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阅读训练范文

高中语文阅读训练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14 11:14: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中语文阅读训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语文阅读训练

篇1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语文能力。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应把阅读训练当作重点。

阅读的过程,就是从语表到语内,由文里到文外,多层次地去感悟语境,多角度地去解读作者,从而获得自我创造的形象、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说到底,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对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意象)、情感思想的想像体会和思考认识的过程,是情感与理性的结合,是一种思维的再创造。这种带有读者主观情感和意志的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性阅读。

在创造性阅读中,首先必须借助于联想和想像,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地展开思维,由一个形象创造另一个形象。例如,周汝昌的《浅说一首绝句》,对“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作者抓住“纷纷”两字,从雨的特征,雨的精神,雨的境界,多层次进行剖析,指出还有一层被读者所忽略的意思,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不同的读者,会因为身份、地位、心境的不同而赋予“清明雨”不同的内涵,会联想到相关的人、事、物,于是山水草木,云气雨丝等都会在读者的脑海里作出新的诠释。而运用这些联想和想像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我们的阅读训练,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潜在的联想和想像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联想、去想像,海阔天空,甚至是异想天开。《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当代的中学生们能欣赏其“沉鱼落雁”之美貌,但决不会认同其“小心眼”及病恹恹的娇态,他们会从现代明星中去寻找载体,比如周迅、徐静蕾等,从而形成一个现代版的林黛玉。那是因为同样的作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会产生新的意义,新的见解。所以,阅读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的融合,是一种整体感知。阅读后所产生的心理感触,是个性化的、人格化的,教师无法用任何标准去统一,否则,就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泯灭了学生的个性。

其次,任何文学作品都有未确定性,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开放的图式结构,它存在的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而作品意义的实现是要靠读者通过阅读使之具体化,即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其作品中的空白填充起来,即“排除或填补未定点,空白或文本中的图式化的环节”,使作品的未定性得以确定,最终实现对作品的再创造。课内的阅读训练,就是在教师的带动、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共同实现阅读对象的开放性,并将文中的空白点加以具体化或明确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营造一种宽松的、和谐的、民主的气氛。同时,尽可能多留出时间、空间,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天地。

篇2

一、讲求方法,把握套路

现代文阅读观念强调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适合当今时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通过科学的、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的。从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角度看,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甚至达到吃透,读懂吃透就是要从整体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终达到整体把握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体,把握了整体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义,还要把握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的过程。

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时,要求阅读三遍。第一遍理解由局部到整体的自身含义。第二遍把握相互关系。然后再看文后的问题,理出各题关系,把握中心题(因为许多试题的设置都是有一定梯度和联系的),带着问题去读第三遍,既可验证前面的所读,又为做题找到依据。一定要先读文章后做题,读懂文章再做题。

二、系统总结,培养能力

语文知识是阅读能力的基矗从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情况看,综合性的、高层次的题比较多,而它要求必须以系统的、综合的知识为基矗知识系统化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先决条件,没有系统的知识,仅凭简单的零散的知识,培养阅读能力那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复习阶段一定要做好知识的系统化工作,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树”―――知识网络。

在复习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别是教材中的知识短文,它们往往是带有总结性质的,是系统归纳、加深加宽的好材料。归纳时要注意不要只是罗列一些名词术语,要向纵深发展。比如文体知识中的人称问题,学生都知道有两种,但每一种作用是否清楚,还是个问题。

还要特别注意一些难点知识的归纳与迁移。比如语文表达中的四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学生比较熟悉,而心理顺序,特别是实用性强的逻辑顺序,有的学生就一知半解了。在议论性文章及事证明说明文中常常使用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安排顺序。或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或由因到果、由果到因,或由主到次、由次到主,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或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或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等,总的原则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明白了这些,我们在阅读时就会迁移过来,变成我们的一种运用能力。

在阅读诸能力中,抽象概括能力是学生的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要求概括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还只停留在寻章摘句式的水平上,对于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在具体的基础上加以抽象那就很难做到,因此概括往往缺乏准确性,经常犯一些“以偏概全”、“偷换概念”、“转移论题”等逻辑错误。

例如: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纸币出现的两个条件。纸币首先出现在北宋,当时称为“交子”。这决非偶然。要发行纸币,就必须具备造纸术和印刷术。然而在当时的地球上,掌握印刷术的国家寥寥无几,其中以北宋帝国的条件最为成熟,最为优越。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然而初唐是钱帛兼行。贞观治世,“匹绢得粟十余斛”。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唐中叶后,铜钱日益排挤绢帛,到北宋时帛制大体上已经终止货币的职能。北宋统一中原后,却没有统一的币制,而是铜钱和铁钱兼行。如在四川行用铁钱,陕西与河东地区兼用铜铁钱。铁钱是一种价贱而笨重的铸币,铁钱一贯,即1000文,约重39千克。而社会钱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于是纸币应运而生。

篇3

1 研究做题的思路

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甚至达到吃透,读懂吃透就是要从整体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终达到整体把握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体,把握了整体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义,还要把握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过程。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时,要求阅读三遍。第一遍理解由局部到整体的自身含义。第二遍把握相互关系。然后再看文后的问题,理出各题关系,把握中心题(因为许多试题的设置都是有一定梯度和联系的),带着问题去读第三遍,既可验证前面的所读,又为做题找到了依据。一定要先读文章后做题,读懂文章再做题。

2 现代文阅读中注重思维的训练

坚持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具体思维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它牵扯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方法的问题,它带给我们的惊喜往往是一般教学中所得不到的。在“确认”语言事实这一教学层次中实行“圈、点、勾、画”是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文章中关键性的词语、语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语句的基本意义可从语法入手,如“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这一句话的圈点。要先看清这是一个并列复句,第一分句“月亮升起来”是由“月亮”、“升”、“起来”三个词组成,“月亮”是主语,与“升”构成陈述关系,“起来”是补语(也有一种说法,趋向动词一起作谓语)。圈点时可在“月亮”、“升”下用小圆圈加以提示,作为重点词语。后一分句“院子里”是主语,与“凉爽”、“干净”构成陈述关系,“(得)很”是补语,也应把主谓语圈点下来,再看一下这个复句的意思就很明解了,“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干净”。就抓住了句子的主干,尤其是修饰成分较长的句子,或单句作成分的句子,这样做就更有必要了。

如何操作呢?可在课上师生共同做这件事,强化学生的这一做法,刚开始,有的学生不会,有的不肯,一要讲道理,二要给方法,我们在课上要先给学生做出示范,比如这样一段话:“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的小说或是一部好的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要用一条横线画在“一个人不喜欢诗,……就低下呢?”的下边,这是设问句的问题,回答问题时可在“因为”这一关键词语下面上小圈,进行提示,还要在“纯文学”、“都”、“特质”下画着重号,用以提示这一设问句的重点,第二句要在两个“好”、“都要当作”下画重点,第三句重点词语是“诗”,后边的话要画下“谨严”、“纯粹”、“精微”。这样再读就容易一些,且重点突出,因为这是朱光潜写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是研究文学艺术方面的论文,不太好懂,就必须要先弄明白作者每一句都在说什么,然后再通过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分析内容。教师做了示范,还要不断地具体指导学生与检查学生落实情况。坚持做下去,是很有收获的,学生终于学会了“抠字眼”,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3 要进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篇4

关键词:分析阅读;架构;诠释;评读;文本类型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83-0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指导意见,描述更多的是素养培养目标,其具体读法指导却显得模糊。在教学实践中,要实现课标设定的目标,教师需要探寻可操作的且有效的阅读方法,以避免阅读教学无序、低效。在把理解作为目标的阅读教学中,强化分析阅读的意识,训练分析阅读的方法规则,可以锻造提升高中生的阅读品质。可以说,分析阅读法是高中阅读教学有效化的突破口。

一、分析阅读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考试研究的价值

1.分析阅读说法的理论依据。美国艾德勒与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堪称阅读史上的经典之作。此作把阅读分成四个不断深化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要求的阅读能力逐层提升,阅读成果也逐级丰厚。其中处于第三层级的分析阅读,以对文本的加深理解为目标,要求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架构性的解读、细节诠释性的解读、沟通式的评读。此三者彼此虽不能完全剥离独立,但总体是序列式推进理解的过程,是阅读阶段划分也是方法、规则的总结。这是一种优质成熟的阅读方式,它使得阅读收获更为系统化和全面化。

2.以高考语文能力等级的设置可见分析阅读法对阅读教学、考试研究的意义。高考语文能力考测,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在逐级递深的六种能力中,识记、分析、理解综合,检测的是分析阅读中的构架性、阐释性阅读阶段的能力要求,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对应的是评读阶段的能力要求。由此可见,以分析阅读为切入点进行阅读教学与考试指导能切中肯綮。

3.从学生学情可见分析阅读的教学意义。阅读作为一种教学内容,课堂阅读量太少,所教授的阅读方法没有课外实践巩固与迁移,难以形成阅读习惯。而自发状态下,学生在课外更多进行的是获得资讯式和休闲娱乐式的阅读。分析阅读的目的是使理解更全面、更系统,它使得阅读在思维、方法、见识上不断提升,这是一种有强度的心智活动,有难度有挑战,对于能力与精神的成长意义非凡。对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目的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自觉把分析阅读训练延伸到课外,才能真正使学生熟练读法。

二、分析阅读法三阶段阅读规则的基本运用

高考试卷中的现代文文本阅读分为论述类、实用类与文学类三大类,写作训练又以说理性文章为主。就是说,教师通过课文阅读教学、课外推荐阅读、考试读写等途径,对学生阅读进行监测、指导的主要是论述说理类、实用类与文学类这三类文体。分析阅读法三阶段的一般规则普遍适用于这些文本类型。

1.分析阅读法三阶段的具体阅读规则。(1)架构性解读阶段需要完成文本组织构架的整体认识的阅读任务。分析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归纳各部分的中心,思考清晰各重要部分的顺序与关系,梳理形成结构思路提纲,获得文本主要内容与形式的整体感。(2)阐释性的阅读阶段是以构架分析的结果为基础,以对重难、复杂的内容细节的探究为主要内容,比如破解关键概念、重要句子、作者主旨的理解,突破各层面内容旨意的疑难处,力求进入文本深层内涵理解阶段。(3)沟通式的评读是以前两阶段中形成的对文本系统、深度理解为基础,把作者当成自己的对话对象,做臧否“交流”。这种“交流”需要规避偏见、逞强的态度,把自己的观点升华为真正的知识,有礼节、有理据,对作者提供的知识、表达的观点以及表达的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有这样的谦逊与智慧,才算最终圆满的分析阅读。

2.以阅读考测的考点及题型设置,加深对分析阅读三阶段规则具体环节的理解。在高考试卷中的考点设置上,属于检测分析阅读中架构解读、诠释性解读阶段理解成果的考点有:论述类文本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文学类文本中“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实用类文本中“对传记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筛选文中相关信息能力”,“文中词、句理解”。属于评读阶段要完成理解的考点有:文学类文本中“欣赏作品形象、艺术魅力的能力”,文学类文本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实用类文本中“探讨与传主有关的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等等。在高考试卷的考题设置上,论述类第1、2题注重考查理解能力,第2题中的部分内容与第3题整体,注重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在传记文的考题设置上,客观题的五个选项都是对文意的分析或概括,考查考生对文章局部段落内容的理解;而前两道主观表述题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筛选整合、结构把握中心概括、文体特征表现手法。这些阅读考点设置、题型设计体现的能力要求,正是分析阅读目标最直观的表现。

三、根据各类型文本的独特性,弹性运用分析阅读方法

1.论述说理类文本阅读分析规则。论说类文本以知识的传播,原理、观点呈现为要旨,其行文是由观点到理由再到结构的逻辑推理演变过程,表达清晰、条理分明。优秀的论述类文本几乎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可以做独立解读。分析构架阶段,泛读法能抓住突显文本旨意的观点句、论据句,以及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诸如起始、结论以及过渡句,这些功能意义明显的内容,能快速帮助阅读者形成基本观点、脉络层次的认识。诠释阶段的阅读方式,借用高考卷中的论述类文本考测方式会使理解更加深入:试题以选择项的对误判断为形式,阅读时需要用精读策略,用筛选、整合信息的手段,对局部细节处的重要与疑难点进行二次阅读。这种考测方式要求阅读者准确把握主旨、信息,以及各部分内部关系,这里就包含了论说类文本阅读的诠释解读的要求与方法。至于文本读评阶段,论述性文本评说的是文本展示事理的合理性、提供论据的准确性、推演逻辑的严密性等。这种评说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阅读分析规则。作为叙事纪实性的文学样式,人物传记类文本构架的是传主的基本事实、品格、相关评论,要诠释的是传主“事”、“品”的疑难细节,要评说的是传主的成就、影响。高考卷的人物传记阅读考察常见题型及经常设考的角度有: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作者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疑难点,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等等。这些考点设置也正是对分析阅读各阶段对应的成果考测。

3.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分析规则。分析性阅读方法最适用的应该是表达明确与理性的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追求艺术的含蓄美,但也有其可分解的构成要素以及可遵循的行文逻辑,可以依据这两者变通进行分析阅读。高中教材与考试阅读关涉的文学类文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四种。以小说故事类为例,其构成要素是情节、环境、人物形象,依从这三要素,以情节过程为构架依据,串联起环境场景、任务形象等特点,然后深入阅读中,诠释这几个要素的相关细节以及言外意蕴。其他文学样式的文本,比如:戏剧,抓对话与冲突要素;诗歌抓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要素;散文抓形象、情思、表达技巧等要素,借此串联起文本的各组成部分,并对局部疑难细腻处的丰富意旨进行精读。

但也需要注意,文学属于艺术范畴,阅读以感受、体验为主要方法,以欣赏、分享为目的,因而在架构与诠释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其阅读个性。其一,在局部与整体关系上,与论说类文本各部分之间相对的独立不同,文学类文本各要素局部与叙事抒情的整体场景关联密切,阅读时要把全局构架与细节诠释结合起来,才能深切理解作者的经验。其二,与论说性文本阅读时需要理性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有一个充满作者独特个性的想象世界,阅读者要有想象以及个人的情绪情感的“热情”介入,才能与作者的经验产生共享、共鸣。从高考阅读相关考点设置洞察文学类文本读评内容,“欣赏作品形象和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等考点,导向的是作品的鉴赏、评价。评读中,还有一个规律可以帮助阅读者审辨自己的阅读品位:能满足大多数人潜意识需要的作品,肯定比只满足某些人潜意识需要的作品更伟大。深入的体验、细腻准确的理解、合乎艺术作品特点的评价,只有这样的分析阅读历练才能不断地提升阅读者的理解水准。

综上所述,在阅读的四个层递层次中,分析阅读是对阅读质的点化、提升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结合阅读教学与考测实践,以高中生阅读教学常接触的文本为例,阐述了分析阅读训练各阶段的各规则的内容和方法,力求借此突破阅读教学困难,形成可运用于实践的有操作价值的阅读方法指导。虽然学生现时课外阅读的文本不止这些类型,未来大学深造需要的专业领域的阅读更是品类繁多,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领域三大类文本及其下的各分支,本有相互共性的部分,弹性使用构架、诠释、评论的分析阅读三阶段相关规则技巧,依据阅读材料特点做不同形态的阅读,使得这些本是理想的标准能产生普适的指导价值,帮助高中生提升阅读品质,成为一名优秀的阅读者,一个有能力的学习者,为学生进入更高学习要求层次而需要的“主题式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课标》指出:“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就必须发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抓住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就是抓住了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这还告诉我们,思维离不开语言,它和语言是不可分割的联系着的,它们的关系是表里关系――没有思维,就根本没有语言;没有语言,思维也就无法表达。可见要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就离不开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自觉地运用所掌握知识、技能去进行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由此及彼地掌握和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因为当今社会迫切需要会思考、会创造的人才,来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在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思维(即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谈谈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破题设问,诱导思维

文章的题目,就小学语文教材来看,有的是中心,有的是主要内容,有的是主要人物,也有的是事件发生的地点等。根据这些特点,我常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审题,明确题意。学生在阅读中带着这些问题去自学课文,从文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积极动脑,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根据题目,你能设计出哪些问题?在学生纷纷设计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这是一个怎样的鱼钩?课文是怎样把老班长和鱼钩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一个长满红锈的普通的鱼钩在作者心中却是那样珍贵?为什么鱼钩会闪着金色的光芒?对此,老师不急于求解,而是设下悬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深入思考,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要完全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金色的鱼钩”到老班长“金子般的精神”,学生领悟得非常深刻。

从上述问题中不难看出,学生要从课题中提出这些问题,必定要与以往经验联系起来,经过一番思考、分析才有可能做到,这些问题是读懂文章的关键。学生弄明白它们有的要联系时代背景,有的要联系当时、当地的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思考。这样围绕课题设计问题,久之,不仅让学生从中学会怎样读懂文章的方法,而且让学生明白在今后写作过程中,如何审题,如何考虑周到,更主要的是教给了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向,使之思维得到锻炼和培养。

二、抓关键词、句,启发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常注意到抓文章的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启发学生的智慧。这就是注意到了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传授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1.扣住课文的关键词,设计问题。我在设计《索溪峪的“野”》第一自然段时,抓住“野”一词提问。谁野?野在课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山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水野?动物野?游人野?再抓住“返璞归真”提问:什么叫返璞归真?为什么说人们在索溪峪里“返璞归真”了?举文中例子说明。让学生真正地领略到索溪峪独特的美景,以及人们畅游于大自然时那种愉快的心情。

2.抓重点,设计加深领会文章内容的问题。例如我在教《白杨》一文时,抓住文中最后一句“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设计了这样一连串问题加深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先设计爸爸为什么陷入沉思?接着进行一个跳跃,为什么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的是什么?“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指的是什么?最后回到学生身上。根据刚才的分析,说说读完全文后给你什么启发教育。

从上面两点的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整合,说明了好的课堂提问设计可以诱导学生思维逐步地加深。这样既与课文的叙述相联系,又与时代背景相联系,不仅学生对文章加深了理解、掌握,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更主要的是在注意了文道结合的同时,又对学生进行智力所及的逻辑推理,全面考虑问题的思维训练。

三、拓展想象、发展思维

想象是储于大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意象的过程。想象的触觉伸得越长,它所唤起的意象就越丰富,在阅读教学中,积极诱导学生想象,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学生的智能发展。

1.根据情节,合理构想。在阅读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能力。课文中有不少成为我们想象好所在,而这又往往能激起学生探求的兴趣。如《再见了,亲人》中作者省去的朝鲜大嫂怎样由受伤到伤好这一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补充想象,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加深对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的理解。

2.配合插图,展开想象。课文的插图大多是与课文的重点部分配合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配合重点内容,充分用好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合理想象,促进学生对文章全面、深刻的理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少年闰土》中,我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课文插图,画面上的景物及闰土的神情、动作,体会农村生活的神秘动人、闰土的勇敢机智以及看瓜刺猹的紧张、惊险。同时要求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有顺序地把它说出来(叙述)。这样把图文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统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