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4 10:19: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2.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理论素养养成策略——以文学理论教学为例
3.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4.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6.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言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8.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9.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发展特点简析
10.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11.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2.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研究
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4.以应用型为主旨,创新本科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5.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创新改革策略
16.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和途径
1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刍议
18.大众化条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分型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为例
19.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20.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21.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思考
22.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问题探讨
2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类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探究——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为例
24.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25.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2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27.致力于本科教育国际化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介绍
28.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竞赛教学模式”初探
29.“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30.强化论文题目的科学性引导——浅探提高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有效性的途径
31.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精品师范专业建设的思考
32.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析——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
3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究
34.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35.论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教学
36.试论基础文科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普通本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
37.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浅析
38.新疆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比较研究
39.三级训练: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模式——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0.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1.“转型”大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之思考——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42.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4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萍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为例
44.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45.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对策——以钦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例
46.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困境与对策——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48.新疆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古代汉语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4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50.论地方性本科院校文学应用型评论人才的培养——以梧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1.在探索中开拓 在改革中前进——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班教改工作回顾
52.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外阅读研究(一)——以怀化学院2009至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
53.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4.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专业汉语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
55.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为例
56.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二级学科教学团队优化——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57.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以运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8.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59.论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60.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61.培养开放教育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的实证研究
62.开放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探究——以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语言教学论”课程为例
63.工科院校中文专业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调研分析——以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
6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教学改革
65.论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去专业化倾向
66.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与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67.中国高等院校特色学科大观(十一)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
68.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69.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考察与建议——基于对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的分析
70.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71.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7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73.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应对高校转型发展态势——以陕西省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7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75.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76.提高创新教学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言学概论、汉语专题课教学体悟
77.国家重点学科与本科专业内涵建设的模式及启示——以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78.加强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
79.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趋势为视角
80.简论国家安全视界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昆明学院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为例
81.关于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以襄樊学院为例
82.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83.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8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85.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之路的思考
86.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
87.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88.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89.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90.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91.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9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93.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94.“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95.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9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9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98.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9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100.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101.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102.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103.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10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105.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简
106.再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107.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能力评估与指导
108.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109.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110.海南大学新增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制4年
111.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12.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1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14.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15.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116.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117.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118.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析
论文摘要: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日益困难,造成了学生没有达到毕业实习的效果,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和探索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规范毕业实习管理,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是该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毕业实习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毕业实习形式主要有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集中实习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单位,派教师跟随学生至实习单位进行实践活动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这种实习形式便于管理和检验实习效果。分散实习是按照学校统一的实习计划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这种实习形式分散灵活,但管理难度较大。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大学生供过于求。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用人单位缺乏接受实习生的动力,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冲突等原因,高等学校毕业实习日益困难。在此形势下,课程实践特色不明显,实践教学环节较少的一些文科类专业(如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面临着更多的困境,毕业实习形式和管理方式亟待改革。
一、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现状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的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写作、文化、宣传、管理等工作,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主要进行与文字材料撰写相关的工作,如单位文字材料书写、办公室文件撰写、公司宣传材料书写等等。
和国内大多数高校一样,吉首大学文学院作为老牌院系,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和非师范两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采取集中实习的形式,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采取分散实习形式。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之前,院里制定统一的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习计划,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于大四第一学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自主实习。学生实习结束后提交撰写的实习日志、实习鉴定表、实习附件材料(即实习期间的成果)等。从院内近三年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情况看,与汉语言师范专业的集中毕业实习相比较,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实习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每届毕业生人数都是50人以上,人数较多,全部采取分散实习形式,部分学生没有及时联系到实习单位,部分学生因考研和考公务员而不愿进行毕业实习。第二,部分学生对于毕业实习要求、毕业实习目的认识不清,个人毕业实习计划和安排混乱。第三,从提交的毕业实习材料看,部分学生并没有按要求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日志填写敷衍了事,没有达到毕业实习目的。第四,因全部采用分散实习的形式,管理难度大,难以及时跟踪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现在还没有可行的分散实习调控机制和评价机制,毕业实习效果难以评估。因此,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学生毕业实习难度大,毕业实习效果不理想,学生对毕业实习重要性认识不清。院内管理难以到位,对分散实习的调控和评估不足。
二、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困境的形成原因
首先,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生的动力不足,导致实习难度加大。毕业生数量增加和就业岗位减少的矛盾,使大学生实习机会减少,实习难日益突出。用人单位人员调度充足,没必要也无心接纳实习生。实习单位担心接纳实习生会扰乱用人单位正常工作计划,占用单位资源,造成单位信息外流等等,也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接纳实习生。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盈利个体的公司、企业、单位等都追求利润,觉得接纳实习生对他们而言毫无利润,因此,也拒绝接受实习生。所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实习难度的增加。在这种情形之下,汉语言文学“万金油”专业与理工科、职业指向明了的专业学生相比,落实实习单位更加困难。
其次,学校地理位置较偏僻,当地经济欠发达,实践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再则因为学科特点所限,学校对汉语言文学之类的文科专业实习投入不够,重视不够。与实践性课程较多,实践操作环节较强的电子通信技术、应用化工、临床医学等理工科专业相比较,像汉语言文学之类的文科专业课程实践特性不明显,专业实践效果不明显,实践环节缺乏可操作性,专业实践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该类专业的基础实验室配套、实习基地建立、专业实习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实践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再则,从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自身主观原因看,该专业学生对毕业实习认识不够,毕业实习目的不明确,平时缺乏实践操作动手操作的锻炼等,这些原因也直接导致了该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效果不理想。该专业学生认为,与理工科相比,他们实验课程少,实践环节少,文字工作实践规范可操作性不强,毕业实习可有可无。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不理想。因全部采取分散实习形式,学生认为处于游离状态,实习日志、实习材料随意杜撰,实习效果的评价难以尽如人意。大四学生即将毕业,要准备毕业论文,为毕业找工作做打算,毕业实习态度要么不认真,要么挑剔,对毕业实习敷衍了事。
三、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改革对策
1.提高对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重视。在院系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把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纳入其中,为该专业实习积极创造条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改革中,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日常办公软件应用、资料查找分类、公文书写、活动组织能力的锻炼,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培养知识过硬、能力可靠的人才。对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习开展调研,不断探索和改革该专业毕业实习形式和管理制度,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找工作的关系,提高毕业实习质量。为避开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冲突,吉首大学文学院将从2009级开始在大三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以确保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2.整合资源组建近便专业实习基地,灵活调整实习形式。将学校资源、院系资源与当地资源进行整合,为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组建近便实习基地,解决实习单位难以落实的问题。如吉首大学文学院已经在当地团结报社、电视台、校报、校电视台为新闻专业建立了专门的实习基地,既解决了很多学生毕业实习问题,又为平时的课程见习和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亦可在当地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公司建立近便实习基地,以便接纳部分毕业生实习,解决实习单位难以落实的问题。在近便实习基地的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实习形式,方便院系管理和及时调控实习进程,监控实习效果。同时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地方联系,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争取与政府、单位就工作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开展横向和纵向合作,使得单位、学校、学生三方互利互惠。
3.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明确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过硬的文字功底,是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先决条件,是学生毕业实习圆满完成的基础。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应该与用人单位需求接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文字功夫,为他们的毕业实习提前打好基础,为就业增加砝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实习是学生本科学习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即将步入社会进行角色转换(由学生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铺垫。通过实习,可以检验我们学习的效果,提前进行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为就业做预演。在实际生活当中,毕业实习的就业功能也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学院应提早将毕业实习种种必要性告知学生,对需要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提前做好准备。
4.规范毕业实习管理,采取适当的调控和评估机制。毕业实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计划制定、日程与人员安排、过程监控、效果评估、实习反馈与调整,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实习过程的监控、实习效果的评估、实习的反馈与调整很难落到实处。就吉首大学文学院来说,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集中实习较为圆满,毕业实习早期的计划安排、实习过程的检查、实习效果的评估都落到了实处,学生实习日志撰写工整,实习反馈畅通,实习后学院总结评价工作到位。但汉语言非师范专业的实习监控、实习效果评定难以落实。针对汉语文学非师范专业的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院内可派老师指导(5-10人配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不需随学生前往外地实习单位驻点,但必须随时了解学生情况,在当今信息发达的条件下,可以通过qq、电子邮件、电话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联系。学生实习返回后,由院内统一的实习成绩评定小组通过看实习日志、实习材料、学生答辩和材料展示评定学生成绩。用行动肯定学生的成绩,引起学生的重视。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对接的必由之路。探索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可行的实践教学操作模式、寻找专业实习的可行途径,对维持该专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刁晶辉,祝钧.文科实践教学改革的五个对接[j].北京教育,2008,(4):68-70.
[2] 邱飞.大学生就业实习困境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6):112-114.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大学生供过于求。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用人单位缺乏接受实习生的动力,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冲突等原因,高等学校毕业实习日益困难。在此形势下,课程实践特色不明显,实践教学环节较少的一些文科类专业(如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面临着更多的困境,毕业实习形式和管理方式亟待改革。
一、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现状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的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写作、文化、宣传、管理等工作,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主要进行与文字材料撰写相关的工作,如单位文字材料书写、办公室文件撰写、公司宣传材料书写等等。
和国内大多数高校一样,吉首大学文学院作为老牌院系,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和非师范两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采取集中实习的形式,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采取分散实习形式。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之前,院里制定统一的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习计划,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于大四第一学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自主实习。学生实习结束后提交撰写的实习日志、实习鉴定表、实习附件材料(即实习期间的成果)等。从院内近三年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情况看,与汉语言师范专业的集中毕业实习相比较,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实习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每届毕业生人数都是50人以上,人数较多,全部采取分散实习形式,部分学生没有及时联系到实习单位,部分学生因考研和考公务员而不愿进行毕业实习。第二,部分学生对于毕业实习要求、毕业实习目的认识不清,个人毕业实习计划和安排混乱。第三,从提交的毕业实习材料看,部分学生并没有按要求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日志填写敷衍了事,没有达到毕业实习目的。第四,因全部采用分散实习的形式,管理难度大,难以及时跟踪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现在还没有可行的分散实习调控机制和评价机制,毕业实习效果难以评估。因此,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学生毕业实习难度大,毕业实习效果不理想,学生对毕业实习重要性认识不清。院内管理难以到位,对分散实习的调控和评估不足。
二、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困境的形成原因
首先,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生的动力不足,导致实习难度加大。毕业生数量增加和就业岗位减少的矛盾,使大学生实习机会减少,实习难日益突出。用人单位人员调度充足,没必要也无心接纳实习生。实习单位担心接纳实习生会扰乱用人单位正常工作计划,占用单位资源,造成单位信息外流等等,也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接纳实习生。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盈利个体的公司、企业、单位等都追求利润,觉得接纳实习生对他们而言毫无利润,因此,也拒绝接受实习生。所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实习难度的增加。在这种情形之下,汉语言文学“万金油”专业与理工科、职业指向明了的专业学生相比,落实实习单位更加困难。
其次,学校地理位置较偏僻,当地经济欠发达,实践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再则因为学科特点所限,学校对汉语言文学之类的文科专业实习投入不够,重视不够。与实践性课程较多,实践操作环节较强的电子通信技术、应用化工、临床医学等理工科专业相比较,像汉语言文学之类的文科专业课程实践特性不明显,专业实践效果不明显,实践环节缺乏可操作性,专业实践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该类专业的基础实验室配套、实习基地建立、专业实习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实践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再则,从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自身主观原因看,该专业学生对毕业实习认识不够,毕业实习目的不明确,平时缺乏实践操作动手操作的锻炼等,这些原因也直接导致了该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效果不理想。该专业学生认为,与理工科相比,他们实验课程少,实践环节少,文字工作实践规范可操作性不强,毕业实习可有可无。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不理想。因全部采取分散实习形式,学生认为处于游离状态,实习日志、实习材料随意杜撰,实习效果的评价难以尽如人意。大四学生即将毕业,要准备毕业论文,为毕业找工作做打算,毕业实习态度要么不认真,要么挑剔,对毕业实习敷衍了事。
三、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改革对策
1.提高对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重视。在院系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把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纳入其中,为该专业实习积极创造条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改革中,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日常办公软件应用、资料查找分类、公文书写、活动组织能力的锻炼,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培养知识过硬、能力可靠的人才。对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习开展调研,不断探索和改革该专业毕业实习形式和管理制度,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找工作的关系,提高毕业实习质量。为避开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冲突,吉首大学文学院将从2009级开始在大三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以确保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2.整合资源组建近便专业实习基地,灵活调整实习形式。将学校资源、院系资源与当地资源进行整合,为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组建近便实习基地,解决实习单位难以落实的问题。如吉首大学文学院已经在当地团结报社、电视台、校报、校电视台为新闻专业建立了专门的实习基地,既解决了很多学生毕业实习问题,又为平时的课程见习和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亦可在当地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公司建立近便实习基地,以便接纳部分毕业生实习,解决实习单位难以落实的问题。在近便实习基地的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实习形式,方便院系管理和及时调控实习进程,监控实习效果。同时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地方联系,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争取与政府、单位就工作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开展横向和纵向合作,使得单位、学校、学生三方互利互惠。
3.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明确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过硬的文字功底,是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先决条件,是学生毕业实习圆满完成的基础。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应该与用人单位需求接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文字功夫,为他们的毕业实习提前打好基础,为就业增加砝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实习是学生本科学习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即将步入社会进行角色转换(由学生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铺垫。通过实习,可以检验我们学习的效果,提前进行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为就业做预演。在实际生活当中,毕业实习的就业功能也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学院应提早将毕业实习种种必要性告知学生,对需要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提前做好准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实践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25-02
一、文化多元视野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侧重学术能力培养,技能能力有待提升
地方高师院校,长期以来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侧重学术研究型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898年近代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创办之初,就设有“文学”科目,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将培养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相继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新建高校,在建校伊始80%也都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以北京大学等高学府为标榜,注重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这使地方高师院校,长期以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上,以部属高师院校马首是瞻。不得不承认,这种无差别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提升就业水平、提高社会整体素质,起到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更加细化,乃至于1999年伊始的高校扩招,这种无差别、整齐划一的注重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弊端愈加明显。
从目前形势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师院校老牌优势专业,无论是专业设置历史,还是录取分数上都要高于其他专业。但是这种优势具有很强的相对性。一方面,与非高师院校相比,人才培养区别不明显。从培养方案看,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别于综合院校的非师范类专业,强调通过实践教学培育教师职业素养和训练教学能力。但是由于实践课程在培养方案上占有的份额偏低,虽然各高师院校在增加实践课程的份额,但是仍然达不到很好地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高师院校与非高师院校,在培养方向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培养方案的极大相似性,使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突显技能优势。另一方面,与技能型院校相比,技能能力优势不强。与由职业技术学校等注重技能能力培养的院校相比,由于实践课程占有的份额偏低,加上在教学和考核中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掌握能力,使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虽具有技能能力,但是与技能院校相比,理论知识转为实践的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偏弱,衍生的交流、沟通、应变等能力,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
2.市场需求的低迷与多样,引发培养模式的变革
现阶段,因市场需求的低迷,使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使教育在长达近十年处于几乎停滞状态,的结束,为教育累积了近十年的社会需求和之后几十年的社会发展需求。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随着社会发展,高校毕业生呈现供小于求,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这就极大消解了地方高师院校“重学术型人才培养,轻技能型人才培养”所带来的弊端。1999年高校扩招,为更多高中毕业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高校毕业生数量。以通化师范学院为例,高校扩招之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个年级仅一个班50人左右;高校扩招之后,汉语言文学专业班额扩招为4个班200人左右,毕业生数量提升了近4倍,吉林省其他高校均如此。从高校角度看,因供大于求,超出了社会的接受能力,使一定数量的毕业生满足不了就业需求;从市场需求看,因需求量相对以往的减少,使市场需求处于相对低迷状态。于是使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呈现就业难现状。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对单一,使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因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面临就业难困境。历数吉林省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各高校均强调以培养适合中学语文职教工作为核心目标。所以,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空间几乎囿于初高中语文老师。这种就业倾向,一方面从供求关系看,在大学毕业生供小于求的时候,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不愁没有就业出路,不存在就业困难。但是高校扩招之后,一个就业岗位多人甚至几十人去竞争,就业困境自然而然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关注的内容。一方面从中学语文教师需求看,随着各初级中学班额尤其是班数的减少,加之新老教师更替的速率,使各用人单位只能提供为数甚少的岗位需求,更甚者有的用人单位存在短时间无法提供岗位需求的状况,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存在难就业的困境。一方面从市场需求看,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加深,社会为人类提供愈来愈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同时消费者不断提升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一定意义上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新兴产业不断成为时代的宠儿。基于此,市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素质要求呈现多元化倾向。而面对多元的社会需求,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味固守培养中学执教语文教师的倾向,这样既不能解决自有的就业需求,也不能满足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多元的需求。
二、基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 “多元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
作为吉林省高师院校的老牌专业,从专业建设的历时性宏观看,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调整,存在“一偏一弱”倾向。“一偏”指单纯强调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学术水平。以老带新、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在职教师考博、加强学科建设等,无不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资水平得到提升,促进了吉林省高师院校的发展。但是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单一强调基于专业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弱”指基于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他学科纵深延伸的能力弱,尤其是技能型能力。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元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其一,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学术水准的基础性作用。虽然“一偏”在多元化师资队伍结构构建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其基础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依托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支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吉林省高师院校均依托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专业特点的专业发展规划。以老带新、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在职教师考博、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各类科研工作,依然是保持汉语言文学专业常青的动力源泉。
其二,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实践教学水平,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由“学术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的“学术型”水平,经过不断的提升,现有任课教师硕博在各高师院校中占有的比例已呈逐年上升趋势,师资的学术水平竞争力强。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注重学术水平的提升,在一定层次上忽视了技能能力的提升,以至于有些教师从未有过指导教育实习或从未有过指导实践性课程的经历。所以,在调整培养方案的同时,更应加强师资技能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给教师提供指导教育实习的机会,同时鼓励非实践性课程教师开设实践课程。一方面,可以与技能型院校联姻,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利用“他山之石”,提升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的技能能力。
2.“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其一,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由学术型向技能型转变。“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它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的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实施蓝图和根本性的指导文件。”[1]针对原有汉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吉林省各高师院校均结合各校实际情况,转变教育理念,正确定位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制定培养方案,增加实践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份额,同时尝试将实践课程由主要集中在大四,转为延伸到其他各学年。
其二,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过渡。吉林省高师院校针对市场需求,采取从出口往回找的方式,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过渡。由单一培养中学语文教师,转为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考研、文秘、对外汉语等多线并行的培养模式。依据学生个人需求,将学生在原有班级的基础上进行分流,并依据分流情况,选派相关业务精熟教师指导。这样,极大增强了人才培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想平,刘绍平.更新教育观念,制订面向 21 世纪的专业教学计划[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9,01.
[2]查志琴,高波.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及评估体系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03.
[3]陈润生.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5.
一、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与普通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相比,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二者既有相互融通的一面,又有诸多差异性。一方面,由于同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两者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另一方面,由于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来源、学习者需求、教学形式等各不相同,两者在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又存在诸多差异。厘清二者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对于创新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从一致性的角度看,两者具有相同的专业属性,所以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普通高等教育汉语言专业在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模块的设置,以及专心核心能力的培养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而更应当注意的是两者的差别,即高等继续教育属于职后教育,这和普通高等教育的职前教育是不同的。换句话说,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模式选择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都应当从职后教育的成人实际需求出发,体现成人特色。相比之下,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如下一些特点:首先,教育对象不同。相比普通高等教育,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一般为在职人员,来自不同行业,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职业,参加该专业学习属于职后教育。而普通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来自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他们还没有参加工作(随着高考取消年龄限制,也有少量在职人员参加普通高考取得学籍的),属于职前教育。
其次,教学形式不同。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多以函授、网络教育等在职学习形式为主,很少有全日制学习的。其主要学习形式是平时自学、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辅之以短暂的面授和考试。这样,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质量主要取决于学员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而普通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采取全日制教学,教学规范有序,学习效果有保障。同时,学校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也可保证教学质量。再次,学习需求不同。据了解,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参加该专业学习的主要目的,除了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学习、为职业生涯充电之外,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往往是学习的直接动因。也有少数学员是为调整工作而参加该专业的学习。而普通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他们选择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出于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同时为就业、深造做好准备。二者虽然都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但学习动机、个性化需求有一定差别。
第四,学习基础不同。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一般是在职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特别是专升本学员,他们在专科学习期间(或跨专业报考复习中)已经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或接触到该专业的主要知识内容,对于参加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学习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而普通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从高中直接进入专业学习,专业基础应当不及前者。当然,普通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具有全日制脱产学习等后发优势。
基于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上述特点,在实施该专业的教学改革时,既要考虑到专业属性,又要兼顾继续教育的特殊性,决不能照抄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有成果。我们认为,这些特点应当成为创新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依据。
二、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时称成人高等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办学以来,一度蓬勃发展。众所周知,由于,一大批青年学子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青黄不接。国家在恢复高考制度之后,为应对人才匮乏问题,及时恢复了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不仅有函授、全日制脱产等学习形式,后来又逐渐发展起了电大远程教育,以及再后来的网络教育。这些教育形式圆了一批学习者的“大学梦”,也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本专科专门人才。
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受到学习者的青睐,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很低,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二的选择。当时的学习形式主要有脱产、函授两种,分为专科、本科两个层次。本科须专科毕业生方有资格报考,就是通常所说的专升本。本科层次多采取函授学习形式,平时边工作边自学,寒暑假集中一段时间面授、考试,这种办学形式一直延续至今。据笔者调查得知,由于路径依赖的原因,当前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延续了当年成人专升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更新优化教学内容,从而保障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高等继续教育专业普遍存在人才培养方案缺失,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专业也不例外。即使有,也只是对普通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简单照搬或模仿,方案归方案、教学归教学,方案流于形式,没有对人才培养发挥指导作用。
二是教育理念落后,质量意识淡薄。在不少继续教育管理者和任课教师看来,继续教育属于一种职后教育,学员能学多少是多少,加之国家对成人教育质量管理不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严格,缺乏严格的评估监督。因此,高等继续教育从业者往往对教学质量不甚关心。更有甚者,为吸引生源,追求办学效益,有些高等继续教育机构学习纪律不严,考风考纪松弛。有些教师,为迎合学员,任意降低考试要求,降低评分标准,或通过出复习提纲变相漏题,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三是课程教学内容僵化,成人特色不明显。目前,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很少有自己的专门教材,主要选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由于我国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一些新思想、新成果、新语言现象、新的语用方法不能及时编入教材。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职后教育,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知识一般并不缺乏,他们需要的是知识的深化、更新,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而我们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多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知识教学,很难引起学员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四是教学方法、手段陈旧,不能满足学习者需求。目前,由于合并、转制,成人高校数量锐减,代之而起的是普通高校设立的继续教育学院承担各类继续教育管理任务;而教学则由普通高校相关学院(系)承担。就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其教学一般由文学院(或中文系)教师承担,任课教师往往临时受聘,由继续教育学院支付讲课费,一次一结,教师难免有雇佣思想,教学上精力投入有限,“一支粉笔一本书”、满堂灌等课堂情景时有出现,或者把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案、PPT稍做调整应付教学,与学习者的需求相差甚远。人才培养缺乏整体设计、教育理念落后、质量意识淡薄、教学内容僵化、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直接制约了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导致学习者满意度低,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与社会需求脱节,这种状况亟须扭转。
三、创新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正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提高教学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创新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任务,以创新专业建设理念为切入点,以“金课”建设和核心能力锻造为着力点,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全面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整体提升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水平。
一是创新专业建设理念,突出学习者主体地位。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应强化教学质量意识,从过去讲讲课、考考试、打个成绩、发张文凭的固有思维中解放出来。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习者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给学习者提供发展价值,让学习者的潜能得到最大释放。要了解学习者发展状况和发展需求,从学习者的“学”出发,重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充分考虑他们的个性发展,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他们成才成长。要创新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从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学习效果去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应用性和创新型特质。要克服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科学制定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把应用性、创新性作为人才培养的特质,体现时代性、国际化等发展趋势,着力培养学习者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立德树人,促进学习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聚焦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以“专业核心课程”推进知识深化、能力提升,以“大类基础课程”拓展专业素养,以“个性选择课程”满足学习者职业发展需求。从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出发,统筹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毕业论文,以及人才培养所需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专业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三是打造“金课”,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课程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能力的生长素和营养剂。有国外学者说得更为直接,专业是课程的集合。因此,课程质量决定专业建设水平,进而决定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金课”建设,可谓抓住了教学质量的“牛鼻子”。笔者认为,所谓“金课”,就是教学内容反映了课程所属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教学方法融入了现代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受到学生认可、称赞的课程。它不仅是“高质量课程”的代名词,更是一种课程教学质量文化。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以打造“金课”为引擎,激励教师树立课程目标意识、课程创新意识、课程品牌意识,针对学员的实际,注重专题讲座和专题研讨,淡化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紧扣学科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对课程内容“吐故纳新”。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慕课、微课等现代教学手段和课程资源,激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