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1 09:12: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我区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区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发展较好,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2014年为例,各项农业工作指标均顺利完成,蔬菜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面积达到18.6万亩,产值突破9.3亿元,标准园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千亩蔬菜标准园7个;农村沼气建设指标全部完成,新建沼气池300个;惠农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共落实农机具、良种、沼气、一事一议、设施蔬菜等方面的补贴资金1600余万元;农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民培训、农业执法、种子管理等方面工作成效明显;新增专业合作社8家,土地流转面积突破8000亩,“三资”管理趋于规范,所有村街全部建立了财富积累机制。农业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设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发展现代农业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高,从生产设施建设到栽培管理都较以往更加严格,为此,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据我们调查虽然近两年各级对农业有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仍不能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农村信用社、农行等金融部门不愿发放小额贷款,更加加剧了资金瓶颈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
(2)组织化程度不强。当前农民进入市场很不顺利,原因之一是组织化程度低。针对目前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现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最好办法是通过合作社组织农民。但就目前全区的实际情况看,各类合作社数量虽比较多,但真正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并不多,没有具备一定实力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很难将农民有效组织起来,抱团发展。
(3)品牌效应不太明显。以蔬菜为例目前,虽然我区已经注册了“营绿”、“碧缘”、“乾绿”等蔬菜品牌,但在开拓蔬菜销售市场方面都处于各自为政、各找出路的局面,没有拧成一股绳,创立代表本区域蔬菜特色的大品牌,致使蔬菜产品知名度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
(4)技术服务不能及时跟进。专业农技人员缺乏,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不健全是我们的现状。所有技术服务工作全部由农业技术综合股一个部门承担,业务上不堪重负,乡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完全处于“真空”状态,有名无实。区农业局现有工作人员中,非农专业人员多,涉农技术人员少;工人多,干部少;初级及中级职称人员多,高级职称人员少。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全面的技术服务,对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技术服务队伍现状严重阻碍了农业向前发展。
2、发展对策
(1)拓宽融资渠道。建议政府在加大农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同时,积极组织建立产业发展融资平台,适当地为融资提供担保,协调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合作社及农户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建立起合作互信关系,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政策吸引,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拓宽融资渠道。
(2)加大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议制定专项的扶持政策,对发展有机蔬菜产业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予以扶持,使其运作更加规范,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其中。
(3)培树“广科源”蔬菜大品牌。建议对现有的蔬菜品牌资源加以整合,聚零为整,抱团发展,逐步培育并树立在京津市场叫得响的,能反映有机蔬菜发展特征的大品牌,进一步提高我区蔬菜的知名度。
(4)建立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建议区政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技服务体系,重点是加强乡镇农技服务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给予经费保障,使空转的乡镇一级农技服务机构真正运转起来。在确定人员编制中,重点向农业系统予以倾斜,落实高层次人才待遇,引进和吸收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扎根,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农村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农民负担监管还存在一些间接收费问题。一是少数部门仍然违规向村集体收取资料费、培训费、学习考察费等费用;二是村街报刊超限额,存在报刊订阅向村街摊派,部门刊物过多过滥等问题。在今后的监管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力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减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列入专项治理的重点内容,属于哪个部门,由哪个部门负责治理,没有文件依据收费的要坚决不能再收。明确要求乡镇各部门确需向农民或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收费的,需要经过区减负办审核备案,以防止乱收费行为的发生;村街订阅报刊应坚持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行摊派。报刊征订要严格按照省规定的标准执行;三是加大农民负担的执法检查力度,督促减负工作的更好开展,查漏补缺,确保今后农民负担执法检查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2、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问题突出。一是村民实际筹资比较困难,部分村街存在集体垫资现象,把应发给村民的福利代替筹资。二是由于申报程序比较繁琐,部分村街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不高。三是上级资金拨付迟缓,造成报帐不及时,影响下一年度项目申报。四是未将筹劳纳入奖补范围,奖补数额小,难以满足村街公益事业建设的实际需求。今后我们将尽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重点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够规范。一是管理体制不畅。各乡镇(办事处)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具体负责业务的是乡镇财政所长,长期以来财政部门执行的业务处理程序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处理程序,与农经部门的业务处理程序有很大的差别,实际工作中很难贯彻落实农经部门的政策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二是村街各项财务监管制度很难落到实处。从调研中发现有的村街民主理财小组难以真正发挥监管职能,对村集体的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管流于形式;有的村街大额开支没有履行民主议定程序;有的村民代表不是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调研中还发现有的乡镇“三资”服务中心对于村街财务审批手续把关不严,收入不及时入帐。村委会开支严重铺张浪费,个别部门违规向村街收费等现象。在今后“三资”管理中,一是要继续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程序;二是规范农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三是切实履行民主决策程序,实行民主理财。
××县是农业大县,总耕地面积85.8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5.2%,人均7.6亩。其中山地73.39万亩,占85.4%;原地5.3万亩,占6.2%;川地7.2万亩,占8.4%。共辖3镇12乡,111个村,646个村民小组。总农户2.46万户、11.33万人。
20xx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740元,同比增长19.1%,其中工资性收入1072元,占总收入的39.1%,家庭经营收入1098元,占总收入的40.1%,财产性收入211元,占总收入的7.7%,转移性收入359元,占总收入的13.1%。从收入的类型看,家庭经营收入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和××县是农业大县分不开的,在粮食增收和草畜产业建设更加完善的情况下,家庭经营收入肯定稳定增长。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共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9.2%,这突显了××县农民增收是以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相结合稳固增加农民收入为特点的,财政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逐渐的增加说明了国家的强农、惠农和各种农业补贴政策成效显著,对××县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县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以下的看法:
一、农民增收。
1、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地方农产品面临国内各地农产品的强有力竞争是不争的事实,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已不现实。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我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看,在全面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基础上,一是把粮食做为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作物品质与产量;二是注重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大凤川的白瓜籽产品的精深加工,既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又吸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三是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名、特、优、新的产品。
2、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增加农民劳务工资收入。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城镇化率为78%,中等收入国家为49%,世界平均水平为46%,而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32%,我县还不到25%。这说明,我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务工的潜在空间巨大。因此,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性收入就成为现实选择。其主要途径是:①积极发展小城镇,尽最大可能地把那些居住在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的山区农民转移到城镇,同时,不断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体系,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②加速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新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开放式的户籍制度,尤其是在县级城镇更不应受地区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应允许自由迁移及定居。③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进城农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就应该享有长久居住权,享有城镇居民同等待遇。④加快农村富余劳力转移步伐,大力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动力到城镇从事非农业和跨地区流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建立乡镇劳动力转移指导站或劳动保障事务所,开设农村劳动力职业介绍窗口,切实做好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小城镇,同时,合理组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加强对境外劳务合作的服务与管理,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3、积极创办乡镇企业,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增加农民工业化收入。乡镇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民,是农产品生产的终端,也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乡镇企业的基本作用有三个,一是可以开辟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解决农民“卖难”,实现农民的生产目的;二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可以吸纳剩余、闲余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为此,各乡镇应依托本乡镇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大力创办或通过招商引资创办农产品加工型、流通型乡镇企业;没有条件的,要主动依托社会上已有的乡镇企业,发展农产品生产。通过乡镇企业,发挥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4、大力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 中介组织,增加农民流通收入。发展合作经济和经纪人队伍,做好农产品流通工作是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一是要搞好农产品信息服务。发挥农产品信息中心网络的作用,建立农产品信息和跟踪制度,对影响农民增收的大宗农产品做好预测预报;加强同国内外、省内外农产品大网站的联络,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准确、及时把农产品的销售信息传播到农户手中,真正帮助农民了解市场、参与市场、掌握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权益。逐步建立和完善优势产业的行业协会,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发展各种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市场流通中介组织、专业队伍、农民营销经纪人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产品收购、加工储运等多种经营服务,不断搞活农产品的流通,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三是千方百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举办和参加各类农产品的展销会、订货会、品尝会和促销会等活动,扩大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大力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鼓励支持营销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赴省内、外参加全国性的农产品展销活动,推销农产品,搞活市场流通。
5、强化科技兴农,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科技收入。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农科教结合示范区的作用,从强化科教兴农、知识兴农入手,继续推广和创新科教兴农模式,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一是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建立健全良种引进、繁育、推广体系,加强农业各类优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开发,提高农产品质量。二是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围绕大宗农产品及名特优农产品,制订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和检验检测标准。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加大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力度,积极参加国家、省级优质农产品品牌和绿色食品标志的申报,积极推行优质农产品注册商标,通过品牌战略,促进名牌产品产业化,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搞好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我县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6、激励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增加农民资本和经营性收入。创业是富民之基。浙江的农民之所以比较富裕,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是全民创业,有一大批大大小小的老板。要从根本上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致富,就必须尽快把生产性农民、务工性农民向经营性农民转变,把农民以劳动收入为主向资产性、经营性收人为主转变,努力走出一条让民众通过诚实劳动、艰苦创业得到更多实惠的创业发展之路。
7、实施和落实好国家扶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国家每年为“三农”问题出台许多政策,然而在某些方面总会出现政策与实际操作有差别,因此加强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更好的保护农民利益是我们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工作和任务。而我国农业的弱质、弱势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决定了它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是需要加以保护的产业。政府要在wto规则下,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①建立农业结构调整支持体系,由农户承担费用转向政府财政补贴。②建立农业收入保障体系,由农产品价格补贴转向农民直接收入补贴。③减轻农民负担,认真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开展农业用水、用电、农机服务等农业生产性项目价格和收费专项治理,对农民建房收费进行专项检查,实行涉及农民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查处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④对农户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进行适度的政策性补贴,每年农业生产资料需求旺季,除要出台一些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政策外,还可根据农民购买的数量给予统一直补,切实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8、加强农村道路建设。交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及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经过我们对邻边陕北几个县的考察发现,陕北的市、县几乎都是高速,乡、村基本都是油路,而我县目前乡与村通油路的不算多,交通不仅仅代表着运输业,更是文化交流、人员交流、经济交流的枢纽,只有交通的大力和快速发展才能更好的引导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
9、利用自身天然优势发展。××县属于产油大县,全县15个乡镇几乎都有石油,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时期,利用各乡镇的暂住人口的增加以及消费的增加,由乡镇政府带头组织农民搞一些副业和服务业这也是农民增收的一条路子,在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让我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安置于油田单位和石油工人一样为国家做贡献,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二、农村经济发展。
“三农”中农民是根本,只有农民富了,农村经济才能够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才能够上新的台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政策上要走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强对农村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实施。产业上继续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科技上加强科技兴农的培训力度,保证农民的现代科技知识充足,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我们对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及各乡镇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通过调查了解到,今年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喜人,一、二、三产业全面振兴的农村经济新格局已初具雏形。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各乡镇都突破了以粮食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在保证粮食稳产的同时,特色农业唱起了主旋律,为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畜牧养殖发展势头好。调查中发现,各乡镇在产业化畜牧业发展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强势。20xx年全县生猪、肉牛、肉羊的饲养量分别达到5.94万头4.97万头和 36.26万只,增长速度分别为1.7%、88.9%、91.4%。特别是各乡镇的特色养殖也已经悄然兴起。
2、农业科技示范效果好。各乡镇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建成了一些农业示范园。就对全县全膜双垄玉米的调查,今年××县全膜双垄玉米播种19.11万亩,产量达到79499吨,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74.9%,在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根据目前××县农业发展现状,预测今后农民增收情况,总的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农村种植粮食品种较为单一、农作物价格起伏较大,农民增收基础不牢固。虽然“政策刺激”给农民收入带来了一定增长,但农作物品种单一及粮食价格的不稳定仍制约着农民增收问题。农业生产成本越来越大,农产品获利空间不断缩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始终在高价位运行,加重了农民生产成本,进一步限制农产品获利空间,在目前的生产和流通格局中,农民增收的难度也将加大。劳动力转移就业层次低,难以持续增收。大部分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打工,收入和福利水平并不是很高。并且绝大多数转移劳动力保留着农民身份,职业稳定性差,难以持续增收。
三、建议和意见。
做好明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应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保证农民增收的稳定性。××县是农业大县,从近期看,农牧业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基本保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势在必行。一要在提高单产水平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现有力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培养种植能手示范带动,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增加粮食总产量。二要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要大力发展优势、专用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通过提高质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2、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产品增产增值。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民增收的最好形式是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最有效的办法是鼓励兴办民营乡镇企业和龙头企业。要积极大胆吸取外地好的经验,好的办法,鼓励广大农民艰苦创业,兴办企业。同时,各乡镇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一镇一业”,保证产业链条完善。如白瓜籽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畜牧业养殖规模也逐步壮大,体系不完整、产业不配套,没有相应的龙头企业做后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后市危险,因此,鼓励兴办和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必不可少的。
农村经纪人是指在农村经济社会活动中,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买卖双方交易,搞活商品流通;为交易双方沟通信息,提供各种相关服务,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直接组织农产品交易的自然人、法人和中介服务组织,是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为进一步抓好我县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其组织化程度,规范其经营行为,促进其健康发展,按照重庆市农业局市场信息处《关于开展农村经纪人发展情况专题调查的通知》的要求,我局组织了人员成立了农村经纪人专题调研小组,对**县农村经纪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将我县农村经纪人调研结果报告于后:
一、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我县农业生产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农村经纪人,他们积极为农产品的买卖双方牵线搭桥,促进了农产品流通,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对于开拓农产品市场,引导农民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产品,减少生产的盲目性与滞后性,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培养有市场意识,敢闯敢干的新型农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发展农业,加快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经调查,我县目前农村经纪人已达1500余人,分别活跃于农产品营销、职业介绍、信息服务、代办代销、代储代运、产品加工等行业,其中从事粮油、蔬菜、果品、小杂粮、畜禽产品这几个产业的农村经纪人较多。从目前我县农村经纪人的组织形式上看,农村经纪人主要是自然人,法人组织较少,多为农户为销售产品自发组织形成。其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县周边区县,如梁平、垫江、万州等地,也有少数经营规模较大的在国内其他省市如山东、河南、福建等地进行农产品交易活动,组织农产品参加国际交流的基本没有。我县农村经纪人中大多数人的活动方式是销售旺季经营、淡季种植,平时从事农作物种植,收获季节“转型”成为农村经纪人,如石宝镇太平村经纪人黎万平,从1984年开始经营果品和粮食贩运活动,他在生产季节忙着种植,收获季节收购农产品外调,成为农村经纪人,这种经营形式既保证了种植生产,又保证了产品的顺利销售,也给农副产品营销队伍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此类经纪人占全部经纪人的80%左右;也有少数农村经纪人专职进行经营活动,如汝溪镇汝溪村的谭乾芝,从1990年开始从事粮油产品和小杂粮收购销售活动,拥有自己的门市,具有了较大的规模,其用于收购农产品的流动资金30万元,现已经不直接从事种植业生产。此类经纪人占全部经纪人的20%左右。
二、农村经纪人的功能特点和发展趋势
随着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进行,各种特色产业大量涌现,广大农村经纪人在活跃农村市场、搞活商品流通、促进农产品交易、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特点表现为:
(一)在产品货畅其流上的促进作用。农村经纪人把买卖从本地做到外地,从农村做到城市,帮助农民把产品卖出去,解除了广大农民销售难的后顾之忧。我县三汇镇是全县种植黄籽油菜“渝黄一号”的大镇,全年种植“渝黄一号”面积在15000亩以上,年产量达到1965吨,三汇镇经纪人王鸿培,长年进行粮油产品的收购外销活动,全镇“渝黄一号”黄籽油菜基本是通过王鸿培及其他粮油收购户进行销售,保证了全镇油菜籽的销售流通。今年他收购油菜籽300吨,其中“渝黄一号”油菜籽250吨,对“渝黄一号”油菜籽收购价格基本保持比常规油菜籽高10%左右,达到每公斤2.6元,提高了农民种植优质油菜的积极性,保障了农产品货畅其流。
(二)在市场信息传递上的触角作用。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以石宝镇松岭村谭凡为代表的经纪人,在今年得知山东黄豆收购价仅为1.6元/公斤左右,与我县黄豆市场价2.6元/公斤的价格差距较大的信息后,迅速组织调运了6吨山东黄豆到**县销售,获纯利润高达5000元左右,再加上他经营果品、小杂粮销售等项目,年纯收入可达近2万元。他为乡邻找到了一条致富的门路,在他的带动下,周围乡民纷纷效仿,也成为了农村经纪人,活跃在城乡市场中。这样,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既活跃了农村市场,加快了农产品流通速度,又提高了自己的经济收入,走上了小康之路。
(三)在壮大特色产业上的催化作用。市场经济是规模经济,没有规模就形不成特色,没有特色就形不成竞争优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我县紧紧围绕“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规划发展”的原则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4+2”农业发展战略(即四大特色产业:大豆、油菜、高梁、柑桔;两大重点产业:蚕桑和“双杂”制种)。在粮油业方面提出了“三增三减调结构,两进两退优品质”的结构调整思路(即稳水稻,压小麦,扩油菜;减玉米,扩大豆;压薯类,扩杂粮)。优质大豆如渝豆1号、浙春3号、沔537、鄂豆4号及山东魔豆等,优质油菜如“渝黄一号”等在全县的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对这些产品的收购,除进行推广时与农户签订订单的公司外,其余部分的销售主要依靠农村经纪人进行,如汝溪镇经纪人谭乾芝,今年共收购“渝黄一号”黄籽油菜400吨,前段时间收购价格保证了每公斤2.6元,近日由于油菜价格下调,降低为每公斤2.5元,保持了比常规油菜籽价格高10%的水平,对促进我县优质油菜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壮大了我县特色产业。
随着我县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村经纪人将大量涌现,其发展趋势为:
(一)信息中介型农村经纪人将会大量涌现。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县即将出现各种特色农业产业,与此同时,产品产量也会迅猛增加,这使得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培养一批能够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随时掌握市内外农村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情况,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积极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产地、结构和潜力情况,提供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变化和供应能力趋势,向市场中买卖双方提供真实、有用、准确的信息,使市场信息得到及时、有效、迅速地传播,以最小的成本代价取得最大化的效益成为农村经纪人最迫切的要求,必将出现大量的信息中介型农村经纪人,为广大特色产业种植户提销信息。
(二)流通中介型农村经纪人将进一步增多。流通中介型农村经纪人是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的主力军。现在的经纪人主要分布在这一块,今后的农村经纪人将不断地由生产型向交易型、营销型转变。使商品的流通从商品的提供者转移到商品的接受者,从商品的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或使用者,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缩短流通时间,促进广大农民及时、有效地抓住交易机会,促进农产品进入市场。
(三)劳务中介型农村经纪人将会得到发展。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导致农业生产中会出现阶段性的剩余劳动力,把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投身到第二、三产业,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动农村小城镇建设,会成为劳务经纪人的首要目标。
(四)组织中介型农村经纪人会成为农村经纪人的发展主流。在自然人经纪人的基础上,随着规模的扩大,由经纪人共同组成经纪机构,龙头企业+农户型、专业市场+农户型、科技学(协)会+农户型、中介服务组织+农户型的组织中介型经纪人,将成为农村经纪人的发展主流,发挥整体效益,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农业部门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所做的工作和成效
(一)大力加强对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培训工作:今年以来,**县农业局大力加强了对农村经纪人的培训工作,共召开培训会三期,每次参加培训的农村经纪人为250左右,共有750人次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农业法律法规、农村市场信息网络、农产品营销知识、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等,经过培训,提高了农村经纪人的素质,为进一步活跃我县农村经济打好了基础。
(二)大力加强对农村经纪人的信息服务工作:**县农业局成立了**县农业信息网,组编了《**县农业》和《调查研究》等刊物,将农村经纪人急需掌握的相关信息如市场行情、农业生产技术等定期,为农村经纪人进行经营活动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服务,各农村经纪人依靠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了全国及国际的市场形势,更好地调整经营策略,取得了更大的效益。
(三)大力加强特色产业示范工作,带动一大批农村经纪人的发展:我县按照“稳水稻,压小麦,扩油菜;减玉米,扩大豆;压薯类,扩杂粮”的指导思想,积极发展四大特色产业即大豆、油菜、高梁、柑桔;两大重点产业即蚕桑和“双杂”制种。目前均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对全县各乡镇农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进行优质农作物生产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由过去只注重生产转变为在注重生产的同时关注市场的发展,一大部分农业生产大户自觉地以市场为导向,农忙季节搞生产,农闲季节忙销售,转型成为农村经纪人,带动了一大批农村经纪人的发展。
四、对农村经纪人的政策建议
因对农村经纪人疏于管理,在经纪人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有的经纪人两眼只盯个人利益,为促成生意,不惜哄这方瞒那方,侵犯了他人利益;有的经纪人缺乏信用观念,货款到手后,不及时交给卖方,有的甚至一味拖欠耍赖,最终引发纠纷造成矛盾,影响稳定;还有的经纪人欺行霸市,专欺"外地客",造成极坏影响;有的经纪人经营畜禽产品,缺乏法制观念,将病死畜禽偷运到外地销售,给消费者的生命造成了极大危害。以上种种做法,既违犯了职业道德和有关法律法规,又扰乱了经济秩序,损害了经纪人本身的形象。在现行对经纪人的政策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对部份经纪人的经营收费没有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执行,存在收费标准超标的现象;存在对外销农产品设置人为障碍的现象,如不按规定扣押经纪人的产品、扣押相关证照和乱罚款等。鉴于此,建议有关部门对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强规范化管理,加强市场经济知识、职业道德及工商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遵纪守法、文明办事,树立新时期经纪人的良好形象,为进一步搞好市场流通做出贡献;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农村经纪人经营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规范管理,鼓励有序竞争。一是要实行自律管理。按照“自愿、互助、合作”的原则,把经纪人组织起来,逐步走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轨道。二是要规范经纪行为。对从业人员发证办照,持证上岗,规范管理。三是要加强日常监督。充分发挥工商、行业主管部门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对欺诈行为予以打击、曝光,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违法乱纪的要依法严惩。
经调查初步统计,全市现有各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5个,参与直接经营的农户258户,辐射带动农户4,000多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0%。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初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组织形式多样化。按合作方式和运行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民股份合作组织、村级综合服务社、行业协会等类型,它们共同存在,共同发展。二是兴办多元化。包括供销社领办的、涉农部门领办的、农民自己创办的、也有社会其他力量兴办的。三是经营服务社会化。各类组织都是以服务为依托,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生资供应、种植、养殖等多项服务。四是利益共享。一些合作组织依托自身创办经济实体,吸引农民入股,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专业协会型。主要以特色产品为依托,以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为手段,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合作。龙镇发展村马铃薯专业协会,1999年将种薯“花525”进行了国内商标注册,定名为“龙发”牌,短短几年,发展村的种薯通过协会远销山东、河北、江苏、辽宁等地,**年入会农户和协会签订订单,种植种薯4万亩,全村1,200口人,人均仅此一项收入达6,000多元。
2、能人创办型。主要是发挥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的示范带动作用,联合农户创办合作组织,形成规模生产优势,其特点是灵活、便于联合,带动作用强,农民愿意接受。龙镇管君亭利用自己多年从事棚室蔬菜种植的优势,吸引本村多数农户种植棚室蔬菜,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3、股份合作型。体现在农民资本的联合和劳动的合作,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双泉乡龙丰村借助列入省机械化试点的机遇,利用国家和省投入的大型农业机械,**年建立了股份制农机合作社,集约化种植面积达80%以上,同时,为周边村屯开展有偿服务,带动了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4、市场集散型。就是立足特色产品生产,通过组建合作组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产品销售优势。龙镇大豆批发交易市场、二龙山土产站,通过完善收购市场,带动了大豆生产的发展。二龙山土产站在收购大豆时,与农民合作,**年10月——**年4月,共购销大豆2万余吨,为农增收20万元。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的作用
一是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推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三是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供销合作社的职能有了转变,明确了发展方向,使之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宣传不到位,思想认识不高。由于宣传不到位,有的地方乡村干部特别是农民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认识不高,重视不够,致使积极性受到影响,阻碍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当地的发展。
二是支持和引导力度不大,发展不平衡。支持和引导力度不够,在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扶持。多头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宏观调控乏力,发展不平衡。
三是多数处于初创阶段,发展数量少,规模不够。大部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处于初始阶段,还仅限一乡一村,规模小、实力弱、作用发挥不够。辐射带动能力、开拓市场能力、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很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连接农户紧密程度不够。现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数缺乏管理和正确引导,部分协会没有章程,机制不健全,组织与会员的利益关系不明晰,没有稳定的购销关系,与农户的关系不够紧密。
五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环境不够好,制约发展因素。受规模、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同时政府扶持经济发展给予的优惠政策,合作组织也很少享受到,加之办事环节多,程序繁杂,服务滞后等问题,都在制约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建议
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报告
××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尝试,近一年多来得到较快的发展,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基本情况
××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同全国一样由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三种形式组成,发展分为能人领办型、企业带动型、政府创办型三种模式。至今全县有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拥有会员余人,社员人,其中专业技术协会个,专业合作社个,综合服务社个,主要发展产业有五倍、黄牛、茶叶、乌鸡产业,主要经营茶叶产品加工、农副产品流通、农资供应、商品黄牛、商品乌鸡、鸡苗供应等。这些合法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进程,推动了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急剧变化,我县部分农民、能人、加工企业渴求致富的新门路,寻求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品种以及相关的技术、信息服务,寻求先进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抵御市场风险的新模式。因此,我县出现了自发、自主、自愿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良好态势。早在年前牛寨新华成立过五倍子专业协会,也是全县××年前唯一的一个专业合作组织,因市场等各种因素,现已名存实亡。在××年盐津宏发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带动组建了“××乌鸡专业协会”,重新拉开了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序幕,紧接着县供销社创办了“农副产品流通协会”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今年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自发、自愿要求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地区进行指导和帮助,建立了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分别是:兴隆乡蒿芝村创办的“养牛专业协会”;兴隆乡远江黄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带动型“大田村养牛专业协会”;普洱供销社茶厂带动型“串丝乡龙溪茶叶专业社”;盐津乌鸡协会和宏发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带动型个乌鸡专业合作社,即:牛寨胡家湾、牛寨包谷厂、兴隆灯草田、盐井田坝、庙坝大坝专业合作社;滩头乡能人领办型“新田村农资综合服务社”。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特色产业的良性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县个合作经济组织也有部分初见成效,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今年,盐津县乌骨鸡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帮助下,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服务格局发展乌骨鸡产业。在个多月的时间里,相继成立农民自发组织的农村乌骨鸡专业合作社分社个,申请入社会员人,通过讨论,批准入社会员多人;培养小鸡孵化户户,每户年可孵化小鸡至万只;建立盐津生态乌骨鸡县外销售点个,分别是重庆、昆明、宜宾、昭通。通过盐津乌骨鸡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引导,盐津乌骨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年全县年养鸡万只,今年—月,全县养鸡万多只,比去年全年养鸡增加多万只。乌骨鸡产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以来,成立农村养牛专业技术协会个,起到了发展农村产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丰富的草资源和大量被浪费的植株桔梗,促进了黄牛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年月蒿芝村“养牛协会”成立以来,发展会员名,产生了《协会章程》。成为盐津县第一个真正由农户自发组织的养牛协会,该协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成一个冻精改良站,现已配种头,有的已经产仔,且效果明显。通过该协会的引导,已有个会员从大田中心牛场引进西门塔尔牛头,一部分会员与大田中心牛场实行利益分成饲养良种牛,该种牛长势喜人且肉质优良,已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目前,蒿芝村黄牛存栏达头,产值近万元,年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串丝农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使近亩失去管理的高标准良种茶园得到科学的管理,新田村农资综合服务社,解决了该村农资难的问题,社员和农民十分满意;其他协会目前正在发展中。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生产的产品不愁销路,利益有了保障。
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方式
今年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促进产业化,推动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上初见成效。在我县农业生产水平不高,产业不强不大、农民市场组织程度低,导致农业增效不高,农民增收难的情况下,探索到一条创新农业的有效途径。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协会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把产、加、销联为一体,整合企业与农户,集中力量面对大市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高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有希望。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章程,用制度引进先进的使用技术,达到农业产业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发展,走良性发展轨道,实现利益双赢、共受益。
(一)规范管理。兴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需要具备一的基础条件,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⒈有明确的发起人和一定数量的成员。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时鼓励机关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带头创办和参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活动。均可以发起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凡从事同一专业生产经营者不受行政区域限制,都可自愿加入,但其专业技术协会不少于人,专业社和综合服务社成员一般不得少于人。
⒉有共同的专业生产经营项目和具体的合作内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某个农产品专业生产经营项目或产品组建,在购销、加工、储运、信息、技术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确定适宜的项目作为合作的载体,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使成员的共同经济需求得到满足。
⒊有比较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章程,内部管理制度。章程和相关制度要结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际来制定。
⒋有一定的经营要素基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了向农民提供服务和参与市场竞争,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技术、设备以及土地、建筑物等经济要素。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所需资金,可以通过收取会费、接受捐赠、政府资助、经营收入、利息及其它合法收入取得。参与合作的成员可以土地等经营要素以及其他自行商定的方式筹集经费。
(二)加大扶持力度。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弱势群体为解决自身困难,改善自身处境而成立的合作组织,必须加大扶持力度。
⒈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基础设施,营销网络及示范点建设,积极引导企业、能人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项目和科技推广项目,经论证筛选后,优先纳入各级政府农业开发、扶贫开发和科技开发项目,实行扶持,享受农业开发、退耕还林、整村推进等各项政策。农村金融部门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扩大农户小额贷款。
⒊涉及农业支柱产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符合条件的,地方财政给予贴息贷款和扶贫贷款倾斜。
⒋相关部门整合项目、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加强沟通,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同时,在不改变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集中资金专项用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⒌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产品运输检疫,减化手续,按国家规定标准减半征收,符合条件的享受“绿色通道”待遇。
⒍对直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销售自产的农产品,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税收法规规定,免征增值税。
⒎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所得收入,暂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社员分得的红利,免征个人所得税。
⒏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因生产经营需要,需征占用土地的,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前提条件下,优先办理用地手续。
⒐适当放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注册登记条件,同时,注册登记、年检只收取工本费。
⒑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挪用或平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产,不得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
⒈新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政府给予每建一个元筹建经费补助。
三、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
一是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和引导示范,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普及推广;
二是通过闯市场、组织产品销售、解决卖难的问题,增强农民群众的商品经济意识,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三是通过引进开发和推广,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结束和优势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是通过为农户提供生产管理技术和农资、产品购销综合服务,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五是通过协会与会员之间的利益联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政府职能和领导方式的转变,使协会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四、存在困难
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发展势头较好,但还处于初级状态,管理粗放,发育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也不很稳定。目前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的合作经济组织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活动比较松散,组织能力较弱,内部管理不够规范。
二是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在其登记审批、市场进入、土地利用、产品流通、信贷、税收、企业扶持、资金等投入方面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合作经济组织领导及成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接受新事物难,管理和协调能力差。
四是初具规模小、层次低,连接不紧密,市场竞争力弱。
五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市场组织化意识不强。
六是部分相关部门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视不够,把合作经济组织看作是单纯的协调组织,认为作用不大。
五、进一步推进我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建议
⒈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推进我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工作力度。我县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低,这一切需要深化农村生产方式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农村合作经济这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是顺应农村改革的最好组织形式。各乡(镇)党员、政府从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认识发展农技协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切实加强领导。建议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成立工作机构、加强协调、定期研究、明确职责、形成科协、农业、供销、民政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做到引导不领导,帮办不包办,扶持不干预,推动不强迫。本着先发展、后规范、再提升的原则,使我县各类农技协会数量上、规模上、质量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⒉优化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营造更宽松的环境。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尽快研究制定出一个鼓励扶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意见。凡兴办农村合作经济的,可否享受国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技推广、乡(镇)企业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对兴办农村合作经济、在其登记、审批、市场进入、土地征用、产品物资流通、信贷等方面尽可能降低了门槛,放宽条件限制。在税收上,对围绕会员的生产和销售从事的服务活动,享受民营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加大资金技术力度。适当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等部门在农业科技推广费、科技实验、示范和推广“三项”费、科普专项费上应给予一定支持,让其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服务的社会功能。并鼓励社会工商企业参与农民合作兴办农村合作经济,形成多元化支持合作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三是确立农村合作经济的合法地位,依法保护农村合作经济及会员的合法权益。
⒊强化管理职能,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的管理和引导。一是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愿入会、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原则,帮助农村合作经济建立健全以章程为中心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费收取及使用制度、理事会议制度、内部领导制度等,明确会员的权利和义务,领导职能和责任;二是要完善协会的利益分配机制,处理好农村合作经济与会员、与公司、与公司个人所办实体等各方面的利益分配关系,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
关键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4-042-03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提高竞争能力,增加社员收入为目的的专业性合作组织。作为农业大市,沧州市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兴未艾,成为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总结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经验,人行沧州市中心支行选择辖内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对发达的青县进行了典型调查。
一、青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背景
青县属传统的种养业大县,尤其是蔬菜种植业有较好的基础。在蔬菜专业合作组织成立之前,青县的蔬菜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2001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5.9万亩,占该县耕地面积的18.8%;实现产值4亿元,占该县农业总产值的35.7%。当时在蔬菜产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联产承包制实行以来一直沿袭下来的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分散生产经营,随着农业市场化的发展,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生产的盲目性。分散生产形式下,由于农民信息获取手段落后,市场信息不灵,一般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决定生产品种和规模,往往导致在某种产品市场形势好时一哄而上,市场供过于求,及至纷纷转产其他产品时又导致市场供不应求,市场经常处于大起大落之中。二是竞争的无序化。分散生产经营下,农户作为不同经营主体,由于利益互相对立,只讲竞争,不讲合作,蔬菜市场价格经常被过度压低,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三是经营的高风险。一方面生产的盲目性使市场风险本身就大,而无序竞争又进一步放大了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分散生产经营削弱了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生产成本高。农民一家一户分散采购农资、分散生产、分散销售,相应降低了生产经营效率而提高了成本。五是技术推广难。分散生产经营下,农民的技术需求千差万别,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无所适从;同时由于缺乏基于共同利益而将农民联合起来的组织,使科研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农民之间缺乏信息沟通的桥梁。
在此背景下,农民迫切希望成立合作组织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
(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端与发展
为适应农民对于合作组织的需求,青县县委、县政府自2002年开始积极推动各乡镇和农村成立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来为农民服务,一些胆大有识的蔬菜种植农户和农业经纪人在政府的支持下也开始尝试建立相应的组织来满足农民的合作需求。2002年8月青县首批蔬菜合作组织成立,包括四个乡镇级合作组织,即:青县曹寺镇蔬菜批发中心、青县镇蔬菜批发中心、青县青洲镇蔬菜批发中心、青县陈咀乡优种蔬菜温室示范场。乡镇以下成立了村级合作分社,镇级合作社在县工商局注册登记,具有法人资格,同时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及运行办法,分社纳入镇合作社统一管理体系,建立了社员档案。当时共成立村级合作社39个,入社社员2503户,辐射带动农户4000户,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
首批蔬菜合作组织根据社员的需要,提供以下服务:
1?郾收购和销售社员生产的产品。合作组织与入社社员签定了蔬菜收购合约书;同时与北京、天津、东北、内蒙等地的运菜商及市场建立了长期销售关系,使之成为稳定的产品销售网络渠道。
2?郾统一采购社员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合作组织实行物资统供,在农资市场中设立专供门市部,负责供应种子、农药、肥料等农用物资,会员凭证优先优惠购买,统一采购保证了农资质量,降低了价格。
3?郾对社员生产的产品全程监测,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确保上市蔬菜质量,合作组织请省环保部门对蔬菜生产进行环评,取得资质证书,同时定期取样监测化验;在销售市场中建立了检测站,配备定性检测设备,对产中及上市前蔬菜进行抽检,并建立产品质量档案,对产品进行动态监测。
4?郾预测市场需求情况,制定统一的生产计划。蔬菜合作组织初步运营,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了顺畅的销售渠道,改善了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了蔬菜价格,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蔬菜种植面积连年扩大,进一步稳固了蔬菜生产在青县农村的主导产业地位。
从发展趋势上看,目前蔬菜合作社运行发生“四个转变”:一是在合作深度上由松散间接的合作经营向紧密直接的利益联合体转变;二是在合作范围上由亲戚邻里间联合向跨区域跨所有制合作转变;三是在合作内容上由单纯产后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转变;四是合作形式上由能人单独闯市场向有组织的集团合作转变。
(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几个发展模式
能人领办型。一批农村专业大户和农村能人,发挥自身信誉高、资金足、技术硬、经营能力强的优势,牵头联合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如清州镇胡白庄党支书记张国亮凭借多年从事蔬菜种植、经营积累的丰富经验,2005年牵头领办了“田业蔬菜协会”,共发展会员110户,带动蔬菜种植2000亩。
龙头创办型。龙头企业、产地市场、购销公司依托产销网络优势,牵头创办农合组织,形成“龙头企业+农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起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其中依托河北小洋人生物乳业公司,创办了“奶业协会”,目前发展会员150多个,带动全县奶牛养殖1?郾3万头。
部门帮办型。畜牧、科技等职能部门,利用自身人才、技术等优势,主动与农民联合成立农合组织,发展主导产业。目前青县已组建畜牧局奶业协会、科技局蔬菜技术协会、县社农资协会等农合组织7个。
“两委联办”型。农村“两委”班子利用集体资源优势,联合本村和邻村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民成立协会或合作社,开展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如小优质果品协会、周官屯土地托管服务社等。
(四)青县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采取的措施
青县县委、县政府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推进农业合作组织建设。一是目标“引”。2005年研究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划,力争通过3年努力,每个乡镇培育1-2个规范化合作组织,农业特色专业村普遍建立合作组织,全县40%以上的农户加入各类合作组织,60%以上的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加工和销售。二是政策“扶”。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有关政策的规定》,县财政每年安排150万元支农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对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所得收入免征所得税,从事农业机械作业、排灌、植保、畜禽繁育和疾病防治项目及相关技术培训所得收入免征营业税等。三是典型“带”。在全县选树了19个农合组织发展典型户予以宣传推广,选出了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给予表彰奖励,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样板作用,营造了支持参与农合组织建设的浓厚氛围。四是造势“推”。县委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合组织建设的协调、督导和指导工作;通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调度会等方式,加大对农合组织建设项目督导、调度力度,并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作为对乡镇农业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了农合组织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的成效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集中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水平。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使作为同类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农户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使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从农户家庭中分离出来,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形成集中规模优势。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实现,为现代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经营效益,降低了经营风险。
一是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如大勃留村勃翔合作社对入社360户的3000亩耕地实行无地节大条块的机械化耕作,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解放了生产力。
二是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农合组织发挥农资集中批量购买优势,实行农资统购,不仅保证了农资质量,而且降低了农资价格。如罗店棉农协会,对会员使用农资实行统一购买,2005年一次性购置了1000亩棉田所需的高产籽棉和塑料薄膜,仅此一项就为会员每亩降低成本近百元,且质量较好。
三拓宽了市场销售渠道。通过充分发挥农合组织关系资源优势,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如曹寺乡利财蔬菜合作社现拥有北京、天津等地固定客户40余家,2006年为协会120多户会员销售蔬菜800万公斤,销售额达800多万元,保证了蔬菜的顺畅销售。
四是提高了产品质量,推动了农产品品牌化经营。自青县成立蔬菜合作组织后,各合作组织统一供应优良蔬菜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不仅杜绝了劣质种子、化肥的坑农事件,而且由于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实现了蔬菜生产的绿色化;合作组织对社员生产与销售上实行统一生产标准与模式、统一品牌、统一分级包装销售,从而创立了产品品牌,目前“青青”牌蔬菜影响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大城市的著名品牌。
五是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整合与流通。如上伍乡周官屯土地托管服务社,共整合村内闲散土地及农民自愿入托的土地900余亩,采取招标承包的形式,每亩以200元的价格进行整体对外承包,承包价格比农民分散承包高出2倍,为农户增加收入10万多元,既增加了社员收入,又使闲置耕地得到利用。
六是依托合作组织召集会(社)员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技术水平。
三、农村蔬菜合作组织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合作组织规模偏小,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农村蔬菜合作组织绝大多数规模较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社员与合作组织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各蔬菜合作社之间缺乏必要的再联合,互不通气,各自为战,容易产生无序竞争,甚至互相掣肘,使得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减弱。
二是合作社缺乏启动资金,活动经费短缺,发展后劲不足。农村蔬菜合作组织运作的成本虽然较低,但仍需要一定资金才能维持正常运转,而目前绝大多数蔬菜合作组织自身没有建立积累机制,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组织活动经费基本上靠客商和大户赞助,靠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解决,自身没有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其服务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三是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有的蔬菜合作组织没有登记注册,有的没有制定章程和具体管理制度,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均沾,不愿风险共担,诚信度不高。
四是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手段滞后。农村蔬菜合作组织中的农民带头人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缺乏,特别是少数合作组织带头人精明不开明,服务意识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蔬菜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四、对规范和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行业管理,实行规范化运作,提高农村合作社的专业化组织程度
按照“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要求,抓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一是要逐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合作组织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办事,实行规范化运作,保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平稳健康发展。二是规范合作组织管理。严格社员入社条件,加强对社员的教育和引导,增强社员的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理顺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关系,促使合作组织与社员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并逐步引导农村合作组织向信用合作组织发展,促进和提高农村合作社专业化组织程度。
(二)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资金支持力度
加强对发展和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积极开展对农村合作组织的授信工作,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信贷服务、财政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支持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扶持一些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农村合作组织,并为其注入一定的启动资金,壮大组织实力,沟通市场产销环节,增强农村合作组织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村合作组织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三)按照一定的区域和专业性质建立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
专业合作社之间可根据自愿和实际需要,通过联合组建专业合作联社,逐步形成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为各农村合作组织搭建合作互助、沟通联系平台,以便于指导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运作,协调联动,为维护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村合作社整体抗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供组织保证。
(四)努力提高合作组织管理人员及广大社员的综合素质
结合实际,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及社员的技术、管理和法律知识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积极为各专业合作组织和社员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努力提高合作组织管理人员及广大社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更快更好发展。
课题组组长:陈国忠
1.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推进农村经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保障,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是当前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管理的客观需求,这就要求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以政府为主导,制定科学且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
2.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作为农村经济开发的重要物质保证,完善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但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设施来看飞,发展仍然较为落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道路交通不够完善。
交通是实现农村经济对外的基础,是农村最主要的设施之一,当前农村广大地区道路建设较为落后,承载量低且宽度不足,无法满足大型车辆的运行,交通网络结构单一,质量较差,甚至在一些地区还未实现乡村交通网。
第二,水、电、通讯网络不够健全。
作为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方法,但从当前我国农村自来水的网络情况来看,生活用水的治疗较差,电力也无法满足大规模建设,通讯网络设施不够健全,农民无法及时获取信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的水、电、通讯、网络结构不够完善,严重制约农村经济与社会信息的发展,制约农村经济的进步。
2.2 经济发展生产经营模式落后
第一,生产力落后。
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保障,当前,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较低,仍然存在“靠天吃饭”的情况,严重制约农村经济模式发展。
第二,农业的结构较为单一。
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植业仍然是最典型的生产方式,结构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农、林、牧、渔业一体化的农业,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第三,农村市场不够规范。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农村市场的健全情况直接影响到商品的流通,同时网络化程度较低,农产品流通的市场量小,同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较为缓慢。
第四,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从根本上来说,农村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大量潜在的资源优势,但开发力度低且资源利用率较低,导致大量资源闲置,无法促进资源优势的发挥,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多数农村经济过于封闭,缺乏开放性。
2.3 发展的政策不够健全
制度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前提,但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性不够,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与基层干部管理机制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激励机制,存在严重缺陷,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也不够完善,影响农村人才管理水平的提高,导致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较差。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对策
3.1 建立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建立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客观需求,也是拓展投资领域的重要方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管理。
第一,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水平。
要想提高农村道路交通水平,国家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农村道路交通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村道路的利用率,打造现代化的乡村与城镇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第二,完善农村的水、电、通讯网络的建设水平。
要想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保证后备力量,完善水、电、通讯网络的建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农村工程开发力度,完善通讯网络,实现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信息水平的提高。
3.2 加大农村经济发展力度,推动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的转变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发展模式的转变,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
第一,加大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力度。
生产力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力度,运用现代化的技术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改善管理水平,实现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生产模式,形成现代农业的生产关系。
第二,加大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改造力度。
这是解决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结构单一的主要方法,实行立体化农业改造,形成农、林、牧、渔一体化农业方式,建立独特的生产模式,科学合理的布局,建立立体化的农村经济发展结构。
第三,规范农村的经济市场。
这就要求政府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并完善农村市场的管理体制,确定市场场所,规范市场交易活动,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管理,完善农村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推动农村市场的繁荣,强化各村与市场的联系,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第四,加大农村资源的开发力度,改善农村资源的利用率。
从上文分析中我们看到,农村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科学合理的利用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资源的转变都具有积极意义,对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价值,实现资源开发与资源环境问题的协调。
第五,加大对农村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
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增多,这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此,有必要加大农村乡镇的发展力度,除了可以改善农村经济水平外,还可接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补贴等惠农政策,在这些惠农政策的诱导下,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转变,农民收入也不断增加,农村经济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动向。而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服务,可以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许多问题,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新动向
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到农业生产,以往那些荒废的土地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国家对农业重视度的提高,使得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出现,而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解决了农民农业生产问题,使得农民投入到农业生产的成本相对减少,所获得的收入不断增加。
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优化。以往,农民生产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而随着国家对农业重视度的提高,农业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纷纷拓展特色产业,利用本区域的优势资源,打造了属于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如,甘肃地区,甘肃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甘肃利用本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资源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一向一品”的思想,发展了许多具有优势的特色好产品,加快了r业生产结构的转变。
农产品走向国际化。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粮食作物、水果蔬菜除了满足内需的同时,也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开始进入到国际市场,远销海外。农产品的国际化走向也将成为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加快农产品的国际化发展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好的收入。
金融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就是农村金融,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动向和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农村金融服务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种传统的金融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覆盖率低,相关设施不完善,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矛盾越来越突出,而要想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只有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一系列政策的更好落实,推动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农民资金积累与融通能力低。对于农民而言,他们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人均消费水平比较低,对金融需求不高,尽管农民对金融有需求,但是农民能够用于抵押的物品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服务范围比较狭窄,农民融资能力不高。
农村金融服务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就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来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对于农民而言。融资难一直是农民开展各项农业活动的关键问题,由于农业发展资金得不到解决,就会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造成农业融资难度的根源就在于农业金融服务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金融服务网点覆盖率比较低,农民缺少融资的途径。
创新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强化服务“三农”。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必须深思的问题。而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在要想推动农村经济的更好发展,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就必须用结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来定位金融服务,要始终把“三农”作为金融服务工作的重心,要创新“三农服务”理念,加大“三农”的支持,从而更好地决绝农民融资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工作。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而要想推动农村经济的更好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首先,相关部门要在农村地区设立多个金融服务网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网点覆盖率;其次,要完善金融业务模式,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抵押贷款,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探讨发展“信贷+保险”的金融服务新产品;再者,要强化金融线上、线下服务,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制的完善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更好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当结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农村金融服务实际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要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对农村金融服务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同时,要善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网络系统,采取全动态的管理,建立统一的金融服务平台,从而为我国当前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面对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经济管理也做出了相应的措施,使得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和缓解,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落实付出政策;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保障;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正是这些管理手段,采取了这些管理形式,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促进。
1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有所改善,在农村建立起正规的中小学,推广义务教育,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使得适龄儿童都有学上,上得起学,在初等教育上跟得上,打下文化基础,为农村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不会因为没钱上学而错过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对于农民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统筹城乡发展,落实扶持政策切实落实
“三农”政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新技术、新人才,把经济建设作为核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拓宽销售渠道,打通城乡合作,积极帮助农村居民早日步入小康行列。
3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保障结合
科技的发展,将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改变农村现状,用科技实现高产,在良种培育、防虫防害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机械自动化等节省了劳动力,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引入新技术,用科技的力量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
4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如此才能稳定、可循环,保证经济发展不占用下一代生活资源,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在发展中要重视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5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在农村经济发展之初,没有完善的农业机制,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多渠道的信息资源,销售渠道少等问题难以解决,需要政府等部门的支持,加大农业投入,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完善生产机制。
二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中长久存在的制约问题,农业经济管理都提出了相应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于农村实际需求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要采取积极的管理手段,确实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制度的保证、提供理论的引导、解决其制约问题,令农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1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了制度保证
在农业经济管理下,结合农村现有条件和经济情况,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制度,产生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制度的保证。规范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行为,使得农业的发展满足农村经济的需要,农村经济的发展行为得到良好科学的规范,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效果。优化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使得农业的发展具有合理的制度保证,采用优化的制度才能最大化的发展经济,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使得农业的发展得到有效的管理,经济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农业经济的管理下,农村经济发展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有了高水平的发展。
2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应用方面,农业经济管理也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有了明确的引导,农村经济有目的性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农业经济管理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地位,明确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组成成分的农村经济,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重点发展,明确经济地位,更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制约问题
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制约问题,然而农业经济管理为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或者缓解了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了农村发展方案的合理规划,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展方法,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发展资源的有效性,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人力物力,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快速。
三结语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必将会带动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经济的发展有其优势但也有其自身的弊端,我国经济发展就存在着个别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再加上我国总体经济发展迅速,这就增加了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差异和人们生活水平上的差异。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之所以缓慢,欠发达地区自身也存着一定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行浅谈。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考
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欠发达地区解决经济发展缓慢问题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实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农村土地制度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因为土地是农民所拥有的最大的资产,想要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要从着手。进行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之农业农村要注意农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并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对于土地经营以及投入的积极性。只有充分的避免对双层经营体制进行土地条块的分割,才能够很好的对农业实行技术改造和对农业农村规模化经营。在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征用制度不合理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合理,不仅影响了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损害和剥夺了农民的财产权益。
二、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探讨
以上笔者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问题之后就要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下面笔者就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行探讨。
(一)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切实解决农村无买方的问题
想要对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问题进行解决,就要解决农民发展资本的影响问题,现在的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农民贷款难、资本存量少等问题,想要对欠发达地区进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培养农民,使农民自己能够当老板,就要进行农村市场买方以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农村存量资产进行盘活,从而做到经纪人队伍以及各类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切实解决农民和市场的联系问题
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使我国农业农村千家万户进行分散经营,并且导致分散经营和市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严重。一些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规模小、层次低的农产品协会很多,并且协会成员过分注重自己的利益,不和其他农民进行密切的联系,这就导致了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生产市场风险都需要农民来面对,最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生产的风险。所以,笔者认为,想要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做到加强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农产品生产协会起到自己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信息服务的强化,信息服务的强化可以通过网络销售、信息指导以及网上招商来实现,及时的向欠发达地区农民提供价格行情、产销动态以及市场需求等等方面的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都避免了农民进行生产经济的盲目性。在进行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时,还要注意对农产品协会成员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协会人员的自身素质,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最终使他们主动地联系其他农民,并且将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
三、结束语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一般农业农村都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想要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就要对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发展进行思考,对于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进行改革和发展。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农业农村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就从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切实解决农村无买方的问题以及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切实解决农民和市场的联系问题这两方面,对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理论应该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够发挥理论的作用,只有将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这一理论应用到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之中去,才能够更好的指导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君,查君,许伟.公共生活与“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住区规划设计初探[J].建筑学报,2007,(04).
[2]陈晓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与“十二五”需要研究的问题――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农村经济问题,2010,(09).
[3]周世其.扎实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我省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J].江淮,2010,(08).
[4]吴玉鸣.中国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测算――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J].中国农村经济,2010,(06).
【关键词】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措施
1农业经济管理动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1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政府部门和农业部门通过对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并积极向农民群众推广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方法和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解放劳动力,在有限的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另外,通过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而农村地区的社会福利都是通过财富创造来实现,农民个体通过个人努力,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也会发生转变。
1.2从制度上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农业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下,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对农村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完善,更加规范。农业经济管理是农村以及经济发展为主的中心的地位更加牢固,保障农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1.3扫除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多重制约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而通过有效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扫清道路,使农村经济发展更加顺畅。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能力不足,是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土地的不合理规划不合理征用,使得农村地区的农业种植面积逐步减少,影响到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通过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土地规划更加合理,利用更加高效,降低农民群众的生产成本,减少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另外通过开展农村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协调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保证农业经济发展更加具备生态化特征。传统的农业工作模式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农业部门通过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有效的规划,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形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周围生态环境,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向着生态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2做好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2.1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制定完善企业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依托农业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紧跟时展要求,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改革,构建全新的管理体制,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以此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利用加工手段改变农产品外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销售市场,丰富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
经济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因素,对农业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只有保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基础,才能够保证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科学管理。鉴于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政府部门的扶持资金十分有限,需要我们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更多拨款的同时,还需要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融资,得到广大企业的投资支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农业发展,加速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经验
一、财税政策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税收也随着市场经济和市场环境的改变发生着变化,所以我国的财税政策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合理的财税政策,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保证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同时财税政策也能够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因为它存在的实际意义很重,不仅促进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也保证了国家财政的收入。无论是表现良好的经济发展阶段,还是较为衰退的经济发展时期,都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财税政策的调整和相关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的良性发展。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1.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发展的,不同的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身的优势也是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这也造成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很多农村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对外封闭现象严重,加上不接受新鲜的事物,这就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同时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偏弱,财力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都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2.农村财政问题严重。现在很多农村的财政问题都已经显现出来,农村财政负债现象严重,导致财政风险增加,同时有的农村并不是没有钱,而是钱的来源和去向不明确,账目不清晰,最终导致很多钱和财务账本对不上,一旦上面来检查账本就胡乱编造,应付检查;还有的农村挪用公款现象严重;财政用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等资金非常有限。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土地产生的,很多农民把土地出让出去,自己出去盲目打工赚钱,这就导致土地大量流失严重,最终土地的质量也被倍其害,工厂的恶意竞争,也造成农村的财政困难现象。3.劳动力素质低。农民属于劳动者,他们依靠土地的经济来源于长年累月的积累,因此他们在种植土地的时候也是依靠的是经验种地,这种传统的观念一直保留到现在。现在很多农村的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益低。现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都是年龄大和劳动能力差的农民,因此农村劳动力素质明显较低,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也会受到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的影响,劳动力素质低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农村经济发展中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1.财税政策手段单一、投入不足。我国的财税政策针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手段单一,同时也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我国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部分财税手段都是减免、鼓励等,而在其他方面却没有明显的规定,这就导致农村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能利用财税政策的调控手段来支持自己产业的发展。在对农村的财政支出问题上,也仅仅使用预算内的财政收入资金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在财政政策的允许下重新规划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针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一般的税收的优惠政策都是减免税收,因此在税收方面也是方法单一,这虽然从直观上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节约资金,但是却不利于长期的使用税收政策来发展农村的经济。2.国家财政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不够。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脚步已经开展多年,但看其结果不是很明显,这主要的原因是国家强大的财政在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方面,供给不足,因此农村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候迫于资金的压力,只能缓慢进行或者停滞不前,国家的财政支持不仅包括资金的支持,还有一些技术、技能和人才的供给,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把国民经济的重点放在了发展工业上面而忽视了对农业的投入,这就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农业的发展处于落后的局面,这就是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的进程,非常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发展投入也不足。国家对农业科研人员的教育投入不重视,因此导致了农业科研人员的服务水平和素质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对待农业科研人员的待遇也很低,这就影响了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而对农业设施的技术投入也是欠缺,农业设施简单,技术很难得到创新,设备陈旧,影响农业的发展。3.国家税收设置有缺陷。税收设置狭窄主要体现在资源税和增值税方面,国家征收资源税主要是为了减少对资源的浪费现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个出发点很好,因为农村的资源很多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于资源税的征收有利于保护农村的自然资源,但是资源税的征收范围狭窄,仅限于矿产品和盐,对于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水资源也没有在范围之内,这在无形中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同时资源税的税负偏低,计税的依据不合理,造成了资源市场的混乱,没有对资源起到保护作用,也没有对农村经济起到促进的作用。而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只体现在电力、建设、建材等行业,这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无疑增加了阻碍,同时增值税具有程序复杂、不易理解的特点,很多农村纳税人在交税的过程中都已经感到很不便。4.农村财政经济局面混乱。农村财政的管理一人掌权局面是常态,同时对于资金的使用也没有做到公开透明,而财政报表也是马马虎虎,这就导致农村的财务工作混乱,财政不清晰,再加上农村没有对财政的监督部门,或者就算有监督机构,作用依然是没有发挥出来,所以对于农村的财政和纳税情况没有监督,就会出现虚假不真实的情况,因此农村经济要想和谐发展,需要注意对农村的财政和税收工作做好监督,发挥监督的部门的职责,充分保护好农民的利益。
四、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财税政策的措施
1.利用财税政策来把握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方向。政府合理的财税政策,能够减少农村政府的现象的发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来调节农产品的供应,避免出现供不应求或者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农产品或者农业资源的浪费或者哄抬物价的局面的发生。2.合理的财税政策可以优化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农村经济中农业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和谐化发展以此农村经济也应该加强对二三产业的重视,国家的财税政策也应该加大对其的支持。原有的农业政策不变,新型的农村资源产业应该加大财政支持,优化产业结构,对待那些有优势的产业需强化。同时对于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也需要财政的政策引导,创新发展,找准农村经济发展的着眼点,和增值项目,进行技术创新,升级传统行业的产业结构,改造技术,同时也要采取科学化的财税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道路的前进。3.改革财税体制,增加财政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解决农村财政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改革财税政策体制。给予农村财政部门更大的财政权力,以使得财政部门可以依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做好财政工作,同时要缩减财政的开支和对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好分工,明确责任,这是保证财政支出的有效措施,也要进一步改革税制,国家可以针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设置独立性的税务,这也是为了扩大财政收入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要通过财税体制的调整,缩短农村地区之间的差异,以便促进和谐农村的经济。4.加强对财税政策的监督作用。要想加强对财税政策的监督,执行监督的部门要做到三公原则,以免在工作中出现“走私情”的情况发生,还可以提高监督部门的工作效率。对于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对他们进行培训,明确职责,强化监督队伍建设,最终把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监督和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形成监督和管理并重的财税监督的新局面,也可以保证了财税政策的落实到位,最终也要提高所有农民的纳税意识,全民参与,做良好的纳税人,从而促进农村经济财税政策的实施效果显著,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所在,这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支持,同时也清晰了解到财税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不难看出科学、合理的财税政策,能够积极构建农村经济发展体系,能充分发挥出财政税收的作用,并且使农村经济得到健康、长久、稳定的发展。
作者:高虹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大布苏工业园区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新时期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
1.1缺乏科技支持
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在探索销售渠道和 规划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技术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技术支持严重短缺,技术的投入、技术的引进和技术的再开发都没有形成一定的效应。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积极的融入市场经济,从而获得与自身发展相关的信息和技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是缺乏科技支持的这一主动力量。
1.2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任何一个领域的经济发展都不能缺少与之相配合的服务体系,笔者发现,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缺乏一定的服务体系,从而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比如说,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农业服务体系一直没有完善。鉴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其他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差异,发展资金需求相对较大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由于在服务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丰厚的资金支持,所以我国农村经济服务体系一直不健全,由于一些服务体系没能清晰的认识到其应该发挥的作用,不了解自身的作用性,多于服务体系的服务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1.3农民自身的局限性
农民对一些领导班子信任度不高,从而导致不愿将资金交给集体进行公益事业建设。农村的居民普遍老龄化,大部分的农村居民子女都在城镇就业居住,导致对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不甚关心。经济发展靠的不仅要有硬实力,更重要的是软实力,换句话来讲就是需要人,经济始终要依靠人才能发展前进。人们的素质高低与否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农村居民的自身素质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2.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问题的策略
2.1加强科技支持与战略部署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农村更是遍布了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各不相同,不同的自然条件意味着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会出现不同的面貌。所以进行科学的规划和部署尤其重要,要想从根本上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化发展,就必须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的战略部署和规划,这样才能充分的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从而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配置,以自然资源的利用作为依托,从而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使我国农村经济与自然资源之间形成统一性。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大的目标和战略,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调研和部署,充分的了解每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并调动当地农民参与到这一规划中来,有重点、有主次的发展当地的农村经济。可见,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需要全面协调和综合发展的。
2.2完善服务体系
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这个问题,着眼于现实情况,我们首先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对人力、畜力的依赖性强是我国农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不难看出,仅仅依靠人力和畜力是很难获得较高的农业生产效率的,而且还会限制农村经济的优化发展。对于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建设。着力于建设一些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农场,可以实行一些农业机械购买方面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政府要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农业生产水平有新的提高。
2.3加大政策支持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注是不断增强的,尽管如此,但是在具体的支持政策上尚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要想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建立健全政策和制度。可以指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并在现有的财政政策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可以拥有坚强的财政后盾。与此同时,从我国政府角度看,政府可以更好的协调社会各个方面,可以开辟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路径,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会有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我们国家在得到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也逐渐开始稳定且迅速的发展,而且我们国家还和世界各国之间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外交关系,这些方面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这个问题非常的关注,对此,国家还相应地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这些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十分有效,而且这些政策的提出就是为了能够稳步地提升我们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并且能够较快地发展农村经济状况。
1目前我们国家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1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
实际上一些传统的观念一直束缚着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作用,我们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得不到迅速的发展。对此,还因为我们国家农村居民经济管理以及发展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一些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也不能够及时地在农村得到利用,所以农村的经济发展始终进行的比较缓慢,而且与之前的理想状况等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1.2环境因素导致管理方面出现纰漏
此外,影响我们国家农村经济发展不能迅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环境因素。因为我们国家地大物博,而且南北地区的环境状况差距也比较大,有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当地的气候因素以及一些人为的因素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约束。同时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的农村都处于山区当中,如果在山区种植树木,会非常的耗费资源,而且所取得的效益也不大,这样只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