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法制教育课程范文

法制教育课程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13 11:32: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法制教育课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法制教育课程

篇1

[关键词] 法制教育;课程化;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D916.7[文献标识码]A

很久以来,初中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中有关“法律常识”的内容时,普遍表现冷淡。针对该现象,我们对上海市某校初中二年级6 个班级的267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学生在对“学校的法制教育课或有关活动对你培养法律素质是否有帮助?”的题目做出回答时,选择“有帮助”的是161人,占总人数的60.3%;回答“帮助不大”的是106人,占总人数的39.7%。而学生在对“你对学校的法制教育形式是否满意?”的题目做出回答时,选择“单调、没劲”的是197人,占总人数的73.8%;回答“满意或较满意”的是70人,占总人数的26.2%。由此可见,多数学生对提高自己法律素质是重视的,而且对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持肯定态度,但绝大多数学生对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现状都表示了不满。

学校法制教育不是一般的法制宣传,它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必须按照学校教育的特点将它设计成为合乎教育要求并服务于学校办学目标的学校教学课程。笔者认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优化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就是首先要让中小学的法制教育教材符合“循循善诱、循序渐进,能引人入胜、让学生豁然开朗”等这些学校课程的基本特征,使中小学生的“普法”工作彻底回归学校教育的本来面目,以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宗旨。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全面贯彻现代学校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使学校法制教育课程充分体现积极服务于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一办学方向,始终围绕“源于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的要求,以确保学校法制教育课程生活化的特色。为此,笔者想就法制教育“课程化”和“生活化”的设计谨此作进一步的阐述:

一、要完善学校的法制教育,就必须对它进行课程化改造

对中小学法制教育进行课程化改造,就是要使法制教育课程全面体现“循循善诱、 循序渐进”的要求,通过启发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懂得:“法治建设”是要造就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绝不能使学生从小就误认为“法治建设”是在制作一座束缚人们手脚的“大铁笼”;个人事业和前途只有在“法治”的社会里才能获得极大的发展,切不可让学生感到遵纪守法会妨碍个人的进步和成就;经常地给学生描述“法治”社会那和谐、生动的喜人景象,切忌拿令人敬畏的“强制措施”和“法网恢恢”来抵消学生对“法治”的好感;让孩子们更多地懂得在“法治”社会里无论“强者”或“弱者”都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强者”要拓展、扩张自己的权益绝不能以牺牲“弱者”的权益作为代价;国家法律对于公民来说,是用来维护自己基本权利最有效的工具,公民理应认真学习法律、掌握法律;学法、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是现代公民最基本的素质;国家司法机关是解决社会各种矛盾、保障社会良好秩序的职能部门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在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就是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法治社会是理想的社会、法治经济是健康的经济、实现“法治”是我们国家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让学生渐渐地明白:社会一旦偏离了“法治”轨道、失去了“法治”的格局就会重演“人治”、“专制”、“集权”的悲剧,那就等于将人们又重新带回到过去野蛮、黑暗的“人间地狱”。我们在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小就盼望着社会的各项活动都能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坚信“法治”、依靠“法治”,从而自觉地捍卫法律的尊严、积极地成为文明社会的守法公民。

当然,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理应和学校开设的其他学科一样,必须让学生在好奇、兴趣、了解、明白、掌握的过程中,通过强化对知识的消化功能来促进学生不断地学习,从而完成学校的育人使命。殊不知,长期以来我们的法制教育课程习惯于介绍触目惊心的违法犯罪案例,再辅以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孩子难懂、更记不住),或者将一些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走向极端的个案作为警告孩子安分守己的“撒手锏”。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教育模式很容易使孩子们产生一种错觉:仿佛“法治”社会就是充斥着“公、检、法”加上“警察、警车、警棍”的令人生畏的“破案”、“抓人”、“审判”的内容。以至于一部分感到学习压力重、升学压力大的学生对学校法制教育渐渐地萌生了“惹不起,我总躲得起”的态度。长此以往,孩子们在无奈的学习中很可能会因为经常消化不了而造成其法律素质的“发育不良”。再加上现有学校法制教育任职教师本身业务水平的局限和参差不齐,到头来必然地就造成了眼下学校法制教育不尽如人意的局面。

笔者以为,孩子们之所以对我们学校法制教育现状不满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设计从一开始就违背了“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彻底改革这样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切实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认真审视我们的学校法制教育在搜集素材、安排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把一切不符合孩子学习特点和要求的成人化、简单化、陈式化、教条化的东西全部砍掉,将我们中小学“普法”工作拖回到教育的思路上来,以促进我们学生的法律素质获得明显的提升。

二、要完善学校的法制课程,就必须让它突显生活化的特点

事实上,目前中小学法制教育课本大多是通过案例来告诉学生“杀人、放火、、投毒、绑架、盗窃、制造爆炸”等刑事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强调违法犯罪必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等,而真正作为整个法制体系根基的民主制度与原则却寥寥数语,有关公民个人权利的内容则更是一笔带过(脱离了绝大多数学生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空间的实际生活)。这难道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吗?难道这样的教育设计能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学校法制教育课程的学习中来吗?在笔者看来,学校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决定了学校教育内容到形式都必须关注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作为学校法制教育课程,就是要切实地将法制教育化为学生成长的“力量源泉”,变学校法制教育传统的说教模式为培养现代社会公民人品的养成教育。

必须明白,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它既不应该表现为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法律专业知识的灌输和积累,也不应该仅仅是对学生法律专业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说白了,基础教育阶段根本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独当一面的法律素质。中小学所开设的法制教育课程充其量只能帮助学生对“法治”价值观的认同和信赖,树立“法治”信仰,进而在青少年的素质中生发一项文明人的品格――信法、学法、用法、护法。

殊不知,“法治”国家的两个条件是:一方面是要有一套反映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制体系;另一方面是要有社会公众对“法治”价值的信仰,即社会公众对现行法律的忠诚和拥护。如果说前者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后者就是“法治”的关键和根本。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的,“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伯尔曼也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而对法律忠诚和拥护这项品格的形成是由人的知、情、意、行的培育加上实际生活中因为教育的影响通过其心理矛盾运动而产生的动机,进而促使行为方式做出选择而渐渐形成了习惯,再反复铸就秉性的过程。因此,中小学的法制教育课程就是应该通过教材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在塑造学生人品方面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即:让学生在触及自身生活的学习中不断地认识到“法治”对于保障个人利益和实现个人理想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极大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使学生重视自身的独立人格、自由和利益,使权利意识在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再通过教材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促使他们内心对法律的信赖、信任和尊重,并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法律的忠诚的信仰,从而促进现代“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学生中发扬光大,并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毕生努力的方向。

篇2

为了提高法制教育实效,适应中学法制教育工作特别是法制教育课程建设的需要,增强时代感,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必须总体规划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构建学校法制教育课程。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法制教育实施的基础。

因此,开发和建设形式上更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征,内容上更接近青少年认知水平的法制教育资源,创造为青少年喜闻乐见、乐于参与并切实有效的法制教育工作载体,加强法制教育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主动参与二期课改的中心任务。

在现代传媒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重要信息渠道。作为综合性电视杂志的“东方时空”,她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世界。她以独有的新闻性、形象性、通俗性和广泛性成为对全国人民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资源。她生活性、时代性、人文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决定了她是得天独厚的德育教材和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校把收看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作为实施法制教育的载体和抓手,开发建设校本拓展型法制教育特色课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走入社会、了解社会,促发学生道德体验,树立法制观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尊重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实施

1.与时俱进,找准法制教育素材

学校聘任专任教师转录央视的“东方时空”,再进行筛选、剪辑。学校曾录播:正义的诉讼、学生法庭、 “伤熊事件”带来的启示、贩卖婴儿情法难容、南海缉私、关爱生命善待动物等与法制相关的节目内容。

收看“东方时空”不是说教,是通过提供事实信息和主持人讲述使学生自觉听从或使学生自动出现服从性的或预期性的变化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让学生成就自我,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诚然,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是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法制教育同时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的法制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法制教育教材,强调“说教”与“灌输”,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情感的挖掘。这种背景下的法制教育容易搞成走马观花,体验疏淡,使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耗时长见效慢。而组织学生收看“东方时空”,则使法制教育课程始终处于动态,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传统法制教育课的补充和拓展。她能先使学生主动产生收看热情,这样学生情感的转变就有了基础。

2.由表及里,启发学生观后感受

要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良好的社会认知,单纯靠现成的结论和过于空泛的说教反而可能造成逆反心理,所谓千辛万苦的“教化”不如现实生活的一个“点化”,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当中学生在收看电视节目状态下走进社会,并选择一个话题抒发真情实感时,他正在改变原先自己作为客体的那种被动地位,他将进行主动的探究;当没有现成答案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他面前时,是对他能力的一种极大的挑战,这会强烈而持久地激励他去思考,从中获得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反思着以往自己对社会的基本态度,还会对一些曾经有过的幼稚、片面、不正确的看法进行自我否定。

组织学生收看“东方时空”,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人们常说“体验和感悟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

我们通过收看“东方时空”的系列活动,使孩子们感受社会百态,品位人生真谛,提升自我品位,追求崇高理想,塑造优秀人格,从而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实现了人文情感、人格塑造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和谐统一。

3.见仁见智,引导学生理性思辩

在收看“东方时空”,交流观后感受之后,各班级每学期都组织数次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学校还设有 “东方时空论坛”,为学生搭建理性思辨的平台。一次以“善待动物,保护生态”为主题的论坛,学生从“丹顶鹤的故事”、“白鳍豚走了”、“东北虎过劳死”和“刘海洋伤熊事件”等案件引申,各抒己见,深刻阐述如何善待动物和自然,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展示了现代中学生的风貌。

4.德育外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学生们写下的“东方时空”观后感在各班每月一期的“东方时空”随笔专栏亮相,成为班级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同时大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欲望和激情。学校也在橱窗和黑板报上及时推出学生“东方时空”力作,制作专题展板。“东方时空”成就了学校文化的特色。

篇3

一、中小学生存教育的价值

1.直指教育本质,关注生命成长。关于教育,有太多繁杂的定义,究其本质,有一点无可置疑,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从生命哲学的视角看,人具有双重生命:生物的、物质的生命和社会的、精神的生命。要想实现高层次的精神生命发展,就必须摒弃教育工具理性的羁绊,将关注的主题由外界自然物质转向人自身,聚焦于人的生命以及人的生活、人的心理世界和人所处的自然、社会文化生态。生存教育即基于对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关注而产生。

2.聚焦个体生存本质的非连续性。教育史上,无论是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教育观”,还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科学教育观”,均将教育置于人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前提下,认为人的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教育者完全可以按照目标和规律,设计教学,预测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连贯的教育。博尔诺夫将这种教育称为连续性教育,他指出,这种看法基本上揭示了教育过程的本质,它把教育失误单纯归因为偶然的、来自外部的干扰,而事实上,由于个体存在是丰富、复杂的,加之社会生活的多变,人并不总是按照预定的路线或规律发展,人的发展是非连续的、跳跃的、突变的。教育作为以人为对象的活动过程,同样要考虑人生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一些非连续性事件如危机、遭遇等有时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甚至可能改变个体生活的方向。这些突发事件往往具有较大的冲击力,给个体带来双重影响,既可能造成较大的伤害,也可能给人带来成长的机会和新的起点。生存教育即聚焦于个体生存中广泛存在的非连续性事件,将之作为个体发展的契机,以减少负面影响,强化积极作用。

二、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1.开发范围过窄。课程资源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校的文化环境、教师的教学方式、家长的态度等无形资源。一门课程能否有效实施,课程目标能否有效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是否完备、适切。生存教育课程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是指能够进入教育活动――课程之中,对培养个体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起促进作用的物质或精神要素。

当前,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范围过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将生存教育课程资源限定于城市生活,忽视地域差异。目前,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呈现出典型的城市主导话语体系,教科书所呈现的知识与生活场景仅仅是城市生活的翻版,话题多集中于火灾、电器使用、城市交通、交际礼仪,甚至局限于独生子女的生活自理问题。这显然有违生存教育为所有人的未来生存发展提供基本能力训练的本意,也窄化了其深层次意义,将人与自然的相处、地域特色与实际等内容排除于体系之外,如果简单照搬并推进到所有地区,不仅会造成教育内容与现实情况脱节,而且会导致学生与教师的厌恶与排斥,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在时间向度上,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多固定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忽视是课程开发中的一大弊病,传统文化中的生存教育资源开发处于盲点。事实上,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生存智慧,如儒家思想中的“和谐”主张、道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对学生的思维培养、人格熏陶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2.开发深度不够。在中小学校,课程的主要载体是文本,因而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时,多集中于相关知识点的介绍,缺乏深入体验式课程资源开发。即使有的学校安排了活动课程,也多出于安全等方面的顾忌畏首畏尾,局限于影像观摩,这必然导致教育与现实的巨大鸿沟。生存教育课程要求通过情景体验和实际演练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对生命意识的感受与坚守,从理论到理论的空谈难以收效。在国外,资源开发较好的生存教育课程是从浅层安全知识、野外生存常识直到族群生存史,结合完备的户外训练,进而延伸至对整个人类共同生存理想的追求。

中小学生存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撇开学生的实际,简单地将社会上的生存技能训练移入学校课程中去,而应在丰富的课程资源中筛选必要的部分,以灵活的方式引入课堂。中小学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应具备以下内容:一是以保存生命为中心的“应急避险”教育资源,帮助中小学生学习和掌握必备的应急避险知识、技能,增强生命意识,形成关爱生命的体悟;二是以发展自我为核心的“完善自我”教育资源,促进中小学生人格的发展,整合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纪律教育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生存发展能力。

3.开发主体单一。由于新课改的推进,课程资源开发因而受到重视。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导致学校按照自己的办学理念设计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偏弱。

中小学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就主体而言,大部分仍属于科研人员或教师的个体行为,没有一个整体的开发机制能将科研机构、学校、学生等各个开发环节有效统合起来。同时,也缺乏一种完善的保障机制为整个开发过程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持。社会力量被排除在外是当前我国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共有的弊端,这一弊端对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影响尤为严重。生存教育理念渗透于社会生活多个方面,需要社会提供强力支持,共同完成开发工作。

三、中小学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初步构想

1.拓宽资源开发视野,构建中小学生存教育课程合理体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把培养正常人当作一种成就”,学校不是社会孤岛,生存教育要为所有教育对象提供现代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现代及未来社会中主流文化所要求与认可的有关思维品质及能力。这不仅包括自我保护常识的普及,还要将课程资源开发的眼光放宽,涉及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譬如,美国的初级生存教育必修课就包括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身体发育和健康、生活和安全常识、培养个人的决策能力;进而细分为“身体技巧和技能、国旗、保证身体健康、了解你的家和你的社区、认识工具、学习收集、你生活的世界、做饭和吃饭、在家里和在街上的安全、家庭游戏、信仰和责任、做出决策”等12类,涉及基本生活能力,并延伸至与人相处、环境保护、自我教育等方面。

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成长背景,生存教育课程也必须照顾这个实际。具体到资源开发上,各地区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设计,如山区学校可侧重地震、滑坡等方面的避灾训练,平原学校可侧重干旱或洪涝方面的避灾训练,沿海地带学校要注重的则是台风灾害的避灾训练。

2.重视隐性课程资源,探寻多种开发途径。个体经验的获得有两种途径:一部分经验是教育者直接传授的;另一部分经验是间接获得的,如师生交往、学生活动、校园文化等,都是学生有意无意地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最有效、最直接的生存教育,就发生在个体真实生活的每一天。

因而,在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寻找多种开发途径,形成课程。这就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直接的学科教学,二是隐性教育资源。例如,良好的校园环境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品质;中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教师作为其仿效对象,自身的言谈举止、人格魅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课堂教学中也隐藏着丰富的生存教育课程资源,教学组织方式的转换、文本内容的演绎都可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

此外,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单位等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3.组织多主体参与。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配合。

首先,考虑主体的需求,生存教育是一门基于个体实在需要的课程,其课程实施对象是中小学生,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一般模式中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他们既是课程资源开发者,又是一种有待开发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经验水平、知识状况、思想意识、身心发育、情感状态等都是课程活动中最基本的资源。这就需要将其生存发展现有状况、发展所需、兴趣所在摆在首位,在中小学生中进行大范围调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发掘学生的真正需要。

篇4

1、人本主义理论: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格健全、和谐发展和获得自由的“完人”,各个层次的需要都能和谐实现,包括情意与认知、感情与理智、情绪与行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教学内容与方法只有植根于情意基础时,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

2、“学力模型”理论:

学力由由显性学力和隐生学力构成.显性学力是指知识和技能,隐注学力是指思考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果把学力比喻为一座冰山,那么,显性学力就是冰山显露出来的角,而隐性学力则是处在海平面以下的冰山主体两者是一体化的,后者是支撑前者的。

3、情境中心论:

课程的目标着眼于人的全部能力发展,强调课程要考虑学生将要面临的世界,使他们学会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情境。

二.概念界定

情意,指的是情感和意志。从心理学理论看,它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情意课程,是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价值取向的课程

三.情意课程在职业艺术教育中的价值

1、艺术教育的需要:

艺术作为人类思想感情的最高表现方式和载体.注重思想与技术的结合、感情与技能的交融,艺术技能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是更为复杂而综合的技能,人文素养、情感表达、生活体验、创造能力在艺术技能的形成和表现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职业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情感性、独特性,个性化特征比较突出。开设青意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艺术感晤、艺术创作、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2、职业教育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现代企业都把毕业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态度以及可持续发展力等“软实力”作为衡量和录用员工的重要依据。目前职业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明显的“重技能轻素养、重专业轻文化、重教学轻教育”的现象,对学生“软实力”的培养在主观上不够重视,在客观上缺乏有效载体和途径.开设情意课程能弥补上述缺陷。

3、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集群,它反映青年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状态。良好的学校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可以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学生各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开设情意课程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四.开意课程的操作策略

1、遵循互补性原则设置课程目标。

职业艺术教育为艺术行业培养具有艺术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的课改背景下,学校的培养目标已逐步与市场需求建立衔接,但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与人才培养规格的针对性、课程结构之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缺乏有效的支撑。根据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遵循互补性原则开意课程既弥补原有培养体系在人文模块上的结构缺失,又能满足学生在艺术技能发展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丰富艺术体验的内在需要。设置目标时应邀请行业专家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析,提出专业素质、通用能力、职业态度和基本素质方面的要求,其中包括专业技能、艺术审美能力、创意能力、生活态度、人际交往、组织协作、职业操守等,在此基础上统整课程,根据“专业一人文一自我一社会”的线索细化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目标。

2、根据行动性原则开发课程内容。

在情感形成的心理机制中,社会性需要的发展、生活体验、情感迁移等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只有在参与对象性活动中才能获得这些。情意课程要最大限度地把学生态度、素质和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贯彻行动性原则,坚持做到学习内容的物化,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生活,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提高竞争力。因此在情意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与他们的专业发展相结合、与行业和社会需求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活动教育、案例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行业、认识岗位,创造条件使学生进入承担某种实际责任的现实角色,是他们真正威为学习中的主体。

3、围绕可测性原则设定评价标准。

“教育真正的目的不在于教9币完成某种活动,而是在于学生的行为范型中引起的某种重要变化。”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情意发展过程留下痕迹,并通过量化的指标增强课程的可测性。学生在校期间的政治表现、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表现、参加社团和实践活动的经历、担任学生干部的履历以及获得的各种表彰等,这些记录不仅是情意教育内化后的外显信息,也是发展学生情意水平的有效方式,可将其结果转化为学分纳入学分体系中,并提供给用人单位作为录用选择的依据。

4、课程设计思路:

围绕职业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力的要求。情意课程设计分别以学生个体、行业要求、社会需要为中心来规划统整,以具体课程为载体,以培养社会『生情感为目标,以“成人”为中心,分核心层、中间层和层进行设计。核心层强调与自我与他人和谐,主要课程有《心理健康》、《公民教育》、《语言艺术》、《社交礼仪》及各种活动;中间层强调与专业发展结合,主要课程有《音乐欣赏》、《美术欣赏》、《影视赏析》、《舞蹈欣赏》、《文学欣赏》等;层强调与行业和社会需求结合,主要课程有《职业道德》、《群众文化管理》、《创业指导》、《创造性思维训练》、《市场营销》及社会实践。所开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和重要程度.按照必修课、选修课、讲座课或实践课等不同类别实施。

艺术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又对创造社会生活的人有着重要影响,一个艺术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尚的社会情感才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开意课程就是借鉴相关理论,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来解决目前职业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结构失衡的问题.并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职业艺术教育的育人水平。

参考文献:

篇5

法制教育方法单一化。陈旧单一的法律教育方法也会使得使得学生对法律知识望而却步,无法真正融入其氛围中,这对法制教育课程的开展也造成了阻碍作用。教师往往采用自己的习惯与方式传授,许多不利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方式也一并用上,出现许多老师照搬书本知识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是固定的框架知识点,很少融入学生的智慧和思维。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建立良好的法制教育工作体系。大力培养职校生的法制意识,将法制课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根据职校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状况,采取多种形式,有重点地开展法制教育。针对其升学压力小,课余时间相对较多的特点,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学校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针对目前中职学校法制教育课程教师的情况,中职学校应当高度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要认识到法制教育教师的重要性。

一是应积极引进具备高素质的法律专业教师,充实法制教育师资队伍,保证学校法制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应大力鼓励现有法制教育的教师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改革法制教育内容。教学决策部门应及时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既要从提高学生的整体法律素质考虑,又要针对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安排。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法和守法,要把国家最基本的法律及与日常生活的有关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针对其年龄特点,着重对他们进行预防犯罪教育;针对不同的专业调整法制教育内容。这样使法制教育适应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必须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多让学生参与其中,讲求实效,丰富课堂教学。还可结合讲座、报告、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形式,建立模拟法庭等校内实践基地,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庭审观摩,参观少管所,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等。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可通过黑板报、展板、橱窗、阅报栏、校报、校园广播、法制讲座、校园网等加强法制宣传,形成浓厚的校园法制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