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2 15:13: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而中国在近代之前所存在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是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仁”的思想的典型体现,孔子认为“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他不仅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且将“人”视作其学说的立足点,以人为核心。所以,我国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先生曾说:“儒家从不离开人说话,其立脚点是人的立脚点,说来说去还归结到人身上,不在其外。”
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后经过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颢、程颐、朱熹、李贽等一大批儒家代表人物的阐释和发展,其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延伸。在经过近代新儒学代表人物的阐释发扬后,儒学中包涵的人文主义思想逐步显露和体系化,并在与西学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具备了现代世界视角。不过,儒学人文主义的内涵远较西方人文主义内涵涵盖内容广阔和丰富,不可同日而语。于此,当代著名儒学学者杜维明曾说:“儒家的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涵盖性和整合性的人文主义,它的人文精神非常宽广,和西方现代经过启蒙所发展起来的凡俗的人文主义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儒学人文主义的现代世界视角是如何发展并确立起来的呢?
近代以来,对中国社会而言是一个空前的转型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僵化的儒学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大潮下的发展要求,不能挽救民族危亡,唯有求变方能图强救国。学者杜维明曾说,“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儒家的历史就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在这个悲剧性的历史演变中还出现了最重要的事情,即中国知识分子中最勇敢的头脑刻意选择了拒斥儒家人文主义,以为它与中国的现代化背道而驰。”因此,高举“打倒孔家店”旗帜的“”风云而起,儒学思想被全盘否定,中国人面临着巨大的精神信仰落差,开始完全求助于西方的“民主”、“科学”价值思想体系。然而,正当近代西化思想风起云涌之时,一战的爆发裸地展示了近代西方国家内在的深刻矛盾和危机,昭示人们西方文化也并非济世救民的灵丹妙药。
这种形势下,一批中国知识分子转向国内,认真研究中国传统儒学及其变革和发展,现代新儒学应时而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新儒大家重新将儒学与西学糅合再现,使其焕发了崭新的生命力,并且充分将“以人为中心”的儒学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弘扬光大。例如,梁漱溟儒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是所谓“生活”,他说:“照我们的意思,尽宇宙是一生活,只有生活,初无宇宙。……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在者也。”并且梁漱溟指出整个宇宙大生命有一个“核心”,它叫做“人”,此处的“人”就是生活的主体——“我”。
同样,新儒大家冯友兰也将“人”置于其所创的人生境界学说的核心位置。在其提出的“四境界”学说中,都是围绕着人来展开讨论的,人始终位于主体地位,趋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生终极追求,也就是实现人生的终极价值,这本身已是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浓厚色彩,而且更富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和理论特色。
1949年以后,儒学最先在香港和台湾等地得以复兴,而后迅速蔓延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北美、欧洲等地的华人聚居区。在此形势下,人们普遍地承认,中国人在自我反思中重新发现的儒家人文主义内涵具有重要的价值。
1958年元旦,在港台的第二代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张君劢、徐复观、唐君毅联名发表了一份宣言,名为《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向世人昭示了港台新儒家的主要精神和学术观点。他们坚信,儒学思想并非历史古董,已经过时,而是存在着鲜活的生命。儒学注重人生道德践履,同时也致力于超越的终极关怀,追求“天人合德”的道德境界,既由上彻下以内于人,又由下升上而通于天。
唐君毅认为,儒家思想的根本特质就是人文主义。他说:“儒家骨髓,实唯是上所谓‘融宗教于人文,合天人之道而知其同为仁道,乃以人承天而使人知人德可同于天德,人性即天命,而皆至善,于人之仁心与善性,见天心神性之所存,人至诚而皆可成圣如神如帝’之人文教也。”从宗教这个角度上理解,儒家思想是透彻人文精神的。
另一位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则从儒学的形上学的角度弘扬儒学的基本精神。他认为,儒家的“仁”不是科学概念,不是知识概念,而是道德概念,是人文概念。他说:“可见仁不是个知识的概念,不是科学上的观念……照孔子的方法,就要培养如何使我们的心不麻木,不要没有感觉。这和现代人不同,现在的学问多是使人对自己的生命没有感觉。”
徐复观则比较注重人文主义概念中的人性意涵,他曾专门著述《中国人性论史》,认为“人性论不仅是作为一种思想,而居于中国哲学思想史中的主干地位,并且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原理、动力”。此外,徐复观主张,“中国为了争取生存,为了充实人之所以为人的向上向前发展的愿望,而应大量移植西方文化,这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的趋向。”
由此可见,徐复观在充分肯定儒学人文主义内涵的同时,更看到了与西方文化接轨的重要性,只有将儒学人文主义置于全球的视角下,才能符合中华民族的发展愿望,而且也是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的。
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
>> 新课程中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解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人文主义解读 人文主义在《威尼斯商人》中人物角色的体现 人文主义色彩的体现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辨析 李安作品中人文主义关怀的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主义工作机制的长效性研究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论《李尔王》的人文主义思想 中西传统人文主义中的教育思想探究 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神曲》中的人文主义美学思想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解析宫崎骏动画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的绝唱 “魔鬼营长”的“魔鬼教学法” 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主义理念的应用 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主义教育的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主义精神的渗透 浅谈德育中人文主义精神价值观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同上
[3]张建萍(编著):《英国短篇小说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7页。
[4]此处译文为笔者所译,原文详见Reed, Toni. Demon Lovers and Their Victims in British Fiction, Lexington: U P of Kentucky, 1988, p.472.
[5]此处译文为笔者所译,原文详见Gilman, Charlotte Perkins. Our Andocentric Culture: http:/ / /etext/3015.
[6]张建萍(编著):《英国短篇小说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9页。
[7]荣格:《荣格自传》,刘国斌、杨德友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第39页。
[8]Marcus, Clare Cooper. House as a Mirror of Self: Exploring the Deeper Meaning of Home. Berkeley: Conari Press, 1997. p.2
[9]张建萍(编著):《英国短篇小说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9页。
[10]同上,第490页。
[11]邱燕:《应用写作》,2002年第7期/view/24377.htm。
[12]Bowen, Elizabeth. The Mulberry Tree: Writings of Elizabeth Bowen. New York: Harcourt , 1987, p.98.
[13] 同上,p.95.
1.学生通过读图并结合自身已有常识,说出处于蒙昧状态的早期人类的世界观,体会人类认识自我的过程。
2.学生通过回顾必修Ⅰ所学知识,结合教材文本,归纳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原因。
3.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文本和史料,能对智者学派和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作出一分为二的评价。
4.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列举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
5.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文本和史料,比较普罗泰戈拉与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说出苏格拉底思想的进步性。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具体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来展开的。笔者按照上面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教学。在对智者学派和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进行评价时,指导学生作了一分为二的评价: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古代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本质;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忽视道德,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讲完后总感觉这堂课少了点什么,究竟少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少了“灵魂”和“价值”。《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要求“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在“内容标准”部分又提出:“通过学习,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加深对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在引导学生对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的人文主义思想进行评价时,应该看到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力争把“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纳入课标的东北师范大学周巩固教授指出:通过对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人文主义的内涵,并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和洗礼,学会运用人的理性。可见,不管是课程标准,还是专家学者,都认为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的人文主义思想对人自身及人类社会的思想启蒙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由此,反思我上的这一节课,虽然说中规中矩,也符合应试的要求,但是没有体现课标的要求,课堂缺乏核心“价值”的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任鹏杰老师近年来一再强调历史教育的“价值”问题。任老师说:“价值是教育的灵魂所在,也是教学实践、教育研究的核心所在。”任老师还引用皮亚杰的观点――“教育,就是教师通过教学,连接双方的关系――把‘学生’和‘价值’连接在一起”,来说明“价值”对于历史教育的重要性。特级教师李惠军也强调历史教育必须要有“灵魂”,而“灵魂”来自于对历史教育“价值”的叩问。因此,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在课程标准和唯物史观的引领下,追寻历史教学的“真实”,挖掘历史教学的“价值”内涵,让历史课堂闪耀“价值”追求的光芒。
有鉴于此,笔者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这一课的教学作了如下调整:
一、调整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读图并结合自身所学所知,说出世界不同区域的早期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体会人类社会早期的宇宙观、世界观。
2.学生通过回顾必修1的所学知识,并结合教材文本,归纳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原因。
3.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文本和史料,评价智者学派和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思想的内涵和在当时世界的进步性,体会这一思想对后世的伟大影响。
4.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史料,列举苏格拉底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能说出苏格拉底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体会苏格拉底及其思想对后世的伟大影响。
5.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文本和史料,能比较普罗泰戈拉与苏格拉底人文主义思想的异同。
6.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史料,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体会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在古代世界的进步性及其对人的解放的伟大意义。
调整后的教学目标,其核心与灵魂是体会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人文思想的伟大意义和历史影响,凸显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任鹏杰老师说:教育的全部价值尊严,就在于用价值“服务人生”――满足学习者健康成长、进步和发展的内在需要。资中筠先生在《教育与启蒙》的演讲中也说:“我们是处于愚民教育时间比较长的一个民族,所以启蒙的任务对每一个人说起来都还是很重要。……教育就是把一个自然的人变成社会的人,把一个原始的人变成文明的人。所以简单地来讲,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文明的人。”因此,只有牢牢把握课标,把握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让课堂教学目标有实实在在的价值的引领,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受到思想和心灵的启蒙,让学生的学习与“价值”真正联系在一起。如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使命感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历史课堂才具有延续性和生命力。
二、调整教学环节
在具有“价值”意义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笔者对这一课的教学环节也作了调整,调整教学环节的核心是站在时代和历史的角度积极肯定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让学生接受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洗礼和启蒙。
1.在对智者学派和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的评价上,坚决摒弃一分为二式的中庸评价。因为这种评价方法,虽然符合应试的要求,但是没有价值观的渗透,起不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思想启蒙的作用。并且这种“各打五十大板”式的评价显然跟“课标”所倡导的“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是背道而驰的。只有全面肯定智者(普罗泰戈拉)的人文主义思想,才能让学生知道古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最为显著的特点――尊重人的个体价值和从人的自然本性上得出的人生而平等的思想,这些特点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日益发展成熟,构筑了以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和价值观念。学生也才会真正明白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不仅在当时世界独树一帜,站在了时代的高处,而且对后世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影响巨大,更对古代希腊“人”的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这些思想会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但是瑕不掩瑜,我们不能人为地加以放大,甚至花大力气去证明其不足之处,这样对学生起不到任何价值引领的作用。
2.摒弃了一分为二的评价方式,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对智者学派和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作出正确的评价呢?第一,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人文思想的基本观点。由于教材文本的表述比较简略,因此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史料拓展,进行一定的补充,这样能使他们的思想观点更加丰盈充实,为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和评价打下基础。第二,教师必须旗帜鲜明地肯定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人文主义思想的伟大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具体方法是: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对比同时代的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通过史料拓展的方式,补充有关积极评价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人文主义思想的史料,供学生理解和体会。
关键词:人文主义思想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启示
1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到其它国家。人文主义这个称谓来源于“人文学科”,是由世俗学校设置的,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者的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当时反封建的主力军。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用人性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智力,可以创造一切,以此与神权相对立。“人性论”是人文主义者的理论纲领。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肯定现实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幸福,从而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现代性的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问世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 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
2 人文主义思想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创新人文主义特征,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直接体现人文主义理念与特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实现:
(1)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造就学生的人文素质。以人文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它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学习天赋;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学习等等。人文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其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扩招的形势下,由于学生的水平各异、学习能力各异、学习策略各异、学习动机各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学习中心”或“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主学习英语,从而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校园网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需要学多久就学多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度,不断作出调整,并最终实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把现有的大纲朝着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方向改变;二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三是改革评估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优点:①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②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③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④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这些优点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着天然的联系。
(3)改革评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必然要求评估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众所周知,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其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测试中要充分考虑试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响(impact)和可实践性(practicality),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来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变化,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良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建立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和心理测量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它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并只能服务于教学工作。
关键词:人文主义思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启示
1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到其它国家。人文主义这个称谓来源于“人文学科”,是由世俗学校设置的,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者的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当时反封建的主力军。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用人性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智力,可以创造一切,以此与神权相对立。“人性论”是人文主义者的理论纲领。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肯定现实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幸福,从而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现代性的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问世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
2人文主义思想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创新人文主义特征,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直接体现人文主义理念与特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实现:
(1)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造就学生的人文素质。以人文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它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学习天赋;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学习等等。人文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其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扩招的形势下,由于学生的水平各异、学习能力各异、学习策略各异、学习动机各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学习中心”或“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主学习英语,从而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校园网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需要学多久就学多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度,不断作出调整,并最终实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把现有的大纲朝着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方向改变;二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三是改革评估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优点:①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②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③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④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这些优点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着天然的联系。
(3)改革评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必然要求评估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众所周知,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其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测试中要充分考虑试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响(impact)和可实践性(practicality),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来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变化,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良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建立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和心理测量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它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并只能服务于教学工作。
3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移植国外二语教学理论;二是推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改革评估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只有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单纯对教学法的研究转移到对教学法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双轨研究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2]程晓堂.论自主学习[M].学科教育,1999.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从中可知,在新课标中,人文主义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加强人文主义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代人文主义思想教育的内涵已由传统的教育思想的立足个人,逐渐转变为既关心个人,又关心他人、集体、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它强调的主要内容有:人的尊严、理解与宽容、权利与责任、对人类和自然都有关怀、慈爱之心。为此,人文教育不同于重在培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教育,它的重要功能在于:为人们提供充足的文化养料,滋养人的内在人文精神,提高其人文素质和文化素养。只有人文素养高的人,才能将人与自然、社会、个人的得失与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
一、从人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应该加强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学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指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流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性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的个性的发展,绝不单单指人的知识水平的发展。传统的历史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漠视人的个性发展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教师把成绩当着取得社会认可,学生把成绩当着成就学业的手段,历史学科变成一门纯功利的学科。长此下去,人的素质与时代对人素质的要求只会越来越远。
当今社会已进入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时代,人的自身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人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每个人的发展与完善程度还取决于他自己有没有学会发展,换言之即是否具备发展的能力。如果教育的目的旨在获取高分数,忽视个性张扬、主体意识的培养,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不可能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这种教育也是一种失败的教育。历史是一门融政治、经济、文学、哲学、艺术、伦理、地理等知识为一炉的综合性学科,人文性极强,是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极好阵地,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从知识的、方法的、情感的、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施以影响,使学生受到人文主义熏陶,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人。
二、从全面实施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角度出发,历史学科教学中需要加强人文主义教学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与人文主义的内涵十分吻合。纵观历史新课标,从教育观念、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课程标准等无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准绳。新的历史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这些理念的提出就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历史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与人文主义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1.重视历史学科的育人教化功能。历史课程中蕴涵极其丰富的育人教化内容,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有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历史知识;有辉映千古的民族文化;有深厚民族底蕴的道德情操;有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有宽阔的民族胸怀,学生在为此而感到自豪的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具备开放的心态,要有吸纳包容所有其他社会文明的胸怀,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与世界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强大,也才能有个人的立足之地。
2.体现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包括人文主义精神、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观念、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点等。历史学科教学要求学生会学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积极体验历史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自觉将个人的前途与人类的命运结合起来,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观念。
3.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历史教学的任务除了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外,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也是两个不可缺少的目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历史素材,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诸如黑板报、小论文、演讲赛、辩论赛、参观访问、观看历史影片、表演历史短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判断以及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使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尊重理解他人,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三、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历史课教学中必须加强人文主义教学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实用主义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年人的心灵,也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些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地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
关键词: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广泛的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G02(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055-05
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主线。同时也是他所有批评的终极旨归。我们要想正确理解和把握萨义德的后殖民文化理论,就必须认真考察他在《东方学》、《世界、文本、批评家》、《文化与帝国主义》、《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等几部主要著作中所倡导和践行的“广泛的人文主义”,概括其基本构想,弄清其本质要求,领会其文化寓意。
一、“广泛的人文主义”之基本构想
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即萨义德对人文主义的讨论是有针对性的,并非为了出示一部人文主义的历史,也不是要探究其可能包含的所有内涵。实际上,他所深刻阐释、努力践行并始终坚持的“广泛的人文主义”原则,是在批判、反思美国人文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所进行的本质修正和重新阐释。
一、高职体育教学人文教育的内涵
教育学中以人为本的理论,将学生看作是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体育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潜能、学生个性的不断发展过程。在教学目标的认识上,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以人为本的学习观,更加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在教学方法上,以人为本的学习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进行白我选择和白我发现,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1]。把学生看作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水平、体育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储备水平的了解;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学习风格作为学生持续一贯的,表现出一定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倾向于学习策略的总和。这样才能够实现体育健康课的有效学习,更好的体现出大学体育健康课教学中的人本主义教学价值观。
二、高职体育教学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价值
(一)高职人文教育的含义
人文作为一个动态概念,指的是:我们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各种文化现象。现代社会所说的人文,或者人文主义精神,通常指的是:人类历史文化中保留下来的核心精华,即人们先进的价值观和各种完善规范的集中体现[2]。人文主义精神是科学、和谐、仁爱思想的体现。人文教育思想,是整个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任何历史形态的民族其发展都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持。高职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培养时代所需人才的主要场所,更加需要重视和加强对人文教育环境的构建,以范围更广、影响更深的人文教育环境,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做好各个学科的人文价值挖掘,加强体育比赛人文内涵价值的展示等。
(二)树立人本主义的学生观
高职体育教学的人文主义教育,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为中心,适合于满足个别学生需要的教学。人文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层,学生主体地位的本质是按照学生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通过使用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的特点是:重视“学”的程度要人于重视“教”,它强调学生要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将学习的内容等分成较小的单元来进行,对对每个单元以及总的学习目标进行详细的规定,允许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的步调,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
三、高职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项目的措施和途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落实人文主义教学观。
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按照学生的学习风格,来进行学习环境的构建、学习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这样才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教学观的理念,更好的体现出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人本思想的实践价值。将大学生看作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水平、大学体育知识、技能的储备水平的了解;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学习风格作为学生持续一贯的,表现出一定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倾向于学习策略的总和。高职体育教学人文主义环境的构建,需要学校从物质、制度、评价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引领,以更好的提升高职体育教学人文教学的基础[3]。
(二)设置丰富的人文主义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
在大学体育健康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时,需要综合考虑每个大学生的体育起始能力、体育兴趣特点和水平,根据大学生起始能力和体育健康课教学的特点、阶段,来确定和实施相应的人文主义教学策略。大学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进行体育健康课这一学科学习活动之前,己经具备的关于体育人文内涵、体育人文实例、体育人文价值等内容。大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与体育健康课人文价值观的体现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从教育学上讲的学习主体的需要角度出发,做好高职体育健康课人文环境的构建。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丰富的人文教学内容
作为大学体育教师,要在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基础上,借助于多种多样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与实践,提高大学体育健康课学习策略的选择范围,不断的培养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提高和扩展的意识和能力,将大学体育学习策略和教学的技巧融入到人文主义内涵的构建中。不断的提升大学生的体育人文修养,从个体差异出发,做好体育健康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引导等时间活动。
【关键词】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整合
哲学在当代的发展,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野到整合,-是一个内在必然的过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是对科学主义霸权的一种回应。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冲突与融合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都来源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在两个理念形成的初期,彼此都注重人的主体性,承认理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和力量源泉,体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两重性逐渐彰显出来。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资源缩减等等一系列的严重社会问题。另外,由于文主义哲学的消弭,致使人文精神滑坡,社-会道德水平下降,人类社会在精神层面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由两者冲突产生的问题,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对立和冲突的两大哲学思潮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
二、科学社会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整合的前提
2.1“人工自然’的本体论前提
“人工自然”泛指人类所能感知和变革的自然界,包括人类所能认识的自然以及人类所能变革的自然。对自然界的研究不仅要使用科学主义所主张的方法,而且调节文化世界中人与自然关系必须采取人文主义的分析方法。
2.2实践前提
科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整体的一部分,它既是我们时代的物质和经济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指引和推动这种生活前进的思想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十世纪的科学是社会化的科学,它所创造的大量物质和非物质事物,逐步成为人类时代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技术可能性。文化的统一需要各种传统的交流和互动,这一切都必须依赖人类科学和社会实践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2.3价值性前提
价值是人的需要与对象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价值的基础存在于对象中,它的尺度存在于人的需要中。“人工自然”的价值是人的需求与人工物的性能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的需求是价值的尺度,人工物的性能是价值的载体,当用价值尺度去量度价值载体时,就形成了关于“人工自然”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所以,一旦需求发生变化,对同一载体所作出的价值评价也将随之变化。
三、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如何整合
3.1尊重科学,承认科学思维的价值
科学思维是人对科学之本质的理解和追求,其实质性要素包括: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尊重科学,承认科学思维的价值,不仅是人文主义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而且在实践上也是科学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如果单单依靠实用理性思维,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把伦理观念而不是事实当作出发点,必然导致对事实的歪曲,产生出缺乏科学性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我们必须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以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克服经验主义和实用理l!生思维方式,确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我们必须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起来,不能以科学的决定论和因果关系来看待人的思维活动,应该给事物主体留下空间,否则就违背了科学精神。
3.2科学技术与人文知识统一
自知识体系被划分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以来,现代社会一直继承了这种分工,由于两种理念的本质不一样,不同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使命,这样一种知识生产体制最终造成了两种文化即科学与人文的极端状态。由于科学技术的霸权,人们单纯地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知识的丰富内涵出现缺失和偏执。社会的进步需要科学技术与人文知识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两者的支撑才能健康和平衡。只有全面科学地理解科学技术与人文知识的内涵,才能在实践中自觉地构建合理的科学知识结构,从而有利于个体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因此说,社会发展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3.3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下社会发展的主导理念,提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及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工业社会开始,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人类生活发展的影响,而现在我们已充分的意识到生态环境压力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双方是一把双刃剑。人必须成为科技发展的主人,科学技术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和社会为代价,要以人的长久生存和发展作为根本理念,社会发展有赖于人文观念的引导和推动。
3.4构建新型伦理规范
人文观念目的是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在于充实和净化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准,促进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共享全球知识和技术资源,人类个体必须克服传统的狭隘保守自私的理念,要与大家共同创新合作和进步。在新型的市场观念下,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决策行为不能单以经济行为为主,还需要注重人文行为,因为科技革命必然会给一个国家的性质、政治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很大的影响。社会的运转和哲学思想的发展,都是通过科学技术带来的经济价值规律产生作用,而且还需要人文理念的伦理道德规范来维持规范,否则这个社会不仅缺乏道德,而且也是无科技无效率的。
参考文献:
[1]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郑玉君,徐天铁,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融合前提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0(09).
[3]李侠,试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断裂与整合[J]齐鲁学刊,2004(05).
论文摘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是在对基督教神学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来阐发自己的宗教思想的。虽然他们没有对教会构成有力的威胁,但他们的活动使人们的思想从教会的束缚中得到了稍许的解放,导致了人们情感和想象力的自由放纵,从而为17世纪国家主义和 科学 主义的兴起及18世纪理性主义的全面胜利铺垫了道路,并为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 发展 繁荣拉开了序幕。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初始阶段,人文主义者在这一时期对宗教既爱且恨,表现出理性与信仰相交织的矛盾思想。一方面,他们猛烈抨击教会,无情嘲讽僧侣,反对禁锢人性的基督教教义,要求以人本替代神本,提倡理性与信仰相分离,表现出对传统基督教的偏离与叛离倾向;另一方面,他们却始终坚信“上帝至上”的思想,并怀着深厚的宗教情结,与教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表现出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与执著。这正如詹姆士·斯鲁威尔所说:“虽然许多 历史 学家,特别是19世纪的历史学家都试图把文艺复兴和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与各种各样的非宗教形式联系起来,但并不是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非宗教的。人文主义者们“既非不信教者,也非无神论者”
人文主义者的这些宗教思想,一方面是对基督教神学进行批判继承的产物,另一方面又为17世纪国家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兴起及18世纪理性主义的全面胜利铺垫了道路,并为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繁荣拉开了序幕,这构成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
一对神学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思想是建立在对传统基督教进行猛烈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在宗教批判活动中,他们充分利用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思想资源,如他们吸取了古典文化中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人文”观念及科学求知精神,来批判中世纪的封建等级特权制度与教会的蒙昧主义、禁欲说教,鼓励人的自由与尊严,具有“复古求解放”的特征。然而他们对他们批判所指的基督教神学,也没有彻底抛弃,而是对基督教的神学传统文化给予了较多的批判继承。
(一)借助上帝的权威,来阐明人本思想
人文主义者在阐发人本思想时借助了上帝这个法力无边,统驭一切的最高神圣权威,来烦扬人的理性尊严及自由意志,在上帝的神圣光环的庇护下进行一系列的人文主义活动。然而,他们所借助的“上帝”,已经不再是传统“神本”观中的那个对人的堕落和贪欲感到愤怒并施加惩罚的最高神冥,也不完全是那个要人在尘界顺从其训诲,等待其拯救的救世主,而是为人造就了世界并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选择生活方向,追求现世幸福的最高神圣权威。在这个无私而慈悲的上帝的恩赐与庇护下,人无需在“原罪”的阴影中恐惧而消极地等待“末日”的到来,而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追求人生的世俗幸福,满足自己的世俗欲望。可见人文主义者继承基督教神学中的上帝,实际上是借助上帝的形式,来达到颂人的目标。
(二)继承传统经院 哲学 中的理性思想,实现理性与信仰相分离的目标
人文主义者在批判传统基督教时,吸取了经院哲学中的理性思想,来对抗基督教的蒙昧主义。实际上,在文艺复兴以前,理性与信仰的分离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在欧洲中世纪,作为官方哲学的经院哲学中,保留着理性思想。随着经院哲学不断发展,理性也在发展。经院哲学早期代表人物安瑟伦鼓吹信仰必然先于理性,强调用理性去维护信仰,思想虽然保守,但提高了理性的权能和地位。十二世纪最伟大的唯名论者阿拉伯尔提出了理性而后信仰,主张怀疑论.认为“怀疑是研究之路,……由于怀疑,我们就验证,由于验证,我们就获得真理。这对于人们大胆运用理智,使人们的思想从盲目信仰中解放出来起了积极作用。13.14世纪,邓司·司各脱主张“双重真理论”,认为上帝的真理只有通过信仰来领悟,而上帝真理之外的真理要由理性来认识,从而为文艺复兴信仰和理性分离铺平了道路。但是,无论经院哲学中蕴含的理性思想怎样发展,在文艺复兴以前,它始终没有跳出神学信仰的图圈而独立出来,在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蒙蔽下,“人类意识的两方面,一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闭人文主义者接受了其中的理性思想,来发展自己的理论,为实现理性与信仰的分离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由于立足于神学传统,并且在浓厚的神学氛围中,人文主义者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创作素材都不可避免地要打上神学传统的烙印。然而,人文学者已开始以一种新的视野来观照和选择神学传统文化。他们力图吸收基督教的原始平等观念,来批判教、俗贵族的荒与堕落,阐发传统的王权神授理论,来否定教权高于王权的主张;通过对基督教原典《圣经》的翻译、考证,来动摇罗马教廷的中世纪拉丁语《圣经》的神圣地位,以最终动摇封建神权的理论基石。由此,表现出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思想中对基督教神学传统观念的批判继承。正是这样的批判继承,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思想既包含了传统神学的内容特征,他们没有放弃传统的宗教虔诚,仍眷念着旧的神学谛理与道德,与神学传统文化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表现出他们新旧交织的矛盾心理;又在发展趋向有一些突破,展现出新的内涵与风貌,成为近代早期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为以后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对未来历史发展的启示
人文主义者对传统基督教的批判虽然没有对基督教构成有力的威胁,但他们的批判以及对理性宗教的向往却能使人们的思想从教会的束缚中得到了稍许的解放,并且它的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人们感情和想象力的自由放纵,而这为以后人们更好地反对传统基督教,剖析宗教实质,以及为17世纪中叶以后国家主义和科学精神的兴起,并对罗马教会发起的有力挑战,不能不说是起到了某种铺垫作用。18世纪的理性主义者接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手中的思想旗帜,一改人文主义者温良恭谨的态度,把人文主义者对感性的呼吁变成锐利的理性武器,从各方面来彻底批判基督教信仰。
首先,人文主义者的“灵魂不死”和“意志自由”的理论为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思想家关于这一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石。
“灵魂不死”和“意志自由”论曾经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最主要的批判内容,他们批判此目的在于解放人性,抬高人的地位,因此只看到表面现象,并未深人本质,但毕竟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18世纪的理性主义思想家认为人类灵魂是可朽的,个人灵魂也同样有灭。但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的这些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人文主义哲学家布鲁诺的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霍尔巴赫对“灵魂不死”的驳斥更为彻底,主张灵魂就是物质的东西。他说:“灵魂根本不应当与身体分开,它就是身体本身,只不过我们从身体活着的时侯所具有的某些作用、某些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去看,才把它称为灵魂。”因此霍氏认为灵魂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人体的作用和机能的表现,是人的一些精神活动如记忆、想象、判断、思维等。霍氏的这种思想与人文主义哲学家特勒肖有某些偶合之处,只是特勒肖的表述没有霍尔巴赫这么深刻、明确。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霍氏的思想是对特勒肖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其次,在宗教与道德、宗教与政权的关系问题上,人文主义者进行的一些论述为启蒙运动更为彻底地来反对传统基督教铺平了道路。
在中世纪时期,道德理论浸渗在宗教的气氛中,同宗教教义融合在一起,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一种意识形态,教义成了封建道德的基础,神意成为道德的准则。人文主义者布鲁诺指出封建统治阶级的这一行为,其目的是要使人民群众从内心信仰和道德习惯上遵守封建统治者所制定的规范,为其统治服务。爱尔维修与布氏思想一脉相承,认为宗教与道德并没有必然联系,宗教存在于彼岸的、虚无缥缈的想象世界,而道德扎根于此岸的现实的生活世界。宗教是有关信仰的问题,道德是有关行为模式的问题,彼此毫无联系。并指出使人有道德的,不是封建伦理,不是神意,而是理性的 教育 ,高尚的习惯,贤明的体系,公平的 法律 等等,因此说,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 发展 ,来肯定理性。
政教合一是人文主义者批判的另一焦点,并提出政教分离的思想。而启蒙思想家认识到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矛盾,有时甚至发展为激烈的斗争,但从一般情况来看,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根本利益一致。为此,他们指出,广大民众要成为自由的人,就要具备一定的理性知识,以此来反对宗教迷信,进而摧毁封建专制,这些思想在人文主义者布鲁诺、马基雅维里的学说中都有所表现。可见,启蒙思想家的这一思想是在继承人文学者学说的基础上的更高发展。
再次,人文主义者对《圣经》进行的严格的考证与评注,对基督教神学思想体系提出的某些重大的怀疑,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怀疑主义和批判主义的学术精神,以及积累起来的一套新的知识结构与方法体系,对当时新教宗教改革家们有着重大的启发作用,为反教廷的宗教改革思潮的勃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最后,人文主义者最早对传统基督教的冲击构成了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精神启蒙。他们提倡知识,对知识应用性的强调刺激了 科学 和 艺术 的发展,他们提出的政教分离以及宗教宽容思想,虽然在当时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但是以后国家主义的兴起,以及在宗教宽容精神之基础上产生的科学主义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无不是对人文主义者所提出的政教分离与宗教宽容理论的回音。
到17世纪以后,在欧洲的 政治 生活中,宗教气氛越来越淡薄,而且通过三十年的宗教战争,“从深信无论新教徒或旧教徒,哪一方也不能获全胜;义这个中世纪的愿望必然放弃,这于是扩大了甚至在种种根本问题上人的独立思考的自由。在这种情况下,人文主义者提倡的宗教宽容回荡在人的耳际,在欧洲大部分国家里开始真正出现了宗教宽容的精神。信仰上的自由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学术的复兴,宗教宽容成为西方近代科学和 哲学 生长的温床。在宗教宽容气氛的温床上,滋生着各种对基督教叛逆的新精神力量,而在这些正在生长的精神力量中有一种就是科学理性,最终取代基督教信仰的权威地位,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新的精神支柱和崇拜形式。
论文摘要:林语堂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文化学者,他一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宗教信仰探索过程,探索历程就是寻找、认同各种宗教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历程。但在林语堂的思想观念中,西方的人文主义与中国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有所差异的,这正是促使林语堂最后阪依基督教的重要原因。
在“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史上,林语堂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文化学者,他一生执着于“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化追求,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林语堂出生在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在“亲情似海的基督教家庭的熏陶下,林语堂自然地成了一名基督徒。1917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之后,林语堂到北京清华学校任教。在清华学校,广大的异教智慧世界向他敞开,他造访孔子的堂室,攀登道山的高峰,拨开佛教的迷雾,在儒道释的文化氛围里徜徉,宣称自己由基督教走向了“人文主义”。“三十多年来我唯一的宗教乃是人文主义:相信人有了理性的督导已很够了,而知识方面的进步必然改善世界。这是林语堂对自己三十多年“异教徒”生涯的总结。然而他后来又说,这时期尽管“自称异教徒,骨子里却是基督教友”。终于在1959年,64岁的林语堂明确宣告结束了三十多年的“无信仰时代”,重新回到基督教,宣称“我的搜寻已告终结,我己回到家中了。
综观林语堂一生的宗教信仰,似乎可以作如此的简笔勾勒:基督徒—异教徒(儒、道、释)—基督徒。但是这样的简笔勾勒不能够描述林语堂一生精彩的宗教信仰探索历程,也不能反映出他在宗教信仰上的探险、怀疑及困惑,更不可能把握林语堂宗教文化思想的精髓。因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被忽略掉了,那就是林语堂自始至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无论是受到家庭环境的熏染接受了基督教,还是在广大的异教智慧世界里徜徉,以至于最后的重新阪依基督教,他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人文主义的理性意识观照自身思想领域里的宗教精神,他的宗教信仰探索历程就是寻找、认同各种宗教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历程,只不过在林语堂的思想观念中,西方的人文主义与中国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有所差异的。这正是林语堂最后决心阪依基督教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追随林语堂的灵性大旅行,看看他是如何在耶稣、孔孟、老庄、禅宗的世界中,探素出人文主义的光芒,并烛照了自己一生的宗教文化思想。
林语堂灵性之旅的第一个异站是孔子的堂室。林语堂对儒家经典思想的把握是从儒学是智慧型宗教这一角度切人的。他说:“孔子是一个实证主义者”、“孔子最关切的是人”、“我认为孔子对上帝及上帝意旨的关心及他对于宇宙的灵性性质的看法,已被孺家通常的实证主义所蒙蔽。”“我想考察孔子对于死、上帝、上帝的意旨,及人的灵性等较大问题的态度。
林语堂把儒教的精神本质归结为一种近情人理的“人文主义”,即所谓中国的“人文主义”:第一点,人生最后目的之正确的概念;第二点,对于此等目的之不变的信仰;第三点,依人类情理的精神以求达到此等目的。他认为,人生真正的目的,中国人用一种单纯而显明的态度决定了,它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与和谐的社会关系。
林语堂在儒教中所探寻到中国的“人文主义”实际上是儒家的人本观念。仁.‘义、礼、智的道德伦理也好,“中庸之道”的近情精神也好,还有回向常识.都体现了儒教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因而也形成了林语堂人文思想的特征:以人和人生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只关心人和人生,探寻怎样才能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一切立论以真实的人生、人生实践和人生感悟为基础。
然而,在领悟儒教之人本观念的同时,先人为主的基督教观念总是在干扰着他.促使他把儒教与基督教作潜在的对照与选择。他认为儒家教人在个人行为上要有好教养,在社交上要有好仪式与基督徒相信人要做一个君子和有礼貌的人是殊途同归的,所以林语堂说“我们不能说一个基督徒不能同时是儒生”。而且.林语堂发现孔子也像圣公会教士和夭主教教士一样,是个保守派的哲人,相信权威有其价值,相信传统与今昔相承的道统。对于儒教与基督教之异”,林语堂也了然于胸。他说:“孔教精神的不同于基督教精神者即为现世的.与生而为尘俗的。基督可以说是浪漫主义者而孔子为现实主义者,基督是玄妙哲学家而孔子为一实验哲学家,基督为一慈悲的仁人,而孔子为一人文主义者。所谓孔教精神之“现世的”、“生而为尘俗的”是说明孔子是倡导“克己复礼为仁”的人杰;而基督是神子,代表着上帝在人世的“道成肉身”,因而是负有拯救世人之使命的“救世主”。所谓“现实主义者”与“浪漫主义者”意即孔子是现实主义的务实者和善变者,他虽有“杀身以成仁”、“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抱负,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走极,而是出仕与通世相机而行、进退有路。而基督是理想主义的献身者和殉道者,他生于世界沦落之际,以一种不合时宜的冒险精神来力挽狂澜,为了救世济民而不惜自我受辱、蒙难和赴死。所谓“实验哲学家”与“玄妙哲学家”是指孔子向往名正言顺的作为,一生抱着“士为知己者用”的态度,其道亦“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并不强求“不可为而为之”;而基督推崇忘我之爱、牺牲之爱,相信以信仰生命之超越而能达其神圣人格。所谓“人文主义者”与“慈悲的仁人”是说明作为儒教思想体系核心的“仁”表现出一种“人本”精神,而基督教信仰核心中的“爱”体现了一种“神本”精神,前者属世,后者超越。“仁”无论是作为个人修养之“内圣”还是作为济世救国之“外王”精神,都没有离开这一“人本”。所以林语堂称基督为慈悲的仁人,而孔子为一人文主义者。
在中、西宗教文化思想中,道教文化思想对林语堂的影响最为巨大,学者陈平原把林语堂视为“道家文化的海外回归者”。林语堂也把道家看成自己的宗教信仰来崇信,他说:“倘若强迫我在移民区指出我的宗教信仰,我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对当地从未听过这种字眼的人,说出‘道家’二字。林语堂从道家的宇宙观出发,认为人要顺从天道,要让人的自然之性获得自由发展,而不受社会伦理、道德的束缚,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林语堂看来,道家学说之价值并不表现为为求知者认识和阐释世界提供逻辑的、理性的方式,而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并在此基础上来建立一种有益身心且又简朴纯真的生活方式。道家所推崇的那些终身察持自然理想,过着怡淡素朴、无知无欲的生活,超然于凡尘世俗之外的“圣人”、“真人”、“至人”以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所体验的厌智、弃智的人生境界,是林语堂终生向往的人文主义境界,这与儒教之人生目的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林语堂总结出道教的出世观念,着眼于现实人生的自我完善,把“享受淳朴的生活,当作人生的真正目的。这种“人文主义的伦理观”正好包含了现实人生的两个侧面,又互为约束,使人优游进退,处变不惊,游刃有余。儒家倡尚贤之道,道家讲无为而治,都“适宜于好放任自由个人主义的中国民族,而合于中国人文主义的理论。
林语堂在爬登道山的途中惊喜地发现道教与基督教有许多融会贯通之处。他感到老子柔弱的教义好像是耶稣澄山宝训的理性化。老子柔弱的教义的基本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从此出发,老子相信不斗、不争、不抵抗,警告人不要用强力,认为用强是弱的征兆。同样,《圣经·马太福音》记述耶稣在山上向众门徒讲道的故事.即所谓“登山宝训”.其中“论福”有一条:温柔的人有福,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可见,老子与耶稣都相信阴柔之物能制胜,“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并且,林语堂总结出老子对爱及谦卑的力量的训言,在精神上和耶稣来自他独创的、卓识的、闪光的训言相符合,有时字句的相似也是很惊人的。
林语堂之所以能发现道教与基督教的许多契合之处,在于他从根本上把握住了道教与基督教在“道”上的同一之处。道教之“道”,深奥莫测,是先于物质的存在,是产生物质的根源,是宇宙万物的创始者,这是组成道教理论的核心和基础。基督教教义的“上帝之创造”认为宇宙被造出之前没有任何物质存在,连时间、空间也没有,只有上帝和他的“道”,他的“灵”。上帝通过“话语”,亦即通过“道”来创造天地万物。这是关切人的灵性问题的林语堂最料想不到的收获。道教思想的人文主义精髓使林语堂否定了基督教经院神学思想,也促使他更加坚定地去寻找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上帝”。
在孔子人道主义的堂室住过,且又爬登了道山的高峰,林语堂信仰之旅的下一站到了佛教。在林语堂的佛学思想里,他最感兴趣的还是禅宗。从思辨上来讲,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强调自性是佛,平常即道。一旦见到自己的真性(本性)和本有心灵,我们就了解了终极的实在和得到了菩提(智慧)。禅宗主张,在实际的人生中才有自由,在自由中才有实际的人生。禅宗以创造人的生活和自我觉悟的日常途径,来揭示人生的秘密,化平淡为神奇,寓神奇于平淡。禅宗极大地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都可以成就人格。林语堂极为精微地剖析了“禅”的深邃性,对其直觉顿悟、直指人心的思想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禅”的精义中也看到了人文主义的灵光闪现:那就是解除一切空间、时间、及精神的束缚,追求心灵的完全自由,从而得以悠然处于人世,达到人与自然人生的和谐。禅宗与儒教、道教共有的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使林语堂更加执着地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上而标举禅宗.他认为“禅”和每天的生命及每天的生活密切相关,“禅”就寄托在简单的日常生活里,且视简单的日常生活为幸福的恩赐,而享受它的每一瞬。在佛教的世界里,林语堂也发现了能勾连起他的基督教情怀的东西。他首先发现佛教与基督教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出发点一对于罪的承认及深深地关切人类受苦的事实。佛教中有一特殊的观念是“业”,意即孽障或“罪的重担”,这是由于人沉溺于不正当的欲望及精神上种种形式的卑琐造成的,因此人注定要永久堕人轮回。“原罪”说是基督教的基本观念,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犯了罪,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传给后代子孙,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并使人类有了受苦及必然死亡的不幸命运。接下来,林语堂对佛教及基督教罪的观念与拯救方式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佛教的悲观主义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佛对人类生命的评语可以合并为四个字:怜悯一切!对佛教教人否定人生,忘却人生,进而出世、遁世,以消极态度回避人生的悲观主义情结,林语堂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对于基督教的“原罪”观念,林语堂也坚决予以摒弃。林语堂对佛教基督教“罪”的观念及拯救方式的否定,是因为这些观念与林语堂的执着于现世的人文主义情怀背道而驰,必然要道到林语堂的抨击。
在这次灵性之旅中,林语堂发现了儒、道、释三教深蕴的普遍人文价值,也能够指出在那里他们已达到他们的最高峰及他们对给人以完满答复不足的地方。所以林语堂说:“三十多年来,我唯一的宗教乃是人文主义:相信人有了理性的督导已很够了,而知识方面的进步必然改善世界。可是观察20世纪物质上的进步,和那些不信神的国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我现在深信人文主义是不够的。人类为着自身的生存,需要与一种外在的、比人本身伟大的力量相联系。这就是我归回基督教的理由。我愿意回到那由耶稣以简明方法传播出来的上帝之爱和对它的认识中去。正是因为有了儒、道、释三教人文主义思想的深邃内涵做底基,当林语堂降在基督教信仰的瑞士少女峰的时候,也是他对宗教、上帝、人的灵性等问题已经探求了其所以然的时候,所以这时的林语堂,有了相当成熟的宗教、上帝观念。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经历了博雅教育、近性人文主义和现代科学人文主义等阶段,以人为本的核心渗透了现代教育思想,语言教学也不例外。二十世纪是人文语言教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学思想从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涌现出大批的人文主义教学法,具体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但教育的核心都指向学生的自我实现。
一、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发展
在古希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身心平衡发展而健全的人。古罗马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的文明,在教育上着重于利用文化来陶冶一个健康的人的理念。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兴趣原则”、“亲身经历”、“适应个性”和“社会竞争”等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维多里诺及荷兰的伊拉斯谟等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倡自由教育,倡导博雅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关心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
近代人文教育思想伴随着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而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理性的人。20世纪下半叶盛行于美国的“人本化教育”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主张教育应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的和创造型的人。人本化教育家主张“课程人本化”,“强调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提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的学生中心理论。
在“人本化教育”逐渐走向极端并受到社会舆论质疑的时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科学人道主义”的概念:“科学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是关心人及其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内容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实现[1]。
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人文主义思想带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但“以人为本”的核心没有变。目前,中国提倡素质教育,正是人本主义的体现。
二、 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法
1、人文主义与语言教学结合的基础——认知与情感的需求
语言教学与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不是偶然的。正如亨特所言,“人文主义跟英语教学的关系由来已久”[2]。16世纪著名的英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阿卡姆就在语言教学中溶入了人文思想。他认为,教育中的人文主义就是用文学去铸成人的心智[3]。在阿卡姆看来,拉丁文学中的一些经典著作凝聚了人类思想精华,而且语言风格优美典雅,是铸造儿童心灵的最好的材料。
当代科学研究更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科学依据。认知是情感发生的前提,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肯定。实证研究表明,诸如记忆、思维等人类认知加工过程都受到各种情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约翰·舒曼,情感和认知是可区分但不可分割的[2]。神经生物学家安东尼·戴马西也断言: “我们的情感生活是理智机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 所以,语言学习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有智力和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来对待,既要扩展学生语言知识,也要加强情商的培养。
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人际关系和个人情感因素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习得的影响,认为在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环境和气氛,学习者只有在放松和协调的状态下才能最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这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语言活动中认知与情感紧密结合的必要性。
正是基于对认知结构的科学和心理的研究,现代语言学家积极推动人文思想与语言教学的结合,产生了不少人文主义教学流派。
2、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流派
人文主义教学思想认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来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罗杰斯在1969年就于《学习的自由》一书中概括出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要素:人类具有天然的学习潜能,但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主动参与之势[4]。
较明确的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出现在二十世纪60-70年代。6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论,开创了听说法。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外语教学中学生本身因素起着很大作用,强调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最典型的教学流派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罗的“沉默法”,美国的教育家库兰的“集体语言学习法”,保加利亚人罗扎诺夫的“暗示法”等。虽然他们所提倡的教学形式和课堂活动全然不同,但共同点是将学生看成既有智慧又有情感的完整个体,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常被统称为“人文主义流派”。从80年代起,教育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能力,90年代则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在这一背景下,人文主义心理学、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便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根据教授观点的差异,人文主义教学流派又可以分为浪漫人文主义和实用人文主义。
浪漫人文主义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学生发展自我。课堂教学应主要关注学生情感,经历和观点。学生要学的东西就在他们自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即是所有的教学活动的目标,无论是语法练习,考试和翻译,都是基于学生的经验。但当教学过于关注学生个人经验,学生接触到的语域和语体相当有限,所以这一教学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斯戴威克是实用人文主义的代表。他认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态度,调整自己教学方法。教师应让学生发展和展示创新与合作能力, 学会表现的自我和批判的自我的协调。在斯戴威克最近的著作中强调了教师对学生需要的关注。另一方面,斯戴威克还认为,过分强调人文方法会带来负面影响。在关注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决不能放弃自己的职责,即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技巧的掌握。除了情感因素外,学生最重要的还应发展语言能力、记忆、动机和认知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实践中,人文思想已经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除以上所述的人文流派外,许多教学流派也反映了人文思想,如认知教学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具体操作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一定程度上暗合了斯戴威克的实用人文主义思想,是人文教育思想更理性化的表现。
三、人文主义语言教育对国内外语教学的启示
多年以来我过大学英语一直以大班为主,课堂教学多数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考试为目标,尤其是全国性的
四、六级考试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风向标。这造成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标准过于理性化,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学生需求,尤其是个体发展的需求。这与人文思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距甚远。外语教学中提倡人文教学势在必行。
加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有助于打破英语教学的瓶颈,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加强人文性,要注意:
(1)正确理解人文教学法的含义。人性化不等于自由化。以学生为中心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课程目标不能取消。人性化与语言教学不是格格不入的。语言技能的培养是在个体主观意志的调动下积极地语言习得。
(2)明确外语教育的目的。教师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人文观,指导学生意识到个体发展的需求,既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恰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要勇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变被动为主动。课堂形式要多样化,促使学生动手又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商和情商。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得到表现自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 Edgar Faure et alLearning to Be [C] Paris: Unes
co, 1972.26。
[2] 范琳,试论人文主义外语教学法.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1):58-62。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acknowledging the world and changing the world, progressively completing of humanism is superstructure, 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developing of production capability.Untive culture does not exist,therefore in every stage of humanity’s development,there are the same core meanings,humanism is able to mainly summarize the core meanings,although every culture community realizes humanism in different ways,it forms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e acknowledging.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humanism is the meaning of acknowledging the world.
关键词:人文精神 科学内涵 文化认知
Ketwords:humanism scientific meaning culture acknowledging
作者简介:王四正(1980-),男,河南商丘人,商丘师范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及校党委宣传部工作。
当今的世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浪潮不仅影响着整个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而且还以一种更为全面,更为细致、微观的方式影响着各个文化共同体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这左右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如何正确理解与把握人文精神是在用文化认知去认识世界过程中的本质诉求。
一、人文精神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人文精神起源于何时
“存在决定意识”,这是的基本原理之一。所以,有人类文明的地方,总会有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原本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起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思想态度。其核心思想,就是尊重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关心人的生活,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
希腊古典时代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年代大体相当。在中国,孔子首创私学,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他主张“有教无类”,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只要交“束”,即学费,就可以进入孔门学习。在希腊,普罗泰格拉是第一位教师。他在雅典创办传授“智慧之课”的学校,凡是愿意来学习的人,只要缴纳一定学费,就可以入学听课。普罗泰格拉与孔子的办学思想和具体做法及其相似。
(二)人文精神的演变过程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解释说:一阵风吹来,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这个哲学命题的意思是: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在西方,普罗泰格拉是率先把人放在万物中心位置的思想家。这一光辉思想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冲击了万物皆由神决定的传统迷信思想。但是,它不讲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否认感觉的客观标准,凭每个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这是十足的主观唯心的感觉主义真理观。这种感觉主义真理观,在中国战国时期也有。《庄子・内篇・齐物论》上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如果依据个人的成见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那么谁没有这个标准呢?又何必一定要懂得事物发展变化之理的智者才有呢?愚昧的人同样有!”庄周的论述与普罗泰格拉的名言,精神相通,别无二致。
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尼采说:“现代人迷失了方向。”这句话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进入20世纪,西方人突然感受到这个语言分量的沉重。生活在高度文明社会的西方人越来越担心,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扼杀人性,就像电影《摩登时代》所揭示的那样,把人变成机械,带入冷漠、陌生、无情的世界;另一方面破坏家园,致使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物种灭绝,人类生存的空间日益萎缩。而现代人面临的危机,正是人们长期信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口号的消极后果。其实质是西方理性文明发展到顶峰后的跌落,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家园的坍塌。
(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转向
既然人类迷失了方向,就不得不停下来反思。在西方反思潮流中,从汤因比到安乐哲都不约而同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寄予厚望。
英国的汤因比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说:“根据我的预测,到整个人类形成单一社会的时候,世界就能实现统一。在已经进入原子时代的今天,这种统一恐怕不能通过军事征服――曾经用来统一地球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方法――来实现了。我所预想的这种和平统一,将是以特定的地理,文化基轴为中心形成的结晶。我预感到这个基轴不在美国、欧洲或者苏联,而是在东亚。
数千年来,中国人在政治文化方面,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更加一贯地团结了数亿人民。他们显示了这种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技术,取得了在这方面鲜为稀有的成功经验,这种经验正是当今世界所绝对需要的。因此,中国人如同东亚各民族携起手来,就将在这种不可缺少而又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现存的各民族中,最具备这种条件的有着二千余年历史,形成独特思想方法的中华民族。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怎样正确理解人文精神
(一)古代中西人文精神比较
1.人文精神起源比较
古希腊人文主义之父是荷马。西方文明史是从《荷马史诗》开始的。《荷马史诗》反映的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希腊社会的状况。荷马创作史诗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用腓尼基人的字母,创造出自己的文字。
中国文明史的开篇是大禹治水。它反映的是公元前21世纪中国社会的状况。大禹治水的史实,记录在西周青铜器遂公的长篇铭文中。大禹治水,拯救生灵,划定九州,为政以德。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2.人文精神起点比较
人道主义与神道主义理应是对立的。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者,除普罗泰格拉以外,都信神敬神。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是希腊古典时期享有盛名的人文主义三贤,但是他们信神敬神。不仅他们,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彼多拉克、但丁、瓦拉、薄伽丘、米兰多拉、达・芬奇,这些人文主义名家都不是无神论者。我们往往赞扬他们以恢复人的尊严、讴歌人的理想、崇尚人的自然美为己任,却忽视了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人们常说,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现人,追求人性解放的运动,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文学艺术名作大多是表现宗教题材的。敬神鬼,是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追求是一个主题。
在古代希腊,人文主义者敬神鬼,乍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矛盾,但细分析,这并不矛盾。因为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就产生于对神的信仰与虔诚,没有对神的信仰与虔诚,教化就失去了依据和标准。正是因为希腊文化的前提是神话和宗教,这就从起点上限制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在古代中国,儒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把人看得重于神鬼,把俗事看得重于神事,把现实世界看得重于虚拟天国。《论语・先进》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述而》上讲:“子不语,魔、力、乱。”实际上孔子不信神。战国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荀况继承发扬了孔子不信神的优良传统。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受宗教神学限制不大,因此,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文精神比希腊古典时期的人文精神起点高。
3.“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比较
古代希腊的人文精神是不惠及奴隶和妇女的。因为在古希腊公民眼里,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不把奴隶当成人。至于妇女是不享受公民权利的。中国商周时期,贵族也不把奴隶当人。奴隶悲惨的命运是为贵族陪葬当“人殉”。到春秋时期,用奴隶陪葬之风渐弱,出现陪葬用俑的现象。俑,就是用木质或陶制的人。孔子不仅反对以奴隶作“人殉”,而且反对用俑陪葬。《礼记・檀弓》记载:“孔子谓为俑者不仁。”《孟子・梁惠王》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二)中国人对的人文精神理解
《周易 贲卦》中指出:“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隐喻“精神文明”;《老子》(第四十五章)说:“以身对身,以家观家,以邦养邦,以天下观天下”,隐喻“人自己认识自己”。现代人对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季羡林认为中国优秀的人文精神季中有两点:一是爱国主义,二是有骨气。
(三)西方对人文精神的看法
人文主义是在批判基督教信仰过程中形成的,其肯定的是现实人生的意义,弘扬健康人性,反对神性对人性的压抑,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态度.
三、构建文化认识论过程中需把握人文精神的本质
(一)人文精神是对文化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总结和升华,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认识基础
人文精神就是在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文化历史及其文化现象和文化成果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其经验,评估其价值,把握其趋势,从而达到认知上的清醒和自觉。纵观古今中外文化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一切优秀文化都是通过在继承中发展、在积累中创新而实现的,离开创新就谈不上发展,缺乏创新就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
(二)人文精神是对文化品质的不懈追求的结果,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实践途径
人文精神,就是在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文化生产的价值观念,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从而实现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以及内容、形式和手段上的创新,这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人文精神对文化图强的指导作用,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宽广视野
人文精神,就是在文化建设上树立世界眼光,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相互融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需要从国际的广度和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和谋划,这是对文化创新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文化认识论是对认识进行文化学反思的科学,它从文化学的特定视角研究认识问题,把人的认识当作文化现象来研究。所以人文精神不会是绝对的,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各种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它应该是有继承性的,准确的说,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任何否定这种继承关系的思想就是割裂一种历史联系,用这种思想去指导实践必然会走入形而上学的死胡同。若用以教育或者就去搞一个“人文立校”的实践,也必然是空谈。当然,人文精神也会吸收时代的养料而不断的加以发展,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一个时代就有一个时代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周星. 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和跨文化对话(一)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护理定义;人文精神;护理服务文化【中图分类号】R6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59-021护理定义
1.1概念: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如心肌梗塞,心理—害怕、恐惧;生理的——疼痛、胸闷、气急;社会的——亲属、单位的关心;文化的——对疾病的认识;精神的——是否被护士和医生重视与尊重。
1.2意义中国护理定义对我国护理学的属性集体护理目标进行了界定,明确地将人文科学作为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相关科学知识。世界人文主义回归的主旋律,充分体现了护理学以对生命的关怀、照顾为己任的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护理理论的学习和探讨。只有人文精神可以抽象和概括各种护理观念,人文精神能够引领护理学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方向,人文精神是护理学源远流长的内涵。[1]
1.3人文精神
1.3.1关于人文人文,通常是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特别指人类的精神文化,人文主体是人,就是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人文精神是人文的核心,是指人类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精神,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
1.3.2医学与人文医学中的人文内涵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伴随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文医学的提出,人文作为医学科学的支柱。人文医学是医学中的人文内涵的概括和抽象,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同医学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
1.3.3人文精神是护理发展之必须医学模式的转变体现了医学界人文主义的回归,对于护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重点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以治病为主的功能制护理转向全面关注人的动态,健康需求的整体护理。人文关怀式的服务理念在渗到护理行业中。只有深入学习和探讨现代护理观念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提升护理工作者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使人文精神成为护理工作的内在推动力,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2开展优质服务,提升护理内涵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恒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3以人为本,为患者创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3.1早在1858年,南丁格尔就提出:护理是让病人处于接受自然作用的最佳环境。护理人性化服务,就是处处为病人着想,创造舒适、安全、有利健康的就医环境。
3.2人性化护理不仅要为患者创造好的就医环境,更要通过护士为患者的服务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因为护患关系也是环境的一部分,而且更能体现护理人文关怀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护患关系关键在于提升护士的人文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沟通能力,分析总结出容易产生护冲突的语言和行为,促进和增强每个员工的自律性,把工作做得更好。
4全面关注健康,积极开展整体护理的实践与探索
4.1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对象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护理对象实施全面整体优质护理的护理思想与护理实践活动,它以独立地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为目标,同时重视个人需要,把人文关怀体现在护理的整个过程。
4.2加强对整体护理知识的学习,整体护理知识是实施整体护理的理论依据,是人文精神在为患者服务中得以体现的必备条件和工具。因此,临床护士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这方面知识,用好这些知识。
5人文主义思想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始终
5.1人道主义泛指一般主张做人的尊严,权利和自由、重视人的价值,要求人能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的思想,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不仅应具有完备的知识,见识和谋生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远大的报负,体现在医学领域内,尊重病人的价值与人格。
5.2自从南丁格尔开创了现代护理学,护理工作便与人道主义精神、关爱生命、救死扶伤息息相关。南丁格尔不仅创造了护理史上的奇迹,而且还将护理事业和护理人员带进了一个新的领域,其精神深深植入了护理活动中。[2]
6护理文化应用
6.1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把服务与文化联系在一起,不仅使人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五千多年的华夏文化,文化与医疗服务紧密相联,是各医院探讨、研究的主题。医院文化的内涵很丰富,它是医院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端正医德医风的基础工作,具有育人、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的功能与作用。近年来,医疗实践证明,在同一地区,特别是规模相同,功能相同,技术水平相近的医院间竞争已相当激烈。服务文化中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艺术成为竞争的焦点。
6.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培养人文精神,丰富专业知识,不断学习社会学、人文学、伦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行为科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养成良好的性格,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以人文精神推动人文服务。强化礼仪修养,打造礼仪化服务,护士礼仪是指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准则,优雅的外在形象,过硬的护理技术,负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做为礼仪化的护理内在要求。护理艺术的核心是研究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做到因人而护,因人而思,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最终实现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3]参考文献
[1]范玉芬、邹长芬 加强护理质量内涵管理与体会.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