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4 11:14: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国内外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对比
1.1国外现状的研究
在对于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最早始于19世纪,这一问题有德国经济学家提出,并对其从工商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发展经济就一定要先从道路交通运输的方面入手,提倡由道路运输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对于这项研究,得到了很多经济学者及国家的认同,例如在荷兰,经济学学者分析了通过降低运费对提高运输能力和节约劳动力而带来的财富增长,在传统的认知中,人们认为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总要的。在很多发达国家中,人们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且由于研究及发展的比较早,所以在实施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咱国外的研究及建设中,大多都是针对将来的运输及规划,主要是以经济、规划、环境及政策方面着手,一般都是从单方面入手,很少能有综合性的分析及评价,而且对于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的研究不是很多。
1.2国内现状的研究
在我国见过之初,有前苏联经济学家通过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一问题的建议,所以在1959年成立了综合运输研究所,主要真对交通运输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问题,并且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果。特别是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倡导下,取得了很多适合我国国情的科研成果,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之后各种研究成果涌现在各大媒体上,让人们更过的了解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就目前而言,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更过的存在于概念层次,在运用上更多的是从经济、农业、科技和环境方面,没有结合多方面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在综合研究及运用方面,这才是解决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从综合方面着手,注重实际意义,并且对政府及决策层应该普及这方面成熟的研究成果,并且补充其相关理论,这样才能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起到带动性的作用。
1.3研究的目的
交通运输对各方面的影响都相当重要,自古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那么粮草的运输也是困难重重,所以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同样重要,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交通,那么各种商品的运输则会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如何能够科学的对道路进行规划就需要各种科研人员及大家的共同研究,这种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确定研究的最终目的,并且要明确总体思路,确定研究成果对改善交通运输的能力,只有确定了这些问题,才能确保研究出来的成果是切实有效的,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且还有可能产生错误的结果,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研究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理论依据
2.1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特点
2.1.1交通运输的特点
交通运输在实际中,主要以客运和货运为主。客运就是对人的运输,其中包括客车、火车等运输,货运则以物流为主,通过交通运输的方式实现全国各地在资源及产品上的交换,而有效的规划及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而公路运输则具有速度快、灵活性高、覆盖面广等特点,所以在区域性的交通运输中,都是以公路运输为主,所以说道路运输在整个运输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公路运输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长途运输费用高、货运量不大、成本较高等缺点,所以在建设公路发展的同时,铁路、水路、航空的运输方式也需要协调发展,只有综合性发展,才能建立一个有效、告诉的交通运输网络。
2.1.2区域经济的特点
区域就是以空间为单位产生的经济整体,可以将某一省或某一市看做一个区域,也可以更小或者更大,没有固定的范围,而区域经济就是在这一空间单位中,从事资源的生产与在生产的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叫做区域经济,可以将区域经济看做地区经济的个体,由个体集合之后,产生了地区经济,这样的集合不单单是一加一那么简单,如果能够有效的结合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则可以产生更加庞大的经济价值,反之,如果区域经济不能很好的结合那么将会出现一加一小于二或者各自为战的情况出现。
2.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理论为区域开发论。区域开发理论主要是围绕着两点:原点论、增长极论和交通运输论,原点理论就是指一个区域的开发要有一个重点,也就是说以某一点为圆心,从这个点像周边发展,只有将资源集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出经济的作用,如果发展的范围在初期就定的很大,这样就容易造成精力分散的情况出现,基本不可能将所有地方都发展的很好,这一问题在现阶段人们都有了一定的共识,在实际应用中,将原本星罗棋布的小村庄或聚居地集体搬迁至以有一定发展历史的城市中,然后在对城市进行集中发展,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将各种资源集中利用,不免了分散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因素。增长极理论是集中所有资源,发展经济最好的地方,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使其在短时间能够见到成果,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形成以所在区域为中心,建立关联产业,并且应该选择增速快,创新能力强的产业,这样更加有力于接下来的发展与开发,应该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原有的优势产业,增加地区特色,在政府方面,也应该通过政策来推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建立以城市为主体的多功能、多层次区域经济。交通运输论则是指出,交通运输是一个区域经济的子系统,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中,担任催化剂的角色,所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现代的经济中,交通运输无论是新的发展,还是对原有运输模式进行改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长期受到区域划分的束缚,很难讲真个交通系统完美的协调、统一的发展,往往都是在本区域内协调发展,但是涉及到其他区域时,即使想要互相协调,也会受到各种制约,难以实现,所以在交通规划上应该整体管理、宏观调控,这样才能将目前各自为战的问题从根源上解决,从而解决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问题。
3、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离不开资源的运势、生产及销售这三个环节,随着经济高速的发展,车辆的增对,对道路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各种原材料及产品的运输则成为了政府规划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如何才能有效的解决则成为了核心问题,所以在区域经济的规划中,应该将交通问题列为重要议题,如果在原材料的运输上,距离过远,那么就很容易增加运费成本,而且对道路的压力也会有所增加。各个关联产业应该规划在相对集中的区域中,这样既减少了运输成本,也减轻了运输车辆对城市交通的负荷。在产品的销售方面,交通运输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那么就会出现有商品,无法运输的尴尬窘境,这种问题在很多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出现,这就导致了区域经济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说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关键词】贵安新区 区域经济发展 转变
一、背景及意义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贵安新区,成为全国第八个国家级区。贵安新区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涉及贵阳、安顺两市所辖4县20个乡镇,所辖区域是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设立至今,其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自开工建设以来,城市骨干路网基本完成,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三大通信运营商数据中心观等一批引领性项目建成投产,一批绿色环境建设重大工程启动实施,城市统筹初见成效。“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发展、十年建新城”,贵安新区蓝图绘就。“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6月17日,视察贵安新区时做重要指示。作为全国第八、西部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紧紧围绕“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战略使命,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开发建设中坚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民营经济作为开发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新兴动力,坚持创新与创业环境并重,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最大限度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定义为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不断增长的相互依存和经济活动的跨界功能一体化,是一个经济活动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和国际联系不断加深的过程。”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是贸易扩张、直接投资的资本流动、新技术的浪潮和区域一体化。在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的推动下,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问题日益凸现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落后病”、“膨胀病”,区域问题如同区域“病症”一样影响着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由于区域问题的出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区域”或者“问题地区”。一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和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问题区域”的解决。因此,在将来的区域经济学发展中,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文献中数学模型形成了几种模型,分别为:投入产出模型、?线形规划模型、区域空间均衡模型、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动态城市模型、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
三、经济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模式是从增长极模式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开发模式。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产业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点轴开发理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空间线性推进方式,它是增长极理论聚点突破与梯度转移理论线性推进的完美结合。一旦地区的主导产业形成,源于产业之间的自然联系,必然会形成在主导产业周围的前向联系产业,从而形成乘数效应。
(二)积累因果理论
累积因果理论,又可以称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其的形成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的,后来经卡尔多和瑟卡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一种模型。根据研究在经济循环累积过程中,这累积效应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指比较落后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落后地区要素不足,相比发展更慢;后者所指的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这一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三)理论
中心理论是拉美国家的“依附”理论的重要体现。中心是决定经济体系发展路径的局部空间,这也就是决定了被称为“”的依附的局部空间的发展。中心和共同构成了体系,是以权威性和依附性关系为主要标志的。中心和存在了不同层面:一个区域的局部范围之间,区域之间和国家之间以及在全球层面上的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第三国家的大城市是该地区的中心,但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中,是所属于地位。由这些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周边地区依附于“中心”而获得发展。因此,发展本身就包含极化过程,在这一点上同极化理论一致。
四、贵安新区现状
全省“民营企业服务年”贵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出台《贵安新区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从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创业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用工成本、支持市场开拓,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贵安新区统筹协调推进“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以着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为主要任务,以实施专项服务、精准服务、贴身服务为重要抓手,,建立民营企业问题台账,逐项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主要工作任务,深入开展规范化、常态化并且长效化的“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
关键词: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广东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076-03
广东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省份之一,其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经济腹地广阔,发展后劲强劲,综合竞争实力名列全国省市的前茅,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2014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7792.24亿元,比上年增长7.8%,人均GDP达到63452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0330美元。[2014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因为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原因,广东在经济发展过程表现较为明显的地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距过大已日渐制约广东经济发展,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全省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一、增长极理论与梯度转移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最早提出的。狭义经济增长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二是城市增长极,三是潜在的经济增长极。广义经济增长极,是指所有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生长点,其中包括制度创新点、对外开放度、消费热点等。[1]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即增长极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2]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3]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
二、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广东各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分析
广东经济各项经济指标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广东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非均衡现象。广东省根据区位分布以及经济的发展程度划分为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四个经济区域,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九个市,东翼指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个市,西翼指湛江、茂名和阳江三个市,粤北山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五市。[划分依据:2014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广东省GDP为67792.24亿元,其中珠三角地区GDP为57802.21亿元,占全省78.91%,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15448.03亿元,占全省比重为21.1%,粤东、粤西、粤北分别占6.9%、7.9%、6.3%。人均GDP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指标,从2014年广东各地级市人均GDP和排名来看,珠三角地区地级市排在前十名。由此可见,地区间的人均生产总值亦相当悬殊,珠三角远高于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东西两翼和山区的经济水平与珠三角地区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梯度差异。
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来看,珠三角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全省的66.65%,是东翼的18.65倍,西翼的19.34倍,粤北山区的14.02倍。因此,珠三角在财政收支这一层面上比起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则表现出财政能力弱化的现象。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珠三角遥遥领先于其他三个经济区域,西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为珠三角的14.44%,相差达到6.92倍。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的差异严重地影响了区域之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广东各区域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西蒙在研究各国的经济增长时也指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的;服务部门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4]
从表2可以看出,2013年,广东珠三角地区53060.48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45.33:52.67。东翼三次产业比重为8.75:55.87:35.37。西翼三次产业比重为18.77:42.23:38.99。粤北山区三次产业比重为16.29:41.70:42.01。对比可以看出,珠三角产业总值Ⅲ>Ⅱ>Ⅰ,根据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可以看出,其经济结构已经开始从工业化阶段向服务业输出阶段转变。东翼的产业结构已经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西翼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18.77%,表明农业在区域生产结构中仍然占有较大的份额。非珠三角地区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但与珠三角地区相比,非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太高,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三、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间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得益以政策和地区优势,充分发挥核心带头作用,在技术创新、产业聚集的形成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形成了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影响的“核心区”。[5]珠三角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区,处于整个经济发展的支配地位,依靠周边区域提供劳动、资本、原料、市场而发展,区域差距随着发展而不断扩大(见表3)。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粤东西北地区财政收入、投资、消费、出口等均与珠三角差距不断拉大。2007年,珠三角财政收入与粤东西北相差1603.64亿元,2013年扩大到3824.63亿元,珠三角财政收入比粤东西北地区有着明显优势。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受益于近年来对粤东西北地区投资力度的加大,粤东西北地区投资明显提高,但2013年珠三角投资仍达到粤东西北地区的2.4倍(见表4)。
(二)粤东西北地区中心城市作用不突出,缺乏经济增长极
从2014年广东省各地级市GDP排名来看,粤东西北地区城市内部经济总量接近,中心城市龙头经济作用不明显,难以聚集辐射周边地区。粤东西北地区内部差异小,说明粤东西北地区内部没有形成增长极,中心城市作用不突出。
(三)产业分工水平有待提高,产业梯度转移仍需大力推进
根据梯度转移理论,进行梯度产业转移首先应该存在梯度差距,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珠三角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之间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既有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推力,也有非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拉力。[6]然而,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阻碍地区间经济发展中的梯度转移,造成地区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资源、市场等方面的争夺等负面影响,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制约经济发展。低梯度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与高梯度地区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双向流动,一方面创造条件吸引产业向本地区转移,另一方面要利用优势,主动促进本地区的产业升级,产业梯度转移仍需大力推进。[7]
四、基于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的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一)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凸显增长极作用
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要继续发挥珠三角增长极作用,推进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和影响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粤东西北地区要实施新的中心城区规划,拓展城区空间,提高城区辐射力,扩大区域中心城市的规模,加强各区域中心城市与省内外经济圈、经济带的联系与对接,承接先进发达地区的产业溢出转移。
(二)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后发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要注重发展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的加快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实力,提高其竞争能力。要加强投资引导,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在区域的示范和扩散效应下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逐渐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三)继续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的政策支持
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产业升级压力,粤东西北地区要继续做好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及承接工作,加快产业集聚,以推动其工业化进程。同时,要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的政策支持,根据区域产业优先发展目录,制定区域金融支持政策,并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各大区域之间的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着广东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正视广东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继续发挥珠三角经济中心对外扩散、展现辐射优势的同时,引导和促进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转移,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发挥国民经济整体优势。
参考文献:
[1] 高煦照.增长极理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7(6).
[2]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5).
[3] 徐忠爱.“泛珠三角”经济圈产业梯度转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3).
[4] 刘昭云.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与协调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10(5).
[5] 赵 阳,姚丽虹.基于发展极理论的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6).
内容摘要:马克思关于商品二因素的解剖,在价值元素层面为我们明确了商品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使用价值层面明晰了有效商品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二者的矛盾规律总结中寓示了在现实经济实践中遵循科学性与理性的重要性和重大性。理论关于价值量的分析,则为我们提供了衡量现实经济绩效的最抽象、最一般的标准。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再论的商品理论,必将有助于与启迪我们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智慧。
关键词: 商品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
关于商品理论的选择性综述
商品孕育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的分析构建了商品理论范式,并在范式中就系列概念、定义和公式进行系统分析,并在逻辑上奠定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解剖的基础。
(一)商品及其二因素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首先是一个外在对象,商品有用性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马恩全集》第23卷)。使用价值具有多样性、非同质性和具体性,它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是价值的表现方式或表现形式。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本身中,商品交换价值表现为同他们的使用价值完全无关的东西。
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商品的价值具有同质性,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的本质是价值作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马恩全集》第23卷)。作为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内在二因素的对立表现在:对同一主体而言,同一商品不可能既是使用价值,又是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们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通过交换,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二者的统一体现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则价值无法凝结;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用于交换的物品不是商品。
(二)商品价值量的规定性
对商品的价值量的规定性,马克思认为:“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资本论》第1卷)。而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1卷)。价值量的规定性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使用的劳动时间。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成反比。
(三)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广义的价值规律是包括价值、价值实体、价值本质、职能、价值形式、价值量、价值规律和作用内涵的规律。狭义的价值规律是关于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的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商品价值量决定的价格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基本作用表现为引导资源配置、促进生产、管理效率的提高和促进竞争。
商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
马克思关于商品二因素的解剖,在价值元素层面为我们明确了商品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使用价值层面明晰了有效商品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二者的矛盾规律总结中寓示了在现实经济实践中遵循科学性与理性的重要性和重大性。理论关于价值量的分析,则为我们提供了衡量现实经济绩效的最抽象、最一般的标准。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再论的商品理论,必将有助于与启迪我们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智慧。
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其系统的微观层面,值得关注的是构建这种系统的基础元素。马克思将商品比作“财富细胞”,由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划定了起点。
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有效的商品建设,商品建设则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支撑点。
商品作为财富的基本元素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细胞,它的建设本身就具有引导区域经济发展选择的基础。这种基础性借助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得到实现。显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这种衔接的有效性首先表现为一种可能性。这种衔接的真正实现,正如马克思所描绘的那样,需要一个“惊险的跳跃”过程。而跳跃的成功与否,则受商品本身建设质量的影响。
商品质量建设有一个广义的内涵,它跨越了商品选择、生产、流通、管理等环节,并集中反映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两个基本面上。从社会再生产过程角度考察,生产是具有决定性的再生产环节,它决定了商品本身的建设质量,“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等基本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得到回应,并由此决定了交换环节的价值实现效果(假定交换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商品交换立足于既定产品供给,决定和影响市场需求满足和价值实现的程度,并对商品生产反作用。
有效的商品建设成为有效资源配置、供求关系协调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结论性表现,势必发挥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商品建设自身的调整适应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调整要求,并随着商品及建设本身的发展,体现更多发展性内涵。
理论启示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商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概括地反映了商品建设本身在经济发展中的系统地位,并使得如何实现有效的商品建设成为研究的必要,而理论的抽象恰为现实实践提供了依据和必要的启示。
(一)对生产的启示
1.产品市场定位与结构组合。有效分析、判断和预测市场需求,以确保产品生产的合理性,保证供需初始的环节协调性。而从使用价值多元化中折射出来的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化,反映了产品结构建设的重要性,并表现出着力打造差异化产品的重大意义。
2.重视商品质量。商品质量也称商品品质,是指商品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商品质量的核心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商品质量是与商品用途有关的属性参数的综合;商品质量具有针对性、相对性和可变性。生产环节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则涉及原材料、生产组织、管理控制和物流过程管理等(郭洪仙,2007)。商品质量实质上便是商品满足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从商品使用价值导出的一个范畴,商品质量是人们在实践中衡量商品使用价值的尺度,反映了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大小,反映了社会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认可程度,是商品使用价值评价和实现的前提(赵苏,2006)。“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价值实现的根本前提,而商品质量水平则体现商品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反映这种前提得到自由的程度。
由此,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全体成员同心协力,综合运用组织管理、专业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经济地开发、生产和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的管理活动,通过全体职工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达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目的,以满足服务性、全员性、全面性、预防性和科学性的要求。通过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从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的全过程,建立起来一套严密、协调、高效的管理系统,明确规定各部门、各环节、各人员在质量管理中的任务、责任和权限,订立各类标准,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和信息反馈系统,形成质量管理的有机工作体系,以保证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3.积极提高生产过程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一定时间内,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效率,“使用价值是财富的物质内容”,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时间内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的增长,促进财富在量上的积极累积。由此,理论的意义在于凸显提升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率的积极实践意义。通过组织实施现代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推动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的运用等,将是理论启示推动组织必要进行的一些现实选择。
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降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反向运动,并产生成本和营销意义上积极作用。
(二)对交换的启示
商品交换是“价值实现”的过程,成功的商品交换立足于商品供求关系的有效协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建设不仅仅体现在生产过程商品二因素的有效形成,更进一步体现在交换过程商品内在矛盾是否能够得到成功的化解。商品理论对商品内在矛盾的揭示,及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产生的阐述,提供了营销学意义上的启示。
市场营销是通过交换过程来满足需要的人类活动,是为了创造达到个人和机构目标的交换,而规划和实施的理念、产品和服务构思、定价、促销和配销的过程。不论对交换过程理解的角度如何迥异,商品本身始终是交换过程不可或缺的载体。营销根源于消费者的需要、欲望和要求,通过能够满足需要和欲望的商品,在市场交换中达到效用、价值的实现。
特定发展阶段使流通上升为商品建设的主导面,区域经济增长对商品建设的基础性依赖,也就更为集中体现在交换环节。当然,无论是区域内部的供求还是区域间的供求协调,都势必引导成功的商品交换,并都会对区域的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理论对商品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历史分析,反映了商品交换内在矛盾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如何现实地解决商品交换内在矛盾,促成成功的价值实现,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并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则提出了一个因理论启示而被认识,但同时需要结合客观现实加以解答的任务。这里,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成功的营销。
交换的发展使我们需要以系统的和联系的观点看待这一过程。对交换(营销)环境的分析成为商品建设在该环节的起点,并决定供求关系的协调性;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则是准确把握供求的关键;市场细分、战略制定、策略运用和过程管理则是职能和组织保证。
结论
关于商品的理论论述,形成了一种解构商品问题的理论范式,并提供了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应对商品问题的线索。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有效的商品建设,商品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点。马克思关于商品二因素的解剖,在价值元素层面为我们明确了商品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使用价值层面明晰了有效商品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二者的矛盾规律总结中寓示了在现实经济实践中遵循科学性与理性的重要性和重大性。理论关于价值量的分析,则为我们提供了衡量现实经济绩效的最抽象、最一般的标准。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5
3.赵苏.商品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郭洪仙.商品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熊亚君.企业管理概论[M].西南财大出版社,1995
6.吴世经,曾国安.市场营销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赫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8.胡佛[美].区域经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90
关键词: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珠江模式 政府推动型 市场主导型 资本推动型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含义及分类
所谓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对一定区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特征、经济发展过程及其内在机理的高度概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分出众多的类型。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政府、市场及资本三个因素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政府管理和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角度来分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分成计划经济型、政府主导市场型和自由市场型。我国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计划经济型。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从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政府对经济不再是过去的行政式的绝对控制,但目前在经济生活中仍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仍在扮演领导者和指挥者的角色。因此,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便属于政府主导市场型。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趋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将会逐步让位于市场,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最终转变为自由市场型或市场主导型。
从资本的所有权来分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公有资本推动型、民营资本推动型和外来资本推动型等。其中,公有资本推动型的发展模式已经并将逐渐减少,但目前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仍具有重大的影响。而民营资本推动型和外来资本推动型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央政府对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成分的放松放活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典型模式有民营资本推动的温州模式、外资推动的珠江模式等等。
二、三大成功模式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
(一)苏南模式:政府推动型+公有资本推动型
苏南模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并出资办企业。政府具有生产者和投资者等多重的职能和角色。所以苏南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和公有资本推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苏南模式形成的时期,苏南的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然而,苏南模式在政府推动下取得的经济辉煌的背后也深藏着以下一些严重的问题:
政府不甚合理的集体所有制偏好造成经济成分的单一和市场发育的滞后。苏南模式下的企业主要为单一的政府支持兴办的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等民营经济受到地方政府不公正的待遇甚至压制,结果造成区域经济成分单一,抗风险能力差。而且由于经济的主体是不完全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乡镇企业,又造成区域内市场及市场机制发育滞后。
政府片面的政绩取向。尽管苏南地区在20多年的时间内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GDP增长率。但城镇与农民人均收入以及就业率的增长速度要远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苏南地区的地方政府更专注于GDP的增长,而不是更专注于关系民生的人均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政府对经济的超强干预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和官员腐败。地方政府将企业生产经营的部分利润用来建学校、养老院等,平均主义严重。另一方面,政府主导下的公有资本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又为政府官员的腐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导致了苏南不少地区腐败严重和官富民穷的、问题。
(二)温州模式:市场主导型+民营资本推动型
温州模式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在温州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是一种“无为而治”的角色。温州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主要得益于民间私人资本的推动和运作。因此它是一种市场主导型和民营资本推动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典型的“小政府、大市场”结构。
温州模式的影响范围不仅仅限于温州地区,浙江省大部分地区都具有和温州模式相似的特点,因此有人主张将其扩大为“浙江模式”。温州模式和浙江模式具有非常多的共同点,所以笔者在此采用浙江经济发展的数据来对温州模式的经济绩效进行更大范围的分析。
浙江模式形成过程中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据统计,1978年至2001年,浙江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3.3%,由124亿元猛增至6700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序由原来的第12位迅速升至第4位。人均GDP则由全国第16位升至第4位。尤为突出的是,1997年后,我国经济增长率逐年走低,而浙江经济虽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1998年较上年增长10.1%,1999年较上年增长10.0%)。出口增长更高(1999年全年增长18.5%。2002年1季度的增长率高达55%)。2001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00亿元左右,2002年人均GDP达2000美元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倍。在最近几年。浙江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一直遥遥领先。
(三)珠江模式:外资推动造就经济的巨大辉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以东莞、宝安等地为代表的珠三角东部地区成了香港加工业的外迁地,“三来一补”成为其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凭借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及国家优惠政策倾斜的优势,很快就形成了举世瞩目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模式”,简称为“珠江模式”。
珠江模式使得广东经济取得巨大的成就。经过20多年的强劲发展,广东在全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从一个较为落后的边陲省份,一跃而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年均增长超过13%,在国内实为罕见,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陆地面积只占全国1.85%的广东,贡献了占全国1/9的经济总量、1/7的财税收入、1/4的外资总额、1/3的对外贸易金额。
但珠江模式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和缺陷:经济对外依存度相对偏大;产业层次较低、企业规模偏小、资源消耗较大;存在出现产业空洞化和拉美化的隐忧。珠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属于外资推动型。但随着该地区土地供应接近枯竭以及低工资优势的逐渐丧失。资本的逐利性必然使外资将产业和资金转向其它低工资、低地价的区域,从而使本地出现产业空洞化和拉美化的隐忧。
三、三种成功模式对我国其它区域经济发晨的适用与借鉴意义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创新
在苏南模式形成的时期,政府对经济的超强干预为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在当时单纯依靠企业个体的力量难以解决的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制约。从而使其利用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空隙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发展模式。但在现时新的经济条件下,由于其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致命缺陷,已不再具有适用性,苏
南模式面临改革和创新。政府应改变以前那种对企业的超强干预,从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着力建立完备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苏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在中国的国情下,政府对经济适度而合理的行政干预和管理有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并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重视民间资本和市场的巨大作用,公正平等地对待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
温州模式的形成完全归功于个体私营企业及民间资本的推动。它的成功证明了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温州模式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特点是一致的。温州模式下的私营经济与公有经济相比具有产权清晰、归属明确、权责分明、经营灵活、市场反应快、经济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重视民间资本和市场的巨大作用。公正平等地对待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合理利用外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珠江模式利用外资发展区域经济的方式在短期内能快速提升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是一种易被复制和模仿学习的模式。在现实中,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需要,也多热衷于模仿和采用这种模式。但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多给外资企业以超国民待遇。这种做法,在外资企业为地区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压制了区域内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发展和成长的前景,有可能得不偿失。而且。产业利润的大部分往往被外资企业所拿走。区域从外资中得到的利润往往只占产业利润中的很小的一部分。随着区域土地、人力等成本的上升,外资未来的撤离和转移不可避免,区域经济可能因此受到极大损害。外资推动型的经济繁荣难以长久持续。因此,地方政府应摒弃对外资的盲目崇拜和依赖,合理利用外资,同时应大力鼓励和支持本地的民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结构主义者认为,新古典主义者依靠从演绎逻辑推导出来的理方式的假定为出发点,通过从前提到前提的推论,预先设定某种从事经济活动的公理。他们基本上不关心特定国家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结构,也不注意分析特定的社会集团及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实际动机和行为方式上的特征。他们所做的仅仅是在经济分析中以“经济人”假定来回避所有可能遇到的棘手难题。即便是在建构有关经济主体行为方式的理论模型时,也往往把经济现实同理论模型等同起来,甚至认为经验的行为方式不会超出同理论模型的假设前提相符的理想的行为方式。[1]结构学派的重要代表普雷维什(Prebisch.R,1961)[2]指出,经济发展要求生产方式、经济与社会结构、收入分配模式都发生变动,未能及时的促进这些变动或者只是部分地而不是全面地对这些变动作出反映,都将导致或加重经济失衡。从而得出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的结论。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的释义,结构主义从根本上说是向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假定进行挑战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主要特征是把考察对象当作一种“体系”,即考察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各个部分,从更特殊的意义上说,这个概念被这样一些理论家所使用,他们主张存在着不可能观察到但能产生可以观察到的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组社会经济结构。[3]
二、结构主义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一)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罗森斯坦一罗丹(Paul,N・Rosenstein―Rodan)[4]在他的著名论文《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1943)中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而要实现工业化,首要的障碍是资本形成不足。在增加资本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资本的供给、储蓄和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投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实行“大推进”战略,在各个工业部门全面地进行大量投资,使各种工业部门都发展起来,才能相互依赖,互为市场,克服“不可分性”,实现工业的大发展。因此他认为在投资时做到,按同一投资率对各工业部门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工业部门之间发展协调、比例均衡,按同一增长速度发展,使产品的生产与需求达到平衡。
(二)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到平衡增长理论
纳克斯(Nurkse,R)[5]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1953)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穷是因为收入太低,导致供给方面储蓄水平太低,需求方面市场容量太小、投资引诱不足,从而造成了贫困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一困境,必须同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大量投资,纳克斯指出,“如果各资本同时投资于广泛不同的行业……其结果是市场的全面扩大。在若干个互补性行业中使用更多更好工具的人们相互成为客户。从他们互为对方提供市场并且互相支持这个意义上看,大部分迎合大众消费的行业是互补的。归根结底,这种基本的互补性起源于人类欲望的多样性。‘平衡增长’的论据是建立在对‘平衡饮食’的需要基础上的。”
(三)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Nelson,R.R)[6]发表《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1956)一文,以马尔萨斯(Malthus,T.R)理论为基础,利用数学模型分别考察了不发达国家人均资本、人口增长、产出的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并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人均资本与资本形成问题,从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速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了冲出“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四)评析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的贡献有两方面:第一,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第二,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结构主义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的缺陷如下:第一,均衡发展理论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不发达区域来说,由于资本和资源的“瓶颈”,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第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第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
三、结构主义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结构主义者从结构变革角度分析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达和向发达状况转化问题。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代表有刘易斯(Lewis,W,A.)、缪尔达尔(Myrdal,G.)、辛格(Singer,H.W.)、普雷维什(Prebisch,R.)、赫希曼(Hirschman,A.O.)和钱纳里(Chenery,H.B.)等人。其中主要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一)“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G.)在其《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一书中,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强调“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的作用。缪尔达尔提出,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一种“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并存的二元结构。由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不断相互作用产生了不断增加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使核心地区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而边缘地区则表现为下降的负反馈运动,由此产生和拉大了区域差异。缪尔达尔由此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政府应当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计划和投资,优先发展那些具有较强发展势头的地区,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也要防止累积因果循环造成地区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这时需要通过一系列特殊的区域经济政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二)不平衡增长理论
赫希曼(Hirschman,A.O)在《经济发展战略》(1958)一书中,同意发展中国家必须进行大规模投资来突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的观点,但认为把投资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平衡发展战略不能解决投资决策机制问题。一个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首先解决投资决策机制问题,才有可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鉴于这种思想,他提出了“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和“联系效应”理论来解释。他认为,投资项目序列中的偏好应当是“引致决策”最大化,即能通过自身发展“引致”其他项目最快发展的投资项目。在把“引致决策”应用于经由“短缺的发展”和经由“超能力的发展”的选择中,推导出两个诱导机制:一个是投入供应、派生需求或后向联系效应;一个是前向联系效应。这样一种“联系效应”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赫尔希曼认为,凡是有联系效应的产业,不论是后向联系还是前向联系,都能够通过这个产业的扩张而产生引致投资,引致投资不仅能促进前向、后向联系部门的发展它反过来还可以推动该产业的进一步扩张,从而使整个产业部门都得到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同时他指出,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优先发展时,不仅应当选择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更应当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这就是产业部门发展优先次序选择的技术标准,是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
(三)中心―理论
发展经济学家普雷维什(Prebisch,R.)发表《拉美的经济发展及主要问题》(1950)一文,最先创立了“中心―”的结构主义分析范式[7]。“中心”与“”构成一个统一和动态的世界经济体系,表现为整体性、差异性和不平等性。不平等性是这一理论的关键和最终落脚点。在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的作用下,“中心”与“”之间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中心国家主要以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而国家则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中心国家享受着技术进步带来的所有好处,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而国家则由于同质性和单一性的经济,除初级产品外其他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工业发展十分缓慢,资本品生产几乎是一个空白,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来克服。弗里德曼(Friedmann,J.R.P.)[8]。进一步发展了中心―理论,把社会发展过程也纳入到思考过程中。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中心区是创新活动活跃的地区,具有使区服从和依附的权威和力量。中心区通过优势效应、信息效应、心里效应、现代化效应、联动效应和生产效应支配着区。但是,这种趋势并非长期不变,到了一定阶段,由于中心与在权力分配上的不平等,会使中心和之间在文化、心里、政治、等方面矛盾尖锐化,争取发展过程优势的要求越来越大,必然伴随产生潜在的社会冲突,此时由于政府政策的干预,中心和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四)威廉姆逊倒“U”理论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J.C.)[9]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根据24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提出来的一种假说。该理论认为,注重经济效益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不平衡”实现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成长的差距将逐步扩大,呈现不平衡增长,但经过一段时期,地区差距将逐渐保持平稳。当经济进入成熟期以后,地区差距最终将会趋于缩小。这一理论将时间因素引入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注意到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随时间推移呈非线性变化,强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时期增长对均衡的依赖。这种运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达到平衡发展的目标,也成了区域规划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
(五)评析
结构主义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贡献如下:第一,不平衡增长论强调资源稀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提出资源应合理配置这一重大课题,这是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现状的,抓住了经济发展初期各种问题的关键。第二,不平衡增长既强调了经济计划的必要性,又特别强调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第三,不平衡增长论提出的“引致决策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人们从总体上和局部上认识一国的经济现状与特点,对于私人投资者和计划工作者制定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工具。第四,不平衡增长论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线或新的思路,它告诉人们,各个国家应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或战略。缺陷如下:第一,不平衡增长理论低估了产业部门间不平衡增长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如经济总体发展不协调或结构严重失衡;资源稀缺可能会产生垄断,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高估了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作用,忽视了其市场残缺不全、价格刺激反应不够灵敏等问题。第三,该理论更多地关注结果――倒“U”的终点,忽略了从初始到成熟的这一过程中,地区差距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所带来的经济停滞的高昂代价。第四,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和作用。
四、结构主义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的关系
赫希曼认为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考虑问题的;所以他指出,“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引起平衡增长可能性的正是过去不平衡增长的经历”。由此可见,赫希曼强调不平衡增长,目的还是要实现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增长,只不过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关于这一点,斯特里顿、辛格(Singer,H.)等人也持相同看法[10]。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图,绘制了区域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的路线图,如图1。平衡增长的路线是一条直线,且较短;而不平衡增长是一条曲线,并且较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在不平衡增长和平衡增长路线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校正”机制。当经济体按照不平衡增长路径发展,并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产生一种“压力”,迫使经济体采取措施,从而返回到平衡增长的路径;当然,也许这里会存在一种路径依赖,所以必须是采取政府干预的政策。第二,不平衡增长和平衡增长路径虽然不同,但是其最终结果是殊途同归的,即都是使经济向某一目标发展。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体系
G724
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辐射八个城市,形成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加强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对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辽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划时代意义。
一、 成人继续教育服务对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 为沈阳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积极提供适应性人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取代了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其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人继续教育是对在职人员进行技术、知识等培训与拓宽的一种追加教育方式,旨在全面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与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体系,促进生产力大幅度发展。随着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的不断深化,其培训内容、目标、专业设置等等与社会实际需求更加吻合,更好的为沈阳经济发展提供适应性人才。
(二) 为沈阳区域经济发展提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能够通过多种形式为沈阳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第一,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部门与企业强强联合,共同进行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开发。第二,沈阳经济区成人继续教育可以将自身的发明与科技进一步转移到企业,从而实现科技到生产力的转化,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第三,积极结合企业科技创新力度,调整科研方面与学科专业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第四,继续教育能为沈阳当地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重大科技项目、战略决策等提供管理与决策咨询,从而,全面提高决策水平,推动沈阳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 为沈阳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成人继续教育,一方面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其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成人继续教育,使人们在面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更加理性化,有利于尊重自然、关心后人、尊重他人等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随着成人继续教育的推进,将进一步推动沈阳经济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 成人继续教育服务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探究
(一) 准确定位成人继续教育方向
首先,准确定位成人继续教育目标,使继续教育与沈阳经济区的经济结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吻合,为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并积极提供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具有鲜明的行业性与区域性。
其次,合理定位教育形式。随着成人继续教育,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的转变,需要结合国家人才强国、科技兴国战略,积极探索继续教育新的管理方式与办学模式,正确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再次,准确定位教育模式。成人继续教育必须积极参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研创新区中,紧盯企业发展中的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针对,进而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加强与当地多家企业的合作,积极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良好合作模式,促进两者双赢。
(二) 统筹优化沈阳经济区高校继续教育资源
首先,积极整合继续教育财力资源。政府需要合理调控继续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建立继续教育分摊机制,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经济投入中政府、单位以及个人承担的比例,建立多渠道经费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与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为成人继续教育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积极整合成人继续教育人力资源。教师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指导者。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与此同时,教师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资源顾问与学习协调者。一方面,积极鼓励成人教育教师深入到社会实践岗位中,更好的积累社会经验。在实际工作中,验证理论知识,升华理论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服务与教学实践。与此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吸收社会岗位中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成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体系中来,与此同时,加强其心理学、教育学、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他们成为具备系统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人才,更好的推动成人继续教育模式的开展。
(三) 建立与沈阳经济区相吻合的教育体系
首先,结合沈阳经济区人才市场需求,积极创新专业设置与科学设置。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特点、产业背景、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设置特色专业。真正将专业改革积极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中来,以市场为需求,促进继续教育体系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其次,创新成人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成人心理与认知特点,针对性编排、设计课程内容,提高知识的可操作性与新颖性,全面提高受教育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创业能力。
再次,创新教育方法。在成人继续教育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秉承“学以致用”的原则,积极探究研讨教学方式、启发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方式等有效教育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扩大远程教育的开展力度,让更多人们能够接受成人再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成人继续教育服务对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准确定位成人继续教育方向,统筹优化沈阳经济区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建立与沈阳经济区相吻合的教育体系,详细论述了成人继续教育服务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探究,旨在为一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江畅.充分发挥高校在继续教育中的应有作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5)
[2]孙龙存.中国继续教育的领军之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转型的个案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
关键词:园区经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40-02
目前,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在全球各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当地的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已经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园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高地,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反哺园区经济,为园区经济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互动是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及作用的交往活动,或是交互主体对其他主体的行动与反应过程。而互动得以发生的基础,是交互主体在相互理解基础上共同利益及各自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Simmel,1908;Coser,1956)。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园区与区域系统内各动力因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这种动力来源于两者生存、发展、盈利等共同目标的驱使。
一、要素集聚与扩散
要素集聚与扩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园区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李小建,1999)。聚集经济是园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各种要素资源和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集聚,主要源于外部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等效益的吸引;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李小建,1999)。扩散主要源于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的促进作用,也由于土地价格上涨,生活费用攀升等外部不经济的推动作用。
要素集聚与扩散既是园区经济产生的根源,又是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基本动力。园区是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的聚集高地,能够产生强大的外部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吸引各类企业及相关机构聚集在一起。园区内产业集聚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促使该地区经济加速发展。在园区产业集聚的初始阶段,集聚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促使周边地区人口、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发展;当园区产业集聚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外部不经济效应和拥挤效应,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夕阳产业逐渐向周边地区转移。此时,扩散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产业、人口等向周边地区的转移和扩张,构筑更大空间的经济协作体系以及扩散了园区的资金、技术、管理、加工体系等优势,从而确立园区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直接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二、技术创新与扩散
技术是在商品生产和劳务生产中所积累的知识、技巧和熟练程度,而技术创新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因有效的技术变化而提高技术系统在经济生产中的总体效能的动态过程(从林,2002)。20世纪50年代,瑞典著名学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从空间角度对技术创新的扩散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由于一项创新的优势,使在创新者与周围的地理空间中产生“位势差”,为了消除这种差异,一种平衡力量会自动促使创新活动向外传播和扩散。
在社会生产网络化的环境下,园区内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和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和成果,会被迅速地被周边地区共享和仿效。知识和信息迅速而大规模的流动,会产生一种技术的自溢出效应。技术创新形成后,随着其不断的成熟,就要开始向周围地区传播扩散。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技术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的形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垂直技术关联,即由上游企业的创新技术向下游企业扩散;另一种是水平技术关联,即由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间相互模仿形成的联系。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动关系成为知识流动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由于这种技术关联性,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出现后,会在不同企业甚至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扩散,导致其他企业利用或模仿这项新技术进行相关的创新,那么在一定的时期内,围绕这项特定的创新技术就会形成一定的技术创新知识链,从而产生强大的关联创新效应。技术创新与扩散不仅带来区域竞争力的提高,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联系,有效地推动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产业结构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社会生产各产业部门及产业细分内部依一定的生产技术联系互为供给和需求,从而构筑了既定的产业联系链条即产业结构(杨万钟,1994)。同样的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分配比例不同,经济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产业结构决定着经济活动主体参与产业分工和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辐射的程度,对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各不相同,进而制约和影响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能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优化配置,是促使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可以使各个产业之间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进而增强经济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增强,促进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加速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意味着产业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而合理的产业布局为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各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因此,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内容和形式。
四、经济空间结构网络化
经济空间结构网络化指的是使各种经济活动主体构成一个有序化的关联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一种特有的网络组织功能效应。经济空间结构网络化使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网络设施完备,产业内在联系密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并构成一个维系园区与区域网络系统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园区内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产业竞争力的日益增强,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变,进而推动产业功能布局的调整,促使地区经济空间结构发生转变。经济空间结构由初期的地区低水平平衡阶段,逐渐发展成为典型的“核心―”二元结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地区差异拉大;进而随着园区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加强,核心和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经济空间表现为“核心―城乡边缘区―”三元结构;最后,随着扩散作用的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空间将逐步实现一体化,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处于高水平的均衡状态。园区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演进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演进又反哺园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五、基于产业链的产业整合
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建立在产业联系的基础上,产业联系从内容上不仅包括各主体之间的物质联系,而且还包括非实体的信息和知识联系。产业整合是指为了谋求长远的竞争优势,按产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整合对象,跨空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重新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和构筑新的资本组织,从而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相应产业结构的过程(吕拉昌,2004)。产业整合包括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混合整合。产业的横向整合是指产业链条中某一环节上多个企业的合并重组;产业纵向整合是指处在产业链中,上、中、下游环节的企业合并与重组。基于产业链的产业整合改变了产业的区域布局,同时,产业整合的过程也就是产业集聚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导致产业空间分布与区域关系的改变,加强了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因为产业整合有利于加强区域分工深度,在园区与园区之间、园区与区域之间,通过市场配置形成垂直和水平分工的产业整合,可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形成网络化的复合分工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密切园区与区域之间的联系,使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强化,更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六、制度变迁与创新
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它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这种框架制约着人们的选择集合,从而构成社会经济秩序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以罗纳德・H.科斯(Ronald. H. Coase)和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 C. North)为代表的西方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是重要的,它对经济行为的相关行为应该居于经济学的核心地位。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发展。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样与制度安排及其变迁密切相关。如果缺乏有利于各类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制度安排,则不能形成这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财税、教育、户籍、就业、社保等制度对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制度创新也就是指在这些方面的改革。在制度创新的推动下,人口、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更健康、高效地在园区与区域之间流动和重组,促进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七、结论
通过分析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我们可以看到:园区内生产规模的扩大,带动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了产业竞争力。而伴随着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园区能够吸引集聚更多的生产要素,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促进园区内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通过动力机制的作用,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有助于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向世聪.园区经济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 李培祥.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 李敦瑞.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城市化的互动作用[J].经济导刊,2007,(10).
[4] 吕拉昌.关于产业整合的若干问题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4,(8).
关键词:区域竞争优势理论;西部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区域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特征
在区域优势理论中加入竞争优势的元素之后,从根本上变革了区域优势理论关键内容,从而体现出了更多新的特性:
首先是动态性。顾名思义,区域竞争优势就是某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发展优秀的方面,所以区域竞争优势会随着该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而且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也像其发展一样,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某个区域的经济构成从无到有,从单一行业向多行业变化,最后逐渐的形成企业群落,生产力也从较低水平向高水平变化。
其次是创新性。创新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竞争优势的提高也不例外,创新才是根本。对于区域内的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创新都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前进的根本,企业取得行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区域政府要发挥其宏观调控能力,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研发资金支持,让企业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去研发去创新。
第三是系统性。之所以称之为区域竞争优势,那么“区域”这个概念就一定要受到足够的重视。所谓系统性,就是指要将区域内的所有生产要素、企业、行业以及政府看作是一个整体,深入去研究他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如何在政府的指导下,加强行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保证区域内各行业生产要素平稳升级。
第四是区域性。区域竞争优势研究前提是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它与这个区域的物质基础、环境条件、原有经济形式等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区域竞争优势有一定的范围限制,所以在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相对较为方便,在促进本区域生产要素升级的同时,努力吸引外来要素是不断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五是开放性。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势必也要按照这一基本国策顺势而为。市场经济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环境中,只有不断地开放区域市场,降低本地资本市场对于企业融资的限制,给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本获取渠道,才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区域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从而提高区域竞争优势。
二、西部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所谓“西部”是指国家划定的十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这里就不再一一陈述。虽然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有着非常大的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不免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对于提升西部区域竞争优势形成了较大阻碍。
1.西部地区要素条件存在的问题
A.可利用自然资源比例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西部大部分地区都属于非耕地土地,而且这部分区域几乎占据了所有的西部地区面积,而且全国8000万亩的冰川以及永久积雪全部在西部。大部分的西部地区常年缺水,森林和草地植被每年都在大面积锐减,加剧整个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加之近些年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本来就很脆弱的西部地区大自然雪上加霜。
B.交通设施严重落后,资金严重短缺,人力资源匮乏
大部分西部地区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交通建设所要面临的困难非常之大。虽然国家在近些年已经对西部交通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但相较于这么大面积的西部地区而言,这些交通设施还是远远不够的。西部经济的发展在很多程度上就是因为交通的不便利,而且经济发展缓慢,政府每年只能依靠国家财政支持,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难的问题交通,交通限制经济,经济改变不了交通,恶性循环出现在西部大部分地区中。虽然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一直在激增,但是能够去到西部地区,能够脚踏实地真心在西部工作的大学生却寥寥无几。
2.西部地区产业相关性以及支撑产业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保护模式可以说在我国根深蒂固,想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改变比较困难,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区域经济中。区域保护对于经济的发展局限性很强,别说在全国范围内了,就是在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性都会受到影响。而且在整个西部经济区内,农业发展受到环境限制,速度非常缓慢,所以整个西部的发展缺乏支撑产业。
3.西部地区市场需求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人们的收入也有所增加,但总体上来看,大多数的西部居民还没有脱离贫困。加上地广人稀,交通设施落后等因素,使得西部区域内城乡差距以及工农业差距就比较大,本地区的市场需求就比较小,而且市场结构过于单一。
三、创造西部竞争优势,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
1.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升级
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任何形式的经济发展都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当地政府已经要重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推动与落实情况,走环境保护市场化的道路,让更多的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与经济共同发展。政府带头筹措资金,率先把当地经济发展硬实力建设好,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为基础,完成地区基础设施质的飞跃。“要想富先修路”,西部地区要多方面寻找融资渠道,把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吸引到西部地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例如公路、机场、通信等工程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努力建设地区人力资源库,以最小的人力成本构建最优的人力架构,政府出台相应的实际的政策,鼓励支持优秀人才参与到西部地区的建设中。区域竞争优势的增强需要专业化高级要素的参与,被动的等待高级要素的主动介入肯定不如自身主动出击,吸引高级要素的加入。利益驱动是一方面,但对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想要拿出大量的资金支持一时显得较为困难,不过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吸引高素质人才,例如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创业机会,在政策上适度偏移。此外,西部地区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努力拓宽受教育者的范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金融和政策上支持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高等教育。
2.大力发展农业,加快大中型城市建设步伐,健全相关和支撑产业
农业是西部地区最重要的支撑产业,大力发展农业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西部产业构成问题。构建西部地区农业贸易市场,提高档期农民对于市场经济以价格为导向的敏感度。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推动工业器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程度,走工业与农业共同发展的道路。现代化农业一定是建立才先进工业基础之上的农业,是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产物。而且,国家针对于西部这些农业欠发达的地区,要提供更多的抵息贷款,以方便大型农场购买更多陷阱的农机设备。坚决走资源密集型发展道路,立足于该区域具有优势的资源谗言,努力发展高新技术,技术型生产越密集,对自然资源的生产要素就越小,就能够软化对整个地区产业发展的约束。所以核能、太阳能、风能等产业链可以作为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首选和未来趋势。国家从财政上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改善西部地区企业结构布局,构建西部大中型城市。利用大中型城市的“聚集效应”及“规模效应”,调动优秀生产要素,形成直接和间接市场。西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多了,吸引力也就大了,至少一些想在外奋斗的有志青年开始有信心在自己的故乡创业。现在西部已经有了一部分大城市,如西安、重庆、成都等,在全国都非常具有影响力。而且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些大城市已经成为世界跨国企业拓展市场的基地。这些大城市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中,还要继续开放,相互之间密切联系,努力形成一个整体的西部大城市联盟,以更好地带动越来越多大中型城市的崛起。
3.增加人民收入,引导区域消费,扩大市场需求
只有人民收入增加了,市场消费需求才会逐渐扩大。西部地区要把农民增收放在首位,虽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给人民带来收入。加快区域分配制度改革,保证居民消费能力能够长期稳定的增长,注重各项福利制度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现金收入情况。原有城市中的下岗人员增加与消费能力下降有着较大的关系,控制城市居民下岗人数,降低城市生活成本是当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此外,政府一定要将加大对区域内贫困居民的扶贫力度作为未来工作的核心内容,但是切记单方面扶贫导致依赖思想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陈文科.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层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0(07).
[2]韦土平,肖金成,王青云,等,著.话部开发论[M].重庆出版社,2000.
[3]宋栋著.中国睽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一以珠江三角洲为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母优势见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06).
本文以徐州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为例,研究区域经济与高等院校协同发展。并对此进行总结,分析徐州高职院校的现状、徐州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徐州高等教育的一个SWOT分析,再研究徐州区域经济的分布情况和徐州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最后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一、徐州区域经济的分布状况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徐州区域经济具体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如下:
(一)以工业为重点的徐州中经济区:该区域以工业为重点的产业优势突出,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较强,工业经济技术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是华南、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二)以旅游业、现代农林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徐州北经济区:该区域旅游资源和农林资源优势突出,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旅游业和农林业得天独厚。
(三)以种养业和矿业为重点的徐州经济开发区:该区域自然资源丰富,铝、锡、钢等矿产储量和产量居全国前列,生物资源多样,山地农业资源优势明显。依据其在全区区域发展中的战略作用,该区域的战略定位和目标是:建设成为徐州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重要的生产基地,以铝、锡、钢、等为重点的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基地,积极开发云龙湖水能资源,形成与徐州高科技开发区、徐州各区相互匹配并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资源基地。
二、徐州高职院校的发展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产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市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装备制造业更是又上了个新台阶,新型工业化之路也不断向前推进,同时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这些都是人力资源面临严重短缺,特别是高级技术型人才紧缺的现象愈发严重,投资环境等待改善,区域经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徐州高职院校主要有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九州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主要开设的专业主要有材料工程、信息技术、机械自动化、农业工程、化工工程、建筑工程、商务管理等专业。
三、徐州区域经济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两者是协调统一的关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下:
(一)区域经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原动力高职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不是来自教育内部,而是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引发的人才需求。区域经济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会对高职教育提出服务区域经济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紧密依托区域经济,培养大批具有必要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区域经济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区域经济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支持,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撑。高职教育从所在地区得到办学经费,并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专业设置,生源大都来自本地区,毕业后也大都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徐州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与支柱产业需求的全面适应
区域社会需求既是专业设置的客观依据,也是专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适应区域社会需求,不仅符合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需要,同时适应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也符合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朝着更规范、更贴近就业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型技术人才,两者是一种双赢的关联关系。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目标。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教育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从总体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就是要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应用型技术人才一般来自当地高职教育的培养。因此,目前高职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区域社会。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专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易受到区域社会和市场变化的影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和岗位不仅变化更加频繁,这些特点和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集中反映在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上,高职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依据,不仅要重点突出,特色明显,能较好地适应本区域行业或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
(三)要形成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设置应服从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区域产业结构所决定,才能使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从生存发展状况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和人才培养都不约而同地力图实现与地方政府及区域产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也出现了职业导向、订单式、模块+岗位、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
(四)要优化整合高职专业设置结构。
区域经济的情况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循环中所处的阶段。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适时地压缩或淘汰衰退专业,稳定和巩固成熟专业,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力争通过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这种专业设置结构的整合优化应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发展大局出发,以稳定高职教育为主体,结合高校优势,明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栾贵勤.区域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P10
[2]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188-195
[3] 伊继东.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基于云南省和谐社会建设的视角,上海:科学出版社,2009,P126-134
[4] 王洛林. 中国服务业开放与发展---特点与区域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P86-102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缘起;发展;缺陷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es and the social trend of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theory about the source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analyzes the existing defects in the process.
Key words: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缘起
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超级大国的经济领先水平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寻求经济发展之路。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是一定范围内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西方国家开始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了生产交换分工、要素自由流动并具有协调机制的有机整体,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初形式。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一体化达到了第一次,学术界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由于研究的重点不同,学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界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至今尚无公认的、明确的定义。1954年,丁伯根(Tinbergen)[1]第一个提出了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他将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引入经济变量自由化是消极一体化;而运用强制的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为积极一体化。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2]发展了丁伯根的定义,将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状态,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指产品和要素的移动不受到政府的任何歧视和限制。
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自由化的基本形式,由于国家之间贸易壁垒大大降低,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Jacob Viner)[3]在《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即完全取消各参与国间的关税,对来自非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随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学术界开始将关税同盟理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理论。维纳认为关税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动态效应以及规模经济、竞争、投资等动态效应,并主要从生产的角度,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说明贸易创造会引起一体化成员国福利的增加,而贸易转移会引起福利的减少。由于不能满足福利的最大化,一些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采用关税同盟的形式产生了相当大的怀疑,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它都被视为次优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另一基本理论是自由贸易区理论,英国学者罗布森(Robson)[4]对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他认为通过消除区内贸易壁垒来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而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是贸易自由区的基本形式。1956年,斯巴克[5]根据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规模经济理论提出了共同市场理论,它是比关税同盟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关税同盟理论和自由贸易区理论假设成员国之间生产要素不自由流动,而共同市场不仅通过关税同盟而形成的自由贸易化实现了产品市场的一体化,还克服了集团内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实现了要素市场的一体化。经济学家西托夫斯基(TScitovsky)和德纽(JFDeniau) [6]提出的大市场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发展了共同市场理论,其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建立大市场可以获得规模经济,从而实现经济利益;二是市场扩大会使竞争激化,进而促成规模经济利益的实现。古典经济学派比较优势学说可以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分工原理,但日本学者小岛清认为比较优势可能导致产业向某国积聚以及长期成本递增和规模经济报酬递减,由此提出了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7]。该理论认为通过协议性分工,两国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可以扩大市场、增加产量、降低成本,但前提是两国工业化水平相当,要素比率差别不大。
随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些学者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及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给予完善和发展。如引入制度经济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分析,奥尔森和佐克豪斯(Olson and Zexhhauser)[8]1966年提出了国际贸易和货币同盟的制度可以被看成一个俱乐部,通过这种体制,俱乐部的成员可以发现并分享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的利益。1982年,富莱希尼和帕特森(Fratianni.M andJ.pattison)[9]提出了一个俱乐部的模型,他认为每个俱乐部的成员都期待净收益最大化,这些净收益不同于单个收益和单个成本,俱乐部的产出在不同的国际经济组织中是变化的。20世纪70年代初,肖分和瓦尔利(Shoven & Whalley)开始运用福利经济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分析,用 CGE 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税收对美国和英国经济的影响, CGE 模型被广泛地运用于不完全竞争结构的贸易模型中对贸易自由化进行事后评估[10]。8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以及成员国相互之间经济增长的关系。如Torstensson ( 1999),Brada 和 Mendez ( 1988),Landau ( 1995) ,Vanhoudt (1999) ,Brodzicki (2003) ,Waltz (1997a, 1997b, 1998) ,Matias ( 2003)通过对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实证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Puga 和 Venables( 1998)、刘力(1999)、刘静(2005)、赵楠(2003)等人还研究了参与不同模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本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1]。
二、主权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主要是针对国家之间的区域一体化问题,对国家之间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有重要的意义,而对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缺乏可指导性。随着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探索,我国学者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从更为普遍的角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进行研究,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
孙大斌[12]认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具有地缘关系的省区之间、省内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为谋取发展而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调节,形成一个不受区域限制的产品、要素、劳动力及资本自由流动的统一区域市场的动态过程。其目的是在区域内实行地区合理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联合体共同繁荣。张佑林[13]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可概括为: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统一基本方略、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发展政策、进行资源整合等措施,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耗损,如城市建设、恶性竞争、行政壁垒,保证本区域内部各个方面运转有序、分工科学、扬长避短和合作共赢,并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整个区域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对外更具竞争力。孟庆民[14]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为:不同的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为了生产、消费、贸易等利益的获取,产生的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演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状态与过程、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潘永江认为,一体化中重要的是城乡一体化。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整体,建立和形成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合理流动的统一的经济体系。建立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赖、城乡差别很小的城-镇-乡有机联系的社会网络体系,在一定社会范围和行政区划的城乡一体化,并不是一样化,不意味着变乡为城或变城为乡,而是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不会自然而然形成,也不在朝夕之间完成,它是一个很长的发展建设过程,关键是生产力发展水平[30]。
(二)形成机制
1、市场机制。覃成林[15]认为,在宏观层而上,一体化通过更加畅通的市场调节和一体化组织的内部协调,能够促进区域之间更有效地开展区域专业化分工,减少相互之间的无效竞争。因此,经济一体化区域之间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是协调机制的基本内容,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首要条件。协调机制主要分为市场协调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王瑛[16]以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市场机制:一是商流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二是产业转移的“多赢”合作;三是区域分工协作的专业化生产;四是自由市场的贸易一体化。
2、政策机制。李建勇[17]认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建立政府协调机制,首先应该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其次,政府职能应规范化和法律化;建立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最后,建立跨区域的协作组织。周国华[14]等人认为政策机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政策;户籍政策及行政区划调整。3、投资、规划机制。周国华[18]等人采用关联分析法对区域经济的投资机制进行研究,得出国有经济仍在区域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民间投资正日益成为区内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孙大斌[12]从产业规划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动力机制,认为产业组群化必然导致区域间存在区域分工;产业梯度转移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多赢”的合作动力;产业融合化发展趋势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产业生态化发展可以解决工业化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夏丽萍[19]对长三角经济圈进行分析,认为新经济产业是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咨询等高等级服务业以及基础产业。
4、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在现行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下,各地政府都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由此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使得制度化的合作机制难以形成[20]。李建勇[17]认为利用行政手段控制利益冲突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通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来制定科学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政绩考评制度,并总结了政府绩效的评价方式和程序。
5、利益补偿机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一体化过程中必然影响部分地区的经济利益。李瑞林、骆华松[21]认为对于政府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带来的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如果合作后,双方的福利大于合作前的福利水平,但一方福利水平的提高小于另一方,那么另一方往往会采取政治抵制,只有在合作双方的福利水平共同提高的情况下,双方才可能积极合作。经济一体化并不是对所有地区搞平均,对于经济利益受损或暂时由于一体化的实施而延缓了经济发展速度的地区应该以多种形式给予利益补偿。
6、立法机制。李建勇[17]探讨了如何利用立法机制来平衡利益冲突,防止利益冲突的发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利用司法制度来解决区际利益冲突的可能和方法。首先建立规范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法律体系,其次利用法律约束地方政府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包括宪法、财政管理体制的立法以及约束地方政府不正当竞争的立法。
(三)形成路径
随着城市功能的重构,政府职能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产业结构及空间形态的调整,城市的功能空间已由原先的一个“点”,发展成为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面”,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态势,其空间范围或影响范围在客观上构成了由中心城市及周边城镇相结合的都市圈,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空间单元。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都市圈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在我国发展区域经济的实践过程中,都市圈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载体和基本模式。都市圈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临接城镇组成,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并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以实施有效管理的区域[22]。都市圈是一个以经济联系、社会联系以及生态联系为核心形成的一体化的区域,往往不是一个完整的行政地域单元。因此,推进都市圈发展和都市圈一体化进程还有赖于跨地区、跨地方政府的协调与合作。对于都市圈的形成,张伟[18]、高汝熹[23、24]、李璐、季建华[25]等人从都市圈的空间范围、界定标准、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袁家冬、孙振杰等人[26]从空间结构上将都市圈分成核心圈、外围圈、机会圈三个圈层。董晓峰[27]提出都市圈发展四阶段划分观:雏形期、成长期、发育期、提升期。彭际作[28]根据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进程,总结了空间结构具有的四个阶段性表现:中心指向型(极核型);中心-周边双向指向型(点轴型);水平网络化(多核多中心型);社会经济联系(一体化的社会经济实体)。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缺陷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源于关税同盟理论,将西方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的非关税壁垒等理论引入该模型,形成并发展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大多是借鉴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从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形成机制、基本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发展。但是,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受国际关系、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等影响较大,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等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理论基础,对国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并不完全适用。
第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本身有待完善和发展。从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到如今欧盟、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和必经的过程,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本身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大量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进行研究大多是定性分析,远未达到定量化和规模化的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更多的是实现了局部均衡,而没有达到一般均衡;一国参与经济一体化组织后得到的利益或成效评估还不够具体等问题。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形势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理论研究除了对基本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还涉及到产业经济、战略经营、社会福利等更多的领域。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还需要致力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之间贸易协议的制定和贸易条件的改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地区之间的比较以及区域一体化程度测量指标的构建等方面。
第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存在局限性。目前已相对成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更多地是从发达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角度进行假设,即实行的是完全的市场经济理论。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或者计划经济,其参与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动机和模式都与发达国家不同。如欧盟是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功实践,其一体化程度和规模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的一体化模式,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更复杂,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国际上一些学者对有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了探索,但在实践层面上还应进行深入的研究。如库马塞尔的“大国”模式理论;约翰逊等人的公共物品与公共偏好变量理论;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小岛清的“雁形模型”理论;以及李斯特的发展中国家(较落后国家)“小国”模式的经济一体化理论等[29]。
第三,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还不成熟。主权国家内部各地区虽然没有关税壁垒,但是各种非关税壁垒或障碍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再加上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治环境和经济政策的不同,国内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差异。就我国的情况来说,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还相当薄弱,没有形成体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论述,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机制还不够全面和具体,市场机制的建立、宏观政策的调控、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还处在探索阶段;区域经济的形成路径应该根据各区域区位因素、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策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模式,对都市圈理论还应进一步完善;在研究方法方面,定性研究较多,而定量研究较少,缺乏具体全面的指标评价体系。
四、结论
不论是国家之间还是国家内部各个地区之间,由于都存在阻碍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因素和经济障碍,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必须打破现有的模式,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源于国际贸易的关税同盟理论,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该理论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对地区以及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由于国际间的“一体化”理论与主权国内“一体化”理论存在重大差别,故而借鉴价值十分有限。在主权国内的不同地区之间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具有多样性,国内相关研究没有形成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实践证明,加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是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必经之路,我国应借鉴国际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创新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Tinbergen,J.(1954)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Amsterdam: Elsevier.
[2] Balassa, B. (1961)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HomewoodIrwin.
[3] Viner, J. 1950. The CustomsUnion Issue.New York: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4] 罗布森.国际一体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5] 张幼文.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程(M).学林出版社,1999:12(162).
[6] 梁双陆,程小军.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J]. 经济问题探索, 2007(1) .
[7] 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 345 - 351.
[8] Olson,M and R,Zexhhauser. An Economic Theory of Allianc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6.
[9] Michele Fratianni andJohn Pattis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a world of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The World Economy. 2001 Vol.24 No.3
[10] 刘志伟、王东峰、刘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2).
[11] 唐宜红、王微微.区域经济一体化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本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07.2
[12] 孙大斌.由产业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J].国际贸易探索,2003,19(6):71-74.
[13] 张佑林.长三角经济过度竞争剖析[N].经济学消息报,2004-3-5.
[14] 孟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 [J] .开发研究:2001(2).
[15] 覃成林,郑洪涛,高见.中原城市群经济市场化与一体化研究 [J]. 江西社会科学, 2005(12).
[16] 王 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J].区域经济, 2005(11):144-145.
[17] 李建勇.中国省级政区行政冲突机理分析及其应对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8] 周国华,唐承丽,朱翔.长株潭城镇体系的形成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3):16-20.
[19] 夏丽萍.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目标构想[J].北方经贸, 2005(11):30-32.
[20] 段志强、王雅林.区域一体化的瓶颈在于行政管理体制[J].中国行政管理 , 2006(7).
[21] 李瑞林、骆华松.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7(1):52-57.
[22] 张 伟.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其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2003(6):47-50.
[23] 高汝熹,罗明义.城市圈域经济论[M]. 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8.
[24] 高汝熹,罗守贵.论都市圈的整体性、成长动力及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J].现代城市研究.2006(8):5-12.
[25] 李璐,季建华.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2):109-111.
[26] 袁家冬,孙振杰.基于“日常生活圈”的我国城市地域系统的重建[J].地理科学,2005(1):17-22.
[27] 董晓峰,史育龙.都市圈理论发展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0): 1067-1074.
[28] 彭际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以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5):29-3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理论分析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教育规划项目:“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10010)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0日
一、引言
我国学术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界定并不一致,大多是从高等职业教育涵盖范围(即外延)、高等职业教育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或目的进行界定的。如,“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能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是技术实施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实施技术作为其知识的主导框架;高等职业教育以实例和课题为组建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方式;高等职业教育以情景模拟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还有就是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得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由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实施的旨在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高等教育称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说,高等教育阶段是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教育。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的两个类型,当然有衔接有沟通,不是层次上的差异而是类型上的差别”。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类型的教育。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年16号文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
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上,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区域经济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区域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它在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引领区域经济等方面都是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它的生命力在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服务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结构调整的内涵、规模、专业类型和层次差别等。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关系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来源。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不是来自教育内部,而是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纵观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应用开发型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日本和美国为例。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非常发达,近半个世纪以来,形成了多层次、开放性、适应日本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是:整个体系由短期大学、专修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等多样化教育机构组成。日本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实践型技术人才为根本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已形成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文化教育,适应时展的要求。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日本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建立了包括社区学院、技术学院、区域学校和工业管理学院等在内多层次、多种类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这些高等职业院校不仅为美国培养了大批技术性人才,而且也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二)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依附性,是培养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群体的摇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区域科技结构决定了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区域科技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关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未来社会是区域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经济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积极应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适应中提高发展能力,以办学特色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理论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基本理念。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而区域经济是遵循着非均衡的轨迹发展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也将通过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在明确的分类指导下,以发展求突破,以期与经济社会形成双向适应拉动的态势,直接融入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设定,是通过非均衡的发展途径,达到相对均衡的发展目的,教育均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中求均衡,资源配置不仅仅是单线的“锦上添花”,更是要统筹的“雪中送炭”;另一方面要注重非均衡发展中的增长极。就经济现象而言,如果存在一个经济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位于这个区域空间中的某个引领性或推进性的发展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在一个区域空间,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往往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这些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辐射并扩展,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由点而面的关键的拉动作用。教育也有相同的现象,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增长极。一定意义上,鉴于社会需求的直接性和急迫性,高等职业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实验区。鉴于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度,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地区其他教育而言,可以成为高教强省、高教强市的首选点和增长点;鉴于政府积极引导投入和社会广泛响应支持,国家和省市二级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对于全国高职院校而言,可以成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样板和辐射点。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外部关系规律。外部关系规律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关系规律。它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而言的,其简单表述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受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二是要为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着紧密的、直接的联系。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化是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主动适应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对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做出敏锐的反应,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专业设置、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就某一所高职院校而言,它不仅要注意研究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等职业教育技术优势相匹配的技术市场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相关联的行业经济的变化,而且要特别注重高等职业教育所处的周边关系,尤其是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和媒介关系的处理。高等职业教育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义不容辞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与高校有着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全息结构。全息结构是一个由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子系统(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人力再生产、自然再生产)构成的“四位一体”的空间网络结构。它的主要特征是,任何一个微观子系统的内在结构都反映出宏观大系统的一般结构特征。我们可以把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力生产三个系统简化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事知识和技术生产的科技活动,科技活动既为经济活动提供知识与技术,又为教育活动提供新的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教育活动是人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活动为经济活动输送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科技活动提供科技人才,科技反过来又成为教育活动的知识源泉。教育、经济、科技三者密切配合,互相促进,在整个人类活动系统中同时并存,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同样具有全息结构的特征,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城市不同层次级别的系统中都包括这三个系统。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系统,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区域内的教育、经济、科技的互动作用。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必然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并行发展与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获得最佳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教育方针。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二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层次、一个目的,而后者则是前者的一个方面、一条途径。教育必须与生产相结合,则要求教育发展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即要求学校恰当地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迫使高等职业教育要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和地区发展的新路子。而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就是其本身发展所能够实现的合理的途径。
(五)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动力机制。教育的动力机制是系统地、综合地起作用的,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发展往往由几组对应的关系相互作用拉动或推动,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反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愿景与政府政策法规保障,行业质量要求与院校开放办学,社会尊重人才、尊重技术与院校改革创新。从分析的角度看,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部拉力有相关的两端,即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能级提升的直接动力和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的主导动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行业企业的需求催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政府则根据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水平、区域特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通过行政调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财政投入标准,规范院校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和规模,引导高等职业教育适时对路健康地发展;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部推力也有相关联的两端,即高职院校为生存而自发应对与为发展而自觉做强的内驱动力和社会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感召动力,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作为教育事业而存在的。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服务能级提升和新技术开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第一线的技术人才。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也是高职院校的价值追求。同时,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对接,学校多元化的办学路径与精致化的办学业绩会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赢得社会的赞誉,反过来促使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六)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特定方式。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补偿性特征,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起点较低,为弥补我国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差距,在一个时期内采取了急剧的快速的增长方式:当高等职业教育的增长达到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基本相当时,补偿性增长就会逐渐转化为适应性增长,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和自身逻辑可持续地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补偿性发展阶段需要过渡性对策,逐步迈向适应性目标。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方式,是在补偿性增长的方式下,采取延用适应性增长方式的目标思路,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处理好高等职业教育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充分考虑区域对于发展程度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度超前但不盲目拔高,面向需求但不急功近利,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警系统,避免出现投入过度不足、人才结构失衡和人才过剩等现象;二是处理好高等职业教育数量规模与教学质量的互促关系,加强教学资源的统筹和师资队伍及教学条件的配置,降低稀释效应,最大限度化解质量代价;另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后发性特点,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起步较晚,但可以具有后发优势。这一优势在于:立足类型教育的改革,实施赶超战略,产生蛙跳效应,特色的类型的赶超战略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可行选择。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是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建成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路径是融合社会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充分强调建设主体作用,力求通过学习模仿创新实现追赶目标,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就是后发赶超的典型范例。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旅游业 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聚集效应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以地区内不均衡发展为基础主张,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区位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或产业带动,主张选择这些地区或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①先导产业增长;②产业综合体与增长;③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
二、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10月,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成都召开,川滇藏三省区在会上就发表了携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合作宣言,旨在将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包含了四川、云南、的大部分旅游区,三省区目前正在建立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藏三省区将在各自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重点将实施对旅游区范围进行总体规划等问题,并对“香格里拉”区域内的旅游区功能、基础资源、生态环境、产业选择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选择重点地区先期发展特色旅游,联合推荐促销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
据悉,2002年云南省旅游部门率先抛出“橄榄枝”,欢迎四川、等省区联手合作保护和开发香格里拉,四川省目前已率先投资49.3亿元打造川滇两省内交界处的旅游景区,并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则通过去年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与云南在“茶马古道”的开发上进行了尝试,出台了“大香格里拉”计划。区域联合开发香格里拉的框架已经形成。2001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成了滇川藏三省区“大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催热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香格里拉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去年香格里拉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0.3亿元。而迪庆州接待游客数量5年内从几十万猛增至200多万人次。香格里拉县去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
三、 结合增长极理论分析旅游业对“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拉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朝阳产业,任何单独的旅游企业或者单独的景区都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是由一连串横向联系的企业构成的产业链,能为旅游者提供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到全套景点组合。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条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香格里拉”区域内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的发展。近一年来,自治区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境内,投入了6000多万元,对昌都强巴林寺旅游基础工程、八宿县然乌湖旅游景区等风景区进行的重点建设,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形成功能齐备、运作有序、服务规范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云南省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境内,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旅游服务站、小中甸扎文化生态苑安、德钦县佛山乡老西集镇市政容貌以及德钦县弦子节庆广场;昌都地区评审了2家三星级的宾馆、1家二星级的宾馆和8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创办了地方性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在旅游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等传统文化娱乐节目,促进旅游企业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经营体系的建立。
(2)创造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培养。目前,三省区已开通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互联网旅游信息服务,以“香格里拉”命名的旅游服务网站就有10多个,大大方便了广大旅游者。一年来,三省区相互协作,加强了旅游人才的交流,自去年5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局为自治区培训了100名导游,为昌都地区培训了民族旅游管理人才10名。同时,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外来旅游人员的增多,丰富了当地的知识文化,带来先进的技术理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3)带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作用和明显的关联带动功能,尤其适合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旅游业还是一个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让世界了解本地,让本地走向世界”的“先导产业”,是吸引境外人士来本地的主渠道,也是吸引外商从事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经济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性,决定了旅游业不仅应当是该区域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而且在带动本区域对外开放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香格里拉区域以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来带动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是本区域应该走的最有效的途径。按照增长极理论由点带面,由局部带动整体的原则,在打通香格里拉旅游小循环的基础上,尽快把分布在川滇藏各个区位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串通起来,构建大香格里拉的旅游大循环,以形成对外旅游的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走生态旅游之路,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积极培育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曾德超.增长极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2).
关键词:区域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经济理论 经济政策引领 保障机制 经费倾斜 特殊津贴 培训经费
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加快,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有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发展在整体上逐步趋于均衡,但区域之间的教育均衡仍呈现起伏不定的变化态势。[1]基于此,决策层将“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政策的提出是诸多逻辑的沉淀。
本文重点研究经济理论引导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经济逻辑: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切入点
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移植于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具体来说,公共产品理论中对公共产品的界定、分类以及特征分析;资源经济学理论中对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以达到市场供给与需求相对均衡的研究;教育经济学理论中对人力资本的探讨等等,在以公平逻辑为前提的基础上,将这些经济学中的经典理论植入教育领域,以此为切入点,在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经济逻辑。
(一)从公共产品“需求差异”到“转移支付”
在经济学意义上讨论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是其经济逻辑的出发点。义务教育是属于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学界对此并未达成共识,但可以肯定的是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公共产品理论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两大类,而公共产品最显著区别于私人产品的两大特征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我国的义务教育从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角度来看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制度,其强制性和免费性的特征表明从理论上来讲,一个人接受了义务教育并不排斥其他人也同时享受义务教育,而且也不存在因某人未支付费用而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的情况。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义务教育表现出纯公共产品属性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我国现阶段的义务教育,各个学校受地理位置、办学历史、经营管理能力、教师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学生容量,质言之,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不可能为零,这样只能归为准公共产品。
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的义务教育受“就近入学”政策的影响,其受益范围必定局限于特定的区域空间,不同区域差异明显,对义务教育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千差万别,这就表现出地方公共产品的特性。“公共物品的特性构成了集体选择的存在理由。”[2]在现代社会,义务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其社会收益明显大于个人收益的特点以及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必须由政府充当义务教育供给的主体;另一方面,其地方公共产品的特性造成了区域的“需求差异”,再加上信息分布的差异,决定了应当由基层政府承担义务教育实际的供给服务。然而仅仅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来支撑义务教育的供给必然会反映出因财政能力差异而造成的不同地区义务教育供给水平和质量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区域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经济逻辑。然则,正如前面所述,我国现阶段的义务教育既具有全国性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也具有地方公共产品的属性,这就意味着义务教育的供给必须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多级政府共同承担,中央政府主要负责财政上的支持,而地方政府主要提供更贴近于当地人民教育需求的服务,而考虑到地方财政能力差异以及财政投入不均衡是我国区域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中央或上级政府给予补助或转移支付是当前世界各国为实现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均衡化,进而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采用的常用手段。
(二)从“资源优化配置”到“供求相对均衡”
在资源经济学中有这样一个认识,人类的资源是稀缺的,而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这里的稀缺并不仅仅指某样东西数量稀少,而应该这样解释“稀缺的意思是欲望及其可行性之间的关系”[3]也就是说资源的稀缺是相对于人类的欲望而言的。在这种资源有限与人类无限欲望的矛盾下,要如何将这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中,以达到市场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均衡,经济学中的资源分配理论就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而正如舒尔茨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所说“一种错置的资源就无异于配置的是一种低生产率的资源”[4]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资源的配置率为核心,在经济学中一般用“帕累托最优”来衡量经济效率,即资源配置处在某种状态下,不可能通过重新组合,让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差,这种配置状态被认为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然而在现实中绝对的“帕累托最优”并不存在,存在的是在现实条件约束下以“帕累托改进”为途径追求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最优配置。
教育的均衡发展与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样以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为核心。早在1997年范先佐先生就谈到“在教育资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在不同子系统之间进行分配,以期所投入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尽量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需求,以求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5]义务教育资源同一般社会资源一样,相对于人们需求的无限性具有稀缺性的基本特征,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义务教育资源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但义务教育资源特有的投入产出复杂性、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所具有的较强外部性、投入回报的迟效性和长效性等决定了不能仅仅依靠“帕累托最优”来衡量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另一方面,公平和效率始终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两个基本价值坐标,与经济学中追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目的不同,义务教育的均衡应将教育公平作为追求效率的前提。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不均衡,因此,作为义务教育资源核心投资主体的政府,必须以确保每个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为前提,结合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逻辑,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高配置效率,最终达到义务教育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均衡。
二、以经济理论为切入点,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就是要平等地对待相同的,有差别地对待不同的,对弱势群体进行补偿。建国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我们国家不仅从教育基本资源、基本条件等方面给予了薄弱地区同等对待,还从经费投入、政策制定、教师发展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倾斜。但仍可以看到,在我国辽阔的幅员上,各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仍存在明显差距。
因此,以经济的理论指导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政策的引领。国家、地方要继续在政策制定上给予指导和要求,特别是经济政策,有政策纲领,才有行动的依据,也才有行动督导的依据。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能促动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认真落实教育均衡,认真缩小区域义务教育的差别。
二是建立省级统筹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保障机制。根据“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体制,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主要由县级财政负担。这样,不同区域教师绩效工资高低,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悬殊差距,中西部以农业为主的县财政能力薄弱,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强,这样,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差距必然拉大。只有通过省级统筹,使全省范围内的教师实现工资福利大体均衡,才能有利于艰苦边远不发达地区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三是经费的优惠和倾斜。要创新经费投入机制,在经费的投入中,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基础,创新不同的投入机制。通过投入的不同,缩小区域义务教育在教师、设备设施、教育经费投入上的巨大差别,促进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重点和非重点学校的均衡发展。其次,要极大提高薄弱区域教师的待遇。薄弱区域,一般都存在地理环境的劣势,工资待遇的低少,为确保教师留得住,请得进来,应拓展教师供给渠道,加大教师供给,工资福利、住房、发展环境和机会等方面对薄弱区域教师更大的优惠和倾斜。
四是大幅提高艰苦边远地区农村教师津贴。目前,边远、贫困地区教师津贴普遍偏低,公务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是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而农村教师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主要是由县级财政负担,保障程序大不一样。为此,国家要建立和提高艰苦边远地区农村教师津贴,并根据偏远程序、人文环境、经济和财政状况设定一个系数,实现越艰苦特殊津贴越高,从而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到艰苦地区任教,从而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五是增加薄弱地区教师的培训经费。“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师资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需要教师有相应的知识去运用,新的教学内容也需要教师先去学习和理解,教育的优先发展依赖于教师水平的先行,教师需要通过定期“充电”来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师资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国家始终将师资培训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并严格落实到教育管理和经费保障的各个环节中。但是,由于艰苦边远地区,优秀的教师不愿进来,留下的教师整体水平不及优势地区的教师,所以,增加薄弱地区教师的培训经费,让这些教师有更多的“充电”,有更多的学习培训,无疑对促进区域教育均衡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翟博,孙百才.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12,(5):30.
[2]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M].王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5.
[3]C・E・林德布鲁姆.市场体制的秘密[M].耿修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