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3 09:52: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技能型人才 因材施教 培养模式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是教育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形成规律,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育中的反映。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学生的特性和知识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方略,确立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高水平、多类型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本项目的开展是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逻辑延续与深化。近年来,江海学院坚持办学以学生为本,育人以素质为本,素质以职业技能为本,并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改革和探索,这些改革措施和成果,是我们将教育教学系统改革聚焦于“因材施教”主题的深厚基础。
2、研究的主要内容。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实施因材施教方略,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能充分发挥他们才华与潜能的职业技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键是实施差异施教策略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确立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具体内容:
(1)教学目标分层次,实现人人有价值的教学;
(2)学生主体分层次,实现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3)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
(4)开展专业科技活动,鼓励优秀学生迅速成长,培养创新精神;
(5)评价分层次,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二)主要理论依据
1、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
2、现代人才观理论。传统教学过程都是同一标准,重视共性教育,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现代人本主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自律发展,注重挖掘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发挥非理性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3、我国古代的教育教学理论。孔子教学各因其材,孔子之后的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这些宝贵的传统经验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能归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三)课题研究目标。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达标。分层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分层推进的目的是求得学生的持续发展,从而使有明显差异的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与提高。逐渐实现学生个性潜质与主观志趣的科学整合、学校专业培养计划与职业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整合、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进行市场调研,明确我院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质量标准;以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按照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整合相关课程,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2、经验总结法。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系统、综合实施因材施教的整体方案---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总之,本课题研究遵循“确定重点、由点及面、层层退进、普及推广”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累较为科学的研究资料,并予以总结。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进行师资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素质。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课题研究的最关键因素。我们首先围绕课题研究进行教师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的完善,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要及时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和完善,使自己的知识素养不断提高,为课题研究打好扎实稳固的根基。二是观念的更新。课题组成员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中理论学习研讨。课题组长带领大家学习有关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相关文章,并要求各成员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进一步更新观念,加深认识。
扎扎实实的理论学习,启迪了课题组成员的思维,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为进行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课题分解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对课题进行分解与细化,要求主要课题组成员每人抓住一个子课题,力求深入透彻的研究,并定期向课题组进行汇报,做到有分有合,分层共进。具体分工为:
课题分解内容负责人
1教学目标分层次,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刘峻
2学生主体分层次,实现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奚日宁
3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刘峻
4开展专业科技活动,鼓励优秀学生迅速成长,培养创新精神朱敏红
5评价分层次,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钱胜
(三)积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加强过程管理和调控
1、围绕课题,按照研究目标,组织切实有效的研究活动。根据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我们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目标,分别开展了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交流、“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大讨论等主题研讨活动。项目负责人刘峻老师撰写了《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发表在核心期刊《高等教育理论》2007年第七期。
2、及时评价总结,积累并整理研究资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收集教学案例,研究“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并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总结。共有5篇学术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 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可以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推行来达成。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已有知识准备的差异性及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使得因材施教原则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根据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在详细剖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知识层次结构”,分为加强层、基础层和提高层,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实施分层次教学。
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教育属大众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领域一线岗位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即高级蓝领,亦即是数以万计的技术工人。
2、高职学生生源现状的客观需要。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这也必然导致高职教育生源整体文化基础水平的下降和学生差异程度的扩大。如果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锅煮”势必加大二极分化,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则“消化不良”。
3、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全面培养合格的素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应该积极回应家长的教育愿望与教育投资,提供给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服务。
(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1、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学生分为加强层、基础层和提高层三个层次,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实施分层次教学。加强层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基础层适合于一般学生,提高层适合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2、教学分层
(1)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教学大纲。分层次设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必学内容上,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差别只在于知识的深度、广度。在编写加强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编写基础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编写提高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应用技术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2)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以适应教学需要。
(3)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如对提高层学生在教学中可通过设“疑”的方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设“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不断沿着“有疑—无疑—有疑”的思维轨迹螺旋式上升。对于加强层的学生,应针对其学习成绩一般,自信心不足等共性问题,采用对重点问题精讲多练,以启发互动为主要教学方法。
3、考核分层。教育的落脚点是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建立多元化评价的激励机制。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与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评价统一起来。
在试卷命题定位上也应有所区别:加强层试卷应定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及实际应用的范围内,以基本题为主,难度系数为1;基础层试卷除覆盖加强层试卷外还应有提高题,难度系数为1.2;而提高层试卷除覆盖基础层试卷外还应有拓展题,其难度系数为1.4。
(三)结语。作为高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规格、全方位的,社会上既需要“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将客观规律的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变为工程产品等物化形态,并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线技术人才,教师要结合专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根据其不同条件、特点和需要,把握知识的难度和深度,认真研究各层次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施教策略和教学方法,以主动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
四、成果学术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一)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通过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在教育理论上深化了对“因材施教”的认识,提出了高职院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可以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推行来达成,探索了实施分层次教学进行人才培养的方法。深刻认识到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已有知识准备的差异性及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使得因材施教原则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推广应用价值。本课题从内容上看,既有理论研究,又有教改实践。从形式上看,打破了传统的“三统一”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不同层次分流培养。实践证明,对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是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该项研究为学校的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五、项目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设想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渐进过程。作为立项课题的研究,虽已达到了预期目标,囿于研究时间的限制,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和解决,本项目作为一个课题会有结题,会有阶段性成果,但作为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它不会随着课题的结题而结束,不会随着课题的完成而完结。因材施教的综合研究和系统实施是我校一项不会停歇、不会完结的事业。
围绕“因材施教研究”立项课题的研究,共有5篇学术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在对因材施教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着力因材施教的系统实施,努力做到教学研究成果三面向,即面向教学,面向学生,面向教师,促使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效果。下一步拟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作教改试点,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和全面展开。
初步设想是:
1、选择实验班级,划分学生层次群类。
2、对各类群学生进行分类研究,提出对策,进行分层次教学试点。
3、对实验班级精心研究,并与普通班级进行对比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4、将实验班级情况汇总,形成经验,进而在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分层次教学。
5、初步构建高职分层次教学理论体系。
6、通过对各届学生毕业成绩及就业及就业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对分层次教学理论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刘峻.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理论,2007.7
2.朱敏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理论,2007.9
3.刘峻.江海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中国教学与研究.2007.10
关键词:地方院校;体育课;应用型人才
在当今社会,发展才是根本,不能单单依靠一种教学模式,这样在当今的社会中是无法生存的,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研究,才能得到更高的发展。有许多院校也认识到只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才能更好地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以前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应用”,应用型人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有较强创新型实践型等高素质人才。
一、对应用型人才的认知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学术型是属于理论基础研究、发现新知识的学术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则是指进行实时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学术型比较注重理论教学,而应用型则是以实际操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
现如今体育专业在国内正蓬勃兴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专业的培养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地方院校中应用型的新型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蓬勃发展,以往的理论教学已不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许多院校也发现以往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薄弱的现象。进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开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始逐步转换教育模式。在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在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要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在后期的教学中要着重研究,这也成了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二、江苏省南通理工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的现状与发展
1.江苏省南通理工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的现状
南通理工学院体育课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实践教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更好地培养出了高质量、高素质的与当下相适应的社会人才。不过,现如今应用型的实践教学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我们不断去研究、去探索,才能改变其方式方法的不足等问题。
其中就以江苏省南通理工学院为个例来说,为了提高学院教育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学院对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高度重视。在体育课上教师也高度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方法来看,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师资队伍,并给予了学生大力的支持。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在学校方面不仅仅是在课内发生了变动,同时也结合社会实践给学生一些机会,例如,在院校建设各种体育社团,带动学生走到里面去;再或者,院校同外面的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进而提高整体的体育教学水平。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而为社会发展起到一个助推器的作用。
不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对教学只有粗浅的了解。还有实习的基地比较少,像社区、企业、体育行政机构等,这些方面涉及的比较少,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的质量也有所下降。而且,现如今也缺乏相关的规定和政策,这些不完善之处也同时制约着培养应用型人才。对于一个普通院校来说,经费不足也是重中之重,这也是导致应用型人才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对此做了深刻的研究,以便进一步解决这些存在的不足。
2.江苏省南通理工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的发展
根据现行的情况和现如今社会发展的经济状况来看,需要广纳新意,积极听取师生、居民、企业等人的建议,进而为下一步完善体育课教学设计指明方向。时时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学的兴趣。此外,要及时开展评价体系,使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能准确判断。同时,院校也要加强与地方社会的合作,及时与各种体育活动保持良好的联系,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方便。目前,国家也需要大量的体育型人才,在这个大前提下,学生要积极投入到社会、社区中,让教学与社会相结合。同时,针对这项学术,进行专门的课题研究,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管天球.地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Z3).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c)-0088-02
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应当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结合体育表演的特点以及人才需求确定的,因此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应当涉及到人才的类型、发展方向以及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等内容,以此为依据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设计,为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教学奠定基础,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设置的意义
(1)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设置,为我国体育表演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体育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体育产业相关的职业和产业也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形势,这为我国体育表演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机遇。然而,从当前我国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果来看,尚不能满足体育表演事业的发展需要,所以很多体育院校都对自身的课程结构做出了调整,并且纷纷设置体育表演专业,这对于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体育院校设置体育表演专业,可以促进体育院校课程教学实践效率的提升。体育院校的基本目标在于为培养具有较强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体育人才,与此同时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传统的体育院校中关于体育表演的课程学习,往往存在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体育表演人才的培养效率,而体育教育与体育健康、体育表演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通过体育表演专业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身体素质与艺术素养的全面培养,同时将体育文化渗透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运动技能,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表演专业可以有效地增强体育院校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体育院校的持续发展。在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院校也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扩大办学规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为体育院校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
2.1人才类型的设定
人才类型的设定是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基础,只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时展特征的人才类型,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本科院校在人才类型方面具有综合型、高素质等共通性,而体育院校的本科专业人才设置,还应当考虑到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设置情况,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由于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位需要从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课程结构方面着手,尊重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2人才培养方向的确定
培养方向的确定,指的是根据未来人才将要从事的职业类别或者行业特征,明确专业课程的发展方向,而准确的人才培养方向也是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通过当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来看,大多定位在从事体育表演编导、教学等相关职业的发展方面,也有体育院校将体育表演人才的培养方向确定为从事体育表演和艺术表演的人才方向。而无论是从事技能培养还是教学方向的培养,都要以突显体育表演的专业特点为基础。对于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的设定,难免与体育专业以及艺术表演专业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现象,而为了使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明确,体育院校应当着重加强自身体育表演专业的办学特色的建设,增强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人才的综合竞争力。
2.3人才素质、知识以及能力结构的分析
人才的素质、知识以及能力结构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只有经过细化诠释,才能增强其针对性与可行性。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具备体育与艺术表演综合技能的人才,是体育院校体育表演的发展需求,所以在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培养方面,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才的素养体现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制定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为专业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在知识结构的培养方面,体育表演艺术的基础理论应当作为专业知识的基础课程,从人才类型和培养方向的实际定位出发,结合体育院校实际的教学情况,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最后,在人才能力结构方面也要注重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包括表演、管理、训练、创作等多项专业能力培养,从整体上增强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
3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发展路径
3.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促进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在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力量配置等方面提供足够的保障。学生是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的设置是为了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院校体育表现专业需要对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
3.2加强学科专业化建设
对于体育表演专业来说,学科的专业化程度对人才的培养成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为了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密切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并且加强学科专业化建设,提高专业科研能力。对此,需要增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要保证专业知识的多元化发展,注重体育表演与其他专业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播,丰富体育表演专业的知识体系,促进其全面发展。
3.3积极介入和服务社会生活
体育表演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也需要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积极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才能实现体育表演实践能力的增强。将教育活动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可以为体育表演专业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对体育表演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层次的认知;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从社会实践中吸取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缩短学生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时间,有利于增强人才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就业率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关系到高校专业发展战略实施进程的重要因素,而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专业教学特点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人才的类型、培养方向以及应当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等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体育表演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并且通过有效的途径,发挥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作用,促进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廷立,刘晓宇,魏旭波,等.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艺术实践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77-81.
[2]郭希,谢军,屈红林,等.我校开设体育表演本科专业的可行性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9(1):148-151.
[3]李敏,张大超.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表演基础元素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49-50.
[4]朱建伟,陈玲.体育表演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5):85-86.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06-02
一、人才培养目标
1. 人才培养目标的概念与特点
高等教育是培养满足一定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因此,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统一要求,即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还必须充分体现大学自身的特色。而培养目标的特性,则跟大学自身办学历史、专业、传统息息相关。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大学的要求以及这些大学对自身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具有多样性。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也逐渐呈多样性发展趋势。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如文科学院和理工学院的培养目标不同;不同层次的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如本科类院校与高职专科类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等等。即便是相同类型与层次的院校,也会因地域的不同,导致其培养目标不一样。二是具有可预测性。目标与想要达到的标准有关,具有可测量性。可以对培养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分析此目标是否可实现,实现几率的大小,从而进行预测。三是具有稳定性。人才培养目标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为它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学校是根据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旦目标制定完成,便会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四是具有动态性。人才培养目标不是永远不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时刻更新或调整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新的需求。如果学校不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可能会导致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2. 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它体现了教育思想和社会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有如下几点。一是定向作用。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着不同的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没有了培养目标,教育活动可能会没有方向。二是调控作用。培养目标对高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培养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只有坚持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使高校大学生按预期的目标发展。三是评价作用。人才培养质量是否高,主要是看目标是否适合并能否实现。衡量教育实施效果和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依据,就是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四是激励作用。一旦目标确定,人就会向着目标前进,可使人拥有更多勇气和力量。一旦大家都认同了同一个培养目标,他们就会自觉接受它的挑战,并共同向其靠近。
3.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依据
(1)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教育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不一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与不一样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教育价值观。只有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才能充分实现教育的价值。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人类发展道路上的一盏指路灯,是高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遵循的理论基础。
(2)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现实依据。一是根据大学生发展的需求。大学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对象,培养目标主要是依据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有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才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制定与实现。但是,当今有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大学生的需求。很多大学生表示,高校在很多时候制定的发展战略与大学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希望高校能够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联系,多听取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是社会活动之一,因此,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符合。教育体制和发展方向受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与规格受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校园文化经常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在这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需求一致。三是根据知识发展的需求。知识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大学的发展程度,大学通过传播、阐释等方式来进行教育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果知识的发展受阻,那么大学知识的发展也将被限制,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会受到阻碍。
二、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最主要的依据。课程体系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
1. 课程体系的概念与特点
课程体系,是在一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依据相关学科知识和实践环节,按一定比例和逻辑关系选择并加以组织的包含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简而言之,课程体系是研究如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如何将不同内容、形式、形态的课程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它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是整体性特点。多门学科、课程之间相互搭配与融合,实现整体功能的优化升级,是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的体现。想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必须经过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以及实施与评价课程几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二是多样性特点。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而且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个性,课程体系如果一成不变没有多样性,就无法满足社会与个人的多样化需求。三是开放性特点。课程体系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并不断充实、更新升级。四是稳定性。课程体系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才能使培养的人才在竞争中具有优势,但是,通常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都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所以,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可以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适当调整课程体系以满足市场多变的需要,但绝不能将其全盘否定,否则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 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它集中反映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能够把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具体的教育实践。二是传递、选择文化。随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逐渐分离,课程体系便成为学校传递与选择文化的重要媒介。它虽然只是选择与传递文化众多手段中的一种,但它却是保证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三是培育人才。课程体系通过将不同的课程进行科学的排列组合,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各种课程之中。可以说,建立课程体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
3. 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课程体系是各门学科及要素相互搭配和融合以达到整体最优化的结果,而不是各类课程简单相加的结果。因此,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如下。一是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素质。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有人文精神,还要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只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二是将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培养相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数行业的工作都要求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单靠个人就可以成功的行业越来越少。要想做好一个团队的管理者,仅仅靠纯技术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管理意识,具备管理能力,重视专业知识与管理能力的结合,是培养人才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远比知道事物自身的各种关系更有意义。课程体系除了要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根据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培养大学生基本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四是将基础和前沿相结合。课程体系只有拥有雄厚的基础,才能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课程体系也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一些新兴的学科也不断出现,课程体系要想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反映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
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都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要想让它们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互相配合,发挥作用,就必须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1.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具有指导作用,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标准以及人才的能力、素质高低,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它来开展的。每一个培养目标都有为其量身定做的课程体系,能够最大限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所以,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课程体系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和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培养目标大体一样,导致课程体系基本趋同,培养的人才缺乏多样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具有不同的类型,课程体系也需要有所不同。
2.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和保证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又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具体反映了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标准、质量好坏和水平的高低。要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构建与其相匹配的课程体系,而脱离课程体系,所有的教育思想和宗旨都难以落实,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都难以实现。当今时代,有些本科院校构建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比如,有些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却按照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有些院校提出要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但课程体系依然单一,片面化。因此,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然需要构建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否则人才培养目标只是一句口号而已,很难得到实现。
四、结束语
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培养目标仅仅是一个目标而已,它必须以课程体系为中介和手段,而课程体系的建构又必须以培养目标为前提。如果只是一味去确立培养目标,而不重视课程体系的构建,很容易使得培养目标难以落实;如果只强调课程体系,而不注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的指导作用,也容易使得构建出来的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不相符。所以,只有将二者进行科学的结合,才可能使二者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
[2]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杨有振,王书华,卫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3(13).
[4]傅维利,刘伟.培养目标、教育要素与教育成本[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
[5]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03).
关键词: 海事法律 本科人才 培养体系
根据商务部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目前,我国多个城市正在积极建设航运中心,如:上海计划于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大连在加紧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在航运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其所衍生的如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关系的协调,海运服务贸易的开展,船舶碰撞和海难救助等海事纠纷的处理等,这些问题专业性极强,需要综合具备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和海事海商法律三门学科背景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才才能胜任。因此,改善海事服务业的软实力十分迫切。
一、海事法律本科人才的培养分布
目前国内本科阶段开设海商法专业的院校主要是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三所高校。大连海事大学的海商法专业历史悠久,现有国际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①。
从招生规模来看,近5年,上海海事大学每年招收海商法专业新生150人左右,大连海事招收200人左右,而集美大学从2005年起开设海商法专业,招收海商法本科学生,规模为100人左右。2011年第三届的海商法学生业已毕业。同时宁波大学海运学院也开设海商法课程,但只是单一课程,没有海商法这一系别。
目前,我国高校中在硕士阶段开设海商法研究方向的国内高校除了我校和大连海事大学外,还有北京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等,但这些高校本科阶段未设有海商法专业。
现有市场上主要的海事发人才来源还在于本科阶段的培养。对本科海事法律人才的需求空间很大,这也正是我以本科海事法律人才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原因所在。以上海海事法学法律本科人才培养为例。
二、海事法律本科的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分析
(一)知识结构
海事法律本科的人才培养本科人才培养以学校教育为主兼以其他途径。在学校课程中,与培养人才的能力目标相符合,体现为四大方面。
1.注重法学基本功底和能力,主要包括法学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课程有《法理学》、《宪法》、《民法》系列课程,诉讼法系列课程,刑法系列课程等。
2.海商海事法律课程,班轮运输实务与法规、租船运输实务与法规、海上保险法、海事法等。
3.航运业务课程,如《海上运输概论》、集装箱多式联运、海运地理等。
从知识结构分析,海商法专业的课程设置囊括了法学基础类课程和我校国际航运管理的专业必修课程。
(二)能力结构
对于海事海商法专业的学生来讲,要求学生具备:(1)获取知识的能力,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本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2)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和航运实务与法规常识的基础上,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3)社交能力,即需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谈判技巧、学习精神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本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4)创新能力(精神):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我以上海海事大学2011届海商法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截至2011年6月底,我校海商法专业总计毕业生159人,其中35人考上了研究生;37名学生选择出国深造,多数选择航运名校,专业也以海商法为主,其余87人均顺利就业,其中7人就业于公务员系统,分别分布在政法部门、海事局、海关等单位,其他80人全部就业于企业,其中航运企业占90%以上,其他10%也是与航运相关的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等。
可见,海事法律本科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大。航运相关企业仍然是当前本科海商法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保险、航运经济市场的法律人才需求很大,但我校法学本科毕业生在此领域就业的人不多。此外,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海商法硕士学位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20%以上,这体现了现有海商法本科教育过程中由于客观上学科和学时的不足而导致继续深造的必要性。
三、海事法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总和。我根据海事法律人才的培养特点,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
(一)教学机制的完善
1.推动海商法教材的配套性和多样性发展
要结合教材的编写方案,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论证。在做好海商法基本教材建设的基础上,涉猎更广泛的领域,编写更多的辅助教材和参考教材,通过指导用书、习题集等培养全面能力。同时,加强与文字教材相配套的音像教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的建设,加速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重视文化素质课程
从人才知识结构上看,宽厚的文化素养是法律人才在专业上深化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法律院系已开设一些文化素质课,但多为校公共选修课,未将其纳入法律人才专业知识构建的体系上进行设计。因此,我主张重视文化素质课程的建设,切实为海事法律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高校可以酌情开设国际服务与礼仪、航运历史等课程。
3.开设讲坛讲座
由于学时限制,应有意识地补充一些专家讲座,如《海商法的精神》、《提单法律制度精简》、《保险问题研究》等一系列法律前沿问题。以这种形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思维深度,补充指定计划教学内容。
4.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目前授课方式的基本形式有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有问题课后问的“单向式”和师生提前准备课堂内容,授课时老师先台上演讲,然后学生台下提问,相互讨论的“互动式”。实践中,主张教学方法应打破严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热情,既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外机制的完善
1.制度保证
学院制定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相关规定,从制度上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同时鼓励教师进行引导,对优秀的指导教师予以奖励。通过制度来激励学生和教师参与科研活动。
2.加强能力培养
由于能力的欠缺,学生难以尽快适应法律职业,引发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质疑。这一问题长期困扰法学界。北大、清华等七所法律院校开设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建议分别设置《模拟法庭》、《模拟航海》、《航海实习》、《社会实习》等一系列的实践课程。根据教学计划,本学科社会上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安排模拟的法庭演习和讲解。既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又有教师的引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开辟多元化的鼓励学生走向社会
现有的定期实践平台建构在校内资源之上,如航海模拟器、模拟法庭等。同时应不断开辟社会资源,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如航海实习船舶、实习基地、法官助手等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学生到航运企业、外贸运输企业、港务部门、物流企业、保险公司等关联单位去实习,亲自面对CASE的调查、处理、撰写报告等相关工作,以达到在实践中产生问题意识,培养职业敏感,锻炼操作能力的目的。
4.建立人才培养的信息反馈和评价体系
将人才培养的平台延伸到校内研究开发基地或校园以外,应用“产学研结合”培养途径。法学院与法院、检察院等用人单位组成教育联合体,争取他们参与办学全过程,对学院办学方向、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分配等重要问题进行指导;了解用人单位新需求,共同创造条件,培养急需人才。以上措施充分体现了产学之间的互利,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5.重视辅导员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教学方式外,针对法律本科生的学生工作存在多种模式,辅导员制度并且结合班导师工作,这些方式直接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最受学生关注和重视,其重要性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本科生对辅导员的工作普遍具有较高的评价,而且认为辅导员应该拓展工作职能,在本科生学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且认为,辅导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正在发挥作用。
四、结论
海事法律本科人才处于青年期,他们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海事法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为结合教学机制的完善及外部教学外机制的完善,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教学机制的一体性,同时注重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可行性,建立教学机制和教学外的相关的多元机制。
注释:
①.
参考文献:
[1]司玉琢.海商法详论[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