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物技术市场分析范文

生物技术市场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13 09:52: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物技术市场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物技术市场分析

篇1

关键词:辽宁实验林场;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S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3-0133-02

辽宁省实验林场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境内,总经营面积8949公顷,总蓄积量10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0.4%。林场地处长白山脉龙岗支脉。境内最高山峰海拔1001.2米,一般山峰海拔600~900m,相对高度200~500m,一般坡度在10°~25°之间,属辽宁东部中低山地。林场所在地的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址构造基底层为太古代及远古代的花刚片麻岩、角闪岩等,土壤分为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林场所在的湾甸子地区属长白植物区系,兼有某些华北植物,植被类型22个,植物114科418属1139种。根据我场现状及辽宁省森林分类经营的基本要求,实施了森林分类经营,本着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目的,划分商品林和公益林。在商品林区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在公益林区,应通过营造、经营和管理使公益林的公益效能发挥到最好。

落叶松人工林是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森林类型。商品林应主要发展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和大径林,速生丰产林和大经林应选择海拔500~900m,坡度30°以下的阴坡、半阴坡、半阳坡或15°以下阳坡的壤土或粉沙壤土林地培育落叶松速生丰产林。造林前一年秋天进行整地,造林苗木选择2年生I级苗,造林后连续幼林林抚育3年5次。造林10年后依次进行除伐修枝、透光抚育、生长抚育。间伐中注意保留水曲柳、黄檗、紫椴、花曲柳等阔叶树种。公益林应在幼林抚育、除伐、透光抚育时有目的保留阔叶树种,人工诱导形成针阔混交林。

油松、樟子松生长表现较差,由于缺少抚育间伐,林分密度较大,林下植被稀少,土壤板结,林分保水蓄水能力较差。应通过抚育间伐和小面积皆伐适当减少人工纯林面积,逐步调整为针阔混交林,并尽可能的减少油松的比例。对于处于幼龄阶段的樟子松人工林可通过强度抚育后冠下更新的办法进行植被类型调整。

红松商品林以培育红松种子林和果材兼用林为主,选择海拔500~800m,坡度5°~30°的半阴坡、半阳坡、阳坡(阳坡坡度5°~20°)的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林地进行培育。红松所占比例在80%至纯林之间。而红松公益林应以培育原生型针阔混交林为主,采取摆龙萌阔、幼抚留阔、除伐留阔、透光抚育留阔,逐步诱导形成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带状、团块状混交林,混交比例在5∶5或6∶4左右,也可人工诱导形成红松针阔混交林。在适宜改造的天然疏林地、中小径木较多的天然林、适宜择伐的天然林,造林前适度调整林分密度,割除杂草灌木,进行造林场地清理。采伐及割场剩余物顺山摆龙,按2m*2m株行距进行春季造林。造林后抚育5年7次。待林冠下红松平均高度达1.5m以上时,进行第一次上层抚育。也可采取留阔栽针。在采伐和造林时,有目的的保留阔叶目的树种幼树,造林时在阔叶幼树之间造林。幼林抚育时视阔叶幼树与新栽植的红松同等对待。待林分郁闭出现分化时,进行透光抚育。还可抚育留阔,优先保留有培育前途的珍贵阔叶树种。

水曲柳林应选择海拔500~700m,沟谷或阴坡山下腹缓坡地段培育水曲柳人工林。苗木选择2年生I级苗木。造林前一年秋天进行整地,造林后实行封山育林,不进行幼林抚育。造林后15年左右进行一次小强度的除伐,伐去非目的树种和没有培育前途的目的树种,在目的树种较少的地段适当保留非目的树种,对生长势较强的目的树种可以植生组形势保留。

次生林有高山柞林和阔叶混交林两种类型。属原生类型植被破坏后逆行演替形成的植被类型。高山柞林多属于高风险区防护林,经过了多年自然演替,植被类型相对稳定,应采取封育措施;阔叶混交林中杨、白桦占主要成分的,林分稳定性较差,可通过择伐更新、补植改造、上层抚育等措施,诱导形成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中柞、榆、色、胡桃楸等占主要成分的,可通过抚育间伐、择伐等经验措施调整林分结构。

篇2

论文关键词:长乐市,园林植物,刺吸类有害生物,调查分析,防治技术

 

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调节小气候,吸收二氧化碳和有毒有害气体,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改善环境质量、吸滞粉尘,杀菌,衰减噪声等,是平衡城市生态,美化城市、优化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园林绿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特殊的生态系统,园林植物和自然界的森林比起来相对单一的种类,较高的栽培密度,“温室效应”和许多非乡土树种的跨区域调运和栽培常容易造成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同时,由于较为复杂的立地条件、空气污染及剧烈的人为活动干扰,园林植物的生长势相对较弱生物论文,抗病虫能力差,容易受到各类有害生物(病、虫、草等)的侵害。根据1986年普查资料,我国园林植物的病害共有5500多种,虫害共有8260多种[1],威胁着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特别是刺吸式有害生物在园林植物中更是危害严重。本文以长乐市园林绿化植物上的刺吸类有害生物为调查对象,并探索研究其防治技术。

1 长乐市概况

长乐市位于闽江口南岸,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市。长乐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湿多雨,四季温和,夏长无酷暑,冬短少霜雪,多年平均气温为19.3℃,多年降雨量均在1200~1550mm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82.2mm。在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长乐市绿化遵循“大地园林化”、“城乡一体复合生态系统”的战略思想,将城市、郊区、市域内的山川、河流、江海、湿地、田园和森林等通过各种形式融合起来,形成具有优良环境的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截至2008年长乐市城区绿地率为34%,绿地总面积601.1ha,其中公园绿地194.5ha,人均11.5m2。长乐市在园林绿化中常见的主要植物种类有榕树、盆架木、羊蹄甲、芒果、香樟、桂花、银杏、白兰、台湾相思、松类、柳树、棕榈类、杜鹃、女贞、月季、红叶石楠、龟甲冬青等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2 调查分析

2.1 调查方法

自2007-2009年通过踏查及标准地调查等方法对整个长乐市区的园林植物刺吸类有害生物进行调查,重点调查了园林绿化公司的园林苗圃、市区内比较大型的公园、街道绿化带、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等园林植物的刺吸式害虫种类和为害情况,通过现场鉴定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加以确定,统计分析长乐市园林刺吸式有害生物种类的发生、危害情况。

2.2 调查结果

园林植物刺吸类有害生物可分为两大类,一个类群是昆虫纲中同翅目、缨翅目、半翅目的一些昆虫,如蚧虫、蚜虫、木虱、粉虱、蓟马、叶蝉等;另一个类群是蜘蛛纲中蜱螨目、叶螨总科的各种红蜘蛛,这类害虫多因个体小,发生初期往往被害状不明显生物论文,但又往往繁殖力强,很容易就扩散蔓延开来[2-3]。通过调查发现,长乐市园林植物的刺吸类有害生物能危害绝大多数的园林树木和花卉,除少数蚜虫、螨类等形成虫瘿在植物组织中危害外,多聚集为害树木或花卉的嫩梢、枝、叶、果等部位,成虫或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营养,引起卷叶、虫瘿,或是叶片上出现灰色、黄色小斑点,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经统计分析,共发现刺吸类有害生物14个科25 种,对长乐市的常见园林植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详见表1),由于调查的时间和范围的限制,再加实验室的欠缺,有些种类可能不够完善,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完善。

表1、长乐市园林刺吸式害虫种类及主要寄主

 

学名

寄主

榕树蓟马

蓟马科

Gynaikothrips uzeli Zimm

细叶榕树

白盾蚧

盾蚧科

Ericerus pela 女贞

松突圆蚧

盾蚧科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黑松、湿地松等松类

日本蜡蚧

蚧科

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

桂花、白兰花

球坚蚧

蚧科

Didesmococcum koreanus

芒果褐软蚧

蚧科

Coccus hesperidum Linnaeus

夹竹桃、棕榈

竹白尾安粉蚧

粉蚧科

Antonina crawii Cockerell

紫竹、刚竹、凤尾竹

紫薇绒蚧

绒蚧科

Ericocus lagestroemiae Kuwana

紫薇、石榴

石楠盘粉虱

粉虱科

Aleurodicus photiniana Young

红叶石楠

华卵痣木虱

木虱科

Macrohomotoma sinica

小叶榕、垂榕

海桐木虱

木虱科

Poratrioza sp。

海桐

合欢木虱

木虱科

Chermidae sp。

金合欢

樟叶木虱

木虱科

Trioza camphorae Sasaki

樟树

芒果白蛾蜡蝉

蛾蜡蝉科

Lawana imitate Melichar

柑桔、芒果、龙眼、木麻黄、九里香、麻楝

扁喙叶蝉

叶蝉科

Idwscopus incerus( Baker)

芒果

杜鹃网蝽

网蝽科

Stephanitis typica

杜鹃、月季、桃、茶、含笑

柳小板网蝽

网蝽科

Monostira unicostata (Mulsant et Rey)

柳树

绵蚜

蚜科

Aphis gossypii Glover

扶桑、茶花

秀线菊蚜

蚜科

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

菊类、海棠、石楠、栀子、枇杷

神泽氏叶螨

叶螨科

Tetranychus kanzawai Kishi

玉兰

红蜘蛛

叶螨科

Tltrang Chug

榕树、麻楝、槐树

枫杨瘿螨

瘿螨科

Aceria pterolarocaryae

枫杨

木樨瘿螨

瘿螨科

Aceria osmanthis Kuan

桂花

樟瘿螨

瘿螨科

待定

樟树

吹绵蚧

硕蚧科

篇3

农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杂草和病菌的药剂。由农药中间体、农药原药合成和制剂加工三大版块构成了完整的农药产业链。行业上游为黄磷、液氯等无机原料和甲醇、三苯等基本有机原料,下游为农林牧业生产和卫生领域。总的来说,农药行业处于化工产业链的末端,属于精细化工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性大,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成功率低,一旦研制成功则利润丰厚。

农药行业是重要的支农产业之一,投入产出比高达6~10倍。在全球人口增长及耕地面积减少的矛盾下,农药的广泛使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解决的粮食问题的重要出路。但农药使用同时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威胁,所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的毒性问题和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行业被迫向高效、低毒、低用量的方向发展。但在农业生产无根本性变化的可预见未来,世界农业对农药的依赖依然不会减弱,在此种不得不为的格局下,农药产业的布局也将影响一个国家农业及其他轻重工业的发展,因此,农药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投资等研究的战略意义极其重大。

我国农药行业起步晚,虽然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链,但仍存在着很多布局问题,尤其是在国家战略“走出去”的带动下,以及世界农药巨头更深层次的“走进来”情况下,作为基础支农产业的农药行业,行业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这时对发达国家农药产业发展历史的研究,对于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农药行业及农业相关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二、世界农药市场

农药的消费受农业生产的规律、作物种植规模和种植结构的影响很大。受农业生产季节性的影响,农药的生产和消费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每年3~9月份是农药使用的高峰期,所以上半年也是农药生产的高峰期,加之农药还是重要的救灾物资,需要定量的储备,所以我国的农药生产具有其他国家,尤其是地区跨度大的美国等所不具有的特点。此外,农药行业与国家农业政策以及耕作制度与技术的变革等都有紧密的联系,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所以归纳世界农药产业发展曲线,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先进的耕作技术及助剂、药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市场规模

由上个世纪90年代中,农药行业开始极度繁荣后的萎缩,直自2003年世界农药市场才实现在产品结构变化上的实际增长,而后逐渐步入一个销售市场的稳定期,近几年销售额稳定在310亿美元左右。根据图1的历史数据曲线判断,农药行业的增长正处于上升期,行业的高速增长仍可维持一段时间。我国农药行业在“十一五”的产业方针指导下,在十七大胜利召开后的国家战略转变下,农民收入必将迎来建国后的第三个增长期。农业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生产资料的加大投入,都将大力带动农药消费的增长。结合世界产业背景,国外权威咨询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农药消费将以7%的速度增长,国际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无疑给我国农药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近年来石油价格上涨,环境气候恶劣等使得农药行业的增长趋势变的扑朔迷离,但去除一些意外的自然、政治影响因素,农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历史数据(图2)的衬托下还是比较明朗的,在2004年的历史性高峰带动下,世界农药行业即将步入一个五年左右的增长期,但应当注意的是石油价格对农药行业成本的影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很难出现今年年中时的油价高位震荡,但在石油输出组织的产量控制下,美国能源信息管理署预计供应维持略小于需求的状态,WTI现货价格预计会在65美元/桶左右徘徊。

(二)世界农药行业发展曲线

1.市场的转移

发达国家农药工业起步早,已走过高速发展期,市场趋于饱和。农药市场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亚太地区和南美洲的部分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将成为全球农药行业增长的驱动力,世界农药的产能也在向相关国家转移,以降低成本、就近销售,我国相关企业应该抓住此次机会,引进、吸收先进企业的生产管理经验,助跑农业现代化。

2.农药开发向高效、低毒、低残留、高生物活性和高选择性方向发展

这是发达国家农药需求量趋于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未来数年内,以苏云金杆菌(Bt)农药为首的生物农药(目前生物农药仅占整个农药市场的1%)将以10%左右的速度强劲增长,但一段时间内化学农药仍是农药市场的主体。我国的生物农药还处于起步阶段,除几大上市公司外,产品线还没有展开,这也将是今后我国产业投资的一个主要方向,以同一起跑线上的生物农药为主打产品,在外向型产品结构的布局下,与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农药市场中一决高下。

3.转基因作物市场挤占传统农药市场

据统计,2005年全球44%的大豆、42%的玉米和10%的棉花均采用转基因种子种植。全球农药市场有向农业生物技术市场转移的趋势。草甘膦、草铵膦等非选择性除草剂的发展使其他的选择性除草剂市场受到严重影响。由于至今达到商品化种植的转基因抗病作物还很少,杀菌剂市场受到的影响很小。

4.三大类农药的比重及其发展

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三大类农药是农药市场的主体。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占农药销售额的比例在2005年为48:25:24,而5年前该比例为48:28:20,15年前为44:29:21,25年前为41:35:19。而我国的产品比例调整,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除草剂市场的增长速度在三大类农药中居中,近15年以年均1.65%的速度增长,近5年来的增长率为2.90%。除草剂市场所占比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在农业上的先进程度,比例差异主要是由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耕作技术决定的。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改变了全球除草剂市场的格局。它一方面使得草甘膦、草铵膦等少数非选择性除草剂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得其他选择性除草剂的需求大幅度降低,大大降低了除草剂的品种数量,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农药企业。虽然我国除草剂的产能增长水平一直高于世界平均速度,但消费比例则一直在20%左右,要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费量增长跟不上产量增长,直接导致了行业细分的许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

全球杀虫剂销售额自1990年黄金发展期过后市场份额已下滑至25%。其原因主要是开发和推广早、市场已趋于饱和,又受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再加上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冲击,因此近年来竟有萎缩趋势。市场格局变化是与环境相容性好的高效低种不断进入市场替代旧有产品,目前全球市场上消费的杀虫剂主要是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杂环类杀虫剂四大类化学农药以及少量生物农药。

杀菌剂市场增长最快,1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近5年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导致作物病害的病菌容易获得抗性新产品有持续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全球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及各类经济作物种植种类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增加了对杀菌剂的需求,其受转基因作物的影响很小。这个市场对于我国众多生产厂家而言,是最有吸引力的,因为这个市场产品更新换代快,跨国企业的研发优势在此表现的并不充分,与此同时,国际巨型企业一般习惯专线生产,产品线中产品种类并不多,所以必然会有一些细分的产品空隙留给我国众多企业去大展所为。

三、中国农药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

2005年,我国农药生产企业2200余家,常年生产250多种原药。其中原药生产企业近500家,加工(含少量分装)企业1700多家。农药总产量中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分别为45%、13%和41%。但大部分农药品种均为仿制品种,自主创制的品种数量不足1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05年我国农药产量(原药)突破百万吨达103.94万吨,消费量28.3万吨,同比增长了9.1%(见图3);其中,杀虫剂消费量增长了8.9%,除草剂增长了24.6%,杀菌剂增长4.0%,农药行业销售额达624.52亿元。销售额五年来增长了2.4倍,年复合增长19%,尤其是近两年增速均在30%以上。

如果除去部分农药制剂产量计入原药产量的增量,根据校对值,2005年我国农药实际产量达68万吨,产量上看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药原药生产国,但市场规模只占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的6%,还只是世界第五。2006年上半年受益于化工原料价格回落及需求增长,农药行业表现为收入、利润同步增长,在全部子行业中增长态势最为均衡。预计2006年全年全国农药需求总量29.96万吨,同比增长约6%(见表1)。

(二)我国农药行业进出口情况

我国农药行业具有很强的外向性,出口产品占总产量比例在40%以上。2005年我国农药出口量42.5万吨,出口金额14亿美元,年增长率分别为9.5%和18.1%。进口量仅3.7万吨,进口金额1.82亿美元,基本保持平稳。从出口量看,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的比例分别为31%、48%和15%,占金额的34%、42%和19%。从进口量看,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所占比例分别为21%、48%和31%,占金额的24%、40%和34%,杀菌剂进口保持较快增长。我国农药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全球农药市场,但主要以原药为主,大约占出口总量的60%左右。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出口总量的51%,其次为拉丁美洲,占出口总量的22%,再次是欧洲,占9%,非洲只占7.5%。巴基斯坦、泰国、美国、阿根廷和巴拉圭是我国前五大出口国家。石油,化工-[飞诺网FENO.CN]

(三)我国农药市场的特性

农药的市场是农村,由于产品的特性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农药市场具有不同于国外市场、不同于其他农资产品市场的特征。

1.市场广阔而分散

农作物种植单位小,用户数量大。

2.市场教育底子薄,信息不对称

单位购买量小,价格敏感度高,自我保护意识差,这是由农民收入低造成的,但直接导致了假劣农药的泛滥;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掌握在生产商经销商手中,造成营销成本高、效果差。

3.明显的季节性

3~9月是销售生产旺季,比其他国家的市场更为集中。

4.产品更新换代快

由于我国具有后发产业优势,加之农民的产品忠诚度低,以及我国农药企业自有知识产权少,所以产品换代快,国内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产品开发的基础上还必须要跟上行业的变化。

5.生产企业规模小,数量多

行业前10大企业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只有19.5%,前20大企业占总产量比重只有30.8%。与跨国农药公司专注于自己的农药产品不同,我国农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过专利期的产品,同一个品种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生产,这也造成了市场竞争混乱的局面。

6.五种高毒农药将于2007年起全面禁用,产品线不合理的企业即将面临停产或转产,这给品种结构优良的企业带来发展的机遇,也将大大优化我国农药行业的竞争秩序。

另外我国地域差异较大,气候条件多样,各地区农民有完全不同的种植习惯;又因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所以使得农药需求变化缺乏预见性,对市场需求很难定量估算以合理安排产能。

(四)“十一五”宏观调控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产业规划都指明了农药的发展将制止重复建设,压减过多的生产厂点,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注重健康持续的发展。近期国家发改委将农药企业注册资金的最低要求提高2倍,并计划与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农药企业进行环保大检查,这将提高农药行业的进入门槛,强制淘汰一批中小企业。

新建项目选址要在交通便利又远离人口稠密的市区和水源地区等环境敏感点。项目规划中要有良好的污水处理装置,项目投入使用后,基本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积极鼓励其他行业进入环保型农药领域,欢迎各种资本以资本注入、控股、兼并等形式投资环保农药行业,投资新产品开发。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对有利于产品结构调整和高种替代的新品种将争取国家给予优惠贷款,淘汰小农药,投资重点向大型企业集团倾斜,这些企业新品种的开发和建设项目将优先予以考虑。造就几家资产在50亿~100亿元,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以及一批中型骨干企业。

行业总产能维持在85万~90万吨/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比例定位在50%、15%和25%。产业调整重点是发展替代高毒杀虫剂的新品种、新型水田和旱田除草剂、水果蔬菜用杀菌剂和保鲜剂等。

四、行业发展曲线下的投资策略

(一)产品投资策略

我国农药产品已改变了三个70(即杀虫剂占总产量的70%,有机磷类占杀虫剂总产量的70%以上,高毒有机磷农药品种占有机磷杀虫剂总产量的70%)的不合理格局,但产品分布依然不合理,由于缺乏自主创新的品种,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我国两个农药科研开发基地已经初具规模,为我国农药科研开发由仿制向创制转变打下了基础。今后仍需要不断投资研发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需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农药科研开发体系,包括新化合物设计、合成、生物测试、剂型加工、工艺和工程研究、制造、安全评价以及“三废”治理、标准、专利许可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等在内的完善的农药研发体系。重点投资高效新品种,增加地下害虫防治剂及高效生物农药的品种和产量。大力发展剂型加工,发展水性化的新剂型。

我国的三大农药品种中,除草剂产品产能增长水平一直过高,进口国却正在改变其进口策略,降低除草剂依赖水平,加上我国此类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不高,使得产品出口的稳定性较差,当世界市场需求萎缩时,将对我国的农药产品出口造成很大打击,所以今后此类产品的投资,以研发和生产中高端产品转移,以高技术含量产品为主,重点增加旱田除草剂的品种和产量,争取使企业产品的寿命延长,以降低经营风险。杀虫剂市场的投资趋势是与环境相容性好的高效低种,我国目前此类产品的研发落后于世界同行。只有以华星化工为首的几家上市公司有开发能力,今后一段时间,缺乏科研经费的中小型公司可以积极与相关的科研院所联系,紧密关注国内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产能,以弥补研发不足的缺点。

杀菌剂市场是最具潜力的子行业,一方面这个市场产品更新换代快,跨国企业的研发优势在此表现的并不充分,另一方面,国际巨型企业一般习惯专线生产,产品线中产品种类并不多,所以必然会有一些细分的产品空隙留给我国众多企业去大展所为,重点投资杀线虫剂的品种和规模。

国内的企业应该联合起来,通过规模化经营,科学投资新产品,以保证收益及市值的稳定。环保及低毒产品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估值体系中有30倍市赢率的报价,而普通产品生产公司仍在10倍左右。

(二)规模投资策略

2006年7月1日起,申请农药企业核准的注册资金最低要求为:原药企业3000万元,制剂(加工、复配)企业1000万元,鼠药制剂、分装、卫生用药企业500万元,不再受理申请乳油农药企业的核准,这明显提高了农药行业的准入门槛。国家的调控正迫使我国企业向规模化发展。而即将进入我国市场的一些国际企业,也无一不是巨型企业,只有规模化才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与之一争高低。

(三)地区投资策略

根据地区种植特点,制定产品投资策略。充分利用我国宏观布局的优惠政策,抓住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过程中的免税、免土地使用费用等政策,迅速提升自身实力。

(四)多元化延伸

按照石化行业规律,我国在2001~2005年中完成了一轮景气循环周期的上升段,预计“十一五”中大部分时间国内石化行业将运行于景气下降通道中,为农药行业提供廉价的原料等发展支持,而需求的增长则直接刺激行业内企业开始以兼并收购为主的规模化发展道路。农药行业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逆势行走的石化子行业,这将有力的吸引国内的大中型石化企业将其投资转移到农药行业,以规避今后几年石化产品下行而造成的价格低落损失,实现产品深加工或原材料自给,建成以农药产品为中心的纵向的产业多元化发展势态。

(五)销售之局

我国的农药销售因为农业生产的特点,而不同于其他国家。国际大型农药企业在国内销售不景气状况,也正是由于不了解我国散户种植的特点,国内的企业应该抓住“本土优势”以销售渠道建立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农药经销商正呈现“集中化”的趋势,尾大不掉的情况十分常见,也造成了企业坏帐严重的问题。有实力的生产厂家完全可以尝试自己建设销售渠道,或有实力的农药经销以进行产品研发或生产商参股等方式逐步进入农药生产领域,形成像日本综合商社或英国马狮集团之类的农药经营集团。“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建设:北方、黄淮海小麦主产区,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稻谷主产区,东北三省、黄淮海、西南山地、西北和青藏高原玉米主产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杂粮薯类主产区,东北和黄淮海大豆主产区,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食用油主产区,南方油菜籽主产区,黄淮海花生主产区,东北、西北葵花籽主产区,新疆、山东、河北、山西棉花主产区,环渤海和西北高原果汁主产区,东南沿海果蔬主产区,东北、华北、西北农牧区,南方甘蔗产区,北方甜菜产区。

围绕以上我国农牧产业新格局,根据地区种植特点,筛选组合建设新的产品线;以地区为中,凸树立产品品牌,全国辐射;以产品线为依托,进行跨地区的资源整合,通过兼并与重组,组建大型农药企业;充分利用本土的农药经销特点,发展集农药生产、复配、技术服务、市场推广于一体的农药集团。而从国际经验来看,行业利润也正在由制造原药向成品制剂和销售渠道转移。

(六)外资利用

对于中国8亿农民,13亿人口粮食自给而造就的巨大农药需求市场,各大跨国农业企业都在虎视眈眈。“十一五”期间,本着有利于我国农药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长远利益,将加大开放力度,以吸引外资。我国的现有政策依然对农药工业进行一定保护,这种情况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行业企业完全有时间借助外资练好内功应对外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