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范文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13 11:32: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篇1

(一)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的基本要求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要求不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只要是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都是值得提倡的,都应该得到肯定。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障。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是在坚持理论观念下提出的,要求必须坚持三个代表推行的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劳动观念的作用

1.和谐社会理念下劳动观念的确立是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一观念的确立为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2.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保障了社会群体之间的开放和平等,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流动体制,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不同类型的劳动之间,制度性的障碍被消除了。

(三)和谐社会理念下劳动观念的三个原则

和谐社会理念要求保障平等、和谐、互助互利的劳动关系,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坚持一下几个原则。

1.劳动的平等原则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使大学生形成了平等的劳动观念,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一切能够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劳动都是平等的。

2.劳动的合作原则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劳动观念使大学生形成了合作劳动的观念,劳动者之间的合作是实现社会大生产的重要条件,合作劳动的观念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社会主义公平教育的理念

(一)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公平观念

公平是经济社会各种关系的重要体现,是人们对于社会以及发展的看法。和谐社会理念下公平的实现主要是依靠制度来实现的,制度的公平性保障了人人都可以平等去竞争,在进行社会资源分配时,主要是按照社会成员对其需要进行分配,没有绝对的公平。制度下的公平是指人们可以平等地参与到竞争中,而强调结果的公平,则是强调社会资源的分配时平均的,结果的公平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谐社会理念就是满足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都尽一份力,制度的公平来确保自身的权利不被侵犯。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大学生公平观念教育

在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制度公平保障了人们可以享受平等的权利,可以通过制度维护自身的权利,可以平等地参与到竞争中,避免不公平的竞争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公平观念可以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为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大学生对平等观念理解比较透彻,对资源分配的平等比较在意,而对制度公平却没有深入的了解。所谓的制度公平,必须实现按需分配,强调多劳者多得。在和谐社会理念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对公平观念的教育,让大学生对社会公平有新的理解,使大学生摒弃结果公平的想法,改善大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只有在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对大学生的公平观念进行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大学生,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大学生才能放平心态,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为社会作出贡献。

三、和谐社会理念下的人生观与创新理念的教育

(一)和谐社会理念体现了对大学生人生观建设的要求

人生观的形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必须树立以为指导,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己任。尤其是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应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养,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人格的完善,保障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创新精神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培养大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运用新的方法处理问题,以创新的理念来迎接机遇和挑战。

篇2

【关键词】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我们要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充分继承原有途径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涵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方式、体制、模式等各个方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并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改革和转变。

1.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来看

创新包含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发展的过程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深化发展的过程。

2.从创新的模式上看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可分为移植型创新发展模式和自主型创新发展模式两种类型。移植型创新发展模式主要指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成果和文明,在继承中发展。注入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容。自主型创新发展模式,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完整、独立的内在结构和功能特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源发展。

二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正在发生转型的、开放的、伟大的、复兴的社会变革。社会坏境、家庭环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在追求现实的利益观和道德观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的冲击尤为显著。目前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现实需求与部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现状,主要表现如下:大学生在校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增强。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出生在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且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从小是长辈的掌上明珠,家庭、学校、社会的过多关心促成了他们想问题、办事情总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只注意自我的感受与效果。

三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举措

1.以解决问题办实事为抓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体系

(1)建立和完善能够保证优秀大学毕业生优先就业和就好业的新型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现行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固然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产物,但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无法杜绝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和不公平竞争行为,没有完全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就业领域的社会公平、公正。

(2)针对现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歧视现象,有必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就业者的合法权益。就业过程中的歧视虽说带有普遍性,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性别歧视、经验歧视等,但对我国现在的情况而言,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还遭遇一些“中国特色”的歧视,如身高相貌歧视、健康歧视、学历学校歧视、户籍地域歧视甚至还有姓氏歧视、血型歧视。

(3)完善大学生创业制度,不仅要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更重要的是落实政策。一个好的政策,如果在执行中走样,或有的人执行,有的人不执行,也会使政策成为摆设,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2.实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是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从不合适宜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去,随着不同情况的变化,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在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创新。

(1)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强化“学生发展”意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比热爱学生更加重要,更加直接;其次要加强与学生沟通,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思想;第三是要有提倡多样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理念。

(2)要有把学生的成才需要作为自己工作切入点的意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激起并满足学生合理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所以,在大学生成才的愿望与迫切性日益强烈的情况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从社会需要和大学生个人成才需要的结合点上找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童静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

[2]王淑云.教师人格塑造的价值追求[J].教育研究,1997(10)

[3]刘道玉.21 世纪中国教育之展望[J].高教理论与实践,1998(4)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与思维方式,积极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以适应国际发展的新形势,解决新环境下的新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反映着时代的基本特征,引领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在新形势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活动的各个环节,把握两者有机结合的实践纬度,不仅关系到大学四年期间能否有效地、高质量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也至关重要。

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高校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科学内涵与逻辑体系、精神实质与历史地位等方面的研究。其次,在实际教学中应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做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作为统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研究促教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线,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最终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形势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

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现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日益强烈,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渴望受到别人的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学生思想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充分尊重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在平等互助、真诚交流中不断的陶冶情操、提升品格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其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心他们思想上细微的变化,对个别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予以高度重视,指派专人谈心开导,在生活等方面关心备至,及时避免了一些即将出现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空间,这种安全与稳定,一方面指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指师生思想情绪的稳定。要紧紧抓住“育人”这个中心,坚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突出重点,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使大学生早点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

(三)与时俱进,推动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主要有:大学生行为的选择和道德的困惑,理想信念的困惑。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脱离迅速发展的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价值观上必然重视自我价值,重视自我奋斗和主体意识,讲公平、讲竞争、讲贡献与索取、讲公私兼顾,而对大学生的教育往往是超越了这种经济基础,而是从纯理论且只有少数学生能达到的高度去讲述和灌输,有时甚至回避了学生提出的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问题。新时代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紧密结合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体会到理论不再是枯燥的教条,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践行的基本人生信条。在实际的理论教学过程中,除了一般的理论教育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设计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以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注重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要与制度的规范、激励、约束、惩治结合起来,通过制度的健全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同时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制度执行的自觉性、道德性和自律性。高校应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体素质等都应有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规范要求,而且这种目标必须具有层次性,这样就可以按目标要求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作为衡量学校质量的重要指标参数,将科学的德育考评成绩与学生的奖励、评优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其有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一切探索都是增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努力。而制度的规范和健全有助于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成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武雪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走向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马庆存;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林志雄;试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品格教育[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篇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人为地废除,消灭,也不能指定,创造。这一哲学观点告诉我们,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观念、思维和行为上遵循客观规律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能科学地、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生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大学生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一要更新观念。要以基本原理为指导,按规律办事,摒弃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观念体系,屏弃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继承传统、汲取精华、与时俱进,只有坚持有选择的继承与有特色的创新,才能使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时代气息。二要明事理。明事理,就是善于把握和运用事物发展的规律。所谓“事理”,指的是事物蕴涵的道理,也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事实证明,明事理,工作起来就会驾轻就熟、事半功倍。明事理,关键在于坚持用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遇事多做辨证思考,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三要增强科学性。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按照受教育者思想变化的客观规律办事,从受教育者的思想和学习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等活动,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只有遵循规律性观点,才能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的客观规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二、遵循实践性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观点告诉我们,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确立社会实践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决定因素的观点。衡量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与坏,关键在于是否收到实效,是否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遵循实践观,开展当代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一要立足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运用基本理论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我们要了解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状况,就得参加实践;要向受教育者宣传道理,必须投入到实践中去;要掌握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也必须参加实践。二要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找到解决思想问题的钥匙,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受教育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准脉搏,认真分析切实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善于倾听受教育者呼声,了解受教育者情绪,关心受教育者疾苦,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三要增强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好不好,要以实际效果为衡量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细致入微、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影响和转变受教育者的言行,形成符合思想教育者预期的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遵循特殊性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了解和掌握每个具体事物的特点,注意他们的发展变化,这是认识事物决定政策必须把握的最基础的东西。这一哲学观点告诉我们,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方法,充分认识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变化性、复杂性和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篇5

关键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33-02

大学生只有在思想上对国家前途命运有了一定的了解,有良好的素养,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政治立场,才能更好地成为民族的希望。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者也是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那么,要真正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先分析总结当前大学生思想现状,对当前的教育模式提出加强和改进之策,然后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一条创新之路。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不断完善,现已在各门学科上的建设、课程上的设置、教材中的建设以及各种工作评估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经进一步地健全与完善,而且相互运作得也更加和谐,教育效果也得以明显改善,高校党团组织围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工作,从目前来看,学生思想是向上的、积极的和健康的,这是一个主流发展方向。由于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异常复杂,所以,折射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上,就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纵观大学生思想教育历程,我们看到,从有思想教育开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和途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从时代出发,创新不仅要从内容上,还要从方法上与时俱进。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复杂的社会环境。我们身处于大的社会环境中,因此,社会的变化、环境的变迁对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显著的影响。这就要求作为一个思想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强化环境意识,对环境大的变化要有敏感性,能及时地对各种环境影响做出选择和调节。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着政治上的大改革、大调整、大发展、大变化,经济上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要建立加强,文化体制还要不断完善的时期。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也会出现由于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也带来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等各种社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大学生的思想波动,也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2.复杂的网络环境。现在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的传输可以把各种信息,如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理论观点、行为文化等等类型展现给人们,特别是对新事物好奇,又有机会大量接触网络的大学生面前。由于,市场经济所建立的是一个商业的社会,网络也不能例外,因此,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的发展也呈现出商业化的趋势。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不可控性,对大学生的思想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这样的环境给思想工作者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大学生往往都已年满18岁,已经是一名成年人,但是,形形的网络信息有时候难辨真假,因此,思想工作者在如何指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对错误思潮增强免疫力和促进大学生主动对网络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抵制方面一定要下功夫。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地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社会环境。为此,如何能在校园内也保障良好社会环境,使学生健康发展成为了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点之一。

二、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

1.通过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今是一个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校大学生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使用率达到98%以上,由此给新媒体的应用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信息交流的便捷性,这些特点使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渠道。但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也给我们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这些就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索怎么利用新媒体来转变教育观念、如何改革教育方法、更新教育的内容、怎么更进一步拓展教育渠道、来创新教育模式。多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机遇,就看我们如何应对。在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的今天,最受大学生们欢迎的是微博这种娱乐资讯平台及信息交流平台。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现在的多媒体有所了解,并能熟练掌握,要认识到利用微博开来展学生教育工作具有的优势。一方面,经常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准确把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可以用主流的思想观念来引导大学生,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消极文化影响,实现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思想政治的内容创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思想的浪潮也冲击着高校学生,因此,在这个社会变革的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做到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实际生活、联系学生,能与时俱进。首先,我们要把我国传统优秀的文化贯穿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用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把英勇献身的英雄人物及那些虽然默默无闻但工作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为国家做奉献人作为楷模,激励学生。其次,要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如现在的就业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比例日益加大,这也意味着走出校门的学生也与日俱增,就业的压力因此也越来越大。因此,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开始选择自主创业,开始尝试自己做老板,为自己打工。为此,结合现在的就业形势,响应国家的号召,创业教育还应包括理想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等等,这部分内容也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部分的内容。

3.课堂教育的方法创新。高校中,课堂教育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战场,如何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要加强课堂上的教育。因此,每个高校领导应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地位,对课程建设要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积极鼓励思想政治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即所说的“打铁还要自身硬”。其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地开展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育的实效性。第三,教师应设计各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总之,面对当今新形势、新任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墨守成规,一定要探索出一条符合时展的新路子,走出一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邓军,莫诗浦.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6):158-161.

[2]曹顺霞,田杨群.新形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83-86.

[3]周先进,李颂明.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75-79.

[4]沈阳,田晨耕,李舒晨.闲言碎语中的宏大信息流:微博研究[EB/OL].

http:///?p=4418,2009-07-16.

篇6

在文化大视野、网络大数据、全球一体化等国际形势的冲击和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开辟新思路、开阔新视野、开拓新方法。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紧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充分重视网络新媒体,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不断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形势,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诉求。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新媒体;活动育人

在文化大视野、网络大数据、全球一体化等国际形势的冲击和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形势、面临着新问题,亟待有识之士开辟新思路、开阔新视野、开拓新方法。如今的大学生接触的社会面更为广泛,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体接受到的新知识更加多样,看待问题的角度更为新颖,这使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教师和辅导员不得不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多元化的视野看待学生不断变化的思想,也要用创新化、立体化、层次化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思想政治工作单纯灌输的一贯做法,因势利导、与时俱进,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从学生思想和行为实际出发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引领学生,从而达到一种“熏渍陶染、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新高度。

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近年来“国学”“汉服唐风”等复古思潮的勃兴,越来越多大学生重新认识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对待历史对待古籍典故也一改过去的排斥态度,更有一些大学生主动担当起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志愿者。在这种大形势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失为一种顺势而为、切实可行的新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十分重视人的“德行”塑造,将其作为为人之根、立身之本。对此,儒家文化的奠基人、至圣先师孔子有精到而深刻的论述。《论语•为政》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颜渊》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孔子的教诲虽历经千年却仍是人们立德修身的一面明镜,其金玉良言能对如今的大学生涵养思想、修炼品德产生深刻影响,从“孝悌”到“仁德”,从“知耻”到“明礼”,从“好学”到“慎思”,《论语》处处都能对青年学子的为人处世有所启迪、有所引导。除《论语》《孟子》这类典籍之外,中国古代的一些启蒙读物也能够为思政教育所利用。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恪守的行为规范。《弟子规》在内容上较为通俗易懂,语言上朗朗上口,适合学生朗读和背诵,因此,很多学校都将《弟子规》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所在的学校,历年来都将《弟子规》作为新生军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力求在磨练学生意志力、忍耐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实践证明,学生普遍反映在研习、诵读《弟子规》之后,认识到了自己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的一些不足,这些古典读物对自己提升思想、转变行为帮助很大。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献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改进当前单一的思政教育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适时适当地对大学生进行古典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有利于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已经不是一种全新的方法,从论坛(BBS)、QQ、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媒体的演变可以看出,网络与思政教育一直是紧密相连的。越来越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介绍自己工作的创新之处时,也往往会强调网络新媒体的作用。由此不难看出,当前的社会形势下,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便捷、有效途径。但是,如果高校只是一味地在网络上些时事政治和心灵鸡汤般的励志文章,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对其产生厌倦甚至抗拒心理。如何进一步创新网络德育模式,值得我们每位思政工作者深入思考。近年来,微信这种社交媒体已悄然成为炙手可热的交往平台。数据显示,微信的活跃用户数现在已达到了4.38亿,成为发展最迅速的社交媒体。而高校学生中,微信朋友圈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也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笔者认为,思政工作者如果能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巧妙结合,利用微信与学生建立朋友群,一定能够发挥“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应。比如:对于那些网络上疯狂传播的流言蜚语和虚假消息,我们的拒绝就能够阻止学生在朋友圈内继续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对于那些充满了正能量的人和事,我们的接力传播就能够让学生们分清善恶、明辨是非;如果我们在分享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之时,加入自己深层次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理解感悟,相信也可以对学生有所启发、有所导引,渐渐地使朋友圈不再成为“晒物”和“炫富”的“名利场”,而是一片净化心灵和启迪思想的绿色家园。微信中的朋友圈相对比较封闭,传播范围也都是彼此熟悉的同学、朋友、亲人,人们一般都能直抒胸臆,坦诚相待。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从学生的言语闲谈中发现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学会倾听,用心领悟,将一些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不良苗头、安全隐患窒息在萌芽状态。除借助微信朋友圈进行互相交流外,越来越多的人和小团体也开始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声。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利用公众平台与学生保持紧密联系,新闻、传播消息,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思政教育。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要突出服务宗旨,这是维系教育者与大学生关系的基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必须有专人监控和维护,不定期地在朋友圈一些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及时监控、清除负面信息,将公众平台构筑成真正的服务式平台。

三、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活动育人”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如今,大学校园中各种社团活动有声有色,学生参与度非常高,但社团活动往往局限于较小范围,其运行规范性有待提高。如果团委或者学生会能够将这些社团聚合起来,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合理引导,社团活动就能更好地发挥朋辈教育功能。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往往是依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学校如果能够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和学生专业相关的活动,将会在专业引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以培养学前教育师资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教育教学和日常活动中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幼儿园教育活动普遍需要应用到的美术、声乐、钢琴、舞蹈等专业技能方面。而对于通过高考进入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技能普遍比较薄弱,他们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课往往得心应手,而对技能课则深感为难、兴趣不浓。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管理学生的日常事务,还应成为学生专业上的帮助者、指路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与动力。针对学生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学习目标,我们先后举办了“普通话推广形象大使”大赛、儿童故事编讲大赛、校园标语美术字创作大赛、幼儿玩教具DIY制作大赛、法规知识竞赛、说课大赛等。这些活动紧紧围绕学生的专业领域和专业需求,为学生接受和喜爱。通过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学生在观赛、参赛的过程中找到了自身的不足,锻炼了专业综合能力,提升了集体荣誉感。需要强调的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以往单纯以“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传统活动为主的基础上孕育新理念,开辟新领域,拓展新思路,要体现时代性、新颖性、趣味性、发展性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被精力充沛、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的大学生群体所接受。众所周知,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应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力量,在不知不觉中发挥其巨大的陶冶作用。“学校无小事,处处有教育;教师无小节,人人是楷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每一处细节思考教育引导学生的有效方法,从每一个角度思考教育引导学生的新途径。

作者:刘仪雅 单位: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156-158.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的结合是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形态,特别是中国社会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当中有着非常多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更进一步地进行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主流化、坚定化,是有着时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的不同文化价值观会影响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在价值观个人发展上可能出现偏离正确的轨道。所以应该在多元文化价值观之下,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形成更具备实践性的应对策略。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挑战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文化价值观有着非常多元化的进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的复杂性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中国社会。因此,在这样的中国社会当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当中进行开展,也需要适应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在意识形态领域,一些西方的敌对势力试图通过意识形态上的渗透对我党的成就和积极意义进行抨击和否定,对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应该在多元文化价值观的背景之下进行主流文化的强化,特别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武器,应对腐朽文化和封建落后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侵蚀。针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个性化以及多元化,应该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引导和维护。此外,当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会文化传播方式,已经非常深刻地影响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当中,中国的青年大学生获得各种相关讯息的渠道更为宽广,这样虽然能够很大程度上开拓大学生的思想和认知,但是实际上大学生通过这些途径进行学习,也可能接触到更多复杂的意识形态,一些不当的信息也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进行传播,所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对于大学生而言,快速的传播途径本身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很多,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针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挑战。因此,对于多元文化交流的条件下所出现的新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仅仅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而是应该突破传统的方式,更进一步地带动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帮助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形成更加科学的认知,推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思考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应该是针对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进行调整,更进一步地带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健康化和积极化。这就需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改革,推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的社会思想意识发展趋势相互适应,从而带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从教育内容上,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互联网文化发展到今天的一部分内容吸收进去,特别是当代的互联网文化当中所出现的积极例子和负面例子,都应该纳入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当中。在多元文化背景当中,互联网文化已经成为了当代青年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播模式,这也要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关注和看到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形态上产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调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对于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引导,所以,应该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真正地放在一个合适的平台上进行教学。特别是当代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明确分析当前思想意识形态当中的积极一面和消极一面,形成更加稳固的思想价值观,才不会出现大学生分不清当前互联网意识形态领域当中的消极面,从而被腐朽文化所渗透。其次,从教育的方式上,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点改革知识的传播模式,运用互联网的新技术进行调整,带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大学生青年对于互联网新技术的积极兴趣角度出发,帮助大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新的途径获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大学生当前日常的学习时间相对较为紧张,课业负担也较重,如果只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传播,在传播效果上可能不能够非常理想,也不能够应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所以,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采用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要广泛地采用互联网等模式进行教学,才能够真正让大学生更加便捷地获取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从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育途径。

三、结束语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在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共同影响下推动起来的。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的学习时候,学校需要通过互联网等不同的途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进一步改善,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化和有序化,才能够帮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适应当前多元文化背景的新常态,真正意义上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在思想发展上的指路明灯。对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这种推动和帮助,能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探索出更多新的教育机制,从而形成更加积极的思想教学力量。

作者:卢霖 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胡汀.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J].高教学刊,2016,(01).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5日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辅导员等高校学生工作人员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宿舍、党团组织、班级和学生社团为载体,从学习、生活细微处入手,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以及其他养成教育进行潜移默化影响的一种教育手段。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这个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另一个是学生工作人员进行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高校时时刻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方面。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程证明,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非常容易导致突发事件的产生和学生工作的失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所以,我们不但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力度,更应该重视加强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辅导员等学生工作人员和学生、主要学生骨干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靠潜移默化、细致入微的说服教育,引导大学生,让大学生体会到学生工作对其自身的关心和爱护,自觉地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自觉地按照教育目标去发展和完善自身。

2、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要做到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解决。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对学校的意见、对教学的不满以及心理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个学生的个体问题,这些是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和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的。如果我们对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学生问题长期无法得到解决,那么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就会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学校的发展产生质疑甚至不信任,一些问题就会向恶性方向发展,给我们的教育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想实际,正视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并积极进行解决,把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普遍的、随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是由于它是基于一定目的,有规律的教育活动,所以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教育引导为主,行政管理为辅。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运行,学校都会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都要求学生要遵守并且执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也只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生按照当代大学生的规范和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把规章制度自觉地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和习惯呢?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些规章制度是为自己着想,是为自己服务的,这样才能够从思想上接受、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那么,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加以引导,要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引导,寓教于管理之中。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以教育引导为主,行政管理为辅,只有用思想政治教育晓之以理,行政管理引导其行,二者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才能达到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的目的。比如,我们管理高年级的辅导员,如果其所带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很有可能会对自己放松要求,出现逃课情况。那么我们就要对学生加强管理,重申纪律要求,并结合就业形势以及个人理想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就是典型的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二)隐性教育为主,显性教育为辅。当代大学生是出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时代青年,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的特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思想工作,必须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避免传统的灌输教育、“填鸭式”教育,而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有目的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注意要平等的对待学生,平等的与学生交换意见、看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创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握住学生的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比如,我们在每次进行考试纪律教育的时候,如果照本宣科的宣读考试纪律,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无法达到教育的效果,但是我们有的辅导员采用的是开展辩论的形式,将学生分为正方、反方,以“作弊利大于弊”和“作弊弊大于利”为辩题,在学生中开展辩论,学生们积极参与,争论激烈,在辩论的过程中,对于考试作弊慢慢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这也是隐性教育的典型例子。

(三)自我教育为主,外部教育为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客体。但是,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的发挥学生教育主体的作用,要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自我教育的组织上,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班委会以及党团组织的功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适时引导下,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制定管理条例,评比措施。学校要积极支持学生自治,积极为学生开创自我教育和管理的渠道,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参与意识,让学生来参与学生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这样,是从教育形式来完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完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比如,我们现在很多高校都实行的“学生党员宿舍”,学生党员“责任区”,都是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意识和功能,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现。

(四)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都是教育的手段,表彰和处分都是教育的措施,都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特点决定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效果要更加有利于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比如,某高校有一个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学业成绩一落千丈,一学期出现了5门不及格的情况,按照学校规定处于退学的境地。辅导员经常找他谈心、做工作,帮助该生分析原因,寻找差距,但是收效甚微。甚至发展到后来,该生见到辅导员和同学都不再打招呼,甚至回避见面。辅导员通过与其家长沟通了解到该生自尊心甚强,好胜心甚强。辅导员于是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从该生的长处入手。该生沉迷于网络,对于计算机专业知识比较熟练,辅导员请他帮助制作并管理班级主页,为班级同学传授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而且辅导员还经常在公开场合表扬该生网页管理的效果,在学期结束授予他“对班级贡献卓越先进个人”。这些正面的教育慢慢的显现了教育的效果,该生由此开始在各个方面显得比较积极主动,慢慢转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成绩慢慢提升。辅导员对于该生的转变更是适时的给予表彰和鼓励。一个学期结束,该生成绩大幅度提升,没有出现不及格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正面教育的例子。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的教育方式,较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常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手段。我们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坚持教育原则,更好地完成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佳状态。

篇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被国内学者广泛利用,但研究视角不尽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其独特的优势却有着共同的观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路径,拥有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其有效开展有助于大学生陶冶思想,规范行为,全面发展。

本文研究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基于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现实需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融入大学生周围日常学习生活的教育环境中,使他们潜移默化、悄然无声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课题,需要回归现实,联系实际,归纳其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加快进行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1.教育主体意识不强

教育主体在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由于实际情况的局限与教育意识的淡薄,对它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而且其教育效果不像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那样简洁明了,不能达到教育主体的预期效果。所以在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科研压力时,教育主体往往会选择传统的教育模式,陈旧的教育理念,部分教育主体也只是运用一些形式上的教育方法,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专业课内容相结合。另外,作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某些教育主体缺乏必备的思想品质与人格魅力,不能以身作则地感染学生,阻碍了其对大学生教育价值的实现。

2.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不当

教育资源的挖掘开发是推动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其具有隐藏性等特点不易被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我们如果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作一座冰山的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资源则是那浮出水面之上的部分,令人瞩目。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资源犹如水面之下的部分,它隐而不露,却更加雄伟壮丽。”一方面,高校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开发不足。部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疏于专业课程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忽视了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蕴含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高校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开发不足。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较少,难以开发利用其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利于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行为方式。

3.教育衔接联动成果不理想

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是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三者的衔接联动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大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社会风气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传递的信息一旦与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不相符,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就极易产生动摇。同时,家庭中隐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言行举止,容易与学校的教育内容相违背,增加了教育的难度。由此可见,学校、社会、家庭不同的教育环境传递的教育信息不同,衔接不一致,给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三、优化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探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加快推进其开展刻不容缓。针对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使其朝着更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

1.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

作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总指挥,教育理念在指导教育实践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直接影响其教育目标的实现。由于教育理念陈旧落后,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识到教育目标不仅是向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生活经验,还要真正实现尊重和解放大学生,促使其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凸显贴近生活的教育理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能离开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原因在于“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源起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本质上就是人类‘生活事件’,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不解之缘”。这就要求其教育目标的确定要从现实出发,满足大学生发展的合理需要,使其在体验生活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另外,该教育内容的设置要源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根据他们学习生活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充分挖掘贴近生活的典型实例,不断丰富教育内容。

2.开发整合教育资源

由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隐匿性,教育方式的渗透性等特点,教育者容易忽视大量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导致教育资源单一死板。因此必须要充分开发整合其教育资源,增强教育实效性。

第一,开发整合高校校园文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美国学者理德本曾指出:“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中,来自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的经验的东西,与教给他们的东西一样多。”高校校园文化正是以一种无形的力量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方式,因此物质文化建设要注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要求等融入校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充分利用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的隐性教育资源,注意校风校纪中教育资源的挖掘,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校园制度文化中,在学校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充分利用规章制度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

第二,开发整合高校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课程种类繁多,涉及范围广,不论是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还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等专业课,教育者都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教育课程相糅合,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教育格局,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

第三,开发整合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践活动包括校园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二者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一方面,校园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立足于大学生的兴奋点,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相结合,如读书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是有效开展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之一,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接受熏陶与教育。

第四,开发整合网络文化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各高校不仅要开设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以弘扬主流价值观,而且要增加一些隐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网站,注意版面设计形象生动,教育内容新颖有趣,以吸引大学生主动浏览,无声无息地接受教育。但是网络文化信息泛滥,良莠不齐,需要教育者积极引导大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受到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3.凝聚强化教育协同力

一般来说,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大都在高校进行,但是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性的人,活动范围不仅局限在学校,还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这二者的教育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因此,仅靠学校的力量进行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够的,应该增强教育协同力,共同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创造一个三者相互协调配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系统,再加上大学生个体自身的努力,使该教育效果更加持久有效。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不同的角度,所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也不同。从社会学的角度,促进社会和个体社会化的整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从政治学的角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政治观点的认同;从教育学的角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主席在2005年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这段讲话中强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到实处,要培养各方面素质优秀的新一代大学生人才,不仅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大学生们要做到与时俱进并且要与祖国共命运,这不仅可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而且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据《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100家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届本科应届毕业生45577人,比2013年的招聘量减少7.3%。在全国毕业生就业去向中,民营企业所吸纳的毕业生要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而2014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但难好转,还会更加严峻。2014年的大学毕业生有727万,比2013年多了28万,再加上去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可以知道2014就业形势比去年要更加的严峻。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

(一)在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面进行重视,有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但是却安排不合理,存在着内容重复、课时不足等现象;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上,只是单纯的进行理论考试,却忽略了大学生在实际中的表现,另外,在学校评定优等生的过程中,只注重文化课的评优,对思想政治教育加入到评优过程中去,这就在无形中使大学生的心中更加注重文化知识,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更高的重视;高校并没有配备更多的高素质教育师资,且有些教师的并没有很高的个人素质;校园文化和学校教学条件还需要很大的改善。

(二)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并没有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在各大高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的现象,且只是单纯的说教,还有很多的高效只是单纯的开设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就导致了大学生的思想与实际的社会思想脱节,而大学生的特点是“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更多了对民主、自由、平等、独立思考、张扬个性、参政议政、影响社会的要求,而更少了对思想灌输、理论脱离实际的纯粹书斋式的学习方式的妥协与容忍。”这就导致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实际要求。

三、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始终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高校发展和创新的一个新的亮点。在对两会深入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将大学生思想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展有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根据实际的大学生的特点,将思想教育创新点深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据实际的大学生特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明确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混乱的政治信念、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淡化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协作的概念差,精神不佳和其他问题。”这些思想问题,在针对大学生的这些思想问题,制定创新的教育方法,来适应这些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特点,从而保证大学生的思想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大学生的创新思想进行充分的尊重。在教育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也确保大学生的主导地位。首先,要时刻的明确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组织各种教育活动的时候,要本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科的重点,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尊重受课对象,保持完全平等的身份地位;其次,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要实时的对学生素质进行充分的了解。授课的主体就是广大的大学生,因此在每个工作环节都要对大学生素质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本着学校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实际的文化和物质利益,并保证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篇11

关键词: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意识;“以人为本”

一、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释义

《辞海》对服务一词的解释是:“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的劳动形式满足他人的某种特殊需要。”服务,即以自己的劳动尽可能满足他人的需要。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以自己的特殊方式为社会实现发展目标提供最佳服务,为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提供最佳服务。大学生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学的服务体系、规范的服务制度、高效的服务方式和专业的服务队伍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质量的。

二、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

首先,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之一。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坚持 “以人为本” 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为立足点,全面凸显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确定服务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和方式;强调教育观念的人本化,切实保障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强调教育教学方式的个性化,做到因材施教;强调教育管理的人性化,体现服务与关爱。

其次,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以服务和平等待人的态度,尊重并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平等的双向交流的新理念,从而使大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 的转变,最终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教育目标。

最后,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在“单向管理”的模式下,受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等新变化的影响,高校出现学生干群关系的不和谐、不同学生群体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就业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各高校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过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科学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历史、认清现实、消解内在和外在冲突,进而达到“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和塑造人”的教育目的。

三、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及服务意识的运用

(一)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地位平等原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平等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人格上、法律上的平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有说话的权利,都有倾听的义务;教育者将说话的机会均等地分给受教育者,防止有些受教育者被遗忘。只有遵循地位平等的原则,才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起来,平等的交流看法与见解,如此激活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思想的自主构建,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如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不平等,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就无从谈起,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贴近实际原则。大学生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应该立足于客观存在的社会实际情况,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引导大学生研究、发现生活中的新情况,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成为“假、大、空”式的教育。

3、互惠共赢原则。通过服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使大学生的品德得到完善,而且使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自己的品德也得到升华。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者在知识与道德上的优势只是暂时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向受教育者学习,不能固步自封,否则教育者的优势就会丧失。同时,作为受教育者,要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把教育者看成自己的良师益友和引路人,自觉地向他们学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相互学习,教学相长,才能共同进步。

(二)服务意识的运用

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确立服务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服务意识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品味。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境界和服务精神的高尚品性,形成了教育的可亲性和可信度,从而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与影响力。

首先,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现代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启发人的自觉性;以人为本,关心人的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价值和能力,激发人的创造性。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的价值、人的情感甚至人的合理要求,注重人的情感变化,让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尊重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把人当人看,看重人的主体和目的,体验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及爱好,根据受教育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进行教育,并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愿望;教育者注意在受教育者平等交往中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增强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以情动人,强调情感教育。情感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贯穿着整个生命历程。人们对情感关怀的渴求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服务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建构精神家园的手段,离不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配合,离不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沟通;情感沟通越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好。为了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有效地转到服务轨道上来,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者的感情体验,使思想政治工作人情化。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服务意识,对大学生加强感情投资。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诱感认同,才能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进而达到思想转化的目的。只有教育者以真挚的感情搞好服务,诚以待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富有感染力。当大学生情感起了变化,他们才强烈地追求真理,他们才具有强烈的信念。通过情感教育与沟通,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才能建立平等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促进人们的思想转化,发挥出人的内在潜力。

最后,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以此提高教育者的形象力与感染力。德育工作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把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提高教师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形象力与感染力。随着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日益增强,教育者要具有民主、平等观念,决不能以“真理代表者”的身份出现在受教育者面前,要把自己的工作对象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因此,担负着教书育人任务的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树立教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和服务意识。只有具有平等的态度和真挚的思想感情,才能服务得好、服务得有成效。同时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理论水平,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提高服务本领。服务意识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教育者只有树立服务意识,才能在道德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将以理动人与以情动人相结合;在服务育人观念的指导下,扎实做好各项德育工作。教育工作者在为大学生的发展主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注意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自我服务的内在积极性,逐渐学会自我服务,使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产生共振与共鸣。

参考文献:

[1] 吴新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服务型” 模式创新探究―基于 “以人为本” 视角.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1

[2] 窦孟朔,王风春,张国超. 围绕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邢台学院学报,2007,12

[3] 郝丽红. 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机制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2)

篇12

一、新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每年我国有将近两千万的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造成这些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研究,总结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通过本文的调查得知,很多高校并没有对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安排的不够,对于很多高校而言,仅仅针对毕业生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的课时比较短,课程内容也比较宽泛,无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作用;第二,很多学生对于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生利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间来学习其他课程,或者是上课不注意听讲,很多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无法理解,更不用说在就业过程中学会实践运用。

(二)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不够合理。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指导,但是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得知,很多高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对于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言,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而开设的课程,但是很多高校直接利用普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为学生进行上课,无法体现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第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然而很多大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会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选择错误的道路。

(三)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落后。对于目前很多高校而言,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是如此,很多高校依然采用落后的教学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学生依靠书本,老师依靠黑板和粉笔进行教学,学生对这种教学手段比较反感,加上对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不重视,很容易出现上课不认真听讲的现象,教学效率非常低下;第二,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手法,老师在讲台上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但是学生无法完全融入到课程中去,造成了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较差。

二、新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对策

无论是对于高校而言还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不断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需要对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一)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视。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从而最后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所以,无论是高校还是学生都需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并争取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高校需要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包括一些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或者是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场所等等;另外,可以邀请一些企业的员工以亲身经历为学生进行授课等等;第二,大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必须要认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并且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能够及时有效地指导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为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于高校而言,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高校的教师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因此为了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够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加符合要求的人才;第二,对于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除了可以利用本校的教师进行授课以外,还可以要求企业中的员工进行授课,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及时提高自身的相关素质,在以后的就业竞争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优势,抓住良好的就业机会。

(三)不断充实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于社会或者企业而言,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需要不断修改其教学内容,使之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大学生在就业期间,针对自身的就业情况进行反馈,根据大学生的反馈信息和实际的调查,从而认识到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时地进行调整、修改和补充,不断完善其教学内容;第二,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让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就业过程的艰难,同时也应该树立就业的信心,不断发现并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能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最终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四)创新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得知,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传统教学手段都存在一定的不满,从而无法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讲解,让学生能够通过文字、图片和声音等多媒体的方式感受到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效率;第二,不断学习国外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并根据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这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和难题。因此,本文在充分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相信,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为社会和企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作者:赵天睿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篇13

关键词:大学 文化 思想 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对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从而使其形成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品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人,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导向功能已成为时代所趋,建设以“先进文化”为导向的大学文化,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大学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体会和享受快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大学文化建设不但内容丰富,其内涵和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且在建设进程中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统一大学师生的认识,这些更加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桥梁纽带作用,将大学文化这一先进理论,转变为一种具体社会实践,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大学文化建设是指大学制度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物质文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协调发展。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现了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集中反映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师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使其在价值观念上取得大致的认同,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觉悟性,从战略高度把握大学文化发展大势,使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确定正确的共同价值目标。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文化建设要以基本理论为指导、为方向、为保证,这样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发展和创新,关系到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关系到大学文化建设中用发展中的理论教育大学师生,回答文化建设中的新问题和新变化,关系到大学文化建设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获得科学的理论指导,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永葆生机活力。

二、唱响主旋律,增强大学师生的价值认同感

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大学中除主流思想外,各种非主流思想也随之出现并不断发展蔓延,这些非主流思想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和利益要求。这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各种思想、行为整合起来,统一在党的领导之下,引导各种思想、行为符合党和国家利益,符合大学发展。大学师生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就有了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就能够宽容谅解、、团结协作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形成共建优秀大学文化的良好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主流价值观念。大学文化发展有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大学是否能够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由于市场经济所崇尚的是以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取向,诸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取向有所抬头,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多种价值观的冲突与碰撞,因此会引发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这些都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师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道德观,诸如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和谐稳定等等,引导全体成员形成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大学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友爱、关心互助、融洽和谐的关系,产生共同的心理需求,树立以学校为中心的共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整体信念,增强大学师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引导形成团结向上的大学文化氛围,强有力激发大学师生的创造活力,对大学文化的升华具有重要意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先进意识对大学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学文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建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师生参与的热情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都会影响大学文化建设发展的进程和效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广泛调动大学师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深刻意识到开展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增强大学师生参与大学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他们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和具有显著时代特色的复合型人才。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学文化建设不能在封闭的环境和僵化的思想中发展,它需要在一个稳中有序的环境中前进。大学文化发展需要不断的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通过利益需求的变化来提高大学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提高个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大学文化发展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整合力。

四、结语

大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专门人才的特殊场所,大学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特色,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生命线”,在把握大学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大学先进文化,塑造深厚而广阔的大学精神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使命。在文化多元化时代,充分认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激励和育人功能,促进其在培养人才全面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选集( 第 2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篇14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结构转型中,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放,价值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当代大学生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环境下成长起来,因此,他们都具有着与以往学生不同的思想特点.高等教育改革也在随着当代大学生的这一特殊情况进一步的深化,单纯凭借传统的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来对大学生进行层级分明的硬性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已日渐显露弊端,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了,高等教育管理者应该改进原有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教育,使这一代的大学生成长为肩负社会责任的一代。

高校是对大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很多高校对这项工作的认识较为肤浅,重视程度也不够,教育的方法方式过于简单陈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虎头蛇尾,直接把该项工作交予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部门后就很少过问,对工作过程的监督及结果的检查不够重视,保证不了工作效果。部分高校过于重视专业教学、学校发展及科研开发等,轻视大学生的思想培养、成长成才及实践教学。还有的高校仍然采用陈旧的教育方法方式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输式、指令式及被动式的教育为主,毫无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主动性及服务引导性可言,使得这项工作缺乏了原本的活力及创新。因此,当前各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做好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只有教师队伍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才能胜任教育、管理、服务全方位的工作。然而,目前的教师队伍状况还不能尽如人意,存在着一些教师素质不高、能力不够、责任心不强等现象; 存在着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脱节、专兼职教师不能很好的配合等现象; 存在着对德育教师不够重视、人力不足、考核奖惩制度不够健全等现象。在基层工作中我们体会到,班主任、教育工作者工作对于引导一个好的班集体、使它形成良好的班风至关重要,尤其是新生入学、形成班集体的关键时期,是对班主任、教育工作者思想作风、工作能力的一个大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班主任。要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主要是因为“身教”是无声的教育,用的是“行动语言”,而“行动语言”更能达到“润物”的效果。

2、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与方法

长期以来,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比如,榜样教育法、灌输教育法、情景引导法、英雄报告会等等,都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经验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今的教育环境在许多方面已不同于以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大胆地进行创新。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途径创新与方法创新。

3、利用网络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与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网络的运用,不仅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同时还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网络计算机的使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家庭、学校都能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通过网络,学生能及时了解社会发展中的各个信息,同时能够通过网络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家庭与学校可以情况允许的状况下形成合力,一起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

4、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他们面临着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实际问题,普通同学也更愿意向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通过学生干部,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同时,学生干部也是联系学校各部门的纽带,传达各项任务的桥梁,贯彻和落实各项工作的骨干。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联系、团结、教育大学生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一般而言,学生干部都是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学生干部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一员,自身是需要接受教育的,在一定意义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在学生中产生的影响和带头作用相当重要,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磨炼、打造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渗透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感受挫折来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从而达到让他们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增加他们对成功的喜悦感,提高抗挫败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在学生受到挫折和打击的时候,教育者要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对待所遭遇的困难,引导他们主动应对一些挑战,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对大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走出校园后,尽快进入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节奏.

6、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和心理教育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度时期,他们面临很多很多问题,包括学业和就业压力、角色转换、人际交往、感情波折、经济负担等各个方面,增强对大学生正确的心理引导和心理教育,在培育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现在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心理咨询,及时为正处于迷惑、忧郁、彷徨中的学生们,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从而减少大学生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疾病的出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道路.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时期是学生的人格、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正确的引导,教学模式的设定,都将对学生今后发展方向的确定起关键作用,因而我们要善于把握课堂机会,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情境,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作为教育者,面对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各种鲜明突出的特征,要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去指导和培养学生,要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让他们能够走上健康全面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