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室插花的目的范文

茶室插花的目的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1-12 15:13: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茶室插花的目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茶室插花的目的

篇1

按理说,这应该是个双赢的结果。可是这项措施实施没多久,银行便接到了投诉,有人指责银行的这项“差别化”措施是对其他客户的歧视。投诉人认为,作为银行的客户,尽管业务量有多有少,金额有大有小,但人格和地位是平等的,一些客户享受了高层次的礼遇,明显是对其他客户地位的贬低。当地一些媒体也对这件事给予了高度“关注”。

听起来,工资单位提的要求合情合理,银行的做法也不为过,其他客户的投诉也无可厚非,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认为,这是银行没有真正理解“差别化服务”的真谛,没有意识到参与这场博弈的并不是两方,而是多方,双赢还不够,要多赢。

差别化服务满足的最终对象不是差别化的客户,而是客户的差别化需求。差别化服务的真谛不是客户有高低之分,服务有好恶之别,而是要求银行能够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有差别的价值,使有差别的客户达到无差别的满意度。在多方参与的博弈中,任何一方追求的最好结果都应该是多赢,这才是价值最大化的真正目标,也只有这样,才算真正落实了差别化服务。

篇2

关键词:“母语文化失语”;传统文化;英语热

一、引言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说“母语文化”实际上就是指中国文化。本文所研究的“母语文化失语”指的是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现象。

早在21世纪初,这个问题就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迄今为止,学术界已有百余篇论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从英语写作,英汉互译,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论述了“母语文化失语”的危险。研究者们纷纷呼吁在教学上进行改革,同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传统文化并没有丢失,也不是面临危机,而是正在经历正常的现代化过程,是处于转型时期,正在被继承和发扬。本文在认真研究了学界的不同观点后,对湖北民族学院的248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现阶段有必要对“母语文化失语”现象进行重新审视。

二、问卷调查

问卷设计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母语文化与英语学习”,总计五题,目的是了解现阶段学生对待母语文化的态度(用汉语作答)。第二部分为中国文化知识测试,总计7题(20个答案,每个答案计5分,满分100分),涉及中国文化的宗教、政治、文学、民俗等方面(用英语作答),目的是了解学生现阶段“失语”的程度。受试对象为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共计248人。

卷一:关于我校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EFL)学生对母语文化、学习英语和母语文化关系的认识的调查

1.你觉得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在何种程度上有意义?

A.十分有必要

B.可能有用处

C.完全没意义

2.在你的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知识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A.对我的英语学习有帮助

B.对我的英语学习负面影响比较大

C.基本感觉不相干

3.如果在英语专业开设一门中国文化课,设想一下对你将有何影响?

A.有利于我的现阶段学习和今后的就业

B.有作用,但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才能显现出来,对现阶段实际生活影响不大

C.基本没有作用,我不需要学习

D.有负面影响

4.如果将开设一门中国文化课,你希望从中学到什么?(多选)

A.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B.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容

C.如何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

5.当外教向你探询中国文化内容,如:孔子、孟子的经典时,下列哪种情况你最可能遇到?

A.自己对这个知道得很少,无法回答

B.只能粗浅介绍些基本常识的内容

C.知道很多经典,但无法用英语表达

卷二:关于我校EFL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测试

Questions:

1.List the names of “The Four Classicality Masterpieces of China”.

2.In 140 BC ( ) decided to make Confucianism the state thought. From then on,Confucianism was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thought for 2000 years.

3.List the names of “the Four Greatest Chinese Legends”.

4.( )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lso the beginning of realism in literature.

5.The Peony Pavilion is ( )’s masterpiece, which portrays a woman with new ideas.

6.List the names of the Four Traditional Auspicious Beasts.

7.Please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Chinese words into corresponding English words: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改革开放()小康社会( )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前一份问卷的第1题中99.5%的学生表示自己需要更多了解中国文化,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在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存在缺陷,同时也说明“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已经在社会上逐渐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关注。第2题讨论在英语学习中,自己的中国文化知识所发挥的作用。有93.1%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知识有利于学习英语,6.5%的学生认为对英语学习负面影响比较大,另有0.4%的学生认为两者并不相干,这表明多数学生有学习母语文化的意愿,认识到母语文化的重要性。过去我们总是过多地强调母语文化知识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以为学习外语必须要摆脱母语的影响。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完全摆脱是不可能的,母语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并且也没有完全摆脱的必要性。在第3题中62.1%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个人现阶段学习和今后的就业,29.8%的学生倾向于有作用,但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才能显现出来,对现阶段实际生活影响不大,1.2%的学生认为基本没有作用,不需要学习,6.9%的学生认为有负面影响,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理性对待母语文化,但是和在第2题中显示的一样,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说法仍然有一定影响。第4题(多选)中,希望学到传统文化内容的学生占75.4%,希望学习现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容的学生为68.1%,高达94%的学生希望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这说明“母语文化失语”其实是多个问题的综合反映,不仅是对于我们自己文化内容的不了解,而且是对于如何用英语表达本国文化的方法不了解;不仅是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对中国现当代文化同样不能表达。第5题试图探讨“失语问题”的原因,“当外教向你探询中国文化内容,如:孔子、孟子的经典时,下列哪种情况你最可能遇到?”16.5%的学生选“自己对这个知道得很少,无法回答”,58.5%的学生选“只能粗浅介绍些基本常识的内容”,25%的学生选“知道很多经典,但无法用英语表达”。多数学生能够介绍一些粗浅的内容,也有一些同学认为自己对于中国文化了解颇深,只有16.5%的学生认为自己根本无法向外国朋友介绍本国文化内容。

在第二份问卷“中国文化知识测试”(要求用英语作答)中显示:62.3%的学生具备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常识方面的知识,比如:四大名著的名称,但是对于儒家道家等的经典,只具备一些笼统的概念,对于稍微生僻的内容则不能表述,这表明现阶段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内容仍然比较困难。有学生表示平时接触以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英语材料比较少,即使自己知道有些中国文化知识,要用英语说还是存在障碍。

(二)结论与启示

第一,“母语文化失语”并不等于“传统文化失语”。过去我们谈到“母语文化失语”,总是和传统文化的没落联系起来。这样就有了“传统文化面临危机”、“传统文化岌岌可危”之类的有点严重的说法。其实“母语文化失语”是关系到整个中国文化内容的一个现象。整个中国文化时间上包括传统文化、现当代文化。“失语”现象表现在各个时间段上,不仅是传统文化部分“失语”,现当代文化部分也未能幸免。所以我们要改变“母语文化失语”现象,也不是仅仅提倡回归传统、补习传统文化就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母语文化失语”和“提倡学习英语”、“外语热”的关系。母语文化失语”是提倡学习英语导致的吗?笔者认为不是,而且恰恰是由于英语学习得还不够好。学习英语占用了学习母语的时间,但是学好英语并不会妨碍接受母语知识,不应该把学习英语和学习母语矛盾起来。很多研究把英语热的现象和母语冷进行比较,仿佛是提倡英语学习耽误了母语学习,因此得出“英语教育淹没了母语文化的教育”类似的结论。母语教育和英语教育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学好英语并不会直接产生偏废母语的结果,应试教育才是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三、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心态疏忽

不了解中国文化首先是由于心态上的疏忽。这要追溯到近百年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多数人一谈到中国文化,首先想到的总是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在社会上造成的舆论,实际上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待整个中国文化的态度。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历来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不得不承认对如何继承其精华提得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提倡学好英语,引进西方文化,形成了学习英语,接受西方文化的热潮,相伴产生了众多与升学就业密切相关的考试如四六级、雅思、托福,使得学生们有限的精力自然无法在母语文化的学习上多作停留。

(二)英语水平不高

现在,我国最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来自学校。目前我国有在校大学生1400万,几乎每个人都要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才能毕业。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3亿的英语学习者,并且仍在以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迅速增长。但是在“英语热”的同时,学生实际能力低下:六级考试拿到500多分,却连简单的接电话都难以用英语准确地表达;GRE高分考生,无法正确书写英文论文;英语专业的学生面对外宾的询问,连一句话也说不出……在全民英语热情高涨的同时,其实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并不高。

(三)接触过少

不了解如何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内容,是由于以中国文化为内容的材料接触得少,缺乏合适语境。现在多数英语教学资料以英美原版为标准,以为只有英语国家的英语才是正宗,这个观念实际上已经过时。近年来,全世界英语的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英语为第二语言或外国语的国家的英语使用者日益增多。既然是国际语言,英语就不再是必须与英美文化或者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相联系的。用英语表达的主要内容是本民族文化,为了达到使各国的英语试用者互相交流的目的,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承载的必定是使用者本国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国际间的文化碰撞和交融。

四、思考及建议

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内容的,最终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交际服务。所谓交流就是有来有往,如果我们本国的文化没有显示出足够的吸引力,当然不能达到交流目的。对整个国家而言,还有可能丧失文化主体性和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我们迫切需要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多为学生提供以中国文化为内容的英语阅读资料,营造适当的环境,加强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

“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解决影响到与他国的交流。只有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自己的文化主体性,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到广泛的理解、认可和接纳。所谓交流必须有来有往,如果只是一味迎合西方文化,在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领域听不到来自中国的声音,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交流。尤其在当前看来,我国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视野的情况下,文化输出已成为国家实力竞争的必要。现在我们反思这个现象,应该要大力弘扬我们自己的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让母语文化在西方文化面前挺直腰杆。这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要求,同时世界也需要中国文化的输出。

篇3

关键字:栏目剧 本土化 策略 汉味

一、本土生活,原汁原味

《都市茶座》把武汉当地的生活习俗、社会现象、时下流行的热点和话语等软新闻巧妙地结合到节目中,在流行话题中找题材,发掘武汉人最熟悉的事和最熟悉的文化现象。这是其增强生活贴近性的重要手段。比如《都市茶座》近期改版的新“茶座”就将前老板娘化身为武汉街头遍布的擦鞋女,通过其活灵活现、入木三分的表演,将武汉街头这一特有的社会现象真实地再现荧屏。比如武汉特有的岔巴子成了都市茶座的老板,而且尽其所能地发挥其特长,管千家事,理万家情。比如奥运来了,这段时期出来的内容就常常加进一些涉及奥运的内容。《都市茶座》正是因为结合了电视新闻性和故事性的双重优势,令人耳目一新,也才使得它成为武汉荧屏最有观众缘的一档栏目剧。

二、真情故事,传递和谐

《都市茶座》从处于转型期的当下社会生活里选取素材,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对形形的价值观念予以辨析和审视,挖掘故事中所蕴含的人性内涵和社会意义,传达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致力于和谐社会的舆论创建。

《都市茶座》将眼光和触角伸向了活跃在火热江城的各行各业形形的平凡人,既有风情万种的老板娘,也有大大咧咧的擦鞋女;既有口齿伶俐的岔巴子,也有口吃不清的保安“斗不拢”;既有腰缠万贯的暴发户,也有普通平凡的杂货店主……这一群人从陌生到熟悉,共同在这家小小的都市茶座中上演着各自的戏剧人生。然而不管他们来自社会的哪个阶层,却都怀有一颗关爱他人之心、一腔关切他人之情。《那一群稀烂的班子》里擦鞋女刘闯三十岁生日,向王老板定了间包房邀请自己的擦鞋姐妹来共同庆祝,谁料却被自己的姐妹们“放了鸽子”(爽约)。为了安慰擦鞋女,王老板、老板娘徐慧慧、杂货铺老板、保安“斗不拢”积极为她筹备了生日宴,一群人其乐融融,好不快哉!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擦鞋女的喜怒哀乐却牵动着这群善良人的心,这恰是故事的动人之处。

三、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都市茶座》每集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按照栏目结构划分,共上下两场戏,每三分钟必须有一个兴奋点,每五分钟有一次矛盾冲突,在全剧的第20分钟(插播广告前),应该是全剧的转折点,即剧情走向和剧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发生重大变化。于是乎,悬念构建成为《都市茶座》的主要表现方式,在故事开端或者情节展开之前迅速地抛出结构性的总悬念,把故事的全部、局部或某种迹象与征兆向观众作预先提示,但是谜底却到节目结尾处才出人意外地给予揭示。

同时在节目进行中间加入大量兴奋性的小悬念来铺垫故事情节、加剧人物冲突、增强故事的曲折性,使观众随收视对象的命运遭遇而悲喜交加、紧张、焦虑,增强受众对故事情节的紧迫感,同时注重添加矛盾冲突的事件或细节,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

更有甚者,《都市茶座》还不定期地对整个栏目进行改版,比如演播室的插入,岔巴子变身主持人为《都市茶座》又开拓了一个表现的平台,演播室和茶座相互呼应,好戏更易上演。又比如将岔巴子变成古人,老板娘变成擦鞋女,模样没变,身份大变,彼二人究竟是不是此二人,彼二人又与此二人有何关联,这个谜团吸引着茶座的粉丝欲罢不能。

四、方言俚语,亲切自然

日常生活中的“方言现象”比“普通话现象”更为普遍、常见,方言比普通话更为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为了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同时突出作品的地域特色,栏目剧往往采用地方方言。鲁迅先生曾说过:“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古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作家周立波在《方言问题》一文中指出:“要是不采用在人民的口头上天天反复使用的生动活泼的,适宜表现实际生活的地方性的土话,我们的创作就不会精彩。”栏目剧直接面对观众的是人物的语言,要表现地域特色和人物的特殊风貌和性格,推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展,电视栏目剧就必须倚重方言的运用。

《都市茶座》既然是本土电视栏目剧,当然就选择了武汉人最热爱的武汉话。千百年来,武汉话的铿锵响亮显示出武汉人的坦率,风趣幽默表达武汉人的豁达乐观,生动丰富的表现力充分表现了武汉人的机智精灵。而当今流行在武汉人群中的新的武汉方言,更显示出武汉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都市茶座》适时地将这些鲜活的语言引入了栏目,更使得栏目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当下意识。

五、专业演员,表演逼真

由于《都市茶座》的定位相对其他栏目剧要高许多,因此它不能随意地启用非专业演员,而是成为了一个宣传武汉本土演员的平台。本地演员演本土故事的本色表演方式,给栏目剧烙上了深深的本土化色彩,使观众越发处于一种体验的境界,将观看的内容深深印到自己的脑海中。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专业演员专业的真实表演,我们才能欣赏到这些来自日常生活的人物以及他们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如清风拂面,让我们找回那种生存的真实感。

这些本土演员本身对于汉味文化就有着切身的深切感受,加上又是专业演员,表演就更加传神到位。相比业余演员,专业演员更能形神兼备、绘声绘色地描摹剧中人物,更能细腻地把捉剧中人物的性格、心理。专业的舞台经验在栏目剧中更显得游刃有余,而栏目剧则为这些专业演员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小品的舞台,他们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表演功底。曾经的老板娘化身为擦鞋女后,对活跃于武汉大街小巷的擦鞋女的身形、神态、动作的把握,活灵活现、出神入化,活脱脱一个街头擦鞋女,表演的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绝非一般非专业演员可以达到。

六、定位清晰,受众明确

《都市茶座》很明确地将热爱武汉本土文化的中青年人群作为自己的目标受众,这群人思维活跃、关注当下生活,熟悉人情世故,如此一来故事篇幅短,节奏紧凑,内容独立,符合现代都市人的收视习惯。相比于动不动就几十甚至上百集的电视剧,《都市茶座》每期节目只有40分钟。在这不长的时间内,通过不断设置兴趣元素,快节奏的叙事转换,把矛盾冲突集中化、故事人物神秘化、语言动作性格化,再到最后结局的戏剧性反转演绎出来。

与一般电视剧、电影相比较,《都市茶座》作为栏目剧,讲述故事有自己的特点:虽都是在“说”故事,但故事的来源却各不相同。德国作家本雅明认为作为故事的源头,讲故事的人所讲述的是取自经验――亲自经验或别人转述的经验,而与电视剧相比,栏目剧更倾向于“经验说”。抛开具体的电视手段,栏目剧和电视剧的根本差别应该以受众的心理区分,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观众怀着看他人的经历,怀着看稀奇、看古怪的心理。栏目剧的受众心理则是体验型的,希望能够在电视上找到类似的生活或者心理经历。真实,是栏目剧的最大卖点,脱离了真实,脱离了生活,栏目剧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央视索福瑞对全国做栏目剧的十多家电视台的调查显示,真正撑起收视率的还是情感题材。这些看起来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婆婆妈妈的感情纠葛和平平常常的喜怒哀乐,才真正构成了栏目剧讲故事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现代地方媒体对本土观众深切的人文关怀。日本导演黑泽明曾说过:“尽管摄像机可以把一切拍下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拍电影和电视剧。”栏目剧尽管可以表现任何题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故事、演员和题材都适合栏目剧,强烈的地域意识和本土化色彩才是栏目剧的根本。作为全国众多栏目剧的一种,《都市茶座》一直没有脱离其本土的生存土壤,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它不断地用本土策略为自己在湖北方言剧、栏目剧辈出的今天找寻一条康庄大道。它的探索是有意义的,汉味栏目剧要想勃兴,必须坚定地承担传承汉味文化,捍卫汉味文化的重任,只有扛起汉味地域文化的大旗,汉味栏目剧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1993.

[2] (德)本雅明.本雅明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9.

篇4

[关键词]奉化市 母亲 面称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30-03

奉化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区南面。东濒象山港,隔港与象山县相望,南连宁海县,西接新昌、嵊州和余姚三县(市),北与宁波鄞州区毗邻。

在奉化市,有关母亲的面称词一般有6个:“姆嬷”“阿妹”“阿姆”“姆妈”“妈妈”“妈咪”。这类称谓由来已久,在奉化市有着非常高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将这6个称谓归为正式场合面称。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用语的影响,近几年也因此产生一些新式面称,比如:“名+姐”“姓+女士”“美女”、直呼其名等,因为这类称呼一般只会在私下场合才会使用,所以将其统称为非正式场合面称。对于母亲面称的差异性以及这些新兴称谓的出现,相信有其内在原因的,本文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窥视该地区母亲面称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对母亲面称的调查概况

为了解奉化地区母亲面称的情况,采取问卷调查和询问调查相结合的形式搜集语言材料,考虑到年龄太小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将此次调查对象主要限定于10岁以上的奉化人,将调查对象分为7组:10-13岁,14-23岁,24-33岁,34-43岁,44-53岁,54-63岁,64岁以上。调查对象均居住在奉化市,排除了自幼丧母、在其他省市长大后才迁居奉化市以及常年不居住在奉化市的人,并且将调查对象分为城区和乡镇两大类。发放了150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姆妈”的使用人数是最多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减小,这种面称词的使用也在减少,10-13岁的居民已经不再使用“姆妈”称呼母亲,而是选择用“妈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妈咪”这样的面称词也新兴起来。在10-43岁的年龄层里,是没有“阿姆”“阿妹”“姆嬷”的称呼方式的,这三种称呼只出现在44岁以上年龄层,乡镇居民使用这三类称呼的频率明显高于市区居民。

对于一些不在正式场合使用的母亲面称词也做了统计,这类面称词的使用人数较少,只出现在14-33岁的年龄层,所以调查表格不再列入其他年龄层。调查结果见表2。

参与本次调查的14-23岁的人数共有20人,24-33的人数共有25人,根据表2发现,使用这些非正式场合面称的人数占了一半以上。女性使用这些面称词的人数明显高于男性。“名+姐”和“姓或名+女士”基本上是女性,而“美女”这个面称词是对母亲的赞美,男性和女性都会使用。直接称呼母亲的名字在调查人数里只占了1例。

二、母亲面称的调查分析

根据表1表2可以发现,在奉化市关于母亲的叫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语言现象呢?语言是为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服务的,没有阶级性,但是由于习惯及社会生活环境等的差别,不同的社会群体所使用的语言会存在一些差别。在如何称呼母亲这个问题上,奉化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之间都会有所不同,除了这些因素外,还与说话人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以及父母的影响因素有关。

(一)年龄差异

陈松岑在《社会语言学导论》中说道:“语言随年龄不同而产生某些差异,几乎是一切语言的通例。”①不同年龄的人群因为所处社会环境、时代的不同,对于词汇的使用也会有所区别。在奉化地区,对于母亲面称词的选择和使用,不同年龄层的使用就有很大的差异。

在调查中,笔者对锦屏中心小学、锦屏中学以及奉化中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除了有三位学生选择称呼母亲为“妈咪”,剩下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无一例外地选择称呼母亲为“妈妈”,在所调查的高中生中,除了少数选择使用“姆妈”之外,其余都是选择称呼母亲为“妈妈”。我们通过表1可以发现,“妈妈”这个称谓只存在于33岁以下的人群中,而“妈咪”使用的人群范围更小,只有少数而年幼的孩儿才使用。“阿姆”“阿妹”“姆嬷”却在中老年人群中被广泛使用,而多数年轻人则表示都不会使用,甚至很多人表示没有听说过。

另外,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由于年龄差距,在同一户家庭中,同一位母亲的子女对他们母亲的称呼也有所不同。笔者调查了西坞镇上的一名邬姓妇女,1966年出生,共有兄妹6人,她为最小。据她说,她的姐姐们(最小1952年出生)称呼她们的母亲为“姆嬷”,而她和她的哥哥(1962年出生)则称呼她们的母亲为“阿姆”,她的丈夫与她同岁,也称呼母亲为“阿姆”,她生有一女(1988年出生),女儿叫她“姆妈”。她的哥哥姐姐们的子女(最大的孩子1973年出生)已结婚生子,她们全部称呼母亲为“姆妈”,而她们的孩子则全部称呼母亲为“妈妈”。

由此可见,年龄确实是影响选择使用如何称呼母亲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上调查发现在奉化对于母亲的面称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按年龄段划分大致是(从年龄小到大排列):“阿妹”“姆嬷”“阿姆”“姆妈”“妈妈”“妈咪”。

(二)地域差异

生活的社会环境也是造成说话人语言习惯差异的重要因素。市区和乡镇的生活环境不同,其语言喜欢也有所不同。

在被调查的150中人,有25人选择称呼他们的母亲为“妈妈”,其中有21人是市区居民,在选择称呼母亲为“妈咪”的3人则都是市区居民。虽然这种地域差异不同在年轻一代中似乎已经越来越小,但在中老年一代却尤为显著。

在44岁以上的人群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市区居民和乡镇居民之间的差异。调查的75个人里,30人称呼他们的母亲称呼为“阿妹”“姆嬷”,这30个人无一例外都是乡镇居民;另外,共有28个人称呼他们的母亲为“阿姆”,其中市区居民只占了35.7%,明显低于乡镇居民;而在选择称呼母亲为“姆妈”的20人中,乡镇居民仅占10%。由此可见,地域的差异确实会影响到如何称呼自己的母亲。

(三)社会地位的差异

社会地位的不同对母亲称谓的使用也有重要影响,比如父母的工作以及文化程度,这种差异主要存在于44-53岁的年龄层中。

出生于44-53岁年龄层的共计25人,其中“姆妈”使用者占了40%,使用“阿姆”“阿妹”“姆嬷”的分别占了32%、16%和1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化?据调查,这些人使用什么称谓,往往与其父母的工作和教育文化程度有关:父母如果有正式工作,领国家工资,文化程度较高,那么这个年龄层的人会选择称呼他们的母亲为“姆妈”;反之,如果父母没有正式工作而且文化程度较低,那么会选择使用“阿姆”“阿妹”和“姆嬷”。(相关数据见表3)

在20世纪60年代,在对母亲的称呼上很大程度地反映出了一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的高低,称呼似乎是身份的象征,当时的人们也能透过对母亲的称呼判断这个家庭的社会地位。调查发现,“姆妈”的使用者的父母无一例外都有着一份正式体面的工作,文化程度也较高;而“阿姆”“阿妹”“姆嬷”的使用者的父母都是以种田为生,所接受的教育也比较低。

(四)受教育程度和普通话普及程度的差异

在同龄人中,自己本身所接受的教育程度的差异也会影响母亲面称词的使用。对于那些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普通话的调查对象来说,他们不会使用“妈妈”的。

在被调查的150人中,35人表示既不会听也不会讲普通话,问到是否能够接受“妈妈”这一称呼时,20人表示不能,15人表示能接受但是不会使用。因为完全不懂普通话,所以从根本上是抗拒这一词汇的使用的。而对那些能够流利使用普通话的人来说,虽然大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称呼自己的母亲为“妈妈”,但在问到是否愿意使用这一词汇时,绝大多数表示还是愿意接受并去使用的。(相关数据见表4)

“妈妈”这一称谓词的出现明显是受到全国普通话普及的影响,通过调查,我们也可以发现,学校教育会影响普通话的学习,而普通话的掌握程度会影响“妈妈”的使用。

(五)性别和家庭氛围的差异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传统的母亲面称词外,近十几年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新潮的叫法,经统计,共有以下4种叫法:“名+姐”“名或姓+女士”“美女”、直呼其名。受访者表示,一般只会在私下场合使用。这些叫法的使用人群的年龄都在14-23岁,24-33岁之间,相信这个年龄层的人对外接触程度较高,而且容易接受一些比较时髦、洋气的叫法。另外,在对这些人的性别统计时,发现女性使用这些称呼频率明显高于男性(见表2)。男性表示不会跟母亲有太过亲密的接触,并且觉得这种叫法太过肉麻。由此可见,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会影响这种叫法的使用范围。

另外,根据调查,笔者也发现,家庭氛围也会影响这种差异。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权威占主导,父母与子女之间相处模式相对传统,双方相处与交流比较刻板,那么子女也不会选择这些比较看似违背传统伦理常规的称谓来称呼自己的母亲,相反,如果与母亲相处得比较像朋友,家庭氛围较民主、活跃,与母亲关系比较密切,则会使用这样的称呼,在他们看来,这种称呼能够拉近跟母亲的距离,显得更加友好。

三、母亲面称的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的分析,笔者发现,由年龄、地域、社会地位等原因所造成的母亲面称的差异逐步在发生改变,“阿姆”“阿妹”“姆嬷”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新兴时髦的叫法,会发生这种转变,笔者相信与以下原因有关。

(一)城乡之间的距离在缩小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之间将逐渐实现融合,城区的居民与乡镇的居民将实现资源共享,由城乡地域所造成的面称差异将也逐渐缩小。根据表1不难发现,“阿姆”“阿妹”“姆嬷”这些农村才有的叫法在中青年中已经不存在,“姆妈”虽然一度展现了城乡之间的差异,但是到了34-43岁和24-33岁的年龄层中,这种差异已经不明显,不管是市区居民还是乡镇居民都在是使用“姆妈”这一称呼,已经不能用此来区分城乡之间的差别。虽然在23岁以下的年龄层中,“妈妈”这一称谓开始造成这种差异,但是几十年后,这种差异也会跟“姆妈”一样逐渐消失,最终实现不管农村还是城市都称呼自己的母亲为“妈妈”。

(二)文化程度的提高及普通话的普及

当全国开始推行实施义务教育时,奉化市越来越多的家庭也受到了影响,不管是城区的居民还是落后农村的居民都开始能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在学校接受教育时,因为都是使用普通话授课,这无疑推进了学习普通话的进程,因为普通话的推广,在当地形成了强大的普通话社会语境,影响着当地的方言,在这种强大的语言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使用普通话“妈妈”一词,从而放弃“阿姆”“阿妹”“姆嬷”。

(三)观念的转变

母亲的面称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的。20世纪60年代,由母亲称谓所表示的家庭社会地位是非常明显的,“姆妈”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称谓,更是话语中一种有身份、有地位、有声望的标记,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身份等级标记的痕迹也越来越淡。因为不管是农村还是市区,不管是否是“皇粮族”还是务农者,都会称呼自己的母亲为“姆妈”。

在历史进程中,语言一直在发生变化,由“姆妈”带来的身份上的优越感将被“妈妈”所取代,越来越的奉化人表示,“妈妈”才是属于城市人特有的叫法。这种由称谓所表现出来的阶层差异不会到此为止,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由一个更加洋气的称谓来代替现阶段的称谓。

四、小结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奉化市关于母亲的面称词将会被“妈妈”普及,而“阿姆”“阿妹”“姆嬷”终将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市区和农村之间叫法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妈咪”这样的面称词虽然在现在仅仅是极少数人在使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融合,对外接触程度的提高,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并且使用。这种现象是社会语言发展的结果,也是当地时情、时展、观念转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注释:

①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参考文献】

[1]徐大明等.当代社会语言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2]葛燕红.南京市“小姐”称呼语的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语言学,2005(2):196-206.

[3]付义荣.社会流动:安徽无为傅村父亲称谓变化动因[J].中国语文,2008(2):168-1722.

[4]陈琦敏.莆田方言母亲称谓的调查分析[J].莆田学院学报,2009(6):96-100.

篇5

影视语言很多都是人物的对白,独白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口语化是字幕翻译的一大特色。口语化即会简短、直接、生动,并且有较多的非正式语、俗语等,这是它与文学作品的最大区别。影视剧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外国影视剧固然也有展现文化的作用,然而首要目的还是娱乐,因此,很多字幕翻译采取归化的方式,力求用本土的、观众熟悉的文化来阐释。字幕的另一个特点使得归化难以实现,即时空受限性。时间受限是指字幕翻译需和影视画面同步,太快或太慢会给观众带来不便,进而影响影视作品的质量。屏幕上的字幕应在1/4秒之后切换,因为观众需要1/4秒的时间来接受一个说话人的资料。另外,字幕翻译通常为一行字,出现在屏幕的下方。根据美学观点,这种作法对于整个屏幕的观赏来说是处于次重要地位的,对整个画面没有太大的影响。由于字幕高度只占屏幕的1/12左右,而且每行字不会超过15个,因此观众的视觉不会疲劳。字幕有时用两行,有时用一行,不同国家的作法也有差别。汉语一字一音,不论时间和空间都比英语来得节省、简约。由于荧屏大小有限,一般只能印出一行中文字幕(英文字幕最多可印出两行),否则会遮盖太多的画面,影响观众的审美效果,降低观众的欣赏乐趣。因此,译者必须在有限的中文字幕内将原文完整译出。如果遇到非常具有文化特色的台词,并且在目标语国家中没有与之相同或能够替代的语言,在其它文学作品中或许可以大段解释一番,而在影视剧的字幕翻译中就只能异化了。

二、文化异同在字幕翻译中的体现

电影承载着民族情感,由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异同,有些情感是目的语观众都能感受到的,有些则不能。无论如何,根据电影的宗旨,既要传达源于国家的文化,又要使目的语国家的观众能够理解,这就需要紧扣画面、斟词酌句。有些在其它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中能够采用的翻译在字幕翻译中就不合适,因为字幕翻译的鲁莽直白、信息传达的超前或者滞后,都有可能造成目的语观众对于情感处理的难以理解甚至产生情感误解,使影片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乱世佳人》:影片中多次出现Yankee一词,片中有这样一句:TheYankeeWilkersonandthewhite-trashSlatterygirl.(这个北方佬和那个下流女孩斯奈特利)。这个词一般有两种译法,一种是音译为洋泾,一种叫北方佬或美国佬。在《乱世佳人》影片的翻译中结合了影片背景,将之译为北方佬。“佬”作为词缀在汉语中含有轻蔑之意。再看影片中的人物,每次提到Yankee时都是满脸不屑的表情,如果仅仅翻译成为“洋泾”,则无法让观众体会到片中人物对北方人的歧视与仇恨,而“佬”字正好可以表达这种感情,观众从这个字“佬”就能看出美国内战时期南方人对北方人的敌视,让观众对美国的这段历史文化有所了解。

《变脸》:里边有一幕是这样的:TheGrandpa:Good.Say‘Grandpa’好呀!叫外公!Themother:Comeon叫,快叫!Tianci:Gramps爷爷。Themother:Sillykid.It’s‘Grandpa.’这孩子,怎么乱叫!叫外公。Tianci:Grandpa外公。TheGrandpa:Goodboy!乖!Grandpa和gramps都有外公和爷爷的意思,外公和爷爷在西方可以通用,影片中的这一幕特意强调两者的不同,译文中只得用两个词分别代替外公和爷爷,以示区别,其实在观众看来意义并不大。但是如果跟影片的画面相结合就会发现差别。天赐叫“爷爷”时母亲佯装生气,并予以责备和纠正,当他叫“外公”时,母亲和外公都很高兴地笑了。观众可以从这里体会到两个不一样的称呼的意义。

比较一下汉语和英语的语音特征。汉语发音以字为单位,一个字一个音,响亮明晰、干脆利落。英语可独立存在的最小语义单位是词,由一个或多个字母拼写而成。就其发音而言,除了极少数只有单元音因素的词是一个音以外,绝大多数的单词都是一词多音。如《生活大爆炸》(美国情景喜剧)中经常有一首歌曲出现,译者是这样处理歌词的:Softkitty,warmkitty.乖乖猫,暖暖猫,Littleballoffur.小小毛绒球,Happykitty,sleepykitty.快乐猫,瞌睡猫,Purr,purr,purr.呜呜呜(猫的叫声)。

“softkitty”,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是软小猫,但是译者结合了剧中的情景把它译为“乖乖猫”。”softkitty”在剧中出现的场景是主角谢尔顿生病的时候,谢尔顿从小到大,只要生病,他的妈妈就会唱这首歌给他听,用以减轻他的病痛,哄他入睡。这首歌明显是儿歌,联想到我国的儿歌,或者儿童用语,很多都喜欢用叠词,这样会显得俏皮可爱,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整部剧的幽默基调,力图刻画主角谢尔顿高大的外表,超人的智商下未长大的一颗童心,这也是本剧的一大看点和笑点。最后一句的“呜”字在中文中代表哭的声音,虽然发音与原文的purr相似,但不符合情景,固用括号内加解释的方法,让观众可以接受。

再看英汉句法的差异。英语重型合,句式复杂、冗长;汉语重意合,结构分散,语言简洁。影视剧受空间限制和考虑到观众的视觉效果,大多情况下需要字幕简练,特别是当画面切换加快,语速加快的时候,更需要言简意赅。汉字在这方面有充分发挥其简洁的优势。习语、俗语、典故等是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总结出来的语言文化的结晶。在字幕翻译中,有些习语可以找出完全对等的译文,有些原版中冗长的句子,配上剧中的场景,可以在译文中找到一句非常合适的谚语来阐释,这些情况都是十分常见的。比如在美剧《越狱》中有这样一段对白:PaulKellerman:Inthiscase,we’rehopingyou’llsuspendthatposition,atleasttemporarily.保罗凯勒曼:这个案子我们希望您能保留您的立场,至少是暂时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