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旅游主体文化的核心范文

旅游主体文化的核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15 10:08: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旅游主体文化的核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旅游主体文化的核心

篇1

摘要:就当前旅游发展的情况来看,旅游文化产业与娱乐型、消费型产业之间的结合已经很多;但是思想教育与旅游文化建设的结合尚不多见。在文化大繁荣的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旅游业的结合尤为重要,需要一个全新的设计,来打造一个旅游文化与国家政策的融合。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石家庄和文化主题公园的设计,分析从设计思路到规划布局的生成过程,将无形的主题蕴涵到有形的园林中,探讨在和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如何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策划功能划分环境营造和谐

Abstract: On the current social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and entertainment, consumer industry conversion between is so many; but the tourism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much closer relation. Not on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the socialist nuclear. Core value system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is also very important, which requires a new design, to create a travel article, with the national policy of fusion. This article mainly by Shijiazhuang and cultural theme park planning design,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philosophy. From design to the layout of the generation process, the intangible to tangible theme gardens, discussed how to realize a society advocate. Justice core value system in the theme park landscape design features and essence.

Key words: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he theme planning; functional division; environment; cultural theme park

主题公园是现代公园的一种,围绕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主题,由模拟景观和园林环境为载体,向大众提供旅游、娱乐等有偿产品与服务的人造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个开发经营的产业项目[1]。除具备公园的一般要素,主题公园的园区环境还突出地表现一个或多个主题,其规划设计要求环境、建筑与人关系的高度统一,以及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的密切配合。和文化主题公园主要是以满足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应用水体和植物改善生态环境,并尽一切可能满足人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强调景观延续性、多样性和适用性,真正将和谐思想贯穿于全园设计中,在和谐自然生态中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由此获得和谐的社会、人文、艺术环境。

一、确立主题公园的基本理念

1.以适应大众需求为条件

中国当代旅游业进入了大众旅游发展阶段,任何较大的旅游项目若仅仅锁定于高端旅游市场,不以大众游客为目标,就不可能取得成功[2]。主题公园应努力开发适合大众游客欣赏的旅游产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应该是集创新性、娱乐性、大众性、多样性、科技性为一体的娱乐场所。

2.以挖掘深厚文化为根本

旅游对于现代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感官范畴,它更需要上升体现为一种现代精神文明层面的渗透,而现代精神文明更多的是体现在一种文化的熏陶和渲染当中,例如现代企业宣传广告,它传播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经营生产的产品,更是一种企业文化模式的宣传,通过文化的宣传来让消费者认同并接受这种企业文化,这个企业就能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越

做越长。因此,可以说世界一切资源都可以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建设主体公园的条件是适应大众旅游的需求,这并不意味着对旅游产品品位的降低,主题公园建设应紧密结合当代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充分发展当地的深厚文化。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涵盖人类文明的一切行为现象,我们可从科学技术、民族风俗、产业优势、历史文化、认知艺术、情感归属等多个方面来丰富和深化它的内涵,使其逐步具有大众性、文化性、商品性、市场性、延伸性、价值性、传承性、可再生性等独特的文化特征。例如,民歌、曲艺、器乐、剪纸、皮影、图谱等都极为传统,为主题公园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礼乐资源及深厚的文化资源创造了条件。

3.以符合国家政策为依托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主题公园,是指符合国家愿望的,将旅游文化与国家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从思想上体现国家政策的主题公园。完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族素质、和谐人际关系、尊重和保障人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都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目标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建设现代化的和谐文化主题公园,也应该符合国家的基本愿望和政治教育。

4.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理念

1992年6月在巴西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第一个原则指示: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人类应有健康、富有,并且与自然相互和谐的生活[3]。由此可见,“健康、富有,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地生活”是人类发展的公共主题。现代社会的人对健康的理解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疾病”概念了,人们追求的是最新的“健康”理念――全身心的健康。我们不能祈望在物质上人人平等;但在健康问题上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应该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公园设计从这一理念出发,也是这个主题公园的一大特色。

5.以实现社会和谐为目标

和谐社会目标的任务体现在“以民为本”,充分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这些目标和主要任务的提出,是经过党和国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努力和奋斗的结晶。建设以和谐为理念的主题公园更应该达到“以民为本”的目标,充分体现民主与民生。

二、通过主题策划实现设计内涵

1.天人合一

主题公园的中轴线在这里回归自然,完美消融在自然的园林风景之中。中华文明优秀而深厚的传统,以中国传统山水格局为特色,以地域文化和场地特色为根基,形成开阔豁朗的景观控制体系,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整个森林公园都围绕着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进行设计,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与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该区以高大乔木为主要造景植物,乔灌草搭配,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群落,同时散养部分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林间分布现代化的低碳环保的节能科技型建筑,作为游客低碳生活的体验模板,以唤起游客保护生态环境、低碳生活的意识。

2.神圣信仰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文化的审美情趣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对于旅游越来越不仅仅满足于自然风景的观光旅游,对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将有更大的诉求。和谐主题公园的建设就是以人们的这种诉求为出发点,旨在创建一个和谐文化文明公园,这个文化文明公园将透过最新的科技,融合视觉艺术不同的方式如三维、四维、五维的多媒体制作,电影,互动游戏,历史考据,短片,标本、展版、文物,场景等,演绎圣经的故事,令游客寓教育于娱乐,感受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心灵感受,让大家亲身踏足人类文明发展奇妙之旅!从思想上深入,也可以是一些诗歌、小说、一些铜管乐队等,通过各种方式来给游客灌输一种思想,让和谐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种信仰。

3.民主民生

回望两会,感受最强烈的有两个词:民主、民生。以民生促民主,以民主保民生,成为今年两会最突出的特点。发扬民主、改善民生,民主和民生犹如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共同给力中国加速发展的车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公园的主题策划也应时刻围绕着民主、民生,因此,主题公园的设计紧密围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

4.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因此,在绿地景观营构时,不仅要注意植物的自然生态特性,更要考虑城市的特殊生态条件,才能保证植物生长茂盛,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联合报社启动“百万家庭节约环保行动”,向游客发放环保布袋子,倡导“环境与人类共存,健康与环保同行”,为建设节约型家庭、节约型社会作贡献;请游客体验科技型的节能环保样板房的各种功能,让科技和低碳同行。

三、通过功能划分实现设计目标

公园的空间分布可以通过划分功能区来实现设计目标。突出城市特色资源,挖掘文化底蕴,创造人文景观,打造公园绿地精品,形成城市园林特色。

1.崇和仰圣区

用“三道并流”的形式来集中体现和谐文化。园区内的三方分别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头像、孔子和众弟子周游列国群雕、还有一尊神情悠然自得的“吉祥卧”式卧佛,分别代表道家、儒家和佛教[4]。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由此可见,儒、佛、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完全一致。简而言之,“三教合一”实现了这三道的交汇、融合。这也是古往今来多少圣人一直在苦苦寻求三道合一的方法,意欲构建的一种和谐共存的思想。

2.智尚仁和区

(1)务实廉洁

“主题公园”是一个城市深层次文化底蕴、文化氛围的表露。基于此,在主题公园内,融入古色古香的古典文化内涵和现代时尚元素气息,以爱祖国、讲诚信、树廉风、促和谐为主线,精心打造思想道德、戏曲演艺苑、廉洁之花苑以及诚信文明、道德廉洁两条长廊,通过石雕、木刻、书法、橱窗、电视等多种艺术形式,宣传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涌现出得各类典型模范人物。

(2)慈善与感恩

倡导“兴公益,泽社会”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对慈善事业价值的认识。市区内的学校、医院企业、社会组织都能够在这里定期开展慈善义卖、义演、义诊、义务咨询等慈善公益活动;爱心人士、公益组织也可以聚集到这里进行公益经验的交流和分享。慈爱园将成为石家庄市民认识慈善、了解慈善、传播慈善的平台,成为一个慈善事业的宣传阵地,成为石家庄慈善文化活动的热点地带。

(3)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长长的千米文化古栈道上的成语小故事又以另一种方式诠释着中华文字的精辟和凝练。在这里,和谐就是一种状态。

3.奇石、雅石、盆景共赏区

以石会友,天下共赏。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当今社会,赏石的风气更是遍及全国,奇石异种发掘的很多,可以说是繁星灿烂。主题公园的该区内放置无数没有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会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奇石采天地之精华,得人间之灵性,以绝无雷同的个性为特点,以自然天成论为上品。使每一件石玩精品都达到形奇、色美、质佳、纹丽、座雅、名切,每一款奇石在整体上协调统一,具有特定的主题、意境、或捉摸不定的美感,体现了很高的文化品位。

该区还建有亭子,旁边立有上百棵具有多年历史的阴沉木,在阴沉木之间穿插着盆景和钟乳石。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强,赏石、赏景给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平和心境的广阔天地。

4.“荷塘月色”区

荷花是中国人熟悉和喜爱的植物,也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莲子和莲藕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莲子还是传统中医的一味良药,荷叶除了餐桌上的用途外,还是孩子们在夏日里游戏嬉闹时的一把遮荫碧伞。总之,荷花渗透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又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歌咏的对象。

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荷花还是重要的造园要素之一。作为一种寻常的植物,荷花遍布大江南北,为普通百姓所接近;但它不寻常的品格又令人肃然起敬。对于它,中国人有着特殊的理解与感情,是中华文化的典型符号之一。和谐精神的完美体现,用谐音来表意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常见的形式。“荷”恰与“和”、“合”谐音。它暗示了荷花背后种种美好的寄望: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心态的平和;人的灵魂与肉体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等等。

5.燕赵和韵区

对发生在河北地区的符合中国主流文化的传统故事和模范人物进行介绍,以展现燕赵大地上的社会和历史风尚,同时对燕赵民间文化进行介绍。通过园区里的雕塑、石刻、影壁、蜡像等,全方位地展示中华独特的文化风貌。游人可以在每一个转身、每一次起步发现故事,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邯郸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二十四个砖墙围成八卦阵,中间是个八卦图,每个墙体上一个图谱,有口诀、有注解,或是二十四个真人大小的石雕,目的是让游客可以按照图谱练习太极拳。唐山皮影艺术展,其唱腔为板腔体,主要板式有:大板、二板、二六板、紧板、快板等,伴奏音乐主要是四弦、二胡、扬琴、大阮、唢呐等,表现舞台及各种戏剧人物的不同情绪等。藁城宫灯,无极剪纸,井陉拉花,辛集皮贴画,常山战鼓,晋州官伞,栾城的抬花杠,西宫大蜡会。

6.牌坊和六尺巷

牌坊,一种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形状像牌楼的建筑物,旧时多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现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标志。位于公园内的牌坊,石砌整块雕刻而成,上刻有古人书法体“知恩报恩”四字,以此四字为做人准则,来回报社会。六柱五开间的门楼式牌坊,流檐飞脊、斗拱花翅,梁、柱前后均饰以龙纹镂空浮雕,图案优美,立体对称,技艺精湛。六尊石雕太狮,倚靠六根白柱,蹲于牌坊基座之上,形神兼备,活灵活现。“知恩报恩牌坊”整体大气、古朴典雅,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而且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等多种艺术于一身,刻有《新二十四孝》的图文简介,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为了沐浴和谐之风,在主题公园内紧接牌坊打造了一条长20米,宽2米的巷子,春风劲吹六尺巷,和谐美德永流芳!通过打造六尺巷,让前来参观的游客更能感受到和谐之风的洗礼,深刻的明白六尺巷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

7.娱乐广场区

掀起唱红歌、唱和谐、传幸福的热潮,与游客互动,让更多的游客加入到文化活动中来,体验园林文明建设的成果。举办“和谐园林”文化活动,通过趣味欢乐、健康有益、参与性高、覆盖面广的活动,展示园林艺术的风采,弘扬和谐融洽的社会风尚。围绕和谐主题,实施“文化艺术节”、群众广场舞蹈大赛;组织开展群众才艺大赛、地方曲艺演唱活动;组织参加《百姓大舞台》群众迎新年欢乐会;开展舞龙大赛、城乡对歌大拜年;欢乐歌舞演出活动,健身舞蹈大赛等。

夜间丰富的活动体验,湖边的亭阁有琵琶、古筝、扬琴演奏等等,使游客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主要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结合城市灯饰亮化,开展地区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实施灯展组织,优秀园火巡演;开展自制灯笼比赛,举办庙会,花会,灯会,杂技表演,民俗活动,民俗比赛。

四、通过环境营造实现设计原则

1.和谐化原则

将公园的几个功能区,按类别在公园的大区域内成“回”字型和谐分布。乡土树种、草、灌、林相结合,疏密相间,共种植乔木成、灌木千株,还有大面积的草坪、色块,绿地与水面和谐相应。实现整体和谐,夜间打造灯光与音乐的有机结合。公园内的湖水与大道路灯及树林景观系统,对公园灯光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打造整体和谐、灯光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使公园的灯光系统与湖面的灯光系统合二为一,相辅相成[5]。公园灯光系统根据音乐系统的节奏、韵律变化而改变灯光系统的明暗与色相,突出其城市自然和谐的主题形象。

2.生态化原则

引滹沱河水进公园,建立园中湖,形状如石家庄市的地图,可以行船,湖边有假山,有山坡,有草坪,有灌木丛,有拱形木桥,湖心亭。保持原本生态与绿色园林式的品质,形成大规模的绿色走廊,对净化空气、消除水体污染、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产生了重要作用[6]。园林内的景色,强调远与近、大与小、明与暗、露与藏的对比,烘托、借衬,更注重疏与密、高与低、俯与仰的搭配,尤重林冠线的变化和色彩调配。强调以植物组景为主,并追求色相与季相变化,特别注意追求形象美、层次美、风韵美。强调景物之间的相互借衬与烘托,并注重外景的亲和、融合、呼应、渗透。在实践工作中,应充分发扬光大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美学观点,加以继承创新和发展。体现了生态性、自然性,达到了水天一色、天人合一的景观效果。

3.园林化原则

漫步园内林荫主道,不时出现的刻有孝、善、礼、廉、智等精美文字的散石点缀其间,与和谐文化这一主题相得益彰,勉人奋进。公园主路的两侧,利用巨石、散置的趣石、石阵、石质小品等向人们展示礼仪文化,并且注重老年和儿童的需要,采用一些富有娱乐性的小品、歌谣等。将篆刻的趣石巧妙运用在崎岖路径中,引人暇想,并做简单的有人参与的美德雕塑,丰富游览的经历,摆设游戏性质的设施加深游人的印象。

五、结束语

主题定位是公园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结合和文化主题公园的实际,在设计过程中融入 “以人为本”、“身心健康”、“和谐社会”的理念;做到主题定位准确、功能区划合理。总之,在主题公园的建设中,要坚持利用自然、保护自然、遵循生态学原理[7],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生物群落,在城市建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科学、文化、艺术美。同时,设计遵循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延承历史文脉,保护稀有林地,整合人文与自然资源,最终达到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共生共长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李萌.论主题公园持久生命力的培育[J].现代城市研究,2010,3(21).

[2]林广思.“主题”――言语构筑的中国当代园林[J].新建筑,2005(4):64-66.

[3]田斌,吴映梅,李正.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J].理论与实践,2011.02.13(435):11-13.

[4]朱丽艳,李百航.攀枝花市仁和公园主题定位与规划理念简析[J].林业建设,2007(4):18-20.

[5]吉立峰,魏一菁.人性的场所――三里河公园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6(3):34-38.

[6]王浩,徐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特色分析――以宿迁、临沂、盐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J].中国园林,2006(6):56-60.

篇2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形成机理

民族地区旅游是一种游客通过进入民族地区,在民族地区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中亲身体验当地民族生活、感知当地民族文化、参与当地民族活动、融入当地风土人情,从而实现游客和民族地区各自需求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活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是在对当地居民、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审美需求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特定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挖掘,依托具有民族身份独特性、民族关系文化性的旅游吸引物的开发、呈现与提升,经过相关旅游产业主体的多元整合和提炼,在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借助当地的基础设施或配套的产业条件及其关联水平等的发展,经过行业协会的组织与运营,加之其他组织的帮扶和协作而形成的。其中,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挖掘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产生的基础;民族地区特色原生内涵的整合与提炼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的根本;旅游企业(企业集群)的发展与壮大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的关键与核心;政府的指导与扶持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与保障;行业协会的组织与运营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的完善与支持;其它组织的帮扶与协作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提升和补充。

二、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

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是其旅游产品的核心魅力所在,但随着当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外部文化的不断冲击以及市场进程的进一步加速,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正发生蜕变和失真。一方面,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随着当地生活方式的变化,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受到侵蚀和破坏,传统文化面临着同化、异化甚至消亡的尴尬境界;另一方面,旅游业竞争的加剧和无序竞争,造成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重复、雷同建设现象,民族地区文化创新能力正面临不断弱化的困境,尤其是很多地方对民族地区旅游产品过度挖掘、过度商品化和过度歪曲移植,导致了民族地区文化失真,丧失了文化创新的原动力,从而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如果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不能得到较好的传承和保护,不能保持民族地区原本的自我精神特质,其旅游产品的优势将灭失,进而危及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民族地区旅游主体间利益博弈面临的困境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由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等组成,各核心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主要利益诉求。当地政府的利益诉求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协调核心利益之间的关系及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当地居民的主要利益诉求是提高自身修养、强化环境保护、增加就业、获得经济利益等;旅游企业的主要利益诉求是在获取高额的利润,同时希望行业规范性竞争。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作为旅游产业的三大核心利益相关者,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应合理平等对待,但事实是,政府和旅游企业处于利益分配的强势地位,而当地居民处于弱势地位,普通群众只是作为劳动力投入到旅游业中,决定了其在利益分配中的话语权缺失。而对于旅游企业而言,追逐利润最大化是其本质,再加上政府监管不严,导致很多对环境、对资源的破坏性、掠夺性开发引发当地严重不满,但其又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利益冲突的普遍存在及利益群体难以调和的矛盾所引发的问题不仅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更会对当地整体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这就需要政府加以科学合理的规范和约束。

三、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创新路径

1、民族地区旅游吸引物、旅游景点、旅游景区、旅游线、旅游区、旅游带的一核多元层级化的整合发展路径

该发展路径是以民族地区旅游吸引物为内核,以旅游景点和景区为载体,以旅游线、旅游区和旅游带为拓展提升和保障的由内而外、由核到面的层级式的整合发展路径。

(1)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核心吸引物是民族地区的精神实质,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核心和根本,旅游吸引物的开拓要摒弃那些歪曲的、粗糙的、虚伪的民俗文化和活动,要深刻挖掘和还原民族特征内涵,继承和发展当地居民的传统社会风尚、民间艺术,不断创新深化主题产品,为游客提供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和文化享受,增强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将带有浓厚民族地区特色的自然人文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2)旅游景点。旅游景点是民族地区旅游核心吸引物的重要载体,民族地区旅游核心吸引物挖掘和提升出来后,需要通过在民族居住区具有典型特色的民族旅游景点来进一步呈现,这样一方面需要突出其原生性和民族性,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其创新性和内涵性。

(3)旅游景区。旅游景区要以民族地区旅游景物、景观为主要吸引物,供旅游者参观游览或开展其它休闲活动,通过旅游景区内系列特色景点的呈现和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等环境改善,进一步彰显民族地区旅游特色。

(4)旅游线。旅游线要以民族地区特定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旅游线路连接区域内各旅游景区、景点,形成景区与市场之间的耦合,以线串点,以点连线,将景区由民族不同特色的游线串起来,构成民族地区旅游空间特色网络体系,进一步呈现民族地区的内涵实质。

(5)旅游区。旅游区具有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统一性,是由若干地域相连的、具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吸引物组成,一般与行政区域相吻合的旅游地域单元。旅游区的建设要结合民族旅游资源的特点,考虑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做好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工作,使民族旅游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6)旅游带。旅游带是旅游区的拓展,是地理位置邻近的、具有相似的人文资源环境、在经济发展上具有关联性和产业发展互动性、以地域群体为依托、跨行政地域的多区域旅游产业密集带。旅游带是民族地区旅游的进一步拓展,旅游带的出现和建设促进了旅游区间的协同。

2、政府、旅游企业、居民、相关组织保障的主体多元的区域联动式发展路径

该发展路径是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当地企业为主体、当地居民为根本、当地相关组织为完善补充的主体多元区域联动式发展路径。

(1)政府。政府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民族地区由于软硬件环境的缺失,导致旅游业发展遭遇瓶颈。政府应通过政策扶持来完善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软件环境和硬件设施,同时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对旅游经营市场的监督管理,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旅游条件和旅游环境。

(2)旅游企业。旅游企业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形成的关键与核心,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旅游企业作为活跃的经济主体应采取各种措施,立足民族地区内涵实质,强化当地居民的互动性,通过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与突破,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

(3)当地居民。当地居民是民族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指向和根基,民族地区旅游中的自然景观只是表面的、浅层次的旅游产品,只有生活在特定环境中演绎、创造和表现独特生活方式和文化风俗的少数民族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呈现内在的、深层次的民族内涵,才能保证旅游业发展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4)相关组织。相关组织的帮扶与协作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提升和补充,其中科研机构与大学院校为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服务支撑,行业协会的组织与运营起到了完善与支持的作用。

3、政策机制、市场机制、文化机制、创新机制多机制综合协调的内在保障发展路径

该发展路径是以政策机制为保障、市场机制为推进、文化机制为提升、创新机制为动力的多机制综合协调的内在保障发展路径。

(1)政策机制。政策机制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民族地区产业政策尤其是旅游政策可在宏观层面上引导或限制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及路径,是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和保障。

(2)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民族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一方面,在驱动旅游经济运行的核心力量――客源市场的整合和拓展中,市场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发展旅游业所需要的资本、土地、自然资源、人才和技术诸要素聚合中,市场机制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民族旅游产业的发展要遵循旅游经济的客观运行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民族地区的旅游形象创建、旅游市场开拓、旅游资源挖掘、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文化凝练、旅游企业培育和旅游公共服务提升中的推进作用。

(3)文化机制。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的灵魂,有民族特色和丰富历史底蕴的旅游产品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节点。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发需要以地区特色文化为支撑,将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融合,才能发展成独特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才能将地区特色文化资源转为区位经济优势,更好地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因此,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地区长期积累的民族文化的智慧与精华,以民族文化支撑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给游客以视觉、听觉和感受上的强烈冲击。

篇3

摘 要:旅游介入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而产生并直接介入其间施加影响的文化。本文分析了旅游介入文化的分类与特点。旅游介入文化的提出为旅游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实践上有助于介入主体明确方向,制定合理而又具针对性的旅游文化建设举措,促进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体验文化;旅游介入文化

一、旅游介入文化的提出

在现行的旅游文化论著中,并无“旅游介入文化”概念,所以提出这一概念,一则缘于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二则缘于旅游文化的实际情况,三则缘于旅游文化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虽然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也给进一步研究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为此,在综合比较众多旅游文化的定义之后,笔者将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旅游文化是人们的旅游体验与介入过程及其产品的总和。这一定义表明,旅游文化是人们以旅游为对象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它既是一个过程――旅游体验和旅游介入,也是一种结果――旅游体验与旅游介入的产品(拙作《旅游文化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6)。这在逻辑上必然导出这样的命题:整体的旅游文化是由旅游体验文化和旅游介入文化两大部分构成的。因此,探讨旅游介入文化是对旅游文化进行深入探讨的必然要求。

从旅游文化的实际情况看,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首要创造者,其在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旅游审美体验、旅游求知体验、旅游交往体验、旅游情感体验等是旅游文化的核心部分。没有旅游者这一主体的参与,旅游活动便不能成行,旅游文化也就无从产生。然而,旅游者并不是旅游文化的唯一创造者。随着旅游活动的展开,那些非旅游者,如旅游服务者、景观开发者、旅游宣传者、旅游规范者、旅游研究者等常常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动机介入到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中来,尽管这些“介入者”的介入行为及其结果在整个旅游文化中并不处于核心地位,但却是整个旅游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将旅游者以参与的方式体验旅游所创造的文化称之为“旅游体验文化”,非旅游者以介入的方式影响旅游所创造的文化称之为“旅游介入文化”,符合旅游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旅游文化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内的研究空前繁荣,构建旅游文化学理论体系的呼声日渐高涨。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独特的概念体系,但目前的旅游文化学很难说已形成科学的概念体系。有的旅游文化学论著以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中介体文化为核心概念[1],这些概念明显来自旅游学和文化学的嫁接;有的旅游文化学论著以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震惊、文化认证为核心概念[2],这些概念亦多从文化学中移植而来。概念是对对象的抽象与概括,旅游文化学的概念体系应建立在旅游文化这个实体之上而非其它。因此,旅游介入文化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旅游文化学概念体系的研究与探讨。

旅游介入文化的提出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旅游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虽然它只是旅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同处于核心地位的旅游体验文化相比仅处于边缘位置,但它却为人们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旅游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廓清人们对旅游文化的种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恢复旅游文化的本来面目和真实含义。同时,旅游介入文化的提出对旅游文化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从旅游介入者的角度明确了旅游文化建设的方向,从而有利于人们制定出更加合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旅游文化建设对策,促进旅游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旅游介入文化的内涵

旅游介入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为此,笔者将旅游介入文化定义为:“旅游介入文化是指因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而产生并直接介入其间施加影响的文化”。其概念内涵有四:

第一,旅游介入文化因旅游活动而产生。旅游介入文化产生的前提条件是旅游活动的产生,没有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便没有旅游介入文化。一个文化现象往往是个体行为和整个过程的统一,而确定整个文化现象的本质和特征的关键往往不是现象中的个体行为,而是整个过程[3]。以旅游者参加旅行社的旅游为例,就每个个体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看来,其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活动的确常常是先由旅行社设计了旅游路线,然后才是旅游者按照路线进行的参观游览,但就人类整体的旅游活动而言则应当是先有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然后才有旅行社等提供的旅游供给。没有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没有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的产生,旅行社无利可图,自然不会提供旅游供给。因此,旅游活动是旅游介入文化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第二,旅游介入文化的介入对象是旅游。因旅游而产生的文化并不都是旅游文化,比如旅游目的地因旅游而产生的文化变迁,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非旅游者有意识介入旅游的结果,更多的是旅游者带来的外地文化对目的地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属于旅游效应,自然不能称之为旅游介入文化。因此,旅游介入文化的形成除了前提基础外,还必须具备第二个条件――介入对象是旅游。这里的旅游,既包括旅游整体――旅游者的全部活动过程,也包括旅游要素――旅游者和旅游对象。对旅游整体的介入,形成整体的旅游介入文化,亦即全部的旅游介入过程及成果;对旅游要素的介入,形成单项的旅游介入文化,如旅游服务文化、旅游景观开发文化等。因此,判断一种文化是否是旅游介入文化的根本标准就在于看其是否直接介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并对其施加影响。

第三,旅游介入文化的主体是非旅游者。一般说来,凡是参加旅游文化创造的人都是旅游文化的主体,但具体到旅游体验文化和旅游介入文化,其参与或介入的主体则有着明显的不同。旅游体验文化的主体是旅游者,其内容包括在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审美体验、求知体验、交往体验、情感体验等不同的层面。总体看来,旅游者参与与自己目标相同的旅游活动,其目的是寻求内心的愉悦与畅快,无意改变所参加活动的方向;而旅游介入文化的主体则既包括旅游从业人员,也包括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旅游研究者、旅游地居民、社会上旅游思考者等在内的非旅游者,其介入旅游活动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干预,目的在于促使旅游向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和目标发展。因此,凡是以各种方式有意识介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的人,都是旅游介入文化的创造者,但不包括旅游体验文化的创造者――旅游者。

第四,旅游介入文化是精神内涵与物质外显的综合体。旅游介入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对旅游的应对过程与结果。面对汹涌的旅游大潮,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旅游地居民、旅游研究者等旅游介入者或欣喜,或憎恨,或引导,或排斥……,思绪万千,招法各异,除了战争以外,几乎所有的应对手段都能派上用场。虽然上述心理与行为在总体上属于文化二分法中的精神范畴,但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很难将精神与物质截然分开。任何精神文化都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没有这种载体的存在,精神文化充其量只是一种文化心理和行为。旅游介入文化的结果,如产品形态的旅游服务、旅游景观、旅游宣传等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不能否定其物质实体性,尽管我们可以说这些产品多以观念为核心、物质为载体,是一种观念的外化和显现,其核心主要应属于精神文化,却不能忽视其物质性的显现。因此,旅游介入文化从本质上说是旅游介入主体在旅游介入活动中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4],是精神-物质的综合体。

旅游介入文化与旅游介体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旅游介体文化一般认为即旅游业文化[5],但并不是所有的旅游业文化都是旅游介入文化。旅游业内部的管理文化,其指向是企业内部的员工,没有直接介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是旅游介体文化但不是旅游介入文化;旅游业对外服务、开发、宣传、规范等文化,其指向主要是旅游者,直接介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既是旅游介体文化又是旅游介入文化。

此外,社会的旅游观念、旅游研究者的旅游研究、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传说一般不属于旅游介体文化,但这些均以旅游活动为研究、思考、演绎的对象,对旅游活动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不能不属于旅游介入文化。

三、旅游介入文化的结构

对旅游介入文化的构成要素与构成方式进行剖析有助于深刻认识和把握其内涵与本质,也是旅游介入文化研究走向深入的必然要求。剖析旅游介入文化的结构,一要找准对象,二要选好视角。剖析对象为旅游介入文化本身而非其它自毋需赘言,而旅游介入文化的文化属性决定其最佳视角非文化学莫属。从文化层面的角度来分析,旅游介入文化的发生发展,最初是从“文化的心态”开始酝酿,然后经过“文化的行为”逐层向外,以特定的“物质形态”――旅游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以这最外层的“物态文化”直接与人们碰触。因此,旅游介入文化结构由心理、行为和产品3个层面所构成。

1. 旅游介入文化的心理层面

心理学认为,个性包含个性倾向性与个体差异性两方面的内容,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而个体差异性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成分[6]。旅游介入活动总体上属于介入主体的个别,个性倾向性较为明显。因此,分析和探讨旅游介入文化结构的心理层面应主要从个性心理的角度,特别是从动机、理念、期望等个性倾向性的层面入手。旅游介入文化的介入动机揭示着介入主体介入旅游活动的目的和动因;介入理念是介入主体对旅游介入活动的总的看法,决定着介入方式、方法和行为;介入期望是介入主体对其介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的心理预期,通常决定和影响着介入强度与效果。

旅游介入文化的心理层面在旅游介入文化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动力基础和前提条件的作用,决定着旅游介入文化行为层面的发生和面貌。一般情况下,有什么样的旅游介入文化心理,就有什么样的旅游介入文化行为。同时,旅游介入文化心理也对处于产品形态的旅游介入文化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2. 旅游介入文化的行为层面

行为是由一系列动作、运动、反映构成的,简单地说,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统称行为[7]。心理学家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映[8]。由此可见,行为与需要动机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分析和探讨旅游介入文化结构中的行为层面不能脱离心理层面。因此,旅游介入文化的行为层面实际上就是旅游介入主体在心理支配之下的各种具体的旅游介入行为,如旅游服务、景观开发、旅游宣传、旅游规范、旅游研究等,它们是旅游介入文化心理层面的外化和显现。当然,由于具体的介入手段和方式的不同,旅游介入文化各组成部分在外显的行为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旅游介入文化的行为层面在整个旅游介入文化的结构中具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旅游介入活动从心理动因到形成最终产品的过渡环节,对旅游介入文化产品的质量与介入活动的效果影响较大。

3. 旅游介入文化的产品层面

产品是一个内涵非常宽泛的概念,常与过程紧密相连,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任何过程的结果都可称为“产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产品”分为服务、软件、硬件和流程性材料4种通用的类别[9],它既可以是有形的如硬件,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服务等。对旅游介入文化结构中的产品层面的分析与探讨亦当作如是观。旅游介入文化的产品层面是指旅游介入主体介入旅游后最终形成的文化产品,包括旅游服务(既是行为又是产品)、旅游景观艺术、旅游行为准则、旅游宣传品、旅游法规文献、旅游研究论著、旅游传说等。旅游介入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及其外显的总和,如果说其核心属心理和行为等精神范畴,那它的外壳一定属物质范畴,否则不但在逻辑上讲不通,也违背旅游介入文化的现实。试想一个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而开发建造出来的具体的旅游景观,如果全然无视其客观实体性,只强调它是一种精神文化,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旅游文化的产品层面是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结晶,属于表层结构,它对旅游介入活动的重要影响在于它是可以被人们感知和评价旅游介入活动过程的最终结果,反映着旅游介入的程度与效果。

四、旅游介入文化的分类

对事物进行分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认识事物本质属性的重要途径。旅游介入文化虽因旅游活动而产生,但它不处于旅游活动之内,而是通过介入旅游活动并对其施加影响。因此,在确定旅游介入文化的分类标准时必须重点考虑介入主体和介入目的两个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类。

1. 按照介入主体的分类

按照介入主体的不同,旅游介入文化可以划分为企业介入型、行政介入型、学界介入型、居民介入型、社会介入型5类。

企业介入型主要指旅游企业对旅游活动的介入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如旅游企业的旅游服务、旅游地的景观开发、旅游企业的旅游宣传等,其介入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优质的旅游服务、优美的景观建设、强劲的旅游宣传招徕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观光或休闲度假,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运作,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行政介入型主要指各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对旅游活动的介入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如政府制定的旅游法规、旅游政策、旅游规划等,其目的在于通过行政手段约束、规范、协调、指导旅游的发展和进步。

学界介入型主要指学界对旅游活动的介入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如学术界的各研究主体所进行的旅游研究、旅游评论等,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旅游活动形成科学的认知,进而为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居民介入型主要指目的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介入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如居民提供的旅游服务,编撰或传承下来的旅游传说,当地居民对旅游的观念、看法等等,其目的较为复杂,往往经济、社会、环境指向兼而有之。

社会介入型主要指社会群体对旅游活动的介入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包括社会的旅游观念、旅游思想、旅游道德、旅游习俗等等,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往往是积极与消极并存,赞成与反对各执一端,但目前社会大众对旅游的评价总体上是积极的。

2. 按照介入目的的分类

按照按介入目的的不同,旅游介入文化可以划分营利型、规范型、认知型三大类。

营利型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介入旅游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如旅游服务部门、景观开发部门、旅游宣传部门介入旅游活动所创造的旅游服务文化、景观开发文化、旅游宣传文化等。由于上述各部分均属于企业的范畴,他们介入旅游活动的最终目的就在于通过介入获得经营利润和各种经济利益。由此决定了他们所创造的旅游介入文化主要属于营利型。部分旅游地居民所创造的旅游服务文化、部分学者创造的旅游规划文化也属此类。

规范型是指以规范为目的介入旅游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制定旅游法规、强化旅游道德、约束旅游习俗等,其目的在于通过介入进一步规范和约束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促进旅游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决定了他们所创造的旅游介入文化主要属于规范型。部分企业、旅游地居民、学界、社会群体所创造的针对旅游者的旅游道德、旅游习俗也属此类。

认知型指以求知为目的介入旅游而形成的旅游介入文化。主要指各学界、业界、政界所创造的旅游研究文化。其目的在于通过自身的研究活动,对旅游活动形成正确的认知,进而为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部分旅游地居民、社会人士对旅游的研究也属此类。

五、旅游介入文化的特点

旅游介入文化的特点是其本质属性的外在显现,也是旅游介入文化区别于非旅游介入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旅游介入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旅游介入文化的本质与内涵,对旅游介入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介入文化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旅游指向性、经济功利性、内涵独特性、行为规范性、地位从属性等几方面。

1. 旅游指向性

旅游指向性是指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旅游介入文化虽然外在于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并成为同旅游体验文化相对应的独立部分,但其介入的对象却始终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从旅游介入文化的介入主体来看,不管是旅游服务者、景观开发者,还是旅游宣传者、旅游规范者,其要对旅游活动施加影响必须通过自己的介入活动介入到旅游活动中去才能达到目的。从旅游介入文化主体介入的目的来看,无论是为了营利、为了规范,还是为了认知,要切实收到介入的功效也只能将介入的方向指向旅游活动。因此,同已经身在旅游活动之中的旅游体验文化相比,旅游介入文化具有明显的旅游指向性。

2. 经济功利性

旅游活动本身是一项消费活动,它会给众多的企业和部门带来无限的商机。尽管各自的目的和动机有所不同,但看中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各种经济功效和利益正是旅游介入主体介入旅游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旅游者要享受旅游服务需要以付费的方式进行购买,要到目的地参观游览旅游景观需要以购买门票的方式支付价款,这无疑都为介入主体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虽然旅游服务和景观开发的功利性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但较其它功利性而言,经济上的功利性无论如何都具有直接性和外显性,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易于被人们所感知。旅游宣传、旅游规范和旅游研究的经济功利性常常因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功利性融为一体而显得不那么直接和明显,但仍是功利性的最终体现。

3. 内涵吸引性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追求新、奇、特、异的心理与精神愉悦的活动。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介入活动及其提供的旅游产品必须具有内涵的吸引性,充分展示魅力独具的地域与民族特色。相对于见怪不怪、熟视无睹的惯常居住环境而言,异地独特的旅游服务、旅游景观、风土人情等造就的别样风景、别样体验与别样心情,正是众多旅游者对旅游活动乐此不疲的原因。同时,旅游主体对旅游介入者所在民族的独特文化的强烈好奇常常使得旅游介入者千方百计地精心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与服务,以满足旅游者旨在于文化的反差中体验感受异质文化独特韵味的需求心理。因此,内涵的吸引性既是旅游介入文化的特点,也是旅游者对旅游介入文化的普遍需要。

4. 行为规范性

旅游介入文化主体介入旅游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介入活动影响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进而实现介入的目标。旅游介入活动要真正收到实效,必须为旅游者所接受、认同,并因有助于旅游者旅游活动质量的提高而使旅游者产生一种舒适感、满足感。因此,为了规范旅游介入者的介入行为,确保旅游介入活动的质量,提高旅游体验的水平,无论是旅游服务者、景观开发者,还是旅游宣传者、旅游规范者都将对自己的介入行为提出一定的约束与限制条件,使得旅游介入文化体现出较强的行为规范性。以旅游服务为例,人们经常见到的“文明服务”、“微笑服务”、“顾客是上帝”等用语,就暗含着较为明显的行为规范意义。而旅游宣传活动中所要求遵循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等原则也对旅游宣传者的宣传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5. 地位从属性

旅游介入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并介入其中对其施加影响的文化,从先后顺序来说当是先有旅游活动然后才有旅游介入活动。没有旅游活动的产生,旅游介入文化也便因失去了介入对象而无法形成。既然旅游活动对旅游介入活动具有某种意义上的规定与制约作用,这就使得旅游者的体验文化对旅游介入者的介入文化具有一定意义的决定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旅游活动毕竟是旅游者的活动,旅游介入活动虽然对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最终的目的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旅游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整个旅游文化中,旅游体验文化始终而且必须处于核心地位,而旅游介入文化不管其对旅游活动介入程度多深,影响多大,只能而且必须居于从属地位。

参考文献:

[1] 谢贵安,华国梁.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5-37.

[3]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68.

[4] 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37.

[5] 邹本涛.旅游文化建设论纲[J].渤海大学学报,2004(2):72.

[6][8] 白振汉,陈德耀.现代管理心理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46:80.

[7] 张明正,徐泰玲,等.管理心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81.

[9]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S/OL].GB/T 6583-1994 ISO/8402-1994[2008-2-19].http:///article/article.asp?sn=120201-20041124-0047.

A Study on Tourism Intervention Culture

XIE Chunshan1,ZOU Bentao2

(1.College of History & Tourism,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2.College of Tourism,Bohai University,Liaoning Jinzhou 121013,China)

篇4

为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优势建构、推广与传播城市形象,很多城市充分调动各种资源,积极推进政务网站与网站群的品牌化建设。这类网站群以核心政务网站为纽带,整合文化、宣传、影视、动漫等多重力量,有利于集合涉及城市形象的各种分散力量,以集束性的构思与表达形成强大的传播辐射力。近年来,地方政务网络形象的建设成为“城市网络形象排行榜”的评价标准之一,政务网站的内容建设(尤其是信息公开工作)得到关注与提升。本文基于城市形象传播,探讨地方政务网站群的统筹与规划。

核心网站的命名与域名建设

核心网站是网站群的门户,类似于杂志的封面目录,奠定了一个网站群的设计风格与基本内容。从具体设置看,核心网站有一级和二级之分。一级核心网站是整个网站群的门户,二级核心网站是各分支网站库的门户。核心网站的命名与域名主体应简单易解,令受众瞬间就能接受并记住。政务网站的一级核心网站和二级核心网站的命名与域名还应该具有关联性,以体现层级――隶属还是并列关系。

我国大部分地方政务网站的一级核心网站命名方式与域名原则比较一致,命名一般采用国名和城名叠加的方式,域名主体基本采用城市的汉语拼音或其简写。如宁波政府门户网站被命名为“中国・宁波”,域名采用拼音全写和拼音简写两种方式(和nb )。但多数城市只采用全拼方式,如青岛政务网(www )。不论全拼还是简写,这种方式既具有空间指向意义,又符合发音习惯、书写习惯与搜索习惯,合乎受众心理,具有高识别度和高导引性。

但作为二级核心网站,区市网站和部门网站的命名与域名在空间指向之外,其设定基本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性和规划性,还有很大的建设空间。

区市政务网站作为地方政务网站群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命名与域名主体都应与后者保持有机关联性与层级性,相互之间亦应具有参照性。如青岛六区的命名分别“青岛・市南”、“中国・青岛・市北”、“中国・青岛・李沧”、“中国・青岛・崂山”、“青岛西海岸”、“中国・城阳”,不同的命名体现出各区对自身定位的差异化认识,不具有统一的关联原则。六区的域名原则也不协调,青岛市南区和李沧区政务网的域名主体分别为区域的拼音简写“qdsn”“qdlc”,市北区政务网则合去万维网名称,冠之以“”,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政务网的域名主体为区域拼音全拼“laoshan”“huangdao”“chengyang”。市南区和李沧区的域名具有清晰的市区两级关系,市北区的域名缺乏同级参照性,崂山等三区的域名则与青岛市的域名具有并列性而无隶属性。所以,区市(尤其是城市的各区市)政务网在命名与域名的建设中,应统筹规划,保证同一层级的原则性,以避免割裂城市网络形象的完整性,造成身份认同的混杂。

部门网站的命名主要有三种:一是以部门职责为核心,如青岛市文广新局主办的“青岛文化网”;二是以部门名称为核心,如青岛市交通委主办的“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网站;三是综合部门名称和部门职责,如青岛市旅游局主办的“青岛旅游官方网站”。综合部门名称与职能的命名方式兼具职能性和权威性,指向明晰,应该是部门核心网站的最佳发展方向。

部门网站的域名主体构成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汉语拼音简写,如青岛文化网“qdwhw”;二是英译简写,如青岛旅游官方网站“qdta”;三是简写与伞拼混搭,如厦门旅游网的“visitxm”。这三种域名中,第二种简写方式不具有约定俗成性,第三种相对容易理解。由于这两种域名主体都涉及英语发音,忽略受众群体庞杂、主体心理差异等因素,容易先天性地舍弃一些受众。

核心网站的导读页建设

核心网站作为门户,并不强调大而全的内容设置,而是“城市形象传播功能性网站”,旨在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宣传城市核心文化内涵。其导读页设计应以简洁、明晰为原则,在视觉黄金位置传播城市宣传语、城市与网站标识,并根据受众分置不同主题。

导读页具有导读、集纳和视觉愉悦的功能,是网站的入口和大门,对城市形象的承载量最大。首先,核心网站导读页需要突出、强调网站的重点频道或栏目。丰富的内容有利于扩大网民的阅读兴趣,但过于繁杂则会适得其反。简洁、明晰、便捷是首要的设计原则。其次,导读页展示的核心网站标识、城市宣传语等应具有强烈的城市形象特质,并富有艺术感。

作为一级核心网站,“中国・宁波”政府门户网站融合城市性与政务性于一体。其城市性首先体现在导读页具有的强大视觉冲击力与饱满的城市形象意识。导渎页的网页色调以蓝为主,外加富有质感的建筑、邮轮、跨海大桥等。滨海城市的蓝天白云等优质自然形象、港口城市的现代化经济形象、开放的文化形象等蕴于其中,也体现在“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宣传语中。这一城市宣传语朴实地道出了宁波的藏书文化传统与文化形象,也明示了宁波城市的发展现状与勃勃野心。该页面的主体视觉元素突出,频道导读条、语言导读条、网站LOGO、艺术风格等都给受众最直观的视觉印象。

“中国・宁波”政府门户网站的导读页恰似一本杂志的封面与目录页,设计简要、重点突出,核心形象元素丰富,延展内容层次复杂,体现出网站建设者自觉且鲜明的城市形象塑造意识。但中国大部分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缺乏这种导读页,将城市形象塑造与宣传置于政务工作之下。如青岛政务网,没有真正的网站导读页,只有诸多网站导读条,分别指向信息公开、政民沟通、办事服务等频道内容,政务意识压倒了城市形象意识。其“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宣传语将城市形象扁平化,泯来了其文化个性。其“走进青岛”栏目更是将青岛的城市形象简化为档案信息中的文字描述,抹杀了青岛立体、多维、富有历史厚重感与现代性诉求的城市形象。

二级核心网站“青岛旅游官方网站”导读页则具有网站群封而价值,是群里读网站的纽带与入口,内容以城市旅游形象展示为主,层次单纯。该网站集合了旅游信息网、旅游政务网,导读页设计简单、清晰,配有主题音乐,极富城市旅游形象个性。页面于主置放置青岛海岸线的动态浏览,左上角为标识和宣传语,右上角为代表性海鸟。下方有两个网站的链接,四种语言版本选择,四个官方微博、微信或APP的二维码。网站的所有元素都是主体元素,浓缩而鲜明地传达出青岛最主要的旅游形象。标识是青岛天赋景观“大海”的符号化具象,隐喻了海、帆、搏击、自由等具体与抽象的内涵。宣传语“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体现了青岛景观的精粹,能给受众最直接的想象,但缺乏青岛旅游形象的精神指向。

政务网站在网站建设中,应自觉加强核心网站导读页的形象化设计。导读页宜以城市典型的文化具象为标签(一级核心网站选取城市个性化具象,二级核心网站选取区域或功能范畴内的特色具象),以大幅照片(动态或静态)或小视频为主体元素,在视觉中心位置设置城市精神语。以青岛为例,页面宜以蓝、绿、红等明快色为主,不要搭配过多的色彩,在海洋与崂山的主色调中,令受众视觉愉悦,而不眼花缭乱。同时,网站所有主题宜用交互技术加以连接,操作简便快捷;每个页面的主导航条应简单明了,不会让人觉得信息冗杂、无从下手甚至产生视觉疲劳与厌倦。

网站群的动态建设

地方政务网站群应加强多媒体表现形式,变中有恒,恒中有变。网站的表现形式有纯文字型、文字图片型、文字图片音视频型等。我国地方政务门户网站以文字图片型为主,过于静态化。加强多媒体表现形式建设,在文字和静态图片之外,增加动态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视听元素,更符合城市形象的复杂性,也能更直观地表现城市的文化、样貌、传统等深层次内容。同时,多媒体表现形式也更具有视觉吸附力,能增加受众的关注度与黏附度,从而扩大城市形象的网络推广。

首先,设计核心网站的动态化网站LOGO。网站LOGO是网站特色和内涵的集中体现,是网站的标志和门户。随着新媒体技术与观念的进步,地方政务网站群的LOGO也需要突破静态图片与文字结合的方式、超越单一因素的动态化呈现,以更丰富的视觉元素的组接增强形象性、生动性与活泼度。核心网站的LOGO可以增强标志构成元素内部关系和外在表现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媒介环境(网站、微博、微信)和媒介需求(区市媒介和部门媒介)。一是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连续播放多帧静止的城市形象图片与文字,扩展LOGO的内涵、广度与深度。二是可将城市形象艺术化、符号化,结合光影形的变化,建构富有极强生命力、组合性与延展性的LOGO。

其次,根据核心网站LOGO设计网站群其他网站标识。结合网站内容、风格等需求,将核心网站LOGO元素重新组合,在不增不减的情况卜适用于政务群的其他网站和自媒体。这种动态化LOGO除具有母LOGO的视觉感受,还具有网站和自媒体的个性化特征。所以,网站群的动态化LOGO更强调城市形象的整体符号化处理、形式方面的美学原则与艺术法则。如青岛政务网站群的LOGO可综合青岛的地方特色,将青岛的立体地图、海岸线、崂山等最富城市特色的元素加以符号化、艺术化,并将各种艺术符号立体组合,以符合不同网站的功能需求。同时,也可在LOGO适当位置附设城市精神语,通过文字的艺术化、动态展现,既配合、互文、补充LOGO的内涵,又可宣传青岛城市精神与城市主要形象构成。

第三,借鉴政务微博、微信,设置拟人化的政府代言人。政务网站群适宜与政务微博、微信联动,设置具有延展性的代言人。该代言人的设计与群LOGO的设计异曲同工,应尽可能整合城市形象元素,将之艺术化、符号化处理,既体现城市形象,又能因应不同网站、微博、微信的表现需求与风格要求。当前,拟人化代言人主要出现在政务微博、微信领域,促进了政府形象的活泼化与时尚化,但政务网站的严肃、拘泥格局未有突破。使用三方通用且富有城市形象特性的代言人,既需要考虑领域的联动性,亦需兼顾群LOGO的风格、构成、色彩等,力求艺术层面的和谐统一。这可有效避免当下代言人的领域限制、形象与内涵的非城市化和扁平化等问题。该代言人在网站领域不必过度追求微博、微信领域的“萌态”,而应增强其蕴含的城市文化、形象精神、政府形象等区域特性,可在网站人性化服务板块发挥作用。

第四,增强网站内容的动态化表现。一是适应网络传播特点,网站群可适当增加反映城市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可视可听的表现形式,如图片、图解、语音解说、音乐、视频等,以直观、生动地呈现城市形象。“中国・成都”的“认识成都”频道具有浓烈的城市形象性,“图片成都”与“视频成都”专页更是直接以视觉图像展示成都的多维魅力,网站与市民的互动性强。二是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动态化的“拟态环境”,创建立体化的虚拟城市政府、文化地图/导游库、旅游地图/导游库等。当前政务网站较多采用图片、3D地图、360全景照片等三种方式,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但还需加强。图片构建的拟态环境具有分散性,无法型塑城市的整体、立体印象。3D地图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以随受众的需求动态展示虚拟环境,但其文字介绍平面化,容易遗失城市文化与形象层面的内容。360全景照片有利于再现封闭小空间的环境,但互动性差,基本是单向传导,整体形象的断裂与城市文化的隐匿是其主要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虚拟技术、交互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发展手机APP、建设整体城市的3D虚拟环境、设置综合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虚拟导游和虚拟游客、将网络旅游最大限度真实化等,将是政务网站动态化建设的主要方向。三是政务网站应加强与政务自媒体和外部网站的动态关联建设。政务网站“特别要适应传播对象化、分众化趋势以及新兴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更好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注重用户体验和信息需求”,打造适应不同终端与渠道的访问方式,通过链接、二维码等形式实现媒介跳接,或通过议题设置等方式共同推进城市形象的传播,从而改变政务网站群的内向封闭特性,赋予其外向开放性,提升其交互性与传播的主动性。

网站群的风格化建设

网站群除借助云技术等实现信息共享外,风格建设也应实现“共享”。网站群的风格化建设特指网站群的页面设置,包括页眉、页脚、导航条和整体风格等内容的设计。

网页页眉是页面顶端的部分,旨在传达网站主题等。地方政务网站群可以利用页眉较高的吸引力,赋予其城市个性化特质。一方面,页眉可以包括城市标志性形象符号、城市精神语等,补充群LOGO的标识作用。另一方面,页眉亦可设置为动态风格,以适用于网站群而非个别网站。如青岛政务网站的页眉可设置为青岛市花耐冬等,青岛崂山政务网的页眉则可以设置为耐冬与崂山等标志物的动态展示。网页页脚是页面的底部,常用来标注站点辅助信息,如整体导航、友情链接、网站LOGO等。政务网站群的页脚可统一设置为群LOGO、整体导航、自媒体链接等,以与页面其他元素呼应。

网站导航带领用户自由跳转于网站的多个页面之间,承担固定导航功能。政务网站群核心网站的导航可适当采用艺术风格与POP形式,以视觉愉悦感吸引受众,若配上富有地方特色的按钮,将更大程度地增加用户体验的满意度。其他网站应尽可能保持相同或近似的页面布局,在合适的(如城市文化、旅游形象等)页面也可采用核心网站的艺术风格或POP形式,以构建整体性的视觉效果。

篇5

随着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和后现代空间生产特征的凸显,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类型和模式逐渐多样化、复合化。以往关注的几种类型与模式,已远不能涵盖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的主要类型和发展特点。同事,相关研究主要分属旅游管理学与旅游人类学(民族学)两大领域,学科泾渭分明,鲜有交合。基于此,笔者尝试从空间生产视角,根据民族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存在及被旅游利用的地理空间形式,将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的主要模式确定为旅游空间原地生产、旅游空间本地生产、旅游空间异地生产3类,每一类空间生产模式亦可涵盖诸多类型,几乎所有的民族旅游类型都可包罗其中。Page认为,研究者理解旅游现象本质的方法是系统论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将现实世界复杂的旅游活动合理化和简单化,并用很多强调旅游内在联系的要素来表示。③本文通过建立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统一体系统进行研究。该系统由主体(利益相关者)系统、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系统、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系统、影响因子系统4个子系统构成。主体、空间、过程、影响因子既是统一体系统构成与运作的核心要素,又是统一体系统分析的4个基本维度。其中主体(利益相关者)系统包括文化保护传承主体(民族文化持有者、旅游社区、文化保护社团)、经营主体(旅游开发企业、旅游从业人员)、观赏主体(旅游观光者)、政府主体;影响因子系统包括政策、制度、环境、人才、资源、市场、媒介等因素;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系统即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的空间生产系统,包括旅游物理空间、旅游景观符号空间、旅游参与体验空间;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系统指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状况和过程。模式类型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多元化的具体实践中,探寻一般规律和最有可能实现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创新模式。云南作为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与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类型。笔者选取了5个涵盖原地、本地、异地3类旅游空间生产模式,以及国内民族旅游主要类型的代表性民族文化遗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个案。①

二、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主要模式类型的特点及比较研究结论

(一)不同模式类型的特点及其创新性

西双版纳傣族园,属于民族旅游特色村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旅游空间原地生产模式—少数民族旅游村寨类型。剧场化旅游空间与生活化旅游空间的并存是其特色。竹楼民居建筑环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展演、特别是“傣家乐”旅游特色经营户的涌现,使游客与村民全面接触,村民的部分私人生活空间转换为旅游公共空间,为游客提供了原真性的文化体验,与旅游公司主导的剧场符号空间形成互补。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通过以民族文化持有者自身为主、包括基层政府、旅游公司多主体参与的生活化旅游空间的生产而得以保护利用,则是少数民族旅游村寨类型的创新性所在。丽江大研古城,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与区域性中心城市一体化、旅游空间原地生产模式—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类型。丽江大研古城的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系统可分为两个层级:一个是政府主导的历史文化空间保护利用层级,囊括自然风物、历史文物古迹、纳西传统民居、广场民族歌舞打跳等景观与民俗文化氛围;另一个是旅游企业、民间文化社团主导生产的旅游空间节点层级,它以东巴纸坊、纳西古乐厅、纳西喜院、雪山书院等景观符号与参与体验空间为标志。强大的政府支撑和政府与民间相辅相成的层级结构,是城市型世界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突出优势。楚雄彝人古镇,属于民族文化主题公园与旅游地产社区一体化、旅游空间本地生产模式—后现代旅游地产社区类型。彝族文化作为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本和公民权的标识,通过彝人古镇旅游空间生产方式进入社会公共空间,后现代古镇强大的包容性和吸附力,催生了广泛多元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主体,从政府到民间文化社团、彝族群众,乃至城镇各民族,都以此为民族自治地方文化标示和文化保护传承场,自觉参与到文化旅游与文化保护之中,凸显了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的主体地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旅游地产社区类型,在借助后现代的城市景观建设进行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方面具有创新意义。丽江玉水寨,属于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主题公园与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一体化、旅游空间本地生产模式—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类型。玉水寨东巴文化旅游景观生产的特点,一是对以前仅局限于东巴经书的主要神灵和祖先形象通过壁画、雕塑等形式进行了开创性的符号化生产,使其走向世俗社会,对东巴文化精髓起到弘扬和传承的作用,同时极大丰富了文化旅游的内容和形式;二是该景点作为东巴文化民间传承保护基地,利用景区与传统民族村寨邻近的地理优势,创造性地开展“景区+东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确保真实民间民俗活动成为文化旅游展示主要内容。以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性与旅游展演的真实性为前提,谋求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的良性互动,是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类型的突出特点和优势。云南民族村,属于都市民族文化主题公园与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一体化、旅游空间异地生产模—都市民族文化主题公园类型。民族村积极引进和培育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主管部门滇池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向政府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这种由景区及其主管单位共同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的机制,云南省独此一家。“博物馆+民族村寨”的展陈形式与“主题公园+地州民族地区”的合作运行模式,是都市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成功进行较大规模民族文化遗产异地集中保护利用的创新。

(二)通过旅游空间系统比较得出的结果

原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03)所具有的文化旅游资源本真性强,在整体、动态的保护利用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处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31),因“景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空间格局,而具有吸纳民族文化持有者及多元保护主体的强大包容性,这是其突出的优势。异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27)在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及旅游景观、旅游产品生产方面体现出较强的文化旅游产业水平。就旅游空间系统整体而言,3种空间生产模式类型都具有“核心景观(区域)+民族传统文化区域”这一共同的空间结构特点;注重以文化持有者主体为中心的“旅游—生活空间”的营造和建设,是所有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发展的共同趋向。不同的是,不同空间生产模式类型的民族传统文化区域的文化真实性、空间范围及其与核心景观(区域)的结合度不同。

(三)通过保护利用过程系统比较得出的结果

3种模式5种类型的过程系统,都表现出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时代特点。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51)对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发展与宣传弘扬的效果较为突出,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的互动效果表现优异。原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04)的保护主体以文化持有者主体与开发企业、基层政府部门为主,较为单一;而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和异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34)的保护主体则较为多元化。

(四)通过主体(利益相关者)系统与影响

因子系统比较得出的结果原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09)由于在民族文化原生地进行景区建设,涉及管理开发单位与社区居民(原住民)之间、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景区规划建设之间的利益协调,所以利益相关者较为复杂。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39)和异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均值4.24)均属于旅游企业主导开发的自主新建实体,它主要受到市场、旅游企业自身规划与管理运作模式、文化持有者参与因素等影响,其利益相关者较原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的简单,社会效应表现较好。

(五)通过创新性比较得出的结果

原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的创新性和发展优势(均值3.92),较其余两种模式差。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在创新性和发展优势方面表现突出(均值4.39),异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次之(均值4.37)。

(六)通过旅游利用与保护统一体系统整体效应比较得出的结果

一是旅游利用与保护统一体系统的评价值与系统综合社会效应成正比,评价值越高,系统的综合正效应越强;反之亦然。二是各子系统评价值的差距大小与各子系统之间的力量强弱成正比,各子系统评价值的差距越大,其相互之间越不均衡;评价值越高的,其积极作用越大,反之亦然。基本结论是: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在空间系统、过程系统、影响因子、创新性等方面均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其总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正效应非常突出(均值4.40)。异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与其差距不大,各子系统及总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效应均较理想(均值4.31)。原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虽然总的社会效益尚好,但与前两种模式类型形成较大差距(均值4.02)。由此推断,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应该是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创新模式的理想类型。保证景区内民族民俗动态展演的真实、保持景区与原生民族村寨稳定而合理的空间结构与文化展示合作关系,是创新模式的突出特点和关键所在。

(七)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共性问题及特点

比较研究揭示出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因民族文化遗产持有者主体与文化保护主体分离而导致文化失真、主位与客位的价值认知差异等。有学者提出,“保护主体”与“遗产主体”分离悖论的形成,是由于遗产化过程中的“权利失衡”导致的。①此外,还与景区规划设计与呈现民族文化遗产的方式手段、游客的文化背景及文化需求等因素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不少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内部东方主义②往往成为旅游策划者与部分游客不自觉的视角,少数民族文化的传统性被视作“落后”,成了卖点。多点民族志研究揭示,文化旅游产业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具有景观符号化特点及发展趋向。文化遗产的符号化生产,是由文化遗产本身文化与经济(资源)的二重属性决定的。民族文化遗产的符号化生产,是旅游规划设计、少数民族族性展演与游客文化体验三者互动的结果,是在文化旅游产业背景下再现文化遗产当代价值的文化再生产,是利用历史古迹、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传统手工技能等文化资本,制造旅游产品、实现经济价值的商品化生产与社会化生产。它意味着文化意义、价值观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固定地附着于模式化的物质实体,并生产出旅游消费社会广泛认可的遗产“符号”。因此,它使文化遗产不可避免地遭遇模式化、碎片化、空壳化、庸俗化及脆弱性之危机。①伴随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景观符号化特点及发展趋向越发明显。

三、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利用

(一)民族文化遗产的性质及保护利用效果的评价标准

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方式与产物。人与环境是文化产生的两个核心要素。就民族传统文化而言,民族文化持有者是传统文化生产的主体;民族传统生活是民族传统文化生长的原生境。对于景区内以旅游景观形式呈现的民族文化而言,其已脱离了文化本来生长的原生境。按列斐弗尔有关空间生产的理论,②少数民族文化持有者从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到旅游消费空间的转变,其实是从表征的空间(representationalspace)或生活的空间(thelivedspace)到空间的表征(repre⁃sentationofspace)和构想的空间(theconceivedspace)的过渡。前者是少数民族生活的真实完整的空间;而后者体现旅游景观符号系统的制造与呈现、旅游产品舞台化再现与产业化开发,是游客参与体验的主要空间。笔者认为,在文化旅游背景下,只要有民族文化持有者的参与,民族文化旅游景观就并非是无根的移植文化、模拟文化和纯粹的人造景观。这种真实文化主体与旅游景区环境共同构成的新的文化生态,可称作民族文化的次生境。作为旅游景观形式呈现的民族文化,可以理解为是在文化次生境中被不断再生产的民族文化。以民族歌舞表演为例,民族歌手在传统民歌曲调的基础上将不少歌曲翻译成汉语演唱,或嫁接了现代生活内容。以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为例,各种景区手工作坊所生产的旅游商品,虽传承体现了民族传统工艺技法,但在商品内容及形制上却融合了当下旅游市场的需要与游客现代审美需求。对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效果的评价,应与文化原生地有所不同:因为其被卷入了旅游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无法避免地被打上了文化商品化、景观符号化与产业模式化的印记,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文化遗产实现文化价值的前提条件。文化旅游背景下的民族文化遗产,由于受大众传媒、市场经济、文化旅游产业、旅游开发企业的规划与管理运作模式等诸多因素影响,其文化本真性③及价值的判定、文化诠释的权力还在于少数民族文化持有者自身。即便旅游场景下的民族文化成为一种舞台化的真实,成为一种“产品”,但只要原住民群体珍视它们,并按他们认为合适的方法来制定合适的商业规则,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产品具有真实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旅游导致的商业化并不必然导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破坏,关键在于规则的建立。④那么,文化旅游背景下评判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效果的唯一标准只能是“激活民族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事实上,文化遗产旅游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了传统生活与现代经济密切结合的、文化再生产的机会。民族文化遗产充当了旅游资源与资本,通过旅游市场实现了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旅游消费空间所展现的民族文化保护利用主体不再单纯,除民族文化遗产的持有者(文化主体)外,还包括景区企业精英(专业规划人员与文化专家),甚至还包括各类官方与民间的文化保护机构和个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再生产。当民族文化遗产被旅游产业制造成一种社会化的景观而进入社会公共空间时,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会被社会认知和接受,那么,一种少数民族主位保护与客位(社会大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社会氛围就会逐渐形成。虽然文化持有者作为核心主体,有被旅游制度与旅游企业安排的被动一面,但也有参与文化再生产的能动性、创新性的一面。从文化遗产保护效应看,遗产旅游体现了民族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发展中保护的理念。

(二)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基本原则

民族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利用与保护,包括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及文化遗产在旅游利用背景下的可持续保护两方面。基于多点民族志的初步研究,笔者认为,实现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基本原则有二:一是须遵循文化旅游产业与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规律。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与价值,其经济价值只有通过旅游商品化与产业化才能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调节;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确立文化持有者的主体地位,需要政府扶持以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网络。二是民族文化遗产只有通过利用重新诠释其文化本真性、体现遗产价值,才能获致持久的生命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方式保护与活态旅游景观建设,应是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良性互动的核心内容。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存在于民众的生活当中,而且还要随着新的时代得到传承、发展与创新。JamesClifford指出:“不能将本真性定义为一个被抢救的过去。相反,本真性应被重新建构为一种立足当地、存在于当下、面向未来的创造性活动。”①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旅游的核心内容,其本真性是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生命力的基本保障。方李莉提出,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其变成新的文化的一部分,创新是一种更深刻的保护。②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的意义,就在于借助文化旅游这一平台让民族文化遗产通过价值和功能的体现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三)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主要途径

重建“旅游—生活空间”的文化生态系统,推广“景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本地旅游空间生产创新模式,是实现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主要途径。基于5个代表性个案的比较研究,笔者提出“旅游—生活空间”概念。空间是主体性存在与策略实践的场所。“旅游—生活空间”是探讨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核心概念。其包含符号化、剧场化的旅游景观空间与生活化的旅游空间(向游客开放的少数民族真实的民俗生活空间)两个层次,亦指以游客为核心主体的旅游空间,以及以少数民族文化持有者为核心主体的生活空间的交融并置。符号化、剧场化的旅游空间以符号生产、舞台展演、模拟再现为标志;生活化旅游空间以民族文化持有者及其真实的民俗生活为标志。③研究表明,不论哪一种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其民族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与保护,往往表现出剧场化旅游空间与生活化旅游空间相互交融的结构特点与发展趋势。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的效果,与“旅游—生活空间”的强弱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旅游—生活空间”的强弱,意味着民族文化持有者主体能动性、参与性的强弱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生命力、价值感的强弱,还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活态保护传承有着直接关联。这些直接关乎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的基础与效果。要实现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利用,就要进行“旅游—生活空间”强大文化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建设。“旅游—生活空间”的文化生态系统重建,实质是对旅游利用—保护统一体系统进行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原则的重构,必须对不同子系统、特别是不同层级的旅游空间施行不同的建设策略。关键在于,通过广泛吸纳少数民族文化持有者、民间文化社团及社会民众的参与,保证景区内民族民俗动态展演的真实,保持景区与原生民族村寨稳定而合理的空间结构与文化展示合作关系,体现文化持有者的能动性与民族文化保护主体的多元性,同时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传承与旅游市场化利用。由于文化旅游产业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具有景观符号化特点及发展趋向,“旅游—生活空间”的文化生态系统重建的意义,还在于抑制过度的符号消费,发展体验经济,保持一定程度或范围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比较研究表明,“景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是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创新模式的理想类型,应得到大力推广。

(四)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保障机制建设

篇6

关键词:旅游综合体开发;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

Abstract:A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the travel structure from a single economic mode tothe diversity gathered,comprehensive of trav-el mode,produced by tourism resources and land based,dominating by tourism leisure function,combinedwith large travel leisure projects,high quali-ty service facilities,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tourism of real estate and so on,as werl as assemble of land-use patterns and industrialcluster model.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and concludes the basis of massive development examples,defined tourism complex development which realestated new complexes development mode of concept,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the model,Put forward development phase mode and application mode,and on this basis concluded development strategic measures.

Key words:tourism complex development;tourism real estate;development mode。

纵观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在由“观光时代”转向“休闲娱乐时代”和“旅游产业时代”。与观光旅游相适应的旅游地产产品形态“住宅+景区”的简单形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休闲、度假市场的需求。传统的旅游消费、旅游景区、旅游地产面临着转型升级。即旅游消费模式从单一观光旅游到综合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景区发展模式从单一开发到综合开发发展,地产开发模式从传统住宅到综合休闲地产发展。顺应这一趋势,“旅游综合体”这一集合式开发模式及产业聚集模式应运而生,它必然是推动旅游产业、旅游消费、地产业再次升级的主力引擎。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许多以主题公园为主体的,融旅游、地产、娱乐、商业文化为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本文基于这些项目开发实例的考察和分析,提炼出一种休闲旅游房地产全新开发升级模式———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Tourism ComplexDevelopment,T-C-D),即“旅游+房地产”的综合体开发模式,实现地产开发与综合旅游休闲发展的完美融合,为旅游休闲地产的创新开发带来巨大空间。

1 T-C-D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1.1 概念阐述。

“旅游综合体”是我国学者首创的词汇,国外几乎没有直接的相关研究文献,目前国内多是间接从实战的角度对旅游综合体项目进行分析,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概念也缺乏明确的定义,主要研究见表1。

 

 

结合前人的研究及国内外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自身的特点,对本文T-C-D模式作如下界定:T-C-D或旅游综合体开发是指在相当大的地域范围内,基于一定的旅游资源与土地基础,以旅游休闲功能为主导,以大型旅游休闲项目和休闲地产为核心,以房产收益为支撑、以高品质功能齐全的服务内容为根本进行土地综合开发而形成的综合服务品质较高的泛旅游产业休闲聚集区,是休闲度假时代旅游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1.2 T-C-D模式的表现特征。

T-C-D模式适应了世界休闲产业发展的潮流,作为一种休闲地产开发全新的生产力形态,是切合我国实际的必然选择。通过观察T-C-D综合体项目的表现特征,有以下表现趋势:①综合性突出,休闲产品多样。综合性是T-C-D模式的第一表现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土地开发的综合性。T-C-D模式以泛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实质是旅游休闲导向型的土地综合开发、打造的结果[7]。二是产业发展的综合性。T-C-D模式从单一的资源打造形成泛旅游产业,融合综合旅游项目、地产、会展、商业、创意文化、现代服务等产业,通过综合开发,进行多功能、多业态的集聚;三是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决定其功能配置的综合性,可一站式满足游客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体验等的需求。四是项目开发的综合性。

旅游综合体本身是一个大项目,它包括三类主体项目,即核心吸引类项目、利润类型项目、配套延伸类项目,主要子项目有景区、饭店、社区、游乐场、高尔夫球场、休闲娱乐街区、购物中心及配套设施等。这些项目之间联系紧密,各类项目种类及配置比例对整个旅游综合体的运营有极大的影响。五是效益的综合性。T-C-D模式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不但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追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追求全方位的综合性效益。此外,T-C-D在同一个区域中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购物、地产等多种产品混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泛旅游休闲产品”。

②以旅游休闲功能为主导,休闲地产产品为核心。随着中国旅游发展正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T-C-D模式的主导功能必然是旅游休闲,同时融合观光、游乐、运动、会议等多种旅游功能,构成所谓的“综合旅游休闲”。当然,在实际开发中主要是以一项或几项功能为主,再配合其他辅助功能共同发展。同时,在泛旅游产业构架下,综合旅游休闲产品主要以休闲地产产品为核心,这里的休闲地产产品既包括休闲度假地产(如酒店、餐饮)、休闲商业地产(如商业零售、商务办公)、休闲住宅地产(如公寓、别墅)三大核心类别,也包括其他特色地产、创意地产和私人地产等,这是T-C-D产品开发的核心。③多元混合性突出,服务品质高。旅游者动机的多元性和旅游资源的复合性使旅游休闲产品开发组合多样,功能具有多样性和复合性,居住、餐饮、购物、娱乐、休闲、度假、运动、体验、会展各功能之间联系密切,互为补充,同时相关产业集聚、混合发展,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多元混合的需求,它们推动旅游开发从单一产品时代走向综合体时代。作为旅游开发的升级模式,旅游综合体拥有超越一般景区的较高品质的服务,推动区域旅游从景区时代走向旅游目的地时代,具有良好的智力运营模式,充分体现混合性、全局性、长期性、品质性。④政府参与主导,资金依赖性强。大量案例证明,T-C-D模式的开发成本和经营成本都很高,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运作,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同时,T-C-D模式的开发体量巨大、范围广泛,需要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投资商无法在短时间内从宏观上把握方向。因此,T-C-D的开发除了需要资金的支持外,离不开政府参与主导。从目前T-C-D开发的实例来看,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注、资金投入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2 T-C-D休闲地产创新开发模式。

2.1 理论模式。

成功的土地开发利用将大幅度地提升土地价值与品牌价值,创造可持续的现金流。旅游资源一般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只有配备综合功能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打造有机旅游综合体,才能引来人流,留住人流,从而扩大其消费,将生地变成熟地和旺地,促进旅游产业、地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8]。

从地产开发的角度来说,旅游综合体为大地产开发特别是旅游休闲地产开发提供了一种创新模式[9](图1)。

 

 

辅助引导模式:任何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有形或无形要素均是T-C-D模式开发可依托的核心资源,T-C-D面向现代休闲市场需求,重新、创新、补充开发整合这些核心旅游资源,创造一个或者多个独特的核心吸引物,这些核心吸引物可以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可以是打造的特色景区,也可以是一些核心旅游休闲项目,如主题公园、主题博物馆、温泉中心、高尔夫中心、特色酒店等,它们是打造核心吸引力中心的基石。通过它们的打造,在原始土地上进行大环境建设,使其景观化、生态化、环境化,将原始土地变成环境土地,产生环境效益,这是T-C-D模式开发的前期工作,也是旅游地产开发的辅助依托。

主体支撑模式:一定规模的核心吸引物形成核心吸引力中心,它是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人气的关键,主要目的就是为整个开发地带来客源,形成最初的消费者。但要留住人,构建一个休闲目的地就需要创造更多的综合休闲产品来满足客流的休闲消费需求,主要包括主题酒店群、特色商街、主题游乐项目、综合运动项目等。它们实际上是各种休闲业态的聚集,形成了休闲聚集中心。这是T-C-D开发模式的关键和主体功能部分,也是旅游地产开发的主要依托。核心吸引力中心和休闲聚集中心的成功开发将极大地提升土地人气和价值,把环境土地打造成人气土地,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辅助延伸模式:主体功能部分的开发提升了土地的人气及品牌价值,也能创造可持续的现金流,但要真正扩大其消费,提升土地的价值,获得土地开发上的巨大回报,就必须创造延伸发展中心,包括泛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及地产业的发展,其中地产业的发展是整个延伸发展中心的核心,也是土地开发利润的主要来源,提升了土地的价值,将人气土地变成增值土地,产生环境、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

2.2 应用模式。

综观我国成功的T-C-D开发实例,依据核心资源、功能、主题和开发目的的不同来划分,一般形成“X+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X指核心资源、产品、功能或开发目的)。在实际情况中这些分类相互交叉融合[10],主要形成四大类别,即“生态休闲旅游综合体”开发、“休闲商业旅游综合体”开发、“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开发、“娱乐度假旅游综合体”开发(表2)。

 

 

“生态休闲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开发地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环境重造、生态恢复的低强度开发模式。它拓展了传统旅游区内单一的观光功能,开发同时配备相关的休闲项目、休闲社区互动发展,为游客提供生态观光、生态休闲、生态居住的机会。该模式往往先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营造具有影响力、冲击力的旅游景观景区,靠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吸引人流物流,促使附近地产升值。从旅游起步,旅游改善环境,环境带动地产,地产促进其全面发展,是旅游与地产相互结合的典型。

“休闲商业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休闲商业旅游综合体是都市综合体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商业地产项目,主要是以综合商业为主要功能,其他娱乐、休闲作为辅助功能。

它其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游客基础,客源层次多样,辐射范围广泛,对人流量吸引力较大。该模式对商业性设施的全面性要求高,包括酒店、餐饮、交通、商业街,涉及会展、娱乐等设施以及城市游憩商业区中的接待设施等。该模式一般依托城市副中心或旧城改造进行开发,收益较高,土地增值快,市场趋向性强,临近规划区的目标市场是首先被考虑的地区。其难点在于文化的活化、休闲业态的市场化、商业地产的盈利化。

“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该模式以区域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气等为核心吸引物,进行深度开发。围绕一种或几种文化主题以有形的物质载体(建筑形式、再生场景、旅游活动等)创意性地表达、展示出来[11],塑造一个具有特色文化个性的T-C-D品牌和地区。该模式能激活一个地区无形的文化魅力,对文化的修复、保护和延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适用于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地区或兼具较强经济实力和号召力且艺术文化基础深厚的地区开发。该模式各种旅游项目和活动都是在特定文化主题背景下通过创意手段进行演绎的,形成独特的文化体验,产品的专属性较强,因此对后续旅游地产的开发构成一定的制约,要求建筑实体要符合整体文化的风格才有利于T-C-D地区综合体形象的塑造。

“娱乐度假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该模式基于市场规模大小投入巨资,专注于大型游乐项目的开发,以娱乐设施作为主要吸引物,加上与之配套的酒店、餐饮、休闲地产等多元化的活动内容,吸引多种消费人群。该模式的开发对传统旅游资源依附性很低,不受特定资源、文化或者不同类型游乐项目的束缚,但对环境、配套设施和服务有较高的要求,开发具有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和成片占用土地的特点,需要庞大的客流量来维持正常营运和收回成本,要求在宏观选址上必须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微观上则选择用地限制较小、地价便宜的城市边缘地区[12]。该模式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以带动会议会展、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多种产业发展,有助于泛旅游产业的形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土地开发的巨大回报。

3 T-C-D模式开发的战略措施。

3.1 综合打造为指向,定位突破为先导。

T-C-D开发模式本着“复合型资源、综合性利用”的理念,以休闲旅游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产业综合发展、功能综合配置、目标综合打造,效益综合实现,这是T-C-D开发的第一要领。一个成功的T-C-D开发,已经超越了单个旅游项目的层面而走向旅游聚集区,整个旅游聚集区的打造应聚集以某项功能为主导的多种旅游功能,一站式满足游客全方位的旅游体验需求,最终形成一种泛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构架,包括商业、娱乐、会展、创意等[13]。目前旅游综合体迅速发展,多元化、特色化、主题化的定位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其赢得多元化市场竞争的关键,主要从区域功能、开发主题、文化挖掘、市场需求、游客行为特征的角度进行特色化定位。

3.2 功能构架为核心,房产收益为支撑。

大量案例表明,T-C-D的开发是一个有序的推进过程,其中核心吸引力中心、休闲聚集中心和延伸发展中心的营建是核心,它们是整个T-C-D的主体功能构架。要充分研究其主要作用、互动模式和内在联系,抓住功能构架这一核心,同时对整个区域的旅游资源、产品、市场深入研究与创新,才独具吸引力。T-C-D开发的各功能构架的收益水平和回收速度是不同的。核心吸引力中心和休闲聚集中心投资高、更新快、风险大而且回收慢,因此,开发商需要充分考虑整个T-C-D地区的资金平衡,需要在延伸中心发展地产业,从中得到更多的、更快的收益,地产业无形中就成了T-C-D开发与收益的支柱,这里的地产业是一种“泛地产”、复合型地产,不局限以房子为核心,房子可能是主体,也可能是附属的配套设施,它要求营造的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的空间,而是一个更好的组合空间、服务空间、综合空间[14]。

3.3 专业团队为基础,操作运营为保障。

T-C-D开发模式错综复杂,开发无论是规划、策划还是运营机制都需要高水平、高专业的团队来支持。在开发建设中,要整体定位、整体规划、整体设计,并在以后运营中,要整体经营、整体管理,将开发模式与运营模式统一起来,无论是前期的定位、设计、空间考虑,以及经济指标的制定还是后期的运营管理,都需要专业的团队和科学的统筹安排。一个成功的T-C-D开发方案要选择特色化、创新化的高水准的运营模式,对T-C-D运营的要求非常高,无论是独立开发还是统筹开发,都要体现全局性、长期性、品质性,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部分引进最为专业的合作伙伴,共同来管理运营T-C-D地区的项目,才能够为目标市场提供周到的综合服务。

4 结语。

随着我国休闲旅游时代来临,旅游消费模式、景区发展模式、地产开发模式、产业转型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旅游产业升级的需要,由此产生了T-C-D模式,它是旅游开发的最终形态,是休闲度假时代旅游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复合形象的体现方式。本文基于T-C-D实际案例的观察和分析,尝试性地对这一全新模式从概念、表现特征、理论模式、应用模式到开发战略措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己取得一定的成果,但T-C-D开发模式是一个摆在理论界的全新课题,目前这个研究领域基本上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只有盲目的实践,更缺少相应的管理措施,因此,研究的后续工作就是进一步对T-C-D项目进行考察,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来支撑指导相关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平文艺。创建“西部旅游综合体”的理论思考[N].经理日报,2004-10-25.

[2]赵弘中。打造高品质的湖滨南山路国际旅游综合体[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9,(4)∶5-16.

[3]王文君。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15-16.

[4]王国平。加快推进“1+6”工程全力打造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9,(6)∶5-7.

[5]毛润泽。旅游综合体:概念、类型与模式[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2010.

[6]陈雯婷,金权杰,程澄。基于城市化背景下的旅游综合体研究[J].现代城市,2011,(2)∶27-28.

[7]吴必虎,徐小波。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TOLD):一种旅游—房地产模式[J].旅游学刊,2010,25(8)∶34-38.

[8]祝晔,黄震方。旅游景区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676-5677.

[9]朱怡婷。干旱区HOPSCA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研究———以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新疆:新疆大学,2009,(4)∶65-66.

[10]罗红宝,林峰。让“旅游综合体”成为旅游综合改革创新的战略抓手[N].中国旅游报,2010-12-17(11)。

[11]吴悦芳,徐红罡。大理古城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及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人文地理,2010,(4)∶67-71.

[12]林立民。休闲度假旅游地产市场的消费趋势与开发策略[J].中国高新技企业,2009,(17)∶90-91.

篇7

关键词:旅游景区开发;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092-02

1 研究背景

旅游景区的开发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关注旅游景区开发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让他们能够公平分享景区开发所带来的利益及公平分担景区开发的负面影响,对景区开发能否顺利进行非常关键。

2 基本概念界定

2.1 旅游景区开发

旅游景区开发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和旅游服务及服务设施等各方面的旅游资源作系统的、同步协调的开发和规划,以使旅游资源的各方面相适应并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2.2 利益相关者

1984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为大家广泛接受,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1999年,“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出现在世界旅游组织制定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中,这一词汇在旅游官方文献中已经得到了认可。根据弗里曼(1984)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文章将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任何能影响旅游景区开发或受其开发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包括国家、属地政府、社区居民、旅游投资商、旅游者、旅游规划专家、社会公众、竞争者等。

2.3 核心利益相关者

借鉴国外学者克拉克逊(1995)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以及我国学者张维(2006)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的方法,结合旅游景区自身的特点,依据各利益相关者与旅游景区开发关系的密切程度,将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指与旅游景区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个人或群体,没有他们的参与和合作,旅游景区的开发就无法进行,包括国家、属地政府、旅游开发商、社区居民、规划专家和旅游者。文章仅对利益景区开发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研究。

国家是旅游资源的所有者,是核心利益相关者;资源所属的地方政府往往作为所有者代表对资源开发承担主要责任,是核心利益相关者;旅游开发商是旅游景区开发的执行者、实施者,是核心利益相关者;社区居民与旅游景区开发在空间上的紧密性,使其成为与旅游景区接触最频繁、联系最紧密的群体,是核心利益相关者;规划专家是旅游景区开发的规划者、引导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景区开发的大方向,是核心利益相关者;旅游者是旅游景区开发成功与否的验金石,是核心利益相关者。

3 旅游景区开发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3.1 国家的利益诉求

国家作为旅游资源的所有者,当然是希望相关群体能以最佳方式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以达到旅游资源效用最大化和可持续利用的理想目标。

3.2 属地政府的利益诉求

景区属地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预期以经济增长为政绩目标,以旅游拉动地方经济,此外,由于属地政府承担着国家赋予的责任,同样希望通过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稳定社会秩序、提升社会道德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效共生,促进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旅游开发商的利益诉求

追求丰厚的投资回报,是旅游景区开发商追求的最核心的利益。他们为了比较顺利地实现参与旅游开发的经济目标,对属地政府的期望是属地政府能够提供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及时的产业发展引导,有效的市场监管,有力的社区协调;对社区居民的期望是社区居民能够支持企业的各种开发经营活动,提供符合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不给企业日常经营制造麻烦等等。

3.4 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

社区居民直接受到旅游景区开发的各种影响。他们的利益要求主要有:第一,希望景区的开发,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提高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使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第二,他们希望有更多受教育的机会,获得更多的就业指导与培训;第三,他们还希望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风俗习惯受到尊重,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得以保持与发展;第四,社区居民希望通过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尽量减少负面影响,保护自然景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证良好的社会治安,社会风气不要变坏,以获得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从而保证本地的旅游吸引力以及本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5 规划专家的利益诉求

规划专家在景区开发中的利益诉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报酬,规划是一项高度消耗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工作,也是规划专家的重要经济来源;二是精神报酬,规划师通常是站在专业的角度对景区进行规划,不会过多地考虑其他因素,并且希望专业见解能得到相关人士的肯定。

3.6 旅游者的利益诉求

旅游者是为了了解和欣赏到景区资源价值,为获得期望的物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旅游体验而来到景区旅游的,他们最核心的利益是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满意度。因此,旅游者的利益诉求表现为:一是要求从景区内在的质量符合其期望体验;二是要求付出的价值对等于在景区消费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4 旅游景区开发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表现

4.1 属地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表现

4.1.1 属地政府与国家

国家的关注的利益焦点在于资源的利用问题,而属地政府关注的利益焦点参杂了太多复杂的成分,难免与国家发生利益冲突。

4.1.2 属地政府与社区居民

由于当地居民自身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往往不信任让他们完全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而与此同时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禁止了当地某些传统的生产方式,却没有为当地居民找到更加适合他们的、可持续性的经济出路,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对政府会产生不信任和抵触情绪。

4.1.3 属地政府与规划专家

由于规划专家的立足点是行业规则,他们的目标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对景区开发有利的规划方案,而政府部门的目标是多方面的,其中的政治业绩目标往往与规划专家的规划方案产生冲突。

4.2 旅游开发商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表现

4.2.1 旅游开发商与国家

国家的关注的利益焦点在于资源的利用问题,而旅游开发商关注的利益焦点则在于纯粹的经济利益,这是他们之间冲突表现的根本所在。

4.2.2 旅游开发商与属地政府

旅游开发商与属地政府在追求目标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政府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同时考虑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而旅游企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往往不会注意其他方面的影响。

4.2.3 旅游开发商与社区居民

旅游开发商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上,旅游开发商进入景区后,虽然会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但是他们在资源占有状况和经济地位方面极不相称。开发商从对当地资源的开发中获取大量利润,成为最大受益者;当地居民虽然也获得利润,但获取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同时承受着开发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4.2.4 旅游开发商与规划专家

跟属地政府与规划专家之间的利益冲突表现相类似,旅游开发商与规划专家同样存在着利益冲突。获利情况是旅游开发商关注的利益焦点,而在规划专家的规划文本中所呈现的盈利能力有可能远远没有达到旅游开发商的预期。

4.2.5 旅游开发商与旅游者

旅游经营者往往只追求自身利益,在缺乏调查的情况下一窝蜂的向旅游者提供一种热门旅游产品,同时受到行业背景的限制,很难准确把握旅游者真正的需求,从而出现尽管出发点是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要,但实际上却恰恰可能提供了旅游者不需要的辅助功能,而忽略了旅游者最需要的主要功能。

4.3 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表现

4.3.1 社区居民与规划专家

在规划专家的规划方案中,通常会涉及到征用土地、房屋拆迁等问题,这些是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居民相当难以接受的问题。

4.3.2 社区居民与旅游者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会影响居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如物价的上涨、生活环境的污染、噪音的产生、生活空间的拥挤等。同时,随着景区的深入开发,民风不够纯朴以及传统文化过度商品化会影响旅游者体验质量。景区开发后,由于受外界文化的影响,当地民风很难保持在开发前的境界,商品化意识的增强也让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大打折扣,这与旅游者预期的“原汁原味”的民风相差甚远。

5 结论

通过分析旅游景区开发中核心利益相关者以及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表现,不难发现导致这一系列冲突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各利益主体的自利倾向,社区参与不足导致居民正当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属地政府在旅游景区开发中的角色错位、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不完善、监控力度不足与社会监督缺位则是导致冲突的重要原因。我们应该深刻意识到核心利益相关者问题的重要性,并针对产生冲突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以保证旅游景区开发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牟红.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2]Freeman R Edward.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Boston:Pitman,1984,(46).

[3]张广瑞译.全球旅游伦理规范[J].旅游学刊,2000,(3):71-74.

篇8

2015年,宜昌市加快建设鄂西圈核心城市,围绕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和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提出并实施了“两创一跃”和“千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即“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文化旅游业跃升为千亿产业”。如何在千亿产业发展中突出文化旅游的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笔者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文化旅游――宜昌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

宜昌各类旅游资源已达747处,其中:国家级5A景区4家,4A级14家,3A级17家,为把宜昌打造成为文化旅游经济强市提供了极好客观条件。宜昌巨大的旅游资源优势表现为:

(一)奇特雄伟的山水自然风光:宜昌拥有号称“中华版图的地理脊梁”的雄奇险秀幽集一身的三峡区域,“清江天下秀,长阳歌舞乡”的长阳清江画廊令人心旌摇曳,神奇的喀斯特地貌造就的晶莹剔透、神秘万千的地下溶洞闪烁其间,“长江流域活化石”之称的中华鲟自然繁殖产卵培育场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二)浩瀚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宜昌囊括了闻名遐迩的诗人与美人故里,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张飞吼断当阳桥等三国古战场令人抚古追今,楚辞大家屈宋、诗赋名流李杜等诗文作品与活动遗迹历久弥新,武落钟离山、长阳渔峡口等古人类文明的遗址比比皆是,宜昌石牌、长阳太史桥等被称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抗战文化影响深远。

(三)宏伟壮观的现代工业文明:葛洲坝、三峡大坝等数以千计的各种大、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无不潜藏着巨大的旅游观赏开发价值,三峡蓄水形成的蔚为壮观的天然库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三峡新景观,驰名本土企业稻花香、枝江酒业、宜化、兴发、安琪等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均可作为现代工业文明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目前宜昌已有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

2015年12月,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创新发展论坛暨“环球总评榜.旅游文化榜”典礼在北京召开,宜昌获评“十佳最具人气旅游城市”、“十佳宜居宜旅旅游城市”称号,宜昌也是湖北唯一入围总评榜并连获两个奖项的城市。

二、文化旅游――宜昌发展的产业建设核心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符合大数据时代追求品质旅游的旅游市场需求。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空间的不断拓展,旅游市场正逐步从追求游客规模的粗放型经营向追求品质的质效提升型经营转变。也就是说,谁能率先抢占文化旅游发展的先机和至高点,谁就有可能率先树立旅游品牌,从而提升旅游竞争力和影响力。要让游客拥有最温暖的的旅游体验,文化旅游的资源潜力不容忽视。

(一)文化旅游作为宜昌产业建设核心的必要性

1、历史的经验证明,文化旅游应作为宜昌产业建设的龙头。

宜昌在改革开放之前,因地理位置所限,生产资料以农业经济作物为主,经济发展远远赶不上荆州、襄樊、黄石等平原地区,改革开放后,宜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做好山水文章,宜昌蕴藏的巨大资源优势得以彰显,宜昌电能、食品及酿酒业均成效斐然,矿山、化工产业已经支撑起宜昌经济的半边天,而目前宜昌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就是文化旅游资源,2014年宜昌旅游收入仅年330.97亿元,与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相比极不匹配,差距就是潜力,文化旅游给未来的大开发存留下了巨大的提升空间。

2、现实的必然选择,文化旅游是宜昌产业建设的新动力。

宜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利用资源、做好山水文章是一条可以持续的发展之路。文化旅游具有资源永续利用、没有环保压力、投资环境相对安全、市场潜力巨大等优势,宜昌的山水人文旅游资源也必将催生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立足本地资源,重在整体规划,实行有效资源整合,必将挑起引领宜昌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担。

(二)文化旅游作为宜昌产业建设核心的可行性

文化旅游作为宜昌产业建设核心,现已具备五大可行性要素。

1、党政重视要素。文化旅游是促进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升级的加速器,获得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是首要元素。200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成立了鄂西圈司,并把宜昌纳入了圈投的重要核心节点,为宜昌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建设机遇,宜昌市委、市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高度重视,在对宜昌进行城市发展战略定位时,已把旅游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支柱产业纳入其中,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地域中心要素。2011年11月,湖北省委政府正式提出“一主两副”战略,明确要把宜昌建成副省域中心城市,这对于推动宜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交通中心要素。文化旅游业的核心是大规模人群的流动,大规模的人群流动需要借助必要的交通工具才能实现其目的。宜昌古有万里长江水路横亘东西,今有京九铁路纵行南北,泸蓉高速、宜荆高速、宜万铁路、枝柳铁路、318国道等,均在宜昌或就近交汇,加上三峡国际机场,可谓四通八达,由于宜昌具有先天的地理中心、交通中心的优势,可以大大节约游客的旅途交通成本,进而可以形成价格竞争优势。

4、文化中心要素。旅游本质上是一种差异性文化体验,这种差异包括地理位置、文化、风俗、物质等,这些差异化是吸引游客前往旅游的主要动机。宜昌,自古就是蜀、楚、巴等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古老的长阳人,神秘的巴人,诗人屈原、美人昭君,都在宜昌境内诞生,尤其是民风民俗保持最为完美的山歌、民间故事、南曲、哭嫁、跳丧舞等土家族遗存文化,至今依然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文化,以李白、杜甫、刘禹锡、陆游、三苏等为代表的文人墨客为三峡宜昌所创作的大量古诗词文化,郭沫若、刘白羽、汪国新等为代表的当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学家、画家为三峡宜昌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书、画,都具有相当的文化重量。三峡宜昌,文化旅游要素丰厚,现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明遗产1个,国家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78处。

5、服务中心要素。文化旅游产业,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精神产业,提供高质高效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服务是其核心内容。目前,宜昌旅游已达到每年5000万人的接待能力,导游3300人,旅行社125家,星级饭店58家。旅游产品已有奇石、根雕、盆景三件宝外,还有清江鱼、清江崭獭⑶褰蜜柚、秭归脐橙、魔芋制品、竹碳雕、西兰卡普等民族特色产品。

三、文化旅游――宜昌目前的现状及其制约

(一)宜昌的文化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经过多年奋斗,宜昌旅游硬件设施和服务软环境都有很大改善,旅游设施和景点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硬件设施不断优化,并已步建成了一批5A、4A景点,旅游线路日趋丰富,景区公路等级不断提高,游艇档次不断提升,文化特色不断增多,可供旅客选择的范围不断扩大。历经多年努力,宜昌的旅游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旅游业的收入呈现持续跨越式高增长。

(二)宜昌的文化旅游产业规模还没有完全形成

1、资源整合不够。全市旅游点虽多但过于分散,景点之间,没有联线成片,无法引导游客消费,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发挥规模效益。有的游客感叹:宜昌处处是美景,怎么玩也玩不够,只好当天看了三峡大坝,观了中华鲟鱼,吃了长江肥鱼,足矣!连夜搭船去三峡或乘车去神农架。最终成了过路一日游。

2、经营主体分散。文化旅游是个特殊的行业,需要高度统一的经营体制。纵观过去的发展,宜昌旅游经营体制因为资源分散仍处于过于分散阶段,存在市县脱节、市内划块、条块分割、各自为阵、打小闹的问题,没能形成航母集团优势,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可以提高整体经营水平。

3、资金投入不多。现代市场竞争激烈,若文化旅游规划气魄不大、资源整合不够、经营主体分散,必然导致资金投入的分散和不足。资金投入的分散和不足,也必然导致企业成本高企、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抵抗风险能力偏弱,融资越发困难,如此循环,文化旅游难以形成规模。

四、打造宜昌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思考

如何充分挖掘宜昌文化旅游产业蕴藏的巨大开发价值,加快宜昌文化旅游产业?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政府主导大策划

笔者认为,在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和目前宜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小背景下,要实施宜昌文化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首要条件是政府强有力的主导干预与精心策划。一是要确立文化旅游产业领头羊的战略地位,明确文化旅游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制定相应配套政策和措施。二是要打破条块分割与市县区域限制,全面整合宜昌的核心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的大手笔,采用政府主导控股,多种经济成份联合,全面整合重宜昌范围内的文化旅游资源、宜昌内外资本资源、经营管理优势,组建一个文化旅游市场集团经营主体,走集团化发展的新路子。

(二)市场运作大手笔

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担当起打造宜昌文化旅游经济强市的重任。一要制定企业发展目标、战略、愿景,要有长计划短安排,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样,八年上台阶,十年达目标。二要奋力开拓市场,扩大游客来源。三要开展横向联合,与文化旅游资源相联的辖外同行牵手营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三)银企联动大投资

要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引领宜昌未来大发展的核心产业,必须争取金融业的大力支持,银企联动,融资投资,搞活宜昌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宜昌经济快速发展。

(四)打造宜昌文化旅游经济强市的项目建议

根据宜昌现有景点资源情况,结合未来发展构想,打造宜昌文化旅游目的地要从项目建设入手,笔者斗胆提出项目建设如下建议。

1、精心制作两个文化大项目。

“爱上宜昌”已成为宜昌城市新名片,如果制作一部宜昌文化旅游影视大片,融三峡宜昌风光、动人故事传说于一炉,制作成类似当年云南的《阿诗玛》、《五朵金花》、广西的《刘三姐》、江西的《庐山恋》的影视大片,画面精美,制作精良,场景大气,既可创造效益,又能扩大宜昌文化旅游知名度、美誉度,让全国人民慕名向往,源源不断的前来宜昌观光做客。

制作一部水上现代声光电实景大戏。在长江或清江选择一处江面,打造一台类似广西《印象刘三姐》、西安《长恨歌》的水上实景大戏,演绎屈原、昭君的故事,或古代巴人与盐水神女的爱情神话故事,场面宏大,设计新颖,震撼人心,以深刻的旅游体验吸引每一位游客。

篇9

关键词:旅游供应链;文化开发;模式;策略

一、旅游供应链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专家学者在借鉴制造业供应链的基础上提出旅游供应链概念,并对旅游供应链展开相关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王雅琼(2008)、刘浩(2011)对旅游供应链概念提出自己的观点;②罗梅(Romero&Tejada)提出旅游供应链的三种演变结构形式;③李万立(2005)、毛接炳(2007)从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对“委托D”关系进行研究;④腾达(2011)、杨树(2007)从上下(前后)关联角度研究旅游供应链,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探讨关联度。旅游供应链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学术界对旅游供应链还没有完整统一的定义。代葆屏(2008)提出以供应链理论为指导对旅行社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徐会奇等(2010)认为旅游供应链是由旅游供应商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并直接交付或由旅行社、旅游商间接交付给旅游者的链条。对旅游供应链概念的研究都是从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和产品组合特性等特征出发的。借鉴以上的研究观点,本文定义旅游供应链为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为目标,以旅游产品服务开发为核心所形成的包括旅游产品的设计、组合、生产、销售、消费等功能与一体的旅游网链结构。

二、旅游供应链运行模式研究

旅游供应链基本构成环节包括:初级供应商、旅游运营商、旅游商(旅行社)和游客四个主体。初级供应商包括酒店、饭店、航空公司和其他运输公司等,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和高产品时效性的特征;旅游运营商常被称为批发商,具有中间商和制造商的双重性质,既可以简单地将旅游产品或服务从基层供应商传递给旅游商或游客,也可以将基本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整合为全新的产品――产品包,甚至以自己的品牌进行营销活动,按照其业务范围可以分为出境游运营商和入境游运营商两类;旅游商主要是指将旅游运营商的产品包或者初级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销售给旅客的组织机构,与旅游运营商和初级供应商形成委托关系,按照商与游客所在国家相同与否同样分为出境游商和入境游商两类;旅客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包括独立游客和团体游客、国内游客和国外游客等。

三、旅游供应链文化的开发路径

1.将“供应链”概念与文化旅游资源相融合

基于“供应链”角度建立模型,应用于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可将各利益关系体当作模型上的某一节点对待。通过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联系,分析利益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为资源开发提供具体的应用依据。

2.旅游开发者与文化旅游资源融合

居民是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开发的基础。但因个体的三观差异导致其对文化保持和继承的程度不同。因此,开发者可以通过对公共服务、基础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经济补偿来激励当地居民积极主动的选择保护待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有效实现文化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双赢”。

3.旅游开发者与旅行社融合

旅游开发者是旅游产品的制造商,通过文化虚拟权等形式拥有文化旅游资源的使用权。旅行社作为旅游开发者的产品经销商,以资金流的形式从开发者手中购买文化旅游产品,并使其进入市场流通领域。

4.旅游者与文化旅游资源融合

旅游者与文化旅游资源是通过开发者、旅行社与文化旅游资源发生间接联系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原料供应商,以信息流、物质流的形式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消费品,而旅游者则通过资金流的形式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消费。

四、旅游供应链文化的开发策略

1.优化政府规制,完善产业政策

旅游产业是典型的规制性产业,旅游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应起主导作用,成熟以后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现阶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政府统筹管理,整个旅游要一盘棋,统筹起来,在旅游市场的竞争格局中,文化旅游产业始终没有摆脱以价格为核心的经营性竞争的范畴。在政府的领导下,为旅游业的发展定立规矩,提供系统的规则。

2.增强旅行社的实力,真正形成其在供应链中的核心影响力

要推进旅游供应链的构建,就必须从内在上增强国内旅行社的实力和规模,使旅行社在供应链中真正占据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核心企业的影响力,从而促进整个旅游供应链的优化整合,推进旅游供应链运作模式构建。严格旅行社管理,加强旅行社监管。鼓励和扶持旅行社扩大规模,形成旅游品牌。当前旅行社在供应链中的弱势地位和旅行社实力薄弱有很大关系。提高旅行社的专业性,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行社相对于其他供应商和游客有更多的沟通,和游客接触的时间也最长,这也是旅游供应链对游客服务的第一站,所以提供专业性的旅游服务对于旅行社尤其重要。旅行社要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旅行社专业性的服务将影响和带动供应链中的其他环节在旅游服务上良性发展,R敌允锹糜喂α丛俗髂J焦菇ǖ幕础条件。

3.结合旅游趋向转变,开展不同的服务

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渐成熟,游客的旅游趋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散客出游正在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旅行社的客流,同时也给旅游供应链上的其他供应商业务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基于这个问题,旅行社可以针对旅游趋向转变,根据旅游资源推出不同的服务产品,如旅游景区介绍、票务代购或者当地供应商资源联系等,通过业务方向的转变,推出更为精细化的业务,同时满足散客和跟团游游客的多种需求,准确的把握市场变化,多元化业务有利于旅行社保持其在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在这个基础上,旅行社和相关的供应商可以形成信息共享,扩大其在核心地位的实质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光明,魏晓卓.供应链文化:供应链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J].管理评论,2007(03).

篇10

[关键词]文化空间;大遗址旅游;曲阜片区大遗址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4-0039-09

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我国大遗址数量众多,但长期以来对其采取回填保护和现状维持的“死保”模式,导致公众参与缺失,破坏行为频发,遗址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极大限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指出,大遗址作为中国五千多年灿烂文明史的主体和典型代表,不仅具有深厚的科学与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极具特色的环境景观和旅游资源。因此,大遗址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实现需要持续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列斐伏尔(Lefebvre)的空间概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上的文化空间类型等基础之上,经过系统化和深化,形成更为广泛的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意义上的文化空间理论,并以曲阜片区大遗址为例,阐明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化空间概念的提出与演变

“空间”很长时间以来都被视作单纯的几何、地理概念,直到20世纪,法国新代表人物亨利·列斐伏尔对这一概念做了新的哲学诠释,他认为“空间是一种(社会)产品”,每个社会和每一种生产模式都会“生产”出自己的空间。在《空间的生产》中,他列举了多种空间类型,其中提到“文化空间”一词。他认为“空间的概念与精神的、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空间联在一起”。这使得空间带有浓厚的社会文化色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过快而无序的城市化扩张而提出的,因而具有很强的批判性。

文化空间作为一个独立术语,首先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文化空间指“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它是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我国2005年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界定:“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可见,这里的文化空间不是一般地理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兼具时间性、空间性和文化性。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庙会、歌会、集市等,都是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种,具有类型学的意义,使用范围较小。

与之相反,文化空间也常被随意使用,如有时指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有时指现代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的滥用模糊了其应有的理论内涵和指导意义。

二、文化空间的新界定

(一)文化空问的基本内涵

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意义上的文化空间,应以遗产保护为核心,以文化氛围营造为重点,同时需要现代产业意识的指导,是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具有体验性和互动性的空间。因此,可以将其定义为“以文化核心理念为焦点,以区域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社区参与为基础,通过市场产业化的保护提升,构建起的动静相宜、可持续地体现文化精髓的立体化存在”。

在内涵上,文化空间包括三个维度:物质、精神和社会生活。文化空间首先是物质空间,物质文化遗产是可视性的载体,是景观;其次是精神空间,精神、价值理念是文化空间的核心,也是物质遗产得以存在的支撑;第三是社会生活空间,指社会各方的参与,包括内力的发展和外力的推动。内力指当地社区的参与,外力指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只有三个维度共同存在,相互作用,才能保证空间的开放性、活跃性,最终营造出一个具有互动性的文化空间。

在外延上,文化空间包括两个圈层:核心层和辐射层。核心层指各种文化遗产富集的区域,在此区域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集中,品质较高,具有直观展示性和文化代表性,是文化空间的灵魂所在。辐射层是核心层的延伸、支持区域,包括各种文化创意项目、文化产业园区、休闲旅游区、服务设施等,是文化空间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核心层和辐射层在地理空间上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交叉和融合。正是经过二者的密切联系,增加了空间的可感性和体验性,扩大了空间的范围,最终成就一个可持续的文化空间。可以说,文化空间既是一个早已存在的空间,也是一个需要再造的空间。

(二)文化空间的构成要素

文化空间由中心理念、核心象征、符号系统、活动主体等构成。

文化是一个社会共享的意义系统和价值观,是社会认同和和谐的基础。文化空间的根本目的就是展示出这种文化,通过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感受文化,获取认同。所以文化空间首先要有代表性的中心理念,这种理念可以是文化空间中社会共同体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

篇11

【关键词】 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博弈,利益协调

1 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产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问题也日益突出,各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已经成为了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已被运用到旅游产业的研究中,但目前对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范围还比较局限,研究多集中在社区利益的保护等方面。Swardbrooke(1999)将当地社区、政府机构、旅游企业、旅游者和媒体等作为可持续发展旅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宋瑞(2005)提出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还包括保护地、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及相关机构、其它国际组织及其在华机构、社会公众等十个;刘静艳(2006)则将其缩减为政府、社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主要利益相关者;王兆峰(2008)将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与非核心两种,并分析了旅游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问题。当前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已由最初的大范围研究(Freeman,1984)发展到按照重要性进行分类研究(Charkham,1992;Clarkson,1995),金慧君等(2005)明确指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可以发现,旅游产业的利益相关者比较多,但是政府组织、旅行者、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是其中的核心主体,其利益冲突是旅游产业利益冲突的主要表现。

当前,不少旅游目的地,特别是民族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严重缺乏发展资金,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外部投资者来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利益诉求不同,因此利益矛盾和冲突成为必然,旅游投资者逐利的本性导致旅游产业发展中旅游企业获得大量的利润,而社区居民收入提升缓慢,导致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企业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深,而政府因招商中的承诺而在双方利益平衡中难以抉择。所以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诉求,研究其利益冲突的类型和冲突原因,探索旅游产业各个主体实现利益协调的途径对于区域旅游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利用博弈模型分析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并提出可操作的协调机制。

2 旅游产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

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旅游产业发展或与旅游产业发展利益相关的组织和个体,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行业。借鉴利益相关者研究的核心与蛰伏两分法,本文将旅游产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与次核心利益相关者,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旅游者、旅游企业、各级政府部门及当地社区居民,次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旅游领域专家、旅游行业组织和协会、社会公众媒体等其他相关组织等,如图1所示。核心利益相关者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尤为关键,其利益协调是实现旅游产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协调,推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1 旅游企业利益诉求

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产业的主要投资者,其投资进入旅游产业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为了实现这个根本目的,其主要利益诉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二是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当地政府能够提供宽松和优惠税收和扶持政策,科学引导企业的发展,并能够有效地监督和管理旅游市场,创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三是期望当地居民能够大力支持企业的旅游开发和旅游经营活动,如积极的到企业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便利等,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2.2 属地政府利益诉求

当前一切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当地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考核干部的指标的干部考核制度下,旅游目的地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预期自然是以发展旅游产业拉动地方经济,一是为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二是为了推动经营性资产投资,进而推动属地基础设施的投资;三是为了解决属地居民的就业,提高属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实现旅游开发乘数效应;四是属地政府同样希望通过旅游业的良性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效共生,促进整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社区居民利益诉求

当地居民由于本身的弱势性,其关注的核心是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以及其外部的环境等方面。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期望借助旅游产业开发为其改善生存条件,提升生活的质量,包括通过获得在旅游企业就业的机会和利用旅游市场进行商业开发的机会从而使家庭收入提高,同时利用旅游开发实现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改善生存和生活的环境条件。其次,利用旅游开发的机遇,接受从事旅游工作的专业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并接受更多的教育机会,获得更好的教育质量,从而提升当地居民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第三,确保旅游开发不会破坏其原有的生活环境和民族文化,如居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同时保证旅游开发中拥有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打扰;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关注旅游开发能否保障其民族文化特色得以保持与发展,自己独有的风俗和习惯不被破坏和任意的商业化。

2.4旅游者利益诉求

旅游者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者,是旅游产业实现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量。旅游者出游的目的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无论是观光还是探险,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都是旅游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的关键。如旅游者在自然景区偏好不受到任何污染和破坏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而在人文景区则偏好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因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主要利益诉求是旅游过程中获得的“质量”和“满足感”,期望能够达到其预期的感觉;旅游活动为旅游者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享受,因此其也关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期望自己的支出与其获取的精神享受和服务对等。同时旅游者也关注在旅游过程中舒适性和安全性,希望旅游企业能够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承诺。

3 旅游产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主要表现

旅游产业各核心利益相关者由于其拥有的资源、参与旅游开发的动机和参与程度的差异,导致其利益诉求具有较大的差异。各方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都具有通过不法手段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为自身谋取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根据对旅游产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本文认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关键是社区居民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协调居民和企业之间,而旅游地产业与旅游者之间的冲突则是其他冲突无法协调的外在表现,如图2所示。

3.1 社区居民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冲突

社区居民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核心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旅游企业收益与社区居民的就业权益冲突。社区居民希望通过旅游开发获得工作的机会和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取得收入,但由于社区居民大多自身文化和技能水平有限,缺乏在旅游企业任职的从业经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高层次工作的需要,因此旅游企业考虑到经营效益问题难以大量的雇佣本地居民,特别是较为复杂的高层次经营管理岗位。旅游企业有其规范的招聘规则和流程,如对湘西州旅游企业的调查显示,旅游企业管理层认为企业需要考虑在同一岗位聘用同一类型人员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用工风险。但是当地居民认为本地居民在旅游企业获得工作岗位是必须的,因此导致社区居民强烈要求获得工作,而旅游企业则考虑到各方面的原因而不愿意大量雇佣本地居民,社区居民与旅游企业间产生了严重的佣工冲突,使企业的正常经营常受到不利的影响。

(2)旅游企业经营与社区居民参与收益的冲突。由于民族地区多数经济比较落后,开发资金严重匮乏,因此很长时期内,社区居民难以通过正当的渠道获得从事旅游经营的机会,导致在旅游开发中进行旅游经营活动的多数不是本地人。如凤凰古城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旅游项目均由外部投资者经营,在老洞苗寨、苗人谷、勾良苗寨等乡村旅游景区,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包括导游人员和旅游纪念品摊点经营者大都是外部人员。这种情况导致社区居民无法从旅游开发中获得收益,但是日常的生活受到旅游开发的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遭到破坏,外部的不良思想对社区居民也形成强大冲击,如旅游开发造成当地原有生活方式和文化活动的舞台化,当地传统工艺品的低质化和廉价化,导致当地社会文化的逐渐的失真甚至扭曲,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不满逐渐增强。

(3)部分旅游企业忽视社区居民利益造成的冲突。旅游开发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旅游开发企业获得了大量利润,但是却往往忽视社区居民的利益。为保障自身利益,居民与旅游企业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不少社区居民采用不正当手段与旅游企业争抢客源,如对湘西州的凤凰古城和王村的调查显示,当地居民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野马导游”团队,通过对车站游客的围堵和对自驾游车辆的公开拦截争抢客源,严重影响了旅游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少数社区居民为了心理平衡,联合大量的周边居民向旅游企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以索取更多经济利益,甚至对旅游企业经营进行直接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3.2当地政府与社区居民和旅游企业的利益冲突

政府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的管理和组织者,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既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又要保障当地居民的收益不受损害。社区居民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必然要求政府进行利益格局的平衡和协调,这个过程中政府必然要对与两个主体的利益格局产生冲突。

(1)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冲突。民族地区普遍面临旅游景区开发的资金不足问题,招商引资成为旅游地政府部门实施区域旅游开发的必然策略。为此,旅游地政府出台了各种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外部投资者,以期通过旅游开发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但是从旅游开发的实际来看,部分外部投资者为减少投资风险,尽快实现投资收益,开发中甚至以破坏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为代价,这与政府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保护区域文化的目标是冲突的。同时,不少外部旅游投资者在获取相当的收益后,并未兑现承诺将发展资金用于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而是迅速进行资金的回收,这也与政府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冲突。

(2)当地政府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冲突。政府希望社区居民能够遵守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支持和参与当地的旅游开发规划,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部旅游者,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产业的大多数收益被旅游企业控制和获取,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并未获取更多的收入。由于外部投资者多处于强势地位,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这成为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的利益冲突的核心。由于社区居民无权通过正常的途径参与旅游产业经营,导致社区居民无视政府在旅游经营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契约条款,甚至通过极端行为实现其利益诉求,严重影响了政府日常工作开展,如对湘西州凤凰老洞苗寨不少居民在景区周边和景区内部搭建违规建筑,进行违章旅游经营。

3.3 旅游者与产业主体的利益冲突

旅游企业、社区居民和政府之间的激烈利益冲突,必然造成对旅游者的影响,形成旅游者与旅游产业主体的利益冲突。

(1)旅游企业为追求更多经济效益,其过度开发造成旅游体验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下降,造成游客满意度的降低。由于对旅游者的需求把握存在偏差,如武陵源的百龙观光电梯、乐山修建巴米扬大佛等人工设施与景观严重损害了景区的旅游价值,使旅游者感受到的景区环境与其期望相差甚远。旅游企业为更快的获取经济效益,使得旅游开发后的游客流量严重超过景区承载力,特别是在春节和国庆长假期间,游客的交通和食宿安全都难以保障。旅游企业的欺诈行为已成为制约其自身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对凤凰勾良苗寨调查显示,旅游企业的导游人员导游热情不高,但对推销旅游产品热情很高,使得游客非常反感。

(2)旅游者到旅游地区旅游希望更多地接触当地居民,感受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和风俗,由于两个主体的诉求不同,不可避免产生了旅游者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冲突。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商品经济意识有所增强,原有的纯朴民风不复存在,甚至存在敲诈游客等行为,造成旅游者对社区居民的行为很不满意。不少居民抱着“能宰一次算一次”的心理敲诈游客,凤凰古城的调查中显示不少居民将伪劣银饰在古城摆摊出售,不少旅游者被当地居民强行照相和住宿。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旅游者对旅游开发中的不满,根本原因在于旅游产业的直接参与者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关。因此,提升旅游者满意度的关键在于如何协调旅游产业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旅游产业的和谐开发。通过利益协调不仅可解决旅游产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冲突,又能够维护公平,既能达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统一,又能实现旅游产业利益的分配合理化。

4 旅游产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博弈分析

旅游产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本质上是一种博弈关系,因此可通过博弈模型分析旅游产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问题。考虑到社区居民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冲突是其中的核心,也是实现利益协调的关键,因此本文的博弈模型从社区居民和旅游企业的博弈入手,并增加政府作为管理者角色,探索实现利益协调的路径。

4.1 模型基本假设

(1)参与者:为便于分析,本文先假设模型中只有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两个博弈主体参与博弈,假设两个主体决策的原则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

(2)信息: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都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博弈前由于各种原因信息是不对称的,各自都无法准确的把握对方的策略。

(3)策略:根据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作用,两者都有两种策略。旅游企业可以选择保护社区居民的利益或侵犯社区居民利益两种策略,社区居民有支持旅游开发和干扰旅游开发两种策略可以选择。

(4)支付: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的最终收益都取决于自身策略和对方策略的组合情况,具体有四种组合,支付如表1所示。由于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的差异,两者均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和倾向,因而都有忽视对方利益诉求,甚至为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侵犯对方利益的动机,此时对方若支持自己则其会损失更大,故有?Rb>?Rb1,?Ra>?Ra1。

4.2 单次博弈模型分析

针对旅游企业来说,其最优策略的选择决定于对方的策略选择,当社区居民选择支持自己的时候,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其选择保护居民的利益,则获取的收益为Rb,但是选择侵犯居民的利益则可实现对居民利益的侵占,获取(Ra+Rb)的收益,很明显(Ra+Rb)>Rb,因此其最优策略是侵犯居民的利益;当社区居民选择干扰自身日常经营活动时,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其选择保护居民的利益,则获取的收益为(?Rb1),但是选择侵犯居民的利益则可实现损失的减少,获取(?Rb)的收益,由于?Rb>?Rb1,因此其最优策略是侵犯居民的利益。综上分析可以发现,不管社区居民采取何种策略,选择侵犯居民的利益都是旅游企业的最优策略。同理可以得到,不管旅游企业采取何种策略,选择干扰旅游企业都是社区居民的最优策略。

可以发现,利益冲突主体的博弈均衡是一种典型的囚徒困境:若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相互支持和理解,则(Y,Y)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此时双方都可获取收益;但如果任何一方先选择侵犯对方利益的行为,则可能带来的利益更大,因此,(N,N)是纳什均衡,而(Y,Y)不是纳什均衡。其含义是无论对方采取什么策略,己方的最优选择都是侵犯策略。

若博弈只进行一次,则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都选择侵犯将是唯一的纳什均衡,此时整个社会将损失2(Ra+Rb)的收益,这种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因此只有存在限制这种侵犯行为的协调机制才能解决这种问题。假如无有效的协调机制,最终会导致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秩序混乱,旅游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均无法保障。

4.3 重复博弈模型分析

根据博弈的相关研究成果,如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之间的博弈不是一次,而是一直持续下去,双方的策略选择将会产生一些变化,因此本文进一步分析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的重复博弈情况。对于此博弈模型,需要增加三个假设:

(1)此博弈为t阶段的有限次博弈,博弈双方观测到第一阶段的结果后进行第二阶段的博弈,如此循环进行。博弈双方对会根据其上一次的策略选择作为对其本次策略选择进行估计的依据。

(2)社区居民采取“冷酷策略”,即第一阶段采取支持旅游企业的策略,但只要旅游企业进行一次侵犯社区居民的行为,将触发社区居民在以后的策略中永远选择不与旅游企业合作,并干扰旅游企业经营的策略。

(3)他们的支付为所有阶段博弈支付的贴现值和(设博弈的贴现因子为δ,假设q=1/(1+δ),很明显q

本文以企业为例分析其策略选择和博弈的均衡结果,企业有两种策略,在博弈的第一阶段选择保护社区居民利益或者侵犯居民的利益。

如果旅游企业在博弈的第一阶段选择侵犯居民利益,则第一阶段的博弈之后社区居民可判断企业只会侵犯其利益,则从第二阶段开始进行报复,一直采取干扰企业经营的策略到最后,而此时理性旅游企业的最优策略只能是继续侵犯居民利益,则(N,N)均衡将一直持续到博弈结束。此时,旅游企业的最大期望收益为:Л1=(Ra+Rb)+[?Rbq?…?Rbqt-1)]=(Ra+Rb)?Rb(1?qt-1)/(1?q)。

如果旅游企业在第一阶段选择保护居民利益,则第一阶段后社区居民将认为旅游企业可保护其利益,则以后的博弈中都采取支持旅游企业经营的策略。则旅游企业保护社区居民的利益,而社区居民支持旅游企业经营的均衡(Y,Y)将一直持续到博弈结束。此时,旅游企业的最大收益为Л2=Rb+Rbq+…+Rbqt-1=Rb(1?qt)/(1?q)。

则当Л1>Л2时,旅游企业将从一开始即侵犯居民利益获取短期利益后撤出,此时有(Ra+Rb)?Rb(1?qt-1)/(1?q)>Rb(1?qt)/(1?q),可以得到Ra>2Rb(1?qt-1)/(1?q),在极端的情况下取t=2,可知需要Ra>2Rb成立,即要求社区居民在旅游产业中的收益远大于旅游企业,这与实际明显不符。

当Л1

可以发现:在一次性博弈中侵犯对方对双方而言都是最优策略,如果未来的博弈次数足够多,则支持对放对双方而言是最优策略。因为一开始即侵犯对方的利益,将失去未来的长远收益,因此旅游企业考虑长远的发展问题有动力保护居民的利益。但必须说明的是有限重复博弈中,由于最后一次博弈的结论与一次性博弈相同,因此要实现双方长久的利益协调必须实现旅游企业的长期与可持续的发展。

4.4 政府参与的博弈模型分析

重复博弈分析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博弈双方,特别是旅游企业要实现在旅游地的长期与可持续的经营活动,此时旅游企业必须争得社区居民的合作。但是实际的博弈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少旅游企业在旅游投资中选择短期行为,利用不法手段侵害社区居民的利益后就趁机退出,此时长期的合约对其约束力有限。因此,必须考虑引入政府的监督机制,改变博弈双方的对策规则,对于侵犯其他利益主体的行为,政府都要进行惩罚。根据旅游产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这项职责必须由政府部门来完成。因此,本文增加两个博弈假设:

(1)存在一个有政府背景的第三方监管机构,且信息是对称的。

(2)第三方监管机构具有一定的权利,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都确信侵犯对方利益的情形被发现一定会受到惩罚,假设惩罚的力度为P。

这个惩罚可能是罚款或者其他的损失,不管那一方选择侵犯策略,都要损失一定成本。旅游企业侵犯社区居民的事实无法隐瞒,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府表达诉求,因此协调利益的关键就在于政府的执行力度。但是如果P与(Ra+Rb)相比偏小,或者惩罚的执行不力时,则博弈双方感受不到威胁,则无法产生应有的效果。当且仅当满足(Ra+Rb)-P>Rb,即选择侵犯策略的预期收益小于选择不侵犯策略的预期收益时,理性旅游企业则会选择保障社区居民的收益,双方的冲突得以解决。因此,惩罚有一定的力度,具有较强的威慑力时才能保障社区居民的权益不受侵犯。

结合冲突理论分析可以发现,冲突的解决实际上就是有效的制度供给,即一切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的有效制度供给,如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对于降低信息传播成本,促进冲突各方沟通,减少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冲突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建立有效利益相关者行为监控机制,促使其利益目标与社会整体目标方向一致,降低旅游产业中利益冲突风险。另一方面,利用监管机制的强制力和影响力,促成冲突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解决利益冲突,进而实现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弱势群体的利益渠道畅通,实现旅游资源的利用及相关利益群体对旅游发展成果的利益共享。

4.5 模型结论

上述博弈结果表明,实现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协调,关键是建立长效机制,并发挥政府在产业协调中的作用。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推进旅游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减少旅游产业中的短期行为,从而保证合作的稳定性。同时,必须建立公正的制度,通过监督和仲裁机制的建立保障旅游产业的整体利益,特别是社区居民的利益。当旅游企业、社区居民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较好的协调时,旅游产业与旅游者的冲突将可以方便的解决。

5 旅游产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对策

解决旅游产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问题,关键是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均衡。这需要使得各个利益相关者明确自己的职责,并通过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保障各方的合理收益,特别是社区居民的利益,分享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果。

5.1 明晰政府部门的职责。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必须有清晰的角色定位,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利。建立激励机制使各利益相关者充分履行其职责和权利,是缓解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其中的关键是政府明确其职责。政府部门要做好具有前瞻性和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对旅游产业进行控制、规范和引导,并协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和行为冲突,防止市场竞争的无序,但是不能直接参与旅游产业的利润分配,更不能干涉旅游企业经营工作,如此才不会激化社区居民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冲突,甚至解决这些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政府要特别关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开发的法律法规与保障制度,强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沟通,采取公平合理的经济利益分配方式,从法律制度上为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参与旅游产业开发机制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5.2 完善社区居民旅游产业开发参与机制

旅游地社区居民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开发的主要承载者,天然拥有参与区域旅游开发的权利,所以必须明确其在产业治理中的特殊地位,构建完善的机制,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提供必要的条件。要保障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知情权,在旅游开发的各个环节都要与社区居民进行充分的沟通,尊重当地社区居民的诉求,保证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优先就业权,如在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开发及旅游住宿、旅游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中可被优先雇佣,鼓励其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区域旅游的开发。要强化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的基本技能培训和教育力度,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根据居民的就业诉求和旅游企业的要求,通过多层次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整体能力,保证有参与旅游开发诉求的居民都能参与旅游开发,使社区居民真正成为旅游产业的参与主体,进而提高其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并最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5.3 构建社区居民收益均衡分配机制。社区居民往往要为旅游开发商付出土地、房产、文化等生活资源的使用权,并需要承受旅游活动开发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障社区居民可以获取合理的收益。要应允许其以所拥有的生产资料、旅游资源和独特技能参股,并根据其股份比例参与旅游开发收益的分配。要将对社区居民的补偿直接与社区居民现有的生产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其长远的生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扶。要考虑到旅游的劳动密集特性和社区居民的就业诉求,旅游企业应尽可能地利用社区居民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为社区居民为旅游者提供餐饮、住宿设施和销售旅游商品获得收入提供便利条件,并为居民参与旅游工作提供必要的就业培训;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要尊重社区居民的决策参与权,保障旅游企业的旅游规划和旅游开发行为可以获得社区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同时,要保障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收益分配的均衡化,必须通过增权,明晰旅游资源产权,改革旅游资源使用制度。建立旅游增权长效机制,并通过信息增权和教育增权支持来强化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权力和职责,特别是保护旅游景区资源和环境的职责,促进社区居民提高技能、强化职责,进而扩大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增权过程必须以群体来界定,并实现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共同参与,不断的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收益分配的权能感,构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收益均衡分配与旅游增权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为旅游收入分配的均衡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如图3所示。

5.4 建立旅游产业利益协调机构

政府既是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游戏规则”制定者,也是区域旅游环境的维护者、旅游经营的监督者和相关主体的利益协调者。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发挥其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主导和协调作用,制订有效的利益分配方式、约束条件与政策框架,加强对旅游相关企业行为的监管,协调各利益群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组织对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平衡各方的利益。其中建立旅游行业仲裁协会,是规范行业管理的重要措施。可以建立诸如惩戒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之类的专司监督职能的机构,其成员可由旅游方面的专家、旅游企业、社区居民和社会公众等共同组成,对旅游产业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保障旅游开发中的弱势群体利益不会被忽视;同时,要通过建立信息平台,为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提供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

参考文献:

[1] Swardbrook. Sustainable Tourism Management [M].Washington D. C.: CABI Publishing,1999.

[2] 刘静艳. 从系统学角度透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J]. 旅游学刊,2006,(5):17-21.

[3] 宋瑞. 我国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36-41.

[4] 金慧君,郭鲁芳,吴理俊. 国内旅游团利益相关者利益格局均衡发展模式探究[J]. 旅游科学,2005,(10),21-27.

[5] 保继刚. 钟新民主编.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 [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6] 王兆峰. 旅游产业集群与其利益相关者—政府博弈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2008(11):63- 67.

[7] 张伟,吴必虎. 利益主体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 旅游学刊,2002(4):63-68.

[8] 王思琦. 和谐社会与冲突:一种博弈视角[J]. 南京社会科学,2008(5):97-101.

篇12

关键词:地方文脉;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引言

区域旅游产业如何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就成为了各地区发展旅游业需要考虑的至关重要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培养已经成为区域旅游保持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1] 一般学者们研究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都是以竞争优势理论、迈克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对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影响水平以及产业集群化与产业族群对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上。固然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关键,但总体来看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浅层面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描述,忽略了隐藏在这些影响因素之后的关键因素“地方文脉”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此,分析了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系,探讨“地方文脉”在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作用。

一 地方文脉

地方文脉是指旅游地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也包括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四维时空组合。[2-3]文脉是指一个区域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脉承,即社会人文脉络。[4]在旅游区水平上,文脉是由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的“绮交”而体现的旅游区文化形象,它“脉注”在旅游区,体现文化主题或者说文化精神,给旅游者以特有的文化感受。一个旅游区的文化主题与精神一致就形成了文脉。[5]

二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旅游资源为内核形成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6]核心竞争力是反映一个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能的重要指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政府主导下旅游产业、企业依靠自身独特的资源(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人力资源、旅游服务、区位条件等),经过努力而培育创造的独特的竞争能量和优势。[7]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构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要素上:一、资源是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因,是形成竞争能量和优势的主要来源;二、旅游核心企业是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主要操作主体;三、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最终的表现形式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四、政府在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中起到辅助作用;五、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创造和培养。其中最主要的要素当属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三个方面。

三 基于地方文脉的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分析

(一)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对地方文脉对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作用的探讨,必然要分析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即地方文脉是如何介入到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之中。从第二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由以下几个主要因素构成: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竞争力、政府的主导和对旅游产业的培育等,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资源,最有效的载体就是旅游产品,由资源转化我产品和服务又离不开旅游核心企业的经营管理,因为它们在资源转化为产品,以及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要探讨地方文脉对旅游产业

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必然要以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1地方文脉是区域资源形成的“根”

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亦或是其他各项资源,从区域的角度来看,都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展示的是区域发展的历史沉淀,同样它预示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地方文脉都会在区域资源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是区域资源形成的“根”。

2地方文脉是区域旅游形象塑造的源泉

地方文脉是区域旅游的文化精髓,区域旅游主题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地方文脉的挖掘和凝炼,旅游主题形象地方文脉的体现不仅能够丰富区域旅游形象的内涵,同时还能够让游客深刻的感知地方文脉的独特吸引力,因为只有差别话的地方文化才能够引起游客的兴趣,才能够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游客对一个区域的文脉感知是不容易忘记的,只有能够深深印入到游客脑海中的旅游主题形象才能够被游客所感知、所喜爱,地方文脉的融入恰恰能够符合游客的这种感知需求,是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核心塑造源泉。

3地方文脉有利于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规划

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载体,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大,竞争力强,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必然得以提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规划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地方文脉,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在转化成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都要根据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来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而区域旅游形象的塑造来源于区域的文化脉络,来源于区域地方文脉的挖掘和提升,当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区域旅游形象主题相吻合,旅游产品的形态、材质、内涵均与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想贴切的时候,旅游产品才能够在市场上引起游客的共鸣,才能够让游客感受到区域的特色和独有的文化品位,这一点在人文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更显的尤为突出。

4地方文脉营造区域旅游核心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氛围

一个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与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密不可分,企业竞争力强,产业竞争力自然会得到提高。旅游核心企业(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是旅游产业最核心组成部分,旅游企业在提供旅游产品,制定旅游产品价格,占领市场份额,实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而旅游企业要发挥上述关键作用必须要一个良好的经济社会文化氛围,区域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氛围正式区域千百年对地方文脉传承所形成的,旅游核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离不开区域的总体环境。

(二)地方文脉视角下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1以地方优势文脉为素材开发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是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以地方优势文脉为基础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

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一环。基于地方文脉开发规划的旅游产品能够体现出区域旅游产品的独特性、能够开发出具有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让游客体验区域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从而实现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2 挖掘地方优势文脉设计区域旅游主题形象

地方优势文脉是旅游主题形象提炼的源泉,以地方文脉为基础设计的旅游主题形象有利于游客的感知,更有利于区域旅游品牌的建立。因为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是以区域为整体来考虑的,地方文脉的挖掘同样是建立在区域整体基础之上,两个整体的融合既有利于区域旅游主题形象的设计,又有利于区域旅游主题形象的塑造成功。能够打动游客内心的区域旅游主题形象对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3以地方文脉为基础打造旅游核心企业文化,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要不断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培育旅游企业保持可持续竞争力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区域旅游核心企业文化上,有了企业的强文化,企业在生产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技术改进、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以提升,才有发展的主导思想,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指导区域旅游核心企业在行业规模和结构上的把握更加合理。把握好这点旅游核心企业在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支持才更有力。

地方文脉是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灵魂所在,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要融入地方文脉元素,地方文脉是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四 结语

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必须要考虑到地方文脉的重要作用,地方文脉的缺失会影响区域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区域旅游主题形象的定位以及区域旅游核心企业的竞争力,甚至会影响区域政府对待旅游产业发展的态度,而这些都是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发展旅游产业要尽可能的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营销和开拓等过程中挖掘地方优势文脉,并将其贯穿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去。如果说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政府支撑等是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血肉”,那么地方文脉便是“筋骨”,是培育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所在,缺少了“筋骨”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本文为湖南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地方文脉视角下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以永州市为例》(10XKYTC016)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杨英宝.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以郑州市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1-05.

[2] 陈传康,李蕾蕾.风景旅游区和景点的旅游形象策划【J】沿海新潮 1996,(6):81-83.

[3] 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初探[J].旅游学刊,1998(1):47-49.

[4] 赵飞羽,范彬等.地脉、文脉及旅游开发主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6):83一87.

[5] 王铮,李山.论旅游区的文脉[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12(6):65-68.

[6] 成伟光,李志刚,简玉华.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J].人文地理,2005,81(1):53-56.

篇13

[关键词]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核心―边缘理论;产业集聚;旅游共生;黄河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2-0032-05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已于2009年11月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区内最重要的两大城市,滨州和东营都将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予以优先培育,旅游开发的力度不断增强。但两市地理空间邻近,旅游产品趋同,都以滨海湿地生态为主要特色,若固步自封、相互设防,势必会导致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因此,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实施联动开发,共塑黄河三角洲旅游品牌应是两市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内涵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已成为当前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指打破传统行政界限对构建大旅游圈的束缚,根据地理空间的邻近性、旅游产品的内在关联性,开展跨行政区联合与协作,通过“资源和市场共享”、“产品差异化开发”,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实现区域旅游利益最大化,促进各旅游地的共生共荣。[1]78区域旅游联动开发需要具备两大条件: 第一,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同质旅游资源通过整合开发可以强化共同优势,产生规模集聚经济效应,并可根据旅游者差异化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和各有侧重的资源开发,构筑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旅游大区。旅游资源互补可以强化旅游地的独特卖点与竞争优势,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升旅游吸引向性。但需指出一点,实施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区域内各旅游地资源品质差距不能太大。倘若相差甚大,竞争优势突出的强势旅游地一般会对弱势旅游地产生屏蔽效应,抑制其发展,而受替代效应的影响,弱势旅游地的发展将举步维艰,最终会陷入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联动开发的基础条件也就不复存在了。第二,区域联系具有便捷性。交通要素是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旅游地要实施联动开发,除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之外,交通联系还必须便捷,空间上既要保持相邻性,交通网络上也要保证便捷性,这样便于旅游廊道的构建,从而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2]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规避区域内同质旅游地之间恶性厮杀、建立双赢甚至多赢格局、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但现有文献表明,对于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旅游业发达、已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尤为强调竞争优势突出或资源互补型旅游地之间的联动,而较少关注区域内经济落后、旅游资源同质、旅游发展热情高涨、竞争有余而协作不足的弱势旅游地之间的联动。通过旅游联动开发,实现此类弱势旅游地的共生双赢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机理

(一)结构演化

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R.Friedmann)1966年提出了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式。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具有较高的创新变革能力;边缘的界限根据与核心区的依附关系来确定,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核心―边缘理论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发展核心、带动边缘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空间战略举措。[4]区域旅游开发要树立区域合作的“大旅游”理念。区域中各旅游地均符合核心―边缘结构范式,有着自己独立的核心区与边缘区,而且核心与边缘之间是相对的,两者既联合又牵动,是一种平等竞争、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空间结构形态。通过廊道构建、空间协调、形象叠加、时空演进等联动开发战略举措,可打破各旅游地的现实均衡,突破区域界限,遵循旅游市场需求规律,进行旅游资源深度整合与旅游产品谱系设计,共同构筑新的区域旅游核心―边缘结构,使更多边缘融进核心,实现资源互享、市场互有、利益互惠、风险共担,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5]这种结构变化见图1。

产业集聚能够带来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使区域能够获得竞争优势。集聚会导致竞争增强,但这种竞争的层次更高,其结果不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game),即一方受益一方受损,而是“正和游戏”(PositiveSumgame),即双方均获益。正如Michael E.Porter所言,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1]79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区域中各旅游地不仅要面对外部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区域内同质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竞争愈加激烈,由此导致的内耗严重制约着旅游地的发展。而旅游地联动开发,可使旅游产业布局形成空间聚集,区域内同质旅游地可以集聚整合价值链中的强势部分(核心优势),实施信息、教育、培训、研发、销售的共享,以强化共同优势,产生集群效应与规模经济;区域内异质旅游地可以强化比较优势,在重新定位与分工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完整产品链,实现旅游要素一体化经营与旅游价值链的重构,形成相关产品协作网络化格局,缓解内部对抗性竞争,实现共生双赢,提高抗风险能力和规模经济效益。

旅游共生是指区域内和区际间出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考虑而自愿采取的一种合作经营方式,这能产生“剩余”,也能达到1+1>2的效果,表现在共生单元(旅游地或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上。[6]旅游共生有两层内涵:一是同质共生,它是指同类旅游地之间开展跨区域的对称互惠合作,在合作基础上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整合,错位开发,强化共同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实力,以避免彼此雷同、相克;二是异质共生,它是指异类旅游地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惠双赢。异质共生包括三种类型,即区域内不同旅游地之间的横向共生、不同产业要素的纵向共生、旅游地和产业要素的混和共生。既可以表现为强强技术互补合作,也可以是强弱资源与资金、技术合作或弱弱联动开发。[7]区域旅游共生关系的形成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区域内旅游资源同质或互补以及具备良好的空间关系或交通网络。二是具备共生界面,有经济、政治、地缘文化上的联系,或资源、市场、信息、人才等要素上的交流。三是共生方式取决于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似度或互补度。同质旅游地可以强强联合,形成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异质旅游地可以优势互补,满足旅游者多层次需求,提升整体竞争力。四是存在区域旅游发展的共生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生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规定性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将决定旅游业能否获得发展。

三、黄河三角洲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一)联动开发的背景与条件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地域范围共19个县(市、区),包括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以及烟台市的莱州市。作为黄河三角洲两大主体城市,滨州与东营地域相连,文化趋同,交通便捷,公路密织如网,自然条件相仿,湿地景观、海滨滩涂是两地共有的独特景观,且规模大、档次高。由于开发晚,人为干扰少,多数旅游资源都保留了原生性形态,贴近当前旅游者回归田园、拥抱自然的旺盛需求,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两市很容易被旅游者感知为同质型文化地理单元,能够整合成为具有统一形象的旅游地。大同中亦存小异,总体而言,滨州人文资源多于东营,惠民县是孙子故里,孙子文化扬名四海,备受海内外商界政界推崇;魏氏庄园是国内三大地主庄园之一;博兴县是董永故里,天仙配故事动人,韵味十足;邹平县是范仲淹故里,其“先忧后乐”思想世代流芳。东营自然旅游资源胜于滨州,黄河口风情浓郁,泥海滨滩涂宽浅坦荡,三角洲湿地自然、神秘、诱人,非常适合开展高层次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此外,胜利油田工业文化景观也颇具特色,为自然景观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黄河三角洲大开发背景下,滨州与东营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囿于行政藩篱,双方旅游开发单打独斗,竞争激烈,效益低下,两市旅游收入在山东省17地市中位居后列,见表1,是山东省旅游经济边缘区。滨州与东营两市当前应抛弃单打独斗思想,以“资源共享、位势叠加”为原则,实施弱弱联合开发,共创“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这一品牌,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总体竞争力。

(二)联动开发的措施

1.统一规划,整合开发

(1)旅游资源整合

旅游资源整合是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第一,资源类型与等级整合。要站在区域高度,重新审视区内各类旅游资源在其地域单元内的地位与作用,确定主要优势资源;对各类旅游资源重新进行价值评估,以确定其资源品位,构建旅游资源新等级体系;与周边旅游地进行比对,确定整合后的区域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筛选区域开发的重点优势资源。[8]站在黄河三角洲区域高度审视,滨州与东营两市资源类型较为齐全,但区域资源总量并不丰富,丰度不足,高等级资源数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景区。最具亮点的当属两地共同拥有的湿地景观,应整合这一优势自然旅游资源,突出“神奇黄河口、生态大观园”的主题,重点发展古贝壳自然遗迹、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同时拓展孙子文化、石油工业观光等文化产品体系,以满足多样的市场需求。第二,资源空间整合。根据区内旅游资源适切度,确立旅游资源开发时序与开发规模。滨州与东营两市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不能散点开花,当前可借助“好客山东休闲汇”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典型湿地景观,贴近目标市场需求,重点开发具有参与性、原生性的生态旅游产品,如湿地观鸟、垂钓、狩猎、滨海拾贝、品尝野果等,以凝聚人气。

(2)旅游产品整合

旅游产品整合是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的核心内容。第一,在科学、客观、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发展潜力大的“资源前沿区域”重点培育,打造颇具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第二,注重资源的互补性,杜绝雷同开发与产品同构,跳出滨州、东营的圈子,站在山东全省的高度,以合作姿态和联动优势构筑东部海滨、中西部历史文化、北部黄河三角洲湿地三大旅游产品,增强区域旅游产品的完整性和吸引力;第三,着眼于整个区域重新组合旅游线路,滨州与东营应重点突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湿地风貌为特征的生态旅游,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青岛、威海、烟台、日照四市的特色海洋旅游圈和中西部的济南、泰安、曲阜、淄博、潍坊的历史文化民俗旅游圈中具有关联性、互补性的特色景点有机串联,促进城市群域内客源流动,形成经纬交织、有机联系的旅游点―线―面圈层。

(3)产业空间整合

第一,树立“大旅游”观念,优化组合区域内各种旅游产业要素,构建一个内聚力高、自我调适功能强的旅游空间组织,以实现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第二,在开发层次与开发时序上,两市相互衔接,联动递进,滚动发展,达到时空上的有机整合与有序运行,变“一次性开花”为“系列产品持续创新”,构建区域完整产品链;第三,加强旅游廊道建设,有机串联类型相异、特色各具的景区景点,逐步由核心、放射双向联系向网络一体化发展,构建核心―节点―网络型区域旅游新板块,并适时与淄博、潍坊等外廊区域实施链接,依托山东旅游的双核――济南与青岛,构筑一个区内一体、区外联动的新核心―边缘结构,共创山东半岛蓝色旅游新品牌。

2.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区域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旅游产业要素发育滞缓,仅凭市场机制调节短期内难以创造区域旅游联动的充足条件,政府在区域旅游联动发展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对旅游经济过程多方干预,直接支配旅游资源,主导旅游景区建设,成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实际推动者。滨州与东营两市刚刚启动旅游,旅游企业力量薄弱,市场主体责任无力承担,加之市场体系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与行政区经济壁垒盛行,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通与整合受阻,区域间旅游企业的联动举步维艰。而要清除区域旅游联动的深层次制度,创建区域旅游联动的良好大环境,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在政府主导型旅游联动模式下,两市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突破地域行政区划,密切合作,以开放、平等的姿态构建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平台。一要加快培育本区域市场主体,促进市场发育,协调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二要优化本地旅游投资环境,提高本地企业竞争力,开放本地市场;三要合理分工,突出地区优势,积极开展政府间的互动交流,发展跨市旅游经济实体,在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上互通有无,形成整体竞争优势。

篇14

内容摘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包括文化实体的保护,也应包括文化空间的保护。文化空间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延续的文化“土壤”,强调对文化空间的保护,有利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完整性。本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提出了相应的分级保护策略,以期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并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分级保护

2003年10月,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掀起了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绚丽多姿、异彩纷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王文章,2006)。但是,随着近些年来旅游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了迎合旅游开发的需要而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破坏性开发定会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进而威胁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保护应引起学者的重视,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跟进。

文化空间及其内涵

“文化空间”是当前学术研究中频繁使用的重要关键词之一。它主要来源于法国都市理论研究专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等人有关“空间”的理论,他认为空间是通过人类主体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文化场所)是构成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文化空间)。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郑培凯,2006)”。在1998年10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5次大会上,将“文化空间”定义为“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strong concentration)”。“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的”。根据我国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附件中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文化空间被定义为与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场所,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否应该包括文化空间,国内学者存在较大的分歧。张春丽、李星月(2007)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缘起及其内涵和外延作了仔细的阐述,并提出认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注重“非遗”评审及保护工作的可操作性,忽视了概念本身的精确性,认为将文化空间定义为“非遗”有些欠妥。齐爱民(2007)认为在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列举的种类中并不包括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我国2005年所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十大类,其中也不包括任何的物质实体,由此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中应当不包括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具有非物质形态,但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文化“土壤”;离开一定文化空间片面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不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作为其存在、发展、传承与表现的空间,理应包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之列。

文化空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文化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环境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核心的保护对象其实是人(包括传承人),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田特平,2007)。人是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又是最基本的载体和传承者。离开对人的核心地位与中心作用的认识,就无法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和特点,也就无法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理论和有效途径。如果传统技艺的持有者没有了原材料来源、消费者,表演类遗产没有了观众,这样的遗产也就无法再传承下去。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人是核心但不是全部,我们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整个文化生境。而文化空间就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土壤。只有在特定的文化空间里,才能最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文化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创造了条件。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源自于民间、存在于民间,并有其特定的文化渊源,这些文化渊源与所在的地方、环境有着内在的固有联系。故遗产资产一旦脱离其本土环境,其真实性即可能受到损害(张博,2007)。对于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失去其文化空间只是降低了或者失去了凝结于该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历史价值,并不影响其本身目前的存在;但对于那些具有活态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如果失去了它们的文化空间,就会因此而失去他们赖以存在的土壤,即使可以通过现有的一些技术方式、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活态文化得到传承,但其始终如《晏子春秋:杂下之十》中所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划分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存在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土性、整体性、避免商业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它是伴随着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而产生和发展的,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现有的生产力状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要人们再回到或者生活在当时的生产力状态之下,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再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就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研究的相关文献来看,几乎都提出以旅游开发的方式。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讲有利也有弊,开发措施不得当极有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毁灭性打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在于维系人类的文化基因、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守望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可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中,不能以经济学是否赚钱的理念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白玉宝,胡荣梅,200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开发应控制在特定的文化空间内,以不危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为前提,因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进行分级保护很有必要。

自然保护区在空间上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并提出了分级保护的要求。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核心区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缓冲区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借鉴这一理论,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按照此类划分成为保护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见表1)。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分级保护构想

文化空间的分级保护区中核心区和缓冲区是紧密连在一起,即在一些民间文化的发源地划定一定的范围作为缓冲区,而实验区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选择在缓冲区的,也可根据适当的情况自行变化。

文化空间的核心区――最原始的历史回眸。核心区是当时的生活环境、历史封存的一种保存和展示,尽量恢复到当时社会环境下的原样,呈现各种文化最原始的起源。核心区里面不修建任何现代化的设施设备。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特点,民俗、曲艺、传统戏剧、民间音乐、民间文学这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环境氛围的依赖性比较大,他们因环境而生,因环境而传,因环境而变,因环境而衰,脱离了相关的环境就如无水之鱼,保护和传承的难度就会加大。这四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适合采用核心区的保护方式。

文化空间的缓冲区――连接历史的纽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主体,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前者就是我们所说的传承人,诸如中医技术的传承、表演艺术的传承、传统工艺技术的传承等等,主要靠他们来进行;后者,主要指处于状态的那些社会群体,如各级政府、学术界、新闻媒体、社会团体以及商界人士,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传承主体不是政府、商界、学界以及各类新闻媒体,而是那些深深根植于民间社会的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苑利,2007)。在文化空间的缓冲区,则主要是以培养传承人和科学研究为主,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区。一些学者的科学试验、文化交流都可在里面进行,同时在里面修建大型的训练馆,试验区的一些商业演出都在此训练。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杂技与竞技、传统医药这四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技艺的培养,对原生态的环境依托并不是很强,可在此区进行保护。在该区强调的是开放性保护,即对这种技艺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来进行相关的培训。

文化空间的实验区――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在实验区一般是以旅游开发为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为依托,注入现代元素,一方面可兴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公园,将其打造成具有一定挑战性,表演性和参与性强,休闲功能大,有助于游客思想境界、文化人格提升的休闲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可开发修学系列的旅游产品。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文化诉求日益强烈,渴望亲历文化认知、文化实践、文化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修学旅游寓教于游,游教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机会。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文艺出版社,2006

2.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A].包亚民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A].郑培凯主编.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1)

5.张春丽,李星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研究述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7(2)

6.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构成要件[J].电子知识产权,2007(4)

7.田特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以人为本[J].艺海,2007(2)

8.张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J].青海社会科学,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