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的发展变化范文

乡村的发展变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14 11:14: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乡村的发展变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乡村的发展变化

篇1

关键词:郊区化 大城市边缘区 乡村变迁

Abstract: China since the 1980s, Beijing, Shanghai, Shenyang and other cities have appeared the phenomenon of suburb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phenomenon of suburbanization in China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urban population shift to non-urban areas from the central city. These non-urban areas are major cities of the towns and villages of the marginal zone. Edge of Metropolis as a special kind of geographical space, it’s nature is different from a typical city, there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ypical rural middle groun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uburbanization to metropolitan fringe area vill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urbanization. Explore a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mote harmony and unity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Keywords: Suburbanization Edge of Metropolis Rural change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郊区化

1.1 郊区化的概念

城市郊区化,是一种分散型城市化,不是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历史过程,而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扩散过程。城市郊区化阶段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阶段,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使得居住和工业用地到主城区以外寻找空间,于是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郊区化浪潮。从这一时期开始,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交通拥挤、污染等问题严重;反之,乡村的基础设施逐渐的完善,环境质量较高,乡村与城镇的发展迅速,城乡之间存在的这些差别形成了一种自然的驱动力——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和小城镇流动,人口迁移的空间层次拉大,从而出现逆城市化趋势,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新现象,也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产物。

1.2 我国城市郊区化的特点

1.2.1 政府与市场运作共同推动城市郊区化进程

在中国城市郊区化的初期阶段,主要推动力源于政府,政府对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起支配作用。除此之外,政府还通过制度创新作用于城市郊区化进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了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具体是改变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不利于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流动的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打破过去僵化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市场准则和经济规律配置生产要素,让各种经济要素和人口能够根据比较利益选择自由流动和集聚,达到有效组合,促进经济的规模化与高级化,进而推动城市郊区化的进程。

1.2.2 工业郊区化先于人口郊区化

国内大城市主要表现为产业不断向郊区城镇迁移、新兴产业中心将会更多的集中在城市离心力较强的区域。在产业结构调整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推动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大城市边缘区及近郊区出现了一大批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乡镇工业园区。随着工业外迁先行郊区化,人口、商业与办公等逐渐向郊区迁移。制造业虽大量向郊区迁移,但郊区生活基础设施与便民服务业未能同步跟上,居民尚未具备长距离通勤的条件,多数居民不愿意向郊区迁移,导致了我国郊区化进程中时序因果链的颠倒和断裂,工业郊区化未能有效地拉动人口向郊区的迁移,而人口郊区化的滞后又进一步阻碍了商业郊区化的发展。

1.2.3 建设过度扩张,土地资源占用和浪费现象严重

由于外来人口定居的随意性,我国的城市郊区化出现部分城市像“摊大饼”似地向外蔓延、扩张的现象,造成土地的粗放式利用,侵占周边的农田、生态用地以及非建设用地,造成农业空间减少,大量的生态空间受到蚕食,绿色空间逐渐受到消失的威胁,生态容量和空间环境质量恶化和降低,造成郊区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也热衷于建造低密度、独立式的花园别墅和高级度假村,这类高档住宅与我国城市居民的一般收入消费水平差距太大,住宅空置率居高不下,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建设资金,而且使我国的城市土地供应日趋紧张和不足。

2、郊区化下城市边缘区乡村变迁的主要表现

2.1 社会生活关系的重组

大城市边缘区的村落中本地居民占多数,暂住人口比重一般低于本地居民,但随着郊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中,村落居民的职业构成复杂多样,尤其是暂住人口的来源、经历、从业动机差异较大,主要有农民、工人、个体户、出租房户等职业类型,农村原本三代同堂的生活方式逐渐被取代。随着郊区化现象日益明显、城市边缘区区位优势的凸现,城市人口正流向城市边缘区的乡镇,乡村人口及社会关系发生了重组。

2.2 经济形态多样化

大城市边缘区村落处于城乡过渡区,除了传统的农业外,工业、服务业都长足发展而且其在村落经济中比重在逐年上升。村落的集体经济发展迅速,利用自身区位和土地优势,自办产业、建市场、开店铺等。村落集体收入构成已不仅是单一的农业,而是逐渐形成了土地出租收入、村办企业收入、物业收入等几大块。集体经济的多样化使得村民的收入构成也有了变化。集体经济的股份分红、租金收入等逐渐成为村民收入的大头。总之,村民的经济收入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大城市的收入水平还有一定距离。

篇2

关键词:海岛;内陆; 幼儿; 体质; 饮食结构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513-03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itution and Diet of Children of

3~6 Years Old in Island Areas and Inland Areas

CHEN Hua

(P.E. Department, Hangzhou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8, Zhejiang, 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a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itution and diet of children of 36 years old, both in Zhoushan (island area) and Jiaxing (inland area). The study reveals as follows. The island children are comparatively taller and slenderer while the inland ones stouter. The urban and rural island children score higher than their inland counterparts on equilibrant, flexibility and coordination. Compared with the island children, inland ones are better on pliability and speed, urban male's upper limbs' strength and spring capacity, and rural female's spring capacity. The different regional diets (islanders prefer fishes and shrimps while inlanders meats) result in the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nutritiontaking and the differences in figures and constitution.

Key words: island areas; inland areas; children; constitution; diet

目前国内有关幼儿体质调查研究虽有报道,但幼儿体质地域特征与饮食结构的相关研究却未见报道。为此,本文根据2005年舟山海岛地区和嘉兴内陆地区3~6岁幼儿体质调研的基本数据,以及1998-2005年舟山海岛地区与嘉兴内陆地区城乡居民年人均主要食物消费量,通过对海岛与内陆地区幼儿体质地域特征与饮食结构进行比较研究,试图揭示地域性饮食结构对幼儿体质的影响,为国民体质监测研究和幼儿营养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浙江省舟山海岛地区和嘉兴内陆地区城市、乡村3~6岁幼儿人群中分别随机抽取研究对象1 100人和1 869人,要求出生并一直生活在本地区,连续在其它国家和地区生活时间短于半年者。受试者不分民族,身体健康,无生理缺陷,能从事一般运动。

其中海岛地区男560人,女540人,农村548人,城市552人,3岁230人,4岁278人,5岁310人,6岁282人;内陆地区男938人,女931人,农村931人,城市938人,3岁457人,4岁474人,5岁468人,6岁470人。

1.2研究方法

1.2.1体质测量标准方法

采用《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测试项目为中国幼儿体质测试标准规定项目。

1.2.2数据处理方法

应用SPSS软件(SPSS10.0软件包)处理所有数据,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2结果与分析

2.1海岛地区与内陆地区3~6岁城乡男女幼儿体质的地域特征

依据2005年舟山海岛地区、嘉兴内陆地区国民体质3~6岁幼儿体质监测基本数据,经统计处理得表1。

2.1.1海岛地区与内陆地区3~6岁城市男女幼儿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地域差异

从表1得知,舟山海岛地区城市男女幼儿胸围、肩胛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及男幼儿坐高、体重指标均值低于嘉兴内陆地区城市男女幼儿,但男女幼儿上臂皮褶厚度指标均值高于嘉兴内陆地区城市男女幼儿,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舟山海岛地区城市男女幼儿走平衡木、坐位体前屈、男幼儿网球掷远指标均值低于嘉兴内陆地区城市男女幼儿,但10m折返跑、男幼儿双脚连续跳指标均值高于嘉兴内陆地区城市男女幼儿,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2.1.2海岛地区与内陆地区3~6岁乡村男女幼儿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的地域差异

从统计结果显示,舟山海岛地区乡村男女幼儿胸围、肩胛皮褶厚度及男幼儿腹部皮褶厚度指标均值低于嘉兴内陆地区男女幼儿,但男女幼儿上臂皮褶厚度、乡村女幼儿体重指标均值高于嘉兴内陆地区城乡女幼儿,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舟山海岛地区乡村男女幼儿走平衡木、男幼儿网球掷远指标均值低于嘉兴内陆地区乡村男女幼儿,但男女幼儿双脚连续跳、男幼儿10 m折返跑、坐位体前屈指标均值高于嘉兴内陆地区乡村男女幼儿,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2.1.3城市与乡村地区3~6岁男女幼儿克托莱指数的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城市幼儿的各项指标和营养状况明显好于农村幼儿。人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的成长环境、营养、医疗卫生和体育锻炼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这些后天影响因素都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为幼儿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一般调查显示2005 年城镇人均收入是乡村的3.2倍。受经济收入的制约,城市幼儿的生活环境、营养、医疗卫生、体育锻炼等条件都好于乡村幼儿。我们的调查结果 也证实了这一点。

表2城乡男女幼儿身体匀称度(克托莱指数) 情况

海岛地区与内陆地区城乡居民饮食结构的地域特征

依据1998~2005年舟山海岛地区与嘉兴内陆地区城乡居民年人均主要食物消费量(2005年舟山统计年鉴、嘉兴统计年鉴),经统计处理得表3。

从表3得知,嘉兴内陆城乡居牛羊肉、家禽、城市居民粮食、干鲜瓜果、乡村居民蛋类年人均消费均值高于海岛地区,鱼虾类年人均消费均值低于海岛地区,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反映了海岛地区与内陆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差异,致使两地区自然产品、物产和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量的不同,从而导致海岛地区与内陆地区的饮食文化和饮食结构的差异。

表3海岛与内陆地区城乡居民年人均主要食物

2.3海岛地区与内陆地区地域饮食结构与3~6岁幼儿体质的关系

2.3.1海岛地区与内陆地区地域饮食结构对3~6岁城市男女幼儿体质的影响

嘉兴内陆地区与舟山海岛地区城市居民饮食结构存在地域差异,内陆地区饮食结构中畜、禽肉、粮食、干鲜瓜果类食物消费量明显高于海岛地区,海岛地区饮食结构中鱼虾类食物消费量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但从两地区城市男女幼儿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发展变化显示:嘉兴内陆地区城市男女幼儿胸廓宽度和厚度、体内脂肪含量、男幼儿体重、躯干长度均大于海岛地区幼儿,幼儿身体形态相对较结实,其男女幼儿柔韧性、灵敏性、男幼儿上下肢、腰腹肌力量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好于海岛地区幼儿。海岛地区幼儿上臂脂肪含量大于内陆地区幼儿,幼儿身体形态相对较瘦长,但男女幼儿平衡能力好于内陆地区幼儿。然而,从两地区城市居民饮食结构与城市男女幼儿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的差异中发现,地域饮食结构差异与两地区城市幼儿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发展变化存在相关。鱼虾、畜、禽肉、粮食、干鲜瓜果是人类饮食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生长发育获取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基本来源。但从两地区城市居民饮食结构的差异中显示,鱼虾和畜、禽肉与两地区地理环境呈高度相关的地域性食物,也是两地区饮食结构地域差异最明显的食物。嘉兴内陆地区城市居民饮食结构,对城市幼儿体格发育,以及柔韧性、灵敏性、力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也发现内陆地区饮食结构对城市女幼儿身体素质影响并没有城市男幼儿明显,但内陆地区城市居民饮食结构相对海岛地区而言较为合理。

2.3.2海岛地区与内陆地区地域饮食结构对3~6岁乡村男女幼儿体质的影响

嘉兴内陆地区和舟山海岛地区因城乡经济状况的差异,乡村居民饮食结构中各种主要食物消费量均比城市居民少,但两地区乡村居民饮食结构的地域差异较明显,内陆地区乡村居民畜、禽肉、蛋类食物消费量明显高于海岛地区,鱼虾类食物消费量明显低于海岛地区。然而,两地区乡村居民饮食结构的地域差异对男女幼儿体质的影响,与城市居民饮食结构对男女幼儿体质的影响有所差异。两地区乡村男幼儿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海岛地区乡村女幼儿身体素质发展变化与城市男女幼儿相似,但海岛地区乡村女幼儿身体形态、内陆地区乡村女幼儿身体素质发展变化与城市女幼儿有所差异。嘉兴内陆地区乡村男女幼儿胸廓宽度和厚度、肩胛皮褶厚度、男幼儿腹部皮褶厚度、躯干长度均大于海岛地区幼儿,男幼儿身体形态相对较结实,其乡村男女幼儿下肢力量、协调性、男幼儿上肢、腰腹肌力量、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好于海岛地区幼儿。舟山海岛地区乡村男女幼儿上臂脂肪含量、女幼儿体重高于内陆地区幼儿,男幼儿身体形态相对较瘦长,其乡村男女幼儿平衡能力好于内陆地区幼儿。同样也发现内陆地区饮食结构对乡村女幼儿身体素质影响并没有乡村男幼儿明显,但内陆地区乡村居民饮食结构相对海岛地区而言较为合理,其更有利于促进乡村幼儿的生长发育。

3结论与建议

1) 舟山海岛地区和嘉兴内陆地区幼儿体质整体状况良好。统计计算的各项指标的平均值, 可作为本地区幼儿体质测试和研究的基础值。建议: 为全面了解浙江沿海地区学龄前儿童的体质特征, 尤其是掌握3~6 岁儿童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现状, 应建立学龄前儿童监测指标体系,为今后的追踪测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并为制定增强幼儿体质的各项措施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2) 嘉兴内陆地区与舟山海岛地区3~6岁幼儿身体形态特征存在地域差异,内陆地区幼儿胸廓宽度和厚度、体内脂肪含量、男幼儿躯干长度均大于海岛地区幼儿,幼儿身体形态较结实;海岛地区幼儿上臂脂肪含量大于内陆地区幼儿,幼儿身体形态较瘦长。3) 内陆地区城乡男幼儿上下肢、腰腹肌力量、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城市女幼儿柔韧性、灵敏性及乡村女幼儿下肢力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好于海岛地区幼儿;海岛地区城乡男女幼儿平衡能力好于内陆地区幼儿。4) 城市幼儿的锻炼条件和营养状况明显好与乡村,说明体育政策应继续向农村倾斜政府在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同时,应加大乡村体育设施的投入,并且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乡村儿童都能充分地认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5) 嘉兴内陆地区城乡居民饮食结构对城乡女幼儿身体素质影响并没有城乡男幼儿明显,但内陆地区城乡居民饮食结构相对海岛地区而言较为合理,其更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 陈华,许为栋,黄永良. 浙江海岛地区与内陆地区3~6岁幼儿体质比较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5):27-29.

[2] 蔡东联. 营养卫生学[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5.

[3] 邢文华.体质测量与评价[M].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5.

[4] 陈明达,于道中.实用体质学[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5] 黄家尧,黄韶颜. 幼儿营养与膳食[M]. 北京:心理出版社,2000.

[6] 季成叶. 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 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课题组.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8] 舟山统计信息网. 省略/info/.

[9] 嘉兴统计信息网. jxstats.省略/.

投稿日期:2006-03-15

篇3

经济指标反映榆阳巨大变化

经济指标最能直观地反映出当地经济的发展变化。有这样一组数据为我们展示出榆阳区的发展变化:2001年榆阳区的GDP总量为26.3亿元,财政收入7002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32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223元。而截至2008年榆阳区GDP,总量为113.8亿元,财政总收入2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8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210元。2009年上半年GDP已完成58.5亿元,财政收入上半年是17.5亿元,2009年财政收入力争达到30亿元。短短10年的时间,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财政收入以及城乡居民生活都实现了几倍乃至数十倍的增长。2006、2007年两年榆阳区连续被评为陕西省县域经济十强之一。

科技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榆阳区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区,西部大开发10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榆阳区依靠科技力量积极改变调整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起多个农业基地,培育出多个农业支柱产业,让农民彻底告别靠天吃饭的传统耕种模式。经过近10年的发展,培育起马铃薯、生猪、羊子、玉米、小杂粮、大扁杏、大漠蔬菜七大农业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了北畜南果城郊菜的产业格局。大力发展合饲养羊、温棚养猪、奶站养牛、笼舍养鸡等先进的养殖技术。借助先进的科技和现代的管理,榆阳区生猪养殖量已达到110万头,被确定为国家生猪良种补贴县区和陕西省百万头生猪基地建设县区。同时还新建了陕西省畜牧业基地和设施养羊示范区,养羊数量达到161万只,已成为陕西第一养羊大区。榆阳区作为全省第一养畜大区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畜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之一。大棚菜、小杂粮、大辣子、制种玉米等逐渐取代了传统农作物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在南部形成的保存面积达10万亩的大扁杏,已经成为南部山区规模最大的主导产业。围绕农业支柱产业的加工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先进的科技和现代的管理不仅成为农民的增收致富的重要杠杆,同时也让农民品尝到收获的喜悦。

道路交通变化成就引人瞩目

西部大开发10年中,榆阳区城乡道路的变化成就也引人瞩目,2008年新修乡村油路375公里,相当于2006年以前5年新铺公路里程的总和。截止2008年底,榆阳区全面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区乡公路黑色化的目标。路况的改变对人民生活发展变化也带来很大改变,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大大缩短出行时间,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预计到2009年榆阳区新铺公路里程也将达到300公里左右。到“十一五”末,全区将全面实现主干线公路高速化,过境公路二级化,区乡公路黑色化,乡村道路畅通化。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而便利的交通也将带领着榆阳人民在致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循环经济“环保”保育护航

榆阳区在大力发展工业产业的同时,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榆阳区的资源优势和工业产业的特点,走出一条“依托优势资源上项目、提升传统产业抓改造、发展循环经济促提高”的新路子。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手抓,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限期进行整改。对不符合环境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准立项上马。大力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消费方式,空气质量及人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2008年榆阳区城区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天数达到312天,超过“创模”标准20天。截至2009年7月全区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天数达到230天,空气质量明显变好。有烟煤的全面禁烧,让黑烟笼罩榆林城的现象彻底得到改变,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环保指标,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也得到大幅提升。

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

榆阳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关注民生,积极解决各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榆阳区投资建设了陕西省占地面积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该小区占地总面积634亩,将建成114栋楼,建筑面积共计64万平方米。通过介绍,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个小区可容纳近两万人,相当于一个佳县县城的总人口数。作为经济适用房最显著特点是价格便宜,该小区将在2010年前半年竣工,优惠的价格,也将使该区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篇4

【关键词】简·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 舞会角色

一、简·奥斯汀作品中舞会角色的现实源

1775年,简·奥斯汀生于汉普郡斯蒂文顿的一户乡绅家庭,16岁的时候随父母迁往巴斯,30岁时移居南安普顿,34岁又迁居乔顿直至逝世。她们家祖上靠羊毛业发家,随后通过买地置田成为乡绅人家,她的父亲乔治·简·奥斯汀牧师是当地的教区长,她的母亲卡桑德拉·李·奥斯汀来自一个贵族家庭。所以,虽然简的一生都在宁静的乡村中度过,但她接触的生活圈还是地主中产阶级。

对于18、19世纪英国的地主中产阶级,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无非是旅行、跳舞、打牌猜谜等。其中,跳舞当时在中产阶层是非常流行,对于“身材苗条,亭亭玉立”的简·奥斯汀来说,也是一种爱好所在。在她给她姐姐卡桑德拉的书信中就多次谈到舞会——“只有12圈舞,我跳了9圈,还有几圈因为没有舞伴没跳成”。

从翻拍简·奥斯汀作品的影视作品可以看出,在简的时代所流行的舞蹈是英国的乡村舞蹈。这种舞蹈起源于16世纪伊丽莎白统治时期,据说是意大利和其他国家的舞蹈家在觐见伊丽莎白的时候将欧洲大陆宫廷舞蹈带入英国,这种欧洲大陆宫廷舞蹈与英国本土的民间舞蹈结合而形成。由于女王的偏爱,使之风靡宫廷,流行于伦敦中产阶级,随后流传到伦敦周边的乡村庄园。到了摄政时代,英国乡村舞蹈成为宫廷、贵族、绅士阶层的必不可少的活动,只要有舞会,必定有乡村舞蹈。

二、《傲慢与偏见》中的舞会角色的作用

1. 舞会——“是导致谈情说爱的一个步骤”

“大凡家境不好又受过相当教育的青年女子,总是把结婚当作仅有的一条体面的退路。”理所当然,在当时娱乐生活并不十分丰富的时代,舞会是最好的交际场所。舞会作为上层阶级与中层阶级的一个连接口,通过舞会,中层阶级可以有很大的机会认识上层贵族,并发展出一系列的关系。所以,《傲慢与偏见》中,梅里顿舞会让小乡绅贝纳特一家认识了年收入四五千磅的单身汉宾利先生和达西先生。在舞会上,宾利与简在肢体的交流中暗生情愫,互相吸引。而在内瑟菲尔德的舞会上,宾利更是和简整个晚上都待在一起,两人互相爱慕。

2. 舞会——矛盾摩擦的地方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舞会并不总是生情的地方。

一个男士在舞会上的举止、言谈、礼貌、风度、待人接物的态度往往最会引起女士的重视,她们通过男士的行为判断男士的性格品行。在当时的社会,“教养”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18世纪末政治家、思想家勃客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教养(manners)比法律还重要……”而按英国的舞会礼仪,男士应当尽可能主动地邀请那些最不引人注意,在角落中落落寡合的女士跳舞。可惜我们的达西先生,却怠慢了伊丽莎白,他矜持自负,拒绝跳舞,以致让伊利莎白心生偏见,产生矛盾。所以即使在内瑟菲尔德舞会上,达西先生很礼貌的邀请伊丽莎白跳舞,然而在跳舞中关于乔治·韦翰的不愉快讨论让伊丽莎白对达西先生的偏见更上一层。

3. 舞会——社会的小窗口

如果说舞会是中层阶级向上爬的阶梯,那么舞会也是上层阶级炫富——展示当时最流行的服装和装饰,尽显高贵文雅风度,炫耀自己的地位和财富的工具。方方面面的杂糅,使舞会成为社会的一个小窗口,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的精神面貌、风气和社会矛盾。

《傲慢与偏见》中在罗新斯庄园的宴会上咖苔琳·德·包尔夫人凭自己的家产、地位便在柯林斯牧师夫妇面前骄横,而科林斯牧师却是万分的谦卑,被请为夫人凑上一桌牌,便感到不胜荣幸,“他赢一次要谢她一次,如果赢得太多,还得向她道歉”,只因为柯林斯教区牧师的职务是咖苔琳夫人提拔的,他视夫人为“施主”,所以不好意思再赢她钱。这虽是个小细节,其实反映了当时教会对地产的依附。

三、舞会角色的发展

在戏剧小说中,人物角色总是发展变化的。同样,舞会角色在小说中也是发展变化的。这主要来自于舞会角色的构成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布置等等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使得没有一场舞会是完全相同的。

在《傲慢与偏见》中,舞会角色的发展是有迹可循的。梅里顿舞会到内瑟菲尔德舞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情感变化发展的。伊丽莎白俱增的误会和暗生的不自知的爱慕、达西日增的情愫给舞会角色抹上不同的色彩。正像电影中的展示画面色彩一样,梅里顿舞会的色彩带有青涩粗犷的味道,而到了内瑟菲尔德舞会则是细细密密的温暖色彩。

四、结语

谈到简·奥斯汀,国内研究最多的是她的婚姻观。的确,一生未婚的简·奥斯汀会让人好奇她的婚姻观。然而舞会作为当时男女交往相识的场所——在一个或大或小的空间里,青年男女通过肢体传达自己的爱慕或厌憎,同时也作为当时鲜闻趣事流传的空间带,或许是简·奥斯汀情感观、婚姻观变化的直接空间点。当然,本文只是以初学者的观点观察舞会,粗浅地探讨舞会在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

【参考文献】

[1]聂海燕,杨光杰. 英国乡村舞. 世界文化,2009(10).

篇5

关键词:城乡关系 战略转型 城乡一体化规划 新时期

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城市和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体化,强调了多元主体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城乡一体化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所提出的,意在平衡城市和乡村之间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差异以及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一、我国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

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主要指的是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乡工业化进程的要求,城乡之间需要以一种和谐、平稳的关系进行融合、沟通,从而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城乡一体化主要包括:城乡关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两类。这不仅改变了过去“只重视城市,不重视农村”的错误观念,更纠正了过去“只重视经济,不重视社会发展”的误区。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融合。②社会公共资源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流通和配置。③城市和乡村资源的相互利用。④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优化配置。

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内涵,我们从城乡社会一体化的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两方面进行分析。城乡社会一体化的发展主要指的是城市和乡村的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趋于平衡,幸福指数相一致,并且城镇居民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和机会,城市和乡村得到共同发展。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的主要途径有:不断加快城市和乡村的建设水平和建设速度;不断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均衡发展;不断平衡城市和乡村的资源优化配置;不断协调城市和乡村的社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主要指的是城市和乡村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处于一致,技术、资源、劳动力、市场、组织等多方面的经济要素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达到生产要素和生产力的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途径有:不断完善城市和乡村的经济结构;不断发展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断优化城市和乡村的经济沟通;不断建构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布局。

2.城乡关系的发展变化

随着城乡关系的不断调整和变化,我国对于城乡关系的发展战略也在不断规划和改善。首先,我国对于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由最初的“城市和乡村分别治理”到“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转变为“以工带农,以城促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另外,我国在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和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众多努力,如:免征农业税、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实施农村免费的义务教育等。除了经济方面的建设,我国还在民利、政府体制以及基础事权等方面对农村实行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减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和优越感。

二、新时期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分析

1.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范围

确定城乡一体化规划区域的范围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首要问题,主要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①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主要范围应最先考虑经济发展最密集、潜力最大、经济基础好且活跃的地区。②规划范围应做到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相互融合和配合,最大程度地利用先天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和生态经济。③规划范围最好做好与城市的行政区域相吻合,以方便上级政策的传达和下级政策的执行和反馈,增加对农村区域的关注和重视。④规划范围时,要注意建设与保护并存。在建设新城区的同时不要忽略旧城区的保护,真正实现新旧之间的合理交替和相互转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实施,许多大型基础建设逐渐发展起来。例如:高铁、城际铁路的建设、飞机场的建设、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村人口在城市工作难的问题,更缓解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代沟,达到了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同时,基础设施在建设时,要注意选址、整体架构、利用率等方面的考虑,以免出现打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幌子,谋取巨额利益,实现私利的现象发生。

2.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的空间结构

如何推断和预见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城市未来结构的发展变化是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的重大难题。传统的做法一般为:依据城乡经济和社会的目前的发展速度,运用数学结构模型以及经济发展周期,推算出未来城乡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但是,依照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势来看,这种传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国针对北海以及珠海西区就利用了这种传统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规划。事实证明,未来几年北海以及珠海西区的发展并没有预期设想的美好,不仅浪费了国家大量资源和财力,还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制约了城市原本的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空间结构,我们要做到以点观面,从面观势。即从规模的建设转化为对结构的建设,使规模作为参考的指标,利用空间结构的弹性进行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我们在传统观念中认为经济发展决定城市规模,城市规模影响规划建设。但是,我们忽略了影响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因素多种多样,例如:人口、资源、环境等。这些都是我们利用传统规律所无法预料的,更何况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的特点以及可能。所以,城市规划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目前的经济水平以及可能出现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其他一些不可确定的因素,进行弹性空间结构设计,以符合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三、城乡一体化对城市发展的思考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如果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其相应的农村和乡镇也会带来良性循环,得到充分的发展。相反,如果城市的经济发展自身就不稳定,且没有统一、明确的发展目标,相应的乡村就会遭到连累,影响乡村的本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也会加剧城市和乡村的矛盾,影响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

北京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就可为我们做参照。北京的城市发展方向本应该向南,和直辖市天津连成一体,形成京津超级大城市。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直接导致了北京向北的发展趋势,如:建设了中关村、亚运村、奥运村等基础设施建设,由集中式转换为外溢式,直接影响了天津与北京两个直辖市之间的优势互补,造成“北京发达、天津困苦”的局面。由此以往,直接影响了天津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时期,我们在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对城市和乡村各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不要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结束语

从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规划,其重中之重是针对城乡关系做好优化措施,以实现城市和乡村的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减少城乡之间的贫富差异,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群毅. 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J]. 城市规划学刊, 2009,(06)

[2] 杨凯. 城乡一体化规划概述[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11)

篇6

说到雷山县许多人不会陌生,但说到桥歪村,那知道的人肯定就很少了。就是在雷山县内,知道桥歪的人也不多,能亲自去到桥歪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

在去桥歪之前,我对桥歪没有任何概念。当时我只是在雷山县的乡村进行人类学田野考察,然后我无意中听人说到,雷山县内距离公路最远的村寨是桥歪村,目前生活习惯保持得最原始最古老的也是桥歪村,或者说,目前在雷山县境内,文化最落后、经济最不发达的,就是桥歪村。朋友们甚至还说,桥歪人最喜欢的可能不是钱,而是糖,因为在那里,钱派不上用场。

听了朋友的议论之后,我对桥歪充满了强烈的好奇。我决定到桥歪村走一走。选择了在春节时间进去,因为我想看看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里,桥歪人究竟是怎么样生活的?是否真的与现代化绝缘?

行程确定下来之后,我开始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首先,我认真查看了地图,看看从哪里进去路程最近,又从哪里出来最好。其次,我遵照朋友们的建议,购买了相关的生活用品,比如方便面,饼干,卫生纸,手电筒之类,当然,还有大量的糖。考虑到进入桥歪后可能没有电,我把所有的电器都充足了电。我相信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十分原始的蛮荒乡村。

然后,我出发了。一个人,从距离桥歪村最近的毛坪村走路进去。爬大坡,走大梁,翻山越岭,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到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桥歪村。

的确,从外表上看,桥歪苗寨是传统和古朴的。清一色的木楼人家,传统的衣着,难以沟通的语言,随处可见捉襟见肘的贫困生活情景。但稍加了解,就发现其实桥歪村也并不像人们形容的那么“落后”、“原始”。这里有电,不仅有电,而且有电视,通电话,通手机。而且村民使用手机的竟然也不在少数。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桥歪村人对现代化有着一种近乎狂热的追求。桥歪村支书吴昌华家虽不富裕,但却拥有几样时髦的电器――一部彩色电视机,一台DVD播放机,一套功率强大的功放机和音响,一部固定电话,一部手机。我发现,他们对这些现代化的机器很着迷。电视是整天开着,音响也从早唱到晚,手机更是频繁地使用。

到目前为止,桥歪村的确还没有一栋现代化的钢筋水泥砖房,但是他们已经十分向往和期待了。吴支书告诉我,他正准备彻底改造他家的住房条件。虽没有说要修水泥砖房,但我从他的描述中,得知他对城市里的现代化生活已经非常的羡慕和神往。“如果通了公路,”他说:“那我们就什么也不担心了。”他不担心什么呢?我猜半天也猜不透,最后到离开时才突然想到,他不担心的应该就是过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我到达桥歪的第二天,村民正在做一件事情,让我很感慨,就是他们把小学校里的木质的篮球架砍倒,换上了不知道是什么单位资助他们的两个钢质的篮球架。我在一旁观看他们以新换旧的时候,感觉得到他们对新东西的喜悦和欢迎是不假思索的,也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如果换了一个有知识有经历的人,他又会怎么想呢?他会不会也跟村民一样毫不犹豫地把旧的东西换掉呢?我想,起码他要伤感一番吧。

就这样,这年春节我在桥歪村吴昌华支书家住了整整6天,直到正月初二我才从桥歪走出来。我没有感觉到他们的生活跟现代社会有什么格格不入的东西,更感觉不到传说中的“原始”和“蛮荒”。我带去的种种生活用品在那里也根本不是稀缺物质,我所拥有的东西他们也都基本拥有,即便没有,他们也不觉得稀奇。

篇7

关键词:新时期 乡土小说 传统农民 嬗变

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乡土性表明农民阶层在历史文化中占据着主流位置,而受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深远的传统型农民,一直活跃在乡间和文学文本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他们身上,既浸染着传统文化的重疴,又呈现出时代的烙印,因此,他们既有愚昧迷信、自私保守的一面。也有顺应潮流、积极向上的一面。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的共同影响,使他们的思想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徘徊在进步和落后的十字路口。传统型农民作为一种文学形象类型在乡土小说中的嬗变大致呈现出三个阶段:政治反思时期、文化反思时期和多元文化语境时期。

政治反思时期

新时期伊始,在思想解放、文艺复兴的旗帜下,新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发扬人性、人道主义,恢复人的尊严的“拨乱反正”中,在还原现实主义的本来含义,真实表现历史和现实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中,探讨农民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内涵的变迁与拓展成为乡土小说描述的重点。通过传统农民形象在经历了各种之后的性格和命运的描绘,旨在揭示“”、“”等极“左”的路线所造成农民的物质贫困、精神贫困与人格萎缩。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许茂老汉。另外陈奂生、李顺大、冯幺爸等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许茂经历过合作化、等极“左”时期,在合作化高级社时期,他对合作化是积极参与的,以社为家,把全部的精力无私地投入到合作化运动中。后来在极“左”政策的影响下,他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不如以前,残酷的社会教育了他,他开始变得自私自利,甚至冷漠无情。从一个积极踏实的社员变成了一个自私狭隘的老农,是社会现实教育了他。通过许茂的遭遇揭示出极“左”路线和政策对农村生活和农民心灵的深重影响。李顺大对变“修”的恐惧,对亲家翁新房被拆的嘲谑态度。陈奂生从脱鞋进屋到在沙发上“跳坐”。再到不脱鞋上床,体现着小生产者精神世界的狭隘和心理的卑微。冯幺爸是另一种独特的“扭形”,沉重的生活负荷压得他抬不起头颅。为了生计,他深深地弓下了腰,扭曲了自己的人格。他们生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却没有学会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的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露和阳光。”陈奂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处在主人的地位,却没有主人的意识,他跟着队长的屁股转了28年,干部们的任何一点关注都让他感恩戴德、激动万分,当他在获得了更多责任制的自时,他总觉得站不直,像阿Q那样“身不由己地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下了”。《大好人江坤大》中的江坤大也是如此。他一把年纪竟然背着支书的年轻表弟刘国光,在泥泞的田埂上艰难行走,不仅不生气,反而教给刘国光怎样在他的背上趴得舒服。陈奂生和江坤大的行为和心态说明传统型的农民身上的蒙昧和奴性不是一时造成的,也不会只在一地存在,将会在中国农村长期存在。

随着社会变革意识的逐步深入和发展。有一些小说透过农村所受到的严重危害,展示了农民在经济意识、道德意识、土地意识等层面产生的变化,描绘了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观念转变的复杂心理。冯幺爸在压抑、扭曲了多年之后终于在村长面前挺起了脊梁,恢复了做人的尊严。“时代的改革大潮给农民带来了人性复苏的又一次契机。冯幺爸的一声呐喊,触动了这根隐伏着的敏感主题神经。”不仅是冯幺爸,《腊月・正月》中的王才、《黑氏》中的黑氏、《鸡窝洼的人家》中的禾禾等都是在改革大潮中涌现的人物。王才靠自己的胆量和勤劳历经多次失败后,终于找到了致富的门路,韩玄子却对他的做法百般阻挠、排斥;禾禾不安于现状,摸索不同于传统农民生活的方式,遭到好朋友回回的歧视和嘲笑。其实,王才与韩玄子、禾禾与回回的矛盾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价值观念的差异,还是不同文化心态在现实生活细节中的投射。

通过对这一时期农民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作家更多的是从政治经济关系出发,从乡村时代变革的角度来探索农民命运的变化,关注的主要是农村物质生活的贫困导致农民性格的变异以及农民在生产关系变革中的矛盾冲突,因此,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歌颂先进、暴露落后的二元模式,传统型农民形象中一些公式化的因素依然存在。

文化反思时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由于受商品经济和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作家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陈旧和不足。如果不改变旧的思想和文化观念,就会影响到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于是乡土小说的创作从政治反思转向文化反思。通过反思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来找到振兴民族文化的“根”,重塑新时期的乡土世界。

韩少功的《爸爸爸》用寓言体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凝滞、愚昧的原始初民生命形态,尤其是丙崽的形象,象征了人类生存和心理积淀中丑恶的方面。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神志不清的丙崽却成了指点和化解鸡头寨灾难的神明。这足以说明鸡头寨是个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世界,村民们对丙崽的盲目崇拜也就表明了他们处在愚昧无知和精神病态之中。更加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场部落宗族之间的流血战争之后,很多人都死亡了,唯有丙崽不死,依然稀里糊涂地活着。这预示着传统文化和传统心理积淀中的卑劣和丑陋仍将顽固地存在,积习难改。表明了作家文化寻根的反思深度与批判力度。李杭育的小说从历史和传统中汲取营养,塑造出葛川江遒劲、质朴、敦厚的民风。《最后一个渔佬》中的福奎是个顽固而带有几分保守色彩的老人,他因看不惯外甥大贵的所作所为,他宁可把名贵的鲥鱼喂猫,也不给做社管委委员的外甥来吃。显示出其质朴、正直的一面。刘舰平的《船过清浪滩》中的滩姐夫妇粗犷、质朴。作者在他们勇敢而执著的求生意志中看到了传统农民身上的优秀品质。贾平凹的《黑氏》中的黑氏被暴发户的丈夫家抛弃后。坚强地生存下来,依靠自己的勤劳和顽强,换来了富裕的生活。也换来了做人的尊严。在她的身上,体现出传统女性由依附到自尊、自强的过程。也映射出传统文化中勤劳、善良、专情的一面。另外,阿城的《棋王》

中对淡泊宁静、顺其自然的道家思想的描绘。郑义的《老井》中对忍辱负重的孙氏家族的描写。都体现着传统文化的作用。

“新写实”乡土小说作家,注重描写处在生活现象表层的普通农民的生存状态。他们的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打破了“五四”以来以人道主义为母题的局限,开始从人类学的视角来观察人的生命意识过程,通过对人的自然状态下的生活方式进行客观描摹。来寻找对生活和生命的本质发现。刘恒的《粮食》和《伏羲伏羲》等描写乡村和农民的乡村小说属于“新写实小说”范畴,都是对传统文化思想关于人性中“食与色”两种基本本能欲望的探索与思考。莫言的《红高粱》中的“我”极力赞美“藐”的故乡和那些豪气冲天的先辈。先辈们的英雄事迹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细,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地感到种的退化。“我”顺着祖辈的血脉溯源,发现了“种的退化”这个可怕的事实,这正意味着民族精神底蕴的逐步丧失。

寻根文学和新写实小说中的传统农民形象的书写,显示出作家强烈的历史感和忧患意识,他们摆脱了抽象的阶级概念和先进与落后对置的叙写模式。而是以历史、土地、文化和人相统一的文化意识去探索,力图从历史与现实、生态与心态、政治经济与文化心理的结合中来揭示出农村的变化和传统农民思想的变迁,表现出现实主义创作的深化和发展。

多元文化语境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影视网络传媒等其他文学形式的崛起,给文学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原来一体化或表面一体化的文学不复存在。文学由一呼百应的中心位置退向边缘位置,文坛上出现了多元文化语境的局面。以刘醒龙、关仁山、何申、毕飞宇、阎连科、李佩甫等为代表的乡土小说家。敢于直面现实,关心新时期城乡交流和改革开放中所产生的问题,也真切关心农民的心灵和精神上的兴奋、焦虑和恐惧等。对市场经济和商品化浪潮冲击波中的中国广大农村的复杂矛盾、农民的复杂心理作了全方位的观照和思考。在他们的作品中,传统型农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乡村干部,如《玉米》中的村支书王连方、《湖光山色》中的村主任詹石磴、周大新《向上的台阶》中的廖怀宝以及阎连科《耙耧山脉》中的村长等。作为乡村干部。他们玩弄权术于股掌之间,漠视村民的人格尊严,以或明或暗的方式践踏着乡村秩序。王连方公然欺侮村里的妇女,詹石磴暗地里使坏,来达到占有女性的目的:廖怀宝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前程。不惜把老婆孩子推向别人的怀抱;甚至在阎连科的《耙耧山脉》五部系列短篇中可以看到村长即使死掉了,他对整个村庄的影响和控制力丝毫没有随着死亡的来临而消亡,相反,全村人的命运都逃不掉村长的影子。还有一类是首先致富的农民,他们出生于乡村,通过各种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了资本的大量原始积累。从而奠定了自己在乡村普通农民和地方政府官员面前的强势地位。《大雪无乡》中的潘老五、《走过乡村》中的倪、《分享艰难》中的洪塔山等,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出自私贪婪、粗俗堕落等性格特点。潘老五把乡镇的工业变成自家的产业,用企业的利润来疏通和上级的关系,从而为自己奠定了在乡村的特殊地位,宋乡长由于他的运作而被调离了福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一时期的乡土小说创作,尽管作家叙述的故事情节都取材于现实的乡村社会,也塑造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乡村农民人物系列,但是这种书写并未深入挖掘乡村在社会转型期的变化,缺乏对题材内容的理性分析。譬如关仁山的作品关注乡村的革新和农民的生活,对农民的命运沉浮及其心理变迁方面描绘得真实、生动,然而他的作品缺少悲剧性。另外,作家忽略了对乡村道德伦理的规范与批评,没有真正反映出当前乡村生活变革的状况。刘醒龙在《分享艰难》中塑造的西河镇书记孔太平对洪塔山的态度反映出乡村伦理道德的错位。孔太平为了自己官位的升迁。一味地纵容作恶多端的洪塔山的行为。反映出作家伦理道德批判的缺失。这种现象和真实的乡村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从某种程度上说,作家有意回避了真实乡村社会面貌的呈现。听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为当前社会政治改革作出某种辩护。作家的这种态度表明他们当代意识的消退。

20世纪90年代作家对于流动农民形象的关注则可以视作对于当代性消退的一种纠正,但是由于作家与现实生活的隔膜、作家创作理念的差异等原因使得这种书写缺乏真实的依据。作家们要想真正了解乡村生活,塑造出符合农民审美趣味的人物形象,还必须切实深入生活、深入当下农民的内心。

篇8

说起苍蝇,我相信不会有人喜欢。毕竟他们身上那么多细菌,还经常在新鲜的食物上留下印记,谁会喜欢这种东西?可是为什么澳大利亚人会把苍蝇弄到他们国家50元面值的纸币上呢?因为世间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认识也同样会改变。

澳大利亚人为了让苍蝇从他们的国度消失,付出不懈努力。他们把整个城市和乡村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造。

苍蝇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但他们为了活下去,不得不痛苦的改变饮食习惯,最终找到了新的食物植物酱汁。

就这样,冲动化为美丽,肮脏化为洁净,低贱升华为高贵。他们也因此受到了澳大利亚人的尊敬。苍蝇是澳大利亚人的骄傲,因为这个国家的苍蝇不以肮脏为伍,不与细菌为伴。

当我们遇到困难抱怨时,就应该想想澳大利亚人改造苍蝇的方法,连苍蝇都可以改变,世界上还有什么不能改造呢?

篇9

[关键词] 动物流行性疫病 调查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253-01

随着病原微生物自身的发展变化,随着物流运输的四通八达,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开始呈现极大的变化态势。很多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变得不可捉摸,因为打破了原来的流行规律,使得以前的经验仅仅只有一定的借鉴价值。面对这些变化,流调部门除了制定好常规的流调计划以外,还要随时做好不确定性流行性疫病的调查准备;作为实践在一线的流调技术人员,亟待努力学习并掌握新形势下的流调必备知识,不然,我们的流调就会在当前流行性疫病防控面前变成“马其诺防线”。

1 当前重点进行调查的动物流行性疫病

1.1 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疫病。如: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1.2 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的疫病。如:多种动物共患病中的狂犬病、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等;牛病方面的牛结核病等;猪病方面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猪丹毒、猪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等;禽病方面的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鸭瘟、小鹅瘟等。

1.3 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附红细胞体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等。

2 当前重点进行调查的动物流行性疫病发生和流行态势变化

2.1 季节性特点发生变化。如:原本发生和流行季节性很强的口蹄疫、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除了在每年的11-翌年2月份较多发生,转变为10-翌年4月份陆续发生,更有甚者口蹄疫发生在6月份;原本夏秋季节发生和流行严重的附红细胞体病,现在全年都有发生和小范围流行。

2.2 国内企业频引种导致国外疫病的传入。如:圆环病毒、蓝耳病等。

2.3 随着物流的便捷,和部分从业者的责任心缺失,导致疫病的区域性传播更加快速。亟待流调人员快速做出反应。

2.4 病原微生物的变异导致发病情况有所变化。这就需要流调人员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

3 结合以上新态势,当地流行病学调查部门和人员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流调方案

3.1 建立固定的流调基站。以动物门诊、乡村兽医站为基础,定期、不定期进行数据统计。

3.2 不定期对养殖场、户做调查。电话调查比较便捷但容易失真;直接面对面调查虽然付出精力较大,相对比较真实,在调查中流调人员要注意谈话技巧,因为很多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比较避讳谈及自己目前经历的疫病。

3.3 定期对固定养殖场户进行免疫效果的监测,把监测数据作为流调的辅材料来分析畜禽群体健康状态及疫病动态。

3.4 通过其他途径辅了解周边疫病流行动态。如:周边市、县流调部门、饲料、兽药厂家的技术人员。

3.5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前往有疫病报告养殖场户采集病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化验诊断。

3.5.1采集病料注意事项

当发现突然死亡或死因不明的病畜尸体,必须先采集耳静脉等末梢血液,涂片镜检。排除炭疽后,才可以解剖和进一步采集病料。

采集病料,夏季最多不超过6小时,冬季一般不超过24小时。采样所用器械、容器必须消毒灭菌,采完病料后,对解剖场地及尸体、脏器要彻底消毒。采集病料时所用器械必须经火焰或煮沸消毒后才能再用。不同的病料应分别装入不同的容器内。

采集病料的种类,应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采集相应的脏器、分泌物或排泄物。无法怀疑是什么传染病,应全面采取。如怀疑猪瘟可重点采集扁桃体、淋巴结、脾脏;怀疑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重点采集肠道组织和肠道内容物;怀疑禽流感重点采集喉头、气管、肺脏。

3.5.2所采病料保存

液体病料保存法:放置于0.5-1.5毫升的微量离心管中,冷藏保存。

实质器官病料保存法:在短时间内(夏季不超过1天,冬季不超过2天),可先把病料放入冰箱冷藏。

4 对开展好当前动物流行病调查的其他要求

4.1 采集数据时要兼顾饲养管理好、中、差的养殖场户,实验室检测采样要掌握好随机采样的比例,做到采集的数据公平、客观。

4.2 当前流调人员的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4.2.1专业素质: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并在临床中能熟练分辨动物所患疫病大概状况,从而在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上报时不致过于偏颇。

篇10

关键词:学科渗透培养人文综合素养

在历年高考中,政治、历史、地理文科综合试题无论是合卷还是同堂分卷,但三科联系密切,多以地理学科素材为载体,挖掘政治、历史学科元素进行能力立意并综合考查测试。高中地理教学是目前高中文科综合中难度较大的学科,同时也是较适合进行跨学科渗透教学的一门学科。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达到新课程标准,积极培养高中生人文综合素养,笔者认为通过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辩证思维以及分析历史与现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是较有效的途径之一。下面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予以说明。

文科综合中结合校本教材,通过乡土人文地理渗透教学,可以使学生学到有关家乡所在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了解家乡经济建设的历史和现状及发展前景;可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使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能同现实中的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树立为家乡经济建设服务的远大志向。同时还可以让高中生明确地理学科不但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具有鲜明突出的现时性和实践性特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笔者目前所在的是一所随着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乡村中学逐渐演变发展为的城市中学。过去,它地处城乡结合部,周围是遂宁市城区主要的蔬菜、鲜花以及乳畜品供应基地,并临国道318线南侧。现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校就位于国家级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B区的腹地,周边逐步发展建成纵横交错的交通干道、新兴工业区和众多安置小区、高级住宅区。因此,我在教学中紧密结合这一区位优势条件,积极开展学科渗透教学的实践探索。

案例一:农业与工业的区位选择及发展变化

我主要设计了下列实践活动与思考问题,然后师生互动交流:

调查了解学校附近主要的人类生产活动方式,近年来发生过什么显著的变化?

(过去:以发展城郊农业为主,种植蔬菜、鲜花,养殖奶牛等。现在:以发展工业为主,并成立创新工业园区。)

调查本区过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和现在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有哪些?

(主要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方面有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方面有市场广阔、交通便捷、政策支持、历史悠久。主要工业区位因素:自然方面有土地平坦且面积大、水源丰富靠近河流下游;社会经济方面有市场广阔、交通便捷、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地的区位选择受到什么影响及发展变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本地的区位选择由农业区位发展变化为工业区位。)

案例二:城市化与城市化问题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肺活量U检验结果统计 分析

常用人体机能测试指标――肺活量(简称FEV)是衡量人体呼吸系统机能水平的一项基本指标。机能测试指标之一的肺活量可以判断高校学生机能、体质的发展状况。因此掌握大学生肺活量动态变化特征和规律,不仅能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还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和措施。为此笔者对2010年海南省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并与2010全国国民体质调研资料以及2005年海南省学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掌握海南省大学生肺活量的变化特征和规律,为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海南省大学生19--22岁4个年龄组采取整群抽样共计1600人,其中城男400人,乡男400人,城女400人,乡女400人(每个年龄组100人)。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查阅了体质研究相关文件和研究成果。由海南省体质监测中心于2010年测量并收集原始数据,应用SPSS18.0和Excel2003统计软件对这1600名学生参加的体质健康测试中的肺活量指标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的肺活量指标以及2005年海南省学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海南省大学生肺活量(ml)调查结果

我们将测试的学生进行年龄和性别分组,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整理,如下:

城市男生19―22岁肺活量平均数(ml)分别为3872.9ml 、4007.7ml 、4357.1ml、 4022.6ml,标准差分别为981.7ml 、1035.6ml 、926ml 、890.1ml;城市女生肺活量平均数(ml)分别为2357.8 ml 、2495.3 ml 、2624.3ml 、2501.6 ml,标准差分别为746.9 ml 、669.6 ml 、579.9 ml 、571.9 ml;乡村男生肺活量平均数(ml)分别为3813.2 ml 、3560.7 ml、4157.5 ml 、3785.2 ml,标准差分别为986.4 ml 、910.4 ml、956 ml 、781.6 ml;乡村女生肺活量平均数(ml)分别为2438.2 ml 、2439.8 ml 、2578.8ml 、2493.6 ml,标准差分别为704.3 ml 、621.3 ml 、585.6 ml 、613.3 ml。

2.2. 海南省大学生肺活量(ml)年龄、性别、城乡差异比较分析

2.2.1海南省大学生肺活量(ml)城乡差异比较分析

根据结果统计可得:城男、乡男大学生肺活量(ml)两均数之间差异具显著性(U=3.5,P<0.01)且乡村男低于城市男,说明城市男生比乡村男生身体机能强,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关。城市女和乡村女的肺活量(ml)均数间差异不具显著性(U=0.15,P>0.05),即城市女与乡村女大学生的肺活量(ml)基本持平。

2.2.2 海南省大学生肺活量(ml)性别和年龄差异比较分析

调查得知:大学男生肺活量(ml)发展接近正常成年男人3500ml―4500ml水平,大学女生除了21岁都低于正常成年女性2500ml―3500ml水平,其原因主要是与高校此类女大学生原体质和体育活动量有关,并存在指导和管理方面的问题。男女大学生都在21岁的时候出现了高峰值,男生最高4357.1ml,女生最高2624.3ml,男女大学生在此阶段都基本处在大二或大三学年,平时的锻炼多以及压力小可能导致他们的心肺功能得到了增强并出现了高峰值。从年龄段来看,19―21岁之间除了乡村男以外,城男和女生都是呈增长趋势,并且城男的增长幅度要大于城女和乡女,其中以20―21岁的变化幅度最为明显。不管男女,都是在21―22岁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也是与他们在大四忙于实习或工作导致平时锻炼少以及心理压力大有关。

2.3海南省大学生肺活量(ml)与2005年本省体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海南省大学生的肺活量指标要明显高于2005年,其中21岁表现更为突出,说明学生在营养和锻炼方面比2005年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乡村男大学生20岁表现出接近于2005年水平,说明该年龄的乡村男生需要加强心肺功能的锻炼。

2.4海南省大学生肺活量(ml)与全国同类指标比较分析

海南城市男大学生肺活量(ml)值与全国大学男生相比,U=4.35,P<0.01,存在高度显著差异性,说明此类学生肺活量(ml)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该类学生自我锻炼多以及生活习惯有关。乡男、乡女和城女与全国同类指标相比,U值分别为0.73、1.52、1.65,且P都大于0.05,说明差异不明显,认为此类学生肺活量(ml)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在调查的大学生中,城市男生肺活量(ml)远远高于乡村男生,而城市女生和乡村女生肺活量(ml)基本相同。

3.1.2从性别来看,大学男生肺活量(ml)发展接近正常成年男人3500ml―4500ml水平,大学女生除了21岁其余都低于正常成年女性2500ml―3500ml水平,因此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发展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3.1.3从年龄来看,大学男女生肺活量(ml)值均在22岁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此年龄正好处于大四,因此对于大四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我们应加强指导。

3.1.4 与2005年海南省体质测试结果相比,男女大学生肺活量(ml)值都得到了明显的增长,说明该地区学生在饮食和锻炼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唯独21岁乡村男大学生变化不明显,此类学生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1.5与全国2010体质测试结果相比,除了城男大学生肺活量(ml)值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三类学生都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我们应该对此类学生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

3.2 建议

3.2.1学生健康体质测试结果尽快反馈于学生,使他们对自己的心肺功能状况有所了解,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

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说的干预措施,从而使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提高。

3.2.2 各学校在安排体育课时,要注意男、女学生运动量的差异,对他们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的内容(特别是女生),从而增大其身体机能,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3.2.3重视早锻炼和课余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机能、体质,也能丰富学校文体生活,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体育和学生主管部门要加强早操和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检查工作。

3.2.4各级主管教育的部门,应重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使乡村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体育运动,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机能。

3.2.5针对大学生体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改革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建立激励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机制,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最终达到提高海南省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乡村旅游; 经济; 观光; 农村

西班牙学者RosaMarý´ aYagu¨e Perales (2001)将乡村旅 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Homecoming orTraditionalRuralTourism)和现代乡村 旅游(Modern RuralTourism)两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国,“乡村旅游”又称为“民俗旅游”、“农家乐”、“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等,包括了农林牧渔业,也可以说是涉农旅游.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尤其是各大中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增长速度更快。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丰富城市居民闲暇生活,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内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乡村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转型。乡村旅游作为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十分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可形成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服务第一、第二产业,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第三产业活动的新需求这样一种良性结构。

(2)“乡村游”促进经济增长多元化。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能为社会创造5个以上的就业机会,从而产生极大的联动效应。乡村旅游不仅为周边地区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的岗位,而且为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个大市场,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由于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接待对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山货等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使得乡村旅游接待村与周边地区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延长了旅游的产业链,扩大了产业面,形成产业群。如我市抚宁县经济一直以农业为主,自从开发桃林口、龙潭峡、葡萄沟等景点以来,周边农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经济增长方式日益多元化。 (3)“乡村游”扩大了就业机会。开展乡村旅游最直接也是最显著的效益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龙潭峡一带可使用的农田较少,近几年,伴随旅游点的发展,部分农民旅游商品的收入已占据家庭收入的50%以上。开展乡村旅游对增加农民收入是显而易见的。

(4)加速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的进程。发展乡村游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各级政府都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乡村也会采用集体出资或个人投资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状况。这些努力使民俗村的道路、通讯、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电视接收等基础设施发生明显改善。

(5)提高农民素质,促进观念更新。乡村旅游的开展能够促进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会增进村民间的感情,加强团结,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的民风。为了搞好乡村旅游,提高接待服务水平,村民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外出学习参观、参加技能比赛,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随着大批旅游者的涌入,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从科学技术、文化知识、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经营管理方法直到生活习俗的发展变化,从而促进乡村地区与城市的交流,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人们观念的转变,促进当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都起到推动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开展乡村游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的现代化,缩小了城乡间的差距,加快了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乡村旅游不断的发展,使广大的农民从根本上找到实现长期富裕的渠道,从而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化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加速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的进程、提高了农民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农民与外界的沟通面加大,见识增加,思想观念得到转变;通过乡村旅游这座桥梁,增进了城乡居民的感情。显然,乡村旅游是实现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然发展乡村游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精心打造和培育的旅游重点项目,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抓好乡村旅游工作,规划、包装行之有效的、受游客喜欢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其规范发展,走上健康高效的道路,通过农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丰富我国的旅游内涵.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发展人类学方法;乡村社会变迁;城镇民主化管理;地方性知识

一、发展人类学对乡村社会的历史考察

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乡村社会变迁是从一个中心点向四周跨文化传播。由于彼此的相互影响,最后导致乡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么,从发展人类学进行历史考察,乡村变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任何社会都必须要经历一个相似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在经济学界,还是在人类学界,学者们均对此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这种讨论基本上是局限于传播论和进化论之间。后来,随着功能学派的发展,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和埃文思-普里查德的《努尔人》就明显忽略了对社会历史变迁的考察,他们似乎不再关注乡村变迁的生活方式,而是更多地关注文化维持自身的手段。因为任何社会都不是静态的存在,无论是乡村经济研究,还是发展人类学研究,都应该是一种动态的乡村变迁研究,但研究事实并非如此。发展人类学最早是以研究进化变迁为理论基础的。在这种理论范式下,乡村所有习俗与社会制度在功能上整合为一体,而并不是随着政治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而变化。这就是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乡村社会变迁观点。

但是,也有例外。贝蒂在研究社会历史深层结构的同时,解释了社会与政治变迁,这与那些无历史向度的民族志比较,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贝蒂说:“变迁在所有社会任何时期都在发生。有时变迁是突发的、灾难性的,比如当一个政府在革命中被消灭,并被另一个政府所取代,有时变迁是渐进式的,几乎不易被察觉,在这种情况下,该社会成员不容易察觉到这种变迁”的结果。随着乡村经济学家和发展人类学家对民族志历史根基认识的不断提高,发展人类学家更加强调文化与社会组织的动态发展,强调其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化并非存在于一个静态的空间,而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政治与经济背景所决定,但反过来又会决定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变迁。从发展人类学角度来考察,乡村变迁和经济增长方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内涵。那么,我们可以对乡村变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一是经济变迁对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二是文化进步对社会历史结构的动态变迁;三是现代工业内驱动力与现展国家权力语境和意识形态的博弈。

以上三个主要内容,对我们研究中国宏观发展模式和乡村区域微观经济发展及乡村变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运用发展人类学方法,以广州市番禺县沙湾镇的历史变迁和经济体制变迁为个案分析,力求展现广州市沙湾镇发展变化的历史画卷。

改革开放以后,沙湾镇总体规划为“两区三片”格局,这样的建设格局是比较合理的。镇中心区直接与市桥相连,南至沙湾水道,将建成全镇行政、文体、商业中心,山水生态居住区与现代新型工业园为一体;福龙区定位于金融精品商业、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为一体,具有南国水乡特色的生态园区;古龙片区由新洲、古坝西、古坝东、龙湾村组成,主要发展现代轻工业及外向型加工业等高产新型工业园区并以珠宝首饰、机械、电子、电器、食品、木业支撑起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形式,已经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优势;都市型农业初具规模,商贸旅游独具风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宝墨园、南粤苑精品荟萃,文化产业广博深蕴;在整个紫坭片区范围内,其规划是集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在滴水岩片区,包括滴水岩森林公园与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同样也规划成一个能满足各个层次群体旅游、健身、休闲、度假、科普、娱乐等多方面需求的城镇郊区森林公园与教育产业区。

对番禺县沙湾镇的变化本文从宋代开始,一直考察到改革开放后。

第一,沙弯镇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随着、生产大队集体经济制度的解体,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乡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

第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促进了乡村工业化的发展,使新型乡村市场经济呼之欲出。

第三,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沿海地区出现了乡村工业化。“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城市化进程是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结合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开端,同时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平缓移动为结果。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也是大批劳动者职业变动的过程,二者是互为因果关系的”。杨继绳教授认为,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四,乡镇在城市化过程中促进了社会劳动分工的演变。社会分工和社会交流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城市发展的民主化管理决策。在实施城市民主化管理进程中,农民充分享受了改革开放发展的伟大成果。同时,尽可能地发挥地方经济发展潜能,应该突出地方产业、地方工艺、地方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也要有效地保护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总之,“区域发展保持一体化和不完全一体化两条发展路径:自上而下,要实施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共商区域产业协调机构,共建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共筑跨城市社会发展体系;自下而上,要充分尊重地方发展自,增进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多样性繁荣”。实际上,许多专家都意识到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对未来市场经济和城市化民主管理的重要性,甚至从现代管理层面上更加强调在国家权力和国家意识形态推行过程中的作用。

二、经济解体催生出新型乡村市场经济

是指以后,人民民主政权直接渗入到生产队、大队、公社,是国家行政权力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模式,将国家权力直接渗透到了乡村权力机构,而且形成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制度。这种公社制度是在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更明确地说,这种公社制度本身就具有传统农业遗留下来的许多弊病。因此,公社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催生出了新型的乡村市场经济。

解放以后,广东省复设番禺县人民政府。在公社集体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是乡村治理的主体。公社社员相互帮助,秩序良好。在社队范围内,也没有任何邪恶势力。因为这种公社制度根本就不可能有邪恶势力存在的土壤,社员们依旧纯朴善良。国家强调每个社员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的螺丝钉,拧到哪里,就会在哪里发挥作用。整个公社集体强调社员与社员之间是互助合作的社会生产关系,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公社任何个人在集体社会里不得谋取私利,私利是资本主义的丑恶行径,必须要彻底铲除。公社以集体主义分配制度为原则,主要采取平均主义和按劳分配原则。相对个人而言,集体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更是一种权力象征。因此,个人主义的一切生活方式消失在集体主义的大海之中。当然,这也泯灭了人类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人的个性发展。

公社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社员与社员之间互助合作、相互依赖的集体生产关系上。这在当时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生产合作关系。由于中国一直残留着几千年以来的传统家族和宗族社会习俗,特别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时期的生产队和大队很快形成了一种家族势力和宗族势力。一个生产队或一个大队就是由一个姓或两个姓氏控制着,将国家权力演变成了宗族权力和家族权力,并且与这种新型的生产关系相抵触。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公社集体所有制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关于这一点学界是无庸置疑的,也是全社会公认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当时整个社会历史背景下,更需要有这种公社集体所有制度来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和加快国家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国家重工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加快了基础建设的步伐,同时也加快了国防科学建设的步伐。当时,这种公社集体制度的优越性真正调动了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使中国在短时期内迅速地恢复农业生产,使几亿农民能够得到休生养息,同时迅速恢复了我国国民经济基础。

在世界范围内,像中国这样相当落后的农业大国,能在几十年内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科学化,解决十多亿农民吃饭问题,使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整个社会和谐有序,综合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集体所有制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后来,许多学者甚至包括西方许多学者把说得一钱不值,这不是对的客观评价。这种评价完全背离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抹杀了中国几亿农民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应该对时期的集体计划经济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还中国农业历史的本来面目。

当然,随着公社制度的建立和集体计划经济的迅速发展,原来的公有制度不适应公社集体计划经济生产方式发展的需要,这也显现了公社集体制度不健全。严格地说,是公社生产关系不适应公社生产力的发展,公社上层建筑不适应公社集体经济基础的发展。在这里我们完全是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集体计划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未能及时地运用科学发展观对公社制度进行有效的结构调整和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或者说未能及时对公社集体计划经济制度进行社会整体改革。在这里,我们完全是按照传统学术思维套路来理解乡村集体社会制度和公社集体计划经济的变迁。实际上,这种诠释方式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国家权力和国家意识形态对公社计划经济体制的诠释。那么,自上而下都明显地忽略了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对西方现代知识的反扑和冲击。恰恰相反,正是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对西方现代知识的吸收、消化和创造,最终将西方现代知识进行剥离,并且包容和涵化在中国现代文化之中,最终形成了自己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性知识体系。

那么,在后来和生产大队集体生产方式和集体经济体制解体以后,在重构乡村社会结构的过程中,乡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乡村治理逐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治理是以现代国家权力和国家意识形态为底蕴的现代普同知识(即现代西方知识管理模式)对以传统地方性知识为底蕴的乡村文化进行猛烈地冲击和挤压,使传统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普同知识在互构与博弈的过程中对乡村治理产生重大的影响。更确切地说,现代乡村治理是以现代普同知识,或者说是以国家权力或国家意识形态,在瓦解传统宗族和家族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上,与传统农业个体经济互构和博弈的结果。也正是在这种传统地方性知识和现代普同知识的博弈过程中致使传统家族和宗族意识形态及其个体经济生产方式被严重地削弱。我国发展人类学家对L村作了前税制改革时代的发展人类学调查分析,充分证明了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对现代税制改革的抵触,同时意味着西方现代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模式在乡村治理改革中举步维艰。

三、乡村民主化管理对传统文化的阐释

伟大的民主主义先驱卢梭认为,人与人之间并不平等,是因为每一个人拥有不同层次的能力与天赋。所以,正是这种能力与天赋的不平等,曾经造就了古代贵族制度。历史经验证明:贵族制被民主制就在于后者建立在更多人的利益和权利基础之上。任何一个现代政府都应该以民生和民权作为他们的施政纲领。正如200多年前法国著名的民主主义学者托克维尔所预言的那样:民主化管理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每个人都在追求平等。这与古希腊时代的民主制度相比,有着一种不同的高贵信念。格拉顿认为,现代民主管理制最终是为了有效地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是一种实用主义文化策略分析方式。民主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必须要以个人为出发点。民主化既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又是一个终极的目的。格拉顿的民主管理既是对民主时代的呼应,又是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路径和新的思维方法。

解放以来,农村经历了20多年的集体所有制时代,接着又经历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时代。现在乡村仍然处在一种“后改革市场经济发展时代”。在此,我们是运用文化人类学、发展人类学或一种民族志式的“宏大叙事”,但这并不完全是在国家权力和国家意识形态下推行“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我们正是撇开这种权力话语和意识形态,展开对乡村社会结构和民主政治生活的“宏大叙事”,进行发展人类学的深度描述。同时,我们运用民族志方法进行深度描述,探索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宏大叙事”的历史深层结构中所发生的颠覆性的政治体制变革。

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力至高无尚的情况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最为激烈的、刚性的制度形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意识流。这种意识流是通过国家权力运作变成一种政治运动的武器,以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对乡村社会实施大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卫生、教育等进行改革,使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一度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样在社会变革的同时对传统文化(包括一切旧习俗和旧信仰)进行彻底的清算和扫荡,使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从乡村公共服务领域进入城市贵族艺术殿堂变得更加举步维艰。传统村落的地方性知识只能在村落社会的私域空间展开,即在家庭狭小的空间内生存,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在村民意识中完全消失。

现代普同知识对传统地方性知识的冲击和瓦解使得旧的传统习俗或传统地方性知识的历史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曾经沦落成最为原始的民间,甚至被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将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斥为最原始的思维方式或最传统、最落后、最野蛮的原始思维方式,甚至有人认为它是现代科学知识传播的绊脚石。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传统落后的原始思维导致了中国的贫穷落后。因此,近两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最怕洋人说我们最原始、最落后、最野蛮,同时也最忍受不了洋人对我们说这种刻薄、讽刺和挖苦的话,这样似乎中国人在国际上和洋人面前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格尊严。我们本来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到头来成了没文化、没教养的野蛮人,居然成了不文明的野蛮人。我们似乎无颜面对我们的老祖宗,这就像赫胥黎讽刺威尔福伯斯,说我们的祖先是猿猴一样痛心疾首。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居然成为现代科学知识和现性取而代之的东西。如果一切都按照西方思维模式去思辨,按照西方管理模式去办事,以西方现代科学为代表的现代普同知识取代中国传统地方性知识,这样中国传统地方性知识或传统文化会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消失殆尽。当然,我们并不排除国家权力和国家意识形态对传统地方性知识和传统文化的集体扼杀。现在看来,所谓西方现代科学就是借用了我们国家权力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强制性力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毁灭性打击,这实际上是欧洲自以来在坚船利炮的威慑下强制推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而往往我们的国民在不经意之中诋毁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践踏了我们传统地方性知识。然而,人们在接受西方现代知识,即西方文化模式的同时却往往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西方文化模式。我们的政治家、文化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往往忽略了文化模式是不可能完全复制的。在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在经济学界,经常用微观区域经济模式去复制宏观发展经济模式,甚至用经济模式去代替文化模式,这实际上是非常可笑的。模式是复杂的、是动态的,它需要多学科、跨学科和复杂学科等诸多因素来完成,也就是说一个模式的复制是需要许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来完成的。我们简单地将一个区域模式复制到另一个区域,显然是很难做到的,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原来的模式,甚至会以彻底失败告终。西方许多模式强制在中国推行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这一点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

乡村城市化进程同时加快了城市民主化管理进程。通过研究现代普同知识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背景可知,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仍然受到挤压和冲击。但是,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并不是一味消极地接受现代普同知识的挤压和冲击,而是在现代普同知识的互构和博弈中,凭借着自己独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情感依托及恋旧情怀,在乡村社会结构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时还会取得永久性的发展权。这样才能对乡村治理起到大文化无法涵盖的积极作用,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发展人类学家不可忽略的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凯蒂・加德纳,大卫・刘易斯.人类学、发展与后现代挑战[M].张有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14

思考――乡村教育的根在哪里

89年前,陶行知先生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改造》一文中疾呼:“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住,另找生路!”

乡村教育的生路又在哪里呢?我自从七年前担任乡村小学的校长以来,就一直在追问和反思,却没有找到答案。2015年,我有幸跟随着教育公益组织的伙伴们走出了乡村,看到了外面精彩的教育世界;回来之后,我们边思考边实践,而2016年初,我们又一次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有幸参加了由甘肃省乡村教育发展NSDP项目培训,终于破解了困扰我多年的难题。

说来惭愧,城里人讲给孩子“项目式学习”,然而我作为一个有23年教龄的教师,在参与这个项目之前还并不真正理解什么叫“项目”。NSDP项目其实并不新鲜,源于2000年左右启动的“中英甘肃基础教育目”中的“学校发展计划”(School Development Program, SDP)。多年以来,我们学校日常工作使用的报表就是基于SDP的,遗憾的是由于缺少相应的培训支持,那时我们并不理解其中的奥妙。直到最近,SDP项目的老成员们复兴了这个项目――他们在SDP前面加上了一个“New”(新),也就是现在的NSDP。

NSDP的基本理念是把水浇到根上。乡村教育的资源极其有限,无法实现大水漫灌式的发展,浇水到根的方式无疑是最适宜的。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浇水到叶,浇水到花,浇水到果,为了表面的繁花似锦而忽略了对教育本质的追求。

乡村教育的根究竟在哪里呢?鲁迅先生也在《少年闰土》中写道:“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在少年时代鲁迅的心里,也渴望走出城市的高墙,向往着乡村的大自然和新鲜事。

在NSDP项目的指导下,我请社区的贤达、家长、学生代表和教师一起座谈,用SWOT分析的方法,明确乡村教育发展内在的优势和劣势,研判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发现,乡村也有城市无法替代的资源优势:乡村虽然没有高楼大厦,但有广阔田野;乡村虽然没有动物园,没有老虎、鳄鱼,但有大自然,有蚂蚁青蛙,还有牛羊鸡鸭;乡村虽然没有航模展厅,但有日光温室;乡村虽然没有科学家,没有画家,甚至没有医生,但有雕龙画凤的木匠爷爷,有会做千层底布鞋的奶奶,有会砌墙粉刷的爸爸,有会种田能养鸡的妈妈……

乡村教育的根应该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中汲取营养,结合现代科技的变革,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时代呼唤乡村教育者的自信和活力,乡村教师应该挺起乡村文化的脊梁,探索挖掘乡村的潜能,让乡村教育焕发生机与活力,绽放应有的魅力。

回顾――我们的项目实践

追寻乡村教育根的踪迹,该如何入手呢?我们依然需要采取自下而上的原则,民主参与讨论对策,运用问题树分析和优先排序的方法,大家的意见逐渐集中,明确了学校特色发展的途径:种植实践和快乐阅读 ,遵循SMART原则,制定了学校发展的目标。

我校马路两侧有块空地,师生一起平整后便成了一个小菜园。我们按照蔬菜食用的部分分类,种植了八块蔬菜:根菜类、花菜类、茄果类、茎菜类、块茎类、鳞茎类、叶菜类、种子类蔬菜。孩子们在种植实践中不仅学到了与植物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了内心的健康成长。项目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1. 激发兴趣

组织隆重的种植实践启动仪式,让孩子感悟到种植是孕育新生命的开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方式。大自然馈赠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源,人与大自然应该和睦相处。启动仪式上,孩子们认识了形态各异的蔬菜种子,还用种子摆出各种图案,老师们都感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变幻莫测。

2. 劳动实践

孩子全程参与翻地、地膜覆盖、施肥、浇水和除草等劳动,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劳动的脏和累,也体会到父母的劳动的艰辛,纷纷表示要为农忙归来的父母献上爱心。在劳动过程中,我们引导孩子明白,劳动只是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我们的父母是农民,他们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财富,奉献社会,理应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3. 展示分享

举办“收获节”。辛勤地付出总会有收获,菜园里的菜花开了,萝卜冒出了地面,茄子、辣椒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我们开个别开生面的收获节吧!孩子们争着抢着摘菜花,品尝着自己亲手种的萝卜,孩子们说:“这是最好吃的萝卜。”是啊,自己播种,期待发芽,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劳动成果怎么能不好吃呢?

4. 总结评价

小菜园丰收了,我们的种植实践收获了什么呢?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蔬菜和观察记录,还写了许多关于蔬菜的童话和诗,小菜园成了童话的摇篮。在小菜园里,不仅种出了菜花和萝卜,还种出了孩子们的诗和远方……

感悟――重拾劳动教育

看今天的教育,新概念越来越多、新项目越来越多、新科目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而老概念、老项目、老科目的初心却慢慢被我们遗忘了。“劳动”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几乎写进了这个广袤国度的每一所乡村学校的课程表,然而我们是否珍惜了这一历史的馈赠呢?“项目”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而“劳动”则是儿童生活的日常。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让乡村恢复自信,让乡村的孩子认同并热爱生我的父母和养我的土地,快乐自由地成长。

1. 挖掘乡村优势,成就教师

城、乡教育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城市教育并不代表先进,而乡村教育也并不意味着落后。乡村教师要树立发展乡村教育的信心,时代需要我们顿悟,需要我们从惯性思维的迷途中觉醒。乡村教师只有抓住国家倡导生态文明的机遇,挖掘乡村教育资源,发挥地域优势,开发地方课程,引领乡村文化,才能使自己快速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 构建大自然课堂,快乐学生

大自然是乡村教育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田野中的花、草、树、木都是我们的朋友,鸟、兽、虫、鱼都是自然界的精灵。一朵花、一只鸟都能吸引孩子驻足,进行心灵的对话。孩子们把无意中发现的蚯蚓宝宝放回松软的泥土,趴在地上期待种子发芽,把馒头的碎屑放在蚂蚁的洞口……怎能说这不是最好的爱的教育?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让乡村恢复自信,让乡村的孩子认同并热爱生我的父母和养我的土地,快乐自由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