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银行发展现状范文

银行发展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14 11:14: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银行发展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银行发展现状

篇1

1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2007年10月又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从2007年3月初首批3家村镇银行开业,到2009年3月初,全国已有97家村镇银行,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速度,而这一数字还将迅速壮大。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

2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趋势

2、1注册资本规模逐步增加

根据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但在目前已成立的97家村镇银行中,注册资本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时注册资本仅为200万元。而去年年末成立的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2.5亿元,规模居全国村镇银行之首。注册资本的逐步增加,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村镇银行开业之初吸储比较困难,缺乏营运资金;另一方面高额的注册资本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各项指标满足监管标准,有利于村镇银行拓展业务。

2、2金融机构发起人范围逐步扩大

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多以当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同时,外资银行在这轮农村金融机构布点中表现活跃,2007年12月,汇丰银行发起设立了第一家村镇银行,随后它马不停蹄地在重庆大足、福建永安、北京密云和广东恩平设立了5家村镇银行。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业巨头也在摩拳擦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农村的村镇银行,并且在积极布局,设立网点。相比之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这场金融布局中的态度反而不是非常积极,2008年8月,由中国农业银行发起设立的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和克什克腾农银村镇银行在湖北、内蒙古同时成立,开创了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先河。建设银行紧随其次,同年12月在湖南省发起设立了桃江建信村镇银行。截至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均未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说明了我国银行业整体实力上升,特别是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几年的改革重组,资本总量、内控制度等已具备了跨区经营的实力,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助于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实现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从而实现跨区域经营。

3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已经开办了97家,实现有效贷款40多亿元。但是在村镇银行设立以来,吸储困难、业务品种单一、社会影响低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困扰着正在发展的村镇银行。现对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发展规模

虽然较大的注册资本可以增强防范风险能力。但目前我国已开办的村镇银行多数坐落于贫困的乡镇,业务量有限,容易造成村镇银行单户贷款额度过大,不良贷款压力很大。因此,建议监管部门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资本规模,初次设立时最好不要超过1亿元,以后随着资产规模的可以适当增加,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同时,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以及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设立多种所有制的村镇银行,采取市场化方式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参股,促进规模型村镇银行的发育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可设立小型化的村镇银行。转3、2村镇银行应明确服务对象,坚持走“尤努斯”模式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微型金融,起源于尤努斯乡村银行模式,类似于国外的社区银行。尤努斯模式在孟加拉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的主要业务是为穷人发放小额信贷,帮助穷人脱贫。我国的村镇银行是由金融机构做为主发起人,人员构成也多由发起人指派,这种诞生的模式必定会将发起银行的经营模式带人村镇银行。目前国内已经成立的90多家村镇银行中,大多数存在着“放大不放小、放富不放贫”的问题,偏离了办行初衷。这种经营模式还易造成单户贷款比例过大,一旦发生风险,将对村镇银行产生巨大的威胁甚至破产。因此,我国的村镇银行必须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服务对象必须是“三农”、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巩固村镇银行的客户群体,千万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放弃了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可以将村镇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区别开来。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3、3村镇银行应放眼未来,积极提高自身实力

部分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即面临着吸储困难、放贷无门的境地,当年甚至第2年将面临亏损。尽管如此,我国村镇银行应坚持自身的市场定位,致力于为广大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成立初期,董事会应制定三年的发展规划,将工作重点放在拓展客户上,宣传自身的服务,培养忠实的客户群体。其次,应积极为农户和小企业量体裁农,设计具有自身特色的业务品种,不能简单延续以前大银行的传统做法,而是要改造自己的工作流程,调整自己的经营机制,在客户信息的搜集、贷款风险的甄别、抵押担保品的设计、客户沟通方式等细节方面,要进行切实的“转型”。最后,必须建立并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在贷款流程和日常管理中严格控制,降低经营风险,只有这样,村镇银行才不会陷入坏账泥沼,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4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由于村镇银行个体小、资金实力弱、网点少,在当地的社会名气较低,普通百姓对这类新兴的金融机构比较陌生,往往被当作“个人开的银行”,规模又远不及其他机构,这样的新面孔较难建立起足够的信誉。监管部门应逐步完善结算环境,对村镇银行出台优惠政策,使之尽快加入支付系统、银联系统、个人征信等系统,帮助其完善银行功能,可以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

同时,由于我国村镇银行多在贫困地区设立,当地信用环境不完整,缺乏担保机构。当地政府应尽快完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建设,营造诚信的氛围,制定对农户的贴息或保险政策;降低农户贷款风险系数;适当时机成立针对农户贷款的担保机构,扩大农户的受益群体。

摘要:自银监会2006年底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我国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09年3月末已成立了97家。针对村镇银行在设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趋势;建议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发展现状;策略

一、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意义

近几年来,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伴而来各银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那么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就显得十分必要,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帮助商业银行树立良好市场形象

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打造自我品牌,树立市场形象的途径之一。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实践也表明了,好的投资银行业务水平的发展从一定的程度上成了衡量商业银行综合能力的标志,无论在风险管理上,还是银行内各大业务的开展和创新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城市商业银行也就加快综合化经营的脚步,尽快把投资银行业务开展起来,来塑造一定的服务品牌,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2.能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利差,其它来源基本上没有,但是各商业银行却要承担比较高的管理风险,特别是借用风险较高,管理起来相当困难。每当国内外经济出现较大的波动时,贷款客户就会因各种变故不能极时还款,因而严重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业绩。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却能分散所要承担的风险,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做到及时调整银行经营状况和策略。

3.能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也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各大银行之间的竞争就变得十分激烈。因此,商业银行要想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并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就迫在眉捷。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对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各种业务,向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1.业务功能不全,经营品种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经营业务同发达国家去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是在经营过程中业务功能不全,所经营的品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产品种类不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还没有开展起来,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发挥。眼下,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所经营的业务重心放在咨询、转让、重组和融资这几方面,对于那些比较有深度的并购收购业务和金融工程等业务却开展得不尽人意。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进行的业务开拓的发展程度尚有待加深,业务的范围有待进一步加强。

2.分业经营格局的制约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业务受到阻碍的最大原因是分业经营格局的制约。最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调研,也颁布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有关法律法规来扩大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发展,以此来提供充足的政策空间。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服务的功能受到很大的限制,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投资业务变得零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完整的业务价值链。因此,要想提高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就一定要把国家政策和法律结合起来进行统一调整。

3.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各行各业都需要专业素质高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才能使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然而,目前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来分析,要想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最麻烦的就是缺少高质素的人才资源。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策略分析

目前从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来看,要想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使其业务步入国际平台,能立于世界的前沿,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提出如下建议。

1.树立特色化经营理念,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银行的种类也很多,各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商业银行在竞争中也面对很多的考验,要想保证我国金融业的控制力,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就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不断地调整各项业务流程,尽可能的适应目标客户所需要,把适合自己的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包装,树立自身的特色化经营理念,争取进行品牌销售,以此来增加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行业品牌加速前进。

2.加强商业银行与投资业务的融合

加强商业银行与投资业务的融合是大力发展商业银行投资业务不容置疑的发展理念。从目前和我国国情以及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趋势来看,商业银行是我国进行融资投资的主要渠道,采用混合业务的经营模式不仅是全球性的大趋势,同时也是我国壮大我们投资业务的契机所在。

3.建立竞争机制

尽管我们主流实施的是政府控制下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样不能脱离开市场的调节。只有建立相关的竞争机制,才能提高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看似无情的竞争更加有利于我们商业银行的发展与进步,从而迫使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的投资业务不断增强、壮大,以最快速度追赶国际先进行列的脚步。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村镇银行;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8日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一)村镇银行发展迅猛,但仍与监管部门规划有较大差距。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726家,在已组建机构中,有473家设在中西部省份,占比60%。已开业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16亿元,80%以上用于“三农”和小企业,其中农户贷款余额435.5亿元,小企业余额631.5亿元,中西部贷款农户数占到全部贷款农户数的70%以上。

截至2011年末,已开业村镇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30.5%,总体上运行平稳,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2007~2011年我国村镇银行机构设立增速是十分快的,分别为378.9%、52.6%、135.8%和50.2%,年平均增长率为154.4%。但是,由于银监会将村镇银行限定于中西部及欠发达县域农村地区,发展前景不明朗,大中型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热情不高,村镇银行数量增长缓慢,与监管部门规划的2010年村镇银行大提速、2011年成立1,027家的目标相去甚远。(图1)

(二)注册资本金不断增加。据统计,2007年9月之前,在6个试点省市成立的前12家村镇银行平均注册资本为1,060万元,最大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最小注册资本仅200万元。截至2009年末,正式成立的148家村镇银行平均注册资本上升为4,930万元,注册资本超过亿元的村镇银行有14家,最大注册资本规模上升为2亿元。2010年6月末,“全国最大村镇银行”的名号已归东莞长安村镇银行所有,注册资本3亿元;2010年12月末,“全国最大村镇银行”的记录再一次被刷新,河南南阳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30日正式宣告成立,注册资本金5亿元。(表1)

村镇银行注册资本规模的扩大,主要源于做大贷款规模的冲动。根据规定,村镇银行对单一客户的最大贷款规模为注册资本的10%,注册资本越大越易争取县域内资金需求量大的大中型企业。未来,不排除有注册资本达到全国性商业银行注册资本要求的村镇银行出现。

(三)盈利能力较强。农村地区旺盛的资金需求为村镇银行提供了绝佳的发展环境。从已开业村镇银行的运行状况看,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各项业务发展较快,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全国村镇银行存款余额401.6亿元,贷款余额349.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10亿元。以较早开业的3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甘肃庆阳瑞信村镇银行和吉林东丰诚信村镇银行为例,除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开业的2007年出现亏损外,2007~2010年间,3家村镇银行都实现了盈利连续增长、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定位有偏离“三农”倾向,发展偏离政策初衷。“村镇”一词同时也刻画了村镇银行设立区域、服务对象,即“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但从已开业的村镇银行来看,除先期试点的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固阳包商惠农村镇银行现将总部设在乡镇,先后通过开设分行和搬迁总部的方式“回县城”,其他村镇银行大多将其总部设立在经济发达的县、市一级。从客观来看,这并不完全符合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布局的经营思路,更有甚者,大部分村镇银行都没有专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贷款业务,而将目光放在了贷款金额较大的小企业上,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初衷。

(二)总体设立步伐较为缓慢,与监管规划差距很大。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村镇正式开业的村镇银行为539家,与《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中截至2011年末村镇银行总数达到1,027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按照监管规定,村镇银行必须由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目前村镇银行设立难,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难找。截至2010年末,全国村镇银行中,由国家开发行及四大行发起的村镇银行约占总数的7%,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起的约占10%,城市商业银行发起的约占50%,农村商业银行(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发起的约占30%,外资银行发起的约占3%。在现有体制下,村镇银行对于大多数大中型银行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是目前成立村镇银行的主力,但受制于自身资本规模和管理能力,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能力有限。

(三)存贷比过高。存贷比过高是村镇银行目前普遍面临的问题。造成存贷比过高的原因是村镇银行吸收存款难而发放贷款易。村镇银行吸收存款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汇兑结算难。村镇银行多数未纳入人民银行结算系统,与央行结算系统不畅,使清算、汇兑等业务无法办理,与外界相关机构和发起行也没有实现相应的网络连接,代收代付、通存通兑、信用卡及网上银行等业务难以开办。二是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居民对其缺乏了解,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较低,因而不敢将个人存款放到村镇银行。三是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吸引力小。

(四)人才瓶颈问题。人才问题也是村镇银行目前面临的瓶颈因素之一,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是一家银行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由于村镇银行主要设立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很难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媲美,更难以与外资银行相竞争。村镇银行应在人才招聘方面更具灵活性,但应该严格避免“近亲繁殖”。其员工大部分是从农村信用社转来的,来自大银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很少,即使一些大学毕业生对村镇银行也缺乏“入行”的兴趣,因此村镇银行业务急需专业人才。

三、对策建议

(一)坚定“支农”、“支小”的发展方向,立足于长期价值和长远发展。村镇银行及发起人应立足于对长期价值的追求,不能为了当前利益而“紧盯”商业银行的传统领域,走进同质化发展的“死胡同”。各家发起行务必立足长远,以追求长期价值为目标,为村镇银行经营管理确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还应力求在“农”、“小”领域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经营,是村镇银行的成立之本,发展之源。村镇银行要不遗余力地专注于“农”、“小”领域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通过强化客户细分和差异化管理、不断推出高度契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创新产品、不断优化业务流程等举措,打造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力争早日形成“支农”、“支小”特色品牌,实现银行与客户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主发起制度应适当改革,从制度上推动村镇银行设立步伐。目前,对于村镇银行能否实现商业可持续,仍需在实践中摸索。而在这一过程中,民间资本无疑可以担当重要角色。但目前的监管制度束缚了民间资本的能力。同时,银监会在2009年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可转制为村镇银行,但转制除了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外,还要满足村镇银行股权的有关规定。这等于是民间资本在经营几年后,若想将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就得将控股权拱手送出。上述出于风险考虑的制度设计,限制了民间资本在激活和推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能力释放,也从机制上束缚了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作用发挥。

要想推动村镇银行组建步伐,切实发挥在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可从制度上充分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目前,江浙地区出台的村镇银行具体规定中,有的已经对银行控股的最高比例进行了适当的限制,以保证村镇银行的机制优势得以真正发挥。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也应允许转制后的控股股东可以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尽可能激发民间资本的积极性。

(三)多策并举,提高业务发展水平,缓解流动性风险。村镇银行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可信度,并适时设立分支机构,以充分吸收当地资金来源。同时,主发起行应在系统网络、产品提供、品牌宣传等方面给予村镇银行有力支持,解决村镇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的技术“硬伤”,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认同度;监管部门应从制度上解决村镇银行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和征信系统、加入银联系统、进入全国同业拆借市场、发行金融债券、获得支农再贷款、村镇银行存款保险等问题,使之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在技术、系统和机制上为村镇银行吸收存款和筹集资金提供支持。同时,建立人民银行对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处置机制,确保在村镇银行暂时出现流动性问题时,可以向当地人民银行申请动用存款准备金或争取其他资金支持。

(四)创造良好环境,吸引优秀人才。首先,制定较高的薪酬待遇,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其次,村镇银行应当加强员工培训,尽快提高现有人员素质,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要鼓励、支持村镇银行组建既懂信贷业务又了解市场和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信贷业务管理团队,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村镇银行要积极培养专业人才,开展日常业务培训;支持村镇银行从业人员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实习,帮助他们练习和培训职业技能和业务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向,贺风.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6.

篇4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已经从方方面面对人们的金融生活构成了影响。本文以银行业为例,分析了其在移动金融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发展措施,为银行业在移动金融背景下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

移动金融时代;银行业;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一、移动金融时代银行业发展现状

1、移动金融时代银行业发展的机遇

1)与同行业进行竞争的机会。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国内的银行业移动金融产品推出呈现出同质化的发展倾向,也就是大部分银行的移动金融产品都是类似的,包含了银行的账户管理、资产的增值服务以及公共缴费等几方面的业务,移动金融产品的发展差距不大。因此,每家银行都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成为移动金融产品发展的翘楚。

2)互联网发展方面的巨大机遇。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渐发展,中国迎来了4G发展时代,这就使得智能终端技术实现了伟大突破,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金融生活以及移动金融服务。从2014年的易观智库的相关信息数据来看,2013年是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的井喷阶段,总体交易额不断实现突破,增长率达到了800%,移动互联网促进了移动商务的不断发展,移动金融需求日渐迫切,给银行业提供了绝佳的转型机会。

2、移动金融时代银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网点布局方面的问题。有的银行网点数量不多,由于实际的资金实力使得其网点数量相对较少,实际的移动金融产品推广力度和营销力度并不强,并且还有一部分的分支结构并不是全功能性的网点,缺乏移动金融产品的推广能力。

2)营销渠道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营销的角度来看,部分银行的推广渠道非常狭窄,推广形式较为单一,实际的营销以及分销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虽然有的银行在各大流行网络客户端设立了官方交流窗口,但是由于渠道层次性较浅,实际的营销力度并不强。

3)创新能力方面存在问题。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业的实际创新能力相对较差,比如微信银行、手机银行实际上仍然处于小范围宣传的阶段,使得金融产品并未深入推广,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

4)人才方面的问题。从目前的经营发展来看,银行业缺乏高素质的移动金融开发专业人员以及移动金融推广管理工作人员,并且银行内部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使得银行内部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外界的市场竞争存在着相矛盾的问题。

3、移动金融时代银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从目前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银行业不断加大对移动金融产品的研发以及推广力度,移动互联网企业的移动金融产品创新与电信运营商的金融产品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来看,金融行业实现了巨大改革,民营资本进入到银行发展中,加入到移动金融发展行业之中,使得移动金融产品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其他的非银行机构,诸如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都推出多样化的移动金融产品,并且营销渠道不断拓展,提升自身竞争力,力图实现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易,因此银行业在移动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移动金融时代银行业的发展策略

1、转变银行的交易模式

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点时间的积累和酝酿,正向着科学、理性、高速的方向发展和变化。当前环境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在技术服务方面,它基本可以完成PC互联网的全部功能,它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网络使用渠道,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搜集网络信息,更直接了解金融行业的变化动态。移动金融的主要优势在于信息获取的快捷性与交互性,那些以地理位置、本地化、服务类商业模式为代表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被改变,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模式让商品的范围更广泛,市场的潜力也更加巨大。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应用实现了市民购物重心的转移,此时,对于银行业来说,电商网络的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网上金融业务的本地化发展很有可能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与方向。

2、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自身业务范围的扩展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重点的兴起和普及不仅带动了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类网络软件的应用,同时也让普通市民与网络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对于更多青年人来说,移动网络的出现让他们的生活节奏更快、获取信息的方式更简单快速,让他们的金融需求向多元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从整体来看,电子商业依然处于发展的起步机遇时期,其具有的潜力是相当巨大的。通过推动信息化的发展,银行业能提前抢占更多的市场机会,并借助电子商业平台来实现自身业务范围的扩展。此时,他们的工作中心与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巩固,在新市场环境的竞争中,他们也更容易打开新的局面。

3、提升客户质量,有效増强市场竞争力

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沟通创造了便利,也为数据信息的获取奠定了基础。在数据基础上进行管理,不仅能更好区分不同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同时也能将全行上下的员工集中起来,让他们真正以客户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努力提升客户的活跃程度与贡献程度。同时,银行还要积极开展金融安全教育活动,在高校、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u盾、工银电子密码器等产品的使用价值,因为这不仅能提高金融交易的安全性,也能增加潜在的客户群体,让新增客户中的查询客户比例增长,以此实现网银应用群体数量的增加。另外,加强对客户及潜在客户的教育还能进一步提高客户的质量,让他们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服务对象中的高端客户,以此实现高端客户群体的扩大。此时,电子银行的交易群体得到扩张,整体交易额也呈现出明显增长的态势。

综上所述,移动时代背景下,银行如果不能重视移动金融领域的发展,忽视市场发展方向,就必然会面对失败。因此,银行业在发展中必须时刻注意市场动态,抓住此次移动金融的发展浪潮,进一步拉开其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差距,让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作者:汪丽萍 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蔚赵春,凌鸿.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上海金融,2013(9):28-32.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手机银行;通信技术;金融系统

1、手机银行概述。

手机银行是利用手机办理银行相关业务的简称,只要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将客户手机连接至银行,利用手机界面直接完成各种银行金融业务的服务系统都可称之为手机银行。它是继网上银行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银行服务方式,在具备网络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同时,又突出了手机随时随地的移动性与便携性,因此迅速成为银行业一种更加便利、更具竞争性的服务方式。手机银行利用移动电话与计算机集成技术,为银行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服务,以减轻银行柜面压力、方便客户,达到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伴随着中国3G时代的来临以及手机终端技术的不断提高,未来商业银行必将围绕手机银行产生丰富的增值业务。

2、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

2.1国内外发展现状。由于蕴含的巨大的商机,手机银行吸引了全球众多知名移动运营商和著名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从全球范围看,逐步形成了日韩领先、欧美跟进、中国追赶的局面。在日本,高度注重手机银行的安全管理,终端可以直接使用Java和SSL,交易的信号经过多重加密,安全保障技术近于完美,再加上与各银行间使用专线网,因此,银行业和消费者对这一业务的信赖程度非常高。同时,NTT DoCoMo等移动运营商把移动支付作为重点业务予以积极推进,目前手机银行在日本已经成为主流支付方式。在韩国消费者也已经把手机作为信用卡使用,目前几乎所有韩国的零售银行都能提供手机银行业务,每月有超过30万人在购买新手机时,会选择具备特殊记忆卡的插槽,用以储存银行交易资料,并进行交易时的信息加密。

在欧洲,研究移动银行业务的团体主要有GSM协会、WAP论坛、UMTS论坛、Mobey论坛、Radicchio、PKI论坛等。早在WAP技术出现的时候,欧洲的运营商就已经考虑如何把移动通信和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欧洲早期的移动银行业务主要采用的是WAP方式,因此也被称为“WAP Banking Service”,但是早期的WAP并没有达到技术要求的水平,虽然有了GPRS网络,但由于终端、业务互操作、运营模式和价格等问题,移动银行业务不仅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其他与WAP相关的业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国内手机银行业务虽然多家银行都已开展,但由于公众的认知度和市场的发展度不高、用户对移动网络操作不熟练,还被视作新生事物,乐于接受这种金融服务的公众尚未形成规模,实际的用户比例更是无法与手机用户数量匹配。而银行也一方面面对着如此庞大的市场蠢蠢欲动,另一方面承受着手机银行的种种障碍静观其变。但总的前景依然乐观,随着手机越来越普遍的使用、技术的不断完善,仍有充分理由相信,手机银行一定会普及开来。

2.2手机银行的技术实现形式。手机银行是由手机、GSM短信中心和银行系统构成。在手机银行的操作过程中,用户通过SIM卡上的菜单对银行发出指令后,SIM卡根据用户指令生成规定格式的短信并加密,然后指示手机向GSM网络发出短信,GSM短信系统收到短信后,按相应的应用或地址传给相应的银行系统,银行对短信进行预处理,再把指令转换成主机系统格式,银行主机处理用户的请求,并把结果返回给银行接口系统,接口系统将处理的结果转换成短信格式,短信中心将短信发给用户。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银行经历了STK、SMS、USSD、BREW/KJava、WAP等不同的技术实现形式:

2.2.1 STK手机银行。靠智能SIM卡提供的加密短信来实现银行业务,安全性较高,可以实现一些转账和缴费业务,其前提需要用户将SIM卡更换成STK卡,银行服务菜单写在卡中。但各银行发行的STK卡彼此互不兼容,通用性大打折扣,而且STK卡的换卡成本较高,始终没有成为主流。

2.2.2 SMS手机银行。普通短消息SMS方式,通过手机短信来实现银行业务,客户和银行通过手机短信交互信息。SMS是利用短消息方式办理银行业务,是扩展的短信服务业务,是目前实现手机银行的方式中手机终端适应性最强的一种,客户进人门槛低。

2.2.3 USSD手机银行。超级短消息USSD即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网络的新型交互式数据业务,它是在GSM的短消息系统技术基础上推出的新业务。USSD可以将现有的GSM网络作为一个透明的承载实体,运营商通过USSD自行制定符合本地用户需求的相应业务,提供接近GPRS的互动数据服务功能。这样,USSD业务便可方便地为移动用户提供数据服务,而增加新的业务对原有的系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保持了原有系统的稳定性。USSD方式的优势在于:(1)客户群体不需要换卡,适用大多数型号的GSM手机;(2)实时在线,交互式对话,一笔交易仅需一次接入;(3)费用较低,每次访问仅需约0.1元。

其局限则是:(1)对不同类型的手机,其界面显示有较大的差异;(2)从银行端到手机端的下行信息,无法实现端到端的加密;(3)目前该业务仅在部分地区试点,尚未普及。

2.2.4 WAP手机银行。WAP方式是一种无线应用协议,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协议。WAP定义可通用的平台,把目前Internet网上HTML语言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或者其他手持设备的显示屏上。客户通过手机内嵌的WAP浏览器访问银行网站。相对于其他手机银行技术,WAP具有无需下载客户端、门槛较低、通用性好、实时交互强、安全性高等优势,目前已逐渐成为我国手机银行的业界技术主流。

2.2.5客户端手机银行。客户端手机银行是指在GSM和CDMA手机上下载客户端软件,通过Client方式访问实现手机银行功能。

客户端手机银行有KJAVA,BREW,IPHONE等不同平台的版本。

客户端软件需要针对指定的手机终端进行开发,对客户使用手机终端的要求较高,此外手机操作系统种类繁多,限于手机主频、内存、屏幕等硬件资源因素,不同手机操作系统的能力和特点存在差异,增加了手机技术开发的难度,开发维护成本也较高。转贴于

3、手机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手机银行具有传统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手其发展同样存在各种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

3.1推广成本高,用户资费较高。目前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虽然都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但业务范围不同,具体的办理手续也不相同,且彼此互不兼容。一张SIM卡只能使用同一个银行的账号,用户办理其它银行业务时须购买相应银行的SIM卡,无法实现银行间的转账操作和资源共享,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且手机银行的收费标准是“信息服务费+流量费”,即用户每月必须支付信息服务费,这部分费用在手机账单中扣除,下载及操作过程中的流量费则由银行收取服务费。与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相比资费仍然较高。

3.2使用不够便捷,缺乏个性化。目前使用手机银行办理业务时操作相对复杂,相当一部分用户,特别是对手机和网络操作不熟练的客户感到困难。各家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大多雷同,没有特色。而手机这一普遍的通讯工具,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那么针对手机银行的目标客户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应根据手机使用人群的个性特点设计才能更有效果。

3.3手机支付功能不足。目前,在欧洲电信运营商与餐厅、电影院、航空公司等第三方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手机网上订餐、订票、订座等多种服务。在日本使用DoCoMo3G手机的用户用手机就可以轻松购买可口可乐,银行在其中提供无线互联网的在线支付。但在中国,手机银行业务由于受技术、流程、合作伙伴等方面的制约还缺乏类似的个性化业务。

3.4安全问题。与网上银行一样,安全问题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资金和货币的电子化,很容易使银行在转帐、交易、支付等服务过程中生成风险。无论是银行,还是客户如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是不会使用这一服务的。因此这就要求在实施手机银行解决方案时必须考虑交易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安全性,采用比一般的信息增值服务高得多的安全保障机制,包括信息收发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公平性等。手机银行安全性的顾虑是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要想快速、健康的发展手机银行服务,就必须解决好安全问题,建立并维持一种令人信任的环境和机制。

4、关于手机银行发展的建议。

随着《电子银行管理办法》和《电子支付指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手机银行市场将得到进一步规范,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于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IT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空间越来越宽广。在当前的有利形势下,手机银行要突破制约,提高自身质量,赢得客户口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4.1降低进入门槛、减少服务费用。银行方面进一步规范手机银行的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实现银行间的跨行操作和资源共享。

同时应与运营商联系洽谈,降低信息服务费,同时简化操作流程,达到减少下载及操作过程中的流量费用。

4.2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做好市场调研,挖掘不同用户群的特色需求,开发符合需求的手机银行业务。手机银行的功能要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体现出来,人机界面外观必须一目了然、赏心悦目,使用方式则要直观、简便、灵活,符合绝大部分客户的使用习惯。对客户操作的响应速度要足够迅速,对操作错误或返回错误信息应提供合适的后续操作,防止程序崩溃。

4.3大力推动手机支付研发。手机支付已成为当今手机应用的热点,银行、运营商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均想在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抢占市场份额,各种技术解决方案纷纷出炉,虽然业界尚未有统一标准,一场支付领域的革命却已蓄势待发。在手机支付应用方兴未艾的大环境下,银行应该主动出击,探索多种移动支付方式,如现场非接触式支付、远程支付等,努力寻求可行高效的解决方案,并加强与运营商、设备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移动支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将手机支付整合到手机银行的功能中,使客户真正做到随处支付,无卡消费。

4.4进一步提高手机银行的安全性。手机银行的安全性并不亚于网络银行。为了推广手机银行业务,促进手机市场的繁荣,服务商和各银行也在积极地谋求相应的安全措施。手机银行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软件、数据库、数据存储及网络等多项技术,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会给这项业务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这些技术都不是停步不前,是在不断发展中的,旧有的方法不断被更新,过时的技术不断被淘汰。这就要求手机银行系统平台及网络架构也要不断的更新,以适应业务发展及平台安全运行的需要。在网络安全方面,可对网络进行仿黑客的模拟攻击以检验网络平台的健壮性,也可请专门性网络安全公司对网络平台进行安全评估。在日常维护操作方面,加强各种安全策略的制定,理顺维护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监督制衡体系,堵塞可能的安全漏洞。银行方面,也通过在内部网设定SSL(Secure Socket Layer)及安全插座层,将通信内容密码化以此保护网页安全。此外,银行还要求客户设定ID号码、密码和确认密码,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本人确认的安全性,加大安全系数。银行通过对客户遭遇密码被盗事件还提供补偿保险服务,从而有效地减低了客户利用手机银行的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吴金。手机银行技术发展浅析[J].聚焦专家视点,2010.3.

[2]张应丰。手机银行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电脑,2010.5.

篇6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我国村镇银行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各项资产优良,相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无历史包袱,且机制灵活、人员结构年轻、创新能力强、应对能力强,较农村信用社、合作社等多家农村机构存在诸多优势。此外,银监会在选择村镇银行发起行时多选择风控能力较强、农村信贷经营多的金融机构。故,我国村镇银行近十年来发展呈现平稳发展态势,资产质量、盈利水平、资本利润率等各项监管指标呈较好发展水平。

1.贷款领域多为涉农贷款,优势领域主要在乡村

村镇银行作为小法人机构,决策半径少,信贷审批和管理链条短,审批便捷,真正满足了三农和小微企业“短、频、快”资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r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2.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农村领域创新金融产品生力军

村镇银行特有的“短、频、快”审批机制,能够很快响应我国农村改革各项政策,并结合自身所处地域、人文特点,创新金融产品。目前,村镇银行在三农领域创建了许多创新金融产品,诸如“富民贷”、“小额贷”、“国开农贷”等贷款业务品种,是三农领域创新金融产品的生力军。

3.主发起行扶持力度明显,为农村金融引入了先进管理理念

大多村镇银行各主发起行对设立村镇银行多为控股,少数为参股,对村镇银行具有较强控制力,绝大多数发起行成立了村镇银行管理事业部。主发起行利用已有的结算手段、服务理念和管理团队和流动性支持,使得各村镇银行实现较快盈利。例如包商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借鉴了包商银行特有的微贷款技术,运用到农村地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1.村镇银行自身存在社会认知度低、支付结算渠道不畅和竞争压力较大的三大弊病

村镇银行虽已成立近10年,但社会认知度普遍较低,部分储户认为村镇银行是“私人银行”,对其存款的安全和可靠性存在很大质疑,许多村镇银行储蓄存款占比不到10%。此外村镇银行尚未加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征信系统及大额可疑交易报送系统,结算渠道都依靠发起行的结算系统,受限较多。农村信用社、邮储在农村地区多年金融机构,存在网点、区位优势,另外,还有很多理财产品和其他诸多便利条件。

2.存贷比高位运行,各项风险隐患较大

大部分村镇银行自成立之初,一直受存款制约,由于决策半径小,贷款方面存在较大优势,故多数村镇银行经常存在“等米下锅”现象,有些村镇银行远离主发起行,如存在流动性风险,主发起行及人民银行对其支持力度还有待观察。村镇银行自身造血功能先天不足,使得村镇银行发展各项风险隐患逐步暴露。

3.首批村镇银行设立偏远乡村,难以维持自身业务发展

根据银监会要求,村镇银行需设立空白网点农村地区,但根据近几年运行情况来看,首批设立村镇银行布局偏远,受存款制约,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调研过由包商行发起设立的固阳包商惠农村镇银行,网点设在固阳县下湿壕镇王二壕村,发展初期因存款制约,无法发展,后设立分支机构至固阳县城内。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要求来看,只有将第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后,在可实现第一产业稳步发展,只有实现农产品深化加工物产流通,农产品才可得到利润空间,否则将是“谷贱伤农”。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

根据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和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如何提升三农、小微服务水平和能力,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村镇银行亟需大力发展方向。

1.创新业务品种,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

村镇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理应受到各级政府关注与扶持,但由于目前农村地区也是各家金融机构争夺市场,村镇银行关注扶持没有体现。村镇银行除密切与地方政府合作,积极与地方政府探讨各类创新业务,作为地方政府支持三农创新业务试点行。同时关注地方政府关注扶贫业务、助学贷款业务、农村城镇化改革等诸多问题,为地方政府排忧解难、雪中送炭。同时,积极探索各类创新贷款业务和服务手段,从业务品种、信用结构、风险控制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2.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使村镇银行立足“支农、支小”发展定位

(1)税收方面优惠。目前来看,为了鼓励村镇银行的发展,可以利用税收和信贷等经济杠杆,通过低税或减免税收,低息或无息贷款等方法为村镇银行扩充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可以给予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在西部或农村金融空白网点地区设立村镇银行。

(2)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中央或地方政府还可建立起支农贷款风险保证金及支农贷款投放的激励机制,对于村镇银行的扶农业务进行风险补偿,对其投放贷款予以奖励,把扶农的政策性与效益性这两个目标统一起来,提高各村镇银行的经营积极性,推动村镇银行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国家各项支农补助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多而繁杂、且补助资金多由影响力大户申领到,而真正弱势群体无法得到补贴,或是补贴资金“撒胡椒面”现象严重,未起到杠杆作用,应将此类资金注入到村镇银行,或建立财政性支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以小博大,最终实现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

(3)建立农业信贷风险缓释机制。目前,我国农村信用担保机构不健全,农村地区可用于抵押品的担保资源稀缺,虽国家已开始试点建设“土地流转收益权质押、林权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但实效还待时间检验。此外,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村信用体系不佳,农村借贷一旦遭遇风险,将对债权人造成全额或将近全额损失。因此,必须尽快创新并完善多层次的农业信贷风险保障机制。借鉴国外经验,应建立由政府主导的信用风险补偿机制、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担保法对农村担保品的法律规定,降低或分散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信贷风险。

(4)实行差别化的货币监管政策,建立适用于村镇银行监管手段。主要通过对村镇银行实行差别的存款、贷款、再贴现率政策、再贷款利率政策以及差别监管政策。2016年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已提出,将积极开展村镇银行等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债券融资业务试点,以解决村镇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制约。此外,对村镇银行下沉机构设置应因地制宜,有必要时可将网点上移至城镇或是小微企业聚集区,发挥村镇银行农产品转移升级,涉农小微企业有力支持,以带动第一产业农产品生产。

篇7

关键词:重庆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40-2

随着金融机构体系改革步伐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加大了机构撤并力度,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从绝大部分地方的县域经济中撤出,在农村保存的部分机构也失去了放贷等最基本的服务功能。目前中国的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种类少,网点覆盖率低,市场竞争不充分,部分乡镇甚至无机构网点,金融服务存在空白,从而使得“三农”发展得不到良好的金融支持,农民贷款难的情况十分突出。国家于2006年底做出了重要调整,银监会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其中开业440家、筹建96家。目前,已开业村镇银行总体运营健康平稳,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截至2011年5月末,村镇银行资产总额1492.6亿元,其中贷款余额870.5亿元。自2007年成立以来,村镇银行已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0.5万笔,金额568.6亿元。村镇银行是未来我国主要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的出现就是要探索出一条路子,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改善农村资金外流和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等问题。

重庆作为西部的一个特大型城市,3000多万人口中农村居民占了约60%,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村镇银行在重庆的发展中得出的经验对于中西部地区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具有典型意义。

1 重庆村镇银行的有利影响

1.1 村镇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金融空白,缓解农村金融资源的流失

随着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实施“抓大促重”战略和贷款权限上收的管理,逐步从县及县以下退出,在农村金融中留下了巨大的真空。据统计,重庆市2001年以来,仅农业银行的网点就减少了146个,县以下机构仅有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发放权。邮政储蓄长期只存不贷的资金分流,大量的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从农村流向城市,减少了农村的金融资源,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失衡。重庆农村商业银行随着在香港上市,加快了向城市金融进军的步伐,在机构的设置上增加了城区的金融机构数量,撤并了一些县域支行,加大了对市区的信贷投放额度,农村地区的资金大量流入城市。在农村金融机构大量缩减,农村资金不断流失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适时进驻,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农村因金融机构缩减而产生的金融空白,加之其进驻农村产生的“汤水效应”,促使当地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保持或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从而缓解了农村资金的流失。

1.2 村镇银行有利于增加农村投资,打破农村金融恶性循环

从经济发展链条上看,农村金融长期的金融贫血和资金外流形成了真空,而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低消费和低投资也势必只能拉动经济的低增长,这些因素都使农村金融落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从2010年重庆市的情况来看,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34.80亿元,同比增长30.4%。按城乡投资分,城镇投资6342.9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91.5%,农村投资591.8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主投资比重为8.5%,比上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虽然农村投资占比增幅较大,但其总量仍与城镇投资有着很大的差距,农村投资远远低于城镇投资水平。村镇银行的进入,吸收农村地区资金,同时各村镇银行的发起行也投入相当的资金以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村镇银行在农村地区发放的信贷直接增加了对农村地区的投资,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3 村镇银行发挥自身优势而在农村地区产生的“汤水效应”,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缓解农村金融排斥

重庆的农村地区大多只有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农行、工行、邮政储蓄等少数几个金融机构存在,而在乡镇一级存在的金融机构则更少,通常只有一两个,农村的金融市场集中度相当高,从而导致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单一,金融产品缺乏创新,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广大的农户及农村企业被排斥在金融服务之外。村镇银行作为一个专门服务于农村地区的特殊金融机构,组织结构简单,决策链短,贷款的审批流程少,在服务效率和金融创新上具有先天优势。村镇银行的进入,无疑会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其产生的“汤水效应”势必会起到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作用,同时村镇银行的进入也为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增加了途径。

1.4 村镇银行有利于吸收民间投资,规范非正规金融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政策性壁垒,重庆也同样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的大规模撤出村镇,导致正规金融机构数量的不足;另一方面国家为了规范农村金融市场,又限制着民间金融的发展。从而使农村金融机构无法向多元化发展,并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体系竞争力不足,农户及农村企业仍然面临着贷款难的局面。由于信贷供给的不足,农户和农村企业则不可避免倾向于民间借贷,民间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国家金融政策的限制,民间借贷得不到国家的承认和支持,使得民间借贷游离于监管之外,其随意性可能会导致农村金融体系的紊乱。村镇银行允许民间资本参股,这就为一些优秀的民间资本进入信贷市场提供了一个规范、合法的渠道,对民间存在的非正规金融起到了疏导的作用,有利于集中民间资本支持农村经济建设。

2 重庆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村镇银行的分布不平衡

重庆金融发展是以城市金融为支撑的,在金融总量币口效益不断提高的背后,是农村金融的相对萎缩。直辖以来虽然城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都迅速扩大,但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突出。

城镇投资与农村投资之比2010年为10.72∶1,城乡差距还很大。从投资的区域分布看,一小时经济圈投资总量扩张趋势最大;渝东北翼次之;渝东南翼则由于基础设施偏弱,投资环境较差,投资最少。以二元金融为特征的非协调性金融发展最终强化了经济结构的二元性。从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效果来看,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差距进一步扩大。从村镇银行的分布可以看出,成立的村镇银行,其总部大多设在各试点地区的区、县府所在地,营业周遭有比较好的金融和经济环境,商贸较为发达,金融机构较多。客观来看,其并未完全满足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落脚的监管本意。

2.2 村镇银行的股权构成较为单一,对民间资本的吸收不够

从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来看,发起银行都是处于控股地位,由于根据村镇银行的设立要求,必须有一家商业银行发起设立且所占股份不得低于20%,而重庆已设立的村镇银行中,发起银行均是处于控制地位,村镇银行实际上就是发起银行的一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发起银行大量占股压缩了民间资本进入的空间,不利对民间资本的利用和规范。很容易使村镇银行成为发起行的一个分支机构,使这些村镇银行就不可避免的带上了其母公司的烙印,反映母公司的意图,从而大大降低村镇银行的独立性。

2.3 村镇银行设立的目的不一,支持“三农”的主观意愿不强

对于发起行设立村镇银行的目的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有的银行是想在重庆设立分行,而根据银监局的相关政策,设立村镇银行实际上是在重庆设立分行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这是一个实现跨区域发展,布局全国的机会。2.在重庆城乡统筹的大势下,有些商业银行设立村镇银行确实是为了占领农村市场而提前试探,但因村镇银行这种新兴金融机构的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且受农村金融环境的制约,村镇银行想要生存下来,也不得不优先选择相对熟悉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企业等信贷对象。因此,发起行在村镇银行中的控制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村镇银行服务的对象就主要是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的龙头企业及一些规模较大的农户,对于一般的农户贷款需求并不是服务的重点。

2.4 村镇银行的人员素质还不能满足农村市场的要求

现有的村镇银行成立时,除主管人员是从其母行调入外,其余几乎都是从社会上招聘的人员,而且相当一部分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实际从业经验。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受过支付结算业务的系统培训,对于客户服务、技术操作都产生较大制约。

2.5 村镇银行的结算方式还比较落后

村镇银行基本上都没有加入人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影像支付系统,而是通过母行收付款,这样大大降低了村镇银行的跨行收付能力。另外,由于加入银联需要支付的入网费和备付金近百万,而对于村镇银行这种小规模的金融机构来说,很难承受这样一笔费用,因此大多村镇银行没有发行借记卡,从而使其结算范围受到很大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村镇银行对存款的吸收。

参考文献

[1] 侯俊华,汤作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农村经济,2009,(7).

[2] 张笑尘.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分析.西部金融,2009,(6).

[3] 孙志,韦怀.对农村金融中村镇银行的定位研究.时代金融,2008,(2).

[4] 刘津慧,唐青生.我国村镇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时代金融,2009,(6).

[5] 李海艳,周孟亮,欧文静.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浙江金融,2009.09

篇8

【关键词】金融 银行 经济 转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猛,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银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银行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12.72万亿元,负债总额196.40万亿元。从机构类型看,资产规模较大的依次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36.6%、18.8%、13.5%和11.9%。其中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2016年各月总资产以及总负债增速与上年同期增速率均在16%。然而近年来,不同于以往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在新常态的背景环境下,我国银行业整体规模稳中有升,但规模增速也有所放缓。

(一)利差空间逐步压缩,积极转变盈利模式

从银行收入结构而言,存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2015年我国银行业利息净收入占整体收入的57.7%。其中企业贷款一直在商业银行贷款中占据着主要部分。然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在流动性改善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利差空间被逐步压缩,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平均水平持续下降。面对经济新常态,存贷利差收窄的趋势,我国银行业积极进行调整,积极转变盈利模式,正在经历着一系列变化,如依托电子科技技术,由传统物理网点向智能化、轻型化网点方向转型。2015年,银行业离柜交易达1085.74亿笔,离柜交易额1762.02万亿元,同比增长31.52%,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交易额分别同比增长了122.75%、171.64%、195.67%、28.18%。

另一方面,在传统贷款业务方面,公司贷款持续增长,贷款投向不断优化,“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持续提高。小微企业新增贷款2.11万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新增贷款的38.1%;同时,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也随之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为104,357亿元,2014年为189,520亿元,2012-201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01%,增长显著。此外,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以16家上市银行为例,2015年共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461亿元,同比增长15%,新型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显著上升。

(二)市场结构日益丰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从各类银行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日益丰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小银行市场份额迅速提升。2016年第一季度末,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类金融机构总资产占比同比分别提高0.35、0.9和1.68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比下降2.9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进程加快,进一步实现了业务结构综合化、客户结构均衡化和收入结构多元化发展。另外,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末,总计22家中资银行开设了1298家海外分支机构,覆盖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

从银行资产情况来看,收到近年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普遍出现“双升”的情况。

二、我国银行业发展趋势

从国际上来看,全球经济尚未脱离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和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结构性问题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从国内经济状况来看,经济总体仍将处在去产能、去库存的过程中,从投资和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向消费和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随着经济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形势也日趋复杂,一方面是供给侧改革将促进部分行业、企业产能出清、提质增效,但也会对银行资产端产生一定冲击,银行业需要不断提升防风险能力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银行业高利润增长的时期接近尾声,在改革、创新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银行业自身发展转型的任务更为艰巨。

(一)调整收入结构,探索新盈利模式

在银行的利息收入增长普遍乏力,净利润的稳定主要依赖非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银行业将呈现净利息收入占比持续下降、非利息收入占比持续上升的趋势。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各银行通过业务联动、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协同发展等途径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另外,随着商业银行向轻资本模式的转型及不断深化集团内协同效应,以、私人银行及资产托管为代表的及管理类业务将呈现较为突出的发展势头。

(二)结合信息技术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效率

信息科技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为传统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互联网金融注重客户体验、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重视客户全方位数据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并据此分析和挖掘客户习惯,预测客户行为,有效进行客户细分,提高业务营销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用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增强用户黏性。客户需求已部仅限于快捷的贷款,更包括结算、理财、咨询等在内的金融服务,未来银行业应满足这些金融需求,同时打造线上线下服务的一体化。

(三)继续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小微和“三农”发展

目前我国服务大型机构的体系比较完备,但在服务小微和“三农”领域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农村金融政策频出的支持下,银行在“三农”领域的布局也正加速推进。预计未来银行业将跟随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精品化的发展趋势,以规模种养农户、农机大户及国家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重点,积极增加信贷投入,提供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投资理财、外汇结算、农户便捷交易等综合服务,以此为新增长点。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阶段的同时,传统的银行盈利模式已不可持续,银行业也被推到了转型的风口浪尖上。在政策的推动下,不少银行在积极挖掘已有市场与客户的同时,也在开拓新的市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兴起,信息技术和其他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极大的解放传统银行服务过程中的低价值、重复性操作工作,各种散落的数据也将重新被识别、收集、整合和挖掘分析,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提供了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陆岷峰,汪祖刚.“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新战略的研究[J].西部金融,2014(10):10-14.

[2]张晨武.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之思考[J].品牌,2015(1):84-84.

[3]巴曙松.客观看待中国银行业发展前景[J].中国银行业,2016(4).

篇9

关键词:微信银行;业务功能;服务模式

招商银行是首家推出“微信银行”的。2013年7月,招商银行在信用卡至智能客服平台的基础上升级全客群综合服务平台,成为全新概念的国内首家“微信银行”;同年7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推出了微信银行。2013年11月12日,晋中银行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微信银行。现全国性商业银行已经纷纷开通了微信银行。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银行,微信银行是以银行系统为基础、智能手机为媒介、微信软件为业务平台。具体操作简便,首先由银行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注册微信公众账号,然后银行用户在手机银行上添加银行微信公众账号,就可以通过该账号的提示功能和智能客服或在线人工客服功能,为用户提供在线办理金融业务或在线咨询服务。实质上,微信银行就是银行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成立的智能化客户关系管理工具。

1微信银行的优势分析

1.1业务功能多样化目前微信银行业务发展迅速,现可提供除取现之外的几乎全部业务服务。微信银行都提供信用卡功能、理财产品服务功能、信息查询服务功能、业务咨询功能等,很多商业银行还开通了自己的特色功能。例如招商银行微信银行功能主要包括:微信免费账务变动通知、理财日历提醒、无卡取款、一卡通余额查询、信用卡账单查询、朝朝赢、智能客服、为小招点赞、本地特惠、购汇/结汇、办卡/贷款申请等。1.2服务方式便捷化微信客户无需单独安装客户端,只需要关注微信账号或者绑定账号即可。如果客户需要进行一些查询功能或者咨询功能,客户只需要关注微信银行,不需要进行进行身份认证,就可以进行业务咨询或查询功能,但不能进信用卡还款、转账、缴费或者贷款业务操作;微信银行办理这些业务,就必须绑定银行卡、进行账号和客户身份认证。这些操作也相对简便,根据提示进行就可以了。1.3服务模式创新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冲击,微信银行成为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创业创新的交互平台。如大多数微信银行都提供智能客户服务。比如招商银行微信银行,不仅向客户提供24小时智能客服,办理借记卡账户查询、转账汇款、信用卡账单查询、信用卡还款、积分查询等常用业务,而且将银行卡与微信银行绑定后即可享受微信账务变动通知、理财日历提醒和无卡取款等便捷服务。而且很多银行在智能客服的基础上还提供转人工服务,比如工商银行微信银行提供7×24小时人工咨询服务。从总体上看,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信用卡的微信平台都形成了自己的业务优势。

2微信银行存在的问题

2.1微信银行发展模式不成熟、名称不规范微信银行虽然发展速度快,但当初推出时间较为仓促,只是银行方面的被动应战,前期缺乏很好的规划设计,所以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名称设置规则。大多数银行只是简单把网银或者手机银行功能移植到了微信银行上,造成微信银行功能简单重复,没有特色;并且在微信银行的归属上也千差万别,有的微信银行隶属电子银行部,有的隶属客服部,有的隶属信用卡中心,这种临时上马的设置势必对微信银行的长期发展形成不利影响。并且微信银行名称命名也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规范。大多数银行是直接以“XX银行”即本行的名称命名,比如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等;也有的是以“XX银行微银行”命名,比如内蒙古银行微银行、天津银行微银行、郑州银行微银行、龙江银行微银行等;也有以“XX银行电子银行”命名的,比如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邮储银行电子银行、北京银行电子银行等。名称当中有的用银行全称,比如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中国银行微银行;有的用的简称,比如邮储银行电子银行等。随着商业银行总行各分支机构、各部门相继开通微信银行,各商业银行微信银行公众号主体均大于1个,有的甚至会则多达几十个关联公众号;并且同一银行系统内部名称也不一致,比如交行总行的微信银行是“交通银行微银行”,湖南分行的微信银行是“湖南交行微银行”,而苏州分行的微信银行是“交通银行苏州微银行”,微信银行名称不一致会直接影响客户对微信银行的认知和增加辨别官方账号的难度。2.2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微信银行是一种新型的电子银行业务形式。《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银监会令[2006]5号)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银监发[2006]9号)加强了对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更好地保障客户及银行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是由于微信银行业务是2013年才出现的,而《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均为2006年实施的,所以不可能对微信银行的定义、归属、规章、安全标准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中国农业银行微信银行管理办法》是“根据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及农业银行品牌及对外新闻宣传管理相关制度”而制定的。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而微信银行毕竟属于特殊的金融业务,所以此管理办理对微信银行来说缺乏针对性。2.3微信银行身份认证问题如果客户仅需要在微信银行进行信息查询业务或咨询金融信息,只需要关注微信银行公众号即可,这样的客户我们称为微信银行关注客户,这样的客户仅需关注了微信银行公众号即可,不需要绑定银行卡或者进行账号等身份认证操作。而当客户需要通过微信银行办理相关交易时,就需要绑定银行卡、进行账号身份认证等操作。但是由于微信主要依托手机号和QQ号等进行注册,而没有进行实名注册,微信客户的身份如何确认,及对银行客户的个人信息、金融信息与微信对接的安全机制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2.4客户信息泄露风险需要办理业务的客户,都要在微信银行平台进行相关身份认证,即绑定银行卡或客户身份验证。绑定的微信账号一旦丢失,银行卡资金就面临很大的风险。一方面,微信具有后台操作功能,一般不主动提示用户及时退出,一旦用户手机丢失或账号未退出,将造成用户信息泄露甚至财产损失。另一方面,微信银行用户所有银行信息推送、交易行为等都需经过微信软件进行处理,这就造成个人银行信息可能被腾讯公司非法收集,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后果严重。

3微信银行发展的应对措施

篇10

【关键词】投资银行;现状;理财

一、投资银行的概述

就中国的投资银行概念来看,中国的投资银行业是投资银行的行业,其主要的组织形式可以是证券公司,其中包含金融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以上都是主要从事投资银行的业务运行机构。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国名经济发展迅速,证券业务的发展开始从商业银行的独立业务机构中独立出来,发展势头良好,主要形式利用证券流通、交换为主要形式的一种中介机构体系。由此可见,券商已经逐渐成为中国投资银行发展的核心内容,由此可见,投资银行的原形是商业银行,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体现。

二、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规模已经基本成型,资本主义市场的出现带动了证券公司,作为国内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在国内的资本市场中扮演投资银行的角色。我国最开始出现投资银行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之后投资银行的数量提升至130多家,其中专门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达到300多家。在1995年的时候,中国建设银行和国际上的5家金融机构一共出资1亿美元建立起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之后CICC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

整体来看,我国的投资银行发展时间经历了不同阶段,例如,数量增长时期、蓄势整理时期、大规模重组规范发展时期,但是对比与国外投资银行的发展还有所欠缺,为了深入的拓展国民经济,努力发展资本市场,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投资银行,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投资银行业发展情况还不够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一)投资银行业法制不健全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证券法,但是由于法律定的内容比较宽泛,还没有专门的涉及到具体的投资银行业务,针对性的投资银行法还没出现。我国的证券公司还不是真正的现资银行,当前国内的投资银行业务运营中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的行为。与此同时,国内的很多管理条例十分不完善,例如,《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很多规定和投资银行自身的业务经营相矛盾,其中规定,任何的金融机构不能为股票交易提供足够的贷款。就国际惯例来看,投资银行从事并购的过程中,能够为并购公司提供良好的资金融通机会,但是由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其会助长投资银行很多不规范的操作。

(二)证券经营机构融资能力差

除了国内几个比较大的商业银行办理的证券公司之外,多数的证券机构经营资金还不到1亿,平均资金只有3000万,很多国外的投资银行,例如,摩根斯坦利,其资产总额已经达到3182亿美元,且美林公司的实际资产也高达3000亿美元,远远的超过了我国130多家证券公司的资产总额,可见国内的证券公司规模太小,因此其承担投资银行业务经营的风险能力偏低,对自身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国内的证券公司自有资本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分业经营是根本因素,国内的证券行业、银行业、信托行业、保险行业等都实施分业经营的政策,虽然能够良好的分散风险,稳定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是资本聚集的能力偏低,金融行业的整体规模得不到扩大。除此之外,我国投资银行的起步时间很晚,发展时间较短,投资银行自身的资本累积能力下降,导致机构自有资本少,由此显著阻碍了国内投资银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证券公司业务范围狭窄

中国现行证券公司在整个资本市场中一共承担了三种角色,即一级市场的承销商、二级市场的经纪商、二级市场的交易商,其中一级市场的承销商属于证券公司经济利润的主要来源。综合形式的证券公司资金收入结构中,全部收入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自营承销的收入,经纪业务在整个收入中的利润占比达到50%。面对很多新型的投资业务发展,例如,基金发起、项目融资、兼并和收购等活动的开展还不够广泛,对于金融创新引发的很多新型金融业务,例如,期权业务、掉期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等发展的关系很少,只有很少部分的国内大的投资银行中涉及到相关知识,但是由于实力不足,经验不足等因素,很多业务的发展一直都不够成熟。

(四)股权结构不合理

就目前来看,我国证券公司的股权结构发展特点呈现出高度集中化的特征,证券公司前股权的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已经超过60%,股权集中的情况突出在国信证券上,其前五名的股东持股比例已经超过95%,国内很多证券公司股权结构呈现出前五个人的持股比例的平均数达到28%,第一大股东的股权平均比例是10%。股权集中的情况还体现在股东人数少上,例如,国泰君安的股东只有13个,其他类型的综合类券商中的股东都低于50。

(五)股权流动性差

由于目前国内的证券公司发展基本上属于国家股和法人股两种,绝大多数的证券公司都不属于上市公司,由此可见,股权的流动性相对较低,国有股权的流动性很差,无法利用集中交易的形式实现交易市场的转让。中信证券虽然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是根据2004年的报告可知,其中非流通的股票占据总体股资的84%,其中肆意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达到33%。

三、对改善证券公司治理的建议

(一)加快股权结构的改善

我国需要实施股权多元化的措施,不断优化国内证券公司上市速度和融资能力,完善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重点在于提升股权结构的多样化,不断规范证券公司的法人治理模式需要政府部门和国有独资企业从证券公司中退出,不断的鼓励境外战略的投资者、民营企业和国内股份企业等加入证券公司,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不断的吸引国外很多著名的投资银行度中国的证券公司进行投资,原因在于很多投资者除了可以带来大规模的资本金,还能带来很多先进的证券行业管理机制、风险掌控力和产品创新机构,就目前很多国内证券公司的生存环境来看,可以采取放宽外资在证券公司中占的比例,甚至可以让外资企业实施控股。

(二)大力推广独立董事制度

需要不断努力的推广证券公司内部的独立董事制度,使其和控股的股东之间缺少联系,采用诚信且刚正不阿的专业人员利用司法程序利用独立董事的身份加入到董事会中,发挥职能权利,由此确保董事会的决策可以保护股东,保障诸多小股东的实际权益。为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可以适当的增加独立董事会的实际数量,整体比例可以设置接近于50%的席位,不能只是象征性的设立一名或者两名董事,证券公司内部的各个委员会需要交给独立的董事管理。

(三)建立风险控制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证券公司内部监事会的作用,实现监督的实效性,可以适当的拓展监事会的权利范围,其中包含将部分的监事提名权利上交给监事会,监事可以代表整个公司对董事和管理人员进行,财务报告交给董事会编制之后上交监事会进行审核,之后提交到股东大会上审议。

(四)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审计是证券公司整w治理过程中监督工作和反馈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内部审计部门需要独立的给公司提供相对独立和客观的监督活动、评价活动和咨询活动,主要目的在于提升组织的价值,良好的改善组织的经营能力。券商需要建立起审计委员会,由此良好的监督公司内部的审计活动状况,做好内外审计关系的协调工作。审计委员会的组成中需要将独立董事作为独立的召集人,且独立董事的整个构成需要占到绝大多数,由此来保证整个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客观性,保障职能行使的有效性。

四、结语

根据数学模型的研究显示,国民财富的增加,导致风险资产的财富投资不断增加,由此刺激了专业化投资理财服务的出现,促进了投资银行的发展。由此可见,金融监管部门需要解决好投资市场中的很多深层次问题,强化对于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信心,由此才能长远的实现投资银行的发展和繁荣。投资银行的发展中重要的是完善自身治理结构,由此才能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如果治理结构不良,证券公司的中介作用得不到良好发挥,市场中的“三公”原则得不到体现,为了缓解国内投资银行的问题,完善自身治理才能保持持续发展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吕丰民.试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财经界(学术版),2013,01:14,16

[2]张孝君,钱瑶.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3741

[3]李燕,杨珂.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3:182184

篇11

目前,朔州辖区共设立村镇银行2家,分别为:朔城区蒙银村镇银行和山阴县太行村镇银行。2014年12月末,村镇银行资产总计21.91亿元,贷款余额9.77亿元,占总资产的44.6%,个人贷款6.1亿元,单位贷款3.67亿元。存款余额17.59亿元,个人存款6.86亿元,单位存款10.73万元,存贷比为55.54%。村镇银行已设立网点4个,共为县域近100家中小企业和企业主个人累计投放流动资金贷款2亿元;促进企业增加设备投资、升级改造达50家,累计投放中长期贷款1.8亿元。先后对全县个体工商户与农户450多户,累计发放贷款6.5亿元,有力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

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1.营业格局逐步扩展。

从调查来看,朔州村镇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部分部门负责人都是从金融监管部门或其他金融机构聘请的资深人员,有一定金融工作管理经验且熟悉县域经济环境特点,同时采用发起行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在立足区域的基础上,服务领域逐步向下扩展,服务领域向乡镇延伸。从2013年起,朔州村镇银行在乡镇开设了2家支行“,行+支行”经营格局正基本形成。

2.不断创新信贷产品。

随着对县域和农村市场的不断发展,朔州村镇银行深入调研,逐步推出了一系列适合三农、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发展的信贷产品,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需求。近几年,蒙银村镇银行适时推出“工商通”信贷产品,通过工商企业联保的形式发放贷款。截至2014年12月,蒙银村镇银行共为山西华美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朔州市荷斯坦农牧有限公司、朔州市玉收农牧有限公司、朔州市义成绿化种苗有限公司等36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6609万元。太行村镇银行结合山阴县白色乳业和养殖园区的特点,开发了“园区贷”信贷产品,推出“龙头企业+园区+农户”三位一体、“龙头企业+园区”两位一体的批量担保模式,有效地支持了畜牧业养殖的发展。

3.贷审流程优势明显。

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较,村镇银行在贷款审批流程及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从审批时间来看,只要手续齐全符合条件的单笔贷款申请,从前期调查到放款基本不超过1周时间。同时,对贷款到期的客户,经风险部门评定为经营情况良好,其贷款可直接续贷,无需归还,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成本。

三、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村镇银行落实服务政策难度大。

一是村镇银行呈现“支大拒小”现象。村镇银行因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便决定了其服务县域经济的定位,同时作为商业银行,其逐利的本性也与生俱来。调查中,我们发现,村镇银行得到的各种优惠及扶持政策非常有限,商业化经营与服务“三农”发展不能有效统一。在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大型企业资源有限,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村镇银行只好倾向于资产规模较大的优质客户。目前村镇银行,“小额、分散”的经营原则很难做到贯彻执行,具体表现为贷款额度高、贷款投向过分集中。二是村镇银行支农支小与风险难控制相矛盾。村镇银行既要进行商业化运作,又要开展涉农支小政策相关业务。但在当前县域经济环境下,涉农支小信贷业务风险较高,村镇银行如何在保证自身盈利发展的同时,又要能有效开展相关政策业务的运作成为了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难题。

2.资金来源问题制约着村镇银行持续发展。

开业时间较短,客户资源有限,这是当前村镇银行面临的现实。在县域中民众对其缺乏信任,加之其知名度不高,开展的信贷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金融服务功能比较滞后,企业及民众基本不将资金存入村镇银行。因此,村镇银行吸储能力有限,吸收各种存款的难度相当大,这就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2014年12月末,朔州村镇银行储蓄存款余额为6.9亿元,仅占全县域储蓄存款余额的6.5%;解决存款规模限制成为了村镇银行发展首要难题。

3.网络设备滞后阻碍了村镇银行业务的开展。

按人民银行规定:具备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加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申请加入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和征信管理系统。但是庞大的网络设备的研发费用及大量维护成本的投入,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村镇银行,实在难以独立承担。具体来说,当前村镇银行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网络问题:一是支付结算系统方面。村镇银行由于无法直接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银行卡业务无法开展,相关业务也只能通过发起行间接结算,在当前网络发达的背景下,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处于非常劣势,严重影响了村镇银行的吸储能力。二是征信系统方面。目前村镇银行还无法直接接入征信系统,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只能通过当地的人民银行进行核查,这样就降低了村镇银行贷款发放的效率,无形中增加了村镇银行的人力成本。三是反洗钱系统方面。由于村镇银行规模还较小、结算及账户管理等方面水平较低,缺乏在大额现金审批报备、大额交易报告、可疑交易报告等方面的网络监测能力,仍需加大改进力度。

4.经营风险阻碍和制约村镇银行业务的发展。

灵活快速的信贷机制促进了村镇银行贷款业务快速发展。同时,受资金、网络方面等客观因素制约,村镇业务快速扩张所带来的一系列金融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为:一是业务经营单一,经营稳定性差。村镇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完全依靠存贷款利差产生,中间业务单一。二是村镇银行客户结构单一,信贷风险较大。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均在县域辖区,贷款对象行业特征明显,行业的集中度较高,造成行业风险不能有效转移,严重影响村镇银行持续经营的稳定性。2014年12月末,朔州村镇银行个人贷款余额6.1亿元,占总贷款的62.4%,个体工商户贷款为主体;企业贷款余额3.67亿元,其投向主要集中为批发零售业,占比为52.32%。同时,朔州村镇银行不良贷款余额0.12亿元,不良率为1.23%,不良贷款主要为中小企业贷款。

四、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建议

1.建立市场定位机制,规范服务方向。

首先,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市场定位机制。通过完善支农支小服务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对村镇银行“三农”和支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及投向进行明确规定,定位村镇银行把握服务县域经济,按照支农支小这个服务方向,促进服务“三农”与商业之间的可持续的发展平衡关系,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现实,加大支农支小力度。其次,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在贷款的审批、流程操作、利率机制等几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为本区域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农户提供多样便捷的金融服务。第三,利用发起银行现有成熟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技术与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村镇银行在县域地区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各项金融业务在县域经济迅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扩大资金来源,改善资金压力。

一是对村镇银行实行优惠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人民银行参照县域法人考核办法及当地信贷投放情况,给予村镇银行特别的支农支小再贷款的多种扶持政策,增加其资金来源,增强其信贷资金投放能力。二是放宽村镇银行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资格,扩展其资金补充渠道。三是推动村镇银行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扩大村镇银行的存款利率浮动范围,提高村镇银行市场竞争力。四是鼓励村镇银行探索可行的金融相关债券,建议村镇银行会同发起银行或发起人发行区域性债券,如集合债券或次级债券,拓宽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渠道,扩充村镇银行资本金。

3.加强网络设备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一是多渠道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展村镇银行服务方式。以村镇银行总行为依托,探索在农村建立自助服务站、社区服务网点和金融服务流动站等特色服务渠道,有效解决村镇银行网点不足带来的弊端,尽最大能力为农村区域客户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二是强化村镇银行与发起银行或同业之间相互合作,弥补村镇银行因网络技术落后产生的劣势,提升村镇银行金融服务水平。三是推进行内核心业务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支付结算部门进行合作,加强村镇银行网络渠道建设,提高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提升村镇银行金融服务电子化水平,争取尽早具备和达到加入支付系统、征信管理系统和反洗钱监测系统的条件,早日享受接入网络先进系统的便捷服务。

4.加强政策扶持体系建设,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

篇12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趋势;建议

村镇银行是中国银行体系中的新生儿,它的诞生为原本单一的、缺乏活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兴起建设村镇银行的。本文主要阐述了村镇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村镇银行的意见和建议。

1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2007年10月又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从2007年3月初首批3家村镇银行开业,到2009年3月初,全国已有97家村镇银行,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速度,而这一数字还将迅速壮大。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

2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趋势

2、1 注册资本规模逐步增加

根据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但在目前已成立的97家村镇银行中,注册资本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时注册资本仅为200万元。而去年年末成立的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2.5亿元,规模居全国村镇银行之首。注册资本的逐步增加,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村镇银行开业之初吸储比较困难,缺乏营运资金;另一方面高额的注册资本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各项指标满足监管标准,有利于村镇银行拓展业务。

2、2 金融机构发起人范围逐步扩大

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多以当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同时,外资银行在这轮农村金融机构布点中表现活跃,2007年12月,汇丰银行发起设立了第一家村镇银行,随后它马不停蹄地在重庆大足、福建永安、北京密云和广东恩平设立了5家村镇银行。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业巨头也在摩拳擦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农村的村镇银行,并且在积极布局,设立网点。相比之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这场金融布局中的态度反而不是非常积极,2008年8月,由中国农业银行发起设立的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和克什克腾农银村镇银行在湖北、内蒙古同时成立,开创了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先河。建设银行紧随其次,同年12月在湖南省发起设立了桃江建信村镇银行。截至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均未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说明了我国银行业整体实力上升,特别是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几年的改革重组,资本总量、内控制度等已具备了跨区经营的实力,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助于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实现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从而实现跨区域经营。

3 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已经开办了97家,实现有效贷款40多亿元。但是在村镇银行设立以来,吸储困难、业务品种单一、社会影响低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困扰着正在发展的村镇银行。现对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 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发展规模

虽然较大的注册资本可以增强防范风险能力。但目前我国已开办的村镇银行多数坐落于贫困的乡镇,业务量有限,容易造成村镇银行单户贷款额度过大,不良贷款压力很大。因此,建议监管部门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资本规模,初次设立时最好不要超过1亿元,以后随着资产规模的可以适当增加,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同时,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以及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设立多种所有制的村镇银行,采取市场化方式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参股,促进规模型村镇银行的发育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可设立小型化的村镇银行。

篇13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后,全球碳金融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交易制度不断完善,市场的参与主体也日益增加。世界银行报告表示,2011年碳市场总值增长11%,达1760亿美元,交易量则达到了103亿吨二氧化碳。尽管2012年第一季度,世界碳交易量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但碳市场总值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21%.2012年第一季度世界碳市场总值降至142亿欧元,比2011年最后3个月减少约21%,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1%。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在2009年6月的一份报告中预测,全球碳交易将在2020年达到3.5万亿美元交易额,超过石油期货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国外碳金融市场由于起步较早,市场机制已逐渐成熟,民众的环保意识较高等原因,市场迅猛发展,已经走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前面。

国际碳金融市场整体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但从市场结构上看,碳市场交易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欧盟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清洁发展机制。其中欧盟排放市场占的比例最大。此外,碳金融的金融衍生品发展也十分迅速,特别是情节发展机制的二级市场,主要交易的金融衍生品有期货、期权和掉期等,其中碳期权交易合约是以碳期权合约作为基础资产。而,情节发展机制项目供需双方的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英国、瑞士、中国和印度等国家。

我国碳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任务,但我国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有潜力的碳排放市场和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供应方,是全球CDM项目注册认证最多的国家。

1998年,我国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2002年批准了旨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这代表我国不必为了强制的减排义务而减缓经济发展速度,但不好的是我国只能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参与到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去。《京都议定书》的内容对中国在低碳经济方面的政策有直接的导向作用。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在我国境内所有减少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都可以按照《京都议定书》中的CDM极致转变为有价商品,向发达国家出售。清洁发展机制,即CDM,是指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把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的排放量抵扣本国承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种“双赢”的合作方式,既能使发达国家以较低成本履行减排义务,也能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利用成本优势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技术,实行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快速增长,发达国家如欧洲,美国,日本,许多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均已成为了国际碳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其业务范围也已经渗透到了该市场的各个交易环节。

随着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快速增长,发达国家如欧洲,美国,日本,许多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均已成为了国际碳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其业务范围也已经渗透到了该市场的各个交易环节。

随着碳金融市场黄金期的来临,我国CDM项目发展将有可能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在这一渐进过程中,仍有一些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对CDM和碳金融的认识尚不到位

CDM和碳金融是在《京都议定书》签订以后,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进入我国的,在我国的传播时间有限,国内许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同时,由于碳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国内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以及项目开发、交易等还不熟悉,除了少数商业银行外,很多金融机构都没有尝试。

(二)CDM项目开发时间长、风险因素多

与一般的项目投资不同,由于CDM项目往往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需要经历较为复杂的审批程序。这就意味着在CDM项目完成之前,对该节能减排项目的贷款将缺乏流动性。而往往针对CDM项目的贷款金额较高,商业银行也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除此之外,开发CDM项目涉及的还有政策风险、项目风险以及CDM特有的风险和周期风险等。而在项目的可行性,能源效率贷款更专业,银行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不足。

(三)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

CDM机制下的碳排放额是一种虚拟的商品,交易规则又十分严格,开发程序也可见一斑,销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户,合同期限很长,非专业机构拥有这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在国外,CDM项目的评估及排放权的购买大多数是由中介机构完成,而我国本土的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足以承接此类项目。同时,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进行分析、评估、规避各类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开展的碳金融业务主要是CDM项目融资和挂钩碳排放权的理财产品。从全国范围来看,即使两种常见的业务,发展还很不充分,国内银行持有观望态度,缺乏热情,与碳金融业务是单一的,低水平的,集中在相对低附加值环节。只能满足企业投资项目的融资需求和一些投资者要求。

因此,各商业银行首先要提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碳金融业务的认知度,在开展绿色贷款和融资服务的过程中,应拓展碳金融业务领域,积极推出碳金融产品,提供碳交易中介服务。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到碳交易中逐步构建并完善我国的碳金融服务体系。

篇14

一、社区银行发展历程

2010年随着龙江银行“小龙人”社区银行的建立,各商业银行对开设社区银行的热情被瞬间点燃。2013年6月份兴业银行获批在福建省建立社区银行之后,民生银行提出三年内在全国设立超过1万家金融便利店。

2013年12月11日,银监会正式发文对社区银行的牌照范围、业务模式等内容作出了规定,使社区银行一改之前的乱象,统一了社区银行市场。在规范的市场条件下,哈尔滨市首家社区银行――光大银行哈尔滨船舶社区支行在2013年末正式开业。由于社区银行进驻哈尔滨时间较晚,截止2014年9月,仅有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开设社区银行,随后招商银行也开始涉足哈尔滨市社区银行领域,整个哈尔滨市社区银行规模逐渐扩大。在本篇论文撰写之前,哈尔滨市共有23家社区银行开业。光大银行、龙江银行、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纷纷开始抢占哈尔滨市社区银行的市场。

但目前,使用过或知道的市民人数较少,因此如何提升市民对社区银行的认知度,成为社区银行在哈尔滨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哈尔滨市社区银行现状

(一)区位选择

哈尔滨市目前各类银行网点共760家,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哈尔滨市总人口(即常住人口)为1063万人,平均一万三千人使用一家银行网点。网点数量过少,开设常规网点成本较高。而社区银行的低成本运营,恰恰弥补了常规银行网点辐射面不足的缺点。因此,为单独或者周围数个小区居民及周围商业区住户提供金融服务,以求达到客户出门即可快速便捷的办理银行业务。社区银行大多被安放在靠近社区及商业区的位置。目前哈尔滨仅有的23家社区银行统统围绕小区设立,

(二)社区银行装修及人员配置

由于社区银行服务对象针对性强,主要目标顾客群是社区居民,为他们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以及贴心的便民服务。所以社区银行的装修多以清新风格为主,体现出亲和力,部分社区银行还会配备电影播放器等娱乐设施及雨伞、体重计等便民服务用品。社区银行员工配置多以3~5人为主,人员要求服务热情、态度亲切。

(三)社区银行使用情况

由于社区银行的工作人员较少,在开展文艺、体育活动或开展相关金融服务时不能最大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人员较少就意味着一人多岗,从而导致办理业务上通而不精的问题。同时由于社区银行取消了现金业务,存储业务完全依靠自助服务终端,不能够人工办理存储业务,给客户造成了一定的不便。所以,社区银行使用率较低。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于涉及私人问题的便民服务期望较低,如代看孩子等,对于社区银行提供的其他一些便民服务也不感兴趣。

(四)使用人群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现阶段哈尔滨市社区银行主要客户群体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老年人。这部分人年纪大,行动不方便,而且对银行业务流程不熟悉。所以,相较于年轻人,这部分老年人更依赖于社区银行提供的金融理财服务与便民服务。并且由于哈尔滨地区冬季严寒,大多数老年人客户群体会选择在冬季到南方地区避寒。因此,形成了这种季节迁移的现象。

三、发展建议

(一)选择合理区位,增加社区银行数量

大部分受访者对社区银行有使用意向,但哈尔滨社区银行开设数量过少,辐射面窄,且社区银行的目标顾客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老年人群,因此,应选择高档社区旁或商业圈,适当增加社区银行数量以满足市民对社区银行的需求。

(二)培养市民使用社区银行的习惯

多数市民未使用社区银行的原因为根本不知道,哈尔滨社区银行开设时间短,应该配合适当的移动媒体宣传,提高社区银行认知度从而培养哈尔滨市市民使用社区银行的习惯。

(三)根据自身依托选择相应的便民服务

社区银行的便民服务并没有针对性,并非所有开设的便民服务都有较高的使用率。因此,社区银行应该根据自身依托的社区和商业圈开设相应的便民服务并需要针对目标客户群体开展宣传活动,节省成本,同时提高服务品质,以此提高社区银行知名度及客户粘性。

(四)调整营业时间

受访者最满意的社区银行营业时间为7:00-19:00,而多数现有的社区银行的营业时间都非此时间段,因此,应调整营业时间,方便满足客户群需求。

(五)强调安全性,使客户放心使用社区银行

由于哈尔滨市开设社区银行的时间较短,市民对新事物的了解及接受程度较低。因此,少数市民对社区银行持怀疑态度,所以在推广社区银行的同时要着重强调使用社区银行的安全性,使市民能够放心使用社区银行。消除市民对于社区银行发展的风险担忧,有助于推广社区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