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范文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14 11:14:45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篇1

为了做好今年秋季开学后的各项工作,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启动实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和收费行为,加强校园安全,确保新学年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促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今天,省政府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孔玉芳副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两年,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省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精神,以迎接“两基”国检和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契机,加大投入,落实责任,集中了更大的精力和财力,重点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顺利通过“两基”国检作为20*年河南教育的重大成果而载入史册。下一步,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结合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城乡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确保如期实现省政府提出的“用5年左右时间使全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实现均衡”的目标任务。

1、认真组织开展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为调动各地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性,省政府决定,从2008年起在全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每两年评选表彰1次。首批先进县(市、区)评估验收将在今年年底进行。对如期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任务、综合评估前10名的县(市、区),颁发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奖牌,并奖励每县(市、区)80万元。各省辖市要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先进县创建规划,积极支持并组织所属县(市、区)参加创建活动,争取使一批义务教育发展水平高、工作力度大的县(市、区)率先进入先进县行列,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本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强与财政、人事、发展改革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要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对创建县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在农村中小学图书仪器装备工程、城镇薄弱学校改造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或倾斜。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过程指导,跟踪了解创建工作进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经验,指导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进一步加强城镇薄弱学校改造。加强城镇薄弱学校改造,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既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破解城镇入学难、大班额和择校热问题的根本出路。今年省委、省政府在向社会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中明确提出:以省辖市党委、政府为主,筹措资金改造200所城镇薄弱学校。省教育厅已将200所城镇薄弱学校的改造任务分解下达到各省辖市,并建立了月报制度。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绝大多数省辖市都能认真落实改造资金和项目学校,不少项目已经开工。但是,还有个别地方重视不够,进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一定要从落实“十件实事”的大局出发,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局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克服种种困难,确保把改造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所项目学校,在年底前顺利兑现省委、省政府对社会各界的庄严承诺。新学期开学后,教育厅将组织专项督查,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地方要通报批评。

3、认真贯彻执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省教育厅、发改委、建设厅印发的《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从学校的布局和规模、校园和校舍、仪器设备和场地、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农村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进行了统一规范,是办好每一所农村中小学的最低保障线,也是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依据。各地要依据这一标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辖区内学校分期分批达到基本标准。

二、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

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经省政府同意,我省从今年秋季开学起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今年4月份,省教育厅召开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动员暨通识培训大会,对我省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之后,又下发了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培训骨干教师2800多人,培训各学科教师38000多人。目前,新课程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一项基础工程。它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系,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顺利推进。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方案确定之后,组织实施的任务主要在学校。因此,这里要特别强调,校长是学校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各高中学校务必要按照国家和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首先,要按照国家和省里课程方案,制订学校的实施方案和课程计划,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要在开设好必修课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设好各类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其次,加强校领导班子和教师的培训,着力转变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开展培训工作。第三,尽快建立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新课程要用新办法、新制度来管理,包括选课指导制度、学分管理制度、教学研究制度以及教学管理常规等。第四,要充分发挥样本校的作用,明确省辖市、专家和学校的职责,使其真正按照新课程实验的理念和要求去做。第五,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和校际间资源的互惠共享。

2、加强研究,不断总结完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过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研究,探索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各级教研部门要把新课程实验作为中心工作,立足教学实践,围绕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指导,帮助学校解决实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一线教师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各普通高中要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工作,组织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帮助教师养成反思教学的职业习惯,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环境,使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要加强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的联系,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

3、加强领导,搞好跟踪指导服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首先,要解决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所必须的经费和编制问题,设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项经费,确保新课程实验和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对高中学校的投入,按照新课程实验的要求,添置必须的设施设备,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使所有普通高中学校都能达到或基本达到实施新课程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第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由教育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解决课改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要加强与财政、人事编制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供良好条件。要经常深入高中学校了解和掌握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情况,加强对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管理,为学校实施新课程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服务。各地要把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作为对高中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建立专项评估和督导制度,确保每一所学校都能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实施新课程。

4、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的良好社会氛围,及时了解社会各界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全社会对实验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三、细化方案,落实资金,切实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省政府决定,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前不久,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省财政厅、教育厅也下发了《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准备工作的通知》,对这一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各地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文件的要求上来,珍惜和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义务教育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1、制定完善工作方案,足额落实配套资金。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我省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所有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直接免除学杂费;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继续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在接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按照公办学校免除学杂费标准享受补助。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免除学杂费方案,足额落实配套资金,确保每一个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国家的政策资助。同时,按照省财政厅、教育厅通知要求,秋季开学前,各省辖市财政部门要预拨部分免学杂费补助资金,市区财政部门要足额拨付预算内公用经费。目前尚未拨付到位的要抓紧安排,以确保秋季开学后学校的正常运转。

2、努力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保障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各省辖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的数量、分布和变化趋势等情况,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和发展。对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接收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各地应按照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实际接收人数,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足额拨付教育经费。

3、做好宣传工作,正确引导社会各界的心理预期。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不同于农村。一是学杂费占全部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的比例并不高,免除学杂费减轻群众经济负担的效果不会像农村那样显著;二是免除学杂费后城市义务教育面临的择校矛盾短期内还难以全部解决。各地对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化解矛盾。要及时主动与新闻媒体沟通,统一新闻宣传口径,准确宣传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各项政策;要认真开展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广大校长的政策培训工作,传达好、执行好国务院文件精神;要主动向人大、政协汇报,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争取理解和支持。总之,要引导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方面形成合理的心理预期,为政策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和收费行为

规范中小学办学收费行为,是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事关教育形象和发展大局。近年来,我省坚持标本兼治、奖惩结合,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学校的办学和收费行为进一步规范,群众投诉大幅度减少,满意度大幅度上升。但是,不规范的办学、收费现象在个别地方和学校依然存在,必须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1、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依法负起规范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责任,不得将义务教育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应均衡编班,不得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要继续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十不准》,不准非寄宿制学校安排早晚自习、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统一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不准统一征订或摊派各类教辅材料、学习用品等,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努力形成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各地要制定和完善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学校牢固树立法制意识,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办学。要按照省政府《关于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试验工作的意见》,认真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工作。省政府的文件印发后,省教育厅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绝大多数省辖市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今年全省所有改制学校均没有以改制学校的名义招生,大多数省辖市的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已明确了办学性质。但也有个别地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希望各地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按照省政府的文件精神,坚定不移地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工作,确保年底前基本完成规范义务教育改制学校的目标任务。

2、加强对学校收费行为的监管。要加大对收费政策的宣传力度。各中小学校都要在校园醒目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校长对本校的收费政策要做到应知应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收取费用。要强化学校收费资金管理,严禁截留、平调、挪用、挤占学校收费资金。要加强检查监督力度。新学期开学后,省教育厅将组织对各地中小学收费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对违规收费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继续深入开展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区)和民主评议学校行风活动。要继续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区)活动,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促进教育收费的规范化。要坚持纠、评、建相统一,组织开展好民主评议学校行风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把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招生、收费问题贯穿于评议工作全过程,边评边改,以评促改,切实规范办学、收费行为,树立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

五、居安思危,常抓不懈,全力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学校安全关系着社会稳定和亿万家庭的幸福。确保学校安全稳定,责任重于泰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居安思危,常抓不懈,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强化管理,落实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师生安全教育。抓好安全教育,这是搞好学校安全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今年九月是全省第四个“中小学安全月”,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时机,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要深入贯彻《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教育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利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采用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加强与公安、消防、交通、卫生、地震等部门,以及与学生家庭、社会各方面合作,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要重视加强安全模拟演练。四川地震灾区的实践证明,坚持开展应急演练,是科学处置突发事件、减少师生伤亡的有效措施。各地和中小学校要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今后,全省各中小学每学期至少要开展一次模拟应急疏散演习,并且要坚持下来,形成制度,养成习惯,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预案能迅速启动,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紧急疏散。

2、加强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今年是国务院安委会确定的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按照国务院要求,省政府今年5月1日至7月31日在全省范围开展了百日安全专项督查活动,之后又组织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活动。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又相对较弱,因此做好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尤为重要。各地要在秋季开学前后,组织专门力量,对校内的校舍、校车、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等重点设施、重点部位进行一次全方位、拉网式的排查整治,特别要把学生宿舍建筑内的商业场所作为安全隐患治理的重中之重。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登记在册、落实责任、认真整改。对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隐患,必须采取严厉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挂牌督办,跟踪问效。对因隐患排查治理不力导致发生重、特大伤亡事故的,要依法查处,严肃追究责任。

3、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加大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力度,督促学校落实各项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措施。要对食堂、饮水设施、厕所、宿舍等容易造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环境进行经常性地检查,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要积极开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要建立健全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尤其对一些传染性疾病或群发性不明原因疾病要及时掌握、及时报告、及时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4、精心组织好校车交通安全集中整治活动。前不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教育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通报了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8.12”重大交通道路事故。为了从此次事故中汲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国家四部委要求各地于9月1日至10月31日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集中整治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公安、交通、安全监管等部门,精心组织好此次集中整治行动。要督促学校健全组织学生集体出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凡学校组织开展的学生集体出行活动,必须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出行前要开展必要的安全教育,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跟车,选择安全线路,并从严审查承运企业、车辆、驾驶人的资质,严禁租用无证无照的社会车辆,确保师生集体出行安全。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依法治教、优质均衡、软硬件并举”的原则,遵循“统一规划、城乡共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积极推进”的工作方针,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为重点,以加强和改善教育教学管理为途径,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实现县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基本均衡,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基本均等的义务教育,努力使我县教育整体水平步入健康持续发展轨道。

二、发展目标

用3至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管理精细化、教育评价科学化、教育质量优质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学校布局合理化。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使永久性保留学校服务范围恰当,办学规模适当,学校布局和规模满足生源变化的需求。

(二)办学条件标准化。按照国家规定的学校建设标准,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区域内城乡各学校校舍、常规教学设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后勤保障设施等达到规定的标准。

(三)师资配置均衡化。教师编制符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区域内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形成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落实,教师学历达标、专业对口、学科配套,各学校师资水平均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四)教育管理精细化。积极构建符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际需要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用科学、规范、人文化的管理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五)教育评价科学化。学校、学生、教师、教学四位一体的有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制度基本建立,评价结果得到有效应用。

(六)教育质量优质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1、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学校布局要统筹考虑人口变化、城乡发展等因素,重点建设乡镇中心学校、乡镇小学和实验中小学,规范建好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优化调整初小和教学点,确保学校布局适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2、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遵循“统一布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装备水平”的原则和“规范、实用、安全”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同步建设,重点加快薄弱学校改造,重点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设施不配套、村级小学办学条件简陋等问题。统筹整合本区域内文化体育、扶贫开发、教育等建设项目,建立学校建设项目库,实现项目资源共享共建。逐步配套小学、初中教学设备设施,加强运动娱乐场所建设,全面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条件。

3、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终身学习的管理服务平台。在“校校通”的基础上,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到2012年基本实现“班班通”。加强薄弱学校图书室的配备和实验室、计算机室等功能性教室建设,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的装备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机制和工作常规,加大资源开发整合力度,丰富学科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校际共享。大力推动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

(二)实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现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师资水平的基本均衡

1、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和考核办法。积极推行中小学校长选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校长定期交流制。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5年的中小学校长原则上应在县域内交流轮换。多形式、多途径组织开展校长培训提高活动。有计划地安排薄弱学校校长到优质学校挂职、培训。定期组织评选“名校长”活动,不断提高校长管理水平。

2、健全教师补充、交流机制。加强全县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合理核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从严控制城镇学校编制,促进教师资源向农村倾斜。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津贴制度,鼓励农村教师安心基层工作,引导城镇学校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每年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招聘20—30名优秀者充实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从城镇选择优秀青年教师到边远乡村学校定期讲学支教,从农村挑选部分教师到县内外其他示范学校学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晋升高级职称以及参评优秀教师、省市级名师、特级教师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

3、加强教师培养提高工作。完善教师培养、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学习提高长效机制。设立教育教学成果奖和突出贡献奖,开展名教师评选活动,重奖教育教学优秀教师和先进单位。建立教师绩效工资考核评价办法,充分体现优绩优酬。建立教师培训提高档案和考核办法,加大教师教学能力的检测评估,使每位教师都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持续培训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弱科教师,每年暑假、寒假挑选100—200名教师参加省市培训。加强校本培训,帮助农村教师提高学历水平,到年,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高一层次学历比例达到50%。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岗、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

(三)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高工程”,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公平优质教育

1、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和管理,提高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健全德育工作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工作格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2、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落实国家学科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突出教学工作中心。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切实加强教学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建设。采取面向薄弱学校送课上门、定向培养紧缺学科教师、选派教学管理干部和学科带头人等办法,改善薄弱学科教学现状,帮助薄弱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4、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实施“走进艺术”教育计划,提高学生体育艺术素质,弘扬传统文化,努力创造条件让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进入课堂。建设一批体育、艺术、科技、书法等特色学校,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书香校园、艺术校园、科技校园、快乐校园、平安校园”。

(四)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保障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共同负责,依法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1、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切实做好“两免一补”工作,严格按政策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杂费和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住宿费。逐步扩大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认真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切实帮助特困家庭子女、残疾学生、单亲孩子、孤儿接受义务教育。

2、有效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加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管理,完善流动人口义务教育档案和学籍管理制度。对流动人口就学对象坚持“相对就近、免试入学、一视同仁”的原则,落实就读学校,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建立政府统筹、相关部门、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3、依法保障特殊教育。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不断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就学保障,完善普通教育学校接受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办法,提高残疾儿童教育普及程度,确保残疾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五)实施“义务教育规范管理工程”,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机制

1、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免试入学制度。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合理确定每所学校的就近接收学生范围,并向社会公布。学校要按照规定接收学生,不得采取或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的依据。进一步改革高中招生制度,逐年加大普通高中指令性计划直接分配到各初中的比例。

2、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综合评价体系,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素质教育导向机制,不断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3、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重点、等级称号评选等活动。学校应当按照随机原则合理编班,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和教师不得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或者减少非考试科目的课时,不得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强制补课,不得动员、组织本校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违反规定的,视情节分别给予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行政处分的处理。

4、强化学校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强化交通安全、校车安全、消防安全、寄宿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水上安全、大型活动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管理,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

5、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参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动社会各部门密切配合,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关心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

1、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完善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改革。落实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不低于中央规定的基准定额,确保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按教职工年工资总额的1.5%和城市教育费附加的5%足额纳入财政预算,集中管理和使用。义务教育学校经费实行“校财局管”,加强对各项教育经费的统筹,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资金。

篇3

在高校,安全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首要保证,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面临的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威胁逐渐增多,高校应着眼于新时期校园安全特点,从整体安全教育的概念和内容出发,增强整体安全意识,不断拓宽和丰富安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

整体安全;安全教育;高校

党的十以来,党和政府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安全工作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节点,也是保证大学生个体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按照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部署,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转变观念、革新思想、提高警惕,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全面性、针对性、实效性,保障校园内部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新形势下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仅要求全面覆盖传统安全领域[1],对非传统安全,高校也不可忽视,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教育水平,赋予安全教育工作新内涵,形成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校园安全以及个人安全于一体的高校整体安全教育理念。

一、新时期高校校园安全特点

高校是国家安全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育青年的重任,有其相对封闭性,高校校内人员也有其人员结构、社会地位和基本素养等与外部社会不完全相同的独特性,因此高校校园安全具有以下特点。

(一)多样性

高校校园是师生工作、生活、学习的地方,同时又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内部个体各方面素质水平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再加上外部环境的众多不确定因素必然导致校园安全问题多样化的特点[2]。

(二)阶段性

校园安全具有十分显著的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出现的安全问题类型、各类安全问题在不同阶段出现的频次都具有相应规律性。

(三)突发性

高校整体安全环境优于社会,在校师生素养也普遍较高,瞬时矛盾不容易产生,但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由于长期压力的积累,矛盾的升级,当达到临界状态时,矛盾会突然爆发,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

(四)破坏性

高校是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待塑造阶段,当出现安全问题而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则可能带来破坏性后果。

(五)非传统安全问题冲击日益严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安全问题的看法仍局限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受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冲击,近年来涌现出一些高校大学生凶杀案件、重要机密泄露事件、网络攻击事件等严重安全问题,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对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重新审视。

二、整体安全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整体安全教育理念是在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将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等“传统”安全,政治安全、法律安全、道德安全、声誉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整合并有机统一起来的新的安全教育观念。整体安全教育旨在全面系统地教育大学生群体,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国民的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水平[3]。高校应在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下逐步推行新的安全教育内容,养成在校大学生新的安全意识,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有机结合,提升高校安全教育的水平和增加其内涵。结合高校校园安全工作实际,笔者将高校整体安全教育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是指将国家政治系统置于不稳定状态的安全问题。政治安全所包括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执政党、领土完整、国民意识形态等。本质上来说,政治安全与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有交叉的地方,但是结合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实际,在整体安全框架下,包括影响国家稳定、损害国家、怀疑抵触国家政治制度、影响国家政治秩序的各项不稳定事件。

(二)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主要包括国家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社会基本生活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民族语言符号系统、民族知识传统、民族等。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西方文化、普世价值的渗透宣传,对国家传统文化安全的冲击不可小觑,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文化安全也是思维活跃、意识先进的大学生受侵蚀影响的一个方面。

(三)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即对社会个体、社会组织安全有影响的各类安全现象的总称。在高校安全工作范畴内主要分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名誉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妨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以及个人人身安全、个人财产安全和个人生活安全等都属于传统安全领域范畴。涉及高校大学生的主要有:违反实验室设备管理规定;违反校园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违规明火作业、违规驾驶机动车;参与极端事件、故意伤害事件、非法社团活动,赌博酗酒、寻衅滋事等一系列违法行为,以及食品安全、疫情传播、校园施工意外伤害等其他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在整体安全教育内涵下,名誉安全也是社会安全的一种,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在新的安全环境下极易造成个人及他人的名誉损害事件。

(四)科技安全

高校是国家高科技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随着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大学生泄露科技秘密问题,科技安全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科技安全从国家安全的视角,其内涵主要是保护国家科技视域免受侵害,国家科技利益得到维护,国家科学技术能够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从高校实际来看,科技安全应该定义为与院校科技生产管理活动相关的科技失密、科技窃密、知识版权侵害等科技不安全事件[4]。

(五)信息安全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高校大学生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高校信息安全可以分为公共信息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公共信息安全包括网络攻击、信息破坏、信息内容安全、设备设施故障、灾害性事件等,个人信息安全则包括个人信息泄露、诈骗、敲诈等涉及个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

(六)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在整体安全教育理念下的新要求,结合校园实际主要包括校园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生态破坏事件,主要现象有实验室废弃物污染,校园自然景观人为破坏,环境引起的校园生态灾害等。

(七)心理安全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校园安全事件呈现出阶段性、频发性的特点,对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安全稳定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安全问题成了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将心理安全纳入高校整体安全教育体系必要且迫切。

三、高校开展整体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安全教育水平,系统化安全教育内容不仅是外在要求,对大学生个人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及走向社会以后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一)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完善拓展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高校安全教育重点在于“传统”的安全教育领域,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等,而对“非传统”的安全教育领域,如法律安全、信息安全、声誉安全、政治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安全等关注非常少。根据的新安全观,整体安全统筹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构建了全面的安全体系,完善了高等教育安全教育内容,拓展了安全教育内涵,形成了高校新的整体安全教育观,有利于高校安全教育向制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二)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下,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科技安全等其他非传统安全因素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大学生群体的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心理安全等安全因素息息相关。国家安全意识培养是一项全面的、长期的、动态的工作,系统的整体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三)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安全是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以生为本、安全育人”是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加强大学生传统安全教育管理,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对社会经验少、安全意识淡薄、思想单纯的青年大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体安全教育不仅重视大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信息安全,对非传统安全也有涉及,旨在帮助他们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使得他们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以实现健康发展。

(四)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

总体来说,我国的安全形势是好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新形势下各类不安全不确定因素也日渐增多。高校是构建国家安全的重要阵地之一,系统的整体安全教育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减少外部不确定因素对校园冲击的重要条件。

四、整体安全视域下高校安全教育途径和方法

在整体安全教育体系框架下,高校安全教育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根据高校校园安全的特点,通过国家、社会、校园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高校可以从显性教育和隐性培养两个方面加强整体安全教育工作。

(一)加强高校安全制度教育

当前,我国的高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安全保卫部门的指导下,以及高校自身的要求下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制度。但是相应的安全制度宣传教育却没有跟上,高校安全管理人员不重视,学生不在意,流于形式的安全教育屡见不鲜;另外,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许多高校还沿用过去的“老一套”,对安全教育敷衍了事,对新的安全形势认识不足,没有对新的安全问题引起重视。因此,高校需要真正将整体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必须认清形势、革新思想,深刻认识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和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将其汇编纳入新的高校校园安全制度、规定以及预案演习中,同时加强宣传,认真组织师生学习,使全面的整体安全教育规章制度为师生熟知,并被自觉遵守和应用[6]。

(二)加快高校整体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全面推动整体安全教育进课堂

其一,要构建和完善整体安全教育体系,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融于一体,形成全面的整体安全教育理论体系。其二,要认真加强非传统安全教育,在教材中增加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及时关注国际动态与国家安全建设整体要求,做到将最新的安全信息实时有效地传递到高校校园。其三,要加强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化的整体安全教育队伍,使他们成为整体安全教育的典范。其四,要将整体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大学教育体系,在专业化的整体安全教育队伍的引导下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规范化地进行整体安全教育。

(三)逐步加强高校整体安全实践教育

整体安全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同时还必须逐步加强实践教育,增强高校师生在面对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危机时的实际应对能力。一方面,高校应以大学新生军训为切入点,在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融入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为以后的整体安全教育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开展针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模拟演练。要加强对于高校校园各类事故灾难、暴力恐怖、极端事件、生态食品安全、网络安全、重大传染病疫情等非传统安全事件的演习管控,加深学生的切身感受,提升高校师生应对突况的能力。

(四)加强安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学大纲中的必修课程,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安全意识也是思想政治素养的一个方面,高校应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特别是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教育观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方法来认清判断解决整体安全框架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五)加强安全教育在高校第二课堂的灌输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教育意义深远。高校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教育与校园第二课堂中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党建活动以及专家讲座和知识竞赛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的积极性,将非传统安全意识培养,整体安全教育理念逐步根植于师生的平时生活中。

(六)加强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培育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在生产生活、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创造形成安全行为习惯与安全思想意识为一体的活动结果与活动方式的总称。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校园内与校园安全文化相关的活动无处不在,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渗透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培育整体安全意识对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一方面,整体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中的培育凸显了整体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整体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中的培育是高校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体系的必然要求,将安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系统化安全教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将整体安全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高校整体安全教育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高校应在国家安全稳定工作的整体部署下,提高政治敏感度,转变安全概念意识,从全局出发,从学生个体安全意识培养出发,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特别是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和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教育理念根植于高校全体师生心中,逐步建设整体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国家安全稳定建设最为坚固的一环。

作者:雷玉江 王英国 闫亮亮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本文系2016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课题“‘大安全’视域下高校安全育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BJSZ2016YB1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贾水库,刘伟,满园春,王晨.校园安全及其特点分析[J].安全,2015,(3).

[2]蒋利平.国家安全视野下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3]刘义.高校安全稳定下分类指导工作探究[J].求知导刊,2015,(11).

[4]李旭,谢友平,周而明.基于安全防控网建设的高校安全问题内涵与分类标准[J].教育评论,2015,(12).

[5]陈志辉.高校校园安全长效机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篇4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86-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在对待大学生安全稳定方面,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各个部门尚未形成合力。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摆在首位,没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wwW.lw881.com因此高校安全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现状

1、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使世界各种思潮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日趋复杂,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反映了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对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同时对校园周边环境复杂化也给维护校园稳定带来了很多隐患。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怎么样正确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安全教育的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3、高校突发事件的影响不断扩大,对高校自身的稳定发展和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对于学校而言,它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学校管理上的混乱,给高校的声誉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还会给高校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对于大学生而言,突发事件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阶段,是个人心理成熟和性格完善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和性格不稳定时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容易产生错误极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在极大影响社会稳定和法治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的忧虑,甚至对大学教育产生了质疑。

(二)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安全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都普遍制定了安全教育管理规定,每年都通过安全课讲座和宣传板报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但由于突发事件每年都会发生,安全教育模式没有针对性,所以安全教育效果不大,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采取实用主义,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经常是上级安排了,就抓一抓,上级不强调了,安全教育也就搁置一边;对安全教育的检查,也就集中力量应付,检查过后就又束之高阁;在解决完重大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后没有吸取经验教训,事情过后就又放松不管。最终致使大学

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3、管理观念有误区,措施不得力。在治安管理对象的问题上,许多高校一直都把学生作为治安管理的对象,没有真正地把他们当做教育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安全教育工作难以获得好的效果。有的学校想通过强硬的行政措施来加强管理,但这种效果往往是堵而不是疏,所以方式效果往往不理想。

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高校是治安相对安全稳定的地方,安全教育问题远不如教育教学工作受到重视,以至于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多数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没有把安全教育作为重点,缺少必须的、基本的心理素质培养与知识技能训练,致使许多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所以,在对大学生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安全管理方法上,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其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

(一)维护校园安全,保护国家的人才资源

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对于维护校园公共安全,保证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大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就是保护国家的人才资源。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把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危害有高度敏感性,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

(二)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安全需要

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完善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防灾应变的能力。大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解、掌握一些安全常识,不仅可以减少自身在校期间的安全风险,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走出高校的毕业生们能否经受得住挫折,是对现代人才素质的一个考验。当他们独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和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时,往往会表现出无知与无奈,不知道运用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比如,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劳动保护、劳动争议仲裁等。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从而实现职业生涯中的安全与健康。

三、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是国家和谐,高校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高度来看,应该加强大学生党的理论教育,把安全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范畴。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各民族平等团结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开展法制观念与法律知识教育。法制的基本内容是法律,法律是代表阶级利益和意志,保证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的强制手段,也可以说,法律是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大学生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四有”人才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想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淡薄,有些学生不知法,不

懂法,头脑里根本没有法律意识,被违法行为侵害了也不知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还有些学生知法犯法,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使他们知道法律的严肃性,谁触犯法律谁就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提高他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杜绝或减少学生无知违法和知法犯法的现象。

(四)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能规范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和精神面貌,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准则。一个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人,才会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自觉地遵纪守法。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不断修正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加强大学生校纪校规教育。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不侵害他人利益,自觉维护校园正常秩序是大学生做人的基本标准。校纪校规教育是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就开始接受的教育,但对大学生来说,目前依然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固然与学校管理不严,要求不高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没有认识到纪律的严肃性,没有树立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要认真组织开展以校纪、校规为主要内容的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一进校就能全面地了解、熟悉校纪、校规,更要注意校纪、校规教育的连贯性,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对于少数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应严肃处理以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六)加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安全教育

加强班级学风建设,以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健全以寝室长为重点的信息员制度。加强对班干部队伍的培养,有计划地制定学生干部培训方案,对班干部重点开展班级管理和信息研判搜集能力培训;建立健全学生信息档案;健全适合实际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对班主任、辅导员进行突发事件处理方法培训,使学生工作干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第一时间采用有效方法控制事态的扩大,并按照相关应急程序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配合领导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

总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随着中国社会高速发展,高校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只有深入研究高校安全教育问题,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才能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使高校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童隆.高校学生安全与稳定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8,(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3]冉超风,黄天贵.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作用途径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全社会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是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部分,要不断完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就必须深刻理解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而分析网络安全教育的现实途径。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应有之义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特别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全面加快,网络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增长。“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①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学生作为中国网民当中的主要部分,大学生既是维护网络安全的主体、又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客体,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强化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鉴别和防范能力,发挥大学生在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汇聚起全社会的磅礴力量。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面对错综复杂、信息良莠不齐的虚拟网络空间,青年大学生缺乏对于网络安全的正确认识,不能主动承担起维护网络安全的义务与责任,忽视甚至无视国家网络安全。在这种对于网络安全错误的认识下,导致近年来大学生有意或无意泄露、窃取国家重要机密的网络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了国家安全和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缺失网络安全教育,将引起大学生思想混乱特别是爱国主义情怀的动摇,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将导致综合素质的缺失。素质教育不单单包含线下的素质教育,也包含线上的素质教育,互联网不是不法之地,网络自由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网络文明恰恰是网络自由的保障,网络行为同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完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作用途径

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扩大网络安全教育成效,是高校普遍面对的一个问题。通过分析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途径,提出将网络安全教育融入思想理论学习、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体系和成效。

(一)融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将网络安全教育与维护国家安全、爱国教育,设定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将网络安全上升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清楚认识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②;要将网络安全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清楚认识到“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们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这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③;要将网络安全上升到人民社会生活的高度,清楚认识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加强维护网络安全的意识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既要注意在专业课程当中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大学课堂离不开的重要方式,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结合网络安全观,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实现专业课程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要结合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开设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修课,在其中对于网络安全进行详细的讲授。将网络安全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中增加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三)融入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因其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气氛活动的特点,深受青年大学生的喜爱。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旨思想,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通过具有学校不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使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先进模范榜样,结合国家安全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举办网络安全教育征文、话剧比赛、知识竞赛、微视频竞赛等系列活动,增强“四个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热点话题,提高鉴别和防范有害的网络文化。注重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多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既有大量的典型案例又有更加直观的网络视频,让学生更有兴趣、更为直观的接受网络安全教育,同时也可以避免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一步扩大网络安全教育成效。

三思考与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数次提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大多数地区已开始将网络安全教育视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相关理论成果较少,制约了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推进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的优化升级,高校能够更快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制定适合本校发展情况的网络安全教育方案。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给予一定支持设立专题性课题专项,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动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的完善。

(二)进一步强化校园网络安全教育的氛围

篇6

关键词:安全教育;校园安全;大学生

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必须最基本的要求。安全问题不仅是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常碰到的问题,也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后要经常面对的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特别是在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培养国家、地区发展所需要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探求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安全教育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尚未形成浓厚的校园安全教育氛围。目前,高等教育体制有了很大改进,各项事业得到又快又好发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也有了相应发展。但与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得到大力推进的现实相比,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视力度稍显不足。学校一方面努力营造优良教风、学风,另一方面却很少花精力用于安全知识的普及。由于安全教育对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减少伤害的积极正态效应作用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实践中师资薄弱,经费紧张,未能形成浓厚的校园安全教育气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安全知识的有效传授、积极获取。其次,尚未形成规范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基本由各高校自主实施,高校内部没有统一、规范的安全教育教材,同时也缺乏统一的授课计划,导致安全教育主题各行其是,内容五花八门却枯燥、乏味,不能充分体现时代性,对学生在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自防自救、应急逃生以及个人与集体安全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影响了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与防范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广泛参与校内外的众多事务,需要掌握较多的安全知识,而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需掌握的安全知识的侧重点有差异,未能形成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规范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使得现阶段大学生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深入性、针对性。第三,尚未形成全员参与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部分高校的领导、教职员工,常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只是保卫部门的事,非保卫部门、非安全保卫人员无需承担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职责。从现实角度讲,各高校保卫队伍构成复杂,有退伍军人、聘用的保安、当地招工和轮岗分流人员,只有少数的大学毕业生,学历整体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担负起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任。第四,尚未形成大学生安全教育有效的考核机制。对于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开展情况,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制定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高校内部也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开展成效当作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对由于安全教育不到位而发生的责任事故,往往也无法有效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导致大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变化的需要。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总体上保持稳定,但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经济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因此,在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时,结合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明确安全教育的目标、措施,建立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变化的安全教育模式。其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构建平安校园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校园环境也发生着变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事情更是复杂多变。伴随客观环境变化,每个时期、每个季节安全管理各具特点,不安全的因素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在增多,随时有可能会向学生袭来。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对于维护校园公共安全、保证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大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不仅可以减少自身在校期间的安全风险,帮助学生自身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把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化,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危害有高度敏感性,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构建平安校园。第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没落生活方式等也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等这些错误价值观的影响,现实中,有的大学生从贪小便宜、小偷小摸而发展到大肆行窃,害人害己、危害社会,堕落成为社会的罪人;有些大学生奉行西方“性解放”思想,及时行乐,甚至为了金钱、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为社会大众所不齿。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可使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培养自律意识,起到预防犯罪和维护大学生良好形象的作用。第四,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需要。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全面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对社会的阴暗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安全意识淡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应该学会独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以及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应该经受住挫折的考验。大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从而实现职业生涯中的安全与健康,终身受益。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能够弥补中小学教育以及过去高等教育中,安全知识和意识教育的不足,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对危机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担当起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将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纳人高等教育的范畴,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准备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以及为实现安全生产、经营领域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安全提供合格的高级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分析

首先,构建“以人为本、注重安全、珍惜生命”的安全理念。“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珍爱生命”,是21世纪的安全文化观。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从深层次影响人的安全意识、态度和行为,是促进高校安全教育最具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根本途径。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在目标追求过程中,必须注入强烈的人文内涵。“以人为本”是高校安全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师生员工安全的人本观念就是高校安全教育的基本准则。这也正是安全教育能在社会产生影响力,促进安全局面持久的关键力量。其次,构建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校园安全文化是一种新的理念,是安全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是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影响力是深入持久的。校园安全文化以校园的习惯规则、语言形式、行为方式、交流合作等外在媒体表现出来,可以通过学校内部刊物、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各种媒体以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经常性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寓教于日常生活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同时,还可以将安全宣传教育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安全文化融人到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服务工作中,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安全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努力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关心安全、人人自觉维护校园秩序的优良安全文化,创建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达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预期目的。第三,构建完善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①学校应把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确定学分,保证足够的教学课时数,选用规范统一的教材,配备专兼职教师,并在经费上给予保障。②明确安全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防盗防骗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多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诸如起居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社交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以及避灾、逃生等最基本的安全文化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③采用灵活有效的安全教育方法。建立“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各种宣传阵地为载体,以丰富的活动为支撑”的教育方法。课堂教学主要以系统的讲授为主,结合答疑、研讨等方式,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等特点,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宣传主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橱窗、校刊、校报、张贴安全警示牌、图片展等进行安全教育,特点是形象直观,印象深刻;而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党团组织活动、安全知识讲座、参观、安全演练、主题活动等,寓教于乐,使安全知识和信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学生思想。第四,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教育模式。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全体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都应在各自的岗位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保卫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教务处、物业公司、法律及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要互相配合,班主任、辅导员、专兼职教师、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都应参与安全教育工作,全校要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①通过落实安全责任制,签定安全责任状,明确各部门人员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②将大学生安全教育落实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有效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积极性;③落实问责制,对于安全教育不到位而发生的责任事故,要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治作用,大学生既是安全教育的对象,也是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者,他们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互教互学,传播积累安全知识。高校有关部门可对学生安全自律组织的成员进行强化培训,让他们成为在学生中广泛传播安全知识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夏君忠,张志男.不容忽视的大学生安全教育[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207-209.

[2]蓝锋.试论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J].福建高教研究,2009(1):63-65.

[3]韦庆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2):67-71.

[4]韦爱勇,王成端,周小波.试论加强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J].高教研究,2006(3):46-49.

[5]韦爱勇,王成端,周小波.安全教育应成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J].城市与减灾,2007(7):6-9.

篇7

论文摘要: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立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剖析了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措施,以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和工作借鉴。 

 

高校学生的安全与稳定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广大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教学、科研、工作、生活的正常运转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多样化在高校的体现,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影响高校学生安全与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因此,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值得深入研究。本文谨就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和有效解决途径展开论述。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体工程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其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大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关系全社会成千上万个家庭。新时期高等院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正是由大学生自身的安全状况决定的,是以确保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和生命安全为根本的。高校以此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之一,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完善,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同时,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高校安全稳定对于保证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等教育事业,是以高校教职员工为主导、大学生为主体,以传播知识、培育较高层次人才、服务社会为宗旨的事业。这一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作保障。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正是从源头上应对社会转型时期高教事业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抵制各类反动思想渗透、预防各种破坏活动,保障高教事业良好发展秩序的必须之举;同时,也是应对当前时期社会矛盾增多、各类案(事)件和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最大程度消除各类不良影响、保证高校正常工作开展的有力措施。由此看来,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落实,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人才的阵地,实施安全教育是其必须承担、不容轻视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新时期的高等教育更加倡导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更加强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更加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格的完善,即促进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类高等院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尤其是2004年中发16号文件下发后,各高校更进一步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给予了重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取得了众多新成绩。与此同时,新时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仍然面临新挑战,并存在一定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时期,高等院校管理模式的社会化、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层次的复杂化,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总数的增加,社会环境的复杂与社会体制的变革,大学生群体思想与行为的不断成熟与发展,都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与此同时,众多旧的安全隐患亟待解除,各类新的隐患却又不断出现急需排查;加之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问题、学生的伤害事故、学生的违纪与犯罪案(事)件较之以往更加复杂。由此看来,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首先,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工作的规范化机制尚未形成。这包括学校相关教育管理者(管理部门)和广大受教学生两方面的认识问题,以及有关安全教育未能制度化、经常化和长期化。其次,安全教育的内容和体系不够完善。当前,各高校的安全教育习惯性地被理解为保卫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而由于这类部门的事务性工作较多,因而安全教育主要以辅导讲座、座谈、活动的形式开展,缺乏完整的、全面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细化教育。最后,安全教育的“知”、“行”脱节。这表现为大多高校开展安全教育主要是讲述知识、分析案例,而忽略了安全技能的实际培养和安全对策的模拟应用,导致众多学生虽接受了一定的安全教育,但对于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正当防卫、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等方面进行只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在实际中良好应用。此外,是安全教育工作者往往没有经过正规学习和专业训练,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学习交流、安全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教育方法过于陈旧和僵化等问题还仍然存在。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一)完善机制,全员重视,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信息网络 

在高等院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机制建设方面,领导重视必须排在第一位,必须从学校的党政领导层面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统一管理。与此同时,各级各类相关部门、单位要各司其职,全员重视并积极参与,要深入理解“安全重于泰山”的内涵,要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宣传,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安全教育,是高校各类工作中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各级领导第一位的职责,也是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义务和利益的基础。要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局面,同时要大力建立和健全从学校到学生班级、学生寝室的安全教育信息网络,落实安全教育责任人和联络员,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巩固成果,坚持长效,抓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落实 

对于已有的安全教育成果,高校要坚持巩固,并坚持长效。如,落实国家、省级有关安全教育的文件、会议精神,定期召开学生安全教育大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关于严禁学生野游野浴、严禁随意在外租房、严禁在寝室私接电源滥用电器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工作,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加强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上网安全、信息安全、交往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完善内容,针对实际,注重大学生安全防范技能培养 

针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过少的现象,学校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安全知识教育;同时,要注重安全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如增设大学生法制与安全教育、大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安全危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大学生安全技能训练等内容,提高他们对生命价值和安全预防的认识,切实加强广大学生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增强大学生自救、自护和互救的能力。 

(四)提高素质,改进方法,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队伍建设 

首先,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展开,而安全的校园环境不仅需要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营造,更需要有一支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的队伍来精心维护。因此,校园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者责任重大,素质必须提高。其次,大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教育方法也需要改良。教育方法要符合本地、本校实际,教育活动要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教材选取要力争涉及面广、通俗易懂、融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最后,高等院校的教职员工要在平时积极了解安全常识的资料,从而推动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并最终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国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26). 

[2]刘畅.学校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刘振华.构建新型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思考[j].行政与法,2005,(1). 

篇8

一、工作目标

(一)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市级政府统筹、指导、督查力度不断加大,辖市区“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全面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全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

(二)教育投入稳步增加。全面落实“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执行生均公用经费、校舍维修经费财政拨款高于省基准定额10%的政策,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平均水平。

(三)办学标准全面达标。严格按规定标准办学,到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定办学标准班额,大规模学校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更加完善。新建学校均按《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配置建设。到2020年,所有学校校园建设、教师队伍、教育装备均达省定要求。

(四)队伍建设更加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缺口得到有效缓解;学科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地区差距大等问题得到较大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和专业发展机制逐步建立,校长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整体提升。

(五)教育公平有效保障。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不得超过5%的政策,留守儿童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城待遇,残疾儿童少年100%享受免费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按省定补助标准获得帮扶。实行均衡编班,不设重点班。

(六)教育品质整体提升。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建立,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成效日益显现,学生身心健康、学业发展等综合素养整体较好,学校内涵品质进一步提升。

(七)群众满意度保持高位。入学机会均等、校园生活丰富、教育理念先进、评价方式多元、教育装备现代、学业负担合理、办学行为规范、校外培训有序等方面获得较高的群众满意度。

二、重点任务

(一)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1.修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及省定办学标准,及时修订编制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明确分年度建设计划,报市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依据。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未按规划和时序配建的不得发放后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对老城区未达到省定办学标准的学校,通过优化规划、新建、改扩建等措施保障标准的办学空间,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

2.保障义务教育用地供应。采取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等方式,预留足够的义务教育用地。实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新建配套学校建设方案,相关部门应征得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严格用地环评程序,不得将污染、地质灾害易发等地块及其周边作为教育用地,对违规行为一律追究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责任。切实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闲置校园校舍要优先用于义务教育事业,严格规范权属确认、用途变更、资产处置等程序,避免出现“边建设、边闲置”的现象。(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

3.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协同机制。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协同机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交钥匙”工程,配套学校须与住宅地块同步规划,当地块开发建筑面积总量完成50%时,配套学校必须建成,验收合格后产权无偿移交给教育部门。新建学校设计、建设、竣工验收,现有学校实施改扩建工程、运动场地建设等,均应安排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全程参与,保证其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满足内涵发展需要,符合环保等相关标准。(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

4.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正确处理就近入学与保障质量的关系,审慎撤并农村学校,严格先建后撤制度。梳理确认保留的村小和教学点名单,实施村小质量提升工程,明确建设进度,确保村小和教学点在改善办学条件、理顺办学体制、健全管理机制、优化师资队伍、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升质量等方面达到省定标准要求。对因学校撤并造成学生就学困难的,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予以妥善解决。(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

(二)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5.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由各辖市、区政府负责,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监测评估机制,动态掌握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校园建设、教育装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等状态信息。对新建学校,要严格按照省定办学标准设计建设;对现有学校,要组织全面核查,逐一建立台账,列出区域内未达标学校的具体指标,坚持一校一策、综合施策,使其尽快达标。加大力度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办好每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提升送教上门服务质量。每年做好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监测工作,并将年度监测报告及时报送市教育局。确保到2018年90%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标准;到2020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标准。(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

6.实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按照省定办学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2016—2020年),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通过新建(改扩建)校园校舍,推进中小学更新改造加固工程,加强城乡公建配套学校建设,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或学校联盟、均衡配置师资等方式,扩大增量、用好存量、合理分流,加快消除现有大班额,严格控制因择校产生的大班额现象。要建立消除大班额工作台账,对大班额学校实行销号管理,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班额严重超标的学校要责令限期整改,并从严限制招生人数。到2018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消除国家规定的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到2020年,基本实现按省定标准班额办学,基本消除大规模学校,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施小班化教学。(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三)依法落实义务教育财政投入

7.健全“城乡统一、重在农村、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辖市、区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投入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使乡镇学校经费投入增幅总体高于城区学校经费投入增幅。积极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文件精神的通知》(镇政办发〔2016〕131号)要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基准定额高于省财政基准定额10%,各地要按照省确定的各级分担比例,足额落实应承担的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确保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等享受“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政策。在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经费同时,及时足额安排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性经费,重点支持学校内涵建设,包括教师培养与发展、教育信息化、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探索、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举办义务教育民办学校。辖市、区层面要突出精准扶贫,强化对经济薄弱地区的支持,充分调动乡镇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积极性,适当提高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的公用经费补助水平。凡是义务教育经费得不到有效保证的辖市、区,一律列为市政府教育督导重点对象。(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四)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8.注重师德建设。选树优秀教师典型,多形式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深入推进全市中小学志愿导学等公益品牌服务活动,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严禁在职教师私自到社会培训机构授课,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9.增强教师业务能力。加强教师教育,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和教学能力训练,把好教师“入口关”。完善分级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实施5年一周期不少于45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重点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积极整合现有资源推进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确保到2018年所有辖市区教师发展中心全部创成省级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为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撑。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发展合格校、优秀校、示范校创建活动,5年内建成市级教师发展合格校及以上层次学校100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10.稳步推行“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各辖市、区政府要建立编办、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推进并全面落实“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现中小学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同级机构编制和财政部门备案。编制调配要向小规模、寄宿制等学校倾斜,对村小、教学点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调配编制。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岗位设置总量内,根据学校教师人员结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等情况,编制各学校岗位设置方案,报同级人社部门备案。各地教师自然减员指标要确保用于新增教师,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临时代课人员。对学科结构性缺员或教师因重病、生育、脱产培训等短期缺员严重,随迁子女激增造成编制紧缺等问题,通过区域内统筹调剂教职工编制、清理回收编制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安排经费按岗位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解决。(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编办、市人社局)

11.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全面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制度化、公开化,完善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和公示制度。区域内同学段学校岗位结构应大体相当并逐步向农村适当倾斜,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城区教师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须有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两年以上的经历。贯彻落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镇政办发〔2016〕154号),优先统筹配置乡村教师,持续推进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全市每年培养100名左右乡村教师。探索培养小学全科乡村教师,探索乡镇域内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到2020年,音乐、体育、美术专职教师比例小学、初中分别不低于60%和80%。(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12.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各地要健全长效联动机制,核定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并向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教师倾斜,使农村学校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同职级城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落实乡镇工作人员补贴政策,适当提高村小、教学点教师的补贴发放标准,具体实施范围及标准由各辖市、区政府按有关规定研究制定并确保落实到位。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优秀中小学教师给予物质奖励。义务教育学校要根据教学、管理、工勤技能等岗位不同特点实施分类考核,优化绩效考核办法,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进一步提高课时工作量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倾斜,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一半计算。(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

13.推动校长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倡导教育家办学,实施定期轮训制度,加大校长研修力度,引导校长端正办学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治校能力。加强名校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校长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开展校长职级制试点,健全校长选聘制度和后备人才培养选拔机制。(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编办、市委组织部)

(五)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相关措施

14.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德育研究实践基地为载体,着力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课程实施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成长环境。建好用好课程基地、城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推进研学旅行,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深入开展科技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消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专题教育。(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委、团市委、市科协)

15.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持续推动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的通知》(镇教发〔2017〕1号)的落实,全面提升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办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不拔高教学要求,不加快教学进度,考试内容不超出课程标准。进一步改革评价方式,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公开学生文化学科成绩及其排名,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时间和作业量。重视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家长用正确的思想、方法、行动教育培养孩子。各辖市、区政府建立由教育、工商(市场监督)、法治、公安、民政、人社、物价、税务、文广新、体育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管理属地内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各地统一部署专项执法行动,工商(市场监督)部门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审批部门查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行为,依法取缔非法办学机构。切断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关联,规范各类媒体和平台对教育培训机构招生简章和广告的行为。(责任单位:各辖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物价局、市地税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体育局、市文广新局、市工商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16.加强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各中小学体育与艺术教育配备达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I类要求,卫生室(保健室)建设符合相关要求。体卫艺师资配备满足课程实施需求。严格按国家新课程标准落实课时,开足开齐上好规定课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实施每天1节体育课。定期开展各类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丰富校园体艺活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挖掘社会资源充实体艺教学和辅导力量。设立体卫艺特色学校奖励资金,积极开展体艺“1+X”试点工作,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力争每所学校至少有1个特色项目,每名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中小学生健康素养、艺术素养明显提升,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95%、优秀率10%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卫计委)

17.整体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提高学校管理标准化水平。实施薄弱初中和小学质量提升工程,发挥好中小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的示范作用,推进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推动基于教学案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推进区域内、跨地区学校结对帮扶、托管、集团化办学工作;统筹本地区教科研力量,采取定点定人联系挂钩等办法,帮助薄弱学校提升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水平,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鼓励名校长到薄弱学校挂职。(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六)切实加强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

18.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流入地政府责任。各辖市、区政府要统筹解决区域内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所需增加的教育用地、教师编制、财政经费等。出台《市区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意见》,落实公办学校接纳随迁子女就学,保证随迁子女同等享受免费和资助政策,不得收取有别于本地户籍学生的任何费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物价局)

19.关爱保护留守儿童。落实辖市区、乡镇政府属地责任。乡镇政府负责建立详实完备的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并不断更新,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提高乡镇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乡镇寄宿制学校提供工勤和教学辅助服务。支持经批准的学校和社会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学校要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提供电话、视频通话等工具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支持适龄儿童随同已取得居住证的父母在工作地就近入学。(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妇联)

(七)全力保障校园和学生安全

20.加强校园及其周边安全管理。按照“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标准要求,逐条对照,逐校落实,进一步优化长处,补齐短板。出台学校警务室、食品安全、消防、危化品、欺凌等各专项安全管理标准。完善市中小学生伤害事故责任保险理赔机制,实现学校、教育局、保险公司三方精准对接。发挥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作用,联合综治、公安、食药监、卫生等部门,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开展“安全教育实验区”建设。(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综治办、市安监局、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

21.严格学生集中接送安全管理。贯彻《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学生集中接送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镇政办发〔2017〕10号)精神,大力发展镇村公交和专用校车服务,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在学生集中接送管理的14个环节,共计126个节点,逐点明确目标,逐点领取责任,逐点落实到人,逐点实施到位,确保我市规范学生集中接送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安监局)

22.严防学生欺凌和暴力。普遍开展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严格校园日常管理,密切家校沟通,及早发现欺凌和暴力苗头。开展防止校园欺凌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依法依规及时处置欺凌和暴力事件,强化教育惩戒威慑作用,科学有效地实施追踪辅导,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辖市、区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将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义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工作目标按期实现。

篇9

首先,我代表宝丰县西城门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本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城门小学位于宝丰县西大街,坐北向南,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49平方米。学校建有微机室、实验室、师生阅览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心理咨询辅导室等等,学校各类教学仪器齐全,学生体育活动场地充足,满足了师生大课间活动,建设有羽毛球场、篮球场地、乒乓球场地等。目前,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48人,在职教师76人,教师平均年龄40岁,小学高级教师71人。

近年来,学校的各项工作在教育局、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依法治校,质量立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校园环境逐年改变,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管理日趋科学,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学区共有4个居委会,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二)师资水平:

(1)学校班子齐全,现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工会主席、政教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业务能力均优良。

(2)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6人,小学高级教师71人。其中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55人,中师学历1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3)学校有校委会、教研组、少先队等组织机构,下设有安全、卫生、后勤、图书等专项管理机构,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

(三)办学条件:

(1)学校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生均3.2平方米,建筑面积5049平方米,生均2.3平方米。

(2)学校图书室中共有20000册,图书资料丰富,分类齐全。

(3)学校拥有电脑教室、音乐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体育器材室、美术教室。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布局合理有序,教学设施齐全。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学区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保证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辍学率为0。

(二)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曹河小学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由政教主任张永锋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学校学年初对一年级新生进行了防疫接种证查验。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教师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班主任同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学校集会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玩具手枪、刀片等危险玩具,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教师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为全校学生办理了校园责任险,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安全工作保险系数。五是多次组织了火灾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活动。

5、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年组织全校性家长会两次,每学期放假前,在《素质报告单》中提醒家长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学生度过安全、有意义的假期。  

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得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频繁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所以近年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不安全事故。

(三)把教学质量视为第一责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近年来我校坚持深化新课程改革,狠抓教学管理,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实效的工作:

1、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1)、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以师德师风教育和“八荣八耻”学习活动为中心,继续抓好全体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创建“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利用教师培训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国最美教师先进事迹等有关内容。除集体学习之外教师个人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并且人人做到学有笔记、学有体会、学以致用。通过系列学习活动,教师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白了肩负的重担,在教学工作中投入了更大的热情。

    (2)、紧密围绕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新课程理论学习。新课程已大面积实施,为了使全体教师更深入的理解和贯彻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的同时继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课程标准》、《城关中心校教育教学工作常规暂行规定》等,从中学习好经验,新教法,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质量观,丰富了教学知识,提高了教学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继续深化课程改革。

(3)、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技能。经常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方法。多次选派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同时我们还注重同兄弟学校的业务学习和交流,学校要求参会和培训教师回来后都要及时传达、汇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真正体现一人学习、全校受益。

(4)、严格考勤管理,按规定执行教师请假制度,详实记载教师的考勤情况。教师出勤情况与绩效量化考核挂钩。

2、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牢固树立“教学是中心,质量是核心”的理念。严格执行《城关中心校教学工作暂行规定》,层层落实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目标,建立健全奖罚制度,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在备、教、改、辅、考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狠抓规范,落到实处。教导处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一步抓实了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要求教师认真按课表上课外,早读语文教师到教室督促学生晨读,午课前自习数学教师到教室督促学生完成作业。

(3)、做好教学质量检测。实行月考制度,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总结,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4)坚持以活动促教研,以活动提质量。教导处主抓,教研组主办,全体教师参与,定期研讨交流并小结,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领导能深入到课堂听课,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3、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坚持认真组织了三操一舞(早操、眼保健操、午间操、校园集体舞)活动,号召全校师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大力开展阳光体育全民健身活动。

(2)、强化教书育人,紧抓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的做法是:一是上好“四课”,即思想品德、安全健康教育、校本课、班会。二是学科渗透,要求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适时渗透德育思想。三是深入开展了向好儿童、好少年和“雷锋式好少年”学习的活动。

(3)、重视法制教育,积极落实法律进校园活动,坚持在校园内张贴普法知识宣传挂图、办板报,多次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反邪教、“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专题讲座,使广大师生知法、学法、懂法、用法,自觉守法。

(4)、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书法、制作、绘画等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5)、重视环境建设,狠抓卫生工作。全体动员,广泛参与, 认真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我校卫生工作做到了责任区划分明确、宣传教育频繁开展、清洁区天天打扫、卫生情况周周评比、卫生设施基本齐全、绿化美化有序进行。

四、取得的主要成绩

1、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体育器材室、少队部、卫生保健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劳技科技教室、电脑教室等部室齐全。拥有图书20000余册,教学仪器品种齐全,体育器材准备到位。素质教育、办学条件等各类档案内容齐全,装档规范。特别是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开展以来,学校积极推进以“学雷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校训醒目凝练,文化长廊及楼道宣传版画图文并茂,熔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教学楼前后实现了全覆盖性硬化,绿化带精心布置。学校的教学环境逐步改变,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有效增强,文明班级创建有序推进,教风、学风日益浓厚,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现代化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学校质量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趋势。

2、教学教研成绩突出。

近年来,我校向中学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员,两年来,我校学生参加了多次征文、数学竞赛、讲故事比赛等竞赛活动,累计获奖二十余次。多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

五、存在问题

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课教师缺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以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学前教育。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篇10

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不断提高“两基”水平,进一步推动全镇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市推进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我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方案。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宗旨,抓住薄弱学校改造和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为主线,均衡配置经费、设施、设备、教师等办学资源,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在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差距,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性,使义务教育真正实现持续、协调、均衡发展。

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镇政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到政府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统筹规划义务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村、校要对均衡发展的各项任务制定出具体的目标和实施步骤,本着“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政策倾斜,治薄扶弱。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要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制定倾斜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加快教育发展,扶持弱势群体,尽快解决区域之间、群体之间教育不均衡现象。

3、注重内涵,办出特色。各校不仅要关注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更要关注学校的内涵发展。要积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办出自己的特色,要为学生的成长留出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

4、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在实施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将着力点放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和薄弱学校改造上面,还要关注优质学校,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带动薄弱学校发展,使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

全镇教育概况

我镇共有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9660人。现有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29人,学生280名,其中寄宿生80名,2011年初中毛入学率为100%;中心校1所,教学点1个,共有在校学生511名,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幼儿园2所(中心幼儿园、新蕾幼儿园),共有在园幼儿316人,入园(班)率为89%,小学(幼儿园)教师共55人;小学占地总面积6222平方米,校舍面积2879平方米,初中占地总面积8898平方米,校舍面积4044.6平方米;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全镇各校均添补了部分教学仪器设备,基本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各学校不断加强学校管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目标任务

到2020年,全镇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任务如下:

1、普及程度

保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时入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幼儿园入园率达95%以上,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比率达99%,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以上。关注留守儿童,成立留守儿童之家,为进城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2、办学条件

各学校制定布局调整规划和学校内部建设规划,力求做到:中小学校布局、规模满足生源变化的需求,消除大班额,小学每班≤40人,初中每班≤45人,办学条件达到标准,薄弱学校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达到标准,全镇中小学的常规教学设施和现代教育技术设施配备等方面达到国家和省颁标准,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生均值不断提高,达到基本均衡。人均校舍面积、中小学图书仪器、远教设施、“班班通”设备均达到省颁标准。2011年完成中小学“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学校规划建设情况如下:

中小学:目前,中、小学校现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已使用多年,且建筑面积小,缺少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电子备课室、阅览室、会议室和办公室等功能教室,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中小学拟建设一幢综合性教学楼,建筑面积4631平方米,设计六层,每层8间,共48间,主要用途是:教室25间,实验室3间,音乐室1间,美术室1间,电脑室3间,多媒体教室2间,图书室2间,阅览室1间,电子备课室1间,器材室1间,会议室2间,教师办公室6间。旧教学楼拆除,拟新建学生活动场地,需添置单、双杠等运动器材。拟新建一幢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

中心幼儿园:教室结构不规则、不合理,面积小,不适合做教室。现有校舍已经非常拥挤,随着学生数的不断增加,现有条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拟新建一栋教学办公楼,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活动室7个,卧室7个,盥洗室7个,办公室2个,其它功能室10个。

3、师资水平

我镇现有师资情况:中学教师29人,其中本科学历25人,占86.2%,中、高级教师21人,占72.4%,省、市级骨干教师7人。小学教师55人,其中本科学历29人,占52.7%,小学高级教师48人,占87.3%,省、市级骨干教师7人。幼儿教师11人,2名教师本科学历,4名教师大专学历,4名教师中专学历、1名教师高中学历。

教职工编制符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配备、调动、管理等方面符合要求;薄弱学校教职工配备符合标准,全面取消代课教师;教师队伍结构基本合理;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多渠道交流,交流面不低于10%,交流年限不少于一年,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均衡;教师培养培训和教育科研制度健全,机构建设符合标准;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9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90%以上;师德师风建设得到加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4、教育质量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严格执行课程方案,认真落实课程标准,保证开全开足课程,建立完善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每一所学校学生学业合格率达95%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优秀率分别达到90%和10%以上,综合素质评价优良率达90%以上。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服务和专业支撑体系,加强各级专业教研机构和队伍建设,实现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对薄弱学校进行有力的专业支持。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免试入学的规定。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端正办学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确保校内教育均衡,不分重点班、快慢班,不办实验班、特长班。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市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建设:=1\*GB2⑴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中学参加《探索建立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项目;=2\*GB2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中学参加《探索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模式》项目;=3\*GB2⑶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中学参加《“贡堡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初中小班化课堂有效教学研究》项目。

鼓励和支持学校努力办出特色。鼓励和支持不同学校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以不断超越的发展意识,立足于自身的基础与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各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要积极发挥作用,推动义务教育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5、办学行为

政府切实承担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重点、示范或等级称号和创建活动。所有中小学校都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减轻课业负担,重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评价机制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学校大班额问题得到解决;规范学校管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建立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控制学生辍学的制度完善,措施落实、效果明显;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资助残疾儿童少年、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政策措施落实。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学校特色发展,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学校在开展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学校的传统优势和发展需要、学生的兴趣和成长需要,设计好本校的课程,厚积学校的文化沉淀,促进学校向特色化发展,形成自己学校教育文化的特色品牌。学校通过分析校情,结合我镇当地的资源优势,根据发展需要,开发《贡川古韵》校本教材,确定以《“贡堡文化”研究》为课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校通过“贡堡文化”的研究,将贡川镇的地方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高尚情操,促进学校特色教育的有利开展。

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贡川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各部门主要领导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各村、各校也要成立相应机构。

2、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镇政府与学校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镇政府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承担领导、指导、督促检查和经费筹措的责任。积极推进和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切实抓好校安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三项工程。规范办学行为,依法推进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学校对辖区内教育发展规划、经费筹措和校内外环境治理以及安全稳定等承担管理的责任,具体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要依法做好适龄少年儿童的入学和控制流失工作,高度重视解决好女童、留守儿童和残疾少儿的入学和流失问题;切实维护中小学的合法权益,及时解决影响学校发展和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家校纠纷等外部环境,为各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办学环境。

各有关部门必须按照“统一要求,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的标准,抓好落实。学校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安排,指导各村和义务教育阶段各中小学校编制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审查新建学校、幼儿园设置情况和标准。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相关部门编制规划,积极协调建设资金,加大对义务教育发展的投入。镇财政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安排好专项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切实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派出所要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和措施,切实保障师生安全,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治安环境。镇综治办要将学校的法制工作纳入全镇普法范围进行安排部署,切实加强师生法制教育。镇国土所要把中小学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为中小学项目的实施提供服务,要优先保障教育项目的建设用地,保证教育用地项目上的正常审批工作,减免教育项目用地费用。镇文化站要对网吧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联合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定期进行执法检查。纪检部门要对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部门和人员依法追究行政责任。要加大对校园周边存在的不良商业摊点的整治力度,维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对非法雇佣童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3、加大对义务教育投入。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确保国家教育投入政策的落实,要按照“三个增长”的要求,严格执行省政府关于教育投入的要求,足额预算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及时安排中小学排危资金、“两免一补”资金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专项资金。要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确保足额拨付教育,且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各村、各学校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不断改善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镇财政、教育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各种教育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和审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

4、大力促进中小学均衡发展。一要加大薄弱学校建设力度。优先为薄弱学校建设立项、安排建设资金、配齐教学设备、选派合格教师,要通过六年的努力,基本消除薄弱学校。二要合理布局,科学设置学校。稳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着力改善永久保留学校和教学点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三要不断改善设施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装备水平。学校指导中小学校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要遵循原则,统筹规划好基建用地、绿化用地和活动场地,加强教室、实验室、图书室以及艺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重点教学活动场所的建设和教师宿办用房、学生宿舍、食堂建设。要按规定配备内部设施,不断提高装备水平。在设施配备暂时达不到规定标准的情况下,规划工作要提前到位,给未来发展留足空间。

5、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师成长步伐,缩短成长周期,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进一步理顺中小学人事归口管理体制,切实落实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对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职务评聘、调配交流和考核选拔等管理职能。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实施“一名双优”工程,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和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要改革和完善教师职务评聘和考核制度,逐步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用政策疏导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科学配置教师资源,努力实现师资均衡化。

6、加强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扎扎实实落实学校“三个常规”,努力推进素质教育。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认真研究实施新课程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总结推广教研的经验,加大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着力培养学校管理人才,要形成一批专家型校长,增加高水平管理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满足教育发展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需求。坚持“四不”政策,即不设重点校,不办重点班,不搞留级制度,不搞小学升初中入学考试。要继续推进中小学规范化管理,使学校管理工作不断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和人文化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全镇各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全镇教育的整体实力。

7、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要坚持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以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全镇一所中心幼儿园,通过单设幼儿园和小学附设学前班等形式,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保证学前教育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标准。

评估与奖惩

篇11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扎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XX县教育局局长XXX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学校校长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成绩,鼓舞士气,找准差距,改进工作,明确方向,理清思路,增添措施,扎实抓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20__年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教育系统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一年来,全县共争取项目资金1850万元,排除中小学校危房14.12万平方米,新、改、扩建校舍13万平方米;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争取远程教育项目资金1026万元,123所中小学全部装备了计算机,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器材配备率达80以上。二是“两免一补”有序开展。全年47063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其中小学生31763人,特教学生329人,初中生14971人,共享受中央、省、县专项资金1122.8万元。其中免费教科书441.4万元,免杂费641.4万元,补助贫困住校生生活补助费40万元。三是安全工作稳步推进。大力开展争创“平安学校”活动,全县120所学校获得“平安学校”称号,其中7所学校获得“星级平安”学校称号。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四是教学质量逐步攀升。制定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教学评估标准,狠抓了教育教学管理。31所初中、36所小学被表彰为二0__年度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先进学校。五是“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各项普及指标稳中有升,小学入学率达99.37,初中入学率达97.39,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70.33,特殊教育视听残生入学率达86.4,智残生入学率达94.1。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教育部门办学校所数从1999年873所下降到655所。六是高中教育稳步发展。高中在校生由1999年的6432人发展到14105人。高考上线人数逐年攀升,20__年普高本科上线874人,20__年本科上线980人,20__年本科上线1106人,本科上线率达27.46,XX中学西区建设全面竣工并评估验收为国家级示范高中。七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XX职业中专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和“省级骨干专业”评估验收,XX职教中心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各职业学校积极面向市场调整专业结构设置,职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职高在校学生达4217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八是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全县民办学校已发展到118所,在校学生从“九·五”期间的5032人发展到13021人,占全县学生总数的6.2,初步形成了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九是广大师生奋力战胜了“6·7”洪灾,这次洪灾给我们教育部门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我们没有因洪灾造成一所学校延误一天开学,没有因工作不到位,死伤一名师生,洪灾虽是坏事,但锻炼了教职工队伍,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十是“保先”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局机关、事业单位、学校按照县委要求,扎实开展了第一批、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得到了省、市督导组的充分肯定。我局以此为契机,认真搞好了教育行风建设,有效遏制了教育乱收费、乱订资料、乱办班、乱补课等现象,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好评。

二、20__年工作思路

今年是“十一五”实施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理清工作思路,扎实开展20__年各项工作。

(一)要突出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两个重点”

农村教育一要加强农村学校的规范化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基本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二要确保“普九”各项指标的巩固提高。三要不折不扣完成中小学危改任务,拟定好校舍维修改造规划。四要抓好控流防辍工作,进一步加强“两免一补”工作,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洪灾造成的“三无户”困难家庭子女和孤儿,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努力降低辍学率。五是切实解决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要认真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统筹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协调发展。做好县职中国重和省重专业的巩固工作,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

(二)认真组织实施“六大工程”

一是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在推 进基础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认真研究新旧课程的平稳过渡以及新课程与中考、高考的衔接,创新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实施“培育和壮大优质高中工程”。培植和壮大优质高中教育,促进高中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建立示范高中帮扶薄弱高中制度,发挥优质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教学研究和协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三是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工程”。加快数字化校园和“校校通”工程建设,大力实施西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高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四是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认真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结合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薄弱学校改造,组织实施20__年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要多方筹集资金,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五是实施“高素质教师工程”。提高教师队伍师德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大中青年教师的使用和培养,建立鼓励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激励机制。六是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基础教育开始抓好人才培养工作,需建设一批辐射性强、服务范围广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与此同时,结合危房改造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三、学校近期工作

(一)全力以赴,切实抓好开学工作

春季开学,动员学生入学,责任重大,各校要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想尽一切办法,逗硬各项工作措施,把开学的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要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及党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的有关最新规定,动员广大家长按时依法送子女进入学校学习,把控辍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控辍”,确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得以落实。开学时,除了报名的教师在校接待家长、学生外,其余领导、教师必须下到村、社,深入学生家中,做细致工作,千方百计动员学生入学。各校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采用减、免、缓等帮扶措施,开展好教育系统“五个一帮一”活动(一名教师帮助一名后进生,一名教师救助一名贫困生,一名优秀学生帮助一名后进学生,一名优秀教师帮助一名青年教师,一所示范学校帮助一所薄弱学校),落实好免费教科书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等工作,为贫困家庭及子女解除后顾之忧,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同时,认真解决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问题,认真抓好对留守儿童的入学、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使开学工作尽快进入有序状态。各校在开学前组织教师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清扫,安排专人对学校校舍、教学设备设施、用电线路等进行一次大检查,对查出的隐患于开学前限期整改,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安排好学生到校后的吃、住等工作,为新学期开学创设安全和谐的氛围。

(二)科学防范,不折不扣抓好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不是靠几项措施、几个活动就能解决的问题。20__年,我们教育部门狠抓了学校安全工作,思想重视,领导有力,全员参与,重心下移,管理到位,各个学校狠抓落实,成效显著。全年安全形势总体上是趋于平稳。全县有113所学校授予了“平安学校”称号,7所学校获“星级平安学校”称号,对3所学校给予了黄牌警示。各校要总结经验,找准差距,举一反三,扎实抓好20__年学校安全工作。

我县教育系统“线长、人多、面广”,一些问题仍时有发生。我们应看到,个别学校对安全问题认识不足,思想麻痹,认为“安全工作抓过了头”,安全检查走过场,整改措施不到位,制度流于形式;有些校长工作不深入,管理不到位,缺乏忧患意识,我认为,这种忽视安全、疏于管理的不良表现,应该及时纠正。我县经济基础薄弱,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安全设施相对滞后;消防设备投入不到位;一些早期建设校舍和师生食堂规划很不规范,楼梯、走廊、通道狭窄,入口出口不畅,一遇学生集散,学生互相推攘,就有可能发生事故;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扩大了入学半径,带来了学生就学交通不便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对学校安全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思想认识要到位,绝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不断提高抓好安全工作的能力。同时,抓安全关键在于防范措施的落实。要根据季节变化,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哪个时期应该重点抓些什么,什么季节容易发生什么事故,应如何做好防范,哪个阶段存在哪些隐患,应采取哪些措施,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把事故苗头都消除在萌芽状态,确实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决纠正“预防跟着事故跑,工作随着问题转”的被动应付的工作状态。预防工作要突出一个“早”字,先一步,快一招,始终跑在事故、案件、违纪问题的前面,切实防患于未然,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牢、处理果断,功在事先。这样就会不出问题,或者少出问题。

管理出安全,管理促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加大安全管理“三个力度”,狠抓“五个重点”,突破“两个难点”,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师生安全。一是加大“三个力度”,即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能力。本学期,学生征订了安全教材,学校要上好安全课,做到有教材、有教学计划、有师资、有课时。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以岗位自查、学校自查为重点,建立台帐,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加大督查力度,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经常性的明查暗访,凡因思想不重视,学校管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的,要在年终“平安学校”考核中扣分,多次督查整改不力的,校长要进行专项述职,教育局将通报批评并督促其彻底消除隐患。连续两年给予“安全工作黄牌警示卡”的学校撤销校长职务。二是狠抓“五个重点”,即狠抓校舍安全、食品卫生和疾病防疫、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周边整治及治安安全。开学前,学校要对校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凡是D级危房一律不得住人。各校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卫生防疫体系、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加强食堂、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做好“学校合格食堂”创建工作。学校要严把食品卫生“五道关口”,坚持试尝、留样制度,严禁“三无”食品进入校园。各校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坚持晨检制度;坚持对校园进行消杀;春季是各类呼吸道疾病及流脑等疾病多发季节,学校要在当地医疗部门指导下,服用大锅汤、预防药,有条件的可打预防针,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疫情发生。要抓好消防安全,对校舍、电网、线路进行排查,排除楼道通行障碍物,确 保安全通道畅通,确保消防设备设施完好,认真落实楼道值班制度,加强学生空档时间管理。要狠抓交通安全,教育学生不搭乘摩托车、农用车、超速超载和有安全隐患的车辆;要强化学生上、放学路上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实行路队护送交接制,确保学生校外安全。要坚持校内外巡查,抓好门卫保安工作,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园伤害学生,要定期收缴学生中的刀具等危险物品,教育学生不进营业性网吧,不到不安全的地方,不做不安全的事。1月14日,凤鸣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县委肖书记在全县党政部门负责人会上讲,要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以“刮骨切肤之痛,失财忘命之危,降级丢管之险”来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沙中淘金的意志,彻底进行安全大排查;以像“打过街老鼠”一样树立安全责任心;以挥泪马谡的决心,查处相关责任人。三是突破“两个难点”。突破农村村小的安全管理难点。中心校要加强对村小安全工作的督查,建立学校行政领导包片包村校责任制度,对村小安全工作坚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暗访相结合,督促其针对实际扎实抓好过程管理,做好安全工作记录和安全档案建设,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村小安全管理模式;突破民办学校的安全督查难点。民办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由相关学校托管,相关学校要加强对托管民办学校的安全督查,签订责任书,督促其抓好安全常规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今天,我们签订了《XX县学校20__年度安全工作责任书》,全县学校安全工作实行目标考核和安全保证金制度,请各校将保证金在开学后的第一周内交教育局。各校一定要按照责任书上的要求,认真落实,科学防范,积极争创“平安班级”、“平安村小”、“平安学校”,确保教育平安、稳定。

(三)精心组织,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启动和建立

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迫、要求很高。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新机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将惠及到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既要把杂费免到位,又要做好贫困学生免费教科书的发放,同时还要把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落实到位。我们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中,务必将各项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做出成效,确保我县新机制顺利启动和运行。

一是积极行动,大力宣传,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国从今年开始,准备用五年时间,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这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一项广大人民群众期盼已久的工作,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项工作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各校要采取挂图、宣传卡、大幅标语、墙报等形式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在全社会形成党政重视、人民拥护、学生及家长满意的社会氛围。各校要在2月底前将宣传情况上报教育局。

二是主动工作,明确职责,立即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今天的这个会议,既是一个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的会议,又是一个我县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动员、布置大会。各校要高度重视,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加强对这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方面的工作职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各校要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联系,对执有贫困证的群众子女,尽最大努力让他们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三是把握政策,认真落实,保证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除杂费。保障每一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免除杂费,是顺利启动这项改革,保证整个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各校要带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带着深厚的感情,认真按照上级确定的免除杂费政策的范围和对象,严把政策关、审查关,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确保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符合条件的城市学生一个不漏地享受免除杂费政策,坚决杜绝该免而未免的现象发生。各校务必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杂费的补助标准:农村小学生190元/生.年,城市小学生220元/生.年,农村初中生240元/生.年,城市初中生270元/生.年,免课本费仍按以前的文件执行,补助免课本费学生中的贫困住校学生生活费标准240元/生.年。

四是规范和加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等专项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新保障机制建立后的各项专项资金,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要保证学校的每项资金都严格按批准的用途使用,各自发挥应有的效益。从20__年起,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除国家补足的免收杂费的专项转移支付外,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拨款标准为:小学20元/生.年,初中40元/生.年。市财政局、市教育局根据省上安排的免除杂费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下达我县的控制资金数为3945万元,各校免除杂费和预算内公用经费补助是按20__年9月事业报表人数测算的,因而下差37万余元。我们只能按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从高往低取,有的少安排1.5万元,有的少安排1万元,请这些学校支持和理解。各校不得将公用经费用于发放教职工津贴、补贴、奖金等。严禁挪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资金。凡属漏、瞒报学校人数的,不得享受上级补助;今后,不因学生的增减变化而调整上级补助资金。各校统计上报学生人数,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多报、冒报,一经查实,校长要受到严肃处理。各托管学校校长要加强对辖区内托管的民办学校的安全管理和业务指导等,民办学校“两免一补”资金将直接拨付到托管学校,再由托管学校转发到民办学校。各校要加大宣传力度,按政策文件落实民办中小学的“两免一补”工作,不准克扣、截留民办学校经费,确保社会稳定。凡属经县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民办学校,其收费标准与当地公办学校一样的,享受公办学校相同的免除杂费和预算内公用经费补助;凡属非法办学和超出当地公办学校收费标准的民办学校不享受 免除杂费和预算内公用经费补助。

五是加强监督,发挥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国家决定从20__年春季开始在西部地区全部免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同时预算内补助公用经费。这是继免除农业税之后的又一历史性突破,实行学生入学杂费“零收费”。国家拨出巨款(市2亿多,我县达3945万元)来补助学校公用经费,以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各校务必抓好经费管理工作,确保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严格按宣教发[20__]07号文件执行。1、依照国家的财经法规,健全和完善各种经费管理制度,要细化,具有可操作性,从制度上杜绝教育经费的流失和浪费。各校不准向社会及个人借款,不准在银行贷款,不准将学校资金借给单位和个人。2、要编制经费年度预算计划。严格按学校公用经费的开支范围,综合平衡,突出重点,确保急需,科学合理地分配各项目的资金比例,将年度预算计划报县上审核备案。3、严格执行来人来客接待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得突破标准、范围开支,反对大吃大喝,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学校办公、教育教学业务、添置设备、保安全和发展上。4、坚决禁止发放教职工福利。各校不得利用免除杂费、预算内公用经费、上级专项补助以及财政拨付的其他专项资金发放教职工课时津贴、教学奖等各种福利。5、实行财务开支公示制。各校在每期末,将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在校内公示,接受教职工和群众的监督。

六是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坚决制止乱收费,确保春季正常开学。新机制的建立,为从根本性治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乱收费提供了制度保障。新机制建立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按项目、分级、分责任有了保证,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问题解决了,学校就没有任何理由乱收费,要坚决杜绝一切形式的乱收费。各校要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全面掌握现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政策,从20__年春季开学起,一律停止收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杂费、信息技术教育费,全部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学校只能按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代管费,并实行期末结算。凡20__年秋季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开学时只收取作业本费。服务性收费仍然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进行。除此之外,学校和教职工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同时,对向学校搭车收费和乱摊派行为,各校也要坚决抵制,如果乱收费治不下来,新机制就难以建立,教育处于被动的局面就难以改变,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就是要以新机制建立为契机,切实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各校要按要求制好收费公示栏、告示栏,按要求填写票据(统一使用四川省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收费票据,课本费、作业本费以及服务性收费全部填非行政性收费栏目),还教育以清白,给老百姓以明白。今后,凡是哪个地方和学校出现了乱收费的问题,我们就要旗帜鲜明地追究当事人和直接主管领导的责任,出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

(四)强化管理,稳步提高教育质量

“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教育系统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小学以“五爱”为基本内容,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中加强国情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品格教育;高中阶段注重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观点教育。加强中小学校外德育基地建设,规范德育工作管理。把体育和美育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全面实行“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经常性体育活动及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顽强意志。重视美育熏陶,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挖掘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艺术教育活动。

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级各类中小学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标准或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落实进度,不得随意增减课时,不得随意停课。严格中小学教材管理。每年春、秋两季我们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中小学用书目录,结合我县实际,确定我县中小学教学用书和教辅目录。县教育局将会同纠风办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检查和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切实加强教育内部管理。各校要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一系列方案和措施,使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指导学法,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强化教研兴教意识,加强教研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努力提高教研对提高教育质量的贡献份额。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建设一批教育科研示范乡、校,抓好一批重点研究课题,创出一批较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成果。今年是达州市首届“教学成果”申奖年,各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研究、积极申报,争取我县有较多数量的教学成果荣获市政府奖。严格中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每学年要组织对中小学教学质量进行检测,并注重评估与反馈,形成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不得单纯以学生考试结果公开排队。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县教育局将坚持对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实行年度教育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方案,严格考评,逗硬奖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方式。

(五)因地制宜,搞好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

为了优化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规模办学,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意见》(教财函[20__]32号),结合我县实际,按照“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办学,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前四年撤并中小学218所的基础上,20__年要进一步 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

一是科学合理地作好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农村村组撤并后,一个村有几所学校的,对学生人数少,有危房和到另一所学校就读比较近的,尽量规划撤并;学生人数在30人以下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在兼顾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尽量规划调整;村级小学(或教学点)属整体危房,又无排危资金的,可规划撤并。

二是审批规划方案的程序。首先是由中心校提出方案,报经乡、镇党委政府同意。其次,以乡、镇人民政府文件的形式将规划方案报县人民政府,文件一式二份交县教育局。第三,县教育局汇总各地的规划方案,形成《XX县20__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报县人民政府。第四,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后,批转各地执行。

三是各校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4月底前以乡镇人民政府文件形式上交教育局。

四是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宣传、维稳工作。各乡、镇分管教育的领导、学校校长要实地考察规划,作出科学合理的学校布局方案,该撤并的分年实施。要加强宣传,认真负责地做好村、组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维护好当地的社会稳定。认真解决好撤并学校的学生分流工作,要落实责任,一个都不能少地安置好学生入学。

五是妥善处置撤并学校的校产。撤并学校的动产随学生划归接收原则进行竞卖;也可出租。租金收益和变卖收入,一是用于偿还原学校的债务;二是用于接收学生的学校排危。

(六)下定决心,切实做好职高春季招生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__年10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保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根据市上下达我县职高招生任务,结合实际,教育局研究决定从20__年起改革职高招生办法,实行春秋两季招生。今年春季招生教育局已发了文件,对各个中学下达了送生任务,提出了要求,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认清当前职业教育的形势,各校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坚决完成任务。中央和国务院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我们没有理由不完成招送生任务。一定要按教育局春季招生文件要求,开学后十日内各中学把动员落实到职高的学生分别安全护送到各职业学校,各中学对两所民办职业学校必须一视同仁,予以大力支持。教育局对公、民办招送生一并纳入考核奖惩。今年教育局要进一步加大对职高招生送生任务的考核力度,市教育局考核各县教育局对职高招生实行“一票否决”,县上对各校招送生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对完成任务差的校长在全县职教会上发言查找原因,并通报批评,分片管理的局领导要加强对各校、职高招送生的领导,联系乡的干部加强督查,落实责任。各职业学校要加大职高招生宣传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好招生工作,确保招生任务的完成,同时,各职业学校必须做好学生入学安置接待工作,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七)高度重视,确保远程教育项目工程通过省、市验收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省远教项目办文件精神,我县实施的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将接受市、县远教项目办的联合验收,省远教项目办的全面验收工作。各项目校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认真完成两次验收工作任务。即20__年2月13日至20__年2月19日的市、县联合验收;20__年2月20日后的省远教项目办的全面验收工作。二是要充分认识到两次验收工作的重要性。我县是达州市唯一实施此项目的工作县。市、县联合验收合格后,才能向省上申报对我县的验收;省上验收合格后,全省才能向国家申报对我省的验收。我们要不辜负上级对我县教育事业的扶持和关怀,确保验收合格。三是要脚踏实地、仔细周密地做好迎检工作。各项目校要认真学习远教办发[20__]1号文件精神,严格按文件要求和验收标准评分表做好、做细每项工作。档案、资料、登记表册必须齐全符合要求,各种功能室必须按要求设置。以务实、踏实、落实的精神做好两次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市、县级全面验收。谁个学校出问题影响验收工作,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八)发扬民主,扎实抓好工会工作

各校党组织一定要加强对工会的教育,各校领导要发扬民主、搞好校务公开,强化维权职能,做好退休教职工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长效机制。教职工代表大会为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和主要载体,其作用的发挥直接决定校务公开工作的好坏,各校校长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水平。二是做好维稳工作,从退休教职工的反映及教职工对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评议的意见可以看出,许多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学校领导对职工缺乏沟通造成的,因此,校长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具有化解矛盾,凝聚民心,实现公平、公开、公正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做好沟通工作,保证学校稳定。

(九)广泛宣传,积极做好学生入保工作

目前,许多家长对保险还存在一些误区,缺乏基本的保险知识和保险意识,有的家长甚至认为,保险是学校收费行为,是增加学生负担行为;一些学校领导思想意识还是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消极应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转移办学风险,各级各类学校一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及家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自愿参加保险。二是要规范行为,学校要严格按照我县经纪公司的统一要求,学生家长必须填写委托书,开学报名时,各校必须设立保险咨询台,业务协调员要在校内搭台,同时挂牌亮证服务,自觉接受监督,严禁学生投保不开保单或强制学生投保等违规行为。三是要加强管理,保险业务协调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为学生及家长服好务;要按时足额向经纪公司缴纳学生保费,严禁挪用、挤占、截留。四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办学的风险越来越大,我们提倡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参加校(园)责任保险,转移学校办学风险,为学生家长排忧解难。

篇12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扎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县教育局局长×××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学校校长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成绩,鼓舞士气,找准差距,改进工作,明确方向,理清思路,增添措施,扎实抓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年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教育系统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一年来,全县共争取项目资金万元,排除中小学校危房万平方米,新、改、扩建校舍万平方米;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争取远程教育项目资金万元,所中小学全部装备了计算机,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器材配备率达以上。二是“两免一补”有序开展。全年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其中小学生人,特教学生人,初中生人,共享受中央、省、县专项资金万元。其中免费教科书万元,免杂费万元,补助贫困住校生生活补助费万元。三是安全工作稳步推进。大力开展争创“平安学校”活动,全县所学校获得“平安学校”称号,其中所学校获得“星级平安”学校称号。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四是教学质量逐步攀升。制定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教学评估标准,狠抓了教育教学管理。所初中、所小学被表彰为二五年度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先进学校。五是“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各项普及指标稳中有升,小学入学率达,初中入学率达,—周岁幼儿入园率达,特殊教育视听残生入学率达,智残生入学率达。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教育部门办学校所数从年所下降到所。六是高中教育稳步发展。高中在校生由年的人发展到人。高考上线人数逐年攀升,××年普高本科上线人,××年本科上线人,××年本科上线人,本科上线率达,××中学西区建设全面竣工并评估验收为国家级示范高中。七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中专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和“省级骨干专业”评估验收,××职教中心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各职业学校积极面向市场调整专业结构设置,职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职高在校学生达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八是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全县民办学校已发展到所,在校学生从“九·五”期间的人发展到人,占全县学生总数的,初步形成了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九是广大师生奋力战胜了“·”洪灾,这次洪灾给我们教育部门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我们没有因洪灾造成一所学校延误一天开学,没有因工作不到位,死伤一名师生,洪灾虽是坏事,但锻炼了教职工队伍,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十是“保先”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局机关、事业单位、学校按照县委要求,扎实开展了第一批、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得到了省、市督导组的充分肯定。我局以此为契机,认真搞好了教育行风建设,有效遏制了教育乱收费、乱订资料、乱办班、乱补课等现象,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好评。

二、××年工作思路

今年是“十一五”实施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理清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年各项工作。

(一)要突出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两个重点”

农村教育一要加强农村学校的规范化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基本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二要确保“普九”各项指标的巩固提高。三要不折不扣完成中小学危改任务,拟定好校舍维修改造规划。四要抓好控流防辍工作,进一步加强“两免一补”工作,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洪灾造成的“三无户”困难家庭子女和孤儿,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努力降低辍学率。五是切实解决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要认真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统筹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协调发展。做好县职中国重和省重专业的巩固工作,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

(二)认真组织实施“六大工程”

一是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认真研究新旧课程的平稳过渡以及新课程与中考、高考的衔接,创新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实施“培育和壮大优质高中工程”。培植和壮大优质高中教育,促进高中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建立示范高中帮扶薄弱高中制度,发挥优质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教学研究和协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三是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工程”。加快数字化校园和“校校通”工程建设,大力实施西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高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四是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认真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结合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薄弱学校改造,组织实施××年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要多方筹集资金,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五是实施“高素质教师工程”。提高教师队伍师德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大中青年教师的使用和培养,建立鼓励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激励机制。六是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从基础教育开始抓好人才培养工作,需建设一批辐射性强、服务范围广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与此同时,结合危房改造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三、学校近期工作

(一)全力以赴,切实抓好开学工作

春季开学,动员学生入学,责任重大,各校要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想尽一切办法,逗硬各项工作措施,把开学的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要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及党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的有关最新规定,动员广大家长按时依法送子女进入学校学习,把控辍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控辍”,确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得以落实。开学时,除了报名的教师在校接待家长、学生外,其余领导、教师必须下到村、社,深入学生家中,做细致工作,千方百计动员学生入学。各校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采用减、免、缓等帮扶措施,开展好教育系统“五个一帮一”活动(一名教师帮助一名后进生,一名教师救助一名贫困生,一名优秀学生帮助一名后进学生,一名优秀教师帮助一名青年教师,一所示范学校帮助一所薄弱学校),落实好免费教科书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等工作,为贫困家庭及子女解除后顾之忧,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同时,认真解决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问题,认真抓好对留守儿童的入学、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使开学工作尽快进入有序状态。各校在开学前组织教师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清扫,安排专人对学校校舍、教学设备设施、用电线路等进行一次大检查,对查出的隐患于开学前限期整改,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安排好学生到校后的吃、住等工作,为新学期开学创设安全和谐的氛围。

(二)科学防范,不折不扣抓好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不是靠几项措施、几个活动就能解决的问题。××年,我们教育部门狠抓了学校安全工作,思想重视,领导有力,全员参与,重心下移,管理到位,各个学校狠抓落实,成效显著。全年安全形势总体上是趋于平稳。全县有所学校授予了“平安学校”称号,所学校获“星级平安学校”称号,对所学校给予了黄牌警示。各校要总结经验,找准差距,举一反三,扎实抓好××年学校安全工作。

我县教育系统“线长、人多、面广”,一些问题仍时有发生。我们应看到,个别学校对安全问题认识不足,思想麻痹,认为“安全工作抓过了头”,安全检查走过场,整改措施不到位,制度流于形式;有些校长工作不深入,管理不到位,缺乏忧患意识,我认为,这种忽视安全、疏于管理的不良表现,应该及时纠正。我县经济基础薄弱,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安全设施相对滞后;消防设备投入不到位;一些早期建设校舍和师生食堂规划很不规范,楼梯、走廊、通道狭窄,入口出口不畅,一遇学生集散,学生互相推攘,就有可能发生事故;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扩大了入学半径,带来了学生就学交通不便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对学校安全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思想认识要到位,绝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不断提高抓好安全工作的能力。同时,抓安全关键在于防范措施的落实。要根据季节变化,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哪个时期应该重点抓些什么,什么季节容易发生什么事故,应如何做好防范,哪个阶段存在哪些隐患,应采取哪些措施,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把事故苗头都消除在萌芽状态,确实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决纠正“预防跟着事故跑,工作随着问题转”的被动应付的工作状态。预防工作要突出一个“早”字,先一步,快一招,始终跑在事故、案件、违纪问题的前面,切实防患于未然,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牢、处理果断,功在事先。这样就会不出问题,或者少出问题。

管理出安全,管理促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加大安全管理“三个力度”,狠抓“五个重点”,突破“两个难点”,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师生安全。一是加大“三个力度”,即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能力。本学期,学生征订了安全教材,学校要上好安全课,做到有教材、有教学计划、有师资、有课时。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以岗位自查、学校自查为重点,建立台帐,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加大督查力度,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经常性的明查暗访,凡因思想不重视,学校管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的,要在年终“平安学校”考核中扣分,多次督查整改不力的,校长要进行专项述职,教育局将通报批评并督促其彻底消除隐患。连续两年给予“安全工作黄牌警示卡”的学校撤销校长职务。二是狠抓“五个重点”,即狠抓校舍安全、食品卫生和疾病防疫、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周边整治及治安安全。开学前,学校要对校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凡是级危房一律不得住人。各校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卫生防疫体系、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加强食堂、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安全,做好“学校合格食堂”创建工作。学校要严把食品卫生“五道关口”,坚持试尝、留样制度,严禁“三无”食品进入校园。各校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坚持晨检制度;坚持对校园进行消杀;春季是各类呼吸道疾病及流脑等疾病多发季节,学校要在当地医疗部门指导下,服用大锅汤、预防药,有条件的可打预防针,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疫情发生。要抓好消防安全,对校舍、电网、线路进行排查,排除楼道通行障碍物,确保安全通道畅通,确保消防设备设施完好,认真落实楼道值班制度,加强学生空档时间管理。要狠抓交通安全,教育学生不搭乘摩托车、农用车、超速超载和有安全隐患的车辆;要强化学生上、放学路上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实行路队护送交接制,确保学生校外安全。要坚持校内外巡查,抓好门卫保安工作,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园伤害学生,要定期收缴学生中的刀具等危险物品,教育学生不进营业性网吧,不到不安全的地方,不做不安全的事。月日,凤鸣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县委肖书记在全县党政部门负责人会上讲,要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以“刮骨切肤之痛,失财忘命之危,降级丢管之险”来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沙中淘金的意志,彻底进行安全大排查;以像“打过街老鼠”一样树立安全责任心;以挥泪马谡的决心,查处相关责任人。三是突破“两个难点”。突破农村村小的安全管理难点。中心校要加强对村小安全工作的督查,建立学校行政领导包片包村校责任制度,对村小安全工作坚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暗访相结合,督促其针对实际扎实抓好过程管理,做好安全工作记录和安全档案建设,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村小安全管理模式;突破民办学校的安全督查难点。民办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由相关学校托管,相关学校要加强对托管民办学校的安全督查,签订责任书,督促其抓好安全常规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今天,我们签订了《××县学校××年度安全工作责任书》,全县学校安全工作实行目标考核和安全保证金制度,请各校将保证金在开学后的第一周内交教育局。各校一定要按照责任书上的要求,认真落实,科学防范,积极争创“平安班级”、“平安村小”、“平安学校”,确保教育平安、稳定。

(三)精心组织,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启动和建立

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迫、要求很高。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新机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将惠及到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既要把杂费免到位,又要做好贫困学生免费教科书的发放,同时还要把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落实到位。我们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中,务必将各项工作做深入、做扎实、做出成效,确保我县新机制顺利启动和运行。版权所有

一是积极行动,大力宣传,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国从今年开始,准备用五年时间,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这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一项广大人民群众期盼已久的工作,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项工作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各校要采取挂图、宣传卡、大幅标语、墙报等形式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在全社会形成党政重视、人民拥护、学生及家长满意的社会氛围。各校要在月底前将宣传情况上报教育局。

二是主动工作,明确职责,立即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今天的这个会议,既是一个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的会议,又是一个我县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动员、布置大会。各校要高度重视,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加强对这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方面的工作职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各校要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联系,对执有贫困证的群众子女,尽最大努力让他们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三是把握政策,认真落实,保证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除杂费。保障每一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免除杂费,是顺利启动这项改革,保证整个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各校要带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带着深厚的感情,认真按照上级确定的免除杂费政策的范围和对象,严把政策关、审查关,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确保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符合条件的城市学生一个不漏地享受免除杂费政策,坚决杜绝该免而未免的现象发生。各校务必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杂费的补助标准:农村小学生元生年,城市小学生元生年,农村初中生元生年,城市初中生元生年,免课本费仍按以前的文件执行,补助免课本费学生中的贫困住校学生生活费标准元生年。

四是规范和加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等专项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新保障机制建立后的各项专项资金,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要保证学校的每项资金都严格按批准的用途使用,各自发挥应有的效益。从××年起,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除国家补足的免收杂费的专项转移支付外,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拨款标准为:小学元生年,初中元生年。市财政局、市教育局根据省上安排的免除杂费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下达我县的控制资金数为万元,各校免除杂费和预算内公用经费补助是按××年月事业报表人数测算的,因而下差万余元。我们只能按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从高往低取,有的少安排万元,有的少安排万元,请这些学校支持和理解。各校不得将公用经费用于发放教职工津贴、补贴、奖金等。严禁挪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资金。凡属漏、瞒报学校人数的,不得享受上级补助;今后,不因学生的增减变化而调整上级补助资金。各校统计上报学生人数,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多报、冒报,一经查实,校长要受到严肃处理。各托管学校校长要加强对辖区内托管的民办学校的安全管理和业务指导等,民办学校“两免一补”资金将直接拨付到托管学校,再由托管学校转发到民办学校。各校要加大宣传力度,按政策文件落实民办中小学的“两免一补”工作,不准克扣、截留民办学校经费,确保社会稳定。凡属经县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民办学校,其收费标准与当地公办学校一样的,享受公办学校相同的免除杂费和预算内公用经费补助;凡属非法办学和超出当地公办学校收费标准的民办学校不享受免除杂费和预算内公用经费补助。

五是加强监督,发挥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国家决定从××年春季开始在西部地区全部免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同时预算内补助公用经费。这是继免除农业税之后的又一历史性突破,实行学生入学杂费“零收费”。国家拨出巨款(市亿多,我县达万元)来补助学校公用经费,以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各校务必抓好经费管理工作,确保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严格按宣教发号文件执行。⒈依照国家的财经法规,健全和完善各种经费管理制度,要细化,具有可操作性,从制度上杜绝教育经费的流失和浪费。各校不准向社会及个人借款,不准在银行贷款,不准将学校资金借给单位和个人。⒉要编制经费年度预算计划。严格按学校公用经费的开支范围,综合平衡,突出重点,确保急需,科学合理地分配各项目的资金比例,将年度预算计划报县上审核备案。⒊严格执行来人来客接待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得突破标准、范围开支,反对大吃大喝,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学校办公、教育教学业务、添置设备、保安全和发展上。⒋坚决禁止发放教职工福利。各校不得利用免除杂费、预算内公用经费、上级专项补助以及财政拨付的其他专项资金发放教职工课时津贴、教学奖等各种福利。⒌实行财务开支公示制。各校在每期末,将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在校内公示,接受教职工和群众的监督。

六是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坚决制止乱收费,确保春季正常开学。新机制的建立,为从根本性治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乱收费提供了制度保障。新机制建立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按项目、分级、分责任有了保证,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问题解决了,学校就没有任何理由乱收费,要坚决杜绝一切形式的乱收费。各校要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全面掌握现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政策,从××年春季开学起,一律停止收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杂费、信息技术教育费,全部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学校只能按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代管费,并实行期末结算。凡××年秋季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开学时只收取作业本费。服务性收费仍然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进行。除此之外,学校和教职工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同时,对向学校搭车收费和乱摊派行为,各校也要坚决抵制,如果乱收费治不下来,新机制就难以建立,教育处于被动的局面就难以改变,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就是要以新机制建立为契机,切实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各校要按要求制好收费公示栏、告示栏,按要求填写票据(统一使用四川省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收费票据,课本费、作业本费以及服务性收费全部填非行政性收费栏目),还教育以清白,给老百姓以明白。今后,凡是哪个地方和学校出现了乱收费的问题,我们就要旗帜鲜明地追究当事人和直接主管领导的责任,出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

(四)强化管理,稳步提高教育质量

“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教育系统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小学以“五爱”为基本内容,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中加强国情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品格教育;高中阶段注重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观点教育。加强中小学校外德育基地建设,规范德育工作管理。把体育和美育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全面实行“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经常性体育活动及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顽强意志。重视美育熏陶,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挖掘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艺术教育活动。

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级各类中小学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标准或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落实进度,不得随意增减课时,不得随意停课。严格中小学教材管理。每年春、秋两季我们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中小学用书目录,结合我县实际,确定我县中小学教学用书和教辅目录。县教育局将会同纠风办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检查和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切实加强教育内部管理。各校要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一系列方案和措施,使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指导学法,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强化教研兴教意识,加强教研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努力提高教研对提高教育质量的贡献份额。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建设一批教育科研示范乡、校,抓好一批重点研究课题,创出一批较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成果。今年是达州市首届“教学成果”申奖年,各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研究、积极申报,争取我县有较多数量的教学成果荣获市政府奖。严格中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每学年要组织对中小学教学质量进行检测,并注重评估与反馈,形成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不得单纯以学生考试结果公开排队。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县教育局将坚持对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实行年度教育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方案,严格考评,逗硬奖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方式。

(五)因地制宜,搞好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

为了优化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规模办学,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意见》(教财函号),结合我县实际,按照“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办学,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前四年撤并中小学所的基础上,××年要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

一是科学合理地作好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农村村组撤并后,一个村有几所学校的,对学生人数少,有危房和到另一所学校就读比较近的,尽量规划撤并;学生人数在人以下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在兼顾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尽量规划调整;村级小学(或教学点)属整体危房,又无排危资金的,可规划撤并。

二是审批规划方案的程序。首先是由中心校提出方案,报经乡、镇党委政府同意。其次,以乡、镇人民政府文件的形式将规划方案报县人民政府,文件一式二份交县教育局。第三,县教育局汇总各地的规划方案,形成《××县××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报县人民政府。第四,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后,批转各地执行。

三是各校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月底前以乡镇人民政府文件形式上交教育局。

四是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宣传、维稳工作。各乡、镇分管教育的领导、学校校长要实地考察规划,作出科学合理的学校布局方案,该撤并的分年实施。要加强宣传,认真负责地做好村、组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维护好当地的社会稳定。认真解决好撤并学校的学生分流工作,要落实责任,一个都不能少地安置好学生入学。

五是妥善处置撤并学校的校产。撤并学校的动产随学生划归接收原则进行竞卖;也可出租。租金收益和变卖收入,一是用于偿还原学校的债务;二是用于接收学生的学校排危。

(六)下定决心,切实做好职高春季招生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年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保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根据市上下达我县职高招生任务,结合实际,教育局研究决定从××年起改革职高招生办法,实行春秋两季招生。今年春季招生教育局已发了文件,对各个中学下达了送生任务,提出了要求,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认清当前职业教育的形势,各校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坚决完成任务。中央和国务院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我们没有理由不完成招送生任务。一定要按教育局春季招生文件要求,开学后十日内各中学把动员落实到职高的学生分别安全护送到各职业学校,各中学对两所民办职业学校必须一视同仁,予以大力支持。教育局对公、民办招送生一并纳入考核奖惩。今年教育局要进一步加大对职高招生送生任务的考核力度,市教育局考核各县教育局对职高招生实行“一票否决”,县上对各校招送生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对完成任务差的校长在全县职教会上发言查找原因,并通报批评,分片管理的局领导要加强对各校、职高招送生的领导,联系乡的干部加强督查,落实责任。各职业学校要加大职高招生宣传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好招生工作,确保招生任务的完成,同时,各职业学校必须做好学生入学安置接待工作,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七)高度重视,确保远程教育项目工程通过省、市验收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省远教项目办文件精神,我县实施的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将接受市、县远教项目办的联合验收,省远教项目办的全面验收工作。各项目校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认真完成两次验收工作任务。即××年月日至××年月日的市、县联合验收;××年月日后的省远教项目办的全面验收工作。二是要充分认识到两次验收工作的重要性。我县是达州市唯一实施此项目的工作县。市、县联合验收合格后,才能向省上申报对我县的验收;省上验收合格后,全省才能向国家申报对我省的验收。我们要不辜负上级对我县教育事业的扶持和关怀,确保验收合格。三是要脚踏实地、仔细周密地做好迎检工作。各项目校要认真学习远教办发号文件精神,严格按文件要求和验收标准评分表做好、做细每项工作。档案、资料、登记表册必须齐全符合要求,各种功能室必须按要求设置。以务实、踏实、落实的精神做好两次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市、县级全面验收。谁个学校出问题影响验收工作,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八)发扬民主,扎实抓好工会工作

各校党组织一定要加强对工会的教育,各校领导要发扬民主、搞好校务公开,强化维权职能,做好退休教职工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长效机制。教职工代表大会为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和主要载体,其作用的发挥直接决定校务公开工作的好坏,各校校长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水平。二是做好维稳工作,从退休教职工的反映及教职工对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评议的意见可以看出,许多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学校领导对职工缺乏沟通造成的,因此,校长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具有化解矛盾,凝聚民心,实现公平、公开、公正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做好沟通工作,保证学校稳定。

(九)广泛宣传,积极做好学生入保工作

目前,许多家长对保险还存在一些误区,缺乏基本的保险知识和保险意识,有的家长甚至认为,保险是学校收费行为,是增加学生负担行为;一些学校领导思想意识还是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消极应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转移办学风险,各级各类学校一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及家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自愿参加保险。二是要规范行为,学校要严格按照我县经纪公司的统一要求,学生家长必须填写委托书,开学报名时,各校必须设立保险咨询台,业务协调员要在校内搭台,同时挂牌亮证服务,自觉接受监督,严禁学生投保不开保单或强制学生投保等违规行为。三是要加强管理,保险业务协调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为学生及家长服好务;要按时足额向经纪公司缴纳学生保费,严禁挪用、挤占、截留。四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办学的风险越来越大,我们提倡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参加校(园)责任保险,转移学校办学风险,为学生家长排忧解难。

篇13

摘 要: 侵权法中的注意义务是要求行为人需采取合理的注意以防止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一种民事义务。学校作为侵权法上特殊的民事主体,所负有的注意义务有别于一般主体,这项注意义务的设定,在于保障在教育关系中受学校管理的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然而在实践中,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的责任推诿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在于对其注意义务的界定不明确以及内容的不完善,最终致使受损的权利得不到切实的救济,维权之路难行。因此,对于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的界定和完善是加强其机构管理、减少侵权事件发生、受害主体权利得到及时救济的关键。

关键词: 安全注意义务;学校;侵权责任

第1章 侵权法中注意义务的概述

1.1 概念

注意义务作为侵权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项要求行为人应采取合理的注意而避免给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的义务。在侵权法中,若行为人能够合理地预见到其行为可能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则其应该对可能受其行为影响的民事主体负有注意义务。确立注意义务的目的是针对那些法律未明确规范的侵权领域,通过一般人意识的认识和判断,来明确行为人是否尽到了不使他人受损的义务,从而对违反注意义务的侵权行为追究法律责任,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注意义务的确立,有助于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留意到他人的权益,以提高其行为的安全性。

1.2 渊源

注意义务主要来自于法律的规定、合同的约定、习惯性规则、从事专门业务行为、先行行为。这类渊源体现的是大陆法系对注意义务存在的认定标准,主要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以维护权利人的正当权利和保障法律规则与非法律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合理适用。

1.3 适用的范围和方式

注意义务作为过失侵权责任中判断行为人责任的客观标准,其适用范围在于调整行为人与他人之间因特定的原因而形成的民事关系。具体表现为:合同关系、自担义务产生的关系、接受监管产生的关系以及信赖关系等。

而关于如何适用注意义务来认定侵权责任,通常需要经过确定行为人有无注意义务、是否违反注意义务并结合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来做出责任的判定。

在违反注意义务的认定标准上,主要有一般合理人标准和专家标准,这两项是根据行为人身份与所从事的行为的差异而确立的宽严程度不同的标准。对一般事务范围内的注意义务采取一般合理人的注意标准;而对于特定关系范围内,从事一定的营业或职业的专门人员则适用专家标准,要求其履行更加谨慎的注意义务,以防范特定的社会风险的发生,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者的利益。

第2章 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

2.1 概念

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要求处于管理地位的学校,在从事教育活动期间负有对接受其管理的主体的民事权利予以保护的责任。这种安全注意义务从广义上可包括学校对于参加其教育活动的任何主体的民事权利的保护,如教师、学生、家长等。从狭义上仅指学校对于其在校学生的民事权益的安全保障。因此,对于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认识不应仅从狭义的角度去考量,而需要全面地分析学校作为特殊管理主体所承担的注意义务。

2.2 构成要素

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由四方面构成:履行义务的主体、接受安全保障的对象、所保护的客体以及义务的履行内容。

其中,履行义务的主体是进行教育管理事务的学校。学校是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但其所承担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还有着依法管理教育活动的义务。且关于学校的解释应扩大到提供专业教育事务的社会机构,除幼儿园、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外还应包括社会上从事教育工作的各类培训机构。由于学校所从事的是专业领域的行为,受教育者都需要被其管理,因此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是不可排除的并且严于一般的注意义务。安全注意义务是要求义务人在从事行为活动时须合理谨慎,以避免给他人造成人身或财产的损害。因此,学校在其从事教育管理职责时应积极履行此义务,控制和减少侵权事件的发生。

接受安全保障的对象从广义上而言应是参与学校教育事务的所有主体,从狭义上来说仅指在校学习的学生。基于现行的制度和学校的管理水平考虑,在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主体中,教师作为学校的职工,与学校形成劳动关系,在工作中权益受到侵害由劳动法和侵权法的一般规定加以维护;而学生,尤其是未成年人学生,在学校的管理中处弱势地位,因此是接受安全保障的主要对象。对于成年学生、家长以及进入教学环境的其他人,是否成为接受安全保障的主体应与学校的实际管理水平结合考虑。以当前一般管理水平为基准,学校的管理水平高于一般基准,在各项事务和设施上所付的成本较多则可认为尽到合理的安全注意义务,对于除未成年学生之外的其他人的注意义务则为一般注意义务;若管理水平较低于一般水平则对其他主体应尽安全注意义务。

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所保护的客体应是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与财产权。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因此作为应负有安全注意义务的学校所须注意的是保障其学生的民事权利不受侵害。在现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当下,学生拥有的财物价值也随之日益提高,因此对于学生的安全保护不应只限于人身权,在校接受教育期间还应保障其财产权免受不法侵害。

安全注意义务的履行义务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学活动中的注意义务;二是秩序管理中的注意义务。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是作为义务,表现为以实施保护、控制危险、及时安检和救助的义务。而义务的具体内容是随着社会变化发展进行弹性地调整,但其围绕的原则,核心是充分保障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不合理的侵犯。

2.3 表现形态

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是基于教育、管理和保护关系而产生的,因此其表现形态主要有三类:

一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义务。包括:对教师及其他从事教学工作人员的选任与监督、对教学计划的审查以及关注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的义务。其中,在教学工作中人员的选任与监督的注意义务中,学校应任用适应教育教学的合格教师,保证学生接受良好且安全的教育。对于教学计划的审查在于避免不利于学生权益的课业安排出现,且在教育活动中关注学生精神层面上的健康状况,是因为在校学生的心智还在成长期,由于智力发展与对外界的认识水平有限,教学活动应考虑到其受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提高注意程度。

二是校园管理中的安全注意义务,包括对校园中物的管理和教学期间对人的管理。对物的管理涉及对校园设施、教学器材以及其他保证教学工作进行的物件。这类物品与学生的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作为管理者,学校有义务注意在其控制之下的物对学生造成侵权的可能性,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损害的发生。而在教学期间对人的管理,存在三类注意义务:学校管理教职工的注意义务、学校管理学生的注意义务以及学校管理进入教学范围内的第三人的注意义务。其中学校管理教职工实质上是学校对学生的间接管理,该注意义务要求教师和其他教职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并对学生的危险行为有防止或制止的义务。而学校管理学生的注意义务是学校对学生的直接管理,主要是制度上的管理,即为校规校纪。制度的实施情况可作为判定学校对学生管理的注意程度的标准。学校管理校外第三人的注意义务中分两类情况考虑,其一是经学校许可进入教学环境的第三人;其二是未经学校许可而擅自进入的第三人。对于经学校许可而进入的第三人,由于其行为应纳入学校注意义务的范围,若发生侵权事件则学校应承担违反注意义务的侵权责任。而对于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教学环境的第三人所造成的侵权,则需要结合学校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如果学校存在过错,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担责;若学校已积极采取必要措施,第三人的擅入不是因管理的缺漏则由侵权人承担全部责任。

三是学校保护学生免受侵害的注意义务。所保护的内容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而教学环境作为保护的特定范围,不是仅限于校园之内,而且涵盖在教师指导之下的校外教育活动。保护的期间则从学校可控制学生行为活动之时起算,到学生脱离学校控制为止。

2.4 安全注意义务的违反

如何界定学校是否违反安全注意义务的标准,根据注意义务的两个标准来看,学校作为提供专业服务的行为人,其认定标准应是严格的专家标准。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法定的教育、管理关系①,学生处于被管理教育的地位所受侵害的风险主要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尽到安全注意的义务。而在客观上判断学校有无违反安全注意义务,通常以制定法的明文规定作为判定的标准。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还应结合现行的立法性法令和社会的一般认识来确立全面的认定标准。

2.5 我国侵权法上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

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上对学校侵权责任的认定,体现在该法的第四章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认定中,其中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均有具体规定。这类规定明确了学校等教育机构对于在校期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的保护,其规定的安全注意义务的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是以学校为代表的教育机构;二是接受安全保障的对象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三是受保护的客体是人身权;四是履行义务的内容主要是教育与管理;五是注意义务存在于被保护者在校学习、生活的期间。

确立该项规定主要是为解决我国校园学生伤亡事故问题,因此其中学校应履行的安全注意义务较为局限,责任的界限也不明显。

第3章 我国侵权法相关规定之缺陷

3.1 责任主体不明确

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关于负有安全注意义务的主体包括幼儿园、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而对于其中其他教育机构的解释并不详细具体。是在形式上有办学条件与资质的从事教育活动的社会组织,还是没有形式上的办学条件但实际上进行着教学行为的社会组织能够成为负有安全注意义务的责任主体,在当前的立法上并没有全面的解释。且以个人名义进行教学活动是否需要对学员负有安全注意义务也未有清晰地界定。这容易将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教学活动与个人办学行为相混,不利于责任主体的认定。

3.2 客体不全面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学校仅对学生的人身权负有安全注意义务,而对于学生随身携带的财物并不予以保护。学校作为管理者对于学生需要进行全面的教育管理,而只将人身权纳入注意义务的保护客体,未对其财产权负有管理的注意义务,使之权利受到侵害也得不到救济,这对于维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群体的合法利益是极为不利的。尤其在现今生活水平日益上升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带入教学环境的物品的价值也不断提高,学生财产权益的保护应得到重视。

3.3 义务的期间模糊

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的范围在规定中仅限于学生的在校期间,而对于学生的参与校外活动、未按照规定时间出校或留校的期间是否能够界定为在校期间并没有明确说明。在这些期间内若发生学生被侵权的事件,学校是否应承担违反安全注意义务的侵权责任未能准确界定,既不利于学生的权益得到救济也易使学校的管理产生缺漏。

3.4 责任界定不明

依照法条的规定,学校对于因校内原因致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损害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损害适用过错责任。也就是只有证明学校未尽到安全注意义务、对于损害结果的发生存在过错才能认定其为侵权责任主体。而对于第三人造成的校园侵权事件,学校若存在过错承担的仅是补充责任。但如果是因学校的安全保障措施不当,从而为第三方侵权人提供条件实施侵权行为,那么学校对于损害结果的发生即负有由于未尽安全注意义务而产生的侵权责任,此责任并非一种补充责任。未将具有惩罚性的侵权责任与一般的补充责任的清晰界定,不利于切实维护受害方的合法权利。

第4章 关于完善学校安全注意义务之建议

4.1 明确责任主体

对于负有安全注意义务的责任主体须有明确地定位,学校的概念应作扩大解释为将学生纳入教育管理活动范围的个人与社会组织。在现实社会中,未经审批以个人名义招揽学生在特定场所进行教育管理行为的现象并不少见,其教育活动实际上与学校的职能相同,因此所负有的安全注意义务应与对学校的要求相当。不能由于其形式上欠缺办学资质而从实质上免去其注意义务,至于注意程度的高低则需要结合对学生的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作出区分。且学校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关系同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监护关系不同,学校对于在其教育管理保护范围内的学生履行的主要为安全注意义务。因此将责任主体明晰化,而不是笼统地一概而论,才能有利于特定环境下被侵权人权利的救济。

4.2 客体应为民事权利

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应涉及学生的民事权利,而非只单独保护人身权。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这是自然人始于出生的基本资格。虽然学生不是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不影响其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因此学校对学生有着全面的教育管理职责,其安全注意义务也应扩大到保障学生完整的民事权利。同时从现实情况来看,寄宿学校中学生的财物因学校管理的缺失而遭到损害或失窃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学校并未因此承担侵权责任。这对于督促学校完善管理与保护学生权益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将学生的财产权益纳入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的范围,使保护的客体整体化,既是法律原则的要求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4.3 期间应适当扩大

学校对于在校期间的学生负有安全注意义务,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但在校期间的界定问题上并没有清晰的解释,一般而言,在校期间是指学生在学校范围内学习的期间以及在参加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活动期间。而延伸的期间,如进校或离校时在校门逗留的期间是否应归于在校期间的范围,这一点未在法条中明确解释。对于安全注意义务是否存在于这类延伸的期间,主要取决于学校的控制能力上。若学校有足够的控制和管理能力以避免在此期间内的学生受到不法侵害,则须尽到安全注意义务;若学生在此期间内脱离了学校的管理,则不应强加于学校提高注意的程度。因此,对于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存续的期间应视实际情况适当地扩大,而不是僵硬地进行区分。

4.4 明确责任的界定

对于学校违反安全注意义务的责任需要明确地界定,特别是在介入第三人侵权的情形下,学校的责任并非仅为补充责任,须视其是否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而进行界定。当学校尽到安全注意义务却仍不能避免第三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的发生,则由侵权人承担全部的侵权责任;而若学校未尽到安全注意义务并为第三人得以实施侵权行为创造条件,则学校应承担违反安全注意义务产生的侵权责任。在被侵权人无法举证证明学校存在过错,而实际侵权人无法认定或无赔偿能力时,学校须根据实际情况承担一定的补充责任。

第5章 总结

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关乎学生利益的维护与学校秩序管理的建设,因此,对于其义务的准确认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侵权法中较为狭义地界定着学校的注意义务,而在社会的发展与制度的完善须协调一致的要求下,对于学校责任的认定也应以实际为基础全面地进行考量,从而有效地调整好这一特殊领域的社会关系。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参考资料

[1] 张新宝. 侵权责任法原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泽鉴. 侵权行为法(第一册)[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 周光权. 注意义务研究[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篇14

一、义务教育两个“重中之重”是义务教育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的。

关于第一个“重中之重”,《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既然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要接受义务教育,那么义务教育就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既然国家依法统一实施义务教育,那么义务教育就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实施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支持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毫无疑问,义务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占有极其特殊重要的地位。同时,虽然我国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面普及,但存在着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质量亟待提高等突出问题,因此义务教育依然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于第二个“重中之重”,《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在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义务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实现普及,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实现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之后,义务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均衡发展,努力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义务教育已经在公共财政的保障下,实行了全面免费。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具有平等地享有接受基本相同质量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全力推进均衡发展。

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当前,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不均衡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二、义务教育的工作思路要符合两个“重中之重”的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发展目标的确定是由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目标决定的,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教育战略目标要求的。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就要进一步巩固农村地区普及成果,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突出问题,采取专门举措解决特殊困难,提高按时完成率,基本消除辍学现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改进教育教学与管理,完善质量评价制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就要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支持欠发达地区,改造薄弱学校,使每一所学校成为合格学校。体现第一个“重中之重”,首先要将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扩大保障范围,不断提高保障标准,进一步动员和鼓励社会支持义务教育发展。体现第二个“重中之重”,核心是缩小三大差距: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首先要均衡配置经费投入、教育设施、教师资源等基本办学条件,总体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需要说明的是,把区域内特别是县域内均衡作为率先实现的目标,是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阶段决定的,必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目标都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均衡永远是相对的,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会不断提出更高的均衡发展目标。

因此,发展义务教育的总体思路,一是要遵循《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规定。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定责任,要在政府领导下推进;坚持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充分发挥省、县两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作为重点。突出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教师资源的配置和流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把合理配置资源的重点放在区域内特别是县域内。三是把提高质量作为根本任务。把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使义务教育的总体水平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特别要发挥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好的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的引领作用。四是把解决或缓解义务教育阶段热点、难点问题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起来。认真研究包括城市择校问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义务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有些是教育问题,有些是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有些是社会问题在教育中的反映。因此,不能孤立地解决,要把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与推进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对应起来,比如:城市择校问题要与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对应起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要与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对应起来,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要与合理调整、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对应起来,要有符合发展阶段的适度目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三、推动义务教育的两个“重中之重”切实落到实处。

在工作机制上,落实教育部与省级人民政府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布签署备忘录的省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省级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公布省级规划的县级单位到2020年10年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间表。明确基本均衡的评价标准,以县域内义务教育巩固率、学校达标率、班额、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生均设备值为基本指标,以县域内学校之间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备大致相当为重要标准,以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和解决或缓解择校问题为显示度,以民意调查为依据,推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从2012年开始,基本实现均衡发展的县向省督导机构申请验收,省督导机构确认后向国家教育督导团申请认定,国家教育督导团依据基本均衡标准认定验收,向合格者授牌。再干10年,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在工作内容上,要针对问题推进工作,一是着力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的学生就学路途变远、上下学交通安全存在隐患、寄宿制学校保障跟不上、并入学校“大班额”以及布局调整程序不健全问题;二是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率低、农村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存在困难问题;三是着力解决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问题。

在工作重点上,要转向内涵发展,一是认真组织好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审查工作,强化育人功能,调整容量与难度,突出各版本特色,实现多样化而非多本化,全面提升教材质量。二是组织实施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评选一批优秀教学成果进行交流推广,引导激励广大教师在教学一线一心一意实践探索,在教书育人上下工夫出成果。三是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探索建立包括品德素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业负担等因素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工作重心上,要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要针对安全保障、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突出问题,按照“纳入规划、政府主导、多种模式、明确分工、发挥优势、齐抓共管”的思路,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随迁子女工作,要针对“两为主”政策还不能全覆盖的问题,深化“两为主”为“两个全部纳入”,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融入城市生活。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一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学生时间;二是让中考、高考引领学生多元发展,以多元的考试评价引导不同兴趣、志向和潜质的学生分流;三是让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在教学环节上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四是让学校遵守规范,落实已经明确的减负要求,并及时进行监督检查;五是让宣传营造氛围,引导教师、校长、家长关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细节和自己的责任。缓解义务教育择校工作,一是按照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合理划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二是推动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学生数量,把小学和初中学校对应起来,让小学生直升入初中;三是逐步实现属于义务教育的初中与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分离,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四是市区小学生入学和小学升入初中报名工作一律在互联网上进行,禁止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五是逐步取消与就近入学原则不符的其他入学方式,让每所学校都有优秀学生和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中小学安全工作,要重点加强安全教育,突出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关于校车的工作总的思路是国家制定法规和标准,地方以政府为主导专业化集约化公司化运营,过渡期保安全。教育系统要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责任,与相关部门一起推进建立校车制度有关工作。

在工作项目上,要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实施改造计划,使广大中小学校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的配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要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相结合;校舍建设类项目要着重解决急需,提高使用效益。

四、义务教育的两个“重中之重”要体现在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适应时代要求的好学校。

要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总体要求和安排,开齐开好全部课程;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既关注学生文化知识学习,又关注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既注重书本知识学习,又注重社会实践体验;既强调掌握知识,又强调提高能力;既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又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意志品格;既看重智力培养,又看重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育。不能只看重分数,考试考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

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基础,因材施教。既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想象力、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又要根据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关键时期的特征,更加强调关注差异,尊重选择,发展潜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不能只注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能只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

要提供更多可以选择的活动和课程。教学方法上要多样化,兴趣活动要多样化,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不能把学校办成千校一面,不能让初中教育成为多数学生成为失败者的教育。要把义务教育阶段放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全局和一个人成长过程的整体之中,承前启后。既要爱护和保持学生原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要不断注入学习的新动力;既要让学生努力学好各门课程和培养广泛兴趣,又要引导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不断聚焦升华为志趣和志向;既要看重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又要重视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表现,努力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不能只考虑眼前,只考虑课堂学习一个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