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范文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1-13 09:52: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历史文化的感悟,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

篇1

【关键词】赣剧,传承,发展,口述史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18-03

一、赣剧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交流的增多,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方面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全面性发展,另一方面,对中国现在的本土文化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冲击。传统艺术文化之一的戏剧正因此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全球化高速发展、科技的高速发展与随之而来的电视剧,电影和网络的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影视业,观赏性较为直接的艺术形式,而很少有人会去选择戏曲等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观赏,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古老的戏曲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使得越来越多像赣剧这样的传统文化形式逐渐被边缘化。赣剧受到的影响也离不开大环境,如果不是国家扶持,生存都日益艰难,更谈不上传承与发展。赣剧目前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少,受关注程度也越来越少,而且观众大部分是老年人,好像无关于年轻人的事。年轻人从小接触的大部分都是电影、电视、网络,接触过赣剧等传统戏曲形式的微乎其微。观众少的艺术形式的生存空间当然就很小,所以当下戏曲文化市场的萎缩,缺少观众已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更要加强对于赣剧的研究和宣传,加强对于赣剧的保护,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找到一条适合赣剧发展的良好道路,使之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口述史在赣剧研究中的突出优势

口述史是一个舶来品,它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而是产生于西方史学界。早期西方史学界较为重视“史料”,所以在早期的史学发展中,“史料学”基于重要的位置。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录音录像技术的产生,由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来对历史进行口述,并且由学者录音、录像、整理、归档进而研究成为了可能。所以史学界也开始由只重视史料,发展到也重视历史亲历者的口述史。而口述史的概念也并非是统一和一成不变的,笔者较为赞同美国历史学家唐纳德对于“口述史”这个概念及方法的界定,他认为口述史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口传记忆”与“个人观点”。也就是说口述史不仅仅是大而全地记载历史亲历者对于那段历史的记忆,还要有个人对于那段记忆的观点。每个人的生长背景、生活经历、政治立场等的不同,使得每个人看待事物和问题的角度千差万别。口述历史就是要避免宏大叙事的历史,需要细节的、个人的历史,所以我们在做口述史时,还需要特别关注口述者对于那段历史的看法以及基于此种看法背后的东西,这也就是唐纳德所说的我们在做口述史时不仅仅要记录保存“口传记忆”,还要注重发掘“个人观点”。

然而,传统史学虽然重视史料,但也不仅仅是只用史料,它也用到一些口述材料。例如我国就有使用口述史料的传统,最为著名的如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就大量使用了口述史料。那么现代的作为一门学科或者作为种方法的口述史和以前的口述史料有何区别呢?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作为一门学科的口述史时伴随着科技的发达、录音录像技术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现代的口述史是以录像、录音的方式出现的。而且作为一门学科和一种视角的口述史,搜集史料不是它的仅有目的。利用系统的方法、理论对口述史料进行详细研究,并提供一种“自下而上”的全新视角才是正解。在口述史作用于赣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上也是如此,我们不仅仅要把其看做一种史料,更要将其当做一门学科、一种方法、一类视角。

由此可见,口述史作用于赣剧研究是必要的,它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赣剧的视角,而且为研究赣剧提出的新的理论和方法。口述史在赣剧研究中的突出优势亦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凸显:

(一)“视角”的更新

上世纪80年代的“集成”是政府主导下的中国近现代最大规模的一次民间音乐调查与搜集整理工作。涉及者众,包括:音乐学家、戏曲学家、高校教研人员、各地文化局文化馆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等约十万人,历时近30年。此项工程的资料和研究价值毋需质疑,但缺憾也不能回避。这次的集成工作虽然有大量的记谱,但在有些方面却因为观念的原因、时代的局限而有重大的缺漏,如对于表演者、奏乐者等的介绍、他们对音乐、戏曲的看法、他们的背景、师承、收入等等,信息缺漏十分严重。此外,由于传统史学观念过于强势,当时的史料记录大部分为文字史料,而当时的录音带主要是为了记谱或给音乐创作者提供素材,没有得到重视加以妥善保存,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等地的相关资料,大多也只是文字史料,声像史料奇缺。而仅有的一些录音也是以歌曲、戏曲的演唱为主,对于表演者、传承者却没有进行口述史的录音录像活动,从而导致这些史料的单一性。口述史不仅仅是对地方音乐、戏曲的浅描,而是关注历史当中的个体,从宏大的视角转为微观的视角,从上层的视角转为草根的视角。这是口述史作用于赣剧研究的首要贡献。

(二)“立体”的史料

传统的文字史料主要是以文字、文本为手段来进行储存,而口述史的史料存储形式和呈现形式都不同于传统的文本形式,它是“有声”、“有像”的,是“立体”的。赣剧研究如果借用了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则其史料就不会仅仅是文字储存或乐谱的储存,而可以是口述史的有声有像的“立体”储存,这相比于前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史料优势。特别是对于赣剧这种以声像的形式来进行表达的艺术,这种优势体现得更为明显。首先得到体现的是口述者访谈内容的“立体性”。赣剧音乐史料搜集工作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着文本资料的不确切性,这种不确切性体现在赣剧音乐研究者搜集整理的文字资料内容中研究者与口述者观点的随意删增或交叉,进而引起后续工作的麻烦。而现代口述史对口述者进行录像和录音的方式则使上述的麻烦和误解得以避免。它可以和文字史料相互证实、证伪、相互补充,使得研究的随意性减少,确切性增多。继而口述史这种“立体”的史料的价值还体现在赣剧音乐的特殊性上。赣剧无论是唱腔、伴奏、演员表演无一不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综合的艺术。我们传统的记谱方式只能记载音乐的曲谱,而表演、舞台等内容却很难用文字描述清楚。即使是得到了记载的乐谱,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用的记谱方式是西方的五线谱或者简谱,这种发端与十二平均律体系的记谱方式与我国的传统音乐并不是一种音乐语言,所以很多赣剧等中国传统音乐所要体现的内容这些记谱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仅仅依靠记谱这种传统的方式是无法有效地记录、保护、传承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寻求和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通过录像、录音等方式,将赣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地进行记录,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后续的保护、传承、发展和研究。

(三)“有序”的存档

中国很早就已经有通过访谈、口述来搜集资料的传统,建国以后,更是由政府主导了大小规模不等的多次对于史料的挖掘、整理、抢救工作。而具体到戏曲、音乐的领域,古代诗经就是明证,而现代也有“集成”这种大规模的搜集整理行动。但是行动归行动,成效如何还需讨论。录音录像技术的局限、西方记谱法的局限、治史观念的局限、资料管理的混乱等诸多原因都使得效果不是那样地尽如人意。所以我们在利用口述史的方法研究和保护赣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要注意口述史料的保存工作是否具有有序性。也就是说在记录、整理、归档、保存这些珍贵的口述史料时,要参考国内外相对成熟的口述史机构的做法,对口述史料进行无遗漏、有效地整理和保护。

三、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作用

从民间艺人的口述史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关于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年轻人对于赣剧的喜爱,从而继承发扬赣剧,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作用的具体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叙述者与传统文化主体的同一性

口述史涉及的范围很广,强调的东西也很多,在口述史的讲述中,尤为注重视觉、听觉等的影响,根据历史记忆记录更多的关于赣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音,唤起对于民间艺术传统的记忆,找到更多更好的继承者,这样不才能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戏曲口述史的在场性与规范性

在访谈过程中,必须要有规范的访谈方式,被采访者必须以实际的赣剧文化为内容,保证访谈内容的绝对性,在口述访谈过程,也必须做到规范,不做假,还要求访谈者能够与被访问者创造更加融合的气氛环境,这样有利于保证访谈者的被访谈内容的公平性,采访者利用录音,记笔记的方式,将口述的内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传承与继承。

四、赣剧“口述史”的价值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口述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方面具有诸多的优势。那么,赣剧“口述史”的研究具有什么价值呢?赣剧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剧种,它其中就包含了历史悠久当时曾与昆腔齐名的弋阳腔。而弋阳腔的流传过程,是否还存在于世则一直存在着争议。通过赣剧口述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保留很多现在的老艺人如潘凤霞、祝月仙、邹莉莉等的详实口述访谈记录。她们的老师大都是清代光绪年间的弋阳腔老艺人,通过这些老艺人的教学,潘凤霞等人掌握了大量弋阳腔的曲牌而后对于赣剧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口述史内容可以说是研究赣剧、研究弋阳腔的重要史料,它对于之前赣剧、弋阳腔的研究不但可以起到一个证实的作用,也可以起到一个证伪的作用,甚至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新的研究和保护视角。

口述史在赣剧中的运用,是我们研究赣剧等戏曲的观念上的更新,它使得我们有更为清晰的一条记录历史的线索,而且不同的口述人的不同口述史,也使得我们对于同一段历史的研究可以从更多的角度进行关照。

五、新时代背景下赣剧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在世界舞台上,与新兴的文化对比,传统文化处于劣势,处于不利地位,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不断地将传统文化进行规划,形式转换,将琐碎的素材进行整理,进行细化,然后整理出来,进行一定的创新研究,当然要想真正的独立于世界舞台上,就必须以原有的素材结构作为母体,然后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改良,赣剧作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一,具有更多的艺术美,但是与传统的题材一样,要想取得更加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利己之长,避其之短,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塑造更加成功的戏剧派风,这样才能让后世年轻人更好的继承与传播赣剧。

六、结论

随着世界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对于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应该更加良好地继承与传播,利用新的治史方法“口述史”来研究和保护赣剧,不失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于赣剧进行一系列的创新与改编也同样重要,只有与新兴文化更好地融合,赣剧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文化之新,在于创新;文化之深,在于更新。传承与发扬赣剧,是当下年轻人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民族的即世界的,无论何人,都应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章军杰.多元文化格局下婺剧传承与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金玉焕.新版河南曲剧《寇准背靴》主要唱腔曲牌的发展变化特点探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5.

[3]李映月.新媒体时代下戏曲艺术的传播与推广[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4]王超颖.山西雁北耍孩儿传承人调查与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5.

[5]于欣.四川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6]岳庆平.关于口述史的五个问题[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05):81-93+157-158.

[7]宋文文.基于案例分析的中学历史口述史教学探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8]赵书峰.口述文本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4,(03):32-38.

[9]冯晓华.对于口述史的理解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1):127-130.

[10]赖晓兰.试论口述史成果在博物馆中的运用――以马王堆汉墓口述史为例[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3,(00):660-671.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艺术特点

上个纪末,中国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追求经济利益几乎成了社会的主流,在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文化似乎在逐渐被荒芜。对文化潜存的爱与需求,使得社会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依靠,余秋雨的散文就在此时适时而出,成为社会的“心灵鸡汤”,余秋雨的散文不仅风靡国内,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广大华人读者所喜爱。

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一直都在苦苦的追索、思考与反问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文明,也有过一百多年被屈辱与侵略的经历,这些都构成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历史沉淀。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支撑,传统的文化是孕育现代人文精神的摇篮。过多的利益追求,使社会躁动不安,文化的荒芜使得人们的心无处可安。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余秋雨痛心于当今学子对于民族历史知识的欠缺与对传统人文文化的欠缺。同时,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学术功底的学者,一种使命感又使得他开始思索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关系,于是,他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文化“反刍”,用一种自由的随笔把沉重的历史做了一番新的阐释。

余秋雨的散文涉及到诸多的重大历史话题,也涉及到时展中的种种问题,更涉及到历史文化与当前文化冲突的种种现象,其涉及面之广,探索度之深,在我国当代散文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历史景观为题,他试图通过对文化的“反刍”来与历史对话,探索这些历史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求得与历史共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为探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点,他开始了《文化苦旅》,西探甘肃敦煌,访遍大江南北,甚至奔波海外,以一腔热血、满怀深情,试图将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融汇到那一管笔端,他把沉重的历史反思与秀丽的自然山水融合;将沉重的历史话题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更确切的说,他在表达的是自己的生命情感。如在《道士塔》中,面对着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洗劫一空,民族瑰宝遭到毁灭性破坏,他心痛欲绝:“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这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面对着麻木的道士,余秋雨在“哀其不幸”的同时,又“怒其不争”。在《千年庭院》中,他在阐释当今中国教育现象时,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个教师的无奈心境。在他的文章中,无一不表现出一种对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景观深刻反思后的精神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期盼。

二、生命感悟与理性思考的交融

余秋雨的散文,有其独到的目光与写作手法,这与他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深切的文化使命感有非常大的关系。他的散文,已经不仅仅是文学范畴中的散文,无论是《千年一叹》中对四大文明发源地的探索,还是在《行者无疆》中感叹于“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余秋雨所思考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之所以得以一脉延续、中国的文化发展又将何去何从等问题。在这两部散文中,他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悟,而在感慨之余,又不缺理性的思考。

他在深入到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探访,他已经摆脱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坐在书斋里做学问的局限,而是真确的去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生命的挑战,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突破,也是在文化探索中的一种升华。在数月间,他经历了多数知识分子所没能体验的各种心智与体力上的考验,也由此生发出别人所无法感受到的生命感悟。更为可贵的是,他没有局限于传统文人的矫情抒发,而是进一步在精神上升华,将对生命的思索凝聚成一种理性的思考。他在思索、在追问,人类的文明为什么会衰落?是否能够重获新生?欧洲文明为何发达?中华文明如何才能强盛?我们的文明发展需要做些什么?应该说,余秋雨的散文不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同时这个声音也正好唤醒了社会对文化与文明的思考,从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此他的散文才如此受欢迎。

在中国时代大转型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中国人都处在一种失衡的状态中,多数人在追求经济发展与获取金钱的同时,也失去了对自身的认知,因此只有依靠金钱来确定自己的价值,用财富来定位自己的人生,文化之于他们来说犹如荒漠里的甘泉,求之不易,于是他们身处于社会之中而无法获得身心的平衡。余秋雨的散文,给予这些饥渴的心灵最好的甘泉,可以说正好填补了当今社会的部分文化空缺心理,满足社会上的情感追求,引发生命感悟的共鸣,同时又引导社会理性思考文化、人文、文明等问题。

三、题材“形散”而“神”不散

余秋里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从人文历史到地理文化,他的笔下时而万马奔腾、纵横驰骋;时而如山涧溪流,清澈而婉转;时而又宛如大海,表面上看似波澜不动而蕴含着滚滚的激情。他的散文说理畅达、理性平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位文人的人文情怀,而没有偏激思想。无论是叙事还是联想,他的思维似乎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显得那么游刃有余,然而其情感表达中,更多的是理胜于辞的气势。无论是在历史中低徊,还是在历史中感伤,他都能通过对题材的裁剪与缝合,最终凝成散文的凝聚力,表现出主题的中心思想。余秋雨的散文,很多看似随意的叙事、写景,或是随性的议论与评议,事实上所有的文字都紧扣着中心主题,而说理、抒情,看似杂却不乱,看似散而最终归一,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四、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大都语言雅致,在抒情中叙述着历史的故事,在叙述中感悟着生命的哲理;在优美的文字中表达对生命的体验,在练达的语句中感悟人生哲理。他的散文既有诗的美感,又有论文的严谨。在深入浅出中对世事进行论述,在如诗般的语言中阐述事理,文章自然而优美,读起来非常亲切,这也应该是余秋雨散文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栾梅健.余秋雨对当代散文文体的拓展及其局限[J]. 文艺争鸣. 2007(12).

篇3

二、活动对象及课时: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第三小学五年级全体师生

课时:上午四节课

三、背景分析:

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原馆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孔庙。作为北京市“十五”期间重点文化建设工程,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于1999年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2001年经国家发改委报国务院批准实施,2001年12月正式奠基兴建。

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5年12月开始试运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基本陈列有《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是首都博物馆展陈的核心,表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及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成为创建国内一流博物馆的品牌陈列。

精品陈列有精品陈列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教艺术精品展》、《书房珍玩精品展》。这七个馆藏精品展览和《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是对北京文化展现的补充和深化。

四、活动目标:

通过带领学生参观首都博物馆对学生进行生动深刻的爱国注意教育以及树立优良品质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感悟生在首都,长在首都,认识首都,了解首都,热爱首都,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情感,以活动促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五、涉及方法:

参观法

六、活动准备:

1、实地了解首都博物馆位置、场馆情况。与场馆负责人联系。安排好参观路线以及导游工作。安排好参观所用车辆以及带队老师情况。

2、参观安全工作:参与外出参观活动,下发“参观首都博物馆活动通知”,让家长了解此次参观活动的目的和安排,并经家长同意方可带学生外出。由学校和教师统一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参观途中的安全。参与带队教师认真负责。对学生进行乘车安全、场馆参观纪律等一系列的安全教育。

3、针对此次活动布置活动任务:感言、小报、绘画、摄影作品(学生任选其一完成)

七、活动过程:

1、早晨七点到校,各班带队教师对学生进行活动前再教育,乘车出发。

2、各班学生在带队教师和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地参观首都博物馆。

3、参观结束后组织学生上厕所同时清点人数。

4、组织全体学生在首都博物馆门前合影留念。

5、坐车返回。

八、预期效果:

1、在整个参观活动中学生的文明礼貌、遵守几率、集体荣誉感得到充分体现。

2、学生了解首都的人文风貌、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

篇4

关键词:体验经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西安

截止2007年底,国务院确定公布了三批及11座增补城市,共11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极强的吸引力在众多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它不仅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城市,同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承载物。它在不断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要的同时还要肩负历史文物保护的重任。从某种角度看,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是城市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复合体,它们彼此互为依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然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消费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势必映射到旅游活动中,它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之间是否存在不和谐因子,如何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进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体验经济与旅游

1998年,美国学者B.JosephPineⅡ和JamesH.Gilm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欢迎进入体验经济(WelcometotheExperienceEconomy)”一文。首次提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从而为个体消费者营造一种难忘的经历。两位学者从“顾客的参与程度”和“与环境的关系”两个层面将体验划分为以下四个组成要素:教育、娱乐、审美和逃避[2]。〖JP+1〗体验经济在服务经济的基础上产生,而又完全不同于服务经济,其实质是强调“顾客参与”和“顾客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顾客的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都将成为“体验”的重要环节,顾客在体验的同时又参与营造了体验的氛围;顾客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吸收(absorption)”还是“沉浸(immersion)”都极大地体现了消费者的主体性和与消费环境的互动性。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消费方式将逐渐占据体验经济时代消费活动的主体。

旅游作为体验经济的一种典型代表,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具有一些新特征:首先,从消费结构看,旅游者更多地关注精神享受和情感需要;其次,从消费内容看,旅游者从习惯于标准化产品和一般化服务向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转变;第三,从消费价值看,旅游者由消费“结果”转变为消费“过程”。不再是只关注产品本身,而是关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的感觉和体验;第四,从旅游产品形式看,旅游者更青睐于互动参与式双向沟通型产品。最后,从心智模式看,旅游者由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转向对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3]。

二、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不和谐因素

(一)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然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中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表现突出、由来已久又似乎很难调和。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当然相互促进的一面更好协调也更易理解;而在实践当中,旅游开发者则更多地强调其经济特征,强调文物旅游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即使旅游开发者能够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但因其视角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正如旅游界众所周知的“水洗三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很多争议,的确令人深思。

(二)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

历史文化名城以文物为主体的旅游资源禀赋就决定了其自身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这些城市的旅游资源往往是总量丰富、文物价值高、知识含量高,专业特色浓厚,通俗性较差,参与性较低,或者说静态资源多动态体验少。而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本质是追求审美和愉悦,通过旅游的过程去体验差异和新奇。而且不同于其它城市旅游,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相对而言要求旅游者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较强的感悟能力,具备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素质。然而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又要通过旅游媒介(包括旅游中间商、导游服务、目的地居民等)去弥合。旅游媒介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质量,动态体验环节的不足又与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特征相抵触。

(三)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

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它的旅游产品形式。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产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博物馆类、陵墓类、名人故居、节事类(庆典事件、仿古模拟)、古代建筑、宗教类(宗教建筑、礼仪庆典)等。这种产品形式强调文化性、历史性和知识性。游客体验的本质为“过程消费”而非“结果消费”,体验的核心精神表现为以互动参与式取代单项沟通式。某种程度而言,游客也是“生产者”而非单纯“消费者”。体验经济时代,游客趋向于追求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和自身的“沉浸”和愉悦,这种不和谐关系如图1所示。

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理论依据

(一)系统论原理

所谓的系统论是指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理论,也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将系统定义为:由若干个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4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系统往往是一个多极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一个大系统一般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又可分为多个亚子系统,而亚子系统可以再分。现代系统论的出发点在于运用科学方法寻求系统的最优化,使整个系统的功能大于各子系统的功能总和[4]。

(二)体验经济理论

体验经济及其内涵前面已经有所阐释,此处不再赘述。目前国内有关体验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特种旅游开发、景区管理模式创新、旅游产品设计等领域[5-7]。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和谐理论

和谐理论的核心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自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了旅游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并提出了实现和谐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8]。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影响力大等特点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动力产业之一。和谐理论指导下的旅游发展强调“人地和谐”,即旅游者和目的地之间的和谐;“人态和谐”,即旅游者之间、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的和谐;“人企和谐”,则指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利益共赢。和谐理论应用于旅游发展的实践,可以归纳为和谐的发展目标、和谐的经营理念、和谐的旅游环境以及和谐的消费意识。

四、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模式

(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结构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最基本构成是需求子系统和供给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主要构成要素是旅游者,具体涉及旅游者的欲望、动机、需求、偏好、选择、决策和评价内容;供给子系统则包括核心吸引物(文物、遗址遗迹、历史事件、人物等)、交通、市场营销、信息流和旅游服务等。旅游影响(效应)具有双向性,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效应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需求和供给子系统。旅游环境作为支持系统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人文环境则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

(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的优化

鉴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构成,其发展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供给子系统的优化方面。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是旅游者以文物、历史事件等为主要吸引物的城市旅游体验活动。旅游体验主要是游客以“三求”为出发点,通过体验过程的“三性”来达到“三感”的目标。所谓“三求”即求解脱、求补偿、求刺激;“三性”即可感知性、可参与性、可理解性;“三感”即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

1.开发理念优化:突出“三求”,有所选择

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将有些资源实行“保护”和“开发”相对分离。即不宜开发的旅游资源暂且不开发,以保护为主,谋求长远利益。对于旅游开发价值高的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满足旅游者的审美愉悦需求。其次,在开发理念上强化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内涵,改变以往资源导向型的旅游开发模式,变“资源导向型”为“资源依托型”。依托于适宜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突出旅游者“求解脱、求补偿、求刺激”的本源旅游体验要求,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

2.产品设计优化:注重“三性”,不断创新

比较而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有其自身的特点:知识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蕴含大量的知识背景,旅游者自身的知识素养会直接影响旅游体验的质量;并且,以文物为主体的旅游产品往往存在于非自然的历史时期,如遗址遗迹、古代建筑设施、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凝结了后人对历史的诠释和感悟;关注旅游体验的“三性”,即可感知性、可参与性、可理解性,不断创新,利用高新技术全方位展示历史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设计的根本所在。

3.旅游服务优化:追求“三感”,以人为本

旅游服务渗透于游客体验的每个环节,它包括旅游接待的硬件设施,旅游宣传促销和目的地的接待服务等。“以人为本”,为旅游者营造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从而实现旅游者效益的最大化是旅游服务的核心。

五、西安城市旅游发展优化

(一)西安的旅游资源赋存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西安市辖9区4县,在9983平方千米的地域范围,巍峨陡峻、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构成了西安市的基本地貌。西安市自然旅游资源规模体量大、种类较为齐全,拥有3个主类(缺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中的天象与气候景观主类)、16个基本类型,共67处资源单体;与自然旅游资源相比,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地位更加突出,全市共有人文旅游资源单体2081个,占到全部旅游资源的969%,涵盖了4大主类、14个亚类和79个基本类型。可以看出,西安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并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其中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等文物类旅游资源为西安旅游资源的核心。

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能反映在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指标上。西安虽然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分布广,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西安的国际旅游收入和其他城市相比处于很大劣势,在全国排名曾一度降至17名。体验经济的来临,对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充分利用优势的文物旅游资源,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二)西安旅游发展优化的具体构想

1.优化资源开发理念:有所选择,强化体验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产生、存在的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这些城市所赋存的文物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资源。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要树立“有所选择、注重体验”的理念。不是所有的历史遗存都要开发,也不是所有的文物资源都适合旅游开发。进行旅游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应尽可能具有相对高的审美愉悦价值,尽可能符合旅游者的体验要求。西安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虽然旅游资源赋存数量多、品位高。但不能追求“高开发利用率”,而是有所选择、走资源开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西安人文旅游资源中比重很大的遗址遗迹和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可以选择性滞后开发或者不开发。

2.旅游产品优化:细分市场、活力精品

西安旅游产品功能结构相对单一是长期以来旅游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西安旅游产品在设计上应有所区别,突出重点。针对一般国际旅游者特点,突出观光旅游、体验旅游产品。激发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提升西安旅游的国际品牌知名度;其中重点进行秦始皇兵马俑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和配套,增强参与性、提高感悟性。如博物馆内分设体验区(相关知识竞答、仿陶俑烧制、电脑游戏仿真等)。对国内游客,则融观光、文物、体验、商务会展等旅游产品为一体,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展示西安周、秦、汉、唐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对省内游客,重点依托关中平原向秦岭山地过渡地带的自然旅游资源,打造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形式。提升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影响力。

3.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优化:追求人性化

旅游服务的对象是旅游者,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又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旅游服务要具有“个性化”,追求“人性化”。西安可以借鉴欧洲很多旅游城市,在火车站、飞机场、港口等旅游者集散中心设立游客信息中心(TouristInformation),提供涉及主要客源市场语言的旅游宣传册、地图和旅游专线的票务服务。再加上免费的人工帮助,使旅游者体验到亲切感和满足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市场营销在客源地的保持和开拓、市场营销渠道的选择、经销商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特色。针对国际市场:突出西安作为“秦俑故乡、丝路起点、东方古都”的城市旅游形象;国内市场:突出西安“西部最佳、中国立体博物馆”等城市旅游形象;省内市场:强化“古城新貌、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旅游形象。可以通过文化传媒、大型节事活动、巡回展览、名人效应等多种途径来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4.旅游环境和旅游效应优化:和谐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旅游环境系统更多地强调西安作为旅游城市所应具备的有利于游客更好感知西安的通道。该系统的优化存在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耦合,或者说是利益的博弈。最终达到旅游者和城市资源之间的和谐;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和谐;旅游者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旅游影响系统则具有双向性:即针对旅游者又对历史文化名城本身;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如何强化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对旅游者的正面影响,同时减小旅游者对西安的负面影响也值得探讨。

六、结论

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城市,同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承载物。它在不断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要的同时还要肩负历史文物保护的重任。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以及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最基本构成是需求子系统和供给子系统,其发展优化主要表现在对供给子系统的优化方面。其中开发理念优化要突出“三求”、有所选择;产品设计优化注重“三性”、不断创新;旅游服务优化追求“三感”、以人为本;西安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并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JP+1〗其中建筑与设施、遗址遗迹等文物类旅游资源为西安旅游资源的核心。为适应体验经济的本质要求,西安旅游应在旅游资源开发理念上有所选择、强化体验;旅游产品上细分市场、活力精品;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领域追求人性化、体现个性化;旅游环境和旅游效应系统平衡博弈、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EB/OL]

[2]B.JosephPineⅡ,JamesH.Gilmore.TheExperienceEconomy[M].NewYork: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Boston,Massachusetts.1999.

[3]陈兴,“体验经济”背景下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我国“旅游体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6.

[4]马建华.系统科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刘敏,石学勇.体验经济与内蒙古特种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28-131.

[6]李晓琴.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项目设计与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07(3):69-72.

篇5

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漳州地域拥有丰厚的人文地域资源,把漳州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再认识以及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可尝试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融合到语文教学各个教学内容,为小学语文课程注入地域文化之水,使之更具有语文魅力。

[关键词]

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收入了许多地域文化作品,如《赵州桥》《记金华的双龙洞》《索溪峪的“野”》《各具特色的民居》《藏戏》等。品读这些课文可以深深地感悟独特的地方文化、异域民族风情。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到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在此,笔者以漳州地域文化为教学实例,将漳州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融入到语文不同教学内容之中,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亲近自然景观,在阅读与写作中进行文化洗礼

漳州拥有福建第一大平原,境内的九龙江是省第二大河,有天下第一奇石美誉的东山风动石,拥有多处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还有明代旅游家徐霞客漂游的九龙江北溪等众多自然景观。为此,在长达6年的地域文学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完诸如《黄山奇石》《爬天都峰》《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描绘自然山水的课文,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家长们一起走进家乡的青山绿水或名胜古迹,游览“云岩洞”,观赏“风动石”,感受亚热带地区的原始森林风光,寻访土楼的云水谣古镇等。教师建议有条件的孩子可以去领略平和的灵通岩(即灵通山)风光。学生将自己亲手拍的照片精心制作成旅游图片,配上抒发胸臆的寄语给同学或朋友分享。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出示新学的词语或描绘山水的语句,让学生巧妙地串联起来进行表情达意。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出发着手训练。比如,灵通岩景色可以用“游览、屏障、攀登、波澜壮阔、连绵不断、危峰兀立”等词语描绘,根据学生游览景点多少都能说上几句话。利用家乡自然景观对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资源开发,使学生对家乡的秀美景观产生由衷的赞美,这种美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是普通课堂教学所难以企及的。

二、挖掘人文资源,在综合实践中感悟人文情怀

丰富的人文资源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取之不尽的宝藏。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又将成为新兴发展的热土。教师需要让漳州地域文化资源成为学生在学习课文教材所获得的知识运用的“基地”,不仅是对课文知识进一步地理解和巩固,也要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同样,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家长、同学一道深入人文漳州。

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漳州历史文化遗迹,开展“漳州文化历史展览”“漳州腾飞史”等融合历史人文的主题实践活动。教师可辅助学生制定课外活动实践计划,帮忙联系地区历史文化博物馆,让学生分组合作,带上相机、笔记本等工具,对历史文化古迹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例如,在云洞岩,摘抄或者拍摄人文题刻;在东山铜陵关帝庙,向当地历史文化博物馆了解当地建筑艺术、石刻石雕、贝雕等,记录建筑艺术、雕刻的历史发展史;拜访芗城区千年古刹南山寺,感受佛学宗教文化道义;走访漳州沿海或山区现存的圆形土楼,了解客家先民的古老的建筑艺术与客家中原文化智慧等。在条件许可下,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探寻中国女排世界冠军”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一同走进被女排姑娘们称为“自己的娘家”――中国女排漳州体育基地,在那里驻足留步,了解中国女排姑娘们及其工作人员在艰苦条件下孕育出荣获世界“五连冠”的辉煌历史。在师生探寻走访之后,教师辅助学生完成“探寻中国女排世界冠军”调查报告,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女排精神”小报设计,个人需独立完成“感悟女排拼搏”写作练笔。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态度、走访的积极性、调查结果等进行合理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公开表扬,并可以把优秀的小报设计、写作小练笔推荐到本地报刊发表。

三、感悟民俗文化,在阅读拓展中传承家乡文明

地域文化因其丰厚的人文性越来越深受学生的喜爱,用以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为此,教师可以将漳州地域民俗文化资源引入教学视野,开设“探寻漳州民俗文化”的课外兴趣小组。

例如,六年级下册民族民俗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进漳州的“芗剧”与“潮剧”,还可以介绍漳州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习俗,如猜灯谜、闽南博饼、咏月思乡诗词文化等,从不同层面引领学生体悟漳州民俗的文化底蕴。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除了介绍漳州地域性的节日习俗以丰富其阅读经验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阅读教学方面的迁移训练,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教师可以从一些地方志里查找漳州地域民俗文章让学生阅读,诸如漳州布袋戏、水仙花及其雕刻的文字介绍,长泰明姜制作程序的介绍等;可以从漳州地区的报刊杂志挑选介绍地方民风民俗、地理环境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如《漳州皮影戏》《余音》《旧漳州的民俗文化》《海洋“神树”》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字材料,既能吸引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又能达到对说明文知识点的训练,同时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

此外,为了更加丰富学生对漳州民俗文化的了解,师生一起在课余时间完成调查走访“漳州民俗文化”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分组,采用参观、调查、访问、制作等各种方式去调查,了解家乡独特的节俗、礼俗。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漳州“六大名果”、“漳州三宝”、漳州土楼群、漳浦的赵家堡、东山岛、天柱山等漳州特产及名胜古迹、风俗民情,使学生从最熟悉的地域文化环境中获得具体感受。在平时的教学检测中,可以从漳州民俗文化角度命题,通过练习、试题来检测学生对地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于民俗文化知多少的语文课外延伸活动,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兴趣小组,以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源于身边的民俗,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由衷喜爱之情。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漳州地域文化的兴趣,使民间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继承,又促进了学生社会体验和自主活动能力的l展。

总之,地域文化资源融入语文课程学习的各个领域需要教师们长期不懈地探索,对其开发之路也是任重而道远。教师只有将语文课程各项教学活动置于地域文化这丰沃的土壤中,自觉地保护与传承,不断进行挖掘、利用与整合,才能使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道路越来越宽敞。

[参 考 文 献]

[1]罗克宏.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新课程(中学版),2009(4).

篇6

1.本节课是古诗教学,创设意象、营造意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开始就注意诗意氛围的营造,通过声情并茂的读,激发学生对诗的感觉、回味,将学生带入诗的王国,为下一环节的用诗诠释诗奠定了基础。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苍凉意境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利用品读字词,想象画面,音乐激情等方法,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2.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有些学生悲伤忧郁,思量回家,而更多的学生想到的是‘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豪情壮志。教师随机引导:孩子们,仗要打赢,我们更希望我们的战士能平安回来,这是谁的心声?从而引出亲人的思念和深情呼唤,使全诗内涵更深,更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使后两句的学习水到渠成。

篇7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地方文化;质量效果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着一种不良的现象:普遍忽视了地方历史文化教育在历史教改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的历史教学总是走不出课堂。这种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乡下的农村中学,学校教学设备和条件有限,全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我们老师上课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一块黑板,两支粉笔,三尺讲台这样的状态里。另外学校的生源差,是县里录取等级最低的八、九、十等生。而我所任教的历史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历史知识都是已经过去了的、距离他们很遥远、很抽象的事件,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有很多历史资料与图片我们无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所以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无味,我们上课也倍感吃力。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一直冥思苦想并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出生、成长的地方都有一定的地域特点、自然景观、地名的来由及变迁,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等等,这些东西构成了每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又叫做乡土文化。我们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所谓的“教书”是指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所谓的“育人”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一年来,我尝试着在上课的时候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适当补充、有机穿插一些当地的历史文化,并让他们实地参观、自己动手调查、研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总结,我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地方历史文化的教学,能够起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效果。具体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科书仅仅是一种主要的教学资源,它的内容抽象、模糊、遥不可及,而地方历史文化则具有形象、具体、学生能够参与等特点,会给学生直观的信息,还有许多内容贴近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比如说我在讲授《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这一节的内容时,讲到了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就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现在有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谁?”“屈原。”教室里稀稀拉拉地有几个声音。我又问:“那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永福县内现在有几种粽子的包法?”学生一听来了精神,纷纷参与讨论,不多久,就讲出了四种:三角粽、四角粽、枕头粽、牛角粽。后来我又布置学生课后去查资料看看广西境内还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粽子,还有我们永福县除了端午节以外还有别的什么节日也喜欢包粽子。到第二节课时学生积极发言,效果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后来有讲述清朝历史的时候我又向他们介绍了百寿江岩古驿道,百寿岩石刻等等地方等等历史文化。而这些东西很多是学生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但却对其历史却不够了解的,更没有想到这些本地的文化会和自己学习的课本课本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我们就能把学生对家乡史事的的了解,利用学生对家乡史事的亲切感去感悟课本中的知识点,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用自己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对家乡的历史事件作解释,从而激发其探索的欲望。这种教学方式式打破了以往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得以充分发挥。由于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紧密联系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二)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长期以来,由于考试政策的不断变化及历史学科在中、高考中赋分比其他学科的分值低,因此历史学科普遍不被学生重视和喜爱。这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地方历史知识,补充一些学生在生活环境中能直接感知得到的东西,会缩短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课本知识。比如在讲授《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这个知识点时,我向学生补充了当地的古建筑――永宁州古城。永宁州古城建于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至今已经历了529年的风风雨雨,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单介绍了古城的情况后我就布置学生课后支查阅永宁州城的相关资料。在学生搜集整理完资料后,我就带学生们去永宁州古城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赞叹不已,这些文化原来自己天天看到、天天接触到,但都没有真正去了解其历史及作用,有很多原来不了解的图案、文字等内容也是到现在才真正了解其含义。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借助当地的历史文化来增强对课本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一起合作、探究,在上课时能把他们查阅、组织、总结好的东西条理清晰地陈述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是创造性,在上课的过程中气氛活跃,教师上课轻松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提高了。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是首先会热爱自己的家乡的。家乡是浓缩了的祖国,而祖国就是放大了的家乡。古人曾有语云:“人有爱乡之心而后有爱国之心,不能爱乡而言爱国者,是谰语也”。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乡都不懂得热爱的人,就很难对自己的国家有热爱之情。一年多以来,我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的当地历史文化,有明朝建立的永宁州古城,有宋朝至清朝的摩崖石刻――百寿岩,有清朝时修筑的百寿江岩古驿道,有生长在百寿江岩河的世界濒危植物――海菜花,有百寿烈士陵园,还有当地的节日文化等等。家乡的自然景观、建筑文化、风俗习惯等这些地方历史文化通过感性认识了解逐渐变成理性认识,进而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对家乡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同时学生们通过对家乡的历史发展的了解,会发现家乡有许多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他们就会对家乡产生一种温情与敬意,从而使学生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潜滋暗长。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角色的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方式单一,并且过分地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既影响了教学效果,又使得教师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那么在历史课上向学生渗透当地的历史文化,首先就要求我们历史老师要对当地的特色文化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微观的研究。我们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地乃至其他地方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把它转化成让学生学习地方文化和课本知识的能力。我们教师只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教学理论、深感的人文素养,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才能让我们历史教师受益终身。同时,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地方文化,就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资料,去合作探究。在课后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通过考察更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通过课本知识对当地历史文化进行解释、辨识和解说。这样就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角色才会发生转变。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适当地向学生渗透地方的历史文化,无论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大作用。它能够增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历史教学的内涵,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真正实现历史科学的教育价值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 关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整合之管见,辽宁省历史特级教师,胡柏玲

[2] 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北海二中,潘勤

[3] 程根宝.中学乡土历史教学的策略构建[J].安徽教育,2004,01.

篇8

历史文化遗产

利用

论文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得好,可以为本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旅游收入.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本文从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利用好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来说,合理的利用既是保护,也是促进传承。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在大力开发旅游的浪潮中被摧毁,利用和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发展中保存历史成为矛盾的焦点,如何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开发、利用,使保护与旅游开发形成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成为一个巫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辽西地区(指位于辽宁辽河平原以西与内蒙古河北接壤的辽宁西部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包含了锦州、朝阳、葫芦岛、阜新、盘锦五座城市)来说,经济比较落后,更应该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使其作为重要的资源,这对加速当地经济发展,改变当地落后面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扩大辽西地区知名度,实现辽西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原则

1.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是相互依存的,保护也是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旅游开发的物质前提,脱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旅游开发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保护的目的并非单纯只是为了保护,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旅游开发则可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恢复,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发展赢得资金,形成保护、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应在遵循严格保护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可根据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类型特点,开发辽西走廊游,以辽塔为地理坐标,以闻名的古建筑为旅游吸引物,让历史文化遗产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2.文化性原则。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不能脱离文化这个主题,每项旅游产品的开发都要注重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对文化服务的要求随之提高,要重现辽西地区的历史风貌,要重点突出其历史文脉,保持其文化特色,发展与辽西地区文化特征紧密联系的旅游产品。特色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失去了特色也就失去了其吸引力的源泉。

3.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原则。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应坚持走“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公众参与”之路。在辽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方面,政府已经在资金、法规、制度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今后,政府还要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的现状,对历史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加以改善。在对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中,政府应注重市场化运作并采取措施调动群众参一与的积极性。

4.区域利益原则。区域利益原则强调在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要首先给本区域和区域内居民带来实际的利益,并且把他们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来考虑。这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因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内居民的利益,把居民的意愿和建议纳人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政府决策中,使之制度化和法律化,并以区域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和评估旅游开发项目和发展决策的重要标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与本区域内的居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在居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下,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才能顺利成功地进行。

二、如何利用好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

1.对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规划,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正处于保护开发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规划、设计、开发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因此辽西地区应在各市政府的领导下,建立适合各市开发与管理的机构,负责、协调、管理各市所有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活动,同时应强化市场运作,对各市历史文化遗产进行项目开发。

(1)朝阳遗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朝阳共有旅游资源7个主类,15个亚类,34个基本类型,70多个单体资源,以品种多、种类全、品位高、特色强而成为国内同类城市中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其中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释迎牟尼、锭光佛舍利,古生物化石,是带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朝阳可以围绕牛河梁红山文化、古生物化石文化、佛教文化和三燕文化进行建设,叫响“东方佛都”、“化石王国”、“文明圣地”、“三燕古都”四大文化品牌,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朝阳地区史前人类遗址较多,可将牛河梁遗址、东山嘴遗址、鸽子洞遗址、敖包山遗址、安杖子城址、北洞等遗址连成一线,带领今人去感受古人的文明。另外,在前面所列的辽西地区历史文化遗产构成分类中,朝阳的每一处古建筑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都可作为旅游景点,为人们所观赏、所感悟。

目前,《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旅游景区规划建议书》已出炉,规划中指出,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牛河梁遗址庙、坛、家、陶、石、玉等文物古迹资源和自然资源,规划科学考察园区、中华母祖祭拜圣地园区、红山文化村落园区、绿色生态园区、休闲娱乐园区,将其建设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华母祖祭拜圣地和中华文明起源遗址公园。《建议书》的出炉,标志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将迎来大力挖掘、保护、发展的新时期,它将成为朝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品牌和亮点。

(2)发挥资源优势,开发建设好“锦绣之州”。锦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杰地灵,且有多处独具特色的景观,锦州应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把锦州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设施齐全、服务一流的旅游集散地,并成为旅游产品特色强、品位高、辽西地区旅游中心城市和全国旅游强市。锦州可以重点建立旅游度假区:以渤海湾、笔架山为依托,建立滨海旅游度假区;以医巫间山为依托,在北镇建立休闲度假村,让游人回归 自然。另外,红色之旅也是锦州发展旅游的重要项目,可以进一步整合锦州红色旅游资源,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的精品工程。

(3)将葫芦岛打造成国家级旅游文化名城。葫芦岛市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文化积淀,完全可以打造成国家级旅游文化名城。葫芦岛可以开展海滨休闲游,依托“海”资源,抓住海滨特色,把市场定位在休闲度假游上;还可以开展以兴城古城、文庙、祖氏牌坊等古建筑,以袁崇焕、洪承畴、吴三桂、祖大寿等历史人物为依托的历史观光游、科普教育游,以便切实做好古城、沿海景观带的旅游开发工作。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历史文化教学;特点;分析

历史学科是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科具有良好的德育功能,但历史事件及现象具有久远性和陌生性,给中职学生造成认识上的障碍、理解上的困难,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使历史教学联系现实,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激发学生积极的态度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主动理解知识。

1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历史教学联系现实的前提

1.1高考改革引发对中职当前历史教学现状的思考

素质教育的今天,新高考历史越来越注重考与现实联系的重大历史问题,越来越注重历史的发展与规律。高考模式改革成综合科目能力评价体系,学生要拿到更高分数,就要以能力立意,运用新材料,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感悟现实需求。职业教育强调文化与专业能力的培养,中职旅游专业历史文化课教学更应注重与当下现实。当前一些中学校急功近利,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甚至砍掉所有的文化课程,这种极端实用主义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职历史教学的联系现实特点,打破传统的模式,创新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好的实效性。

1.2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

陈旧的教育模式重识记强灌输,导致学生厌学历史的情绪不断滋长。新课程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跃,强调历史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学习能力。联系现实的教学特点在学科体系上从历史客观真实过程出发,建构新型的中学历史学科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1]课程改革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历史联系现实的教学有利于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更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理解,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便构成了真实而丰富的情境资源,为历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1.3教育技术的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习者带来全新的认识方式,以便于知识的主动建构,可以有效地激发联想,使学习者经验同化学习到的新知识。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缩短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教材需要营造课堂的历史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历史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变无声为有声,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提供多重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强化感知,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给学生以启迪。

2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历史教学联系现实的实践方式

2.1从历史角度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前人的经验值得借鉴,历史给我们智慧,历史提供的借鉴能激励人们的行动。今天我们需要总结历史的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借鉴历史的内容也更加丰富,要注意总结科技、经济、教育、文化的经验,思考其得失,争取新的未来。我们已迈入21世纪,新的世纪需要新的人才,历史学科可以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应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时代品质。

2.2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特点——联系现实讲授新课

我国中职教育的文化课设置主要还是为专业课服务,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一样,还是渴望学习的青少年,职校是他们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但部分的学生对学业放松,部分学生由于对职业不成熟的规划,整天得过且过,对前途感到渺茫。这些学生缺乏积极、健康的从业意识,最后导致他们心理素质低,承受能力差,文明礼貌修养较差,综合素质不佳。[2]中职历史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予以引导。首先,要培养中职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培养战胜艰难的品质。没有吃苦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是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的。进行吃苦教育,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吃苦精神的实质,通过实践体验,克服学生追求享受的惰性,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提高中职学生的吃苦奋斗行为自觉性。其次,培养中职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祖国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培养学生报效祖国、报效社会,经常考虑为社会做些什么,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2.3利用学生的实践探访,感悟历史

在教学实践中,补充一些历史传说、历史名人,使历史鲜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改变沉闷枯燥的历史教学状况。利用乡土史进行教育,让学生实地考察历史遗迹,查找资料写村史,调查访问历史见证人,编写历史人物小传,扩大学生的历史认知视野,使学生尽快地投入到历史学习的情境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历史。

作者:陈秀云 单位:阜新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10

那么,如何激活历史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以下是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感悟。

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正确地理解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定位,进而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格教育理论应是历史学科追求的核心价值。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决定了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在于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即以人为中心,强调从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吸取养分,从而提升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张扬人的自由与尊严,追求人的生命意义,体现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人类对社会的终极关怀。作为学校的历史教育,以人类历史文化来促进学生的智慧,情感与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以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不断发展。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人格日臻完善。因此,初中历史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为育人而服务。

其次,创设活动化、生活化的历史课堂,使学生感受历史学习的乐趣,从探究中感悟生存智慧,“学会生活”。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出需要的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真实的体验,大大拉近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通过历史事件的逼真演绎,从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吸取养分,从而提升人的精神文化品格,追求人的生命意义,体现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自如。

再次,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双主”作用,实现师生良性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这是我们每个教师甚至连学生都已知道的一条原则。在教学中,虽然教师也注意到了课堂上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但师生间并没有体现真正的互动。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常常因为不信任学生而剥夺了学生主动活动的机会,学生往往因为习惯于被动地听课而放弃自己主动活动的机会;或者是教师经常会由于教学时间、进度的限制而减少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材的巧妙处理,尽量避免专业化和成人化,减少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强调简单扼要、深入浅出地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征,使学生对这一阶段的重要历史人物、现象、事件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式的了解。这样的编排,使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就能落实历史教材中许多基础知识点,但对于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还很难把握,这就为师生互动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最后,教师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仍需要指导,教师不能对学生实行完全的放手,要坚持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指导学生排除困难,同时也要加强同学间的互相讨论过程,让学生学会合作的技巧。合作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不断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不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还让学生学会了交流的技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重要的是也提高了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篇11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各地都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乡土历史资源。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恰当运用这些乡土资源,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内涵,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整合拓展,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爱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在巩固加深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利用当地齐文化历史资源,拓展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一、巧用历史文化名人效应,激发学习动机

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学生,需要有优秀的楷模作为认同或效法的对象,激励他们建构自己的远大理想。学习感受优秀历史人物的典型道德形象,往往能够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共鸣,成为激励其成长的正能量。当地历史文化名人更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和认同。齐国故都临淄,作为齐文化的发祥地,有着几千年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灿若星河的无数名人志士。

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这些名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领略他们深邃的思想、渊博的学识、执著的操守、博大的情怀。学生在拓展知识的同时,产生了学习兴趣,获得了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西周分封制”时,介绍姜太公的治国思想和历史功绩,了解他辅助文王内修德政,外结诸侯,“三分天下,其二归周”,指挥牧野一战,消灭商纣,成就西周一统天下的历史功绩,以及封齐之后,“因俗简礼”,锐意改革,强盛齐国的文韬武略。孔子盛赞他“兼利天下者也”,后世尊他为“百家宗师”,足见姜太公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诸如此类的齐国名人还有管仲、晏婴、孙膑等,要让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感悟其身上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其优秀品质和成功经验,从而受到历史文化名人的熏陶,奋发努力,立志成才。

根植于本土的文化是最具亲和力的。因为,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着本土文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如果对其历史作用、文化价值具有足够的认知,再与当今社会发展和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不仅会对本土文化产生全新的认识,还会在此基础上生成强烈的民族情、自豪感、使命感,内心深处产生奋发向上的欲望。

二、探访历史名胜古迹,开辟第二课堂

祖国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遗迹、遗址,还有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博物馆、纪念馆以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这一切都能够给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是我们必须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学生走进历史遗迹、博物院、纪念馆,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是历史教学有效的第二课堂。

在临淄地区,至今保留着众多齐国历史古迹。学习春秋战国文化时,笔者带领学生来到“孔子闻韶处”遗址,一起默读碑文的同时配以“韶乐”的播放,在浓浓的情境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孔子当年“三月不知肉味”的忘我境界,对泱泱齐风的博大精深心领神会。学习春秋战国纷争时,让学生参观齐景公殉马坑和中国古车博物馆,通过实物场景,现场感受齐国兵强马盛的恢弘气势和“万乘之国”的不可一世,就不难理解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特点。

当然,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历史古迹已是残缺不全。为此,我们拜访当地齐文化专家学者,邀请他们亲临古迹现场,讲述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让学生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历史名胜、文物古迹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了历史的真实,增强了历史教学的说服力。

三、开展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科素养

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应该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科思维能力。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走进历史,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探索历史的发展渊源及其对现在、未来的影响,培养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管现行历史教材中也设计了较为典型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但很难体现出地域特点,学生不一定感兴趣。为此,我们结合当地齐文化历史资源,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文化篇―蹴鞠,让学生通过学习齐文化,充分了解足球的起源及产生于齐地的足球发展史,从发展民族文化的角度更好地传承文化,并通过积极参与齐文化节、千人足球全民活动,丰富、光大足球文化。又如人物篇―“走近管仲”“走近晏婴”,让学生凭吊管仲墓、晏婴冢,到齐国博物馆查阅历史资料,按照人物概况、历史功绩、我的评价三个层面进行整理,制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再如事件篇―“齐国故事我来讲”,让学生课下搜集齐国历史故事,特别是成语故事,明确故事发生的具体时期、人物,一定要加上自己的理解以及这个故事的现实意义。再如调查篇―“齐文化衰落的原因”“如何保护殉马坑的马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形式,探讨齐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巩固了历史知识,锻炼了历史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篇12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改造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ly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e protection and update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and historical districts is more and more urgent. Illustrated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y Memorial of Fourth Field Army as well as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some city, the processing principles betwee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With the principles of protect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uildings, the reuse desing idea and methods are used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old urban districts, so a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districts and buildings and urba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urban 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座城市就是一个人类文明发展的缩影,记载着人类社会的智慧和文明发展轨迹。但是,现代经济使得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些都比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下所导致的城市破坏,要严重得多。197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内罗毕建议》中指出[1],整个世界都存在同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现代化城市的扩张,一些城市的历史文化被人为地进行了破坏,历史留在建筑上的语言,越来越少,这就迫切要求对历史或传统的建筑进行保护,这会对后代了解国家或城市的发展历史十分有利。在这个前提下,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建议。这也使得保护工作由一座建筑转向了整个文化街区或城市的某个局部地段,从而使得历史得以在建筑上延续。在规划保护上,宏观静态和微观指标相结合,使城市总体层面和建筑风格、色彩运用、体量等表现较好[2],但对于中观层次的引导还有待提高。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再利用的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就有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实际案例展示

我们以在城市规划设计下,某市第四野战军纪念馆和其周围环境的保护为例,来说明现代城市设计方法与历史文化地段的和谐统一,表明了城市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在这个理念指导下的城市规划,历史文化要素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需要,达到了完美统一。

某市第四野战军指挥部位于该镇东北隅昌盛街,是一座青砖灰瓦的宅院建筑。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是老城区的核心。在图1上我们可以明确看出,被规划的区域在某市田字形状的老城区内,将军路将其一分为二,北面是城市支路,南面是精兵胡同,西面是城市支路。

图1 历史纪念馆及周边环境现状

四野的指挥部经过了一次整修,保存完好,现作为历史展览馆对外开放。历史展览馆的北面和西面是低层住宅和一些混合的建筑,东面和南面是棚户区和老旧的住宅楼、简易楼以及一些临时搭建建筑。

2、规划目标

在历史街区的改造过程中,恰当使用城市设计的理念,达到现代建筑和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使其形成新的城市风景[3]。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借助历史街区的建筑整合方法,达到保护历史建筑和体现城市特色的完美结合。

第二,要对历史文化所在地段内的要素进行规划设计,与交通、环境和谐统一,使其各项功能实现最优化。

第三,对历史文化所在地段内的建筑进行改扩建,变实用功能为旅游项目,减少传统商业的功能比重,使得文化旧街区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4]。

3 、规划设计的策略与原则

结合现实条件和规划需要来进行改造区的开发建设,在远期和近期的开发目标的基础上,利用PCD理念确定0.5----1.0hm2范围内操作性强的最小开发单位,开发模式要渐进和生态相结合,分步骤进行小范围的改动建设。

因为历史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厚重并且不可恢复,所以地位非常重要,在开发改建过程中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城市总设计规划师的建议和指导意义重大,责任层层分解,设立本开发区的设计师,与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一起,参与辖区内子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同时对所属项目进行统一规划控制,对进行的项目进行实时指导,以保证规划思路和目标的实现。

4、规划方案设计

4·1 改造区的情况介绍

处于改造区的四野历史博物馆,占地5760平方米,有青砖灰瓦屋顶,木质结构硬山式房屋35间,共 1100平方米,建筑物分为东院和西院,东院为一正两厢共十五间的三合院,其中正房五间,左右厢房各五间。西院是一个二十间的四合院,东西南北各五间,两院由一个月亮门相连。在这个区域内的建筑物带有晚清民居的典型特点。这次的改造要在4.08hm2的范围内,以现有建筑物为基础进行,具体设计为:带型广场景观带1 hm2,历史展览馆0.4公顷,红色旅游步行街1.4公顷,刘亚楼指挥所、警卫连、卫生所遗址恢复0.7公顷,指挥所遗址恢复0.58公顷。

4·2对其功能的准确定位

发生在1946年10月到1948年10月期间,该是第四野战军的前线指挥所所在地。半个世纪以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是历史的遗存价值和革命的纪念意义却应该永远保存,让后人凭吊和怀念。基于此种想法,规划设计老城区改造,在保留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上进行对外旅游开发设计。老城区市民公共活动空间集中在四野指挥所以南的带形广场,以及红色旅游步行街和历史博物馆周围,这个区域的建筑要能集历史纪念、商业服务、旅游休闲功能为一体,展示出未来城市的文化内涵和主旨。

4·3 规划区域的总体设计

城市PCD开发模式的原则是,在保存原有历史文化建筑的基础上,设定城市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对城市建筑元素和历史文化建筑进行和谐共建。它的组成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原真性的保护,二是可再利用性的保护,三是新建或开发的内容。其中可再利用地块指的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地块、可保留再利用的地块、重新规划开发的地块[5]。具有保护价值的地块,就是在划定区域内,有具历史和人文价值的建筑物,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和恢复重建。例如四野指挥所、刘亚楼指挥所、指挥所,以及警卫连和医疗所。保留可再利用的地块指的是这个区域内的土地性质不变,局部小范围可进行功能性调整,例如本区域西面的历史展览馆。可再开发地块指可进行土地性质改变,并能进行新的建筑开发的地块,例如本区域的棚户区和陈旧住宅区。

4·4 规划区结构设计

如图2所示,该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结构如下:整体被将军路分为东西两部分,由北往南,东侧依次为文化旅游街区、刘亚楼办公室及警卫连卫生所、办公室遗址;西侧依次为文化旅游街区、新四野纪念馆及四野指挥部旧址、四野纪念广场。

图2 规划功能分析

如图3所示,总体地块设计为两个核心区,一个环绕区,三个分区,以上区域被三个城市功能活动带相连接。

图3规划结构分析

两个核心区分为主核心区和次核心区,主核心区位于将军路西侧,四野指挥部所在区域。次核心区位于将军路东侧,刘亚楼指挥所遗址及周边建筑。

一个环绕带是指环绕四周的景观环线,它从带型广场开始,与展览馆步行街相连,延伸至北面红色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

三个分区为红色文化商业区、遗址恢复区、文化景观广场建设区。

在文化商业区内马棚建筑主体框架保留不动,把它的内部功能进行改造调整,外部建筑形式重新改建,可进行四野纪念品的销售,进行红色文化餐饮住宿设施的配套建设,设置体验战争的场所设施,加深对历史的体会感悟。

对于遗址恢复区,应尽量保持历史原貌,以真实体现当时的作战、工作、生活场景为主要目的。

南部棚户区和旧的住宅整体拆迁后,建成四野南广场,同时具有城市空间活动入口的功能。如图4所示,纪念碑广场、雕塑广场、过渡空间战线广场三部分组成了整个历史文化区域。

图4 广场规划平面图

纪念碑广场树立四野丰功纪念碑,主要用以缅怀第四野战军中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战线广场主题为四野转战南北的战斗路线,和与四野有关的著名战役的战略地图,其表现形式为底面铺设。四野将士的战斗生活画面以浮雕、群雕的表现手法在雕塑广场上展现。

如图5所示,整个地块由三条活动轴带连接每个区域。四野历史展览广场为开放式公共活动带,这里为东西景观轴线;景观广场和红色文化步行街由南北公共活动带连接;连接沿街金融商业建筑和红色文化旅游商业街是第三条活动轴带。

图5规划功能轴带

4·5 改造区内建筑物的高度控制

改造区的主体建筑是历史展览馆,历史展览馆的檐口高度为8米,塔尖高度为10米,以此为建筑控制的标准线,划分不同的建筑高度区域,分别为10米以下、10至15米、15至21米、21至50米。

保护地块区域内的建筑物控制在10米以下,建筑层数少于3层;保护地块周围30米外为协调区,其中的建筑高度为10至15米,层数在4至5层;保护地块周围50米外为过渡区,在此区域内建筑高度15至21米,建筑物为6至7层;异至区在保护地块50米外,建筑物高度21至50米,建筑物为8至17层。

5、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用地也变得越来越紧张,位于城市中心的历史街区改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我国的历史文化保护已由单一的建筑保护向城市地段区域整体规划保护进行过渡。本文中对于某市四野历史纪念馆所属地块区域的规划方案,体现了城市设计的原则和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和谐统一,某市文化街区规划方案,在保留原有街区风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其文化和历史内涵,使其更加适应现代城区的发展需要,为我们进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建设,开辟了新的思想领域。

参考文献:

[1]许秀平.浅谈在城市的改造、扩张中保护历史建筑[J] 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第8期

[2]沈新福、麦秋玲、李成红.浅谈如何保护城市历史建筑环境[J]广西城镇建设.2009年3月

[3]方洁.旧城改造中历史建筑保护的问题与措施研究[J]知识经济.2012年第07期

篇13

关键词北极阁;景观设计;江苏南京

北极阁坐落于南京老城的地理中心,周边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生态景观丰富,是集中体现南京城市自然地理风貌和现代城市景观的标志性地段。历史上,南京北极阁是极具科学文化底蕴的“城中阁”,以气象科学渊源而闻名。2002年市政府对该地区进行了拆迁改造,其设计是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和新加坡柏景设计主持的[1]。

总体设计上,它延续了南京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色。同时,该广场设计充分利用了山体、假山、水景等景观元素,营造出不同效果,形成上、中、下游三大段落。西片区以市民活动的绿荫广场为主,中心片区是体现浓郁南京历史的水景与浮雕山体墙,东片区也可供人休憩的羊肠小道。曲径通幽,空间分割张弛有度。另外,它还体现了现代化城市的风情,从简单的阶梯造景、建筑小品不难看出设计者对整体景观韵律的感悟。现对北极阁广场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

1南京城市与北极阁空间特色相呼应

1.1南京城市空间特色的优势

作为历史悠久的六朝文化古都,南京城市空间特色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一是历史文化悠久。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唐、明、和中华民国等10个朝代曾在南京建都。虽然城址不断变化,但文脉一直相承,至今还保留着结合山水地形而建设的明城墙和历代形成的3条轴线和保存的文化古迹[2]。北极阁在中心片区的浮雕山体墙得以呈现南京历史的特点:麒麟、中山陵及南朝石刻、鼓楼、朝天宫、总统府等都简单呈现在整个山体上,尤为突出,让人一目了然。而这些元素都是市民众所皆知的,更显便民化。二是南京城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城市依山傍水。北极阁等水体和山体点缀其中,与整个城市的风貌相融合,它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境。景区内有的虽然是假山的堆砌,但是在一定程度也减少了造价成本,营造出一个山水氛围。三是南京具有低山丘陵的地貌特征,这决定了南京城“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结构特色。北极阁的设计也体现了这点,北极阁位于南京鼓楼比较繁华的地段,周围高楼叠起、交通密集。因而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北极阁的地位更其显重要。广场的整体设计也具有台地高低起伏的变化。

1.2北极阁景观与南京城市相融合

北极阁作为南京城区重要位置上,景观还体现南京当地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的融合关系。例如:有人说广场内部有很多细节没有展现南京传统文化,比较杂乱。但是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这些古代

2.4北极阁空间的“林”

北极阁风貌区总体设计中在传统与现代方式上融合比较完美。从纵向来看分为山上和山下两大部分、横向看从东边的曲径通幽到中心广场的浮雕山体水景、西片市民休息活动广场三大部分的营造。“林”内树木层层叠嶂、郁郁葱葱,很好地营造出“林”的特色。另外,北极阁地理位置处于繁华鼓楼街区,内部的开放、半开放空间也相得益彰。在植物配置上,勾骨、冬青、竹子、银杏、松柏等的运用,又足以体现

3结语

综上所述,北极阁广场的设计既体现了南京古城的历史文化,又与现代景观发展相结合。达到中西合璧的景观效果。不但将涉及融入南京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特色之中,从山、水、城、林4个方面展现。又很好地满足了不同人群、不同时间的功能需求。但是在设计手法上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水景的亲水性没有很好地使得人与景互动;建成之后的北极阁并没有给周围市民带来良好的利用效应;部分细部景观设计没有完善地凸显南京城的历史文化风貌等。这些问题有待进步改善,但总体来说北极阁的设计是较好的典范,其中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鉴。

4参考文献

[1] 任咏夏.北极阁——底蕴深厚的气象城中阁[j].气象知识,2007(1):49-51.

[2] 陈霞.园林景观空间的古韵传承初探——以南通市北濠绿地规划设计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06,20(4):100-103.

篇14

【关键词】盛乐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吸引力开发

一.盛乐古城概述

在中国的正北方,东西横亘着一条茫茫的青色屏障,它就是中国史书中经常记载的古“阴山”,也就是现在的大青山。它东起晋北,西与河套地区的狼山衔接,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游牧与中原农耕地带的自然分界线。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在这里碰撞、对接、融合,留下了一幕幕千古传唱、可歌可泣、鲜活而又生动的历史故事,重耳流亡、苏武牧羊、昭君出塞、拓跋建国,是这些历史故事的真实缩影,而演绎这些历史故事的重要舞台那就是位于阴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川平原的和林格尔盛乐古城遗址。它北傍大青山,南濒黄河水道,地理位置十分险要。

盛乐古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1450米,南北2290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墙体保存基本上完好,残高0, 5至10米不等,东北西三面居中设有城门,外置瓮城。古城遗址分南城、北城、中城三部分。南城系春秋、战国至魏晋时期的遗存;北城系唐代的文化遗存;中城位于南区的西北部,文化堆积最深处可达10余米,含战国、汉、魏晋、唐、辽金元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1997年至今,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盛乐古城遗址以及周边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对城址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同时在城外还发掘春秋至辽金元各个历史时期的古代墓葬200余座,出土有铜器、铁器、玉器、陶器、石器、木器、漆器、铜钱等各类器物计万余件。盛乐古城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最大的古代城市遗址,其城镇建置的历史最早可以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商代的北方有土方、鬼方、邓方、御方、狄等古代游牧民族分布,其中的鬼方、土方的活动地域就在今天的内蒙古的阴山、河套一带。其中的土方后来演变为文献中记载的“撇犹”。关于撇犹的具体活动地域,根据《诗经?出车篇》中,“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珊犹于襄”的记载推断,盛乐古城地区即是撇犹族活动的中心所在。

盛乐古城具有明确的行政建置是在西汉初年,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汉朝从秦云中郡中另析出定襄郡,郡治设在成乐县,即今盛乐古城的南城,是为定襄郡的政治中心所在,同时也作为汉王朝稳定边疆、抗击匈奴的主要前沿阵地,大将军卫青曾以定襄郡为根据地数次北上出击匈奴。东汉时期,成乐县曾一度划归云中郡管辖。在盛乐古城周边发现有大型的棺掉墓、竖穴土坑墓、土洞墓、单砖室墓、多砖室墓等诸多种类,出土有陶罐、陶壶、铜镜、铜壶、铜扁壶、铜卤等器物,这些墓葬与出土的器物,充分说明了和林格尔县的盛乐古城地区作为汉朝定襄郡郡治所在,其政治、经济、文化都己经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东汉末年,鲜卑人崛起于蒙古高原,并逐渐南迁。

在今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的中城地区,考古发现了一处大型多联间的房屋基址,出土了大量板瓦、筒瓦、方砖及莲雷纹瓦当,同时还发现有大型的陶瓮、钱币窖藏及各类完整的瓷器、三彩器,在城外还发现许多隋唐时期的墓葬,部分唐墓中出土有墓志铭,尤以葬于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9年)的“唐故守左金吾卫大将军试太长卿刘公墓志铭”为典型。另外,在其它的一些唐墓中还出土有塔形器、白瓷碗、注壶、釉陶罐、铜镜、铜钱等随葬

器物,这些文物都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单于大都护府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面貌。辽代在呼和浩特平原的大黑河北面兴筑了西三州,即丰州、云内州、东胜州,原来盛乐古城所在地的振武城改设振武县,归属丰州管辖,金、元时期亦称为振武镇或振武城。

盛乐古城出土遗迹、遗物所跨越的历史年代久远,历史序列也最为完整,是内蒙古地区出土文物较为丰富、延用历史时间最长的古代城址,也是我们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史迹。

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策略

增强历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为旅游者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旅游经历,实现旅游者的利益,使其在旅游活动中有所收获,我们需要从市场调查、资源分析、主题塑造、线路组合、活动开展、氛围营造方而来关注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

2.1主题是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核心

主题是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核心,其他工作的开展与创新都应围绕这个核心。主题是否体现出当地鲜明而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否具有强人的市场吸引力,是开发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主题的塑造,需要在对客源市场调查与遗产资源分析的基础上,突出本地历史文化特色,规避或减少重叠性的市场竞争,形成自己强人的竞争力。主题塑造,更需要线路组合,活动开展,氛围营造来烘托。

2.2市场调查与资源分析是主题提炼的前提

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状况,分析市场需求结构,掌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在了解竞争者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分析,突出本地历史文化的特色,避免文化的重叠竞争,进行市场细分,选定目标市场。资源分析,不仅要了解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规模与分布,更要对本地区的文脉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强调它们的共同点,提炼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色。市场调查可了解外部市场的状况,资源分析在于掌握自身特色,这样才能确定恰当的旅游开发主体。

2.3资源整合突出主题

历史文化资源的规模往往不大,大多保存的不够完整,单独的一处遗产很难完整地让释出所要塑造的主题文化,因而需要若干遗产个体,通过在区域资源系统中相互间的关联和相互组合起来,产生组合吸引力,共同演绎主题。遗产的组合,依赖于特色线路的连接。一条与主题相符的特色线路能把各个景点的文化连接起来,能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让旅游者在不同的遗产地转换时没有很人的文化特色,很自然地保持了各个遗产文化的连续性。各遗产地通过特色线路的连接,从不同角度展示主题文化,让旅游者从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角度感悟主题。因为这样的活动设计过于单调,而且旅游者很难单独依靠自己的参观来理解历史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因而需要在恰当的位置配以不同的延展活动来增加对旅游者的刺激,增加资料翔实的游客中心,为旅游者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增加表演活动来通俗的演绎文化,增加与旅游者互动的活动给与亲身体验,增加虚拟科学技术给旅游者创造一个仿真的历史环境。各种不同活动的互补,全而大量的信息,连续不断的兴奋点,将给旅游者以全而的感官冲击,制造出令人难忘的旅游经历。

2.4氛围营造烘托主题

丰富的资源、多样的活动仍需要氛围的营造。一个恰当的氛围不仅给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背景环境,更有助于旅游者融入景区环境,体验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文化。一个良好氛围的营造要通过改善和优化自然、人文环境和管理、服务环境来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周围的自然环境应得到有效的保护,使得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相得益彰。人文环境的营造应围绕着历史文化资源的主题文化来展开,建筑、摆设、饰物等都应有利于文化氛围的烘托,应避免周围现代化人文建筑破坏整体意境。同时,应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实施科学的管理手段,提供完善的服务。既要保证历史遗产的保护,又要深层次挖掘历史遗产的内涵,为旅游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使其拥有一个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