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5 10:08: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危机的根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82-01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经济危机根源,由于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矛盾。而现实状况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经济危机的同时,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同程度上的承受这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2007年底,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而与此同时,一些社会主义的也卷入经济危机,比如说中国。而辩证地坚持和发展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源,适时地调整措施来发展符合实际情况的经济的理论又成为重中之重。
一、坚持
究其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本质和根源,就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矛盾。首先,资本主义生产的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正因为资本主义企业对剩余价值不断追求,迫使其盲目扩大生产。而在这个扩大生产的过程中,又会造成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最终致使无产阶级贫困的发生。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不仅带来了股票大幅度跌落、房地产价格缩水等影响,同时也使得失业率急剧上升,CPI指数更是日渐攀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最终使得受害最深的还是普通劳动群众,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其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突出表现表现在生产资料占有者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切实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没有办法解决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却能够成功地解决这一矛盾,也就取代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这之中发生的作用。但从唯物史关的角度上来看,要想切实地解决经济危机,缓解经济危机带给社会的各项问题,就要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再次,研究经济危机最初是以19世纪成熟的欧洲资本主义为分析对象,那时候的商品经济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生产还未完全实现社会化,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还未形成统治地位,因此经济危机还缺乏统一的国际市场条件。但是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市场发达,依赖性较强的国际经济活动也逐渐成熟,这就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创造了更伟重要的市场条件。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经济危机不再是社会再生产经济循环的某个环节,而是在连续不断地循环过程中不断存在并显现出来的。因此要想真正的解决经济危机,要从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着手把握,而不只是从某一个阶段来解决。
二、发展
在分析和解决经济危机根源问题上,我们在坚持的同时,更主要的是结合实际情况发展。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也从不同的发展阶段考虑了商品经济,进一步揭示经济危机发生和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在简单商品生产和交易过程中,货币的产生尽管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局限,促进了商品的交易,但其流通的职能也可能会使市场出现商品买卖脱节、交易的中断、生产的中断等现象,这就伟经济危机的出现造就了必要条件。渐渐地,货币的支付职能逐渐发生作用,但是在促进商品交易的过程中,也容易会由此形成交换者的多角债务关系,信用关系收到威胁,经济危机可能性就会进一步扩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的资本主义会使得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使得经济危机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理论和事实证明,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不成熟,经济危机不会真正的发生,而只有成熟的市场经济才会真正地孕育经济危机。在现实生活中,在考虑经济危机的社会经济制度因素的同时,社会市场制度因素更是不容忽视。
社会市场制度主要是指市场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和制度,这其中主要包括企业组织制度、市场交易规则、金融制度和信用制度等等。这种社会市场制度成为了造就经济危机的基本因素。而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现实情况也表明,经济危机已经不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只要是这个社会,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占主导,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经济活动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企业目标与社会生产的之间的矛盾,也会存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也会存在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信用制度进一步扩大了经济市场后,虚拟经济则日益脱离实体经济,“泡沫”的破裂逐渐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典范,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发展日渐稳定成熟。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手段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了我国目前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的经济不断融入国际市场,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贸易往来更是日渐增多,在受益的同时也存在金融市场和虚拟经济等各项问题,中国的市场经济也深深地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种市场经济突破了国家和所有制的各种限制,将整个世界市场连为一体。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都会通过这些渠道传导到中国。
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经济危机的根源,事实上这与其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认识的局限性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企业组织商品生产和交换,进而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剩余价值。而社会主义则消除了商品经济的重要条件,即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样商品生产和交换也及不存在了。现在看来,马克思的商品经济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前社会对商品经济原因的认经突破了所有制限制,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已经完全适应不同的社会制度。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利益主体也客观的存在着,都需要交换商品来进一步实现经济利益。那么,我们对经济危机根源的认识也要有所发展。因此,一般说来,商品经济、市场制度的各种弊端,包括经济危机,也必然会发生在所有采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社会。
总而言之,在解决经济危机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过程中,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用辨证的角度去看待各种经济理论和问题,这样才会创造出符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经济发展才会逐渐日趋成熟稳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关键词:次贷危机;根源;资本扩张;经济悖论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关于次贷危机形成过程的描述却是大体一致的。一般认为,次贷危机的形成经过了三个环环相扣的阶段。
第一阶段:房地产市场繁荣导致抵押贷款标准放松。2000—2003年,美联储的持续降息拉动了总需求,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繁荣。在市场繁荣时期,房地产金融机构争相放宽信用标准向购房者发放住房抵押贷款。这种向收入水平低、信用等级低的人群发放的贷款就是次级房贷或称为次级债。
第二阶段:次级贷款证券化导致信用风险向整个金融市场传递。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转移风险,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将次级房贷通过证券化和层层打包推向金融市场,出售给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甚至于养老基金和个人投资者,使整个金融市场牵扯其中。
第三阶段:房价下跌导致次级房贷违约率上升,最终引爆危机。随着新一轮加息周期的到来和房地产市场的降温,越来越多的次级贷款出现违约,违约的增多首先使发放次级贷款的公司倒闭,并使购买了次级贷款证券的机构遭受损失,进而冲击到整个金融市场,引发金融危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是宽松的房贷条件所具有的高风险为危机的产生埋下了伏笔;二是次级房贷的证券化引起的风险传递使整个金融市场牵扯其中;三是房价下跌最终引爆了危机。如果这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不出现,都不足以引起大的危机。那么,现实生活中能不能避免这几种情况的出现呢?让我们尝试做以下假设:
一、如果贷款机构不放宽贷款条件
明明知道次级房贷的申请者大都是收入水平低、信用纪录不好的人,给他们发放贷款就意味者出现坏账的风险,为什么贷款机构还要给他们放贷?
表面上看,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导致了房贷条件的宽松,次级房贷的高收益率使贷款机构甘冒高风险,更深层的原因却是这根源于资本的扩张本性。要使房地产市场繁荣,不得不放宽房贷的条件。
资本一经形成,便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使其本身具有了不可遏制的扩张本性。资本为什么具有扩张的本性呢?
1.资本的增值目的驱使它不断扩张
资本购买资源不是为了实现资本所有者自身的消费,而是为了价值增值,因此,新增值的价值便尽可能地不被消费掉,而是投入到资本循环的过程中,以实现再次增值,这个过程没有止境。马克思说:“为买而卖的过程的重复或更新,与这一过程本身一样,以达到这一过程以外的最终目的,即消费或满足一定的需要为限。相反,在为卖而买的过程中,开端和终结是一样的,都是货币,都是交换价值,单是由于这一点,这种运动就已经是没有止境的了。”
2.资源的资本化生存需要驱使资本不断扩张
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市场上各种资源相互依赖,孤立的资源无法发挥作用。资源一经资本化之后,便必须在社会经济流通体系中才能收回成本和赚取利润,离开市场流通便等于死亡。在市场流通过程中,资本不断增值,成为社会经济体系中扩大再生产的新增资本,这些新增资本必须寻求新出路,不断把外部资源资本化,卷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中,这就必须在原来的流通网络之外开拓新的市场、新的资源流通渠道,导致经济体系不断扩张。如果社会经济体系不能扩张,那么,资本化的资源将无法流通,造成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大面积“淤血”。
3.竞争压力导致资本的内部扩张力最大化
各个资本之间存在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它使扩张速度快的企业不断淘汰扩张速度缓慢的企业,那些资本扩张不力的企业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其生存权利。于是,竞争迫使资本家将新增的剩余价值尽可能多的转化为资本,重新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各个企业争取自身利润最大化、扩张最大化的倾向,患上了永无休止增长的“扩张强迫症”。
正是由于资本的扩张本性,当代的资本所有者不会像欧也妮·葛朗台一样,紧紧地把金钱捏在手里,让金钱腐烂,而是千方百计地寻找让资本流通、让钱生钱的机会。在经济衰退的时候,这样的机会是很少的,资本没有流通的渠道,不得不自己开辟这样的渠道。美联储连续降息,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率先放宽贷款条件,就是为了激活市场,开辟资本流通渠道。而一旦发现房地产市场开始复苏,资本便蜂拥而至,一方面给房地产开发公司放贷,另一方面给购房者放贷。在购房者中,收入多、信用好的人占少数,在看到房地产市场升温的情况下,为了不被其他竞争者抢去所有的利益,贷款机构不得不放宽贷款条件,把钱借给收入较少、信用较差的人。这绝不是贷款机构发善心,要让收入低的人也能住上楼房,而是为了实现资本的扩张。
二、如果不将次级房贷证券化
贷款公司为什么要将次级贷款转化为证券出售呢?一个动因是,这样做可以转移风险。通过证券化操作,房地产金融机构就可以把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由次级房贷证券的购买者来承担相应违约风险,当然,这同时也把一部分盈利的机会转移了出去。
次级贷款证券化的另一个动因是,虽然发放次级贷款能获取高收益,但将有限的资金借出以后,就使资本失去了流动性,无法灵活周转,失去了更多的钱生钱的机会。而出售次贷证券能够迅速回笼资金以发放更多的贷款,充分发挥了资本的杠杆作用。而这些新发放的贷款又可以转化为新的证券从资本市场上回笼资金,从而又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由此,发放次贷者、借钱购房者、投资次贷证券者越来越多,次贷证券犹如一根长长的链条,把整个经济串在了一起。
那么,投资者为什么争相购买次级房贷证券呢?这也绝不是受到投资银行和评级机构的蛊惑,而是资本在四处寻找投资机会的过程中,找到了这种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当众多的资本在投资次级房贷证券中获利时,其他资本所有者怎么能按捺得住?
三、如果房价永不下跌
即使是贷款机构向低收入者发放了贷款,即使是投资者购买了大量的次级房贷证券,只要经济永不衰退,只要房价永不下跌,就永远不用担心借款人还不了贷款,因为有房产作抵押的债券在房价上涨时永远是优质资产,因此,风险为零。但事实上,经济衰退、房价下跌是不可避免的,这根源于资本扩张引起的经济悖论。
资本在竞争压力下,源源不断地吸收各种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剩余价值,同时这些剩余价值又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资本,由此构成了资本扩张过程。而这个过程得以实现,必须以不断扩大的市场为前提条件。市场需求的容量提供资本扩张的空间,市场空间决定资本扩张能力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第一,在资本生产出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必须有充分的市场需求,能够销售这些产品,才能实现资本的回笼与增值,真正获得剩余价值。市场需求量决定资本剩余价值的实现能力。只有销售量超过一定的数值之后才能实现价值增值,否则必然造成资本的亏损。第二,在剩余价值转变为资本的过程中,必须具有可以预见的不断扩张的市场。只有当投资者看到不断扩张的市场之后,才可能进行投资,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这两个条件构成资本扩张的社会需求条件:社会需求必须是不断扩张的系统,才能给资本扩张提供空间,资本的扩张能力才能够实现。于是,经济就像骑在老虎背上,要使资本持续扩张,社会需求必须不断增长,仅仅由于社会需求停止快速增长,衰退也可以到来。
那么,可不可以使社会需求不断增长呢?确实,人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但如果需求的增长仅仅停留在人的心理层面而无法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的话,这种增长还不成为能够满足资本扩张需要的有效需求的增长。资本不会无条件地满足人们增长的需求,也不会做亏本生意。即使有再多的能力提供住房,资本所有者也不会为低收入者免费提供。因此,要维持社会需求的持续增长,关键在于提高人们的有效需求,而最根本的又在于使劳动者的现实购买力稳步增长。然而,资本逻辑注定了劳动者的现实购买力不可能稳步增长。
资本的最终来源是剩余价值,资本扩张必然要求剩余价值最大化,通过雇佣工人来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是资本的固有本性。而企业之间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驱使各个企业争相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在市场力上获得生存权利。这种压力又进一步迫使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于是,尽可能压低工人工资,由此导致了工人的贫困化和消费的最小化。经济越发展,资本越扩张,资本所有者对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因而就造成了以下情况:(1)资本的扩大产生了更大的生产能力和扩张能力,需要更多的社会需求来消化;(2)资本所有者拥有了更多的货币,但由于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低,因此,即使他们拥有巨大的购买力,也不会大幅增加社会有效需求;(3)劳动者变得相对贫困,虽然他们的货币收入也可能不断增加,但物价上涨的速度往往超过了他们收入增长的速度,因而无法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资本扩张需要有效需求的增长来支撑和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
在有效需求不足时,资本所有者便千方百计地通过刺激需求来缓解矛盾。(1)经济全球化。向国外输出产品和服务,通过国际上的需求来消化国内的剩余生产力;向国外进行资本输出,通过对国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剥削来实现资本的扩张。这是资本在空间上的扩张。(2)扩大国内信贷。劳动者缺乏现实的购买力,资本所有者就以优惠的条件向劳动者提供贷款,让他们拥有购买能力,刺激有效需求。这是资本在时间上的扩张。然而,劳动者这种购买能力的获得是以将来偿还更多的本息为代价换来的,这实际上是资本所有者对劳动者未来剩余价值的剥削。有许多劳动者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才能在临终前偿还房贷,成为地地道道的“房奴”。
为什么在200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时,美联储连续降息?为什么在房地产尚未升温的时候,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就以优惠条件向低收入者提供贷款?因为美国政府要刺激社会需求,经济衰退使资本失去了扩张的空间,使美国政府不得不这样做。在房地产开始升温时,各贷款机构纷纷推出次级房贷,一方面是他们想这么做,来获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也是不得不这么做,非此不能刺激消费需求来实现资本进一步扩张。
但是,这些手段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延缓了危机的到来,它们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也就无法避免危机的爆发。因为被刺激起来的国内外需求引起了资本的加速扩张,造成了投资过热、通货膨胀;同时,资本的扩张又进一步加大了对劳动者的剥削,使得劳动者“相对贫困”进一步恶化。房地产及其他经济泡沫越来越大,提供给劳动者的贷款越来越多,而当通货膨胀到购房者不得不挪用本应用来偿还房贷的钱来购买基本生活用品时,违约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金融危机随之爆发。表面看来,是2004—2006年利率的不断调高增加了还款压力,导致了危机的爆发。实际上,加息原本是为了缓解经济过热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延缓危机的爆发。如果不加息,危机依然无法避免,而且还会爆发得更加剧烈。
这就是资本扩张的经济悖论:扩张的资本必然抑制社会需求,由此导致经济扩张失去其实现条件,产生资本过剩性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写道:“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发展的、与人口相比显得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以及虽然不是与此按同一比例的、比人口增加快得多的资本价值(不仅是它的物质实体)的增加,同这个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为之服务的、与财富的增长相比变得越来越小的基础相矛盾,同这个日益膨胀的资本的价值增值的条件相矛盾。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经济危机永远是细节不同,本质却相同。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如此,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如此,2000年美国网络泡沫亦如此,这一次的次级房贷危机也不例外,它显示了一种常规模式,即资产价格上升——信贷扩张——投机——过剩——资产价格下降——违约——市场恐慌,而这种模式的背后是资本扩张引起的经济悖论。在当前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这个悖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现实[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8-168.
[2]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演进逻辑和风险涵义[J].银行家,2007,(9):98-101.
[3]马丁·沃尔夫.解读全球金融危机疑问[J].全球商业经典,2007,(10):23.
[4]曾芳琴.次级债危机的蔓延机制及影响[J].中国货币市场,2007,(8):25-29.
凯恩斯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中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其根源正在于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第一,在经济中投资、国内生产总值、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
第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的具体过程是:假设由于技术进步使投资增长,投资增加又会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的更大增加,国民收入的更大增加又通过加速效应引起投资的更大增加,这样,经济就会出现繁荣,整个社会进入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然而,当国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无法再增加,这时就会因为加速原理的作用是投资减少。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金融危机:新兴经济体;高储蓄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08)12-0026-03
2008年10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家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在其发表的《亚洲的复仇》一文中提出,正是新兴经济体特别像中国这样的亚洲新兴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的“储蓄过剩”导致美国家庭过度消费,并最终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该文发表后引起较大的反响,一些人以此论点为依据,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应为这场危机负责。笔者对此分析后认为,马丁・沃尔夫对于这场危机背后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背景分析有一定道理,对未来全球经济治理提出的一些想法也有参考价值,但其关于新兴经济体高储蓄是美国高消费的根源,甚至是整个危机发生根源的观点却失之偏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廓清。
一、美国过度消费决定于其经济增长模式。而非新兴经济体的储蓄过剩
长期以来,高消费都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1950年到2007年,消费、投资、出口对美国实际GDP同比贡献率的均值分别为2.27%、0.60%、-0.09%。从历史数据看,美国的高消费、低储蓄也并非始于新兴经济体的储蓄过剩。实际上,美国居民储蓄率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持续下降,从1981年的21.3%下降到2000年的16.9%。而同期中国储蓄率则经历了从缓慢上升到下降的过程,在33.5%和41.9%之间波动。与美国储蓄率急剧下降的变动趋势并不一致。这说明,美国消费率上升、储蓄率下降主要还是源于其国内因素,如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消费文化转变等等。
2000年之后,中国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储蓄率上升与美国储蓄率加速下降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这同样不能说明美国高消费的根源就是中国的储蓄过剩。事实上,美国凭借其强大的产业创新能力、庞大的金融市场和雄厚的军事实力,引领了全球产业转移和分工,主导着国际资本流动与配置。在这一背景下,其高消费增长模式是在其所主导的全球产业分工背景下的自主选择,而非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储蓄过剩所导致。事实上,正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高收入国家的高消费,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产品提供了广阔市场,才导致了后者积累了大量贸易盈余。在国内消费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所谓“储蓄过剩”。可见,在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和发展中国家过度储蓄的因果关系上,正确的逻辑是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拉动了发展中国家的高储蓄,而不是相反。图1反映了美国经济和消费增长对中国对美出口的显著影响。二者从未脱钩。
二、新兴经济体储蓄过剩是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而非新兴经济体刻意的战略选择
马丁・沃尔夫认为新兴经济体储蓄过剩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新兴经济体为吸取危机教训刻意追求高顺差并带来高储蓄的结果。这一分析虽有一定道理,但忽视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分工深化这一重要影响因素。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蓬勃发展,全球迎来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逐渐形成了“资源国――生产国――消费国”的分工模式。发达国家制造产业大规模向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转移,使其逐步成为世界制造工厂。这些跨国产业资本利用新兴经济体的廉价生产要素,生产大量廉价商品,出口到美欧等发达国家供其消费,这一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西方高收入消费国的巨额逆差和新兴经济体的巨额顺差。
以中国为例,通过对贸易顺差结构的多层面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产业分工对生产国巨额贸易顺差形成的影响。
首先,从贸易方式看,中国贸易顺差主体是与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密切相联的加工贸易顺差。1999年至2006年这8年间,加工贸易顺差甚至均高于当年贸易顺差总额。加入WTO以后,加工贸易顺差从2002年的580亿美元大幅度跃升至2007年的2500亿美元。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贸易顺差总额1809亿美元,而加工贸易顺差则达到2141亿美元。
其次,从企业主体看,与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配置直接关联的外商投资企业实现了中国绝大部分的贸易顺差。2002年以来,外资企业带来的顺差规模从不足100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350亿美元,占顺差总额的比例也从31%提高到51%。2008年前三季度,外资企业实现顺差占比进一步提高到61%。
第三,从贸易国家看,中国对不同国家贸易平衡状况的显著差异,也鲜明地反映出全球产业分工对贸易状况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在全球贸易链中实际发挥了组装平台作用,从东亚进口了大量零部件和中间产品,从沙特、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进口原油和铁矿石等初级产品,生产的消费品则主要出口欧美国家。因此,中国在对美欧出现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对东亚和沙特等国的贸易逆差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对美国和欧洲顺差规模分别为1270亿美元和1180亿美元,而同时对东亚经济体和沙特等国的贸易逆差规模也达到120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
三、美国滥用美元特权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家庭过度借贷消费,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
美国高消费经济增长模式背后的主要支撑力量是高负债。美国家庭乃至整个国家之所以能够承受较高的负债水平。其根源在于美元作为国际主要支付手段的特殊地位以及长期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高负债消费在推动美国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导致资产泡沫的膨胀,埋下了金融危机的祸根。低利率催生高风险的金融运行模式,经济表面向好又使得当局放松了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市场缺陷与政策缺陷共同影响平衡机制的运作,矛盾不断积累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一)滥用美元特权透支使用全球资源
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位使得全球经济过度依赖美元,美国当局放任其消费者在全球负债消费,以保持美国经济的繁荣,最终形成巨额的贸易和财政赤字,使其成为最大的债务国。尽管美国可以凭借美元的特殊地位,以贬值的方式来消化部分债务负担,抵消美国长期贸易和财政赤字的不利影响。但是,没有哪个家庭,也没有哪个经济体可以永久地入不敷出。美国不是用储蓄,而是用股市和住房市场的资产泡沫支撑空前的过度消费,加剧全球经济失衡状况。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最终会因为某种资产泡沫的破灭,引起资产负债表的剧烈调整而引发危机。
(二)美国长期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次贷危机埋下了祸根
泡沫破灭后,为避免美国经济滑向衰退,美联储
从2001年起开始大幅度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1月的5.98%降低到2004年中期的1%。同时,30年期的固定利率房屋抵押贷款的合约利率也从2000年5月的8.52%下降到2004年3月的5.45%。长期过低利率政策刺激经济过度膨胀,直接导致了二三种后果:
一是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和美国家庭的过度借贷消费。在超低利率的刺激下,从2002年起,美国家庭借贷消费出现快速增长,家庭资产负债率也由2002年初的25.5%快速上升到2005-2006年的31%左右。美国家庭,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之所以愿意承受较高的偿债负担,是因为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美国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进而带来可观的资产增值收益。在财富效应的激励下,尽管美国家庭偿债负担日益沉重,但借贷消费仍然保持加速态势。由此可见,并不是新兴经济体的廉价商品导致美国家庭的高消费,而是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了美国家庭高消费。
二是催生了金融体系高风险的盈利模式。低利率环境致使金融机构固定收益投资的收益非常微薄,甚至难以覆盖费用支出。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选择高风险的投资策略,采用增加杠杆率、购买高风险资产或低流动性资产来提高其收益能力。例如,从雷曼、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的年报看,这三家机构2007财年年末的杠杆比例分别为31倍、26倍和33倍,流动负债占比分别高达82%、85%和79%。这种高杠杆、低流动性的盈利模式使得金融机构交易头寸对房价及利率异常敏感,整个金融体系非常脆弱。在经济持续景气、资产价格上升时,金融机构能获得较高回报。但是,一旦资产价格出现持续下跌,金融机构就被迫启动去杠杆化过程,即通过出售风险资产来主动收缩资产负债表,或者吸引新的股权投资来扩充资本金规模,这些行为要么会压低风险资产价格而引发市场动荡,要么会造成市场流动性紧张,酿成整个信贷市场系统性危机。更重要的是,这些投资机构活动的全球化使得这种高杠杆的投资活动成为全球性的行为,所以危机一爆发,就迅速蔓延到全球各地。
三是金融创新异常活跃,而金融监管相对缺位。低利率下经济景气持续高涨使金融当局放松了监管。那些在OTC市场交易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很多没有得到有效监管。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主要靠行业自律和民间机构进行协调,没有监管机构对这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实施有效监督,导致信用衍生品市场的规模无限膨胀,以至失去控制,最终出现崩塌。
由此可见,过度的金融创新、高杠杆的金融运作、宽松的监管环境只是次贷危机的表面原因,而低利率刺激下的过度借贷消费才是资产泡沫形成并最终破灭的深层次原因。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的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3年8月于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78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微创远端胃癌D2根治术组(微创组)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组(传统组),每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并发症情况、治疗前后免疫功能、HIF-1α和MACC1表达水平。 结果 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 <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与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gM、IgG、CD4+和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HIF-1α和MACC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微创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传统组(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gA和C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腹腔镜微创远端胃癌D2根治术可显著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相关基因HIF-1α和MACC1的表达。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免疫功能;低氧诱导因子-1α;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3(b)-002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distal D2 gastr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gastric cancer and its influnce on the expression of immune function,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 and 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 (MACC1). Methods 78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from February 2009 to August 2013 in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zhou City, Sichuan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lapa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distal D2 radical resection group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 and D2 radical resection group (traditional group) by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each group had 39 cases. The short- term and long-term clinical efficacy, complications,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the levels of HIF-1α and MACC1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of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group,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of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group,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raditional group (P <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The average survival time, 1 year survival rate, 2 year survival rate and local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IgM, IgG, CD4+ and CD4+/CD8+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CD8+, HIF-1α and MACC1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these indicators of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raditional group (P <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levels of IgA and CD3+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 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distal D2 gastrectom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hort-term clinical efficac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tumor related genes HIF-1α and MACC1.
关键词:经济危机的演变 原因 启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一、在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方面:制度因素和有效需求不足因素占主导
西斯蒙第把经济危机的总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即资本主义大生产和它不合理的分配制度造成的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不足的矛盾。他认为消费不足是经济危机的前提,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破坏了生产和消费的平衡,造成了生产和消费的尖锐矛盾,这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
凯恩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也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在凯恩斯看来,资本主义之所以经常出现失业和危机,那是由于在通常的情况下,社会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即需求不足造成了失业和经济危机。
需要强调指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相对的,即社会生产的产品同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相比而言是过剩了,而不是绝对过剩。但不管是相对过剩 ,还是绝对过剩 ,都是过剩。这是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共识之处。
熊彼特把创新作为他研究和解释经济危机波动的基石,从而把各种经济周期波动统一起来,以创新活动去加以说明,创造西方经济学中统一研究各种经济危机波动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研究经济危机波动的一大流派。熊彼特热衷探索商业周期中萧条走向繁荣的基本动因。
二、分析经济危机角度方面:矛盾分析法和心理分析及边际分析的较量
马克思运用矛盾分析法进行深刻的制度分析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与马克思相反,凯恩斯避开了矛盾分析法,避开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采用心理分析和边际分析解释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
在凯恩斯看来,资本主义爆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总需求是消费和投资之和,把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说成是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马克思的矛盾分析和制度分析要优于凯恩斯的心理分析,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表现在流通领域,而根源于生产领域,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
此外,熊彼特对经济危机的分析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从理论分析、历史过程和统计资料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进行分析;第二,以创新活动为中心,对经济周期的起因和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第三,不给出任何有关对策的建议。
三、在经济危机的特点方面:周期性是一大亮点
西斯蒙第断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永续不断的、永久性的经济危机而不是周期性的,因为今年的产品是用去年的收入购买的,只有今年的生产与去年的收入相适应才不会发生生产过剩,但资本主义下生产年年扩大,今年的产品总是超过去年的收入,这就发生了一种永恒的收入不足因而经常存在着过剩的产品,所以资本主义经济会永远处于生产过剩的危机中。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并非持续存在,而是每隔一定时间爆发一次,具有周期性。马克思写到"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现在平均为十年。在周期性的危机中,营业要依次通过松弛、中等活跃、急剧上升和危机这几个时期。"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把经济周期分为高涨、恐慌、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凯恩斯认为,在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后期,资本家对资本品之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故使资本品逐渐增多,其生产成本逐渐加大,俱不足阻遏投资增加。由于资本家不能对"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作出合理的估计",使得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投资大幅度下降,于是经济危机就降临了。
在经济周期性的研究方面,熊彼特的四阶段模式把经济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 和"复苏"四个阶段。繁荣阶段和萧条阶段分别由创新和诸如投机、恐慌、经济政策不当之类的外生的、非实质性的现象所引起。同时熊彼特还指出,不同的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是不同的。
四、对摆脱经济危机的设想
西斯蒙第认为这一途径是回到小生产去,发展小生产。因为小生产是为消费而生产,生产不是无限的;其产品就近销售或为人定做,最能了解市场需求状况,不会发生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不足的矛盾。而作为革命家和旧制度的批判者,马克思认为克服经济危机的途径只能是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让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的统一计划指导下避免盲目性,从而避免经济危机。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理沦为依据,得出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的结论。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使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资本主义经济就恢复均衡了,经济就能发展 ,资本主义则能坚持下去,就不能灭亡。熊彼特并没有对周期现象提出什么政策建议,但从他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冒昧地推断出,他可能承认人为的政策干预会有助于缓解或消除来自外生振源的影响,但除非禁止创新活动,来自内生源的振动将不能被任何人为政策加以消除。
五、对次贷危机的反思
从制度的层面进行考察可以发现,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依然是马克思当年分析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所导致的生产过剩,这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剖析:
首先,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历史性的变革,但资本对剩余价值贪婪的本性没有变,其结果造成在社会财富不断膨胀的同时,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为了实现资本的贪婪本性,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采用信息技术等技术革命成果,并运用企业并购重组等组织创新实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通过相对减少员工的工资和社会福利支付以更快地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率。这样,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财富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社会财富分配的差距持续扩大。
其次,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强化了资本对剩余价值贪婪的本性,导致在私人经济利润率持续提高的同时,工人实际报酬持续下降。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强调自由市场的存在与扩张,削弱政府宏观调控;强化自由竞争和资本对劳动的控制,主张减少社会福利支付等等。这些政策主张在实践中使资本对剩余价值贪婪的本性得以进一步强化。为维护私人经济利润率的持续提高,形成了"工资挤压"和"工资崩溃"趋势,工人实际工资(报酬)持续下降。
最后,在居民有支付能力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美国为了避免引发生产过剩的危机,只得通过无限度扩大消费信贷(如"次贷")的办法来刺激需求,结果无可避免地导致严重金融危机。扩大消费信贷的办法就是为劳资双方共同认同,并为政府肯定的"透支消费"。从本质上说,它只是为相对过剩的生产创造"虚拟消费"条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所以,21 世纪初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其根本原因看似一些人所认为的"消费过度",实则还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所导致的生产过剩。
参考文献:
[1]曹苏红、王立强.运用理论方法透析当前西方经济危机.研究.2009年第4期
[2]孙仲涛.对这次"百年一遇"全球经济危机的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 2009年第3期
关键词: 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 资本金融化 资产证券化
一、引言
在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美国经济经历了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时期。西方学者们乐观的认为,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可以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制度再次焕发了活力。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使投资不再受到资金流通情况的制约,消费也不会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即使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 信贷也不会完全枯竭,即使收入骤减,也可以凭借信用贷款继续消费,这样就打破了“收入和消费之间僵化的关系”。这样的改革确实达到了短期内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的目标,但最终却没能阻止经济危机的发生。
基于此次危机的教训,西方学界将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罪于金融信用领域。有“金融期货之父”之称的梅拉梅德认为此次危机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透明和政府监管缺位。在08年“中美金融高峰论坛”上,经济学者将灾难归因于资产证券化所导致的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创新。而格林斯潘在为自己的辩护中指出,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的高速扩张导致投资者过分乐观,低估了风险。这些问题只是引发经济危机的表面原因的解决只能缓解、延迟危机的爆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资本主义自我调控能力有所增强,但它却无法摆脱经济危机的阴霾,因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生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对抗性分配制度决定的劳动者贫困化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谁就能支配生产过程并占有生产成果,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个人消费品的性质。因此,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根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必然使分配方式有利于私有制基础上的有产者。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未必会被劳动者享用,财富的分配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美国从1996年至2007年,美国经济持续扩张,实际GDP的增长迅速,达到每年3.3%的水平。与此相对应的是个人收入的增长却低于GDP的增速,而且作为个人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工资收入的真实值在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出现了负增长,分别是-0.48%、-0.81%。
经济发展了,国民收入增长了,以上的数据却表明劳动者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的份额在不断的降低。在美国,过去的二十年中最贫困的40%的人的人均财富下降了59%,同时,最富有的1%的人占到收入增长总额的33%;处于金字塔顶端最富有的1%的人掌握着34.3%的家庭净资产,最富有的10%的人掌握着将近71%的国民家庭资产,而处于金字塔底层最贫困的80%的美国家庭仅占总资产的15.3%,而处于最底层的40%的家庭只占有0.2%。
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通过促进消费缓解生产过剩的危机
剩余价值的积累与实现,内在的要求消费需求相应比例的增加,而资本主义对抗性的分配制度导致劳动者由于贫困化而消费萎缩,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表现为生产的起点与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与目的”。这一趋势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脱离了社会需要而呈现出无限扩张的态势。而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以广大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需求却相对萎缩。加速扩张的生产规模最终在狭窄的市场中无法获得市场实现,不得不面临着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一个与需求相对的潜在生产过剩问题。
在美国,由于有效需求的不足,致使生产能力过剩,表现为实际工业产出始终低于潜在工业产出。美国工业能力利用率从94年的峰值80%逐年下降,直到01-02年的低谷63%,虽然工业能力利用率在04年伴随着固定投资的迅猛增长回升到了70%,但仍然低于90年代平均76%的历史记录。为满足生产无限扩张的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促成消费在绝对数量上的增加来缓解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
美国的GDP中消费占到了2/3,消费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近十年中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始终高于投资、进出口和政府支出。网络泡沫的破灭造成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停滞,2001年GDP增速只有0.8%,其中一季度和三季度出现负增长,分别是-0.5%和-1.4%。与以往经济出现停滞或衰退不同的是:消费支出并没有随之大幅下降,反而增长了2.5%;在当年投资与进出口均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1.74个百分点。2002年,消费支出增长了2.7%,贡献率1.9个百分点,高于GDP实际增长率。2003年消费支出增加2.9%,略高于2.7%的GDP增速,它为增长贡献了2.05个百分点,占全部经济增长的76%。消费成为阻止美国经济下滑和推动之后又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借贷消费的现实根源是:劳动者维持艰难的劳动力再生产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的增长应该是以收入的增长为前提的。从此次经济危机发生前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个人收入在1999和2005年增幅明显小于GDP,消费支出的增速在这几年始终高于个人收入增速。同时,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呈下降趋势,且出现负储蓄率。2002年个人收入仅增长了0.2%,但是消费支出却增加了2.7%;2005年个人收入增长了2.2%,消费支出增加了3.0%。
在收入增长缓慢,且呈现“零储蓄”的情况下, 对消费支出和个人收入的解释,只能到家庭债务中去寻找答案。从2000年开始,美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从91%上升到120%,家庭负债与家庭资产的比率从13.3%升为16.9%,债务实际支付比率从12.6%升至13.7%。截至2007年底,居民债务(不包括房地产贷款)总额达2.9万亿美元。其中37%为信用卡,63%为汽车贷款和学生贷款。住房贷款余额在2007年已超过13万亿美元,与GDP规模相匹敌。加上房地产贷款,居民债务总额将达到16万亿美元之巨,平均美国每个公民要担负50000多美元的债务,而根据美国人口统计局2007年调查显示,美国中等家庭的年收入为50233美元。虽然各种形式债务的快速增加在短期内推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是难以维系的。债务的不断增加不仅会加剧金融信用的过度膨胀,同时也会使金融信用机构因不良贷款增加而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五、信用制度的发展强化和加速了危机的出现
金融信用体系的基本职能是动员社会闲散资金用于企业的积累扩大。而在当代,由于对产业性投资进行充分融资的机会减少,导致消费信贷和住宅融资的重新启动,以劳动大众为融资对象的贷款得到扩大。在具有广泛分工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市场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大。金融机构纷纷利用资产证券化来分散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非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创造了种类繁多的信用衍生品。
金融机构在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原始的金融产品被变形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融衍生品。从这些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来讲,它并没有降低投资的风险,而是将风险分化转移,而且风险在分散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隐蔽。随着金融衍生品的不断推出,金融交易链条也在不断拉长,由于信用杠杆的作用,不但使金融产品的价格成倍上涨,而且也使面临的风险成倍增加。至2006年,美国的金融票据和证券规模已经达到129万亿美元,是当年GDP的9.7倍,其中债券占28万亿美元,住房按揭贷款占12万亿美元,消费贷款占2.5万亿美元。而且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信贷违约掉期市场的估值已达到60万亿美元。至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余额为1.5万亿美元,在按揭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2.6%增加到15%,连同中间级贷款,非优质贷款所占份额已达到46%。次贷余额通过杠杆作用产生的影响也超过了10万亿美元。如此规模的贷款利益链条,一旦借款人违约,则风险将沿着利益链条逐步蔓延,其后果不堪设想。
2004年至2006年7月,为对抗通胀,美联储通过17次提高利率,使联邦基金利率从1%上升至5.25%。利率的升高、房价的下跌,使次贷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承受房贷的负担,至2007年,次贷拖欠60天的比率超过15%,是2005年同期的3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截止08年10月,美国17家大型信用卡托管机构逾期30天未还款的违约账户已经激增26%,信用卡坏账率上升18%。信用贷款机构的坏账激增与信贷市场的流动性紧缺已经使美国5大投行以及12家商业银行倒闭,金融危机爆发了。
六、金融危机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纵观过去这一百年资本主义体系下发生的几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是由股票、外汇、债券等金融市场发生,并最终导致了以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企业大规模倒闭为标志的经济危机。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已经过时,危机的根源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金融领域。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总是在金融领域里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在最近二十年推进的以金融深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要求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的自由配置,其实质就是要减少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干预。而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和干预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市场的过度投机,过度的投机必然使金融泡沫迅速膨胀。但是当泡沫破裂,经济学家又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归因于市场的过度投机和政府的监管缺失。这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因此这些背弃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经济学家始终无法找到现代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
在市场经济空前发展的当代,金融深化所造就的具有吸引力的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工具提高了其吸收这些资本的能力。金融深化一方面为资本开拓了增殖的空间和市场,另一方面也使资本家可以以很低的成本从金融市场中获得资金。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信用已经深入到了整个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以前以工业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经济贴上了金融经济的标签。“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危机显然就会发生。所以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虽然危机发生在金融信用领域,但是其根源还是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参考文献:
[1][澳]尼克.比姆斯.资本主义的世界性危机和社会主义前景[J].国外理论动态,2008(11),第10页.
[2][7]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273页、第555页.
[3][美]大卫.M.科茨.新自由主义进入危机和终结阶段[J].国外理论动态,2007(12),第10页.
[4]黄树东.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2008年11月25日.
[5]闫立良.60万亿CDS会否扩大次贷危机[N].证券日报,2008年5月19日.
[6]雷曜.次贷危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第15页.
关键词: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原因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时提出的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中也出现了各种困难,我国经济所发生的危机是否属于类似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过剩性经济危机,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困难,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之区别
(一)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依靠开拓国际市场来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不惜发动世界战争,历史证明这一条道路是走不通的。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转向寻找、开拓国内市场,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困扰。但是却无法解决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
(二)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The Financial Crisis)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例如短期利率,证劵,房地产,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经济危机直接造成生产者、劳动者的贫困,社会消费能力太低,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资金无法周转。金融危机则是因为金融资本没有找到正确的投资方向,造成大量资金、资本的浪费,以至于资本、资金无法周转,社会经济崩溃。
解决的办法:首先,要弄清楚社会较高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是从哪来的,表现在哪些人群中;其次,投资高科技领域,把高科技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领域,为社会加速发展铺平道路;最后,把资本应用在提高生产力的研究上,生产服务于普通民众。[1]
二、我国存在爆发金融危机可能性的原因
(一)我国不存在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经济危机不同于金融危机。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的产物。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属于过剩性危机。从根本上说,我国不存在爆发类似于资本主义国家过剩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首先,从制度上讲,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存在根本的区别。宏观调控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生产,使经济活动符合人民的利益。
其次,社会主义国家企业所得的利润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家所得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虽然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福利待遇有所提高,但是却无法解决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国家的利润通过税收的方式最后归属于人民。
(二)我国存在发生金融危机可能性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增长时期,但这不能代表中国经济运行中不存在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过金融风险,但由于当时中国整体环境相对闭塞加上四大国有银行的绝对控制地位,并没有演变成金融危机。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国内环境的改变,一些潜在的问题有可能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
1.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渐融人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全球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因金融经济危机而陷入衰退,这将会通过降低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而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也会减少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力度与规模。
2. 我国经济发展中内部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银行体系脆弱。银行是金融系统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现阶段,中国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次,汇率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汇率形成机制非市场化、汇率制度缺乏弹性。再次,外债结构不合理。外债是支持一国经济发展一项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我国外债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短期外债不断攀升、商业贷款比例偏大等方面[3]。
三、总结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性,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危机不同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即不是过剩性的经济危机。我国存在爆发金融性危机的可能性,这是内外两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我们应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来防御我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从我国内部着手。对于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中国需要在可控的范围内稳步推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仅仅靠加息、升值等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深层次的经济矛盾。中国现阶段需要从增加内需,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多个方面,改变目前的经济不平衡状况。
参考文献:
[1]郭书江.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与遏制[J].经济评论,2004(1):80-81.
[2]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57.
布伦纳对战后资本主义利润率长期趋于下降的解释引发了一场争论。在围绕布伦纳的争论中,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调节学派的代表人物米歇尔•阿格利埃塔在其文章《新的增长机制》中,反驳了布伦纳关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资本主义将日益走向萧条和危机的观点。阿格利埃塔认为:“布伦纳对半个世纪以来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这并不能代表世界经济的历史。他的书虽然也涉及了德国和日本,但主要还是以对美国的分析来阐述他的全球观点。”[2]米歇尔•阿格利埃塔对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批判是基于其研究出现了以小见大的问题。本•法因等人则从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方面进行批判和研究,认为“布伦纳的理论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1)布伦纳对资本主义竞争和积累的理论分析体现的是亚当•斯密和主流经济学而不是的本质;2)布伦纳忽视了货币在资本主义危机中的作用;3)他完全忽视了生产和金融的国际化。”[3]
二、西方学者对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肯定与发展
克里斯•哈曼、安德鲁•克里曼、路易斯•吉尔和罗伯特•布伦纳都跟随约瑟夫•吉尔曼和萨恩•马格在20世纪60年代工作的足迹,对利润率的趋势进行了经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形成如下共识:第一,利润率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下降的;第二,从80年代初期起利润率开始部分恢复,但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又出现停滞。虽然以上学者都承认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但是其研究视角还是有所不同的,本文主要考察上述西方学者对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肯定和发展。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BellamyFoster)和弗雷德•马格多夫(FredMagdoff)题为《金融内爆与停滞趋势》的文章,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战后繁荣结束以来,实体经济中的生产和投资一直处于停滞趋势,资本主义就通过使经济金融化的方式来弥补停滞趋势的后果,这使金融泡沫恶性膨胀并和实体经济的表现越来越脱离,这最终导致了当前美国和世界的金融危机。福斯特和马格多夫虽然也从实体经济层面考察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但是他们不仅仅停留在实体经济层面,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脱节是造成当前经济危机的根源。从这个视角出发,他们似乎超越了布伦纳仅将当前经济危机原因归因于全球制造业过剩这一实体经济层面。布伦纳的经济危机理论将当今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利润率的不断下降,而利润率的不断下降又是由全球制造业生产过剩这一因素引起的。上文梳理的西方学者都是从利润率下降这一角度进行论述经济危机的。以下梳理的西方学者则从布伦纳论述经济危机理论的另一个维度———生产过剩进行阐述其经济危机的理论。
弗朗索瓦•沙奈和路易斯•吉尔(Gil,l2009)都认为,当前的经济危机不是工资不足造成的消费不足危机;是积累过剩与商品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的生产过剩危机[4]。他们从生产过剩这一角度论证危机产生的根源,和布伦纳论证危机理论的路径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是他们没有从利润率下降这一视角出发去论证,没有用更多的经验数据进行阐述,相对于布伦纳用大量数据进行论证显得缺乏更强的说服力。以上西方学者都是从生产过剩或利润率下降这两个视角中的某一个进行论述的,和布伦纳的危机理论相比有一定的片面性。英国著名学者克里斯?哈曼则从这两个角度比较全面地发展了布伦纳的经济危机理论。他对发达工业经济体(即实体经济)所做的研究显示,“自上世纪60年代末直至上世纪80年代的早期,平均利润率出现了很大的下降。上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和上世纪90年代反复出现了突发的复苏。但直至2000年,利润率仍未回升到在‘二战’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那个水平。”[5]克里斯•哈曼承认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并认为“当前危机源于60年代末以来的利润率下降压力。资本主义体系对这一压力的反应就是通过工资和工作条件的恶化来提高剥削率,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破产这样的资本破坏,这些反应不足以维持利润率的原有水平,因此,也造成了生产积累率的长期低下。积累率低下的副作用之一虽然是暂时减缓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压力,但更重要的是,在剥削率上升期的积累率低下,扩大了资本主义体系生产商品的能力与市场吸收这些商品的能力之间的差距。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源于‘消费不足’本身,而是由于不能以增长的投资品需求替代已失去的消费品需求,即积累不足”[6]。哈曼通过用实证分析,考察了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并论证了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差距的拉大最终导致了生产过剩。从这个维度讲,哈曼的经济危机理论与布伦纳的经济危机理论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对于生产过剩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两者的论述则不尽相同,哈曼认为生产过剩产生的原因是不能以增长的投资品需求替代已失去的消费品需求,即积累不足。虽然布伦纳提出利润率的不断下降造成生产过剩,但其未像哈曼那样进行有逻辑的论证。
三、结语
关键词:金融危机;债务危机;资本主义;内生性根源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8-0005-05
一、引言
如果从2006年春季“次债危机”在美国显现端倪算起,金融危机距今已经快七年了。七年来金融危机经历了显现——集中爆发——持续影响等过程后,并没有消除。反而,金融危机演化成了“债务危机”。如今,“债务危机”在一些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却越演越烈。除了挪威、希腊等国家最早发生债务危机外,目前,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也卷入了欧债危机。债务危机似乎只有恶化的趋势,而没有好转的征兆。面对残酷的现实,不仅要追问此次金融危机为什么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影响面这么广,深度这么深,同时能够引发债务危机?这次深度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什么启示?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二、金融危机的内生性根源
金融危机的原因,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论述(白暴力、梁泳梅,2008;吴晓求,2008;刘迎秋,2009;Taylor,2008;Phillip Arestis、 Elias Karakitsos,2009)。虽然这些论述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为此,本文将从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微观市场的运行和操作这三个层面来剖析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内生性根源。
(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
此次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其深层次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为资本家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决定了资本家会不断的扩张生产规模,另一方面由于工人仅仅获得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工资,其有限的支付能力与资本家无限扩张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最根本原因。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产生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理论上来说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的相对过剩的矛盾出现新的变化:
1.生产相对过剩的表现形式由“有效需求不足”转向“有效需求过度”。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是生产的无限制扩张和有限的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解决生产过剩的方法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把牛奶倒掉”的浪费做法了,而是创新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来扩展全社会(包括政府、社会和私人)的支付能力。具体涉及到私人信用的扩张、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首先,私人信用的过度扩张。具体来讲就是私人信用工具的创新,即通过“按揭”等金融创新产品来鼓励全社会的超前消费,帮助人们用未来的钱实现现在的梦想。在这样的制度下,虽然可以扩张全社会的消费规模,部分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但是人们却变成了一个个“负翁”。当受到利率等外部因素冲击时,没有实际支付能力的“负翁”很容易发生支付困难,变成“倒下去的负翁”,即个人的破产。其次,政府信用的过度扩张。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除了创新金融工具,释放全社会的“未来需求”外,资本主义国家还通过大规模借债来扩大公共支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危机后,欧洲等一些国家采用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来刺激本国经济,由于其国家债务负担超过了未来的偿付能力,结果诱发了债务危机。再次,社会福利水平的过度扩张。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一些欧洲国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不断的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当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被政治人物用来讨好选民时,就会变成一项刚性的制度。在国家税收增长幅度不大或下调的情况下,伴随逐渐上升的福利支出的必然是政府的财政赤字。其实,过度福利化的代价是社会信用和政府信用的过度扩张。希腊等发生债务危机国家的情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总之,为了解决生产过剩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在私人信用、国家信用和社会信用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扩张,结果是“负翁”、“负国”和“负社会”的出现。当受到外部冲击时,尤其是全社会的支付链条中断后,发生金融和债务危机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关键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成了观察资本主义制度历史命运的最好窗口,无论是资本主义世界,还是社会主义世界,社会各个阶层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反思和总结这次金融危机。下面让我们从现实与理论结合的双重角度探讨其根源。
暗淡的“美国梦”
20世纪90年代初,剧变。此消彼长间,美国的富裕和强大使它成了各国人民追求的梦想。关于“美国梦”,20世纪90年代,中国曾经流传着一个中美老太太天堂对话的故事,大意为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辛苦苦攒了大半辈子钱,上天之前,终于住上了买好的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几十年的大房子,上天之前,终于还清了贷款!”然而,2008年10月3日,美联社、路透社、CNN等媒体的一则新闻将答案揭晓于天下:原来,传说中那位美国老太太因为还不起贷款,面临被驱逐出家宅的窘境,最后居然饮恨举枪自杀!①
次贷危机发生一年间,美国超过100万所住宅遭银行没收,超过700万民众失去了他们的健康保险,超过400万民众失去了他们的养老金。英国女王证券投资损失37%,美国金融巨人接连倒下。各国政府为缓解危机,联手发起救市大行动,用纳税人的钱堵上金融巨头捅出的大窟窿,导致2011年债务危机。对于金融风暴的原因,有过度消费说,有华尔街金融集团说,有新自由主义政策说,有放松监管说。以上原因似乎都有道理,可是如果深入分析,它们仅仅是危机发生过程中某一个阶段、某一环节的具体因素。次贷危机能演化成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系统性危机,就不是某一个主体,如消费者、金融家、监管部门、政府任何一方能够独立承担起的责任。与此同时,西方各阶层中兴起了《资本论》热。有些人还亲自到马克思的故居向这位“千年伟人”致敬。德国马克思纪念馆馆长说:“我经常听到来这里的人们说:这个人说对了”。人们为什么认为马克思是对的呢?笔者将循着马克思的逻辑解析当今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源。
以马克思的逻辑看金融危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购买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新自由主义政策下的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一点突出表现在金融经济过度发展所导致的结构失衡。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及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实体经济的利润呈下降趋势。1965~1973年,美国制造业的利润率下降了43.5%,1978年又比1973年降低了23%。②在追逐利润的欲望驱逐下,资本纷纷向金融、资本市场转移,由此,资本摆脱了实体资本增殖过程中(G―W―G’)生产环节的束缚,直接从事“钱生钱”(G―G’)的连锁交易,一连串“金融创新”如CDO、CDS等,使虚拟经济疯狂发展。
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政府监管部门为什么不管呢?格林斯潘担任了18年的美联储主席,历届总统无论哪个党派都鼎力支持格林斯潘主张的刺激借贷、低利率、放松监管、金融自由化等政策,而美国财政部长也大多出身于华尔街。因此,政府本身就是金融资本的代言人和利益的捍卫者。在华尔街追逐利润的驱动之下,在美联储、美国政府的保驾护航与各大商业银行、投资基金、各国基金、投资者的联合参演之下,美国和世界的经济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越离越远,终成危险的“倒金字塔”结构,进入危机爆发的准备时刻。
世界经济“倒金字塔”结构中塔基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属于实体经济,2007年全球实体经济大约10万多亿美元,为全球GDP的1/5。第三层和第四层是虚拟经济。第三层是基础信用工具,2007年全球金融资产在230万亿美元左右,为当年全球GDP的4倍多。第四层是金融衍生信用工具,2007年全球金融衍生品规模已经超过了680万亿美元,差不多是当年全球GDP的13倍多③。美国虚拟经济更是疯狂发展,金融衍生品高于GDP的倍数,由1998年的2.9倍,上升到2009年的10.4倍。④
对此,日本学者稻盛和夫说“事情的本质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失控的资本主义的暴走狂奔。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金融危机,正是上天为我们人类敲响的警钟。”⑤现实再一次证明了完全由资本主导的经济社会系统是危险的、不可持续的,资本主义远不是人类社会理想的终极家园。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在生产领域,2000年美国工业资本的闲置率是29%,2001年就上升到36%,2002年后期已达37%,2008年9月为34%。在房产行业,美国2008年有1400万套房屋空置,比起1985年的740万套,差不多翻了一倍。这些房屋足够安置4000万以上的人居住。⑥因此,此次金融危机中,生产过剩依然存在,符合传统经济危机的表现。
另一方面,在消费领域,次贷危机还能用劳动者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来解释吗?对这些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们是透支消费,即把他们未来有可能挣到的钱,拿到当下来消费。换言之,这些低收入人群当前的收入水平是买不起这套房的,即当前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不足的。因此,以过度消费和负债消费为特征的次贷危机,造成一种虚假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经济繁荣,掩盖了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事实。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办的《金融与发展》杂志公布的数据,美国最富有的1%群体占有全国财富之比,20世纪70年代为10%,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为23.5%,2009年高达40%,而 80%社会中下层群体仅享有全国财富的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分配必然遵循资本的意志,以贫富分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理论的现实回响:启示
马克思是对的。剧变以后,美国学者福山兴奋地断言:“自由民主与资本主义取得胜利的今天,历史已经终结。”而此次金融危机恰恰是“历史终结论”的终结。资本主义不是人类永恒的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今天,虽然仍有自我调节和发展的潜力,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及经营管理的具体制度方法也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但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已走进了死胡同,走到了生产力发展的反面,失去进步性。
资本主义危机形态无论怎样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矛盾是根源。社会制度是决定性的东西,虚拟经济的恶性发展是金融危机的诱因,其根源则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就必然存在资本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就必然出现经济危机。只有消除危机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立足于内需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中国老太太虽然笑到美国老太太后面,但还没有笑到最后,高房价正在吞噬她的积蓄。要笑到最后,只有摆脱资本主义成分的侵扰”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经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私有制的本性有可能带来虚拟经济恶性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动摇,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动摇。保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平衡,防止虚拟经济恶性发展。
【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城市思想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FRF-BR-10-018A】
【注释】
①王佳菲:《揭开经济危机的底牌―透过〈资本论〉看新危机时代》,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4页。
②何秉孟,“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③朱炳元:“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正在加速金融化和虚拟化”,《红旗文稿》,2012年第4期。
④宗寒:“从虚拟经济看西方金融危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⑤[日]稻盛和夫,梅原猛:《拯救人类的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⑥范强威,余斌:“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走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对话美国经济学家瓦迪・哈拉比”,《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3月3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投机 经济平衡 监管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目前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距离上次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反复出现?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人类应该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探讨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而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一、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
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和接受。一旦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被打破,带来的是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本文认为: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一种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一旦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被打破,必然带来经济灾难或金融危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在很多层面是相通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自然界最简单的生物链模型:在草原上,生活着狮子和羚羊,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开始点,处于生物平衡的状态。假设狮子的数量开始上升,那么在一定时间内,羚羊开始减少,草原开始茂盛,结果就是狮子被饿死,羚羊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草原开始减少;随着羚羊数量增加,草原开始减少,狮子也获得更多食物开始增加;当草原开始减少,羚羊会随之减少,其后是狮子因食物不足而减少;羚羊减少后,草原又开始增加……狮子、羚羊和草原之间正是在反反复复的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界,很难找到绝对的平衡。假设狮子过度发展,最终吃光了羚羊,或羚羊过度发展,吃光了草原,结果就是一起毁灭,这就是自然界的危机。
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如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当某个环节过度发展,最终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而严重的失衡状态就是我们谈到的危机。经济本身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各个环节不同步发展也是客观现象,但是当某个环节的发展超出正常波动的范围,则最终会打破经济原有的平衡状态,表现出来就是经济或金融的危机状态。以金融、房地产、其他实体经济为例,当金融和地产的过度发展最终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透支了实体经济的血液之后,最终金融和地产也会因为缺乏真正的血液而崩溃,这就是目前经济的危机状态。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就是金融泡沫的破裂后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业严重过剩某些行业严重不足的经济不平衡的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最直接和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危机则是金融危机的一种后果和本质所在。所以本文在论述时没有加以详细的区分。
下面简单探讨一下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金融活动中的过度投机行为,而政府在监管信用交易(投机交易)方面的缺位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1.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过度投机。投机活动无处不在,但是最容易发生在哪里呢?“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通过这段话不难看出,哪个行业利润高,哪个行业就容易产生投机行为,利润越高,投机产生的风险就越大。
经济中的某个行业如果处于利润过高的状态,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必然会有很多资本包括投机资本流如该行业,其结果就是造成该行业的过剩和其他行业的短缺,这种局面如果维持时间过长的话,经济的不平衡状态会逐步加剧直到出现该行业因为严重过剩企业大量破产的局面,最终造成银行大量坏账,进而波及其他行业,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
高额的利润诱发过度投机行为。我们从一些数据来看一下金融业和地产业的高利润状况。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国房价2004年平均涨幅为11%,2005年平均涨幅为13%,美国2000年到2006年全国房价平均价格上涨了90%,其增长速度均超过同期利率回报水平;在国内金融界,2007年11位金融高管年薪过千万;200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10名中,涉足地产的达到6位,前4名均涉足地产。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利润程度,如此高额的利润岂能不诱发资本的逐利行为?其行业投机程度由此可窥见一二。
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其起源都是金融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恰好反映出一个问题:金融业和地产业在危机爆发前存在着利润过高和规模过度膨胀的情况。可以说,过度投机使这些高利润甚至是暴利行业过度膨胀,最终助长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在自然界,如果某个物种过度发展,便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发展,进而可能引发生态危机。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过度投机使某些行业的发展超出了正常的规模,同时其他行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最终使经济失衡导致危机的发生。
2.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信用交易失控。为什么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容易成为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或者说,为什么在金融业和地产业更容易产生投机呢?投机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支撑,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杠杆交易成了投机者最好的工具。正是因为在金融和地产领域广泛存在着杠杆交易,才使得这两个行业成为投机活动的重灾区。
我们知道,在实体经济中,交易1美元,就需要实实在在掏出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即使存在,也很难掀起大风大浪,但是,在很多的金融活动的杠杆交易中,投资10美元的东西实际出资只需要不到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暴利是很容易出现的,杠杆越高,投机活动就越密集,最终,疯狂投机打破了原有的经济平衡状态,当资本获利撤出或市场出现严重过剩后,问题或危机也就随之而来。
举例来说明:目前,世界上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相关资料表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着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投资银行平均表内杠杆率为30倍,表外杠杆率为20倍,总体高达50倍。
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率则高达62.5比1。
虽然银行可以通过保险等手段转嫁风险给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但是过高的风险总是要有人来承担,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也存在因为承担不了风险而破产的可能性。所以说,这个金融链条看似完美,但是一旦有哪个环节因为不堪重负倒下的话,受损害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
为什么房地产行业也容易发生危机呢,按揭贷款在某种程度上起了一个不好的作用,三成首付、两成首付甚至零首付都是变相的杠杆交易。当杠杆交易失去控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债务和虚假的投机需求,给实体经济带来根本性的破坏。所以政府对杠杆交易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当任何一种经济承担了它本身不能承受的风险,这种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1.抑制人为垄断,维护经济的平衡。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是高利润的源泉。作为政府来讲,防范经济运行中出现垄断行为是防止经济出现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在经济中引入更多的竞争来防止经济出现垄断行为。同时还应该立法防止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串通合谋囤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引发的人为垄断行为。一旦经济中某环节出现垄断行为,要么效率低下遭人诟病,要么就是借助垄断地位疯狂攫取,而且由于其处于垄断地位,在危机来临时缺乏必要的缓冲,极容易诱发连锁反应,对经济产生强烈的破坏。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该行业有更多的竞争者,至少可以给经济提供足够的缓冲,避免或延缓危机的发生。
垄断企业借助其垄断地位,很容易使其处于一种无法破产的地位,这样便造成一种局面:经济景气时股东赚取高额的盈利,危机时则要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来拯救。这就是经济中经常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就是说,当你把某种经济风险全部交给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体承担时,如果这个经济体本身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存在着道德风险,这种危险最终还是要由政府和纳税人来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主动承担并监管这种风险,否则的话风险机制就形同虚设。
自由竞争也会导致生产过剩,但是自由竞争产生的生产过剩还不足以形成经济危机,因为任何经济都有波动性,这种波动的幅度在健康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当垄断行为大大加剧了经济过剩,使其有可能超过经济本身的承受能力,造成经济危机。
关键词:《资本论》;经济危机;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106-02
经济危机是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者整个世界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不断收缩,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资本论》中有这样的叙述:“一切现实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发展的界限。”[1]而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便是资本的本性,认识和理解经济危机及其理论是我们应对当代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
一、《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阐述和分析
1.《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直接诱因分析
首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出了资本的本性是经济危机的直接诱因。那资本的本性是什么?正如我们所知,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种能够生产钱的工具。资本家对于金钱的追求是无限的,也就意味着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是无限的,由此推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绝大部分的资本是掌握在资本家的手里的,留在劳动者手里的资本会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减少,劳动者的购买力会随之变弱,这样一来商品卖不出去,资本就无法运转,随之而来企业就会闲置生产力,这样便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其次,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导致的社会生产的增长超过了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资本所有者卖不出去产品就不能给员工发工资,这样购买力就会更弱,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很快就超过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到来了。”[2]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相对过剩,即消费者有购买意愿却没有购买力,就是说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社会实际需要的一种绝对意义的过剩,而是相对于劳动者的无支付能力的一种过剩。
2.《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根源说明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这对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是两个长期并存的规律,这两大规律作用的结果便是生产力的盲目提高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会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越来越高。它内在地要求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使得整个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不可能建立起有利于经济良性运转所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关系。因此,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尖锐的矛盾就产生了。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单个企业生产活动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单个企业的生产,在资本家或其人的统一指导下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而整个社会生产却基本上陷于无政府状态,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的失调,特别是生产与需要之间的比例的失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结果,也是引起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所有资本家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都拼命发展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其结果是使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商品卖不出去从而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3.《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的分析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只要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这就决定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危机常爆发于资本主义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各种矛盾极其尖锐。危机首先会在某一环节或者部门出现,然后蔓延开来。危机之后是萧条阶段,这一阶段矛盾有所缓解,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问题也有所减少,但社会购买能力还是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种停滞状态。这一阶段过后市场情况有所好转,生产开始逐步回升,经济开始复苏,在复苏阶段,市场开始扩大,经济开始回升,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也会逐步加快,进入周期高涨阶段,这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但这种繁荣只是短暂的,随着社会生产的扩大,各种矛盾会再次尖锐,下一周期的危机就会随时爆发。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
二、对于《资本论》中经济危机理论现实意义的分析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于当今经济危机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同时对于当今我们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也有着现实的意义。
1.当今世界,生产过剩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而后席卷全球的这次经济危机破坏力极其强大,究其本质,仍然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较之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只不过是把问题从供给方转给了需求方,从表面上看表现为有效需求过于旺盛,但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看则是房地产业的生产过剩,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为了缓解房地产业出现的生产过剩,通过“透支”来刺激消费者以实现扩大需求的目的,使一些不具备还款能力或者信用低的人通过透支来满足自身的过度需求。这样一来,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张,消费也进一步膨胀,从而出现了不负责任的廉价信用所导致的房地产过度膨胀的恶性循环。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危及理论对于时下这场经济危机的解释。
2.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每次危机都使生产倒退几年甚至几十年,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灾难,危机使社会财富遭到巨大破坏。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依然存在,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是随之而存在的。美国盛行借贷消费,这种消费实质上是社会大众的“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而导致的社会购买力的日趋萎缩,而资本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就会生产出远远超过大众购买能力的消费品,为了将这些“剩余产品”转化成利润,他们又会再生产出许多金融衍生品,以销售给那些购买力日渐萎缩的民众。这恰恰是《资本论》所强调的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大众购买力萎缩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体现。可以这么讲,只要这种“透支消费”不停止,经济危机就随时可能会爆发。
3.当今的经济危机仍然会周期性的爆发,虽然政府会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包括对经济危机的某些调解和福利政策等使得危机爆发的具体情况有所变动,危机爆发的周期性各个阶段也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但危机仍然是周期性爆发的。
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需要研究周期性的原因和周期长短的原因。危机周期性的原因,要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中去寻找。这一矛盾以波浪式的状态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后产生了经济危机,然后再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强制地缓解了这一矛盾。一次危机过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其基本矛盾又会逐步被激化起来,另一次危机便不可避免。至于周期长短的原因,二战前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没有占统治地位时主要是由固定资本的更新周期决定的,因为它的更新是周期的物质基础,这样必然会引起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需求量的大增,生产资料生产就会得到恢复和发展。由此一来就会增加就业以提高劳动者的购买能力和扩大消费市场,从而促进消费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经济走出危机需要的物质条件就由固定资本的更新为其做好了。同时,下一次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也会因为它引起新的一轮的生产过剩的贮备待续。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是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为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创造了物质基础。
通过上述分析,对于如何消除危机我们就有了一些建设性的主张,就像马克思所说的:我们要破除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度而实行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按照社会需求有计划地调节社会各生产部门,统一地组织与管理全社会的生产,校正社会财富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对产品实行按劳分配。只有这样,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以便从根本上消除生产过剩的根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赞同,这是一个充满金融危机的年代。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尚未淡出人们的记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金融海啸再次席卷了全球。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金融危机之后,人们迫切地想知道,金融危机从何而来,又将带来什么?
这正是《东亚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启示》一书将要告诉我们的。作者依靠其在世界银行总部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对大量文献的分析,向读者再现了东亚金融危机发生时的惊心场景,揭示了隐藏在危机表象下的根源本质,得出了令人深思的重要结论。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专著有很多,然而大多数仍然沿用新古典主义与国家主义这两种主流学派的观点。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在对两大主流学派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可供替代的危机根源模式:投机攻击模式、全球化模式,政治危机模式和经济不平衡模式。这为我们理解新兴市场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系统分析框架。
投机攻击模式是四种模式中唯一的外部因素。作者剖析了固定汇率制度本身内在的脆弱性,提出了纯粹的投机攻击足以给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经济体带来危机,而不受其宏观经济基本面等因素的影响的重要结论。
全球化模式认为,全球化引起的金融系统的脆弱性造成了许多东亚经济体的危机隐患。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监管的缺位导致金融部门特别是银行系统高负债和高不良资产。这是造成金融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治危机模式则强调了政治因素。作者论证了政局的不稳定和政策的不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剧金融危机的程度,甚至能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相互交织的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