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才培养课题研究范文

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13 09:52: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人才培养课题研究

篇1

关键词 技能型人才 因材施教 培养模式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是教育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形成规律,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育中的反映。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学生的特性和知识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方略,确立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高水平、多类型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本项目的开展是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逻辑延续与深化。近年来,江海学院坚持办学以学生为本,育人以素质为本,素质以职业技能为本,并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改革和探索,这些改革措施和成果,是我们将教育教学系统改革聚焦于“因材施教”主题的深厚基础。

2、研究的主要内容。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实施因材施教方略,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能充分发挥他们才华与潜能的职业技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键是实施差异施教策略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确立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具体内容:

(1)教学目标分层次,实现人人有价值的教学;

(2)学生主体分层次,实现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3)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

(4)开展专业科技活动,鼓励优秀学生迅速成长,培养创新精神;

(5)评价分层次,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二)主要理论依据

1、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

2、现代人才观理论。传统教学过程都是同一标准,重视共性教育,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现代人本主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自律发展,注重挖掘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发挥非理性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3、我国古代的教育教学理论。孔子教学各因其材,孔子之后的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这些宝贵的传统经验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能归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三)课题研究目标。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达标。分层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分层推进的目的是求得学生的持续发展,从而使有明显差异的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与提高。逐渐实现学生个性潜质与主观志趣的科学整合、学校专业培养计划与职业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整合、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进行市场调研,明确我院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质量标准;以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按照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整合相关课程,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2、经验总结法。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系统、综合实施因材施教的整体方案---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总之,本课题研究遵循“确定重点、由点及面、层层退进、普及推广”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累较为科学的研究资料,并予以总结。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进行师资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素质。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课题研究的最关键因素。我们首先围绕课题研究进行教师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的完善,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要及时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和完善,使自己的知识素养不断提高,为课题研究打好扎实稳固的根基。二是观念的更新。课题组成员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中理论学习研讨。课题组长带领大家学习有关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相关文章,并要求各成员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进一步更新观念,加深认识。

扎扎实实的理论学习,启迪了课题组成员的思维,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为进行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课题分解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对课题进行分解与细化,要求主要课题组成员每人抓住一个子课题,力求深入透彻的研究,并定期向课题组进行汇报,做到有分有合,分层共进。具体分工为:

课题分解内容负责人

1教学目标分层次,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刘峻

2学生主体分层次,实现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奚日宁

3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刘峻

4开展专业科技活动,鼓励优秀学生迅速成长,培养创新精神朱敏红

5评价分层次,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钱胜

(三)积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加强过程管理和调控

1、围绕课题,按照研究目标,组织切实有效的研究活动。根据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我们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目标,分别开展了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交流、“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大讨论等主题研讨活动。项目负责人刘峻老师撰写了《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发表在核心期刊《高等教育理论》2007年第七期。

2、及时评价总结,积累并整理研究资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收集教学案例,研究“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并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总结。共有5篇学术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 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可以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推行来达成。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已有知识准备的差异性及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使得因材施教原则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根据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在详细剖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知识层次结构”,分为加强层、基础层和提高层,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实施分层次教学。

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教育属大众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领域一线岗位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即高级蓝领,亦即是数以万计的技术工人。

2、高职学生生源现状的客观需要。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这也必然导致高职教育生源整体文化基础水平的下降和学生差异程度的扩大。如果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锅煮”势必加大二极分化,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则“消化不良”。

3、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全面培养合格的素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应该积极回应家长的教育愿望与教育投资,提供给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服务。

(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1、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学生分为加强层、基础层和提高层三个层次,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实施分层次教学。加强层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基础层适合于一般学生,提高层适合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2、教学分层

(1)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教学大纲。分层次设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必学内容上,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差别只在于知识的深度、广度。在编写加强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编写基础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编写提高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应用技术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2)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以适应教学需要。

(3)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如对提高层学生在教学中可通过设“疑”的方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设“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不断沿着“有疑—无疑—有疑”的思维轨迹螺旋式上升。对于加强层的学生,应针对其学习成绩一般,自信心不足等共性问题,采用对重点问题精讲多练,以启发互动为主要教学方法。

3、考核分层。教育的落脚点是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建立多元化评价的激励机制。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与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评价统一起来。

在试卷命题定位上也应有所区别:加强层试卷应定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及实际应用的范围内,以基本题为主,难度系数为1;基础层试卷除覆盖加强层试卷外还应有提高题,难度系数为1.2;而提高层试卷除覆盖基础层试卷外还应有拓展题,其难度系数为1.4。

(三)结语。作为高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规格、全方位的,社会上既需要“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将客观规律的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变为工程产品等物化形态,并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线技术人才,教师要结合专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根据其不同条件、特点和需要,把握知识的难度和深度,认真研究各层次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施教策略和教学方法,以主动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

四、成果学术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一)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通过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在教育理论上深化了对“因材施教”的认识,提出了高职院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可以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推行来达成,探索了实施分层次教学进行人才培养的方法。深刻认识到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已有知识准备的差异性及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使得因材施教原则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推广应用价值。本课题从内容上看,既有理论研究,又有教改实践。从形式上看,打破了传统的“三统一”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不同层次分流培养。实践证明,对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是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该项研究为学校的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五、项目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设想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渐进过程。作为立项课题的研究,虽已达到了预期目标,囿于研究时间的限制,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和解决,本项目作为一个课题会有结题,会有阶段性成果,但作为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它不会随着课题的结题而结束,不会随着课题的完成而完结。因材施教的综合研究和系统实施是我校一项不会停歇、不会完结的事业。

围绕“因材施教研究”立项课题的研究,共有5篇学术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在对因材施教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着力因材施教的系统实施,努力做到教学研究成果三面向,即面向教学,面向学生,面向教师,促使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效果。下一步拟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作教改试点,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和全面展开。

初步设想是:

1、选择实验班级,划分学生层次群类。

2、对各类群学生进行分类研究,提出对策,进行分层次教学试点。

3、对实验班级精心研究,并与普通班级进行对比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4、将实验班级情况汇总,形成经验,进而在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分层次教学。

5、初步构建高职分层次教学理论体系。

6、通过对各届学生毕业成绩及就业及就业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对分层次教学理论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刘峻.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理论,2007.7

2.朱敏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理论,2007.9

3.刘峻.江海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中国教学与研究.2007.10

篇2

关键词:地方院校;体育课;应用型人才

在当今社会,发展才是根本,不能单单依靠一种教学模式,这样在当今的社会中是无法生存的,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研究,才能得到更高的发展。有许多院校也认识到只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才能更好地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以前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应用”,应用型人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有较强创新型实践型等高素质人才。

一、对应用型人才的认知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学术型是属于理论基础研究、发现新知识的学术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则是指进行实时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学术型比较注重理论教学,而应用型则是以实际操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

现如今体育专业在国内正蓬勃兴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专业的培养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地方院校中应用型的新型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蓬勃发展,以往的理论教学已不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许多院校也发现以往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薄弱的现象。进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开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始逐步转换教育模式。在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在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要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在后期的教学中要着重研究,这也成了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二、江苏省南通理工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的现状与发展

1.江苏省南通理工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的现状

南通理工学院体育课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实践教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更好地培养出了高质量、高素质的与当下相适应的社会人才。不过,现如今应用型的实践教学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我们不断去研究、去探索,才能改变其方式方法的不足等问题。

其中就以江苏省南通理工学院为个例来说,为了提高学院教育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学院对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高度重视。在体育课上教师也高度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方法来看,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师资队伍,并给予了学生大力的支持。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在学校方面不仅仅是在课内发生了变动,同时也结合社会实践给学生一些机会,例如,在院校建设各种体育社团,带动学生走到里面去;再或者,院校同外面的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进而提高整体的体育教学水平。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而为社会发展起到一个助推器的作用。

不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对教学只有粗浅的了解。还有实习的基地比较少,像社区、企业、体育行政机构等,这些方面涉及的比较少,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的质量也有所下降。而且,现如今也缺乏相关的规定和政策,这些不完善之处也同时制约着培养应用型人才。对于一个普通院校来说,经费不足也是重中之重,这也是导致应用型人才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对此做了深刻的研究,以便进一步解决这些存在的不足。

2.江苏省南通理工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的发展

根据现行的情况和现如今社会发展的经济状况来看,需要广纳新意,积极听取师生、居民、企业等人的建议,进而为下一步完善体育课教学设计指明方向。时时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学的兴趣。此外,要及时开展评价体系,使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能准确判断。同时,院校也要加强与地方社会的合作,及时与各种体育活动保持良好的联系,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方便。目前,国家也需要大量的体育型人才,在这个大前提下,学生要积极投入到社会、社区中,让教学与社会相结合。同时,针对这项学术,进行专门的课题研究,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管天球.地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Z3).

篇3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c)-0088-02

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应当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结合体育表演的特点以及人才需求确定的,因此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应当涉及到人才的类型、发展方向以及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等内容,以此为依据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设计,为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教学奠定基础,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设置的意义

(1)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设置,为我国体育表演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体育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体育产业相关的职业和产业也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形势,这为我国体育表演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机遇。然而,从当前我国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果来看,尚不能满足体育表演事业的发展需要,所以很多体育院校都对自身的课程结构做出了调整,并且纷纷设置体育表演专业,这对于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体育院校设置体育表演专业,可以促进体育院校课程教学实践效率的提升。体育院校的基本目标在于为培养具有较强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体育人才,与此同时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传统的体育院校中关于体育表演的课程学习,往往存在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体育表演人才的培养效率,而体育教育与体育健康、体育表演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通过体育表演专业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身体素质与艺术素养的全面培养,同时将体育文化渗透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运动技能,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表演专业可以有效地增强体育院校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体育院校的持续发展。在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院校也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扩大办学规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为体育院校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

2.1人才类型的设定

人才类型的设定是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基础,只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时展特征的人才类型,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本科院校在人才类型方面具有综合型、高素质等共通性,而体育院校的本科专业人才设置,还应当考虑到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设置情况,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由于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位需要从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课程结构方面着手,尊重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2人才培养方向的确定

培养方向的确定,指的是根据未来人才将要从事的职业类别或者行业特征,明确专业课程的发展方向,而准确的人才培养方向也是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通过当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来看,大多定位在从事体育表演编导、教学等相关职业的发展方面,也有体育院校将体育表演人才的培养方向确定为从事体育表演和艺术表演的人才方向。而无论是从事技能培养还是教学方向的培养,都要以突显体育表演的专业特点为基础。对于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的设定,难免与体育专业以及艺术表演专业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现象,而为了使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明确,体育院校应当着重加强自身体育表演专业的办学特色的建设,增强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人才的综合竞争力。

2.3人才素质、知识以及能力结构的分析

人才的素质、知识以及能力结构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只有经过细化诠释,才能增强其针对性与可行性。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具备体育与艺术表演综合技能的人才,是体育院校体育表演的发展需求,所以在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培养方面,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才的素养体现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制定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为专业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在知识结构的培养方面,体育表演艺术的基础理论应当作为专业知识的基础课程,从人才类型和培养方向的实际定位出发,结合体育院校实际的教学情况,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最后,在人才能力结构方面也要注重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包括表演、管理、训练、创作等多项专业能力培养,从整体上增强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

3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发展路径

3.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促进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在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力量配置等方面提供足够的保障。学生是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的设置是为了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院校体育表现专业需要对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

3.2加强学科专业化建设

对于体育表演专业来说,学科的专业化程度对人才的培养成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为了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密切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并且加强学科专业化建设,提高专业科研能力。对此,需要增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要保证专业知识的多元化发展,注重体育表演与其他专业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播,丰富体育表演专业的知识体系,促进其全面发展。

3.3积极介入和服务社会生活

体育表演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也需要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积极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才能实现体育表演实践能力的增强。将教育活动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可以为体育表演专业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对体育表演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层次的认知;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从社会实践中吸取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缩短学生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时间,有利于增强人才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就业率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关系到高校专业发展战略实施进程的重要因素,而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专业教学特点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人才的类型、培养方向以及应当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等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体育表演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并且通过有效的途径,发挥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作用,促进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廷立,刘晓宇,魏旭波,等.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艺术实践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77-81.

[2]郭希,谢军,屈红林,等.我校开设体育表演本科专业的可行性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9(1):148-151.

[3]李敏,张大超.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表演基础元素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49-50.

[4]朱建伟,陈玲.体育表演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5):85-86.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06-02

一、人才培养目标

1. 人才培养目标的概念与特点

高等教育是培养满足一定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因此,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统一要求,即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还必须充分体现大学自身的特色。而培养目标的特性,则跟大学自身办学历史、专业、传统息息相关。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大学的要求以及这些大学对自身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具有多样性。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逐渐呈多样性发展趋势。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如文科学院和理工学院的培养目标不同;不同层次的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如本科类院校与高职专科类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等等。即便是相同类型与层次的院校,也会因地域的不同,导致其培养目标不一样。二是具有可预测性。目标与想要达到的标准有关,具有可测量性。可以对培养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分析此目标是否可实现,实现几率的大小,从而进行预测。三是具有稳定性。人才培养目标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为它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学校是根据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旦目标制定完成,便会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四是具有动态性。人才培养目标不是永远不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时刻更新或调整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新的需求。如果学校不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可能会导致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2. 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它体现了教育思想和社会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有如下几点。一是定向作用。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着不同的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没有了培养目标,教育活动可能会没有方向。二是调控作用。培养目标对高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培养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只有坚持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使高校大学生按预期的目标发展。三是评价作用。人才培养质量是否高,主要是看目标是否适合并能否实现。衡量教育实施效果和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依据,就是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四是激励作用。一旦目标确定,人就会向着目标前进,可使人拥有更多勇气和力量。一旦大家都认同了同一个培养目标,他们就会自觉接受它的挑战,并共同向其靠近。

3.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依据

(1)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不一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与不一样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教育价值观。只有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才能充分实现教育的价值。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人类发展道路上的一盏指路灯,是高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遵循的理论基础。

(2)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现实依据。一是根据大学生发展的需求。大学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培养目标主要是依据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有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才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制定与实现。但是,当今有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大学生的需求。很多大学生表示,高校在很多时候制定的发展战略与大学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希望高校能够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联系,多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是社会活动之一,因此,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符合。教育体制和发展方向受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与规格受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校园文化经常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在这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需求一致。三是根据知识发展的需求。知识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大学的发展程度,大学通过传播、阐释等方式来进行教育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果知识的发展受阻,那么大学知识的发展也将被限制,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会受到阻碍。

二、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最主要的依据。课程体系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

1. 课程体系的概念与特点

课程体系,是在一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依据相关学科知识和实践环节,按一定比例和逻辑关系选择并加以组织的包含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简而言之,课程体系是研究如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如何将不同内容、形式、形态的课程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是整体性特点。多门学科、课程之间相互搭配与融合,实现整体功能的优化升级,是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的体现。想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必须经过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以及实施与评价课程几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二是多样性特点。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而且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个性,课程体系如果一成不变没有多样性,就无法满足社会与个人的多样化需求。三是开放性特点。课程体系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并不断充实、更新升级。四是稳定性。课程体系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才能使培养的人才在竞争中具有优势,但是,通常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都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所以,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可以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适当调整课程体系以满足市场多变的需要,但绝不能将其全盘否定,否则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 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它集中反映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能够把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具体的教育实践。二是传递、选择文化。随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逐渐分离,课程体系便成为学校传递与选择文化的重要媒介。它虽然只是选择与传递文化众多手段中的一种,但它却是保证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三是培育人才。课程体系通过将不同的课程进行科学的排列组合,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各种课程之中。可以说,建立课程体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

3. 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课程体系是各门学科及要素相互搭配和融合以达到整体最优化的结果,而不是各类课程简单相加的结果。因此,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如下。一是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素质。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有人文精神,还要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只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二是将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培养相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数行业的工作都要求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单靠个人就可以成功的行业越来越少。要想做好一个团队的管理者,仅仅靠纯技术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管理意识,具备管理能力,重视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的结合,是培养人才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远比知道事物自身的各种关系更有意义。课程体系除了要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根据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培养大学生基本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四是将基础和前沿相结合。课程体系只有拥有雄厚的基础,才能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课程体系也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一些新兴的学科也不断出现,课程体系要想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反映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

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都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要想让它们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互相配合,发挥作用,就必须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1.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具有指导作用,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标准以及人才的能力、素质高低,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它来开展的。每一个培养目标都有为其量身定做的课程体系,能够最大限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所以,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课程体系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和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培养目标大体一样,导致课程体系基本趋同,培养的人才缺乏多样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具有不同的类型,课程体系也需要有所不同。

2.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和保证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又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具体反映了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标准、质量好坏和水平的高低。要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构建与其相匹配的课程体系,而脱离课程体系,所有的教育思想和宗旨都难以落实,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都难以实现。当今时代,有些本科院校构建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比如,有些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却按照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有些院校提出要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但课程体系依然单一,片面化。因此,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然需要构建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否则人才培养目标只是一句口号而已,很难得到实现。

四、结束语

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培养目标仅仅是一个目标而已,它必须以课程体系为中介和手段,而课程体系的建构又必须以培养目标为前提。如果只是一味去确立培养目标,而不重视课程体系的构建,很容易使得培养目标难以落实;如果只强调课程体系,而不注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的指导作用,也容易使得构建出来的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不相符。所以,只有将二者进行科学的结合,才可能使二者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

[2]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杨有振,王书华,卫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3(13).

[4]傅维利,刘伟.培养目标、教育要素与教育成本[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

[5]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03).

篇5

>> “卓越计划”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探索 高职加本科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关键问题分析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几个关键问题思考 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高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人才招聘的关键问题研究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准职业人目标的高职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关键问题探索 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探析 我国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财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问题初探 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工科院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工科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关键问题研究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EB/ OL].http:///view/7388748.htm

[3]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 http:// baike.baidu.corn/view/5273763.htm.

[4] 教育部, 财政部.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EB/ OL].http:///view/7263799.htm?fromId=7044945

[5] 崔刚,陆勇.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之架构[J]. 教学研究, 2012, (5): 97-98.

篇6

摘 要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高效率的追求是任何一个企业、单位、个人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也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为提高自身整体实力所比需要努力的方向。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也是社会体系中的一份子,其自身的绩效管理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工作效率,也更影响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现象,本文就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现状和解决措施做些探讨。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 措施

一、事业单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结构不合理

人才是任何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人才日益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这一点在事业单位中也同样如此。当前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已经问过独有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事业单位在人才的引进存在诸多弊端,导致了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如杭州市事业单位人员多,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截止2010年底,杭州市事业单位实有人员10226人,共超编1206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2065人,超编506人。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员2698人,超编684人。很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过多,超岗配备并占用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和岗位,造成人员结构性超编和人员结构的不合理。另一方面,我市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情况,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极其紧缺,却又常因单位满编、超编难以引进。

(二)后备人才培养不足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以及事业单位都设置了独立的人力资源部门,承担着其企业引进人才的重任,而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单位,在人才的引进更为严格,单弊端也众多。国家统一考试是大多数事业单位引进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传统的人员编制制度的影响桎梏其在人才引进的自主性。一般而言只有当事业单位人员出现空缺,有编制名额的情况下才会通过考试引进人才,而国家考试每年都有着固定的时间与次数,因而当单位出现人员不足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及时赶上了国家考试得以引进人员,但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工作能力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三)人才引进制度不够科学

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在人才的引进上更为严格,人员各方面素质要求更高但是也同样具有另外一个弊端也即模式化与僵硬化。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主要是通过国家统一的考试,通过丰富的、各专业、各方面的知识的综合考试择选出达标的合格者,之后通过面试环节进行考核,虽然整个引进过程较为全面,但是缺忽视了另外三个重要的方面。其一、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未得到体现,眼高的手低,高分低能的考生在我国教育当中不胜枚举,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同样存在;其二,考生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没有得到考核;其三,考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考核,依旧没有逃脱应试教育的怪圈,考生仍旧在题海战术中获胜,而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单位当中尤其是科研单位中,考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尤为重要,创新是会计进步的源泉,是民族与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人才激励机制不明显

事业单位由于属于国家体制中的单位因而具有一定的行政模式的缩影,大都所上级领导者不但身居要为而且具有至高的权力。虽然事业单位也设有人流资源管理部分但是在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以及激励机制存在明显的不足,不听级别之间的人员难以实现公平竞争,公正的考核时当前亟待与改善的环节,阻碍着内部人才的积极性的发挥。在科研单位体制中,排资论辈的痕迹也同样较为明显,老资历等老员工在科研基金的申请环节比新人更具优势,这种不以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为基础的模式,难以全方位的发挥出人员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恩能力。

(五)人员培训不足

由于绩效管理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一批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进行操作,以达到真实有效的结果。但是在现实中许多事业单位是不具备专业的绩效管理人才,同时单位部分人对其认识不足,因而就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是管理者和考核者缺乏应具备的能力,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其它环节的失效。从实际中不难发现大多数事业单位新人在工作中处于自我摸索的前进当中,在创新能力上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提升事业单位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人才建设机制

当今社会竞争的压力不断升级,其最终的体现就在于谁具有高素质的、高技能的才人上,人才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的乃至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都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因而事业单位在运用会计信息化技术方面要实现其管理的顺利开展就必须要建设一个完善的人才建设机制。例如,积极向社会招聘英才,建立一个稳定的人才引进渠道,同时要把好人才质量关,不仅是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其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其二,对现有的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以制定一个完善的培养机制。在其现有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以增加其知识储备,提高其工作技能,使其充分与时展接轨成为一个合格的信息化技术人员,进而在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做出应用的贡献,使之有效的发挥出会计信息化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是会计信息化在事业单位蔓延,提高其工作效率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管理好资金,使之功效最大化发挥。

(二)加强人才的培养

由于人才在单位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其素质的高低对单位形象与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因而应当着重的对内部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做到各方面协调同步发展。人员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搞定是对单位职业素质与整体发展潜力表现的认定,是培养创新人员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其一,要对当前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更新和补充,以拓展和提高其创造、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善其知识结构为目的的培训,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二,建立科学的可考核机制,强化内部竞争制度,是人员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意识由内而外得到全面的体现。

(三)创造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环境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领导的重视,更与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的意志不仅需要艰苦的催发也同样需要稳定与团结的氛围的支持。如当前我国神九飞天的成成功不是某个人的成功而是整个航天系统的功劳,是一个科学发展,鼓励创新,不断进取的环境在积极推动着我国航天人的斗志,使之在面对困难时不退随,不回避,而是不断探索,不断求创新去应对。因此,在事业单位中应从内部文化入手,建立公平有序,鼓励创新的环境,消除其后顾之忧。

(四)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

如何用人使之发挥出最大的能动性,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是事业单位乃至我国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当前绩效管理是较为受到欢迎的措施。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着天生的弱点,而鼓励往往是最想获得诺亚方舟,因而在事业单位中必须要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为人才的发展提供适当的鼓励政策:一、在全单位实行鼓励创新的理念,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二、根据创新的价值大小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使之认识到自身价值以及归属感;三、建立典型与保养制度,通过表扬创新人才来刺激后背人才 “斗志”。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将会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在理论研究上也将会获得重大突破。人才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将来的时间中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的作用也必是越来越重要的,因而事业单位应积极面对自身在人才培养之中的不足,制定合理的措施改变现状,提升人才培养与创新的管理制度,为促进人人的发展与创新意识的提升做好铺垫,使之作出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孙锐,石金涛.变革环境下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篇7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知识的直接传授往往是枯燥无味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的过程实现高效。对于老师来说,可以将书中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诚信”这个知识点时,老师可以举海尔集团砸冰箱以加强企业诚信,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这样就能很容易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了。学生在看到文字的时候,很难对其中的知识有所理解,但是老师通过举例子就能让学生去联系自己的切身体会。有了能够感知的实际例子,学生更容易理解老师所要传授的知识,也能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通过让学生去体会实际生活中蕴藏的知识,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益于学生成才。

(2)情感教育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并非单纯地知识传授,能够调动学生情感的教育才是一种高效睿智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道德的培养才是一个成功的教学典范。如何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呢?这就需要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要求教师能把握学生的情感因素。现代先进的教育器材帮助老师解决了这一难题,艺术能够感染人心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图片加实例的方式来感染学生。学生在受到视觉上的冲击时,能够更加专注于老师所要传授的知识,学习时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灵活。还可以通过音乐来感染学生,音乐是心灵的诉说,是情感的释放,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能放松心情,对于知识会有更深刻的记忆,也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最能让学生受到感染的方式是配合影视教育,影视是场景和音乐的结合,通过影视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内容,能更好地释放自己的情感,对知识有更深的体会,内心也会有更强的求知欲。在这样的熏陶下,学生就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强的记忆和更深的理解,能够使教学的过程更加高效。

(3)良好学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好的学习风气能够使学生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能够不断改变自身,向好的方向去改变,克服自身缺点发扬自身优点,在不断改变中学生能够更加优秀。而学生本身也就拥有更高的学习效率了。好的课堂纪律有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课堂是知识传授的重要地方,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去记忆知识和理解知识。而集中注意力实际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任何的外界干扰都将降低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应当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不能让学生受到外界的干扰,更不能让学生制造干扰。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风的形成,学风是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影响建立起来的,一个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就将影响另一个学生,在相互的借鉴学习中就能形成好的学风。学习习惯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一个能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将拥有极高的学习效率。课前的预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此就能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课后复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如此就能对知识有全面地掌握。对于学习有一个计划就能不断取得进步,更容易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热情。拥有良好学风的班级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学习的效率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提高课外学习效率

篇8

一、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以往的本科外语人才培养中,过于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社会经济适应面正在缩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必须始终立足于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当前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

依照美国著名的社会教育学家马丁・特罗对教育阶段的划分标准,大众化教育阶段指的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近年来,我国的高校大幅扩招,毛入学率早在2005年就超过了15%,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已经到来。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区别于以往的精英教育,不仅要推动办学主体与形式的多样化,而且在培养目标的设置方面也应该多样化。由于学校的类型与层次不同,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除了研究型人才,还包括应用型与岗位操作型人才。现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与岗位操作型人才的需求远远多于对纯学术性人才的需求。为此,高校的本科外语教育有必要推动专业方向及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要求。

(三)提升外语专业人才竞争力的需要

和非外语专业相比,外语专业人才对其他专业的依赖性和从属性较强。从市场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外语专业的优势正在呈现下降趋势。一些和外语专业联系密切的专业,正在对其当前不健全的培养规格与模式进行改革,并且向着“专业十外语”的方向发展,例如,经济贸易、新闻、法律等学科专业。在这种新的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必定向传统外语教学中培养的单一型外语人才提出挑战。从这一角度来看,随着高校学科专业的改革与完善,外语专业人才的优势正在逐渐缩小。

(四)为应用型院校的外语专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比较而言,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在教育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师资力量配备中,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各高校应该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对自身的办学类型及培养目标做出明确规划。第一,二者培养对象不同,导致普通应用型高校和重点高校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中应该有所差别。在高考中,普通高校录取的学生分数要比重点高校学生录取的分数低很多,所以普通高校想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其生源基础是不允许的。因此,普通应用型高校要注重因材施教,偏向于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二,来自专业内部的竞争加剧,使得应用型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得不以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为根本。当今社会中,社会办学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很多私立学校的办学特色便是培养外语人才,而且国际合作办学的发展趋势也更加明显。传统的单一渠道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即将被打破,今后专业内部对外语人才的培养竞争程度会更加剧烈。针对这一形势,应用型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中,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市场需求出发,充分借鉴学术型、研究型院校人才培养的优点,在发展中逐渐形成具备自身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二、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培养目标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在外语人才的培养方面,一直以培养从事外事、外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人才为目标。与此相对应的课程设置也是利用了“1+1”模式,也就是“外语十语言学”或者“外语十文学”的语言文字知识结构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外语人才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语和外语的转换中。传统的外语人才所学到的技能经常作为其他专业领域的辅助工具。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在政治、经济、科学等多个领域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加大,而且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以往培养的单一型外语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发展领域正在缩小,随之而来的是能够应用外语从事各行业工作的人才呈现紧缺化趋势。据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新世纪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可以得出: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以及充足的文化知识,而且应该能熟练使用外语解决经济贸易、科技、教育等多I域的工作及问题。此外,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大纲还明确指出了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规格。外语人才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才能够在外语相关行业中有立足之地,新时期学科的渗透与融合要求外语人才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当今时代,外语人才要想得以发展,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能力。要想使以上各方面变为现实,外语人才还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这也是外语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三、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工作归根结底属于学校的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学校系统工程的构建中,必须有统一的思想认识平台,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正是作为这一思想认识平台而存在的。近年来,我国经济在获得迅猛发展的同时,国家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加,普通高等教育正在摆脱精英教育的束缚,向着大众化教育的方向发展。为此,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的培养必须和时展同步,摒弃以书本培养精英的落后模式,向着“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前进。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现有的落后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手段等,构建全新的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教学理念的更新。当前,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要想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应用型转变,教育理念和思想的转变是必要保障。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当前外语教育做出改革。第一,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不断提升外语专业教育的服务意识。归根结底,外语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的。语言只有和某一载体相结合,才能够形成一种专业。传统的外语专业教育和语言学以及文学学科领域关系较为密切,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要,然而,当今社会对能够把外语和经济贸易、科技、法律等学科相结合的人才需求量更大。第二,专业知识教学要以针对性及实用性为特色,不断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及专业工作业务等各项能力,通过理论教学指导实践,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可以通过实习等方式为学生营造有利于语言实践的环境,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语言基础理论课教学中,不能与语言培训课混为一谈,秉承“够用为度”的理念,教授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对文化的导入,确保学生不仅能够学会语言基础知识,还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第三,注意教育质量观念的转变,改革传统以分数论高低的评价方式。在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时,主要参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社会试用期长短等,在对学生开展普遍性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而言之,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从社会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培养目标、规格等,不能盲目随从与攀比,注重对自身特色的打造。

2.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外语课程体系,不仅要能够反映外语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还要对传统教育的优点加以继承和发扬。力求应用型本科外语课程体系能够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的目标,做到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实践性的一致,尤其是注重实践性,加强课程体系的创新。一是注重打造好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保证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二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跨文化交流意识。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应用型本科外语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外语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实用性、应用性以及交际性,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实际教学过程运用中,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例如,启发式、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注重对语言基础的训练,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挥,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断提升其人格魅力。运用好现代化多媒体等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利用好第二课堂,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外语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寻找自身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探究新知识。此外,在理论教学改革方式与手段不断改革的同时,实践教学的力度必须加强。应用型人才在工作岗位中的适应性强、动手能力高,因此,必须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并且加强对学生合作能力、服务意识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推动学生将语言训练及专业知识的获取相融合。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开始展开外语教学,通过在信息处理中融合语言学习,提升学生应用外语从事各行业工作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中,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实践环节不仅包括外语语言运用,还包含专业技能实践,要多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实践的机会。通过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往复,巩固学生的语言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改革更新以后,如果要把这些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强大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基础。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师资力量不如重点高校强大,在职教师能够深造学习的机会不多,且缺乏教学理念与方式的改革氛围。尽管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引入了一些高学历的外语人才,他们往往具备较强的外语听说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然而,这些教师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其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等受到自己求学时教师的影响很大,知识结构无法胜任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工作。此外,外语专业的学生选修其他专业课程时,任课教师往往缺乏全外语授课的能力。因此,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迫在眉睫。

5.加强实践教学。与其他专业教学类似,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以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指导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社会实践环节,往往采用大四上学期或者下学期集中实习的实践形式。这种社会实践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学生在临近毕业之前实习,如果发现自身知识能力欠缺,已经没有机会返回课堂再重新学习。这种社会实践只能是对学生大学几年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而对于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无法做出修正。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采取“实践一学习一再实践”模式。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大二或者大三学年,安排半个月左右的停课实习环节,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的运用,通过实践检查自身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在后期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补充与获取。此外,学校方面应该努力创设条件,为学生创造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可以聘请外籍教师为学生传授语言类课程,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得到锻炼的同时,也开拓自己的视野。

(二)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课程体系建设

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成后,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保障,才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前文已经提及,在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培养中,其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这几个方面展开,促进基础和应用拓展、理论和实践、知识和素质等学科的和谐发展,达到最优的课程配置。

1.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模块。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这一模块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以后更深入地开展专业外语学习奠定基础。这一模块中的主要课程有:语音、口语、听力、阅读等。

2.语言理论课程模块。这一模块的作用在于保障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语言结构及使用规律,让学生知道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不嗵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这一模块中,包含的主要课程有:词汇、语法以及语言学等。该模块的开展也是为以后学生开展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3.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该模块的设置在于保障学生通过以自身的爱好及需求出发,进行跨学科的课程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该模块的课程包括英语学科之外其他各专业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如:经济贸易、法律、新闻等。

4.知识应用模块。该模块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综合思维能力,包含的课程主要有:外语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与活动,例如,旅游、新闻、法律等学科的基本技能实习。

5.素质教育模块。该模块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开拓视野、陶>台情操,促进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在课程选择时,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取人文、艺术等相关课程。

以上5个课程体系模块要想发挥出综合作用,必须注重学时分配的科学性,注重基础的夯实。其中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模块、语言理论模块占据的课时量应该高于总课时量的一半。然后,在整个外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配合有外语技能课程教学,以英文撰写毕业论文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总结。

四、结语

新时期,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对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模式,构建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改革课程体系,使其具备实用性、包容性以及多元化特征,推动我国外语教学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篇9

Abstract: Curriculum system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postgraduate training, especially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under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under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analyzed five key factors for innovative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s, including training target,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curriculum function,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关键词: 产学研;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Key words: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innovative;personnel training;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260-02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归跟结底在于创新人才、高新科技人才的竞争和争夺。而这些竞争的压力,最后都传递到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上。因此,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非常必要和紧迫。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努力,产学研合作教育正是创新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1,2]。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国家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为研究和实践对象,从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重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等方面入手,为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提供坚实有力的教学支撑体系。

1 产学研人才培养必要性

我国《高等等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中明确指出“要以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形成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科技体制基础”。近年来,我国在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但由于起步较晚,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建立一个共赢的、可持续的产学研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既定目标,还需要深入研究。在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等院校应当怎样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思想融入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而影响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的因素有很多,如招生过程中的生源,培养环节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科学实践过程,论文选题和研究,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导师指导制度以及校企结合培养的环境与氛围等[3]。

2 课程体系几个关键因素

课程体系设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关键在如何体现“创新”,如何在产学研背景下创新?本文认为创新型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从培养目标、课程特点及影响因素、课程功能、优化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实施与评价机制五个关键因素:

2.1 培养目标 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很模糊,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方面缺乏孕育创新精神的意识。所以,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现必须为研究生培养确立一个明确的核心思想,即是培养目标[4]。

2.2 课程特点及影响因素 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而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相关因素相互影响与作用,共同服务于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不同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教育,其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也有所不同。

2.3 课程功能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课程功能是某种特定结构的课程在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功效和作用。课程功能可以比较灵敏地反映各种外部条件(社会发展、知识的增长和学生的成长等)的影响,并随着种种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课程功能的变化必然导致课程结构的改变,而改变了课程结构又能更好地促进课程功能的发挥。

2.4 课程体系实施与评价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实施方法与评价机制对实现课程的作用有重要影响。课程实施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而通过合理的课程评价不仅可以确定课程的效果,可以发现课程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不断地促使课程体系中的相关知识与环节及时、灵活的调整,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从而使之有利于学科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和大量创新人才的培养。

3 应用与实践

重庆理工大学多年来一直坚持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一直坚持“教学、研发、产业”三者统一的教学理念,强调应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5]。

我们在制定本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从研究人才培养目标着手,通过对我国各高校(特别是重庆各高校)现有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研分析,为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确立核心思想――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相关领域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对本学科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其有关技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及时更新知识和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第二,通过探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建立影响因素模型。明确以随机过程、矩阵论、现代通信理论、数字信号处理与实践为专业基础课,涵盖本学科信息与通信两个方面,再从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智能分析技术等相关研究方向上形成自己的方向课程群。第三,结合企业和社会需求,进行研究生课程功能分析与研究。课程功能可以比较灵敏地反映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并随着种种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课程功能直接影响课程结构,课程功能的变化是课程结构改变的依据。本学科课程体系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一般三年进行修订,尤其对一些技术发展变化很快的课程进行微调大纲中教学内容,如无线传感网络、可编程片上系统等课程。第四,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强调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中需要提高企业、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将企业认为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纳入核心课程体系,使课程功能与课程体系结构二者之间得到最大的优化与整合。最后,通过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与评价机制的完善,在实践中检验课程体系设置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不断对课程体系中的相关知识与环节进行调整,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从而使之有利于学科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和大量创新人才的培养。

4 结束语

大学聚集了丰富的智力资源,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同时也积淀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大学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的释放主要是通过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人才培养来表现出来,尤其是通过高层次人才――研究生的培养,才能最大发挥这种能量。而对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主要也通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来实施,通过与产学研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企业、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才能实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一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汪兰芳.产学研一体化及其对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5(4).

[2]马廷奇.产学研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6):44-46.

[3].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J].求是,2006(9).

[4]施菊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域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2012(3):180-182.

[5]刘叶,邓成超. 构建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2(1):49-51.

――――――――――――

篇10

一、深入展开研讨,广泛凝聚共识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推进,中国社会和高校都在思考和研究大学的人才培养问题。一年多来,全校上下深入学习同志的讲话,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党的十精神,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

一是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上达成共识。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人才培养工作是大学的核心使命,是回归大学本位的第一步,是中国人民大学实现“十年腾飞”的五大重点战略之首;研究型大学更需要重视本科教育,更需要创造“厚重”的本科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应该率先作出有益的探索。为此,学校决定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领导,成立跨部门、跨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工作小组。该小组历时16个月,学校召开21次多个层面、多种类型的调研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梳理了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历史和经验,认真研究国内外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实践,先后起草15稿,最终经学校党政联系会议集体研究和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路线图框架。2013年4月22日,学校召开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实施动员大会,正式决定自2013级本科生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

二是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达成共识。新的路线图进一步强化了“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理念,特别突出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三方面内涵:(1)回归大学本位,坚守大学精神。大学本位就是培养人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的终极目标都在于培养人才,都应为培养人才服务,而培养人才也正是进一步坚守探究知识、追寻真理、教学相长的大学固有之精神。(2)注重品格教育,塑造健全人格。新的路线图进一步坚持人民大学的光荣传统,倡导“行为精英、心为平民”的使命意识,激励学生奉献社会、成就自我,养成健全、高尚的人格。若干年来,人格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些学校忽视,乃至有学者批评我们的高等教育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已明显偏离了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3)注重自主学习,加强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出真见解。我们将以上三个方面浓缩为16个字:承担使命、探究知识、增强能力、奉献社会。

三是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达成共识。新的路线图明确提出,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厚重品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能在各行各业发挥引领作用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重视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和训练;继续强调“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国内学习和国外学习相结合”四项原则;继续做好加强和改进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等重点工作,继续致力于不断完善课程、教材、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基本建设。

二、突出研究型大学特点,构建研究型

学习制度

新的路线图力求发挥我校在学科地位、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和学术研究方面的相对优势,全面建设“研究型学习制度”,促进研究型教学和学习,努力创造符合一流研究型大学特点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树立研究型学习理念。推动一系列重要转变,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从传授知识为中心到探究问题为中心,从课堂教学为中心到课内课外相结合、知识学习与研究实践相结合,从讲义、教材为中心到更密切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从过于单一的专业学习到培育厚重的复合性知识基础,从国内学习到扩展国际视野、跟踪学术前沿,从知识、能力教育到全面的人格养成。

二是确立8项研究型学习制度。新的路线图从兴趣培育、目标管理、主要路径、条件支持、价值引导等五大方面,系统设计了精实课程、国际研学、名师沙龙、拓展支持、全员导师、研究实践、双选认证、公益服务等八项制度,其中“精实课程制度”(Rigorous courses)的核心目标是“少而精、重实效”,倡导深度教学,强化基本训练,确保有效学习;“国际研学制度”(Exchanges abroad)的核心目标是扩展学生国际视野,促进学生把握学科前沿的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名师沙龙制度”(Salons with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是为了促进杰出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培养纯正的学术趣味,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拓展支持制度”(Expanding student support)旨在倡导学生互助,加强学校支持,在身体、心理和意志等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员导师制度”(All-round academic advising)重在密切师生关系,特别落实一年级的新生教育和四年级的分类指导,通过师生互动实现培养目标;“研究实践制度”(Research practice)将为学生创造更多调查研究机会,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双选认证制度”(Certified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是要使跨学科学习得到制度性的保障,为学生的研究型学习和未来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公益服务制度”(Honoring public service)则是加强研究型学习的价值引导,增进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推动16个人才培养项目。即:英才选拔与招生服务、新生导师制和新生研讨课、先进性和领导力训练、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专业教育课程建设、读史读经典、外语(英语)口语能力提升、国际学习与交流、社会研究和创新训练、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校园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体育教学改革与体育精神培育、学生心理健康关怀、学生发展分类指导、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信息化课程教学平台建设。

此外,学校还成立本科人才培养委员会,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统筹协调。委员会的主任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成人员包括了相关分管副书记、副校长,各学院院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其他专家和校友。继续发挥高度重视学生人格养成的传统优势,积极创新人格养成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德高望重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组织开展新生党员“红船领航”和“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和领导力训练、大力倡导公益服务,进一步改进人格养成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推进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强化跨

文化沟通能力培养

新的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以课程和专业建设为主要抓手,通过改革和建设,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

一是推进课程建设。新的路线图最为突出的改革方向之一是:通过调整课程结构、精练课程内容、创新课程形式、改革课程教学、完善学习评估,全面系统地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多种类型、多种方式、安排合理的课程教学中训练研究型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主研究能力。为此,学校系统地调整和加强了以下18个方面的具体制度:(1)减少毕业要求总学分,特别是课程学学分和总门数,平均学分控制在150学分左右;(2)合理规划学程安排,充分利用4年学制和每年夏天的国际小学期,尊重学习规律安排课程,同时避免不同学期学习安排畸轻畸重;(3)聘任新生导师,面向全体新生,组织开设新生研讨课,促进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启发研究型学习兴趣;(4)调整基础技能课程设置,强化外语应用能力训练;(5)按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线和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安排,避免课程过度集中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6)调整和改进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加强跨文化沟通课程和自选讲座建设;(7)重视原典研读课程建设和学生课外经典阅读,全面推动对和东西方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培育厚重素养;(8)加强学科基础理论、方法和历史类课程建设,适当增加学分和教学要求,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9)调整专业选修课程设置,要求跨专业课程学习,促进复合型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10)加强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建设,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11)改进学生发展分类指导课程,更加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指导需求;(12)加强课程教学过程规范,注重教学方式改革,确保必要教学环节得以执行,落实课后学习要求,提高课后学习质量;(13)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积极作用;(14)改进课程助教制度,增加课程助教数量,提高助教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助教在课程改革中的支持作用;(15)全面调整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方式,注重能力考核,细化考核要求,增加平时考核环节和内容,帮助学生自我评估学习效果;(16)加强课程的配套教材建设,精练教材内容,提升教材的质量和国际性;(17)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延伸课程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18)增加课外教育机会,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是推进专业建设。新的路线图最为突出的改革方向之二是:通过适度开放所有专业,创造跨学科专业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更加现实地谋求专业设置与自主选择、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再平衡,既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又对学生加强引导促进理性学习,努力实现复合知识结构、培育创新潜质、强化就业优势三重专业改革目标。为此,学校进一步推进了以下9个方面的具体制度建设:(1)要求全校所有专业对所有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主跨专业学习;(2)要求所有课程依据一定的程序和修课学生比例对所有学生开放,供学生自主注册学习;(3)取消原有的副修审批制度,并减少副修专业和学位的学分要求,学生可自主决定副修专业和学位;(4)实行毕业前副修专业和学位审核认证制度,学生只要达到副修要求,即可获得相应副修证书;(5)学生按照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学习的跨专业课程,符合副修要求的可以冲抵相关课程学分;(6)学校在国际小学期期间组织开设各专业副修课程,方便学生注册学习,避免主修课程与副修课程的时间冲突;(7)学校利用信息技术,优先实现所有专业副修计划课程的信息化,促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8)针对学生注册学习集中的专业和课程,学校利用节假日单独组班授课,方便学生学习;(9)学校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对专业课程开放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篇11

Abstract: With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special major, the ideas and measures of reform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is put forward,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is summarized, which offer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reform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special major.

关键词: 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基础教育

Key words: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special major;curriculum system;basic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01-01

1 现状分析

特色专业是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是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院数学与应用专业属于师范类专业,建于1978年,经过30年的建设,该专业从数学教育专科专业发展到本科专业,在科研与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特色。2008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高等代数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代数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基础数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建设扶持学科。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进行多次修改,取得了一定效果。

2 改革思路

2.1 指导思想 适应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客观要求,满足基础教育对现代数学教师的人才需求,实现从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的转型,贯彻“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创新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

2.2 确定培养目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培养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新趋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数学教育专业特长,面向基层,适应能力强的一线优秀中学教师,同时,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各个学科领域,培养懂数学、会应用的综合型人才。

2.3 调整课程体系,突出师范特色 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应是为学生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基础数学及应用的知识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我们教给学生的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而学生能随时按自己的需求、兴趣、职业选择较容易地充实、扩展、应用这个框架。因此,对师范专业在框架中应体现师范性特点,加大师范类课程、教师教育研究型课程,以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标改革需要。

2.4 把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把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必须处理好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基础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专业知识和素质培养的关系,必须对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3 改革举措探究

3.1 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全面贯彻“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扩展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毕业生既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又可以胜任教师职业和其它工作的能力。因此,我们的培养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方向)教育实践技能教育”的三段梯度发展的“2+1+1”模式。

3.2 加强实践性、研究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设“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数学软件”、“基础教育新课标研究”等课程,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和各种综合性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向学生展示一种有别于传统数学课的推理和思维方式,同时引导学生积极研究新课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3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新课改中的作用 在教学计划中,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类课程,使学生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设计性赢得教学软件。

3.4 以教育、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原则,加强学生技能培训 根据师范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的要求,除加大教育实习环节外,还应增加社会实践、就业实践等环节,同时开设教师技能实践课程(三笔字、演讲、说课、微格教学等),加强技能训练。此外,成立各种兴趣研究小组,如数学史研究小组、数学建模研究小组、中学数学基础教改研究小组,使学生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更好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5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组织落实导师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生做学士报告,加强学生课外学术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总之,不断改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基础,如何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俊龙等.对高校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大学数学,2008.4:23-25.

[2]2009年高等学校贯彻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工作指导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篇12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类型,承担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会计专业旨在为众多的企业培养具备专业会计知识以及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建设中,应该树立起以职业分析、工作过程及行动导向为基础的教学观念,从而更好的进行专业课程规划和教学。

一、会计专业创新研究及目标

1.对专业创新的定位

高职院校开设会计专业,应该对专业培养的人才有明确目标,即为企业培养具备优秀专业技能以及能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级专门型人才。具体而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以企业会计管理岗位为对象,除了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税务处理、纳税规划、财务管理等几个必须具备的会计职业能力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

2.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定位

会计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应该考虑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方面,以改革作为主体思路,具体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化。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所需求的会计人员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建立学训循环、工学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建设专业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该参照用人单位对会计岗位人才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应该更贴进实际的需求,从而更显课程的专业性。

产学服一体化。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要树立起“生产―学习―服务”结合的理念,使之成为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突出体现社会服务的功能。

3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体目标

3.1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确定要参照职业岗位实际需求。

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是: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审计岗位,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助理以及国家机关的会计审计岗位等。而做好会计工作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审计、财务、税务、金融、法律、电算等知识。通过会计实务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是:会计核算、税务处理、纳税规划、财务管理、审计管理等相关方面的技能。

3.2 以会计工作程序为导向,针对财会工作项目,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设计教学项目。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完善中,课程目标和教学标准应该参照会计工作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内容来设计相对应的课程项目和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3 建立过程化系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的设计遵循“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指导理念,以实际的会计工作对员工能力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为基础来建设与之相对应的课程教育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在此基础上:见习工作环境的设计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会计事务所等实际的工作单位参观;课内专项会计技能实训则强调针对性,安排学生进行模拟训练,收集数据、模拟核算等实践操作;综合模拟审计实训则主要是在学习之后让学生利用会计软件对一个企业的全部会计业务进行模拟实务操作;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安排会计实习内容,并要求学生对相关实习写实践报告,总结实习所得。这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逐步递进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实践教学课程的体系化、过程化目标的实现。

3.4 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估,可以建立多元化考评体制来实现。

针对会计实际工作环境以及工作的任务内容,模拟企业背景和会计工作场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会计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方法。而教学方法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或综合或分开运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会计软件模拟实务操作等方式,灵活多变,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要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元化考评体系测评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评价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保障机制,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4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策

“321”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分为三个部分:3个学期开展理论教学,2个学期开展实践教学,1个学期让学生走上实习岗位顶岗预就业。通过具体教学分配,学训循环、校企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以及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理论和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以实务工作需求为基础,具体涉及到的知识包括有会计报表编制、会计原始凭证编制与审核、记帐凭证填制与审核、财务信息分析、财务理财分析处理、审计工作等方面。

1.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构建应该参照实际工作需求的会计岗位职业能力为标注来进行,将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实际工作需求的专业能力相结合,加大力度改革会计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体课程的设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参照会计岗位实际的要求对学生实施教学内容,而理论知识的教学可以等到学生对实际工作有了一定感性认知之后再进行;二是强化实践环节。会计类专业课程应当结合理论与实践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把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对应用型、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实施“3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结合“321”工学结合模式:会计课程体系的改革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为改革方向;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产学合作;建立以会计基础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以会计企业会计岗位能力需求设置课程结构体系,将知识、能力及素质融于学习工作过程之中。

3.实施“321”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高职会计专业职业能力的要求,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应用能力为重点建立既有学习过程中仿真实训课程,又有校外的顶岗实习活动等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依托社会上的会计项目来加强学生的会计实践技能教学,重点突出培养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

在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中,根据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应以会计专业培养的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为目标,采用“321”工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校学习期间通过专业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训教学,学习原始凭证编制与审核、记帐凭证填制与审核等基础知识;同时进行实训教学,包括会计帐簿登记与报表编制、财务信息分析与运用、审计工作基本流程、税务流程与纳税申报、金融工具理财运用等的校内模拟教学。此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需要对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教学,包括成本核算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和财务报表分析实训等;在最后一个学期,在校外进行预就业的定岗工作,包括校外实习、定岗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调查等。

二、结束语

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是对现有的会计教学方法和体系进行创新,教学中将会计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基本目标,结合“321”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理论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更多可以及时适应会计岗位需求,具备会计专业能力的合格的中、初级会计人才。(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俊. 探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怀化学院学报,2003,(6).

[2]刘艳.论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2).

篇13

[关键词]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204

随着现代社会上各个行业及领域发展越来越专业化,各个行业对于高技能人才也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在当前电商行业领域内,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及方向。在这种大形势下,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及教师应当积极培养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并且要积极通过有效措施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更好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

1高技能人才内涵

“高技能人才”是近几年在教育行业新提出的一种概念,通常情况下而言,高技能人才要具备必要专业理论基础,能够将现代化操作技术及设备掌握,在实际生产及服务过程中能够将各种高难度动作完成,并且应当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其属于高级复合型人才,同时也是社会上各个领域内急需的人才。对于高技能人才而言,其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素质,即基A素质、知识素质及能力素质。

首先,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相关基本素质。在当前社会上各个行业及领域内,高技能人才往往都从事于一线工作,就素质方面要求而言,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思想品德方面要求其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其二,要求其具备敬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应保持良好态度,要能够积极认真工作;其三,需科学合理处理相关人际关系,维持人际关系良好。

其次,高技能人才需具备一定技能素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高技能人才属于主要技术劳动者,因而必须要具备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术,这一点属于其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体现,在具备这些相关知识及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更好从事生产工作。另外,还应当具备相关辅助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能够不断学习及积累经验。

最后,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一定能力素质。对于个人能力而言,其属于个人素质及知识的一种外在体现,通过不同能力也能够体现出个人所具备的相关素质及知识,同时个人能力也是各种工作能够得以完成的基础。对于高技能人才而言,其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一般能力与专业能力,在具备这两个方面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够保更好执行相关工作,为工作更好开展提供良好保证。[1]

2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21培养高技能专业跨境电商人才

在当前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在实际教育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对高技能专业人才加强重视,积极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及专业水平,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好从事相关电商行业工作。作为专业教师,应当对高技能专业跨境电商人才所需专业知识及能力加强认识及了解,并且应当以这些专业知识培养作为目的,从而使学生专业技术及专业水平能够得以提升。

22培养复合型人才

对于当前社会上的电商行业而言,其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一个行业领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及内容,包括管理学知识、物流知识及电子商务相关知识,而对跨境电商而言,其还涉及商务英语知识及外贸知识。所以,在当前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为能够更好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必要方面就是应当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及教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除在电商运行专业知识方面进行培养之外,应当在管理知识、物流知识及商务英语与外贸英语等知识及技能方面作为入手点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提高各方面技术及能力掌握,最终可使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够真正得以实现,最终为电商行业发展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

23培养创新型人才

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上各个行业及领域内对创新人才也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对于电商行业而言更是如此。就当前电商行业发展而言,其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电商行业仍不是十分规范,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传统理念及商业模式也会影响电商行业发展,特别是在跨境电商领域内,因而积极实现行业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需要,也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所以,在当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为能够真正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使其能够适应跨境电商发展需求,必须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及教师应当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重视,使学生能够形成创新意识,并且要通过各种方式及相关途径培养其创新能力及水平,能够具有一定创造力,从而保证其今后在电商行业领域内积极拓展,从而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更好人才支持。[2][3]

3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31合理设计人才培养课程内容

在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为能够较好实现课程体系构建。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过程中,高职院校及教师应当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对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对于人才实际需求及要求充分了解,在此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从而使课程内容更加具备科学性及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培养高技能人才。另外,在实际课程设计过程中,对于理论课程比例与实践课程比例应当合理设计,使理论课程内容及实践课程内容能够实现有效结合,最终使学生理论能力及实践能力均能够得以提升,促进其更好发展。

32创新人才培养方法

在当前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法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关键内容,对于人才培养效果及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院校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对现代化教学方法进行运用,可选择探究式教学法、任务导向教学法及实践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能够得以提升,使其技能水平得以提高,最终保证其综合素质及能力提高。

33实行校企合作办学

在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校企合作办学已经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不但能够为电商行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并且对于学校教育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使学校及企业之间实现双赢。在实际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与社会上的电商企业加强沟通交流,使学生更好进行开展校内实习,同时学校也可安排学生到电商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使其能够尽早了解今后实际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自身提升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且也能够获得一定经验,对学生自身及企业发展均十分有利。[3][4]

4结论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电商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因而对于电商行业内高技能人才也就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清楚认识当前形势,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重视,积极选择科学合理培养模式对跨境电商高技能人才进行培养,同时应当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便为更好进行人才培养奠定理想的基础,促进高职院校及电商行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琼新形势下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2]朱超才“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2)

篇14

摘要:培养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服务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剖析现行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形成了学生核心能力、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课程体系;优化

一、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含义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 号),“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提出了“高端技能型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何谓高端技能型人才?笔者认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就是能够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服务生产、管理一线,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能力要求

(一)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必不可少的能力,包括:社会责任能力、政治素质能力、语言表达、公关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娴熟的专业技能

娴熟的专业技能,是指受教育者具有从事会计职业工作的熟练技术能力,它是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性质、岗位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会计来说,娴熟专业技能的形成需要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团队协作能力

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而独立生存,任何一个劳动者都需要团队的共同参与和协作来完成其工作。所以说,团队的信任、合作和默契配合等协作精神和能力是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必备的品质和能力。

(四)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也可称为拓展能力,是指在工作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是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素质水平。一般来说,会计创新能力包括税务筹划能力、投资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和创业能力等,这是提升其工作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必具备的较高层次的能力。

三、目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专业技能模块课程设置不合理

会计技能模块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是指《基础会计实验》、《财务会计实验》等会计专业实践技能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技能课程间缺乏衔接、课程内容随意性大。顶岗实习环节中,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心情浮躁等导致实习效果不佳,造成学生专业技能欠缺。

(二)缺乏社会责任教育、团队协作精神方面的课程

社会责任教育、团队协作精神是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实施团队协作的重要前提。但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课程体系中,多数没有社会责任教育课程体系,更缺乏团队协作精神方面的课程。

(三)创新能力课程设置不够

在高等职业院校,创新能力课程设置极少,只有少数学校对创新学分给出相关参考性规定,且执行不严格,使创新型培养目标难以落实。

四、高端技能型会计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

(一)核心能力课程模块的优化设计

1.社会责任能力课程模块的优化设计。社会责任是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对会计人员来说,其社会责任感集中体现在诚信为本。其课程体系分学期依次开设《会计职业道德》、《会计造假的危害及道德透视》以及《会计法》等会计法制类课程。课程授课采用“理论授课+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

2.政治素养课程模块的优化设计。会计是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信仰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此,应优化设置《原理》等政治类课程,以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政治素养。课程授课可采用专题讲座形式。

3.社交能力类课程模块的优化设计。社交能力是行为能力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为此,应依次开设:《社交礼仪》、《逻辑学》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社交礼仪能力。课程授课采用“专题讲座”方式。

4.科学素养课程模块的优化设计。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应设置:《科学发展及其社会影响》、《新科技革命前沿》、《计算机文化基础》以及常用办公软件课程。科学素养课程以专题讲座或短期培训方式讲授。

(二)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的优化设计

1.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会计专业基础课模块包括:《会计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经济应用数学》等课程,以理论授课为主。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和能力课程。

2.会计专业理论课程模块。设置会计专业理论课程,培养学生从事会计或拓展相关会计业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依次开设:《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电算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实务》等课程,在授课形式上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3.会计实践课程模块。为增强会计专业学生不同岗位的实践技能,相应设置:《基础会计实验》、《出纳实验》、《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校外顶岗实习》等课程,以培养学生娴熟的会计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团队协作能力课程模块的优化设计

目前,学生普遍缺乏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基于此,开设《团队协作》、《团队协作技巧》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该课程模块以专题讲座形式讲授。

(四)创新能力课程模块的优化设计

创新能力课程模块主要设置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与调查、会计竞赛、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创业计划等创新能力课程。

总之,在“强技能、促创新”思想指导下,坚持“必需”、“够用”和“技能”为主的教学原则,通过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对相近的学科知识进行削枝强干,优化整合,逐步形成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机结合的高端技能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2年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财、会、审一体化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山东省“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和2013年山东科技大学“群星计划项目”(立项号:qx20132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胡伟.会计应用型人才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

[2]雷振华,阳秋林.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会计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整合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