情率太低,因此常常是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纵容了一些不法分子。因此倡导人人行动起来,天天都是“3.15”的活动,加强舆论监督。消费者在购买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食品的生产厂商、是否有明确的食品配方表以及是否在保质期内等问题。并且对于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工业用化工产品充食品添加剂造成社会危害的司法部门要严厉打击。

(5)目前我们国家的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体制不健全,食品加工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标识不清、来源不清,使得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又一主要原因,因此,呼吁国家主管部门尽快建立健全完备的食品添加剂备案制度,并且严格执行该制度,尽快促使食品质量提升。

综上所述,没有食品添加剂就不可能具有现代化的食品工业,也不可能实现食品的工业化。正确合理的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但会创造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还会通过饮食的方式得到健康强壮的身体。纵观所有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没有严格遵守食品添加剂的规章的违法行为造成的,只有严格执行国家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并且不断完善其检测手段,消费者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没有必要对于食品添加剂持有“谈虎色变”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李臣,周洪兴等.三聚氰胺的特性及其检测[J].农产品加工,2009.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自1995年10月30日起施行[M]

[3]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2002年7月1日正式实施[M]

[4] 《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M]

[5] 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M]

[6] 沈向红,丁钢强,俞莎,等.肉禽类制品中人工合成食用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